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批评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81#
发表于 2015-11-11 11:45: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媒老王
唉!说什么好呢?

@程鹤麟
新华社这么不专业,西德德国分不清。







  • ñ22






今天 10:26来自 微博 weibo.com



17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 收藏
  • 转发 10
  • 评论 9



28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12:48: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马丁路德纲
央视直播西方向来及时透明。比如这次巴黎枪击案,一会死60人,过一会死约100人,再过一会亡112人,然后是140人。有人因此说,央视报道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因为央视在播报国内事故时,对伤亡人数向来是拖拖拉拉、含糊其词。非也,央视面向国内报道同样透明,比如某领导到场,某某领导亲临指示……
11分钟前 来自 iPad客户端





28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2 09:54: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话题:贵阳85亿建3万套保障房闲置 住建局长:我不是局长

大裤衩里话性福 [网易陕西省西安市网友]: 2015-11-21 17:23:14 发表
一个重庆台,全部在乱来
节目办的撇,幺求不倒台
天天六三零,算是小事情
大事不敢播,小事整不停
井盖被偷盗,水管被挖爆
一个马蜂窝,都要紧到播
今夜不设防,就讲一张床
不是婚外恋,就是婚外情
中间插广告,医院来报道
不是讲性病,就是说不孕
有话好好说,一个烂节目
不是争房子,就是为票子
生活麻辣烫,天天都一样
就那几个人,搞不出花样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 ... V960NN00011229.html
284#
 楼主| 发表于 2016-2-9 12:05: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这是最成功的春晚,没有之一
神机妙算  2016-02-08 23:52:46 阅读数:27万+
小姐呻吟地越动听就越虚假,只是想让你尽快完事滚蛋
在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中,警匪一家,黑帮大哥无恶不作,杀人如麻,手段极其残忍,也非常不讲究卫生,常常贱的四处是血,香港警察则躲在周边街区不敢吱声,杀完人后黑帮的小头目冲着警察高喊“警察,出来洗地了”,然后他们就高鸣警笛,出现在事发现场,开始假装收拾残局,摆出一副为民除害的样子,所以后来有个词叫“洗地”。把肮脏的地板擦得锃亮,把悲惨的事情搞得感人,把心中的愤怒揉成一颗感恩的心,这就是洗地,在史上最烂春晚播出后,那些夜以继日清扫网络差评和吐槽的媒体们,你们辛苦了,祝你们春节快乐,顺带给你们已逝的仙人们带去祝福。

春晚过去足足二十四小时了,各大媒体开始对春晚恬不知耻的歌功颂德,其中声音最动听的是人民日报的社评《春晚是令人回味的年夜饭》,作为一家长期脱离人民的媒体,却天天把人民挂在嘴边,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人民日报说“不管你身在何处,这一夜欢乐祥和,这一夜真情感人,这一夜属于东方的中国、梦想的前方。带着坚定的信心砥砺前行,让我们向着明媚的春天进发”,这确实是欢乐祥和的一夜,全国人民抱着手机刷敬业福。这也确实是真情感人的一夜,无数的人在微博点上蜡烛祭奠被消耗的博主。这一夜也确实属于东方的中国,每一个节目都对和谐盛世歌功颂德。人民日报的社评通篇充满了温暖感动、好像我们生活的这个家园属于我们自己的一样。看上去很美,谁敢让春晚裸奔,就是翻了天大的罪恶。但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个让人感觉舒服的姿势,一块尺寸小了的遮羞布,对于这届春晚的失败,起不到任何遮掩的作用,小姐呻吟地越动听就越虚假,只是想让你尽快完事滚蛋。

不得不承认,有些媒体很善于洗地,比如某娱乐新闻,一边夸赞春晚《人心所向》一边却疯狂的删除差评春晚的微博,一边说组织段子收开启吐槽话题,一遍封禁良心吐槽的博主,作业本、孙海英、王小山.....无一幸免,惨遭毒手。连他们的高管都忍不住发了一条微博“我以为今晚最忙的是工程师,没想到是微博管理员”我当场就笑喷了,于是我默默的跑到央视春晚的微博下去发了一条评论“办的真棒,导演组辛苦”以免落得封号的下场。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春晚,他们不仅成功的逗乐了赵家人,还成功的办成了一场零差评的晚会。打开微博论坛一眼望去,好评如潮。这是一种自保,也是一种无奈,有多少人在吐槽时被警察像狗一样拖着带走,他们没有同情也没有怜悯,只有机器人般执行程序指令。

昨天,春晚的总导演吕逸涛接受采访,有记者问“你自己给春晚打几分?”吕逸涛说“我给这届春晚打100分,非常完美”然后我静静的看了一眼某网发起的全民调查,满分十分,98%的网民给了一分,而参与调查者高达十万人次,还有网民抱怨“为啥没有负分的选项?”嗯,看到大家这么理智,我就方心了。

帮助他们洗地的还有《环球时报》,这家以不靠谱和不要脸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媒体,打起了感情牌,他们的报道标题是《春晚幕后揭秘,他们这么辛苦你知道吗?》,我当然知道了,他们不仅要上台表演,要讨好领导、还要监督删帖封号,他们的幸苦天地可鉴,他们是当之无愧的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他们是劳模,是赵家人的贴心小棉袄,是社会正能量的传递员。在那些媒体的叫好声中,没有吐槽,没有质疑,没有差评,只有歌颂、赞美、感动、温情,可这些含情脉脉为什么让人读起来感觉冰冷刺骨。

在米国,抱歉,又是这个让爱国青年恨得牙根痒痒的国家,他们可以对一切的不满意进行合理的批评,甚至批评议员、州长、还有奥巴马。而在赵国,却容不下对一场晚会的吐槽和批评。就像吕逸涛和央视春晚的官微,看看可以,对不起,我关闭评论了,哈哈哈哈哈。

我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叫《还能不能让人民安静的嫖娼了》,阅读量接近百万,而那时候我的微博还不叫“神机妙算”,那时候我还有好几万的忠实读者,那时候我还可深夜调戏女粉丝,那时候我还可以堂堂正正的去大保健。结果他们连那样一篇假装正经的文章也容不下,把我关进了小黑屋。我还没有来得及跟那几万读者告别,还没有来得及跟女粉丝交换电话,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写一篇新年贺词。他永远的停留在了2月7号年三十的早晨,从茫茫额微博用户中消失。

如果今天你看到了这篇文章,请帮我转告我的读者,我决定洗心革面,换头像换昵称,我决定深刻学习核心价值观,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好公民。最后我想说,我给这届春晚打满分,真的太好看了,请不要在封我号了好吗,你看我都给你打满分了。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40394692962070
285#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6:40: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许林2009
台长不是法盲,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带头破坏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台。//@展江: 台长肯定是法盲。 //@戴着向日葵的马儿:法制节目早就背离了创办初衷,被有良知的法律人所抛弃了
@展江
【法治的核心在哪里?】全国各大小电视台,都早已开办了“法制节目”,可是到如今有多少此类节目从《今日说法》变成了《今日说警》,从《法制进行时》变成了《刑警进行时》,从《法治在线》变成了《刑警在线》?如此违反《刑事诉讼法》让犯罪嫌疑人电视“认罪”,央视难辞其咎。
转发 55
评论 6
35
今天 13:47 来自 360安全浏览器
27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http://weibo.com/1896697435/DhWStt7B4
286#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08:32:25 | 只看该作者
曝南都编辑写离职信"不跟你们姓" 环球时报:炒作
2016-03-31 07:21:14 来源: 环球时报

(原标题:单仁平:写离职信的“南都编辑”骗了大家)
南方都市报前编辑余少镭28日将一份填写好的离职申请表上传到微博,除了姓名等信息,内容只有一句话:无法跟着你们姓。此微博迅速引起包括外媒在内的一些人和机构注意,在网络上出现一些议论。
余少镭2000年进入南方传媒集团,媒体报道此事称呼他的头衔多为“南都文化副刊资深编辑”。他在贴出离职信的微博中同时写道:“在这春天里,我们做个了断吧,不拖泥带水了,这么长时间膝盖实在受不了,就想试试能否换个姿势。”
这个微博给人突出的印象:余因为不满“主流媒体姓党”而断然离开南都,这一切都是这几天刚刚发生的事情。外媒的报道都把笔墨集中在了他离职信上的那句话,以及其所传递出的强烈态度上。那些报道的撰写者大概都没有朝事情还可能有某种“猫腻”的方向想过。
然而30日的一篇揭秘让人傻眼了:余去年八九月间就已经离开南都,前往北京谋职。报道援引余在南都同事的分析说,余大概是在北京“待得不怎么样,想借机炒作一下自己,引起关注,抬高一下身价”。
这样的事实逆转太出人意料了,如果属实,余的离职风波岂不成了狗血剧?
本报向广州方面了解,一位了解内情的可靠人士给出这样的回答:余去年8月在南都内部被做了岗位调整,他不同意,从此不来单位上班。按照南都的劳动合同,长期无故不上班就属于解约了。
介绍情况的人还讲到,去年8月离开南都后,余先在广州待了一段,大约去年底前往北京谋职直到今天。余的一些同事认为,以余的性格和年龄(1968年出生),估计他在北京很难混下去。
至于这封离职信,介绍情况的人说,这完全是他自导自演的炒作。离职信的表格是他自己制作的,填好后发到南都人事部同志的信箱里,后者都没有发现。然后余将此表拍照,上传到网上。

这封离职信让很多人联想到去年红透网络、只有“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句话的辞职书。余的自我炒作显然经过了精心构想,是对着社交网络胃口编出来的。
余在离开南都这么久、早已实际离职的情况下杀“回马枪”,在道德上是很具争议的。上述揭秘报道引述了两句网友抱怨的话:“人都走了,还咬老东家一口。”“混不下去所以借老东家炒一把?”
总之,余的离职信有故意混淆事实的明显倾向,这与离职信想突出、渲染的其人品和操守是严重矛盾的。余是早已离开南都的人,他通过自拍所谓“离职信”带给人们他刚刚因为政治原因断然辞职的印象是虚假的,这才是离职信风波的真正轮廓。
http://news.163.com/16/0331/07/B ... l#post_comment_area
287#
发表于 2016-4-4 12:09:19 | 只看该作者
愚人节,我为新华社愚蠢点个赞!
2016-04-01 哲理 说谎

在一切姓党的年代,人民想公开过一个属于自己的“愚人节”,当然是痴人说梦。

有些人很幼稚,竟然不认同新华社说的愚人节是西方节日,更不认同愚人节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红苗正话。

对于这种实在是不听党话的人,我只能借用长者的话,你啊,太年轻太幼稚了。你以为你不是小蔺主任就能乱说吗?即便你是小蔺主任,你以为你就能公开说一套做一套吗?

要知道,党的规矩可是极其严格的。对于你们这种类似于林彪的两面派,可是得一天多照照镜子洗洗澡深刻反省呢。

今早看到新华社的报道后,我第一时间就表达了自己的党性。有两条评价:建议把过愚人节的人,抓起来,以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罪、反革命罪、反中国特色罪等数罪并罚处理;为新华社点赞!对西方教材,西方价值观,西方一切,必须要时时防日日批,再建议,应对西方所有产品予以严格管制,包括手机、电视、电饭煲、面包、牛奶等等。

为什么要为新华社点赞?为什么不能批评新华社反而要自我批评?道理很简单,因为新华社是愚人节他爹。人家从数十年前两党纷争时就愚人,到现在几乎每天也愚人,作为发明创造者,当然可以对你们这些二道贩子或倾向于利用愚人节反党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予以深度打击。

你说,它哪点错了?就如同旗帜鲜明斗志强一样,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掷地有声,不虚伪,不做作,这不是很真实的新华社声音嘛?

这一点是不是要比小蔺强?可叹,小蔺主任一世英名,日夜潜伏在革命斗争第一线,最后竟然抵不过糖衣炮弹对亲属的腐蚀。

社会主义革命者从大义上,必须要向新华社看齐,小蔺虽有小义,可那也属于小资产阶级,文革中肯定是会被抓住把柄要整死的。

在革命年代,无论是新华社还是新华日报,可是习惯了睁眼说瞎话,具体可参见笑蜀《历史的笑声》。

用通俗的说法是,一个人愚弄一时容易,不容易的是愚弄一世,新华社们可是整整愚弄了一世人啊。

所以,人家今天说点真话,光明正大把狐狸的模样露出来,你们还说三道四。难不成,非要持续骗死你们,才甘心啊。

受新华社启发,我想起了鼎鼎大名古惑仔系列中的“乌鸦”,张耀扬可谓把这个角色扮演的惟妙惟肖。在别人举办喜事时,乌鸦总在叽叽喳喳,唯恐天下不乱。最后的结局是,乌鸦被汽油泼身上活活烧死。

眼前的新华社,短期虽能得势嚣张,可从历史角度,最终怕是逃不过耻辱柱上也被汽油烧灭的下场,

去年天津大爆炸,新华社说,不清楚里普利(那位CNN记者)的报道为何受到干扰。但在中国,亲人的死亡往往被认为是家庭内部事务,是私事,媒体未经允许的报道是对死者家人的侵扰,也是对死者的不敬。

我后来在博客中国上写的《天津劫背后的新华社逻辑》中说,世界上是不是有两种活法,一种是符合人性的正常活法?一种是中国式活法?

现在可以说,世上有两种愚蠢,一种是新华社愚蠢,一种是正常人的愚蠢,后者凡是人大概都逃不了,而且极其正常,前者当属极权诞生下的恶果臭蛋。

不过,借着愚人节,该为新华社的愚蠢点个赞,希望你再接再厉愚下去。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kRDjWAVkDuehT6C1#rd
288#
发表于 2016-4-4 12:55:15 | 只看该作者
创刊时《人民日报》怎样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016-04-03 钱江   秦红星 钱江说当代史
       新闻媒体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从本质上说,是实行社会舆论监督,是对公共权力的约束,以实行公平,正义。《人民日报》自1948年6月15日创刊之后,即曾积极探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迅速得到读者信赖。本文叙述了在当年滥觞之处溅起的波澜。

1948年6月15日华北 “人民日报” 创刊号

党报批评是指,揭示和通报在党领导范围内出现的、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进程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进而督促失误或错误方迅速改正。党报自我批评则是指,采用在报纸上公开登载文章的方式,公开承认、检讨和揭示受批评者自身存在的问题。

1948年6月15日,履行“大党报”——党中央机关报职能的华北《人民日报》在河北平山创刊。创刊之时,解放战争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大决战即将开始,党中央机关报仍然坚定勇敢地开展了批评报道,年轻的党报工作者们进行了积极探索。

1948年《人民日报》创刊地河北平山县里庄旧址排字房。钱江摄   

批评报道是这样起步的

“大党报”——《人民日报》创刊后第一篇批评报道刊登在1948年7月6日1版,版面编辑采用“以先进对照落后”的方式,将表扬和批评报道各一篇编排在一起,将“表扬稿”标题放在上端《岭东村干积极领导 农副业都获利》,左侧下端制作了批评稿标题《题目为《西关壁干部躺倒不干 群众生产自流》。两者形成对照,却使用同一个导语:“太行讯:西关壁村干躺倒了,对生产放任自流,结果这两个村的生产工作,出现了好坏不同的两种情况。”

接下来先表扬说:

岭东全村秋地五百八十一亩,男女老少折合劳力五十四个半,每亩按四算个工,需工两千三百二十四个,劳力全部出动,得四十天才能下完种。但干部领导群众,用精确计算的方法,经过组织起来,用一千七百零六个工,于小满节即全部胜利完成下种。还抽出五人搞收鸡蛋等小买卖,赚二十二万元(冀钞,下同)。四十二个妇女织网子,洋六十四万元,群众合组的纺织拉煤信用社赚二十一万八千元,综合起来共一百零七万八千元。全村得到农副业双重利,主要原因就是组织起来,干部积极领导。农会主席——劳动英雄赵全则领导下的崔堂保互助组,实行了民主自愿的领导原则,在整顿中男人不愿和纺织结合,就让大家自愿分开。全组八十亩秋地,没有一个牲口,只有男劳力五个,女劳力七个,不够使用。群众自愿凑了十一万八千元,买了两个牛,把本组所有秋地耕完,还帮助别组耕地,赚米四百二十斤。除牛草料开支外,余米二百斤,按股分了红。入股人得到了利,全组也解决了畜力困难,大家都很高兴。

批评报道全文如下:

西关壁干部误解民主整党政策的精神,躺倒不干,对生产根本没领导,还说:“不互助群众很有劲,副业生产很能赚钱。”干部不工作,等待将来“过关”,村里生产自流,结果农副业都没搞好。正搞农业时大家抢着卖红土,弄得没有种好地。卖红土虽很赚钱,但是由于没有组织起来,散着去卖,谁也怕卖不了,互相顶,弄得红土不值钱,农副业都吃了亏。 (良玉、瑞锦、金和、进水)
(*黑体字是本书作者加深的)

1948年7月6日《人民日报》1版局部

两篇报道的作者是相同的,前者详而后者略,显然将报道重点放在前面。

两天后(1948年7月8日1版)的批评报道《任邱、河间有些村伙养牲口没定主权,光使不喂又瘦又弱》已单独成文,报道说该村村民在土地改革中从地主、富农处分来的“浮财”(牲畜),已有48头因集中管理不当出现了死亡。由此指出农村“土改”的分配和管理存在疏漏,希望引起关注,加以解决。

该月《人民日报》共发表批评性文稿10篇,除上述两篇,其他篇目如下:《单纯救济观点缺乏调查研究 平西贷款出了毛病》( 1948年7月18日1版)、《平山放松生产领导 抗旱工作陷于自流》( 1948年7月21日1版,约1100字)、《官僚主义浪费民力 屯留财政科受到严厉批评》( 1948年7月21日1版)、《太行第六联中 虚报人数受检举》(1948年7月21日1版)、《藁城小奉化村 麦征领导有毛病 支部和贫农团不应代替政权》(1948年7月24日1版,1129字)、《华北总分社记者 综述今年麦征工作 某些地区仍有变象强迫命令现象》(1948年7月2 4日1版。1305字)、《强制组织水车 生产受到损失 西秀贯上两村做法错误》(1948年7月25日1版,约1700字)、《把我扫地出门是谁的法令?》(1948年7月30日1版,约960字)群众呼声)。

(上述标题中,红色字为主标题,作者的本意是加黑突出)

开展批评报道的典型案例

这10篇批评报道的最后一篇《把我扫地出门是谁的法令?》,刊登于“群众呼声”栏目中,是创刊后发表的第一篇批评性的“群众来信”。在此后《人民日报》展开批评报道的历程中,“群众来信”占有很大比重,其源流可以追溯及此。

来信者是冀中献县陌南村农民李学忠,他反映:自己的兄弟李学文是解放军战士,请假探亲逾期未归。次年村里开展“扩军”工作,听说要让村民投票敦促弟弟归队,李学文情绪激动,有辱骂行为。村干部即在“扩军”中把李学忠全家当作斗争对象,最后将他全家赶出村子。

李学忠向上级反映此事,县委刘书记给区里下指示:“让李学文归队,并向全村群众道歉认错。”但这个决定迟迟未得到执行。

1949年7月30日《人民日报》1版左下角刊登的“群众呼声”来信)

文稿登出后即有反映,8月21日《人民日报》1版刊登了相关读者来信。读者赵洪认为,双方均有错,村干部强迫命令不对,李学忠之弟是军人,超假不归违反军纪,应立即归队。读者杨金章来信建议编辑刊登此类文章,应加上按语,“不然,会减低指导教育的意义。”

应读者要求,编辑部以“编者”名义刊登了“编后”:

编者未加按语简单发表,确是我们编辑工作上的疏忽。我们认为那篇“群众呼声”,主要是反映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无政府无纪律现象,因之,需要着重指出的仍然应该是:(一)该村村干部的强迫命令作风,亟应引起领导的重视和纠正,否则会引起群众抵触,伤害党在群众中威信。

(二)区委拒绝执行县委指示,带领村干部执行错误做法,肆无党纪,应受到批评或处分。

(三)县委因村干部“搬出村去不干工作了”的威胁上级做法,至今未能执行之前决定。以及未检查到村干部不执行上级指示的欺骗行为,证明县委对执行党的政策缺乏严肃性,也都值得进行检讨。

关于此事后续解决情况,请献县有关区县村干部根据事实,表明态度。      

有编读往来,说明这篇文稿已引起多方重视。中共献县县委于9月26日回函解释,承认动员参军中个别村庄确有强迫命令现象。两个月前看到《人民日报》报道后,县委即责令区村干部收回对写信者一家的处罚,对来信者家中受损之物进行赔偿,开启门封,同时要求解决其弟弟超假不归队的问题。

县委明确表示,欢迎《人民日报》的批评。同时在回函还说明,反映问题的来信实为代笔信,执笔人未到村里核实,导致内容有所偏颇,信中人名也有误。  

读了献县县委的答复,事情原委即比较清楚,表明在党报发表批评稿件后,当地马上着手,基本上解决了读者反映的问题。

从编辑部角度来看,在发表反映问题的读者来信时未注意核实,也有不妥之处。此事经历两个月,到此基本了结,编辑部刊登了编者按:

献县县委认真检查纠正工作中的错误,并对党报意见及时检查答复,这是很好的。各地各部门负责同志在某一问题上受到党报指摘或批评时均应采取此种态度。孙振同志在代笔时未能到村深入调查,以致反映问题不够全面,应引起以后代笔者注意,尽可能实际调查。另外,李书文受过人民军队的教育,回村(不归)这样态度是不允许的,应很好检讨改正,服从政府的领导

1948年9月26日《人民日报》1版左上部刊登了献县县委答复书   

对这封读者来信的处理,从来稿、选登,再到读者反映、被批评者反应、编辑部应答,全程清晰而完整,是人民日报早期批评报道典型案例。   

《人民日报》最初的自我批评   

另外,华北《人民日报》创刊两个月后有了自我批评报道,刊登于1948年9月23日1版《藁城南龙宫夏征报导失实 是本报内勤改稿疏忽所致》,约800字,栏目题为“编读往来”。  

原来,《人民日报》于1948年7月24日1版刊登一则短讯《擅自规定贫农团员免负担 藁城南龙宫工作组违反党的负担政策》,作者(于)药夫和愧玉均为在编记者,报道说,河北藁城县南龙村擅自规定村中的贫农和团员“免出负担”,即免除赋税劳役,引起其他村民不满。

藁城县长刘学读到报道甚为吃惊,即派员调查,随即得报“无有此事”。他不放心,再次派人调查,证明报道内容“可能是时间弄错,或材料的来源道听途说”。他为此致函人民日报编辑部,“请详细考查,加以校正为荷”!

同时,边区财政厅也派员调查,证实并无此事。

人民日报编辑部开展自查,原来两位记者的采访稿并无此错,但是编辑部一位助理编辑修改稿件时,没有认真体会原稿,将去年“秋征中也一度出现的小差错”这句话中的“秋征”误改成“夏征”,此后各编辑环节均未发现,导致稿件刊出。为此,人民日报编辑部刊登了道歉文字:“我们除作深刻检讨外,特向藁城区村干部同志致歉。边府、行署和专署,对报纸反映之下面实际工作问题能认真迅速进行检查,发现不符事实者,即来函告诉我们,这对改进工作与改进报纸都有很大好处,特在此一并致谢!”

华北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张磐石  

从1948年6月15日到1949年3月14日,是“大党报”华北《人民日报》的“农村编辑部时期”,这9个月中总共刊登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稿件 92篇,分别列出:
1948年        
6月15日至6月30日  0 篇,        
7月      11篇        
8月      26篇        
9月      24篇        
10月      22篇        
11月      3 篇        
12月      11篇
1949年        
1月     18 篇                     
2月     11篇        
3月1日至3月14日     2篇   

(注:1948年2月2日,进入北平的人民日报先遣队在范长江率领下创办《人民日报·北平版》,开启了人民日报的“城市编辑部时代”。如何在城市办报中开展报纸批评,将另作论述)   

通观这些点名道姓的批评报道,主要批评的是农村干部中作风生硬,对民生体恤不足的做法,以及管理粗放,造成损失等问题。就批评的地域性来说,集中于河北中部与南部,还有山西、山东、河南的一部分。这片地区,正是当时《人民日报》的主要发行区域。总体上看,这些批评报道中,批评对象大都是乡村基层干部和在那里发生的问题,却往往具有普遍性,需要加以遏制和改正。

张磐石和夫人王定坤1948年夏在平山

在革命战争还十分激烈的时期,《人民日报》自创刊之时就经常性地开展批评报道,并且刊登在显著位置上,充分显示出党的领导的坚强,显示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充分自信。党的县区级领导干部,受到党报批评时,都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嘉勉”的精神,及时解决问题,平和恳切地对待党的机关报。

事实表明,党中央机关报在已经建立了新的革命政权的地区,在经济建设领域开展批评报道,非但没有削弱党的影响力和形象感召力,反而是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将千百万人民团结在自己周围,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夯实了民心基础。

《人民日报》创刊之初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报道是成功的探索和尝试,是对党报新闻理论的实践,为此后党报事业蓬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此文刊登于《炎黄春秋》杂志2016年第2期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2p5SYnmnRykPynt#rd
289#
发表于 2016-4-12 00:06: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曾飞洋母亲正式起诉新华社、邹伟、广州公安番禺分局、广州第一看守所
2016.04.11 20:32阅读11880
广州市番禺打工族服务部负责人、劳工公益人曾飞洋的母亲近日已就新华通讯社、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社记者邹伟、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分局、广州市第一看守所对曾飞洋本人名誉侵权行为委托常玮平律师,正式向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意味着曾飞洋母亲将以原告身份,同时起诉新华通讯社、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社记者邹伟、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分局、广州市第一看守所等五位被告。

曾飞洋是去年“12.3劳工案”中被捕的劳工公益人之一,其所在的机构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是为广大劳工维护合法权益的民间机构。2015年12月3日,曾飞洋与另外6名劳工公益人被警察分别从住处带走;12月4日,曾飞洋被以“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名义刑事拘留;2016年1月8日,曾飞洋确认被逮捕,至今仍未获释。

曾飞洋被警方带走20天后,2015年12月22日,新华通讯社、新华网首发了由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邹伟撰写的原标题为《揭开“工运之星”光环的背后“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主任曾飞洋等人涉嫌严重犯罪案件调查》一文,其中包含涉嫌造谣抹黑曾飞洋的严重失实内容。

涉案报道中提到:“作为有妇之夫,曾飞洋与至少8名女性长期保持情人关系。他以帮助工人‘维权’的名义,借助自己的名气地位,诱骗胁迫有求于他的女工、女志愿者委身于他。”曾飞洋母亲认为,新华社、新华网及记者这种公开个人隐私(甚至是否属实也无从判断)的行为,严重侵犯了曾飞洋的名誉权。

而在律师都不被允许会见曾飞洋的情况下,新华社记者却得以在“秘密侦查”阶段采访到曾飞洋,可见羁押单位广州市第一看守所及办案单位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分局在其中协助了新华社、新华网及记者的侵权行为。

因此,曾飞洋母亲向法院明确提出诉讼请求:

1、判令诸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之子曾飞洋名誉权之行为。

2、判令被告一、二、三删除、销毁并要求删除、销毁由被告三撰写被告一、二首发并被其他媒体转载发布到互联网络的题为《揭开“工运之星”光环的背后“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主任曾飞洋等人涉嫌严重犯罪案件调查》涉嫌侵权报道(以下称“涉案报道”)以及基于该涉案报道制作的包括但不限于视频、报纸、刊物、图片等侵权载体。

3、判令被告在其媒体首页置顶刊登内容经原告与法院核定的致歉公告至少连续30天。

4、判令被告赔偿原告之子精神抚慰金1000000元。

截至2016年4月11日,曾飞洋已被带走超过4个月,这期间,曾飞洋一直未被允许会见律师。

曾飞洋母亲在起诉书中写道:“曾飞洋的爸爸癌症晚期二次化疗,曾飞洋被剥夺了自由和会见律师的权利,这躬逢其盛、创造历史的起诉事,还是老妪我来吧。”

目前,法院已收下曾飞洋母亲的起诉书,并要求原告及其代理律师常玮平继续向法院补充信息。


290#
发表于 2016-4-15 18:47: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女记者”淡定报道凶案引争议 她只有9岁
2016-04-11 18:47 微天下 1280

摘要 年仅9岁的美国女孩西德尔,受到当过记者的父亲的教育和鼓励,从小就独自采访、办报做新闻。近日,她率先现场报道了家乡小镇附近一宗凶杀案,在网上引发巨大争议,年仅9岁的她能否如此接近暴力现场?小小年纪为何有如此勇气?
  
        4月2日,周六午后,《橘街新闻报》的主编西德尔(Hilde Lysiak)收到一则命案的消息,她迅速带着纸、笔与相机赶往现场。
  在警戒线包围的美国宾州小镇塞林斯格弗(Selinsgrove),穿着T恤、绑着马尾的西德尔对着镜头讲到,“嫌疑男子用铁锤杀害了他的妻子,我正在努力追踪调查。”
  随后,她在《橘街新闻报》网站上,刊登一篇文字报道“独家新闻:九街谋杀案”,“居民表示看到有人被担架抬出来,但警察要他们别跟媒体说……” 约400字的文字报导描述了命案周边现场,还采访了警方及周围邻居。

  西德尔出镜报道一起凶杀案。她自己办了一份报纸。
        
         西德尔是最先报道这起凶杀案的记者,且最先用新媒体的形式完成了有文字、视频、照片的“独家”。不过,真正特别的,不是这些,而是西德尔今年只有——九岁。
  
        迷上犯罪报道
  
        2007年出生的西德尔,从小就对新闻工作充满兴趣,她的父亲马修曾是《纽约每日新闻》记者,他称有时会带女儿上班,可能因此令她迷上记者的工作。
  2014年,8岁的西德尔在父亲及姐姐的协助下,创办了《橘街新闻报》,报导小区新闻,并设有网站、社交网页,大三岁的姐姐则协助处理照片和视频。
  这份每月出刊一次的报纸,目前订户已超过200人,一年订费14.99美元。脸书的粉丝页上,则已经有近两万的追踪人数。

西德尔受记者父亲的影响从小喜欢新闻。
  
        “我喜欢让人们知道讯息” 西德尔在接受美国媒体访问时说到,自己尤其着迷于犯罪调查报导,“我能从消息来源得到信息,然后进一步劾实,像在解开一个谜题。”
  一年多的媒体生涯,西德尔报导过枪击案、火灾、窃盗、警察枪杀臭鼬、镇上的破坏公物事件、专访市长…她还说,自己不只是想当一位记者,还要拥有自己的媒体、报纸,且发行量要超过爸爸曾服务的《纽约每日新闻报》。
  不过,在这场独家的凶杀案报导之后,新闻快速扩散、也引发网友的指责,认为小孩不应该报道暴力事件,尖锐的批评还包含“滚回去玩洋娃娃!”、“你不是一个记者,回家去玩办家家酒”,甚至质疑她的父母为何允许一位小孩这么做。
  
         反击网络批评

西德尔和她的报纸《橘街新闻报》。
  
        面对网友的批评,西德尔用了新世代的方式反击。
  她模仿美国吉米基墨脱口秀(Jimmy Kimmel Live) 的“毒舌推特”节目,在镜头前一一念出这些网友的残酷批评。
  “这个文章、报纸、或管它是什么鬼东西,就是一个笑话,烂透了。”
  “耸动的垃圾”
  “九岁女孩应该玩洋娃娃,不是企图当记者。”
  “这个可爱的小女孩以为自己是个真正的记者,让我感到恶心。”
  镜头前,系着红色发圈、别着“我爱言论自由”徽章的西德尔,一一念着这些批评,镇定地微笑,然后回应,“我知这样令你们部分人感到不安,我知道你们部分人想我坐下、不要出声,因为我只有九岁。如果你想我停止报导,那你们不如离开自己的电脑,为新闻做点事。”她移动向镜头前,睜大眼,“怎么样,我这样回应够可爱吗?”
  随后,熟知新媒体运作的西德尔,还在《卫报》上发表一篇投书,“是的,我是一位九岁女孩,但我也是一位严肃的记者。” 她写道,自己办媒体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们觉得她“可爱”,“人们不该帮我决定我是谁,或我该做什么”。
  “我虽然只有九岁,但我知道身为一位记者,任务就是让人们知道真相。”她写道,“有些大人经营的新闻媒体,甚至会报导错误的讯息、或是根本不报导;而《橘街新闻报》是在现场、努力把真相带给民众。”
  西德尔的父母亲也说,对于自己的孩子在犯罪现场报导,他们感到骄傲,并没有任何担忧。“警察也在现场,我真的不担心。” 西德尔的母亲说。
  被问及是否会继续追踪凶杀案?西德尔回答,“你将在下期《橘街新闻报》找到。”
  九岁的女孩如何驾驭一则调查新闻?

西德尔在采访中。
  
        西德尔的父亲麦特(Matt Lysiak)是最重要的指导员及编辑。
  事实上,麦特的背景也不寻常。高中时,他因为癌症而辍学;康复后,19岁那年,他在自己的家乡宾州丹佛(Danville)创办小报《The Danvillian》 ,目标是“对抗地方的贪腐”。
  几年后,在一间当地的咖啡馆里,麦特遇见了未来的老婆布里琪(Bridget Lysiak),两人随后一起到搬到纽约布鲁克林继续追寻新闻理想。麦特从一家独立报纸的记者做起,直到2006年进入发行量超过50万、全美第五大报《纽约每日新闻报》工作。
  麦特的同事们回忆,“他是那种编辑一有任务,就愿意马上赶往现场的记者”。 麦特在2012年报导完震惊世界的康州小学枪击案后,决定离开新闻业,带着一家人搬回宾州定居。
  但“记者”基因似乎一直留在麦特家里。他有四个女儿,12岁的老大Izzy,是专栏作家、还有自己的博客“Ask Izzy”;9岁的二女儿西尔德经营《橘街新闻报》,她的第一则报导讲的就是妹妹的诞生。4岁与18个月大的小女儿,也多次出现在姐姐们的新闻报道里。
  值得一提的是,麦特与妻子没有让孩子们上学,而是在家中教育小孩。在美国,有约3.4%的家长选择这种“家庭学校”教育,由父母在家里自行教导孩子。
  西尔德的父母认为,经过这样的学习和实践,他们的小孩更能够独立思考、不受框架的制约,并且更自由地安排时间、报导新闻。

西德尔在采访中。
  
        “她想说话、想谈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西德尔的母亲谈论着女儿的新闻理想,麦特则在一旁补充说,女儿对新闻事件发出的疑问,“都是来自于真诚的好奇心。”
  麦特说,女儿西德尔的新闻理想将继续在宾州小镇实践。
  九岁、金发、脸上有着淡淡雀斑、骑着粉色自行车的女孩,带着纸笔穿梭在街头巷尾——“你好,我来自《橘街新闻报》,你可以告诉我昨晚这里发生什么事吗?”
  (新浪国际 唐家婕 自华盛顿)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