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第二期:民以食为天
工作坊第二期回顾:民以食为天,文以实为先
回顾人: 游识猷(科学松鼠会网站主编,科学松鼠会成员,科学传播训练营项目组成员)
秋日的京城冷雨挟裹。临时在一纸令下换了场地的第二期工作坊会迎来几个新知故友?答案是,依旧高朋满座。
第二期工作坊依然由杜邦公司支持,主题是无数人关切的食品安全。参与的听众也多是聚焦在食品安全的领域的记者。这个项目的初衷,是在新闻界推广“科学的才是负责的”报道。食品安全是热点话题,也是不靠谱报道的密集之地。怎样才能找到最准确的信源,呈现给读者质感与内涵兼备的报道?
本期坊主:
嘉宾三人:
食品安全是怎样成为焦点的
有人问,为什么我们国家这几年出现了大量的食品安全事件?回答:其实也没什么奇怪的。前两年虽然没有什么食品安全事件,那是因为前两年也没什么食品嘛。
这是徐来用以开场的一个意味深长的笑话。事实上,食品安全的概念确实涵盖括两个层面,一是“量安全”,也就是能让人吃饱;二是“质安全”,也就是对人体健康不构成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没有急性或慢性的危害。在关心“质安全”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解决了“量安全”, 食品丰度增加,食品安全事件也是有同步增加的可能的。
当然,食品方面的监管确实存在着严重的不利,处罚严重滞后,相关的立法无法执行种种问题。另外,随着传媒的发展,网络可以快捷地把每一个事件推送到读者身边去。过去可能局限于一地的新闻,如今就会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这些变化让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显得尤为严峻,也对撰写食品报道者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
食品报道的基本技巧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科学基础,还有一部分是新闻业务。通过这个工作坊,既希望让参与者关注到自身的科学素养和基础,也能留意到一些在科学报道中特别重要的新闻职业能力。
现场视频 - 1
固有偏见:当科学逻辑遇上生活逻辑
科学结论,不一定符合直觉。因此,科学逻辑和生活逻辑之间,有时会产生很大的冲突。在食品报道中,这种冲突表现的更加充分一点。徐来强调,这种对科学的偏差会导致很多问题。一个就是报道会有倾向性,甚至报道者会恶意制造一些事端。典型案例是大河报的面条可燃报道,刻意把原本和主题无关的明胶提到了很前面,为的是充分强调这个面条的有害。还有必胜客命案,由于记者倾向于认为女大学生的死因就是同时吃了海鲜披萨和柠檬水,但采访到的材料又让他得不出自己想要的结果,最后那个报道是以疑问结尾。
现场视频 - 2
当记者接触到一个耸人听闻的爆料时该怎么处理?徐来说,首先要找的就是正确的采访对象。这也是一个科学报道跟其他的社会报道不一样之处。凡是涉及到技术型因素的报道,它在采访对象,尤其是观点的来源对象问题上面提了一个很高的要求。你希望从这个专家嘴里面得到消息的时候,你要考虑到这个专家是否是一个合适的对这个消息评价的专家。以催熟黄瓜为例,报道中引用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一位教授的评论。乍一看是合适的,请医生讨论黄瓜对人体的安全性。但是上网查查这位教授后会发现他是医学美容科的,专业是推拿。这个显然是不恰当的采访对象。
现场视频 - 3
报道中,很多言论是来自于第三方的,或者中立身份给出的。既不是冲突的投诉方也不是被投诉方。这个时候第三方评价往往可以在报道中起到定基调的作用。徐来强调,第三方评价一定要让第三方给出,例如医疗纠纷就应该找医疗事故鉴定机构。不过,也要牢记在心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是个人立场,或者利益纠葛,第三方专家有时候也会抛出一些不可靠的东西。当你听到了一个可非常耸人听闻,或者有爆炸性的东西的时候,最好再多找一个业内的专家对这个观点进行核实。
以塑化剂DEHP为例,当时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提出塑化剂的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所有的媒体都不假思索地引述了这个数字。然而,为什么是20倍?真的是20倍吗? DEHP和三聚氰胺的机理是完全不同的,那么怎么比较?怎么得出20倍的结论的?可以强行比较这两种化合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但也只能得到4-5倍。这就是没有再去寻找其他专家核实的结果。
现场视频 - 4
引用外媒的信息做报道同样需要注意,不靠谱媒体在外国也是存在的。徐来表示,英国的《每日邮报》在可靠性上做得就很差。相较而言,BBC和纽约时报的科学报道就要好一些。另外,援引外媒的时候也要注意是不是搞笑新闻,比如洋葱新闻、愚人节新闻。
部分的真相不是真相报道中,难免对别人的言论有所裁减。裁剪又分两种情况,一个是版面和时长的原因。第二个是把一些言论裁减以适用于我的报道。实际上,专家的言论务必要有语境,否则对专家的原意就很可能会存在歪曲。
现场视频 - 5
引用外媒的信息做报道同样需要注意,不靠谱媒体在外国也是存在的。徐来表示,英国的《每日邮报》在可靠性上做得就很差。相较而言,BBC和纽约时报的科学报道就要好一些。另外,援引外媒的时候也要注意是不是搞笑新闻,比如洋葱新闻、愚人节新闻。
部分的真相不是真相报道中,难免对别人的言论有所裁减。裁剪又分两种情况,一个是版面和时长的原因。第二个是把一些言论裁减以适用于我的报道。实际上,专家的言论务必要有语境,否则对专家的原意就很可能会存在歪曲。
现场视频 - 5
科学嘉宾王振宇从食品科学工作者的角度讨论了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添加剂其实是有一些标准和原则的。首先不能对人体有害,第二个不能掩盖食品中的成分,我们不能为了让食品更好看,就去强行改造腐败了的食品。如果符合这些原则,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是不大的。食品添加剂的残留量都是有科学数据检测的,比如半数致死量LD50老鼠身上得出的一个急性毒性的致死量。而食品添加剂最大使用范围是怎么确定的?有一个MNL(最大毒作用量),也就是老鼠或者人体身上使用没有反应的最大量。还有ADI就是我们人体每天所能接受的最大量,这个量还要更小一些。而食品添加剂最大的使用量,是根据这些统计的基础上,用ADI除以一个安全系数所得到的量,比LD50要低很多。
对于新闻工作者王振宇也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面对食品安全和食品事件的时候首先应该了解它,客观报道,不要扩大范围。 另外,可以拓展一下报道的角度。现在有很多食品广告,是不是真实的,生产线上是不是就是这样的,记者可以核实吗?我们的饮食营养搭配是不是合理,如何请别人吃营养的饭,这些新闻工作者是不是可以报道呢?还有,现在对防腐剂的报道往往是“能不能用”,其实应该从另外一面考虑“用的对不对”,比如说,很多生产者小作坊的人究竟会不会用。
现场视频 - 嘉宾:王振宇
科学是存在主流意见的。哪怕是科学争议也大多是处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大部分科学家是一个立场,小部分的科学家是另外的立场。如果确实存在争议,就以争议来报道。香精包子后续报道中,一些专家认为食品香精是食品工业的原料,餐饮行业不能直接使用食品香精。实际上这不是一个结论,而是学术界的一个倾向。如果它还未进入国家的相关规定,是否存在某种不确定性?都要考虑。
还有一个技巧,就是尽可能找到相关标准,比如说,讲添加剂的时候可以找国标。当采访对象提及这些标准的时候,一定要让对方说明细节,进行核实。
现场视频 - 6
远程嘉宾云无心博士在视频中就描述了他如何撰写《 “漂白的豆芽”真的致癌吗》的经过。首先要确定里面讨论的“连二亚硫酸钠”其化学性质是否符合文中的描述。确定后,可以去搜索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 制定的国际标准。 现场视频 - 嘉宾:云无心
科学嘉宾王振宇从食品科学工作者的角度讨论了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添加剂其实是有一些标准和原则的。首先不能对人体有害,第二个不能掩盖食品中的成分,我们不能为了让食品更好看,就去强行改造腐败了的食品。如果符合这些原则,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是不大的。食品添加剂的残留量都是有科学数据检测的,比如半数致死量LD50老鼠身上得出的一个急性毒性的致死量。而食品添加剂最大使用范围是怎么确定的?有一个MNL(最大毒作用量),也就是老鼠或者人体身上使用没有反应的最大量。还有ADI就是我们人体每天所能接受的最大量,这个量还要更小一些。而食品添加剂最大的使用量,是根据这些统计的基础上,用ADI除以一个安全系数所得到的量,比LD50要低很多。
对于新闻工作者王振宇也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面对食品安全和食品事件的时候首先应该了解它,客观报道,不要扩大范围。 另外,可以拓展一下报道的角度。现在有很多食品广告,是不是真实的,生产线上是不是就是这样的,记者可以核实吗?我们的饮食营养搭配是不是合理,如何请别人吃营养的饭,这些新闻工作者是不是可以报道呢?还有,现在对防腐剂的报道往往是“能不能用”,其实应该从另外一面考虑“用的对不对”,比如说,很多生产者小作坊的人究竟会不会用。
现场视频 - 嘉宾:王振宇
科学是存在主流意见的。哪怕是科学争议也大多是处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大部分科学家是一个立场,小部分的科学家是另外的立场。如果确实存在争议,就以争议来报道。香精包子后续报道中,一些专家认为食品香精是食品工业的原料,餐饮行业不能直接使用食品香精。实际上这不是一个结论,而是学术界的一个倾向。如果它还未进入国家的相关规定,是否存在某种不确定性?都要考虑。
还有一个技巧,就是尽可能找到相关标准,比如说,讲添加剂的时候可以找国标。当采访对象提及这些标准的时候,一定要让对方说明细节,进行核实。
现场视频 - 6
远程嘉宾云无心博士在视频中就描述了他如何撰写《 “漂白的豆芽”真的致癌吗》的经过。首先要确定里面讨论的“连二亚硫酸钠”其化学性质是否符合文中的描述。确定后,可以去搜索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 制定的国际标准。 现场视频 - 嘉宾:云无心
还有一种典型的部分真相报道。以海底捞的勾兑报道为例,记者查到了海底捞饮料是勾兑的,锅底是勾兑的。但是这个勾兑意味着什么呢?这部分真相没有给出。从技术上,使用勾兑配置的火锅底料,如果它的原料是符合标准的,那么这样的做法是可以的。实际上后来很多专家出来澄清这个问题,海底捞这个勾兑门,无论是从技术上、安全性角度来讲,还是商业是否涉及欺诈它都不违规,至少是合法的。但是很糟糕的是,在这篇报道出来以后,还是带出了一些不是很理智的讨论。
现场视频 - 7
容易误导的表述从多年媒体的经验出发,徐来总结的经验是,在表达上,一定要站在读者角度考虑读者会怎么认知。
比如说,
- 不要把错误的东西作为标题的主体部分呈现在标题当中。因为哪怕全文是在驳斥这个观点,最后一些只看大标题的读者可能留下的仍然是错误的印象。
- 比如说这样的表述:长期大量使用勾兑的食醋会影响胎中的婴儿——“长期/大量/过度”使用水也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这实际上是一句很容易误导读者的废话。
- “做的人从来不吃”,还有“不能多吃,或者朝梁对人体有害”“有可能会致癌,或者具有致癌性”。15世纪的瑞士一个很著名的医生有句非常著名的话,万物皆毒,只不过很多食品剂量不够。所以,不要简单说有可能会致癌,你应该关心的是在日常所暴露的范围之内它是否有可能会致癌。举个例子,吃的盐也有半数致死量,大概是3克/每体重千克,真的拿盐当饭吃也是可以中毒的。真的要讨论,就讨论在我们的暴露量下会有什么问题,跟致癌量是怎样的关系。
现场视频 - 8
互动与讨论嘉宾与坊主侃侃而谈后,工作坊进入最有参与感的互动环节。本次工作坊依旧精选出六篇各有不足之处的食品报道,让所有参与者分组讨论。
第四组首先针对 “血脖肉”的报道发言,认为其中混淆了一些概念。王振宇博士表示,报道里说“血脖肉”被明令禁止,我就是做肉制品的,我也没有看过这个规定。其实对猪来说,脖颈肉如果有些脂肪癌细胞没有割掉处理掉会有一些危害。但是如果是正规的厂家,又经过严格检疫检验,加工之前就会去掉,这样的“血脖肉”是安全无害的。 接着讨论的是 “香港市面17款面膜含防腐剂”的报道,这个报道讨论香港的面膜说防腐剂“含量并未超出内地上限”,却没引述香港的防腐剂标准,给读者的暗示是这个东西是符合内地的标准,不符合香港的标准的。这个一是误导,二也是对最初消息的曲解。香港消协的报道是为了告诉大家这些产品当中含有防腐剂,这些防腐剂是可能会致敏的。但最后传播时,焦点变成了“所谓的国家标准国外有别”。 耸动观点需核实的重要性在接下来那篇 “生蚝铜超标740倍”报道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如果牡蛎中的铜含量超过740倍,那么这个东西基本上可以拿来炼铜了。在后续报道里,广东的专家也指出740倍的数据是有问题的。后来找到黄博士,他说这个数据是一篇论文中提及的,但这篇论文也没有详述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也就是说,论文也会出错。这个信源就来自于一个可能会存在严重问题的论文当中。所以,有一个骇人听闻的数据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个第三方专家对一下这个数据是不是对的。 至于 “牛肉膏”的报道,更是基本上能犯的错误都犯了一遍:信源有问题,实验不完备……但是由于食品的专业性,公众不知道这个稿子存在问题,结果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徐来最后的总结是,证据是第一位的。做科学报道也好,科学报道当中的食品报道也好,一定要把证据放在最关键的位置上来。保证每一个判定,每一个结论都是有所依据的。如果因为知识储备、科学方法上的不足,导致报道失实,可能会对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造成影响。对于科学报道工作坊来说,这就是我们希望每一位参与者能带回家,记在心上的信息。
现场视频 - 小组讨论
http://s-camp.songshuhui.net/events/s-workshop/class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