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报纸研究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81#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0:12: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武汉丁寅:
#新闻业务分享#【报业最黯淡的时刻即将到来】纽约时报花25万美元做的雪崩专题,不过区区350万点击量。形式上创新,看客们叫个好,全无商业意义。不做结构性的转变,不引入外部互联网基因和力量,纯靠自己搭个网站,做个APP,开个微博或微信公号,于事无补。via@魏武挥








標籤:




| 轉發| 收藏| 評論(2)
42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舉報



























282#
发表于 2013-8-17 22:19: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格雷厄姆家族送给新闻的礼物

【财新网】(华盛顿邮报—大卫•伊格内修斯)谈论改变的好处很容易,但当改变真的到来时,你才意识到它对你的触动有多大。周一(译注:8月5日),当我们几百位《华盛顿邮报》雇员听到老板唐纳德·格雷厄姆宣布他将卖掉这份报纸时,我们感受到了这种震撼。

  要明白这周里发生的事情,你必须明白,邮报与其拥有者之间的私人感情有多么深厚。在唐这位首席执行官办公室一进门的地方,有一部老旧的木质推车,在这份报纸还被称作《华盛顿邮报与时代先驱报》的年代,它就被用来送报。唐知道每个员工的名字。当为尤金·迈耶奖颁奖时——这个奖是以他的祖父命名的,正是他买下了这份报纸——唐会引用他家族的传奇故事,你常常能听出他话语中蕴含的深情。

  这位老板十分频繁地给大家发来通信,在电子邮件通行之前,他的通信一直都是手写的。那些在海外甘冒风险的记者,都知道唐一直在阅读他们的作品,因为唐会写亲笔信,祝贺他们发了篇好稿。有上百名记者可以证明这一点,甚至有时候,看起来只有唐一个人注意到了他们的报道。那些编发了报道的编辑们可能忙得没写信给你,但老板却不会忘记。

  正因为我们了解格雷厄姆家族有多么热爱这份报纸,我们才能想象到,在向震惊的员工告知邮报被卖时,唐和他的外甥女(邮报发行人凯瑟琳·韦茅思)有多难过。

  这就像有家人死去的时候一样,人的哀痛分各个阶段:震惊、拒绝、也许随后有一丝愤怒,然后是接受。

  但我们中的许多人觉得,在付出了个人感情的牺牲之后,唐和他的家族做了一件无私而勇敢的事。格雷厄姆家族明白他们不能长期保住邮报作为伟大报纸的地位,他们就去寻找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如果唐再等上一段时间,而邮报的亏损又继续扩大,他可能会被迫把它卖给出价最高者,那就为想借邮报推行个人政治议程、而不是独立新闻的人敞开了大门。唐选择在受到逼迫之前行动,在他仍可以做出好选择的时候。

  邮报大厦里有幽灵存在,他们就在编辑部里游荡。办公室早已整修一新了,但我们还能认出他们所在的地方——就是在那里,本·布莱德利说服了老板凯瑟琳·格雷厄姆,让她相信年轻的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是对的,而理查德·尼克松撒了谎,这让凯瑟琳决心赌上报社命运一搏。

  我们很多人仍然能听见布莱德利的声音回荡在选题会议室,开着玩笑,戏弄着编辑们,或者用挖苦的口吻评论着我们的报道对象。当年我还是个年轻编辑的时候,经常徘徊在那个房间里,听布莱德利、他的继任者伦纳德·唐尼或是其他神一般的人物说话。我走出门后时常想道:真不敢相信,他们让我做这份工作,居然还付钱给我。

  收购宣布之后,我马上和布莱德利通了电话——他刚刚到达自己位于长岛汉普顿的夏日居所。像所有人一样,他震惊了。几周后本就将年满92岁,但是他的声音里依然有着那种吼叫着的调门:“我得回去帮帮唐。”

  我有时候觉得,这座邮报大楼的墙壁里也有幽灵。几十年来,一份份邮报都在这里印刷。如果你工作到很晚(谁没有过呢?),你能听到老旧的印刷机在地下室隆隆作响——他们开始印第一版了。接下来,整栋楼都会开始震颤,嗡嗡地哼唱起来。有的时候,如果邮报正在追踪报道一桩热点新闻,各国大使馆和游说办公室的汽车会在大楼门口排起队来,等着先睹为快。

  我们的新东家是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自尊的记者们不会争相用献媚的“法式湿吻”去迎接新老板,我也不会。我能说的是,贝索斯有好的价值观,在设法让纸质内容(书籍和报纸)变成有吸引力的、简便的数字形式这点上,他是最早成功的人之一(通过他的Kindle业务)。

  我们认为贝索斯肯定是个聪明人,对吧?他买下了一份伟大的报纸。他绝对明白,成为一位勇敢的、有原则的报社老板,是世界上最棒的事。■

  (财新记者 王嘉鹏 译)

  原文链接:http://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david-ignatius-post-sale-was-grahams-gift-to-journalism/2013/08/07/5442c212-feed-11e2-9a3e-916de805f65d_story.html

  大卫•伊格内修斯(David Ignatius)是《华盛顿邮报》副主编、专栏作家。本文由作者授权提供,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http://international.caixin.com/2013-08-17/100571036.html


283#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16:17: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继忠微语
//@新闻界杂志社: //@展江: 妙语,人为削弱了市场信号。

@张力奋
与欧美报业相比,中国纸媒相对幸运:因发展阶段不一,中国报业结构性危机比欧美晚了4、5年;党报或体制内报业享受的公费订阅与派送,人为削弱了严酷的市场信号;报业营收中,非媒体(如房地产)收入比重加大,导致虚幻的营利繁荣;中国报业对广告收入的深度依赖。一旦广告急剧收缩,危机凸现。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7)|
轉發(125)
|
評論(28)

8月17日20 : 18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
收藏|
評論


284#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00:53: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各各他之路:征订摊牌何时了,党报知多少。领导昨夜又抽风,公款不堪乱花废纸中。政策纪律应犹在,只是无人睬。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红头文件到案头。//@白兆东:各地宣传部哭了,任务亚历山大呀!//@各各他之路: 收废品的一听,奔走相告……

@张志安
#一本政经#
中原某省省委书记上任后,到该省省级党报视察,社长趁机提出:我党报发行量才20多万份,而A省某报B省某报都有50万发行量……书记一听,当即指示:明年征订,也要搞到这个数字。全报社“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微信公众号yibenzhengjing(一本政经)新更新:http://t.cn/zQB0taC





(3)|
轉發(70)
|
評論(21)

8月19日 00:51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8月19日 03:17
來自iPhone客户端
|
舉報

285#
发表于 2013-8-29 22:23: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报纸“卖身”换“钱”程


有着百年历史的《华盛顿邮报》被出售给亚马逊公司首席执行官贝索斯,8月5日,发生在美国的这起事件震动了全球的报纸行业。在纸媒不断陷入困境的今天,富豪收购这条路会是一片坦途吗?到底谁才是报纸的“救世主”?


《华盛顿邮报》生存堪忧寻庇护

传统媒体“傍大款”续命

《华盛顿邮报》只不过是换了老板,并没有宣布“死亡”,但悼亡之声却遍布各类媒体。的确,广告收入的不断下滑让报纸同行兔死狐悲,不过,贝索斯、默多克等富豪的集体出手至少让人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百年大报2.5亿美元易主

8月5日的华盛顿闹市,刚度完周末的《华盛顿邮报》员工穿梭于总部大楼内,少数人则被邀请到一个会议室内。

在这里,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唐纳德·格雷厄姆和其侄女、报纸发行人凯瑟琳·韦茅斯宣布了出售《华盛顿邮报》的决定。

会议室的气氛突然肃静下来。要知道,格雷厄姆家族经营《华盛顿邮报》已经有80年,因此,当格雷厄姆和韦茅斯轮流宣布声明、回答问题时,几位老员工哭了起来。

“报社的每个人都知道唐纳德和凯瑟琳有多爱这份报纸,这个决定对他们而言有多么艰难,”大卫·伊格内修斯,一位在《华盛顿邮报》工作多年的专栏作家在社交网站Twitter上说。

2.5亿美元收购这份报纸及其附属报纸的是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个人。亚马逊公司并不参与这项交易。收购完成后,贝索斯将成为《华盛顿邮报》唯一所有人。

此次交易内容,除《华盛顿邮报》(以及报纸网站washingtonpost.com)外,还包括其他一些小型媒体,如《快报》,《都柏林公报》等。这次交易不包括华盛顿邮报公司旗下的Slate网络杂志和《外交事务》杂志,也和集团公司旗下的电视、地产、教育和出版业务无关。

“我和凯瑟琳·韦茅斯以及董事会成员在经过多年时间以后才作出出售的决定,这段时间里类似的报纸行业挑战让我们想知道,也许换一个东家对华盛顿邮报公司来说才是更好的选择。”

唐纳德·格雷厄姆称,作价出售对该公司来说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杰夫·贝索斯的技术和商业才能已得到证明,再加上他的长期投资战略及其个人声誉,使其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华盛顿邮报公司新东家人选。”

至此,这份与《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并列为美国三大报的百年大报,就此易主于互联网大亨。

随后,《华盛顿邮报》的网站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条消息——《格雷厄姆家族将出售邮报》。

仅用两年,就成为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
跟着默多克,《华尔街日报》有肉吃
在富豪收购交易迭起的背后,既有收购者的“恋旧情节”作祟,也不排除真正看好行业的“钱”景。被富豪“金屋藏娇”,在其强大庇护下重获新生,俨然已成为日渐衰败的报纸行业的一条活路。
报业火车头因“收费”复活
如今的《华尔街日报》如日中天,让很多人都忘了它也曾奄奄一息,濒临死去。
虽然外界对于传媒大亨默多克的行为诸多诟病,但是,谁都不会否认,是他的收购给了《华尔街日报》第二次生命。
很早以前,在新媒体的挑战下,许多美国报纸就开始面临生存危机。为了迎合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很多报纸都推出了电子版,但在某种程度上,电子版的“免费午餐”也造成了传统报纸的窘境。
原因很简单,面对免费阅读的网络,有偿订阅的报纸陷入尴尬:不上网,不被转载,就不符合受众新的信息接受习惯,影响力也就大大下降;而上了网,很多读者就自然放弃订阅印刷版,且当前网络转载及网络广告的收益又相对有限,报纸等于为他人做嫁衣。
美国著名报业专家阿兰·穆特称,上世纪90年代,多数报纸对其网站实施的免费政策是报业的“原罪”。
由于担心读者流失,很少有报纸网站向读者收取订阅费。《纽约时报》曾尝试向网上读者收费,但没有成功。不过,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鉴于印刷媒体的广告收入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在默多克的带动下,更多报纸开始冒险尝试。
因此,自2007年8月入主《华尔街日报》后,默多克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停止提供“免费午餐”,他要向报纸网站的读者收费。
事实证明,《华尔街日报》的这场“收费革命”成功了。仅仅两年,其的平均日发行量就达到202万份,售出的电子版也超过35万份,并且超越《今日美国报》成为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
这场“收费革命”也一路燃烧到了手机领域。
一直以来,手机付费阅读是美国报纸至今所尝试的最大胆的增收方式之一。尤其是在这样困难的时期,不断下滑的报纸发行量和印刷广告收入正威胁着很多报纸的生存。
默多克先是通过黑莓等手机终端向阅读报纸的读者进行收费,而后开始对整个手机读者群收费。
按照该计划,没有订阅《华尔街日报》的手机读者需支付每周2美元的阅读费用,报纸订户为每周1美元,同时订阅印刷版和网络版的读者则可免费进行手机阅读。
美国报业协会执行长卡萝琳・利特尔评价说,《华尔街日报》包括电子版在内的发行新体制,迈向了正确的方向。
当然,《华尔街日报》的重生之路也并非完全一帆风顺,因收购带来的后遗症也曾让人很头疼。
其实,在报纸被收购后,大多数重要高管选择了离开,其中包括CEO、CFO、《华尔街日报》发行人和首席法律顾问等等。
这些人员的流失让众多员工担忧,默多克成为新主人后,原先的办报理念将受到威胁,昔日树立的良好声誉恐怕将毁于一旦。
其中,执行主编布拉克利的离开,让这些暗藏的隐忧集中爆发了出来。布拉克利是《华尔街日报》的灵魂人物,他一直试图采取中间路线,在《华尔街日报》传统新闻模式和默多克新闻集团的新想法之间找到平衡。随着他的离职,有关保持商业与新闻独立性的争论也再度被引发。
所幸的是,这些改革沿途的风波并未带来真正的影响。
随后的2010年,《华尔街日报》与《纽约时报》爆发了一场“大战”,成为美国纸质媒体界最具硝烟的一场战争,也让默多克的《华尔街日报》一战成名。
《华尔街日报》先是向《纽约时报》叫板,大幅削减广告费用,意在分食《纽约时报》的广告客户。紧接着默多克又打起了“口水战”,在与纽约州一些房地产商对话时,他猛烈抨击《纽约时报》,“我们认为,为追逐新闻奖项和声誉,某些纽约市的日报已不如从前,几乎丧失对纽约市的报道。”
为了增强竞争力,《华尔街日报》还雇用了多名《纽约太阳报》的前任记者。据悉,《纽约太阳报》与《纽约时报》竞争6年,虽在2008年被迫停印,但其员工却以本地新闻报道见长。
美联社分析,《华尔街日报》与《纽约时报》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为了积蓄实力,默多克重塑《华尔街日报》,旨在增强吸引力和可读性。
可以说,默多克的收购让昔日的报业火车头重新焕发了生机。截止2013年5月,《华尔街日报》工作日版的订阅量平均为238万份,比一年前同期增加了12%。其增幅基本来自于数字订阅量的增加,这一订阅量近90万份,占到这家新闻集团麾下报纸总订阅量的40%。
这些数据显示,《华尔街日报》依然雄踞日报发行量老大的位置,虽然其纸质版发行量下降了约8.6万份,但数字版的订阅量增加了30多万份。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报纸撞上互联网,火花还是火化?
巴菲特坐等报纸股价就会上扬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默多克靠窃听赚取花边新闻就能轻松盈利的日子也不会再来。在互联网信息铺天盖地袭来的时候,与之嫁接的报纸或许会迎来最好的时代,也或许是最坏的时代。
坐着赚钱的时代不会再来
在《华盛顿邮报》交易的消息宣布后,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上涨了近5%。
你可能会想起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华盛顿邮报公司的最大股东并且是持有该公司股票时间最长的股东之一。
巴菲特当年买华盛顿邮报股票,可是一笔赚钱的买卖。他从1973年开始建仓华盛顿邮报,持仓成本为不到1100万美元,几十年间并未抛售,据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近的13-F报告显示,巴菲特现在持有的华盛顿邮报股份还是170万股。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这些股票的价值为7.72亿美元。
相比仅仅1100万美元的成本,巴菲特这笔投资足足获得了9080%的回报。但这可是赶上了报纸的黄金年代。现在《华盛顿邮报》面临的情形可大不相同。
据华盛顿邮报公司2013年5月公布的一季度盈利数据。报纸业务亏损3450万美元,报纸业务收入比去年下降4%,但其在线广告收入有所增加,是同行业增幅最快的,但总体来说,公司也没什么利润,第一季度亏损226万美元。目前,《华盛顿邮报》的发行量已经不足50万份,几乎下降了10%。
关于传统媒体会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全球都尚未产生定论,用户消费内容的形式仍在改造过程之中,即使那些看似转型顺利的传统媒体始终面临着未知性和不可控性。
即使是同样方向的尝试,实践起来也有截然相反的结果,数字化3年之后的《纽约时报》终于迎来扭亏为盈的收获季,而同样历经数字化努力且获得苹果公司大力支持的新闻集团《The Daily》则提早遭到了关闭待遇。
如此背景之下,传统媒体的忐忑不言而喻。贝索斯将《华盛顿邮报》收至麾下,未尝不是想要亲力亲为,带着“拯救报业”的私人趣味来摸索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
“该报的未来整体是乐观的”,伦敦城市大学新闻学教授格林斯莱德认为,因为这次收购是传统纸媒与新兴媒体结合的大好机会。
斯特林也认为,新老板有望给这张报纸带来生机,在科技的指引下获得重生。
“从贝索斯在亚马逊的表现来看,从新闻业角度看,他也许是个理想的老板。如果他将同样理念运用到《华盛顿邮报》的运营中,无论用于商业与否,这都会是世界上的一例卓越典范。”

扫描二维码关注《城市生活信报》信周刊官方微博@信口说事

详情阅读请见8月29日上市的《城市生活信报》信周刊

网络信报观看地址:http://shinweekly.com/index.php


http://kan.weibo.com/con/3616562665846694
286#
发表于 2013-8-30 11:11: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全国5年拆除万余邮政报刊亭 称没人看报纸杂志

最近,小区门口的报刊亭关门了。问为什么,老板说:“不让干了。”

回想起来,城市强制拆除报刊亭的消息这几年就没断过。2008年到2012年间,全国仅邮政报刊亭就被拆了1万多个。

拆除报刊亭,前两年的理由多半是“影响市容”、“难以管理”。现在,又新添了个理由,称“居民喜欢看电脑玩手机,没人看报纸杂志了”,市场需求萎缩,经营报刊亭不赚钱,不如拆掉。

人们真的不再需要报刊亭了吗?有些人没有固定通信地址,买报纸杂志只能去报刊亭;有些人经常出差,在报刊亭零买比订阅更划算;对一些老人来说,晨练回来顺手带份报纸,已是多年形成的习惯……尽管新媒体越来越发达,但用平板电脑或手机上网花费不菲,对大多数中低收入者来讲,报刊亭仍然无可替代。

退一步讲,买报纸杂志的人少了,报刊亭就该被拆掉吗?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买书报是否方便有很大关系。报刊亭拆了,买报纸杂志不方便,阅读的人会更少。有人统计,郑州报摊“撤亭进店”后,报刊销量下降了80%。百姓的阅读习惯,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甚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单冲这一条,就不该强制拆除报刊亭。

如今的报刊亭早已不只是报摊,而是综合便民服务台了。超过1/5的邮政报刊亭安装了信息化终端,除了卖报刊,还提供手机充值、代收水电煤气费、自行车充电打气、代卖机票邮品等服务,有的报刊亭还安装了LED显示屏,成了便民信息的义务宣传员。最近,中国邮政还计划在报刊亭开办特快揽收、电商小包代投等业务。报刊亭正为老百姓提供着越来越多的便利。

更何况,报刊亭还承担着上万人的生计。目前全国共有邮政报刊亭3万多个,按2人经营1个算,直接解决了6万多人的就业。加上一些城市还有市政报刊亭,靠报刊亭养家糊口的人不算少。而且,承租报刊亭的,多半属于就业困难人群,以北京为例,1/3的承租人以前就是靠卖报为生,另外还有2/5是下岗职工、残疾人员和“两劳”人员。对这些人来讲,报刊亭是维持生计的依靠,更是回归社会、赢得尊严的依靠。个别城市强制拆除报刊亭时,可曾为这些人考虑?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生杀予夺”的权力交给市场。如果报刊亭不赚钱,自然没人承租,不用强制要求,报刊亭自会关停;相反,如果还有人愿意承租,就说明报刊亭还在盈利,还被群众需要,那就大可不必打着“市场萎缩”的旗号人为关停报刊亭。

当然,部分报刊亭也确实给一些人带来不便。有的报刊亭设施破旧影响市容,有的报刊亭占道经营阻碍交通……把生杀予夺的权力交给市场,并不意味着城市管理者就该对报刊亭不闻不问。影响市容和占道经营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加强管理来解决。伦敦、巴黎、东京、纽约都有大量报刊亭,说明人口密集的现代都市一样容得下它。

说来说去,城市管理者对报刊亭的态度,反映的是政府科学管理的水平。城市管理中,往往都是报刊亭这样琐碎复杂的小问题,看似众口难调,却也有秘诀:真正深入群众了解诉求,真心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做出的决策就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

http://news.163.com/13/0830/04/97GFA8PP0001124J.html


287#
发表于 2013-9-29 23:49: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clueless
//@密苏里新闻学院孙志刚:《纽约时报》公司将在10月份公布第三季度财表。CEO马克•汤姆森星期四透露,公司广告总收入可能下降3%,发行总收入可能增长5%,付费墙用户增幅与第二季度相似。如果确实的话,这些数字应该代表进步。http://t.cn/zR7SdXS

@密苏里新闻学院孙志刚
在2013年第二季度里,《纽约时报》公司总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0.9%。广告总收入下降5.8%:纸媒广告收入下降6.8%,数字广告收入下降2.7%。发行总收入增长5.1%。付费墙用户从今年第一季度末的676,000上升到699,000,增幅3.4%。公司将继续从方便受众的角度研发新的付费数字产品。http://t.cn/zQX0WBk

(2)|
轉發(148)
|
評論(22)

8月1日21 : 41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19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288#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23:16: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媒体那些事儿
【解放、文新合并获批 上海传媒业大整合开启】上海解放报业和文新报业合并的消息,经过持续发酵,脉络越来越清晰。虽然解放和文新均表示,至少半年,不会有大的变动。但无论如何,这都是新媒体环境下,党报传统媒体创新发展的探索。




(2)| 轉發(35) | 評論(5)
今天 17:12來自新浪微博


28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23:18: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民周刊杨江
你们关心的这些内容,我不告诉你们~~//@刘放: 武断言之,搞不好。//@谢小嘤: //@-浮-生有梦:转发微博

@伟哥日报
文新解放合并案获批的可能性接近100%,现在的悬念是会不会关闭报纸,会不会裁员。什么时候关闭,关掉那几家。面上情况是三过剩:版面过剩,内容过剩,人员过剩,用LD的语言总结是产能过剩,毋庸多言了。不关不裁,合并失去经济上的价值。又关又裁,势必引起动荡。谁接这个活都不轻松。
| 轉發(43) | 評論(14)
今天 00:30來自iPad客户端



收藏於今天10:47
保存 取消
经营  +加標籤


(1)| 轉發(3)| 取消收藏| 評論
今天 10:24來自新浪微博



290#
发表于 2013-10-10 11:25: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上海党报将合并,传媒核聚变伸向体制内


钛媒体注:近日,钛媒体获悉一个重大消息,上海传媒界即将又掀起一轮巨变,上海两家最大的报业集团:文新集团及解放日报集团即将合并。文新集团其实也是早些年几大报业公司整合而成,解放也陆续整合了一些上海滩报纸,两大报业集团的合并,也意味着上海的国有党报将几乎整体合为一家。这其中有何隐情,未来两家体制内机构媒体的“领导安置”问题,“裁员”问题,“经营主导权”问题,“采编规则”问题等等,也许都将象一场风暴席卷上海报业。

正如钛媒体专题[消失的纸张]中,很多作者都探讨的,行业大势不可逆,政治上的考量终将让渡于行业规律的整合,上海报业的整合或许才是全国党报整合的开始,也是整个互联网新媒体大势所向。今天,也是钛媒体全新换颜改版的的日子,钛媒体亦以全新的互联网公司形象,重新出发,意图在全新网络生态中重建媒体价值。

为此,我们特约钛媒体作者,也是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新媒体研究学者魏武挥撰文,对这一事件的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入解剖。


近日,我从多方渠道收到的消息是,上海两大纸媒集团解放和文新已得到有关部门许可,准备合并。获得许可后,两集团都开始进行调研工作,准备具体合并事宜。到目前为止,未来的新集团基本上只有一件事是确定的:由曾做过两大集团副社长现任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SMG总裁的裘新出任书记掌舵,其它部分,均未有明确的安排。我所听到的某集团一位高管一句类似的话可以表明这两大纸媒集团行将合并的现状:越是具体的安排消息,越是谣言。


两家集团的格局

上海的纸媒业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有过一次较大的合并,在时任宣传主管的官员一手操作下,将多家纸媒整合,分别成立了上海文汇新民报业集团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另外一家大型媒体集团SMEG(文广集团)所不同的是,这两家集团以报业为主,期刊业为辅(解放旗下新华传媒有极大比重的图书业务),并不涉及广播电视业,是非常标准的纸媒集团。

文新集团的主要报纸是文汇报、新民晚报、东方早报,相对应的,解放集团的主要报纸是解放日报、新闻晚报和新闻晨报,当然各自旗下还有其它一些纸媒,但最有名的是这六家,可以视为各自的日报+晚报+晨报格局。另外,解放旗下还有一张地铁里的免费报纸《i时代》和面向都市女性为主的《申江服务导报》[ii]发行量也不小,它那份至今只有四版的《报刊文摘》可能是中国毛利率最高的报纸之一。文新的新民晚报一度强悍到广告需要排队三个月才能刊登。99年新闻晨报创刊(其实是以前的新闻报被收编后的结果),三年后比肩新民,成为彼时上海滩最赚钱的报纸之一,利润以亿计。

出于种种原因,上海媒体业的管控,在全国发达地区中属于最强的一个,比较重意识形态的安全。上海媒体业的行政命令式作风,在2000年东方网创建中,彰显无遗。这个网站在行政要求下,当时由东方明珠出最大资,联合十数个媒体(均掏了真金白银)组建,并拒绝体制外资金,而北京的千龙网,则由9家媒体自愿参加,吸引了民营企业投资。

两家媒体集团皆有极其辉煌的时刻。文新的新民晚报乃是沪上报业翘楚,东早则是后起之秀。解放同样不弱。一直到04-05年,旗下基本没有亏损的报纸,新闻晨报更是年净利上亿的主。但就是在最近几年,在互联网大潮冲击下,主业下滑极快。

这一次的合并,并不是市场运行的结果,而是行政指挥的结果。依靠行政强力推行,它的结果会是什么呢?行政力量又是出于何种动机,要让这两大报业集团合并呢?

试衣间之问

原上海市长韩正成为书记后,至解放集团考察。期间提出一个问题:纸媒如何摆脱恒隆广场的试衣间命运。恒隆广场是上海顶尖的shopping mall,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有可能会成为消费者的线下体验场所,最终购买还是回到网上。韩正此问,表达了他对纸媒未来的忧心忡忡:会不会就此而沦落?据说当时解放的高管回答的是:我们相信优质的内容总是有需求的。这样的话当然不能算是错的,但着实不能成其为一条操作路径。

韩正这个“试衣间之问”曾被上海媒体报道,表现出上海官方对媒体经营的重视。另外,我在钛媒体上曾著文《中国互联网产业版图上,何以找不到上海?》(详见链接:http://www.tmtpost.com/56739.html),

本是无心之作,后被上海某报部分转载,随即我接到了市府三个不同部门的电话,就上海如何在互联网新媒体领域中走出未来,倾听我的看法。交流中我得知,韩正在内部做过主旨为“上海要努力在新媒体领域有所作为”的讲话,上海各部门均重视起这个问题,可见官方对“新媒体”的重视。而此次合并,更有传言说是韩正的提议。

两个纸媒集团的合并显然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关联不大,上海媒体这几年在媒体舆论导向等方面一向正常。这应该是出于商业利益层面的考量。

此前由于撰写“大裂变时代的媒体人群像”系列文章之需,我走访了不少媒体高管。其中一位财经媒体负责经营的高管就认为,去岁所出现的媒体效益滑坡并非纯粹是因为整个经济不太好的缘故造成,而是在受众离去后广告主的大面积离去造成(后者离去会较前者有一定的时滞),今年上半年媒体整体的滑坡,就是一个明证。另外,浙报社长高海浩也认为,报业存在结构性系统性风险,言下之意,就是面临生死攸关的大考。

沪上两个纸媒集团在这个当口合二为一,不得不说,是有抱团取暖的成分的。

新华传媒,解放旗下的上市公司,财务表现实在是无法用“不错”两个字来形容:

(历年归属净利润自08年以来逐年走低)

08年以来每股收益逐年走低,12年只有五年前的25%

连收入都在大幅缩水

营业利润只有2008年的一半


净资产收益率之下滑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新华传媒的盈利能力快速下降中。

今年上半年,新华传媒的基本面继续向坏,营业收入8亿,同比减少不多,但利润总额只有5600万(其中还包括了对外委托贷款获得的4100万余元)同比减少37.34%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只有3300万,同比减少近一半。


新华传媒是装入了大量解放集团盈利部门(包括来自新华书店的图书销售业务,教材教辅上几乎是沪上完全垄断者)的上市公司,解放对其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成为它的实际控制人,但有很多成本则由解放来扛。比如人力成本,新华传媒公开文件中列举了各种人员(销售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行政人员),没有采编人员。与文新集团一样,解放集团亦属于“事业单位”,存在有大量所谓“编制内人员”。有一种说法是,此次合并,让盈利情况稍好的文新来托住解放,因为按趋势来看,解放集团今年极有可能是亏损的(去年未达指标但尚有盈利)。

不过,在我看来,合并的最大动机在于合并报纸从而精简人员。如前所述,上海地区存在有两张早报两张晚报,虽然当年解放文新成立之初,有所谓解放重时政宏观文新重本地微观的区隔,但在具体运作中,早就边界模糊。上海虽然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人口庞大,但在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下,即便这样的大城市,也没有必要搞两张早报两张晚报。

在未来,上海地区会可能只有一张早报和一张晚报,再发展下去,只有一张都市日报,都不是不可能的。腾出来的刊号当然不会闲置,亦有可能办一张财经类报纸(媒体)与文广集团的第一财经做竞争。


地产经营


前文提到,“让盈利情况稍好的文新来托住解放”——这句话其实和这两家的经营模式有关。

一位在文新的朋友对我说,文新业绩好些,并非是它主业(即报业)做得有多强,解放业绩差些,也并非是它主业做得有多糟糕——从前文两家格局的描述中也可以看到,解放的报业部分并不见得比文新更糟糕,正相反的是它可能还略强于文新。业绩好坏,其实主要和它非主业收入有关。

两家集团很早就涉足金融投资:证券基金买卖,证券买卖中有很大一块所谓法人股投资,进价低廉,长期持有后获利不菲,截止到今日,文新还是海通证券(已上市)、东方证券(未上市)的十大股东之一,总计拥有小几十个亿的证券资产,光是海通证券就持有1.8亿股流通股,市值23亿。但解放很少涉足PE类投资,规模有限。

除了金融投资外,两家均有房地产业务。同样的,解放规模远远小于文新。文新在上海市中心拥有三块地皮(圆明园路、威海路和延安路各一处,沪太路上还有一家新民大酒店),而解放,基本上依然固守在汉口路一处上。而且,对汉口路那栋大楼的租赁业务,可能手法上有些不够纯熟,进账并未达到预期。

报业在市中心拥有自己的大楼是有传统的,这和早期报业的作业方式有关:位于市中心有利于记者以市中心为原点向外辐射进行采访,也有利于广告客户上门洽谈。而且,解放、文汇、新民是沪上早年三大报纸(都是正局级),需要和市府市委有关部门多多来往,在市中心自然便利很多。

不过,随着上海城区日益扩大,所谓的县只剩下崇明之际,这种以市中心为原点向外辐射基本就成了一句空话。此次两报合并,一个疑问就是:文新的人会不会如同解放的人那样,向莘庄转移,腾出市中心的房地产,扩大这部分的收入。一个流传的版本是:新的集团定位成“地产与媒体集团”。

事实上,文新主业人员在目前的市中心占据位置并不多,威海路那栋大楼至少有一半已经租赁出去,要扩大租赁业务收入也有限。不过,这句话的前提是新集团在主业——即媒体上无任何扩张打算。但凡新集团再想尝试做一些新媒体方面的拓展,很有可能放在莘庄。其实,莘庄就上海城区而言,现如今也谈不上是什么偏远地带了(莘庄距人民广场的距离,和北京中关村距天安门的距离,几乎差不多,都不到20公里)。用城区的房地产收入作为新媒体拓展所需要的本钱,这种模式在中国很多地区的区域性党报集团中,是可以复制的——它们大多在市中心拥有自己的地皮。

那么,在未来,上海这家纸媒集团的主业路径会有什么变化呢?目前尚不清晰。不过,我以为,有三点可以着重关心一下:


业务模式转向


值得关注的有三点:新媒体战略、广告经营手法、采编手法。一一道来。


1)  新媒体战略


这部分是最重要的。两大集团,过去都有过一些新媒体上的尝试。


06年,解放集团就提出过一个四i战略,即手机报(i-news)、网络数码杂志(i-mook)、电子报(i-paper)、公共新闻视屏(i-street)。。其中手机报业务还是不错的,是上海滩同类产品中最强的一个,运营团队不过十几人,年入可以做到千万,比东方网和文新的手机报都好一些。但手机报虽冠有新媒体之名,但在智能手机大行其道之下,很显然会成为明日黄花。网络数码杂志的背景是05-06年电子杂志火爆时的想法,但随着电子杂志的没落,这部分乏善可陈。公共新闻视屏即户外小屏,在世博会期间遭遇政策风险,大量已获审批或正在报批的屏建设不了了之。最近这两年,解放在新媒体探索上并没有太大的动作,旗下牛网表现也不算上乘。下图是牛网的全球alexa排名:


全球排名在一万之后,且有明显的下降通道。

文新集团在新媒体上,最近有一个较大的动作:文汇设立了一个“新媒体中心”的机构,准备寻求突围机会。据悉计划上报后,获得了数百万投入的承诺。但由于合并之事一出,这个计划的往下操作,可能会暂时耽搁。体制内做事通常都是如此:大事未定,小事就会暂停。

文新有一个自己的官网,news365.com.cn,排名上和牛网差不多。

不过它的新民晚报的网站,流量就比文新网、牛网高多了[iiii]


两家合并后,一定会有一个新媒体上的战略计划,有几个问题可以观察一下:


其一,是各自为政,还是统一部署。我的判断根据上海媒体一贯喜欢的行政道路,集团统一部署的可能性更大。但统一部署和统一行动是两回事,统一部署只是指挥上的,总资金预算上的,具体业务操办理应下放:比如人员调配、产品规划和设计等。对于纸媒集团而言,这里有一个分寸的拿捏:本来就已经在走下降通道,还要各自为政分散实力显然不利,但如果卡得过死过紧,决策流程漫长,产品需要多部门协同作战(官方色彩浓重的组织多部门协同向来是弱项),非常不适用于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之谓的互联网新经济。

其二,战略里有没有投资的规划,有没有投资决策机构。这种投资可能是两种路径:对外投资或内部孵化。对外投资的模板可以参考浙报的做法,在外部大举扩张,利用外部的体制优势和人才优势,扶持外部的创业项目,走所谓“传媒控制资本 资本壮大传媒”的道路。内部孵化在国内,有多个媒体集团在尝试,如南方旗下的21世纪传媒,通过这种方式,让有想法的内部员工得到一次风险略低的创业机会。

其三,在产品和项目选择上,是否会从狭义的媒体扩大至所谓大文化领域。解放集团旗下有一个文化产权交易所,有一些文化项目的资本运作。但总体而言,两大纸媒集团基本上都是在过往狭义的媒体(报纸和图书)上打转,文化类项目更多的是在文广集团。产品线是否足够丰富,战略视野是否足够宽泛,亦是新集团新媒体战略的一个观察角度。

新媒体是一个烧钱的行当,新集团的主要支撑力量可能来自于三个部分:持有的股票变现(比如文新持有的海通,新华传媒则不太可能)、地产经营收入,以及广告。


2)  广告经营手法


就纸媒而言,主要收入来自广告。从趋势上看,官方(无论是党抑或政府)一般不再会替亏损埋单,需要媒体自救。开展新媒体业务时,恐怕需要媒体组织自行筹集资金(不过文新的新媒体中心据悉是来自政府资金投入,但合并消息一出,这件事怕是要费些周折了)。


两家合并后,旗下有若干或企业或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报纸,广告收入上是统一进出呢,还是就在各单位内部自行消化了呢?

这与新媒体战略的拿捏同样是一个分寸问题。过于分散,不利于集中资金来扶持新媒体战略,过于集中,损伤旗下各媒体经营的积极性,搞得不好连老窝都会更快的守不住——我经常和人举集结号的例子:总体来说,今天纸媒的传统业务,就好像阵地上的那个掩护连队,在大部队(主要是新媒体)没有准备好之前,必须死守岗位,尽可能减少消耗,能守多久是多久,直至大部队做好了准备,集结号吹响。听着有些悲壮,但怕是转型之路上的实情。

广告经营当然是以各媒体自行突破为主,但在集团层面,抽走一定的比例从长远来看还是必要的,不然扶持新媒体怕有后顾之忧。后者具有高风险性,大部分项目会死掉,如果需要有足够优秀的项目脱颖而出,这个“大部分项目”的量就无法避免。互联网一向有烧钱之谓,对于今天官方已经无心再拨款包养的本地纸媒来说,广告收入,是极其重要。更进一步的是,在广告圈,有所谓整合营销传播之说,即打通各种媒体做整合推广。新媒体项目大多依靠广告,与旧有纸媒整合,是商业模式的关键。


3)  采编流程


精简报纸后,是否会搞“中央厨房”式的采编中心?这种构想,是基于降低成本的理由,但就上海滩报业实情,这个想法一两年内很难实现。如果硬要推,怕是要伤筋动骨而得不偿失。

“中央厨房”式内容生产,就是根据不同介质生产不同的内容产品形态,意图实现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国内如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就有这样的采编策略。但中央厨房有个前提,就是媒介介质非常丰富。一般意义上,可能台报网刊俱全的文广集团,理论上更适合一些。

上海媒体行业管控之严,向有传统。而上海这个城市有一些“有个性、与众不同”的文化诉求——比如在上海,跟风现象很少出现——在高度管控之下,各纸媒在具体经营上,喜欢自己弄点自己的小风格,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决定了的。如果还要搞什么中央厨房的采编中心,上海媒体就越发没有生气。老实讲一句,上海媒体现在需要的,是更活,而不是更严。

有些报纸,可能会减少印刷(做得更狠一点,放弃纸质版),以网络发行为主要渠道,并将这些内容提供给尚有印刷版的媒体,这个路径倒是可能的。一个看似夸张但实际上是可以考虑的例子就是解放日报和文汇报。作为事业单位,做类似通讯社的机构,也没什么不好。但在上海居民中还颇有口碑的东方早报、新闻晨报、新民晚报,要去搞什么中央厨房,怕是要把仅有的好牌子都要做塌了。

内容生产上,是否会更倾向于网络作业和布局?前文已经提到解放自己的牛网一路走低,但它与腾讯合资的大申网倒是做得不错,已经传出盈利消息。不过大申的腾讯烙印太重(连域名都是sh.qq.com),持股结构上又是腾讯超50%。这个新的纸媒集团,有可能会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内,做一个本地化新媒体,方向我以为应以移动互联网优先。


小结

总得说来,这两家纸媒集团的合并,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内部梳理怕是需要搞上半年。两家集团内颇有一些至今是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报纸,而且还多有所谓“级别”:比如新民晚报就是个正局级的事业单位(文新集团亦是正局级事业单位,属于正局管正局)。期间伴随着报纸重整和一些新部门的创立,编制内人员的重新调配、编制外人员的重新整合,想想就是一件大为头痛的事。这家新诞生的上海纸媒集团正式甩开膀子走路,也许要到2014年下半年了。

在经营上,上海媒体的确需要放开思路,张开怀抱,多向市场化靠拢,扶持创业或孵化项目,在战略上应有“敢于试错敢于局部亏损”的勇气,并加大对从业人员的互联网方面的培训,利用上海金融中心之便利,多考虑资本化运作。

合并之事,好处是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作战,但坏处也不是没有:过于集中反而把自己越搞越死。

和解放的朋友聊天,经常会说到“新华传媒”这个上市公司给该集团带来的不便。作为一个上市公司,需要光鲜的财报,于是解放不断向该公司输送利益而死扛成本,有所谓“两张皮”之说。不过,这件事在我看来,倒不见得一定有因果关系。限于国情,中国几家报业上市公司都是两张皮:内容不上市经营上市,换句话说,后台集团都在死扛生产成本。但不见得个个都日子非常难过。

事实上,韩正的试衣间之问,全看经营上的开放程度。

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也得到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媒介转型研究项目的资助,为该项目的部分成果)



上海广播电视台RTS,控股赫赫有名的SMG,可视为SMG他爹。RTS的爹则是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SMEG。从实力上讲,SMEG可与CCTV媲美。


[ii] SMEG的实力比文新、解放大得多。比如沪上有名的第一财经(包括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站的全媒体公司)隶属SMG,从架构上来讲,只是SMEG的重孙公司之一。


[iii]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家名为中润的广告公司。创办之初,这家广告公司属于民营的体制外公司,由自然人投资,经过第一年的艰苦创业后越做越大。该公司是新华传媒的第三大股东,与解放合资的中润解放是新华传媒的全资子公司。新闻晚报目前可以视为广告直营模式。

[iiii] 新民网是下了本钱的,甚至拥有自己的卫星直播车。流量相对较高但迟迟不赚钱。今年伊始,预算开始缩减,人员裁撤幅度也比较大。另外,Alexa的确有刷榜现象,但这种官办网络媒体,一般很少会去做这个。


http://www.tmtpost.com/67769.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