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奖项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31#
发表于 2024-6-3 17:22: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40多所高校公示第34届中国新闻奖拟报送作品,哪家媒体入围最多?
中国新闻奖是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要获中国新闻奖前提是作品要能被报送参评。
参加高校征集推荐,是参评中国新闻奖的重要途径之一。
今年具有报送资格的高校(教研机构)数量为43家,与往年21家的数量相比大幅增加。
按照中国记协要求,多数高校可以报3件作品参评,个别可以报送4件。其中,所在省(区、市)媒体的作品不超过1件,1家新闻单位的作品不超过1件。
近日,高校已陆续公示拟报送参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的作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和浙江、江苏、四川、湖南、江西媒体都有多件作品入选,但也有一些地方没有作品入选。
公示情况(公示完整材料详见原公示网站)如下: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3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脉春秋·历史文化名城篇》第6集广东·佛山(新闻纪录片)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写给未来的留言》(新闻专题)四川日报《川菜遇见总领事之我在四川的最后一日)(国际传播)
2.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拟报送作品(3件):
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什刹海“静”下来了》(通讯)陕西日报《秦岭为媒,长江黄河“牵手”》(报告文学)湖南日报《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
3.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博日历》(应用创新)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寻找最可爱的人》(系列报道)四川封面新闻《大熊猫国家公园内 一个传统村庄的生态转型》(系列报道)
4.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4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系列报道(国际传播)浙江宁波广播电视集团《“跑偏”的公交邮路》(舆论监督报道)湖南日报社《长沙公益跑团帮助视障人士奔跑起来——你是我的眼,带我跑向光明》(通讯)陕西日报社《“我在火烧店当'新村民' !"》(消息)
5.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4件):
四川封面新闻《川流中国》(新闻专题)福建东南网《2023年,“鼓岭之友”穆言灵时间都用在了中美友谊上》(重大主题报道)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里斯本丸”号背后的故事:永不沉没的情谊》(新闻专题)中国日报社《行走中国》(Journeys in China)(系列报道)。
6.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3件):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空箱堆港”的背后》(新闻专题)湖北日报《三位党代表与“一只羊”》(通讯)江苏常州市广播电视台《怎么就成“网红”了?》(新闻访谈)
7.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件):
四川国际传播中心《日本友人蜀国寻踪记Looking for the Three Kingdoms》(国际传播)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黄金时间>问吧》(应用创新)湖南日报社《低镉早稻新品种选育获突破》(消息)
8.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3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国际传播)湖北广播电视台《300万元换来一江清水值!》(消息)湖南常德市广播电视台《驻村日记》(系列报道)
9.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件):
北京广播电视台《落坡岭——受困旅客救援全纪录》(新闻纪录片)江西广播电视台《我家有条“鸡蛋路” 》(重大主题报道)江苏南京广播电视台《the Dream Zoo(一座动物园的理想)》(国际传播)
10.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件):
新华社“千万工程”20年纪录片《绿水青山的回响》(新闻专题)中国日报《Z世代“致电”新时代》(国际传播)中国新闻社《【人权行动看中国】探访世界海拔最高行政村推瓦村“云端”生活》(国际传播)
11.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件):
新华社《网上涉教师失实言论调查:网上教师“失德”有多真/别再让教师卷入舆论漩涡》(舆论监督报道)河北广播电视台《白洋淀:水城共融》(新闻纪录片)江苏扬子晚报《“共富争先·微故事”系列融媒报道》(系列报道)
12.山西大学新闻学院(3件):
山西广播电视台《乡村行 看振兴|新老井》(新闻专题)湖南广播电视台《给青年的信》(重大主题报道)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第一视点 |对话良渚 同在一片星空下》(重大主题报道)
13.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3件):
新华社《微纪录片|习近平调查研究的故事》(新闻纪录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守护黄河秀美安澜(5集)》(系列报道)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决定生死的57分钟通话》(新闻专题)
14.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件):
中国日报《How China Works(解码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经济日报《数字赋能制造“蝶变”——沈阳铁西区采访记》(重大主题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辽宁总站《追寻雷锋——党的光辉照我心》(融合报道)
15.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品(3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六问:河南南阳收割机为何无法下高速?》(舆论监督报道)人民日报《一线调研·经营主体看活力》(系列报道)重庆日报《我们身边的民主》(系列报道)
16.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件):
山西广播电视台《老郭的“凤凰”传奇》(系列报道)安徽广播电视台《用从军报国 点亮青春梦想》(评论)、湖北广播电视台《“幸福食堂”:让老年人吃出“幸福味道”》(新闻专题)
17.复旦大学新闻学院(4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县”在出发》(系列报道)人民日报社《“固本开新谈文化”系列报道》(重大主题报道)陕西日报社《全球朱鹮种群数量破万只》(消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走,咱们回家——专访“灵魂摆渡人”刘德文》(新闻访谈)
18.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3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传感中国:分秒为计守护回家路》(融合报道)解放日报社《上海高质量发展四问》(典型报道)四川在线《水润中国·从东风堰出发——对话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新闻专题)
19.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3件):
新华社三集政论片《伟大的改革》(系列报道)上海新民晚报社《寻猪记:上海“四大名猪”保育情况调查》(系列报道)湖北广播电视台《自来水不自来 村民遭遇吃水难》(舆论监督报道)
20.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件):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了不起的"地瓜"——"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特别报道》(典型报道)新华社《双面“绣”姑苏——人文经济视野下的苏州观察》(系列报道)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沿着运河看中国》(国际传播)
21.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3件):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蓝色循环”项目荣获“地球卫士奖”》(消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浙江总站《共同富裕中国实践》(系列报道)新华社《再宿建德江》(通讯)
22.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件):
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周刊“网红”现象调研《网红主播正起飞》(通讯)安徽网《“跪地求水”》系列报道南京新闻综合频道《百万民国时期户籍卡中查出842名中共地下党员 历史充分证明“人民就是江山”》(消息)
23.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件):
福建广播影视集团《金门学生眼中的厦金“同城生活圈”——谢甫键的Vlog》(新闻专题)浙江卫视《筑梦丝路》(系列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乘风破浪巡海峡》(新闻直播)
24.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件):
江西南昌广播电视台《“舰”证》(新闻专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系列报道)湖南广播电视台《虚假的处罚决定书》(舆论监督报道)
25.山东大学暂未查询到公示信息26.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件)
新华社《近观》(国际传播)浙江卫视《八年磨一“箭” 全球首枚“天然气”燃料火箭今天在酒泉成功发射》(消息)河南广播电视台《追光2023》(系列报道)
27.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件)
新华社《大江焕新颜——人文经济学视野下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观察》(重大主题报道)人民日报《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通讯)湖北日报《苍穹之上,点亮“东方慧眼”》(通讯)
28.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3件):
浙江卫视《巴拿马“闯关”记》(新闻纪录片)四川红星新闻《会员“一充再充”也看不了想看的内容,为什么看电视越来越复杂?》(通讯)湖北卫视《重回长江的江豚》(新闻纪录片)
29.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件):
湖南广播电视台《丝路上的水下考古·泉州探秘》(新闻纪录片)江苏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当下最美丽的土地》(新闻专题)江西上饶市融媒体中心《跨越太平洋的两地“飞书”》(重大主题报道)
30.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品(3件):
江苏新华日报《<南京难民区九十四日记>意外露真容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再添有力证据》(消息)、江苏南京广播电视台《7000 万人“种”下同一朵花》(新闻专题)、四川封面新闻《视频全是摆拍 主播给钱找村民当演员》(通讯)
31.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3件):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哪来的活力”系列调研》(系列报道)浙江杭州人民广播电台《莫把孩子课间活动的"权利"当奖励》(评论)湖南长沙晚报社《项目引领 产业登高--长沙重大引领性产业项目调查报告》(系列报道)
32.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件):
江苏常州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金山”岂能“青山”换?》(舆论监督报道)、重庆华龙网《特稿196位村民,一个都没少!》(通讯)广西柳州1号客户端《“洋面孔”看柳州系列短视频》(国际传播)
33.重庆大学新闻学院(3件):
重庆华龙网《跨越 74 年相隔 1000多公里的寻找有了结果!河北籍烈士名字刻上重庆武隆英雄墙》(通讯)江西大江网、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农民将军夫妇的“传家宝”》(典型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等《遇见习近平》10集(国际传播)
34.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3件):
重庆广电第1眼《对不起,副驾有“拼车”》(新闻专题)、贵州广播电视台《“村超”全民星》(系列报道)、福建东南网《青山有径》(系列报道)
35.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3件):
四川成都日报社《基层不是“机”层 “指尖调研”应休矣》(评论)《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为了2700多名旅客的平安》(通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寻找“浙里”蓝色海湾 浙江海岸带生态修复系列融媒体报道》(新闻专题)
36.贵州大学传媒学院(3件):
湖北广播电视台的新闻专题《十天速成的“金牌月嫂”》江西新余市广播电视台与江西广播电视台的新闻专题《老李头的竹编梦》湖南日报社的消息《一个土家寨涌现150名新型职业农民》
37.云南大学新闻学院(3件):
江西广播电视台《妻子背上的村医》(典型报道)新华社云南分社《元宇宙·职业新体验|郁伍林代表:带你走进“未来老姆登”》(融合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寻古中国之“玉石记”》(新闻纪录片)
38.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件):
江西广播电视台《3·15特别报道·江西—江苏—山东:养殖虾当成野生卖?消费者质疑网络主播带货“虚假宣传”》(舆论监督报道)新华社《微纪录片:习近平的最大爱好》(重大主题报道)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别了,最后的河道村》(新闻纪录片)
39.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件):
新华社《“洋记者”古都西安一日行遇见哪些惊喜?》(国际传播)江西广播电视台《“小雪”回家》(消息)陕西日报社《 宝塔山下的忠诚卫士》(典型报道)
40.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和合之美》(系列报道)江苏新华日报《“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系列报道)四川封面新闻《揭穿视觉贫困谎言》(新闻专题)
41.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3件):
青海广播电视台《在三江源“追”雪豹的人》(消息)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对话社工瓦瓦:因为“这条小鱼在乎”》(新闻访谈)江苏广播电视台《伟大的胜利:抗美援朝启示录第一集<风骨>》(新闻纪录片)
42.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件):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李向阳:我在中国找到了我要的答案》(新媒体纪录片)中国日报社《Towards a shared future: China-Laos Railway connects youth(通往未来的列车:中老铁路连接青春梦想)》(融合报道)宁夏广播电视台《宁夏在六盘山为野生动物搭建“生命通道》(新闻专题)
43.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件):
新华社《党的红色传令兵》(新闻纪录片)江苏省广播电视台《新“县”象印记——探路中国式现代化县域调研行》(系列报道)新疆日报社《榆柳巷里,一场主人缺席的中秋家宴》(通讯)


来源:长江朱建华 (公众号)

编辑:刘诗扬




332#
发表于 2024-6-4 22:07: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拟报送参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作品补充公示

根据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给各教研机构报送单位的相关通知要求,经学部初评工作小组审核、讨论和集体评议,决定增补一件参评作品《留守老家的摄像头》(四川红星新闻),并替换原推荐的作品《川流中国》(四川封面新闻)。现将增补的参评作品予以公示(作品材料详见附件)。
1.新闻纪录片 (新媒体):《留守老家的摄像头》,四川红星新闻  
公示日期:2024年6月4日至2024年6月11日。
公示期间,如对参评作品有异议,可通过信函、邮件和电话方式提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中国传媒大学东配楼313
邮编:100024
电话:010-65783257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
2024年6月4日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编辑:刘诗扬


333#
发表于 2024-6-4 22:16: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公示拟报送第34届中国新闻奖递补作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关于拟报送第34届中国新闻奖推荐作品(递补)的公示
因封面新闻(四川)推荐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内 一个传统村庄的生态转型》不再通过我院报送参评本届中国新闻奖,根据工作程序,我院递补一件推荐作品作为我单位向中国记协报送的参评作品。(作品名称:《人民领袖毛泽东-你不曾远去》,推荐单位:湖南省广播电视总台)
根据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要求,自即日起对该推荐作品相关情况公示如下,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欢迎社会各界监督、评议。公示期间,社会各界均可通过电话、传真、信函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发表意见或提出异议。
电话:010-62781145
传真:010-6277141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新闻奖推荐小组),收件人:梁老师
邮编:100084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4年6月4日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编辑:刘诗扬



334#
发表于 2024-6-16 17:00: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这件以父亲为切入点的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今天是父亲节。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华社以父亲为切入点的作品《父亲·我们·时代》,获评新媒体创意互动一等奖。
采编过程(作品简介):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前夕,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打通线上线下,推出重磅微视频《父亲·我们·时代》。以37年前的油画《父亲》开篇,从父辈的眼神穿越,回望40年来一幕幕“点睛”时刻,致敬改革奋斗者。首尾“父亲”形象呼应,显示出人民注视“父亲”,父亲也在注视着人民,见证春苗破土、春风化雨,目送中国人迈向新的历程。
在角度上邀请第一代改革者的子女讲述父辈故事,包括严宏昌、胡福明、马胜利、姜维等。“聊父亲”的同时,勾勒出改革开放40年的奋斗图卷。结尾处,“老羚羊舍命为小羚羊打开一条生命通道”的故事点出共产党人的改革初心和历史担当。
6分30秒讲述觉醒、敢闯、巨变、初心四个篇章,相互印证,又彼此勾连。结尾通过总书记的原声,寄语未来:“虽然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
该片在多个场景细节上体现技术创新。如巨变篇章中,将特效与真实画面叠加合成,从破败的小渔村出发,将40年深圳沧桑巨变在半分钟内淋漓展现,场景冲破时空限制。该片没有解说,全部用影像和音乐、音效叙事。特别是在“初心”篇章中,融入《江山》一曲作为背景音乐,以其闪现真理光芒的内涵和高亢激越的曲调将全片氛围推向高潮。
社会效果:在庆祝大会召开前夕、各媒体集中播发重点产品之际,微视频《父亲·我们·时代》以历史纵深感、情感浓度取胜,视角独特,从众多的新媒体作品中脱颖而出,为改革开放纪念大会起到预热效果,引发观众向父辈的奋斗致敬!
据不完全统计,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微视频《父亲·我们·时代》总浏览量超过2.1亿人次。覆盖人群超过4.2亿人次,在新媒体端口被800余个头条号、微信公众号、微博转发。其中,在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的浏览量达到了9千万人次,在新华社现场云超过2千万人次,在腾讯视频超过2千万人次。
推荐理由: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前夕,新华社“第一工作室”推出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重磅微视频《父亲·我们·时代》系列创意互动报道。视频从父辈的眼神中“穿越”,回望40年来一幕幕“点睛”时刻,致敬改革奋斗者,鼓舞新一代开启新征程。
同步推出5集国家相册特别节目和“与时代同框”线上线下互动活动。打通线上线下,在北京、上海、深圳3地4个改革标志性地点,设置红色巨幅相框,推出“与时代同框”互动活动,这是新华社融媒体产品“一体化策划、共享资源渠道”模式的全新实践,最大程度强化独家创意的社会影响力,形成全媒体传播效果。
初评评语:该视频从父辈的眼神中“穿越”,很有创意,视角独特,制作精良,技术上有创新,体现的改革开放主题重大,社会影响大,是现象级融媒精品。该视频还打通线上线下,在4个改革标志性地点,推出“与时代同框”互动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影响。 (综合中国记协网)


来源:长江朱建华
编辑:程正元



335#
发表于 2024-6-20 20:36: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34届中国新闻奖自荐、他荐作品初评结果公示



6月19日,第34届中国新闻奖自荐、他荐作品初评会在京召开。本次初评会共评出72件作品(包括报送中国新闻奖定评的作品60件、候补作品12件)进入公示环节。入选作品于2024年6月20日17时至27日17时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http://www.chinaxwcb.com)公示。

初评会现场。樊凡

据统计,今年提交初评办公室的作品共603件,是中国新闻奖开展自荐、他荐以来报送作品数量最多的一届。本次进入公示的72件作品包括消息13件、评论6件、通讯6件、新闻专题10件、新闻纪录片1件、系列报道8件、新闻访谈1件、新闻直播1件、新闻编排1件、新闻业务研究2件、重大主题报道5件、国际传播4件、典型报道4件、舆论监督报道3件、融合报道5件、应用创新2件。

本次自荐、他荐参评作品覆盖中国新闻奖20个评审项目。来自中央和地方的新闻单位以及高校专家学者共25人组成评委会。评委们认为,参评作品不乏优秀之作,以鲜明的主题、真实生动的镜头和文字,对2023年的中国进行了整体的写实造像,体现了当前新闻业的积极成果。许多参评作品报道主题准确、突出、鲜明,在核心宣传上体现了坚定的政治站位,在主题宣传上体现了壮观的中国之变,在民生报道上涌现出一批舆论监督佳作;作品采访扎实过硬,视角独特,见常人之未见,有些作品经过连续数月、整年、数年完成采访;呈现形式丰富多元,综合运用文字、音乐、动画等融媒体元素,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受中国记协委托,今年是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连续第四年组织中国新闻奖自荐、他荐作品初评相关事宜。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336#
发表于 2024-7-1 22:04: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广电总局表彰61档节目、22家单位
[color=rgba(0, 0, 0, 0.9)]2023年,全国广播电视机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等主题,把握时代脉搏、扎根火热生活、遵循创作规律,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创作播出了一大批正能量饱满、艺术水准上乘的精品节目。
[color=rgba(0, 0, 0, 0.9)]为充分发挥优秀节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播电视进一步创新创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专家评审,确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钢的交响》、北京广播电视台《品悟伟人诗词 踔厉奋发前行》等18档广播节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非遗里的中国》、上海广播电视台《思想耀征程》等43档电视节目为“2023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并对每个广播电视节目给予7万元扶持资金。确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等22家单位为“2023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优秀组织机构”。
[color=rgba(0, 0, 0, 0.9)]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认真学习借鉴这些节目的好做法、好经验,聚焦主题主线,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精品创作生产,不断丰富和优化内容供给,生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新时代新气象,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
[color=rgba(0, 0, 0, 0.9)]扶持资金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拨付至各省(区、市)广播电视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各省局负责将扶持资金分发至所属获奖单位。请各省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7月31日前,将收款收据和账户信息(收款单位、账号、开户行、联行号)用邮政特快专递(EMS)邮寄至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电话:010-86096301)。电子票据请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来源:广电业内(公众号)
[color=rgba(0, 0, 0, 0.9)]编辑:李佳
[color=rgba(0, 0, 0, 0.9)]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6kC4y4qKvh9cwzwjGQiWg

337#
发表于 2024-7-2 22:21: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网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决赛榜单揭晓

红网时刻新闻长沙7月2日讯(记者 张瑜)今日,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决赛评选结果正式出炉。湖南大众传媒学院曾玉莹凭借视评作品《山东淄博爆火出圈:用真诚和实际行动创城才是硬道理》摘得本届“评论之星”;山西大学韩羽儿、南京大学叶晴朗,分别凭借漫评《如果能有选择,我希望我们是笑着“离开”的》、文评《“伪怀疑论”:这一网暴利器正在摧毁舆论环境》分获亚、季军。本届“评论之星”覆盖392所高校,收到参赛作品2万余件,共评出一、二、三等奖44件。


湖南大众传媒学院曾玉莹摘得本届“评论之星”。

大众传媒学子“摘星” “视评”作品首次登顶 

《山东淄博爆火出圈:用真诚和实际行动创城才是硬道理》,系红网“青椒计划”系列月度优胜作品。作品梳理了“淄博烧烤”走红的过程。面对镜头,曾玉莹指出,不只是美味的烧烤吸引了大众,“全体淄博人民各行各业为打造淄博形象团结一致的付出和热情,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呼吁,“希望其他城市能吸收淄博创城的速度和经验,用真诚和实际行动来打造自身,让更多魅力城市火爆出圈”。

这一作品得到众多评委认可,如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飞,肯定对作者的表达风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编辑郑根岭,既认可了该作品,还从专业角度提出建议,“应插入一些相关视频、图片”。最终,作品以79.7分排名第一。这是自2021年“评论之星”新增“视评”赛道以来,视频类作品首次夺冠。


山西大学韩羽儿(左)、南京大学叶晴朗(右),分获亚、季军。

392所高校投稿“2万+” 44件佳作突出重围

山西大学学子韩羽儿在长漫画《如果能有选择,我希望我们是笑着“离开”的》中,她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安宁医护”。吴飞教授认为,该作品“画面有冲击力,视角的选择很巧妙”。祝华新老师表示,“字里行间有对生命尊严的思考和真诚维护”。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王传宝教授,均肯定了该作品的感染力,认为“有共情代入感”。

南京大学叶晴朗的文字评论《“伪怀疑论”:这一网暴利器正在摧毁舆论环境》指出,“‘伪怀疑论’的盛行是社会互信缺失所推动的结果,但反过来,却又更加猛烈地冲击着社会互信。”祝华新点评表示,应该要从法治、从文化心理建设、从民心民意提振等方面,努力做出改变。

大赛期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392所高校学子,共上传文评、视评、漫评2万多件。决赛由《新京报》编委兼评论主编于德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王传宝、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吴飞等9位专家担任评审。44件作品“突出重围”,分别一、二、三等奖。其中,山西大学王昕越、西南科技大学刘小萄、中国人民大学薛思远等21人(组)的作品获二等奖;中央财经大学林厚臻、湖南工业大学陈自强、湖南师范大学刘文暄、清华大学甘泽霖生等20人(组)的作品获三等奖。

10所高校获组织奖  20位优秀教师上榜

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表达己见、发出最强音的平台,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学会独立思考,打造全国高校新闻评论教学的线上基地。

本届“评论之星”选拔赛期间,红网联合各高校共同推出36场“评论之星”高校推介会活动。在推介会上,各高校新闻院负责人、新闻评论课老师积极引导广大学子以评论之星为平台,参与评论实践。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等获评“优秀组织单位”称号,魏猛、刘海明、李文学等20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老师”。



  附:红网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决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视频类 曾玉莹 湖南大众传媒学院   山东淄博爆火出圈:用真诚和实际行动创城才是硬道理

漫评类 韩羽儿 山西大学    如果能有选择,我希望我们是笑着“离开”的

文字类 叶晴朗 南京大学  “伪怀疑论”:这一网暴利器正在摧毁舆论环境

二等奖

1、文字类

王昕越 山西大学          走得出浪浪山,却走不出书简湖?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刘小萄 西南科技大学        给“卖崽青蛙”一条生路,也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温度

薛思远 中国人民大学        “强迫卖惨”这一套,观众已经不愿买账

刘佳艳 重庆大学          AI赋能传媒,技术浪潮下媒体人如何端稳饭碗?

方  凯 青岛农业大学        新闻反转后,可怕的是对善和良知的犹豫与怀疑

袁  潇 郑州大学          任正非称“苹果是华为的老师”:企业大发展,需要大格局

岳小萌 中国人民大学        《辛德勒的名单》评分骤降:电影艺术不必作为出气筒

梁宇飞 河西学院          文科就是“舔”?别把功利主义同人文学科划等号

崔恩惠 复旦大学          我在“B站”上大学,那真正的大学呢?

刘一昂 吉林大学          对本土化的“上海万圣节”,舆论不必草木皆兵

高  畅 西南财经大学        《我本是高山》引争议,请正视“她”的力量

2、视频类


潘雨晨 吴宣萱 张伊妍 郑州大学  视评 | 崇洋媚外?“洋节中用”不应上纲上线

关鹏程 西南民族大学       视评 | 别让“预制菜”预制我们的选择

朱诗琪 滕舒彤 文思佳 王文杰 何小雨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视评 | 年轻人买彩票,到底在买啥?

肖凯月 杨江兰 袁维 李雯雯 河西学院  视评 | 让孩子边输液边写作业,有必要吗?

叶颖珊 高一诺 河海大学       视评 | 告别“打击式教育”:一场时代变革下的自省

3、漫画类

龚倚蝶 孙予轩 重庆大学     漫评 | 请调好相机的“焦距”

韩羽儿 郭星宇 侯茹馨 山西大学 漫评 | 最温暖的冷色调:你是否听到了大海的悲泣?

黄晶莹 重庆大学         评论之星·漫评 | 条条大路通贷款?企业平台责无旁“贷”

彭 云 重庆大学         漫评 | X星球娱乐记者的“深度报道”

龚欣儿 房一诺 北京体育大学   漫评 | 别让忍耐成为习惯

三等奖

韩 艺 魏 琼 瞿千惠 董浚生 河西学院  视评 |“0元提货”迷人眼,新型诈骗需警惕

刘诗琪 赵文哲 胡 映 王思雨 齐文杰 周隽如 四川大学 视评 | 搭子社交:让年轻人拥有恰到好处的陪伴

郭皓璟 北京交通大学 政府食堂向游客开放:是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生动诠释

华国炜 重庆大学   兼顾“公益”与“盈利”,让公共体育场馆“物尽其用”

雅洁璇 苏 玥 潘璐游 西南财经大学 视评 |“摇一摇”开屏广告关不掉?如此乱象当休矣

林厚臻 中央财经大学  “四天工作制”可实现,但距离仍较远

张 婷 西南科技大学  摆摊洗鞋月入过万?我们不需要“伪励志”捏造的美好

肖凯月 杨江兰 李雯雯 袁 维 河西学院 视评 | 学生课间被“圈养”,请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陈自强 湖南工业大学  禁止私熏腊肉,真的是“为了应对大气污染”吗?

杨茜雯 苏州大学    建立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别让公开课成“表演场”

韩佳序 中国人民大学  “同宿舍全员保研”惹争议,套路化宣传当休矣

刘文暄 湖南师范大学  从戏剧冲突看现实冲突:避免走上“极端女权主义”的歪路

陈煜戈 曾 娜 易宇环 王雅轩 罗旭岚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视评 | 保护方言,给文化更大的舞台

甘泽霖 清华大学    精子运动违背牛顿第三定律?媒体应少些炒作多点常识

于佳欣 浙江传媒学院  微博新增访客记录功能,不要再脱去我们仅剩不多的“隐身衣”了

文忆莹 重庆大学    亚运会BGM火爆出圈,有“温度”才会有“热度”

刘子鸣 青岛大学    招聘要求“老家来自农村”,是对求职者的职场PUA

申颜铭 胡麒麟 梁 伟 罗展鹏 杨静怡 周鳞蔚 重庆三峡学院 视评 | 于文亮爆火,平凡人的自信不应被埋没

姜子豪 郑州大学    不叫爹就给差评?平台不能让外卖骑手跪着挣钱

闫潇冉 郑州大学    地铁禁止惊悚妆容入站:个人自由诚可贵,公共秩序不能抛

来源:红网

作者:红辣椒评论

编辑:张瑜

来源:红辣椒评论网
编辑:李佳
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9/50/13907509.html

338#
发表于 2024-7-3 21:12:3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34届中国新闻奖、第18届长江韬奋奖参评材料今起公示!


来源:中国记协
编辑:李佳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Fkksv7lm9NGUasr09rPNA


339#
发表于 2024-7-13 21:26:10 | 只看该作者
参评舆论监督报道的中国新闻奖作品,3年来为何持续减少?

最近,因为新京报的一篇报道,舆论监督报道再一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新闻界的同行对此讨论还挺热烈。
自第32届中国新闻奖改革开始,这个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专门设置了舆论监督报道,目的不言自明。
根据评选办法,舆论监督报道是指“揭示社会存在问题、维护公平正义、促进时代进步的新闻作品”,要求“应事实准确充分,报道客观全面,富有建设性,切实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
新修订的、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有关人民政府和部门应当做好新闻媒体服务引导工作,支持新闻媒体开展采访报道和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写进法律,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期待。
舆论监督报道成为中国新闻奖20个奖项之一,已有3年时间,但情况似乎并不乐观。
最直接的体现是,3年来参评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的作品,不仅没有增加,相反还在持续减少。
根据公示材料:参评第32届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的作品共有63件,参评33届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的作品共有56件,参评34届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的作品共有50件。
对比3年数据,相当于每年减少了10%。这说明了什么呢?


3年来参评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的公示作品数量在持续下降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E_UFjjpM83bmeZelSeRwA
编辑:李梦瑶


微信图片_20240713212351.png (124.18 KB, 下载次数: 2)

微信图片_20240713212351.png
340#
发表于 2024-7-16 12:43: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学哲学的他,10次获中国新闻奖,善于从公共信息中发现独家新闻

用新闻推动社会进步
吴湘韩
作者简介:中国青年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高级编辑,10次获得中国新闻奖,2007年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16年获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在全媒体融合创新、重大报道组织策划、深度报道、 舆论监督、 日常新闻采编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学术研究或新闻业务期刊发表有关新闻业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研究论文30余篇。


2016年11月,吴湘韩荣获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


屈指算来,到今年7月,距我第一次走进北京东二环旁的海运仓2号院就满30年了。小院里挺立着的两棵古槐树,见证了我的成长、奋斗和生命融入中国青年报历史底稿中的历程……蓦然回首30年新闻路,我和许多中青报人一起,用心用情用力,与时代同行、为改革鼓呼、为青春喝彩,守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30年,我在不同的新闻岗位上尽心尽责,大致可划为3个10年:10年当记者、10年做编辑、10年参与融合改革。

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
人生充满偶然。“你是学哲学的,怎么当记者了?”总有人这样问我。
30年前的毕业季,我已在武汉大学读了本硕7年哲学,并被保送为导师雍涛教授的博士生。但我想先参加工作,当时湖北人民出版社已确定接收我,并且经学校批准保留博士生学籍两年。
计划不如变化快!我突然收到一封北京来信:是否愿意到中国青年报社工作?来信人是时任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主任谢湘,当时社会调查中心刚成立不久,急需人手。我很犹豫,征询导师意见后就婉拒了她,但晚上辗转反侧,想当记者的强烈冲动涌上心头:回忆起我写的第一篇稿件就是高二暑假那年,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农村五保户“打抱不平”,当时认为记者是一个可以为百姓说话的职业。大学和读研期间,我虽然学的是哲学专业,但选修了部分新闻学专业课程,业余时间喜欢做一些采访、社会问题调查,在校报上发表一些新闻评论。于是第二天,我又给谢湘回电,表示想到中国青年报社工作,并把相关材料寄给她。就这样,我进入中国青年报社,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
“湖广熟,天下足。”两湖是一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但也是水灾频仍的地方。我先后作为中国青年报社驻湖北、湖南记者,参与多次抗洪报道。
1995年夏,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频降,江河水位猛涨。我当时驻扎湖北记者站,站在江堤上,看着“惊涛拍岸”的险景,一个问题出现在脑海:为什么水越来越大,堤越修越高?
带着疑问,我走访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并从防洪标准、水利投入、水利设施等方面对长江防洪问题进行反思,得出“上游山区的水土流失是长江流域水患问题的症结所在,要从根本上解决长江洪水的威胁,必须在堤防、拦蓄水库等工程设施的基础上,搞好上游山区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综合治理……仅靠抢险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结论。
1996年湖南遭遇洪水,汪洋一片。我赶到抗洪前线,注意收集素材,并利用参加会议的机会,采访了部分地方领导和水利专家。10月,发表《居安须思危》《几分人祸》《呼唤科学》《9·15决策》等4篇“湖南灾后反思”系列,从水土流失、围湖造田、任意侵占洪道等方面分析了江湖行洪能力降低的原因,并提出多次漫溃的巴垸要退田还湖等观点。
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中国青年报调兵遣将,在长江沿线布下“重兵”。前期我主要驻守湖南岳阳,后期足迹遍及湖北省公安县到江西省余干县的千里江堤。一幕幕抗洪抢险的激烈悲壮场面,促使我这个“思考型”记者不断反思……



1998年,本文作者(左一)在内昆线铁路建设工地采访。



1999年湖南又发生大洪水。我在汉寿县大南湖乡武竺山村采访时,遇到一位老人——郭幸初,他既是围湖造田的历史见证人,又是退田还湖的现场感受者。在经历洪水反复劫难之后,湖区人们在反思也在觉醒:曾4年中3次溃决的汉寿县青山湖垸是全国率先退田还湖的,垸内4000多人移民建镇。我敏锐地意识到,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人们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于是,写就《洞庭大规模退田还湖》一文,发表在2000年1月5日的中国青年报上。随后,新华社发布通稿,人民日报等纷纷予以全文刊载。这篇报道荣获中国新闻奖,被收入粤教版语文选修教材。
驻站期间,每当洪灾、矿难、火灾、爆炸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我大多赶赴现场,及时发回报道,努力体现作为记者的职业激情、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我坚持践行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宣传方针,采写了众多有影响的人物典型报道。比如,深受农民欢迎的青年知识分子党员干部重大典型、“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吴奇修的先进事迹,就是我最早独家报道的,1997年7月头版头条报道其先进事迹并配发评论,此后持续追踪报道;获“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的冯圣兵,也是在我的笔下走上中国青年报版面的……

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感受新闻的力量
“我连夜疾书,给当时的湖南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写了一封信……”今年5月19日,在湖南今日女报社首席记者谭里和自传《天赐的拐杖》读者座谈会上,湖南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原主任委员、89岁高龄的傅学俭对此事仍记忆清晰,他一边说,一边举起记载他当年为残疾人谭里和奔波呼吁的书。
傅老的动情讲述勾起我20多年前的回忆:
那是2001年8月22日下午,谭里和拄着拐杖来到中国青年报社驻湖南记者站,向我诉说自己的高考成绩理科513分,虽然上了一般本科线,超过湖南中医学院投档线7分,但很可能被拒之门外。
那是他第三次参加高考。我对他的遭遇深表同情,开始深入调查。8月25日,我采写的《残疾考生为何难圆大学梦》在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见报。
据悉,2001年湖南全省超过本科线的残疾考生,经过省招生办的努力,绝大部分被录取了,但仍有谭里和、梁勇、贺琳等7名残疾考生被拒之门外。傅老心急如焚,连夜奋笔疾书,写了一封《关于确保我省“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的建议信》,加急送交给湖南省政府主要领导。
领导批示要求省教育厅予以落实,并向社会承诺:本省高校保证“符合国家规定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全部入学。
除1名考生表示第二年继续参加高考外,其余6名考生全部被湖南省高校录取。湖南的做法被中国残联作为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益的经验推向全国
受我的影响,谭里和后来也当上了记者,拄着拐杖走遍三湘四水,“用笔助残、用笔扶残”,采写了数百万字有温度、有深度的民生新闻,促进基层大量民生问题的解决,用报道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
一名新闻记者要履行好新闻监督职责,离不开采写调查性报道。新闻媒体只有进行广泛的建设性调查性报道,才能尽到媒体职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曾有领导在我的作品研讨会上说:“我觉得一个33岁的年轻人,写出这么多有影响力,甚至有震撼力的作品确实是非常可贵的。我觉得吴湘韩敢于发现问题,抓住问题,他从一个具体的事件、一个具体的问题入手,抓住一个点,但是它涉及一个根本问题。

2013年10月,本文作者(右一)在东风汽车公司采访青年职工成长故事。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从社会普遍关注、相关部门正在解决或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入手列出选题清单,努力用有影响力的报道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以期积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推动社会前行的步伐。我把选题当课题研究,用心用力做深做透,在严守新闻宣传纪律的前提下,推出一大批促进高考招生改革、公务员考试体检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院士制度改革等推动社会进步的报道。回顾这些报道,我深深感受到媒体的力量和新闻工作的价值,也感受到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

“六不”原则写入大学新闻教科书
2004年,中国青年报改扩版,推出“特别报道”版,以加强作为综合性日报的深度报道,保证有充足的版面对重大新闻事件做多角度多侧面深入的报道。
2005年,我成为特别报道部主要负责人,更专注于建设性的舆论监督,提出“开掘真相,影响今天”的办版理念,并对栏目进行个性化改造,专门设置了“今日出击”栏目,推出一大批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报道。该栏目创办不到两年,即获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和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08年10月21日,我在某网站看到“山西封口费事件”的帖子,文字不多;几经辗转,我找到举报人,“封口”得以突破并推出报道。该系列报道成为中国青年报2008年度影响最大的舆论监督报道。这组报道采访扎实,文风朴实,用证据说话,客观真实,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时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的米博华在中国新闻奖评审会上评价说,“以令人信服的事实,以扎实的采访作风,使报道极具冲击力,给人以极大震动。”
作为一家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栏目,理所当然要有社会担当,坚持建设性,强化舆论引导和社会责任。我提出在采编过程中坚持“六不原则”:不撕裂社会伤口;不增加社会焦虑;不扩大阶层裂痕;不加剧社会对立情绪;不做“一叶而知秋”的推论或全称判断;不低俗。对可能撕裂社会伤口、增加社会焦虑的选题,宁肯放弃。“六不原则”被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所引用。
如何做到让特别报道既安全又好看、影响力更大?“今日出击”栏目的探索理念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是严把选题关,注重理性和建设性。坚持选取有样本意义、涉及公共利益的大事件,尽量不做极端个案的选题;坚持选取有人文价值、有思想含量的选题,放弃偶发的一般性的突发性事件报道;坚持严肃、重大的选题价值取向;以硬新闻(事件新闻)为主,尽量不做宏观的、主题静态的选题。尽量做到“宏观问题微观化、抽象问题具象化,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细节化”。
二是坚持新闻规范化操作,注重客观平衡。扎实采访,用证据说话,努力追寻真相。
三是挖掘真相,注重提高记者突破力。
四是团队协同作战,注重整体策划。
我主持特别报道部工作9年间,部门先后有5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2人获长江韬奋奖;主办5届全国深度报道研讨会。在中青报每月的读者评估报告中,“特别报道”版综合排名稳居9个新闻版面中第二,被报社评为“最有影响力的版面”之一,多篇报道被评为“最有影响力的报道”,我也因此被评为报社“最佳编辑”。

参与融合改革十年磨一“厨”
近年来,多项权威研究报告显示,中青报融合传播指数、综合传播力指数、微信公众号传播力、移动端直接用户数等均居中央新闻媒体前列。
2007年开始,我作为两会特刊主编协助报社领导组织策划全国两会等重大新闻报道。从2014年年底开始,我协助报社主要领导全力推动报社全媒体融合转型发展,转战移动端主阵地,为建设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青年报特色的融合转型之路。
2014年11月起,我担任全媒体协调中心主任,负责协调报社所辖网站、新媒体等各平台、各采编部门的全媒体内容生产、分发传播、整合运营。除负责日常全媒体报道协调工作外,我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与全媒体采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中央厨房”建设工作,推动了移动融合采编客户端正式投入使用。


2016年3月,本文作者组织策划中国青年报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

我牵头负责的中国青年报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以“强信心,聚共识,同奋斗”为总主题,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紧扣议程,以“青年关注,关注青年”“青年化阐释,可视化传播”为报道思路,聚焦“国之大者”与青年发展,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发挥融媒“云厨”优势,创制出更多可视化精品,青年特色更加鲜明,青年气质更加彰显。
作为编委会成员和班子成员,我参与轮值,主持日常采编工作10多年,积极主动学习、熟练掌握新闻宣传政策,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审核严、把关准,严守阵地,努力把讲政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穿到负责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蓦然回首30年新闻路
2016年11月2日,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揭晓,我名列韬奋系列。获奖于我是一种幸运,更是激励和鞭策……
长期工作中,我之所以能形成自己的新闻业务特色,7年的哲学思维训练功不可没。一个个选题就如同一个个课题,一场场报道就像布局下棋。新闻采访正需要掌握认识社会的方法论,需要深入地调查研究。
从公共信息中发现独家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及其经验、知识积累极为重要。根据我多年采访经验,常用以下几种思维方式:
一是求异思维,从同类新闻事件中找出它的本质特点、个性特征,并尽可能地设法避开其他记者采写的内容;
二是求同思维,从同类社会现象中找出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内容;
三是逆向思维,不顺着新闻发布者或多数人的思维方向思考,而是进行反向思考;
四是求因思维,也就是要多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反腐新闻层出不穷,如何不落入写侦破过程、审判侧记、判决结果的俗套?怎样写出新意?我的体会是:一是从案件的个性中寻求新闻点;二是从许多同类案件的共性中找出普遍现象;三是从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中解剖典型;四是寻找制度空白点。
走上领导岗位,工作千头万绪,常常多线多点作战,更要学会“弹钢琴”,即抓重点、抓关键。
回顾30年新闻路,我有几点职业感悟:
一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主动创新。特别是与商业平台合作开展活动或进行内容生产时,要以我为主,坚持主导,与合作方共同策划,坚持创意主导;始终把好活动的内容关和导向关,所涉及内容都要由己方审核;要全面把控活动主题、流程、主持词及相关现场物料。
二要把新闻作为事业、学问,把选题作为课题来研究,促进报道深入,便不会人云亦云。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新闻,都需要大胆假设,勇于质疑。只有“边破边立”,学术才能创新,新闻才能更客观准确。二者都需要求真务实的态度和艰苦细致的作风。做学问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做好调查性报道也是一个不断探寻事实真相的过程。
三新闻永远是新的,实践永远是认识的来源。不存在先验的、全知全能的大模型,奔赴现场的记者永远不可替代。
四媒体融合改革永远在路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断赋能内容创新,不容我们懈怠。当务之急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内容生产质量、传播的效力和安全度;主力军在向互联网主阵地转移的同时,要着力利用自身优势,以“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为模式,开发运营好自主可控的移动端平台。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4年6月(下),原标题为《30年新闻路:用心用情用力尽责》。
责任编辑:喻瑾新媒体编辑:曹雅芳 王晴(实习) 林锦淼(实习)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4EaqcURYrJZy6mSSokTWA

编辑:刘诗扬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