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61#
发表于 2023-7-30 17:07: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辣椒评论·编者札记①:评论的公共价值,在于及时回应公众诉求
□刘昱



想知道人们最近都在关注什么事?各大平台的评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近段时间,无论是群众疯抢黄桃罐头、人均“宝娟我的嗓子”、“幻阳症”兴起、“布洛芬操”刷屏等疫情大小事,还是“草莓塔”爆火、《阿凡达2》上映、民族服饰变装、围炉煮茶走红等新鲜热点事,桩桩件件触动了评论人的心绪。



比如,新京报就“布洛芬操”一事发表《“布洛芬操”走红,快乐也是一味良药 | 新京报快评》,红星评论就黄桃罐头发表了《黄桃罐头无药效,厂家辟谣为何“不解风情”?》一文。而我们红辣椒评论也用《<阿凡达2>票房不及预期,“要剧情有特效”的痛点明显》《围炉煮茶:一种返璞但不归真的形式主义》等文章积极回应了公众关切。


再比如,就“幻阳症”一事,大家虽然将其当作一个网络新潮现象在玩梗,但背后是人们对中招成为“小阳人”的不安与担忧,如何缓解“幻阳症”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红网大学生作者王艺霏(重庆大学)在文章《“幻阳症”兴起,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该如何对抗?》中认为,担忧与恐惧往往来源于未知,面对“不确定”,科学与理性永远都是最有力的武器。



事实上,也有些人持不一样的观点。正如红辣椒评论微信公众号xinyueL网友跟评所言,焦虑的来源在于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多数来源于缺乏保障安全感,而保障如何真正落实到个体呢?没有流程与措施的保障,那么就算知道科学与理性的道理,也形同虚设。



如果说,新闻报道要具有新闻价值,那么新闻评论就应该具有评论价值,而评论价值很大一部分会体现在选题的取舍上。无论是“布洛芬操”,还是“幻阳症”,都是一种表象,背后则是反映公众舆论对这些问题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或会湮没于层出不穷的热点汪洋之中。



正是因为新消息、新内容层出不穷,所以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尤其当事件错综复杂、有待厘清的时候,人们往往有着寻求进一步解读、表达观点的诉求。从评论编辑的角度看,这些是评论选题的出发点,只有在回应了公众诉求的同时,发出理性的声音或者呈现不一样的思考,这或许是评论的价值之一。



于是,只有更快完成相关新闻评论的撰写发布,才能更容易占据话语主动权,形成舆论走势。这也就说明,评论选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时”这个字。


比如,前阵子行程卡下线是一个舆论关注的热点。对此有人兴奋,甚至还有人不舍、有人不解,除了新闻报道呈现客观事实,如何从评论角度去深层解读,给出从人的感性出发,回到使人们理性认识问题的自然状态,这是评论选题的公共价值所在。



事实上,当时我们收到了许多稿件,观点形形色色,主要涉及对自由回归的欢呼、对烟火重燃的期待,以及对隐私安全的担忧等方面。我们认为,针对这个问题,可能在疫情防控发展形势、这一举措背后的底层逻辑等方面,是公众更应关注的。



或者,我们应当在这行程卡下线的关头,结合防疫的现实问题,对诸如“行程卡下线感染风险是否会加大”“现在出门安全吗”等问题进行澄清。所以,我们第一时间编辑了暨南大学卓子涵作者的《行程卡下线防疫不下线,人人都应对自己健康负责》,山东大学徐少磊作者的《行程卡下线,“病毒恐慌”也该翻篇了》。


再比如,世界杯于近日结束后,阿根廷夺冠、梅西获得金球奖这样的大热话题,自然获得了各大媒体的青睐。相比之下,赌球这个话题可以说是既过时又难写出新意,但翻阅稿库,仍有部分学生在写,这种情况下小编只能舍弃。



关于世界杯阿根廷夺冠的文教类话题,其实也是人们所关注的,事实上这也是平衡媒体平台评论观点的内容,可以适当精选择一二篇编发。



红辣椒评论山东大学李杰作者的《在给梅西的欢呼里,看见永远青春的少年》认为,人们之所以为阿根廷与梅西欢呼,不仅是为一场胜利而欢呼,而是因为人们在这片绿茵场上找回了曾经的热爱与坚守,人们为奋斗欢呼,为热血欢呼,也为青春欢呼。文章也获得了大量跟评,有人跟评认为,“梦想的缝合怎能不使人泪流满面”。



所谓选题,公共价值是一个重要的标准,这里面体现的是公众的关注点,是与用户共鸣的出发点。于我们广大的年轻作者而言,也需要多点公共情怀,对热点保持基本的新闻敏感,养成独立思考、判断选题的能力,避免陷入人云亦云的洪流。


来源:红网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2911464517275893&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362#
发表于 2023-7-30 17:11: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辣椒评论·编者札记②:新闻评论的初衷,是为社会公共利益发声
□钟星月



如何判断一个新闻评论选题的价值,需回归新闻评论的初衷:关注世界变动,为社会公共利益而发声。编稿开始前,我会通过浏览热搜榜和其他媒体评论版话题,大致判断热点新闻,第一时间编发当下最热话题,抢占时效度第一落点,做到重大社会话题不失声。



近两日,关于疫情政策的调整,无疑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最重要话题。围绕疫情展开的相关衍生话题,已经持续讨论了将近半月。如:朋友圈卖抗原试剂、早阳还是晚阳好、新冠调整为乙类乙管等等,关于这些现状的评论,都是对当下疫情的一种回应,能及时提供信息,缓解民众恐慌情绪,弥合社会价值观。



于是,在防疫政策调整优化后,我们看到中青评论即时刊发了文章《新冠感染"乙类乙管"不是放任不管》,解读政策调整背后的原因,强调人民至上的信念;新京报评论则发文《新冠"乙类乙管",一个标志性的结束与开始》,提出:当下的疫情防控并没有画上句号,而是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课题,仍需以科学态度审慎对待。红辣椒评论同样第一时间编发了郑州大学王紫嫣同学的文章《新冠"乙类乙管":科学抗疫不等于躺平》,对于公众关心的问题给出掷地有声的响亮回应:防疫政策的调整优化不等于躺平,我们要对疫情政策的调整有信心,同时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对同类话题的长时间讨论,也许会让读者略感疲惫,此时我们要将视角放开,敏锐捕捉到当下读者群最关心的话题进行补充。在12.24日展开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无疑是这周的重磅热点话题。疫情的反复增加了考试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一困境,作为媒体应该及时回应读者关切,传递信息与人力量和慰藉。于是红辣椒评论公众号的头条连续几天刊发关于考研的话题,如《考研人请多些防护,祝愿"阳"流下多些平安》《讲真,请不要把考研太当回事儿!》《"下一站,上岸"是追梦人的攀岩》等,在留言区,读者或留言鼓励考研人,或分享各自的新冠感染经验,形成了自发良性互动的讨论空间。山东大学宋宵佳同学在文章里写下:作为同样关注这场考试的普通旁观者,我能做的仅有祝愿:"阳"流下,祝各位考研人苦尽甘来,一研为定!希望我们的祝福能传递到每个考研人心中。



再者,节庆类评论作为规范动作,也要在选稿时有目的性地注意,如之前的记者节、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话题,都是在某一特定时间为集体记忆提供一个输出的窗口。和其余新闻评论抢时效不同,此类话题的时间、内容固定,作者可以提前筹划写作,因此比的更多的是思想的深度、文笔的优越、案例的丰富等维度。临近岁末,各大应用软件纷纷推出了年度报告,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一年来的使用情况,朋友圈的分享在此时变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仪式感。12月26日,红辣椒评论刊发山东大学王瑶同学的文章:《岁末将至,我们为何如此期待年度报告?》,作者在文中提及:不论是平台走心的设计,还是用户期待的仪式感,每一份年度报告背后都凝聚着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反思和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在留言区,读者也表示这份仪式感带来了幸福快乐。



在观点的自由市场,能够最终脱颖而出破圈传播的,一定是被公众认可的声音。所以新闻评论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说话,回应民众困惑,给读者以力量,达到情感的共鸣。新闻评论要始终将社会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相信抚慰人心的声音,定能产生穿越时空的恒久力量。


来源:红网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3632247213849551&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363#
发表于 2023-7-30 17:14: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辣椒评论·编者札记③:“关注青年,才能被青年关注”
□老朽


标题这句话不是在下原创,是中国青年报编委、评论部主任冯雪梅老师在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中说的。老朽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就“拿来主义”了。这句话也比较直观,想必不需要进行过多解释。



作为一个以青年为主要读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主流媒体评论版块负责人,说出这样的话,自有其道理。而我们也可以借用这句话,红辣椒评论因连续举办了八届的“评论之星”大赛,开展了“青椒计划”系列评论活动,吸引了不少青年读者与作者,也算是一个与青年群体深度结缘的评论平台。



回望2023年第一个工作周的新闻事件,或者说与青年相关的新闻事件,还是很密集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春运大幕开启;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正式开考;万柳书院“少爷”火爆全网;网络小说《风情不摇晃》被全网批判……作为一个小编,这些都是我们日常选稿的参考。



如今,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为了拉拢、争取更多的青年读者,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好似有了青年群体的支撑,媒体才能一呼百应,产生影响力。正如一些论者所言:“用户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它与信息资源一样,同样能转换为生产力。”



因此,作为媒体人,我们关注青年就是在关注媒体的未来,我们关注青年也是在关注自己的饭碗。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就是我们评论工作的日常。公考的年轻人,今年有多少人能上岸?春运大幕开启,你今年在哪里过年?万柳书院“少爷”,为何能引发年轻人这么多的注意力?网络小说创作自由的边界在哪里?……



这些都是青年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应该及时了解这些动态,才能知道孩子们在想什么?他们希望了解哪方面的信息?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呢?



而现实却有些相悖,部分媒体往往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自说自话地搞一些所谓的青年产品,年轻人关注什么我不管;他们有什么心理需求我不关心,但我只想引导他们、影响他们、成为他们的导师⋯⋯然后对年轻人说:“帅哥,我们这是引导你们,过来点个赞呗!”“靓妹,本媒体为你量身定制的内容,转发则个?”



这种一厢情愿的信息、价值输出,只能让年轻人敬而远之。我们不能因为看不懂他们的“梗”,不习惯他们的话语表达方式,就说他们不说“人话”,如果这样即便是怀揣一颗为了青年好的心,也会慢慢地被年轻人所嫌弃。因为没有人愿意总是被训导,连你自己的方向都不明确,能把别人引向何方?



如果我们自诩以“舆论引导”为己任,那么,对于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讲死理”的灌输方式或者“要求”他们接受某种思想和观念,显得有些无的放矢。网络的去中心化和对权威的消解,意味着所谓的高见,他们可能不听、不信、不以为然,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红辣椒评论虽然是一个有20年历史的网络评论平台,但拿公众号的读者来说吧,18~25岁年龄段的占到了总用户数的69.8%。从读者群体而言,我们应经常提醒自己:我们是一个年轻的媒体,我们是一个年轻人编,年轻人写,写给年轻人,年轻人阅读的平台。只有关注年轻人,才能得到年轻人的关注。



从我们公众号跟评很容易发现,我们的读者他们不盲从于权威,也不会认名校光环。在这个“声音广场”上,谁都不会轻易说服别人,谁都不会轻易被别人说服。清北同学的来稿与高职高专同学的来稿,都会受到读者的“平等照顾”,即便你是某新闻学院院长的来稿,也会被大家“集体凝视”,然后被评得体无完肤。



青年因初生牛犊不怕虎,放浪不羁爱自由,才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作为一个媒体,我们应该与青年互相关注,互相担待,互相成就,携手前行。面对青年读者群体,我们如果真的想影响他们,或者真的有道理可讲,就分享出自己的想法,或许还能与大家产生一点共鸣,达成一定的共识。


来源:红网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442960796683679&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364#
发表于 2023-7-30 17:16: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辣椒评论·编者札记④|先把文章的旗帜立起来,再动笔也不迟
□刘昱


为什么想要写评论?除去完成写作任务等较为功利性的目的外,我想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是有话想说、有话要说,所以决定拿起笔写上一篇文章。



而这,也涉及新闻评论独特的价值,即能够用观点去影响世界,用审慎的思考去给社会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也是评论员发声的意义与动力所在。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无法对万柳书院“少爷”与“老奴”的闹剧视而不见,无法对畸形“风情”试图“摇晃”社会价值观漠不关心,无法对粉丝接机扰乱公共秩序的乱象熟视无睹。



于是,便有了一篇篇评论文章以笔为旗,试图用理性的声音去拨开迷雾、引导舆论,用思维和逻辑的力量承担起弥合社会价值的责任。



点开各大媒体的评论板块,可以看到,就《风情不摇晃》下架一事,新京报发表了《歌颂毒枭爱情,网络小说价值观不能乱“摇晃”》,强调“禁毒题材”领域的文学创作底线问题;围绕“粉丝借机致拥堵还向警察大喊”一事,人民网评以《粉丝接机造成拥堵,艺人不能置身事外》一文摆明态度,指出面对粉丝文化中的乱象,艺人应当以身作则、吸取教训。


而面对一众网友因为对金钱与地位的羡慕与渴望,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少爷”的膝下“老奴”一事,红网红辣椒评论连发数文探讨背后成因、分析社会心理、回应社会关切。



红网大学生作者于书涵(山东大学)在文章《抛去万柳书院少爷小姐的滤镜,剩下的是什么?》中认为,在流量为王的自媒体时代,人们的“慕富”实际上反映出当前网络上有一股“躺平主义”与“跪下”风气在涌动,但这背后更多的是年轻人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横生的无奈与疲惫。



红网大学生作者孙涵娇(重庆大学)则在文章《万柳书院“少爷”走红,财富成为社会凝视的必备条件?》中将目光放到这一现象透露出的“价值导向”问题,指出“资本和市场的干扰下,受众关注度从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转变为了财富价值……这非社会关注的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也惊喜于《中国奇谭》传达出的审美情趣与东方哲学,兴奋于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后旅游“烟火味”的回归,感动于春运开启后社会各界对快乐返乡、健康返乡所做出的努力。



对此,“摸索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国奇谭》的出圈重在走心”“乐见旅游业复苏,但也需要做好准备再出发”“如何让每一个游子都能平安、有序、温馨回家,离不开全社会共同努力”等观点都在舆论场发出了掷地有声的声音。



其实,无论是“万柳书院”还是“中国奇谭”,人们的关注不仅是一种“围观”,更是一种“探究”,是一种想要通过明确而坚实的观点来收获思考与力量的集体行为。

而这也都说明一件事:评论作为一种表达自己立场与态度的文体,之所以能掀起公共空间的讨论热潮、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观点的力量不容忽视。



但在编稿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个常见的问题,那就是,不少同学在行文过程中,时常只顾着陈述事实,一会举例子、一会摆现象,但分析来分析去,全文洋洋洒洒上千字却看不到想要表达的中心观点;又或者是,直到文章最后才摆明态度、亮出观点,让人读起来觉得不够酣畅淋漓,也少了几分属于评论的“锐气”。



更有甚者,在标题这个按理来说是全文中心思想高度凝练的载体上,只放上一句轻飘飘的陈述句,既不见观点,也不见态度。比如,翻阅稿库发现,有的同学标题就孤零零的一句话《“精神鸦片”与“第九艺术”》,乍一看和新闻报道没两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可能是因为不少同学在动笔前,就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要表达什么。看到一个事件觉得自己有一堆话想说,但没能凝练出一个核心的观点就草草动笔,最后使得文章少了支柱、灵魂。



这便提示同学们要加强提炼观点的能力,在着手准备写评论的时候,先把文章的旗帜立起来,再动笔也不迟。要努力做到文章观点清晰独到有思想,要记录眼中的真实,发出自己的真见,而这其实需要无私的投入和付出,也需要对自己的知识架构与价值体系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知。



这对于刚开始写作的同学来说或许很难,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来源:网红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809280898044212&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365#
发表于 2023-7-30 17:31: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辣椒评论·编者札记⑤|先有新闻后有观点,自说自话并非负责的表达
□钟星月



时而会看到这样的评论稿来稿,一个新闻由头放开头,第二段开始就洋洋洒洒写一大堆,说着说着就离题十万八千里,一千字评论文章读完了,一头雾水:这观点和叙述跟新闻有什么关系?怎么感觉新闻是新闻,评论是评论,这俩不是一家人?



原来,是有部分同学搞错了主次关系,偏离了新闻这一根本和核心:新闻评论是基于新闻事件的观点表达,一定是先有新闻而后有观点,观点是在对新闻的思考后产生的,是附着于新闻的产物。



如果说,作者在阅读新闻之前,就已经有了对某类事件的刻板印象,还带着这种刻板印象,去有目的性地寻找可以装载的外壳,那么新闻本身就变成了工具,新闻评论也就成了个人的自说自话。作为一种面向大众公开发言的文体,这并非是一种负责任的表达。与新闻本身八竿子打不着的评论,也无法在新闻的基础上,提供衍生价值。


举个例子,近日全网刷屏的一则新闻报道:主播王某(化名)把自己的《释放证明书》贴在朋友圈封面上,上面写着他的户籍所在地、犯罪事由和服刑时间。不知从何时起,打开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搜索“刑满释放”,便会看到许多自述刑满释放的博主,用短视频或者直播进行分享和创作,甚至有人趁机开启了直播带货。



针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励志网红”一事,澎湃新闻发表评论《“刑满释放”岂能成为流量密码》,文中写道:如果说流量是一种病,那么病根就是唯流量、唯利益,部分网友的猎奇、平台的放纵,共同制造了这些所谓的“励志网红”。



新京报评论刊发《“刑满释放”不该成为牟利的噱头与流量的密码》一文,提及: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再就业渠道当然不能一棒子打死,但“刑满释放”不值得拿来在公共平台上大肆宣扬。这也该是一个社会的共识。



红辣椒评论1月17日也刊发了重庆大学何晓琴同学的文章《刑释人员成“励志网红”?犯罪经历不应成为流量密码》,以及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徐天钰同学的文章《刑满释放人员卖惨带货:监管和关怀应当“两手抓”》。



何晓琴同学认为:我们对于自力更生的刑释人员再就业给予包容和支持,但同时也要警惕任何打着“刑释人员”旗号牟利变现的乱象,及时刹住追捧“纯狱风”网红的不良风气。徐天钰同学则认为:对于“刑满释放”作为标签吸引流量的问题,平台应当抓好监管,有关部门需落实关怀。



以上提及的几篇评论文章,都是基于刑释人员当“励志网红”这一新闻的个性化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述紧紧围绕新闻本身展开,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泛泛而谈,更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些文章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新闻评论表达的“聚焦”,力求在千字左右的短文中将事情讲清楚讲透彻,从新闻本身的独特性出发,挖掘其内在特有的价值。



近两日,红辣椒评论也收到了不少同学针对这一事件的评论投稿,小编对比同学们的来稿发现,当大家扎堆评论某一轰动性新闻事件时,文章能否脱颖而出,更考验评析的角度和深度。而这就需要同学们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的思考和钻研,全面了解新闻信息,寻找其个性化的特色,方能锁定击中社会痛点的问题,为凝聚社会共识尽一份力。



过去一周,无论是“女子称42岁未婚状态超好”引热议背后,关于生育和性别问题的探讨;还是网传王思聪付209万与被殴打者和解,所带来的群体性自嘲;亦或是读懂期待春节假期延长背后的民众期许,都能让我们从新闻本身出发,延伸出很多值得探讨的意义空间。



所以提笔之前,尽量避免先入为主地给新闻扣上帽子,仔细捋一捋新闻背后透露的哲理,然后在大家都懂的大道理之外,说出一些不一样的话、提供一些新的角度。



沃尔特·李普曼曾在《公众舆论》一书中写下:新闻不是社会状况的一面镜子,而是对已经显露出头角的那方面的报告。那么新闻评论,应该是对“显露出头角的那方面”进行深度挖掘,见微知著,预测未来,对于露出马脚的劣质社会风气要提倡及时扼杀,对于促进社会进步的举措应大力支持。这样,或许能让新闻评论提供更多的社会价值,引导公众透过新闻的冰山一角,去窥见和理解这个社会的全貌。


来源:网红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5355820142713548&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366#
发表于 2023-7-30 17:33: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辣椒评论·编者札记⑥|时效就是新闻评论的保质期
□老朽



最近老朽在编新闻评论稿件时,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来稿写得很好,但是不注重时效性。举例来说,都已经进入2023年了,有人还在评论去年夏天发生在武汉的“糖水爷爷”事件。这个时候不需要消暑,需要御寒,如果需要评论也该评论“胡辣汤爷爷”了。类似这样的稿件无论写得多么好,编辑采用的可能性都不会太大。

新闻评论首先是新闻,然后才是评论。一般来说新闻越新鲜、评论越及时、观点越新颖,越符合新闻传播规律,越容易产生影响。评论观点是依附于新闻而存在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某个新闻时过境迁,已被人遗忘了,此时再郑重其事、煞费苦心地做一篇评论文章,就显得没这个必要了。



关于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有一个投稿的同学还跟我争论,我的稿子虽然时效性不强,但是观点很新颖啊!老朽想说的是,你拿一个过期变质的馍,里面夹的食材再好,只能是浪费了这么好的“内核”。再则,观点新不新,只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就像老舍在《鼓书艺人》中所说:“老婆是人家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

类似情况不是个案,有些给红辣椒评论投稿的高校,整体来稿都跟不上新闻节奏,总是比别人慢一拍。“发疯文学”别人都写千万遍了,还有同学才开始动笔,并且这些“事后诸葛”并没有先前的同学写得好;《隐入尘烟》被全网下架很久了,还有人劲头十足地探讨……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估计是老师平时布置的作业,没有强调时效性,有些同学懵懵懂懂写完后,就顺便给媒体投一下碰碰运气。



新闻的时效性给读者一种很强的代入感,当一个新闻事件正在发展的时候,你能及时进行评论,读者是愿意与你一起参与到这个新闻事件中的,有了关注度就能给媒体带来流量与影响力。因为,此时作者读者都能够在一个话语体系里、一个时空里说话的,共同的语境也容易产生共鸣。如果写一个过时的新闻事件,读者提不起阅读兴趣,作者也写得没一点成就感。



尤其现在网络新闻传播非常快,等十天半月再论及某个事件时就恍若隔世,容易让人失去讨论的欲望,还觉得你这整得莫名其妙。别人都在评论“万柳书院少爷”,你还在津津乐道“王宝钏挖野菜”;别人都在讨论“脱口秀大会”,你还在讨论“快乐大本营”;别人都在议论当前爆款话题,你还揪着陈年往事不放……就像三伏天穿棉袄、三九天吃雪糕一样不合时宜。即便你文采飞扬,也会让人索然无味。



时评还有一个重要功效,就是舆论的风向标作用。当一个新闻事件正在发展时,你及时地参与评论,实际上也是在推动事件的发展。当你对社会正能量进行肯定讴歌赞美之时,就能激发更多的正能量;当你对假丑恶等不良现象进行谴责时,你的监督以及对弱者的声援就能促进事件向上向善发展。同时,你的观点,还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对新闻事件思考的方向,进而影响新闻事件的进程。



说了这么多,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时效就是新闻评论的保质期。过了保质期的物品,是不能上架的。用我们新闻教材上的话说就是:“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讲求时效是新闻的第二生命”。


来源:红网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5803048618631577&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367#
发表于 2023-7-30 17:35: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辣椒评论·编者札记⑧|信息爆炸时代,学会掌握标题的流量密码
□钟星月


最近我们编稿发现,有的同学文章写得特别好,但标题却取得很潦草;而有的文章即使内容没有那么突出,却能用一个亮眼的标题立马勾起编辑的阅读欲。所以本周编辑札记,小编想跟大家讨论一下新闻评论的标题。



众所周知,标题是文章的题眼,在评论投稿的后台,标题是作者给编辑留下的第一印象。一篇文章发布后,标题更是直接与文章的流量挂钩,尤其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掌握标题的流量密码,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是一位出色的新闻评论员应该具备的技能。



在初学新闻评论时,老师经常会教大家写一种两段式的标题,前半段概括新闻事件,后半段表达观点。这种标题的写法的确是评论文章中最稳妥且常见的。在红网第八届评论之星大赛的三个月赛程中,小编发现,随着时间的推进,部分同学对标题的感知力越来越敏锐,很多同学开始放弃五脏俱全式的罗列,反而在标题中精准突出新闻最吸引人的要素;有的使用反问的句式,引发读者思考和探索欲;有的避免生硬地摆道理,而是采用了偏文学性的表达……这些在标题上花费的巧思,就好像糖果外面的一层精致糖纸,让读者更想拨开尝尝里面的滋味。



最近一周,无论是《狂飙》的结局引发全网热议,还是“最强AI”ChatGPT的大范围爆火,抑或是胡鑫宇事件带来的反思,都为我们提供了新闻评论的不少素材。在红辣椒评论的后台,小编也看到同学们的积极投稿。那么,在文章本身质量对比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个亮眼的标题就会让整体的稿件略胜一筹。



比如,在《狂飙》系列来稿中,山西大学张家铮同学的文章标题《一路“狂飙”的收视率,折射出国产警匪剧的更多可能》,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狂飙》在本周的热度高居不下,本就是自带流量的大IP,而作者在标题中一语双关,不仅点名了要评论的对象,还通过“一路‘狂飙’的收视率”这样一种形容,形象地展现出该剧受欢迎的程度,用最简单的语言传达出多重内涵。



再比如红辣椒评论敏锐捕捉到ChatGPT的爆火,在公众号推文中开辟了一天给ChatGPT进行“专场表演”。后台编辑以《ChatGPT能否取代新闻评论员?听听它自己怎么说》作为文章头条的标题,让ChatGPT以“自己能否取代新闻评论员”作文;而在后面两条文章中,以“ChatGPT来参加‘青椒计划’”开头,拟人化的表达,增强了ChatGPT与作者的互动性。留言区也开启了对该话题的激烈探讨,不少师友更是在朋友圈大范围转载。这样颇具对话性的标题,激发了读者对话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符合网络评论的传播规律,为文章提供了讨论的增值空间。


而有的同学来稿中,标题却有时给人一种不明所以的感觉。比如某同学投稿《垃圾桶里的“天价”退烧药》,小编面对这个没有任何观点的短语,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点进去一看,才知道,原来作者是在评论新冠肺炎疫情感染第一波高峰之后,上百盒布洛芬连同其他药物被扔进垃圾桶一事。评论的标题与新闻不同,首先要有观点,在此基础上融入巧思更好,切不可舍本逐末。



新闻业与流量天然挂钩,阅读量、讨论度等因素也是衡量一篇新闻评论文章的重要指标。如何打造一个受欢迎的标题,关乎着文章的传播效果,关乎着意见的表达能否被更多人看见。而标题的写作本身也折射出评论员的业务水平,如何精准判断一个新闻中最吸引人的要素,并将它们排列组合,浓缩在十几个字的篇幅中,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这些都不是浅尝辄止的实践,而需要大量的练习和不断地学习揣摩。



还需提醒的是,不能因为蹭流量就不顾底线地写“毒标题”,标题的撰写仍然要理性客观地表达,而非情绪的宣泄,更不是刻意制造噱头吸食“毒流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通过长期的评论写作实践,青椒们也能逐渐摸索到更精准、有趣的表达。


来源:网红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7435209722584932&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368#
发表于 2023-7-30 17:38: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辣椒评论·编者札记⑨|常识需要有人不断地讲述
□老朽

前不久,哈尔滨一地铁站女厕所内,一女子发现有个男童站在里面,于是对男孩说:这是女厕所,男孩不能进来……结果,男孩母亲称该女子伤害了孩子心灵,为此双方在厕所内激烈争吵。此事并非孤例,就在一个多月前,人们还在为“年幼男孩该不该进入女更衣室、洗浴间”的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困惑?写过一段时间评论后,会发现类似的新闻,换个时间、地点、人物,又重新上演,甚至连细节都相差无几。老朽做过一段时间记者,对此深有感触。初入行看啥都是新闻,什么事都能掰扯几句,两三年后就见怪不怪了。记得有一年,陕西某地一羚牛误闯入村民家,老朽是第一次见过这等稀罕事,颇感兴奋。现场采访时,一兄弟媒体的记者告诉老朽,类似新闻他采访不下十次了……



老朽不由得感叹,真是太阳底下无新事!而作为一个新闻评论人,对于频频出现的大同小异的新闻事件,更是感到困惑。到底还要不要继续进行评论?不评吧,挺受人关注的一个新闻;评吧,也实在讲不出多少新意来……世间道理是有限的,而新闻事件却层出不穷,以有限对无限,终老调重弹矣!



就新闻评论文体而言,不排除有人能写出像《“友邦惊诧”论》这种振聋发聩的文章。但其实在更大的程度上,新闻评论主要是普及常识、强调常识、重申常识。许多常识在几百年或上千年前,先哲们都已反复揭示过了,这些常识曾经以诗词歌赋、成语典故、方言俚语等为载体出现,虽新瓶旧酒,却颠扑不破。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要么没人识别其价值,要么忽略其存在。



譬如,“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大多数人会将其当作常识,并赋予其丰富内涵。可实际上,大河的水都是小河供给的,如果大河水倒灌给小河,一定是极其罕见、可歌可泣的现象。涓涓细流聚成江河,滔滔江河汇成海洋,这才符合常识。两千多年前,荀子就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而“反常识”的出现,要么是常识被人们忽视,要么在特定历史时期常识不被敬畏,要么受到某种蛊惑逆常识而行。于是曾经“亩产万斤”“猪赛大象”“人定胜天”等荒唐事横空出世……其实不管你信与不信,那些指导人们生活的基本常识一直就存在,并不以你的无视而消失。而那些似是而非所谓的“常识”,也时常充斥于我们的生活空间,这就要求评论家保持清醒的头脑,来帮助读者甄别。



评论人觉得重申常识,会产生思想被“掏空”的感觉,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新闻评论勃兴的本世纪初叶,一些经常被评论的新闻事件仍旧发生,如暴力执法、扶老人被讹、恶俗婚闹……一些理想主义的评价家觉得,这样的事自己批评过就不该再出现。从现实来看,寄希望于一篇文章就杜绝某种不良现象或匡扶正义都是奢望。当时不少评论家在“中青在线”“搜狐星空”等论坛上对此进行了热烈探讨,最终不了了之。



对于受众,也不惧观点的相似。吾乡有俗语:“老的骗怕了,小的长大了”,意思是说江湖骗子虽手段拙劣,但屡试不爽。当老一代学会了避坑躲雷,而新生代会继续被坑蒙拐骗,因此识破骗术的常识就需要不断重复。同理,读者群也在发生更替,对老读者来说是常识,对新读者来说可能是新知;对于昨天来说是常识的,对于今天来说可能是新知;对于此群体来说是常识的,对于彼群体来说可能是新知……常识也只相对而言。



作者在更新换代、读者在更新换代,常识依然是常识,常识屹立不倒,所以新闻评论常在。只要我们的社会还有新闻事件发生,人们就有探究真相的渴求,就有表达见解的欲望,常识就会被反复地重申,新闻评论也因此常说常新。对于个体的评论家,因江郎才尽而淡出,放之新闻业界来看,不过是正常的新陈代谢而已,因此对评论前景大可不必担忧。



再回到开头提到的新闻,男童进女厕所也罢、进女浴室也罢,不管大家讨论得如何激烈,剔除那些无意义的情绪宣泄,实际上评论的最终落脚点不外乎对家庭教育、道德伦理、规则制度等等一些常识的重申上。作为评论文章不同之处只是作者姓名,以及表述方式与语境,那些常识的“内核”依然顽固地蕴藏在新撰写的评论之中。


来源:网红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7790833722781587&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369#
发表于 2023-7-30 17:39: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辣椒评论·编者札记⑩|想说服读者,就得锻造强而韧的逻辑链条
□刘昱


在平时编稿的过程中,除去看选题、观点这些“第一眼”的内容,一篇文章能不能说服我,是其能否入选的一大重要因素。



从本质上来说,新闻评论是一种论说文体,这就代表新闻评论本身需要论点、论据和论证。而新闻评论的论证,就是一个靠逻辑力量说服读者的过程。从所评论的新闻事件到最终得出的观点结论,其中是否有一条清晰的逻辑链条,是决定评论成败的关键。



如果说,选题考验的是作者能否洞察读者需求、精准捕捉热点,观点展示的是作者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看世界角度,那么,论证所折射的,就是作者的思维模式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从书面表达的维度来看,文章的结构是一个句子接着一个句子,是一种线性结构。但人的思考方式,更偏向于一种网状结构。



因此,要想将网状的思考呈现在线性的表达中,就很需要保持语言使用上的逻辑严密与结构清晰。不然,别说说服读者了,读者没读得晕头转向就不错了。



而从文章内核的维度来看,所给出的事件或现象究竟能不能得到文中的观点,则涉及更深层次的逻辑能力。从正面说,就是观点是否得到有效论证?从反面说,就是文章中是否出现了逻辑谬误?



比如,此前有一篇评论之星的参赛文章,从“车保罗做导师无人问津”得出了“实力败给流量”的结论,不禁让人思考,个例的现象能被当成普遍现象来看,从而得出这个结论吗?



其实,在平时的编稿过程中,经常能遇到类似的逻辑谬误情况。有的把假设的构想当作现实,有的把表达态度异化为诉诸情感,还有的在举例子时不自觉地偷换了概念……这些都是使文章站不住脚的潜在“危险分子”,值得所有写作者高度警惕。



这两天,一个粉色头发女生去世的消息,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对此,澎湃新闻评论发布了《粉发女生走了,致命网暴何时休》,红星评论刊发了《粉发女孩遭网暴后离世,别轻易放过那些刽子手》。



而红辣椒评论也第一时间用《“粉发女生”去世,别让更多人在网暴中无辜受害》回应舆论关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陈洋洋从这一个例出发,列举了近年来出现过的不少网暴悲剧事件,揭示出网暴的巨大杀伤力,得出必须完善平台治理机制遏制这股网暴妖风。文章整体结构清晰,逻辑顺畅,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评论文章。



而翻阅来稿的时候,我注意到有几个学生从“猎巫”这一概念出发,认为这场网暴悲剧事件是一个“针对女性的当代猎巫行动”。乍一看,使用了一个不常见的“猎巫”概念,让人感觉观点较为新颖,但仔细阅读过后,发现这几篇都不约而同地“走偏”了。



“猎巫”原指搜捕女巫或施行巫术的证据将被指控的人带上女巫审判,今日此类事件被视为一种道德恐慌。当代“猎巫”多用于搜索误导或潜在的敌人(如色情业者、次文化族群),就如历史上的“猎巫”一般以歇斯底里、成见和不公正对待被指控的人。



文章从“猎巫”概念出发,重点谈论郑灵华(粉发女生)或其他因造谣、网暴受到伤害的女性,但忽视了网暴中也有诸如刘学州这样的男性受害者。文章回避了网暴的“无差别伤害性”,将矛头的重点从“网暴”转移到了“对女性的迫害”,逻辑并不严谨,也因此缺乏说服力。



总而言之,逻辑能力是评论写作者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只有当文章的逻辑链条严严实实、丝丝入扣,才能让文章经得起推敲,也才能真正收获读者心。



而这需要写作者在平时阅读评论文章时善于分析其中的论证手法,努力训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能力。我相信,在大量的阅读和练习之后,写一篇有逻辑的文章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来源:网红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8619952915687292&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370#
发表于 2023-8-16 23:16: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热点新闻评论怎么写?干货教程来了!
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热点事件更新速度逐渐加快,网络舆论呈现出扁平化、圈层化、非理性化的趋势。面对越来越强的时效性要求,面对可能不断升级的舆论分歧,媒体该如何写出可读又深刻的新闻评论?


以近期“医药反腐”这一热点话题为例,一起来看看如何通过评论的力量回应各方情绪,让理性回归,鼓励受众思考解决方案吧!
以提供情绪支持为导入 强化读者阅读兴趣
在互联网环境下,媒体内容呈现出情绪转向趋势,这不仅要求媒体能够调动读者情绪,也要求其在确定传播目标时,将调解受众情绪,为舆论场不理性降温纳入考虑范围。


近日,湘雅三医院9名医务人员联名举报科主任事件引起社会关注。8月10日下午,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官方发布通报回应此事,相关话题接连冲上微博和百度热搜榜单。
在动笔之前,我们需要意识到医药反腐不仅仅关乎医护从业者的工作环境,更触及到了每位民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撰写评论时首先要厘清此事件可能会带来的舆情风险点,并在开篇简明指出此事件与群众的关联,使读者认为文章有继续读下去的价值。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每一次吃回扣都让患者饱尝看病贵之苦,每一种利益输送都败坏行业形象。清除药品‘含腐量’,遏制医药领域‘癌变’;紧盯‘关键少数’,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还治病救人初心,还该领域应有的纯净。”
《现代快报》时评:对于联名举报,公众尤其关心两点:一是调查结果能否令人信服、经得起检验。类似举报此前也有,不过多以情况不实告终。这次举报结果,备受舆论期待;二是写举报信的9名医务人员是否受到影响。
以提供信息增量 减少信息差为目的筛选素材
获取事件基础素材的难度不大,但对于一篇优秀的媒体评论而言,能够提供有效信息增量,才更有价值。
尤其是事件发生的逻辑是怎样的,事件涉及的多方分别以怎样的时间线发表了何种言论,事件发酵过程中引发了哪些矛盾话题……此时,需要媒体以开诚布公的态度予以展示。
澎湃新闻评论如下:9名医务人员签名的举报信,除了反映两例医疗安全事件,还反映了以下问题:独揽科室绝大部分横向经费,绩效分配暗箱操作,私设小金库,分配与开单挂钩,未见财务支出公开;给自己定高薪,一份工作拿两份奖金;科室管理“一言堂”,自行决定重大事项和大额资金使用;打压排挤同事,导致多人离开科室;管理不善,拉帮结派,严重影响科室公平机制……
以剖析本质作为论证核心 给出鲜明观点
媒体此时要做的正是引导受众,去思考表层现象背后的机制,如何让读者更全面、真实了解此事件。媒体评论的亮点在于有鲜明、合理且能说服读者的观点。
评论文章要有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切忌怕争议而让文字变得温吞。即使是针对同一个现象,不同的媒体也会展现出独特的切入点。通过展现差异化的声音,可以推动受众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比较和思辩,进而达到理越辨越明的效果。
人民网评:严查医药领域贪腐,回归治病救人初心。腐败从来不会遵循“令行禁止”的规则,制度是治本之策。治理医药领域腐败已经初现效果,这不会是终点。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实现标本兼治,才能正本清源,回归治病救人初心,让患者更有获得感。
澎湃新闻评:客观地说,这次对于孟婕的举报,更多体现在医院内部的利益分配不公平、医院行政官僚以势压人、党同伐异上,矛盾出现在医疗共同体的内部。其实,不受约束的权力容易产生腐败,不受约束的“医学权力”,更容易产生难以被察觉的腐败。
结合互联网时代特性 提升评论建设性
仅指出问题还远远不够。各家媒体还应沿着建设性新闻的思路,提供一些建议与呼吁,这是评论文章较为常用的收尾方式。
但需注意,此类建议应当有一定的实际性、可操作性,既要避免“万金油”式缺乏针对性的套话,也要避免“一根筋”,缺乏常识,闹出笑话。
《现代快报》评论称, 医疗领域反腐成效有目共睹。就湘雅三医院被举报的问题,希望相关方面尽快公布调查结果,给举报人和公众一个交代。不管结果如何,都请当地善待写举报信的9名医务人员。
此外,舆论高热时往往会“一边倒”,忽略过去已取得的点滴进步,此时媒体及时搜索相关素材并应用于评论文章就显得格外有意义,这也是在用一种积极的方式向受众展示更美好未来的可能。
新华社评论称,近年来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进一步缓解,公立医院“以药养医”、医保管理“九龙治水”等问题都不断得到解决……当下,对医疗领域展开反腐风暴,切实进行“刮骨疗伤”,可谓正当其时。让医疗回归“治病救人”的初心,还医疗系统一个清朗天空,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


来源: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 (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ajL_SBAikkNJzSBVsMLrA
编辑;覃韵琪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