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周慧晓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级周慧晓婉专区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0:07:11 | 只看该作者
我能不能自己养活自己?
       新东方始祖俞敏洪的一篇文章《22岁是人生的分界线》后,文中提到,比起国外,中国的父母不能够较早的让孩子经济独立,但是,22岁作为人生的分界线,这之前,父母供养你的一切可以被视为责任,可是在22岁以后,大学毕了业,你不能够在依靠父母给你一切后勤保障,不管是读研究生还是继续深造,还是工作,如果多花父母一分钱都是不应该的。看完以后,真叫人感触良多,现在的我们绝大多数都还在依靠父母,这种衣食无忧的日子是上辈子积来的福德吧。22岁以后,我会有钱来养活自己吗,我真要狠狠地打个问号。

我很赞成其中一种说法,如果你要选择读研,让父母再为你投资把自己变得更加有价值,那就和父母开一张借条,并且以同期银行利息来计算需要向父母归还的钱的数目。22岁以后,我会不会有自己的一笔钱来经营自己的生活,有时候想着就会陷入一种困惑,毕竟这么多年以来我已经欠了父母太多。

血浓于水的亲情在金钱面前往往会画上一些有损感情的符号,比国外更重视亲情伦理道德观念的中国,对家庭关系的维系紧得让父母不能轻易对孩子松了手,父母始终心疼孩子,记得小时候只要一撒娇,自己想要的最终还是会来到身边,伸手要钱的时候父母都会无私慷慨解囊,从幼儿园的5角钱买娃娃头到小学1块钱买零食,从初中高中每月50元的“消遣费”到如今几百块钱一个月的大学,孩子年纪越大给的越多。“自主磨砺,才会让生命熠熠生辉;宠溺优渥,只会让人生暗淡无光”,这些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少了那份拒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勤勤恳恳。我实在觉得以后还要父母来帮着你养家糊口,那是多么的无地自容。

一提到要去外面的世界深造,妈妈总说,只要你有能力去,再多的钱妈妈也支持你。父母总是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想让我们走的更远更好,我们往往也依仗着这个坚强后盾,看不清自己欠下父母的债。22岁的时候,我会养活自己吗?哪怕读完研就业以后,我能有更多更多的钱来赡养父母吗?这些问题是不得不考虑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把它作为一个标准,不断的警醒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进。不想一辈子没出息,一辈子长不大,一辈子窝囊的我们,在22岁以后,真的应将原来的一切依赖关系都割断,走进社会昂首迎面向风雨。

如是再次伸手向父母要钱,会少一分理所应当,多一份压迫紧张,写下一个约定,哪怕是赚来极少稿费,哪怕是深造途中不断积累的能力,都与父母约定好,我会自己养活自己,我会有能力来孝敬您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0:11:18 | 只看该作者
      提篮春光看母亲,回眸来路花芬芳
                                  ——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
旭日一转身变成了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了白发,不变的是华夏大地传承着的中华儿女的铮铮风骨,她他们簇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带走浮华,留下厚重,提篮春光看母亲,回眸89年的来路——花芬芳。
                                                              ——题记
中国共产党的脚步,载着悠悠岁月,载着中华亘古久远的山水胜景,载着中华儿女不朽的诗篇,从历史流向未来,从未来流芳于久远。朝朝暮暮,我们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迎大海日出,送戈壁日落,翘首于巅峰之上,写下中华民族的强大。
89个年头,依稀记得,古老的旧中国,求和、割地、赔款、租界……是时国已不国,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太平天国扬起了猎猎旌旗;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涤新淘旧、再造乾坤;孙中山砥柱于革命中流要为人间争正气……可是,“改革失败了又失败,革命成功却很快夭折”,谁来拯救遭劫于人寰的四万万同胞?谁来带着人们走出这个泯灭理想灰色时代?谁来救救云凄海咽,地暗天愁的祖国妈妈?
终于,1921年7月23日,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射出一道绚烂十足的光芒照彻黑暗的深渊,传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样一个全新的党,亮出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揽民族大义于肩头,让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猛然睁开了双眼。
曾记否,南昌起义的长缨,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燃,义无反顾的二万五千里镌刻着多少共产党人精忠报国的誓言;曾记否,八年抗日救国的金戈铁马,中国共产党率领着英勇的人民纵横飞奔,在枪林弹雨中将侵略者赶出神州大地;曾记否,为让全国人民站起来,挽狂澜,定国运,覆灭蒋家王朝,至今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号角仍回荡于林间、响彻于山谷、震撼于云霄……
英勇果敢的杨靖宇死守党的秘密,何等忠贞不屈;面对敌人铡刀的刘胡兰视死如归,何等大义凛然;鞠躬尽瘁的焦裕禄为人民服务弃疾病不顾,何等大公无私;依稀记得孔繁森走遍穷困之地的步履,依稀记着寒江水带走了孟祥斌这位壮士的生命……直至今日,每时每刻,我们都能看到中共党员奔走在社会各个边缘,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福为民所祈,让世界得知,我中华儿女在一座明亮灯塔的照耀下,在颠簸震颤中从未停下脚步;让天下识得,何为巨龙!何为华夏!
是南海边画的那个圈,让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一国两制”的伟大蓝图勾勒了“港澳台孩子”回家的步子;是抗洪救灾、抗击非典、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华夏儿女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挺起脊梁,拍了拍胸膛,用举国上下的营救、感天动地的驰援,让天下人目睹我们用泪水浇灌希望。须臾间,中国人的足迹,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不由地,中国人的步伐,登临了巍峨的珠穆朗玛;自信地,中国的强大,在金融风暴中化为一株茁壮的松柏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08年的北京鸟巢,当年的埃菲尔铁塔”,盛大的奥运会映射着这个国家的璀璨辉煌;如今的上海世博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民族,一个党的强力,让人说不完道不尽:“一草一木一中华,一山一水一天涯。”……是我们跟着中国共产党的步伐从不彷徨,是我们饮着89年传承的仙露琼浆不曾迷茫,拾起我民族的希望,如梦谣般终日吟唱:用中共之歌动人,听者有泪;用中共之心动人,行者无疆。
我们有幸生活在党和国家的呵护下,让自己骨子里的纤细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如今,伟大的母亲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周岁,你是否对中国的未来,党的明天有想为之奋斗的情不自禁?让我们珍惜时下生活的风尚,随着党的步伐,建设,发展,和平,安定……为中国的未来铺叙锦绣文章,为中国强大昂首渡沧浪。
    无需置疑,献给伟大母亲的生日礼物,就是用我们的双手将她装扮得高洁而温和,妍丽而尊严,雍容而自在,让人品味母亲用如椽巨笔勾勒出的壮阔醇美的万千气象;让华夏这片佳水佳地,永远地,春有万亩菜花,夏有十里芙蓉,秋有鱼虾满仓,冬有暖暖春意满堤塘。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0:14:27 | 只看该作者
西 游记珍   藏
——西藏游系列杂记          (婉柔)

Capture  1
   
带着一颗激动的心情,怀着进藏的憧憬,被家乡的炎热赶了起来,在黎明破晓之际我们这一行人就登上了去西藏的旅车,朝着心中那一抹神秘前进。
我选择进藏的原因很简单,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增长见识的说法都过于老套,其实也只是想在这短短的九天获得一份虔诚,这是所谓的最高境界。
当人取一片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并不简单局限于感叹一句风景太美,不拘此行。而是心中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无法形容,或多或少总是会让你的心胸变得开阔很多。物质生活日益增长的今天,要想在世俗汪洋远渡而不触礁,就算你再清高,再有两袖清风的傲然,其实还是多多少少受到了干扰,而这个时候,要想把自己拉回来的,无疑会依靠两样东西——奇妙而又深邃的:自然、宗教。
宗教这个东西,相较于自然来说要复杂,存在着你的信仰问题、信与不信的观念、自我约束与放纵的徘徊不定。而人们选择散心和躲避喧嚣的方式多是“发泄”给自然,毕竟我们和大自然母亲的接触要简单纯粹,将心融入自然、讲情撒进山河的形式总是让人去找寻到心中那份怎么也失不去的境地。然而西藏这个地方,这里的民族同胞,更是有一种更高的境界和虔诚,那就是将自身、宗教、自然这三者融为一体,真正地神圣每一寸光景,从不亵渎任何一缕灵光,不放过将一丝灵念刺入心中的机会。
说实话,现在的我青睐的是东部的城市,回首过往走过的地方多是西南、西北地区。一直也来,直至现在我也猜不透,为什么大人总喜欢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看高原、游草原、就算是再高的海拔、再险峻的山峰、再艰苦的旅游环境也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这些偏远地区,我钟情于东部地区的生活节奏,吃香喝辣,血拼扫货,真正浸润在现代都市化的生活,而不是多多在这些较原始的地方想方设法防备高原反应。这个观点,在我今天下飞机时看到湛蓝无杂质的天空,万里无云的清新气息的那一刻得到了肤浅的答案——原来生活的本质是想人在经历沧海桑田、宦海沉浮、世态炎凉的五颜六色后,仍能够回归到最本质、最真实的纯美质地,返璞归真。
下飞机以后,在导游的热情接待下,一行人决定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去体会一下他的雄伟壮光、阔达有力。其实在西藏的每一米旅程上,你总是有一种开阔感,同时也不禁察觉到山路十八弯的昏眩,更是看到偶尔的小村落,总体是人烟稀少的景象。比起大城市里的摩肩接踵,这块圣地是有幽静避世的资本的。而这个资本,却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体会到,去珍惜它。弟弟看到一篇比较荒芜的地方,就有了在这里修一幢别墅的念头,然而这个念头却马上就被自己的内心扑灭,说:“可能吗,住这里,周围又没有超市又没有网吧,要我怎么生活下去。”毕竟现在的我们现实了很多,生活的基本需求条件也是与日俱增,不会再做不切实际的梦,就算身心再怎么追寻陶潜般的隐居于世,崇敬那份悠然现南山后采摘心中之菊的坦然,然而时代的脚步、追求生活的虚荣的利益驱使让我们不得不杨帆在尘世中不断追求,为怎样把日子过得更好而不停盘算,要不,比城市宁静的多的农村,为什么留不住那么多双农民的手,而是将他们的脚步不断催促,进城、打工、成为城市居民……
西藏这个地方还是有自己的灵药,不,单单就说林芝这个县城,它总是无声地用景色感染来感受它的人,总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至高境界,因为细听河流的声音,感受云风里去的气息,只要会将自己投入,只要会这里温情的和风的述说沁入心脾,你会自然而然地看透很多东西,更是学会了自省,为自己的思想和追逐定一个位置。当然,也许这种观点听起来过于抽象,但是人一定要知道,眼见不如心思,物质不如精神这个道理。总是谈着要辩证地看待每一个问题,我也承认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但有个最基本的道理,世间万物,如你能深入,定将得到一笔无价之宝,其受益是不可估量的。
这是九天旅行的第一天,然而这一天是最至关重要的。书上曾经说过,一个地方,一个事情,一天时日,对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开始的那一刻,你决定用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她倾诉,无论是喜是悲,都将决定着最后你和她将走过的路程,将经历的所得所失所感。这篇游记,更是定义了我的写作中,将告别孩童时期的流水账,确实能够真正从自己的心路出发,踏踏实实地总结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这么多个字眼,旨在告诉大家,告诉自己,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能够独当一面的魅力,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质素和气息,而西藏,就是一个让你攫取虔诚的地方,反省自己内心的地方,融入它,我相信会有一种力量,陪着你在世俗海洋中握着自己的船舵,尽管惊风骇浪,也不至于触礁。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0:15:01 | 只看该作者
Capture 2
     讲美水胜山
这一天,多数是在车上渡过,林芝到拉萨的500多公里可不是说来玩的,七八个小时的车程也是不可避免。其实,今天晚了下来,比昨天充实得多,有趣得多,也更是让我坚定了昨天的那种找寻意义和神秘的信念。一路上,总是少不了四样东西的陪伴:蓝天,清水,白云,翠山。从进藏的那一刻,这四样东西就没有在离开过我们,并且不放过一刹那的时光,在人们眼前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总是想将自己的全部映入人的眼帘,萦绕在他们的发虚之间。这样的想法或许主观了很多,要知道:自然本是无意,然而是人有心。
我们先去了一个叫卡定沟的地方,说实话,这里的价钱比昨日的大峡谷是要便宜得多,但是景色比那里有趣得多。在这里玩,丢下了那种什么地方都不可以亲力亲为的无奈,告别了做观光车的单纯,走出的是自己的脚步,照下的也是每一个随心所欲的“在这里来一张”。但是我们三个青年,探索到一条较为隐蔽的路。走到里面去看到了一个无人的房子,蛮有武打片的江湖感。这个地方,又是西藏独特富有的隐居山林处的幽静质感,比起城市的高楼大厦,似乎是两个极端,也无疑昭示了人对生活的两种选择:单纯简单与繁杂琉璃。卡定沟这里的山林,多是被人想象虚构为一些神像、动物、意象物,听到解说员的讲解也多多少少感到了其中的一些牵强附会,这里的意象比不上云南石林,因为在那里任何虚构的想象都有“天然来雕刻”的资本。自然的东西,构成的神奇在每个人看来都是自然,也自然会产生共鸣。或许旅游地的开发,为了多少有一些更为吸引人的景点,人都会学会刻意,正如当今的炒作,要做出亮点勾引你的眼睛,吸引你的注意力。
这点是我所不赞同的,或许它违背了大自然的本意,正如写作一样,太过刻意的文字总不会给人心中自然而然的舒适。商业化的时光步伐,需要的是更多人想出商业的对策,不能够说着怪得了谁,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是毋庸置疑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自然或许希望我们去探索它的神秘,其实“一草一木一江湖,一山一水一天涯”,任何一景物,就是要勾起你自己的独特想象,在附和别人虚构的同时,更能够攫取到在这景物里自己想要的,真正对自身有用的才是目的。在卡定沟的金色光芒的山尖,我们注定的只能是仰望,谁有那么大的勇气,或者有不得不得需求去登上山顶,真正和阳光接触。我想,就算你到了山顶,面对金色的光芒,或许只会为它的过于绚烂闭上双眼,正如一路上被炽热烈阳烤晒,没有谁说了一句:“阳光真美,阳光真舒服。”
所以,一路的旅游更是也会让你体会到人生之旅上所包含的无数矛盾。能够两全其美,实在合拍的机缘巧合实在是少,感叹世事无常的秒数也真是很多。到了一个叫巴松措的湖泊,你才会感受到一种讲美水胜山的感觉。山水本为一体,要拆离比较谁更美的话,人也是各有各的看法。自以为,讲美水胜山,难道不觉得?水比山更是亲近人,山总是宏大得遥不可及,而水较人更是一种平易自然,山总是给人仰视,水总是给人俯瞰,你难以摸到山的顶峰,但是总是很容易被水的柔波感触。总之,希望人有上善如水的宁静,更是要懂得采掘山的那种宏大幽静,将这二者融入心中,相信你也有一番高原的情怀——意犹未尽。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0:16:09 | 只看该作者
Capture 3

水旅游文化

来到拉萨,乍看之下还是体会得到西藏的贫穷与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日子比不上我们的条件优越,但是也有一种情怀,一种气息洋溢在这个城市的上空,感染着到这里来的每一个游客的心灵。一进拉萨城就可以看到布达拉宫的远景,以前在电视看到的布达拉宫总是一阵金碧辉煌,不只是在室内,更多的应该是外表。在我的心中,布达拉宫总是一座金殿一样光芒万丈,总是以为它在山尖上无限接触着日光,所以找了半天也没有将这座宫殿映入自己的眼帘。在一阵张晃和紧张之中,带着害怕错过的紧张,而在车窗中的远处的布达拉宫,看到的时候总是那么的安详,红白相间的宫墙,庄严肃穆的宁静,耸立在拉萨城市建筑之林中,人的心中也会有一番的神圣的宁静。
看到布达拉宫后,你更是想目睹他的风采,在车上的远眺的确是太远了,太不满足了。拉萨的任何建筑都不可以比布达拉宫高,正是这样她才可以这样的醒目,相起我们生活的城市,已经不再有这样的迷信和彰显神圣的习俗,更多的是比那层楼建得更高,比哪一幢房子建的更有气派,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想一想返璞归真,或许也可以找到一种原始气息,放满商业化的脚步。
谈起商业化,这也使西藏这个地区充满了让人难受的无奈。今日的旅程,我们少不了“要钱者”的陪伴,而在这些伸出手向游客要钱的人,多是藏族的中青年,老者都不占多数,让人情不自禁的有了一种悲哀,年纪轻轻有手有脚为什么不自力更生,那一句“给点钱吧”带了不少的理所应当和自然而然。更大的可悲是,这些要钱者的身影中很多是小孩,利用可怜的童真对游客伸出手来哀求,最小的心灵都萌发了从小要钱生活的念头,就算我们给的钱再多,就算我们倾注再多的爱心,他们不懂自己去耕耘,自己去奋斗为谋求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我们的钱和爱心不足以让他们过得更好,解一时只需算得了什么?有的只是让这个地方贫穷的人永远贫穷,永远跟不上现代城市的步伐。
西藏的旅游是有一番美景,但是你是不能够抱太大的希望,这里的很多景点门票就很高,就连晚上的一头烤乳猪竟然要价到了1500元的地步。让人难以置信,这烤乳猪并不大,仅够几个人吃,西藏收钱的水分让人有时候总是心生不快,在这里谈山谈水谈美景都是一种不亦乐乎,但是只要一和金钱挂钩,很多事情都有一种油然而生得不愉快。但是这里的人很有草原的耿直心胸,今天这个更新了的导游更是意气非凡,他会将自己知道的很多和关于藏族的只是告知大家,不像前几天的导游有的仅仅是态度。很多风情人文的竟然不曾提及,想考导游证的我,在这里也可以找到一些提警,也明白了一个导游的义务,将那种想告知游客的心情,想与旅程的同伴心连心的目的连在一起,成为现实。昨天的导游,有很多基础知识走不清楚,连西藏的面积都不曾弄清,更夸张的是连自己在的公司都说不清楚,这是怎样的不可思议。提到当时他想告诉我们藏族人为什么不吃鱼,然而却拉开了话题讲了一大堆关于葬礼的问题,总是让游客好不容易激起的好奇心被找不到答案画上了一个句号。导游重在活跃旅途的气氛,今天这位名叫巴桑的导游就不一样,一早就给我们唱了一首西藏原生态的歌曲,激起了我们对今天旅程的期待和激情。他其实身体不适,但是总是用一种职业精神和对游客的友好支持者这一路的欢笑。在最后,我们一路上欢声笑语,总是给了今天一个完美的交代,给了大家一个完美的回忆。
在西藏旅游,还有一个感触就是可以体会到这个地区的大。这几天以来,很多时间都是坐车度过,偶尔下车浏览一下,流连一下西藏的特色景点,但是翻山越岭,也给了高原旅游的我们也带来了很多不适。今天挑战的5019的海拔高峰,给人一种人生自在挑战的道理。凛冽的风随着人的发尖,刺骨的寒冷也让人深刻体会到高原地区的环境恶劣和生活的艰辛。或许,我们应该有一种去挑战的勇气,
无论面对旅途还是生活,无论面对困难还是挫折,都应该有笑容和勇气。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0:16:53 | 只看该作者
Capture 4
营造一个伤天 他非要吃烤乳猪

今天却是一天伤天,虽然享受到了布达拉宫的宏伟壮观,目睹到了这里的神圣和感化人的一幕幕。但是总是夹杂着很多不愉快。
其实,我应该这样说,这一个旅途上还是有很多很多的不愉快。西藏这个城市是有很多记忆,但是有一部分是挥之不去的不快,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总之每次提到价钱和价格,人都会很不快。这里耍起一切都是一种水感。
在西藏旅游,你不能期望太高。这次的旅行有很多让我实在不满意,因为有很多事情是让人无可奈何的。有很多不开心我并没有记录在前几天的杂记中,这次有三件事情着实伤了我:580元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门票,1500的烤乳猪,然后就是发生在今晚上的藏餐表演。这些东西都是贵的没有价值的,我更生气的是团队中总是有一个人要一意孤行,说难听一点,“西藏这边的自费游本来就坑人,更可悲的是你被一个带你去被坑的人为伴,”这是多大的悲哀啊。说实话,这次西藏游,很多钱都像是烧纸钱一样去无影。不是我心疼钱,我觉得旅游应该是一种随心所欲的享受,中国人的委婉不好拒绝太过热情的人,可是买了更多的遗憾和悲哀满载心中。拿今晚这200块钱来说,我就吃了一块肉,一点西瓜,我这回超的可真是豪华团。使人想起都会很不值,别怪我不坦然,我只是看不下为什么不准人拒绝,为什么有些人都要强迫你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这恐怕是我们跟自然美景、人文景观最大的隔膜和距离,总是少了舒心,多了强迫。
我们应该跟随的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例如你并不喜欢吃粘粑,不爱喝酥油茶,为什么非要因为某个人来到这里,买个难受?以表演的名义我大哭了一场,其实都是心中的真实情感倾注。要知道,任何表演都是要有感情基础的,人不可能没有感觉而是用表演二字敷衍过去,只是有些真实情感碍于伤了感情,说出了真实的感受,就用它来掩耳盗铃。哎,过去的就过去了,为什么偏偏我总是要它过不去?大概是缺憾吧,只有用一句话来安慰自己:人生就是买个体会。上一次当,必须要你亲力亲为,你才会不去做下一次,才会没有下一次。真的,是这样。
但是,景观永远是可喜的。在你难过揪心的时候,总有自然来包容接纳你。今天主要以人文景观为主,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令你心生荡漾的事情。说实话,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的旅游很是累人,但可想藏族人以一种怎样的坚持和虔诚叩首跪拜,来到这里,尽管路途遥远,山也迢迢,水也迢迢,但是,人活着就是一种信念,相信,有一天他们祈求的愿望都会实现,会有神灵和佛祖庇佑人类幸福安康。
布达拉宫里是金碧辉煌的,在这里看来,黄金多的仿佛没有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沾沾灵气,看看景观,在这里的人们都是那么的平和和激情。在了解人文景况时的倾听讲解,不如平时争论时的浮躁激动。在朝拜神灵,触摸灵物时的激情,不如平时泰然处之的平静,而是一种迫不及待,强迫内心平和宁静再和神灵进行心与心的交谈,这也就是人这个生物的一种特点,对求知,我们总是渴望。对得以庇佑,愿望成真,我们总是争先恐后,虔诚祷告。
这一天,有过酸甜苦辣。最没遗憾的是终于一睹布达拉宫的神秘,最有遗憾的就是干了自己不想干的事情。其实没关系,在这个五颜六色的大千世界中,我们都是在尝试,都是在接触,尝试我们没有试过的东西,接触我们不曾了解的事实。一程路,一里行程,会教会你很多人生的真谛,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相信我。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0:17:47 | 只看该作者
Capture 5

阳光到来,却有人上演要钱记

总算是阳光的到来,不期而遇。应该这样说,有一句话我总是用在文章当中:一花的枯萎荒芜不了整个田园,一星的陨落黯淡不了整个星空。人总是要多一点希望才行。
说说今天吧,虽然前往的这个城市充满了干燥的气息,干涩的嘴唇、鼻腔是这几天一直陪伴我们的。但还好让人渐渐适应了高原,丢掉了在高原反应阴影下的失魂落魄。这是一种庆幸,一直以来,我就认为旅游一定要去一个舒适的地方、一个心旷神怡的地方,前几夜不适应高原的环境造成的彻夜难眠,让我不自然地开始了倒计时,有了想尽早结束这段旅途的念头。而在你习惯了以后,也会被无所谓冲淡自己的情绪,回归到旅行的本身期待和尽情享受。
西藏这个地区真的是很大,沿途就可以发现很多地带都是没有利用价值的。这就是悲哀之处了,每次感叹我们国家地大物博,面积世界第一,而耕地面积仅仅只够三分之一的人口利用,这是多么遗憾。藏族人的生活条件的艰苦是你一路都可以体会得到的,当然,艰难的地理条件他们的生活很难谈得上锦衣玉食,而就在这个情况下,出现了一路上都有藏族人伸手向游客要钱的情况,要的让人不可理解,深思之后更是难受。
要钱可是今天最需要一写的东西,这几天的旅途,我没有少听“给点钱吧,求求你”这声音。这种理所应当,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变成了一种强迫。没道理的收费例子比比皆是:景区厕所、路途厕所挂着公共厕所的招牌,而“公用”那两个字早已失去了自己的意义,转而收起了贵族厕所的价钱,两块一人次可真让人觉得不值。上厕所这个还找得到一点理论认证,下面的事情就更让人无奈了。拍景的时候,在一些无理藏民的设计下失去了山川河流一切自然景色属于国家的明文规定。难以相信,你只要照的景色中有了牦牛的身影,他就要找你要价,一头牦牛一块钱。懂得这样来利用肖像权的他们不知道是明智还是可悲,这无理取闹的要价总让人对这里的人、对这个地区或多或少有了遗憾。
最“精彩”的一件事还是要属今天几个藏族孩童上演的“要钱戏”,这一路上,我们没有敷衍过藏族孩子要钱的要求,在他们的泱泱哀求总是过不了同情心的关卡给了他们一些爱心。可是钱的孩子真的可以用“天下乌鸦一般黑”来形容。实在是太多了,这些孩子貌似已经将伸手要钱当成自己的职业,说明确一点,层次应该到了专职的地步。今天在孜拉限的纪念城堡留念时,叔叔一下车就被一群藏族孩子为了起来,他们的平均年龄都不超过10岁,当然和平时的要钱孩子一样,都是破旧的衣物,杂乱的头发,带着一抹高原红,睁大眼睛,摊开手掌:“求求你给我一点钱吧,求求你,求求你……”叔叔拿了五块钱给他,谁知他丝毫不松手,扯住叔叔的衣服:“给我十块的,我要十块!”这样一说,就让叔叔和围观者纳闷了,很少见过施舍爱心同情还有个标准,受施者还要开个价、出个要求。这句话多多少少干扰了爱心的温暖氛围,叔叔告诉他,“没有了。叔叔没有十块的。”结果那孩子一下像疯了一样,用拳头用力捶打叔叔的胸膛,使劲拉扯着他的衣服,死活不放过要的那十块钱。为了少生事,爸爸在一旁拿了十块钱给他。本以为这样就息事宁人,谁知前来要钱的孩子越来越多,一个黄头发的藏族孩子,带着一种凶悍的混混气息,伸出手了向叔叔要钱,叔叔想拒绝,他竟然就一直围着他不让他走一步。叔叔只有拿出一些零钱给他,这个打发完了以后,一个小女孩更是夸张,干脆坐在地上把叔叔的腿抱住,开始哀求。这下叔叔真的不耐烦了,“我们刚刚已经给了那两个孩子那么多了,你让他们给你分点”,女孩丝毫不懂,哪怕叔叔抬起自己的腿她依然认定了这个钱,丝毫不畏惧。这一番你必须给我的架势让很多人都感到汗颜,爸爸在一旁威胁到,“怎么能这样强迫人,还有没有人管?”周围的几个孩子都默不作声,这个女孩就这样死死抱住,叔叔只有再拿出包里的钱,给五块不够,只有给十块才打发走了她。她走了,让周围的人都再说这些孩子没有素质,没有道理,难听一点就是没有家教,不要脸。谁知又来了一个,这回还使用同样的招数,死死抱住叔叔的腿不放,说叔叔一看就是香港来的很有钱。同行的人简直都被这一幕“要钱记”气疯了,拿出手机威胁那些孩子说是要找警察,可是这些孩子一点也不怕,自然地伸出手,继续哀求要钱。叔叔又无奈又生气,眼看这些小孩明显都是一伙的,给刚刚渔翁收利的那几个孩子说,“刚刚已经给了你们很多了,就够了,你们给他分点,把他带走吧。”当然,旁边的孩子就看着同伴成功,装作不认识,这个孩子也急了起来,使劲摇着叔叔的腿,你今天不给钱就走不了。
百般无奈之后,叔叔还是那除了包里最后的几十块钱,这个孩子更是无理地去抢,竟然都有了抢钱的动机。这让站在周围的人都义愤填膺,终于拨通了110的号码。这下钱全部都被这小孩抢了过去,摆出一副伟人的姿态,谢谢了叔叔一声,施施然地离去了。我将这一幕拍了下来了,刚刚要钱的那个藏族女孩过来伸出了手,“姐姐,你照了几张相,一块钱一张藏族孩子的相片。”天下哪有这般道理?当时我就很生气,想不到这孩子还这样无理的理所当然,“我告诉你,刚刚我叔叔给了你十块钱是吧?我照的照片远远不值这个价那!”她见我气急败坏的样子有一点点退缩,马上又转换了语气和态度,“姐姐,求求你给我一点钱吧。”哎,又是这句话,我斩钉截铁地说“没钱”。她见我这般坚决,也就没有迎韧而上。
这次“要钱记”,叔叔和爸爸一共就给了100块钱。被这样缠着的游客绝不占少数。眼巴巴地看着这些无理的孩子,他们早已丢下当时哀求的表情,换做数钱的老板样,实在让周围的人都很不满。后来警车开了过来,这些孩子老练地一阵风跑,跑过追赶。似乎这些孩子都成了要钱专业户,警车早已经清楚了他们的路线追了过去。两个孩子坐上了三轮车满载而归,还有两个被追赶的也不知道走进了哪条羊肠小道,就这样消失在人群中。
警察仿佛也捉住了他们,但是没有任何解决措施,只是过来告诉我叔叔他们家人口很多,只要没有被抢钱就没事。其实大家也都清楚明白,要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是难上加难,叔叔只有向警察反映下情况,告诉他们真的要加强管理,否则,这里将不再是景点,而是人人都不敢下车的绝地。
这个事件已经算是给人烙下一个印记,让人觉得实在是心有不快。同情,爱心,是这个世界需要的。可是这样发展下去,试问还有多少人愿意继续无私。这种强迫着献爱心的行为真的让人觉得可耻。就像我前面所说的,这样下去他们只会继续穷困,可悲的是一旁还站着他们的父母,在他们拿到钱以后即便交到家长的手上。一个地区的文化落后或许就是这样从小的教育引起,家长教了孩子们一个简单的求谋生计的办法,可有没有想到,这样可能会要一辈子,要一辈子都是穷。
其实他们可以干的事情很多,这个时候按理说应该是上学受教育的年龄,就算国家政府的政策辐射不到这些贫穷家庭,他们可以去培养技术。就算地是干枯不长生物的,就算这个地方的土植物不能生长,他们可以养牛羊啊;就算他们家里贫穷买不起牛羊,仍然可以想方设法学一门技术。哪怕是唱歌来要钱,至少也有一点点汗水的夹杂,有一点要钱的意义。唱歌不行还可以学画唐卡,还不行可以充分利用藏族的特色,投入到这突飞猛进的旅游业的发展中难道还会伸手要钱吗?为什么,他们就想不到这一点呢?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0:18:28 | 只看该作者
Capture 6

归乡的号角


这是一天的车程,我们要从日喀则回到拉萨,再坐上归乡的火车。
在车上,所有人终于都丢下了高原反应的阴影,一路上讲着趣事,谈笑风生。是这样的,没有交流的旅游注定是孤寂的,人,总会在只是观看景点、睡觉养神中尝到旅游的缺憾和悲伤,而一路的说说笑笑,造成的效果也是截然相反的。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人的旅途很需要一个伴。
这一天沿途路过了两三个景点,大多数都是让游客购物消费的。任何旅行社都会有这一招的不是吗?图中我们路过了一个天葬台,据了解,现在藏族人绝大多数都是进行的天葬,这个葬法在汉族人的心中提起都会觉得比较可怕和胆怯。由天葬师将人的尸体分成很多块,并且将肉都刮干净,在上面抹上酥油,吸引秃鹫的到来将其食尽,在导游的介绍中,不难得知很多人都觉得这种方法很残忍,而在藏族却是仅次于塔葬的一级葬法,很多人都希望天葬师能够将尸体分得很好,若是秃鹫吃得越光,也就代表着这个人身前做的好事越多。在半山腰上,我们见到一辆车,或许正是运送尸体上这个天葬塔,进行这一仪式。由于规定我们不能到现场,更多的是害怕我们看到这一幕感到惊吓,于是我们只得带着好奇目不转睛地仰视着山尖,藏传佛教总是这样的神秘,有很多习俗和神奇让人不由得想去弄个究竟,可是,有很多个究竟又有谁能一一解开呢?
究竟?这个问题,很多神灵,谁能够确定一定没有?并不单单是迷信的问题,人的命运绝不是光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很多人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极端主观的看法,但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你就难以回答:你为什么是你自己?为什么同样的投胎我们会有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命运?为什么生命中总有那么多意想不到,为什么世界这么大上天总要安排你和特定的人相逢?……有时候,想这些问题的时候难免想钻牛角尖,没有答案啊。我认为,哪怕是科学也都不足以讲述这些问题的原因。其实,任何宗教和神灵都有他们的灵验之处,我们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佛祖感化了人的一生,让人总是有信念和希望去生存,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绝大数都是很迷信的,而迷信这个词被提一提的总是变了味道。用虔诚吧,是一种虔诚吧,当转佛殿的时候,人总是最安静的,安静的是一种共鸣,希望与佛祖心心相通,表达对他们的极度崇敬,并且求到神灵的庇佑。
在日喀则的寺庙里,佛殿前总是上不了一挂钟。这个钟挂着一个金属棒,人摇着这个金属棒将钟敲想,以此求到佛祖的保佑。很多人都会选择不同的敲法和次数,一些人摇了3下,一些人也只有响亮的一声。导游说,寺庙是最可以看出一个人贪心与否的地方,钟敲得多就可以看出人的贪婪,敲多了说不定神灵就会厌烦。这也不无道理,可是,我和母亲这些年来没到寺庙都会敲三次钟,我们并不是贪婪的人,因为心中有一个想法和信念,一是敲钟不能够随意,三次是表示对神灵佛祖的尊敬;二是用三声钟响想和佛祖尽快沟通,希望他能够看到我们的虔诚,听到我们的祷告;三是总想这样,总想告诉人世间,我们心中有佛,会按照神灵的指示,在他们的眼中,我们更是会谨记钟响的警醒,好好生活,多多积德。
对宗教和神灵,我一直保持着虔诚和尊敬,我相信他们可以用他们的仁慈感化天下苍生,免除芸芸众生的苦闷和灾难,更是让大家记住佛德,完善自己本身。日后的日子里,我更是要记住佛祖神灵的仁慈,对我的百般庇佑和眷顾,做好自己,心中有佛,行而为善,做而多德,满目青秀,幸福一生,终会得到人生的舍利子,绝不是戏言。
母亲在这要上火车的前一天买了一串藏族的灵石绿松石。价钱是昂贵了一点,开始我也不是很赞成。但是转过来一想,这灵石或许真能够有庇佑的能力,更是买到人的虔诚和信念,这是最难得一点,也是我们要相信的,世间有佛,在看着你,若你积德,若你心中有佛,再加上自己的力量,人世间就是天堂,你就会幸福!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0:19:03 | 只看该作者
Capture 7

青藏铁路,我现在是在青藏铁路上。

   
一直以来,我就很喜欢坐火车的感觉,正如老师说过,在火车上人可以学得到很多。很多人都认为,坐火车是一件舟车劳顿的差事,但其实,这里面是很有哲理的,我特别喜欢听着那个嘟嘟嘟呜呜呜的声响,总是有一种归人到来的感觉,有一种翘首盼望的期待感。而现在时日的发展,我已经很难听得到我喜欢的声响,全封闭的空间,仅是有一点摇动的小声响。不知道封闭的声音,是不是封闭了人的心声,还是丢下了以前纯真的古老,追寻现代的方便?
昨天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一句很有感触的话,没有希望就不会有失望。这句话究竟是不是对的呢,很多时候想过是这样。就算是没有尝试过,也不会也有挫折跌下的遭遇,这不是好的吗?但总是会有人生碌碌无为,没有经历的缺憾吧。
人生就是要奋斗,青春就是要张扬,这是我一直以来坚信的观点。是这样,是这样吧,为什么要出生?为什么要来奋斗?人做很多事情或许根本不知道要得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像我现在在青藏铁路上一样,总是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哪里。而做很长久的事情,是会有追求,但是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总是会有彷徨和迷茫。
谈谈青藏铁路吧,我一直以来带着憧憬和向往的心情,我知道这条铁路对国家、对家庭意味着是什么。雪域高原通往内地的一条铁路,不知是铁路,而是血路。很多人为这条路付出了很多,也在这里洒下了自己的汗水与血泪。冻土层深厚、高原海拔缺氧、地形险峻,占尽了所有的不利。可是路是人走出,总有人会把这条路修得出来,让这些地方连成一片。这个铁路,真的就如歌中唱的一条天路。多少人付出生命,高原修路,会使多少人丧失了自己的生命,正如成昆铁路一样,想当年多少人为跳进大渡河打桩,就是壮士一去不复返。风萧萧兮易水寒,感谢这些人用生命堆积起来的奇迹,我们走在路上,心里记着你们。

    夜晚伴着轰轰隆的声音,人却久久不能入眠。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0:20:12 | 只看该作者
     莫叫师爱辜负
有持灯引领的老师,就会有美丽的小路;有美丽的小路,就会有求索的脚步。
                                                     ——题记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这首如梦一般耳熟能详的童谣,你还记得吗?还哼唱得完整吗?无疑,直到现在,很多人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时,定会心一震,情为之一开。静下心来,回眸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总感觉到这条路的每一寸中,都有恩师那温暖高大的背影,万里无疆的爱,附着那千言万语的叮嘱,萦绕在我们的耳边,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小时候不懂事,对老师总是心生胆怯,也有些许埋怨。以为老师是只会布置作业的人,束缚学生自由、严厉斥责学生的人,或是一心想让学生背着沉重书包回家,写完堆积如山的作业的人。给老师起绰号,愚人节的时候不忘等着老师的洋相,用强力胶将粉笔盒死死粘在讲桌上总是童年必不可少的玩笑,看着老师不知所措的小尴尬,心中还不免暗自窃喜。
长大后,回忆到和老师的点点滴滴时,才顿然发现老师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自己好,总是为自己的不懂事红了脸颊,心生悔意。谈起往昔,问老师会对我们的恶作剧生气吗?会记恨吗?他总是笑着说,“别以为老师不知道你们的心思,当时那种不知所措都是装出来的,为的是给你们小小的童真一点成就感。” 师爱就是这么伟大,如同父母的爱,我们在老师的眼里始终是孩子,长不大的孩子,无论做错什么事情,总会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原谅,正如一种温暖潜入心怀,感动于期许的力量。
读《梵高书简》的时候,我数度掩卷深思。梵高曾经这样说过,“我强烈感到人的情形彷如麦子,若不被播到土里,等待萌芽,便会被磨碎以制成面包。”庆幸有老师,来做那位将我们“播到土里的人”,每一道沟勒,每一步阶梯,身边总是有很多老师,搀扶着我们前行,用他们的肩膀托起我们去梦想的最高处领略风光。依稀记得,老师一遍又一遍地为我们解答困惑,直到我们说懂了,才放下心来留下音容笑貌;依稀记得,老师为我们不听师言又伤心又懊恼,总是害怕我们的不懂事,会耽搁了大好的前途。恩师每一句潜心的教导都让我们充满了力量,让我们心怀更深沉的感激,更非凡的勇气,去建造未来的自己。
人生的路上,免不了跌跌撞撞,满身是伤。绝望的时候,时常以为世界不会再有天亮,总感觉周围都是冷嘲热讽的眼光。可也总有那双怜爱的双眼一直注视着你,伸出双手拽着你站起来。无论什么时候老师都坚定地告诉你,“他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是啊,也正有无数个时日证明,不管我们的人生是黯淡还是光辉,在老师的心中,我们总是不落的星辰,永远闪烁着光华。询问老师的梦想是什么,他们总是会这样回答你,“学生能够过得很好,达成自己的梦想”。伟大无私的师爱,期望的只是桃李能够有实现梦想的那一天,如同学子取得优异成绩的那一刻,总是不忘和恩师分享,因为老师那一抹欣慰的笑容,是成功给予他们最大的嘉礼。
教师节快到了,总想将浸润着崇敬和热爱的小雏菊插在恩师的桌前,总想写下小卡片向老师倾诉心中的感激,总想感谢命运有这机缘巧合的安排——同恩师伟大的际遇。回想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操透了心,日复一日用语言播种、彩笔耕耘;年复一年倾注汗水浇灌花朵,将心血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堂前课后,一有不懂的疑惑,老师总是在第一时刻尽全力为我们解答一切问题;呕心沥血,他们为了怎样把我们教导得更出色费尽了心思。情不自禁地认定,有老师的爱,像清晨的阳光,像清澈的河水,是我们心灵永远的护岸。是老师的爱,让一个个未谙世事的孩童长大,让一棵棵桃李的枝头蓓蕾格外的红。念念不忘恩师真情,莫叫师爱辜负,让恩师带着我们,去攀动那根希望的和旋。
9月9日的夜晚,有很多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进入了梦乡。他们不停地写着,写着对恩师的爱,希望老师能够在自己的节日里受到他们的心意,就如那句诗: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林间的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年轻一辈的我们,真的,莫叫师爱辜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