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马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事实核查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31#
发表于 2017-1-5 00:04: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个人购汇申请书》,关谁的门,打谁的狗?
每个中国人,每个使用人民币的人,都在2017年收到了央妈的新年礼物,《个人购汇申请书》。这礼物是干嘛用的?就是境内换汇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2017年大戏《关门打狗》,正式上演!


你必须佩服央妈,它简直把“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优良传统演绎到了极致。

前段时间,有很多公号狗造谣说,央妈将在2017年上门板,取消5万美元换汇额度。他们这样造谣是因为太不了解央妈了,5万美元换汇额度可是面子啊!“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央妈怎么可能不要脸呢?

于是,5万美元换汇额度没有取消,但央妈颁布了《个人购汇申请书》。瞬间,90%的人失去了换汇的意义。你为毛要换汇?不就是因为人民币贬成渣,想通过换汇进行对外投资,从而保值自己的财产吗?


OK,央妈说了,换汇可以,但不许以资产不贬值的理由换汇。那么,你还换汇吗?所以,央妈不用取消5万美元换汇额度,没说不让你们换啊?

这招让90%的人失去了换汇的意义,但不要以为剩下的10%就能逃过一劫。剩下10%的换汇需求主要是出国留学啊、出国旅游啊等等。以加拿大留学为例,在《个人购汇申请书》中,明确要求换汇人员申报留学费用、留学生活费等等具体支出。这尼玛等于我在国外大保健,也要申报?
然而,这些都不是关键点,关键点是《个人购汇申请书》的后三个字,申请书!

2016年,很多人骂央妈,因为换汇要预约,至于预约到什么时候,鬼才知道。于是,很多人一边看着人民币不停贬值,一边遥遥无期的等着银行换汇通知,自然把央妈骂成狗。但是,在2016年中,不管预约多久,都是“我有人民币就能换美金”

2017年的《个人购汇申请书》彻底杜绝了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从2017年开始,你换汇之前要先填申请书。所谓申请书就是,你的申请既可以批准,也可以不批准。你到底能不能换到美元,都是央妈说了算。

这就是说,即使央妈把所有人的换汇申请驳回,她也没取消5万美元换汇额度啊!只能说,高,实在是高,不服不行!

更搞笑的是,外管局下文件说,要求银行从业人员不得“误导换汇”。什么叫误导换汇?难道银行客户经理的职责不是帮我们实现资产保值吗?如果说人民币换美元是“误导换汇”,那么美元换人民币算什么?

光喷也没意思,那么,我们能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呢?呵呵,年轻人,在“内”想和央妈斗,你就too young,too simple了。央妈早就为“违规换汇”,准备好了“十大酷刑”!

一旦“骗汇”,你将被列入“关注名单”,当年及之后两年不享有个人便利化额度。这还不算完,你还可能面临逃汇金额30%左右罚款,以及5万元以下罚款。甚至,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牢里蹲去吧。但是,那是我自己的钱啊!who cares?

毫无疑问,《个人购汇申请书》是变相的上门板,依然是外汇管制。一般来说,外汇管制是汇率问题下下策,不到万不得已,一定不会出这招。那么,人民币贬值真的难以阻止了吗?



前段时间,央妈警告了彭博社的“人民币破七黑天鹅”,但在汇率市场上没有任何屁用。因为,地球人都知道人民币马上就要破七了。

毕竟,在2016年“人民币无贬值基础”的一年中,央妈用了四分之一的外汇储备,才硬是没有让人民币破七。但是,2017年还有多少外汇储备可用?

而且,2017年的汇率保卫战必然将更艰难。2015年的A股保外汇和2016年的房地产保外汇,都用过了,2017年还能拿毛保外汇?如果没有这些套路,单纯的依靠外汇储备硬扛汇率,难道不要外汇储备了吗?

其实,重要的不是人民币汇率是否破七,而是破七将是一个岔路口,是人民币汇率未来的方向!

一旦破七,就意味着央妈保了一年汇率的努力,彻底失败。既然保汇率失败了,那么2017年肯定不会重复2016年的策略了。如果不继续保汇率,相信到2017年年底,贬值到7.5都是很有可能的。

2017年怎么办?目前看来,有很大概率是不保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在近日表示,“人民币汇率不值得保,应该让其自动浮动。”这句话说得很文艺,就像乞丐说开宝马不如走路锻炼身体一样。不是不值得保,而是没钱保了。

其实,用外汇储备硬扛汇率,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但并不是一个错误的方式。或者说,只是一个空间换时间的玩法而已。

2016年,消耗了四分之一的外汇储备,就是为真正的人民币汇率之战赢得时间。那么,我们在这一年中应该干毛?当然应该是给人民币打鸡血啊。打鸡血的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老斯基只说最简单的两点。

第一是给企业减税,让代表人民币的中国产品硬起来。人民币或者任何货币本质上就是一张纸,这种纸背后的产品,是国家经济,才是货币的核心竞争力与价值;第二更简单,别再TM胡乱印钱了。

理论上,2016年把这两件事做好,也就不用再拿外汇储备硬扛了。然而,第一点减税,在曹首善投资美国之后,国家税务局还嘴硬,说由于中美税制不同,两国企业税负总体情况实际上并不具有可比性。

同时,国税总局网站首页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死亡税率说,严重误导公众!”这摆明了就是说,想让老子减税,没门,再敢说我税高,就办你!

至于第二点,那就更呵呵了。中国货币早就超发得一塌糊涂,但没有最高只有更高!2016年的M2达到了逆天的 153.04万亿,是2007年的40.34万亿的近4倍!这要是人民币还能不贬值,母猪都能上树!

这还不算完,更悲剧的是余永定说了,2017年要比2016年实施更积极的货币政策,意思就是2017年要“撸起袖子加油印”!
很显然,既不减税,还要加大核动力印钞机的功率,外汇储备肯定扛不住,那么,谁来保卫人民币汇率呢?

少年,我看你骨骼精奇,是[url=]万中无一[/url]的武学奇才,2017年维护人民币汇率就靠你了,我这有本秘籍《个人购汇申请书》,见与你有缘,就免费送你了!


你说你就是个渣渣,不是万中无一的高手,扛不起此重任……你这是给脸不要脸,养你这么多年,就是为了今天啊!

人民币贬值已成事实,以中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一旦趋势形成,就很难改变。所以,人民币贬值的损失必然要有人承担。不过,很显然,这个黑锅不是那些有本事的人背。

《个人购汇申请书》就是为你量身打造,对于那些有本事的人来说,不过是一张手纸而已。毕竟,某个老太太摆摊打气球都能判三年,而另一个富二代明目张胆地在闹市拿枪对峙却没有社会危害。

千百亿跑路的大家伙们老斯基当然不敢说,就说个很八卦搞笑的新闻吧。去年,昆仑万维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宣布拟9300万美元(约合6.1亿元)收购New Grindr.LCC现有股东所持有的9844.8万股份,占总股本60%。

看起来这是一起很普通的收购,但这个Grindr是个纯男性移动社交网络,也就是GAY的约炮平台……难道,这就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内的互联网+的泡沫还不够多吗?

不是我故意为难昆仑万维,只是数一数那些跑路的大块头们,好像也只有举例昆仑万维安全一点。在此,老斯基向昆仑万维道歉,你只不过是其中最小的渣渣而已。


不过,我们也要体谅央妈。玩不过美联储,不敢动大块头,再打不过我们,她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然而,过去那些年,四万亿外汇储备这块蛋糕我们连渣渣都没吃到,现在人民币贬值的损失,却硬要我们咽下去,有这么不要碧莲的吗?

讨论碧莲是什么也没意思。老斯基相信《个人购汇申请书》一定能成功,也相信全国人民扛得起保卫汇率的重任,但老斯基更相信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货币是人民的信仰”!



老斯基就条财经公号狗,我说的话没有任何可信度,但是你不信老斯基,还能不信“中国第一报”吗?

2015年“四千点是牛市起步”,2016年“人民币无贬值基础”……很显然,“中国第一报”的诚信度还不如老斯基。不过,它已经洗心革面了,在官方微博上称,“新一年,我们将努力说真话、写实情”。


结果,今天“中国第一报”发文,《不必过度解读外汇监管,对外开放没“开倒车》……嗯,你自己看着办吧。
来源:老斯基财经(公众号)

640.webp (8).jpg (40.19 KB, 下载次数: 39)

640.webp (8).jpg
332#
发表于 2017-1-30 00:01: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从谣言看中国国情
85岁的经济学家茅于轼近日撰文披露了他被造谣接受美国反华势力5千万经费的来龙去脉,并剖析低劣的谣言在中国大陆仍有市场的社会深层原因。

11月12日茅于轼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谈了他被造谣拿美国5千万的经费,被中国政府通缉、并躲进美国大使馆。他表示这个二年前的谣言,几周前又再度冒出,并谎称是由纽约时报报导,香港明报确认,还说两国政府的高层正在就此事协商。

茅于轼在文章中称:“在中国如果对领导人造谣,肯定会有公安机关追究。但是如果受害者是一个普通公民,公安机关就不一定会管。”他认为这说明在中国每一个公民受法律保护的程度是有巨大差别的。

把美国看成“亡我之心不死”的敌人,茅于轼认为在大陆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中持有这种观点。他表示回顾历史美国对中国最好。美国从来没有占中国的土地,还帮助中国打败了日本。而英、俄、德、法、荷、日本都欺侮过中国、设有租界。因此他认为这种说法完全没有根据。

他表示,反过来现在也没有哪个中共官员还要埋葬美国的。他举例称,大陆大量移民去美国,大量留学生在美国读书,领导干部子女在美国定居,甚至拿了绿卡。

他认为谣言到处传主要是中国舆论界的一个大问题,公众对媒体缺少信任度,说什么都不信,所以假话,小道消息到处传。

茅于轼先生向海外华裔强调一点的是假话和谣言是孪生兄弟,中国大陆假话很多,所以谣言容易传播。目前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用户多,并与海外互动密切。茅于轼提醒称大陆的假话是有后台的。对他发起这种谣言攻击的人,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缺乏独立思考的人。


从谣言看中国国情

天则经济研究所荣誉理事长 茅于轼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大约两年前网上造我的谣,说我拿了美帝五千多万美元的反华经费,被中国政府通缉,躲进了美国大使馆。几周以前这样的谣言再起,又增加了点内容,说此新闻是由纽约时报报道,得到香港明报的确认。还说两国政府的高层正在就此事协商。

这样幼稚的谣言能够在中国广为传播,是有其原因的。如果在一个开明的法治国家,此类谣言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相信,还会受公安机关的追查。谣言的兴起是和国情有关的。如果我们懂得中国的大背景如何帮助了谣言的传播,以后可以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对社会安定是很有必要的。

对一个人造谣中伤是犯法的。如果产生了社会影响,公安机关会追究造谣的人,并绳之以法。在中国如果对领导人造谣,肯定会有公安机关追究。但是如果受害者是一个普通公民,公安机关就不一定会管。这说明在中国每一个公民受法律保护的程度是有巨大差别的。就我这件事来看,公安机关对此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之后这些造谣分子可以继续目无法纪,为所欲为。

谣言说我拿了美帝五千多万美元的反华经费。造谣的人对五千万美元的分量没有任何概念,随口说了一个数。事实上给一个人的特务经费一般是几万美元,顶多二三十万美元。只有支持一个团体才用得到上百万美元。至于上千万美元,可以装备一个全副武装的连队。由于造谣人的文化水平太低,造的谣非常幼稚,有点思考能力的人根本不会相信。但是在中国,百姓的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所以相信的人还不在少数。这也是中国的国情。

一个被政府通缉的犯罪分子可以躲到外国大使馆去,把外国大使馆看成窝藏犯罪分子的场所,是对国际关系的严重误解。一个国家的驻外使馆必须遵守当地政府的法律。哪怕是交通规则,如果犯了规一样要受罚。如果大使馆可以给犯罪分子避难,哪个主权国家会让外国开设大使馆。

谣言说,是美国提供了一大笔反华经费,企图颠覆中国政府。把美国看成“亡我之心不死”的敌人。这种观点在底层群众中确实很普遍。但是如果认真地回顾历史,这种说法完全没有根据。环顾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对中国最友好的应该就是美国。美国从来没有占我们的土地,而英、俄、德、法、荷,更不用说日本,都欺侮过中国,在中国设有租界。但是美国没有。特别是美国帮助中国打败了日本。否则今天的东三省和台湾,还是日本的占领区。当时中国能够恢复日占区的主权完全是靠美国的帮助,不是我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中国能够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主要靠美国的支持。让美国成为中国敌人的,是因为金日成南侵,企图解放南朝鲜(韩国),乞求毛泽东出兵。我们调转枪口把昔日的盟友当成敌人(事实上和中国对阵的是联合国,联合国通过决议,判定中国是侵略作者,十几个国家联合出兵,但主力是美国)。以后毛泽东发动十几次全国性的反美大游行,宣传美帝是我们的头号敌人。大部分民众不明真相,受了蒙骗。如果回顾真实的历史,反美是完全没有理由的。

确实,美国是一个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中国在改革以前确实是把共产主义作为国家的目标,我们参与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情况已经完全扭转。现在除了写入党申请书,要为共产主义奋斗之外,其他场合没有人再提共产主义了。我们提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全世界还坚持共产主义的国家事实上就剩下古巴,北朝鲜等极少数,连他们也在逐渐引进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因为共产主义这条路走不通,已经越来越明显。我国实行的是以私有制为主(事实上,口头上还有所保留)的市场经济,而且取得巨大的成功。这和资本主义的原则大同小异。所以美国虽然仍然反共产主义,但是并不反对中国,还要和中国合作。当然两国之间有矛盾,这并不奇怪。各国之间或多或少都有分歧。但是有更多的合作。合作是主调。

拿中国的外交方针来看,我们强调的是和美国的战略合作关系,甚至认为彼此不能分离。过去我们要埋葬资本主义,做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我们亡美国之心不死。现在没有那个政府官员还要埋葬美国的。相反,我们百姓大量移民去美国,大中小学生都在学英文,大量留学生在美国念书。许多领导干部的子女都在美国居住,有的获得绿卡,或已经成为美国公民。中国对外一百多个国家中,关系最密切的恐怕就是美国了。这样一个现实状况,怎么谈得上美国要花钱雇人去颠覆中国政府呢。这种思想倒也不奇怪。因为不少底层百姓还受改革前十几次反美大游行的影响,一时转不过来。

这个谣言还要借助于美国的《纽约时报》。说是《纽约时报》报道的,因此有极高的可信度。可见中国人暗地里还是相信外国报纸。反之,对本国报纸倒是将信将疑,持保留态度。因为中国报纸有很明显的立场,报道中不能不偏不倚,往往只有一面之词,反面的信息看不见。这是中国舆论界的一个大问题,公众对媒体缺少信任度,说什么都不信,所以假话,小道消息到处传。获得的信息不真实,社会就很难稳定,造谣的人也就有了机会。在一个说真话的社会里,说假话会处处碰壁,也就没有市场,谣言更难让人相信。假话和谣言是一对双胞胎,假话泛滥的地方,谣言容易传播。因为公众被假话蒙骗,失去了判断真伪的能力,给假话和谣言以可乘之机。

从社会安定的角度看,谣言和假话使得大众迷茫,不知所从。这也是当前价值观混乱的原因之一。消除假话和谣言首先要让大众能够获得真实历史的信息,有发现事实真相的机会。对执政者而言,要有揭示真理,走向长治久安的勇气。不是得过且过的混日子。从治标方面来讲,公安部门在执法中应一视同仁,追查动机不良,造成混乱的谣言要“违法必究”,而不是选择性执法。这样持之以恒,整个国情也能逐渐改变,百姓成为有素质的国民。
http://mp.weixin.qq.com/s/SpS1f_wsZxiBRUGL08st_g
333#
发表于 2017-2-1 14:28: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假新闻:特朗普宣布终止民主党在中国收买民间人士,为公知“断炊”
近期,一篇《特朗普宣布终止民主党在中国收买民间人士,为“公知”断炊”》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疯传,阅读量达到10万+,让五毛们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异常,激动万分!文章正适逢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决心重振美国、减少国际义务之时,确实似是而非,骗倒了不少国内外人士。但今日君粗粗一看,就知道此文纯属造谣之作,考证之下,发现源头竟然来自于著名的周小平(带鱼)先生!

文章开头两段声称:

"日前,特朗普宣布即将停止向海外负责颜色革命的团伙输送资金。并明确表示,美国继续推行错误的民主之春和颜色革命,没有实际意义,奥巴马此举大肆浪费纳税人的钱,不仅是极其错误的,而且会招来全世界对美国的仇恨,将正式终止“一切联邦财政开支的民主款项”。
为了配合川普的战略收缩战略,美国从2016年11月15日开始,正式终止“一切联邦财政开支里的民主款项”,川普抨击奥巴马:颜色革命与颠覆中国是浪费钱!"

今日君评论:

1.
“日前”的说法让人以为是现在,但特朗普上任到现在一周多时间内,签署了好几道“行政命令”,并没有宣布这方面的任何政策,而在国内外的正式新闻报道里也查不到关于该新闻的任何消息。      

2.
2016年11月15日,川普还未就任,无任何权力,谁配合其“战略收缩战略”?奥巴马对川普根本不待见,在施政方针方面天差地别,处处与川普作对,怎么可能“配合”?怎么可能按川普的“战略”行事?

文章下面引用了川普发言人的话:

“我们必须节省开支,我们美国很多人还在挨饿,不少老人没有养老金,还有失业的退伍军人没有补偿金供他们生活”川普的发言人桑利加称:“民主党执政时期所谓的民主自由活动援助款给合众国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我们不能看着美国人在饥饿和失业中挣扎,我们必须结束这一切,幸亏特普朗赢得了大选,否则希拉里还要拿更多的钱去国外。”
“只有将美国建设的更好才是美式价值观最好的宣传!”发言人桑利加称“冷战结束后,苏联价值观的崩溃使得美国用武力和美元收买将一些国家发生动荡,进而使得更多国家反感美国”。
“俄罗斯和中国在民主党这种美元收买民间人士的政治谎言下,愈发有更多人拥护执政党,这种做法只会损害合众国的形象”。
另外一名女发言人加莉称“民主党所谓的自由援助款项耗资巨大,从街头演员到各种活动经费到武器供应给美国带来恐怖的经济负担,光是CIA发布的款项就让我吃惊,我觉得这些钱给那些退伍军人等该受到援助的人才是正确的。”
“靠美元收买是不现实的,宣传美式价值观最好的方法是将美国人的生活变好,将美国做的人人有应得的经济救助,让美国更强大,希拉里的作法除了让更多的俄国人和中国人更加厌恶美国,没有任何好。”
对于这个新闻,国内许多网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这下好了,美国自己都承认用美元收买中国网络大V和文人专家了,特朗普是否应该给个名单给咱们瞧瞧,看到底都是哪些人在拿钱呢?”还有许多网友表示很开心,认为从今往后那些天天造谣抹黑中国人的网络大V们就要被“断狗粮”了!并纷纷为特朗普叫好。“

今日君经过考证,发现上述两个发言人均不存在。首先,川普竞选期间可以查到的发言人为:皮尔森(Katrina Pierson)和Hope Hicks以及杰西卡·迪托(Jessica
Ditto)等人,川普上任后白宫发言人为肖恩·斯派塞(SeanSpicer),其他与新闻相关的助手还包括:霍普·希克斯(战略沟通部主任),杰森·米勒(媒体公关部主任),丹·斯卡维诺(社交媒体部主任),根本没有所谓“桑利加”和“加莉”的任何信息,有时候撒谎最好能找个真人真名!

“桑利加”和“加莉”都是美国人的“名(first name或者given name),这两个人都没有“姓(family name或者surname”,注意,美国人的名字包括名和姓两个部分,不比如上述发言人的名字,比如希拉里.克林顿,比如唐纳德.特朗普等。

在网上搜索这两个名字,看不到其任何消息,这两个名字只是存在于这条所谓的“新闻”中,似乎二人只为发表该新闻而生,然后发表完周小平们所需要的“发言”后又驾鹤西游,消失的干干净净,白茫茫大地上不留一丝痕迹!

其次,以上“发言人”的大段“发言”是何时何地发言?经今日君查证,这些“发言”的源头出自中国国师、初中毕业生周小平先生!带鱼先生在引述别人发言的时候,即没有说明原文来源,也没有附上原文的英文链接,根据其一贯的写作特点,可以合理推论这些言论均为带鱼先生自己的“发言”,然后假托川普发言人(还是捏造虚构的发言人)说出。(周小平原文见《平析 | 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已经狠辣出手,中国要如何应对?》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121/10/36241384_608189543.shtml

最后,今日君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公共知识分子和民间人士,如贺卫方、茅于轼、资中筠、张鸣等先生均一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民主法治而鼓与呼,他们这样做纯粹是为了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福祉,纯粹是出于良心,为此,他们已经牺牲了巨大的个人利益,不太可能接受任何外国政府的教唆与指令。

互联网上造谣成本极低,但是,因为文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所限,不少网友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看到某些五毛言之确凿的观点不由得不信,根源还在于这些人胡谝乱造,撒谎不脸红已经到了厚颜无耻、令人发指的程度,编瞎话无底线,让善良的人们想不到他们会公开撒谎,因此,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上当,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来源,信口开河的所谓“新闻”。
来源:奇乐蓉蓉
http://mp.weixin.qq.com/s/dC-uJRko2R2z5ICw57SsbQ
334#
发表于 2018-6-22 16:45: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臧博
335#
发表于 2018-7-6 17:58: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sz1961sy  
6月29日 18:15 来自 三星 GALAXY Note8
我正在看【一线|周立波公布涉枪案真相:枪支毒品是被栽赃 或无意中得罪人】,分享给你,一起看吧! 一线|周立波公布涉枪案真相:枪支毒品是被栽赃 或无意中得罪人

û收藏
2
1
ñ赞
欢迎新用户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海明评说
海明评说:可怜的真相
回复
ñ赞
6月29日 18:17

链接:https://weibo.com/1402324311/GnCVZk58X

编辑:陈心茹
336#
发表于 2018-7-6 18:21: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新闻工作者完全指南|BetterRead
原创: 王烁 BetterRead 2016-04-26

文|王烁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就是知道生活的真相,仍然热爱它。我说,中国新闻工作者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就是知道在中国做新闻的真相,仍然热爱它。


1998年参与创办《财经》杂志,2009年参与创办财新传媒,关于在中国做新闻这件事,我的所有心得在这里。

从八个字开始

我学了七年哲学。本科在人大哲学系学,学习各种哲学史。研究生在北大外国哲学研究所读研究生,学分析哲学。分析哲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维也纳小组,我对上溯至从休谟到康德的认识论传统同样有兴趣。


最后我没做成哲学家,而是从事新闻工作。哲学太难了。冯友兰自我期许“致广大而尽精微”,致广大非我所知,尽精微我略知一二,析妙理于毫芒,难。


苏格兰爱丁堡王子大道上的休谟塑像

从哲学逃跑到新闻,但哲学训练能给普通人带来的好处,我得到了七八成:毕竟今天我有一个还算健康的思维方式,已属不易。至少到我这一代人,从小到大受的都是什么教育?!


从休谟以来的认识论传统反复问:什么是真(Truth)?逼问到极限,会发现只能怀疑一切。没有什么是可以不经反思的。没有一个判断/命题注定是真的——完全没有信息含量的废话除外。

当然到此没有结束。如果只有怀疑一切这一半,只是个自洽但不可救药的怀疑论者,对世界没有用处。

另外一半是尊重传统。


莱布尼茨、好莱坞电影和大爆炸物理学都告诉我们,可能世界有无限多种。然而单单只有眼前这个是现实世界,必有一个你不能忽视的道理在里头。传统是什么?传统就是现实所从中演化而来的那个基础。它再没有命定的合法性,至少也相当于在赛跑中获胜从而与卵子结合的那粒精子。你不能不重视胜利者。

所以,我学到了八个字:怀疑一切,尊重传统。只注意前四个字,会陷入虚无;只注意后四个字,就流于庸俗。

导师如果知道我现在只记得八个字,恐怕会难过。但这八个字对我从事新闻工作非常有帮助。


故事的A面:无论做什么新闻报道,无论采访什么人,基本的姿态是准备怀疑,而不是准备相信,无论你的宗旨是理性、建设性还是独立、独家、独到,概莫能外。

故事的B面,是知止而后有定。

准绳

职业生涯中被问过许多次,如何选择报道选题?

我的答案始终如一:做自己能做的、重要的、读者应该读的选题,而不是必然做读者爱看的选题。不是说要跟读者的偏好对着干,而是说读者的偏好不是新闻工作者选择做什么报道的准绳。

胡舒立常说,如果务必迎合读者口味,那办小报就好了。与同行讨论时我也说,许多人愿意根据其目标读者及其需求来塑造自己的新闻产品。我们则愿意做自己认为重要、读者应该了解的内容,做出尽可能高的质量,然后把它放到观念和产品的市场上。市场很大,各种需求都有,一定会有一部分读者接受这样的新闻产品,这就够了。

成功有很多种,别人有别人的成功,我取此一瓢饮。

1997年,我参加新华社汤姆森培训项目。两名来自英国的前辈授课。我问其中一位喜欢哪家报纸。他说独立报。我说泰晤士报那么有名,为什么不喜欢?他说,泰晤士报总是报道不重要的东西。我问这是什么意思?他说就是将不重要的事情装作是很重要的事情来报道。我让他举个例子,他说,黛安娜王妃车祸身亡。

真相这件事

真相是不是赤祼祼的?


很多时候是,但更多时候不是。是的不是问题,不是的才是问题,而且是更重要的问题。CPI是多少不是问题,统计局怎么得出这个CPI才是问题。


生活在当世,问题如此丰富,丰满,丰沛。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新闻工作者何其有幸。

可惜,关于真相的陈述是千人千面的;


可惜,真相是被投射到你身上的;


可惜,真相时常受制于愿望;


可惜,你看到的只是篝火在洞壁上的投影,柏拉图说,真相在别处。

求真相如盲人摸象。摸象耳为扇,摸象尾为蛇,摸象腿为柱,每摸一把都不是但也更逼近真相。如果没有愚公移山的执着,就都是虚妄。愚公移山,盲人摸象,需要一个起点,在起点需要一个假设,起点在哪里?假设是什么?


起点是新闻工作者自己,假设出自独立立场。认识你自己。你有什么价值观,就会作什么假设。新闻要独立,新闻工作者就得忠实于自己。这要求厚重如山:盲人摸象,愚公移山之前,你得独立于权势,要独立于商业利益,因为你要服务于公众。

但公众是谁?是不是大众?

公众是公众,大众是大众。满足大众的可能是但不一定是真相。独立于权势与利益,行难知易;能独立于大众,行难知难。

自新闻媒体近代出现在中国以来,民主和科学的启蒙就是其使命,今天仍然是。与这一使命相对,中国媒体有三大考验:一是面对监管环境;二是警惕利益集团的侵蚀与操纵;三是与民粹倾向保持距离。

技术使我们今天面对全新的媒体可能。专业新闻机构生产的高质量原创内容,通过纸面的、电脑的、移动端的所有新渠道通达给读者。这是其一。其二是传播方式不再是单向的,甚至不再是双向的,而是去中心的,发散式的,野火式的,在极端情况下是煽动型的。


专业新闻机构既有机会,更有挑战。追求公信力,既要独立于权势,又独立于利益,也要独立于多数人的意见。在全媒体时代,前两点变化不大,而第三点,独立于多数人的意见,正在变得更难。

作为态度、过程和结果的新闻客观

人们常说新闻是客观的。当然是。但客观不是黑与白,是与非,不是只有客观或者不客观两种情况。客观首先是一种态度,然后是一个过程,最后才是一个结果。

新闻工作者不是从一张白纸起步,婴儿才那样。我们立于天地间,长于社会中,对正从事的调查必然有先入之见。人皆如此,岂独新闻工作者!


先入之见,回避无益,主动拥抱它。

人们总是要在不确定的情形下,根据不完整的信息,作出预测,相应决策。贝叶斯推理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它用概率及其更新来定量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各种先入之见,在新经验/观察/数据面前,如何调整。

先入之见(prior belief)不仅仅是要被新经验/观察/数据修正的对象,更是整个过程必不可少的起点。经由一轮贝叶斯推理,先入之见修正为后验命题(posterior statement),又成为下一轮贝叶斯推理的先入之见。假设-检验过程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科学研究如此,新闻调查也如此。

其实,不同的新闻工作者之间,就同一个事件的调查,不论初始的先入之见多么不同,只要按贝叶斯方法,根据新的经验/观察/数据持续调整,认知最终会趋同,路径长短有别而已。如果先入之见合理的话,路短一些。

新闻客观,不是要求新闻工作者无先见,这既不可能也无好处,而是要求新闻调查的假设与检验过程得经得起敲打。这并不容易。形成合理的先入之见,经历合格的检验过程,比想象的要难得多,不仅是态度问题,也不只是有无利益冲突的问题,甚至缺乏经验都不过是很小一部分原因,最普遍且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人皆有之的心理和认知误区。

认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金融学近几十年来对此有大量研究:

人们往往过度受第一印象/在先印象的影响(anchoring);

人们经常从亲历的事件中推出过多结论(小数定律,rule of small numbers);

人们对同一问题的哪怕些微不同表达也会作出不同反应(framing);

人们倾向于筛选出那些有利于自己的或者与既有看法兼容的信息,而忽略那些相反的信息(confirmation bias);

人们放弃一个已有的看法总是比形成一个新的看法困难;

人们总是过于自信(over confidence);
……

单子很长很长,在此不赘,有兴趣者可读诺奖得主Daniel Kahneman所著Thinking, Fast&Slow, 或者行为经济学开创者之一Richard Thaler的Nudge。

对普通人来说,克服认知误区是好事但不必须。Kahneman甚至不把这些叫作误区,称作心理或认知定式。但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克服这些认知误区则是新闻这份工作的定义的一部分。新闻无学这句话很流行,但说错了。新闻有学,在于系统地寻找并有效克服这些认知定势。所谓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专业就在于此。大学新闻教育与新闻媒体实战,此当为要务。

怎么克服认知误区?决策研究权威、哈佛大学教授Howard Raiffa给出了三步疗法:

第一,对各种心理和认知误区要有了解;

第二,作出判断时,要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这些心理和认知误区。没有人天生免疫;

第三,总是要反思自己的第一反应。

这几句话,新闻工作者应时刻自省。它有用,却又没有一劳永逸这种事,只是提示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修业过程。谁说新闻这份工作容易做呢?

总结:所谓新闻要客观,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就是要认识到新闻调查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假设-检验过程,在每个环节都要致力于克服心理和认知误区。至于克服权力和商业利益的影响,与多数人保持距离,更自不待言。

对社会失衡的抗争

失衡社会常常出现系统性的扭曲:公权力滥用,企业勾结权力,媒体丧失操守,形成一个狗咬狗(dog eats dog)的循环,谁都不干净,孰为强者孰为弱者,随时易地而处,最终输出一个失衡的结果:板子打在一方,关键时刻谁离权力最远谁成为牺牲品。

狗咬狗一嘴毛,新闻工作者如何自处?

讲法律,要讲罪与非罪,有法学家在,我不多说。

讲道德,我引用两个人:

——康德的道德律令:“要只按照你能够同时愿意它也应该成为普遍规律的那个准则去行动”

——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把大家聚集到幕布之后,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走出幕布将有什么样的社会角色,然后再讨论应如何对待某一个角色。无知之幕的好处是不会因为既得利益而给出不公正的意见,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来的位置,最弱势的角色因此能得到恰当的保护。

讲现实,新闻工作者不能决定生存环境,但可以决定自己对生存环境的反应。独立的新闻操守不是决定新闻报道空间大小的惟一和最重要的要素,但只有它掌握在新闻工作者自己的手中。新闻工作者不能根据沧浪之水的清浊来定行止,操守应该如一;即使只讲利害,形势越险恶,就越有必要保持职业操守。言论固当自由,掌握言论枢杻的人更有责任呵护自由。

参与狗咬狗,不可能是对狗咬狗游戏的抗争;推进法治进程,为社会建衡立范,打破狗咬狗的循环,才是配得上新闻工作者职业荣誉的选择。

调查报道须有安身之地

与美国同行聊天,他们说调查报道在美国已经死掉了。当然这是激愤之言。

调查报道受新媒体形态兴起冲击最小。调查新闻需要长时间的详尽调查,分层次不同方向的探索,多人无间合作,前方与后方的协同。一句话,调查报道需要专业新闻机构。只要一个社会对调查报道需求旺盛,则无论社会化媒体自媒体带来什么冲击,那些保持核心能力,能持续生产高质量调查报道的专业新闻机构,就可永续。 

我还是天真。   

正是因为高质量的调查报道要那样来操作,所以成本太高。社会确实永远需要高质量的调查报道,但传统的新闻媒体提供调查报道,是一种介乎公益与商业行为的混合体。调查报道本身以近乎免费的方式提供给读者,利润中心在别处:地方媒体是分类广告,全国媒体是广告。这个混合模式早已瓦解。

中国的情况在所有方面都更为猛烈:对调查报道的需求极为旺盛;提供高质量调查报道的成本越来越高,特别是考虑到新闻记者的职业风险持续上升;传统混合模式的商业基础加速消融。

在中国,调查报道还面对另外一重不利。耗时耗力做出来的调查报道被广泛侵权。有的未经授权直接转载,有的甚至拿掉作者署名。侵权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操作周密;多数大型门户网站有“洗稿”流程,系统地外包侵权行为。在中国生产内容,侵权是一门可持续的生意,而原创变成一种难以持续的努力。


多么讽刺。

中国人对调查报道的需要如此迫切,而环境却如此恶劣。调查报道在中国要有未来,归根到底得在行业变迁、监管环境与侵权行为三重夹击下,找到一条商业可持续的道路。光抱怨无用。

无需救世主急需自救

今天谈报业命运已无意义,报业将死问题只是何时死;真正重要的是专业新闻媒体的命运,新闻永存但将如何存在?

互联网普及和新媒体形态兴起,挑战专业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挑战的关键不是传统媒体怎么转型,也不是未来的专业新闻媒体如何自如运用新媒体技术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式。正常社会对专业新闻报道有永恒的需求,不正常社会尤其如此。只要需求常在,或迟或早,新闻工作者能创造出商业可持续的内容生产方式。

挑战的关键在于,竞争图景彻底变了。

十年前互联网普及,那么第一步就是全国的新闻工作者彼此竞争,前互联网时代一两家报纸垄断本地市场的情况结束。第二步是全世界新闻工作者在最重要的新闻上彼此竞争,全世界最好的媒体和记者随时出现在彼此的后院。

近年社会化媒体兴起,意味着新闻业外的各行业专业人士也加入了新闻竞争。在任何一个特定时刻,总有一些专业人士,对特定事情的了解比新闻工作者更准确及时深入。他们不是新闻工作者,但社会化媒体赋予了他们传播的权力。

新闻业从蓝海变成红海,竞争无处不在,传播只需要一个转发键,竞争会加速趋向赢家通吃,不再需要那么多专业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其中最优秀的一小部分就足以服务全国和全世界公众。

这才是根本性的挑战。新闻工作者必须反思并重建核心竞争力,与全体同行竞争,与专业人士竞争。只有一流的新闻工作者才能生存。一流只是生存的前提,平庸是通向消亡的门票。等待新闻工作者的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取决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业无需救世主,极其需要自救。

在社会与政府之间

在北大与新闻系同学交流,谈到新闻与国情。我说,国情这两个字,泛指就无所不包,具有无远弗届的解释能力,也因此丧失有效的解释能力。国情在中国应作特指,特指政府。

政府是中国最大的国情。

1978年以前的中国,社会与政府是两个完全重叠的同心圆。政府即社会,社会即政府。政府管住一切,个人的工作、生活、思想,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无所不管。政府之外无社会,那就无所谓新闻专业主义,只需要宣传到位。

其后多年,政府主动自我改革而社会在政府之外获得生命力的过程,个人意识从集体意识脱离,社会急剧扩展而政府相对收缩。

近年来,社会的外圆仍在快速拓展新边界,同时政府内圆重新扩张,其速度更超过社会扩张的速度。所以,人们一方面真实感受到经济、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全球化,另一方面也同样真实感受到政府增强的力量。

这跟新闻行业有什么关系?

政府与社会的边界从无到有,从收缩到扩展,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板块运动,在横断面造就新闻富矿。最重要新闻就在这里发生,包括经济新闻、社会新闻和时政新闻。

与我们自己切身相关,新闻媒体不是在政府与社会之外静观的第三者,而是政府-社会关系的一部分。没有政府收缩社会扩张那个阶段,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市场化媒体。新闻媒体既是政府-社会关系变迁的产物,又是变迁的放大器,其命运起伏又因此再次被放大。在这个正反馈的循环中,选择何处安身何以立命,最终界定新闻媒体的使命,也检验新闻工作者的成色。

夫子说:汝安乎?汝安则为之。

BetterRead精选
父辈|BetterRead·非虚构

《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

人生的全部容量只有185G

阅读 35511
417
精选留言
写留言
 178
Hologram
非常好的文章,敬佩记者精神和作者这样的新闻工作者。现在很多不称职的记者没有“真相”都要编一个出来,只为吸睛和引导舆论,造成了更大范围的混乱。
 170
Warren Lu
最看重的就是财新的深度调查报道,我们需要它
 154
我一直想到你的房间看月亮
如果中國的新闻工作者都能做到的话,那么我们将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 134
F
该指南不单对新闻工作者适用,对一切内容创作者都有启发性。小说家、编剧, 译者,乃至现在众多的公号er,哪个不是要了解读者胜过自身,而后又回归自身?哪个的创作不需要克服个人的主观性,尊重哪怕是并不存在的真相?p一个s,仰慕现在无远弗届这种大词顺手拈来的王烁,也怀念当年微博上写朵拉朵妈生活趣事的B面的他。
 109
严峻
想得很透,写得真好。
 96
erma.chen
心安即是归处
 80

奈何十年前刚开始读新闻时没有看到这么清晰的指南,真的是完全指南。关于调查报道,也许,赞赏功能和逻辑思维的模式反而可以借鉴——每个都需要,但只要有那么一部分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优质内容就有生存空间。为了表达自己对优质内容的支持,先对本文赞赏之!
 71
こうせつ
我很喜欢文中“怀疑一切,尊重传统”的“八字真经”,同时因为有人比我先总结出来还这么精辟有点小嫉妒大二从地球物理转到传播系,看了一些书,陷入“怀疑一切”的坑,感觉寸步难行、什么事都干不了。不过去年想通了,人说到底就是根据“预期的”成本和受益行动嘛,即使这个预期可能出错,但“人们当它正确”这个现实客观存在,就必须正眼看待它。所以,尊重传统、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即便未必真实),还不忘自身的局限与可能存在的其他可能,也许这就够了。比起正在憋的毕业设计,我觉得这段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与结论更能表明我本科学到的东西。话说回来,如果betterread早点出现、我早点关注、主编早点写出本文,会不会这段过程就不会那么漫长和痛苦呢(笑
 51
达铧
知道真相却依然热爱,一位新闻工作者的寂寞操守和最长情的告白。安了。
 45
Abiliyt
“正常社会对专业新闻报道有永恒的需求,不正常报道尤其如此。”
 41
王蔚~诗草蔚蓝
实事求是,让人信服之强文!
 34
张渊博Moses
做人也是这样。不做让人自己不安的事。
 32
丁雯
尊重和认同“做新闻要独立于权势,独立于利益,独立于多数人的意见”。在中国,都知道这样做新闻难。财新这样做,值得尊敬。 然而,我还想说的是,在中国,做这种新闻机构的经营人员,我们也不易哈哈。不易的是,我们不仅一样必须遵守新闻独立这个准绳,还要做商业。防火墙是原则,挣钱是职责。该怎么平衡,又该怎么尽职? 我们如此近地接近利益,常常遇到一些时刻冲击防线。这些冲击来自客户与合作伙伴的否定和诱惑,来自竞争对手的“优越感”和迷惑,甚至来自自己或队友的怀疑和动摇。怎么办?坚守。发自内心地认同新闻独立,是最根本的坚守。只有这样,才不会一边做出不得不遵守原则的样子,一边变相做着另一个准绳下的事。 始终强调这个信念,凝聚内部。尽力传递理念,影响、说服乃至改变外部的观念。拥抱变革,打破保守落后的固有印象。必要时还要有舍弃的胆量,只服务于愿意认为“应该这样做”的那个群体,“取此一瓢饮”。
 32

这句“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就是知道生活的真相,仍然热爱它。我(王烁)说,中国新闻工作者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就是知道在中国做新闻的真相,仍然热爱它。”...罗曼罗兰说的真正是英雄主义,王烁说的大概只能叫牺牲精神吧
 31
王璐瑶
这也是给中国新闻消费者的完全指南。
 25
哼瞧look
什么是生活的真相?
 23
Hunter.X.Hunter
如果行而上的来看,一个好的新闻记者应在(感)势、(炼)术、(修)为方面应该是多头并进,自身的特色亦能得以彰显。谢谢楼主的经验之谈,肺腑之言
 22
一鸣
为优质内容付费。赞赏先。
 20
The Little Prince
中國新聞工作者可謂路阻且長,要在權貴、廣告主和「烏合之眾」夾縫中生存。但另一方面,這個時代的中國新聞工作者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只要是中國的新聞就是目前世界上很有價值的新聞。這裡是新聞發源地。
 19
潘洁
《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第一遍读完,消化一下准备来第二遍。里面没有收录《人生的全部容量只有185G》有点小伤心。顺便问下,啥时有第二本?
 16
娜拉3.0
被感动了
 15
小蚂蚁
该文内容可谓丰富…… “致广大而尽精微”。这是对专业新闻媒体精英哲学视野层面的期待…… “怀疑一切,尊重传统。”这是对专业新闻媒体精英执业态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期待…… 在中国,在政府和社会之中,或者说之间,如何自处…… 在公众与大众之间如何自立…… 这是对媒体人的职业考验…… 是专注于新闻本身,还是专注于新闻观察、引领社会…… 这是对媒体人的使命的考验……
 15
秤心恒意
我觉得作者是一位有良心的新闻人,应该获得赞赏和敬佩。
 13
Running couplets
怀疑一切,尊重传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在现行高压监管,资源垄断,民智一般的情况下,能有这样的思考和做事态度,实属不易。赞~
 13
33
The Times是 right wing,The Independent 是 left wing, 但都是tabloid。前者越做越大,后者已经没有印刷版了,报道的也不过是面包屑而已。在英国说你喜欢哪个报基本在说你的政治观点和社会阶级。
 12
Gump
作为一个学新闻的看了很亢奋 一流只是生存的条件,平庸则是消亡的门票
 12
热带雨林
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去探究和维护真理!
 12
周强 Ankit Zhou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
 11
无相慧眼
学哲学七年,才知道怀疑一切,尊重传统的道理。只要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就会体会到一切事物的不实的特性,何需七年苦学,高中阶段就学过物质是运动的发展变化的,不是静止的,这其实就已经包含这个真理。
 10
阿饭
“所以,人们一方面真实感受到经济、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全球化,另一方面也同样真实感受到政府增强的力量。”这个写得太准确了。
 3
姜昧茗
致敬!
 2
老娜
若那些只会用标题和低俗内容吸眼球的无良媒体能多学学这些,真是社会和百姓的大幸啊!!


https://mp.weixin.qq.com/s/YMuWbUvCiFloQoiYpKO3bA

编辑:陈心茹
337#
发表于 2018-7-8 07:35: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对话|北青记者王晓芳采访释永信事件背后:真相是慢慢拼出来的
AI蓝媒汇 2015-10-08

作者|李广 来源|蓝媒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授权

今天,北京青年报推出独家报道《“释永信私生女”传闻调查》(文末附),报道中的多信息量以及多方求证,干货十足,也得到业内一片好评。而该调查报道系北京青年报深度报道部记者王晓芳历时两个多月实地采访、调查的结果。而从7月末释永信系列举报开始,王晓芳就一直在进行少林寺系列调查,一直持续不断突破核实,呈现最新的报道。

7月底,释永信深陷举报门,全社会的目光投向少林寺,但天津爆炸案发生后,释永信“得到了解脱”,至今也少有人提及。在热点绑架媒体的窘境之下,能够持续关注并调查一件事的记者,并不多。调查报道也逐渐成为业内的稀缺产品。

针对举报内容,释永信到底有无私生子、是否存在“玩弄女人”和侵占少林寺财产的“劣迹”,在网络中真真假假吵得不可开交,网民们追问真相、事实。随着她的调查,从最早对话签字医生江如兰证实字迹非本人,到对话户口经办人证实双户口假出生证明,再到敏感时期证实释永信未去泰国,到如今多方声音呈现释永信私生女真假调查,她在这个事件中,从未缺席,总是不断给公众呈最新的信息。

蓝媒汇第一时间对话记者王晓芳,讲述采访背后的故事。

蓝媒汇:你从何时开始调查释永信事件,为何持续关注?

王晓芳:七月底,有一天领导突然扔给我一个帖子,释永信的,恩,就开始做稿子呗。一开始没觉得非要追出个什么,甚至觉得闹着玩,后来发现户口真的有两个,此事有蹊跷啊。事情慢慢发酵,真假扑朔迷离,部门领导就觉得应该去一趟安徽了,然后就顺其自然一直做到了现在。官方调查结果出来之前,看起来没完,继续干活。

蓝媒汇:在你的稿子呈现中,您去了安徽、登封、商丘等多地采访,整个采访过程用了多久?为什么坚持实地探访?

王晓芳:8月是一个密集采访时间,后来一直到九月也一直在找线索,断断续续,总是期待有更多的线索。8月那时候各家媒体都在少林寺,都希望能够采访到释永信吧。我也见到了他,但是觉得专访到他希望不大(虽然我也想)。

而且我当时对事实的好奇心,是觉得释永信本人就算接受采访也无法说服我啊。这么多举报信息,这么多事件,不管真假,也一定有很多双眼睛看过经历过,我自己去寻找,会安心,那最后事实是如何的,不管符不符合公众期待,我心里都有谱。

蓝媒汇:从最初采访到医生江如兰,到后来的首证释永信未去泰国,再到后来的对话户口经办人,到今天的释永信私生女疑云调查,你是如何一步步突破的?

王晓芳:我觉得我的突破并不成功吧。除了第一天去安徽直奔卫生院幸运地采访到江如兰,我后面的每个关于人的采访,都并不是很快突破,更像是一环扣一环,而几乎每一环都不是那么紧凑。都会有几天什么线索都没有,或者重要当事人无法联系上。但是总是又会重新得到一些线索,又要像打了鸡血一样去核实。真相其实是慢慢拼出来的,并没有一气呵成。

蓝媒汇:能举几个突破失败的例子吗?

王晓芳:比如在安徽时,我和澎湃、大河报两位媒体同行在历经千辛万苦找到当时的镇卫生院出生证明经办人家中,坐在他家等了三个多小时,不见人影,最后被其家人赶了出来,晚上提着花露水等在他家楼下到凌晨。第二天继续蹲守也没人,简直了,家都不要了,这个人至今我也没采访到。还有采访完刘振说了户口疑云问题,就立马试图联系办户口的警察,可是也是直接拒绝。想无限抵达真相,就总是会有遗憾。还有很多知情人,我想联系更多的证人,可是很多人不想卷入风波,请我理解并谢绝采访,那就说服,说不服,我就得服他呗(笑)。

蓝媒汇:在关于释永信此次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似乎媒体出现一种情况,关于举报的爆料出来可能直接就先呈现,你怎么看?

王晓芳:媒体竞争很大,每个记者都有颗抢独家的心吧。我也有啊,我经常就一边提醒自己要再扎实,一边内心失落地等待右下角的弹窗信息。比如,证明释永信未去泰国的消息,我最先是在社交媒体看到了教授史璞发的他和释永信的合影,那一天我记得公众神经其实高度紧张了。

我立即联系到史璞,虽然史璞证实释永信没有被带走调查,也告诉我刚拍的,可是我不敢完全信啊,就又找人啊,一直折腾了四五个小时,才发了一条140字的微博,确认释永信未出国,虽然晚了点,但是我内心踏实。最终也还是独家,但是不是的话,我也认了。

蓝媒汇:您觉得整个调查取证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

王晓芳:找人,找知情人。不知道谁知情,刚开始都是遍地撒网。刚开始我去少林寺,都是期待偶遇一些尼僧,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当然也会拜访当地一些知情人,希望他们介绍更多知情人,而见到了知情人,可能还要有建立基本信任的过程,每个潜在的采访对象都面临这个问题,所以,挺累的。但是,你只要突破了一个人,她可能就会愿意提供相关的信息,一点点推动。但是这种信任是很不稳定,也很脆弱的。

蓝媒汇:那这种脆弱的关系,你最后如何推进的调查?

王晓芳:想调查了解真相,也充分表达这种意愿。其实当我见到采访对象时候,他们就是对我充满了疑问,我的来意是什么,他们会担心,也害怕记者会自己预设立场。这种时候,我可能就会等等,继续表达我想调查了解真相的强烈意愿。当然也只有中立,才会有更多的声音去提供给你做判断吧。耐得住寂寞吧,其实我也是在学习过程中,我做调查并没有很有经验,时间也不长。

蓝媒汇:释永信事件,你觉得你调查出答案了吗?

王晓芳:当然没有,我们所有的稿子,只是不断呈现一种更多的声音,当然调查报道,可能会是环环相扣的声音,也可以提供给读者判断的有力证据。但是目前,举报的信息那么多,我们也还在继续调查,同行们一起加入,可能会比较快呈现真相的模样吧。

蓝媒汇:目前很多深度报道,可能面临一个是随时发布新消息,还是整合大稿的选择,目前这篇《“释永信私生女”传闻调查》,是否你也面临这样的抉择?

王晓芳:对啊,一直觉得很多信息攒不住(笑),也确实存在很多信息,我本来准备做调查,别的媒体已经报道了,写出来也没啥意思了。但是其实信息量少了,我自己内心会不安不踏实,我觉得要是我写稿子的都不踏实,那看稿子的咋想。

蓝媒汇:可能这篇稿子出来,大家会觉得似乎内容跟预期或者说跟公众的幻想,差距挺大,你怎么看?

王晓芳:平常心吧,真相是靠证据,判断却未必。有些人判断看证据,有些人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觉,有的人靠经验,真的要认可人的丰富性吧。但是记者,你做的事情,可能就只有提供证据,你甚至不能做判断。我的稿子也是人证物证,我尝试了呈现我能呈现的最多,公众自己去评判,当然公众挑剔就会有更多的报道证据呈现,这是动力。

蓝媒汇:既然调查报道现在坚持做的人越来越少,那你坚持的动力是什么?

王晓芳:目前是真的喜欢,也真的很享受去不断接近真相的过程,可能我觉得无论媒体环境如今多动荡,我目前的想法是,踏踏实实做报道,这也是我当下的乐趣,或者说,我当下是找不到其他比这个更让我有激情的事情了。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日前,一则《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只大老虎,谁来监督?》的帖子在网上流传。“释正义”举报释永信有双重户籍,与韩明君有私生女韩某恩,与关丽丽有私生女刘梦亚,此事引发社会关注。
北京青年报记者辗转安徽、登封、商丘等地,试图调查举报事件种种疑云。北青报记者发现,多位证人交叉印证,刘梦亚系释永信侄女,韩某恩的出生证明系伪造,而网传释延洁产子时间,当时释延洁本人正在北大全脱产读书,商丘居士证明韩某恩系其送释延洁收养的弃婴。另据释延洁本人向北青报记者证实,2004年她已做过子宫切除手术。
举报
刘梦亚、韩某恩被指是释永信私生女
10月2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会见朝圣团,3日少林寺官网一挂出消息,立马传开。毫无疑问,释永信的露面,每一次都会成为焦点。网民们似乎也没有忘记,始于7月持续到10月的释正义与释延鲁等人的接力举报,到目前,仍然疑云重重。而举报人释延鲁在10月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现在人在北京,并未被控制,会“顶住压力,举报下去”,并且表示没有结果,绝不罢休。北京青年报记者试图联系释延鲁本人进行采访,一直未联系上。
7月25日,一则《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只大老虎,谁来监督?》的帖子在网上流传。7月27日,自称举报人“释正义”接受媒体电话采访后于次日关机,并公布邮箱地址,不定时向媒体推送举报材料。帖子中,“释正义”举报释永信有双重户籍,与韩明君有私生女韩某恩,与关丽丽有私生女刘梦亚。
此后,释延鲁等五人向最高检等部门实名举报并接受媒体采访,同样举报了私生女问题,加上经济问题。事发到如今,释永信本人一直对此事件表示沉默,表示静待真相大白,未做任何回应。在调查组持续调查中,北青报记者辗转安徽、登封、商丘等地,试图调查举报事件种种疑云。
网传私生女
疑似“私生女”之一 刘梦亚系释永信侄女
在释永信的老家颍上县,和一般县城里的名人相比,释永信并不出名。就算到了释永信的老家颍上县江店孜镇,释永信也并非是人尽皆知。但是对于刘梦亚,这个从小就在镇子里长大的女孩,大家都相当熟悉。
“梦亚从小在我们身边长大,出生时我们还喝过她家喜酒,怎么就突然成了哈尔滨女人关丽丽的孩子呢?”而网上的举报信息出来后,邻居们甚至还对刘梦亚开起了玩笑,也并不觉得会对其造成困扰。
“从小在镇上,结婚生子也在镇上,你说我们对她熟不熟。”邻居吕海婷对记者说,自己跟梦亚是邻居也是好朋友,“梦亚26岁,比我大几岁,结婚生子也很快,现在家里已经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
“她妈妈也是当地人,她的姥姥我们也认识,都是一个镇上住的,天天出门都能见到面,我们周围邻居都可以作证,但是现在风波太大,不要写我名字。”一名刘姓大姐说,梦亚跟她家孩子差不多岁数,梦亚跟她妈妈长得比较像,也是在江店孜卫生院出生,但是接生医生不记得是谁。“我是见着她妈妈整天挺着肚子出来的嘛,梦亚又是她家大闺女,生完孩子我们邻居都去她家喝喜酒。”
邻居表示,梦亚是谁家孩子不需要猜测。记者试图联系刘梦亚本人,并未能联系上。而记者拨打刘梦亚父亲电话询问刘梦亚情况,对方告知:“我家孩子是我的还需要我来证明吗?太可笑了!”北青报记者试图做进一步核实,被挂断电话。而此前,释永信侄女刘姣曾跟北青报记者确认,刘梦亚是四叔刘应彪的女儿。
网传生子前的一月
有清华美院老师证实当时释延洁正在云游拜佛
而另一名被“释正义”指控,且被释延鲁实名举报的释延洁(韩明君)孩子韩某恩,显示出生日期为2009年4月22日。释延鲁此前对媒体的举报材料表明,释延鲁称其见过这个孩子,在10月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针对韩某恩的举报是否有进一步证据时,他回应:“现在他已经越描越黑,从韩某恩的户口、出生证明等,我认为这个事实证据确凿了,现在专案组应该已经对这个事情进行全面的调查了。”
而身兼河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少林慈幼院院长等职务的释延洁,在所谓的“临产”前见了哪些人呢?记者查阅公开资料,没有发现网上与临产时间相近的活动报道。随后,记者来到少林寺慈幼院,得知延洁法师2009年初在北京学习,记者辗转联系上一名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教授摄影的退休李老师,“法律作证我可以公布,但是现在我不愿意卷入舆论,就不要写我名字了”。他告诉北青报记者,2009年3月1日到7日,他本人、延洁师父以及三名尼僧和他本人的学生前往云南西双版纳丽江采风,其确认从各种迹象看,延洁法师绝对不是怀孕状态。
“如果按照网上说的4月生孩子,那3月也是怀胎九个月了,怎么也会显吧?但是她一点也没有大肚子,尽管延洁本身比较胖。第二,西双版纳那里信佛比较多,延洁跟另外两名尼僧见到庙就拜,弯腰下跪都有,哪个孕妇可以做到随时弯腰下跪。第三,正常孕妇,尤其要是一个尼僧怀孕,那也算是丑闻了,怎么会出来见人到处乱跑。”该老师说,当时除了拜庙,他们还去了傣族的植物园,随后,其还向记者提供了当时采风的照片,记者查看时间确系2009年3月所拍。
他告知记者,他的另一个学生以及一名景洪机场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作证,记者试图联系他们时被拒绝采访,但表示确实可以作证延洁法师当时十分不像怀孕。“我们只说我们自己知道的,其他也不知,但是怀孕这事,太不靠谱了。”该名老师告诉北青报记者,4月份延洁师父就回到北京继续在北大读书。而此后,他也一直在跟延洁师父联系,当年7月底他来到释延洁所在寺院专门给僧尼做摄影讲座,一直在沟通买器材,安排老师的事情。“讲座在2009年7月底开始,8月初才结束。”该名教师说。
网传生子时间
释延洁同学兼室友证实其正在北大读佛学班
而2009年的4月份,释延洁到底是否在北大读书呢?记者查询到北大确实有宗教学专业(佛教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属于北大哲学系,课程主要涉及印度、中国佛教史,宗教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以及典籍选读等内容。而释延洁本人确系该研修班07级学生。
记者辗转找到其在北大学习班的尼僧同学兼室友,四川碧山寺的一位法师。她说,自己2007年和释延洁约着一起去进修,2007年9月入学,2009年7月毕业,在每年的4月份以及11份集中授课,为全脱产式学习。该位法师说,自己这三年一直跟释延洁住在一起,并且2009年4月份,因为是最后一年,从4月5日到4月26日,每天都有课程。“那时候我们每天一起上课,周一到周日,全天上午下午都有课,出去走走的时间都没有。”该位法师说,她们住在北大南门的出租房里,下课在学校吃完饭就回去了,“如果说是其他时间,我不敢随便说,但是2009年的4月,我确实跟她在一起。”在北青报记者询问进一步的证据时,她找到了当年的一份课程表,记者查看到在22日这一天,确实有课程并且是全天,上午为佛教艺术,下午为儒佛异同。而网传的生子时间也正在这一天。
“那时候一个班大概有40多人,因为全年就上两个月的课,基本上没有什么逃课的,延洁也没有落下课程,整个4月都在,不然她也不可能拿到结业证书。”该位法师说,并给记者晒出了蓝色的北京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延洁一起拿到的,证书都一样。”该位法师说,她作为一个尼僧,实在不愿意参与纷争,没有事实依据也不会站出来。该位法师说,现在北大佛教班很多同学都知道了,“佛家很多人都不愿意面对媒体,尤其在这个时候,但是如果法律需要我们去作证,大家都会站出来的。”
出生证明经办人
韩某恩出生证明系伪造 只为办户口而为
北青报记者在安徽时,采访了出生证明中的医生江如兰,其否认接生过韩某恩,更表示没有见过释延洁。而随后,北青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当年韩某恩的出生证明经办人刘振(释永信侄子),其表示如今网上晒出来的出生证明,系因延洁师父打听谁私下能办户口,自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答应,随后托家乡的卫生院防保科科长办理了假出生证明,目的是为了给韩某恩上户口所用。“因为正规领养的话,延洁师父个人并没有资格,不知道她是否出于养老考虑。”刘振说自己并没有问延洁师父原因。
而后来的韩明君户口之所以在释永信母亲胡昌荣名下,并登记成胡昌荣侄女的身份,刘振说,也是为了就地给韩某恩办户口,出于办户口的便利,就谎报了身份,但是韩明君的户口,刘振说并不是刻意在安徽办理,而是从登封正常迁过来的,当时就叫韩明君。刘振表示,其已经接受了警方的问话,保证真实性。而记者多次联系颍上县公安局询问进展,也并无答复。
商丘居士
韩某恩为无名弃婴 是我抱给了释延洁
此前,刘振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韩某恩是释延洁抱养的孩子,应该是其在商丘观音寺时认识的信众抱养。
北青报记者于8月中旬辗转到达商丘观音寺。北青报记者在商丘调查期间,随机选择两个时间段去观音寺门口偶遇信众,几位当地人对释延洁本人印象都很深刻。“观音寺算是她一手扩大的,经常帮助周围居民,我们有事没事都喜欢去寺庙跟延洁(师父)说说话,她也会开导我们。”邻居钱启(化名)说。随后,多名居民自发签字,表示大家希望记者采访,愿意告诉大家认识的延洁师父。
但是当北青报记者追问延洁师父收养的孩子,却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只知道她后来去了少林寺慈幼院当院长,她一直很喜欢小孩子,之前还想在商丘建立慈幼院收养孩子,但一直没有成立起来。”北青报记者随后在与其交往更多的居士中多方打听,得知当年寺庙的居士刘英(化名)似乎抱给过她一个孩子。
但当北青报记者致电刘英,表明来意时,其表示自己在外地,但是并不想多说。“孩子确实是我捡的,是个弃婴,我送给了延洁师父,我并不知道程序是否正确,这是农村的老办法,但是现在我家人都觉得事情很大,我也不想媒体打扰我的生活。”刘英说,韩某恩确实是自己捡的弃婴,也不知道生父生母,自己确实就是2009年4月份的时候送给延洁师父的。
手术陪同人
2004年释延洁子宫已切除
北青报记者在少林寺以及商丘的走访中,均有知情人士表示释延洁本人确系做过手术,“从生理上就压根无法怀孕”。但是,到底是什么时间手术,又做的什么手术,则并没有一个人清楚知道。
“她毕竟是一个女性,尤其是尼僧,这种极其隐私的事情,知道的人很少。”而记者在商丘多日探访后得知,释延洁手术或在商丘。北青报记者在居士中打听多日,终于有一个叫慧心(化名)的居士告知记者,当年释延洁手术时,其就在旁边陪同,并且还有另一个居士轮流照顾。“当时大家也觉得毕竟是女人,很少人知道。”
慧心说,自己是2004年8月陪同释延洁去做的手术,“当时是延洁自己签的字,手术时间大概四个小时”,当时手术前医生也有谈话,说知道子宫对女人的重要性,但是子宫上长了瘤子,尽量能剥离就剥离,不能剥离就只能切除。
慧心说,第二天,手术时间四个小时,医生很遗憾地说已经切除,瘤子太大了,还是没保住子宫。“我当时还哭着,说师父你命咋这么苦,没想到她还安慰我,说没什么。”慧心说,自己待了两三天,就回家了,后来由刘敏(化名)照顾。记者找到刘敏,其表示此事属实,是在郑州一家医院,记者找到另外两名知情人,他们也表示此事属实。
“延洁师父2004年就做了子宫切除手术,那些说她2009年怀孕生子的,我觉得就算造谣,也得说得像一点,简直太笑话了。”针对这一关键性证据,记者尝试多次,联系上释延洁本人,其表示自己确实在2004年已经进行子宫切除手术,也有医学证明,但是证据只会在法律层面进行呈现。而北青报记者通过多人交叉证实,释延洁在2009年4月产子几乎无可能,本报记者也将就举报问题持续跟踪调查。


(应受访者要求,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本版文/本报记者 王晓芳
实习记者 杨乔 王德高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王晓芳






编辑:冉玲琳
338#
发表于 2018-7-9 17:51: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宁波的书虫
7分钟前 来自 微博 HTML5 版
吃瓜群众之所以不明真相,
就是因为被故意的云遮雾罩。 ​​​​




[url=]û收藏[/url]
[url=]转发[/url]
[url=]评论[/url]
[url=][/url]

https://weibo.com/1251754160/Gp901usqg
339#
发表于 2018-7-24 22:13: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邢海波

340#
发表于 2018-8-23 23:35: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臧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