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史料集锦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20:08: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色记者与党的新闻事业暨《中国红色记者》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2011年6月28日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次   


  邵飘萍、范长江、穆青……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历史进程中,众多红色记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写下了不可磨灭的辉煌篇章。为深切缅怀和纪念老一辈优秀新闻工作者,激励和引导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踏着前人的足迹,更加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在建党90周年之际,由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编写的《中国红色记者》一书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6月27日,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红色记者与党的新闻事业暨《中国红色记者》出版座谈会,隆重纪念为革命为人民立言纪事的红色记者。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翟惠生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谢国明、新华社副社长周树春、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孙临平、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晓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王冬梅等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主持。
  《中国红色记者》是我国首部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中共著名记者为主的进步记者进行系统梳理与介绍的书籍,书中共收录了54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新闻记者的主要生平和代表作品,他们虽已辞世,精神风范和光辉业绩长存。这套敞开式的图书还将陆续收录现当代的优秀记者的事迹与作品。
  柳斌杰为该书题写了《为革命为人民立言纪事》的序言。在座谈会上,柳斌杰全面系统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新闻事业发展史,总结重温了老一辈新闻记者的丰功伟绩和精神风范。柳斌杰高度评价此次录入《中国红色记者》一书的54名前辈新闻记者,都是优秀共产主义战士的代表,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为了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文明,为了百姓过上好日子,奋斗不息、无怨无悔,他们的奋斗精神产生了传之后世的巨大影响,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永恒的宝贵财富。
  在讲话中,柳斌杰充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继承发扬红色传统和红色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作出的新成绩、新贡献,并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新闻舆论宣传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借此书出版的良好契机,柳斌杰希望广大新闻记者学习和发扬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更加自觉地肩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主流价值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多出精品力作,创造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骄人业绩。
  柳斌杰强调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一是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党的新闻事业,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把前辈们忠诚党、忠诚人民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二是必须具备良好的务实作风。要想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甚至传之久远的报道作品,就必须认真践行“三贴近”原则,切实将前辈们“用脚板跑新闻”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三是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宽广的视野。当代新闻记者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提高文化素养,把前辈们的学习精神发扬光大。四是必须具有追求真理的职业精神。虽然党和政府保护一切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并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扰、阻挠新闻机构和记者的采访权利。但总有一些人、一些单位以种种理由,妨碍新闻单位的正常活动,甚至与恶势力勾结。当代新闻记者要把老一辈记者追求真理的精神发扬光大。
  翟惠生对《中国红色记者》一书的出版表示祝贺。他表示,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新闻出版总署将《中国红色记者》一书奉献给新闻界、奉献给社会,体现了中央纪念党的生日最深刻的内涵,即让大家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红色”的本质和内涵,就是要追求人类最崇高的理想,这个理想是党的意志,也是人民群众的追求。而在红色记者的笔下,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追求达到了最大程度的契合。红色代表着主流,代表着人民所共同追求的理想和信念。下一步,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将把《中国红色记者》一书作为教材,纳入到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之中。
  座谈会上,人民出版社代总编辑辛广伟介绍了该书编辑出版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副主任温红彦,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高级记者张严平,解放军报高级记者、第七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范炬炜,中央电视台记者、第十一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张泉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赖垚珺等代表发言,一起回顾党的90年新闻事业史,共话继承新闻出版的红色传统和红色精神。随后,与会领导向记者代表和新闻专业学生代表赠送《中国红色记者》一书。
  此次座谈会由人民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承办。来自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中央各大媒体有关负责人和优秀记者代表,部分高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教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大学生代表,北京发行集团等等在京部分出版发行机构负责人140余人参加座谈会。

http://www.gapp.gov.cn/cms/cms/w ... d=367&siteId=21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20:42: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出版总署将5084卷档案移交中央档案馆
      2011年3月9日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次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已将1949年-1987年期间的5084卷档案正式移交中央档案馆,这标志着新闻出版总署档案(1949年-1987年)移交进馆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由总署办公厅承办的该项目不仅受到中央档案馆的高度评价,而且还在前不久召开的总署2010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获评总署机关工作“特别奖”。
    新闻出版总署党组高度重视此次档案移交工作,早在2005年就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全面负责档案移交整理工作,协调相关处室,开始了前期筹备工作。2007年,该项目正式启动,开始对1987年之前的5084卷档案进行整理,对卷内57199件、42万页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并形成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和全文图像。
    从移交档案的内容上看,可分为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49年10月-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6月-1976年10月)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1987年12月)等三个大的时间段,在机构上经历了出版总署、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国务院出版口、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国家出版局(国家版权局)等多次演变。在这39年时间里,国家主管出版工作的机构虽多次变化,但在各个历史阶段均保留了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有许多甚至是珍贵档案,包括建国前版税证明、第一届全国出版行政会议签名绸、1951年《毛泽东选集》出版庆祝会签名绸、邓颖超为中国书展题字等。经此次重新整理和鉴定的档案,为记录国家新闻出版工作形成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据总署办公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档案移交工作历时5年多,移交的档案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历史跨度长,历时39年;二是数量多,共整理1万多卷,最终形成进馆案卷5084卷;三是工作量大,厚卷基本全部要拆开重新组卷;四是结构复杂,文档分属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机构,文件规格不统一,不少时期的文件标题不全,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及“文革”期间的文件,很多没有标题,使得拟题量占到了总量的80%以上;五是文档基础较差,很多文件没有责任者和落款时间,需要根据内容推敲时间;六是手稿类文件多,字迹较难辨认,且需进行复制和图像处理,增加了项目实施的周期;七是文件纸张大小不一,纸质差,薄厚差别大,破损严重,需要裱糊、修补;八是单位名称变化大,机构设置变动频繁,给编写沿革史带来很大困难。

作者:冯文礼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布时间: 2011年3月9日


http://www.gapp.gov.cn/cms/cms/w ... d=367&siteId=21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22:06: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郭于华:回复@reddress:建议好好读历史,不同声音的历史。 //@reddress:回复@郭于华:历史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一国的政治从来都和他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当然,这并非说明中共本身没有错误。中共的选择就是错的,虽然有很多不得已。比如朝鲜战争。 //@郭于华:卸磨杀驴


@弱者的躯壳:1937 年3月止,中国各种民办报纸已有1518种,公、私营电台78家,公私营通讯社520家,其中绝大多数为私营。著名的通讯社如国闻通讯社、申时通讯社,著名的报纸如《申报》、《大公报》、《国闻日报》,著名的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均为私营。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今天 16:03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240) | 评论(79)




6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 收藏 | 评论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22:20: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林道群:回覆@rosemaid: 報紙好,但書更好,不要忘了買牛津版董橋 ,董先生說他只信牛津版(各位出版行家包涵),事實上別家總有這樣那樣的刪改。 //@rosemaid:謝謝林老師以此種方式讓我們一睹董公的文采!
@林道群[url=http://weibo.com/verify][/url]:@董橋粉絲:日前有博友說沒見過董先生文章在報紙上初刊的模樣,randomly裁幾篇在此,不作選擇。給愛他的粉絲。身邊不愛讀董先生的人不少,不愛讀不讀可也。


转发(7)|评论(12)59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收藏| 评论(3) 20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11:37: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联播》主播服饰之变:黑色为主到各色混搭

2011年09月26日11:19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微博


李娟赵忠祥的“黑白时代”


罗京、邢质斌的中性色彩


张宏民穿红西装


海霞彰显时尚

  从第一批“国脸”赵忠祥(微博)(微博)、李娟,到2006年的李梓萌、康辉,2007年的海霞、郭志坚(微博)(微博)……记者发现,《新闻联播》主播不断在变,服饰也在变——
  第一代:“播音员时代”的穿着均以黑色为主,主播需要端庄大方、正襟危坐、字正腔圆、掷地有声,展现稳重气场。
  第二代:主播的服饰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罗京、邢质斌均以米色、灰色西装为主,内搭白色或黑色衬衫,看上去十分古板。
  而从1995年开始,《新闻联播》中的主持人着装加入了明亮的色彩。红蓝西装与外翻的白色衬衫领都是当时的流行趋势。
  第三代:年轻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在服装上,不同颜色的双层混搭已经成了现在新闻联播中女主播最常见的搭配,而在颜色上也偶尔有突破,除了柔和的粉色、蓝色、紫色,亮眼的橙色与荧光色也偶尔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http://news.sina.com.cn/m/2011-09-26/111923218019.shtml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 23:19: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记者的家[url=http://weibo.com/verify][/url]:#媒体钩沉。老报馆# 【新华社】新华社前身为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上图为红中社旧址,下图为红中社根据电台抄收的国内外电讯,编印的内部参考刊物。最初名为《无线电材料》,是1933年初更名为《无线电日讯》,这也是今天《参考消息》等参考刊物的前身。


转发(20)|评论(10)41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11:08: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羽戈1982:另一例见《陈布雷回忆录》。1926年,陈布雷在上海办《商报》,“报馆经济始终困难,欠薪常三个月以上,有时纸张亦不继,穷困异常,然社中上下振奋团结,甘苦相共,某日无纸印报,余与营业部某君各出三十元,机器房工头余君亦罄其余囊二十元,凑集纸欵,临时购买,次日仍照常出版”。
@羽戈1982[url=http://weibo.com/verify][/url]:【典衣办报】据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第258页),叶楚怆与邵力子在上海办《民国日报》,“有一冬天,报社实在分文无着;某夜,各版新闻已经排好,天也快亮了,报纸还是没有着落,他们两人,只能脱下身上的皮袍,送到当铺去,押得一点钱,买了几十令白报纸,才算出了版”。 转发(2)|评论(3)43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收藏| 评论 4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6:54: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大新传徐泓:疑问:“是事详求”什么意思?
@北大媒介观察:【早安】夫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是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新记《大公报》的“不盲”。


转发(18)|评论(8)今天 10:11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收藏| 评论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22:13: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国闻周报」第十一卷第二期1934年1月1日出版,开卷第一篇便是胡政之的时评「中国为什么没有舆论」


转发(14)| 收藏| 评论(5)29分钟前 来自iPhone客户端
30#
发表于 2011-10-15 10:35: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春秋:【更正】“发行小报的人主要是进揍官、下级官员、坊间书肆主人等。”应该是进奏官。 //@reddress:是进奏官,不是揍。。。。。。。
@新闻春秋:【新闻史之最】中国最早的民间报纸:公元1000年(宋真宗咸平三年)前后,中国最早的民间报纸——小报,出现于东京(今开封)等城市,时称新闻。发行小报的人主要是进揍官、下级官员、坊间书肆主人等。 转发(10)|评论(2)10月14日 17:08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收藏| 评论 8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