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19媒体融合发展论坛 书写全媒体发展新篇章
媒体公益沙龙现场,与会者在认真听会。
“释放媒体融合新动能”内容分论坛现场。
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内容分论坛侧记
本报记者 李龙伊
今年8月,人民日报创作的系列微视频“中国24小时·地方篇”以1小时为刻度、以一天24小时为逻辑主线,全景展现了奋进向上的中国形象;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光大篷车”带着中国故事和时光记忆,开启全国巡展,在各地掀起“怀旧热潮”……
融媒体时代,如何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让主流舆论受到更多人欢迎?10月28日,在2019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内容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各抒己见,为“释放媒体融合新动能”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媒体必须能够发出权威主流声音。”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传播处处长吴德祖表示,媒体“三观”要正,需要有理性、有担当的媒体人,有效地传递价值。
增强思想性,体现权威性。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麻辣财经工作室负责人李丽辉介绍,国庆期间,工作室从财经视角解析“中国模式”,介绍中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
新媒体作品应该兼具公信力和传播效果。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军事采访室主编倪光辉说,近年来,《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等新媒体产品在全网刷屏传播,新媒体产品要符合互联网传播特点。
对此,北京市延庆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胡玖梅深表认同。去年,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延庆区融媒体中心成立,成为国内首家“广电+报业”模式的“全媒体新闻平台”。
“政务新媒体也要树立用户思维,为用户创造价值、解决问题。”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闫永介绍,政务公号“国资小新”聚焦粉丝刚性需求,开发能够解答国资国企相关问题的智能机器人。
小处落笔,用细节讲好中国故事。梨视频运营总监孙翔说:“我们建立了一个‘拍客’体系,深入城市乡村,捕捉日常小事,让用户由此感知中国的发展。”
融媒体时代,怎样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环球时报副总编辑蒋安全介绍,环球时报将文字与图片、视频、直播相结合,秉承维护国家利益、敢于发声的宗旨,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内容、技术和渠道,逐渐实现了互融互通。字节跳动媒体合作副总经理王恒介绍,今日头条将传播效果、粉丝“画像”等信息及时反馈给新闻内容生产者,促进内容质量和传播力的提升。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当今时代,全媒体不断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各媒体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创新,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科学技术赋能引领媒体融合
——技术分论坛侧记
本报记者 吴月辉
10月28日,2019媒体融合发展论坛技术分论坛在深圳举行。业界专家以强化移动互联网思维为出发点,围绕“媒体融合的实践与创新”主题,分享媒体融合的实践成果,探索媒体融合的未来之路。
融媒体中心建设要做到资源共享和协同互通,成为许多与会专家的共识。陕西广电网络集团融媒体事业部总工程师吕星烨介绍,陕西按照“一朵云、1+N终端、多厨房”建设思路,整合全省主流媒体资源、省级政务服务资源,打通TV等大屏端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发布渠道,最终构建了省、市、县三级上下联动、协同互通、资源共享的全新媒体融合生态圈。
2019年3月,甘肃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新甘肃云”正式上线运行。3个月后,首批25个试点县成功入驻。甘肃日报社技术管理处处长魏永红说:“我们通过省级技术平台,打破原有省市县三级媒体的边界、层级限制,重大报道可以统一策、采、编、发,变以往单兵作战为联合协同作战。”
先进技术为各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长城新媒体集团党委委员、技术总监张保安说:“要充分发挥技术排头兵的作用,紧跟前沿技术,进行模式创新,通过技术赋能,引领融媒体发展。”
2019年,江苏省太仓日报在全国率先建成“媒体+政务”融合模式的乡村振兴大数据中心。太仓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太仓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张忠说:“太仓日报在新闻服务和内容数据服务的互动转换中实现了媒体的增值服务,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互联网带给媒体融合许多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如何利用先进技术防控风险成为新的课题。
阿里云业务安全总监岑欣伟认为:“媒体融合是非常大的风口,内容安全是其生命底线,必须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在内容链路上产生的风险和问题。”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考海鹏说:“加强技术防范的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应进一步增强针对性、约束力。”
谈及我国媒体融合未来的发展,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传媒与运营商行业总经理舒文琦认为:“随着媒体产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主流媒体应该把媒体能量放得更大,更加深入地融入社会。”
汇聚多方合力讲好公益故事
——媒体公益沙龙侧记
本报记者 史晓韵
今年2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媒体公益基金,由此拉开了“媒体+公益”的序幕。半年多来,在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开展了《精忠报国》爱国主义宣传片制作和“国旗下的成长”“村暖花开·乡村扶贫扶志典型人物评选”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正能量热潮。
10月28日,在2019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媒体公益沙龙上,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带来了一场以“媒体公益:如何从‘相加’到‘相融’,凝聚合力讲好故事”为主题的思想盛宴。专家们从“媒体+公益”的角度展开了深度交流,多维度地探讨了公益传播方面的尝试。
媒体公益基金作为一个创新、融合、开放的平台,已经在整合优质资源、深度融合创新、讲好公益故事等方面走出了新路子。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唐九红说,目前的任务是要进一步加强主动谋划,策划实施更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公益项目。
媒体与公益如何相融?唐九红说,全媒体时代,大家都是公益的讲述者,也是公益的参与者。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人民日报的合作,最大的成功在于探索出了“党媒+群团+企业”的融合协作新模式,打造出了一个“公益共同体”。今后他们将以媒体公益基金为依托,创新合作方式,为媒体融合、行业融合、跨界融合打造技术和对话基础,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融媒体的传播力越大,其社会公益唤醒力就越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冠军运动员基金成员、乒乓球世界冠军刘伟认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温暖人心的正能量始终是这个社会的不变需求。她表示,期待未来能和主流权威媒体有更多样、更丰富的合作,传递出更多正能量。
“公益+技术+媒体”的影响力,让善举可能会拥有超出预期的力量。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懿认为,把众多社会资源聚合在一起,这是媒体的力量。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和媒体渠道,推出接地气的公益项目,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民生服务,是媒体和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整合资源弘扬正能量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 唐九红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人民日报共同发起的媒体公益专项基金,是构建“党媒+群团+企业”协同工作机制的一次积极实践,也是发挥各自特色优势、整合优质资源的一项务实举措。我们期待更多朋友加入媒体公益基金,开展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公益项目活动,汇聚起越来越强的正能量。
提高效率构建传播矩阵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 赵子忠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化媒体这4个关系。理顺这些关系,要做到节约资源,不搞重复建设;建立一个丰富合理的传媒结构;强调差异化定位,满足不同需求;提高效率,构建一个传播矩阵。
加强融媒体集群建设
环球时报副总编辑 蒋安全
环球时报自创刊至今,已形成中英文并举,报纸、网络、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结合的多元事业格局。我们加强融媒体集群建设,提升国内外影响力;打造适合网络传播的短视频产品,深耕社交媒体平台;设计个性化新媒体产品,打造对外传播新亮点。这些做法,既是报道方式的创新,也是扩大中国声音的成功尝试。
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动力”
太仓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张 忠
2019年,太仓日报有效整合新闻数据、政务数据、智库数据等,在全国率先建成“媒体+政务”融合模式的乡村振兴大数据中心,促进了农业生产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农业经营向网络化、电商化转变,乡村治理向网格化、精细化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动力”,释放更多“数字红利”。
用体育精神传播正能量
乒乓球世界冠军 刘 伟
公益是一种不求回报的付出。我们一定要挤时间,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尽可能多地参与公益。得益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冠军运动员基金的创办,100多位奥运会冠军和世界冠军都参与到了公益事业中来,这些冠军不但拥有不服输、不怕输、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更聚集在一起,利用自己的资源传播正能量。
遵循新闻传播的原则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副总经理 李丽辉
人民日报社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融媒体工作室是一个重要平台,就像新闻“轻骑兵”,快速、灵活、精准。但融媒体工作室在报道时,也要遵循新闻传播的一般原则,坚持立场坚定、观点鲜明,还要直击新闻和社会舆论热点,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及时发声。
用新媒体讲好国企故事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 闫 永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自开通政务新媒体“国资小新”以来,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讲好国企故事:坚持人格化定位,以人为本为粉丝服务;坚持全媒化布局,率先入驻20多个新媒体平台;坚持智能化服务,拉近和公众的距离;坚持社群化运营,将不同新媒体平台分类运营。
快准稳发出主流声音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传播处处长 吴德祖
在自媒体繁荣发展的时代,如何有效发出权威主流的声音?首先要“三观正”。越是信息纷繁复杂,越是需要有理性、有担当的传媒人有效传递价值、激浊扬清。其次要快、准、稳。也就是反应迅速,表达准确,全面周到地依据事实发出正确的声音。还要“破圈层”。突破信息壁垒,贴近受众,用鲜活的语言进行表达。
用媒体力量推动理性公益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 孙 懿
目前,腾讯公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益捐赠平台之一。我们真实感受到“公益+技术+媒体”所产生的强大力量。网络慈善需要理性发挥作用,在构建理性公益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媒体力量非常重要。媒体有很强的洞察力,能促进更多人对公益议题产生深层思考,也能构建公益与普通个体的相关性。
合作构建海量内容生态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编辑 王砚文
近年来,快手主动服务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与主流媒体在内容和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构建海量多元的内容生态。具体的合作形式包括:分享优质选题和报道素材、共同发起话题征集、联合策划内容产品、联合发起线下活动等,既丰富了快手的内容生态,也拓展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
公益让技术更有温度
华为云首席营销官 张 鹏
公益需要技术,技术也需要温度。连接、应用和技能,是华为科技至善的方向。我们有一个愿景,就是把数字世界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其实技术解决的不仅仅是商业问题,它更应该是普惠的,也就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
作者:本版摄影:史家民版式设计:沈亦伶采访整理:陈亚楠申 茜 来源:人民网
编辑:冯梦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