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从2021年普利策获奖作品中,新闻人可以学到什么 普利策新闻奖是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的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自1917年开始评选,每年评选一次。
与去年一样,今年依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原定于4月20日召开的普利策奖发布会推迟至6月11日,原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发布会也依然转至线上举行。
而于北京时间6月12日凌晨,今年的第105届普利策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 作为西方新闻界最高规格的奖项,普利策新闻奖的颁发无疑牵动着全球新闻人的心。 正如专业媒体人Allen写到:“普利策新闻奖让我们在这个压力巨大的职业中停下来,认识到我们的报道正在产生影响”。 当我们在浏览获奖列表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停下来思考: 从2021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新闻人们可以学到什么?
01 永远保持跳动的公心 2021年的普利策新闻奖共颁出14个奖项(社论漫画奖今年空缺),获奖报道/评论作品数量共计80件。 其中,除“解释性报道”和“特稿写作奖”有两个获奖者(团队/机构)外,12个奖项仅有一个获奖者(团队/机构)。 file:///C:/Users/11582/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5.png
通过对14个奖项共80则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后,可以发现此次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核心议题为「新冠肺炎」、「弗洛伊德案」以及「监狱警务」等。 除了新冠肺炎,此次普利策新闻奖依旧保持了以往的风格,获奖作品几乎都为负面报道,关注的问题从种族冲突、资本操纵到基层黑暗、政权斗争等都有所涉及。 斩获公共服务奖的《纽约时报》在报道新冠肺炎上不遗余力,其揭露了种族和经济不平等以及美国政府的失败,并通过搜集和发布疫情相关数据为地方政府、医护人员、企业和个人提供帮助;
file:///C:/Users/11582/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2020年5月23日,《纽约时报》的头版刊登了1000位逝者的姓名、年龄和职业等信息 明尼苏达州的当地媒体《明星论坛报》记者因在报道轰动世界的“美国黑人男子弗洛伊德遭明尼苏达州白人警察‘跪颈’执法死亡”上,作出了紧急、权威和细致的系列报道而获得了突发新闻奖。 此外,《洛杉矶时报》因以关于警务、保释改革、监狱和精神健康的多篇社论清晰而全面地展示了洛杉矶的刑事司法系统获得了社论写作奖。 过去的两个世纪,美国的新闻业经历了党报宣传报道、客观性新闻报道、解释性新闻报道、调查性新闻报道和精确新闻报道的发展过程。 每一种新闻报道形式的变化实质上都在追求摆脱新闻来源的控制,强调记者报道的独立性和系统性。 尽管政治因素对每个新闻业确实逐渐在减小,但经济、文化等软性因素,以及技术变迁带来的媒介环境变化等因素都在敲打着美国新闻界的客观性。 不过好在美国尚未演变成“新闻荒漠”,你仍然能看到许多保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或自由记者在行动,而普利策新闻奖的存在就是对他们难能可贵的公心的一个肯定。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虽是与生俱来的,却也是最容易抛弃的,我们是否能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下争取做一些有一定社会意义的选题,或许是一个永远值得深思的问题。
02不丧失追求真相的勇气 2020年5月,《明星论坛报》第一时间报道了弗洛伊德案,随即便展开了时间线梳理、分析事件和深入报道。在弗洛伊德被杀后的第三天,论坛报发布了报道《乔治·弗洛伊德和杀死他的城市》,揭露了在明尼阿波利斯城中白人占比63%,而在2000 年至 2018 年间被警察枪杀的人中有63%都是黑人,刻画出了明尼阿波利斯尖锐的种族问题。一周后,论坛报又发表了一篇多媒体综合报道《在明尼阿波利斯的一周》,通过图片、音视频等大量资料展现了整起事件的全貌。 2020年12 月下旬,论坛报以一篇长而精美的传记片结束了整个系列报道,题为《乔治·弗洛伊德的救赎之路》,完整地记录了弗洛伊德的一生。
论坛报的系列报道历经半年,虽然没有记者受伤,但论坛报仍有六人被橡皮子弹击中或以其他方式受伤,期间还正值美国新冠肺炎疫情高发期。“为了完成报道工作,我们需要双重勇气”,论坛报的编辑兼高级副总裁Sanchez如是说。当专业媒体人Edmonds专门问及Sanchez论坛报的报道策略是什么的时候,他的回答耐人寻味。他说:“我们很早就意识到这将是一个重大事件,对于我们居住的城市来说它是一个非常悲怆的故事。我们唯一的报道策略就是‘全心全意’。”“在这个行业中,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新闻会向你袭来,并占据你所有的精力”,Sanchez还补充到。通过对整个报道过程的回顾,论坛报的报道斩获突发新闻奖确实是实至名归。面对一开始警方的模糊叙述,他们并未直接信服,而是花费六个多月的时间,不断搜集多方信源和资料,对每一事实细节进行扫描核实,“拣尽寒枝不肯栖”。同样致力于探寻真相的还有入围公共服务奖的《信使杂志》。他们在报道布伦娜·泰勒枪击事件之初依然面临着了跟论坛报同样的问题,但其全面深刻的系列报道引发了不小反响,最终还推动了重要的改革。file:///C:/Users/11582/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1.png 几乎所有新闻人学到的第一课就是新闻真实,而层出不穷的假新闻、反转新闻也始终在提醒着新闻人这一基本原则。
但不可否认,真实性依旧是这个世纪新闻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无论是远方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还是近处时有发生的新闻案例,新闻真实性都是每一位媒体人应该嵌刻进报道工作的指导思想,而不是仅被当作束之高阁的几行大字。
file:///C:/Users/11582/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03 不断打磨的新闻敏感
《波士顿环球报》在2020年8月开启了一项全国调查,发布了一则名为《盲点》的消息。报道提出了一个致命的社会问题,即美国各州政府没有建立一个有关危险卡车司机信息的共享监督机制,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全国最危险的“马路杀手”经常无法被追踪和排除。file:///C:/Users/11582/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
成千上万的卡车司机几乎不受监督地在公路上疾驰,包括一些曾犯下严重交通违规行为的司机,许多不幸的车祸事故正在美国各州上演。环球报汇编了各州的统计数据并进行可视化报道,展示了美国在2013-2018年死于车祸的人数,还分析出了全美有超过十分之一的司机至少犯过超速或撞死人的罪行,且这并没有被记录。记者还搜索了驾驶记录和碰撞数据,发现由于官僚主义的疏忽,全美各地的许多司机都在逃避惩罚。环球报的系列报道成功引起当局注意,从佛罗里达州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政府相关机构开始纷纷采取行动。file:///C:/Users/11582/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3.png图源:The Boston Globe新闻敏感和新闻价值密不可分,指的是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识别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又称“新闻眼”、“新闻鼻”、“新闻嗅觉”。和新闻真实性一样,新闻敏感也是课本里避不开的基础知识点。但这一概念实际很难具体界定,新闻线索的获得也很难被框定,以案例呈现的方式会比简单背书更易于理解学习。获得调查性报道奖的《波士顿环球报》从使公众暴露于危险之中的道路监管盲点出发进行报道,角度新颖、立意深刻,其思路和经验或许能给广大新闻人以启发。
04懂得做大众的转译器 凭借去年3月到12月的新冠肺炎系列报道,《大西洋月刊》记者Ed Yong拿到了今年的普利策解释报道奖。“他围绕新冠肺炎疫情解释一系列了极为复杂的事实,并定期让每一个人都能了解这些事实”,普利策评委们指出了Ed Yong获奖的原因。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围绕病毒和疾病的名称引发了极大争议。2020 年 2 月 11 日,世卫组织宣布将新冠肺炎命名为“COVID-19”。随后,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冠状病毒研究小组则发表了最新论文,将新冠病毒正式命名为“SARS-CoV-2”。但很多民众并不清楚二者区别,很多将其混淆。 EdYong 在报道《为什么冠状病毒如此令人困惑》中写到:“SARS-CoV-2是病毒,COVID-19是它引起的疾病,二者并不一样。”
“中国早期的数据表明,严重和致命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在美国(尤其是在南方),许多中年人已经住院治疗,可能是因为他们更可能患有其他慢性病。
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可能变化不大,但疾病反应的变化却很大。” Ed Yong的报道因通俗易懂,易于读者理解而收效良好。路透社的一个系列调查报道《屏蔽》也十分值得借鉴。“在最高法院受理的案件中,法院几乎总是做出有利于警察的决定”,调查报道的第一部分《Supreme Defense》揭露了最高法院正在帮助警察逃脱谋杀指控的事实。 其中有一段话这样写到: 高等法院还上下其手(tweaking),凌驾于法律之上(thumbon the scale),它允许警方在提交所有证据之前申请豁免。
如果警察被拒绝豁免,他们可以立即上诉——这是大多数其他诉讼当事人无法使用的特权,他们通常必须等到最终判决后才能上诉。 这则报道简单明了,但使用了一些巧妙有趣的措辞,如“凌驾于法律之上(thumb on the scale)”和“上下其手(tweaking)”。这些表达让严肃报道生动形象了起来,并帮助读者很好地理解了法院官官相护的丑恶行径。在新闻写作中,记者要注意新闻的可读性,掌握好新闻笔法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遇到如医学相关的专业性内容较强的报道,要学会第二种翻译,尽量把报道写得通俗易懂,传递给大众易于理解的表达。 “一个熟练的记者会处理好复杂的材料,让观众更容易理解;而一个伟大的记者则会让文字变得容易理解且有趣(即使是一个令人不快的话题)”,正如专业媒体人Allen指出。 要有做自由记者的底气 今年的普利策特稿写作奖颁发给了两位自由职业者(Freelance)。
其实这才普利策新闻奖中并不罕见,几乎每年都会有自由职业者拿奖。如2019年社论漫画奖的获得者Darrin Bell、2018年斩获特稿写作奖Rachel Kaadzi Ghansah以及2017年拿下突发新闻摄影奖的Daniel Berehulak等都是自由职业者。他们不属于(至少拿奖的时候)任何媒体机构,有的是自由记者,有的是散文家,还有的是自由摄影师。其实现在有越来越多新闻学子毕业后选择不加入任何媒体工作,而是“给自己打工”。他们有的选择自主创业,有的做起了自媒体,还有的选则“家里蹲”,有兴趣的时候就写写稿赚点稿费……做一个自由职业者虽然意味着丧失稳定的薪水和丰富的资源,但“自由”就是这个选择最大的魅力。但在做这样的选择之前,有一些问题值得考虑:
你准备好成为独立记者了吗?
你知道如何采访、写作、拍摄和剪辑吗?
你有基本的理财和营销技能吗?
你知道如何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吗?
你明白如何建立和维护读者关系吗? 如果能给出满意答案,那么在这个内卷化社会,做个freelance确实也不失为一个良策。
写在最后 普利策新闻奖历经百年,仍是西方新闻界举足轻重的奖项,被无数媒体人视为终身追逐的目标。 在获奖的盛名之下,那一篇篇掷地有声的报道始终在诉说着新闻人的坚守与初心。 对于国内新闻界而言,将其看作他山之石,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做法,辩证思考语境差异,或许才是中西交流的应有对话姿势。
来源: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 编辑:何晓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