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宣传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81#
发表于 2024-12-3 15:40: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打出来!堕出来!流出来!就是不能生下来!”







编辑:李梦瑶

282#
发表于 2024-12-15 21:40: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宣传稿再次翻车:卜姓女子被“收留”
又有宣传稿翻车了,引起围观。
上次有宣传稿翻车,是有媒体为了歌颂某县委书记“不好奢靡”。报道借该县一名副县长之口说:一次他们到南方招商引资,一个私营企业负责人被他们的诚意感动,给他们安排住高档酒店。书记到酒店一看,直接跟随行人员撂了脸,把房卡扔在地上就走。
在宣传员的眼里,书记一到高档酒店就“撩脸”、“把房卡扔在地上就走”是“不奢靡”,在正常人看来这是耍官威、没修养。在《[color=var(--weui-LINK)]宣传与新闻|新闻实战》一文中,我对此事有详细的分析和评议。
这一次翻车的,是山西的和顺县。
12月2日,山西新闻网法制频道的“政法风采”栏目刊发了一篇题为《和顺县公安局:用行动诠释责任 以服务温暖人心》的文章。文章用高昂热烈的口吻赞扬了和顺县公安局人口中心和该县青城派出所帮助一名患精神疾病的卜姓女子找到了家人。
事情是这样的,山西晋中市榆次区的卜女士13年前走失,近期被偶然发现幸存在100多公里外的和顺县的一个村子里。13年里,她生育四次,一个孩子夭折,一个孩子送人,还有两个孩子生活在官方所谓的“收留”之家。
是的,宣传稿中用了“收留”一词。目前,该稿已删除。
写作和审核这篇宣传稿的人,显然明知卜姓女子患有精神疾病,也知道她被“收留”之后给“收留“她的人生下了四个孩子。因为宣传稿中披露了如下信息:当地公安早就明知卜是一个精神病人,其无法正常交流,说不出姓名和来历,为此县公安局和镇派出所为两个还养在“收留”之家的孩子解决了户口难题,给她采集了血样,十几年一直在为她寻亲。
那么问题就来了,一个精神失常的女人,不幸走失,被人“收留”后,“收留”她的人是否可以与之发生性关系并使其诞下四个孩子?
这显然不是一个单纯的道德问题,还是一个法律问题,是和顺县公安局全体警员应该很清楚答案的法律问题,也是法制频道的工作人员们应该很清楚答案的法律问题。
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强奸、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规定,对农村留守女童、严重残疾或者精神发育迟滞的被害人实施奸淫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应当适用较重的从重处罚幅度;奸淫精神发育迟滞的被害人致使怀孕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三款第一项规定的“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
上述解释没出台前,各地已经有类似的判例。
[color=rgba(0, 0, 0, 0.9)]比如澎湃新闻报道,2020年9月30日,何某明知徐某系智障异于常人,仍与徐某发生性关系。经鉴定,徐某精神发育迟滞(中度),无性自我防卫能力。浙江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检察院以强奸罪将此案移送法院起诉:被告人何某明知徐某智力水平明显低下,系智障人员,仍与其发生性关系,不管被害人是否“同意”,均应视为违背妇女意志,被告人何某的行为已经构成强奸罪。最终法院决被告人何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如果和顺县这个农家遇到一个精神失常的走失女子,13年秋毫无犯,视若姐妹,那才是真的收留。
宣传稿,按道理说是要层层审核把关的,稍微了解一点法律,就会知道卜某被“收留”后生下4个孩子,这里面是可能存在犯罪行为的。
这个所谓的正面宣传稿,看似在自我表彰和嘉奖,其实在暴露所有与这个宣传稿有关的警员都不太懂法,所以才堂而皇之地把一个涉及刑事犯罪的事情包装成了“收留”这样具有善意的正能量。
12月10日,和顺县联合调查组通报,“已对涉嫌犯罪问题立案侦查,并对涉案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个通报,再次印证了当地有些公职人员的不懂法。
某些宣传稿翻车,给我们两点启发:第一,写翻车宣传稿的人和审核翻车宣传稿的人,不学法不学纪,自然也就不懂法不守纪。不懂法不守纪的隐患是,将来他们很难依法执法、遵纪执纪;第二,很多宣传员长期生活在陈旧的话语体系和思维习惯里,不学习新知识新法律,沉浸在自己以及自己所代表的某个群体封闭狭小落后的空间里自嗨,久而久之,只会说官话而不会说人话。
2024年12月14日
原标题:宣传稿再次翻车
来源:衣者褚(公众号)
编辑:李佳


283#
发表于 2025-2-7 22:45: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拜登外宣经费大曝光?特朗普称史上最大丑闻!纽约时报、美联社统统被“收买”?
随着马斯克政府效率效率部的上台,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成为第一个被关停的联邦政府机构,其位于首都华盛顿的总部办公室被关闭,成千上万的员工从周五晚开始“被休假”,数十亿美元的海外人道援助资金被冻结。而更多关于美国国际开发署的丑闻开始披露,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主流媒体竟也是国际开发署资助的对象!
特朗普6号发帖称,美国国际开发署对这些媒体的资助堪称史上最大丑闻!“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其他政府机构盗取了数十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给了假新闻媒体,作为创造有利于民主党好故事的回报。
左媒POLITICO 貌似已经收到了800万美元。《纽约时报》收到钱了吗???还有谁???这可能是最大的丑闻,也许是历史上最大的丑闻!民主党人无法遮掩这件事。它太大了,太肮脏了!”
美国国际开发署资助西方左媒?
随着美国国际开发署成为全美头条新闻,马斯克转发了一篇热门帖子声称,政治家网站Politico和其他几份出版物的公司 Politico LLC 从国际开发署获得了大量资金。前福克斯新闻制片人凯莉·贝克尔(Kyle Becker)在X上写道:“有趣的事实:@Politico收到了 USAID 的资金。现在一切都说得通了,”
截至周三中午,该帖子的浏览量已超过200万次,其中的一张截图显示PoliticoLLC从该机构获得了810万美元。在后续帖子中,贝克尔将美国国际开发署资金冻结与该公司本周早些时候的工资问题联系起来。“
右翼政治评论员本尼·约翰逊 (BennyJohnson) 也提到了这一说法,他在一篇浏览量超过300万的 X 帖子中称这则新闻是“新闻媒体史上最大的丑闻”。约翰逊写道:“昨天,Politico 没有一名员工拿到工资。这是该公司第一次错过发薪期。这是一场危机。” “现在我们了解到,Politico——一家‘新闻公司’——过去 10 年一直试图摧毁‘MAGA’运动,并且得到了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大量资助。
但很快有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就指出无论贝克尔还是和约翰逊的说法都是错误的。800多万美元的支付是整个美国联邦政府对Politico pro(政策情报平台)的订阅费,并非只来自于美国国际开发署。
Politico的管理者Goli Sheikholeslami和John Harris在周三给员工的一份备忘录中否认从政府获得任何资金。他们在备忘录中写道:“POLITICO从来都不是政府计划或补贴的受益者——18年来,从未受益过一分钱。”
但Politico承认政府机构订阅其专业服务,就像其他大企业一样。“正如我们的订阅续约率所证明的那样,这种新闻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而Politico成为特朗普阵营打击对象的一个原因,可能还在于它高额的订阅费用。根据政府记录,去年,共和党人及委员会办公室支付了 Politico 的产品费用,包括来自众议院议长办公室的9,060美元、众议院农业委员会的84,000美元以及众议院能源委员会的58,000美元。  
《华盛顿邮报》披露,2024年前九个月,众议院的 38 名共和党人共花费超过 30 万美元订阅Politico,而由共和党领导的委员会在同一时期则报销了近50万美元的Politico订阅费用。  
虽然Politico明确将“订阅费”和“资助”的概念区分开来,但二者其实都需要媒体与政府之间建立紧密的相对友好的关系,甚至不排除媒体为了争取“订单”做出倾向性的报道。2019年,特朗普政府就因为与主流媒体之间的紧张关系,敦促所有联邦机构终止对《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订阅。而在拜登政府时期,对纽约时报的订阅是有增无减。
美联社、纽约时报是官媒?
被马斯克点名收受官方资助的媒体不仅仅是Politico, 美联社、路透社、纽约时报统统榜上有名。
右翼记者Ian Miles Cheong在 X上曝光了美国政府过去五年来向《纽约时报》提供了数千万美元资助的信息,引发巨大争议。
根据Cheong的帖子,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是最大的捐助者,提供了2690万美元,其次是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了1915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仅在2024年8月,美国政府就向《纽约时报》拨款 410 万美元。
Cheong对这笔资金表示担忧,暗示这笔资金被用来“支撑”一家陷入困境的报纸,该报纸发布的内容符合某些政治议程,例如亲乌克兰、反特朗普和反埃隆·马斯克的言论。他进一步声称,这笔资金的时间恰逢关键的政治事件,包括乌克兰战争的爆发和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周期。为了支持他的说法,Cheong 发布了来自 USAspending.gov 的资金收据截图。
马斯克转发凯莉·贝克尔的另一条推文就把矛头对准了美联社,说美联社多年来接收了政府数百万美元的资金,其报道具有偏见就言之成理了。
很快美联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联邦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是美联社的客户——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政府。”
美联社表示:“政府与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新闻机构和客户一样,授权使用美联社的非党派新闻报道。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政府与新闻机构签订内容合同并不罕见。”
在这一轮左翼和右翼的混战中,马斯克方面提出的证据可能并不全面甚至不准确,但同时揭露了美国主流媒体与政府之间真金白银,数亿百万至千万美元的关系。在如此庞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原本标榜着监督政府机构的媒体是否能够真正客观、中立地进行报道就难免让外界生疑了。
BBC与USAID撇清关系
BBC的“国际发展慈善机构”表示,自从特朗普上个月就任总统后决定暂停所有美国国际开发署资金,这对该慈善机构产生了影响。
根据其账目,2023-24年,美国国际开发署是BBC 媒体行动的第二大捐助者,仅次于外交、联邦和发展办公室 (302万英镑)。该慈善机构表示:“与许多国际发展组织一样,BBC媒体行动也受到美国政府资金暂时暂停的影响,这相当于我们2023-24年收入的8%左右。我们正在尽一切努力将对我们的合作伙伴和我们服务的人的影响降到最低。”
随后Doge的负责人马斯克转发了美国政府通过 USAID资助BBC的说法,并表示:“BBC 实际上是国家资助的媒体。”
不过在马斯克发帖指控后,BBC很快进行澄清,表示BBC的“国际发展慈善机构”,是独立于国家广播公司(BBC)的存在。BBC媒体行动回应说,它“与 BBC新闻完全独立,完全依赖我们的捐助者和支持者开展工作”。
有意思的是,该慈善机构支持世界各地的新闻自由,最近甚至收到了X前创始人杰克·多西 (Jack Dorsey) 的75万美元捐款,而如今X平台变成了马斯克“自家”的产品。
通过外援抗衡中国影响力
虽然目前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网站已无法访问,但根据此前被保存的网页档案,不难看出近年来国际开发署将抗衡中国的影响力作为其成就之一。
国际开发署称该机构通过和美国其他部门、私营企业、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等“志同道合”的政府的合作,反制了“来自中国的恶意影响力”。
开发署称还启动了“抗衡中国影响力基金”,该基金计划对能够推动国家安全目标的项目投入三亿美元。这些项目的领域包括政府治理、网络安全、商业交往、以及稳定亚洲、西半球、非洲、东欧、中东等地区,以“培育更具抵抗力的合作伙伴,使其能够抵御来自中国其他恶意行为者的压力。”
美国国际开发署常年受到中国政府的批评。在中国外交部2024年发布的一份文件中,美国国际开发署被称为是“发展中国家普遍评为最不愿意合作的机构”。

来源:冰汝看美国(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WM6Ve6fKBfBzgekOr6I7Q
编辑:李佳

2.jpg (94.57 KB, 下载次数: 5)

2.jpg
284#
发表于 2025-2-12 21:49: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最新确认:“哈利·波特”落户上海锦江乐园!



来源:新闻晨报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Swa2O5d51a56pHQrU_AFg
编辑:刘诗扬

285#
发表于 2025-3-5 16:42: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来源:微信分享
编辑:王晨雅

286#
发表于 2025-3-28 22:59: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来源:微信分享

编辑:张家乐
287#
发表于 2025-4-1 15:35: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1995年百万南京人签名告别脏话



编辑:梅镕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