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291#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17:14: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九大维度“肢解”非虚构写作,你的文章足够优秀吗?[color=rgba(0, 0, 0, 0.298039)]庄永志  谷雨计划
△ 美国知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代表作品《冷血》。

“医学生如果不解剖尸体、不进手术室,应该成不了大夫,更别说成为好大夫;非虚构写作的学生,如果不阅读海量作品、不拆解作品元素、不分解训练、不实际采写,很难说自己受过专业训练。”
撰文 | 庄永志
编辑 | 郭祎

我教书三年多,给本科生开了“高级采写”课,其中有特稿采写训练;给研究生开了“非虚构写作训练”工作坊,其中有特稿习作点评和长篇非虚构大纲写作训练;跟学生一起学,边学边琢磨。


三届本科生加研究生,他们提交的特稿练习至少有280篇、长篇非虚构写作大纲至少有120份,这些习作中有的已公开发表并获得行家好评,对此我绝不敢贪天功自矜教学有方,实在是这些学生禀赋高而勤练习;在或详或略的阅读、欣赏、修改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共同的病症。


△ 作者(中)与2018年毕业研究生


我把对这些病症的分析和疗治的建议进行分享,算是回报学生们对我边学边教的宽宥,更是向喜好非虚构写作的同道讨教。


报告所指“非虚构写作作品”主要是特稿和长篇非虚构作品,我分别从病症描述、病因分析和治疗建议这三个角度解剖以下九个指标——



关于题材

关于题材的症候是题材单一。相当多的新手选择亚文化题材,如街头行乞者、同性恋者、跨性别者、吸毒者、COSPLAY爱好者、LO娘,或者新出现的一些职业人群,如利用微信推销商品或服务的微商,但多为类型化故事;还有不少人考虑到采访便利,主要讲述家人、亲友或同学的故事。当然,就近采访,也是我的建议;但题材偏狭,这一点我也多次对学生当面指出。


选题的窄化,源于对特稿的理解偏差:以为题材的边缘性是特稿的特征之一;不少业界人士也有这个模糊印象。其实,仅从历届普利策和美国国家杂志奖的获奖特稿来看,特稿题材几乎无所不包——从巨灾脱险、挑战医学极限到讽刺政府官僚,从揭露种族歧视、揭秘新技术之新到揭示大萧条之祸。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不断扩展视野。首先是建议多读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杂志奖的获奖特稿,外语好的直接看原文,需要看翻译版的,也有很多选择——比如,展江老师编译的普利策获奖作品选、新华出版社出的普利策获奖作品特稿卷、南方日版出版社出的美国国家杂志奖获奖作品选,非虚构长篇经典像汤姆·沃尔夫(Tom Wolfe)、盖伊·特立斯(Gay Talese)、杜鲁门·卡波特 (Truman Capote)这些大家的作品都有翻译;另外,像《时尚先生》和腾讯谷雨这样的中国报刊和新媒体平台发表的作品也值得常看。


△ 一些优秀的非虚构获奖作品译文。


题材不等于故事、故事不等于文本,要避免用对主题和寓意、意义的追求来替代对事实的挖掘和文本的精心打造,防止意义至上和边缘化思维,在题材上要建立“意义—事件—情节—文本”的思维路径。



关于采访

采访的问题主要出现在采访粗疏。有的新手搜集信息的方式主要限于提问,有人甚至只依靠一两次面谈或者通过电子邮件和微信就完成采访。


采访粗疏往往是由于作者误解了采访内容。“采访”是“获取信息”的同义语,除了提问,还有观察、体验、实验、资料查证等多种方式。


除了需要廓清对采访的理解,尤其需要重视非虚构写作采访的特殊性:大量的前期案头研究,大量的沉浸式(Immersion)采访,需要跟写作对象反复交流,需要有细致的观察,需要有对事件和人物的微妙体察。


只有潜心采访才可以避免在采访中出现粗疏的现象。八年、六年、两年、十个月……这里介绍一些名作的采访时间:


我曾请钱钢老师通过微信语音介绍《唐山大地震》的成书经验,他首先强调的就是采访。《唐山大地震》采访了大量的个体:有受灾者、有救灾者、有从事地震预报的工作者,采访前后历时8年。


采访中他不仅注重采集事实与认知方面的信息,同时捕捉当事者的感觉、感受和感情,尤其是幸存者的回忆,他陪当事人聊天、过年,为了不打断交流,虽做笔记,但往往靠事后追记。

△ 钱钢采访唐山矿工李玉林。图片 |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为了不影响交流,卡波特跟当事人面谈时,则几乎不做笔记,全靠训练有素的事后追记,自称准确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他还说:他多年调查研究重复杀人案件,拥有220份重复杀人案的详细记录。《冷血》的采写花了六年。


为给《纽约客》报道艾希曼的审判,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不仅亲赴庭审现场,还仔细研究庭审记录副本、警方提审笔录、公诉方提交的档案材料、十六名证人的证词、艾希曼本人的七十页手稿,还阅读大量的书籍、文章和新闻报道。


△ 汉娜·阿伦特。


泰德·科诺瓦(Ted Conover)为给《纽约客》写一篇有关狱警的报道,在跟踪采访一名狱警的请求被纽约州警局拒绝后,求职到纽约州的新新(Sing Sing)监狱当了近一年的狱警,写出了《万恶之地:看守新新监狱(Newjack:Guarding Sing Sing)》



关于结构

松散的结构会使文章的可读性降低。 很多习作,仿佛中学作文的加长版,即使篇幅长至七八千字,还是只有“开头”、“中间”和“结尾”这样的老三段结构,段落与段落之间,多是并置与罗列,缺乏有推动力的情节安排。


一些新手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事件,会忽视情节的作用,即对事件的巧妙安排——缺乏对作为读者阅读动力的情节(Plot)的设计,只考虑到“开头”到“结尾”这样的表层结构,忽视了事件发展变化的潜在结构。


在此建议使用“找到动力”的方法解决结构松散的问题。


1.在经典作品中寻找事件发展的具有内在关联的起点、障碍、高潮、反复、突变、延宕、发现和结局,比如——


《唐山大地震》:内在张力来自这样的追问凝聚:地震如何惨烈?灾民伤亡如何?为何没有预报?


《冷血》:四个篇章四大重点:发生血案,谁是真凶?因何杀人?如何判决?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贯穿着哲学家的反诘与追问,是充满评论与辩驳色彩的叙述,但其内在的结构依然清晰:随着案件的审理进程,将灭犹行动的展开过程与艾希曼的个人责任融合叙述,在艾希曼被绞死之后,假托法官口吻实则作者身份发出的“阿伦特之判决”作为结语。


△ 纳粹战犯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审判现场。


2.找到有动力的人物行动的目标、过程与悬念,找到故事当中的行动情节、性格情节、思想情节,对作品有一个充满变化和节奏感的宏观把握。



关于场景

不少习作通篇缺少有着具体场面、动作、过程与细节的场景(Scene),出现了场景匮乏的问题。在习作中,多是概述与转述(“大学四年他一直在奋斗”之类),仿佛加长的即时新闻,即使写到有关过程的内容,往往满足于交代事实的取证式表述,细节乏味(“她起床,洗脸,给孩子和丈夫做早餐,送孩子上学”之类),人物对话也多是间接引语。


对非虚构写作的场景化特征缺乏认知,在技术上则是对叙事时间的处置失措。


这就需要在写作过程中恰当地“处置时间”。树立非虚构作品的时间意识并掌握处理技巧。明确区分事件时间和作品时间,处理好几个时间要素:时序(Order)、时长(Duration)和频率(Frequency)——


1.在时序上,确定一个作品中的“现在”时间,灵活地应用“顺叙”、“倒叙”和“预叙”来安排讲述时间。


2.在时长(或称“时距”)上,叙述时间短于事件实际发生时间,就是概述(Summary)或者省略(Ellipsis)的写法。


要想给读者营造仿佛身临其境的似真感,就必须深描若干具体的场景,也就是说,要让读者感到作品的叙述时间基本等于事件发生时间,所写如在眼前;如果叙述时间明显大于事件或动作实际发生时间,就是“停顿”(Pause),又叫“时驻”(Stopped time),这是在铺陈、渲染、放大某一个特殊的瞬间。


比如2012年获得美国国家杂志奖最佳特稿奖的《风袭乔普林》中,有一位向来惧怕雷雨的54岁的中年妇女从暴风雨摧毁的小店奔向冷库躲避时摔倒在冷库门口,“像一条在湿船板上无望扑腾的鱼”,她身后还有至少十二个人要挤进冷库这扇求生之门,作者接着用了四个段落描写风雨的咆哮和她身后人群的恐慌,时间仿佛停止了,第五个段落才写道她身后的一对本可从她身上跨过的年轻的情侣俯身相助。

△ 2011年5月,美国密苏里州乔普林市遭遇龙卷风。图为风灾过后居民在废墟上寻找有用的物品。图片 | 北方网


要写好场景,还要还原与打破对话,不仅仅是采用直接引语,甚至要将引语转换成非引语式描述,仿佛作者身在现场耳闻、目睹,又仿佛真实再现。


如果不以“他向记者介绍”之类的句式予以交代,直接描述场景是否会显得过于主观?其实,只要有多方信源印证,在非虚构写作中重构情景是完全可行也很常见的。


3.关于时间,还要利用“频率”这个手段,可以采用单一(或单次)叙述或者重复叙述。一件事情或一个动作,是写一次还是写多次、重复写,要有设计。


像《冷血》中卡波特多次写到杀手佩里嚼服三片阿司匹林这一动作,让读者体会到了佩里遭受的身心伤痛,仅仅在第一章就至少三次写到阿司匹林——佩里刚出场时,卡波特写道:“三片阿司匹林、冰沙士、几根摩尔香烟,这就是他的早餐”;回述佩里曾经遭遇的车祸:“那条五处受伤、伤痕累累的小短肥腿令他疼得成了阿司匹林成瘾者”;在距离被害的人家只有七英里的地方,“他从一个瓶子里倒出三片阿司匹林,慢慢地嚼碎”。



关于空间

空间逼窄是习作中描述空间时所常见的问题。多数习作只有具体地点和场所的名称的告知,罕见作为人物活动与事件发生的自然环境、历史遗存和心理氛围的空间描摹;叙事空间普遍模糊化、中性化,我曾跟学生半开玩笑地说,这给人以“教室幻觉”、“客厅幻觉”或者“演播室幻觉”——仿佛事件的发生与叙述都在习作者的教室、当事人的客厅或类似电视台演播室之类的空间展开。


这类问题源于作者在写作时的空间迷失,即只有事发地概念,没有建立叙事空间概念。


我们可以通过“再造空间”的方式避免习作的“空间迷失”。明确区分、清晰描述与巧妙利用四个空间,即事件发生的空间(如“二楼卧室的门背后就是警察发现尸体的地方”),讲述者所处空间(如“最早报警的邻居带我到了二楼的卧室”),物理空间(如“卧室坐北朝南,大概有一百平米,虽是傍晚依然阳光充足”),心理空间(如“十年瘫痪在床,他的世界重新回到摇篮”)。



关于视角

绝大多数习作都是作者视角,少有当事人或其他视角,更缺乏视角的转换。这便造成了视角孤立的问题。


视角孤立在习作中表现为:作者时时现身——“笔者了解到”,“据悉”,“他对我回忆道”,“我来到现场”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仿佛电影院观影而时时开灯告知观众:我是导演。


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源于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存在“视角盲区”。作者视角之外,还应该有事件当事人的眼光、立场、态度、语气和观点;当事人视角既有助于呈现事实的复杂与表明叙事的客观,也可以增添文本的多样与变化,为读者更细致地了解人物内心和更深入地体察事实提供支撑。


△ 美国记者盖伊·特立斯在特稿《弗兰克·辛纳屈感冒了》和《阿里在哈瓦纳》的创作过程中,主要参照自己对所写人物的观察和他们身边人对其的印象进行写作。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作者使用“多一只眼”的方法进行写作。可以用一个包含两个当事人的、简单的叙事段落以不同的视角予以改写,体会不同视角的写作差异。


比如,有学生考试迟到29分钟这件事,可以分别从监考老师和迟到考生的视角来描述:监考老师可能看到考生大汗淋漓的慌张、惊叹于考生为什么迟到这么长时间,考生可能担心监考老师如果仔细核对准考证、身份证就可能让他迟到30分钟而不能参加考试,他想马上在考卷上写下一个字。



关于人物

在习作中,“扁平人物”会使文章变得千篇一律,难以让读者产生代入感。人物性格模糊,脸谱化、概念化突出,一般只把人物作为交代故事的一个元素而已,只写他做了什么、在事件中起什么作用。


功能化人物观往往会导致扁平人物的塑造。主要表现为,偏重平面(flat)人物、功能化(functional)人物,忽视圆形人物和性格化人物。在写作方法上,一般只采用简单的直接描写,如“他勤劳善良,天性快乐”之类的写法。


针对这一问题,作者需要进行“塑造人物”的训练。例如,在描写同桌时,与其写“英俊漂亮”不如写同桌的容貌,与其写“能言善辩”不如写他的言语,与其写“精明能干”不如写他如何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养成从外表到行动、语言、心理、人物关系乃至出场亮相、人生阶段的人物塑造范式。


经过提示,有学生从对镜剃须来写父亲容颜的衰老,从电话中的争吵来写人物的语言,从看不起同屋随地吐痰和有方言口音、自己喜欢练毛笔字、总爱告诉别人“我是小学校长……我是有儿女的”等方面来写一位住在城郊结合部的养老院的自认为出身书香门第的老人的无奈与寂寞。


同时要通过广泛和优质的阅读来了解、想象和理解人性之复杂,包括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那样的复调式虚构作品。


△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


关于背景

背景单薄也是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习作中要么少有背景交代,要么简单插入一个知识性或认知性背景段落,有的甚至照搬一个百度词条。


对于文章背景功能的误解是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背景的充实,实际是作品质感的增强与所述故事的归因,不仅仅是知识性和事实性信息的交代。


在充实背景的过程之中,至少掌握以下两个实用技巧:


第一,在人物当下行动中探究其内心世界、在事件进行中探寻社会缘由;


第二,从特定情境下人物情绪的描摹与追因,引出人物所处境况。


虽然篇幅有限,还是要对应地举两个例子:


例一,《冷血》对背景的延展手法:叙述其他死刑犯故事。在最后一章,卡波特写到了另外的至少五名死刑犯,涉及死刑存废、犯罪原因、判决依据等法律和医学问题,还引用了医学论文;有一个死刑犯声称:“这是一个坏得不能再坏的世界”,另一个说:“所有的人都是卑鄙的”。


作者不动声色地告诉读者:不止一个佩里,不止一个迪克(佩里的同伙),不止一起血案,生活和凶杀都还在继续。这样的背景,会引发读者仿佛社会学家一般的感叹与思索。


△ 杜鲁门·卡波特著《冷血》。


例二,盖伊·特立斯的名篇《弗兰克·辛纳屈感冒了》就展现了在场景化叙事中如何自然地描写人物的一段时间以来的心境、如何回述过往。


盖伊把辛纳屈(Francis Albert Sinatra)这位当红巨星置于贝弗利山庄一个私人俱乐部的酒吧的黑暗角落之中,一手持酒、一手夹烟,两个金发女郎各站一边,然后作者像摄影机镜头般扫过酒吧的红男绿女,再以两个金发女郎的视角看出辛纳屈心情不好,而后自然地以记者视角点出最近有两部电视片让辛纳屈烦恼:CBS要播一部有关他的纪录片,会不会涉及他最近的绯闻?会不会揣测他与黑手党有染?NBC要录他的18首歌,可他感冒了,嗓子发暗!


△ 盖伊·特立斯《弗兰克·辛纳屈感冒了》采访手稿。



关于文字

语句平庸使得文章变得索然无味。从事实的再现到氛围的营造到观点的表述,绝大多数习作的语句从措辞到句式、从寓意到意象,都缺乏巧妙、独特的表达 。


语句平庸的问题主要源于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错认形式与内容。认知上,对形式即内容缺乏认同,没有清晰地意识到缺乏文采的文字等于内容的贫乏。训练上,只满足于文字表达的真实与准确,缺乏对生动、独特的追求。


△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手稿。


语句平庸需要不断地锤炼字句。从看似简单的用词与句式入手,用心体会遣词造句的匠心其实是对细节、人性的洞察和语言形式的创造与发现。


九个参数,其实就是三个维度:题材、采访与表达。看学生的习作,我总用上面九把尺子来量,常常有些不忍——再好的作品,也经不住这样的肢解,犹如解剖活体——但为了他们将来的作品能以真面目示人,这样的修炼终究难免。

编辑:邢海波  https://mp.weixin.qq.com/s/USa0hUaQg9mAx95y7wHdpw




29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22:08: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写作伦理


编辑:付莎莎
29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21:28: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消息写作应遵循专业范式——以新华社“河南鲁山对28名公职人员启动问责程序”为例

河南鲁山非法采运河砂屡被通报 对28名公职人员启动问责程序

本文来源: 新华社 2018-11-14 07:52:46 编辑: 程文超

新华社郑州11月13日电(记者牛少杰)今年以来,河南省鲁山县非法采运河砂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及生态环境部和多家媒体通报、曝光。记者13日从平顶山宣传部门获悉,当地正对此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已对负有主体责任的28名公职人员启动问责程序。
据介绍,今年10月以来,当地已对通报所指出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以往采砂情况、现有砂场和疏浚清障工程标段进行排查,查处与此相关的涉黑涉恶问题,对河道采砂、道路运输和涉砂公司运营全面监管,对河道和砂场进行生态恢复。
同时,为查处采砂问题中存在的违纪违规行为,平顶山市纪委监委已进驻鲁山县,对8个标段违法采砂问题从招投标开始调查。目前,已对负有责任的5名县级干部完善执纪问责相关文书,对负有主体责任的河务、环保、林业和国土等多个部门的28名公职人员启动问责程序,留置1人,2人主动到公安机关说明问题。


【评析】

新华社的这篇消息写作不佳。首先是导语写作有硬伤。作为硬新闻,通常的新闻由头是最新鲜的时间,且这个时间应该是新闻与受众距离最近的“点”,即精确的时间。上述新闻导语的第一句是新闻背景,其领头的时间是“今年以来”,这个时间是一个模糊的、渐近的时间,不宜作为导语中的开头。其次,其主体部分到结尾也不符合倒金字塔结构的材料安排“从重要——不重要”的逻辑顺序,按照硬新闻的写作范式,导语之后的第一个段落应该是对导语中提及但未细说的新闻要素进行补充完善,其后的段落应对导语中未来得及提及的新闻要素进行补充延展,使得事实完整,主体到结尾部分是围绕导语展开的。按照这样的逻辑,该消息导语之后的第一个段落应先补充关于28人被问责的更详细的事实,然后呈现导语中未提及的当地集中整治环境问题的事实。此外,该消息的标题也不够简洁、准确。该消息应该修改为:


河南鲁山28名公职人员因对非法采运河砂负有责任遭问责
记者13日从河南平顶山市委宣传部门获悉,当地正对非法采运河砂负有主体责任的28名公职人员启动问责程序,留置1人,2人主动到公安机关说明问题。
河南省鲁山县今年因非法采运河砂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及生态环境部和多家媒体通报、曝光。为查处采砂问题中存在的违纪违规行为,平顶山 市纪委监委进驻鲁山县,对8个标段违法采砂问题从招投标开始调查。目前,已对负有责任的5名县级干部完善执纪问责相关文书,对负有主体责任的河务、环保、林业和国土等多个部门的28名公职人员启动问责程序。
据介绍,从今年10月开始,当地对通报所指出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对以往采砂情况、现有砂场和疏浚清障工程标段进行排查,查处与此相关的涉黑涉恶问题,对河道采砂、道路运输和涉砂公司运营全面监管,对河道和砂场进行生态恢复。


新华社被称为“国社”,代表着新闻生产的国家队水准,理应按照新闻专业的规范写好消息,为其他媒体树立榜样和示范。没想到,竟然经过编辑之手的一篇并不复杂的事件新闻会写成这样,由此可见,不管新传播技术如何引人关注,新闻业传统的采写经验和技术不能丢掉。否则,如何体现专业媒体的“专业”?

网址链接: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9b1bafe01030izx.html

编辑:臧博
29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22:51: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讣告写作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新闻教育家、新闻理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原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原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新闻学专业委员会原主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何梓华教授,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于2018111610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何梓华,19311013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广东省南海县,汉族。1956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9月考入燕京大学西语系,翌年转入新闻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师生按建制并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学习。
1953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军委联络部。19544月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担任助教。19588月随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任教,1973年至2000年先后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聘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副主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院长。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何梓华教授长期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繁荣发展做出不懈努力。他曾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新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教育学会负责人十余载,先后主持制定新闻学科八五九五研究规划;积极促进全国新闻传播院校的联系和海内外新闻传播学界的交流;密切关注新闻传播教育水平的提升,倡导把握办学规模,更新知识体系,力求培养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高质量人才。
何梓华教授从教近半个世纪,亲历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于中国人民大学三源合流,肁基立业。建国之初,参与了学院为确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理论体系、培养共和国新闻宣传事业骨干栋梁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恢复发展,为引领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培养主流建设者和高级创新专业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担任新闻系、新闻学院领导工作期间,他始终重视人才队伍和教材体系建设,探索多形式多层次办学,贯彻重基础,重实践的培养理念,创造和谐的治学育人环境,带领学院师生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建设成为全国新闻学专业重点学科点。
何梓华教授治学严谨、勤于耕耘,多年从事新闻理论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主编有《新闻理论教程》《新闻学概论》《产业化——青年报刊业的前景与挑战》等多部教材、著作。其中,《新闻理论教程》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修订再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负责重点教材《新闻学概论》的编写,并受聘参加第二批教材的评议工作。
何梓华教授把一生献给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泽被后学,德高行远。他的逝世,是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德行风范,发扬他的学术精神,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而不懈努力!
兹定于20181120(周二)上午10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有关团体及个人致唁电、唁函,敬献花圈等,请与何梓华同志治丧委员会办公室联系。
沉痛悼念何梓华教授!
何梓华同志治丧委员会
20181117
何梓华同志治丧委员会
主任:靳诺  刘伟
副主任:张建明 王利明 吴晓球 胡百精  周勇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大广  王润泽  龙永红  齐鹏飞  刘夏阳  纪红波
张辉锋  宋东霞  严金明  郭庆光  赵云泽    
         韩晓宁        
联系方式:
学院 010—62515215010—62514835
传真 010—62510917010—62511013
办公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502
班车安排:
1、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东南侧电子屏1120日上午845
2、世纪城时雨园东门1120日上午850(经停喜来登酒店路口)
3、张自忠路3号院内主楼前1120日上午840

编辑:臧博
29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11:44: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写作中讣告新闻的写法,来自《侨报》



编辑:臧博
296#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23:52: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民日报社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是如何创作的?[color=rgba(0, 0, 0, 0.298)]金台新声 [url=]传媒茶话会[/url] [color=rgba(0, 0, 0, 0.298)]今天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五届长江韬奋奖已经揭晓。在此次评奖中,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人民网法人微博融媒直播《两会进行时》获得特别奖,《大风歌》、《政策解读》、《构建话语共同体 提升舆论引导力》、《“军装照”H5》、《侠客岛》等5件作品获得一等奖,11件作品获得二、三等奖。

这些获奖作品是如何创作的?编辑记者该如何借鉴?

特别奖作品
  任仲平文章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刊播单位:人民日报)

作品简介:2017年12月5日、6日,人民日报连续刊发两篇“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考”任仲平文章。上篇《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集中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篇《使命,复兴的道路开启新征程》,聚焦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一文,准确把握了十九大精神的核心要旨,从实践、历史、理论、世界四个维度出发,追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力量,全面、深刻地论述了这一思想如何“让社会主义学说重新伟大”。纵横捭阖、目光四射的视野,沉雄大气、鲜活生动的文风,使其极具可读性和信服力。

↓↓↓


https://mp.weixin.qq.com/s/ON3Gggh0yP6q9Cu8Hfh0xg

  融媒直播两会进行时(发布账号:人民网法人微博)

作品简介:2017年《两会进行时》是人民网移动直播的大胆尝试,是人民系媒体融合的一次成功探索,是报网融合的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2017年3月15日是2017年两会胜利闭幕的日子。在这一天的直播节目中,既有部长通道、人大闭幕式、总理记者等“核心现场”的同步呈现,又有以人民日报记者“最前方”的独家点评;既有前方记者的一线报道,又有后方演播室的高端访谈,还有精心编辑的会场花絮及创意微视频,充分展现出“人民系”的“融力量”,高度契合报网融合的时代号召。 同时,这种超长时间的视频直播也是一次技术大比拼。如何在直播的过程中保障信号稳定传输、如何打造可靠的网络环境,是这场直播面临的最大挑战。基于2016年人民网研发的移动直播平台这一技术储备,节目团队在极短的时间里,搭建了一站式移动直播解决方案,包括内容采集、实时转码、分发加速、网络优化等核心功能。在输出端口方面,除PC端、手机客户端口外,网络电视部为《两会进行时》制作了微信小程序,通过小程序的“两会”和“推荐”两个版块,实现微信实时观看及分享。

↓↓↓


   
一等奖作品

人民日报社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报纸副刊《大风歌》、新闻名专栏《政策解读》、新闻论文《构建话语共同体 提升舆论引导力》、人民日报客户端融媒互动《“军装照”H5》和融媒栏目《侠客岛》。


  报纸副刊《大风歌》(刊播单位:人民日报)
作品简介:《大风歌》是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而专程采写的一篇报告文学。文章选取叶挺独立团作为采访对象,因为叶挺独立团是我党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是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也是“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最先推行的地方,堪称人民军队一直以来的王牌劲旅,其历史之悠久、传统之厚重、功勋之卓著、牺牲之巨大,可歌可泣,值得深入采访挖掘。叶挺独立团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浓缩了一部人民军队的峥嵘军史,因此,梳理叶挺独立团的历史足迹,有利于总结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与血脉基因,从而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新型人民军队,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时代目标,提供智慧的借鉴。 为了写好这篇作品,作者多次奔赴叶挺独立团的驻地进行采访,在战士的营房里与士兵促膝交谈;在训练场上看战士们挥汗如雨;在文物陈列室里,近距离观看叶挺独立团战士用过的枪支、穿过的战衣,观看“铁军”军徽、先烈的照片;在军史档案馆里,查阅与梳理这支队伍的衍变历史、描绘这支部队的征战地图,甚至采访到曾参加过渡海战役的独立团老战士……因为涉及错综复杂的革命战争历史,加之时代久远、人事更迭,在文章成型后,先后送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解放军出版社等单位的军史专家与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党史专家把关指正,以求尽可能准确、真实地还原这支英雄部队的历史面貌。

↓↓↓


https://mp.weixin.qq.com/s/ltNU3JZhqmkh8a8Q76YvhA
  新闻名专栏《政策解读》(刊播单位:人民日报)

作品简介:为积极宣传中央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让群众知晓、理解、执行好政策,2004年5月人民日报率先在中央媒体中探索改进政策宣传方式,在要闻2版开设专栏《政策解读》。针对新出台的政策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专栏邀请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负责人、权威人士、专家学者及时深入解读,分析出台意图、阐明影响范围、回应社会关切、澄清认识误区。 《政策解读》创办14年来,报道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一大批涉及国计民生的报道登上党政各级部门网站首页,经常被集结成册作为地方领导干部学习资料。专栏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群众路线,很多报道反映政策落实中的难点痛点、民情民意,推动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或修改政策。近年来,《政策解读》已成为不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转载、推送的目标专栏,切实提高了党中央机关报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专栏多次获得人民日报社好新闻一等奖。 2017年,专栏积极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点面结合、层次分明,既有对具体政策的解读说明,也有对大局大势的分析判断,共刊发报道136篇。专栏由人民日报总编室策划组织,统筹协调经济社会部、政治文化部、地方部和31个分社优势采写资源,突出独家权威、问题意识、群众视角、多元表达。

↓↓↓


▲ “政策解读”栏目代表作《京津冀  协同发展这三年》

▲ “政策解读”栏目代表作《新起点——国企改革如何发力》

  新闻论文《构建话语共同体 提升舆论引导力》(刊播单位:新闻战线)

作品简介:随着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舆论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复杂的态势。如何有效引导舆论、凝聚共识,成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从“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共寻表达公约数”、“强化党管媒体原则,共塑舆论合力”、“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共营向上氛围”、“弘扬核心价值观,共筑清朗家园”、“包容个体差异,共担引导使命”、“改进表达方式,共融话语资源”几个方面指出,只有以高度开放的理念来提升舆论引导力、以深度融合的思维来铸就舆论传播力,才能真正构建起传之既广、达之亦深的话语共同体。



  融媒互动《“军装照”H5》(刊播单位: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品简介:为纪念建军90周年,人民日报客户端借助人脸识别、融合成像等技术,制作互动H5《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简称“军装照”H5),帮助网友生成自己的虚拟“军装照”,共同表达对人民军队的喜爱之情。

↓↓↓

  融媒栏目《侠客岛》(主管单位: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

作品简介:作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新媒体品牌,“侠客岛”自2014年创办以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守正持中立场,以时政新闻解读为主业,在微信、微博、门户网站、主要资讯客户端等多个媒体平台落地,以优质内容、清新文风,“成为融合发展时期主流媒体积极影响海内外舆论的轻骑兵”(中宣部《新闻阅评》)。 2017年9月20日,新华社刊发《主旋律更响亮 正能量更强劲——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把“侠客岛”作为“中央主要媒体打造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典型。

↓↓↓




二等奖作品

  文字消息《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刊播单位:人民日报)

  网络专题高考四十年,有努力就有远方(刊播单位: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微博、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网页专题十九大·理论新视野(刊播单位:求是网、人民论坛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宣讲家网、紫光阁网、党建网、理论网、理论中国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马克思主义研究网、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新闻论文《推动新闻舆论工作更好担负起时代使命》(刊播单位:新闻战线)

  新闻论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媒体融合路径探索》(刊播单位:新闻战线)

  融媒创新廖俊波系列融媒体产品(刊播单位:人民日报客户端)

三等奖作品

  新闻特写守望玉麦(刊播单位:人民日报海外版)

  网络专题56个民族儿女寄语十九大(刊播单位:人民电视)

  新闻论文《政治站位高 一线报道活 融合传播新》(刊播单位:新闻战线)

  国际传播刻度上的五年(刊播单位:人民日报微博、微信、客户端,人民网微博,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微博,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融媒创新《<奇迹>:全球院士点赞中国》多语种微视频、文章、图书等全媒体产品》(刊播单位:学习小组、侠客岛、人民日报微博等)

https://mp.weixin.qq.com/s/ltNU3JZhqmkh8a8Q76YvhA
编辑:何林



29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5:16: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稿件怎么写?五种常见结构轻松搞定!


除了倒金字塔结构,新闻稿件写作还有哪些常见结构?硬新闻和软新闻各自更适合怎样的结构?
本文梳理了五种常见新闻稿件结构,帮你快速掌握新闻写作技巧。

硬新闻结构: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报道、特别是硬新闻最常见的结构,据美国学者统计,用倒金字塔结构写成的新闻约占美国新闻总量的80%。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就是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较重要的放在第二段,最不重要的放在最后一段,就像一个倒立的金字塔,文章内容的重要程度随着文章的发展而逐步递减。

倒金字塔结构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导语、说明、扩充、结尾。在厚报纸的时代,读者生活在媒体轰炸中,有线电视、手机短信、网络新闻、多达几十版的报纸已经让读者变得浮躁,没有人会耐心把整份报纸从头到尾看完。一旦导语没有吸引住人,整条新闻都会从读者眼前溜走。因此,倒金字塔结构把故事高潮、最重要的和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或情节放在稿件的开头,然后在后面的段落里添加并扩充细节。

新闻稿的开头非常重要,记者不要吟诗作赋展示文采,而应该开门见山、语言简朴。导语的长度最好控制在150字以内。另外,测试硬新闻导语好坏的一个方法,就是看它是否能当作一条可以独立成文的新闻简讯。

紧跟着导语,故事进入说明部分,陈述文章的主要事实,事件涉及的个人和组织,以及有争议的问题。扩充部分进一步阐述要点,揭示更多细节,为文章增加深度和色彩,并增加一些参与者的引语。结尾部分对文章进行总结,将文章的多条脉络结合起来,或者直接通过引用事件参与者的话语来提出思考。但是结尾不应该再包括新信息或者提出重要的主题和结论。总的来说,结尾要一笔带过。


软新闻的结构


作品的搭配金字塔结构也造成了新闻写作的难度,即新闻稿件的构成不是遵循一般逻辑性的。稿件有时候以震天动地的一声惊雷开头,却以蚊子般的哼唧声结束。由于倒金字塔缺乏逻辑性,许多特写记者认为这种结构并不完全适合讲故事。于是产生了其他三种结构:正金字塔结构、沙漏结构、《华尔街日报》体。


1.正金字塔结构
类似于短篇小说的结构,用细节开头,把故事高潮放在末尾。这种结构尤其适合引导读者的情感,让读者读到最后得到感情的升华。


2.沙漏结构
是一种倒金字塔+正金字塔的组合结构:把新闻中关键的事实按照重要性叠到稿件的开头,接下来的段落是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而组合的。沙漏结构的好处是既有倒金字塔结构吸引人的开头,又能加强后面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故事的戏剧化。


3.《华尔街日报》体
《华尔街日报》体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从具体到一般。文章先从一个小故事或者一段描述开始,可能是某个人,某件事,这个故事承载了文章的主题。接着,记者会指出这样的故事并不是特例,而是千万个类似故事的一个。

在这里,记者会用一段被称为“核心段”的文字阐明报道目的,这个故事为什么重要等问题。后面的内容则提供了对文章主题的各种支持证据。文章结尾,记者会使用直接引语或一个小故事,回到文章开头,旨在引发读者思考。

《华尔街日报》体并非为《华尔街日报》专属,许多记者都使用这种方法报道讲故事新闻,它这样命名是因为《华尔街日报》发明了“核心段”这个概念,并积极倡导其记者使用这种体例,因为它适合报道趋势类新闻。


超越倒金字塔结构

什么是新闻的价值判断标准?

媒体常用的标准有两个:(1)正常秩序的严重破坏;(2)非正常事件造成损失程度越大,新闻价值越突出。

但是,讲故事新闻并不是写这些极端的事件,讲故事新闻是写新闻的过程。优秀的新闻作品都是讲好听的故事。讲故事新闻是用新闻中的故事抓住受众。

讲故事的新闻是一种突出描述艺术的写作风格,强调文字描述对感官的刺激,要求记者像语言艺术巨匠那样,用感觉化、视觉化的文字报道新闻并发掘这个故事对读者生活的意义。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南方传媒书院(IDshendutuji
原标题 |  干货 | 新闻稿件的结构
编辑 | 刘娟



编辑:王豪
29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22:45: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专访非虚构写作者雷晓宇:有这样的写法,就有那样的写法

文/刘蒙之


非虚构写作者雷晓宇2005年在《中国企业家》杂志开始记者生涯。先后任职《创业家》杂志副主编、《智族GQ》杂志总主笔、黑马传媒副总裁。她的新著《海胆》收录了过去她所写的10篇人物特稿。


有读者评价说,雷晓宇是当代中国最会写人的作者。可是除了散落的报道,她一直懒惰,不肯好好写本书,埋没才华。现在终于出了这本海胆,得看看能不能流芳百世。


也有读者说自己很喜欢雷晓宇文字中流淌着的一种质地柔软的精神物质,笔下的文娱人物或商业人物都呈现出一种本来面目,在不蒸熟这只海胆的前提下,让读者看到了其不加防备的柔软一面。


我采访她的时候,雷晓宇说她把《海胆》当作送给自己的一个礼物,她还说,《海胆》是一本“如果它被喜欢,我不会觉得难为情”的书。


刘:面对一个新的采访对象,你会做哪些准备?比如说你去采访一个人物,那么之前你会做哪些工作呢?


雷:最早我记得我在《中国企业家》上班是2005年的7月1号,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上午去上班,然后编辑就直接让我下午去做了一个采访,但我根本就不会做采访,因为我没怎么做过,以前实习做过一些,但最早做采访的时候,编辑会要求你写采访提纲十几、二十个问题。但我后来发现你如果要深入去做人物特写,去进入一个陌生人的生命的话,其实你写十几、二十个采访提纲是没有用的,因为这会让你不断的在想,我下一个问题要问什么,而不会把精力非常集中的,去倾听对方的回答。最后你一直焦虑在于我要问什么,而忘了去听对方的回答,很多时候,其实就会错过很多关键的点,也没有办法去很放松、很开放的和对方去交流。


有一年,在2008年的时候,有一次我跟牛文文一块儿去采访王中军。我发现,老牛他在去做采访的时候有两点,首先第一采访对象知道他是somebody,知道他是谁,所以本身会抱着一个比较放松、比较开放的一个预设——你是懂我的,是了解我的人。然后第二,老牛在做采访的时候,他没采访提纲的,他把他所有的十几、二十个甚至三十、四十个问题,全部都会把它提炼,然后浓缩成一个大概两个到三个主题。他坐下来就会跟对方讲,我今天来见你,我理解你现在的处境怎么样,然后我对你的好奇心主要是在一、二、三这三个点,就是会抛给对方比较大的两三个方向主题。


他花三到五分钟去做一个开场白,这个开场白其实是很有用的,它会让你知道,面对一个陌生人的时候,你的任务,首先是你要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得到对方的信任,其次你要花很短的时间,让对方对你有一个基本的一个了解,以及让对方了解说你是了解他的,这样你们之间的对话才有一个基本面,不能说今天哐叽空降来一个陌生人坐到我面前,就是想要了解我的前世今生,这样只会让人觉得很警惕,而且会让人觉得你很不懂事儿。


然后有一个这种主题式的,而不是非常事无巨细的海量的问题的提纲。其实第一它的穿透力很强,然后跨度非常大,空间感很足,然后在对话的双方建立起一个基本面的信任的时候,开始这样一个有很深的穿透力,很大的跨度的,有这样纵深的一个谈话结构,其实也方便你不断地在中间的某些节点上去追问。这样的话建立起你和你的采访对象之间,你们之间的对话,不像拳击一样,是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拳,有一点像太极一样,它是一个有纵深网状的一个结构,只不过是往纵深的每一个交汇的每一个坐标的节点上,你还可以纵深的网里去扎,然后去追问。


我觉得这样,你如果要做足够深入的足够大的稿子的话,这样做是合适的。所以我后来采访,也很少做那么事无巨细的采访提纲,但也有,我基本上每一个采访之前我会在我自己的笔记本上,会大概列十几、二十个甚至更多的问题,有的甚至会非常细。但是在做完这样一个采访提纲之后,我一定会把所有的这些问题,最后梳理成大概两三个问题,梳理成两三个主题,我不会让对方知道我说我是带着二三十个问题来找他的。


刘:《寻找王卫》那篇文章,你没有采访到王卫本人,但写得很好,能够谈一下周边采访的问题吗?


雷:它是我去《创业家》之后做的第一篇文章,也是第一个封面,而且时间很紧,从定下这个选题直到最后文章出来留给我的大概只有差不多半个月左右时间。


这个周边采访去了好几个城市呢,去了上海,然后还去了广州、深圳,好像四五个城市,采访他的产业链环节上不同的人,这是一个挺立体的采访。我后来发现有一个模型其实挺有用的,做这种调查式的采访,尤其是在商业报道里面,其实是有一个坐标轴的,大概有三到四条坐标。


首先是它的穿透力,其实是爆发前期的关键行业的关键公司的关键人的关键时刻。他是顺着这条线穿透来的,因为当时发生的重要事件是前一年“双十一”的时候,淘宝快递爆仓,所以快递这个行业是肯定马上要爆发的。


所有的资本或者是公众的社会注意力会关注这个行业,然后这里边最神秘的不为人所知的一家公司,但是又好像做得最好,最大,最关键的一家公司是顺丰。然后顺丰里面最神秘的一个人,从来不接受任何采访的是王卫。但是呢,你观察这个行业和这个公司的前景,发现它和淘宝和电商之间的关系太紧密了,然后在这个不断融合和渗透里,它可能要迎来它的一个关键时刻。 它是要始终守好自己主业呢,还是要往电商,往其他的更有挑战的外部领域再走一走,想要做的更大,把触角伸得更远?我觉得它可能会迎来自己的一个关键时刻,所以是从这样一个逻辑来确定这样一个选题的。然后再具体操作的时候,这样一个选题,你想,有好几个坐标,第一个坐标就是你怎么去确定你周边的采访对象,首先你要去了解它的用户,所以当时是跟着顺丰的一个快递员跟他走了一整天,你要知道他的内部员工,然后他的客户还有他的用户,然后他的产业链的上下游,然后他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是一条坐标。


然后他的客户是一个坐标,他的内部员工是一个坐标,他的用户又是一个坐标。还有一个就是他的竞争对手我采访的是陈平,就是宅急送的那个。还有一个坐标是他的投资人以及外部的一些咨询顾问,就是能够去观察这个行业的人提供的另外一个角度。所以大概至少是五到六个角度,大概能够去包围到你的采访这个主题吧,这样的话,即便你采访不到这个最核心的“王卫”,即便找不到这个人也能够通过这种立体的周边采访能够还原出一个大概的一个印象。他仍然不是一个最鲜活的人,但是他有非常密集的信息量能够帮助你去了解这个行业,这个公司和这个人周边。


其实这篇文章不是一个人物访谈,而是一个产业报道。但是你会发现,有时候在这种人物报道的时候啊,对方接受采访,其实比不接受你采访反而给你提供了写作的阻力和障碍要更大。这是我做人物访谈到现在为止最大的一个困惑,他接受采访会参与自己自我形象的一种塑造啊,而你在掌握关于这个人大量的信息的时候,你会知道他很多中间的自我塑造。


刘:应该是他的一个形象管理?


雷:对,是的。那你要不要配合对方去参与他的形象管理?那你不配合的话,你有可能没有去尊重他,没有尊重他对于自我形象的叙述权?但是如果你完全配合的话,那你作为一个记者和写作者,你的主体性在哪里呢?这个是越到后面,你写得越深,你越会触碰到这个非虚构写作的一个边界,就是对于你的访谈对象的尊重以及对于你作为一个作者的主体性的自我的尊重,之间会发生一个非常深刻的博弈。


刘:你写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那篇,我觉得你对李安的那种理解就像心理分析,不是一般的报道,且对李安隐秘的心理的那种洞察很令人信服。

雷: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是翻译这本书,然后又是做新闻理论的这种专业研究的,就这样的写作允许有创作色彩吗?


刘:非虚构,基于事实可以有创作空间。


雷:就是因为你刚才讲到李安那篇,其实李安那篇是有很强的创作色彩的。因为当时跟李安聊的采访的时间是非常短的,我就中午和他一起吃了个饭,然后晚上他上台去做讲座的时候,又聊了半个小时,我最后看到采访录音也大概不到一个小时。而且都是很匆忙的在他的很多活动见缝插针聊出来的。


刘:我觉得,非虚构的边界在哪里决定于写作者本身的开拓,一开始就不要去限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红线在哪里,就是你做这种探索。可能你对李安的洞察是对的,这种洞察力本身它就是事实的一部分,当然所有的洞察都是主观的。


雷:你刚才提到一句话,就是我在写作中很多是在用直觉做判断。


刘:这个直觉不是说简单的感觉。


雷:我就想说,这个看着好像只是一个直觉。但这个直觉背后是有一整个作者和受采访对象的两个人之间的类似像量子纠缠一样的,整合出来的知识结构和精神结构共同支撑的一种直觉。然后,因为我们经常说直觉的时候好像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然后在一个瞬间一秒钟的时候,忽然一个天外飞仙。其实不是的,你看到的只是水面上的冰山的一个角,冰山下面有好多好多东西,你具体说到李安的东西,那背后的知识结构和精神结构以及个人的人生阅历的时候,那东西太多了。


刘:我用这个词,可能你对它可能会有一个误解。其实我觉得就是一种洞察力,但这个洞察背后可能有一个精神的分析结构在。


雷:你刚刚有句话说的很对。因为我最近在给我要出的那本书写一个自序,其实我自己是发现的,我这些年的人物的写作有两个特点是越来越鲜明的,一个就是戏剧性,一个就是心理分析或者是精神分析的色彩。而且可能还有第三个特点,就是我的自我代入可能是越来越强烈。


刘:李安那篇,你写到李安已经六十二岁了。我也不年轻了,当时我觉得这个代入是非常明显的。你为什么会有这么自然而然的代入意识呢,或者说你想代入。


雷:我想带入?有的人强迫我代入,我还代入不了呢,就是你自然你就代入了这个人物,还有他的作品,他的电影,他这一个人曾经给过你那么多,而你什么都为他做不了,就是你自然而然会代入,这其实是我觉得写到这个份上,就像你说的,这不是采访。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让我带入的,想代入有时候还真的带入不了呢。


刘:你在写人的时候,对表情或者说肢体语言马上就会解读出意义来,是一种共情的能力。按道理,新闻写作的确是不提倡对故事或者细节本身的不断解读。


雷:可是有一个问题啊,就是你如果不去做这样的还原的话,怎么让读者看到你的文字时能见字如面呢?我觉得这中间其实有一个话题,是可以谈到的,就是所谓的新闻写作,甚至包括非虚构写作在多媒体的时代,其实是有它本身存在的主体性的危机的。因为现在电影、电视、小视频、抖音,如果你要去观察一个人,一件事和一个话题,你有太多的多媒体的手段,而且有太多的直接的眼睛就能看到的可视的画面,那么为什么读者或者说一个普通人,他明明是花五秒钟的时间就能看到这个画面。为什么他要花五分钟去看你写的文章呢,你如何通过你自己的一些创造性的技巧来恢复你所做的这些事情在一个多媒体时代的位置?你本身存在的理由是什么,你的主体性到底在哪里?


我觉得这个东西就跟王小波写当年电视这个媒体开始出现的时候,法国的所有这些作家在所谓的电视的到来和威胁下,他们才开始创造出内心的写作,像罗伯格里耶,他写一个人过条马路,他可以写五万字了。因为文字的这个能力,文字的深入的洞察和解读能力,是视听语言是没有办法取代的,是它抵达不到的一个地方。所以说,如果这个时候新闻写作或者非虚构写作还是秉承着既往的规则,在原本被允许的水面上打转的话,那么你肯定就输给人家了,就没人来看你了,那没有人来看你了,你做那么多,岂不是都是无用功吗?我不是特别有意识地去这么做的,而是说我无意识地这么做了之后呢,事后回头来看,我觉得它可能是有这个价值的,


就比如你刚刚说看到一个人,他的表情、微表情、姿态、小动作,然后整体传递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这个如果你不写的话,那你要怎么写呢?因为如果今天说是有一个摄影机跟在我背后跟着我一块儿进到这个办公室看到这个人的话,自然就会把他整个状态这个样子拍下来,但今天没有这个摄像机啊,你怎么样要让你的读者看到你的文字,就好像看到这个人一样呢?那我就不知道如果不这么写,还要怎么写?就写这个人出现了吗,因为任何一个活生生的血肉之躯,他出现在你面前,他是有状态的,而且很多地方非常微妙。当然,你一定注意在表达的时候,要尽量温和,不要有太多侵略性,比如说我想这个人一丝不苟,不苟言笑,就是连要敷衍的意思就没有,就比如说我不能写成他对我有抗拒有敌意是吧,这样很有可能是对对方侵略性的误读。


刘:我看到你一句话,你说记者这个工作,有时荒诞已极,非要交浅言深,然后往往得到的是不自知的谎言,你这句话是对采访,你还记得吗?


雷:记得,李安那篇写的。你难道不觉得是这样子吗?因为不是说采访是这样,而是生活就是这样,比如说我今天问你早饭吃了什么。你告诉我了,这个是绝对真实的,但是在脱离了这个实实在在的某年某月某日某一刻发生的某件具体的事之外,涉及到人的认知的时候,就不存在绝对真实了,就不存在客观真实,就只有主观真实了,比如说我今天问你,我刚刚喝了咖啡是美式还是摩卡,你能够非常斩钉截铁的,毫无疑问的告诉我对吗,可是我现在问,你喝的是是一杯什么样的咖啡,一定就是主观的了,你觉得他是烫的还是不烫的,是偏甜的还是偏苦的,纯粹都是你自己的感受。所以这个时候,当我把问题换一个方式问的时候,就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真实,全部都是主观真实。


刘:不管是商业故事,还是人物特稿,其实我们都在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写作初学者要写故事写报道,我们要告诉他什么是故事?


雷:我今年六月份的时候去上了一个编剧班,是写《故事》那本书的美国作家麦基,上课的时候听他讲了故事的要素,然后发现我这些年,写报道的人物故事的时候,我无意识当中就有那些要素,就跟他讲的那些理论的是完全的能够无缝衔接。他每年都来,今年六月份的时候来过一次,他讲到故事的几个关键点,比如激励事件,就是人物要遭遇到一个激励事件,然后紧接着会有行动反应,然后他的行动反应会背反他本身的期望,然后又经历危机选择,最后有高潮反应,就大概就这些吧。


但是当然在现实当中,你遇到的人物和故事就是未必像完全虚构的故事一样,那么张力十足,满足每一个环节。但是其中逻辑,可能五个点、六个点有可能不都是全有,但至少一两个点是有的,你要尽量找到你这个故事的支点,刚刚讲的这五六个点,其实都是一个故事的关键的支点。如果那时有没有事情发生的话,其实你很难通过纯白描的方式去写一个人物。但是有可能这个人是你的朋友,你们非常熟悉,你们有大量的时间,平时就一起交流,一起相处,那样可以白描。但是如果你只是有机会,通过一两次机会和一个人聊几个小时的话,那你确实需要关键时间和关键环节的。


刘:难道是任何一个人的命运的话,不管是什么阶层,他都可以装到这样一个模子里面吗?我总觉得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戏剧化的人生的,但你刚才说的那个,我觉得是对的。


雷:不可能说是五个基点和六个支点全具备的,你至少找到一两个支点。你可以这一两个支点当成钥匙去进入到跟这个人的一种对话,比较平滑的比较顺滑的对话的氛围了。而且有的时候,比如说李安,你大概知道他可能在拍处女作之前在家六年,做家庭煮夫,那他拍第一个是电影肯定就是激励事件吧,但是遇到这样的人物我就不会这样去写,因为他遇到的那个事情被写得太多了,所有人都知道,所以哪怕是非常能够符合这种标准的故事结构的事件或者是细节但是如果是大家所有人都已经知道已经被消费过度的被报道过度的。那你就要去寻找新的点了。我一定不会用大家都知道的点,一定要去寻找。你要让读者知道因为看了你这篇文章有兴趣有信息增量,不能够在原本前辈大量重复的点上又在重复地去打转,那样的话,又是作为一个作者主体性的不足。为什么要你呢,而不是其他人,为什么你是最独特的那一个,你既然要做这个事,你得是最独特的。


刘:对你影响比较大的虚构和非虚构的作品和作家都有哪些?


雷:卡波特有一些影响吧,所谓的知道非虚构这个词儿就是从那儿来的。《冷血》写的确实好,我一直到现在都还特别记得他,形容两个人,其实他们就在同一个房间里边,一个从前门出去,一个从后门出去,而且你会发现卡波特写东西也有非常强烈的个人代入,包括他后面写的那两本小书,《肖像与观察》等。都是非常非常短的对某一个特定人物的,像文字做的素描一样,其实他是把他的文字当作他的速写本一样的,文字是有魅力的,有一种非常偏执,非常强烈的东西在里面,然后这种偏执和强烈里面甚至是有一些病态。


我觉得李安对我有很大的影响,还有黑塞。我阅读量不算大。其实还是心理学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海灵格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就是他的家族排列心理学,虽然有很大的争议,但是其实他的那一套理论,不见得说非常的完备,非常的完整,可是非常的有穿透力。尤其是在理解人,阅读人,以及自己阅读自己,然后去跟生活和命运的东西打交道,他的穿透力是非常强的,他有点像一种很强大的认识论。然后再有就是李安,黑塞和伯格曼对我的影响,算是同一个系列的。


刘:我发现你对伯格曼的理解,可能是跟李安站在同一个高度上。你不是去描述李安崇拜伯格曼,而是你对伯格曼本身就有非常到位的理解。


雷:我这么说不知道准不准确,李安某种程度上承袭了伯格曼电影里面的心理分析那部分的基因,然后他把这部分基因和好莱坞的非常大众化,然后又非常炉火纯青的那种叙事技巧结合在一起,然后又和这种纯东方式的、和东方文化的基因结合在一起,所以让李安成为这个时代可能五百年、三百年才出一个的跨时代的集大成者、一代宗师。因为伯格曼是创造性的,几乎是第一个运用的最好的,把心理分析这种基因引入到电影这种艺术形式里边来的。


你想想看当年拍《野草莓》的时候,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才诞生不到五十年呢,他相当于是电影这个门类里的莎士比亚了。而且现在也不会再有伯格曼这样的人了,如果现在谁想做伯格曼,也不会是伯格曼。而且你发现这三个人之间有个共同点,黑塞、伯格曼、李安,他们都是出生在非常正直,但是非常非常严厉的家庭,这三个人里面有两个人,他的父亲是牧师,还有一个人的父亲是中学校长,这跟我自己的家庭出身挺像的,我爸是中学校长,所以这样在非常严格的外部的关注过高的期待,以及这种规则性的控制下长大的小孩儿非常容易敏感,他的内心非常叛逆,他的生命的能量需要一个出口。



刘:就写作而言,在你的生活或者生命里面意味着什么。我感觉到你不是一个记者,我也揣测一下,就是你可能离不开写作?


雷:我觉得不是在写作上,我觉得是在表达上,每个人生来就有一种被压抑的,想要被看见的欲望。然后这种想要被看见的欲望,一开始可能是,比如说父母都会告诉你,要做一个谦虚的小孩儿,要听家长的话,要听父母的话。然后在这种儒家文化的这种对个体的需求,受到这种文明的压榨,其实就是弗洛伊德讲的“文明及其不满”嘛。


我觉得其实中国的小孩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每个人都有通过不一样的方式被看见的欲望,有的人可能通过创业、做生意被看见了,有人通过写作,有的人通过歌唱,也有一些人是通过比较扭曲的方式被看到的,比如说有些自杀的人,他其实内心在呐喊,他想被看到,看到而不得,所以他跳楼了,有的妈妈生一个孩子,她把自己的人生被看见的欲望移情到孩子身上,让孩子看见,她觉得自己也被看见了,所以就是说这么多,都是说写作对我来讲有多重要了。这其实都是你看到的整个人生,就像镜子一样,所以有一天你照镜子,这感觉就好像,你每多写一点就是多表达一点,多成功地说一点表达一点,在镜子里面看到的那个人的形象,就更清晰一点,然后局部就又多浮现一点,然后有一天到你快死的那个时候照镜子,看到的镜子里面的那个样子,如果是完整的话,那你这辈子就够本了吧。


刘:你写了那么多的分布在很多领域的大人物,写那么多人物特稿,写那么多人生,就是有没有说写下来的人生百态,各种各样的事态,然后你对人物有一声叹息的情况?


答:当然有,写每一个人都有。因为我对于我写过的每个人物,尤其是后期,对于这种深入的共情的方式写的每个人物都有很深的感情,我觉得我都爱他们。因为记者很多时候都是仰仗他人善意的工作,如果对方打定主意,他的事儿就不告诉你,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完成工作的,你没有办法写任何东西,是因为对方在那一刻,他选择信任你,喜欢你,他把他自己的某一部分的生命托付给你,你才能够完成你的写作,你们才能够有这样一段相遇,所以我真的觉得我都爱我的每一个采访对象,我真的都爱他们。但是你说的一声叹息的话,其实就跟爱情一样,它会给你带来失落感的,在你们交谈的共处的那一段空间当中。


其实你们一起共度了一部分时光,然后在这段时光里面你们是彼此互相信任,互相认同的,而且有些时候不仅是对方把他的一段人生托付给我,我也曾经把我的一段人生托付给对方,实际上是这样的交流。可是当你的访谈者、写作者的身份消失,对方受访者的身份消失之后,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跟对方只是萍水相逢,有过相交的陌生人,普通关系而已,这其实是会有一种失落感,就像一个演员,失去了一个角色一样,就像出戏一样。你把你自己在另外一段命运里边,放的那么深,甚至在某些瞬间里,你觉得你就是他。可是你也要出戏,你自己也要出来,其实你不是他,会有这种感觉,这种写作,其实特别消耗心力。


刘:你近出的那个特写集叫什么名字?


雷:《海胆》。其实一开始不准备叫《海胆》,一开始没想好叫什么名字,后来就从黄觉那篇文章名字里面挑了这个意象,后来其实我想叫《茧与蝶》的。但是时间来不及了,书名来不及改了,要改书名,又要重新上报上级审查,特别麻烦,就没有改。那个《茧与蝶》的意象,我是看徐冰的回顾展里边有个作品,我特别喜欢,就叫《我在美国养蚕系列》,他把那个蚕放在很多个场景里边,放在那个电脑的后边的键盘后边儿,放在打字机上边儿,放在书上边儿,放在一张全家福的照片上边儿,然后放到一整个花瓶插满的桑叶上边儿,然后这个蚕他自身的结成茧,变成变成蛾子飞走的一个过程,它本身就能给这个作品本身带来变化,我觉得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一个意象 ,也挺像人生的,人生其实就是作茧自缚,然后化茧成蝶,所以我想叫它《茧与蝶》。我发现我采访的,起码这本书里面收录的这些人物都正在经历以及从这样一个经历的历程里边走过来的,就是从茧到蝶。然后再成茧,再成蝶,再成茧,然后不知道哪个点上人生很快就过去了。


本来是想叫《海胆的柔软》的,后来编辑觉得可能《海胆》会比较更好,更大气一点,更能抢占一个大词儿。说实在我也没有说这本书想大卖啊,或者是怎么,我都没有抱这样的期望对我来讲,它就是一个我送给我自己的一个礼物吧,有机会他们帮我出本书,然后我能送给自己一个礼物。有多少人去看去买,那也不是我能控制的,我也真没有这个奢望,因为它本身不是这个时代特别需要的,就是那种能教人怎么去赚钱,特别偏术的偏方法论的这样一本书。


刘:你这个理解我觉得非常对的,可能是一个很小众的。就不会是那种特别畅销的,特别能够满足主流的公众需求的书。


雷:我在我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讲过一次,我觉得没什么,我的本科还有研究生,还算是在新闻传播学院吧,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听过非虚构三个字,新闻写作学的还是那个什么金字塔倒金字塔,就是那种,那都是多少年以前了,你想想看,我们现在提到的非虚构就已经是美国的七十年代的时候,那个时候都还没有家用电脑,你说这种东西的认知是不是需要升级需要更新?就是那样一个媒体环境和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都还没有形成网络的情况下,等于就是刚刚产生有电视媒体的时候。几乎在同期法国作家,他们有了自己作为作家的主体性,他们有了像罗伯·格里耶那样心理主义的写法,然后美国的这些非虚构的作者,他们为了自己的传播,还有做一个记者的写作这个主体性,他们开始有了非虚构写作的这种写法,可是现在整个世界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网络传播的方式又变了,是不是有新的写法呀?我还是跟以前一样,美国还是个大农村谁都见不到谁,然后看一个报纸看一个杂志是一件特别有仪式感的一个月,一天一次的那样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的话,你还是像那样去写的话,那你可能得不到什么关注,越来越没有作者,没有人来看。


刘:写了那多么多人物,对作者自己有影响吗?


雷:这个东西是我自己人生的一个矛盾性。我的星盘老师跟我说我的人生的主题之一就是寻找人生导师。可是我在不断寻找精神上的人生导师的同时我又不断的同时在跟自己心理暗示,强调说我要去寻找我自己个体的一个内在的主体性、独立性。那可是,在这个不断的寻找的和自我强调的程当中产生的张力,这个就是我人生的主题。


插图 | 视觉中国


【访谈者简介】


刘蒙之,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国际非虚构写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写作学会理事,陕西省作协会员,译有《新新新闻主义:美国顶尖非虚构作家写作技巧访谈录》《街头特工行动手册》《心灵鸡汤》等,另有《你是我心中的良辰美景》《渭河文化》等小说,散文出版。


原文链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87258?from=timeline

编辑:王豪
29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6 13:30: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席卷新旧媒体的非虚构写作是什么?


    什么是非虚构写作
    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 writing)又称为特稿、叙事新闻。非虚构写作从文学领域发源向新闻领域拓展,从西方新闻实践中发迹并向我国拓展。我国《新闻学大辞典》对特稿的解释是:“特稿,即特写。西方的特写与中国的特写有所不同。在西方,特写更多地是指一种趣味性报道,旨在给读者以‘精神享受’。”一般指除消息和深度报道(含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之外的其他新闻文体。
    作为确定了非虚构写作独立文体地位的普利策特稿写作奖(feature writing),将非虚构写作与深度报道区分开来,认为“除了具有独家新闻、调查性报道和现场报道的共有的获奖特质外,特稿主要是考虑高度的文学品质和原创性。”
    因此,有学者将特稿定义为运用一定的文学手法写完全真实的故事,且具有原创的特质。将特稿的新闻叙事定义为新闻领域的叙事,并将把握好事实,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看做是特稿新闻叙事的基本原则。
   由于非虚构的边界宽泛,所涉及到的类型包括报告文学、纪实性文学、传记文学、历史文学、口述实录体等,甚至还涵盖传统媒体的特稿、深度调查报道等,国内至今没有对“非虚构”有一个清晰的共识。因此,对非虚构写作的研究应建立在与其相似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实践的区别之上,加之由文学与新闻之间的相互关系衍生出的一系列概念在我国新闻实践上一度与非虚构写作混同使用,因此有必要对相似概念进行梳理。
    1.非虚构写作与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对某新闻事实或新闻现象所进行的集中而专门的报道,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板块中,运用广视角、大容量、深层次、多手法的思想视域与报道方式对某新闻事件、新闻现象所进行的专门话题报道或问题研究报道,大致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典型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精确性报道等。
    虽然非虚构写作与深度报道都属于长报道形式,重视对严肃题材的深度挖掘和全面报道,以期反映社会问题引发社会关注。但二者仍有较大的差别。首先,调查性的深度报道更强调新闻的敏锐性,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文笔虽也要求生动活泼,但要更为尖锐,如果是涉及时政的深度报道文笔还要讲究严肃性。特稿的文笔可以类似小说的写法。其次,调查性的深度报道,往往将自己的立场、观点明明白白地在文章中表露出来,在对事件的叙述中,会通过夹叙夹议、点评等方式,觧明地阐明赞同什么、反对什么。特稿的写作者当然也有自己的立场、观点,但却将自己的立场、观点隐蔽起来,不轻易点评,而是通过具体的故事、具体的细节的描写去感染人,以达到引发人们深沉思考的预期效应。
    由此可见,非虚构写作在文学性表达上比深度报道的空间更大,在坚持新闻真实客观原则的限定上也更为严苛。
    2.深度报道与新新闻主义
    新新闻主义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新闻写作理论。理念上,该理论认为传统的客观新闻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主张发挥记者积极的能动作用,从幕后走向台前,主动深入采访,并藉由记者的报道展示真实的社会生活;实践上,借鉴文学的写作特点,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重视对细节的描写,可读性强。
    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动荡和价值观的流变,新新闻主义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然而,由于新新闻主义毫不避讳对主观性及其表达的应用,并在后期的新闻实践中不恰当运用意识流的技巧进行心理刻画,使用合成人物(将多个真实人物的特点综合到作品中的人物身上)等问题造成新闻失实,在八十年代逐渐被边缘化。转变的契机是1981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造假问题,《华盛顿邮报》记者杰妮特·库克虚构了一个儿童吸毒者的形象,引发了社会的持续讨论。
    “新新闻主义”是对传统新闻的一种否定,它允许作者在写作时加入主观感受,混淆了“新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概念,而且采写时间长、篇幅长等,都偏离了新闻报道客观性、真实性、即时性等原则。(李良荣,2006p.210-229)但作为一种新闻理念和写作风格,新新闻主义实践中体现的积极责任意识和运用文学手法进行报道的写作理念得以保留,渗透到后来出现的调查新闻、新闻特稿等报道中。
    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发展历程
    1.西方非虚构写作的发展
    “非虚构写作”的概念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文学领域正式提出。1952年,美国《纽约人》杂志发表了罗斯(Lillian Ross)的长篇作品《影片》(Picture),是较早的非虚构作品。随后,美国作家卡波特(Truman Capote)基于一起发生于1959年的真实凶杀案,创作了小说作品《冷血》(In Cold Blood),被公认为“非虚构小说”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卡波特采用了新闻报道的手法写作,在六千多字调查笔记的基础上完成创作,小说中没有一般侦探小说的悬疑和推理情节。
    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的起点则是1979年《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约翰·富兰克林的《凯利太太的妖怪》获得首届普利策特稿写作奖(feature writing)。在普利策特稿写作奖的引领下,非虚构写作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成为当下碎片化表达之下的独特写作方式,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1999年结集出版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2001年,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基金会创建了“尼曼叙事新闻学项目”,将会议演讲稿编入《哈佛非虚构写作——怎样讲好一个故事》,都将非虚构写作的实践向前推进。
    2.我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
    总体而言,我国的非虚构写作同样开始于文学领域。从80年代的报告文学到90年代的新写实主义小说到新世纪的非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含义的变化始终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我国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以纸媒为主要阵地开始于上世纪就是年代,早期并未明确地与深度报道区分开来,两者混同称为“特稿”。直到2003年,南方周末记者李海鹏的《举重冠军之死》获得了“2003年南方周末最佳特稿”,被公认为“南方周末城市版向新闻特稿转型的分水岭”。此后,“特稿”写作如火如荼地开展。
    非虚构写作在我国新闻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叙事也趋于成熟。在新媒体时代,富有信息含量和深刻关怀的非虚构写作切近社会神经和个人命运,其发展蔚然大观。作为秉承着新闻责任和理想的非虚构写作也将在今后的媒介实践中丰富发展。


文章来源| Blush 传媒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参考资料| 顾正明《新闻叙事文体的变迁——从新新闻主义到非虚构写作》
曾庆香《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
曾润喜 王倩《从传统特稿到非虚构写作:新媒体时代特稿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来源:传媒实验室


编辑:马晓晴

30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9 18:27: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卫报》摄影总监:现在的突发新闻报道有什么变化?

图片来源:Christian Sinibaldi for the Guardian


    作为《卫报》摄影部的总监,希尔兹曾参与报道过一系列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历史意义的新闻事件:如9·11事件、戴安娜王妃之死、阿拉伯之春、伦敦恐怖袭击、伊拉克及阿富汗的战争等等。超过二十年的图片编辑经验,配过图的新闻报道不胜其数,她成了这个领域的权威;凭借着这样的资历,她担任了索尼世界摄影奖和泰勒·威森摄影肖像奖的评委,也成为了世界环保摄影奖(Prix Pictet)的提名人和2018年LensCulture Exposure大赛的评审人员。
在这次包罗万象的采访过程中,希尔兹谈到了她对新闻出版刊物面临的数字环境不断变化的一点看法,以及当代文化下新闻机构应该担起什么样的责任,也为胸怀大志的图片编辑们提出了她的忠告。


图片来源:Christian Sinibaldi for the Guardian


    菲奥娜,最初吸引你进入摄影世界的是什么呢?有没有这样一个瞬间,你突然明白自己希望和这种媒介打交道?
    最初我接受的是报刊记者的训练,那些日子里我为自己的未来描绘的图景是成为一名作家。在那个时候,我对摄影的兴趣纯粹只是一种消遣和娱乐——拍自己想拍的照片,在我的公寓里我还有一个小的暗房。同时我还在一家照相机店里兼职。但回过头看,其实远不止于此。
    在学生时代,我选择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越战摄影师蒂姆·佩奇(Tim Page),他让我对摄影技术和新闻摄影的本质有了深刻的理解。我在一家时事杂志社中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很快就认识到,相比于展现流畅优雅的特写或是直击人心的新闻报道,我的天赋更多在于视觉叙事、排版和图片编辑。于是我便朝着这个方向发,后来也证明,这正是为我量身定做的。
    作为一家主流新闻媒体的摄影总监,你觉得自己在今天日新月异的媒体环境中,肩上有没有一份特殊的责任呢?
当然了,在《卫报》的报道中,新闻故事应该如何呈现,这都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必须考虑报纸上发布的图片会对人们造成怎样的影响,会如何塑造政治形势或是触发改变。


图片来源:Christian Sinibaldi for the Guardian


    从前《卫报》主要还只是一家为英国本土读者所知的新闻机构,而现在我们的网站已经拥有全球百万读者。如何编辑、如何选择,要求我们不断做出判断,而这个过程也会因时而变。我们鼓励读者的参与,发出他们的声音,提出他们的观点,这会有力提升我们新闻的多样性。
    二十多年来你参与的新闻报道中,有不少是可载入史册的大事件,根据自己的观察,你认为我们处理这些故事的手法有没有改变?据我所知技术层面确实不同以往——社交网络、数字媒体等等——但我很好奇,这个传播方式的更新迭代是不是和人们心态的转变相辅相成的呢?
    科技加快了新闻生产的节奏——几乎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图片就从现场传过来了。这就意味着编辑的嗅觉变得至关重要,辨别什么样的图片适合发布。审查新闻是不对的,但同样,赤裸裸地将之发布,也可能是在利用甚至损害图片主人公的尊严,最终不仅无法吸引读者,反倒令他们掉头离开。
    另一方面,一旦有新闻突发,社交媒体上立刻就能看到相对应的图片。我们希望能保证新闻发布的时效,但这样仓促也不无危险,一些图片先前还被认为是有理可依,后来却成了恶作剧或是歪曲事实。拿出一点时间来核实查证还是很值得的。
    你的工作又发生了什么改变?在我看来,主流新闻媒体和摄影师的关系似乎已经大变样——曾经供职于新闻机构的摄影师们现在许多已经成了自由摄影师,这样有什么优缺点呢?
    现在我们《卫报》只有两位专职摄影师,而我们大多数的项目都是通过和摄影师签订每周工作数日的短期合同、或者是与信得过的自由摄影师合作完成的。信任在双方的合作关系中至关重要。我们任用的每一位摄影师都代表了《卫报》,所以关键在于他们要理解我们的价值并付诸实践。

图片来源:Christian Sinibaldi for the Guardian


    这种理解也延伸到我们合作的所有机构。同样,我们要能够相信交给我们的任何照片都具备新闻的事实完整性——它们不经捏造或矫饰。不瞒你说,想要看穿一张照片有没有PS过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行为准则至关重要,我们也把这些规范一一阐明,列入与所有图片提供者的合作条款中。
    您能带我们看看《卫报》发布的一些作品,给我们讲讲你最喜欢的近期摄影项目吗?这些故事是怎么来的,你怎么找到这位摄影师,在过程中你们的联系多吗?照片又是怎么挑选的呢?
    对于长期的报道计划来说,我们手中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可供选择。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长期合作的自由摄影师克里斯蒂安·西尼巴尔迪(Christian Sinibaldi)便与记者西蒙·哈藤斯通(Simon Hattenstone)以及摄像师亚历克斯·希利(Alex Healey)三人合力完成了一则复杂的报道,去了解在曾经发生过骇人火灾的伦敦格伦费尔大楼旁,另一座摩天大楼中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图片来源:Christian Sinibaldi for the Guardian


    如果想要人们敞开大门,把自己的生活展现在一个媒体团队面前的话,整个故事的刻画必须要考虑周全。因此,这位摄影师不仅要发挥自己人像摄影和新闻报道的天分,更要时刻牢记这一点。这些照片最终在《卫报周末版》杂志上出版,包括头版的封面图片以及一些组图,与我们网上刊载的视频片段交相呼应。在整个新闻故事和报道一点点成形的过程中,克里斯蒂安和我、西蒙·哈藤斯通、多媒体团队、杂志团队都保持密切联系。
    最终呈现的报道结果喜人,这是协同合作的结果。通过精心的拍摄和展示,我们让活在格伦费尔大楼阴影下、以及那些曾有过相同遭遇的人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你是怎么掌握摄影圈的最新动态的?通过新闻?Instagram?还是杂志?
    我订阅摄影杂志,逛展览,参加摄影大赛担任评委,也在Twitter、Facebook和Instagram上关注一些摄影师、新闻机构以及我们的竞争对手。近来我发现,    Instagram对我寻找喜欢而且有机会刊登发表的摄影项目尤其好用,它也给摄影师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流露自己在单一的拍摄项目中无法展现的独特审美风格——所以这个平台总是让人耳目一新。
    说起Instagram,我从没想过它在全球新闻传播中会发挥这么重要的作用,我们下一步还会走向哪里?你对于新闻或是摄影的未来有什么想法,比如说运用无人机或是虚拟现实?
    我很幸运,能在一个紧随数字时代进步的新闻机构工作,我们也在不断创新呈现新闻的方式。无人机和虚拟现实拍摄项目已经为我们所用了,我们的许多摄影师同时也是训练有素的摄像师。


图片来源:Christian Sinibaldi for the Guardian


    即便有时候照片对于一个新闻故事的呈现并不是那么不可或缺,它依然是视觉故事讲述最有力、最容易实现的媒介。我们现在都在手机上轻松消化短小的碎片新闻,这种阅读习惯的改变恰能发挥好照片的优势。
    你对那些愿意追随你的脚步的年轻摄影爱好者有什么样的建议?图片编辑或是摄影总监的工作,对人格特质或是能力技术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吗?
    过去的二十年来,我参与历史性事件的报道真的收获颇丰。我很幸运,每天我都能在工作中找到挑战,发现乐趣和惊喜。我也很荣幸能和一些全球顶尖摄影师们合作。我很享受欣赏照片的过程,时常被一些原创性的拍摄手法所惊艳,也为新闻摄影的灵光一刻而颤栗。我会毫不犹豫地建议大家将图片编辑作为职业生涯的一个选择。
    不过话虽这么说,我认为新闻方面的训练还是有必要的,因为我们必须意识到一些重要的原则,比如说法律问题,又如报道的职业道德,和文字报道一样,新闻摄影也必须遵守这些准则。我不认为审美直觉可以完全后天习得,但它是可以不断精进的。对任何初出茅庐的图片编辑,我的建议是你们应该多留意那些打动你的照片,因为它们很可能也会与读者产生共鸣。一个好的图片编辑要有能力将图片与读者连接起来,吸引他们走进故事。另外还要寻求具有原创性和高质量的照片,核查事实,总而言之,一定要真实。
    编者按:贯穿本次采访的图片来源于《卫报周末版》(Guardian Weekend Magazine)的一篇封面文章:《格伦费尔大楼阴影下的生活:邻家的摩天大楼》(Life in the Shadow of Grenfell: The Tower Next Door)。

翻译:马昕
来源:LensCulture
原标题:How Has Breaking News Changed? Thoughts from The Guardian's Photo Department


来源:再见巴别塔

编辑:马晓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