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74005|回复: 4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21:35: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给时评作者提五个最基本的要求(转载)
凤凰网评论编辑:彭远文
  
   上期评中评预告了“也许我会批评国内时评界”,因为“实在是有些看不过眼了”。拖了好几天,先向诸位道歉。究竟要不要写?坦率地说,也不是没有过犹豫,毕竟自己就是干这一行的,以后恐怕也还得在这行混饭吃。所以拖了几天对我来说是好事,可以让我冷静下来。不过下面我在举例的时候仍然会指名道姓,一方面我们不是经常批评新闻报道中的“某官员”、“有关部门”吗?不能涉及自己就用另外一套标准;另一方面这些人都是我很敬重的时评作者,但在这篇文章,我想以批评来表达我的敬重。如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此前对批评时评影响较大的是叶匡政的《时评正在成为一种脑残文体》,用语很直白,反对和支持的声音都不少。我对此是基本认同的,但叶文的不足之处是以揭示现象为主,而分析原因比较少。我自己偶尔也写时评,同时还是编辑,也算阅时评无数,以此为基础,谈几点写时评的要求。我以为,这是最基本的。
  
  一、明辨新闻事实
  
   如果你的评论是基于虚假的事实,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不要完全听信媒体报道,很多媒体是不靠谱的,很多媒体人的职业素质是值得怀疑的。众所周知的是黄静案,最后发现事实未必像先前想像的那样;我还想提的是彭宇案,最开始不管是纸媒还是电视媒体,平衡报道都做得很差:以影响最大的南京某电视栏目的节目来说,老太太一家发言的时长不到十分之一,尤其是其中一个段落,彭宇说了很长时间,轮到老太太一方,居然连一句话都没有说完就被硬生生切掉了。当时我感慨,给我同样的素材,我可以编出一个指向完全相反的片子,这个一点都不夸张。
  
   至于"张孟苏",当初也是骗倒了一大堆时评人,骗局穿帮之后,居然有时评人说"不管张孟苏的事件是否虚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弊端确实存在",难怪有人说"时评作者不要沦为耍嘴皮的诡辩家"。最近的一例是北外女生被退学。作为时评人,要有分辨的能力,这是基本功,不要说"我怎么知道这是假新闻",可供参考的指标很多:比如该媒体的公信力如何,该篇报道的质量怎样,等等。
  
  二、多收集相关资料
  
   光辨别新闻的真假只是第一步,还需要多查找背景资料。比如这次茅于轼的"廉租房论",原新闻只有一句话:"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但是茅于轼为什么会这么说?他所说的廉租房的对象是现有政策规定的具有城镇户口的贫民,还是包括了农民工在内?这些信息在新闻中都是没有的,需要自己去找。
  
   很多人完全基于这句话就开始大发评论,批评茅于轼没注意到寻租才是最关键的原因,茅于轼歧视穷人(实际上我认为单就这句话茅于轼也没错,但这涉及到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的分歧,这里就不展开了)。茅于轼怎么会不懂得寻租最重要?又怎么会歧视穷人?——如果对茅于轼以往的言论和行为有所了解。比如刘洪波老师说茅于轼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争取农民工住廉租房,多大的建议,茅先生为何未说出重点,而去谈论厕所不要有,并身受舆论的炮火?是不是茅先生没有意识到他的廉租房不同于政策上的廉租房,从而忽视了一个重大的建议?"其实这哪里是新概念啊,这是茅于轼的老生常谈,而且,这不能怪茅于轼没说清楚(正如前面所说,这是访谈里面的其中一句而已,而非专论),而要怪评论者资料收集工作做得不够。
  
   而张鸣老师基于对穷人和茅于轼的了解,说"那些攻击茅于轼的伪穷人立场",我更赞成张鸣老师的看法。我认识的时评人莫之许,水平不可谓不高,但据他说,写评论之前一般也会花两个小时收集相关资料,我想这是值得学习的。
  
  三、不要简化批评对象
  
   很多评论喜欢骂批评对象愚蠢、愚昧,说某件事如何荒唐,如果这些话不是意气之语,如果不是因为前面提到的两个原因,那就是作者根本未能洞察事件背后的合理性。摄影记者卡帕有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换成写时评,或可说:"如果你觉得不可思议,是因为你了解得不够多"。以肖志军事件为例,大多数评论都集中于签字制度,在我看来,是因为他们觉得肖志军的所作所为不可思议,所以只能习惯性地用那套法律、制度话语。而实际上的肖志军这样的人很多,他不过是知识谱系落伍而已,不是说一句"偏执"就可以完全抛开的。如果能够理解肖志军的行为模式,那这件事最有意义的讨论也许是中国的社会隔膜。
  
   再比如范美忠事件,郭松民之所以会在一虎一席谈落下风,还是在于太轻视对手了,难怪有人说会说"范美忠给时评家上了一课"。还有近期很火的《中国不高兴》,真的那么一无是处?至少我读了之后觉得不是那样的,而大多数报纸的评论都是一边倒批评该书,比如徐迅雷老师的《因为不高兴一路反到底》,有朋友跟我说文章一气呵成,读了很快意,但所以"快意",也就是出了一口气而已。我同意曹林兄所写的《"理性爱国主义"垄断理性符号太霸道》:"这是一本炒作色彩浓厚的书。""其间不乏深刻洞见和理性判断。""动不动就骂别人是"左愤",其实自己何尝不是"右愤"呢?"
  
   之所以会简单化、矮化批评对象,在我看来一是因为偷懒;二是太过放纵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等于人为把对手的水平降低,批评起来固然方便了,但“自己树靶子自己打”有什么意义呢?
  
  四、不要急于"学以致用"
  
   经常看到很多评论使用不恰当的分析工具,明显可以看出,作者是先知道了某个概念,太过急于"学以致用"。印象比较深的是几年前的曹林,经常看到他的评论引用某个政治学、经济学概念,但运用得未必恰当,比如用"边际效应递减"这个概念说姚明不应该得劳模,明显运用不当,这么说来,把盖茨评为全球最伟大的企业家也是没必要的,反正他也那么多荣誉了。关键的问题应该是是否名正言顺?我个人认为,之所以让人别扭是因为:劳模是计划经济之下的激励机制,而姚明是市场经济的成功者。
  
   何清涟很早写过一篇《经济学理论与"屠龙术"》,批评经济学学者不搞脚踏实地的调查,只是坐在书斋纯粹靠理论发言。何清涟的批评完全适合时评人,且不说很多时评人连屠龙术还只是皮毛,远远不如何清涟批评的经济学学者。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经济学是显学,这种情况在经济评论中比较常见,很多经济评论连语气都把张五常学了个十足,但其经济学功底实在不敢恭维。所谓“厚积薄发”,这是急不得的。
  
  五、不熟悉的领域不要写
  
   翻开报纸评论版,到处都是那么几个熟面孔,不仅量大,而且关注的领域也广,简直无所不通,让人惊讶。在我看来,要写好时评,首先是要熟悉,要么有专业知识,要么有生活阅历。临时抱佛脚的准备工作做得再足,也无法填补专业知识和生活阅历的短板,何况很多人还基本不做准备工作。所以很多评论仔细一读,还真是"卑之无甚高论",而最可怕的不在于言常人之所言(虽然有其价值,但毕竟价值不大),而是很可能犯错。
  
   比如张鸣老师曾经写过一篇《中国观众看比赛时别乱嘘》,说奥运篮球比赛运动员罚球时中国观众的嘘声很不文明,其实如果经常看NBA,就知道这是常态,甚至可以说是篮球文化之一种。不仅仅是中国人这么做,说起来我们还是向美国人学的,即使硬要说不文明,至少也应该提到这个背景。张鸣老师这次少有的失手,很明显是因为贸然闯入不熟悉的领域。张鸣老师已是相当慎重的了,大多数评论都是关于教育与政治的。其他"万金油式"的时评作者太多,不提也罢。这点我也要自省,隔一天写一篇评中评太频繁了,虽然更多的只是综合众多评论者的意见,但也难免说错话。
  
   其实这五点并不是那么界线分明,而是互有交集,这么写只是为了行文方便。写出来希望与其他时评人、时评编辑共勉。现在时评很热,但同时又是泥沙俱下,从业者不自重,读者放弃的那一天也就不会远了。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3 反对反对
来自 2#
发表于 2023-5-30 16:56: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网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决赛榜单揭晓


由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决赛评选结果正式出炉。
中国人民大学林希腾,凭借文评《“防疫错过女儿生日”惹群嘲,脱离人民群众是根源》,以80分的总成绩摘得本届“评论之星”;山西大学韩羽儿、南京师范大学於璐,分别凭借漫评《够了,该让“卫生巾羞耻”灰飞烟灭了》和文评《雇轿子上山遭网暴,莫让道德审判断了他人生计》,以79.8分和79.2分的总成绩,分获亚、季军。




林希腾夺冠  人大学子三度摘“星”

“防疫错过女儿生日”惹群嘲,脱离人民群众是根源》一文,聚焦于疫情防控过程中的一则热点新闻:去年11月6日晚,郑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该市中原区桐柏路街道平安街社区书记刘红英发言称,“前几天是我女儿的18岁生日,然而我却缺席了她的这场成人礼”。虽然本意是希望公众理解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但这番话的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引发了舆论广泛热议与批评。在不少网友看来,疫情之下,相较于很多人所经历的遗憾与苦难,缺席女儿成人礼显得过于“单薄”。
作者林希腾认为,即使是宣传活动也应当做到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如此才能引发大家共情,“刘红英的讲述无法打动人心,不仅仅是因为事情太小、不够有料,更是因为她的讲述更像是一种脱离人民群众后、单一叙事逻辑下的流水线产物”。他指出,“只有走出自己所在的圈子,走进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才能避免‘写尽天下太平事,不肯俯首看苍生’,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对于本文,9位评委中有4位给出了9分以上的高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互联网与新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祝华新点评道:“评论合为时而作,评论与民生民瘼息息相通。”中国青年报编委、高级编辑曹林点赞:“说到了要害,贴近舆论水温。”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导肖燕雄认为,该评论“将一个看起来没有多少新意和深意的选题讨论得有一定的意味,层层深入,表达也好”。
据悉,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学子第三次斩获“评论之星”。在此前举办的第四届、第六届大赛中,人大学子陈舒睿、岳永婕,先后以优异的成绩登顶摘冠。



“漫评”强势跟随  “青椒”跻身前列

继上届大赛新增“视评”赛道后,本届“评论之星”又为漫画评论打开竞赛大门。并且,按照新的大赛评选规则,无论是文字、视频还是漫画评论,均有资格争夺“评论之星”,竞逐万元大奖。
来自山西大学的“漫评”选手韩羽儿,在此前的月赛中两摘“月度之星”,决赛阶段再度强势突围,斩获亚军,与第一名仅存0.2分之差。其获奖作品《够了,该让“卫生巾羞耻”灰飞烟灭了》,对“高铁售卖卫生巾遭部分网友反对”一事作出回应,指出“这是女性诉求遭受社会漠视的现实缩影”,呼吁“让女性当前面临的问题被社会所看到”。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飞点评道,“选题有社会价值,案例多,整体输出比较丰满”。评委祝华新则表示,该作品“色彩的运用尤其有感染力”。
南京师范大学於璐的文字评论《雇轿子上山遭网暴,莫让道德审判断了他人生计》,原系2022红网“青椒计划”优胜作品,按规则直接晋级“评论之星”决赛后,历经初评、复评,最终以79.2分的总成绩名列第三。这篇“青椒计划”作品,对“游客在重庆武隆天坑游玩时雇人抬轿上山却遭网暴”进行了分析。作者於璐指出,网友的大肆批判,满足的是自身的道德优越感,结果却是砸了别人的饭碗,“真正的道德感是促使事态向好的方向发展,而非假借‘善良’外衣,行伤人作恶之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院长张涛甫点评道“逻辑性与思想性较强”;评委祝华新则点赞“立论精当”。
按照评选规则与总分排名,本次大赛还评出了20个佳作奖以及20个优秀奖。山东大学王致远、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何添娇、黑龙江大学杨然馨、北京大学康芮菡、华中科技大学潘天行等20人(组)获佳作奖;苏州大学蒋乐希、湖南师范大学吴雨林、郑州大学熊晨靓、重庆大学麦璐璐、西安交通大学陈奇菲等20人(组)获优秀奖。


重庆大学8人上榜  10所高校获组织奖

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表达己见、发出最强音的平台,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学会独立思考,配合高校的新闻评论教学工作,使大学生新闻评论写作水准更上一层楼。
本届“评论之星”大赛为第八届。数据显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近300所高校、5000多位学子,共计投来文评、视评、漫评近万件。
在前一阶段(2022年10月~12月)的月赛环节中,重庆大学林诗堙、山东大学宋宵佳、宁夏大学王晖琳、山西财经大学张靖悦、长安大学庞佩羽、山西大学韩羽儿、西安交通大学杨璐晨、淮阴师范学院吴小蝶、郑州大学张喆、湖南大众传媒职业学院刘依萍等27位(组)选手先声夺人,摘得“月度之星”。
决赛环节于今年3月启动。包括“月度之星”在内,月赛排名前50名的文字评论、排名前5的视频评论和漫画评论,以及2022年度红网“青椒计划”月度优胜作品,“会师”决赛。依据1人不超过2篇的规则,经工作人员筛选后,本届大赛最终筛选产生232件决赛参评作品。后经9位决赛初评、复评,最终选出43件获奖作品。
据统计,重庆大学8人夺奖,数量遥遥领先。中国人民大学、郑州大学、山东大学,各占据4个获奖席位。四川外国语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各有2人上榜。北京大学、常州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洛阳师范学院、苏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长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也均有学子进入获奖大名单。
为感谢各高校的大力支持,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组委会,特向组织积极、成绩优异的高校授予“组织奖”,它们分别是:重庆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广西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


来源:红辣椒评论(公众号)


编辑:程博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21:54: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眼下时评的八种乱象令人担忧

2010-7-25 20:01 |

时评界八种乱象的原因既有时评人的,也有个别媒体的责任。笔者这样说,是希望大家都负起责来,把时评和时评界往“局面上生动活泼、形式上丰富多彩、秩序上井然有条理”方面引导,进而促进时评的长足发展。

    总得来说,时评界的人是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其作品流露出来的浩然正气令人敬佩和由衷地感叹。在利益至上的时代,还有这等正义挞伐之人,好事,也非常难得! 不过,在时评总体情况上好的前提下,也时常见到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

其一,自树靶子,疯狂打击。有的时评人为了制造卖点和看点,时不时偷偷自树一个靶子,然后集中火力,猛裂开炮,大有不把阵地拿下,宁愿阵亡的气概。殊不知,轰炸了几天,才知道原来是个假想敌和稻草人!

其二,一知半解,断章取义。有的时评人为了时评而时评,对原新闻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甚至断章取义,抓住一点立马舞刀弄枪,杀将过来,直杀得对方体无完肤,等仔细阅读和对比原新闻,才明白原来事实并非那么回事。结果,不仅冤枉了别人,也打了自己的脸。

其三,标题党大行其道。由于网络追求点击率,追求抢眼效果,制造买点和噱头,在标题上大下功夫,有的甚至违背道德准则,低谷、下流字眼充斥其中,夺人眼球,以低级趣味迎合和取悦读者。

其四,色评流行火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的人对色评趋之若鹜。不管新闻内容有没有涉及到色和性等问题,都能在文章中弄出或“裸”、或“裸奔”、或“处女”、或“荷尔蒙”、或“露底”、或“走光”、或“**”、“自慰”等脏字、色字、性字来,看上去很不舒服,甚至令人面红心跳。

其五,言过其实,夸大其辞。有的时评人为了制造买点和噱头,动辄“超强”、“震憾”、“炮轰”、“集体失语”、“集体沉沦”、“史上最牛”等,哗众取宠,夸大其辞,听起来挺吓人的,但实质上,有的问题几乎是时评人的臆测,经不起时间的检验。

其六,跟风赶潮,进行泡沫式评论。时评人无不想充当时代的弄潮儿,绝不愿做一个时代的落伍者,结果激起时评跟风赶潮,也吹出一定的时评泡沫。今天这“门”,明天那“门”,今天“炼”这,明天“炼”那,今天这“被”,明天那“被”,结果一个问题也没有被解决,有点像猴子掰玉米,到头来始终只抓到一个。

其七,玩文字游戏。有的时评人热衷玩文字游戏,经常采用“假”对“真”、“大”对“小”、“多”对“少”、“矮”对“高”等,用文字游戏做时评游戏,赚几个稿费。

其八,随意转载。有个别媒体口口声声严禁一稿多投,但是,自己却随意转载时评作者的时评,既不打招呼,也不付稿费,有的甚至把作者名字也省略了,再转几家,更有甚者可能署上了别人的姓名!很乱。

通观这八种现象,笔者认为,其中原因既有时评人的责任,也有个别媒体的责任。笔者这样说,是希望大家都负起责来,把时评和时评界往“局面上生动活泼、形式上丰富多彩、秩序上井然有条理”方面引导,进而促进时评的长足发展。
                                         (本文来源:红网 。作者:沧海)


    http://news.163.com/09/0901/10/5I4C6V2V00012Q9L.html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21:57: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杨恒均:中国再也不需要时评了!
2010-7-25 19:53 |

等了几十年,直到互联网出现,我才发现总算有一个地方发表不被编辑和审查的作品了。于是,辞掉了国外正规的工作,摇身一变成了一名网络小说作者。那是2004年底的事……那年,我离不惑之年只有365天了,也许是憋得太久的缘故,结果,一泄如注,一年半的时间写了《致命系列》三部曲等八、九部中长篇小说,将近130万字……
 
写到中国的苦难、灾难以及同胞的悲哀,有时我自己都被书中的故事弄得泪流满面,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显然已经进入状况了。小说出来后,算是得到了回报,当时网络上的读者特别是海外华人华侨给我写来一封又一封的信件,谢谢我让他们窥探了间谍世界,也让他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实际上,我后来一再坦白交代,当时我在国外创作小说,那些所谓幻想出来的故事,几乎全部是当时刊登在中国官方新闻报纸和海外中文报纸上的真实故事为原型,例如受伤后的农民工因为买不起火车票而从打工地爬了一千里路返回家乡……
 
2007年初我回到了1997年离开后很少几次回来的中国大陆,发现我竟然比在国外时更加无法了解中国了,于是接触了网络,同时才发现,在海外中文媒体甚至西方媒体中看到的新闻并不是全面的,我上网了,炒股了,泡女了……同时,我想,既然回到了大陆,应该有更丰富的创作素材,能够让我的小说更上一层楼,可是——
 
可是,我随即发现了问题,我面对了一个几千年未有之中国,在这块土地上,或者说,在这块第一次被互联网相对真实地反映出来的土地上,发生着千奇百怪的远远超过任何小说家能够想象的奇闻异事,而当山西黑窑洞的奴隶孩子暴光后,当我在网络上直视这些孩子的眼睛的时候,我几乎崩溃了,这些孩子眼中的天真和沧桑让我受不了,但更让我受不了几乎崩溃的却是:我那从小就有的要成为伟大小说家的梦想刹那间——彻底破灭了!
 
我曾经绞尽脑汁幻想出自认为超过了《悲惨世界》的凄惨故事,可是,我那些故事,如果和现实的中国相比,简直无异于歌功颂德!我崩溃,是我突然意识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任何自诩想象力丰富的小说家注定要成为笑柄。在目前的中国,除非你写奇幻小说,写第88个星球上的离奇故事,或者你每天去记录下这个地方发生的真实故事,否则,你的想象力永远无法超越在黑窑洞里儿童们那童稚的目光……
 
去年六月这个时候,我奋笔写下我2007年最牛的一篇时评《中国再也不需要小说了》,自那时起,决定封笔不写小说了。可是哥们姐们不乐意了,我就只好说忙。其实,我有自知自明啊,一篇小说要写几个月,如果我在现实中找到了原型,例如某件悲惨、或者离奇的事,等我加盐添醋地编出来了,抬头一看,却发现短短几个月里,现实世界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更悲惨,更离奇的故事推陈出新……
 
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也经过哥们姐们的多方疏导,我决定以博客为阵地写时评,一,可以配合我的博士研究项目;二,可以把我小说中准备用那些惊险故事推而广之的理念化整为零,由小说的批发转为用博客零售……
 
于是在2007年6月后,我开始把业余写作的主要时间放在时评写作上,当然,由于没有经过训练,更没有一家国内像样的报纸杂志肯接受我为专栏作家,所以说是写时评,其实只是杨氏日记而已。而且,大概因为没有篇幅限制,加上写小说讲故事啰嗦惯了,我的时评文章都偏长,结果——
 
前两天北京一个女编辑给我打电话,杨老师,我常常看你的时评……
 
那女编辑声音很好听,我又听她说“常常看”,简直是心花怒放啊,于是咳嗽一声想谦虚一两句,可是,她接下来的话却打断了我:……只是我一篇也没有看完,太长了耶……
 
心都凉透了啊,各位。可是,说实话,一个人的写作风格是很难改变的,否则我就不是博客杨恒均了,就可能是堂堂正正的专栏作家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网络上总算出了一帮不畏艰难险阻,要挑战自我极限,据说每一次都能够坚持阅读完我的博客,他们成为我继续写下去的精神支柱。
 
可是,网络在提速,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加速了,总体来讲,读者越来越没有耐心看长篇大论了(大家请注意,网络的发展趋势:从网络长篇小说到博客和时评,然后到微博客等等),我面临“失业”的困境……
 
写时评无非是要把事情说清楚,要让你的哥们姐们和你一样去思考,大家如果思考到一起去了,又可以去影响或者改变周围,可是,我做到了吗?不能说一点都没有做到,可效果又如何?听说有的读者晚上看我的文章弄得无法睡好,因太长时间对着电脑而把眼睛弄坏了的,有一个读者的老婆当面向我告状,希望我不要写那么长,弄得我心里很不安,也不好受……
 
我没有改变世界,倒把我读者弄成了一个一个近视眼和夜猫子——不行,我应该写短一点,再写短一点……于是我去阅读当今时评家的文章,不错,比我的容易读,可是,有些却觉得并没有说清楚,有些也不短……
 
怎么办呢?是因为没有说清楚,还是因为太长?不知道是我们这些写时评的作者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网民们越来越不耐烦读博客了,因为——因为横空出世,互联网上出现了历史上最牛的,也是最短小精悍的“时评”——
 
就在我们胡主席发出了“以人为本”,就在大家激动得要从新找到老百姓在历史上崭新的定位的时候,那位海事局长喊出了历史上最短的一句话时评:你们老百姓算个屁!
 
就在上访户弄得一些地方贪官们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位北大的教授发出了具有科学眼光的时评:老上访户99%有精神病!
 ……

 还有迄今为止,不但比我所有的阐述党群关系,国家政权和人民关系、自由和民主等等加起来都更加牛逼的天下第一的“时评”——那是河南郑州规划局一位副局长逯军质问记者的话:
 
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这一句话让记者目瞪口呆,也让后来听到的所有的党员干部和老百姓们目瞪口呆,当然也让我杨恒均目瞪口呆……虽然大家最后都回过神来,可是回过神来的我却比任何人都多了一份伤心,一份灰心,一份绝望、一份悲哀……你们到底还让不让人活啊?
 
我写小说,你们用事实把我弄得想象力枯竭,可等我改弦易帜地写了一百多万字的时评, 你们却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却深刻得不能再深刻的一句话,点明了我用一百多万字想说清楚可至今没有说清楚的,想激起大家思考却大家都不肯思考,想让大家激动可大家就是不动的……我一个四十多岁才拿到博士的中年人啊,写那么多G8 时评,你以为我不累吗?你忍心竟然让一位小小的估计大学文凭都很山寨的副局长站出来,竟然只用那么弱弱的一句,一句啊,竟然让我痛不欲生……
 
你们,到底还让不让人我活啊,只要有你们在,我这种时评作者真是多余的,你们,怎么会那麽有才?一句话,抵得上我一百万字啊;你们,才是当之无愧的时评家啊!
 
——是你们,用言简意赅的“时评”启蒙着民众;是你们,在引导他们思考、思索和探索……是你们,用发自肺腑的一句话的“时评”,在老百姓奔向光明之路上,挥舞着前进的航标……
 
杨恒均 2009-6-20 沉重纪念《中国再也不需要小说了》问世两周年,暨沉痛悼念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封笔两周年……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22:33: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时代呼喊“老百姓时评”
     近年来,时评这个评论的新品种像“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全国的党报、党刊、晚报、都市报和行业报刊纷纷开辟了时评专版、专栏。时评的昌盛,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时下的政治清明,言论自由,思想解放,舆论环境宽松,同时也说明,时评这个新的评论载体越来受到公众的关注,颇受读者青睐和钟爱。
  
  但是,渐渐地读者越来越发现,时评在繁荣昌盛的同时,时评作者队伍越来越成为“脑残”,时评越来越与百姓疏远,时评越来越让人难懂,时评越来越“不好看”,所以有许许多多读者呼吁:“多些老百姓的时评”“多些草根时评”!百姓的呼吁是有一定道理的。去年春节期间,《钱江晚报》办了一个“老百姓时评”的专版,一时间许多读者纷纷下载互相传阅,拍手叫好。我说的“老百姓时评”是指时评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百姓的评论,具体说来概括如下:
  
  要多些“草根型”,少些“理论型”。从目前的时评队伍来看,不外是“专家学者型”、“媒体评论型”、“时评写手型”、“业余爱好型”。然从媒体刊用的时评来看,前三者俱多。所以时评与百姓尚有一定距离。“专家学者型”的时评人,思想深邃、理论高深,大都是从理论的高度,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阐述,尤其是从自身的专业研究高度评述时事。所以“在商言商”,有着浓厚的理论色彩,与百姓阅读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媒体评论型”的作者大都是媒体评论员,他们站得高、看得远,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出手快。但这些时评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与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百姓相距甚远,似“评论”而“平论”,“口号”味浓,大道理多,“百姓情结”不足;“时评写手型”大都是“速记班”出身,思想敏锐,嗅觉灵敏,出手速度之快,是其他时评人无法比拟。虽然与“草根”阶层有“共同语言”,但往往“攻击一点不及其余”,象“八二迫击炮”一样往往“隔山打炮”,命中率和“杀伤力”不高。有时“王顾左右而言它”,“萝卜快了不洗泥”,口惠而实不至;“业余爱好型”时评作者,大都生活在基层,贴近百姓,但“时评”有着浓厚的“小农经济”意识,思维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站的不够“高”,语言虽犀利,但往往说话“冒黑烟”,缺乏理性的分析,所以这样的“时评”命中率低。即使从中找出“闪光的语言”,往往只能是一句话时评,份量不足,价值不高。
  
  要少讲“黑话”,多讲“白话”。最近有一作家参加一个研讨会,会上那些“高人”满嘴的“黑话”,让他闻而所畏,不知所云。诸如满嘴的“解构”、“视域”、“维度”、“张力”……让他不知啥意思。类似的:“黑话”在时下的时评中随处可见。诸如,要求不说话为“诉求”、开始说为“滥觞”、阻拦为“遮敝”、愿望说“愿景”、转让说“让渡”、形成说“构建”、否定说“证伪”……,还有什么“整分合大背景下扩张理念凸显精神平瘠”时评标题,犹如现代天书,让人望而生畏。写时评是让看的,恰当新颖的词句,是构成文章“新”意的因素之一。有学问、有见识的人做文章,决不会排斥从国内外汲取新颖、科学、有生命的词句,但并非玄而又玄,生编硬套的词句就新颖。唐代诗人杜牧云:“苟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又说:“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时评中的“黑话”“天书”,大约是想显示其超凡的妙笔,以大家看不懂为深刻与新颖。时评应多些群众语言,多些“白话”,少些懵懂。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应具有通用性、大众性,多说“普通话”,摒弃“黑话”和“天书”,才能贴近读者,让受众所接受。
  
  要少议“热点”,多评“冷门”。时评作为时事评论,当然要关注人们所关心的热点、焦点话题。这也是时评这一评论新式武器所具有的功能。“热门”是大事,具有“轰动效应”,这是时评的好题材。但是对“热点”不妨“冷眼看”。有些“热点”具有“热效应”,具有其价值意义。诸如,“最牛钉子户”“华南虎事件”等等“热点”事件,是群众所关心的大事,关注的焦点,乘“热”而上,写成时评理所当然。可是有些“热点”纯粹是“猎奇”“搞怪”。像“颠倒歌”里一样的“人咬狗”之类新闻,并没有多少评论价值。虽然多元社会,什么猎奇搞怪的“新闻”都可以报道,但未必需要去评。像“芙蓉姐姐又脱衣”、“木子美又上床”之类,“热点”新闻只能有“狗仔队”去追。时评人却不必跟风去评,那样也没有多少价值和意义。时下,只要有一个“热门”话题,诸如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上床,于是就有几十种评说,什么上床是生活所逼呀,上床是女人的魅力呀,上床是女人作贱呀等等,左角度,中角度,右角度评论一哄而起。评论的功能当然既要当“报喜鸟”,又要当“乌鸦嘴”,但却不是“张家短、李家长、隔壁的王五偷婆娘”的长舌妇,有无必要都喜欢去“捣牙。”时评当关注国家大事和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小事。群众的生产生活,油盐柴米酱醋茶之类“冷门”都是百姓的“大事”。当年,“大白菜”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至今人们记忆犹新,这看起来是“冷门”,但却是关系到民生民计的大事。时评应该多多关注牵设百姓利益的“冷门”。多些“老百姓的时评”,才是老百姓爱看想读的好时评。让我们共同写好“老百姓的时评”作出不懈努力。以上只是一家之言,也是写时评的一点粗浅体会,如有不妥,还望方家批评指点。(偶然看到,系转帖)


http://bbs.taihainet.com/showtopic-153466.html
6#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2:06: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观点:中国媒体开始展现犀利的一面(中文字幕)



[media=x,500,375][/media]



商业竞争的压力促使中国媒体开始顶着审查压力,涉足官员腐败等题材的报道。Raymond Zhong与《华尔街日报》社论版的Joseph Sternberg对此进行了讨论。




http://cn.wsj.com/gb/20110826/VID093928.asp

7#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2:06: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发散思维
[笑话]在路上捡了个鼠标垫,想配台电脑。朋友分析说:有了电脑还得买套家具,有了家具还得买套房子,有了房子还缺个女朋友,有了女朋友得结婚啊,结婚后得生孩子,生了孩子还得买奶粉啊,还要抚养你孩子长大,你孩子长大了说不定又捡一个鼠标垫,那缺的东西就更多了,我赶紧扔了那可怕的鼠标垫。。

http://www.haha.mx/joke/111923
8#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2:06: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社论的败笔
环球时报社评:希望骆家辉好好做“驻华大使”

2011年09月22日08:13  环球时报 微博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受到的关注,大大超过一个大使本应扮演的舆论角色。除了他对中美贸易和两国其他关系的一些态度,他个人“生活秀”激起的议论更热烈也更刺激。他乘飞机坐经济舱,身边没有大量随从,以及背双肩包、自己用优惠券买咖啡的“平民形象”,得到部分中国媒体的追捧和称赞。

  美国副总统拜登不久前花79元人民币在北京吃小吃,引起的关注非常类似。尽管这些“平民化的表现”决非像它们看上去的那样随性、简单,但中国舆论围绕他们的热议并没有兴趣触及它们背后的那些东西,舆论对官员们平民化作风的期待通过这些议论一览无余。

  如果说骆家辉们的“朴素行为”偶然被中国媒体捕捉到,他们的表现和媒体的议论都保持“纯天然”色彩,事情的有益度或许会更高些。但在骆家辉身边逐渐形成类似“狗仔队”的报道网络,他每一个行为都被媒体包装成美国官场“廉洁的细节”,事情就变味了。由于做报道的人国际知识匮乏,对看到的现象平添个人想象,一定要把骆家辉树成中国官员行为的“镜子”,一些报道的变形和失真无可避免。

  骆家辉身为大使,在中国本来就不该有太多警卫。拜登在北京街头吃碗面条的安保代价,比他在钓鱼台国宾馆里享用美食要昂贵得多。中国所有驻外大使赴任时都不会有大批随从,世界所有拜登一级的出访者都会很乐意在出访地有走进民间小食店的机会。把这些通通上升为美国政治的“廉洁”,这只能说是做这些评论的舆论环境是扭曲的。

  中国官场的官僚作风确实是严重的,一些官员喜欢前呼后拥也是事实,这为一些评论者针对骆家辉们牵强附会找材料,社会对这些评论囫囵吞枣,从而形成“骆家辉热”创造了条件。骆家辉带着家人到北京胡同里逛街,如此轻松的个人休闲都会大受赞扬,这的确挺夸张的。真实情况是,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不知有多少高官希望有和他一样的“北京胡同游”。

  除了中国舆论自身的问题,从骆家辉一方来说,他应有意避免自己成为中国舆论的这面“镜子”。实际上他有意无意地做了配合,或者出于他个人的偏好,或者出于美国驻华使馆“新的使命”,他似乎很享受自己在中国舆论中的“廉洁秀”,尽管他最清楚,他并没有中国互联网上宣传的那么“朴素”。

  美国驻华大使应致力于发展中美两国的关系,消除彼此的误解,而不是到中国舆论的内部纠结中积极扮演什么角色,以巧妙的方式干预中国舆论,增加中美之间新的误解和怀疑。当美国大使成为中国舆论的“政治明星”时,他自己不强化它,或者做一些“去明星化”的努力,在外交上是恰当的。

  中国积极炒作骆家辉“廉洁秀”的媒体也应当自重。批评中国官场的腐败和官僚主义尽可以找其他的场合和角度,过度美化一个外国驻华大使,尤其是当他在中国的使命“十分复杂”时,是非常不恰当的。中国媒体需要有以平常心看待骆家辉们私生活的大气和理性。

  希望骆家辉好好做美国的驻中国大使,也希望中国的一些媒体,不要把他的身份搞错了。▲

http://news.sina.com.cn/pl/2011-09-22/081323197696.shtml
9#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2:07: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1-9-28 12:09 编辑

【案例】最没人性的社论
环球时报社评:先进交通不能像煤矿屡屡出事

  2011年09月28日08:17  环球时报 微博

  上海地铁10号线昨天的追尾事故致260人受伤,在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之后发生极其相似的悲剧,实在太不应该。信号系统的万无一失并非做不到,但它在中国这么容易就被戳出大窟窿,中国人命关天的技术运行显然存在诸多疏漏。

  中国的煤矿怎么抓安全,重大伤亡还是层出不穷。地铁、动车这些快速交通系统绝不可陷入类似煤矿事故屡抓屡犯的低级循环,把人民群众的出行提速变成风险自负的无奈过程。

  动车出了问题可以减速,个别线路还可暂停运营。但让我们把上海的地铁关两天试试!那一定是这个超大城市交通的大瘫痪。事实上,地铁在上海、北京的交通中正从陪衬、配角逐渐走向主角的位置,两市的日运客量都达1000万人次左右。中国二线城市也在进入地铁时代,地铁在中国城市交通中没有退路。

  然而地铁不仅超负荷运转,还面临人才短缺、技术的成熟被其复杂性同步增加不断抵消的种种挑战。看似技术“很普通”的地铁,被迫跟着新的乘运条件不断应变,中国的地铁几乎永远都是“新的”。

  有不少专家抱怨中国地铁建得太快了,这种判断显然有道理。但中国同时面临公众对地铁的硬需求每天都在增加,这一现实与上述判断一直在顽强冲突。地铁的建设速度绝非用一纸命令就可以降下来那么简单。

  在中国搞一刀切,对地铁这么复杂的公共设施下应当“放慢”或者“快上”的绝对结论,显然都是无益的。中国或许长期面临安全风险比西方社会高一些的困境,中国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尽可能驾驭这个风险,我们得比发达社会做事更认真,避险更专注,这看似很难做到,但温州和上海这样的事故会不断倒逼我们,那些没有做到的人将一批批遭到惩罚和淘汰。

  上海已经有世界发达城市的外表,但地铁追尾、楼房失火等种种事故告诉我们,它的确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整个中国的管理仍很粗糙,当我们的一些基础设施硬件快速接近发达国家的时候,它们只是中国欠发达基本现实中的一些现代化孤岛,我们因为它们产生的警惕,绝不应少于它们带给我们的骄傲。

  舆论对中国一些事物的激烈反应,标志着中国社会对安全的追求已经把西方社会作为唯一参照系。相对于中国人对生活质量的底线要求,这不能不说是划时代的进步。尽管这与中国的现实有一定脱节,但不断翻新的要求打开了中国社会的眼界,提升了中国人“活着”的起点。就像社会的演进没有回头路一样,中国人的眼睛也绝不可能再往身后看。不要抱怨民众的要求“不切实际”,任何做事者的唯一选择就是尽可能快跑跟上。

  我们相信上海会以最严厉的态度追究昨天的地铁事故,不是为了平息舆论,而是致力于上海自我发展水平的升级。公众生命安全的紧要不容置辩,让2000万人的安全度都上一个台阶是多么宏大、又多么细致的使命。而在实现了基本工业化之后,这恰是“现代化”的真谛。▲

http://news.sina.com.cn/pl/2011-09-28/081723229249.shtml
http://opinion.huanqiu.com/roll/2011-09/2041927.html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8:32: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赋体评论——新闻评论的创新形式

                                  柯卓英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随着世界传播格局的大变革,新闻评论同样面临挑战和机遇。时代的发展对新闻评论提出新的要求,新闻传播功能的转变对新闻评论观产生一定影响,传播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催促着新闻评论的变革与创新。

   一、新闻评论与赋

    关于新闻评论的概念,范荣康先生认为:“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①]台湾林大椿先生认为:“新闻为事实的客观记载,评论为基于事实而发表的意见。”(林大椿《新闻评论学》)丁法章先生给出的定义是: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②]也有学者认为: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③]以上各家分别从文体、媒体、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给新闻评论以较全面的阐释。

    赋则是介于诗与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以四、六字句为主,讲求骈偶、藻饰和用典,要求声律谐协,可分为多种表现形式。骚赋产生于汉初,模拟《楚辞》创作而成,首推贾谊的《吊屈原赋》。文赋应当包括先秦两汉的古体文赋和唐宋的新体文赋,文赋主要渊源于古赋,吸收了俳赋和律体的某些形式、散文的创作方法等,体现出“以文为体”的特点。唐代文赋的特点,即描写和议论紧密结合,骈散相间,并对秦汉散文进行借鉴。骈赋在魏晋六朝时期逐渐形成并得以繁荣。律赋名称之始尚不可考,律赋是唐代的新文体,其名大概出自唐五代之际。[④]敦煌俗赋源于民间,发端于先秦,受当时民间“谐隐”风俗和“主客问答”形式的影响很大,是长期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文学形式。最早以赋名篇的四言诗体赋作是荀子的《赋篇》。诗体赋虽然不曾被忽略,但因数量远不及他体致分体研究未受到普遍关注。诗体赋形制方面在西汉前期比荀子赋有了较大发展,中期开始因为汉大赋的盛行基本上没有多大发展。唐代诗赋是对赋的抒情化或诗化。总之,赋的多角度研究是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

    从以上分析来看,新闻评论和赋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赋是古代一种常用的文体,但两者在议论性这一点上是一致的,著名的《阿房宫赋》就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议论性特点。古代发表评论的文体很多,散文、诗歌等文体均可以发表议论。新闻评论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文体表现形式,论说文、诗歌、赋等文体均可以,只是一般都认为论说文是最普遍的适合于新闻评论的文体。唐代杜甫《戏为六绝句》、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就是诗体评论。以赋论文也古已有之,西晋陆机的《文赋》是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白居易《赋赋》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篇论赋赋,其创作意图就是为科考律赋张本。所以赋可以作为新闻评论的一种创新形式。

    二、赋的新闻性表现

    古代赋是具有新闻性的。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是汉大赋最典型的作品,描写的是汉代诸侯、天子的重要活动及场面,虽属子虚乌有,但表明了赋体与重大事件有着密切关系。到了唐代一有重要事件,向天子献赋就具有了新闻实效性的特点,因而传播效果非常好。天宝十载,唐玄宗隆重祭祀玄元皇帝、太庙及天地,杜甫抓住时机献《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三大礼赋。杜甫创作中最善于捕捉新闻事件,许多诗歌比如三吏、三别都是极具新闻性的,而此次献赋,在新闻性、思想性、引导性等方面把握得极好,其中新闻性是最主要的一点,所以取得了显著效果,杜甫也因此获得了唐玄宗的赏识。

    当代中国社会发生重大事件都会有文人创作赋来表达思想情感,因而同样具有新闻性。比如香港回归之际,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陕西师范大学霍松林教授应邀撰写《香港回归赋》,辞赋家、文化学者高志其先生撰写了《香港回归赋》。曾任北京影视学院院长的张心豪教授创作了《香港回归赋》、《澳门回归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在中国现当代史上意义非凡,使用赋这种文体才足以表达中国人民的喜悦与自豪之感。而当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以后,许多文人学者迅速做出反应,以赋体文来表达全国人民的悲痛心情及对地震灾区人民的关爱之心,同时歌颂了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比如金学孟写有《痛哉蜀难赋》(见中国文学网),张宝林创作了《汶川震赋》(见《陕西诗词》2008年第3期)。再如重大新闻事件北京奥运会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我国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则创作了《2008中国北京奥运赋》(见《今晚报》2008年6月3日)。这些创作都是针对当时的重大事件,因而具有新闻时效性、针对性、思想性的特点,充分表现出赋的新闻性特点。

    三、赋体评论是新闻评论之创新形式。

    第七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奖者、《经济日报》新闻部张曙红先生在香港回归前夕撰写了《回归赋》作为七一要发表的社论,后来又结合长江截流重大事件创作了《大江截流赋》,这种尝试广受好评。张曙红先生认为特定的题材和特定的环境可以用特定的手法,在庆祝七一回归时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情感,用这种“赋体评论”来表达是比较恰当的,但“赋体评论”不是可以推广或者做很大延伸的一种形式,“赋体评论”就是一种特定题材的特定评论形式。

    新闻评论是不同于一般文艺评论的体裁,新闻评论具有依赖事实的新闻性、传播的时效性、论说的理论性、内容的思想性,以及传播知识的有益性等特点。而赋体文具有韵文的协畅性、语言的精美性、创作的修辞性等艺术特点。应该说新闻评论有多种表现形式,赋体评论是其中的一种,其他比如诗体评论等也是可以探索的。笔者认为赋体评论是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个基本要素,以新闻性、政治性、大众性、说理性、指导性为特征,基于新闻事实而以赋体为表现形式的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的创新形式。赋体评论融合了新闻评论与赋体文两种体裁,体现了新闻学与文学两门学科的交叉与整合,既是对古代赋体文的继承与发展,又体现出新闻评论形式的变革与创新。

    纵观我国新闻评论的个性化、散文化、开放式、情感性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探索与实践,以及近年来有关新闻评论专著与教材的不断推出,表明学界一直在积极探索新闻评论的改革与发展趋势。新闻评论的革新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是新闻从业者的自我挑战,但由此可触发同行尝试多样化的新闻评论方式。赋体评论写作最大的难处在于新闻评论员对赋这种文体缺乏深入了解。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不仅具有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认真把握新闻道德与新闻法,而且需要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掌握韵脚、平仄、典故,了解骚赋、文赋、骈赋、律赋、诗赋、俗赋等的不同分类,并学习古代各种文体的特点与长处,古为今用,灵活恰当地运用于新闻评论写作之中,同时不断完善自我的知识智能结构,促进新闻评论的创新与发展。尽管赋体评论是新闻评论形式的尝试与创新,但作为新闻评论学理论问题还是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的。



参考文献:



--------------------------------------------------------------------------------

[①]范荣康:《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②]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③]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④]邝健行:《律赋论体》,《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原载《新闻知识》2009.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85e050100dqtq.html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20:31: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社会乱象】程新友:中国正在堕入“下流社会”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GDP已经达到40万亿人民币。经济虽然发展了,可惜底层却依旧没有出路。

曾经社会弥漫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乐观,可惜现今,固有的社会制度、固有的社会模式,已经很难有机会进入上升通道,所以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学生,即使上了大学,难有上升空间,难入主流社会!

底层青年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的是最差的学校、一般的学校、就是依靠勤奋,上重点中学,也是少数。由于家庭贫穷,买不起书、买不起电脑、不能旅游、不能进艺术班学习,所以消息闭塞,孤陋寡闻,遇到自主招生,要考的素质、考的综合能力、考见多识广,他们就只有败下阵来,所以上重点大学是少数。

即使上了重点大学,他们的身心也会受到摧残,因为他们是你班上最穷的。只好拒绝各种聚会、拒绝名牌的诱惑、拒绝恋爱的诱惑,以最有限的钱或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即使以优异成绩毕业,但是长期的压抑,会产生自闭、抑郁,会自卑,久而久之,人际交往能力,会产生障碍。

毕业了,要自己找工作,家里没有依靠,父母还望着他们来改变家庭命运!可惜,公开招聘形同虚设,没有人为你疏通关系,没有钱来疏通关系。由于家庭背景,就只有在社会的底层,慢慢挣扎。

固有的社会制度、社会模式、人们的思维模式,并没有给底层有上升通道,相反上升通道越来越窄。

社会利益格局基本固定,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已一目了然。赢者通吃的逻辑正在发挥效用,他们占据了最好的资源、渠道与话语权。后来者如想取而代之,难度只会越来越大。

不仅如此,产业、人才和户籍政策、部门管理体制、社会结构分工机制、财富分配机制、行业规则和潜规则、生活与安居成本等都成为个人进步的阻碍,个人发展的代价太大,成长成本太高,路径变窄,到处有看不见的“天花板”,机会变得少而不均等。

赢者通吃的逻辑则让底层与“富二代”“官二代”们难以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官二代、富二代从开始就享有最好的教育、医疗、生活资源,而农二代、贫二代却只能为最微薄的资源奋斗。

上行无望,另一种社会想象就是越来越突出,那就是中国社会越来越向下流动,这个趋势已经相当明显了。年轻人尤其是80后一代已经开始出现了“下流”的特征。

“下流社会”这个词原来自日本。社会学者三浦展认为,社会“向下流动”的趋势正在世界悄然成形,曾引以为傲的中产阶层正在消失,世界已然出现“上流”社会与“下流”社会的两极分化。而当今中国正在堕入他所说的“下流社会”。

如今,再也不是那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社会,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来讲,社会资源早已被侵占完毕,生活没有了奔头了,得过且过,上行既然无望,不如自行堕入下流社会。

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混搭犬儒主义,“创业不如就业,就业不如被就业;经商不如做公务员,升官必然发财;打工不如啃老,反正都买不起房。”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社会上升通道越来越窄,相反下沉的拉力愈来愈大,经济高速成长期出生的所谓新中间层,眼下正出现上流与下流的两极分化,但由中流上升为上流的实属凤毛麟角,而由中流跌入下流的却大有人在。

一方面,中国早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从人口的结构可以判断出未来的中国将会是怎样的人口结构。上有老、下有小的故事,已经从计划生育政策的80后群体看到,他们在各行各业打拼,上有四位老人,下有一位幼儿,这样的家庭结构,你说他们会有多高的消费意愿?如果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贷款,他们对全盘人生又拥有多少热情?这场梦刚刚开始,梦的第一层还是父母健康、孩子可爱的美梦,而在盗梦空间结束时却总是以噩梦收场。

一方面,“涨”似乎可以成为近几年的热门词汇,在房价涨、电价涨、菜价涨的年代里,只有工资不涨。现在的年轻一代面临就职难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成了家常便饭,真可谓苦不堪言。面对职业、婚姻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不少人将自己归入“下流社会”的行列。

二十年前,在上海的公园里,年轻人在尽情的欢歌笑舞;二十年后,公园已被老人占领,年轻人不见踪影,他们已被生活的压力磨灭了热情。

二十年前,大学生毕业包分配,吃上国家粮,成为人上人,不为未来而担忧;二十年后,毕业即失业,即使就业,也为房子、车子、票子三座大山压迫,穷于奔波,再无别的人生追求。

这一个原本要成为社会中坚的群体,一个原本要承前启后的人群,一个以80后的标签在全国掀起讨论的群体,如今已经哑火。

而80后的官二代、富二代们早已赚够了资本,在最近的第三代移民潮中,你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选择了在建党90周年的时候,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际,离开中国,有的甚至带着荣誉,更重要的是带着金钱。

“上层逃离、中层下流、底层沦陷”的大剧已经在中国拉开序幕。

当代中国社会,从上往下、从外往里看,景色迷人,莺歌燕舞,如日中天,“风景这边独好”;从下往上、从里至外看,破坏与堕落百出,危机与混乱并存,“山雨欲来风满楼”。

当新一代人选择不再坚守信念时,当底层青年上升没有空间时,下流社会真得挡不住吗?

当一个社会,上层在逃离,中层在下流,底层在沦陷时,这个社会能让人看到希望吗?

这个社会会好起来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