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体育新闻案例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8-7-26 20:44: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邢海波
32#
发表于 2020-8-7 16:06: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惹众怒 中超解说员感谢“新冠”?这家电视台道歉了...
  近日,中超解说员、嘉宾调侃球员因新冠阳性被隔离一事,引发广泛关注。
  7月31日,在中超第2轮大连人与河南建业的比赛前,建业外援巴索戈新冠检测呈阳性,本场比赛他也无法上场。
  大连电视台解说员郭毅飞与嘉宾王鹏对此事进行调侃,“感谢新冠”等言论引发球迷强烈不满!


  
  8月2日,大连广播电视台对此发布致歉信,表示不再邀请王鹏担任解说嘉宾,停止郭毅飞继续解说中超大连人队直播节目资格,并对郭毅飞等相关人员做出进一步处理。
  原文如下↓
  据了解,目前郭毅飞与王鹏已经通过原抖音号向建业队、球迷和有关球员道歉,包含不当言论的视频也已被删除。
两人表示,“这些言行缺乏对对手的基本尊重,尤其是全国人民正在和疫情作斗争的时候开这种玩笑,是一种无底线无原则和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河南建业回应: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8月2日晚,河南建业发表声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足球有精神,体育有道德↓
  网友热议:公众人物需谨言慎行!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谨言慎行,别拿疫情开玩笑!
  疫情不是儿戏!
  岂容乱开玩笑!

来源:中国青年报(zqbcyol),综合自上观新闻、中国新闻网、燃新闻、网友评论等
编辑:邱亚婷

5伦.png (239.15 KB, 下载次数: 47)

5伦.png
33#
发表于 2020-10-10 22:40: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邱亚婷


34#
发表于 2021-5-21 21:17: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怿

35#
发表于 2022-8-21 22:41: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报告:英超联赛本赛季收入将达60亿英镑,海外版权入账有望首超英国国内

英国《金融时报》8月18日消息,本赛季英超联赛收入将增加10%,达到60亿英镑,海外电视转播权价值飙升使英超拉大对欧洲顶级联赛的领先优势。

根据德勤周四发布的年度足球财务报告,本赛季,英超联赛海外版权收入有望首次超过英国国内电视协议的价值,这主要归功于英超与康卡斯特旗下NBC签订的为期6年、价值27亿美元的美国转播权协议。

报告称,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今年收入预计将保持在37亿欧元,而德国足球甲级联赛将增长16%至36亿欧元。意甲联赛本赛季收入有望达到24亿欧元,比去年略有增加,而法甲联赛收入估计将保持在18亿欧元。后两个联赛的收入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报告指出,欧洲顶级联赛与英超差距扩大的部分原因涉及转播合同的时限——部分联赛才签署长期协议不久,若干年内不会更新合同。例如,德甲联赛与ESPN签署的6年美国转播权协议在2020年8月才生效。

来源:界面新闻
编辑:陶鹏辉

36#
发表于 2022-8-21 23:14: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自媒体时代,体育记者何去何从?

体育记者是各类赛事的亲历者,是世界纪录诞生的见证者,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者,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推动者。

然而,在“人人皆可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在传统媒体不断遭受冲击的当下,体育记者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又如何与自媒体同台竞技?

体育记者面临挑战

1. “民间市场”仍待开发

新浪体育主笔周超表示:“我现在看不清是否需要体育记者,因为目前看来,在中国没有太多对于体育新闻和观看赛事的付费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收入。”

2.自媒体冲击“绞杀”

目前在体育新闻领域出现了自媒体冲击、甚至“绞杀”传统媒体的现象。

流量挟持下的体育内容产出呈现井喷之势,对体育记者的工作造成了挑战。

不仅是自媒体,不断进步的科技手段,已经让观众可以很大程度上接近比赛,这都对体育记者的工作造成了挑战。

体育内容的容量爆炸式激增,但优质的体育报道却越发稀缺。
一方面,不少体育记者已经转行;

另一方面,部分媒体也不愿意再掏钱让记者前往一线报道。
当然,疫情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这就导致了体育记者呈现的内容出现了自媒体化趋势。

体育记者具有“不可替代性”

1. 专业技能不可替代

当下,传播介质和方法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人人都可以当记者。
事实并非如此。《新京报》体育新闻部主编包宏广表示,这顶多是个记录者,离体育记者还差得太远。
铭灯体育创始人田颖也表示,只有专业的体育记者,可以认真、扎实、脚踏实地去采访和调研,全方位传递体育的精神、展现运动员的魅力。

首先,机构媒体的体育记者都有规则意识,行文有规范,做事有边界。

其次,机构媒体的体育记者都有团队作战的经验。碰上奥运会、世界杯这样的大型赛事,采编配合、文图视频互补,“单兵记者”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工作条件。

再次,机构媒体的体育记者大都目的性明确——忠实记录、探寻真相。这一点,一些记录者很难做到。
除此之外,专业化、组织化的努力也是时效性的保障。

2.专业精神更显宝贵

绯闻、谣言、互撕……这些或许是获得关注的密码,但在体育的世界里,充斥的不是流量,而是向上的力量,是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奋战在一线的体育记者们,正在助力新时代青年偶像的诞生。孙一文在奥运决赛场上“一剑封喉”的背后,是记者的报道让更多人知道她是如何“自废武功”,打破自己的习惯战术,将以前的劣势练成了优势,从而鼓励了万千青少年。
通过记者报道,更多小朋友了解了击剑的奥秘,从而加入到这项运动中来。这些需要能深度接触和了解运动员的记者来撰写,自媒体很难做到。

3. 自媒体也有短板

自媒体内容尚存明显的弊端:
一是同质化的内容过多甚至泛滥;
二是缺乏起码的求实过程、凭借个人理解或者推测就下定论导致误导读者;
三是不乏断章取义故意脱离真相以便赚取流量;
四是缺乏系统梳理和长期追踪所沉淀的、值得长期收藏的好内容。

《体坛周报》副总编辑曹亚旗认为,仍需要传统媒体的力量去诉说传播内容的基本原则和态度。
体育新闻写作是有专业门槛的。酷鹿体育董事长许绍连表示,舍弃体育记者是标准的舍本逐末。

自媒体时代体育记者怎么应对?

1.大浪淘沙 优胜劣汰

《体坛周报》副总编辑曹亚旗表示,做好记者的门槛因为自媒体的冲击会被提高,真正大浪淘沙留下的体育记者必须能做有质量的、真正走心的内容报道,必须跳出把目光锁定在现场、发布会或者官宣等场景的常态思维。

新浪体育总经理詹笙也提出,信息爆炸时代让传统媒体独家或者快速的优势不再;体育记者要从生产到分发完成全方位升级,包括资源的整合,报道的内容,内容的形态,及团队的协作,以适应用户的需求和平台分发的机制。

2. 多去一线报道

挖掘体育人背后的故事显然不是自媒体人能完成的,还是需要真正的媒体记者前往第一线,通过细节勾勒人物的性格,通过采访描绘人物故事。

当然,这也不限于纯粹意义上的体育记者,很多人物记者也做出了非常好的体育人物报道。例如,《人物》杂志社刊发的《保护全红婵》《东京不见叶诗文》,都引发了社会讨论。

自媒体从业者、资深体育产业评论员张宾表示,自媒体时代,不仅需要体育记者,而且更加需要体育记者了。

仍执着于一线且能够带来优质报道的体育记者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应扩大体育传播队伍的建设,给予更多记者一线报道的培训机会和实战机会。

3. 坚守体育报道精神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体育新闻始终需要专业体育记者的坚守、付出与努力。传媒行业经过数百年发展,已形成一套科学的机制去培养拥有上述素质的媒体人。

无论媒体形态未来发生什么变化,都应该有同样的机制保证传播的内容不是粗制滥造甚至混淆是非。

一名合格的体育记者,首先要有过硬的政策素养、良好的采编业务素养和专业的体育知识素养。这都需要专业的训练和时间的积累,也是体育记者的优势所在;

其次,要善于借助媒体融合手段丰富自己的职业工具箱,将敏锐的新闻嗅觉通过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在媒体平台的助力下,更容易得到实现。

体育大生意创始人李涛表示,从“文从字顺”的基本写作能力到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精神,从严查细证的资料搜集方法到学无止境的专业深造思维,都是合格媒体从业者的应有素质或技能。

“我们需要厘清‘体育记者’的概念,特别是在媒体融合大潮流之下,只能写出好文章是否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记者?恐不尽然。”中新网文体中心总监卢岩认为,“自媒体时代是否需要体育记者”的问题,多多少少有些逻辑陷阱的成分在其中。与其说这个行业受到挑战,倒不如说是从业技能要进一步符合读者和市场的需求。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报道其实并不冲突。自媒体是时代的产物,它是对原有媒体形式的充实、丰富与补充,它与传统媒体应该是并存、共荣的关系。

从内容层面看,自媒体与记者本身并不冲突,一名优秀的记者可能也是一名优秀的自媒体人。如果不是一名优秀的媒体人,那有没有自媒体出现,也不见得会做出受欢迎的作品。

直播吧市场部总监房亮表示,有些自媒体做得不见得差,有些媒体也并没有做得很好。所谓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矛盾,更多也集中在新闻学伦理、操作手法、职业操守方面。每个时代都不乏有流量且优秀的作品,一直以此为目标,就不会受“自不自媒体”所困了。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编辑:陶鹏辉

37#
发表于 2022-11-24 21:19: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足球编辑消亡史
作者|陈梅希
来源|刺猬公社
四年前,俄罗斯世界杯开幕的那个夏夜,落原待在北京希格玛大厦四层的办公室里,和留下来值班的编辑们一起准备迎接这场“大考”,撰写并发布的世界杯内容,最终抵达亿万用户眼前。
揭幕战在北京时间6月14日23点开打,其他部门大多已经下班,只有世界杯项目组所在的四层灯火通明。
那时候,落原是腾讯体育足球组负责人,在没有获得世界杯转播权的情况下,他们要换种方式让腾讯从世界杯热潮中获益。揭幕战开打的这天夜里,他在群里发了红包,给同事点来烤串和小龙虾当夜宵,和大家一起忙得热火朝天。
落原对四年前的场景记得格外清晰:“谁要找人,就站起来喊一嗓子,说进球了,push推了没有,Gif图截好没有,战报发了没有。”
四年后,世界杯从夏天搬到冬天,从俄罗斯搬到卡塔尔,腾讯北京总部从希格玛大厦搬到后厂村,而腾讯体育在经过架构调整后又搬回了希格玛,落原则和他的足球组编辑们各奔东西。
今年夏天,他失业了。
作为一名从业15年的足球编辑,在世界杯开赛前6个月,老板告诉落原,整个足球组都要被裁撤掉。包括他自己。
从青训走到豪门
落原喜欢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足球运动员的生涯作类比。
例如大学时,给网易和TOM写通讯稿算是青训,进《体坛周报》实习算是进入预备队,正式成为体育作者和编辑,算是进入一线队。
在他的大学时代,报纸仍是承载体育新闻报道的主要媒介,《体坛周报》《足球报》《南方体育》等是全国报刊亭的抢手货。2008年,《体坛周报》的周均发行量超过500万份,北京奥运会期间,还有网友在贴吧抱怨:“我刚才出去买今天的体坛周报,居然没买到,报摊说卖光了。”
落原去《体坛周报》实习,见到经常在报纸上出现的“大神”,回到学校会跟同学炫耀:“我跟颜强一起并排撒尿了!”——颜强是他少年时代最喜欢的足球专栏作者,多年后,他们成为经常约饭聊天的朋友。
在体坛网工作一年后,落原跳槽去网易,在门户网站风头正劲的那几年,成为网易体育国际足球组负责人。
10多年前,编辑部的关系很单纯,落原将那段时间定义为职业幸福感最强的日子,像是多上了几年大学。一帮热爱足球的编辑们,既是同事,也是朋友,大家一起合租,一起上班,一起踢球,一起醉得不省人事。“我们经常指不定哪天喝多了,第二天醒来发现睡在同组某个兄弟家里。(醒来的时候)他也不在(家)了,说已经值班去了。
当时,网易还在“宇宙中心”五道口,没有搬到后厂村,公司附近到处都是吃的玩的。每周五下午4点,落原和编辑部同事开周会,开到6点去五道口的一家咖啡馆打牌,牌局散场去吃宵夜喝酒,第二天睡醒,再踢一场12点到14点的球。几年时间里,这几乎是网易体育一群足球编辑们的固定行程。
世界杯期间,落原和同事们连着值一个月大夜班,每天在公司待到早晨8点。下班前的交接会上,一帮人嘴里说着话,眼睛都睁不开,“迷迷瞪瞪地都快睡着了”。等交接会开完,他就带着值班同事,去五道口随便找家早餐店,一起吃点包子、油条和豆浆。“我们进去,‘呼啦’一片就坐满了。”
那是门户网站最热火朝天的年代,足球编辑们干着自己最热爱的工作,有最合拍的伙伴,尝到梦想成真的滋味。
网易体育2013年底做过一个名叫《对话》的年终策划,邀请当时的体育编辑们,给大家讲述编辑部的故事。落原回忆,他当时在视频里说:“如果(足球编辑)这个职业能够维持生活,够在北京立足,能这么维持下去,就是最好的状态。我愿意一直干下去。”
我在网易找到这个9年前的视频,想验证一下落原的原话,可惜视频已经无法播放。
但就像球员总会转会,足球编辑们也很难在一家平台终老。不久后,落原离开网易体育,先后加盟乐视和腾讯,用他的话来说,是“从一家老牌劲旅转会到豪门”。
进入“豪门”的第一个感受是,平台不差钱。刚到腾讯时,老板让落原做一项预算,他按照之前在网易的标准做完,老板问他:“是不是少了几个0”?
不差钱,不差资源,公司愿意全情投入,俄罗斯世界杯周期里,落原第一次感受到,只要敢想就能做成是什么滋味。“对我以前来说,我还哪敢想,我们有一天能安排采访一下C罗,一起采访一下梅西。”讲起这段经历时,他脸上洋溢的是另一种神采,和讲起网易国际足球组时的温情截然不同。
幸福感的巅峰发生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开赛前。
为了造势,腾讯决定邀请众多国际知名退役球星,在中国举办超级企鹅名人赛,落原是接待和采访的主要负责人。他在上海东方文华酒店挨个接待来访的球星,替他们安排采访时间。马尔蒂尼、里瓦尔多、马特拉齐、巴拉克、托尔多……那些在电视屏幕里,驰骋在绿茵赛场上的人,就站在他面前,和他握手、寒暄、互相介绍。有一瞬间,他觉得有些恍惚,站在面前唠嗑的人,到底是不是自己从小到大看的那些人。
那一刻,落原感叹:“你瞬间发现在这种大平台,才能够真的去接触到什么叫足球。”
2017年入职腾讯,到2022年离开,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那时候,大家都以为2018年世界杯是一个辉煌的起点,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等来下一届世界杯。
足球人的最后一份战报
落原最喜欢的球员是马尔蒂尼。2009年,41岁的马尔蒂尼宣布退役,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只效力过一支球队,AC米兰。
无论从哪种角度看,这都接近于一个童话。——效忠一队,终老一城,完成梦想,功成身退。
但童话之所以能成为童话,是因为它的稀缺性。正如落原也没有想到,不受伤病困扰,没有身体条件限制,作为足球编辑,他会比他的偶像更早结束职业生涯。
此前,他总能在恰当的时间选择“转会”,例如2009年离开体坛网加入网易,2014年离开网易加入乐视,2017年加入腾讯。但这一次,落原提前一年就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只是没有想到变动来得如此彻底,以至于没来得及脱身。
作为团队负责人,他知道裁员消息的时间,只比团队成员早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他通过办公软件告诉组员,足球组从此要解散了。——甚至没法儿当面告别,正值疫情严峻时期,员工正在居家办公。无比残酷,无比彻底,落原不需要烦恼裁掉谁、留下谁,他只是告诉大家:“我们要一起滚蛋了。”
一个团队的历史断在自己手上,是件很难接受的事情,落原尝试着跟部门领导沟通,试图让足球组的“血脉”延续下去。他问老板:“今年世界杯不需要我们吗?”老板回答他:“不需要了。”
“这可是全公司最懂足球的一拨人。”
“不需要了。”
经过努力沟通,落原的足球组最终有两名组员留下了,合并到其他团队,番号被撤走,但至少还有最后两个做足球内容的人。
一切变化都有迹可循。
去年夏天,内部架构调整后,落原就感受到了危机。这种危机不能被单纯归咎为换了新老板,而是大环境整体在变化。一方面,各平台正遭受头条系产品的猛烈冲击,另一方面,整个内容体系也发生了变化。所以他早就想过:“调整是势在必行的。”
足球媒体人的职业生涯,常常以世界杯为关键节点,四年被当作一个周期。提及过去,落原会说巴西那个周期如何如何,俄罗斯那个周期如何如何。到卡塔尔周期,他说,这一届世界杯大概是体育媒体形态进入所谓新阶段的一个标志。
新阶段,推荐算法全面替代过去的人工筛选,成为内容分发的主要机制。从前,编辑要选头条、选封面、生产优质内容挂在首页;现在,这些都不被需要了。
身边有人向落原吐槽,今年世界杯怎么显得冷冷清清,他解释,是因为以前有很多平台提前造势。“以前的媒体形态,头条是人工设置的,是摆在你面前的,”他习惯于拿4年前的情况作对照,“18年世界杯,你看咱们那会儿多热闹,有那么多人,主动地去做世界杯周边的一些策划来造势。(今年)到现在为止,32强名单出来了,我们也看不到一个世界地图,能够点击到不同参赛国家,看名单解读预测分析什么的。现在都没有。”
新阶段,视频化内容也在全面替代图文内容,而这一点对于优质体育内容的生产而言尤为致命。落原反问我:“看看趣味的或者恶搞的短视频还可以,做一个有质量的足球分析短视频,谁看?”
刚离开腾讯时,落原能感受到家人说话时的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什么话,又让他伤心或者焦虑。他自己反而挺坦然,难过是有的,为着部门的解散,为着成员的各奔东西,为着行业的变化。
因为他很清楚,一个时代正在走向终点。2022年的世界杯,已经不再需要编辑部里那些字斟句酌的争论,不再需要通宵达旦的策划,不再需要争分夺秒的呼喊。
纸媒的辉煌结束了,门户网站也要寻找新的出路,文字时代的余晖曾经照在落原身上,让他误以为那是朝霞,而现在他眼看着太阳落下去了。
热爱永不谢幕
这次离职前,落原没有长时间休息过。
足球编辑的职业特性,意味着他必须随时面对突发消息,有时来自国内,有时来自欧洲,有时来自美洲。他曾在无数个夜里被电话叫醒。“马拉多纳去世、武磊感染新冠,像有这种重要的突发事件,值班编辑都会打电话给我。”
离职后,他突然闲下来了,就像职业球员退役后,突然不用训练比赛,拥有大把的闲暇时间。他开始每天接送妻子和孩子,按时吃饭,重新习惯不需要随时随地关注手机消息提醒的生活。
至于足球行业,他当然是不舍得离开的。
离职后,落原组了个“再就业小分队”,群里有十来号人,都是曾经干足球媒体的同行。世界杯前的筹备周期,他们一起为一些平台提供相关内容供稿。“群里这些人,全是以前的专业编辑,但是都已经离开这个行业,他们都离开了,并不是不想干下去,而是已经没有他们的生存空间了。”他说,这些“退役”编辑去当写手,在内容质量上是降维打击。
第一次交稿,5个不同团队共有18篇稿子合格达标,其中12篇都来自落原他们团队。但因为其他团队的报价低,所以他们也只能获得同样标准的报酬。
落原一方面觉得很失落,因为内容变得极度廉价;另一方面又觉得庆幸,因为至少还能用这种方式,让大家都留在行业里。“再就业小分队”里,一部分退役足球编辑都转行回老家了,有去考公务员的,有在干自媒体的,或者干点别的什么工作。总之,不再做和足球有关的职业。
“再就业”第一次发稿费,“小分队”每个编辑都按劳分配获得收入,还有20多位写手拿到酬劳。和15年前落原当兼职写手时差不多。那时候,几千块钱对大学生而言是验证“爱好能当饭吃”的巨款;而现在,几千块钱对回到家乡的足球编辑们而言,是靠老本行赚到的零花钱。
今年,拿下世界杯直播版权的新媒体平台是咪咕和抖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意发布版权保护声明,除中国移动咪咕、抖音、上海五星体育频道、广东体育频道、广州南国都市频道和广州竞赛频道已获得总台授权外,其他任何机构均未获授权传播卡塔尔世界杯赛事节目。
大部分平台不再像过去那样“铺张浪费”,大家都喊着降本增效,捂紧钱包过日子。落原帮助那些还留在平台的朋友们一起筹备世界杯线上节目,邀请一些足球圈的朋友,一起聊天看球。他说:“这是符合当下市场环境的一个事儿。”
四年前,把马尔蒂尼们请来中国,声势浩大办元老赛的日子好像还在眼前,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样的日子已经过去,并且很难再有。
待业期间,落原和他的搭档作为经纪渠道,成功完成了《三国志战略版》游戏和阿根廷球星巴蒂斯图塔的合作。从谈判到拍摄,一路困难重重,好在“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关头完成“绝杀”。
经历过辉煌时刻,也经历过时代变幻下的黯然退场,落原说,足球带给他的东西,远比让他失去的多。“我的老婆孩子、我的事业、我的经济收入、我大部分的朋友,冥冥之中的串联点都是足球。”
踢球依然是落原最重要的爱好。
无论到哪里,他都是那个攒球局的人,垫钱订场、凑齐队员,前一天还得“求爷爷告奶奶”,反复跟队员确认“明天一定要来啊”。事务繁琐,他干了十几年。原本“老国际FC”的老编辑们有一套固定班子,后来部分成员离开北京导致凑不齐人,落原就拉来其他爱踢球的媒体朋友,又组出一套新班子。
我问落原,如果知道后来发生的所有事,再穿越回到2006年,是否还会选择这个行业。
他却给我科普了足球题材的穿越小说,例如穿越回某一年,开个金手指,带领中国男足闯入世界杯。“有时候也会幻想一下,说带着记忆回到某一年,欧冠决赛是不是可以买个1000块钱的彩票。”职业故事讲到尾声,落原杯中的橙汁也见了底。
“自己身上这一辈子都抹不掉,足球的印记刻得太深了。”
来源:传媒见闻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XNBjrw7cos4_bKF5bdbqA
编辑:屈妍君

38#
发表于 2022-11-24 21:25: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惊!卡塔尔世界杯的记者,还在用北京奥运的媒体包
北京时间11月21日零点,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正式打响!
据媒体报道,“网红”2008年北京奥运会媒体包再现卡塔尔世界杯。视频中,一名正在进行媒体信息登记的外国记者背着的正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媒体包。
历经14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媒体包依然完好无损。让众多网友想起一首歌,“你的背包,背到现在还没烂”。
这看似巧合的一幕,其实已经在东京、里约、伦敦奥运会,南非世界杯上出现过了。别人撞衫,记者们“撞包”,原因自然不用多说,北京奥运会的媒体包质量杠杠的!
为何大家对08年北京奥运媒体包“情有独钟”,不少国外记者感慨“北京奥运会的媒体包是最实用的、最结实的”。
去年东京奥运会上,有伊朗记者坦言自己每逢大赛都背着它。“算上东京奥运会自己参加过四届奥运会的采访报道,每一次都会背着北京的媒体包,因为它的质量非常好。它是专门为职业摄影师设计的。”
来自西班牙的记者费南多,和伊朗记者一样,也是背着这个包去了伦敦、里约,又背到了东京。尽管他的包上已经有一些磨损,但是看起来还不算太旧。
除此之外,新华网记者2010年世界杯期间去南非采访时也背着这款背包,到现场后发现,“北京奥运会的背包屡见不鲜”。
其实,备受各国记者青睐、质量过硬的“网红”2008北京奥运会媒体包只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
本次卡塔尔世界杯上的中国制造如同满天繁星,中国铁建承建的世界杯决赛举办场馆卢塞尔体育场、中国电建建造的光伏电站、中国制造的1500辆新能源客车……中国驻卡塔尔大使周剑表示,这既是中国发展的象征,也表明中国制造、中国建造越来越多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可和喜爱!
来源:传媒见闻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lYh1UU3zYYFBRkDNLFkEg
编辑:屈妍君

39#
发表于 2022-12-13 12:33: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个世界杯前线记者之死
[url=]传媒见闻[/url] 2022-12-11 17:44 Posted on 四川

今天阿根廷和荷兰一战,美国记者Grant Wahl倒在了媒体席上,抢救无效后死亡,年仅48岁。
这是他的连续第八届世界杯报道,与以往供职于体育画报等大媒体不同,他这次以自媒体人的身份(也可理解为freelancer,自由撰稿人)出现在卡塔尔,创作内容都发在数字出版平台Substack上——这是很多资深体育媒体人被裁后的主流选择,包括NBA名记马克·斯泰因,离开纽约时报后一直在这平台上发内容,允许作者和用户直接互动,包括付费订阅。


但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足球报道,而是2002年初“The Chosen One(天选之子)”的封面报道,那是勒布朗·詹姆斯第一次上体育画报封面,作者就是Grant Wahl。因为这个报道,詹姆斯在进入NBA前就成为了全美乃至全世界都关注的新星、也开启了他长达20年的詹时代。也因为这个报道,我驻美时曾专门找他做过一次采访,内容记不清了,但他对晚辈的友好态度让我印象很深。
得知他突然离世的消息后,我去翻阅了他在卡塔尔写的一些东西以及外电的一些报道,将一些信息分享在这里。
上个月,他因为穿着支持LGBTQ群体的彩虹T恤进入球场而被短暂拘留25分钟(同性婚姻在卡塔尔是非法的),他后来在推特透露,安保拿走了他的手机,强迫他脱掉彩虹T恤才可以入场,他说自己拒绝了。
然后是这周一,他因身体不适去了卡塔尔当地医院,“连续三周极少的睡眠,高压和繁重工作下,我的身体终于奔溃了。”
“过去10天的感冒,在美国和荷兰比赛的当晚(上周六),变成了更严重的问题,我感觉自己前胸的压力和不适感到了难以忍受的水平。我没感染新冠,因为一直在做检测,媒体中心的诊所判断我可能得了支气管炎。他们给我开了抗生素和止咳糖浆,几个小时后就感觉好多了。”
很显然,Grant Wahl没有因病停止工作。带病工作,准确说带着感冒工作,是本届世界杯前线记者的“标配”,一方面是病毒感染影响,另一方面是世界杯球场的超冷空调——我熊的前方同事曹思颀不止一次跟我说起空调噩梦,他也因此感冒,亲眼看到很多身边同行被凉倒,说是多次跟主办方建议和投诉也没用,毕竟在沙漠高温里办世界杯,要维持球场的温度,空调没法调小。



Grant Wahl过世后,美国足协、国际足联以及詹姆斯本人都发表了致敬,但这可能是一条很快被埋没的新闻,在一个全球体育记者都在消失的时代,Grant Wahl在这个世界杯的故事值得让更多人知道。
作为一个体育记者,我实际能做的也不多,唯有写此小文,激励那些仍在努力记录的同行,同时也激励自己,在绝望时能看到那一丝亮光。
编辑:吴氏垂心

40#
发表于 2022-12-25 22:21: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全球大型媒体集团市值今年已缩水5000亿美元;体育节目的网上播出在全世界迅猛扩大

(全球TMT2022年12月21日讯)全球大型媒体集团市值今年已缩水5000亿美元

随着投资者对流媒体革命感到失望,全球最大的一些媒体公司今年已蒸发逾5000亿美元的市值,广播和娱乐集团的股价遭遇历史性下跌。竞争加剧、成本上升,再加上消费者勒紧裤腰带、广告投放放缓,导致整个行业下滑。

体育节目的网上播出在全世界迅猛扩大

体育节目的网上播出在全世界迅猛扩大。调查公司Verified Market Research预测,到2030年将由2021年的186亿美元扩大到930亿美元,达到原来的5倍。世界杯在英国通过ITV和BBC播放,在美国通过FOX Sports等网络播放。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反复展开获得播放权的竞争,播放权费暴涨。亚马逊以130亿美元与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NFL签订了从2022年起为期11年的主力比赛的独家播放协议。苹果也以25亿美元获得了美国足球职业联赛MLS的播放权。

来源:全球TMT
链接:

编辑:马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