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经营案例

[复制链接]
311#
发表于 2013-8-24 14:42: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陈雪频
#创业笔记#今天见了两位同在管理领域创业的朋友,聊了近两个小时,受益匪浅。很多机会都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不断试错试出来的,因此保持战略适应力非常重要。既要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定位,持之以恒不动摇,又要小步快跑不断不断微调产品和战术,这种分寸感只能通过实践来操练,不断精进。@智慧云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1)
6分鐘前 來自HTC 新渴望VC        |  檢舉

◆◆


[p=18, null, left]新浪微博社區管理中心舉報處理大廳,歡迎查看!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刘海明8888:杜威的实用主义,就是这个主张。 (10秒前)


312#
发表于 2013-8-24 14:43: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央视将与卫视结电视剧战略联盟 签帮扶协议

日前,央视再次高调宣布将与卫视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由黄海波、高圆圆主演的电视剧《咱们结婚吧》首先将在央视综合频道和湖南卫视黄金时段同时播出,央视与卫视“联姻”成功,被业内称为“破冰之举”。


《咱们结婚吧》黄海波剧照

华商网-华商报1月12日报道 2012年年末,随着各卫视选秀选手亮相《直通春晚》,卫视主持人也频繁露面央视,中央电视台与地方卫视进行战略性合作的动作越来越明显。日前,央视再次高调宣布将与卫视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由黄海波([url=]微博[/url])、高圆圆主演的电视剧《咱们结婚吧》首先将在央视综合频道和湖南卫视黄金时段同时播出,央视与卫视“联姻”成功,被业内称为“破冰之举”。据记者了解,央视与地方卫视的合作,除了湖南卫视还有青海卫视。
与湖南卫视达成电视剧战略联盟
日前,央视和湖南卫视在京公布合作计划,将在电视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在引进、播出、宣传等环节寻求共赢,首个项目便是黄海波、高圆圆主演的《咱们结婚吧》。央视一套、湖南卫视这两个一直坚持“独播”或“首轮”电视剧策略的频道,首次完成了“同步”。
据该剧导演刘江透露,现在这种情况是大家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以往有好电视剧,制片方为了能卖个好价钱,很多时候不愿单独提供给一家电视台,但没有了央视这个平台,综合影响力、品牌度都会打折扣,同样地方卫视也存在这种情况。此次央视宣布和卫视开展深度合作,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湖南卫视相关工作人员,他表示:“央视与湖南卫视达成了电视剧战略联盟,2013年会首先同步播出《咱们结婚吧》。而且之前湖南卫视的电视剧也在央视的白天档播出了,比如《加油妈妈》、《我家有喜》等,之后还会采取多种合作模式。”
与青海卫视签订帮扶协议
除了湖南卫视,日前,中央电视台帮扶支持青海广播电视台的协议也正式签约,央视将专门成立帮扶小组,积极与青海卫视沟通并进行帮扶。
据记者了解,与青海卫视的帮扶协议是建立在帮扶欠发达地区电视台的基础上,而作为一项长期计划,协议充分考虑了青海卫视在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双方将在日常宣传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根据协议,中央电视台将从人才队伍建设、新闻宣传、节目支持、技术设备、经费等方面对青海卫视予以帮助和扶持。
记者从青海卫视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此次合作目前还在进行前期运作,“目前的想法应该是会进行一些电视剧以及节目方面的资源共享,至于是否同步播出,现在还没有最终确定。另外,对于卫视自制节目,央视也会给予团队支持,在前期创意和后期运作都给予支持。”

http://ent.163.com/13/0112/07/8L0K148U00031GVS.html
313#
发表于 2013-8-24 14:43: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春晚不再是一家专利 众卫视瓜分央视蛋糕


F4组合、 席琳迪翁、 郭德纲、赵本山、鸟叔


  春晚,仅仅在几年前还只是“央视春晚”的代名词,也就是近三四年,“春晚”已经被省级各强势媒体分化,今年“春晚”一夜间成为各省级卫视包括央视在内厮杀的收视“主战场”之一了。虽然央视春晚仍旧是除夕夜的独一节目,但是“春晚”这个电视节目品牌正在进行着耐人寻味的快速更新。    从配角联欢到品牌战役
  “春节联欢晚会”是央视在30年前创立的独有品牌,“春晚”还在20余年里成功地成为了中国春节文化的“新民俗”。然而,近十年来,由于节目套路化,制作理念显得封闭,甚至由于收视居高不下而有自大倾向的央视春晚,受到观众的诟病,为了挽救“春晚”下滑的品牌形象,近两年来央视认真地开始对节目进行“创新”,例如使用新的班底,将密集的广告停掉,对外“拆门”引进演出人才……然而,在新形势的电视商战下,这场保卫战也并不好打,因为省级地方卫视的“春晚”也开始组团抢占这块“版图”了。
  央视春晚是除夕夜全国卫视转播,因此省级卫视多年来也只是做做春节节目的配角,例如联手做些“华东五省一市联欢会”等。但是,在近五年前,湖南卫视[微博]、江苏卫视、东方卫视等强势媒体开始进入此领域,开始大做自己的“春晚”,经过前两年的探索与经营,今年各家在比拼“跨年演唱会”后,把春晚这个战场弄得硝烟弥漫,各家纷纷祭出重拳造势。有电视专家对扬子晚报记者表示,今年省级卫视全面升级的“春晚之战”可以说是战役相当之长的“品牌战争”,从暑期的“选秀”节目,到年尾的“跨年演唱会”,再到春节的“春晚”,各卫视在这些收视高峰时间点上集中猛打创造自己的品牌,既是实力抬升的象征,也是争取观众的强大手段。
  从毫无章法到转战语言类
  央视春晚之所以依然雄踞民心,“语言类节目”可以说是居功不小。这一点也被各省级卫视注意到,继去年尝到了“语言类节目”的甜头后,今年江苏卫视拿出了与央视春晚比拼的最显著动作——加大春晚语言类节目比例,早前,该台便表示,今年他们有七个语言类节目,其中既有郭德纲、于谦、小沈阳、沈腾等央视春晚的新笑星,还有央视春晚像郭冬临这些中老将的“面孔”。地处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辽宁卫视[微博]春晚就更为“步伐大”了。每年赵本山的小品都是“辽视春晚”的收视杀手锏,再加上符合当地百姓习惯的赵家班演员各种“搞笑”,辽视春晚每年的收视都是极为惊人的。而今年,该台更创办了一个与央视《我想上春晚》差不多的一个副线节目品牌,叫《本山带谁上春晚》,赵家班各路人马纷纷上阵竞争辽视春晚当晚与赵本山同演小品的名额——这种做法,简直将赵本山这位“小品王”的影响力、热力发挥到最大了。
  从国内歌舞演到国际巨星
  春晚从创办至今几乎全部是大陆及港澳台明星们的盛会。央视春晚也曾偶尔邀请过一些国外歌舞团体来助助兴,但是国外巨星是从来没有过一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这个“约定俗成”似乎有了变化。今年央视春晚将邀请国际大腕席琳迪翁前来捧场,此消息也曾得到席琳迪翁中国官方歌迷团在官方微博上的证实。不过,央视一直未对外松口,可能源于日前产生的“鸟叔恐惧症”。
  早前有传,央视有意邀请2012年大热全球的“鸟叔”前来,可消息曝光后引来大量争议,很多网友认为“鸟叔”是个外国人,且“骑马舞”看腻了有点儿低俗,不适合春晚。在沸沸扬扬的议论声中,“鸟叔”上央视春晚的意向便被搁置,后来成了无头案。然而前日,东方卫视却突然对外公布,“鸟叔”已经与东方卫视春晚独家签约露面,有意思的是,这回网友们的舆论没有前面那样的一边倒骂声了,反而有很多人表示了期待。专业人士对此现象很无奈地称,“央视春晚既为长期造就的品牌所誉,也为其所累,地方卫视由于体量轻、没有历史包袱,因此锐意创新的形象深入人心,这就是鸟叔出现在不同‘春晚’上舆论却大不同的原因。”
  从零打碎敲到巨额投放
  从商业上来说,省级卫视加盟进来的“春晚”之战是巨额投入换来的最先进武器火力比拼。很多观众注意到,今年张学友婉拒了“央视春晚”,可是他却登上了江苏卫视的跨年演唱会。这其中当然有香港人张大天王注重家人春节团圆的礼数,但是毫无疑问也有“金钱”的作用在使然。很多普通观众都知道,参加央视春晚的演员们在这个舞台上是不能谈商业演出价码的,他们只象征性地拿个“利市红包”,曾经有报道称,像赵本山这样的大腕可能也只有两三万元的辛苦费,而有的团体歌舞配角们更是几乎没有报酬。为什么有些演员却心甘情愿地在这里耗几个月的时间准备节目?因为这个舞台的影响力实在太巨大,最典型的例子是台湾魔术师刘谦,第一年他登上春晚后,当年度即传出收入过亿的消息。
  没有央视春晚的强劲的收视吸睛力,地方卫视怎么办?当然是拿巨额资金来抢夺明星资源。据非官方途径消息,东方卫视仅请“鸟叔”即花掉了100万美金,而其余的所有演员当然也像“跨年演唱会”那样个个都是商演价,且还会比平时演出价更高。例如湖南卫视请龚琳娜夫妇为该台春晚专造新神曲,江苏卫视请小沈阳夫妇来演小品,这些都是要花很多钱的。更需提及的是,江苏卫视还要在春晚舞台上重组已经分崩离析的“F4”,以及举办“《新白娘子传奇》20年主演聚首”,这些港台演员本来就分属不同的经纪公司,现在要再造昔日“团体”,那各人开出的出场费想来肯定不低。为造“春晚品牌”,巨额投入值不值得,各卫视一直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但是电视台们那么精明,怎么会做“赔本”的买卖呢?

http://news.sina.com.cn/m/2013-01-17/095826057217.shtml
314#
发表于 2013-8-24 14:44: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中国互联网研究院
【半年870万UV,全球增速最快网媒如何炼成?】①不谈政治;②从社交媒体上找信息;③关注Facebook,而不是Twitter;④对新闻标题精益求精;⑤使用A/B测试分析为内容增色;⑥新颖的广告方式;⑦不刻意让读者在网站停留;⑧抢先不如话题性才重要;⑨移动很重要但不代表一切;⑩只写群众乐意了解的内容。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4) | 評論(2)
57分鐘前來自粉丝大本营
315#
发表于 2013-8-24 14:45: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华尔街日报》将发行新刊物聚焦理财问题


“这份杂志是为世界上那些对上流社会和上流社会生活感兴趣的人而开办的。”迈克-米勒(Mike Miller)解释道,米勒是负责监管《华尔街日报》的一名高级副总编。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传媒行业知名杂志《广告周刊》报道,《华尔街日报》将发行新的出版物《华尔街日报·货币》,该杂志将采取非传统的方式研究个人财务问题。
  人们对不论是盘点自己的财产,或者仅仅是呆呆地去关注着别人的财产总是表现的兴趣盎然;人在对于金钱的兴趣似乎是没有上限的。
  ——以上言论出自《华尔街日报》,这份杂志正在筹划增发一份新刊物《华尔街日报·货币》,从而帮助和指引人们去更加圆满地处理个人财务问题。
  《华尔街日报·货币》是从《华尔街日报》衍生出来的,属于《华尔街日报》为增强其在奢侈生活方式领域的影响力而推出的产品。这份杂志计划于3月9日进行首次发行,今年全年内将出版四次。它将会被分散出版在美国的周末版《华尔街日报》中,周末版《华尔街日报》目前的发行量已经达到230万份。在计划中,每次的出版物将为50页,其中包括30页的正文和20页的广告。
  市场中针对富裕阶层推出的杂志向来层出不穷。在去年一年,行业中的后起之秀彭博社推出的《追求》杂志(这是彭博社的《市场》杂志的一个衍生品)以及《DuJour》杂志,都分别增开了一个名为《城市与乡村》、《Departures and ForbesLife》的新的副刊。
  《华尔街日报·货币》的一名高层管理人员称,他们的杂志将呈现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并让杂志充满丰富的感情色彩;因为他们看待个人财务问题的方式是不同于其它同行的。这本杂志将不会告诉读者如何挑选股票或者基金,但杂志中将会撰文介绍一些人物,以及世界上一些不被众所周知的事情。这本杂志的编辑人员将很大程度上由现在《华尔街日报》的人员组成,包括杰森-齐威格(Jason Zweig)、布莱特-阿伦兹(Brett Arends)以及凯勒-格林(Kelly Greene)在内的一批专栏作家都将成为新杂志的编辑。《华尔街日报·货币》杂志将包括下面的几个部分:名为《我最大的错误》的一个名人访谈版块;介绍成功人士成功之道的《帝国的缔造者》版块;还有关注全世界富人们理财顾问的《家庭办公室》版块。
  “这份杂志是为世界上那些对上流社会和上流社会生活感兴趣的人而开办的。”迈克-米勒(Mike Miller)解释道,米勒是负责监管《华尔街日报》的一名高级副总编。米勒说,随着金融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华尔街日报》的读者希望获得金融信息的欲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研究表示,很多读者们一直以来都花费超过一个小时去阅读他们自己摘抄的《华尔街日报》;这给了《华尔街日报》自信去开办一个新的期刊。罗密-纽曼(Romy Newman)说:“对广告商来说,一个熟悉的读者圈是最好的传播媒介。”纽曼是《华尔街日报》的总经理,同时也是《华尔街日报·货币》的商务领头人。
  纽曼没能给出任何已经确定的广告用户名单,但她可以去联系资产经理人、私人银行、其他一些金融广告商,或者像汽车制造商那样的奢侈品市场从业者。纽曼指出,尽管《华尔街日报》与《华尔街日报·货币》两份杂志会共享一些相同广告商,但这两个杂志之间不会产生竞争;因为两者不会在同一个周末出版,这会让读者具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心态。
  Harris MYCFO是该杂志的一个潜在客户,这是一个财务管理公司,隶属于蒙特利尔银行金融集团。“新一代的财富持有者完全不同于旧的财富持有者。”保罗-巴兹尔说道,他是Harris MYCFO的销售总监,“现在的客户通常持有更加保守的观点,我想这也是《华尔街日报·货币》正在尝试解决的东西;因为我们不可能需要一份谈论如何在汉普顿避暑的杂志。假如他们能继续保持这样紧密的联系,他们就会做的更好。”
  在现在这样的时代里,将杂志做成一份被人称赞并信任的出版物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对于《华尔街日报》来说,这件事却不是这样。近几年,《华尔街日报》以及一些报纸都发行了新的新闻版块,其中也包括《Greater New York》和《Mansion》。米勒暗示,印刷品行业的福利期不会就这样结束,他说,“我们即将发行的仅仅是一份季刊,但我们真的想了解更多关于如何在全世界所有杂志中做的更好的方法。”当被问及是否有其他的相关版块正处于设计阶段时,他补充道:“我们内部对此有过一定的讨论。目前,在我们编辑内部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幻想。”(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3-01-18/114926067565.shtml
316#
发表于 2013-8-24 14:46: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国主流电视台欲播《甄嬛传》英文版


《甄嬛传》


 本报讯(记者孙思娅 刘佳)《甄嬛传》将引入美国消息引起网友热议。昨天下午,市政协委员、《甄嬛传》导演郑晓龙表示目前正与一家美国公司草拟合约,对方会将《甄嬛传》剪辑成6个电视电影,在美国的主流电视台播出。     
  郑晓龙介绍,美国这家公司准备重新剪辑该剧,并补拍一些镜头,还将重新配乐。他表示,剪辑的过程中方完全不参与,因为不知道欧美人的欣赏习惯、节奏。
  至于引进的缘由,郑晓龙说,美国公司认为《甄嬛传》在英语市场上也会有观众。在郑晓龙本人看来,《甄嬛传》之所以受欢迎,是因其传达核心价值观是正确的。
  据了解,此前,该剧已在美国的华人电视台播出,但并非英文版,仅限于华人收看。此次与美国公司签约,剪辑过的《甄嬛传》将在美国的主流电视台播出,“这才代表我们真正走出去了”,郑晓龙说。
  >>网友说
  @张芯瑜:美国人能看懂吗?不过没关系,看不懂兴许还会刻意去了解,扩大文化影响力的目的就达到了。
  @顾扯淡:欧美也有专门的中国电视剧论坛,有专门的字幕组进行翻译。据说论坛的日常对话是这样的。“oh,看中剧真太幸福了,一天几集才过瘾啊!为什么我们国家的电视剧一周只有一集?”
  >>更多声音
  美国留学生尚德:
  文化差异或影响收视率
  尚德来自美国加州,在中国生活已有5年,他看过电视剧《甄嬛传》,但当听到这部剧要引进到美国主流电视台播出,他并不看好,“我身边很多欧美的朋友,他们更愿意看《非诚勿扰》[微博]这类娱乐节目。”
  尚德说,美国当地基本没有从中国引进的电视剧。他认为,一方面是画面的呈现并不精彩,不如好莱坞、HBO;另一方面,对古装戏中特有的中国文化并不容易理解。他举例说,“像《还珠格格》,亚洲的同学,比如韩国人更容易理解,看得更多。”
  在尚德看来,成龙、张艺谋的电影在美国较为大众接受。


http://news.sina.com.cn/m/2013-01-23/105526103266.shtml
317#
发表于 2013-8-24 14:46: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三联书店创办《新知》杂志

  新京报讯 (记者姜妍 见习记者江楠) 三联书店的全称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世纪70年代末,三联创办了《读书》杂志,90年代创办了《三联生活周刊》,而春节后《新知》杂志也将诞生试刊,这是昨日新杂志主编苗炜在电话里向记者确认的。这样,就像《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在微博上所言,“三联书店的三个品牌就齐全了”。苗炜昨日表示,现在办杂志太难,他自己也不确定人们是否还需要这样一本杂志。
  苗炜:希望撰稿者对写下的每个字都有把握
  苗炜说,办《新知》杂志是三联人很早以前就有的想法,这一次是去年10月提出的,前日开会时他才知道自己将担任新杂志的主编工作。目前杂志的很多具体工作苗炜也还在思考中,他说现在一本杂志印刷成本就要5块钱,发行成本要一两块,还没有开始编,已经有六七块钱的成本了。定价目前还没确定,可能在15元到20元之间。“我就想到底印什么东西才值得花那么多钱去做它,现在新媒体也很发达了,人们想得到什么信息他努力的话就能得到。”
  目前苗炜给《新知》的定位是一本智识生活杂志,文章的特点首先要有智识生活的意味。“我的智识生活和精神生活未必和现实世界有太多的联系,就以往的书本,艺术,某些科学的进步,可能和这些有关,而未必和新闻事件有关。办的侧重点就在智识生活这一块。”
  《新知》杂志内容的划分目前暂定为,科学的内容占20%,其他还包括了艺术、电影、戏剧、人物报道等,苗炜说里面翻译的内容会比较多,他也希望为这个杂志写稿子的人,能对自己写下的每个字都有把握。
  董秀玉:办新知杂志是我的梦想
  三联书店前总编辑董秀玉说,早在她还没退休前,三联就有意做新知杂志,“我退休的时候首长说,你有什么要求嘛?我说那就先把新知刊号给我吧。他说你都退休了还想要办新知?我说是啊是啊,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如今《新知》真的要办起来了,董秀玉很高兴,她说三联书店就是读书、生活和新知,所以她只希望办三个刊物,可以和出版互动起来。”新知在这个时代也是很重要,这是一个心情,是我很久的愿望。但是现在说实在话,这个时代,纯粹的刊物创刊已经不太容易了,难度比以前更大,我希望他们有一些创新的思路来办,可能会更有效果。“以前董秀玉就和三联同仁构筑过理性中新知杂志的模样,他们认为这本杂志应该是带有人文和科学的性质,但范围应该放得更宽,适合中等程度的读者来阅读。“我觉得三联从来不是高高在上地做学术,学术是我们的品牌和基础,但是我们还是要考虑大众层次和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新知就是大众的读物,但三联的大众和一般的不一样,我们还是有文化大众概念。”
  时代的变迁让董秀玉也认为这本新杂志对主编的要求更高,因为这个时代不能只讲人文,还必须有科学,包含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而这种丰富性,对主编的挑战比较大,会要求主编的知识面、兴趣、资源都要更丰富。谈到杂志主编苗炜,董秀玉说:“我觉得苗炜会做出一本不一样的杂志来,可能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我也会很高兴。”
  ■ 对话苗炜
  “就是希望它能活下去”
  新京报:你觉得《新知》和市面上其他综合性杂志的区别在哪儿?
  苗炜:不太知道,我没那么强的自信。现在媒体在办杂志的时候,我总疑惑那些信心满满的事。杂志的风格就是一直在找,试刊就是磨合寻找最好的呈现方式。
  新京报:杂志的出刊形式是什么?试刊大概会持续多长时间?
  苗炜:月刊。也没定,几个月吧。
  新京报:试刊第一期的内容是什么?封面构想是什么?
  苗炜:可能和学习有关,继续学习,网上的开放课程。
  新京报:对读者或市场有什么期待吗?
  苗炜:说不上来,我觉得就是希望它能活下去呗。
  新京报:那你觉得让一个杂志能活下去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苗炜:最好是有钱。
  新京报:这本杂志的资金来源是?
  苗炜:就是三联。
  新京报:你怎么理解智识生活?
  苗炜:我自己的感觉是一个人到了40岁左右,可能就对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的事关心不过来,他可能更在意一些长久不变的事情,比如关于理性的进步,人们总是要寻找一种安全感和认同感,我觉得新知可能是这么一个东西,让人们看到知识和理性的力量。
  新京报:春节后试刊的具体日期定了吗?
  苗炜:三月初。

(原标题:创办《新知》杂志,三联梦想成真)

http://news.sina.com.cn/m/2013-01-24/024026107622.shtml
318#
发表于 2013-8-24 14:46: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卫报》报纸及网络读者数量不断攀升


《卫报》报纸及网络读者数量不断攀升
  新浪传媒讯:据英国《卫报》报道,《卫报》是唯一一份在去年最后两个月中印刷版销量呈现增长的优质全国性日报。
  出版:2012年11月和12月,《卫报》的印刷版发行量上涨,使其成为2012年最后两个月中唯一一份印刷版销量呈现增长的优质全国性日报。
  全新版块:上周,《卫报》推出了美食版块,一个全新提供美食食谱的版块,每周六随《卫报》一同出版。这个版块是我们对《卫报》进行持续投资的证明。
  网站走向全球:《卫报》在网络领域继续走红,已经吸引了全球3600多万独立用户访问数字内容;它已成为世界第五大报纸网站,甚至超越了BBC新闻网站。去年,《卫报》扩展了与美国的合作,来自美国的流量年增长率几乎达到了30%。本周,我们宣布,计划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澳大利亚开通电子版。
  欢迎你对《卫报》的发展之路提出建议:现在,《卫报》网络用户每个月都会在guardian.co.uk网站上发表50多万条评论。我们的《卫报》团体已帮助我们覆盖了从欧元区危机的影响,到节日、戏剧和你每周都要去听的演奏会等所有内容。未来的新闻业鼓励所有读者积极讨论,形成群体,从而参与并为新闻业做出贡献;而《卫报》正走在这一革命的最前沿。(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3-01-25/141526122649.shtml
319#
发表于 2013-8-24 14:47: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纽约时报数字化改革之路:新闻制作方式彻底改变


纽约时报大楼



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记者、文字、图片、印刷才是这份《纽约时报》或者整个行业的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的《纽约时报》实验
  摘要:在《纽约时报》,一支技术团队正在彻底改变一份报纸制作新闻的方式和流程。
  把新闻内容从纸张搬到互联网上的事情比你想象得要更为复杂,Aron Pilhofer会这样介绍自己的工作。
  然后,他会举些例子,比如“我们做了很多互动的信息图,但现在的网站很静止封闭,我们需要去内容管理系统中手工找到某个页面,然后将能给读者带来互动的代码添加进去。但我们希望代码能够和内容管理系统交互,自动完成这部分事情。”Pilhofer是《纽约时报》互动新闻技术部(Interactive News Technologies Department)的负责人。
  你可能不太理解他正在说什么,Pilhofer自己也承认这并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不过这清楚表明,《纽约时报》正在做的事情和以往的完全不同。
  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记者、文字、图片、印刷才是这份《纽约时报》或者整个行业的关键词。记者将现场变成文字和图片,编辑们进行修改,印刷厂将这些印刷成报纸,然后,人们在自家的门廊或者办公室中获取这些新闻。但现在,Pilhofer所说的那些—代码、系统交互等等,更像是发生在科技公司中的事情。
  其实数据可以解释这一切。2011年3月,《纽约时报》完成了一次重要转变,它为自己的网络版建立起付费墙(Paywall)制度,成为第一份这样做的美国大众新闻报纸。一年之后,《纽约时报》的数字发行量超过了纸质发行量。
  另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是,根据彭博社的一份分析,2012年《纽约时报》及集团旗下《国际先驱论坛报》的订阅收入将首次超过广告收入。这对报纸业的商业模式是一次颠覆——传统的发行物往往80%的收入都来自于广告。投资银行Evercore Partners的分析师Douglas Arthur表示,“付费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分析付费墙为《纽约时报》贡献了12%的订阅收入。
  变化在数年间发生。数年前,《纽约时报》和半个世纪前的报纸看上去也并无太大差别。这个行业中,无论新闻伦理还是制作过程都已成熟。“在2005年,创新只是意味着开些博客。”Pilhofer说。
  但在那会儿,年轻人逐渐开始在网络上获得信息,报业的人们也开始谈论互联网可能对报业的影响几何。在2005年那一年,Facebook风靡全美国的大学;第二年,Twitter成立了。
  不过新闻采编室内的工作节奏并未受到这些影响。《纽约时报》网络编辑和技术团队在离位于第八大道的纽约时报大楼几个街区以外的一栋楼里—《纽约时报》在1996年就有了自己的网站,但在十年间这个部门所做的事情都差不多—把已经呈现在印刷版上的内容转化成数字版本,放到网络,也许会稍加修改一下标题。事实上,他们和编辑部少有联系,是不大被关心的角色。
  “想来好笑。当我们要和技术团队开个会,都需要从楼上跑下来,穿过好几个街区,走上十多分钟。”《纽约时报》首席信息官Marc Frons说。
  Frons说的那些会议中包括和Pilhofer的一次会议。2007年8月,Pilhofer和图片团队的主管Matt Ericson坐在Frons的会议室里,建议说应该建立一个记者加程序员的团队,好探索线上新闻的未来。
  “最初,我们就像采编室里的科技创业团队。只是我们用的原料之一是《纽约时报》的内容,”Pilhofer说,“我们也不知道到底能做多大的事情。”
  Pilhofer的第一个项目和美式橄榄球有关——进行一些数据分析,把参与球队的数据全都列出来。他说自己做得“相当差劲”,但谁也没期待做得会更好。在当时,整个楼里几乎没什么人知道他们这个小组的存在,他们需要自己去争取各个部门的合作。编辑和记者考虑的依然是如何在印刷版的报纸上做出最好的新闻。
  Pilhofer的团队甚至很难找到一个理想的成员:既有着新闻素养,又有编程经验。所有人都得重新学习,要不就学着了解什么样的新闻是优秀的,要不就学习编程的基础知识。
  但现在一切都和当年不同。记者、编辑和Pilhofer所在的团队在大楼的同一层工作。Pilhofer的办公桌就紧挨着体育部,相邻的还有图片团队和多媒体团队。
  “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稿件是马上就要在网上刊登出来的,谁也不想拖到第二天早晨再见诸纸质报端。这个时候,我想大家已经被完全改变了。”Pilhofer说。
  人们都试图用更聪明也更有突破性的方式来讲故事。在飓风Sandy来临前,采编部想到的一个主意是在纽约时报大楼上放一部摄像机来记录Sandy—就像安迪·沃霍尔在帝国大厦架设摄像机记录纽约一样。之后这段视频被放到《纽约时报》的网站上,没有经历飓风的人也能透过视频看到狂风如何将雨狠狠甩到镜头上,让摄像机颤抖歪斜,并在Sandy最强烈的时候,曼哈顿的灯光如何渐次熄灭,最后让纽约陷入灰暗。这比文字的力量更让人身临其境。
  除此之外,在整个2012年,《纽约时报》做了超过60个互动的信息图,每一张都少不了由数据在底层作支撑,并用读者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解读出来。例如奥运会时的“如何赢”(How to win)系列图片,《纽约时报》用3D捕捉技术和动态图片向读者展示金牌和银牌之间的细微差别—这本来是用文字难以清晰说明的部分;而在总统大选后,根据“摇摆州”投票数而描绘出的线条在图片上“摇摆”,颇为直观地表达这些“摇摆州”在历史上是怎么“摇摆”的。
  对于《纽约时报》而言,这是个渐变过程。但如果一定要挑出一个让变化加速的时刻,那就是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
  当时Pilhofer团队尝试着建立了一个数据平台,以使得在选举日网站能实时地在一张地图上显示出选举结果、数据和相关图片。最终呈现的地图使读者能最直观地看到结果,也可以让读者进一步点击以去了解更具体的信息。编辑部各个部门的成员被最终的效果打动了,觉得在奥斯卡颁奖典礼或其他很多场合也能通过这种互动方式进行报道,于是Pilhofer的团队一下成了项目不断的团队。在四年后的美国总统选举报道中,这种展现选举结果的直观方法被各大新闻机构采用,不但呈现在网上,也有被做成单独的应用程序放在平板和智能手机上。
  也是在这一年,Pilhofer注意到,当数字化的实验越来越多,原有支撑新闻制作的平台就越显得陈旧。起码,他对《纽约时报》在报道北京奥运会时的表现很不满意。
  一直以来《纽约时报》都在体育报道中用着STATS的平台,这家公司通过技术能将实时比分、运动员信息、历史等相关信息推送给新闻机构。
  “这并不是说他们做错了什么,而是他们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例如无法和我们的内容管理系统整合在一起。”Pilhofer说。他苦恼于采用STATS平台之后,显示比赛结果的页面看起来和《纽约时报》的风格格格不入;更让他备感挫折的是,他无法利用这些数据做出类似总统大选时所做的那种复杂而有趣的互动图表—这可是奥运会!每个记者都想在这种重大的事件上做得出彩。
  Pilhofer开始游说Frons由自己的团队来做这套系统,好让《纽约时报》的采编团队能更有效率并更具创造性地进行报道。例如,Pilhofer试图实现的一个功能是,建立一个通道,使得现场图片能及时顺畅地源源不断流入到图片编辑的电脑中,让他们迅速抓取选中的图片、放上图说、打上标签,然后这些图片就能自动根据标签呈现在它们该呈现的地方。
  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小试成功之后,Pilhofer的雄心壮志被激发了。他开始计划为伦敦奥运会的报道从无到有做一整套复杂的系统,使得最终《纽约时报》能在自己的网页上实时呈现现场比赛情况、比赛结果、各个国家的奖牌数、运动员信息以及各种报道。而且完全是《纽约时报》风格。
  这花了他一年半的时间—最开始只有3个技术人员参与,最终增加到了12个。从一开始,体育采编团队和社交网络团队就参与了进来,一起设想这套系统应该具有哪些功能。
  最终,这个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让《纽约时报》表现出色的同时,还足以扮演STATS的角色。有12个新闻机构购买了这套平台上的服务,它们做出少许的自定义,就能制作出符合自己风格的奥运报道页面。当然,也有的选择仅仅是为网页制作一个奥运报道插件。
  “在这套系统里我们有1.3万张照片,这在以前不可想象。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人手去处理照片,再做成幻灯片放到网络上。现在我们找到了更加自动化和有效率的方法。”Pilhofer说。
  越来越清晰的一点在于,Pilhofer和他的团队不再是一个边缘的做点新尝试的团队,他们做出来的东西也不是为了追求“酷”那么简单。新闻报道的制作方式和流程都在随之发生变化。
  在飓风Sandy的报道中,《纽约时报》网站的首页上内嵌入一个能自动更新新闻的区域,使得当有和Sandy相关的新闻发生时,《纽约时报》的首页能犹如Twitter一样将新闻自动显示出来。当然这也对文字记者和图片记者的截稿时间有了更高要求。
  另外一个被称为“飓风追踪”(hurricane tracker)的互动地图则把记者从无聊而又必须让公众知晓的飓风到哪儿、风力如何的报道中解放了出来。
  在这场时刻都在发生新闻的事件中,《纽约时报》还允许人们直接将照片发到其网站上。当然,这个想法在人们已经习惯于用Twitter和Instagram来捕捉新闻瞬间的时代也不算新鲜。
  在几年间的尝试中,《纽约时报》内部更细的分工正在形成:技术部门把《纽约时报》从1981年以来的新闻都做了数字化,并进行了索引,还将《纽约时报》扩展到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传统采编部门加大了对图片部门和多媒体部门的投入,让网站上所呈现的形式更加丰富和互动。《纽约时报》甚至还有一个独立研发团队,以为未来五年到十年之后的技术做实验—听起来特别像英特尔或微软做的事情。
  而Pilhofer的部门则交叉在技术和采编部门之间,同时向两边汇报。这个部门的35个成员中,有一半是开发者,另有7人负责社交网络的事宜,剩下的人员对《纽约时报》上有争议的评论进行审核。每天他们都和图片、多媒体部门或者记者们在进行合作。“这个部门是这栋大楼里唯一有两个老板同时管着的。”Pilhofer开玩笑说。
  无论如何这里的每个人都开始理解为什么《纽约时报》需要一个更自动化更开放的系统。就像Pilhofer在北京奥运会之后觉得第三方平台已无法满足《纽约时报》的报道需求一样。
  在飓风和总统大选的报道中,技术部门负责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应用开发的人员做了这样的努力。“我们希望在移动设备上的《纽约时报》看起来不仅仅是文章的聚合,而是要像在NYTimes.com所呈现的动态效果一样。”《纽约时报》新平台小组的编辑Fiona Spruill在一次采访中说。
  “这能让我们更加高效率地去做报道,并更好地帮助读者明白所报道的内容。这不是坏事,是我们改变了做事情的方式。当然这需要探索,需要去学会使用新方式。”Frons说。他正在推动接下来新一轮网站和数字版报纸的改版,这是他这一年最关注也最感到兴奋的事情。
  改造自己的花销不小。在伦敦奥运会的项目中,即使Pilhofer自豪于这个项目的成功,却也不得不承认所花代价要比从STATS购买平台更为昂贵。
  当《纽约时报》大胆开始自己的网络付费模型时,大多数人都曾对它提出过质疑。现在即使大部分质疑已经过去,但也不意味着这个行业内的大胆创新都能成功。已经有一些试图改造自己的新闻机构承认了错误,其中一个是新闻集团的The Daily—这家第一份完全在iPad上发行的报纸尽管勇于大胆实验,但依然在2012年12月15日停刊了。默多克将其原因归咎为过大的投资、无法盈利。
  但《纽约时报》相信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2012年年末,它又做了一次最新的尝试。与创业公司Byliner合作,《纽约时报》将一些内容制作成e-singles(单行本)发行,第一期《雪崩》在亚马逊、苹果和巴诺的电子书店里出售,共1.8万字,售价2.99美元。《纽约时报》的一位编辑说,第一年里他们将在这种全新的数字发行物上做更多的实验,e-singles可能是深度报道,也可能是散文或者故事合集。
  “我们要看未来的读者所在,我们得往读者去的那个地方去。”Pilhofer说。作者 徐涛 苏希杰


http://news.sina.com.cn/m/2013-01-29/154326151309.shtml
320#
发表于 2013-8-24 14:48: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时代公司大规模裁员:约500名职员可能被裁


时代公司(Time Inc。)开始大规模的公司预期裁员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赫芬顿邮报》1月30日报道,时代公司(Time Inc。)开始大规模的公司预期裁员。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大约有500人将被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杂志公司所裁掉;这就意味着,拥有大约8000多职工人数的公司将有6%的员工被裁掉。这些职员来自《时代》杂志、《体育画报》和《人物》杂志,尤其是后两个。
  据报道,时代公司(Time Inc。)计划通过裁员达到节省1亿美元开支的目的;广告销售额、出版和订阅的收入全部下降。新的首席执行官(CEO)劳拉-朗(Laura Lang)已经分派了恢复良好运营的任务。
  在一篇出版的备忘录中,《时代》(TIME)杂志总编辑史丹格(Rick Stengel)写道:“时代公司正在经历一个全公司范围的重组”;同时,他在寻求至少六个时代公司自己的并购基金。
  劳拉-朗(Laura Lang)在他自己的笔记中写道:“通过重要和持续的行业改变,我们必须不懈的把公司转变的更加简洁、敏捷,更加具备多平台运作能力。”
  当然,时代公司(Time Inc。)并不是唯一在努力应对收入下滑的此类公司。美国《新闻周刊》已经停刊,同时世界范围内的报纸,包括《纽约时报》,也正在不断裁员。(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3-02-01/111826177268.s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