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方方日记》问卷调查研究报告 作者 陈新宇,清华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卓增华,清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助教徐逸尘,清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吴志航,清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 目次一、调查的背景二、调查结果的基本情况三、不同群体对《方方日记》观点的差异四、对《方方日记》态度的变化 调查的背景 本学期开设《法律基础》课程,我希望能伴随知识传授,培养学生们形成一种法律上客观理性的态度。所谓客观理性,个人的浅见就是实事求是和就事论事。在特殊状态下采取网络授课的过程中,我结合防疫时期一些焦点事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聆听反馈,展开讨论。 光阴如梭,迄今已经授课八周,共有三次调查,分别是黄某英离汉入京事件、李文亮医生事件和本次关于舆论热点的《方方日记》。 相比于前两次,这次关于《方方日记》的调查在准备上更加充分,一是请学生们提前阅读材料(但调查结果显示,仍有部分学生没有阅读),二是在调查问卷上进行更加精心的设计,其过程是我和助教们先分别提出题目,然后进行整合归类,再请社会学的学者审阅提出意见建议,修订完善后形成最终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25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个人情况、对日记的了解情况、对日记的态度和看法。 需要指出,本次组织问卷调查和对结果进行初步研究乃出于师生交流互动和课程小结的教学需要,希望达到“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采取自愿原则,从2020年4月9日课后得到的结果显示:共有109位同学参与;从性别比例看,男生60人,占55.05%;女生49人,占44.95%。从专业背景上看,文科生28人,占25.69%;理科生21人,占19.27%;工科生60人,占55.05%。从学历构成上看,本科生91人,占83.49%;硕士生9人,占 8.26%;博士生9人,占8.26%。 调查结果的基本情况 (一)对《方方日记》的关注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的反馈,绝大部分同学(87人,79.82%)对《方方日记》只是偶有关注,持续关注的仅有12人(12.84%),另有8人(7.34%)表示没有关注。除此之外,问卷还设计了“你觉得身边关注和讨论《方方日记》的人多吗?”这一问题,以此来了解同学们的社交圈中关注《方方日记》的情况。 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关注《方方日记》的人并不太多,44人(40.37%)选择“比较少”,59人选择“有一些”(54.13%),只有6人(5.5%)认为有非常多的人在关注。总体而言,同学们及其身边人对《方方日记》的关注度有限。 问卷以多选题形式对获知《方方日记》的渠道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微信、微博是最主要的渠道来源(均超过50%)。这似乎反映出,现在大部分学生是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来获取信息。而且由于疫情影响,同学们相互之间很难在现实世界沟通交流,也加剧了对社交平台的依赖。此外,课堂也比较重要,43人(39.45%)表示课堂是其了解《方方日记》的渠道,这可能是因为问卷调查前我们已在网络学堂上发布阅读《方方日记》的公告。 在《方方日记》的阅读比例方面,大部分同学(74人,67.89%)都表示读过其中的一小部分。19位同学表示阅读了一半以上,其中4位同学表示全部读完。当然,达到这一比例并不完全是因为《方方日记》的影响力,也与本课程要求有关。不过,即使有课程要求,仍有16位同学(14.68%)表示完全没有读过。 对于方方其人,大部分学生都表示不甚了解。54位同学(49.54%)选择“不了解”,47位同学(43.12%)选择“听说过”,只有8位同学(7.34%)选择“比较了解”,无人选择“非常熟悉”。被调查学生中绝大部分是“九零后”,可见方方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中影响力并不大,若无此次事件,可能很多人都未曾听说过她。 (二)对《方方日记》的态度 关于对《方方日记》的态度,38人(34.86%)表示一直反对,18人(16.51%)表示从支持变成反对,22人(20.18%)表示一直支持,2人(1.83%)表示从反对变成支持,另有29人(26.61%)表示无所谓。除此之外,针对问卷中“你觉得一般人对《方方日记》的态度是什么”这一问题,51人(46.79%)认为反对者更多,28人(25.69%)认为支持者更多。针对问卷中“你觉得主流媒体对《方方日记》的态度是什么”这一问题,66人(60.55%)认为主流媒体持反对态度,11人(10.09%)认为主流媒体持支持态度。 file:///C:/Users/Krystal/AppData/Local/Temp/ksohtml19820/wps121.jpg
由此可见,对《方方日记》持反对态度的同学更多,一直反对者和从支持变为反对者共有56人(约51%),一直支持者和从反对变为支持者仅24人(约22%)。 具体原因,从以下几个问题的回答中可窥知一二。 首先,较多同学认为,个人言论应该肩负某种义务。由于方方日记迅速在海外准备出版,并且海外的版本有很多不当的表述,很多人指责方方是在给海外敌对势力“递刀子”。因此就会产生一个争论,即在特殊时期写这种日记是否不合时宜?在问卷中,对于“在特殊时期(言论)要顾全大局”这一观点,65人(约60%)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28人(约26%)表示完全不同意或不太同意,另有16人(14.68%)表示不知道。 其次,《方方日记》遭受质疑的是其批评的客观性。对于“方方缺乏现实经验或专业知识,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这一观点,67人(约61%)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仅24人(约22%)表示完全不同意或不太同意,另有18人(16.51%)表示不知道。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反对《方方日记》的同学很多,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反对方方的言论自由。大多数同学依然赞同较大范围内的言论自由。对于“任何时候都有描述见闻和表达看法的自由”这一观点,86人(约79%)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14人(12.84%)表示不太同意,仅4人(3.67%)表示完全不同意,另有5人(4.59%)表示不知道。对于“作者本身是享受特权的人,其写作属于‘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这一观点,63人(57.8%)表示不合理,32人(29.36%)表示合理,14人(12.84%)有其他看法。 另外,关于《方方日记》的一个重要争议在于内容是否真实。对于这一问题,54人(49.54%)认为日记的描述“有点片面夸张”,但是认为“总体比较客观”的也不在少数,有45人(41.28%)。此外,还有10人(9.17%)给出非常明确的判断,认为日记“是在造谣”,不过无人认为日记的描述“完全属于事实”。在对《方方日记》写作动机的揣测方面,也出现了两极分化。47人(约43%)相信方方是在提出善意的批评,43人(约40%)不相信方方是在提出善意的批评;33人(约30%)相信方方是在恶意抹黑、制造对立,47人(约43%)不相信方方是在恶意抹黑、制造对立。至于方方是否是为了赚取个人名声,47人(约43%)表示相信,32人(约29%)表示不相信。 不过,在一些问题上,同学们的共识较多。《方方日记》最值得肯定的地方,63人(57.8%)认为是“披露事实和舆论监督”,认为是“深刻反思深层的问题”的人数位列第二,却只有21人(19.27%)。《方方日记》最值得否定的地方,64人(58.72%)认为是“片面夸张”,认为是“用语过激”“不合时宜”的分别只有14人(12.84%),6人(5.5%)。 不同群体对《方方日记》观点的差异 (一)基于性别的差异 调查显示,男、女生对《方方日记》的关注度基本持平,偶有关注的占到绝大多数(80%,79.59%)。男、女生阅读《方方日记》(60篇)的比例在一半以下的均占多数且差别不大(70%,65.31%)。但是,相比而言,男生“完全没有读过”的比例较女生高出8个百分点,而女生“读过一半以上”的比例则较男生高出12个百分点。在针对《一位高中生致方方阿姨的信》的调查中,没读过这封信的比例,男生也比女生高出10个百分点(36.67%,26.53%)。在获取《方方日记》的渠道上,男女生从各个渠道(如微信、网站、电视、熟人、课堂等)获取信息的比例差不多,但有趣的是,女生通过微博关注《方方日记》的比例比男生高出了24个百分点。 在对《方方日记》的态度方面,一直持支持态度的女生较男生稍多(24.49%,16.67%),一直持反对态度的女生则远少于男生(20.41%,46.67%)。总体上,男生的态度并未随着局势变化有所改变,一直持反对态度的占多数,几乎是一直持支持态度的3倍(46.67%,16.67%);相较之下,女生则是“善变的”,选择“从支持变为反对”的比例达到28.57%。在判断一般人对《方方日记》的态度方面,男女生分歧也较大。男生中选择“反对的更多”的占一半以上,比女生高出将近20个百分点(55%,36.73%);相应地,女生中选择“支持的更多”的比例高于男生(34.69%,18.33%)。 关于作者的写作动机,男生同意 “恶意抹黑、制造对立”的比例较同意“善意批评”的比例稍高(38.34%,35%),女生中同意“善意批评”的比例则远高于同意“恶意抹黑、制造对立”的比例(53.06%,20.41%)。 总体而言,女生对《方方日记》的关注和阅读较之男生更高;女生对日记持支持态度的比例较男生更高,但随着局势的变化,约三成女生的态度由支持转为反对;女生认为身边人对日记持支持态度的比例也比男生高;女生更倾向于认为作者的写作动机是“善意批评”,而男生更倾向于认为是“恶意抹黑、制造对立”。 (二)基于学科背景的差异 文科生借助微信、微博去了解《方方日记》的比例均在75%以上,而理科生只有40%左右。工科生借助微信的比例较高,达到70%,借助微博的比例却不到50%。 工科生持续关注日记的比例较文科生和理科生高,三者依次为16.67%,10.71%,4.76%。 理科生无人对作者方方达到“比较了解”程度,也无人全部读完日记,文科生相应的数据是14.29%和7.14%,工科生则是6.67%和3.33%。理科生没读过《一位高中生致方方阿姨的信》的比例也超过文科生和工科生。 理工科生的社交圈比文科生的社交圈更少关注《方方日记》。10.71%的文科生认为身边的人较少关注该日记,而理工科生中认为身边关注和讨论该日记较少的人均达到50%。 工科生中认为日记内容“总体比较客观”的人只有30%,更多人认为日记内容“有点片面夸张”。相比之下,一半以上的文科生和理科生认为日记内容“总体比较客观”(57.14%,52.38%)。与此对应,当前有一半以上的工科生(56.66%)对日记持反对态度,且48.33%的态度是一直反对,比例超过文科生和理科生。 更多的文科生相信方方写作日记的主要动机是“善意批评”(67.86%),只有17.85%相信是“恶意抹黑、制造对立”;相比之下,38.34%的工科生相信其动机是“恶意抹黑、制造对立”,比例是文科生的两倍。理科生的态度则介于二者之间。 理工科学生认为《方方日记》“片面夸张”的比例约为文科生的2倍;相应地,理工科学生认为方方属于“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比例也约为文科生的2倍。 文科生与工科生中均有七成以上的人认为“任何时候都有描述见闻和表达看法的自由”,均有六成以上的人认为“在特殊时期要顾全大局”。这两个数据在理科生中有所不同,九成理科生同意“任何时候都有描述见闻和表达看法的自由”,但仅有三成理科生认为“在特殊时期要顾全大局”。 总体而言,文科生和工科生较理科生对日记的关注和阅读更多,文科生身边的人对日记的关注远高于理工科生身边的人;工科生更倾向于认为日记的内容较为片面夸张,也更倾向于对日记持反对态度;文科生更倾向于认为作者的写作动机是善意批评,而工科生则倾向于认为作者有恶意抹黑、制造对立的嫌疑,理科生的态度介乎二者之间。 (三)六份湖北答卷概述 在本次接受调查的全部109名同学中,共有9名同学籍贯在湖北,疫情中有6名同学身处湖北(其中有4人身处武汉)。虽然来自湖北的答卷只有六份,很难用以推衍湖北同学的普遍看法,但这六份答卷至少可以反映这六位同学的看法,这些来自疫情“震中”的观点,即使是“沧海一粟”也有着“一粟”的观察角度和启示意义。通过分析这六份问卷,我们发现: 一方面,身处湖北的同学对《方方日记》的关注度确实更高,6名同学对日记均有所关注,身处武汉的4名同学均认为身边关注和讨论日记的人“有一些”甚至“非常多”。 另一方面,虽然湖北同学的关注度相对较高,但是这种关注度就个体而言并非绝对。例如,虽然湖北同学对日记均有所了解,但“持续关注”的只有1人。身处武汉的4名同学对日记都有所阅读,但无人全部读完,阅读一半以下的有3人。湖北其他城市的2名同学,虽然对日记有所了解,但其中有1人完全未读过任何一篇的日记的内容。由此可见,那种认为湖北地区同学必然对日记有所关注和阅读的想法也是一厢情愿的。 身处湖北的同学对日记态度出现变化的较多,6名同学中有2名同学的态度从支持变为反对。对于身边人对日记的态度观察,3名湖北同学认为一般人持“无所谓”态度的更多。武汉的4名同学认为支持日记的人数要比反对日记的更多,湖北其他城市的2名同学均认为“无所谓的更多”。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受调查的同学中,即使同在湖北,身处武汉市的同学与在湖北其他城市的同学的看法也存在差异。这一点在对日记内容是否准确的判断上也得到了体现,身处武汉的同学,有3人认为总体比较客观,而湖北其他城市的同学均认为内容有点片面夸张。 在对作者写作动机的判断上,湖北同学与其他省份同学差异不大。更多的人倾向于认为作者的写作动机是“善意批评”而非“恶意抹黑、制造对立”(但二者相差并不大)。 总体而言,身处湖北的6名同学对日记的关注度较高,但个体差异性较大,关注度并不等于熟悉度和认识深度;湖北同学对日记态度从支持到反对的变化比率较高;在写作动机的判断上,湖北同学和其他省份差异不大。 对《方方日记》态度的变化 对于《方方日记》,部分读者的态度从支持变成反对是一种非常明显的趋向。问卷中,表示态度发生变化的同学(总共20人,从支持变成反对 18人,从反对变成支持的2人),皆被要求提供理由,从中可以归纳出《方方日记》渐渐遭受质疑的主要原因。 第一,《方方日记》未能及时反映时局的变化。一些同学承认,早期的《方方日记》在告知真实情况、反映群众呼声方面做得不错,《方方日记》契合当时的恐慌情绪,借助《方方日记》可以发泄对政府的不满。但是,后来中国的抗疫取得成效而国外疫情爆发,《方方日记》却未能及时反映这种时局的变化,因此丧失了部分支持者。比如有同学批评说“武汉变好了也要渲染悲惨气氛”、“光讲伤痛没有写众人的努力”、“不能一味批判政府”。 第二,《方方日记》的内容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动机、立场渐渐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一些同学反感其内容,认为内容夸张或真实性可疑,表达的情绪偏向负面;一些同学不满其“博取眼球”“舆论造势”“带节奏”的动机;一些同学不满其“为黑而黑”“言必称追责”的立场,认为《方方日记》给了外国媒体抹黑中国的工具。 第三,方方本人对批评的回应也激起了一些人的愤怒,从而影响到他们对于《方方日记》的态度。两位同学明确表示不满意作者对质疑和批评的态度,一位同学认为方方“将异见者全部打成极左人士的行为令人匪夷所思”。 但是,同学们反对《方方日记》并不意味着他们支持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位高中生写给方方阿姨的信》。一直反对《方方日记》的38人中,有25人读过那封信,12人对该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对《方方日记》从支持到反对的18人中,15人读过那封信,8人对该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从收到的20份评价来看,多数人对那封信表达了批评。具体原因如下:(1)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家厌恶这种冒名写作的现象,批评的用词包括“群众对这种炮制已经看透了”“自知丢脸、不敢署名”“矫揉造作”“阴阳怪气”“油腻”“炒作”等;(2)认为信的水平太差,比如“急于定性”“言语过激”等。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这份教师和助教们共同完成的“《方方日记》问卷调查研究报告”只是一个初步性的成果,敬请方家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国法律评论 编辑:贾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