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创造力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5-10-30 16:56: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屌絲打分蜻蜓隊長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今天 11:20 来自 iPhone 6s


32#
发表于 2015-11-20 12:59: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作家崔成浩
苹果掉下来,打中他的头,牛顿大怒,拿着苹果找果园主人夏娃,夏娃说,苹果不是她咬的,也不是亚当,从牙印上看,此人绝非凡人…//@作家崔成浩:后来,妈妈把这个咬了一口的苹果送给了一个叫乔布斯的美国青年,乔布斯没舍得吃,把苹果系在苹果树上,有一天,有一个叫牛顿的家伙坐在这个树下晒太阳…

@作家崔成浩
1987年的某一天,4岁的恩恩拿着两个苹果,妈妈高英姬见了伸手问:“给妈妈一个好不好?” 恩恩听了,赶紧把两个苹果各咬了一口。高英姬见状,内心有种莫名的失落。恩恩慢慢嚼完后,对妈妈说:“这个苹果最甜,给妈妈。”












36分钟前 来自 koryolink iPhone 6 Plus



3分钟前 来自 koryolink iPhone 6 Plus





33#
发表于 2015-12-1 22:25:01 | 只看该作者
创造力的源头是自主
2015年11月30日 09:56
一名妇女,她是没有受过教育的、贫穷的、完完全全的家庭妇女和母亲,她所做的那些平凡工作没有一件是创造性的,然而她却是奇妙的厨师、母亲、妻子和主妇。花很少的钱,而她的家庭不知怎么的却总是十分美好。她是一个完美的女主人,她所做的膳食是盛宴,她在台布、餐具、玻璃器皿和家具上的情趣是无瑕的。
    她在所有这些领域中,全都是独到的、新颖的、精巧的、出乎意料的、富有创造力。我的确应该称她是具有创造性的。我从她那里以及像她一样的其他人那里学到:
    第一流的汤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
                                                                                 ——马斯洛

创造力的源头是自主

    “自主创新”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个国家或社会的“自主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大话题,本文只试着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一个小话题:一个普通人如何成为一个“自主创新”的人。
    现在,“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程序”等词汇很流行,就好像有那么一套像魔法一样的模式,只要我们掌握了,我们就可以给每一个问题找出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来。
    但是,美国心理学家、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的马斯洛反对这种“创新模式论”。在研究了林肯、杰斐逊、爱因斯坦以及一些普通人(如本文导语中提到的那名家庭主妇)等48位自我实现者或可能的自我实现者之后,他提出:创造力是自我实现者人格的“副产品”。
    “自我实现者”是一个被炒作太多的词汇,它笼罩着很多神秘的光环,已变得越来越难以理解。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自主”——成为你自己,自己决定自己,自己为自己负责。
换句话就是说,你“自主”了,就自然能“创新”。

自主人格的十四个特征
自主与盲目的自我中心有本质的区别。自主者既能深入地理解世界,又能真诚地看待自己,他们的自我更和谐,他们与世界的关系也更和谐。而盲目的自我中心主义者是没有原则地坚持自己。马斯洛认为,真正自主的人具备以下一些人格特征:

(1)准确和充分地认识现实
    马斯洛将人的认知能力分为两种:B认知,即存在认知;D认知,即匮乏认知。
    具备B认知的人,现实是怎么回事,就怎么认识,不会按照自己的需要、想象或欲望去认识现象。不自欺是具备B认知的人最明显的特点。相反,具备D认知的人,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想象或欲望去认识世界。
    古代的花喇子模国,据说有个传统:每次打完仗后,如果信使报来战败的消息,国王就把信使斩首;如果报来战胜的消息,就会得到奖赏。这个国王,就是最经典的D认知。他有一种天真的逻辑:如果大家报的都是好消息,那么就会有好事情发生。
    这个故事很遥远了,但D认知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没找到工作,最后沦落到一个偏僻山区的伐木场做工人。他发愤图强,每年都考研究生,每年的学校都不一样。一年北京大学,一年人民大学,一年又换成吉林大学。他似乎学习得非常刻苦,但学习成绩不升反跌,关键的英语科一年比一年分数低。
    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因为他其实对考研一点信心都没有,他只是借考研这件事情让身边人知道,他是一个大学生,他还有着上进心和远大理想。但他不是清晰地分析形势,按照实力报考学校,而是每年都不切实际地报考名校名专业,并且在复习时也毫无方法可言,他甚至都不去查他所报专业今年的参考书是什么。
    这是典型的D认知,因为内心中需要什么去证实自己,所以他就去制定一个考研的目标。因为他需要自信,所以他就对别人也对自己说,他一定能行。
    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中的小男孩,看到了皇帝没穿衣服,这是最经典的B认知了,有B认知的人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改变自己对事物的原初认识。
B认知是自主人格的基石。

(2)宽容但又嫉恶如仇
    他们能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深切地理解人性的脆弱,从而具备高度的宽容;另一方面,他们对人性中的恶又有高度敏感和抵触。
    譬如已逝的作家王小波,他的作品对恶和人性弱点描绘得入木三分,嘲讽起来仿佛不留余地。但同时,他的作品中又有无限的宽容。
很多作家或艺术家也是才气横溢,但他们的人格却有明显欠缺,譬如凡•高和拜伦。马斯洛认为,这些人属特殊人群,他们仿佛是从遗传中得到了天分,但这些人要么是不接受自己,要么是不接受别人,要么是不接受世界。马斯洛对这种特殊天才的“创造力”并不是很感兴趣,他的研究对象是“健康人格中的创造力”。

(3)对自己的体验“虚怀若谷”
对自己的内心体验,他们欣然接受,自然地表达情绪和思想。他们坦率、自然,又不落入俗套,而且按照本心去行动。

(4)以问题为中心,不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为工作而工作,非自我实现者为生活而工作。
    他们在做事情时,非常投入、忘我,为事业自身所吸引,而不是本末倒置,将事业副产品——钱权名利当作主要目标。非自我实现者相反,他们或许工作很卖命,但他们追求的不是事业自身,而是为了副产品,譬如控制别人、赢取社会经济地位,甚至变态地要求其他人服从自己。
在工作中,自主者总是新意不断,创新仿佛总是信手拈来。

(5)超然独立的性格
具有独处与独立的强烈需要,自己做判断,不依赖别人。

(6)不迷信权威和文化
权威和文化对他们没有压力。他们自主选择,不随大流,不受制于文化环境、权威而被动选择。

(7)清新隽永的鉴赏力
    他们没有“审美疲劳”,能以敬畏、惊奇和愉悦的心情体验和鉴赏一生中所遇到的各种事情,并频频产生“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其实是“我”的本质与其他存在物的本质的碰撞,马斯洛对此提出了B价值和D价值的概念。
    所谓B价值,即存在价值。自主者既理解自己,又理解别人和自然,他们能以孩子般的心欣赏一切。他们可以看一千次日落而不厌倦。
    D价值,即匮乏价值。非自主的人需要别人和外物来满足自己,他们根据这些需要给别人和外物硬安上了一些意义。当需要丧失时,别人或外物对他而言所具备的价值也就消失了,“审美疲劳”也因此而生。
    譬如,一个男人因为寂寞而恋爱。一开始,因为恋人填补了他的孤独感,他对恋人“很有感觉”。但当寂寞消失后,这种感觉也随之消失,所谓的“审美疲劳”油然而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看到的是恋人对自己的“用处”,这是一种匮乏价值。他并没有看到恋人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人的原初的美,那才是存在价值。
工作也是如此。自主者看到的是工作自身的意义,这是存在价值。而非自主者看到的是工作带来的“好处”,这是匮乏价值。但当匮乏得到满足时,非自主者就觉得工作越来越没有意思了,而自主者就不会产生这种感觉。

加图片+19
(8)真切的社会情感
自主者有一种普遍的慈悲心,他们似乎理解所有人的处境,对所有人都有强烈而深刻的认同感和慈爱心。他们能坦然地看待亲人的优点和缺点。非自主者容易分裂,有些非自主者会很爱自己的亲人,但对别人非常凶恶。

(9)深厚的人际关系
    这种关系是纯粹的存在爱,而不是匮乏爱。他们倾向于寻找其他自我实现者做朋友,他们的爱中很少有控制和征服,也不会强加。
媒体上经常报道,某个男子杀了自己的恋人,理由是“我太爱她了”,这是一种匮乏爱。他爱的是恋人对他的价值,对他的满足,而不是恋人自身。他从没有将恋人当作独立的另外一个人来看待。

(10)民主风范
    他们能看到每一个人的独特之处,能与任何性格相投的人平等相处,仿佛没有觉察出种族、年龄、教育、宗教等差异。他们70岁的时候也可以和小孩子做朋友,把小孩子当作大人一样对待。同时,他们年轻的时候也不刻意蔑视权威。
    许多心理医生认为,治疗是一种模式,只要掌握了一套治疗方法就可以治很多人。但马斯洛认为,下面这个心理医生才是最好的:
    这个治疗师,把每一名患者都当作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他没有术语、预期和先入之见,他具有道教般的单纯、天真和杰出的智慧。每一个患者对他来说都是独特的人,因此,他是以全新的方式理解和解决全新的问题。甚至在非常困难的病例上,他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证实了他做事的“创造性”。
这个心理医生并不特殊,每个自主者都具备这种态度:将每一个人都当作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

(11)高度的道德感
与自我中心的人明显不同的是,自主者具有强烈而自主的道德感和伦理观。他们有很高的道德标准,但这个标准常与所在文化的一般标准不同。他们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会在一切情境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他们不会有两套道德标准,一套宽松的给自己,一套严格的给别人。

(12)批判精神
自主者有一种自然的批判精神,源于存在认知、存在价值和存在爱的批判,他们不刻意为了标新立异而批判,只是当周围的一切与他们的存在认知相悖时,他们的自主精神导致了这种批判。
(13)接受模糊状态
    几乎所有的专家都承认,能接受模糊状态是创造力的一个典型特征,自主者也正是如此。他们很少条条框框,从不急着将一件新事物纳入到一个僵硬的认识模式中去。他们会安静地等待答案的到来,答案没有找到的时候,他们并不焦躁。
相反,非自主者一定会先把新事物纳入到自己的某个模式中去,不这样做就会焦躁不安。事情刚开始,他们就急着去找答案了;别人刚开口说话,他就已经急着去阐述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了。其实,只要静静地等一等,他们就会得到更好的答案,但这种等待好像是对自己的否认,非自主者不能接受这种等待。

(14)高创造力
    创造力分自我实现型的创造力和特殊天才型的创造力,马斯洛研究的是前者。并且,他强调,创造力只是自我实现人格的必然产品,自我实现者几乎时时、处处都具备这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来源于自主。   

自主者为什么能自主?
    他们能看到自己、他人和世界本相,事实是什么样子,他们就看到什么样子,这是自主者之所以有创造力的最根本原因。
他们之所以如此,马斯洛认为,多半要追溯到他们无畏的性格。这要分两个方面。

(1)对外界
自主者既不随大流,也显然缺少对文化的顺应态度。他们不害怕别人会说什么,要求什么,笑话什么。因为他们不太需要依赖别人,所以也较少被他人所左右。并且,他们不敌视他人,相反会理解他人。
(2)对体验
    更重要的是,自主者不危惧自己的内部世界,不害怕并压抑冲动、情绪和思想。
    相对于普通人,他们的自我更和谐,他们更能接受自我。这种对自己的深层自我的接受,使他们更有可能敢于觉察世界的真正性质,也使得他们的行为更有自发性,而比较少控制、压抑以及规划、设计。
    并且,与普通人相比,自主者不怕自己的思想,即便它们是“古怪的”、糊涂的或疯狂的。他们不怕被笑话,不怕得不到赞同。他们能让他们的自我通过情绪流露出来。相反,普通人和神经症患者用围墙挡住危险,他们的自我大多在墙内。他们控制、抑制、压制、镇压他们的自我。他们非难自己的深邃自我,并且期望他人也这样做。
    对自主者的这种特质,马斯洛曾做过以下描绘:
    他们(自主者)并不忽视未知的东西,不否认它或躲避它,也不力求制造假象好像它是已知的,他们也不过早地组织它、分割它或对它分类。他们并不依赖熟悉的事物。他们对真理的探索,也不强求确定、保险、明确和有条理……当整个客观情境有这种要求时,自我实现的人们可能安于无秩序的、粗线条的、混乱的、混沌的、模糊的、有疑问的、不确定的、不明确的、近似的、不严格的、不准确的状态。   
怎样回归自主?
    怎样才能回到“自主”,重新拾回自己的创造力呢?
   1.重建你的内部评价体系。在决定你自己的事情时,试着自己做决定。你应该请教别人的意见,但最后做决定的时候是你自己。放弃对身边人的依赖,放弃对权威、文化乃至流行的迷信。
   2.倾听并接受你内心的声音。马斯洛认为,“自主者对自己的体验虚怀若谷”,他相信,直觉、感觉等体验性的东西是我们认识自己、别人和世界最可靠的。
    如果它们不可靠,那只是因为你在认识的时候,扭曲了它们。试着按体验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它们,这样做得多了,你会发现,它们无比准确从不欺骗你。机体比分析的穿透力更强,机体评价过程比理性更可靠。
   3.把每个别人都当作独一无二的人。我们容易将自己当作独一无二的,但我们却容易以己度人,认为别人和自己一样,却忘记了每个其他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我们特别喜欢拿自己的坐标体系去套别人的根本原因。这样做起来很轻松,但因此会丧失存在认知、存在价值和存在爱。
    理解别人是很多种创造力的基础。小说家如果不理解别人,他写出来的作品就是可笑的。管理者如果不理解别人,他就不可能在管理上有创新。
    以上这三者是最根本的。此外,还有一些小建议:1.无我地体验生活,全身心地献身事业。
   2.选择成长。很多人放弃了成长,觉得人生这样就可以了。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创造力会逐渐离他而去。
   3.真诚一致。不自欺、不欺人、不装模作样。自己的意识与内心的体验相一致,讲出来的又与认识相一致。
4.从小处做起。如果你目前不是自主的人,缺乏存在认知、存在价值和存在爱,但只要你从小处做起,一点点尝试做你自己,你最终会走向自主之路。相反,如果你开始是这样的人,但后来放弃了,你就会背弃这条路。
5.勤奋,追求达到你能做到的最好。

控制和“塑造”让我们丢失自主
    自主者自然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多数人不这么做,从而成为非自主人格并丧失了创造力呢?
    马斯洛认为,与其说创造力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人格。与其说创造力是我们学来的,不如说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多数人只是不幸放弃了自主而最终丢失了创造力而已。
    导致抛弃自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控制性教育
    如果父母喜欢控制孩子,希望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发展。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成为父母的复制品,而不是他自己。
    有些时候,孩子会激烈抗争,最终成为父母的反复制品。但是,他仍然没有学会成为自己,他以控制对待控制。长大以后,他会特别爱控制别人。
    更为关键的是,父母控制性的爱会让孩子形成外部评价系统。孩童时代,他揣摩、在乎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在乎父母的物质奖励。父母以为,这样可以将他带上他们以为的“正确路线”,但这个路线是否正确暂且不论,起码会让孩子形成特别在乎别人评价的心理。长大以后,他就揣摩、在乎领导、同事等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特别在乎单位和社会的物质奖励。这样一来,他无法成为一个自主的人。
    并且,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和父母一样,他也喜欢去控制别人,控制周围世界。他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别人,看世界,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欲望和想象去理解别人和世界。也就是说,他所有的多是匮乏认知、匮乏价值和匮乏爱,而不是存在认知、存在价值和存在爱。
    如果深入理解的话,你会发现每一个非自主者都有深深的恐惧,他们缺乏安全感,他们之所以扭曲对自己、对别人和对世界的认识,只是因为这样做让他觉得更安全。按照事情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在很多时候,这会让我们惊恐。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在童年的时候,父母给的是条件性积极关注:你必须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才给你爱。但孩子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要求呢?父母们并不知道,而孩子最终也会形成一种潜意识:如果我不满足别人(先是父母,后是周围人)的需要,我就什么(先是爱,后是物质、社会经济地位等)都得不到。
    很多时候,恐惧会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去争取比我们需要的多得多的物质条件,这好像是好事。但是,作为一个非自主者,我们缺乏真正的快乐,我们缺乏创造力,而我们对社会乃至这个世界的贡献,也并不多。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因为要得太多而成为社会和世界的“害虫”。
“填鸭式教学”和“应试教育”也是导致我们缺乏创造力的重要原因。我们的教育讲“塑造”,而不是讲“自主”。我们的社会甚至以为,我们可以“塑造”出有创造力的人来,这真是大错特错。因为创造力在每一个学生自己的身上,在他们的人格自主上,而不在别处。

   (2)太顺应社会
    我们自己也是一个问题,我们渴望成功,渴望顺应社会,渴望掌握社会的规则。为了早早地达到这一点,我们放弃了自己,成为“社会所希望的人”。
    如果认真审视,你会发现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做过挣扎:是做自己,还是向追求成功的规则投降。很不幸,多数人都选择了后者。
    必须说明,在很多时候,这样做仿佛是成功,因为不少这样的人成了成功人士。但可惜,这样的成功人士缺乏创造力,他们所追求的,也是绝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他们所在乎的,也是社会潮流所在乎的。只不过,他们想要得更多。他们就以“我比别人占有的多”这种比较来衡量自己,来填补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着的恐惧感。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并不多,至于创新方面的贡献,就更微乎其微。
    对此,马斯洛也有一段精彩论述:
    对现实世界的良好适应,意味着人的分裂,意味着这个人把他的后背对着他的自我,因为它(对于成功)是危险的。
    但是,现在清楚了,他这样做的损失也是很大的,因为这些(藏在自我中的)底蕴也是他的一切欢乐、热爱和能力等的源泉;而且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它们也是创造的源泉。
    为了保护自己而去反对自我内部的“地狱”,结果也就把自己同自我内部的天堂割裂开了。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成了平庸、封闭、僵硬、冷漠、拘束、谨小慎微的人,成了不会笑、不会欢乐和爱的人,成了愚笨的、依赖他人的、幼稚的人了。
    他的想象,他的直觉,他的温暖,他的富于感情,全都逐渐被扼杀或扭曲了。

作者:武志红
微信:wzhxlx

http://weibo.com/p/1001603914816967327690
34#
发表于 2015-12-2 19:49:09 | 只看该作者
网上能找到下一个莎士比亚吗?
虽然在更加专业的层面上,徐远翔的说法是可以辩论的,但他的傲慢态度已经让许多业内人士感到失望。
2015年11月30日 早上7:00

互联网能解决一切问题吗?在互联网上,能找到下一个莎士比亚或者马克吐温吗?
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上周公开说,阿里影业不会再请专业编剧,而将转向“网民的智慧”,以获得新一批将被拍成全国热映电影的故事。这使得许多影业资深人士感到气馁。
徐远翔在一个行业论坛上作的这番表述,意思是专业作家的工作将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了,因为现在我们有互联网了。
许多电影专业人士都表示不同意徐远翔的说法,他们不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作家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比如香港资深电影导演文隽就表示:“如果有钱就能做好电影,李嘉诚早就出手了,几时轮到这些土豪?!”
徐远翔解释说,在中国,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在22岁以下,电影市场的规模大约是每年500亿人民币。要抓住观众的心,你就需要一个在网络上走红的故事,这最可能来自网上论坛,由网民自己创作和发布,而不是专业作家。
阿里影业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娱乐旗舰。最近几周,有报道指马云有意收购南华早报集团的传媒资产。
我不确定徐远翔有关中国电影业的未来的说法,是否代表阿里集团在其他领域的看法,比如在潜在的新闻报纸行业。如果阿里影业“不再请专业剧作家”的逻辑也可以被套用到阿里旗下的其他产业,就可能说明,徐远翔和阿里高层们相信,现在我们依靠互联网解决所有问题。
虽然在更加专业的层面上,徐远翔的说法是可以辩论的,但他的傲慢态度已经让许多业内人士感到失望。
当国际打车软件优步开始改变人们出行习惯的时候,它从来没有说过不再需要出租车司机。优步所提供的只是一个选择。互联网应该是一个开放给共享的平台,而非被任何人一意孤行或垄断。

http://www.nanzao.com/sc/opinion ... e-suo-shi-bi-ya-ma-
35#
发表于 2015-12-8 15:13: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应景转发:最佳长短句欣赏,中西合璧。有才!

濃霾重霧两茫茫,沒商量,gray town,千里昏黑,everything’s gone。縱使咫尺不相見,尘满面,sing sad song。昨夜幽夢忽還鄉,彩雲南,heart run,最心傷,only tears down。安得天下肺安康,盼大風,oh!come on…
36#
发表于 2015-12-16 19:48: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武志红
创造力乃至生命力都来自于感觉,可丰沛的感觉如何产生?第一,需要充足的准备;第二,需要全神贯注的投入。充足准备与全情投入,都可以帮助你与一个事物建立深度关系,而丰沛的感觉,正是来自于深度关系,而不是拍脑袋、白日梦与瞎幻想。 O充沛的感觉怎样产生?

充沛的感觉怎样产生?

充沛的感觉如何产生? 凭感觉写文章,感觉是那么好。 那么,是不是我在那里等待就可以了,等待我心中有感觉自动涌出。 这个办法或许可以,但以我的经验看,这是不
发布者:武志红

今天 18:38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转发 41
评论
37#
发表于 2016-1-1 20:36: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类似帖子不少)
雾霾,我只吸四川的。相比于京霾的厚重、豫霾的激烈、津霾的阴冷,鲁霾的醇厚,我更喜欢川霾的淡雅、真实和独一无二的家乡味道。浓浓的火锅锅底牛油味儿与街边烧烤焚烧的碳香充分混合,加上尾气催化和低气压的衬托,经过袅袅硫烟的勾兑,再加上天府之国的氤氲湿气,使得它经久而爽口,回味绵长,欲罢不能。雾为帝都厚,霾是巴蜀香。四川霾,好霾!
38#
发表于 2016-1-4 23:34:47 | 只看该作者
"变态字"鼻祖王左中右:我从不担心创意枯竭
2016-01-04 赵丽芳 新盟
由NewMedia联盟和新媒体指数联合举办的“2016新媒体影响力盛典”将于2016年1月20日在北京举行。届时,将有200位重量级网络名人、100位主流媒体总编、100位行业大咖、100位顶级企业领袖参加这一盛典。盛典开幕在即,NewMedia联盟采访了知名自媒体人王左中右。

王左中右曾经是朝日微博里那个犀利有趣的朝日君,也曾是成绩斐然的澎湃运营总监。他还妙手拆字,创立了又萌又深刻的“变态字”,赢得大批粉丝。现在,他携自己的微信公号iiiidea创业,带领自己的团队,准备在创意产业“攻城略地”。

天才养成记王左中右或许不认为自己是天才,但是“变态字”的横空出世,以及他文章里弥漫的无数奇妙有趣的创意,都让你觉得“天才”这个物种是存在的。


所以,我们会觉得他一大堆的创意是“妙手偶得之”。


比如,这个,是的,没错,就是今天的股市......

比如这个,两个数字是对一无所有的80后的巧妙隐喻。

但其实,王左中右说,“他一直处于拼命奋斗的状态”。他热爱书法,学过各种字体,柳体、颜体、瘦金体、隶书等等,也临摹过王羲之的字,也学过篆刻,在日本早稻田读书时,又看到过各种日式字体,各种字体在脑中杂交,最后生成了“变态字”,也创造了某种“历史”。

“天才”的每一步都是通向目的地的精准步伐。王左中右也一样。他曾经是记者,当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刚做记者不到半年的他就敢“紧紧抓住胡主席的手问他问题”。虽然被无视,但真是勇气可嘉呢。后来他帮助朝日新闻打理官方微博,基因中的萌属性被刺激,并开始挥发,也吸引了他生命中第一波粉丝。

再后来,他是澎湃运营总监。随后,他创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iiiidea,公号每篇广告都写得风生水起,让人欲罢不能,那篇著名的广告文《才发现吴承恩在西游记里埋了这么大个伏笔》,阅读量破十万,iiiidea公众号的江湖地位大概也因此一举奠定。1运营公众号最难的是找到最厉害的内容人NewMedia联盟:您目前运营的微信公号iiiidea是公司的一部分,公号在内容输出方面在公司居于什么地位?运营公号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



王左中右:公司是一个原创内容公司,从图文微信公号做起,然后再升级成视频。我觉得运营公号最难的当然是找到最厉害的内容人,不仅这样的人少,也需要你自己对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判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厉害的内容人。我的解决方法是,因为此前一直在做内容,认识不少这样的人。我的任务就是说服他们和我一起玩。除了身边的人,我会有意识的从微博或者微信平台上找那些有意思的人。


NewMedia联盟:您之前做过记者、运营总监,能谈谈之前的工作和运营公号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更难?



王左中右:其实大同小异,做记者也好,做运营也好,核心都是做内容,你做的东西是要拿出来传播的,无论你是传播你的文章,还是传播你的品牌。难度都差不多。


NewMedia联盟:从朝日君到传统媒体记者,再到王左中右,再到澎湃运营总监,到现在成立自己的公司。一路走来,最难忘的事和人是什么?



王左中右:每一段经历都挺难忘的,当初刚开始做记者半年就去日本采访胡锦涛访日,还紧紧抓住胡锦涛的手问他问题(当然被无视了);后来去日本留学,并帮助朝日新闻打理官方微博,获得一定影响;毕业回国后和同事们一起筹备澎湃新闻,从零开始然后亲眼看着澎湃的迅速崛起。


每一段时间都是两到三年,每一次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每一次都是上升。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一直处于拼命奋斗的状态,也经历了很多,遇到了很多贵人,要感谢的前辈也很多。用关键词总结的话,就是两个字:幸运。

要把广告做得比没广告的内容更有看头NewMedia联盟:您的公号文章很有趣,即便文章里有很多广告植入。您对广告植入是什么看法?


王左中右:广告也属于一种内容,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内容。要把广告做成真正的可以传播的内容,实际上是更高的要求。我的目标就是能够把广告做得比没有广告的内容更有看头。


NewMedia联盟:广告植入和文章质量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您在这方面否有秘诀?


王左中右:他们之间没有矛盾,只不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可以看到好的广告的传播量有时候比非广告更大,我的公号迄今为止传播量最大的不是纯内容,而是那篇西游记的广告。


NewMedia联盟:您的公号现在的粉丝有多少?您制作内容的时候,会刻意迎合粉丝的喜好吗?


王左中右:我觉得刻意迎合这个词不好,一个公号总归有他的定位和目标受众,你写的东西是给他们看的,你得知道他们的口味和兴趣所在,以及他们为什么关注你,他们希望从你这里获得什么,你写的东西也得基于这些理解。所以从这种角度讲,肯定是要刻意迎合的。


NewMedia联盟:您如何看待您公号的商业价值?公号现在是否在融资?公司未来有何规划?


王左中右:原创微信公号的商业价值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爆发。公司现在不融资,属于现金流的公司。未来做视频时也许会融资。


NewMedia联盟:您认为自媒体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未来将扮演怎样的社会角色?


王左中右:我总觉得自媒体这个名词不大好,概念不是很清晰,容易让人迷糊。我觉得将来的媒体分为三种:一种是自己生产内容也有渠道的媒体,比如澎湃界面以及一些传统媒体等,门户也算吧;一种是自己不生产内容只做渠道的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这类;一种是自己生产内容但没有自己渠道的媒体,这种可能和自媒体的概念比较像,但自媒体又概括不了这类人或记者,他们更确切的称呼很简单,就是内容生产者,只不过有的是个人,有的是公司。有的人多,有的人少。以后就是这种渠道内容分化,以及各种内容生产者并存的多元多角媒体世界,伴随同时的就是声音的多元化,创作的多元化。

3以一样为耻,以不一样为荣NewMedia联盟:“变态字”在中国“文字史”上简直是划时代的“发明”。为什么是“王桑”发明了这个文字,而不是其他人?


王左中右:发明接受,划时代不接受。其实本质上属于以文字形状为创作基础的漫画。发明出这个东西,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是因为这源自某一瞬的灵感。必然是自己从小学习书法,喜欢写字,同时思维因为接受了文理科以及中日文化的交杂,会有些特别,所以才搞出了这么个东西吧。


NewMedia联盟:公司是否为“变态”文字制定商业推广计划?


王左中右:变态字接下来会尝试更多商业包装与合作。


NewMedia联盟:“变态文字”是否经过商业评估?如果有,估值多少?


王左中右:没有。


NewMedia联盟:您所做的一切都是创意。对你来说,创意是厚积薄发?还是循序渐进?


王左中右:创意基于一定的知识积累、信息吸收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这些属于地基部分。基于这些地基的创造性思维部分,我觉得是基于从生下来到现在的各种经历以及这几十年进入脑中的所有信息而造成的某种思维和逻辑。这是一种随机的过程,无法成为培养公式。


NewMedia联盟:什么因素对创意最有益?比如,经历、努力、视野、学历、或者天赋?


王左中右:所有。


NewMedia联盟:把非凡的创意变为金钱的过程中,您是主动为之,还是被动应对?


王左中右:一开始是被动,当微博粉丝多了之后,广告最先找上门来,然后我会主动,希望把内容创作这件事变得更有价值。


NewMedia联盟:您担心创意枯竭吗?会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充电”?


王左中右:不担心,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只要人没死,大脑还能转的灵光,就可以。需要的是持续不断的学习知识和接收信息,就是刚说的地基部分,因为创意的营养和根据,要从这个地基中汲取。


NewMedia联盟:对其他进行创意制作的个体或公司,您有什么建议?


王左中右:不怕累,不偷懒,以一样为耻,以不一样为荣,永远保持对不一样的兴奋感。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X+OSX+10.10.5+build(14F1505)&version=11020201&pass_ticket=gg7X8odDIcf6%2BHYZ%2FNCPPup18LWIAwDyH9aPIdzA4tBWkBFHPTXJTGywN3y7rfso
39#
发表于 2016-2-17 10:13: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社交媒体是破坏者还是创造者?
纽约时报中文网
托马斯·弗里德曼2016年2月16日
2011年,瓦埃勒·古尼姆(中)在开罗的解放广场。他匿名创建的Facebook页面帮助发动了一场革命。
2011年,瓦埃勒·古尼姆(中)在开罗的解放广场。他匿名创建的Facebook页面帮助发动了一场革命。
Dylan Martinez/Reuters
过去几年里,我们目睹了大量的“Facebook革命”,从“阿拉伯之春”到“占领华尔街”,再到伊斯坦布尔、基辅和香港的广场上发生的运动。对于这些运动,社交媒体都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一旦硝烟散尽,这些革命大多未能建立起任何可持续的政治新秩序。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随着这么多声音得到放大,达成共识成了不可能的事。

那么问题来了:社交媒体更擅长打破原有秩序,而非建立新秩序吗?

最近,一个重要的人物用一个大大的“是”,回答了上述问题。这个人便是谷歌(Google)的埃及雇员瓦埃勒·古尼姆(Wael Ghonim)。他的匿名Facebook页面帮助发动了2011年初的解放广场(Tahrir Square)革命。那场革命推翻了胡斯尼·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却未能产生一个真正民主的替代选项。

那以后,古尼姆便搬去了硅谷。12月,他发表了一段TED演说,讲述的是他过去的错误认识。演讲值得一看。古尼姆开场便说:“我曾经说,‘如果想解放一个社会,只要有互联网就够了’。我错了。说那些话时,是在2011年,那时我匿名创建的一个Facebook页面帮助发动了埃及的那场革命。‘阿拉伯之春’显示了社交媒体的巨大潜力,但也暴露出了它的巨大缺陷。那个把我们联合在一起,推翻了独裁者的工具,最终让我们四分五裂。”

本世纪初,阿拉伯人涌向网络。古尼姆解释说:“渴求知识和机遇,渴望和全球其他所有人建立联系的我们,逃避令人沮丧的政治现实,过上了另一种虚拟的生活。”

他指出,后来到了2010年6月,“互联网永远地改变了我的生活。在浏览Facebook时,我看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埃及年轻小伙子的尸体,他身上留下了拷打的痕迹。被警方杀害的这个人叫哈立德·赛义德(Khaled Said),29岁,亚历山大人。我在他的照片中看到了自己……我匿名创建了一个叫‘我们都是哈立德·赛义德’的Facebook页面。仅用了三天时间,这个页面就吸引了超过10万人。他们都是有同样的担忧的埃及人。”

很快,古尼姆和朋友用Facebook集思广益,“这个页面成了阿拉伯世界最受关注的页面……社交媒体在这场行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帮助发起了一场去中心化的运动。它让人们意识到,他们并不孤单,也让政权无法阻止运动。”

最终,埃及安全机构在开罗追踪到了古尼姆。他被痛打一顿,后被扣押11天。但他获释三天后,在他的Facebook帖子的鼓舞下奋起的那数百万名抗议者,就推翻了穆巴拉克政权。

AD


唉,这种狂喜很快逝去,古尼姆说,因为“我们没能建立起共识,而且政治斗争导致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他还指出,社交媒体“只会放大”这种两极分化,因为它让错误信息、谣言和仇恨言论的传播,让同类声音的聚集变得更加容易。这完全是一种有毒的环境。我的网络世界变成了充斥着煽动文字、谎言和仇恨言论的战场。”

支持军方和伊斯兰主义者的人利用社交媒体相互诋毁,而古尼姆和其他很多人所处的民主中心地带却被边缘化了。他们的革命成果先后被穆斯林兄弟会(Muslim Brotherhood)和军方窃取,兄弟会失败后,军方上了台,然后逮捕了许多最初促成革命的世俗派青年。军方有自己的Facebook主页,也在上面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那是一个令人感到挫败的时刻,”古尼姆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保持沉默,我用这段时间反思过去发生的一切。”

以下是他针对如今的社交媒体得出的结论:“首先,我不知道如何应对谣言。如今,强化人们的偏见的谣言,可以在数以百万计的人群中被取信和传播。”第二,“我们倾向于只和与自己观念一致的人沟通,而且因为有社交媒体的存在,我们可以禁止任何人的消息出现在眼前,取消关注,或屏蔽他们。第三,网络上的讨论很容易降格为愤怒暴民的发泄……就好像我们忘记了屏幕背后是活生生的人,而不只是一张头像。”

“第四,改变自身的观念变得极为困难。因为社交媒体传递信息迅速而短暂,我们被迫仓促下结论,用140个字就复杂的世界事务发表犀利的观点。一旦这么做,这些观点就永远不会从网络空间消失。”

第五,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他说,“今天,我们的社交媒体体验被设计为利于传播而不是参与,利于张贴而不是讨论,利于浅薄的观点而不是深度的讨论。 就好像我们认为自己是来这里对着他人说教而不是与他人对话。”

古尼姆没有放弃。他和一些朋友最近创立了一个网站Parlio.com,用以呈现就有争议和往往是热点的议题展开的有智慧的公民对话,它的目标是缩小人们在观念上的差距,而不是扩大它们。(我在Parlio上参与了一场辩论,发现它挺吸引人,而且颇具实质性。)

“五年前,”古尼姆总结道,“我会说,‘如果你想要解放社会, 你只需要互联网就够了。’现在我认为,如果我们想解放社会,首先要解放互联网。”

翻译:陈亦亭、常青

http://d15btzs1zvac93.cloudfront ... campaign=newsletter
40#
发表于 2016-2-23 18:33: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媒体的另一面:荼毒之深,甚过砒霜

原创 2016-02-23 封扬帆 砍柴网


文/封扬帆(砍柴网专栏作家)

微信要付费阅读了,跟本文没有太多关系。只是,它告诉我们,我们终于有机会稍微远离新媒体了。由此,笔者认为,是时候对新媒体揭竿起义,来一场反新媒体的革命了。

窃以为,史有秦始皇“焚书坑儒”,今有新媒体“毁书坑人”。不同的是,前者是坑杀,后者是坑害。

所以新媒体就等于秦始皇。由此推论出,微信付费阅读是陈涉吴广,虽然最后必死无疑,但毕竟敲响了一记警钟,我们要开始稍远离新媒体了,否则,一场新的文化浩劫就要来到。

毫不夸张地说,自电脑几近毁掉一代人的文字书写能力之后,新媒体或将毁掉一代人的知识体系。

碎片化是文化的洪水猛兽

自微博走红之后,我们就在讲碎片化了,那时,我们对这个词是褒奖有加的。因为它更多的指的是时间的碎片化,让我们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可以毫无限制地浏览更多资讯。

然而,时至今日,笔者发现,碎片化其实已经完全沦落成了贬义词,因为它已经不仅仅是时间的碎片化,更是内容的碎片化。

微博就不用讲了,140字容纳不了太多内容。微信公号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基本上所有的公号传播的内容都是碎片化的,或者说混乱的,在传统媒体时代,即便是一本杂志,我们往往也会有各种专题,但新媒体基本上是这里写一点,那里抄一点,大多是“读者”式内容。

而它的危害显然是,很难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他们只能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散乱地去影响读者,很多时候甚至连“面”都难以形成。

并且,时间的碎片化也已经成为了一个伪命题,人们固然是把大量碎片化时间都用在了阅读新媒体内容上,但同时等同于把大量时间,包含所有碎片化时间都用在了新媒体阅读上。并且,在以往,我们也有碎片化时间,但那时,我们可能会利用这些碎片化时间去阅读一些可以构成我们系统性知识体系的内容,比如看一本书,哪怕是一本电子书。

是的,新媒体大量挤占了我们的阅读空间,使得我们将进一步远离书本,远离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因为我们在新媒体阅读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已经腾不出时间来学习,来接受系统性的文化熏陶了。

离开学校生活后,这种危害将更为明显。你可以问问周边的人,自离开学校后,你有多久没有完全阅读一整本书了?

去中心化是知识传播的致命毒药

去中心化同样是一个褒义词,为我们广泛赞扬,但是对于文化而言,它同样是一剂毒药。在以往,我们可能认为,去中心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反权威的味道,它让互联网更加平民、平等,屌丝经济或许就是一个代表,所有人都有了机会参与到互联网,即便你只是一个屌丝。

然而,正因为去中心化,笔者现在发现,对于知识而言,新媒体的危害是致命的。

1
去中心化让内容团队更加业余

以往,我们的媒体团队十分庞大,在传统媒体时代,动辄一整个单位围绕基本杂志和报纸做内容,即便是网络媒体时代,也往往是一整个公司的团队在做内容。那时,媒体编辑给我们的感觉是非常专业而让人敬佩的,因为很多媒体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团队业务能力已经非常成熟了。

但在新媒体时代,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一个自媒体人在做内容,好点的就是搭建一个草台班子,几个人在做,并且团队人员的素质也往往是参差不齐。因为新媒体的兴起本身就只有这么多年,团队要成熟起来,必定要一个成长期。

把知识掌控在这样的团队手里,你放心吗?

2
去中心化产生的内容往往是伪知识

因为团队的问题,所以,产生出的内容往往也是经不起考验的。

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打造的内容发表的时候是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流程的,并且因为媒体数量少,往往可能是全国人民在为少数媒体打造内容,再由编辑团队进行挑选审核,所以,我们有大量优质内容进行挑选。即便需要原创的媒体,我们也往往更容易独占素材,不需要像现在这样对素材进行白热化竞争。

但是现在,对于大量的自媒体而言,一方面,我们往往要靠为数不多的团队吃力地原创内容,还要与别的新媒体平台竞争素材。另一方面,我们的经验也往往不足。所以,我们往往无法有效甄别内容真伪,能保证内容的原创性和文字的质量已经不错了。

中国或将一百年难见大师

笔者虽不是大师,但笔者认为,任何一个大师的诞生,需要以下一些条件:

1、自由的文化环境。

我们通常认为,在文化桎梏下,没有文化自由,往往很难产生大师。所以笔者同样认为,在文化包围下,同样很难产生大师。不同在于,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不由自主的。

或许真正的大师是具备冲破新媒体包围的卓越人才,但是从整个大环境来看,我们却只能认为,产生大师的文化土壤已经被沙化了。大量的新媒体内容像过度放牧的牛羊一样破坏了文化的植被,一步步的把文化土壤最终变成了沙漠,只有在少数有水源的地方,或许会存在一小块一小块绿洲。

所以,事实上,在新媒体的包围下,我们已经不自由了,已经成为了新媒体的奴隶。

2、系统性的知识

这也许需要在学校教育里积累一部分,但是更多的,我们需要在学校教育之外,利用毕生的经历来完成。

但现在,因为碎片化和去中心化,我们比以往更难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了。

3、超凡的创意

我们为什么经常讲传播?传播的基础是什么?是认同。认同就表示对所接受的内容没有质疑。而创意的基础是什么?笔者认为,是质疑。质疑之后的理性重组。

另外,大量内容的泛滥,也让受众疲于质疑,疲于甄别。

所以,新媒体内容的广泛传播,事实上等同于扼杀了人们的创意精神和创新意识。

新媒体革了媒体的命
却无力建立起新秩序

我们也一再强调颠覆,所以如果一定要说新媒体是一场媒体革命,那么新媒体的革命仅仅是杀死了传统媒体,仅仅是让我们远离了那些纸质的原来我们奉为权威的那些老牌媒体,逼着老牌媒体也开始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实现转型,但对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很多东西却没有继承下来,或者说没有新的生发。

不仅如此,新媒体谋杀了传统媒体,肢解了传统媒体,用碎片化和去中心化,但却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新的媒体形式。也没有在读者心目当中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权威感。这是最大的危害。

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不能称某些新媒体,比如某些公众号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因为他们更像一个博客,我们的新媒体人更像一个博主,如果博客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媒体的话。只是以前我们发布在网易新浪搜狐,现在我们用微信微博发。

并且,由新媒体之间竞争产生的无序化,也是危害很深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读者的争夺。据业内数据,中国现在有2000万个公众号,理论上讲,意味着一个公众号只能分到不到100名读者,这让很多公众号在用户获取上花招尽出,甚至不惜购买僵尸粉。另一方面,对读者时间的争夺,也让很多公众号不惜在内容上哗众取宠,标题党因此盛行。

二、对内容的争夺。这是造成各种抄袭和传谣的根源,素材有限,原创能力不够,就只有抄袭或者说转载。而传谣的动力,很多时候的出发点或许就是希望得到优质的内容,所以很多时候来不及去仔细辨别内容的真伪。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UZ7IkdrvAr580uSi#rd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