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11#
发表于 2022-3-19 16:20: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1、梁启超与“时务文体”
从1895年12月编辑《中外纪闻》,开始在言论界初露荷角,最后到1922年主编的《改造》停刊,梁启超走过了27年的办报生涯,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政论,以气势磅礴、情感炽热的政论,在中国言论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开创的“时务文体”风靡一时,影响至今。

(1)“时务文体”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又有哪些主要特点呢?
背景:
时务体产生于中国近代史上维新运动时期,是一种为适应维新派倡导变法、广议时政的需要,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报刊政治家在写作中形成的新型报章文体,或称“报章文体”、“时务文体”、“新民文体”。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内忧外患、新旧交替
一方面,西洋传教士的办报活动在中国大地上迅速蔓延。他们表面上科普科学文化知识,实际上潜移默化地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另一方面,处于封建统治即将消亡的时代,梁启超等文人通过洋人办报获得了宣传新政的启发。康有为曾在公车上书中写到:清议时存,等于乡校。见闻日辟,可通时务。当时的文人志士希望通过针砭时弊,让国民更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让社会变得更好。因此催生了时务文体的产生。
这种文体起于王韬的《循环日报》,发展于梁启超的《时务报》,成于梁启超的《新民丛报》。和当时流行的八股文、桐城派的文章比较,“时务文体”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是一次改革。

特点:
1.文体解放:“纵笔所至,略不检束”
2.文风自由:“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
3.结构清晰:“条理明晰”
4.情感充沛:“笔锋常带感情”
即此文体打破传统写作上的清规戒律,半文半白,浅显易懂,富有时代感,可用俗语等句式雅俗共赏,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此文体具有感染力,常读来慷慨激昂。这种文体出现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2)他的政论代表作有《变法通议》《少年中国说》《新民说》。他的许多政论文章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至今仍是值得我们评论写作借鉴学习。现重点以《少年中国说》为例,来说说他的政论如何体现“时务文体”的特点?同时通过这些案例赏析,为我们评论写作提供更多的有益启示。
1.文体解放:“纵笔所至,略不检束”
(1)首先从标题少年二字即可体现,《少年中国说》的流行将“少年”一词在清末社会里变成一种时尚的革命名词,彼时追求进步的年轻知识分子竞相以“少年中国之少年”或“新中国之少年”自称。
(2)“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入乳虎”等几个连续的比喻,大胆对比出了老少人的不同,以此类比老少中国的巨大差别。
2.文风自由:“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
“一则曰老大帝国,二则曰老大帝国。”等表达偏口语化,减少了阅读理解的障碍。
3.结构清晰:“条理明晰”
开篇立意“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对标“老大帝国”,后文的论述均围绕老少展开,层层递进,由古至今,从人之老少论及国之老少。
4.情感充沛:“笔锋常带感情”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总结“新文体”的特点时说:“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少年中国说》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的殷切期盼;“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语气词的运用和直截了当的反驳更体现了作者对此评价的不满。

启示:
在落笔前,要有鲜明的立意,要对自己的观点有理性和感性双重层面的体悟,足够了解才能有所言;
在布局论述中,要有清晰的结构,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全文要有逻辑和重点,并且要注意积累论据,使言之有理;
在写作手法上,不可华丽堆砌辞藻,而要服务于中心思想,掌握一定的写作手法,善用修辞,最重要的是要写自己认可的话,要思考本篇文章的意义,且有自然充沛的情感流露,不能为了写而写;
在语言表达上,要铭记评论的对象是大众,语言要尽量通俗易懂,避免生涩的学术词汇等。
此外,还要具备时代意识,无论在选题或表达上都要具有时代感。正如梁启超的政论文受到广泛追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晚清复杂动荡的社会环境中需要这种革故鼎新的精神养料。

(3)梁启超政论存在哪些不足,对于今天评论写作有哪些反思意义?
不足:
1. 篇幅较长,行文拖沓,反复论述同一观点。如《变法通议》对上中下策分别进行了大段具体详尽的叙述,增加了阅读的负担。
2. 极端言论颇多,并以此作为政治宣传的手段,类似西方“黄色新闻”的元素,甚至还提出了“变骇为习”的具体操作模式。这样煽动的宣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
3. 直觉性的思维方式,逻辑不严密。如作者在《少年中国说》中论述老年人和少年人的不同时,既没有给出明确界定,也没有逻辑性地深入分析,导致描述的结果含糊笼统,经不起推敲。如“老年人常思既往”无法推出“保守”的必然结论。

意义:
1. 文笔简洁,直戳要害,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到更为丰富完整的信息。
2. 不能大肆运用情感化词汇夸张渲染、哗众取宠。在论证过程中要做到有理有据,从客观事实出发,论述结合。
2.合理发挥直觉思维的情感性优势,但要与理性思维的合理兼容,不可滥用。

(4)在梁启超看来,评论写作的原则有哪些?如何评价《时报发刊例》中提到的“四条原则”?
梁启超办报原则: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报道确而速、材料富而当。
《时报发刊例》中提到的“四条原则”分别是:“公”、“要”、“周”、“适”。
1.“公”,就是要以社会利益为重,不附于一党之见;
2.“要”,就是要拣“一国一群之大问题”,不能用小事来误导读者;
3.“周”,就是要分清主次;
4.“适”,就是内容要适合中国国情。

评价:
1. 从立场上看,体现了梁启超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办报要以国家利益为先,具有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他在《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中指出,报纸应该“脱离一党报之范围,而进入于一国报之范围,且更努力渐进,以达于世界报之范围。”
2. 从选题的取舍和版面安排上看,按照新闻事件的重要性进行优先级划分,已经抛弃了古代邸报以皇室动态为主的报道模式,具备了现代报业所需要的新闻思想和理念。
3. 从报道内容看,考虑到国情的差别,明确了报纸服务的对象为本国公民,要用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式进行报道。也为后来他提出“党报理论”埋下了伏笔。

(5)梁启超在《清议报》开设了时评性的“国闻短语”专栏,针对热点时事发表见解,字数多则三五百字,少则几十字,简要明快,受到读者喜爱。因为他被当今评论界一些人称为“新媒体大咖”。试以他的短评《济济多士》(182字)、《奴隶与盗贼》(154字)为例,分析这篇短评的思想观点,表达的效率,以及批判深刻性,评论写作行文的特点。
《济济多士》:
1. 思想观点:批判清末卖官冗官现象,讽刺世人为名利奔波的喧嚣气象。立足于动荡飘摇的时代环境,该观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也体现出作者企图对世风日下现状的警醒,展现出文人强烈的责任感。
2. 表达效率:较高。在极端篇幅内直接阐明观点,用直观数据说话,且举出了具体例子。有理有据,史论结合,信息量丰富。
3. 批判深刻性:较为深刻。本文由卖官现象出发阐述了浮躁、追名逐利的官场现状,“闻之破涕为笑”一句充分展现出作者对世态的失望,对于频繁的卖官现象已经由愤怒转为嘲讽。
4. 行文特点:
(1)风格鲜明:作为一则代表性短评,充分展现了梁启超写文章文风自由、善用俚语、情感充沛、易于理解的特点。
(2)直抒胸臆:“呜呼盛矣”用感叹词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态度。
(3)论述结合:既有理论层面的观点输出,也有实际的案例佐证,相辅相成,增强文章说服力。
(4)正话反说:“济济多士”本来是形容读书人多,而在本文中褒词贬用,反讽了官场现状,是一个突出的亮点。

《奴隶与盗贼》
1. 思想观点:展现了清政府不顾国民而对外国人有求必应的献媚丑态,体现了作者辛辣的嘲讽和强烈的批判情怀,以及对清政府统治下百姓艰苦生活的同情。
2. 表达效率:较高。全文仅154字,但干净利落,表达流畅。先陈述事实,“公使夫人偶遭儿童指目,辄欲拿拷治罪;一教士之受辱,辄下罪已之诏”让清政府的献媚丑态跃然纸上,接着加以议论,分析感叹,事理相融,在理性和情感层面都得到了升华。
3. 批判深刻性:较深刻。“视于无行,听于无声,诚如孝子之事父母矣。”展示出清政府卑躬屈膝的顺从态度。全文既有具体事例,又有议论拔高,将清政府五十国民生活却屈从洋人的丑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4. 行文特点:
(1)短小精悍,高度浓缩,在极短篇幅内做到情理兼容,具有强大的情感张力。用词遣句辛辣有力,入选《百年新闻经典》。
(2)善用对比,“公使夫人偶遭儿童指目”芝麻情节,政府却要“拿拷治罪”;“一教士受辱”,朝廷竟要“罪己”。简短两个对比,极具反讽意味。
(3)寓情于理,情感有落点。不是高屋建瓴的浅层说教,而是从事实中层层递进,水到渠成。

(5)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梁启超学问渊博,思想和文笔皆为出众,他不惑、不忧、不惧,敢于批判现实问题等,他的品质还有许多。我们今天的时评写作者,又该如何批判性继承这种精神?
1. 学习梁启超先生的高尚品格。时评写作者通过文章像社会传递的观点与自身价值观息息相关,要像梁启超先生一样胸怀家国、仁勇兼备、坚守本心,才能关切到社会生活的命脉,才能为民众发好声,真正写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字,正确引导国民。
2. 学习梁启超先生的写作特色。梁公的评论文章文体解放、文风自由、条理清晰、结构充沛,他的文章在今天仍然有其借鉴意义。时评写作者除了有清晰的观点,也要有个性化的表达,才能吸引读者。
3. 学习梁启超先生的创新思想。他在波诡云谲的时代变动中,以笔尖为武器,用创造性的时务文体抨击腐朽,唤醒国民;他在封建思想禁锢的环境下,大力介绍西方政治学说,鼓吹保皇立宪,成就了“舆论界的骄子”的地位;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报馆如耳目喉舌、办报四原则、党报理论等思想,为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奠定了根基。
4. 批判性地摒弃某些极端的新闻思想。如浸润和煽动,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的意识形态色彩,如果被滥用将会引发言论动荡;如写作过程中极端言论过多,且思维方式过分偏向直觉性,也会让读者对文章的客观性产生质疑。

2、毛泽东与他的评论实践

泱泱中华,文章大国,毛泽东绝对是群山中的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毛泽东的革命生涯,是从办报撰写评论开始的。他说,革命夺权靠枪杆子和笔杆子。枪杆子他是没有拿过的,而笔杆子一直握在手中,如握着千军万马的份量一般。哪怕是再艰苦卓绝、炮火连天,他也没有放下笔杆子。1919年7月他被推选为《湘江评论》的主编,在这出版短短四期和一期临时增刊的刊物上,撰写了36篇言论,从此开启了他评论写作的生涯。

(1)结合《西藏的哲学与尼赫鲁的革命》《为人民服务》《别了,司徒雷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评论作品及其写作的时代背景,分析毛泽东文章的主要特色。
1. 体现中国风格和气派,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感。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说:“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而他的文章《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就以恢宏之势描述了人民英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具有中国大气蓬勃的风格。
2. 强调文章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即事实准确、逻辑清晰、立场鲜明、语言通俗具有可读性。如他在《矛盾论》、《实践论》中讲哲学,用劳动人民能理解的语言来叙述,将哲学这一概念形象化,生动有趣。
3. 标题醒目,夺人眼球。毛泽东对“选好题目”的要求是:醒目、概括、响亮、吸引人。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标题既体现了思想主张,又套用老话,使之在更大范围传播;《反对本本主义》通俗接地气,且具有韵律上的和谐。
4. 引经据典,增强说服力。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泽东引用司马迁《史记》中的句子,并略加修改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与后文的对比形成工整的对仗,更容易理解。
5. 语言真挚,情感态度积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虽是为缅怀张思德同志所作,但字里行间并不感到悲凉。而是有强大的鼓舞力量,号召广大人民学习其精神,将“为人民服务”发扬光大。

(2)毛泽东一生都握着笔杆子,又是怎样一种“强烈的评论意识”在支撑着他?或者说,他为什么要写评论,他写作的意义或价值源泉在哪里?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评论写作者来说,又什么现实意义?
意义/价值源泉:
1.时代背景要求:革命年代的中国处于剧烈的风云变幻之中,而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心骨,毛泽东对各大事件的看法对革命进程的布局和行动起着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
2.宣传政治理论的必要性:如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就对其开创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做了阐述和推广。
3.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渴望改变中国落后现状的使命感。毛泽东以笔杆子为武器,所写文章涉猎广泛,哲学、政治、军事等领域都有所研究,正是因为他企图从思想上振奋国民,改变国民思想,使中国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革命中鼓舞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写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一系列文章清晰阐明了各个阶段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给人民群众以信心。

现实意义:
1. 评论写作者要明确写作的目标和意义所在,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而要去思考文章的目标人群是谁,发表后期望达到怎样的效果,以及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
2. 评论写作者要有时代责任感,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因为公开发表的言论具有公共性,更是会对社会新潮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符合时代价值的、能促进人积极向上的言论才能正确引领社会风尚。
3. 评论写作者要有个性化的表达,在写作上要有所特色,才能吸引读者,文章才能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被传播,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3)毛泽东又是怎样写社论的?结合他的写作实践,以及《反对党八股》等文章来分析。
1.写作之前,注重对事实的调查,实事求是掌握客观素材,服务于观点。毛主席的《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有大量事实来解释党八股造成的危害,很好地支撑了要反对党八股的这个论点。
2.写作中,要有辩证的思维方式,处理好材料和观点的关系。他在《反对党八股》中论述: “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怎样拿党八股做它们的宣传工具,或表现形式。”清晰地说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3.写作手法上,毛主席的评论具有独特的现实政治性、深刻哲理性和鲜明思辨性,善用修辞,标题响亮,情感真挚。全文既有接地气的例证,又有思想层面的拔高,巧妙融合,在情理上都与读者达到了共鸣。
4.思想上,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八股禁锢了人们的思维,就像一堵无形的墙割裂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毛主席作此文是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理性思索后的结晶。

(4)结合毛泽东的评论,理解如何实现“工人农民看了不觉为深,专家教授读了不觉为浅”?除了赏析毛的作品,同时还可以结合梁衡先生的文章《文章大家毛泽东》《怎样学习毛泽东的文风》等来理解。
如何实现:
1. 在语言表达上要深入浅出,善用接地气的表达和通俗易懂的案例,以及一些俚语俗语,使文章在语言上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使得通俗与优雅能够完美结合。如《反对本本主义》“本本”一词就能让文化水平较低的底层群众很好地理解文章思想。
2. 在观点思想上要立意高远,对现状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对未来有一定的预见性。如他在抗战时期所写的《论持久战》等一系列文章,阐述了作战战略和目标,清晰地指明了未来道路,也给足了人民信心,无论从感性思想还是理性逻辑上,都展现出他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核,因此“不觉为浅”。梁衡先生在《文章大家毛泽东》里对其评价:当井冈山时期革命处于低潮时,他却用诗一样的浪漫语言预言革命高潮的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3. 在目标读者上要坚持群众观点。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写到: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说明毛主席在写作过程中一直贯穿为人民服务的中心思想,企图通过文章感染群众,带动更多人行动起来。这样的想法既扎根现实,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又高瞻远瞩,与共产主义的精神一脉相承。因此“不觉为深,不觉为浅。”

(5)都说毛泽东的文章,如同一座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以逾越,无法去模仿。这或许与他的经历、伟人气质以及政治地位都有关,你如何理解一些人关于毛氏文章不可逾越性的观点?如果说,我们可以去无限攀登这座“高峰”,又什么样的路径?
理解:
1. 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毛主席所处的时代,他作为一代伟人攀登了当时的言论最高峰,写出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文章,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他在那个时代无疑是最善良和璀璨的。也正是因为时代背景不同,写作环境的差异,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无法与动荡时代的伟人放在同一个维度比较。也因此“可以逾越,但无法去模仿。”
2. 这种观点也体现出时代与英雄的相互作用。正是因为那个时代需要英雄,毛泽东的经历和地位让他拥有了更高的眼界和思维方式,也让他针砭时弊的过程中更能抓住社会的痛点,并给出具有创造性的建议。所以他的文章内容丰富,思想先进,无人可以逾越。
3. 在今天这个时代,虽然毛泽东的文章仍然是作为典范和传奇的存在,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这个时代的时代特色,发展出一条有别于他的另外的道路,寻找时评写作的多重可能。
路径:
1. 掌握扎实的评论理论知识,同时了解新闻动态,储备更新新闻素材,也扩展自己的思维和眼界,才能提出更精妙、与时代命题息息相关的观点。毛泽东正是在当时年代深切参与到国之大事,阅读了大量书籍,两相结合才能写就经典。
2. 要在学习过程中多写多实践。毛泽东的文章质量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在不断的练习中超越自我、成就经典。时评写作者要成长就需要大胆试错,慢慢提高自身水平。
3. 学习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时评写作者最重要的是要传播正确的价值观。而毛泽东的文章多是站在人民立场,为人民发声。正因为他爱国爱民的思想,他文章中的赤诚之心才被人所称道。
4. 学习毛泽东的写作特色。标题亮眼,结构清晰,善用修辞,语言通俗接地气,集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于一体,将这些被认可的写作手法作为自己写作的精神养料,并在其中探索独属于自己的风格。

3、鲁迅与他的杂文(《申报·自由谈》)
鲁迅的一生,是杂文的一生。他在生前出版了《热风》《华盖集》等14本杂文集。杂文写作,也体现出了他执着的思想追求,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位革命者,不屈不挠与旧势力的斗争精神,显示出坚定的人民大众的立场。

(1)结合《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记念刘和珍君》《小品文的危机》等代表作品,谈谈鲁迅杂文体现出的强烈现实性。
文学作品的现实性是指其密切关注和联系现实。浙江师范大学张明老师在文章中指出,文学作品的现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文学创作的现实性。传统的文学创作观基本上属于反映论,,即主张生活具有某种本质和规律,文学的任务则是反映这种本质和规律。第二个方面是文学的接受。在接受的层面,所有文学都具有当代性,有历史和社会意义。文学的解读语境制约着文学意义的阐发,同时,阅读者对世界的看法也影响了文学的解读。文学构成了社会大文本的一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它是这一大文本的子文本,我们对文学的解读不能脱离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语境。
下面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鲁迅的杂文体现的强烈现实性:
1.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之前作者写了《论雷峰塔的倒掉》,用雷峰塔类比封建压迫势力,体现了对于作为封建压迫势力的象征的雷峰塔的倒掉之快意。而“再论”却体现出快意之外的一种悲哀,也是强烈现实性的体现。因为即使雷峰塔的故事是传说,但作者用它来说明反封建的艰巨性。因为人们仍然保持着旧的思想习惯,没有从思想上觉醒,所以实际上“雷峰塔”并没有真正倒掉,体现了作者的批判现实主义情怀和对现实停滞不前的悲哀。
2.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本文的强烈现实性不仅体现在所选事例真实存在,更体现在作者对其的具体描绘,是放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阐述的。刘和珍君生前敢于追求真理、反抗黑暗,却被反动派杀害,“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等语句都具有强烈的现实反讽意味。
3.   《小品文的危机》在描写上生动形象,作者将小品文比喻成供达官贵人赏玩的小玩意,言语之间体现出对其的不满和排斥,并指出其负面影响:不具备崇高艺术价值,麻醉青少年。对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小品文进行评价和描写,并结合时代环境论述其产生的实际危害,体现了强烈的现实性。

(2)结合《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等代表作品,谈谈鲁迅杂文体现出的深刻思想性。
鲁迅在杂文写作中带有明确的目的,文章蕴含了他崇高的思想追求,也能从他的文字中看到对当时社会和文化的批判。他与落后的现实思想作斗争,用激进的思想唤醒鼓舞了一大批国民。下面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其杂文体现的深刻思想性。
1.   《我之节烈观》是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残害妇女的声讨,“节烈”是封建社会给妇女套上的枷锁,用以维系男权社会的统治。而作者冲破了封建主义的桎梏,对其进行了辛辣的批判。他在文中提出“节烈难么?”“苦么?”“女子自己愿意么?”的问题,回答是“很难”,“很苦”,“不愿”。而。“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正是展现了其思想的先进性和深刻性,成为照亮黑暗不平等年代的一束光。
2.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关注的是家庭问题。怎样在亲权和父权占比极重的中国社会里处理父子关系问题。作者一反传统思想,提出“只是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罢了。”的观点,针对封建礼法的不妥,提出新时代家庭关系的新主张,是对封建宗法社会的挑战,也展现其思想的进步性。
3.   《娜拉走后怎样》是一篇关于妇女问题的讲演,讨论妇女如何争取解放的问题。他提出“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这一思想与当今时代经济自由才能带来人格自由不谋而合,充分体现其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见解。

(3)适当结合一些史实案例,说说鲁迅杂文总体上有哪些特征。鲁迅杂文对我们评论写作又有哪些有益的经验或启示?
特征:
1. 形式上自由多样。他的杂文有随感、杂感、闲谈、漫笔等多种类型,有题目或者“无题”等。一般根据文章内容来选择写作的形式,不拘一格,自由散漫。
2. 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却又犀利深刻。鲁迅的文笔辛辣,直戳要害,《纪念刘和珍君》、《《我之节烈观》都能明显感觉到他用语的直接和讽刺意味。
3. 情感上以批判现实性为主。鲁迅文章的取材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他在《华盖集》的题记中写道:“我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
4. 人物塑造性强。鲁迅笔下的闰土、孔乙己等人物形象都十分鲜明,且辨识度很高。他在刻画人物时赋予其独一无二的任务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 思维上具有论战思维,逻辑性强。《灯下漫笔.一》先说“纸币换银元”的事件, 联想到我们容易成为奴隶, 然后解释原因,层层递进,展现中国历史就是百姓们“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两种时代的交替, 从而水到渠成地得出号召青年们“无需反顾, 去创造历史上不曾有有过的第三样时代”的结论。

4、徐铸成与《文汇报》社评

1927年,年仅20岁的徐铸成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后,课余兼职做国闻通讯社的书记员,开始步入新闻界。因用心好学,徐铸成很快被聘为《大公报》正式记者。1957年,徐铸成作为《文汇报》的总编辑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并被给予了“必首先看《文汇报》,然后看《人民日报》”的高度肯定。也在同一年,反“右”开始,徐铸成被划为“右派”,从此结束了新闻生涯。在整整30年的新闻生涯中,影响最大还是他的社评。他从事社评的时间,主要在1938年至1949年这11年,抗日救亡、反内战是鲜明的时代背景,也是他社评的核心议题。

(1)徐铸成能在社评写作上取得举世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近现代新闻评论名家,这也与他善于学习研究前辈之作有关。在评论写作上,张季鸾一直是徐铸成的引路人。徐铸成时常有意识地学习张季鸾的社评,把的社评当成写作的模板用心忖度,而张季鸾晚年也有意培养这位后生,多次直接与他谈及写作的心得、经验方法,两人的感情也一直比较深厚。比较两人的社评理念及特色,有哪些异同?可以结合《出卖民族的汪兆铭》《由延安易手说起》等作品分析。
异:
1.篇幅上徐文较为冗长,如《到了最后关头》全文7500字之长,共有五个小标题论述。而张文言简意赅,迅速写就,在有限篇幅内表达清楚意思,这也跟他文章发表在报纸上有关。
2.在表达上徐文情感丰沛,文风大气,读来慷慨激昂,如他在评论中发出呐喊,“我们只有一条路了,大家向前冲吧”;而张文语言平实,深入浅出,如“西安事变”后,他在《大公报》上连续发表几篇社论,主张“救蒋”及建议政府对张学良、杨虎城“宽大处理”。
同:
1.选题广泛,关注社会重大热点事件。张季鸾办报年间经历了如“四一二”事变、“九一八”事变等重大事件,他抱着“文章报国”的思想,用手中的笔针砭时弊。而徐铸成文章选题同样重大且全面,《西南问题之清算》、《时局之展望》都体现他对时局的关注。
2.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和时代使命感。张季鸾信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方针,而徐铸成作为他的学生,与他的思想一脉相承。两人的文章中都能体现出作为新闻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经济独立的思想。二人都主张发表言论在报纸上,要保障报纸的经济独立,是指能够不被政治因素掌控,减少言论表达的障碍。

(2)纵观徐铸成的社评写作,他的立论主张有哪些?结合《晋祠访冯记》《不与侵略者谈和平》《日本的 “双簧”》《培养中国之新血液》等代表性来谈谈。
徐铸成的理论主张概括起来有如下四个方面:有关抗日战争的评论、有关国人在抗战中表现的评论、对国际国内局势的分析以及抗战胜利后对民主建国的呼吁,在其代表作中的体现如下:
1.   《晋祠访冯记》是徐铸成通过智慧采访到被软禁的冯玉祥,还在山西严格的新闻封锁下发出的新闻,了解到了乱世中的真实情况,本次实践让徐铸成一炮而红。
2.   《不与侵略者谈和平》《日本的 “双簧”》体现了徐铸成对外国侵略者的极端厌恶和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在理论上都表达了他的讽刺和不满。
3.   《培养中国之新血液》则是对新中国时期的殷切期盼,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3)为民立言,始终坚守民众的立场,这是徐铸成社评写作的基本立场。具体从内容主题角度来说,结合《怒吼吧,中国!》《倾听人民的意见》《人民不应该问政治吗?》等篇目,来说说“民众的立场”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 听取群众声音,如实反映民意。这是他的评论受到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通过对政治性时间针砭时弊,为群众理清其中的玄机,也听取群众的意见。在《倾听人民的意见》一文中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2. 为民众争取权利。《人民不应该问政治吗?》以反问的形式提出了人民能否讨论政治的重要话题,也暗含他认为群众有权问政治的心声,是他为群众争取政治权利的一种体现。
3. 关心时事政治,为民请命。他在《怒吼吧!中国》里面说官场里“滥用粉饰虚伪的伎俩,谄谀之风盛行,真理几乎汩没,推其结果,政令不能贯彻,贪污由是繁兴……旷观当世,求一争先赴义,守正不阿者,竟寥若晨星,而唯利是图,冲破道德藩篱,毁弃国家法律的官员,几乎滔滔者天下皆是”。言辞间充满了对官场和政治局势的披露和不满,希望出现更能为国民负责的有担当的管理者。

(4)总的来说,他的说理艺术主要体现在缘事而发,有很强的新闻性;配合报道,常常就事论理;逻辑思想与抽象有机结合;情感真挚而充沛,富有感染力。结合作品及相关案例,分析阐述徐铸成社评的“说理艺术”,具体体现有哪些体现。
1.就事伦理,事理结合增强说服性。他在《上海并非孤岛》中论证到:“地球上没有一个真正的孤岛,上海尤其不能和内地脱离关系;四周的巨浪,随时可以把你们吞没……不应该再这样苟安逸堕;为了你们的子孙,更应该时时有所警惕。”
2.情感真挚,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双重升华。如《怒吼吧!中国》一文中写道“旷观当世,求一争先赴义,守正不阿者,竟寥若晨星,而唯利是图,冲破道德藩篱,毁弃国家法律的官员,几乎滔滔者天下皆是。”充满了愤怒之情。
3.敢于批判政治人物,言辞激烈,从事件中推出理论。如他以“祝蒋主席寿”为题发社论,通过一系列政府的所作所为,总结出民不聊生的局面,得出“人民的生活更加贫困、窒息。”的结论。

5、请分析短评(微博140字的短评、新华网三句话短评)、视评(青椒视评、视频号、抖音、传统媒体评论的转型)、 快评(观潮快评、央视快评)、暖评(“睡前聊一会儿”“夜读”)、艺评(借用文学语言来写评论的创新)等评论形态的背景、特点及话语创新价值。
短评:
1. 背景:
(1)从受众来看,碎片化阅读习惯挤占了大篇幅评论的阅读时间,短评成为现代人更青睐的高效获取信息的方式。如人民日报在疫情期间发布的短评《方舱落幕,春天来临》在极短篇幅内展现了我国医治能力的非凡。
(2)从媒介渠道来看,微博等社交平台对篇幅有所限制,而短评的高度浓缩性符合这样的传播特点。
2. 特点:
(1)选题和立论要集中,精准打击。
(2)强调角度的新颖性,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3)论述结合,见解新鲜。
(4)语言表达精炼。
3. 话语创新价值:
(1)在最短篇幅内,就新闻的某一个亮点进行点评,聚焦性强,信息量密集;
(2)语言较为活泼生动,文风自由,甚至可以出现网络流行语吸引读者注意;
(3)观点鲜明,不拖泥带水。

视评:
1. 背景:
(1)短视频发展迅速,成为人们娱乐社交重要的一部分。
(2)以主播讲述+新闻画面结合的方式评论,将会调动五官,使评论更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
2. 特点:
(1)依托短视频平台,受众广泛且活跃。如《主播说联播》、新京报《我们》视频等。
(2)镜头语言+主播讲述,内容更形象可感。如红网青椒视评。
(3)配合流行语讲述,减少阅读障碍。如康辉在《国际锐评》中的一句话“这一观点,荒唐得令人喷饭”走红网络。
3. 话语创新价值:
(1)巧妙运用镜头语言,增加了视觉上的可感性。
(2)表述更加接地气,语言通俗易懂,能引起受众共鸣。

快评:
1. 背景:
(1)技术更迭换代,媒体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与传统媒体全媒体转型的步伐相一致,新闻评论的主阵地也转向新媒体端。重视言论板块的媒体纷纷开设网络快评栏目。
(2)时评不再有截稿时间,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网络快评就呈现在受众面前。
2.特点及话语创新价值:
(1)深度与高度的“小切口”:快评可以聚焦新闻的某个核心方面,往深处走,也可以超越新闻事实,往高处走。往深处走,不是把新闻传递的价值写小了、写窄了,而是像针灸一样,命中关键点。往高处走,不是写出万能结论,而是沿着新闻的筋脉,洞悉本质,抓住要害;
(2)适应网络环境,文字短小精悍:以央视快评为例,在语言风格上,《央视快评》顺应用户移动刷屏的阅读需求, 兼顾电视播报的语言特点, 文章一般为800字~1500字;
(3)时效性、多平台的协作式生产:以《央视快评》为例,其发稿注重移动端优先原则,首先在央视网和“央视新闻”客户端及旗下50余个新媒体账号多终端、多平台第一时间推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央广新闻”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国际在线”等App转载推送,三台网站的首页、首屏、头条置顶推荐最新评论报道,当晚再在央视 《新闻联播》中播出精加工的评论内容。

暖评:
1.背景:
(1)技术手段上,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开放和互联网的普及,为人民日报《睡前聊一会儿》和《夜读》栏目提供了技术和平台支持;
(2)社会环境方面,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民群众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加,需要情绪的宣泄出口以及心灵偶尔的栖息之地;
(3)制度安排方面,在我国,党报即主流媒体在负责发布新闻的同时,也承担着社会舆论引导和守卫意识形态阵地的社会责任,开设情感疗愈类栏目也是我国主流媒体的责任之一;
2.特点:
(1)篇幅较短,用语简洁明快,多见简单句,复合句使用极少
(2)结合诵读音频,用温柔的文字和声音抚慰人心
(3)登载权限不像传统评论仅使用本报评论员的方式,向各个互联网用户都开放登载投稿权限。
3.话语创新价值:
(1)语言风格轻松柔和,又不失厚重感和亲切感。作为一篇来自主流媒体的短篇暖评,既为用户提供了轻松明快的放松和反思空间,又不违背主流媒体在用户心中“值得依赖”的形象。
(2)依旧结合热点,讲出普通百姓的心声,同时做到了一定程度上主流价值观的传递和巩固,以及在某种意义上,评论区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评论也构成了暖评的一部分,“暖评➕暖评下的暖评”,共同执行了此篇推送的各项功能。

艺评:
1. 背景:
(1)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某些具备时效性的话题作为热点新闻被讨论较多,如影片、综艺评论等,因此出现了艺评这一分支。
(2)艺术领域的产品层出不穷,为艺评提供了大量素材。
2. 特点:
(1)选材多为艺术领域的话题,如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综艺评论,以及关于元宇宙的讨论。
(2)语言表达标为自由,文风不受拘束,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文学写作的手法,要具备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
(3)受众垂直分层,一般为该艺术领域的关注者,因此数量有限。如关注综艺、影视、绘画作品等的受众会关注不同类型的艺评。
3. 话语创新价值:
(1)用文学的手法写评论,在表达上更加具备文学性和美感,抒情性占比加大。
(2)与涉及国计民生的硬新闻相比,更加具有人情味,不会给人造成压迫和紧张感。

编辑:蒋可心

312#
发表于 2022-3-31 22:20: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从大报评论金句,对比文白张力

同样的评论表达,你会怎么写?
是选择白话到底,还是穿插文言文?
一起来看看人民日报这些金句表达吧。

01
你写的:
顺时而变,顺势而为。
人民日报写的: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
摘自: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02
你写的:
要学会审时度势,顺着时代潮流走。
人民日报写的: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摘自:让希望的阳光照亮人类
03
你写的:
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人民日报写的: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摘自:书写美丽中国新篇章(人民论坛)
04
你写的:
人多力量大。
人民日报写的: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摘自:凝聚起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力量
05
你写的:
知道容易做到难。
人民日报写的: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
摘自:大江奔涌绘宏图
06
你写的:
不亲身体验,不知道成事艰难。
人民日报写的:
事非经过不知难。
摘自:“历史会镌刻下这一笔”
07
你写的:
要有全局观念才能成大事。
人民日报写的: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
摘自: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08
你写的:
做事一定要注重细节。
人民日报写的: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摘自:把改进作风的好态势坚持下去(评论员观察)
09
你写的:
行事应该眼光长远,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
人民日报写的: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摘自:以战略思维谋全局——我们需要怎样的“改革思维”之一
10
你写的:
努力奋斗,用青春追梦。
人民日报写的: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人人也都是梦想的筑造者。
摘自:我们都是追梦人
11
你写的:
制度建设是重中之重。
人民日报写的: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
摘自: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人民观点)
12
你写的: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人民日报写的: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摘自:夯实民主基石 汇聚澎湃力量
13
你写的:
事业发展的道路上,遇到艰难险阻是很平常的事,但英雄不惧艰难,敢于攻坚克难。
人民日报写的:
攀山越水寻常事,英雄不识艰难字。
摘自: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人民论坛)
14
你写的:
要学会防患于未然。
人民日报写的: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
摘自:“窑洞之问”的答卷人
15
你写的:
风清气正,才能聚民心,办好事情。
人民日报写的: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
摘自: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来源:传媒茶话会(公众号)

编辑:马源

313#
发表于 2022-5-19 15:09: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渝论·青年说”首届重庆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拟获奖作品名单公示



“渝论·青年说”首届重庆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共评出拟获奖作品50件。
现将拟获奖作品名单公示,欢迎社会各界监督、评议。公示日期为5月19日至5月23日。公示期间社会各界可通过电话或邮件等方式发表意见。承办单位将认真受理,按照《评选办法》对有关举报进行认真核查并提出处理意见,报评委会决定。
联系人:臧博  
电话:15922900050
邮箱:[email protected]
(排序不分先后)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来源:重庆日报
链接:https://app.cqrb.cn/html/2022-05-10/1222899.html
编辑:邓秋雨


314#
发表于 2022-5-29 23:38: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网络评论方法论①: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本文关键词:评论选题
□王小杨

最近,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正式启动了。于不少网络评论作者而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该写什么,或该拿什么样主题的视评、漫评作品来参赛。这涉及的,便是评论的选题问题。

关于选题,评论界有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从本质上看,选题是对媒体传播与受众阅读契合点的寻找,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有些评论,当你看到它所评论的内容时,你便知道,它已经在这个言论竞争激烈的年代胜出了。正如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米傅华所言,“一个人的创作才能,首先体现在选题环节上。能不能优质高产地创作言论,取决于作者能不能发现大量的选题,特别是高质量选题”。

尽管提升评论选题能力需长期的写作实践,但找到好选题有一些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如政治远见、时代意识、价值导向。

找到有价值的选题,首先要有胸怀全局的政治远见。

这要求评论员具有高度的大局观念,且保持一份政治清醒与坚定,能及时感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拨开世事迷雾,为公众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

作为一代“文章大家”的毛泽东,他的文章源于他的革命实践。他用笔杆子指挥枪杆子,融自己的政治远见于笔端,通过一篇篇旗帜鲜明的政论文章,宣传政治理论,阐述战略、策略、思想。

譬如,他通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深刻论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战略思考。他通过《论持久战》等一系列文章,阐述了抗战的战略和目标,清晰指明了未来道路,也给了人民信心,都展现出他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核,胸怀全局的政治远见。

近代著名爱国报人徐铸成,他始终将抗日救亡、反内战作为核心议题撰写政论,呼吁全民团结、抵制外辱。正因为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聚焦于国内及国际局势的分析,他事理结合,撰写出了《不与侵略者谈和平》《日本的 “双簧”》《培养中国之新血液》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评论。

譬如,在《西北大战之展望》(1938年3月15日)中,徐铸成写到,“陕北现为八路军之中心,人民经两年之余严格训练,抗日思想,最为浓厚;武装民众,遍地皆是;彼等皆已厉兵秣马,准备保卫故土,献身祖国”。这就体现了他科学的预见性,以及对事态全局发展的正确把握。

正如“革命的理论家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离”,网络评论实践中,评论员政治的清醒来自理论上的坚定,远见则来自站立于制高点。这种高度的政治远见,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根源于清醒的理论思考,坚定的人民立场,以及长远的战略眼光。

其次,要有强化发展的时代意识。

文章合为时而著,评论更要因时而评,关注大事、大情、大理,体现大情怀、大格局。著名散文家、政论家梁衡在《毛泽东怎样写文章》一书提到:

“什么事能激励最大多数的人?只有当时当地最大之事,只有千万人利益共存共在之事,众目所瞩,万念归一,其事成而社会民族喜,其事败而社会民族悲。近百年来,诸如抗日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人帮’覆灭、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香港回归等,都是社会大事,都是政治,无一不牵动人心、激动人心。”

梁衡先生强调的“能激励最大多数人的事”,即关乎国家利益、民族情感的、反映时代浮沉的大事,而非鸡毛蒜皮的小事。拿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来说,可以写写新时代里,乡村振兴、科技腾飞、追梦星辰等具有公共价值的话题。正如大赛征集公告所展示的,要深入阐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鲜活解读非凡成就、幸福生活背后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生动呈现祖国大地奔腾发展的澎湃气象、中华儿女蓬勃昂扬的时代风貌。

当然,反映时代主题的“大事、大情、大理”,往往也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案例来诠释。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们可从选题的某一方面或侧面切入,用历史的发展的逻辑视野,来体现时代精神。

最后,要有关注现实的价值导向。

评论选题须扎根“泥土”,突出现实针对性,不能局限于“玫瑰栽培”。不回避社会关切,透过现象之本质、现实之根源,找到解决的建设性方法,这是文字评论写作或视评漫评制作的主要价值之一。

评论学界的老前辈丁法章先生曾指出,“就一般情况而言,凡与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或能够引起公众普遍关注、实际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往往是评论选题的重点”。这考验评论员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吃透上头政策,且把握下头基层实际,需要评论员身与心都进入现实生活之中,做一个时时保持思考状态的“留心人”。

以《“一号文件”要管“二号文件”》为例,新华社这篇评论员文章针对一些主管部门和地方党政机关出台的,不符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规定,也就是文中所提到的“二号文件”,鲜明指出这些“二号文件”干扰着中央政策的落实,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有关部门应当自觉加以修改,直至全部废除。这篇文章抓住了广大群众十分关心也非常担心的现实关切展开评论,不回避现实,后来被数十家报纸刊用,有力推动了农村改革。

评论选题就是“未动笔的写作”,是写作之前的孕育。要孕育一则“好选题”,离不开高度的政治远见,鲜明的时代意识,强烈的现实导向。在当前全媒体时代,无论是文字评论,还是视评漫评或其他形式,找到有价值的好选题都是成就一件网络评论佳作的前提。

网络评论方法论②:立意,何以与众不同
本文关键词:评论立意
□王小杨

如果说立意是一篇评论的灵魂之光,那光一定是源于我们的基本立场,以及平时的阅读、观察及思考。没有光源,一切都是徒然。

正如光源不同,所照耀的地方也不一样,我们拥有什么样的认知,那在评论写作中,便可能会找到什么样的立意角度。

当然,我还想表达的是,评论立意的确立,不仅事关认知,也有涉方法论。光再微弱,若引导得当,也同样会明亮一片天地。

先从认知角度看,立意是评论的灵魂。

立意究竟是什么?相信写过多年评论的人也未必说得清楚。学界的定义也多种多样,颇具代表性的定义如学者丁法章在《当代新闻评论教程》中所说的:所谓立意,是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换言之,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

从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关键词,如看法、见解。这些关键词,就是评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既然是思想,那就有境界高低之分,毕竟每个人的观察广度、站位高度、思考深度都不一样。

关于境界的层次,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这样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非大词人不能道。

这段话用在评论立意上也是十分恰当的。对应而言,第一层境界,是评论员穷尽的思考,去探寻文章立意的努力,在找到立意之“高”“新”,有时确实要望尽天涯路,然而却也不一定能得到。第二层境界,意在表明立意的确定,需要坚忍与执着的精神,有些像十月怀胎一般。第三层境界,在某种意义上,好的立意需要灵感闪现,有时不经意间形成,却也是长期坚持钻研或关注某一领域的结果。

立意要与众不同,这自然取决于思想境界之高低。在思想境界上,你所站立的位置,便是你所能拥有的高度。正如学者米博华所说:在京城京广中心上俯瞰和在胡同里溜达,我们对北京的感觉是很不相同的。正如在人民日报工作,因为关注和研究的通常是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中央的精神知道得较快较准较全,自然应该在观察问题方面有某种优势。但这也不是绝对的。现在信息发达,上天入地,无远弗届,仅仅靠位置高度是不够的。“站得高”至少需要三个支点,曰历史眼光,曰广阔视野,曰辩证思维。

我们知道,人们所处的位置,可以是时间的,也可以是空间的,还可以是时空交错的。从时间的维度,所处的位置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未来的,更可以是当前的。这要求评论员要有正确、深入、全面的思考,找到别开生面的立意,走向思考的更高境界。

在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启动式上,专家代表发言指出,参加“好评中国”大赛,既可以讲中国,也可以讲世界舞台上世界视野里的中国,讲一讲中国正在推动的世界发生怎样的积极变化。这给广大参与“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的作者一个可供参考的提醒,作品无论从何切入,但得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尽量以小见大,可以从你的一篇网络评论佳作中,窥见这个时代。

再从方法论角度看,评论立意更要“思辨出新”。

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我们思考确立评论的立意,也要置身这一语境之中,不仅需要有历史纵深感,而且要有广阔视野,通过参照比较,全面理解事物的本质,同时还需要一定的辩证思维。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体现出这些辩证思维方法的政论名篇,这些都是评论写作中值得借鉴的典范。譬如,西汉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过秦论》便是其中之一。这篇文章讨论了秦之政治过失,通过六国与秦、陈涉与秦王朝、陈涉与六国的对比,表明原来蓬勃发展、无往不利的秦国,在胜利后继续推行强权政治而变得不堪一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文章对比背后是为进一步“昭汉之过”,以作为汉朝加强统治的借鉴:“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文章从历史得失的分析,以及开阔视野的对比,辩证得出强弱会因时因势而变的道理。

当然,评论思辨的魅力,不仅体现在逻辑的美感上,更体现在分析问题的深刻上。立意与众不同所体现出的,不仅是认识问题中的新,也体现方法论上的“思辨出新”。

因而,立足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双重维度,找到思考问题的新角度、新道理、新思想,这应当是一条让评论立意与众不同的基本路径。在某种意义上,评论所表达的新道理、新观点、新角度,只有在对具体事件、具体现象的分析评述中得以体现。没有透彻、精辟、深刻的辩证思考,站位之高、立意之新,这些也无从得以体现。

譬如,漫画作品《“孔夫子”失业》,能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漫画类二等奖,主要原因还是辩证的构思中有新意。作品先从教育这一国之根本出发,展望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体现出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再巧借“孔夫子”办学却失业,来对比当前的“正宗教育”受到校外培训的严重冲击,使人形成强烈的认识反差,立意高深而令人过目不忘。

总而言之,尽管从根本上,评论立意首先是认知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较高的认知水平,就一定能在“蓦然回首”中,找到与众不同的立意角度。如何从方法实践上把握立意的“高”“新”,这也直接影响着评论思想境界的高低,以及作品是否出彩。

网络评论方法论③:阐明观点,要明确为谁而写、写给谁看
本文关键词:阐明观点
□翟亚菲 (环球网评论部总监)

如今,互联网不仅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渠道,还成为思想碰撞、观点交锋的主要载体。一方面,当看到各类新闻资讯时,我们总有通过更专业、更深刻的观点来理顺思维、看清新闻背后逻辑和本质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们也越来越表现出主动表达观点,并与他人互动的意愿。

网络评论正是这一背景下衍生的。在某种意义上,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顺势而为,就与网络评论发展接轨,鼓励文字、视频、漫画等多种作品形式参赛,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展现风采与才华的平台。万变不离其宗,任何形式的网络评论都离不开好的“观点”本身。那对网络评论写作者来说,应该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抓住关键信息、阐明立场观点,如何从“百家争鸣”的各类作品中“脱颖而出”?

因爱而生:明确为谁而写、写给谁看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品质。当天,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吴洪源就一鼓作气,为《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完成了作词。

“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歌词中的描述,是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这种精神不仅应被历史铭记,更值得渗入每个人的言行和内心。这给网络评论写作的启示是,写作要形成并阐述观点,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站稳立场。通俗地说,就是要明确是为谁而写、写给谁看。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一篇好的网络评论作品,所阐述的观点需要符合人民利益,需要呼唤正能量。比如,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中国率先为世界抗疫提出了“中国方案”,树立了“中国榜样”。如何阐释好“动态清零”方针的重要意义,宣介好中国抗疫成果和抗疫精神,就成为了形成网络评论观点的题中之义。

无论如何,每一位网评写作者都应具备作为一个中国人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用心学习和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和重要方针,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或阐述,用能够形成大众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的方式,让更多的读者能够清楚理解问题、正确认识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起到正面引导舆论的作用。

知势而动:“争分夺秒”与“欲速不达”的辩证统一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信息的更新迭代也愈发快速。从一般传播规律来看,网络评论应该紧跟新闻热点、迅速主动出招,第一时间占领舆论先机、形成话语主动权,才能在舆论场上占据传播优势。

诚然,互联网信息时代就是“争分夺秒”的时代。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尤其当事实较少、未经理顺,抑或超出预期或理解范围,大众往往有着寻求进一步解读或观点的普遍心态。于是,谁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网络评论的撰写发布,谁就更容易被舆论关注,占据话语主动权。当一个或一些正被期待的观点问世,大众常会表现出“群起而追之”的迹象,从而形成舆论走势。

而“追”的结果,又会有两种。一种是“追”到观点清晰、逻辑合理的评论观点,说出了人们想表达又没表达出来的内容,赢得多数人的共情、信任和认可。另一种是因新闻资讯本身信源模糊、碎片传播等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反转。在未厘清事实真相之前,解读观点往往就是片面的、不客观的、无效的,还可能会引发大众形成错误判断,对网络舆论整体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网络评论写作者在阐述观点时,应注意“争分夺秒”和“欲速不达”的辩证统一关系。要在充分了解事实情况的基础上,尽快做出相应观点阐述。而对于事实不清或出现疑点的资讯报道,也要有“让子弹飞一会儿”的判断能力和逻辑定力,做到知“势”而动。

总之,为谁而写、写给谁看,这是网络评论写作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事实上, 我们从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的征集方向中,也显然看到,大赛正期待网络评论写作者通过感同身受的视角、深刻独到的思考、温暖人心的笔触来上传或创作作品。于广大青年而言,我们参与这项大赛,就是为生动呈现祖国大地奔腾发展的澎湃气象、中华儿女蓬勃昂扬的时代风貌而写,希望作品能展示新青年一代奋进向上的意志与决心。

网络评论方法论④:弘扬正能激浊扬清,“无观点不评论
本文关键词:立意要求
□蒋萌(人民网专家评论员)

评论是新闻写作的范畴之一,它不仅叙述新闻事实,更要透过新闻事实阐释清晰的观点。

所谓观点,就是思想立意,体现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要向读者和受众传递什么。观点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清晰的思维脉络、显著的导向性。

观点是构成一篇评论的核心,正所谓“无观点不评论”。

在思想活跃、视角多元的当下,观点可能各种各样。什么是“好”的观点?什么是负责任的媒体人应当书写的内容?什么是主流媒体应向社会传递的正确价值观?

秉承守正笃实,传递正气正能,引导向上向善,必不可少。

观点应立足于讴歌伟大时代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评论员应讴歌伟大时代,唱响主旋律,赓续奋进力量,激发砥砺前行。

比如,《以奋斗与担当写下青春诗行》(《人民日报》 2019年5月13日),就是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为题,倡导广大青年“当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际”,应当“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才能不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不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评论强调时代呼唤担当、复兴有赖于奋斗,给人以深深的力量感和使命感,激励广大青年不负历史和民族重托,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更属于国家的精彩篇章。

此类观点立意适用于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等,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观点要着眼于凝心聚力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评论观点更要紧紧围绕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广大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结合实例,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同时,战“疫”更要紧紧依靠广大群众,需要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具体到评论写作中,《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重要讲话》(新华社 2020年9月8日),新华社评论员指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14亿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全国人民心手相牵,亿万颗心同频共振,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上述观点具有强大感召力。在我们仍处于与新冠疫情较量的今天,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此外,在面对各种攻坚克难时,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广大群众凝心聚力,都将迸发出强大的民族伟力,使我们在披荆斩棘中具有充足的信心和底气。

观点当致力于激浊扬清

新闻和评论宣传要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但对于少数不良现象或作风,也要像“啄木鸟啄虫”,激浊扬清。

《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光明日报》2019年3月13日 )一文中,光明日报评论员指出,“在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对少数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形式主义决不能掉以轻心。”“纠正‘四风’构成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评论还写道“对基层干部,我们要高度重视,真挚关心,让他们在事业上有干劲有奔头,在生活上受帮助被爱护。”

既不回避少数干部存在形式主义作风问题,又指出应当重视关心广大基层干部,这样的观点是理性的,也具有建设性。

评论同样肩负着舆论监督的使命。客观严谨、恪守尺度、去芜存菁,这样的“笔力”需要评论员不断锤炼。

文无定式,评论观点“不拘一格”。上述观点维度或可“抛砖引玉”,希望给参与“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的作者一些启示。严谨、理性是评论者应当恪守的职业素养,讴歌伟大时代、着眼凝心聚力、致力激浊扬清更是新闻工作者的己任。

网络评论方法论⑤:专业知识,让评论有点理论色彩
本文关键词:专业知识
□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人们的印象中,评论写作没有什么难度,中学生阅读几篇媒体评论作品,基本就可以模仿着写评论了。每年的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新闻传播学的学生在参赛,非新闻专业的学生也在参赛。从文章的水平看,未必看得出接受过评论写作训练的学生和未接受过专业课训练的学生的作品质量有多少明显的区别。有的参赛者获了奖,更觉得自己的评论写作水平不错了。事实果真如此吗?相信资深的报纸评论编辑最有发言权。

对热点事件的评头论足,并不是多难的事情。凑个千字左右的评论作品,只要稍加努力,也可以很快上手。评论写作,上手快,写出境界则大不易。对于年轻评论作者来说,不缺评论的话题,不缺灵感,也不缺文字表达能力,更不缺投稿的平台,缺的是将专业知识应用到评论写作的能力。

让理论融入评论作者的血液,让专业知识在自己的身体内“动”起来,让理论知识变成评论写作的助推剂,这是我在年度的评论课堂上反复叮嘱学生的。一个学期下来,能听得进去并将这个忠告付诸评论写作实践的学生,总是寥寥无几。也许,写作者觉得专业知识和新闻事件相距千里,让理论知识牵着手进入评论作品,评论作者当不了这个“红娘”。在我看来,专业知识不是考卷上的答案要点,不是装点门面的饰品,专业知识应该成为我们的思维方式,一旦拥有某种专业知识,就要善于把它作为思考的工具,服务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一篇好的评论,理应有点理论色彩。评论作品要让人听得懂,但仅仅满足听得懂,无论如何也增加不了评论的传播力和感染力。评论要影响公众,需要作者将自己的见解装进别人的脑袋里,没有新意和深意显然不行。新意和深意来自何处?根据我的评论写作和教学经验,新意和深意同源,都来自专业理论知识。

评论的选题可以一样,评论在立论时就要独辟蹊径,避免评论的同质化现象,立论需要结合评论作者的专业背景,从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审视热点事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学科领域、每个专业甚至每一门专业课,都可以作为评论的角度。甚至说,你读过的每个知识点,都可能是你评论写作的角度。因此,评论写作在立论时拼的就不单纯是作者的灵感,更多是在拼作者的知识积累。一个新颖的评论角度,立论的新颖可以让读者眼前一亮,因为大多数未知的知识总能给他们带来新鲜感。2022年5月8日,《北京青年报》发表我的评论《标注帖主IP地址,谁的人性“离了岸”》,这个话题的评论不少,我选择伦理学有关人性的分析作为立论的角度,从伦理学的一个知识点切入,避免因与其他作者立意相近而导致读者不感兴趣。在评论写作中,评论话题要选择作者擅长的知识点来立论,以增加评论的新颖性。

评论的话题可以相同,真正考验作者的是运用自己熟悉的专业知识来审视新闻事件,将某一理论知识融入分析论证之中,通过这种方式增加评论作品的理论色彩。评论是介于论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论说文体,不通俗将失去读者,过于通俗则降低评论的思想性。康德强调洞见的重要性,评论作者难以让每篇作品都有独到的深刻见解,但起码也不能平庸地阐述一个家喻户晓的道理,这样的“白开水”式评论,相信没读者愿意耐着性子坚持读完。合格的评论要善于从热点事件的表象中发现深层的问题,把握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评论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借助专业知识来分析问题。当专业知识被应用到评论写作中,作者很快会发现自己的评论变得厚重了,不再是泛泛而谈。应该说,这是专业知识助力评论写作的奇特之处,专业知识让评论变得“美丽”而不仅仅是辞藻的漂亮。

“好评中国”大赛,正是考验作者将专业知识应用到评论写作实践的一次机会。中国这么大,看得见的“好”你不说大家也知道;看不见的“好”你能“淘”出来跟读者分享,这才是真正的好评。这样的好评,拼的是参赛作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这样的活学活用能力,又何尝不是值得“好评”的对象呢!

来源:论道湖南

编辑:陶鹏辉

315#
发表于 2022-5-30 00:47: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祝贺!13/50!

近日,由重庆市委网信办、市教委、沙坪坝区委、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重庆日报(重庆日报网)、沙坪坝区委宣传部、沙坪坝区委网信办承办的“渝论·青年说”首届重庆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已落下帷幕。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共评出拟获奖作品50件。重大学子积极参与,共有13份作品获奖。

来源:重庆大学(公众号)
编辑:陶鹏辉

316#
发表于 2022-5-30 00:53: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积极推进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

红网时刻新闻5月26日讯(通讯员张海燕 黎芷筠 )为切实推进网络评论高质量发展,广泛传播网络正能量、唱响中国好声音,更加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于2022年4月28日正式启动,并面向全国征集参赛作品。作为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突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学院,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积极响应大赛的号召,在学院内积极对大赛进行宣传,通过专业群和年级群等平台线上发布通知,以及在专业课程课间线下宣传等形式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此次评论大赛。

通知发布以来,收到了学院同学的良好反馈。同学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参加此次“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一方面,因为本次大赛评论征集范围包括已公开发布作品和未公开发布作品两种,新闻学院的学生前期都有大量的评论作品积累,不需要再大量进行评论写作;另一方面,学生在新闻评论课程中培养了良好的评论写作习惯,日常在关注时事热点的时候喜欢记录下自己对该事件的观点,评论写作既是兴趣又是能力所在。

作为新闻学院此次“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的主要动员教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明表示,评论大赛是对参赛者的考验,“好评中国”作为全国性的评论选拔赛,更是一场“大考”,是历练更是机遇。它不仅检验了参赛者个人的实力,也检验了其所在学校的整体实力,应该被认真对待。作为全国性的大赛,“好评中国”还具有规格高、挑战性强、作品形式多样等特性。他指出,凡能在全国性的竞争下脱颖而出的选手,必然是评论素质高、专业水平过硬的;即使未能在大赛中获得佳绩,竞争过程本身所带来的进步就足以成为参赛者评论生涯中的宝贵财富。

据悉,新闻评论是新闻学院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课堂上,除讲授评论写作的基础知识外,侧重指导学生透过社会热点事件发现并分析问题,撰写新闻评论作品。2021年秋季学期,课程要求每位同学在学期内完成20篇有观点、有深度的新闻评论作品,并在省级以上的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至少3篇评论作品。据统计,仅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学院学生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的文字评论、视频评论和漫画评论数百篇,发表平台包括重庆日报、红网、未来网、荆楚网、长江网、华龙网等,多篇稿件还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中国经济报等平台转载。

来源:红网时刻
编辑:陶鹏辉

317#
发表于 2022-6-1 15:50: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月度简报 | 红网“青椒计划”2022年4月简报
红网“青椒计划”2022年4月优胜作品评选结果今日出炉。重庆大学王瑞琳、安徽工程大学王博、北京大学康芮菡、湖南师范大学刘腾、西京学院郭一晴,成为“青椒计划”文字评论组4月优胜大学生作者;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罗许诺小组、何晋小组,分别摘得优秀视评奖、人气视评奖。
为进一步强化与高校教学工作的联动,打造更多优秀评论新星,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闻舆论人才,红网红辣椒评论栏目去年推出了“青椒计划”,面向大学生开展评论写作竞赛。今年1月5日,红网再度启动“青椒计划”。经统计,2022年4月份,来自全国107所学校的近630多位学生,共计向红网“青椒计划”投稿1400余篇,发表稿件300余篇。郑州大学、广西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西京学院、河西学院、苏州城市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西南大学,名列“4月全国参与高校前10”。
经中央媒体平台转载推荐,“青椒计划”部分作品形成了全国性传播。4月参赛作品如《抵达现场,并非悼念遇难者的最好方式》《别让键盘一再成为伤人利器》《惩罚“刷课”不如筛选优质的网课内容》《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别做雪崩时的那一片雪花》等被人民日报APP“锐评”栏目转载推荐;《临聘岗位“看不到的远方”,行业欠他们一份尊重》《疫情,带给大学生另一种成长记忆》《“教育+互联网”跨界组合,拓宽了知识分享的路径》等作品被“学习强国”全国平台推荐。

▲“青椒计划”4月全国高校参与前10。
依照“青椒计划”流程,按照“编辑推选+专家点评”的方式,红网理论评论中心每月将邀请一位评委老师,从当月的大学生作品中评出5篇文字评论佳作、1个优秀视频评论作品、1个人气视频评论作品。月度优胜作者将直接被聘为红网特约青年评论员,颁发证书。2022年4月“青椒计划”,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胡岑岑受邀担任评审。
来自重庆大学的王瑞琳,凭借作品《“网红职业”兴起:看到机遇也要认识风险》成为本月优胜作者。胡岑岑老师点评认为,文章标题简明扼要,直接亮出核心观点,正文部分亦干脆利落,在论述过程中,作者的逻辑思路清晰,表达也非常自然流畅,用词用句较为谨慎克制,文风较为成熟。
北京大学康芮菡的作品《“与素颜和解”,为何“反焦虑”反而更焦虑》,也赢得了胡岑岑老师的青睐。她点评指出,文章标题利用“反焦虑”与“反而更焦虑”中文字的相似性做了小小的“文字游戏”,并且,“以此现象为题的评论,大都聚焦在性别凝视或消费主义陷阱方面,作者则从个体攀比的角度进行了思考,切入视角或者说表达观点较为新颖。”
安徽工程大学王博的作品《屡踩红线,网红治理不能只靠“事后打板子”》,以及湖南师范大学刘腾的作品《从“下沉式就业”,看个体对“职业等级观”的突围》,都被认为体现了作者“跳出个案”的能力。胡岑岑老师点评道,前者标题简明直接,逻辑思路清晰,分析层层推进,表达流畅,引用论据恰当;后者选择了名校毕业生“个体”这一微观视角,展现出一定的新颖性,观点也体现出一定的温度。
西京学院郭一晴的作品《南京大学“退榜”,大学可以被评价不该被排名》,对高校乃至教育界“唯排名”,忽视教育质量这一长久存在的积弊进行评论。胡岑岑老师点评道:“值得肯定的是,作者意识到‘退榜’只是一个开始,要摆脱‘排名’的枷锁,仍然需要更加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这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努力,亦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罗许诺小组创作的《MBTI又火了?我们的人生怎能被“格式化”》,以及何晋小组创作的《月底了,你该剩多少生活费?》,分别被评为“青椒计划”4月优秀视频评论作品、人气视频评论作品。胡岑岑老师认为,罗许诺小组的作品以情境表演的形式呈现了不同“人格特征”的人群的典型表现,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吸引力,通过街采的方式呈现了大学生群体对MBTI的多元认识,展现出大学生群体的思考,记者在镜头前的表现也相对自然,语速适中,观点陈述清晰,剪辑风格较为活泼,符合大学生这一目标群体的定位;何晋小组的作品,“拍摄和剪辑较为稳定,没有明显硬伤,视频封面、字幕条以及图表出处等细节展现出作者的用心”。
对于“青椒计划”4月优胜作品,胡岑岑老师依次进行了详细点评,详见《佳作点评 | “青椒计划”4月佳作出炉,这些作品为何能上榜?》。胡岑岑老师表示:“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在权威媒体平台发表作品,还是通过写作评论的方式去关注时事、了解和思考社会发展,都是非常难得的机会。由此,我对‘青椒计划’一直非常赞赏和支持,也持续鼓励学生积极写作投稿。希望该计划能越办越好,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提升影响力。”
来源:红辣椒评论
编辑:屈妍君

318#
发表于 2022-6-17 20:47: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渝论·青年说”首届重庆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获奖名单公告


市委网信办、市教委、沙坪坝区委、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重庆日报(重庆日报网)承办,全市各高校党委宣传部协办的“渝论·青年说”首届重庆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获奖名单于6月17日揭晓。来自全市各高校的50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6件,优秀奖10件,佳作奖30件;另有5所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学生作品获奖名单

(共50件)


一、一等奖获奖作品(1件)


文字类


《让红色资源成为亮眼名片》(作者:杨志远/西南大学)


二、二等奖获奖作品(3件)


(一)图画类


《雄关“漫”道来时路,六中全会“宣”新篇》(作者:青马微声网络文化工作坊/西南大学)


(二)文字类


《党徽在胸前 共鸣不言中》(作者:李宛蓉/重庆大学)


《在一杯凉茶里感受城市温情》(作者:王瑞琳/重庆大学)


三、三等奖获奖作品(6件)


(一)融媒体类


《青春斗》(作者:韩秋婷/重庆师范大学)


《关注工业遗产,点亮城市文化空间》(作者:杜翼/西南政法大学)


(二)文字类


《让人民拥有更好的“医”靠》(作者:陈馨雅/重庆三峡学院)


《历史虚无主义是对国家尊严的挑战》(作者:田雨松/重庆大学)


《树立“大食物观”正当其时》(作者:宋云慧/西南政法大学)


《职教青年也有“高光时刻”》(作者:杨美晨/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四、优秀奖获奖作品(10件)


(一)融媒体类


《给迟到的代表点个赞》(作者:袁长春/西南大学)


《当两会遇见冰墩墩和雪容融》(作者:张亚雯/西南大学)


《用立法震慑网络暴力》(作者:陈晶/重庆三峡学院)


(二)图画类


《团结坝社区两只猫的对话》(作者:郑顺顺/重庆大学)


(三)文字类


《考研是“绝对正确”的选择吗?》(作者:邓萌雨/四川外国语大学)


《春寒犹在,吾辈当先》(作者:况秋鹏/西南政法大学)


《用好表情包,网络文明从我做起》(作者:陈颖珊/长江师范学院)


《新时代青年有话说》(作者:唐亮/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麻布上也能绣出美丽的花》(作者:曹洁铃/西南政法大学)


《演员不问出处 但入门应有门槛》(作者:陈思思/重庆邮电大学)


五、佳作奖获奖作品(30件)


(一)融媒体类


《“五班”战士的青春,献给亲爱的祖国》(作者:邵威仪/西南大学)


《让乡村教育走在春天里》(作者:崔朗/西南大学)


(二)图画类


《谨防网络热梗弱化语言表达能力》(作者:袁晓慧/西南大学)


《走开!海洋的不“塑”之客》(作者:周宇伦/重庆理工大学)


《多心存善意 少恶语伤人》(作者:李明洋/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对网络暴力说“不”》(作者:梁天杏 卿小兰/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图新、图变、图强的沙坪坝区“新风吹来满眼春”》(作者:刘虹君/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三)文字类


《元宇宙:新兴赛道还是资本画饼》(作者:林凯霖/西南大学)


《面对“社会性死亡”,法律如何存在》(作者:鲁睿/西南大学)


《“晚舟”已过万重山》(作者:陈叡思/西南大学)


《莫用“值与不值”评判救人英雄》(作者:邵云江/西南政法大学)


《便民服务要更接地气》(作者:徐侨/西南政法大学)


《疏通快递进村的堵点》(作者:彭凤/西南政法大学)


《创新让非遗文化传承更时尚》(作者:卢春花/重庆大学)


《莫让“一墩难求”变了味》(作者:李佳靈/重庆大学)


《“青绿”票7分钟售罄,文化传承需要“活水”》(作者:李源源/重庆大学)


《戳破“考证躺赢”的骗局》(作者:刘一姗/重庆大学)


《多些服务意识 少些奇葩证明》(作者:任云天/重庆大学)


《为中国女足欢呼》(作者:邹凯莲/重庆大学)


《“眯眯眼”不是哗众取宠的工具》(作者:杨皓雯/重庆大学)


《知网降价仍“暴利”?勿让原作者沦为“旁观者”》(作者:胥佳玥/重庆大学)


《“云”上祭扫寄哀思》(作者:陈伯青/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老区焕新颜 历史应犹存》(作者:陈佳琪/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拒绝“年后再说”,告别“拖延症”》(作者:毛鑫城/重庆师范大学)


《医者怀仁心,勿为金钱忘初心》(作者:侯星宇/重庆文理学院)


《用特殊推动公平,更可能加剧不公》(作者:庞国星/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冬奥宣传片展现中国文化自信》(作者:马艳雪/重庆大学)


《网络“新文化”爆火:可以自赏,不要野蛮生长》(作者:郑钧驰/重庆医科大学)


《网上发言需三思,不以键盘伤人心》(作者:杨双帆/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塑料不仅要“限”,还要“替》(作者:蒋依人/重庆工商大学)


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

(共5个)


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


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党委网络工作部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宣传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


来源:重庆日报
链接:https://app.cqrb.cn/html/2022-06-16/1238801.html

编辑:张铭麟

319#
发表于 2022-7-6 21:18: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米博华:评论的价值可能将被重新定义丨政邦茶座
近年来,被称作“社会风向标”的新闻评论,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一个表现,是党报评论和都市报评论的“面貌”和“气质”趋同,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学界和业界或许都需要认真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评论的本义是什么。

之前,著名评论人、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米博华出版了新作《新闻评论实战教程》,引起关注。该书被称作“是其从事新闻评论工作与新闻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是对新闻评论系统化的理论梳理,既阐明了新闻评论的基本理念,又涵盖评论业务的关键环节,并结合具有示范性的获奖作品,以党报评论员的视野和立场,立体全景呈现了评论写作的内在规律与外在技巧,有助于启发评论思维,培养正确、公允、理性的评论素养。”

作为一位资深评论人,米博华如何看待评论的变化与走向,本期政邦茶座,邀请他来聊一聊。

本期政邦茶座嘉宾:
米博华:著名评论人,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著有《新闻评论实战教程》等
政邦茶座主持人:
高明勇:政邦智库理事长,评论人

高明勇:您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从事新闻评论工作,就您的评论生涯来看,这些年的媒体评论,有哪些变化?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又出现了哪些变化?

米博华:如您所说,做评论工作有近四十年。不敢说“从心所欲”,但终归是“饭碗”,是自己的本行。四十年来,新闻评论变化是肯定的。只是变化之大,难以想象。正像从纸币支付到电子支付,钱的用途没变,但纸币几乎极少见了,购物及消费方式也变了。如诸位所见,评论依然是对新闻事件和人物的判断、分析和给出结论。说到变化,我想有这么几点:
第一,评论不再为专业人士所独占,而是走向大众。大众写,大众看,大众参与讨论。
第二,刊发的阵地也不再是少数人专有,打破了发表门槛。只要愿意,开专栏(公众号),“跟帖”,悉听尊便。
第三,言论只代表你自己,不是捆绑在一个组织上。在法律规定之内,不必请上级审稿。
第四,题材广泛,没有格式要求,长也行,短也可。心灵鸡汤、时事经纬、艺术哲学、命理风水、寻医问药、情感困扰、恋爱指导等等都行。只要有人看,有人打赏,均可尽情评论。
当然,让我最感惊讶的是,有太多的思路开阔、知识渊博、文笔优美的评论人才涌现。这些人都是从何而来,不得而知。我想说,即使是我们这种干了几十年评论的“老江湖”,都有一种英雄气短的感慨。自忖,站在这个队列里,无论宽度、广度、深度、力度,都力有不逮,惭愧、羡慕,但心有不甘。

高明勇:您长期在党报从事评论工作,这几年到大学从事新闻学教学,身份的转换,对评论的理解有哪些变化?

米博华:我到大学任教,本来想发挥一技之长,讲讲评论课。但是,听了几堂评论课,却打了退堂鼓。
首先是,这些大学老师的评论课讲得相当好。对评论作者来说,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会选题、写作,但为什么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从未细想。听学院老师讲评论课,我才知道更多“何以故”。
其次,我只熟悉报纸评论,尤其是社论、评论员文章,标准官方文字;对网络上自媒体评论,尤其是网言网语不熟悉。给学生们讲那些“老皇历”,把握不大。一是当下的评论已经不会特别在意修饰,诗意、辞藻、抒情等因素越来越少。往往是热门选题加直率表达,绝少起承转合,穿鞋戴帽。二是当下的评论文字、图像、背景音乐、现场直播一齐上。所以,现在的评论家有一张有感染力的嘴,或许比严谨的文字更时尚,直观感受比钢铁逻辑更受欢迎。有话直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不愿听,划走;愿听,给个赞。有的说法可认真,很多说法不必较真,这大约就是今天的评论生态。

高明勇:您在《新闻评论实战教程》的自序中提到,“新闻评论类教材中,最缺的是评论实务”。从“写评论”到“教评论”,是如何破解这一“痛点”问题的?

米博华:我写《新闻评论实战教程》本无意当教材写,而是把自己的实践经验点滴记录下来。坦率地说,虽然自媒体评论蓬勃发展,百花齐放,但也的确是杂芜并存。如果说实战方面有痛点,我以为最主要是,几乎极少有人真正接触过主流和权威媒体的写作。正如学习书法必须临帖,或出于“二王”,或师承“颜柳”。如果没有正规训练,写得再熟,终归流俗;写得再多,还是“江湖”。
因为发表个人感慨比阐述时事政策,终究要容易得多;不用有太多顾虑的写作,比必须承担责任的写作要容易得多;文字上没有大毛病的写作比必须十分精确的写作要容易得多。
如果我讲评论实务课,想法是从一开始就按照专业标准校正“江湖”的缺陷,就像训练专业运动员那样,一招一式必须准确到位。这是基本功。基本功练好了,以后的自选动作还是能高出一筹。

高明勇:在新闻评论史上,您印象最深刻的评论员和评论作品有哪些?

米博华:因为从事评论工作,所以我差不多找到了这方面能够找到的书籍和作品。我不懂外语,所以极少接触国外评论家的作品。即使是大名鼎鼎的李普曼,我也只见传记,未见译作。
百年以来,新闻评论史伴随中国时代变迁,其代表人物不少。但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知识分子的所谓文人议政,如张季鸾、胡政之、邵飘萍、黄远生、邹韬奋等。一类是职业革命家兼宣传家,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我年轻时比较喜欢文人这类,指陈时弊,痛快淋漓;下笔千言,滔滔不绝。年岁稍大,特别是有了一定阅历之后,我更喜欢职业革命家的文章,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评论。这不仅是毛泽东评论为我党报纸评论创造了法度,从思想方法、语言造型到行文风格,开辟了白话文新的疆域。更因为,职业革命家似乎注定不会是为写作而写作,而总是伴随着艰苦卓绝斗争,甚至血雨腥风考验,执笔为文,所以内中包含的生命张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由此上溯,我似乎更喜欢曹操、诸葛亮等文人的作品。孔明先生前后《出师表》,大气磅礴;《隆中对》,视野宏阔。这绝非能在书斋里写出。有一位职业革命家的政论,人们很少提及,那就是列宁。十年前访俄,无意中收集了一些列宁的新闻评论作品,发现列宁评论智慧之高,无人能及,理论性、旨意性、政策性、工作性、战斗性融为一体。可惜这方面国内研究不多。

高明勇: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有没有令您印象深刻的评论?这些评论和“SARS”时期的评论相比,有哪些变化?

米博华:一晃“SARS”已经是20年前的事了。如果说“非典”是短暂和局部的惊恐,这次“新冠”则是漫长而广泛的煎熬。还有,20年前的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远非今天可比。
本次疫情是在“百年变局”的大背景下发生,大国角力因素凸显,博弈气息浓烈,导致全球范围内舆论战全面展开。如东西方文化冲突激烈,围绕一个小小的口罩打得狗血喷头;利益关切不同,要钱还是要命,全面开撕。我亦注意到,东西方、国内外、各阶层、各群体的社会撕裂很难弥合。网上评论也是如此,一言不合,势不两立。
评论是社会生活的真实映照,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国内利益关系的广泛调整,必然导致躁动。

高明勇:“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专业的新闻评论,最该关注的是什么问题?

米博华:“人人都有麦克风”,就好像人人都可以K歌。歌厅随便去,但到国家大剧院表演则有门槛。大音量与权威没有必然联系,创作量与影响力也没有必然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有“麦”与主流权威声音还不是一回事。比如俄乌冲突,网上有各种声音,但国际社会在意的还是中国政府的声音和中国官媒的评论。
我们已经熟悉了人人有“麦”的热闹,也必须从热闹中倾听各种见解,更应该作为舆情加以关注和研究。但同时也希望专业评论人一定要阅读和研究党报党刊的评论,研究时事政策,否则就无法了解一个完整的中国。

高明勇:不少媒体或新媒体在打造“评论员IP”,当评论员从幕后走向前台,会面临有哪些问题?

米博华:打造评论员“IP”并非新尝试,其实就是打造名专栏和名评论家。问题是,怎样才能赢得更多的受众。央视上世纪就创办“实话实说”“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并推出一批优秀主持人。新媒体亦不例外,这是新闻传播规律。不同的是,新媒体“IP”需要更全面的素质和更鲜明的特色。
首先,要有一个高水平的专业团队,策划、包装、技术保障、播出安排等,都要非常高水平。
其次,是非常了解上面的精神和老百姓诉求,“庙堂”和“江湖”都要兼顾。
第三,在受众中,眼缘和口才俱佳的评论人才更受欢迎,口若悬河、条理清晰、幽默风趣……不是播音员的款式,而是成熟、稳重、睿智的那种类型。这种人很少。
另外,这种人还要皮糙肉厚,心脏强大,经得起喷,顶得住骂,受得了夸,没这本事,恐怕很难干好。

高明勇:如果让您为新闻学院有志于评论写作的学子或者年轻评论员推荐三本书,您会推荐哪三本?

米博华:向学子们推荐三本书,有点难,因为我喜欢的书实在太多,不妨说,推荐三类书吧。
第一类,中外哲学类。智慧人类抵达智慧层面,非哲学而不能为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凡研究国家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伦理等问题,哲学是基础。没有哲学框架,就是一盘散沙;所写文章,也大多是游谈戏说。
外国的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从萨特、杜威到海德格尔,随便挑,看一本是一本。中国的先秦、西汉、魏晋、隋唐也是如此。哲学给予评论加最大的馈赠,未必是苍翠的树木,而是广袤的森林。
第二类文史类。太多了,不列举,目前我再次翻阅的是《容斋随笔》(宋•洪迈著)。《梦溪笔谈》《困学纪闻》一样,是非常耐看的笔记小品。《容斋随笔》有诗有文有史有学,更重要当可资治通鉴,历来为治国理政者奉若拱璧。同时又非常有趣,可增广见闻,可澄清谬误。
第三类人物传记与回忆录,这方面著作较多,不列举。
至于新闻评论专业的书,翻翻就行,看评论作品比看评论专业的书效果更好。

高明勇:作为评论界的资深人士,很想请您畅想一下,未来的评论是什么样?或者说,未来十年,新闻评论的内涵和外延,会发生怎样的“迭代”?

米博华:不敢言资深,老马或许识途而已。我以为,新闻工作也包括新闻评论工作,可能要考虑两大背景。
首先,百年变局中新闻的历史方位。中国无疑将会成为国际舆论中心。过去我们比较侧重国内报道。因为,我们参与国际事务的实力和影响力远远不够。今后若干年,中国的声音会被国际社会更多关注;中国的意见会被汇入全球舆论场。这是客观情势使然。所以很自然,舆论交锋将围绕中西文化对撞和大国利益关切而全面展开。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
其次,随着时代发展,新闻报道和评论的价值和意义,可能将被重新定义。正像前面所说,我们必须习惯多元意见展示、多渠道发声、多重效应呈现这样一个复杂的舆论环境。新闻不光是信息传播,或可成为国家治理、安全管控、公共生活、社会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恐怕要有较长时间适应舆论生态的变化。极大可能是,官方声音和民间声音、主流媒体声音和自媒体声音,逐步走向既有区隔又有融合这样一种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评论人和评论佳作将大批涌现,可以展示拳脚的机会越来来越多。对此我抱有乐观的期待。(完)

来源:政邦智库(公众号)
编辑:陶鹏辉

320#
发表于 2022-7-9 16:56: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来自普利策奖得主的9条写作建议

合作调查新闻中心(CCIJ,Center for Collaborative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的编辑总监Yaffa Fredrick 说,她作为年轻记者时收到的最好忠告之一是“先把它们写下来”,只是她收到这个忠告的方式并不委婉。

她回忆说:“许多年前,我有一个高级编辑,他留意到我倾向于不断进行自我编辑,以至于耽误了写作,他就经常大叫:‘先把东西写下来,Fredrick!’。”

Fredrick是2017年的普利策奖得主,即便如此,她也认为为长期的调查项目撰写开头可能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她说,将笔放在纸上,或将手指放在键盘上,往往是“报道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

虽然可以花很长时间进行报道,但调查记者和其他记者一样,最终需要把文章写出来,而且你总会有一个死线。因此,在 CCIJ 网络研讨会“从笔记本到故事:计划和实施你的写作方法”中,Fredrick 与在线媒体 SJV Water 的首席执行官兼编辑 Lois Henry 一起分享了她们报道和写作过程,内容包括她们作为编辑和记者是如何合作的,同时也为那些备受拖稿困扰的记者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1. 尊重记者的写作风格和合作风格

Fredrick和 Henry 共同完成了两篇报道,作为非营利新闻机构 Tapped Out 项目的一部分,她们调查了美国西部的水资源和不公正现象。一篇报道调查了一个因过度抽取地下水而下沉的小镇,另一篇报道《水往何处去》(Where is the Water Going?),探讨了大公司的利益以及水资源之争如何影响到受干旱影响地区居民的生活。

这对拍档认识到有不同类型的记者:有些人更有条理和深思熟虑,有些人更有直觉和创造力。但她们一致认为,这两种人都可以很好地进行合作。

“Yaffa 和我有非常不同的方法,”这个项目的首席记者 Henry 说, Fredrick 是她的编辑。“她更有条理和方法,我则更喜欢随心所欲。我确实有一套疯狂的方法——我的脑回路以不同的方式旋转——但它们确实变成了一项调查……你的方法是什么样的都可以,不必把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模板。”

Henry 在每项调查开始时都有一份详尽的待办事项清单:需要哪些文件、哪些消息来源、是否有他们的电话号码,应该查看哪些网站,对视觉元素的考虑等等。然后,她通过这份清单开始工作。

“特别是对于大型调查性报道来说,我问我采访的每个人。我的方向是不是正确?是否有其他的消息来源,你可以给点提示?然后再将它们放到列表中。当我进行调查的时候,会把那些真正有帮助的东西放在一份清单上:一个事实、一句话、一个短语、一份文件,我记录下我打电话给每个人的日期和时间,特别是潜在的敌对证人。”

2. 把你的故事总结为推销语

“你拖延的时间越长,写作就越难开始。”— CCIJ 编辑总监 Yaffa Fredrick

一旦你觉得你有足够的材料开始写作,弗雷德里克建议写一个“电梯推销”(elevator pitch)——一个关于你所发现的东西的简短摘要,以及你要如何讲述它。

“这个故事是关于什么的?如果你不能用两三句话定义它,你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是什么让[某个特定问题]长期存在?是政治原因还是企业的贪婪?是立法问题吗?还是环境的问题?故事中的关键人物是谁?他们如何参与到故事当中?” Fredrick 说。

“如果你已经回答了这些问题,你应该能够想出‘电梯推销’,这非常有用,”她说,这些内容可以成为铺垫故事的摘要段落,向读者预告未来的内容。她说:“一旦你有了这段‘电梯推销’,你就需要坐下来开始写作。”

3. 立即开始行动

从无休止的补充报道到不断拖延,记者是把写作留到最后一刻的高手,但 Fredrick 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策略。

“你拖延的时间越长,写作就越难开始。”她说:“一般来说,在我们的行业中,你都有个死线……尽管看起来(在死线之前完成)很艰难,但无论是写作大纲还是故事本身,它都是一种需要被训练的肌肉。你要有一个预期,即第一稿是非常不完美的,这没有任何问题。”

作为一名编辑,她坦言:“如果我从一个作者那里收到一篇完成度不高的稿件,总比我在死线过了却收不到稿子要好得多。”

4. 用现场的声音讲述你的故事

Henry 说:“去现场采访人们——这样做的好处无需我再多强调。”她在旅途中偶然遇到了一些成为日后报道核心主角的加州农民。

“不过,一旦你从现场回来,一定要记得让这些个人境遇变得重要。”Henry 说:“我们会从大量的统计数据看这些农民的遭遇,进而寻找谁政治受到伤害。”

“我们把所有这些内容都放入了我们的故事中,并摆到了相当高的位置。”Fredrick 补充说:“因为我们试图吸引读者,并提出这样的观点:这些人是你应该关心的,这些资源是他们的命根子,而这一切都被夺走了。

5. 聚焦于人的故事

Fredrick解释说,吸引读者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让他们在故事一开始就关心人。她说:“我把这些人称为最吸引人的角色。我们为什么要关心两个为水资源而战的人?那是因为那些世代在那里与家人一起生活的农民,突然间需要为生存而挣扎,也许他们已经失业了,而且不知道接下来会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呈现谁会受到伤害,而且要明确他们受到伤害的范围。”

她还建议调查记者可以“把读者带在身边”。她说:“我想说的另一件事是,在调查报道中,往往你在一个地方进行了深入的报道,但很可能你的读者从未见过或去过那个地方。它看起来像什么,闻起来是什么味道?你能不能说出那个地方的感觉是什么?将你的读者真正带入到那里,你可以通过让读者关心某个人或某个地方来让他们关注你的故事。”

6. 用清晰的语言保持简洁

Henry 笑着讲述了她的故事从发想到发表经历了多少次改稿,但她同时也建议记者要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并坚持下去。

“我的写作风格非常朴素,但我刚刚读了一本非常好的书……(作者)是一位非常抒情的作家,”她说:“然后我我试图模仿他的写作风格。但 Yaffa 回信说:‘我不知道你在写什么,请不要让我再读这个’,然后那份草稿就被扔掉了。”

她们都建议在文章中削减专业术语和技术词汇,除非真的很需要。此外,还要就你的故事征求其他人的意见。

Fredrick说:“当你非常接近一个故事时,你可能无法看到它的漏洞和需要进一步澄清的部分。因此,让朋友、家人、专业编辑阅读你的故事真的很有帮助。”

7. 填补漏洞,直到你不能再填补为止

为了调查水资源的问题,Henry花了很长时间 “追踪线索”——确定谁在把水运出镇子,以及为什么这种情况会发生。但当她要求查看水资源售卖记录时遇到了障碍。最终他们的报道指出,土地所有者从当地抽取水资源的行为是合法的,这也引发了她们去质疑一个让小农户处于财务崩溃边缘的结构性问题。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试图填补这个漏洞,”她说:“有时你必须退一步说:一个漏洞就是一个故事。”

8. 和编辑进行协作

这项调查产生了两篇报道,一篇与《纽约时报》合作发表,一篇由 CCIJ 发表。除了 Henry 和Fredrick,由视觉记者、数据编辑和设计师组成的团队也进行了多次电话讨论和头脑风暴。

“我们会讨论 Henry在报道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她有的文件,她没有的文件,她本周采访的最好的人是谁、最差的人是谁。”Fredrick说,这样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了最后的阶段。

“写这些大型调查报道,你可能有点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Henry 说:“你有很多切入点:沉没的小镇、他们让镇上的人为沉没所付出的代价、破产的农民们、正在赚大钱的人……有这么多的切入角度,有时很难缩小范围。我认为,当你在处理所有选题时,编辑都是很重要的,但在做调查报道时这点尤其重要,因为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有一个编辑、一个后盾是非常重要的。”

9. 不断提出问题

Fredrick提醒记者,永远不要把你采访的任何人说的话当作事实,因为这些人都是从他们非常主观的经历中得出的结论,这并不意味着这不是真实的经历,而是你需要理解一个故事有多个面向。

“在一些时候,你必须给一些选题加上一个期限。让人们去阅读它,然后你继续报道和写作。”Henry 说,你可能没有在文章中回答所有问题,但请记住,文章发表并不意味着就是这个选题的结束。

来源:GIJN(公众号)
编辑:陶鹏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