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通过对技术的不断探索运用,自然历史记录片令BBC保持了节目竞争力
撰文:樊夏 编辑:赵茜 每当打开纪录片,类似一条变色龙伸出细薄有力的舌头钩卷住昆虫这样的场景我们已经十分熟悉。作为一种记录真实的艺术,人们因为太熟悉它的表达方式,以至有时忽略了它展现的影像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并非无缝对接,还要通过技术转译。
“人的眼睛是有局限的,太快的、太慢的、没有光亮的,仅凭肉眼都看不见。” 英国广播公司(BBC)自然历史部门(NHU)创意总监迈克•冈顿解释。3月,这位在上海出席“英伦创意盛典”的纪录片导演在分享创意时,毫不犹豫地将“如何创造新的方法来看世界”当作NHU的核心竞争力。
“我一直觉得借用镜头的权力,窥看人类感官之外的自然界,是一件很迷人的事。” 听到拥有剑桥大学动物学博士学位的冈顿如此感性地描述他的工作时,你不禁会对他口中的自然界产生好奇。创建于1957年的NHU确实是纪录片界的梦之队,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然类纪录片制作团队,它拥有80个制片人,同时与多个独立制作团队合作,近60年间生产了1591部纪录片,总时长超过2630小时,每年保持70余小时的电视节目产出。它近年最知名的作品《地球脉动》2007年在美国探索频道上映时,总收视人次达到1亿,获得包括艾美奖在内的34项大奖。2010年它甚至开始涉足大银幕,已经发行了《隐秘王国》等五六部野生动物题材3D 电影。
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于2011年1月正式开播,为保证经典和品质,该频道首播节目特意选择了与NHU合拍的《美丽中国》。为提升频道影响力,2013年11月,纪录片频道与BBC环球合作成立了“中国选题国际研发中心”,双方联合摄制了《改变地球的一代人》《生命的奇迹》《非洲》。当年年底,纪录片频道播出的自然类纪录片已经占到48%,自制和引进比例约为3:7。截至发稿前,纪录片频道引进并提供于CNTV播放的BBC纪录片为57部,约208小时,其中80%以上是自然类纪录片。《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5》则显示,2014年中国纪录片全年播出总量达73267小时,比2013年增加97.4%;同年中国纪录片行业年度生产总投入约人民币19亿元,总收入约人民币30亿元,该收入比2013年增长约33%。
“自然类纪录片已经作为一种成熟影视类型在全球被生产和消费。”墨尔本大学教授西蒙•考特在《出品自然:关于自然历史影片的制片生态变化》一文中说,但他也同时强调: “这种类型片面对着题材重复和观众审美疲劳的挑战,创作门槛在不断抬高。”冈顿对此非常认同,关于从业近30 年来目睹的变化,他说: “30年前我们用胶片拍摄,飞行10小时再辗转徒步,你能带入热带雨林的胶片数量是有限的, 拍摄必须十分谨慎。如今是数码时代,自由度更大,当然,改变远不止这些。”简单而言,技术不断拉近了可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自然界。
1980年代至今,摄影技术从胶片全面升级到数码时代,摄影机本身也同时经历了革命性的进化,譬如快门速度飙升——现在最快的摄影机可以拍摄每秒4.4兆帧数的素材,普通电视摄像和放映的速度是每秒25帧;感光度和清晰度大跨步晋级——2000年代高清摄影逐渐成为主流,如今4K分辨率已经开始普及。“这些科技在我入行的30年中极大改变了自然类纪录片的创作方式和可能性。”为了顺应变化,NHU在某种程度上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极客团队,尝试把各类最新的技术运用于拍摄。
NHU 2009年出品的纪录片《生命》中,高速摄像机捕捉到了变色龙捕食昆虫的片段。从变色龙舌头弹出到把昆虫卷回嘴里,不过0.07秒的时间。这段画面在片中由每秒1500帧的频率显示,是实际时间的60倍慢,这意味着摄像机有极快的速度。观众甚至能清晰地看到片中变色龙的舌头并非仅仅是布满黏液的“胶条”,它像一只强壮的手臂,会凭尖端弯曲紧紧攥住食物。这是摄像机高感光度的证明。“过去我们如果想拍到这样的场景,要把变色龙抓回摄影棚,打上专业的灯光。而现在我们可以在马达加斯加丛林实地拍摄。这些新机器能在各种条件下捕捉到惊人的细节,3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冈顿说。
不仅仅是接近动物,科技也帮助NHU捕捉极致环境中的场景。2011年播出的关于南北极生态的纪录片《冰冻星球》中, NHU团队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南极洲海底拍到了“死亡冰手指” 的形成过程——当寒流涌入,海底低盐度的暗流降温结冰,像一根自上而下戳入的手指,冰柱触到海底,冻住并杀死了经过的各类生物。为了这次拍摄,NHU借助南极科考队的帮助,在冰面上建了一个温室,在温室中开凿冰洞并且持续供热以保证洞口不冻结。两位摄影师穿上科考用的极地潜水装备潜入零下2摄氏度的海水,把高感光度、耐寒、防水、抗压的摄影机架设在海床上。这之后,摄影机完整捕捉了历时5个多小时的整个“死亡冰手指”的形成。有人将这一分多钟的场景截取出来放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获得了400多万的点击量。
“海底摄影是个亟待凭科技创新实现巨大改观的领域。” 冈顿说,那里缺乏光线的环境给拍摄造成了很大障碍。摄制组不能擅自带入光源,怕破坏适应黑暗状态的物种的行为习惯和生态。传统的红外线摄影效果也并不理想。“现在已有一种通过生物体温度差异显像的摄像机,能够分辨出人类胡须和皮肤的细节差异,形成传统黑白摄影的成像效果,也许未来可以被更好地用在海底摄影上。”冈顿说,NHU已经迫不及待地试用过这种体温摄像机的试用版本了。“反正,谁能开发一款感光度足够,又能抗压、防水的摄像机,那简直是实现了我的梦想。” 因为自然和野生动物题材的有限性,主题的重复往往难以避免。这种时候,创造新的拍摄角度可能是治疗观众“审美疲劳” 的唯一办法。NHU前制作人约翰•唐纳在1990年代自立门户创办了有10多名成员的独立制片公司约翰•唐纳工作室。2002年,他们开发了一款“石头摄像机”,并用它拍摄了一部纪录片《狮:兽穴中的窥探》,在BBC播出。片中,以石头外壳做伪装的摄像机被投入狮群。在近3000小时的摄制中,它以一种当时还非常少见的融入式视角记录了幼狮成长的过程。著名纪录片制作人大卫•艾登堡盛赞它“绝非普通的狮子电影”。该片在BBC播出后,“石头相机”成了唐纳团队研发的一系列伪装摄像机的开始。此后,他们找来模型制造师、机器人研发公司合作,尝试将摄像头装进了逼真的帝企鹅和海龟模型的眼睛里,或者幼年企鹅模型的肚脐中。这些模型动物通过遥控装置控制,会摇摆走动、全速游泳、啼叫点头。它们毫无障碍地混入拥抱取暖的企鹅群和嬉戏的海豚队伍中,拍下的新奇有趣的镜头出现在了NHU出品的《冰冻星球》《地球脉动》等纪录片里,成为其最具吸引力的看点之一。BBC为此不惜投入重金。《地球脉动》这种每集时长50分钟左右的产品,单集投入就是数百万英镑。这笔资金来源分成三部分:BBC拨款、合作方出资、播出平台购买。2009年,BBC的商业分支机构BBC环球公司开始以“BBC Earth”作为品牌统一打包NHU的所有产品在全球推广销售,而基于科技创新的内容始终被认为是品牌的核心。“节目质量是一切商业运作之根本,也一直是BBC的工作重心。”BBC环球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张国礼在一次关于NHU纪录片的讨论中说。
去年,BBC环球公司为内容创作总共进行了2.01亿英镑投资, 自然类纪录片和剧情片、真人娱乐节目共同成为其投资的三大主要板块。但在它取得的1.74亿英镑利润中,贡献最大的仍然是《神探夏洛克》和《神秘博士》为代表的剧情片。不过,对BBC的品牌和它的观众而言,大卫•艾登堡的一句话或许道出了人们离不开纪录片的原因:“与自然界的联系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接近90岁高龄仍在为NHU的多部纪录片担任解说、被奉为英国国宝的制作人说。
来源:商业周刊中文版 作者:樊夏 http://mp.weixin.qq.com/s?__biz=NzgzNTc1NTIx&mid=206944557&idx=1&sn=a1bd3ea4c6d638cdd5e94830ede97d3f&scene=5#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