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11#
发表于 2022-8-10 21:36: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在传媒行业实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不仅要在专业学习上刻苦钻研,而且还要在实践活动上“大显身手”,这是多数大学生共同面临的现状,而这样的情况在新传专业也普遍存在。
漂亮的实习经历一直是校园招聘中的重要砝码,暑假也往往是新传学子走上实习岗位的热门时期。但实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无论是找实习还是正在实习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当然,也会有很多的快乐和成果。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分享一篇来自新传专业同学的投稿文章,作者跟自己身边在各类传媒机构实习的同学、朋友聊了聊,分享他们经历过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在传媒行业实习会有哪些挑战与收获。
实习去哪儿?
        今年上半年开学不到一个月,小声发现班上同学基本上找好了实习单位。“学校有实习学分要求。同学一般都会去报社、电视台、互联网企业等和媒体相关的单位。”
        “我当时不是很想去这些地方了,本科时都体验过。”小声最后选择去了市博物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选择,和文物打交道的经历很难得。”
        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才是大部分新传学子的实习去处。
        “一是学校要求实习实践;二是对互联网大厂比较感兴趣,想看看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三是正式工作之后换工作成本太大,并且只能长时间待在一个地方,不如趁实习去不同城市看看,就当是旅居。”小余同学的目标很明确,刚结束完在广州某互联网大厂的实习后,她就前往上海某音频分享平台继续实习了。
        并非所有人都有意愿和条件前往大城市实习,选择靠近自己学校或家乡的单位是多数人的选择。
小赵同学是在湖南的某纸媒实习,“曾经在这里实习过的学姐说体验不错,自己也很想去学新闻采编。”
        在重庆某文化创意公司实习的小涛表示,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实习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因为自己是重庆人,另一方面因为自己对营销策划比较感兴趣,再加上有实习工资。”
        不过近年来线上实习的兴起,也给了新传学子更多的选择。
        广东一家财经媒体今年暑假招聘了很多线上实习生。已经跟随老师线上实习了一段时间的小张说:“光我们班上就有三个人在那里实习。”
        还有少数同学会选择非对口的实习单位,比如有受访者提到了他的一位同学,去了一家电子烟公司做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好像他不是很想去媒体实习,到处投简历后便去深圳这家单位了。”
入职看什么?

学生实习的需求增多时,单位入职前的筛选变得愈发严格。
“请你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目前就读的学校和专业是什么?”小林同学面试某主流媒体时,感受到HR的开场白着重突出了对学历和学校的重视。
对于很多工作来说,学历是作为筛选应聘者的第一道门槛,也是最重要的门槛之一。而“卡学历”的情况在传媒行业的实习中亦有所体现。
不过有老师或熟人的推荐,能够免去这个流程的烦恼。“我是通过老师介绍直接去实习的。现在找工作卷就算了,连实习都是这么卷。”在某视频媒体实习的小易说道,“身边的实习生几乎都来自双一流院校,好多人还是从外省过来租房实习。”
小易在和同单位实习生的交流中发现,寻找实习时,简历也格外重要,简历上呈现的教育背景和过往实习经历都是HR选人的重要参考依据。
“我的学校是实习生里面最差的”,小阳在湖南某主流报社的文旅频道实习,她表示自己是通过老师介绍去的,上岗后发现身边的实习生基本上都来自双一流院校。
小余在上海某互联网单位实习期间对“卡学历”的情况也深有感触。“周围的正职基本都是国内外top院校的本硕,他们在招实习生的时候首要考虑重点院校的学生。”
其实,多数内容行业的单位都比较重视学历,并且大都要求实习生具有相关的经验和掌握一定的技能。
小含的单位在前期面试时就明确要求实习生熟练掌握视频剪辑等相关技能。上岗后她也发现身边的同事个个“卧虎藏龙”,不仅学历好,而且技能也强。
“学历不好的小菜鸟,被卷进了大环境的漩涡里,力求自保只能疯狂实习。”在上海某广告集团实习的小佳表示,4A广告公司对于学历的要求其实没有卡得很严格,相对于学历来讲,经验和能力相对更加重要一些。
不过也有些单位是例外,谁能入职主要看的是你来得早不早,有没有占坑。
“也有些单位交管理费就让你进的。只要不是暑假人满为患,他们绝对很乐意收实习生。记者名字后面挂两个实习生名字不嫌多,再来一个可能也没有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学如此说道。
实习为了啥?

当被问到实习的目的时,受访者都不约而同地说到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经验。
“看着身边的同学全在实习就很焦虑很着急,感觉自己要落后了一样。”小羊在华中地区的某电视媒体实习,她表示是通过内推的形式进入实习的。
她认为自己作为一名跨专业的学生,需要多积累一些实习经验,便于在找工作之前多一点职业体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能为之后就业做准备。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实习的确能够帮助大家将所学融入实际,甚至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在实习中有过许多采访经历的小王同学说:“活动中都是来自各个媒体有经验的记者老师,怎么问问题,问什么问题不仅是提前策划,更要在现场随机应变,这些知识真的只有现场才能学到。”
小陈同学目前在华东地区某地级市传媒中心实习,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增加相关经验。和不同的人去打交道也很能锻炼她“社恐”的性格,她每天都会问老师:“我可以看你剪辑吗?我可以跟你去配音吗?”
增加对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认知,也是一些同学去实习的原因。
小声同学说:“想换一个环境,离开媒体去体验下转换身份的感觉。以前在媒体我是改通稿的,现在变成我来写通稿。实习当记者时就想着我想拍哪里就拍哪里,等到当宣传助理对接记者时,就变成了恨不得所有人都听指挥别乱跑。”
“当时的实习伙伴还说了一个原因,博物馆是她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所以她来这里实习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论文写作。”小声补充道。
实习有钱吗?
在与实习相关的话题中,无薪实习时常被人提及,这种现象在国内外的传媒行业都比较常见,有些单位还会要求学生缴纳管理费。
        “每个月需要上交实习管理费,三个月起交,并且不包吃不包住,也没有工资补贴,自己还要租房子,让本就贫穷的我雪上加霜,并且需要经常性的加班,还是很辛苦的,但为了拿到实习证明,只能咬牙坚持了。”前往省外某电视台实习的小鲁说道。
小四在某地方融媒体中心实习,也是没有工资的,连工作餐都没有,再加上自己家住得比较远,每天还要早起骑车去上班。刚开始指导老师会布置一些任务,但现在他的任务基本上是坐班改稿子,外出机会不多。
在本次的对话中,多数在传统媒体实习的同学表示没有工资和补贴,少部分表示有稿费。不过话说回来,也并不是所有单位都是无薪资无补贴的。
小章同学目前在横店当摄影师助理,是自己以前的老师介绍过去的,工资是500元一天。他表示这份工作非常辛苦,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一般是在摄影棚和烈日下,工作强度很高。“在剧组待了一个月,以后可能不会再遇到这么辛苦的工作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一种磨练,不想再来一次了。”
互联网企业的招聘信息上也基本都会写上工资的。小余就表示自己实习过程中是有工资和住房补贴的,“不说能赚钱,但至少不会倒贴钱。”
也有些传统的媒体单位的确有补贴,但数额较低。
“200元不到的工资,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廉价。”小须同学在某媒体地方站实习,他表示实习过程中每个月有不到200元的补贴,但外出采访时的交通费用都需要自掏腰包,有时候出差到外地的车费也是自己出的。
不过小须还是表示在实习工资外还会有一笔额外的收入。“我第一次收到车马费时都不太熟悉,因为对方是夹在资料袋里,也没有跟我说,第二天差点直接扔到垃圾桶里了。”
工作都干些什么?
理想与现实总会存在一定区别,实习也是如此。
“只求不要再让我整理录音文件了,人工整理很麻烦,最重要是方言根本听不懂!”小鑫同学在西南地区某省级媒体的政务部门实习,她说每天都需要坐班,平时事情比较杂碎,日常实习也没有什么固定的任务,指导老师也比较佛系,感觉学不到什么东西。
“打开与实习老师的聊天记录,搜索‘外卖’二字,连着出现了几十条拿外卖的聊天记录。”小易说道,“同组实习生很多,基本上都是帮老师做一些琐碎的杂事,并且办公环境也不好,大家四五个人挤一张桌子,每天就是刷剧和做ppt之类的事情,接触不到什么核心的业务。”
小林在华中地区某央媒地方频道实习,他说日常是需要坐班和打卡的,实习任务就是出去参加各种发布会和一些宣传活动之类的,有时候需要出差,写稿子大多是去改改通稿,自己写稿的机会不多。
小张的线上实习也没有想象中轻松。她表示实习期间需要线上采访,但是线上采访又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骗子,难免经常会被拒绝,有时候一天打几十个电话都连着被挂断,“而且线上采访相比起线下交流得到的有效信息自然也会少很多。”
“有意思的是当时一起实习的同学因为连着打太多电话被举报导致手机被‘保护性关停’,最后去营业厅办理才恢复过来,听说还签了‘反诈骗协议’。”
小张同学则表示:“退一步来说,线上实习更加自由,加上老师很负责,所以跟着她写新闻收获还挺大的。目前自己可以独立地去寻找一些财经新闻选题,然后分析写作,采访写作能力也都有一定提升。”
同样,在某央媒线上实习的小王同学说:“要求按照正常上班时间一样工作,但从来没有执行,自己就是给实习老师设置了一个‘特别关心’,有任务就做,没任务就忙自己的了。时间很自由,但总有一种随时待命的紧张感,每次最害怕听到的就是‘叮咚’,现在都不敢给别人设置这个特别关心的音效提示了。”
收获总是会有的
无论是日常摸鱼、朝九晚五还是全天候待命,大多数同学都表示,在一段实习经历结束后,总会收获一些东西,或是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小佳的日常工作主要负责campaign(项目活动)的媒介排期、媒介配置表的制作。如今实时跟进campaign的执行状况、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反馈客户的需求进度及内容投放情况等流程对她而言已经非常熟悉。
她坦言道,投身工作之后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真的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尤其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英文读写能力。
“学会了更好地沟通,并且磨合了我的心态。很多事情不能一蹴而就,现在甲方新要求再怎么变动,我都能平和接受和调整。同时在实习中,看到了很多优秀的职场姐姐,气场都非常强大,觉得自己要继续努力,向她们靠齐。”在某省级电视台实习过的小羊说道。
谈及在实习中有没有什么收获的问题,小余很真诚地表示有很多。
首先是身份转变。她最初实习时总是带着学生思维做事,工作上小心翼翼且啥都不懂,现在基本可以得心应手。“在mentor(导师)要方案的时候提供两到三版,习惯给每一份文件以及每一张图片做好命名等,争取拿捏好每一个细节。”
当然,她说自己偶尔还是会犯错,但是已经不会玻璃心了,“该道歉道歉、该修改修改,以结果为导向。”
其次是专业能力提升。以前在学校,小余总以为自己所学知识够用了。但真正开始工作,她才发现自己只了解了皮毛,很多技能都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学习。
小四同学则觉得在县级融媒体实习的这段时间充分感受到了文字和镜头的力量。在基层采访中会遇到很多感动的人和事情,这些都是他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很庆幸能够用自己的笔去给予他们帮助,能够用镜头记录这些美好的时刻。”
总而言之,对于学传媒专业的学生来说,实习整体上是求学过程中一件充满挑战又不乏收获的环节。在这个阶段,同学们会刷新许多对于传媒行业的固有认知,运气好的能够获得快速成长,甚至找到未来的工作方向;运气差点的也能够及早认清现实,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赛道。
不过,如何在了解自己优势的前提下匹配合适的实习则更是一门学问。但也不必慌张亦或随波逐流,未来山高水远,只要一直在路上,便有机会收获更多经验,帮助自己破浪斩棘!
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心仪的实习,并且获得成长。
【今日互动】
你对新传或其它专业的实习有哪些感受?与这篇文章的描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属于你的实习故事。本期将根据留言的点赞量和质量,选取2位读者分别送出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提供的《思考上瘾》一本
来源:全媒派
编辑:吴漫

312#
发表于 2022-8-21 21:56: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推荐 | 张金玺译《美国大众传媒法》第19版

Part.1
作者&译者 简介

作者简介

唐·R.彭伯,美国著名新闻学者和媒介法学者。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获得新闻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在威斯康星州大学获得大众传播法的博士学位,自1969年起任教于华盛顿大学传播学院,于21世纪初退休。他撰写的《美国大众传媒法》《大众媒介史》《美国的大众媒介》等专著是美国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经典教学用书。由于彭伯教授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他曾获得华盛顿大学的杰出教学奖、专业新闻工作者社会公共服务奖等荣誉。自1977年推出《美国大众传媒法》第1版,从第14版起,他邀请克莱·卡尔弗特博士参与此书的修订。第19版是彭伯在书上最后一次署名。

克莱·卡尔弗特,先后获得美国太平洋大学麦乔治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研究专家,出版过多部相关论著,在佛罗里达大学任教并主持第一修正案的研究项目,他还拥有加利福尼亚州和联邦最高法院的执业律师资格。

译者简介

张金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为传媒法,尤其是媒体侵权与媒体权利保护。著作和译作主要有《美国公共诽谤法研究》《美国大众传媒法》等。

Part.2
简要目录

第1章  美国的法律体系/1

第2章  宪法第一修正案:自由的意涵/27

第3章  宪法第一修正案:当代问题/62

第4章  诽谤:立案/106

第5章  诽谤:证明过错/130

第6章  诽谤:抗辩事由与赔偿金/157

第7章  侵害隐私:盗用与侵扰/183

第8章  侵害隐私:公开私人信息与错误暴露隐私/213

第9章  采集信息:记录与会议/233

第10章  保护信息来源/藐视法庭的惩处权/285

第11章  新闻出版自由与公正审判:审判层次的救济与限制性命令/320

第12章  新闻出版自由与公正审判:不公开的司法程序/338

第13章  规管淫秽与色情材料/360

第14章  版权/386

第15章  广告规管/424

第16章  电信规管/458

专业词汇/497

Part.3
推荐序

美国传媒法发展的历史记录

    这部美国的《大众传媒法》是张金玺博士第二次翻译成中文。上一次是在2004年,她是第一译者,底本是2003年出版的第13版,印售颇多,成为国人了解美国大众传媒法律制度的首选书籍。十多年过去了,有关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此书在美国也屡次修订重版,应出版社之约,她又翻译了这部于2015年出版的第19版。据信这也是最新近的外国传媒法著作的中译本。

    此书作者唐·R.彭伯(Don R.Pember)博士,我在第13版中译本序言中已经介绍过:乃华盛顿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美国著名传播学和传媒法学者。此书初版于1977年,三十八年间版行十九次,是我所见到的至今版次最多的一部美国传媒法著作。时光荏苒,彭伯已在本世纪初退休。从第14版起,他邀请克莱·卡尔弗特(Clay Calvert)博士参加此书的修订。现在第19版原序告诉读者,这是彭伯在此书上最后一次署名,以后他将把凝结了自己半生心血的这部著作移交给卡尔弗特,由后者继续修订下去。可算是学坛的一段佳话。

    据网上信息,卡尔弗特先后获得太平洋大学麦乔治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研究专家,出版过多篇(部)相关论作,现在佛罗里达大学任教并主持第一修正案的研究项目;他还拥有加利福尼亚州和联邦最高法院的执业律师资格。我从网上搜寻到,卡尔弗特领衔(他又邀请了两位合作者)修订的《大众传媒法》第20版已于2017年底问世。

    当初我在13版中译本序言中写下自己对美国传媒法的一点认识,就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在美国整个传媒法律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大众传媒赖以运行的言论自由和新闻出版自由的最高护法。而第一修正案作为美国宪法诸多条文中的一条,在行使和维护它所规定的权利过程中,不能不同美国宪法和法律的其他条文或判例准则所规定的权利和利益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传媒法的功能也就是调整传媒和传播权利与其他各方面权利和利益之间的关系,使之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我对比了19版与13版的结构安排,不无惊讶地发现这相隔十余年、已经几度修订的两个版本,在“章”这个层次上并无更动,都是十六章,标题也维持原状。我进而查找此书的更早版本,发现上世纪末以来的版本都是同样的结构;更早在80年代出版的第5版则只有十二章,同如今版本具体比较:早期版本里宪法第一修正案、诽谤、侵犯隐私、公正审判都只有一章,后来这四个议题分别拆分为两章、三章、两章、两章,而原先第12章商业媒体管理被并入广告管理这一章,这才从十二章扩展成十六章,至于其他各章的议题仍无变化。我理解作者这样的安排并非出于惰性,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些宪法第一修正案以及公民名誉、隐私、政府信息采集、保护消息来源、司法审判、淫秽材料管制和版权等等议题,正是体现了美国大众传媒和传播活动所要处理和调整的基本社会关系,亦即美国传媒法的基本内容。这些议题下的调整规则和方式,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有时甚至是很大的变化,但是“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些议题构成美国大众传媒法的基本框架则是长久的、固化的。此书得以长期流传,被相当广泛地采纳为大学教材,说明这个框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当然,此书对于美国传媒法结构安排并不是唯一的,也可能不一定是最佳的;我所见到的另一些美国传媒法著作,在章节标题、次序或重点安排方面各有不同,选择判例更是各有取舍,但是基本议题框架则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例如有的著作把公共安全单列一章,而此书则是在宪法议题下加以阐述。这说明大众传媒法在任何国家虽然都不是单一的一部法律,也不能构成如大陆法系中的一个单独法律部门,但是作为调整大众传媒和传播活动这个特定领域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同样存在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看起来是由学者所构建,因而会有不同的结构安排,但是由于每个国家的法律都是一个统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所以这些学术上的传媒法结构也总是基本体现了客观存在的这个国家的传媒法体系。

    大众传媒法所要调整的法律关系涉及方方面面,每个国家的法律制度虽然都具有总体上的稳定性,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或修订某些法律也是经常的,有些法律规则的变动就会涉及传媒和传播,所以大众传媒法的基本议题尽可不变,而具体内容总是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像美国这样在普通法系制度下,一个重要判例往往就会改写某个特定的法律规则,例如本版作者序言就提到对于上一版即第18版增写了联邦最高法院的三个重要判例及其对传媒的影响,这是美国大众传媒法著作无不数年一改的重要原因。

    大众传媒和传播的制度变革还取决于传播科技的发展,自从世纪之交以来互联网的发展对大众传播产生了被认为是颠覆性的影响。美国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网络传播治理早就成为立法和司法的重要课题。比起第13版来,本版所增添的大量内容正是有关网络传播的法律规则,如在宪法第一修正案议题中,在肯定互联网作为传媒应受宪法第一修正案最高水平保护(这在13版已有阐述)的基础上,讨论了网上涉嫌煽动、威胁、仇恨、教唆等言论底线问题,网络中立问题;在诽谤议题中,讨论了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责任和诽谤诉讼时效、管辖等问题;在隐私议题中,讨论了在互联网广泛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护、网络环境中的隐私期待等问题;在保护消息来源议题中,讨论了网络传播中新闻记者身份界定、各类网络平台上匿名言论保护等问题;在淫秽材料管制议题中,特别讨论了网络空间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在版权议题中,讨论了1998年《数字千年版权法》颁行以来发生的若干争议问题,以及网上内容的合理使用底线等问题;在电信规管议题中,讨论了互联网电视规管、互联网宽带建设等问题;等等。作者的这样安排蕴含着一种理念,就是网络空间其实只是现实空间的延伸,现实世界的既定社会关系和基本法律准则当然适用于网络空间。而由于网络传播在传播主体、载体(管道)、走向、储存等诸多方面与传统大众传播的重大差异,各利益相关方的博弈关系愈益复杂,在适用原有基本法律准则过程中就需要作出新的安排。现实社会原有的大众传播基本规范与新兴的网络传播规范就是这样的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作为系统阐述大众传媒法原理的论作,就必须从传统的普通规范讲到如今的特别规范。而从此书修订内容变化所反映的美国传媒法的发展,似乎可以看出在那里对于互联网也从专注于保障自由而趋向寻求秩序,如网络色情规制,长期来美国朝野存在激烈争议,第13版曾经介绍了在世纪之交,联邦最高法院先后判决美国国会通过的两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限制网络色情的规定违宪,而本版又介绍了美国国会于2003年通过一部严禁利用网络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的法律,在2008年一次诉讼中,该法得到了最高法院的支持。这里是不是可以看出某种走向呢?

    不难想见,这二十个版本的《美国大众传媒法》集结起来,真的可以成为考察美国大众传媒法发展历史的系统文献,这是彭伯学术生涯的重大业绩;相信卡尔弗特会把这件工作持久进行下去。

    互联网经历了从通讯工具到传媒到社会生活基础设施这样的发展,作为大众传媒法著作,此书有关网络法的内容被限定在有关信息传播范围之内,至于在美国同样十分重要的有关网络安全、网络贸易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则未予涉及。在我看来,这个界限可能并不是绝对的,很难说未来不会有所扩展。

    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造成两国大众传媒法也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这是不可忽略的。有的学人看到美国某个判例原则,没有考察它同美国整个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内在联系,就主张将它“引进”我国来,事实证明这与我国现行制度存在冲突,所以是行不通的。我们对美国大众传媒法需要从整体上和历史上有所了解,主要是着眼于发展双方的文化和传媒的积极交流,在某些具体规则上或许可以有所借鉴,这包括正面的也会有反面的。

    本书译者张金玺博士在翻译第13版的时候,我们尚未相识。学人的传统是以文会友,正是我写那篇序言而与她有了联系,至今记得她拿到两本样书后把一本送到我手中的快乐情景。从此成为忘年交。她专治美国传媒法,学风细致认真,多年来对我帮助良多。其人寡言,言必有中,发表学术论作不多,但是凡发表出来的都有相当充实的内涵和见解。她正当盛年,相信会有更多成果问世。

魏永征

初稿于2018年2月16日,戊戌正月初一

Part.4
译者序

    历时三年才译完《美国大众传媒法》第19 版,这是起初没有预料到的。十余年前,经展江教授引荐,我有幸与老同学、人民法院报社的赵刚先生合作,翻译了《美国大众传媒法》第13版。2015年初,我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拿到簇新的第19版,当时还以为,既然有第13版在先,那么这次的工作,不过就是比对两个版本的异同,在原译本的基础上增删点儿内容而已。

    然而,一动手才发现,从2003年的第13版到2015年的第19版其间相隔六个版本、十二年光阴,大量内容已经更新。增删的内容也不是一星半点,光从页数上看,第19版就比第13版多了一百页有余,新增了大量有关互联网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在这十多年里,我身为译者,对翻译的理解也发生了改变。翻译之难,不仅在于要将作者的原意准确地用中文表出(法律领域的翻译尤其强调精确信实),更在于要以最自然妥帖的中文来表达原文的信息,最好读起来没有或极少有翻译的痕迹,倒更像是中文作品。高明的译者,殚精竭虑,只是为了让读者读起来少花力气。翻译家思果在《翻译研究》一书中说,他佩服英国散文大师Max Beerbohm 的话:“...to seem to write with ease and de light is one of the duties which a writer owes to his readers,to his art.”(让读者以为作者写得轻松且愉悦是作者的责任,唯其如此,才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这门手艺。)其实翻译何尝不是如此,译者也应该抱持同样的态度,处处替读者设想。优秀的作品,读起来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读者甚至会以为,这是作者或译者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写成的,殊不知这背后费了多少推敲,花了多大气力。

    鉴于以上两方面情况,我反复思量后决定放下第 13版中译本,从头、重新翻译第19版。全书译完后,经五遍校对、修改,以求完善,但仍难免疏漏,本人对此负完全的责任,还望读者指正误。

    关于本书的内容,另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为精简起见,本书的译者注,均为译者反复考虑后所加,是理解本书内容必不可少且书末“专业词汇”中没有选录的法律词汇。这些法律词汇的释义,基本出自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元照英美法词典》,在此对这部经典之作的编撰者遥致由衷的谢忱。第二,本书中“defendant”一词的翻译颇费了一番思量,英文中,不分民刑,均称为“defendant”,而我国在刑事诉讼中称被追诉者为被告人,在民事诉讼中称被起诉者为被告。经考虑,本书也不分民刑,一律译为被告。

    本书之完成,要感谢诸多师友的鼓励与帮助,在此无法尽数。我要特别感谢魏永征教授,魏老师对译事进展的关心,是我懈怠时一剂激发精神的良药。2018年春节期间,魏老师为帮助本书尽快出版,在旁人都休假、与家人团聚的节日里抽时间为本书写了精彩的序言,令我腑篆心铭,感荷无已。我还想在此感谢展江教授和赵刚先生,没有二位当年的合作,我可能不会与本书结缘,遑论多年后再译本书。也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翟江虹编辑信任我,将第19版的翻译工作委托于我。

张金玺

初稿于2018年3月

来源:博闻传法(公众号)
编辑:陶鹏辉

313#
发表于 2022-8-30 22:00: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98岁台湾地区新闻学泰斗李瞻逝世,毕生推动两岸学界交流
澎湃新闻记者从李瞻教授亲友处以及多位学界友人处获悉,台湾地区新闻学泰斗李瞻先生8月28日晚在台北家中安详辞世,享年98岁。
2022年农历新年前夕,李瞻教授与老友、大陆新闻学泰斗方汉奇隔着海峡通过视频拜年,曾感动无数两岸同胞。有网友在转发视频的同时留言:“过年被这条视频暖到,96岁大陆新闻学泰斗方汉奇先生和岛内98岁新闻学泰斗李瞻先生(祖籍山东寿光)拜年,祝各位师友虎年吉祥如意!”
李瞻先生祖籍山东寿光,1925年生,1956年获台湾政治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历任新闻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他主讲新闻史、比较新闻学、太空传播等课程。李瞻于1963年和1972年两次赴美国留学,从事研究工作。
1967年,李瞻获台湾当局教育部门文科学术奖金和金质学术奖章,1975年获曾虚白学术基金会新闻学术著作奖。他曾任台湾当局教育部门国语词典新闻与大众传播学学术辞汇主编,台湾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门主编,还曾担任过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大众传播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李瞻著有《世界新闻史》、《英美电视制度之分析》、《太空传播的发展及其影响》、《比较新闻学》(又名《新闻学》),编有《中国新闻史》(中国新闻史方面的论文集)等。他是台湾著述较丰、影响较大的新闻学者之一。
作为祖籍山东的知名学者,李瞻多次回大陆讲学,尤其是2009年前后,李瞻在山东省内的山东大学、潍坊科技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多次设坛开讲。
学界当时评价李瞻教授具有中西两种教育背景,文化视野开阔,一生治学严谨,学术著作等身,成就斐然。李瞻教授原籍潍坊寿光,博闻强记,思维敏捷。他积40年治学经验及人生体验和观察,就为学之道、儒家学术研究方法和现代研究方法、创业之道及做人做事原则作了深入浅出地阐述,风格严谨缜密、平易朴实,使人受益匪浅。
同为山东人的台湾大学前校长孙震如此形容这位老友兼同乡:李瞻兄像“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的范仲淹。
1982年,李瞻向台湾当局建议开放大陆探亲,举行两岸政治谈判,以示追求和平之决心,后被逐步采纳实行。李瞻开始与大陆新闻学者进行书信往还,为两岸新闻学界的进一步交流提供了可能。七年之后,两岸新闻学术交流开始了破冰之旅。
1989年9月1日,台湾新闻院校教授访问团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邀请,来到久违的北京进行访问。该访问团里的学者,来自台湾最优秀的新闻院校,其中就包括政治大学李瞻教授。也正是在这次访问中,时任中国新闻学院副院长周立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何梓华与资深教授甘惜分、方汉奇等,共同邀请李瞻先生到北京参加两岸新闻教育会议。
此后,李瞻先生多次到大陆访问交流,参加新闻学术会议,举行新闻学术报告,参观大陆新闻媒体和新闻教育机构。
另一方面,在李瞻先生的积极努力下,大陆学者到台湾进行访问交流的愿望得以实现。1993年6月25日,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召开“中文传播暨教学国际研讨会”,35位大陆新闻传播学者被邀参会,这是台湾开放大陆探亲后,大陆新闻传播学者首次到台湾进行学术交流。早在1989年那次“破冰”的人民大学会议之后,李瞻教授便积极促成大陆学者首次访台事宜,并于1990年与“中国新闻学会”共同向大陆学界发出邀请。首次访台计划虽有波折,但在李瞻教授等两岸学者的积极推进之下,大陆学者首次大规模访台最终得以于1993年成行。
来源:澎湃新闻
链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661396
编辑:邓秋雨
314#
发表于 2022-9-5 13:24: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张志安:从复旦新闻这个“家”出发去探索世界

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你们走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走进你们大学的“家”。说实话,我跟你们一样激动,因为这也是我告别这里去中山大学任教十一年后,跟你们一样在新学期刚刚重新回到这里。对你们来说,是进“家”的感觉真好;对我来说,则是回“家”的感觉真好!

26年的此时此刻,也就是1996年,我跟你们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复旦新闻学院。26年过去了,此刻作为这里的一名教师站在这里,我想到了三个关键词:这条路、这些人、这个世界。

这条路         

我1996年9月入学后,大一加入了校园媒体《复旦生活》,我们的宿舍6号楼308,紧挨着光华大道,担任校报《复旦生活》主编时,我把男生宿舍楼都爬遍了,挨个宿舍派送报纸。


后来,也开始给校报《复旦》写稿,经常在横贯东西的这条光华大道上骑着旧自行车奔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我从七八点采访到凌晨,第二天交出了头版头条。每次看到自己名字印成铅字,心头都会掠过一丝兴奋。

这条路的西边是校训墙“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每次走在光华大道,我都能感受到风吹过的舒适、梧桐树的光影和阳光照在身上的温暖。“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条光华大道,伴随我从本科到博士9年的复旦求学之旅。

回过头看,是复旦引领我走上了专业和事业的人生道路,这条路的唯一名字就是“新闻路”。新闻之路,是尊重事实和逼近真相的道路,是敬畏真理和追求进步的道路,是提升社会透明度和促进公共利益的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承载理想和责任的道路。如总书记所言,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这些人         

在复旦,你会认识一些人,也会敬仰一些人。

26年过去了,我的很多96级本科同学还在新闻这条路上拼搏。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的赵晶经常出现在中国重大事件的现场做直播报道,新华社摄影记者金立旺用镜头记录持续记录长江的生态变迁;在广东,深圳卫视总监黄启明曾经是民生新闻操盘手,如今也是抓经营抓改革的带头人;在上海,接下来大家在片子里会看到的晏秋秋,在《新民晚报》工作,今年3-5月上海抗击疫情期间,他每日更新短视频,还给沪上老人组织买菜、给离开上海的农民工送水送泡面,感谢他们“来过上海”。


除了从事新闻实践,我们班也有不少人从事学术研究。仅仅在我们学院,就有4位,除我之外,还有周葆华老师、沈国麟老师、王迪老师。所有的抵达,都和出发有关。他们都在践行系训“好学力行”的精神,甚至像金立旺同学追求的那么极致——“好学力行,做到不可替代”。

走在新闻学院,你还会和很多“前辈”相遇,会和“历史”相遇。学院正门口的三座雕塑,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者、老校长、系主任陈望道,会告诉你“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名记者范长江,用《中国的西北角》告诉你,走读大中华、见证大历史,生命才能踏出足迹;出版家邹韬奋,一生实践“韬奋精神”,那就是“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和优秀的人同行、与杰出的人靠近,并不是让你有什么优越感,而是激发你更多的职业激情、更大的社会责任、更强的生命动力,经常让你逼问自己:身处这个时代,如何超越自我,并对这个时代有所贡献。

这个世界         

2019年,学院张力奋老师曾在图书楼组织了一个展《以新闻的名义》,通过珍贵的文献可以看出,中外新闻业虽有制度差异、也有共同追求:“以新闻的名义”来记录历史和推动时代。


从事新闻或研究新闻,或者曾经学习新闻业,让你对社会的复杂和底层的境遇有更深的认知,把好奇心和记录当下作为你的终生习惯,把增进透明、敬畏真相作为你的生命基因。这些收获,确实会打开你的人生世界——不仅是认知广阔的现实世界,更是扩展无止境的精神世界。

走进“新闻”的世界,认知复杂的世界,开拓你的世界,或许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第一,什么样的人适合从事新闻工作?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新闻学院的老院长徐震,就倡导新闻专业要培养“心红、眼亮、手巧、足勤的新闻工作者”,要走“两典(经典、文典)一笔”的“杂家”道路。

第二,怎样从优秀记者成为卓越的记者?经济学家汪丁丁说,是对重要性的把握,把握真正重要的时代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不是被表面的热闹或流行所吸引。

第三,如果从事新闻业,如何激发生命的创造力?推荐大家看看《三联生活周刊》主笔袁越的书《人类的终极问题》,他在书中梳理了前人给出的三个激发创造力的过程:“知识储备、洞悉时刻、价值评估”。知识储备需要持续积累,从今天起、从现在起,各位就可以抓紧时间开始储备知识。

“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时间的力量、人生的进击,终将证明,你们选择复旦新闻,就是这一生与新闻理想结缘的最近距离。有着90多年历史的复旦新闻学院,也一定是你们投身新闻事业的最佳起点。愿你经过这条路,伴随这些人,踏上新闻之旅,打开你的人生新世界。

最后,我想感谢学院给我这次机会,感谢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们。特别是我的导师李良荣教授,他一辈子搞新闻改革和新闻业研究,教我们“拼命的学”——精进学术,“拼命的玩”——热爱生活。他在最近的一篇文章《我爱新闻院》中自嘲说年龄“过七冲八”,实际上却永葆激情和青春,比如他会夸赞新闻学院又壮又胖的斑鸠“你好,你真漂亮”。多年之后,如果你们想起此刻,想起这所学院的老师,想起复旦新闻学院的点点滴滴,希望你们也能像在复旦读书8年、教书40年的李老师一样,充满热爱、保持天真。

谢谢大家!

来源:一本政经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5qSqmjsmV0BPCfIo7pbbg

编辑:张铭麟


315#
发表于 2022-9-6 18:28: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复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研究生迎新寄语: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如何重建确定性

9月4日,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2级研究生迎新见面会上,院长张涛甫发表讲话《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如何重建确定性》,寄语新闻学院全体研究生新生。


各位同学、老师,尊敬的何婕校友:

下午好!

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2022级新院研究生,相聚在线下与线上,开启你们的复旦前程。在此,我们代表全体复旦新闻人,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天,我想跟各位谈谈我们新闻传播专业问题。谈及这个问题,涉及专业理念、价值观、知识逻辑、操作规范等等问题。此前,在我们新闻传播专业,不论你是刚入门的新手,还是久经沙场的职业“老司机”,大家有很多共识和知识基本上是确定的。现如今,一些确定的东西变得不那么坚固了。本来,我们这个安身立命的专业,其使命就是要直面变化,给世界和民众以确定性的。而以新闻为志业的新闻人,从来就不惧变化,且能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表达力穿越变化,从而把确定性交给世界和公众。可眼下,我们曾有的确定性似乎液态化了。

互联网技术所释放的天量级的效能,也释放出远超我们智慧极限所能承受的不确定性。互联网技术刺激了知识的激增和信息的无序扩张,而人的认知能力并没有匹配性的增长。我们知识存量已无法把握满屏的不确定性,有限的理性知识已经撑起不确定性的非理性繁荣。大数据理论与技术虽在努力解决认知和管理复杂性难题,但不能解决信息超载带来的认知不确定性问题。

我们有这样深切的感受:信息失序繁衍与知识确定性之间出现了严重失衡。信息密集出场,知识黯然隐身。在芜杂涌动的信息瀚海面前,知识的供给严重不足,甚至出现结构性失能的态势。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敏锐地发现: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却未获得任何知识。人们踏遍千山,却未总结任何经验。人们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即便是最大规模的信息积累——大数据,所包含的知识也十分有限。随着信息的增加,或者说滋长,更高的判断能力却渐渐枯萎。

如今,目力所及乃至不及处,到处涌动形形色色的信息和知识的漂浮物,充斥着大量同质化、碎片化、浅表性的信息,良莠杂陈,泥沙俱下,身处其中,沉浸日久,会产生出挥之不去的倦怠感,这种社会场景也被称之为“倦怠社会”。安东尼•吉登斯曾用“失控的世界”来给进入后现代的人类社会命名。他说:这个世界看起来并不像我们预测的那样。它并没有越来越受到我们的控制,而似乎是不受我们的控制,成了一个失控的世界。面对失控的世界,亟需有确定性予以安顿。昨天金力校长在开学典礼的发言中说到,未来,也许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作为“复旦学人”,应该具有定力,能够适应多变的未来。作为复旦新闻人,我们如何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和未来?此时,我有一些想法与各位分享交流。

首先,要相信价值观和信念的力量,相信新闻的力量。道正声远,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如今的确定性的危机,除了因为知识供给不足之外,还源自理想信念的松软,还有价值观迷失。各位在大学求知、问道,不仅仅是为了启智明理,还在于安身立命,古人所言的修齐治平,背后都有信念和价值观的支撑。新闻传播专业和职业,注定不能只是关心小我,把自己“卷”在精致的个人主义城堡里,而应胸怀天下,心系苍生,将根系扎在中国大地上,头顶苍天,心中有光,脚下有路。复旦新闻人,从来都是信仰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新闻的力量。这是我们的传统,我们要把它弘扬光大。

二是以专业的定力和硬核的能力给易碎的世界定型。选择新闻传播专业,需要理想的加持,更需要定力的托底。社会上对我们这个专业有不少误解,认为是我们的专业门槛不高,在媒介人人可及的今天,新闻传播的专业性被重度稀释。这是严重低估了我们的专业。我们这个专业向来都是以广阔的天地和沸腾的实践作为我们的专业试验场的,行胜于言,实践出真知,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其实,越是在深度媒介化的社会里,对新闻传播专业的需求和要求也就越高,要知道,媒介越普及,社会对于专业性的要求就更加迫切。当今社会比任何时候,更需要专业力量的守望和坚持,各位需要以坚韧的努力,锻造自己的专业能力,强化专业定力,加固专业护城河。

最后,做积极、建设的行动者。新闻学院的院训“好学力行”是老校长、新闻系老系主任题写的,他提倡的“宣扬真理,改造社会”的新闻教育理念,已成为复旦新闻学院的精神基因,一代又一代的复旦新闻教育者,一直恪守“好学力行”的传统,把人才的种子撒在世界各地。我们期待,你们沉入时代的腹地,从时代地心,鲜活现场,锻造自我,成就人生,用持续、扎实的行动,给世界带来确定性。

转眼即到中秋,中秋过后的金秋,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召开,作为复旦新闻人,我们一定会对这个政治大事持有专业的期待吧!

最后,祝各位同学满帆启航,乘风破浪!

(原题为《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如何重建确定性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在2022年研究生迎新见面会上的讲话》)

来源:澎湃新闻
链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771516?from=qrcode

编辑:张铭麟

316#
发表于 2022-9-8 17:03: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985高校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换帅 | 人事动态

转自: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9月1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调整宣布会议在B9南座301报告厅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陶韶菁出席会议,学校党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学校党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宣读了学校党委的任免文件。宣布聘任陈刚为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同意苏宏元辞去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职务。


陶韶菁讲话

陶韶菁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院在苏宏元任院长期间,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平台建设、制度建设等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此次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的调整是学校从学院事业发展大局和班子的实际情况出发,经过了反复的研究和通盘考虑所做的决定,体现了学校党委对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重视和关爱。希望在新院长的带领下,继往开来,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整体发展再上新台阶。

结合学院未来发展,陶韶菁指出,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的建设。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的重要论述和学校的第十七次党代会精神。二是要进一步推动改革创新,提高发展水平。要始终保持对学院负责、对学科负责、对师生成长发展负责的使命感、责任感。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恪守纪律。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制度建设摆在学院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断完善学院管理制度,为学院长远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苏宏元回顾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对多年来学校领导的关怀、学院全体教职工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相信未来在陈刚院长的带领下,学院必将团结一致,各项事业取得更好发展。

陈刚在发言中感谢学校党委、学院领导和全体师生的信任、支持。他表示,新闻与传播学院有着非常好的传统和学科实力基础。近年来,在学校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未来,要牢牢抓住国家新文科建设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脚踏实地和稳扎稳打,充分发挥华南理工大学的资源优势,尤其是以工科见长的学科优势,稳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引进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等学科建设工作。同时,与冯向阳书记一起团结班子成员,与全院师生共同努力,同心协力,守正创新,共同推进学院的新发展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陈刚作表态发言

学院党委书记冯向阳代表学院领导班子以及全体师生,坚决拥护学校党委的决定,对陈刚担任学院新一任院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苏宏元多年来为学院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她同时表示,一定和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老师一起,全力支持陈刚同志的工作,同心同德,凝聚力量,共同推动学院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会议现场

来源:新传学苑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dlP_zgY6lfY8XNAHnksg

编辑:张铭麟

317#
发表于 2022-9-14 01:26: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清华新闻学院院长周庆安:接受这个时代的所有美好和不幸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

本文系周庆安2022年9月9日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亲爱的各位同仁,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2022年的金秋,注定是历史上一个极不平凡的金秋。在这个充满了期待的时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迎来了2022级研究生新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的120位硕士新生、36位博士新生,其中包括27位外国留学生和9位中国港澳台籍同学共同加入清新大家庭,我代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向各位的加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经过了两周的入学教育,大家对于清华和清新,都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成为2022级的清新学子将会意味着什么。

我们常常说,一入清新,一生清新。清新二字,首先是清华的清,这意味着你们将从清华精神的仰慕者,转变为清华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111年的清华大学,留给一代又一代清华学子的传统,不仅仅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而且是这八个字后面肩负国家使命、终生追求卓越的爱国奉献精神。选择了清新,首先就选择了认可清华精神,选择了践行民族使命。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注定和清华二字休戚与共,不可分割。

清新二字,同时也是新闻传播的新。这意味着你们将从媒介的使用者,转变为媒介的研究者。在今天的世界,媒介的变化,创造了一个更加细化和差异化的信息世界。研究者的角色转变,要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就需要你们以一种更加投入和开放的研究姿态,来理解学科,研究问题,探索答案。新闻传播的学者,是人文社科领域中最具有开创性、包容性和好奇心的群体之一。因为我们接触的内容、技术和对象,讲述的故事,每时每刻都是新的。

更重要的是,清新二字,还意味着你们将逐渐走上人类未来创造者的岗位。这个角色的转变,意味着责任、使命,更意味着现实和艰辛。现实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发展也未必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快。我记得1986年,在我小学的时候,老师们留了一篇作文,题目叫《2000年的我》。畅想2000年,我写的是我刚刚从火星基地回到地球,地球环境遭到了破坏,开始安装蓝色的空气净化器。现在想起来,这篇作文既有对现实的忧虑,又充满了对未来的空想。

转眼2000年又过去了22年,我仍然没有机会从火星上回来。我也放弃了从火星上回来的希望,变得更为现实。因为当全球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必须接受这个时代的所有美好和不幸,接受这个时代超乎想象的快,和意料之外的慢。我们要放弃理所当然,放弃空想,认识到黑格尔所说“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放眼2022年的世界,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冲突、对立大行其道,疾病、饥饿仍在肆虐,分歧和偏见渗透在媒体世界的许多角落。百年未见之大变局的根本,是我们面对无法从历史中找到的挑战,更意味着人类无法从历史中直接找到应对现实挑战的工具。当然,这也意味着,不管你们是否愿意,你我必将成为创造历史的一代人,而且要比历史上任何一代开拓者都肩负更大的责任。老师们的经验,未必能够帮助你们解决你们所面对的问题,但是我们的经验可以帮助你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解决掉制造问题的人。你们所应当拥有的,除了日新月异的知识体系,还有坚定的信仰和从容的身段。而这些,都可以在清新未来的几年学习生活中逐渐得到。

明天就是双节,我国第38个教师节,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团圆佳节中秋节。这彷佛在提醒我们,教育永远是一个让人们团结在一起,而非分离的事业。我们不但有教无类,而且在分享人类共同的知识,打造全人类未来共同的精英,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起承担。

而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师,我们深感这两个节日所承担的沉重隐喻。在古老的寓言中,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人类最终无法建成通往天堂的高塔。此时此刻,其实我们正站在巴别塔未修建完的高处。如果我们不能讲述真诚的故事,构建有效的传播,打造弥合冲突的媒介,那么我们就无法为未来的世界构建再一次繁荣的巴别塔。这个隐喻不仅属于某个民族或者某种宗教,也在时刻提醒我们传播的不确定性,提醒我们学习新闻传播的真正意义。

欢迎大家,节日快乐,新学期快乐!

谢谢。

来源:清华传媒评论


来源:长江(公众号)

编辑:马源

318#
发表于 2022-9-21 19:52: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和蔼可亲的学界长辈李瞻先生





和蔼可亲的学界长辈李瞻先生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段京肃


李瞻先生辞世的噩耗传来,不胜悲痛,先生那挂满如春风般和蔼微笑的、典型的山东大汉的面庞马上浮现在脑海中。说实话,用“学界泰斗”、“高山仰止”、“学富五车”这些褒扬之词评价先生是一点也不过分的,但是在我心中先生始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谦逊长者。最早知道先生是1983年至198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读书时看到了先生的大作《中国新闻史》和《世界新闻史》。细读之后为那广博的学识、丰富的积累、严密的逻辑和精彩的论述所折服,我新闻学入门的许多知识就来自于先生的这两部书。对于我这样的新闻学菜鸟而言,先生的学识和人品都是高山仰止式的存在,很有不能拜入先生门下的遗憾。可是那时两岸隔绝,心中连面见先生的奢望都不敢有。
走上新闻教育工作岗位以后,却不断得到先生的各种信息和实质性的帮助。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那段时间,印象最深的是先生给大陆多所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的赠书。由于历史的原因,从1983年以后兴办的一批新闻院系存在着两大困难,一是缺师资,二是缺图书资料。师资通过不同的渠道得到了暂时性的缓解,而图书资料则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的,有些院系的图书资料基本上是空白,尤其是海外最新的图书资料连一本也没有。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众多新闻院系的正常教学活动,更别说满足初步科学研究的需要了。忽然有一天从北京传来消息,说是台湾政治大学著名教授李瞻先生将向大陆多所大学新闻系赠送一批新闻传播学的专著和教材,兰州大学新闻系名列其中。我们感到了意外和惊喜,于是天天盼着这一批宝贵图书的到来。由于种种原因当时这些图书的入关颇费了一番周折,复旦大学的陈桂兰院长等领导找关系跑路子,费了好大劲才完成了通关手续,这批书顺利地进入了这些学校。在我们那儿这批图书便成了系图书资料室的“镇馆之宝”,为充分发挥其作用,曾规定老师们只能在资料室阅读不得借出带回家中。几乎所有教师早期对国外和台港地区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的了解和认识都来自这些图书,对开阔大家的学术视野、充实教学内容、了解现代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对地处偏远落后地区学校的师生而言,简之就是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的感觉。后来在交流中得知,先后有30多所大学的新闻院系得到了李瞻先生的赠书,为新时期大陆新闻传播学的教育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
90年代初,随着两岸关系逐步改善,先是台湾的学者可以访问大陆了,李先生便多次来大陆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于是我在许多场学术会议上见到了先生。但先生是著名学者,我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小讲师,和先生无法在一个层面上交流,每次见面只是上前尊敬的问好握手,坐在台下聆听先生的高论,当然每有心得,对先生越发尊敬。可是先生却始终牵挂着我们这个边远地区的新闻系,每次都要问到他所认识的老师,关心我们的办学情况,询问有什么困难,需要他做些什么等。我也曾多次邀请先生有机会到兰州访问,先生表示有十分的兴趣。
到了2001年先生的兰州之行终于实现了。2001年8月由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承办的“世界华文媒体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和敦煌举行。(关于这次会议我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上已有专文介绍,此处不赘。)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李瞻先生和师母是这次会议的重要嘉宾,安排会务时也确定为重点接待对象,指定了专人负责对接。开始我们的心态是小心翼翼的,对李瞻先生、方汉奇先生等上年纪的老先生格外客气,生怕招待不周引起他们的不高兴,我甚至要求参加接待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必须时刻面带笑容。可是很快发现老先生们是那么和蔼可亲,不但没有一点大学者的架子,反而十分关心我们这些小年轻,叮嘱大家不要太累,好好吃饭,大家感觉像自己家爷爷一样。其实限于条件和办会经验不足(那时兰州没有什么会务公司服务外包之类的社会服务机构),我们在会议服务和接待方面肯定有许多不到之处,会议中也有一些代表有不同的挑剔与不满,有人也公开地发牢骚,可是李瞻先生方汉奇先生等老先生们却从来没有任何抱怨与不满,相反给予我们的总是不断的表扬和鼓励,令我们感动。这次会议从兰州开到敦煌,中间是为期三天行程1200多公里的拉练式文化考察。说实话作为会议的主办者我是很担心的,会议代表中有一批年龄超过60岁的老先生,特别是像李先生方先生这样快80高龄的老人是否能承受这样长时间长距离的跋涉,我心中无底。尽管我们专门请了随行医生,但仍有朋友私下说我“贼大胆”。可是令我意外的是,几位老先生一路上精神十足,毫无疲惫之意,对西北大漠戈壁、对古代文化遗存等都是兴致勃勃,倒是有相对年轻的老师用到了医生。特别是在敦煌鸣沙山游览时,李先生和方先生等老先生们硬是和许多小年轻一样一步步的登上了沙山的顶峰。李先生可能是看我前前后后地招呼大家,怕我累着,总是劝我抓紧时间多歇一会儿,他还总是邀我在经典景点拍照留念,令我心中暖暖的。会议在敦煌结束,分别时先生紧握我的手反复表达感谢之意,并邀请我有机会再访台湾。
过了一个多月,我收到来自台湾的信件,是先生寄来的。他除了寄来在他的相机里拍摄洗印的照片,还亲笔写了一封信,信中再次对我们举办的会议进行了表扬,反复地表达了谢意。令我汗颜的是,在信的开头先生居然称我为“京肃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何德何能敢受先生如此厚爱。那年会后不久我便离开了兰州大学,可是在兰州和先生相处的一个星期留下的美好记忆却是永久永久的。
后来,先生每逢节假日总会不定时的给我寄来一张贺卡,总是他亲笔书写,抬头上又总是熟悉的“京肃兄”。先生还先后寄来几本他的大作,扉页上的题赠也总是先生亲笔书写。每当此时,我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先生和蔼可亲的面庞。




来源:镜鉴工作室(公众号)

编辑:邓秋雨

319#
发表于 2022-9-22 17:47: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学子的大格局大情怀 | 柳斌杰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2022年9月9日下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2022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为典礼致辞。柳斌杰表示,希望清新学子在特殊环境下培养大格局大情怀,做打开眼界、超越历史的一代人。

以下是柳斌杰在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全文。



柳斌杰致辞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2022新学年开始了,又有一批优秀学子走进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并祝愿学院在新班子的带领下,奋斗新征程,取得新成就!

从2012年3月到2022年7月,我在清新学院除了讲课、讲座、开会讲话外,在新学年、毕业和春季开学三个典礼上一共发表了28篇致辞,两次因疫情未举办集会仪式。加上今天,29次致辞中主题不离七个字:做人做事做学问。有位资深老师说“柳院长讲得是为人为学的系列”,他说得很对。我是讲者有心,你们是听者无意,因为同学们年年都有变动,自然前后联系不起来。

每个新学年开始,我主要讲的是做人,例如人生没有剧本、自强不息就是不断选择正确的路、找回自己、定盘星、做人的底线、寻找自己认识的真理、理想与奋斗、发时代先声、价值观与判断力、及今天要讲的“大格局大情怀”;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树立世界观、塑造价值观,立德树人。

春季开学,我主要讲的是做学问,例如做学习的主人、读书的博与专、崇尚科学、独立思考、理性思维、敢于挑战权威、知识未必都在课堂、小题可以大做、分数不等于学问;目的是让同学们多读书,重实践,善于独立思考,学会扩大知识面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毕业典礼上主要讲的是怎么融入社会、面向实际、立志创业、高起点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例如翅膀硬了就单飞、“清华毕业证”只是敲门砖、实践永不毕业、勇担时代使命、团队是奋斗的力量、研究就是求索科学真理、舆论斗争永远是战场、热爱生命科学防疫;目的是让同学们过好步入社会和职业起步这一关,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工作者的转变,把知识变成工作力量。今年我是嘉宾致辞,不是院长,但我还是想讲点做人的真话:新闻学子的大格局大情怀。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叫每个人都开一次花,但不保证每个人都结一次果”。因为开一次花只需要共有的阳光、空气和水,而“结果”则需要经过个人经历无数次艰难困苦的选择和意志的磨练。对于同学们来说,正是开花的季节,你的格局和情怀,将决定你未来的前程和人生成败

一、特殊环境下的大学生活

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是因为疫情改变了大学的丰富生活,有几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思考:

第一件,世纪疫情改变了大学校园的生活,封楼、封校、封国,使得许多学生情绪消极,几年没有到过学校,几年隔楼不相往来,几年没有迈出国门,同学友谊、现场实习、社会调查,甚至校内集会、毕业合影,许多平常的事都做不了了。有同学调侃“进了大学幼儿园”,规规矩矩的“呆着”;有学生在线上“留学”,没出过国门;有学生没出过校门,个人活动与社会脱了节;不少学校出现了“内卷”和“躺平”问题,少数甚至出现了骚动不安、心灵不适。

第二件,世界卫生组织有个调查,疫情三年全球的抑郁症和焦虑性心理疾病显著上升,大概有1亿7千万例;其中多数是高知和青年学生。这大约是他们对人类命运思虑担忧以及对事业就业等前景不明、前途未卜所致。这反映出知识分子在大变局、大疫情重压之下,精神负担重于普通劳动者的现状,亦在情理之中。

第三件,清华大学著名教授最近发表了一篇关于校园“内卷”的讲话,列举七大问题。其中概括关于学生的6个字,我很是认同:清华园里的“忙、茫、盲”和“分、风、封”是普遍现象。忙忙碌碌、茫然无知、盲目行动和学习为“分”、听风跟风、疫情封控的“心灵孤岛”等种种状态,不像是独立思考、学术争鸣的堂堂大学。不少大学生还是中学生时期的生活、学习、行为方式,所以校园出现了“高四”、“高五”的戏称。我认为这是防疫三年造成的困局和后果。这种情况应当坚决改变,不能让它成为“新常态”,必须恢复校园的活力,让学生开放心灵、放飞自己,打开眼界,呼吸新鲜空气,畅游知识的海洋。

当然,解决问题要两方面努力,学校要科学防疫,不能总把学生“封”在小楼里,三年不知校园是什么样,更何谈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多彩的世界万象。而学生们也要放弃“家长编写的人生剧本”中的角色,摆脱网络信息的“奴役”,以大格局大情怀处理人生选择,寻找更好的社会舞台、角色定位和更好的实践路径,让人生更加精彩、更有价值。

二、大学生应当有大格局

格局是人生的框架和基本布局。我国古代就非常讲人的格局,君子入大局,正心修身、格物、致知、齐家、治国、平天下。普通人入“小局”,只顾自己的小利,《红楼梦》有句话说“这人入了小局,怕是再学再帮也没出息了”,就是讲的格局小,没有前途。

古今中外经验证明,人的格局有四个层次,每一种都有不同的结果。

第一个层次叫“本我”,生物属性的生命存在,衣、食、住、行、繁衍后代、血缘关系、防灾避险,这些本能的意识是有的,其关注的是家庭为限的具体利益。而对个人与社会、与世界的关系认识和对历史对未来的意识模糊,对人的理解肤浅。

第二个层次叫“自我”,尽管哲学、心理学、管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内涵。但总体上是一致的。就是人成长到一定阶段有了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对个人的自我角色和自我定位有了认知、内心反思、外界关系、社会关系的判断,洞察力相当独立,有一定的责任感,成为一个有觉悟的独立人。

第三个层次叫“超我”,就是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通过学习和奋斗,超越家庭、出身、环境、学历、职业及生活地域等现实条件的限制,而达到同等条件下别人无法达到的境界。或是人格完美、道德高尚,或是知识渊博、能力超群,或是献身国家、建功立业,或是服务人民、死而后已,成为行业典范、时代英雄、人民楷模。

第四个层次叫“无我”,没有私心杂念,没有个人的得失之虑,为了事业、为了真理、为了民族、为了人民、为了人类的共同幸福而舍生忘死的人。这些人就变成了正义、真理、科学、历史的坐标。用毛泽东主席的话说,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功成不必在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及革命先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地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都是这种境界。通俗的讲,这就是大写的人。格局决定人生的成败,格局影响终生,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天地就有多大,这是个真理。我希望清华园里的大学生不必去计较分数多少,颜值高低、生活贫富、背景优劣······这些本我小事,尽快向“自我”转变,进入“超我”的大格局,放在人类文明、时代变局和民族复兴的大局中去审视自己、定位责任、规划当下、奋斗未来,让人生更丰富、更精彩,做超越历史的新一代。

三、新闻学子必须有大情怀

新闻学不是一门具体研究物质运动的学科,例如化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的,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的,历史学是研究历史变迁的,修辞学是研究文字表达手法的······如此等等,都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某个具体问题的科学体系。而新闻学则不同,它的视域是整个世界运动和变化的新动态,自然界各类新发生的异常现象、人类社会的突发事件和重大变局、各类人群各个领域出现的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民生、军事、战争、灾难诸多方面重大事件、重要信息、重大现象,所有新现象、新事物都是新闻学必须关注的。新闻人总是通过消息、评论、言论的发布,帮助公众认识和改造世界。也就是说新闻是高层次的参与,应该站得高、看得远、把的准,给新闻当事各方以有力的引导,以事实和真相的公开化解风险和矛盾。所以说,新闻工作要有马克思主义“定盘星”,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实践。我们的新闻学子也必须要有以大情怀面对学科和职业的崇高信念。

毛泽东主席曾经批示:“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他是讲新华社的定位,但也道出了新闻行业之大观,人类关注的地球上的事,都在调查、研究、报导、评论之职责内。这样的职业难道没有大情怀能胜任吗?显然不能。

那么新闻学子到底要什么样的大情怀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信仰马列、崇尚真理的大情怀。迄今为止,马列主义是人类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伟大的认识工具,能让人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新闻工作要揭示新闻真相、曝光事实、必须以客观、公正、准确、及时的方式面对公众。这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崇尚真理,敢讲真话,有一种舍身取义的良知和良心。我国优秀的新闻前辈都有这种大情怀。

二是热爱祖国、情系人民的大情怀。中华文化是我们心灵的祖国,传承文明、坚定自信、守住中华文化的本色,是深厚的爱国情怀。而中华文明的这一切光辉灿烂的成就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始终要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呼声表达充分、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这是处理新闻的基本准则,也是你能否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根本保证,心中永远要有祖国和人民。

三是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大情怀。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是一个内在的品质。因为爱是人类生命、生活延续和感情、友谊连接的基本纽带。人类生活的主题永远是生、死、爱、情这几个字。一切文学作品表达的就是这个主题,代代相传。新闻作品从采访到评论,都要敬畏生命、理解生活、维护人的尊严。不管什么事件、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环境、不管生存状态如何,都要给以足够的人文关怀。对待新闻当事人不分高低贵贱、不分贫穷富裕、无论健康疾病、在人格意义上应予尊重和关怀,书写播发国内外新闻,要有人道主义底线,多用人格尊严、生命宝贵、人人都有情和爱的文章和视频。用作品体现中国新闻人的内在大情怀。

四是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大情怀。新闻是一种科学,不是文学,必须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立场、科学的方法去实践。新闻的生命是“真实”,而这个真实要用科学来保证,这就要训练自己的科学素养,报导、评论、消息、通讯、调查都要严谨、权威、可信,这是个基本功。实事求是就是凡事要调查研究,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真实呈现新闻现场,科学引导公众认识和议论。互联网新闻失信,就是它失真、失实,制造假新闻、传播谣言。之所以国家出重拳治理网络新闻,不给他们采访权和编发权,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和新闻场的秩序。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大情怀,在流量传播时代格外重要,也是新闻职业取信于民、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

五是文明进步、人类和平的大情怀。地球上的人类虽然分裂成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种族的国家和地区,但毕竟是一个地球上的人类。是人类当然就有人类的共同点,也必然有共同的目标和相一致的追求。其中追求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向往幸福生活这些都是共同的。所以,我们在传播中国、开展跨文化交流、推动文明互鉴中,一定注意用文明进步的尺度来测量别国别地别族别的社会,找到共同的话题。也要用和平共处、交流合作的愿景吸引全球各种政权、政党、主义、派系,扩大共识、增加朋友、减少敌人。更要用全球互通、共享经济、共建地球家园这样的情感联系,帮助人类树立生活信心,创造美好生活。要把中国古老的“世界大同”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合起来,贯彻到新闻话语中,以体现我国新闻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建设人类大同世界的国际大情怀。

今天就讲这些,谢谢。




来源:清华传媒评论(公众号)


编辑:邓秋雨


320#
发表于 2022-10-5 20:53: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经典案例评析》(第二辑)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由中宣部组织编写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经典案例评析》(第二辑),近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收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导下,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实践中推出的200多个典型报道。全书深入解析这些生动鲜活的案例作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观点、方法融入其中,引导读者深刻理解在新时代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
全书分为重大主题报道、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典型宣传、舆论监督、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国际传播、融合传播8大主题,以28个专题分别展开系统论述,每个专题包括案例概述、专家评析、采写手记、延伸阅读和思考与讨论5大板块。同时,全书还以二维码形式链接大量案例作品,集纳报道全文,拓展阅读渠道,满足新媒体时代读者的阅读需求。

本书由来自全国十多所知名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和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被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学概论》(第二版)的配套案例教材,将满足高校师生和新闻工作者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公众号)

编辑:陶鹏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