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1、梁启超与“时务文体” 从1895年12月编辑《中外纪闻》,开始在言论界初露荷角,最后到1922年主编的《改造》停刊,梁启超走过了27年的办报生涯,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政论,以气势磅礴、情感炽热的政论,在中国言论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开创的“时务文体”风靡一时,影响至今。
(1)“时务文体”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又有哪些主要特点呢? 背景: 时务体产生于中国近代史上维新运动时期,是一种为适应维新派倡导变法、广议时政的需要,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报刊政治家在写作中形成的新型报章文体,或称“报章文体”、“时务文体”、“新民文体”。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内忧外患、新旧交替。 一方面,西洋传教士的办报活动在中国大地上迅速蔓延。他们表面上科普科学文化知识,实际上潜移默化地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另一方面,处于封建统治即将消亡的时代,梁启超等文人通过洋人办报获得了宣传新政的启发。康有为曾在公车上书中写到:清议时存,等于乡校。见闻日辟,可通时务。当时的文人志士希望通过针砭时弊,让国民更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让社会变得更好。因此催生了时务文体的产生。 这种文体起于王韬的《循环日报》,发展于梁启超的《时务报》,成于梁启超的《新民丛报》。和当时流行的八股文、桐城派的文章比较,“时务文体”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是一次改革。
特点: 1.文体解放:“纵笔所至,略不检束” 2.文风自由:“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 3.结构清晰:“条理明晰” 4.情感充沛:“笔锋常带感情” 即此文体打破传统写作上的清规戒律,半文半白,浅显易懂,富有时代感,可用俗语等句式雅俗共赏,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此文体具有感染力,常读来慷慨激昂。这种文体出现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2)他的政论代表作有《变法通议》《少年中国说》《新民说》。他的许多政论文章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至今仍是值得我们评论写作借鉴学习。现重点以《少年中国说》为例,来说说他的政论如何体现“时务文体”的特点?同时通过这些案例赏析,为我们评论写作提供更多的有益启示。 1.文体解放:“纵笔所至,略不检束” (1)首先从标题少年二字即可体现,《少年中国说》的流行将“少年”一词在清末社会里变成一种时尚的革命名词,彼时追求进步的年轻知识分子竞相以“少年中国之少年”或“新中国之少年”自称。 (2)“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入乳虎”等几个连续的比喻,大胆对比出了老少人的不同,以此类比老少中国的巨大差别。 2.文风自由:“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 “一则曰老大帝国,二则曰老大帝国。”等表达偏口语化,减少了阅读理解的障碍。 3.结构清晰:“条理明晰” 开篇立意“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对标“老大帝国”,后文的论述均围绕老少展开,层层递进,由古至今,从人之老少论及国之老少。 4.情感充沛:“笔锋常带感情”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总结“新文体”的特点时说:“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少年中国说》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的殷切期盼;“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语气词的运用和直截了当的反驳更体现了作者对此评价的不满。
启示: 在落笔前,要有鲜明的立意,要对自己的观点有理性和感性双重层面的体悟,足够了解才能有所言; 在布局论述中,要有清晰的结构,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全文要有逻辑和重点,并且要注意积累论据,使言之有理; 在写作手法上,不可华丽堆砌辞藻,而要服务于中心思想,掌握一定的写作手法,善用修辞,最重要的是要写自己认可的话,要思考本篇文章的意义,且有自然充沛的情感流露,不能为了写而写; 在语言表达上,要铭记评论的对象是大众,语言要尽量通俗易懂,避免生涩的学术词汇等。 此外,还要具备时代意识,无论在选题或表达上都要具有时代感。正如梁启超的政论文受到广泛追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晚清复杂动荡的社会环境中需要这种革故鼎新的精神养料。
(3)梁启超政论存在哪些不足,对于今天评论写作有哪些反思意义? 不足: 1. 篇幅较长,行文拖沓,反复论述同一观点。如《变法通议》对上中下策分别进行了大段具体详尽的叙述,增加了阅读的负担。 2. 极端言论颇多,并以此作为政治宣传的手段,类似西方“黄色新闻”的元素,甚至还提出了“变骇为习”的具体操作模式。这样煽动的宣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 3. 直觉性的思维方式,逻辑不严密。如作者在《少年中国说》中论述老年人和少年人的不同时,既没有给出明确界定,也没有逻辑性地深入分析,导致描述的结果含糊笼统,经不起推敲。如“老年人常思既往”无法推出“保守”的必然结论。
意义: 1. 文笔简洁,直戳要害,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到更为丰富完整的信息。 2. 不能大肆运用情感化词汇夸张渲染、哗众取宠。在论证过程中要做到有理有据,从客观事实出发,论述结合。 2.合理发挥直觉思维的情感性优势,但要与理性思维的合理兼容,不可滥用。
(4)在梁启超看来,评论写作的原则有哪些?如何评价《时报发刊例》中提到的“四条原则”? 梁启超办报原则: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报道确而速、材料富而当。 《时报发刊例》中提到的“四条原则”分别是:“公”、“要”、“周”、“适”。 1.“公”,就是要以社会利益为重,不附于一党之见; 2.“要”,就是要拣“一国一群之大问题”,不能用小事来误导读者; 3.“周”,就是要分清主次; 4.“适”,就是内容要适合中国国情。
评价: 1. 从立场上看,体现了梁启超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办报要以国家利益为先,具有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他在《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中指出,报纸应该“脱离一党报之范围,而进入于一国报之范围,且更努力渐进,以达于世界报之范围。” 2. 从选题的取舍和版面安排上看,按照新闻事件的重要性进行优先级划分,已经抛弃了古代邸报以皇室动态为主的报道模式,具备了现代报业所需要的新闻思想和理念。 3. 从报道内容看,考虑到国情的差别,明确了报纸服务的对象为本国公民,要用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式进行报道。也为后来他提出“党报理论”埋下了伏笔。
(5)梁启超在《清议报》开设了时评性的“国闻短语”专栏,针对热点时事发表见解,字数多则三五百字,少则几十字,简要明快,受到读者喜爱。因为他被当今评论界一些人称为“新媒体大咖”。试以他的短评《济济多士》(182字)、《奴隶与盗贼》(154字)为例,分析这篇短评的思想观点,表达的效率,以及批判深刻性,评论写作行文的特点。 《济济多士》: 1. 思想观点:批判清末卖官冗官现象,讽刺世人为名利奔波的喧嚣气象。立足于动荡飘摇的时代环境,该观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也体现出作者企图对世风日下现状的警醒,展现出文人强烈的责任感。 2. 表达效率:较高。在极端篇幅内直接阐明观点,用直观数据说话,且举出了具体例子。有理有据,史论结合,信息量丰富。 3. 批判深刻性:较为深刻。本文由卖官现象出发阐述了浮躁、追名逐利的官场现状,“闻之破涕为笑”一句充分展现出作者对世态的失望,对于频繁的卖官现象已经由愤怒转为嘲讽。 4. 行文特点: (1)风格鲜明:作为一则代表性短评,充分展现了梁启超写文章文风自由、善用俚语、情感充沛、易于理解的特点。 (2)直抒胸臆:“呜呼盛矣”用感叹词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态度。 (3)论述结合:既有理论层面的观点输出,也有实际的案例佐证,相辅相成,增强文章说服力。 (4)正话反说:“济济多士”本来是形容读书人多,而在本文中褒词贬用,反讽了官场现状,是一个突出的亮点。
《奴隶与盗贼》 1. 思想观点:展现了清政府不顾国民而对外国人有求必应的献媚丑态,体现了作者辛辣的嘲讽和强烈的批判情怀,以及对清政府统治下百姓艰苦生活的同情。 2. 表达效率:较高。全文仅154字,但干净利落,表达流畅。先陈述事实,“公使夫人偶遭儿童指目,辄欲拿拷治罪;一教士之受辱,辄下罪已之诏”让清政府的献媚丑态跃然纸上,接着加以议论,分析感叹,事理相融,在理性和情感层面都得到了升华。 3. 批判深刻性:较深刻。“视于无行,听于无声,诚如孝子之事父母矣。”展示出清政府卑躬屈膝的顺从态度。全文既有具体事例,又有议论拔高,将清政府五十国民生活却屈从洋人的丑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4. 行文特点: (1)短小精悍,高度浓缩,在极短篇幅内做到情理兼容,具有强大的情感张力。用词遣句辛辣有力,入选《百年新闻经典》。 (2)善用对比,“公使夫人偶遭儿童指目”芝麻情节,政府却要“拿拷治罪”;“一教士受辱”,朝廷竟要“罪己”。简短两个对比,极具反讽意味。 (3)寓情于理,情感有落点。不是高屋建瓴的浅层说教,而是从事实中层层递进,水到渠成。
(5)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梁启超学问渊博,思想和文笔皆为出众,他不惑、不忧、不惧,敢于批判现实问题等,他的品质还有许多。我们今天的时评写作者,又该如何批判性继承这种精神? 1. 学习梁启超先生的高尚品格。时评写作者通过文章像社会传递的观点与自身价值观息息相关,要像梁启超先生一样胸怀家国、仁勇兼备、坚守本心,才能关切到社会生活的命脉,才能为民众发好声,真正写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字,正确引导国民。 2. 学习梁启超先生的写作特色。梁公的评论文章文体解放、文风自由、条理清晰、结构充沛,他的文章在今天仍然有其借鉴意义。时评写作者除了有清晰的观点,也要有个性化的表达,才能吸引读者。 3. 学习梁启超先生的创新思想。他在波诡云谲的时代变动中,以笔尖为武器,用创造性的时务文体抨击腐朽,唤醒国民;他在封建思想禁锢的环境下,大力介绍西方政治学说,鼓吹保皇立宪,成就了“舆论界的骄子”的地位;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报馆如耳目喉舌、办报四原则、党报理论等思想,为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奠定了根基。 4. 批判性地摒弃某些极端的新闻思想。如浸润和煽动,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的意识形态色彩,如果被滥用将会引发言论动荡;如写作过程中极端言论过多,且思维方式过分偏向直觉性,也会让读者对文章的客观性产生质疑。
2、毛泽东与他的评论实践
泱泱中华,文章大国,毛泽东绝对是群山中的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毛泽东的革命生涯,是从办报撰写评论开始的。他说,革命夺权靠枪杆子和笔杆子。枪杆子他是没有拿过的,而笔杆子一直握在手中,如握着千军万马的份量一般。哪怕是再艰苦卓绝、炮火连天,他也没有放下笔杆子。1919年7月他被推选为《湘江评论》的主编,在这出版短短四期和一期临时增刊的刊物上,撰写了36篇言论,从此开启了他评论写作的生涯。
(1)结合《西藏的哲学与尼赫鲁的革命》《为人民服务》《别了,司徒雷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评论作品及其写作的时代背景,分析毛泽东文章的主要特色。 1. 体现中国风格和气派,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感。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说:“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而他的文章《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就以恢宏之势描述了人民英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具有中国大气蓬勃的风格。 2. 强调文章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即事实准确、逻辑清晰、立场鲜明、语言通俗具有可读性。如他在《矛盾论》、《实践论》中讲哲学,用劳动人民能理解的语言来叙述,将哲学这一概念形象化,生动有趣。 3. 标题醒目,夺人眼球。毛泽东对“选好题目”的要求是:醒目、概括、响亮、吸引人。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标题既体现了思想主张,又套用老话,使之在更大范围传播;《反对本本主义》通俗接地气,且具有韵律上的和谐。 4. 引经据典,增强说服力。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泽东引用司马迁《史记》中的句子,并略加修改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与后文的对比形成工整的对仗,更容易理解。 5. 语言真挚,情感态度积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虽是为缅怀张思德同志所作,但字里行间并不感到悲凉。而是有强大的鼓舞力量,号召广大人民学习其精神,将“为人民服务”发扬光大。
(2)毛泽东一生都握着笔杆子,又是怎样一种“强烈的评论意识”在支撑着他?或者说,他为什么要写评论,他写作的意义或价值源泉在哪里?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评论写作者来说,又什么现实意义? 意义/价值源泉: 1.时代背景要求:革命年代的中国处于剧烈的风云变幻之中,而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心骨,毛泽东对各大事件的看法对革命进程的布局和行动起着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 2.宣传政治理论的必要性:如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就对其开创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做了阐述和推广。 3.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渴望改变中国落后现状的使命感。毛泽东以笔杆子为武器,所写文章涉猎广泛,哲学、政治、军事等领域都有所研究,正是因为他企图从思想上振奋国民,改变国民思想,使中国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革命中鼓舞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写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一系列文章清晰阐明了各个阶段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给人民群众以信心。
现实意义: 1. 评论写作者要明确写作的目标和意义所在,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而要去思考文章的目标人群是谁,发表后期望达到怎样的效果,以及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 2. 评论写作者要有时代责任感,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因为公开发表的言论具有公共性,更是会对社会新潮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符合时代价值的、能促进人积极向上的言论才能正确引领社会风尚。 3. 评论写作者要有个性化的表达,在写作上要有所特色,才能吸引读者,文章才能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被传播,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3)毛泽东又是怎样写社论的?结合他的写作实践,以及《反对党八股》等文章来分析。 1.写作之前,注重对事实的调查,实事求是掌握客观素材,服务于观点。毛主席的《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有大量事实来解释党八股造成的危害,很好地支撑了要反对党八股的这个论点。 2.写作中,要有辩证的思维方式,处理好材料和观点的关系。他在《反对党八股》中论述: “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怎样拿党八股做它们的宣传工具,或表现形式。”清晰地说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3.写作手法上,毛主席的评论具有独特的现实政治性、深刻哲理性和鲜明思辨性,善用修辞,标题响亮,情感真挚。全文既有接地气的例证,又有思想层面的拔高,巧妙融合,在情理上都与读者达到了共鸣。 4.思想上,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八股禁锢了人们的思维,就像一堵无形的墙割裂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毛主席作此文是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理性思索后的结晶。
(4)结合毛泽东的评论,理解如何实现“工人农民看了不觉为深,专家教授读了不觉为浅”?除了赏析毛的作品,同时还可以结合梁衡先生的文章《文章大家毛泽东》《怎样学习毛泽东的文风》等来理解。 如何实现: 1. 在语言表达上要深入浅出,善用接地气的表达和通俗易懂的案例,以及一些俚语俗语,使文章在语言上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使得通俗与优雅能够完美结合。如《反对本本主义》“本本”一词就能让文化水平较低的底层群众很好地理解文章思想。 2. 在观点思想上要立意高远,对现状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对未来有一定的预见性。如他在抗战时期所写的《论持久战》等一系列文章,阐述了作战战略和目标,清晰地指明了未来道路,也给足了人民信心,无论从感性思想还是理性逻辑上,都展现出他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核,因此“不觉为浅”。梁衡先生在《文章大家毛泽东》里对其评价:当井冈山时期革命处于低潮时,他却用诗一样的浪漫语言预言革命高潮的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3. 在目标读者上要坚持群众观点。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写到: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说明毛主席在写作过程中一直贯穿为人民服务的中心思想,企图通过文章感染群众,带动更多人行动起来。这样的想法既扎根现实,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又高瞻远瞩,与共产主义的精神一脉相承。因此“不觉为深,不觉为浅。”
(5)都说毛泽东的文章,如同一座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以逾越,无法去模仿。这或许与他的经历、伟人气质以及政治地位都有关,你如何理解一些人关于毛氏文章不可逾越性的观点?如果说,我们可以去无限攀登这座“高峰”,又什么样的路径? 理解: 1. 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毛主席所处的时代,他作为一代伟人攀登了当时的言论最高峰,写出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文章,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他在那个时代无疑是最善良和璀璨的。也正是因为时代背景不同,写作环境的差异,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无法与动荡时代的伟人放在同一个维度比较。也因此“可以逾越,但无法去模仿。” 2. 这种观点也体现出时代与英雄的相互作用。正是因为那个时代需要英雄,毛泽东的经历和地位让他拥有了更高的眼界和思维方式,也让他针砭时弊的过程中更能抓住社会的痛点,并给出具有创造性的建议。所以他的文章内容丰富,思想先进,无人可以逾越。 3. 在今天这个时代,虽然毛泽东的文章仍然是作为典范和传奇的存在,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这个时代的时代特色,发展出一条有别于他的另外的道路,寻找时评写作的多重可能。 路径: 1. 掌握扎实的评论理论知识,同时了解新闻动态,储备更新新闻素材,也扩展自己的思维和眼界,才能提出更精妙、与时代命题息息相关的观点。毛泽东正是在当时年代深切参与到国之大事,阅读了大量书籍,两相结合才能写就经典。 2. 要在学习过程中多写多实践。毛泽东的文章质量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在不断的练习中超越自我、成就经典。时评写作者要成长就需要大胆试错,慢慢提高自身水平。 3. 学习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时评写作者最重要的是要传播正确的价值观。而毛泽东的文章多是站在人民立场,为人民发声。正因为他爱国爱民的思想,他文章中的赤诚之心才被人所称道。 4. 学习毛泽东的写作特色。标题亮眼,结构清晰,善用修辞,语言通俗接地气,集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于一体,将这些被认可的写作手法作为自己写作的精神养料,并在其中探索独属于自己的风格。
3、鲁迅与他的杂文(《申报·自由谈》) 鲁迅的一生,是杂文的一生。他在生前出版了《热风》《华盖集》等14本杂文集。杂文写作,也体现出了他执着的思想追求,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位革命者,不屈不挠与旧势力的斗争精神,显示出坚定的人民大众的立场。
(1)结合《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记念刘和珍君》《小品文的危机》等代表作品,谈谈鲁迅杂文体现出的强烈现实性。 文学作品的现实性是指其密切关注和联系现实。浙江师范大学张明老师在文章中指出,文学作品的现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文学创作的现实性。传统的文学创作观基本上属于反映论,,即主张生活具有某种本质和规律,文学的任务则是反映这种本质和规律。第二个方面是文学的接受。在接受的层面,所有文学都具有当代性,有历史和社会意义。文学的解读语境制约着文学意义的阐发,同时,阅读者对世界的看法也影响了文学的解读。文学构成了社会大文本的一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它是这一大文本的子文本,我们对文学的解读不能脱离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语境。 下面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鲁迅的杂文体现的强烈现实性: 1.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之前作者写了《论雷峰塔的倒掉》,用雷峰塔类比封建压迫势力,体现了对于作为封建压迫势力的象征的雷峰塔的倒掉之快意。而“再论”却体现出快意之外的一种悲哀,也是强烈现实性的体现。因为即使雷峰塔的故事是传说,但作者用它来说明反封建的艰巨性。因为人们仍然保持着旧的思想习惯,没有从思想上觉醒,所以实际上“雷峰塔”并没有真正倒掉,体现了作者的批判现实主义情怀和对现实停滞不前的悲哀。 2.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本文的强烈现实性不仅体现在所选事例真实存在,更体现在作者对其的具体描绘,是放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阐述的。刘和珍君生前敢于追求真理、反抗黑暗,却被反动派杀害,“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等语句都具有强烈的现实反讽意味。 3. 《小品文的危机》在描写上生动形象,作者将小品文比喻成供达官贵人赏玩的小玩意,言语之间体现出对其的不满和排斥,并指出其负面影响:不具备崇高艺术价值,麻醉青少年。对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小品文进行评价和描写,并结合时代环境论述其产生的实际危害,体现了强烈的现实性。
(2)结合《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等代表作品,谈谈鲁迅杂文体现出的深刻思想性。 鲁迅在杂文写作中带有明确的目的,文章蕴含了他崇高的思想追求,也能从他的文字中看到对当时社会和文化的批判。他与落后的现实思想作斗争,用激进的思想唤醒鼓舞了一大批国民。下面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其杂文体现的深刻思想性。 1. 《我之节烈观》是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残害妇女的声讨,“节烈”是封建社会给妇女套上的枷锁,用以维系男权社会的统治。而作者冲破了封建主义的桎梏,对其进行了辛辣的批判。他在文中提出“节烈难么?”“苦么?”“女子自己愿意么?”的问题,回答是“很难”,“很苦”,“不愿”。而。“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正是展现了其思想的先进性和深刻性,成为照亮黑暗不平等年代的一束光。 2.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关注的是家庭问题。怎样在亲权和父权占比极重的中国社会里处理父子关系问题。作者一反传统思想,提出“只是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罢了。”的观点,针对封建礼法的不妥,提出新时代家庭关系的新主张,是对封建宗法社会的挑战,也展现其思想的进步性。 3. 《娜拉走后怎样》是一篇关于妇女问题的讲演,讨论妇女如何争取解放的问题。他提出“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这一思想与当今时代经济自由才能带来人格自由不谋而合,充分体现其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见解。
(3)适当结合一些史实案例,说说鲁迅杂文总体上有哪些特征。鲁迅杂文对我们评论写作又有哪些有益的经验或启示? 特征: 1. 形式上自由多样。他的杂文有随感、杂感、闲谈、漫笔等多种类型,有题目或者“无题”等。一般根据文章内容来选择写作的形式,不拘一格,自由散漫。 2. 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却又犀利深刻。鲁迅的文笔辛辣,直戳要害,《纪念刘和珍君》、《《我之节烈观》都能明显感觉到他用语的直接和讽刺意味。 3. 情感上以批判现实性为主。鲁迅文章的取材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他在《华盖集》的题记中写道:“我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 4. 人物塑造性强。鲁迅笔下的闰土、孔乙己等人物形象都十分鲜明,且辨识度很高。他在刻画人物时赋予其独一无二的任务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 思维上具有论战思维,逻辑性强。《灯下漫笔.一》先说“纸币换银元”的事件, 联想到我们容易成为奴隶, 然后解释原因,层层递进,展现中国历史就是百姓们“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两种时代的交替, 从而水到渠成地得出号召青年们“无需反顾, 去创造历史上不曾有有过的第三样时代”的结论。
4、徐铸成与《文汇报》社评
1927年,年仅20岁的徐铸成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后,课余兼职做国闻通讯社的书记员,开始步入新闻界。因用心好学,徐铸成很快被聘为《大公报》正式记者。1957年,徐铸成作为《文汇报》的总编辑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并被给予了“必首先看《文汇报》,然后看《人民日报》”的高度肯定。也在同一年,反“右”开始,徐铸成被划为“右派”,从此结束了新闻生涯。在整整30年的新闻生涯中,影响最大还是他的社评。他从事社评的时间,主要在1938年至1949年这11年,抗日救亡、反内战是鲜明的时代背景,也是他社评的核心议题。
(1)徐铸成能在社评写作上取得举世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近现代新闻评论名家,这也与他善于学习研究前辈之作有关。在评论写作上,张季鸾一直是徐铸成的引路人。徐铸成时常有意识地学习张季鸾的社评,把的社评当成写作的模板用心忖度,而张季鸾晚年也有意培养这位后生,多次直接与他谈及写作的心得、经验方法,两人的感情也一直比较深厚。比较两人的社评理念及特色,有哪些异同?可以结合《出卖民族的汪兆铭》《由延安易手说起》等作品分析。 异: 1.篇幅上徐文较为冗长,如《到了最后关头》全文7500字之长,共有五个小标题论述。而张文言简意赅,迅速写就,在有限篇幅内表达清楚意思,这也跟他文章发表在报纸上有关。 2.在表达上徐文情感丰沛,文风大气,读来慷慨激昂,如他在评论中发出呐喊,“我们只有一条路了,大家向前冲吧”;而张文语言平实,深入浅出,如“西安事变”后,他在《大公报》上连续发表几篇社论,主张“救蒋”及建议政府对张学良、杨虎城“宽大处理”。 同: 1.选题广泛,关注社会重大热点事件。张季鸾办报年间经历了如“四一二”事变、“九一八”事变等重大事件,他抱着“文章报国”的思想,用手中的笔针砭时弊。而徐铸成文章选题同样重大且全面,《西南问题之清算》、《时局之展望》都体现他对时局的关注。 2.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和时代使命感。张季鸾信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方针,而徐铸成作为他的学生,与他的思想一脉相承。两人的文章中都能体现出作为新闻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经济独立的思想。二人都主张发表言论在报纸上,要保障报纸的经济独立,是指能够不被政治因素掌控,减少言论表达的障碍。
(2)纵观徐铸成的社评写作,他的立论主张有哪些?结合《晋祠访冯记》《不与侵略者谈和平》《日本的 “双簧”》《培养中国之新血液》等代表性来谈谈。 徐铸成的理论主张概括起来有如下四个方面:有关抗日战争的评论、有关国人在抗战中表现的评论、对国际国内局势的分析以及抗战胜利后对民主建国的呼吁,在其代表作中的体现如下: 1. 《晋祠访冯记》是徐铸成通过智慧采访到被软禁的冯玉祥,还在山西严格的新闻封锁下发出的新闻,了解到了乱世中的真实情况,本次实践让徐铸成一炮而红。 2. 《不与侵略者谈和平》《日本的 “双簧”》体现了徐铸成对外国侵略者的极端厌恶和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在理论上都表达了他的讽刺和不满。 3. 《培养中国之新血液》则是对新中国时期的殷切期盼,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3)为民立言,始终坚守民众的立场,这是徐铸成社评写作的基本立场。具体从内容主题角度来说,结合《怒吼吧,中国!》《倾听人民的意见》《人民不应该问政治吗?》等篇目,来说说“民众的立场”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 听取群众声音,如实反映民意。这是他的评论受到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通过对政治性时间针砭时弊,为群众理清其中的玄机,也听取群众的意见。在《倾听人民的意见》一文中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2. 为民众争取权利。《人民不应该问政治吗?》以反问的形式提出了人民能否讨论政治的重要话题,也暗含他认为群众有权问政治的心声,是他为群众争取政治权利的一种体现。 3. 关心时事政治,为民请命。他在《怒吼吧!中国》里面说官场里“滥用粉饰虚伪的伎俩,谄谀之风盛行,真理几乎汩没,推其结果,政令不能贯彻,贪污由是繁兴……旷观当世,求一争先赴义,守正不阿者,竟寥若晨星,而唯利是图,冲破道德藩篱,毁弃国家法律的官员,几乎滔滔者天下皆是”。言辞间充满了对官场和政治局势的披露和不满,希望出现更能为国民负责的有担当的管理者。
(4)总的来说,他的说理艺术主要体现在缘事而发,有很强的新闻性;配合报道,常常就事论理;逻辑思想与抽象有机结合;情感真挚而充沛,富有感染力。结合作品及相关案例,分析阐述徐铸成社评的“说理艺术”,具体体现有哪些体现。 1.就事伦理,事理结合增强说服性。他在《上海并非孤岛》中论证到:“地球上没有一个真正的孤岛,上海尤其不能和内地脱离关系;四周的巨浪,随时可以把你们吞没……不应该再这样苟安逸堕;为了你们的子孙,更应该时时有所警惕。” 2.情感真挚,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双重升华。如《怒吼吧!中国》一文中写道“旷观当世,求一争先赴义,守正不阿者,竟寥若晨星,而唯利是图,冲破道德藩篱,毁弃国家法律的官员,几乎滔滔者天下皆是。”充满了愤怒之情。 3.敢于批判政治人物,言辞激烈,从事件中推出理论。如他以“祝蒋主席寿”为题发社论,通过一系列政府的所作所为,总结出民不聊生的局面,得出“人民的生活更加贫困、窒息。”的结论。
5、请分析短评(微博140字的短评、新华网三句话短评)、视评(青椒视评、视频号、抖音、传统媒体评论的转型)、 快评(观潮快评、央视快评)、暖评(“睡前聊一会儿”“夜读”)、艺评(借用文学语言来写评论的创新)等评论形态的背景、特点及话语创新价值。 短评: 1. 背景: (1)从受众来看,碎片化阅读习惯挤占了大篇幅评论的阅读时间,短评成为现代人更青睐的高效获取信息的方式。如人民日报在疫情期间发布的短评《方舱落幕,春天来临》在极短篇幅内展现了我国医治能力的非凡。 (2)从媒介渠道来看,微博等社交平台对篇幅有所限制,而短评的高度浓缩性符合这样的传播特点。 2. 特点: (1)选题和立论要集中,精准打击。 (2)强调角度的新颖性,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3)论述结合,见解新鲜。 (4)语言表达精炼。 3. 话语创新价值: (1)在最短篇幅内,就新闻的某一个亮点进行点评,聚焦性强,信息量密集; (2)语言较为活泼生动,文风自由,甚至可以出现网络流行语吸引读者注意; (3)观点鲜明,不拖泥带水。
视评: 1. 背景: (1)短视频发展迅速,成为人们娱乐社交重要的一部分。 (2)以主播讲述+新闻画面结合的方式评论,将会调动五官,使评论更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 2. 特点: (1)依托短视频平台,受众广泛且活跃。如《主播说联播》、新京报《我们》视频等。 (2)镜头语言+主播讲述,内容更形象可感。如红网青椒视评。 (3)配合流行语讲述,减少阅读障碍。如康辉在《国际锐评》中的一句话“这一观点,荒唐得令人喷饭”走红网络。 3. 话语创新价值: (1)巧妙运用镜头语言,增加了视觉上的可感性。 (2)表述更加接地气,语言通俗易懂,能引起受众共鸣。
快评: 1. 背景: (1)技术更迭换代,媒体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与传统媒体全媒体转型的步伐相一致,新闻评论的主阵地也转向新媒体端。重视言论板块的媒体纷纷开设网络快评栏目。 (2)时评不再有截稿时间,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网络快评就呈现在受众面前。 2.特点及话语创新价值: (1)深度与高度的“小切口”:快评可以聚焦新闻的某个核心方面,往深处走,也可以超越新闻事实,往高处走。往深处走,不是把新闻传递的价值写小了、写窄了,而是像针灸一样,命中关键点。往高处走,不是写出万能结论,而是沿着新闻的筋脉,洞悉本质,抓住要害; (2)适应网络环境,文字短小精悍:以央视快评为例,在语言风格上,《央视快评》顺应用户移动刷屏的阅读需求, 兼顾电视播报的语言特点, 文章一般为800字~1500字; (3)时效性、多平台的协作式生产:以《央视快评》为例,其发稿注重移动端优先原则,首先在央视网和“央视新闻”客户端及旗下50余个新媒体账号多终端、多平台第一时间推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央广新闻”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国际在线”等App转载推送,三台网站的首页、首屏、头条置顶推荐最新评论报道,当晚再在央视 《新闻联播》中播出精加工的评论内容。
暖评: 1.背景: (1)技术手段上,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开放和互联网的普及,为人民日报《睡前聊一会儿》和《夜读》栏目提供了技术和平台支持; (2)社会环境方面,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民群众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加,需要情绪的宣泄出口以及心灵偶尔的栖息之地; (3)制度安排方面,在我国,党报即主流媒体在负责发布新闻的同时,也承担着社会舆论引导和守卫意识形态阵地的社会责任,开设情感疗愈类栏目也是我国主流媒体的责任之一; 2.特点: (1)篇幅较短,用语简洁明快,多见简单句,复合句使用极少 (2)结合诵读音频,用温柔的文字和声音抚慰人心 (3)登载权限不像传统评论仅使用本报评论员的方式,向各个互联网用户都开放登载投稿权限。 3.话语创新价值: (1)语言风格轻松柔和,又不失厚重感和亲切感。作为一篇来自主流媒体的短篇暖评,既为用户提供了轻松明快的放松和反思空间,又不违背主流媒体在用户心中“值得依赖”的形象。 (2)依旧结合热点,讲出普通百姓的心声,同时做到了一定程度上主流价值观的传递和巩固,以及在某种意义上,评论区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评论也构成了暖评的一部分,“暖评➕暖评下的暖评”,共同执行了此篇推送的各项功能。
艺评: 1. 背景: (1)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某些具备时效性的话题作为热点新闻被讨论较多,如影片、综艺评论等,因此出现了艺评这一分支。 (2)艺术领域的产品层出不穷,为艺评提供了大量素材。 2. 特点: (1)选材多为艺术领域的话题,如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综艺评论,以及关于元宇宙的讨论。 (2)语言表达标为自由,文风不受拘束,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文学写作的手法,要具备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 (3)受众垂直分层,一般为该艺术领域的关注者,因此数量有限。如关注综艺、影视、绘画作品等的受众会关注不同类型的艺评。 3. 话语创新价值: (1)用文学的手法写评论,在表达上更加具备文学性和美感,抒情性占比加大。 (2)与涉及国计民生的硬新闻相比,更加具有人情味,不会给人造成压迫和紧张感。
编辑:蒋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