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经营案例

[复制链接]
321#
发表于 2013-8-24 14:48: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虞纪一
湖南卫视为什么落后了,看谢娜和张杰就知道二三,张杰并不是快男最有特色,相反感觉很平,但就因为他是谢娜老公,所以在湖南卫视中什么都以他为核心,举全台之力捧一个并没很大特色的人,这样的电视台不往下走才怪呢,湖南小年夜快男中又突出张杰,实在有点力不从心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33) | 評論(27)
44分鐘前來自iPhone客户端
322#
发表于 2013-8-24 14:49: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师永刚
//@在水一方风铃草://@收税招发表了//@不够-八卦:周刊官网上也有刊登。@杨锦麟 @白云峰 @白宗义-VC @法图麦的妈妈 @李承鹏 @李稻葵 @NUS张军@袁莉wsj @辕门射戟吕布 @于建嵘 @赵普 @正和岛刘东华 @湛江李开浓 @赵晓 @张醒生 @郑新业 @光头蒙男 @分享投资白文涛 @宋鸿兵 @师永刚 @师迅斋主
◆◆
@在水一方风铃草
《证券市场周刊》报社保亏空2万亿,投资回报才1.8%,跑输通货膨胀。社保让鼎晖管理其总额5.5%的50亿基金。 鼎晖总裁焦震偷取30亿项目,致社保等损失24亿。鼎晖隔空否认却不敢告举报人诽谤。 专家称社保有义务披露相关信息,展开调查,并冻结鼎晖管理的社保基金。http://t.cn/zYqAxb2 @学习粉丝团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1)| 轉發(307) | 評論(28)
2月5日22:15來自三星Galaxy SIII


| 轉發(6)| 收藏| 評論(1)
323#
发表于 2013-8-24 14:49: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时代华纳将分拆杂志业务 仅保留3份杂志

 北京时间2月14日上午消息,《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时代华纳正在与美国杂志出版商Meredith就分拆时代公司进行谈判。如果这笔交易完成,那么时代华纳将不再是美国最大的杂志发行商。
  根据讨论中的方案,时代华纳将保留旗舰的《时代》杂志,以及《体育画报》和《财富》,而时代公司的其他杂志,包括《人物》、《造型》和《Real Simple》,将被出售给Meredith。后者目前拥有《Better Homes》、《Gardens》和《Family Circle》等杂志,主要读者人群为女性。
  这一方案要求两家公司均分拆杂志业务,组建一家新公司并上市。这一架构在税务方面对时代华纳有利,目前时代华纳在全球范围内发行93种杂志,包括在美国的21种。
  Meredith发言人表示,该公司不会对传闻和猜测置评。这笔交易对Meredith意义重大。该公司当前市值为17亿美元,而一名分析师认为,时代公司价值约为30亿美元。
  瑞银分析师约翰·杰内迪斯(John Janedis)估计,《时代》、《体育画报》和《财富》对时代公司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的贡献不到10%。如果将这几本杂志从时代公司中剥离,那么时代公司的杂志资产价值约为24亿至29亿美元。
  近年来,随着印刷广告行业的整体滑坡,时代公司也陷入了困境。去年,由于广告营收和读者订阅营收的下降,时代公司营收同比下降7%,至34亿美元,而运营利润则下降25%,至4.2亿美元。时代公司近期表示,计划裁员6%,以削减成本。这一举措将在第一季度带来6000万美元的重组费用。
  在过去10年中,时代华纳是全球业务最多样化的媒体公司之一,其业务涉及电影、电视、音乐、图书、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等领域。与Meredith之间的交易将有助于时代华纳缩小业务范围。此前,时代华纳已出售或分拆了有线电视业务时代华纳有线、互联网业务AOL,以及音乐和图书业务。如果出售杂志业务,那么时代华纳将成为一家纯粹的电影和电视制作商。
  根据消息人士的说法,时代华纳目前也在研究出售时代公司的其他选择,包括自行分拆时代公司。本周三,时代华纳旗下发行商《财富》杂志率先报道了时代华纳可能分拆时代公司的消息。
  与其他印刷媒体类似,杂志正面临在线媒体的激烈竞争。根据美国发行商信息局的数据,2012年杂志广告页同比减少了8.2%,而自2006年以来已减少39%。在面对数字发布渠道的竞争时,时代公司的发行业务尤为脆弱。
  2010年,时代公司长期的CEO安·摩尔(Ann Moore)宣布退休,随后时代华纳CEO杰夫·贝克斯(Jeff Bewkes)任命Meredith前高管杰克·格里芬(Jack Griffin)为时代公司掌门人。不过,格里芬的任期仅维持了5个月,就被多名时代公司高管的集体领导所取代。时代公司在近1年时间内都没有正式CEO,直到去年初Digitas前高管劳拉·朗(Laura Lang)上任。劳拉·朗尝试推动时代公司向数字发行的转型,并在苹果平台上推出了多本杂志。
  时代公司创立于1922年,创始人为亨利·鲁斯(Henry Luce)和布里顿·哈登(Briton Hadden),并于第2年开始发行《时代》杂志。随后,该公司于1930年推出了《财富》,于1936年推出了《Life》,于1954年推出了《体育画报》,从而成为美国一家极具影响力的杂志发行商。时代公司一名前高管表示:“如果你在时代公司工作,那么可以拿起电话打给任何人。没有人不想和《时代》的负责人谈谈。”
  通过保留几本旗舰杂志,时代华纳将可以维持这样的声誉。不过,时代华纳希望保留的杂志同样也是目前业绩最差的杂志。类似《时代》的周刊类杂志受互联网冲击最大。《时代》的重要竞争对手《新闻周刊》已于去年底停止出版印刷版杂志。
  不过一名消息人士表示,新闻和体育类杂志能够与时代华纳的其他业务,例如CNN,产生协同效应。(张帆)

http://news.sina.com.cn/m/2013-02-15/175626267919.shtml
324#
发表于 2013-8-24 14:50: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读者传媒最快下月申请IPO


《读者》杂志
  读者传媒最快下月申请IPO
  以《读者》杂志为拳头产品的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读者传媒"),最快或将于3月份正式启动IPO(首次公开募股)。
  《西部商报》昨报道称,读者传媒有望于今年3月向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读者传媒内部人士昨日向早报记者确认,最近会向相关部门递交IPO申请。
  2008年开始启动IPO
  读者传媒官网资料显示,读者传媒成立于2009年12月24日,由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读者出版集团")主要发起设立。
  读者传媒董事长为现年59岁的吉西平,总经理为现年60岁的彭长城。公开资料显示,彭长城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2002年1月任《读者》杂志主编,为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文化综合类期刊协会副会长。
  据甘肃工商局网站信息,读者传媒注册资本为1.8亿元。目前,读者传媒有股东单位11家、员工300余人。读者传媒内部人士透露,读者传媒第一大股东为成立于2006年1月的读者出版集团。
  创刊于1981年的《读者》杂志为读者传媒主打产品,2011年,《读者》杂志品牌价值已达到了76.45亿元。另外,读者传媒还拥有甘肃人民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甘肃民族出版社、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等8家专业出版社;以《读者》杂志社为首的7家期刊社;2家控股子公司和1个教材出版中心、1个全资子公司。
  读者传媒主营业务不仅包含了组织所属单位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印刷和进出口,还从事数字网络出版等新媒体技术开发;动漫产品制作等。
  其实早在2008年6月份,读者出版集团就启动了股改上市工作,读者出版集团方面认为,由于集团系由事业单位改制而来,其多数土地、房产等资产的权证不齐,权属不清,与股改上市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此后的2009年12月24日,读者传媒在兰州正式成立,读者出版集团正式完成股份制改革,向上市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1年2月,读者传媒完成第一次增资扩股,融资2.2亿元。
  据新华网报道,华龙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为读者传媒进行上市辅导。另外,除了主要发起人读者出版集团以外,其他参与发起人还包括联合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公司、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家国有大型企业。
  估值不会太高
  读者传媒网站称,近两年,公司加快出版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开始进军网络出版、数字出版等新媒体发展领域。
  读者传媒已涉及影视业务。据报道,继合作拍摄电视剧《射天狼》后,读者传媒与浙江唐德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电视剧《天伦》已拍摄近3个月,其中,读者传媒投资1000万元。除与唐德影视联合拍摄电视剧《天伦》之外,读者传媒还与其联合投拍了《广州十三行》、《定远舰上的男人们》两部电视剧,共投资3000万元。
  传媒行业分析师向早报记者表示,在现有政策鼓励文化企业上市的情况下,读者传媒冲关不会难,问题在于上市后的经营问题,在数字媒体时代,期刊、图书出版业务出现萎缩,即使其龙头杂志《读者》面向全国发行,但市场容量的下滑必然使其受限。政策推动不代表当前的资本市场认可,也可以与主打出版业务的凤凰传媒进行比较,市场对其认可度并不高,估值水平一般。
  对于读者传媒的新业务前景,业内人士并不算乐观。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魏武挥称,在国内,虽然有个别刊物数字化做得不错,但对于整个传媒出版集团而言,并没有很成功的先例,也没有很好的盈利模式可循,即便是转型上走得比较远的国际媒体,如新闻集团,转型也只是慢慢进行,前景需要观望。如果进行数字化尝试分散过多的精力,传统业务原本的盈利水平或许也会遭到拖累。
  值得一提的是,同读者传媒相似,以《知音》杂志为主的湖北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音传媒")于去年3月22日进入IPO初审大军,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2012年7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IPO申请情况表显示,知音传媒状态改为"落实反馈意见中"。截至最新一期的IPO情况表显示,知音传媒状态仍为"落实反馈意见中"。张郁文 闫鹏飞

http://news.sina.com.cn/m/2013-02-28/110926384915.shtml
325#
发表于 2013-8-24 14:50: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纽约时报公司拟出售 《波士顿环球报》
据外媒称,纽约时报公司近日表示,寻求出售包括《波士顿环球报》在内的新英格兰媒体集团。纽约时报公司首席执行官Mark Thompson说:“出售新英格兰媒体集团的计划表明我们将把精力与资源集中在《纽约时报》品牌与新闻业。”

  纽约时报公司还将出售《波士顿环球报》网站、《沃塞斯特电讯报》与其网站、《波士顿环球报》的邮件行销公司GlobeDirect以及Metro Boston的49%的股份。

  纽约时报公司在近几个月已卖掉了许多非核心资产,包括一些区域性报纸以及About.com网站,但还保留着法国的《国际前锋论坛报》。

  《波士顿环球报》创刊于1872年,目前发行量在美国报纸中排第17位。
326#
发表于 2013-8-24 14:50: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巴菲特:我们为何收购报纸

美国的本地化报纸将保持竞争力,付费墙来得太晚

【财新网】(见习记者 田园 记者  王嘉鹏)美国知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在3月4日发出一年一度的致股东信。在信中,他用很长的篇幅对美国报业的经营形势做出了分析,并解释了自己为何在近期大举购入报纸业务。
  巴菲特认为,美国多数大报的市场地位受到互联网的严重冲击,它们虽然已经开始发展付费业务,但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战略转型时机。但巴菲特认为,相比于大报,地方性的社区报纸依然保持着独特的竞争力,值得投资。他同时认为,报纸依靠减员减量并不能自救,“轻薄”的报道必然会导致读者群也更加“轻薄”。
  以下是巴菲特信件中相关部分的翻译:
  下文节译自沃伦·巴菲特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的信件
  我们买了些报纸——报纸?
  在过去的15个月里,我们花3.44亿美元收购了28家日报。对此你可能会有点两点疑惑。首先,在年度信件和我们的年会中,我一直告诉你们,整个报业的发行量、广告和利润必然会下降,而这个预测依然成立;其次,我们买入的这些报纸的资产规模也远远达不到我们平时所用的标准。
  第二点是很好解释的。我和查理(译注:查理·芒格,巴菲特的搭档,伯克希尔-哈撒韦副董事长)都很热爱报纸,如果在经济上合理,就算它达不到我们对收购小型公司时所要求的规模标准,我们还是会买。而第一点则需要我详尽地解释一下,并介绍一些历史。
  新闻,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在想知道的领域还不知道的东西。所以人们会通过任何渠道搜寻他们所要的新闻——那些对他们重要的消息——只要这个渠道能最好地把即时、易得、可靠、详尽和低价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排名因人而异,也因为某条新闻本身的性质而异。
  在电视和互联网出现之前,报纸是获取各类新闻的主要来源,它对很大一部分人来说都不可或缺。无论你感兴趣的是国际、国内、本地新闻,或是体育和财经动向,通常报纸都是第一个告诉你这些信息的。报纸里有许多你想知道的东西,就算其中只有几页符合你的特定要求,也是物有所值。而更棒的是,广告商为这件产品的绝大部分费用买了单,而读者则沾光得到了实惠。
  此外,广告本身其实也给大量读者提供了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以致产生了更多“新闻”。编辑们可能不愿意这么想,不过对于很多读者来说,了解哪里有招聘,哪里的房子在出租,哪些超市在做周末促销、或者电影何时何地上映,这可比看社论观点重要多了。
  反过来说,地区性报纸对广告主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西尔斯公司(Sears,美国零售型百货公司)或西夫韦公司(Safeway,美国零售型百货公司)在奥马哈市开了店,他们需要一个“大喇叭”去告诉当地居民为什么他们今天该去自己的商店。大的百货店和杂货店抢着刊登连篇的广告,因为他们知道刊登了广告的商品就会畅销。在其他载体作为“大喇叭”的作用无法与报纸匹敌的情况下,广告自然能卖得好。
  如果一份报纸在所在社区是唯一的,它的利润肯定会非常出色。而这份报纸的管理究竟是好还是糟糕,都没什么关系并不大。(一位美国南部地区的出版人曾坦白说:“我的生活过得这么好得益于两项伟大的美国式制度——裙带关系和垄断。”)
  多年以来,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变成只有一家报纸了。(或者是把两家有竞争关系的报纸合并为一个单一经济体来经营)这种收缩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大多数人只想花钱读一份报纸。在竞争中,发行量明显领先的报纸几乎必然会得到最多广告份额。广告吸引了读者,读者又吸引来了广告。而这种共生的过程就给弱势的报纸敲响了丧钟,这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强者愈强”。
  但现在的世界已经不同了。股票行情和体育赛事的细节在报纸付印前就已经成了旧闻。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招聘和招租信息。电视台则用政治和国内外新闻对观众进行轮番轰炸。在一个个兴趣领域,报纸都失去了自己的主导地位。读者少了,广告也随之减少。(“虚位以待”这样的分类招聘广告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报纸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在过去12年,它下滑了超过90%。)
  然而,报纸在本地新闻的传播中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如果你想知道你所在的城镇发生了什么——比如有关市长、税收或者是中学橄榄球比赛的消息——那么一份恪尽职守的本地报纸就无可取代了。一个读者在读有关加拿大关税或者巴基斯坦政局的新闻时,可能看了几段话就跳过了,但是与他自己或者邻居有关的故事,他就会一口气读完。在任何对社区有足够认同感的地方,对很大部分的居民来说,一份能满足社区特殊的信息需求的报纸将始终是不可或缺的
  但就算是很有价值的产品,也会因为商业策略失误而走上自我毁灭之路。在过去十年间,相同的一幕发生在几乎所有的大报身上。出版商——这其中包括伯克希尔在布法罗(美国纽约州第二大城市)的报纸业务——都在网络上免费提供报纸内容,而对纸质版依然收取费用。印刷版报纸的销量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不一路锐减呢?而下降的发行量也让报纸对广告主不再那么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原先的“良性循环”已经被逆转了。
  《华尔街日报》较早地推行了付费模式。而地区性报纸中的典范,是由小沃尔特·赫斯曼(Walter Hussman,  Jr.)出版的《阿肯色民主公报》(Arkansas  Democrat-Gazette)。沃尔特也很早开始推行付费模式。在过去十年,这份报纸的发行量保持得比美国任何一家大报都好。尽管有沃尔特这样有力的榜样,但出版商们——包括伯克希尔旗下的报纸——是在过去一两年才开始探索付费。其中最佳的模式现在还不明确,但如果有的话,它就会被大范围地模仿。
  查理和我认为,报纸如果能给有归属感的社区提供详尽可靠的信息,再配合上合理的互联网策略,将可以在很长时间里保持竞争力。我们并不认为成功会来自削减新闻内容或者减少出版频率。“轻薄”的报道必然会导致更“轻薄”的读者群。一些大城镇的报纸尝试着不再每天出版,这也许短期内可以增加利润,但长期来看肯定会降低报纸的影响力。我们的目标是让我们的报纸登满读者感兴趣的内容,让那些认可我们价值的人支付合适的费用,不管他们是拿在手里阅读还是在互联网上查看。■

http://international.caixin.com/2013-03-06/100498243.html
327#
发表于 2013-8-24 14:51: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国外媒体利用微博推介 把用户引向自家网站

国外重点媒体Twitter(微博)报道何以吸引受众、体现专业?

  国际上知名新闻媒体均在推特上注册账号,但它们更多把推特作为推介平台,一方面颇有心计地利用推特聚集的注意力,一方面做大自有终端,并通过推特推介自有终端,谋划新媒体时代更具自主权和实际效益的赢利模式。

  □ 文/周 瑜 于佳欣

  经常浏览国外媒体网站的人都会注意到,每篇报道最后都会有两个很小的图标,“F”代表Facebook(脸谱),“T”代表Twitter(推特),为的是让用户可以一键转发到这两个美国目前最红的社交网站。

  启示一:把用户引到自有终端上

  推特比脸谱的公共信息属性更强,因此更适合发布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公开新闻信息,很多全球瞩目的突发事件就是在推特上最先爆料,随后新闻媒体跟进报道。很多媒体的推特简介均表示将重大突发事件作为其推特发布的首要职能。

  然而,对于媒体机构而言,简单在推特上发突发消息是远远不够的,在吸引受众关注后,对事件的详细报道是媒体新闻采集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这个能力如何体现在推特平台上呢?

  国外主要媒体机构用了一种最简单也最取巧的方式:基本以“文字导读+文章链接”形式发布推特,通过点击链接直接进入媒体门户网站阅读报道的详细内容。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卓越新闻计划”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近期联合进行的一项有关推特发稿研究显示,以2011年2月14至20日为样本选取时间段,考察《华盛顿邮报》等13家美国主流新闻媒体发出的3646条推特稿件,其中2969条由机构发出,699条由记者发出。在全部样本推特稿件中,93%含有新闻机构自己网站的链接,而链接其他新闻网站的仅为1%,链接非新闻网站的不足1%。把用户引向自己的网站,是新闻媒体在推特上最重要的做法。

  这一发布形式反映了媒体对推特网站功能的认知,网民一般很难通过媒体发布的几十字导读了解详细内容,必须通过文章链接,点击进入媒体网站阅读详细内容。这么做好处非常明显:

  首先,利用推特的人气,通过导读发布吸引网民,增加媒体网站点击量,可起到吸引广告商增加广告投放的作用,网站广告收入目前仍是内容生产商在新媒体环境中最主要的赢利模式。

  其次,《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高品质主流媒体早已成功在自有网站上筑起收费墙,相当一部分重点报道必须注册付费后才能完整阅读,一定程度上有效应对了新媒体冲击下报纸发行量减少带来的收益下滑问题。推特平台的推介行为让更多受众接触付费内容,成为受众用户付费订阅的重要诱因,相当于在推特上做了免费广告。

  微博是推特的中国化产品。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用户乐此不疲地在微博上以最快速度发布140字消息,更经常用长微博播发完整深度报道。经常有媒体表示不愿为微博平台做嫁衣裳,在这方面,推特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首先,重视自有终端。对于国内新闻媒体而言,不妨转变思路,减少为微博平台无偿提供内容,像国外媒体那样将推特的注意力资源转化为对媒体自有终端的关注,变被动为主动,为下一步提供有偿信息及增值服务、保持受众黏性打下基础。

  其实,即便在新浪微博上,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纽约时报中文网、金融时报中文网等海外媒体微博在发布消息时,也多以导读+图片+链接的方式吸引网民深度阅读。问题是目前是否加入短链仍多为自发行为,媒体缺乏整体部署和规划,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自有终端上有价值的独家内容打造。

  其次,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效对接至关重要。这个问题在一些中央媒体中尤为突出。

  启示二:新媒体环境下打造专业媒体形象

  媒体推特形象的塑造首先要符合所代表媒体对自己推特形象的定位,另一方面要与网民受众对该媒体身份形象的心理预期相贴近。

  1.简单形象要素要与传统媒体统一

  在这一要求下,媒体推特账号需要从诸多细节方面建立和完善形象。通常,推特头像即为媒体LOGO,LOGO中涉及的主要颜色为推特页面的基准色,一般也是本推特短链所指向网站的基准色。

  2.要有明确定位和艺术个性的媒体简介及形象

  媒体简介是媒体推特另一个给受众的直观印象,也是更能体现专业个性的要素。简介通常是媒体推特的自我定位、功能介绍,当与发布内容特色相一致。前文已提到,媒体推特内容发布相对简单,但通过简介,不同媒体推特发布的主要特色一目了然,如:

  纽约时报推特简介:讨论从这里开始。本推特主要播发各类突发新闻、纽约时报网站刊发文章、特别报道和时报记者的部分推文转发。

  突出强调了记者部分推文的转发。推特上媒体转发的情况不算太多,大多为直接转发自己官方推特名下子推特或者本媒体记者编辑推特,以及部分网民的推特。对于微博和推特来说,互动和转发率越高,越能增加自己的活跃度、粉丝量和知名度。媒体推特的转发行为,一方面可增强记者报道现场感和可信性,另一方面推介子推特品牌。

  华尔街日报推特简介:本推特播发《华尔街日报》刊发的新闻资讯和特稿。由@brianaguilar、@rubinafillion等人编辑发布。

  列出主要编辑人员名单,而这些编辑是推特的活跃人群甚至是意见领袖,个人与媒体的互动产生叠加效果,实现双赢。

  路透社推特简介:路透社推特和网站为您提供全球最快资讯,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多领域的各类新闻。

  表明以快速资讯为主,突出“最快”,强调其与其他媒介终端的不同,与其世界性通讯社定位一致。

  媒体微博形象塑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微博账号发布的内容、语言表达方式等都可以展现个性、塑造形象。而另一方面,媒体微博对自身的定位也将一定程度限定该微博的发布内容和语言风格等。媒体微博应首先明确定位,确定目标形象,再在发布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有所侧重和体现,最终达到树立品牌和增强影响力的目的。

  启示三:中国媒体推特当积极发声巧妙发声

  目前,新华社、《中国日报》等我国主要外宣媒体均在推特上开设账号。如果可按照海外受众习惯的传播规律精心运营微博平台,积极发出中国声音,通过推特树立中国形象将大有可为。

  以新华社对外部推特账号为例,我们发现,被外媒关注较多、得到转发和评论的推特内容主要为:

  (1)涉及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和政府表态的新闻。如中国领导人相关报道;关于中国经济数据的报道;关于中国军事动向的报道。这些涉及中国核心问题的消息,一经发出即被外媒大量转推。

  (2)涉华的负面新闻。负面新闻一直是外媒关注的热点,且外媒喜欢借此大肆炒作和渲染。

  (3)社会新闻等有人情味的新闻。如“Award-winning Hollywood actor Nicolas Cage willstar in a China-U.S. co-production to be filmed in southwest China's Yunnanprovince(获得多项荣誉的好莱坞演员尼古拉斯凯奇将在云南拍摄一中美合作影片。)”等。从新闻的贴近性和针对性角度讲,由于这类新闻更容易涉及外国人的切身利益,激发其好奇心和对人类共同话题的探讨,因此易受关注。

  (4)中国在重大国际事件上的表态。如“China condemned Wednesday's car bombings in Syria thathad caused many casualties in a suburb of Damascus, saying it opposesterrorism。(中国对周三在叙利亚大马士革郊区发生的致多人伤亡的汽车爆炸事件予以谴责,并表示反对恐怖主义。)”

  我外宣媒体在进行对外传播时,可充分利用其对国家重大核心问题的报道资源优势,针对外媒和国际关注点,把握分寸,有所侧重,加强国际传播内容建设。

  (1)权威信息及时发布。做好对海外的权威发布,确保及时、准确、独家,并第一时间在推特上展示,成为广大海外受众了解我国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成为做大做强中国媒体推特的重要方面。

  (2)及时、透明报道突发事件的同时,加大对有人情味新闻的报道力度,加强人类共同关心话题的挖掘。为避免外媒大肆渲染并作出负面解读,针对突发事件,相关媒体依然应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最大限度挤压负面舆论。同时,可借鉴外媒推特报道特色,加强对充满人情味新闻的挖掘。

  (3)做好解读和评论类报道,更好地体现中国视角。目前,中国媒体推特以动态和简单报道为主。而路透、《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西方主要媒体经常发布观点、评论等。如何将中国发生的新闻放在国际背景下解读,如何针对国际事件发出中国的评论,当是中国媒体推特报道一个重要着力点。

  (4)加强新闻报道外的策划,增加推特用户黏度。《华尔街日报》在2012年感恩节当天播发大量与节日相关的推特,除各地庆祝节日的情况外,还有感恩节如何制作火鸡,如何巧妙购物,如何向他人表示感恩,以及感恩节的小故事等,此外还转发一些名人和普通民众如何度过感恩节的有特色的图片和视频,大大增加了用户的点击量。

  (5)全媒体的中国元素展示。中国媒体的推特可策划开设“中国图片故事” “中国特色”等栏目,发布冲击力强、内容丰富、视角独特的全球新闻图片,及制作精美的视频节目、纪录片等,全媒体推介国家形象。(作者单位:新华社总编室)
328#
发表于 2013-8-24 14:52: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广西出版董编
国内发行量大的党报党刊,每年10月都发文要求各单位订阅。中国特色。
◆◆
@申音
我告别纸媒创业三年。回头看传统媒体人思维,几大弊端:1,只知怀疑和辩难,却不敢试错和冒险;2,天天讲大概念大主义大理想,眼睛里没有小用户准需求清晰问题;3,乐于追随潮流趋势,却不敢逆向思考和背道而驰;4,依赖资源资产背景,不知创造从破坏中来;5,盲目自信和过度自卑的两极思维!夏虫怎可语冰啊

(21)| 轉發(1570) | 評論(283)
2月27日00:02來自Android客户端


| 轉發| 收藏| 評論
13分鐘前 來自iPad客户端
329#
发表于 2013-8-24 14:54: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最强音"被曝霸王约 首期质量低疑似差评营销


《中国最强音》导师被誉为“神一般的组合”

  有《我是歌手》前期情绪带动、湖南卫视的品牌信誉以及强大的宣传,《中国最强音》未面世,就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眼球,自动加入“买家”行列,等待首播。4月19日晚,首期《中国最强音》露面,没想到令大家大失所望。让众“买家”期待许久的《中国最强音》,差评如潮!
  类型:
  湖南卫视二季度重磅节目,接替《我是歌手》延续音乐辉煌;
  特点:
  陈奕迅、章子怡、罗大佑、郑钧,被誉为神一般的导师团队;
  规格:
  37个机位、每期300小时素材剪辑,精细的节目制作;
  定位:
  打造全民进取真人秀,实现草根歌手逆袭
  求差评,“最强音”反营销策略?
  《中国最强音》首期节目差评如潮,按照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一贯质量来看,按理说不应该会如此糟糕,因此网上产生了一种“差评营销”的说法。媒介微博大户“收视率背后的故事”就说:“这种网友所感受到的‘期待值反差’其实是湖南卫视的一个反营销策略。从第一期追劣达到全民吐槽之功效,再到后面开始出现卧虎藏龙的选手,剪辑手段也会大改。从目前微博跟帖和媒体报道角度来看,觉得湖南台在下一盘有策略的棋。”
  对此,记者采访到节目导演组,对于网友“差评营销”的说法,对方表示:“因为第一期节目的呈现方式大家还不是很熟悉,这只是大众演唱会的第一场,也是这个节目最原生态的部分,但随着歌手和导师渐入佳境,节目会越来越好。同时我们也会吸收网友和观众对节目的真挚意见,对节目进行合理性优化。”
  另外,首期节目呈现的结果也和节目原版模式有很大关系,微博红人梁欢说:“从‘产品’的角度说,The Voice是越前面越好看,X-Factor是越往后越好看。”也许不是所有模式都适合中国观众的口味,某圈内音乐人说:“大伙儿的口味已经被《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这种一开始就能抓住人的精致化制作方式培养起来了,对音响、剪辑、伴奏乐队的要求已经不只是全民娱乐的阶段了,所以《中国最强音》一定要改。”
  评价详情
  差评 剪辑混乱无重点
  观众对《中国最强音》的众多质疑声中,后期剪辑的混乱是最让人受不了的。首集节目,凌乱的镜头没有突出任何重点与核心,让观众没有任何记忆点,甚至有网友大呼首期节目更像是一条90分钟的超长预告片。网友“凯就是帅”说:“作为一档音乐类歌唱节目,除了广告之外,明星导师的VCR、深圳城市风貌、外场观众欢呼、后台亲友亮相等镜头融入太多,根本没有让人真正好好听上几首歌。”
  记者注意到,选手曾一鸣演唱的《也许明天》,算是整场节目中表现较为完整的一首歌曲。但他在演唱的时候,镜头也几乎在歌手、导师、观众、主持人、亲友之间频繁切换,观众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去听他演唱。网友直接吐槽:“《中国最强音》的剪辑师把正片剪成了花絮,片段与片段之间没有延续性,更别提紧张的气氛了。”
  细心的网友还指出节目明显的错误,“第一位歌手演唱时,章子怡身着一件绿色薄纱上衣,但第二位歌手上台时四位评委却已换装,章子怡穿起了白色霸气风衣,太穿越了。”对此,节目监制夏青说:“换衣服那不是错误,是因为大众演唱会录制的时间比较长,后面的场次也可能出现这种镜头。而第一期节目的剪辑和制作是真人秀节目的蒙太奇剪辑手法,对草根歌手的叙述和展示是循序渐进的,不能一下子全部展示出来。不过观众的反馈我们都会虚心接受,接下来的节目中会努力去改进。”
  差评 导师冷场无效果
  四个“神一般”的导师到了这个舞台,却被网友吐槽为“糟蹋了神一般的组合”。“章子怡慢条斯理没效果,郑钧平淡无味不犀利,罗大佑貌似专业惹笑话,陈奕迅再牛也挽不回这个颓势啊。”这些是网友对四位导师的评价,网友“黛儿控”说:“什么叫这个舞台不鼓励西洋歌曲啊?罗大佑老师你也太不专业了吧!”
  歌手唱歌前导师过多的交流也被观众认为是多余的,网友“这条路”说:“选手杨承熹上场前章子怡突然问‘你最近心情怎么样?’,你是想说明啥?”对此节目监制夏青说:“其实这些原本都是为了让节目更好看,导师在上场前与歌手的交流是为了让他们放下紧张的情绪。看到子怡的点评,我觉得非常好,有什么说什么,特别是她面对歌手的讨好,丝毫都不放松选择标准的认真态度。对于第一场导师们的点评,导演组还是比较认可的,因为在磨合期,会有一些问题。”
  另外,她也表示这是因为原版节目的限制:“原版节目X-Factor有它的流程,我们也得按照流程走,之前我们和模式方的外籍顾问一起看了这期节目,也听了他的分析。此时此刻我们需要专业冷静的思考,也有了初步的调整方案,接下来的节目会越来越好。”
  差评 硬件不足音响差
  整体制作差是《中国最强音》给观众的另一个明显的感觉。与《中国达人秀》相似的模式与流程,也让网友吐槽:“又是Yes又是No,难道不是《中国达人秀》?”另外,过于简单的场地布置也让不少网友无法接受,甚至湖南卫视一贯标榜的高品质音响也没得到认可:“除了舞台简陋外,舞台周边看上去也十分凌乱。现场的音响效果听起来非常差,甚至能听到选手的回音,湖南卫视的水准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啊!”
  包括总导演廖珂在内的制作团队,网友也没有放过,在湖南卫视贴吧中,就有网友大呼,“《中国最强音》为什么要用廖珂团队啊?他差点毁了元宵喜乐会,还敢用他?换成洪涛绝对不会是这样。”记者联系到知名娱评人“舞美师”,对于廖珂团队制作的《中国最强音》,他说:“现在湖南卫视的制作团队中,洪涛团队绝对是最好的一支。廖珂团队在台里只能算是一个二线团队,不过和其他卫视相比,他们还是很厉害的。”
  差评 选手唱功平庸
  作为一档歌唱音乐类节目,歌手的演唱功力是节目的核心,但《中国最强音》在这一点上却辜负了太多人的期望,《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宣传总监陆伟也在微博中表示了失望之情。纵观整场节目,的确没有几个唱功能被人记住的歌手,那位被郑钧称为“今天唱得最好”的曾一鸣也在琐碎的镜头剪辑下,让观众忽略了他的唱功。
  对此,节目组工作人员说:“因为是第一场的节目录制,各方面都还在磨合,难免会有些纰漏。而且和后几场相比,第一场的音响确实不是最好的,所以观众们的批评我们都接受,也会在接下来尽快调整。”另外,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第一场效果之所以做成这样,是因为没有几个真正拿得出手的歌手。因为报名时间紧,节目组又不太想用专业歌手,唱功方面当然就会有所欠缺。”
  “最强音”学员被逼签霸王约?
  湖南卫视:为了学员长远发展
  除了首期的差评如潮,昨日天娱传媒强迫“最强音”学员签署霸王条款的消息再次传出,消息不但披露出牵涉此事学员的姓名,还曝光了条款的细则。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一位牵涉到此事件的知情人李先生,据悉,李先生公司旗下的歌手是“最强音”的学员,被强制要求签署霸王条款。他告诉记者:“昨天夜里两点,湖南台领导、《中国最强音》导演组、天娱传媒领导打电话通知所有没有签约天娱的选手起床,安排了一辆大巴车把他们都拉到了湖南台,要求所有人必须签订合约书,如果不签约就强制淘汰。现在还有很多学员滞留在长沙,熊汝林、阿兰、李佳薇等学员都在其中,现在已经有两位退赛了。”随后,他将天娱传媒发给学员的《“中国最强音”真人秀节目晋级歌手承诺书》照片发给了记者。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湖南卫视导演组,对于网络上爆料签约事宜,湖南卫视表示与参加的歌手签署有关的约定,主要目的是想提供给参加节目录制的歌手一个长期施展才艺的舞台。在节目制作中,诸多唱片公司和有合约的歌手的经纪公司也与之积极沟通,希望后续能与这些歌手在包装推广上达成合作,为此,委托旗下天娱传媒与这些歌手所在的公司有过沟通,未来并不排除在双方共同协商下,对于一些优胜歌手签署约定。同时,湖南卫视相关人士表示:“网上爆料的合约没有见过,所以不知道是真是假。”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朱秦冀 采写
                                                                                      http://news.sina.com.cn/m/2013-04-23/112726921123.shtml
330#
发表于 2013-8-24 14:55: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周志宏
渠道巷战
◆◆
@读报微园
【广州“机器报战”硝烟打响】作为中国南大门竞争最激烈的大都市--广州。4月9日《信息时报》在部分社区及医院开通,第二批将进入BRT及大型商场,4月16日《南方都市报》自动售报机即将进驻广州BRT,《新快报》将从下月初开始在13个BRT站台设置自动售报机。而这3张都市报都是同城3大报业集团的各自子报。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39)
|
評論(8)
47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32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