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学哲学的他,10次获中国新闻奖,善于从公共信息中发现独家新闻
用新闻推动社会进步 吴湘韩 作者简介:中国青年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高级编辑,10次获得中国新闻奖,2007年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16年获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在全媒体融合创新、重大报道组织策划、深度报道、 舆论监督、 日常新闻采编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学术研究或新闻业务期刊发表有关新闻业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研究论文30余篇。
2016年11月,吴湘韩荣获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
屈指算来,到今年7月,距我第一次走进北京东二环旁的海运仓2号院就满30年了。小院里挺立着的两棵古槐树,见证了我的成长、奋斗和生命融入中国青年报历史底稿中的历程……蓦然回首30年新闻路,我和许多中青报人一起,用心用情用力,与时代同行、为改革鼓呼、为青春喝彩,守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30年,我在不同的新闻岗位上尽心尽责,大致可划为3个10年:10年当记者、10年做编辑、10年参与融合改革。
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 人生充满偶然。“你是学哲学的,怎么当记者了?”总有人这样问我。 30年前的毕业季,我已在武汉大学读了本硕7年哲学,并被保送为导师雍涛教授的博士生。但我想先参加工作,当时湖北人民出版社已确定接收我,并且经学校批准保留博士生学籍两年。 计划不如变化快!我突然收到一封北京来信:是否愿意到中国青年报社工作?来信人是时任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主任谢湘,当时社会调查中心刚成立不久,急需人手。我很犹豫,征询导师意见后就婉拒了她,但晚上辗转反侧,想当记者的强烈冲动涌上心头:回忆起我写的第一篇稿件就是高二暑假那年,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农村五保户“打抱不平”,当时认为记者是一个可以为百姓说话的职业。大学和读研期间,我虽然学的是哲学专业,但选修了部分新闻学专业课程,业余时间喜欢做一些采访、社会问题调查,在校报上发表一些新闻评论。于是第二天,我又给谢湘回电,表示想到中国青年报社工作,并把相关材料寄给她。就这样,我进入中国青年报社,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 “湖广熟,天下足。”两湖是一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但也是水灾频仍的地方。我先后作为中国青年报社驻湖北、湖南记者,参与多次抗洪报道。 1995年夏,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频降,江河水位猛涨。我当时驻扎湖北记者站,站在江堤上,看着“惊涛拍岸”的险景,一个问题出现在脑海:为什么水越来越大,堤越修越高? 带着疑问,我走访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并从防洪标准、水利投入、水利设施等方面对长江防洪问题进行反思,得出“上游山区的水土流失是长江流域水患问题的症结所在,要从根本上解决长江洪水的威胁,必须在堤防、拦蓄水库等工程设施的基础上,搞好上游山区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综合治理……仅靠抢险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结论。 1996年湖南遭遇洪水,汪洋一片。我赶到抗洪前线,注意收集素材,并利用参加会议的机会,采访了部分地方领导和水利专家。10月,发表《居安须思危》《几分人祸》《呼唤科学》《9·15决策》等4篇“湖南灾后反思”系列,从水土流失、围湖造田、任意侵占洪道等方面分析了江湖行洪能力降低的原因,并提出多次漫溃的巴垸要退田还湖等观点。 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中国青年报调兵遣将,在长江沿线布下“重兵”。前期我主要驻守湖南岳阳,后期足迹遍及湖北省公安县到江西省余干县的千里江堤。一幕幕抗洪抢险的激烈悲壮场面,促使我这个“思考型”记者不断反思……
1998年,本文作者(左一)在内昆线铁路建设工地采访。
1999年湖南又发生大洪水。我在汉寿县大南湖乡武竺山村采访时,遇到一位老人——郭幸初,他既是围湖造田的历史见证人,又是退田还湖的现场感受者。在经历洪水反复劫难之后,湖区人们在反思也在觉醒:曾4年中3次溃决的汉寿县青山湖垸是全国率先退田还湖的,垸内4000多人移民建镇。 我敏锐地意识到,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人们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于是,写就《洞庭大规模退田还湖》一文,发表在2000年1月5日的中国青年报上。随后,新华社发布通稿,人民日报等纷纷予以全文刊载。这篇报道荣获中国新闻奖,被收入粤教版语文选修教材。 驻站期间,每当洪灾、矿难、火灾、爆炸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我大多赶赴现场,及时发回报道,努力体现作为记者的职业激情、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我坚持践行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宣传方针,采写了众多有影响的人物典型报道。比如,深受农民欢迎的青年知识分子党员干部重大典型、“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吴奇修的先进事迹,就是我最早独家报道的,1997年7月头版头条报道其先进事迹并配发评论,此后持续追踪报道;获“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的冯圣兵,也是在我的笔下走上中国青年报版面的……
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感受新闻的力量 “我连夜疾书,给当时的湖南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写了一封信……”今年5月19日,在湖南今日女报社首席记者谭里和自传《天赐的拐杖》读者座谈会上,湖南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原主任委员、89岁高龄的傅学俭对此事仍记忆清晰,他一边说,一边举起记载他当年为残疾人谭里和奔波呼吁的书。 傅老的动情讲述勾起我20多年前的回忆: 那是2001年8月22日下午,谭里和拄着拐杖来到中国青年报社驻湖南记者站,向我诉说自己的高考成绩理科513分,虽然上了一般本科线,超过湖南中医学院投档线7分,但很可能被拒之门外。 那是他第三次参加高考。我对他的遭遇深表同情,开始深入调查。8月25日,我采写的《残疾考生为何难圆大学梦》在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见报。 据悉,2001年湖南全省超过本科线的残疾考生,经过省招生办的努力,绝大部分被录取了,但仍有谭里和、梁勇、贺琳等7名残疾考生被拒之门外。傅老心急如焚,连夜奋笔疾书,写了一封《关于确保我省“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的建议信》,加急送交给湖南省政府主要领导。 领导批示要求省教育厅予以落实,并向社会承诺:本省高校保证“符合国家规定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全部入学。 除1名考生表示第二年继续参加高考外,其余6名考生全部被湖南省高校录取。湖南的做法被中国残联作为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益的经验推向全国。 受我的影响,谭里和后来也当上了记者,拄着拐杖走遍三湘四水,“用笔助残、用笔扶残”,采写了数百万字有温度、有深度的民生新闻,促进基层大量民生问题的解决,用报道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 一名新闻记者要履行好新闻监督职责,离不开采写调查性报道。新闻媒体只有进行广泛的建设性调查性报道,才能尽到媒体职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曾有领导在我的作品研讨会上说:“我觉得一个33岁的年轻人,写出这么多有影响力,甚至有震撼力的作品确实是非常可贵的。我觉得吴湘韩敢于发现问题,抓住问题,他从一个具体的事件、一个具体的问题入手,抓住一个点,但是它涉及一个根本问题。”
2013年10月,本文作者(右一)在东风汽车公司采访青年职工成长故事。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从社会普遍关注、相关部门正在解决或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入手列出选题清单,努力用有影响力的报道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以期积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推动社会前行的步伐。 我把选题当课题研究,用心用力做深做透,在严守新闻宣传纪律的前提下,推出一大批促进高考招生改革、公务员考试体检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院士制度改革等推动社会进步的报道。回顾这些报道,我深深感受到媒体的力量和新闻工作的价值,也感受到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
“六不”原则写入大学新闻教科书 2004年,中国青年报改扩版,推出“特别报道”版,以加强作为综合性日报的深度报道,保证有充足的版面对重大新闻事件做多角度多侧面深入的报道。 2005年,我成为特别报道部主要负责人,更专注于建设性的舆论监督,提出“开掘真相,影响今天”的办版理念,并对栏目进行个性化改造,专门设置了“今日出击”栏目,推出一大批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报道。该栏目创办不到两年,即获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和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08年10月21日,我在某网站看到“山西封口费事件”的帖子,文字不多;几经辗转,我找到举报人,“封口”得以突破并推出报道。该系列报道成为中国青年报2008年度影响最大的舆论监督报道。这组报道采访扎实,文风朴实,用证据说话,客观真实,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时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的米博华在中国新闻奖评审会上评价说,“以令人信服的事实,以扎实的采访作风,使报道极具冲击力,给人以极大震动。” 作为一家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栏目,理所当然要有社会担当,坚持建设性,强化舆论引导和社会责任。我提出在采编过程中坚持“六不原则”:不撕裂社会伤口;不增加社会焦虑;不扩大阶层裂痕;不加剧社会对立情绪;不做“一叶而知秋”的推论或全称判断;不低俗。对可能撕裂社会伤口、增加社会焦虑的选题,宁肯放弃。“六不原则”被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所引用。 如何做到让特别报道既安全又好看、影响力更大?“今日出击”栏目的探索理念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是严把选题关,注重理性和建设性。坚持选取有样本意义、涉及公共利益的大事件,尽量不做极端个案的选题;坚持选取有人文价值、有思想含量的选题,放弃偶发的一般性的突发性事件报道;坚持严肃、重大的选题价值取向;以硬新闻(事件新闻)为主,尽量不做宏观的、主题静态的选题。尽量做到“宏观问题微观化、抽象问题具象化,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细节化”。 二是坚持新闻规范化操作,注重客观平衡。扎实采访,用证据说话,努力追寻真相。 三是挖掘真相,注重提高记者突破力。 四是团队协同作战,注重整体策划。 我主持特别报道部工作9年间,部门先后有5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2人获长江韬奋奖;主办5届全国深度报道研讨会。在中青报每月的读者评估报告中,“特别报道”版综合排名稳居9个新闻版面中第二,被报社评为“最有影响力的版面”之一,多篇报道被评为“最有影响力的报道”,我也因此被评为报社“最佳编辑”。
参与融合改革十年磨一“厨” 近年来,多项权威研究报告显示,中青报融合传播指数、综合传播力指数、微信公众号传播力、移动端直接用户数等均居中央新闻媒体前列。 自2007年开始,我作为两会特刊主编协助报社领导组织策划全国两会等重大新闻报道。从2014年年底开始,我协助报社主要领导全力推动报社全媒体融合转型发展,转战移动端主阵地,为建设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青年报特色的融合转型之路。 2014年11月起,我担任全媒体协调中心主任,负责协调报社所辖网站、新媒体等各平台、各采编部门的全媒体内容生产、分发传播、整合运营。除负责日常全媒体报道协调工作外,我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与全媒体采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中央厨房”建设工作,推动了移动融合采编客户端正式投入使用。 2016年3月,本文作者组织策划中国青年报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
我牵头负责的中国青年报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以“强信心,聚共识,同奋斗”为总主题,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紧扣议程,以“青年关注,关注青年”“青年化阐释,可视化传播”为报道思路,聚焦“国之大者”与青年发展,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发挥融媒“云厨”优势,创制出更多可视化精品,青年特色更加鲜明,青年气质更加彰显。 作为编委会成员和班子成员,我参与轮值,主持日常采编工作10多年,积极主动学习、熟练掌握新闻宣传政策,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审核严、把关准,严守阵地,努力把讲政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穿到负责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蓦然回首30年新闻路 2016年11月2日,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揭晓,我名列韬奋系列。获奖于我是一种幸运,更是激励和鞭策…… 长期工作中,我之所以能形成自己的新闻业务特色,7年的哲学思维训练功不可没。一个个选题就如同一个个课题,一场场报道就像布局下棋。新闻采访正需要掌握认识社会的方法论,需要深入地调查研究。 从公共信息中发现独家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及其经验、知识积累极为重要。根据我多年采访经验,常用以下几种思维方式: 一是求异思维,从同类新闻事件中找出它的本质特点、个性特征,并尽可能地设法避开其他记者采写的内容; 二是求同思维,从同类社会现象中找出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内容; 三是逆向思维,不顺着新闻发布者或多数人的思维方向思考,而是进行反向思考; 四是求因思维,也就是要多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反腐新闻层出不穷,如何不落入写侦破过程、审判侧记、判决结果的俗套?怎样写出新意?我的体会是:一是从案件的个性中寻求新闻点;二是从许多同类案件的共性中找出普遍现象;三是从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中解剖典型;四是寻找制度空白点。 走上领导岗位,工作千头万绪,常常多线多点作战,更要学会“弹钢琴”,即抓重点、抓关键。 回顾30年新闻路,我有几点职业感悟: 一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主动创新。特别是与商业平台合作开展活动或进行内容生产时,要以我为主,坚持主导,与合作方共同策划,坚持创意主导;始终把好活动的内容关和导向关,所涉及内容都要由己方审核;要全面把控活动主题、流程、主持词及相关现场物料。 二要把新闻作为事业、学问,把选题作为课题来研究,促进报道深入,便不会人云亦云。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新闻,都需要大胆假设,勇于质疑。只有“边破边立”,学术才能创新,新闻才能更客观准确。二者都需要求真务实的态度和艰苦细致的作风。做学问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做好调查性报道也是一个不断探寻事实真相的过程。 三新闻永远是新的,实践永远是认识的来源。不存在先验的、全知全能的大模型,奔赴现场的记者永远不可替代。 四媒体融合改革永远在路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断赋能内容创新,不容我们懈怠。当务之急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内容生产质量、传播的效力和安全度;主力军在向互联网主阵地转移的同时,要着力利用自身优势,以“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为模式,开发运营好自主可控的移动端平台。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4年6月(下),原标题为《30年新闻路:用心用情用力尽责》。 责任编辑:喻瑾新媒体编辑:曹雅芳 王晴(实习) 林锦淼(实习)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4EaqcURYrJZy6mSSokTWA
编辑:刘诗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