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271#
发表于 2016-9-28 01:25: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别让读者沦为“窥阴癖”| 特稿采写边界探讨(附普利策获奖特稿案例解读)原创 2016-09-26
新京报传媒研究
text | 综合自CNKI
edit | 小愚 措大
via | 新京报传媒研究(id:xjbcmyj

也许若干年后,当我们站在新闻史的高度回看,2016年对于特稿写作来说,注定是值得记住的年份。特稿《海上大逃杀》、长篇报道《1986,生死漂流》等引发业内外无数关注。


8月,尘封28年的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告破,大批记者涌向白银,一批与之相关的“非虚构写作”作品纷纷涌现。今天传来消息,公安部联手陆川工作室,白银连环杀人案将拍电影。
关注从来伴随着争议,面对像连环杀人案的题材,许多特稿的写作,开始追求耸人听闻的犯罪细节还原、嫌疑人凶残变态的犯罪手段的描述上。有读者大呼过瘾解渴,也有人指责其过于血腥暴力,有博人眼球之嫌。
悲剧报道,尤其是性暴力和谋杀都是创伤性很大的事件,同时又因其具有显而易见的新闻价值而受到媒体关注,因此,在是否报、如何报的新闻选择上,媒体需要格外谨慎,以免报道沦为黄色新闻,招致批评,并对受害者及其亲友造成二次伤害。
创伤性事件受害者除了要承受身体上的伤害之外,更重要的是由此造成的人格上远期的变化。而新闻采访和最终呈现的文字报道,都是对受害人的侵扰。
对于特稿写作,其采访与写作有怎样的特点?普利策奖中的对于特稿又有哪些要求与规定?在特稿中的细节又该怎样还原?小编(id:xjbcmyj)整理了相关资料,从新闻采集、视角、细节描述、措辞等4个方面,用大量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获奖作品案例解析,带你更加全面地理解特稿写作。

新闻采集尽量规避侵扰

新闻采集上,尽量规避侵扰。谈论此类事件往往伴随极度痛苦——在复述时,受害的幸存者甚至会重新体验在遭受创伤时的相同情绪。
2012年普利策特稿写作奖颁发给了《西雅图最勇敢的女子》,来自另类周报《陌生人》。这是一篇关于西雅图一对同性恋伴侣在住所遇袭,惨遭强奸,其中一人被杀害的特稿。



案发后,记者在当地进行了深入观察和走访,从法院和警方调取了相关资料并观看了疑犯实施犯罪之前所有的听证会视频,旁听了此案的审判,由此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受害者的生活点滴细节以及嫌疑犯的生平了如指掌。报道内容全部建立在警方报告、庭审记录、法院文件、录像资料,对周边邻居、专家、警方和法院发言人的采访及记者自己的观察之上,但除通过邮件采访了受害者侄子之外,没有一处以受害者及相关的人为直接消息来源。

细节描述
谨慎克制
在文本上,记者谨慎写作,对细节十分克制。
仍以2012年普利策特稿写作奖《西雅图最勇敢的女子》为例。在无法避免细节描写时,记者先巧妙地邀请读者以陪审员的身份检视这件惨案。“一个陪审员为了理解发生过的事实,可能首先得想象那个男人是怎样选中这两个女人的。”这避免让读者感到自己成为“窥阴癖”。

《西雅图最勇敢的女子》作者Eli Sanders(右)

对罪恶的细节描写非常克制:“这一天的一些证词不会在本文中转述。”但是为了让公众了解受害者的遭遇,记者描述了法庭现场:“接下来发生的恐怖情节使法院记者双眼含泪,使法警哭泣……陪审团传递着一盒纸巾。公诉人静默许久以平复自己……”
“在创伤报道中,读者成为目击者,并且同意作者‘这不应当发生’的观点。如果读者和作者之间无法达成一致,或者如果作者失败了,报道就会成为窥阴癖的实践。”

人物缺陷描述
注意措辞避免刺激

在描述人物时,尤其是有缺陷的人物时,作者非常注重措辞。
例如1985 年《一个视力过人的男孩》、2001 年《戴面具的男孩》、2009 年《窗边的女孩》这三篇特稿不约而同地关注了身体或智力上有缺陷的儿童,但作者都力避“残疾”等字眼。
《一个视力过人的男孩》( 1985) 的核心人物咔尔文·斯坦利生来即为盲人,但作者通篇极少用到blind ( 盲) ,题目也以“A Boy of Unusual Vision”代替。


《面具下的男孩》( 2001) 的主人公戴姆一出生就是残疾人,随着年龄增长,面部畸形愈加严重,危及他的正常生活和生命,戴姆冒着生命危险多次手术,最终虽未像正常孩子一样,但终究是“看起来好多了”,记者在制作题目时,使用“The Boy behind the Mask”,代替了“残疾”或“畸形”等词,尽量避免刺激。


再如《窗边的女孩》( 2009) 一文中,记者同样没有采用“智障”或“残疾”等词,而是以极其普通的字眼,“The Girl in the Window”来描述Danielle。



叙述视角
新闻见证者而非新闻当事人内聚焦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常采用新闻见证者而非新闻当事人内聚焦视角。
采用新闻见证者而非新闻当事人内聚焦视角,是因为其所涉猎的众多新闻题材是刑事案件或灾难事故,新闻当事人大多在事故中已经丧生,新闻特稿对丧生者内聚焦视角的还原显然相当艰难,见证者内聚焦视角自然替补。
例如,2011 年获奖作品《“玛丽夫人号”的残骸》中,为了还原“玛丽夫人”号沉没的过程,寻找事发原因,艾米·艾里斯·纳特在文中植入了多个人物的内聚焦视角: “玛丽夫人”号几英里外的“凯瑟琳·玛丽”号船长安东尼奥·艾尔维纳兹、“玛丽夫人”号正西方六英里外伊利斯·G( Elise G) 号值守的大副吉姆·泰勒。他们是事发中唯一两位既听到呼救,又见证了闯祸船只Cap Beatrice 号在场的目击者。显然,通过他们的视角对事态过程进行还原,比叙述者视角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更能令受众信服。


《“玛丽夫人号”的残骸》作者Amy Ellis Nutt(右)

如此,多视角呈现事实真相得以实现,特稿还原“场景”的概率增加; 另外叙述者暂时将自己的视角隐藏于见证者背后,凸显叙述者的客观公正性,增强了新闻文本的公信力。
参考资料
曾建雄毛家武. (2004).略论美国新闻特稿的人情味特色. 新闻大学04期

毛家武张文峰. (2012).略论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细节说话. 新闻知识06期

李青藜. (2013).另类媒体的主流选择——从普利策获奖特稿看创伤报道的框架. 青年记者.9月下

方毅华贾新. (2012).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叙事策略研究. 现代传播10期

李薇季水河. (2015).普利策新闻特稿奖作品对我国新闻特稿叙事策略的启示.东岳论丛10期


荐读:

新京报传媒研究
【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g3MDczOA==&mid=2653597239&idx=1&sn=a6ed47585c27b821d4a6217be9e66344&mpshare=1&scene=1&srcid=0926Csr12uFDJgkjqZl4noib#rd




272#
发表于 2016-11-26 21:29: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14种常见新闻导语写法(媒体人必备)2016-11-25 记者论坛

(记者论坛微信公众号:reporterbbs,猛击关注)

来源:媒体人业务交流(本文略有删改)





一个有头脑,会思考的记者,写文章的手法必定多种多样,不会以一种模式、一种文章结构去套所有的稿件。而文章的写法有千万种,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只能管中窥豹,以见一斑。

1、有一说一式
从新闻事实提炼出让人感觉意外的本质,需要特别挖掘细节或知识。一般都是媒体“先入为主”,即先掌握了细节或知识本身,再去刻意地套新闻事实。往往有特别的效果。

写法:引用当事人原话或描写事件场面,再加以说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导语写法。
用途:几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例:“三次,好!成交!”拍卖师一声锤响,慕绥新的防弹奔驰被以160万元的价格拍卖。
  又:“‘社区让我们低保户‘自愿’捐款,可谁敢不捐呢?’一位残疾人无奈地对记者说。”
  又:“女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母亲却用一条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又:“古人有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历史上确实有许多这样的人,活着时默默无闻,死后一鸣惊人。”

文章写作要点:切忌用得过多过滥

2、直击日期式
写法:以日期为第一陈述对象,后带主语、谓语,直接叙述。对事件本身不做丝毫重构和渲染。
用途:多用于国内政治大事件的描写及评述。

  例:“2004年9月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同意江泽民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文章写作要点:这类文章只宜照引原文。

3、煽情式
写法:乍一看是直击日期式导语,但外包了文学手法,变成一种半实半虚的叙述加煽情。
用途:如奥运会,人质事件。

        例:“2004年6月,来自雅典的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奥运火一般的热情。”
   又:“2004年10月9日,两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被绑架。在接下来的6天里,他们的生死安危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文章可以使用排比句式,可以让那些热血沸腾,癖好煽情的人来操刀。但一定要用于没有丝毫争议的单纯话题。
4、活学活用式
写法:以原文截取一部分,加进自己的叙述中,然后接直击日期式导语。
用途:逐渐“破冰”的政治生活或政治科学话题,如人权,私产等。
  
       例:“当‘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写进宪法之后,2004年10月,十届人大对物权法草案再次进行了审议。”

文章写作要点:此类题材的文章,应多用前瞻性口吻。要用人文关怀冲淡些许的枯燥描述。

5、最多更少式
写法:用判断句式,先下一个定义,给某种事物以一个名分地位,再接事实叙述。句中可使用些夸张的文学笔法。定义中,“最”多,“更”少,有时也加个“之一”的尾巴。
用途:多用于文化、娱乐、生活领域。

   例:“《猫》,无疑是百老汇舞台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2003年3月28日的上海,《猫》首次在中国演出时大受欢迎。”

文章写作要点:谨防夸张过分,不要充溢过多的激情、感叹号或溢美之词,变成一种软文。那样做的害处是文章看起来很天真或是很媚俗化。低俗炒作,是娱乐新闻很容易犯的毛病。文章应从多个角度披露娱乐现象背后的影子、背景、支持物的真相,引发读者反思。

6、夸张式
写法:从新闻事实提炼出让人感觉意外的本质,需要特别挖掘细节或知识。一般都是媒体“先入为主”,即先掌握了细节或知识本身,再去刻意地套新闻事实。往往有特别的效果。
用途:特定目的,如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历史性事件。

  例:“32个版,《北京青年报》对单个人物的纪念特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的‘大手笔’。”
  又:“当北海市浦头县渔民张国强一口咽下这块没见过的贝肉时,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口吃下的竟是10万元人民币!”

文章写作要点:只要掌握了特定的细节或知识,往里一套即可。这种写法的实质是:用知识起到冲击力的作用,可谓“曲径通幽”。但切记不要起冲击力很强的标题,让人读过标题就知道了内容。

7、民谚开路式
写法:用时下流行的俗话、俚语开头,引人入胜,彰显媒体的民间扎根意识。但后面一定要接点评。
用途:可以适当开玩笑的公众性问题。如非典、电荒、盗版等。

  例:“‘我不让你点烤鸭,你喊:‘我非点!我非点!’结果救护车把你接走了!’一条手机短信,彰显了人们在非典病魔逼来时的调侃心态。”

文章写作要点:激愤式、破坏式、色情化民谣不能用,唯一可用的只有调侃式的。但也要慎用。有些问题是“不宜接触”的,如过分敏感和残酷的社会问题不宜开玩笑。

8、轻重对比式
写法:用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对比之下让人眼前一亮或是触发深思的细节放在一起做导语。
用途:多用于能用两个新闻点产生强烈对比效果的新闻事实。

   例:“一场下了几个小时的暴雨,引起了国家总理的关注。”

文章写作要点:对细节的轻重取舍,是考验记者观察力和文笔功夫的重要途径。不要为了追求对比效果而硬拉甚至编造不相干的两个新闻点。


9、殿议巷谈式
写法:用冷静的审视者身份,重新解读某些已市井皆知的新热名词。
用途:已成为公众新闻热点,但争议颇多,不宜炒作和渲染的领域。如宝马案、国家审计署报告等。
  
       例:“从2003年6月开始,国家审计署的报告被冠以“风暴”之名。”

文章写作要点:过度倾向光明和激情的一面,会让文章本身幼稚。

10、追溯历史式
写法:用些煽情的文学语言,透出历史的厚重。
用途:多用于历史追溯类、文化艺术生活类文章。

  例:“对于老沈阳人而言,那家的白肉血肠跟中街的马家烧麦一样,都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这种记忆是奇香彻骨的。”

文章写作要点:千万不要拘泥于文物古迹的现在模样,应该尽量关注历史进程中风物的变迁、人脉的兴旺,争取挖掘些让人愕然良久或是回味无穷的历史真相(如果用野史的话应说明),塑造出一个人文关怀的历史群像。记者的文笔要灵动,选材要广泛,头脑要开阔,切忌死板的资料照抄堆砌。不要煽情,多用冷静的口吻渲染淡淡的忧思,就像叶广芩的小说。
11、电影预告式
写法:用别出心裁的文学语言和排比式的句子架构对某种事物进行特定角度的形容,最后予以说明。彷佛《银屏导视》中对下周电影的预告。
用途:民间生活领域的几乎一切社会话题。

  例:“一个瘫痪在床自学多种外语的姑娘。一个几代青年心中的奋斗楷模。一个鼓舞了十亿人的文化偶像。这就是她——张海迪。”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文章的体裁是很广泛的,广泛得已没有什么特别要说。

12、电影场景式
写法:一开始就用排比的句式交代新闻要素,如时间地点,甚至天气。仿佛电影剧本在事先设定场景。
用途:本用于需要渲染某种“特别”气氛的稿件。

       例:“大年初五。迎春灯会。密虹公园彩虹桥。天空繁星密布。这些美好的字眼,谁也不会把它们和惨剧联系在一起。然而,这是无法否认的现实。”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写法,似乎记者就在现场实时采访,容易给读者一种身在其中的真实感觉。这是其优点。但使用过分就容易给人以虚假感,不太适用于都市新闻。深度新闻尚可,但最好也只限于描写一个记者亲眼目睹发生的场景。

13、以俗代雅式
写法:用通俗易懂的概念,解释高深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话题。
用途:可用于知识性要闻稿件。

      例:用一年有多少个“蓝天”来衡量城市环境的好坏,对老百姓来说,显然远比公布一大堆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数字更有说服力。

文章写作要点:有时候,导语需要承担标题所起不到的作用。如果标题和导语一脉相承,互相抢“倒金字塔第一层”的地位,抢着让人一目了然的话,更多的就强调了视觉冲击力,难以给读者留下“这是一张负责、科学的主流大报”印象。对涵盖些知识性的稿件,导语可以通俗易懂些,但标题最好雅致一点。

14、判决式
写法:用一连串各方面的综述,配以比较夸张的形容词,最终一个“这就是”,彻底判定一种事物的高度和性质。
用途:社会负面事物,如传销。
  
       例:“利用法律的漏洞,请唐国强这样的明星做铺天盖地的广告,聘请一批没有行医许可的所谓‘专家’,给患者开出成本低廉而售价惊人的中药,这就是北京新兴医院的暴利模式。”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导语一开始就确定了批评报道的基调,打击力度过狠,脸谱化倾向严重。优点是简明,高效,省事;缺点是造成僵化,否定事物的变化,对对立双方都会造成心理压力。慎用。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AyNjkyMg==&mid=2651831783&idx=1&sn=bc30221ca366143d459db6e38c34df92&chksm=848dc562b3fa4c74871dec642524f881d9acd80f14f88d6842cd3ece458e131b755e15c93b7f&mpshare=1&scene=23&srcid=1125ADoTYpxCQdZXbeZC5McX#rd
273#
发表于 2016-11-26 21:29: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14种常见新闻导语写法(媒体人必备)2016-11-25 记者论坛

(记者论坛微信公众号:reporterbbs,猛击关注)

来源:媒体人业务交流(本文略有删改)





一个有头脑,会思考的记者,写文章的手法必定多种多样,不会以一种模式、一种文章结构去套所有的稿件。而文章的写法有千万种,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只能管中窥豹,以见一斑。

1、有一说一式
从新闻事实提炼出让人感觉意外的本质,需要特别挖掘细节或知识。一般都是媒体“先入为主”,即先掌握了细节或知识本身,再去刻意地套新闻事实。往往有特别的效果。

写法:引用当事人原话或描写事件场面,再加以说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导语写法。
用途:几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例:“三次,好!成交!”拍卖师一声锤响,慕绥新的防弹奔驰被以160万元的价格拍卖。
  又:“‘社区让我们低保户‘自愿’捐款,可谁敢不捐呢?’一位残疾人无奈地对记者说。”
  又:“女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母亲却用一条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又:“古人有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历史上确实有许多这样的人,活着时默默无闻,死后一鸣惊人。”

文章写作要点:切忌用得过多过滥

2、直击日期式
写法:以日期为第一陈述对象,后带主语、谓语,直接叙述。对事件本身不做丝毫重构和渲染。
用途:多用于国内政治大事件的描写及评述。

  例:“2004年9月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同意江泽民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文章写作要点:这类文章只宜照引原文。

3、煽情式
写法:乍一看是直击日期式导语,但外包了文学手法,变成一种半实半虚的叙述加煽情。
用途:如奥运会,人质事件。

        例:“2004年6月,来自雅典的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奥运火一般的热情。”
   又:“2004年10月9日,两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被绑架。在接下来的6天里,他们的生死安危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文章可以使用排比句式,可以让那些热血沸腾,癖好煽情的人来操刀。但一定要用于没有丝毫争议的单纯话题。
4、活学活用式
写法:以原文截取一部分,加进自己的叙述中,然后接直击日期式导语。
用途:逐渐“破冰”的政治生活或政治科学话题,如人权,私产等。
  
       例:“当‘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写进宪法之后,2004年10月,十届人大对物权法草案再次进行了审议。”

文章写作要点:此类题材的文章,应多用前瞻性口吻。要用人文关怀冲淡些许的枯燥描述。

5、最多更少式
写法:用判断句式,先下一个定义,给某种事物以一个名分地位,再接事实叙述。句中可使用些夸张的文学笔法。定义中,“最”多,“更”少,有时也加个“之一”的尾巴。
用途:多用于文化、娱乐、生活领域。

   例:“《猫》,无疑是百老汇舞台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2003年3月28日的上海,《猫》首次在中国演出时大受欢迎。”

文章写作要点:谨防夸张过分,不要充溢过多的激情、感叹号或溢美之词,变成一种软文。那样做的害处是文章看起来很天真或是很媚俗化。低俗炒作,是娱乐新闻很容易犯的毛病。文章应从多个角度披露娱乐现象背后的影子、背景、支持物的真相,引发读者反思。

6、夸张式
写法:从新闻事实提炼出让人感觉意外的本质,需要特别挖掘细节或知识。一般都是媒体“先入为主”,即先掌握了细节或知识本身,再去刻意地套新闻事实。往往有特别的效果。
用途:特定目的,如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历史性事件。

  例:“32个版,《北京青年报》对单个人物的纪念特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的‘大手笔’。”
  又:“当北海市浦头县渔民张国强一口咽下这块没见过的贝肉时,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口吃下的竟是10万元人民币!”

文章写作要点:只要掌握了特定的细节或知识,往里一套即可。这种写法的实质是:用知识起到冲击力的作用,可谓“曲径通幽”。但切记不要起冲击力很强的标题,让人读过标题就知道了内容。

7、民谚开路式
写法:用时下流行的俗话、俚语开头,引人入胜,彰显媒体的民间扎根意识。但后面一定要接点评。
用途:可以适当开玩笑的公众性问题。如非典、电荒、盗版等。

  例:“‘我不让你点烤鸭,你喊:‘我非点!我非点!’结果救护车把你接走了!’一条手机短信,彰显了人们在非典病魔逼来时的调侃心态。”

文章写作要点:激愤式、破坏式、色情化民谣不能用,唯一可用的只有调侃式的。但也要慎用。有些问题是“不宜接触”的,如过分敏感和残酷的社会问题不宜开玩笑。

8、轻重对比式
写法:用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对比之下让人眼前一亮或是触发深思的细节放在一起做导语。
用途:多用于能用两个新闻点产生强烈对比效果的新闻事实。

   例:“一场下了几个小时的暴雨,引起了国家总理的关注。”

文章写作要点:对细节的轻重取舍,是考验记者观察力和文笔功夫的重要途径。不要为了追求对比效果而硬拉甚至编造不相干的两个新闻点。


9、殿议巷谈式
写法:用冷静的审视者身份,重新解读某些已市井皆知的新热名词。
用途:已成为公众新闻热点,但争议颇多,不宜炒作和渲染的领域。如宝马案、国家审计署报告等。
  
       例:“从2003年6月开始,国家审计署的报告被冠以“风暴”之名。”

文章写作要点:过度倾向光明和激情的一面,会让文章本身幼稚。

10、追溯历史式
写法:用些煽情的文学语言,透出历史的厚重。
用途:多用于历史追溯类、文化艺术生活类文章。

  例:“对于老沈阳人而言,那家的白肉血肠跟中街的马家烧麦一样,都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这种记忆是奇香彻骨的。”

文章写作要点:千万不要拘泥于文物古迹的现在模样,应该尽量关注历史进程中风物的变迁、人脉的兴旺,争取挖掘些让人愕然良久或是回味无穷的历史真相(如果用野史的话应说明),塑造出一个人文关怀的历史群像。记者的文笔要灵动,选材要广泛,头脑要开阔,切忌死板的资料照抄堆砌。不要煽情,多用冷静的口吻渲染淡淡的忧思,就像叶广芩的小说。
11、电影预告式
写法:用别出心裁的文学语言和排比式的句子架构对某种事物进行特定角度的形容,最后予以说明。彷佛《银屏导视》中对下周电影的预告。
用途:民间生活领域的几乎一切社会话题。

  例:“一个瘫痪在床自学多种外语的姑娘。一个几代青年心中的奋斗楷模。一个鼓舞了十亿人的文化偶像。这就是她——张海迪。”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文章的体裁是很广泛的,广泛得已没有什么特别要说。

12、电影场景式
写法:一开始就用排比的句式交代新闻要素,如时间地点,甚至天气。仿佛电影剧本在事先设定场景。
用途:本用于需要渲染某种“特别”气氛的稿件。

       例:“大年初五。迎春灯会。密虹公园彩虹桥。天空繁星密布。这些美好的字眼,谁也不会把它们和惨剧联系在一起。然而,这是无法否认的现实。”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写法,似乎记者就在现场实时采访,容易给读者一种身在其中的真实感觉。这是其优点。但使用过分就容易给人以虚假感,不太适用于都市新闻。深度新闻尚可,但最好也只限于描写一个记者亲眼目睹发生的场景。

13、以俗代雅式
写法:用通俗易懂的概念,解释高深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话题。
用途:可用于知识性要闻稿件。

      例:用一年有多少个“蓝天”来衡量城市环境的好坏,对老百姓来说,显然远比公布一大堆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数字更有说服力。

文章写作要点:有时候,导语需要承担标题所起不到的作用。如果标题和导语一脉相承,互相抢“倒金字塔第一层”的地位,抢着让人一目了然的话,更多的就强调了视觉冲击力,难以给读者留下“这是一张负责、科学的主流大报”印象。对涵盖些知识性的稿件,导语可以通俗易懂些,但标题最好雅致一点。

14、判决式
写法:用一连串各方面的综述,配以比较夸张的形容词,最终一个“这就是”,彻底判定一种事物的高度和性质。
用途:社会负面事物,如传销。
  
       例:“利用法律的漏洞,请唐国强这样的明星做铺天盖地的广告,聘请一批没有行医许可的所谓‘专家’,给患者开出成本低廉而售价惊人的中药,这就是北京新兴医院的暴利模式。”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导语一开始就确定了批评报道的基调,打击力度过狠,脸谱化倾向严重。优点是简明,高效,省事;缺点是造成僵化,否定事物的变化,对对立双方都会造成心理压力。慎用。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AyNjkyMg==&mid=2651831783&idx=1&sn=bc30221ca366143d459db6e38c34df92&chksm=848dc562b3fa4c74871dec642524f881d9acd80f14f88d6842cd3ece458e131b755e15c93b7f&mpshare=1&scene=23&srcid=1125ADoTYpxCQdZXbeZC5McX#rd
274#
发表于 2016-12-15 23:22: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好记者讲好故事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汤剑昆:用事实传递中国声音
来源:中国记协 汤剑昆
   中国记协
编者按:1500个日夜,离家7000公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外记者汤剑昆把思念化作对祖国的爱,在土耳其这个西方舆论角力的主战场,当坦克的轰鸣声、人群的呼喊声淹没街头时,他没有沉默,在离乱之中发出中国的声音;当猜忌与误解、流言和蜚语肆虐异国时,他主动发声,不失时机传递中国的真诚。
2016年是我在海外工作的第4个年头。只身海外的这4年里,我就像一个离开母亲的孩子,格外思念着相距7000 公里的祖国。我想,每一个在海外工作过的新闻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心境。
坚持新闻真实
让混淆视听言论无处遁形
土耳其哲人鲁米有一句名言,翻译成中文的大意是,“不管你说了多少,人家听进去多少,才是你要表达的你自己”。这句话也恰好概括了土耳其节目制作室工作的意义——“让受众能够听进去我们所讲述的话。”
2015年7月,土耳其舆论开始大篇幅报道“中国非法移民滞留泰国”的新闻。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频繁出现所谓的涉疆图片并配上耸人听闻的标题。我们广播节目的主持人阿喀斯女士,一天小心翼翼地把我拉到一旁小声问,网上那些图片都是真的么?那一刻,我意识到回应这些报道刻不容缓。我迅速组织策划并启动“走进新疆”特别直播报道,我坚信,唯有传递中国的声音,才能让那些混淆视听的言论无处遁形。
在制作播出的系列特别节目中,我们邀请了土耳其各界嘉宾参与直播访谈:包括新闻时事评论员、新疆华侨、旅游协会主席以及多次赴新疆采访的土耳其记者。担任嘉宾的土耳其维吾尔华侨工商协会主席萨比尔在节目中说,“每年有超过两万维吾尔族同胞拿着中国护照到土耳其,他们在这里学习、旅行、经商、生活,没有受到丝毫阻碍。”

土耳其大使穆拉特·艾胜礼(左) 和财政部长(中)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土耳其语部主任的采访(图片来自国际在线)
在参与策划和制作节目的同时,我也会把很多重大采访的内容整理成文向土耳其主流媒体投稿。起初,很多媒体只要看到“新疆”字眼就直接拒绝使用。但我还是坚持把铁一般的事实摆在他们面前。我不厌其烦地联络各大媒体负责人并告诉他们:“兼听则明。难道你们只想听到一面之词?”终于,土耳其销量最大的《自由报》在报道涉疆内容时,引用了国际台赴新疆记者拍摄“主麻日”礼拜的图片,有力回击了敌对势力精心编织的“新疆禁止宗教功课”的荒谬之说。
随后不久,“国际台记者从新疆连线土耳其节目演播室”的消息也出现在土耳其最大新闻网站之一的“焦点”网头版,版面网络点击量每天超过100万。来自中国的声音当时可以说为土耳其凝重的舆论氛围引来了一股清流。一名旅居土耳其多年的新疆华侨给我打来电话动情地说,“很久没有听到来自家乡的声音了。这样的节目应该多做,多宣传家乡的积极形象。”
在新闻现场
真实反映土耳其民间声音
作为亚洲、非洲和欧洲三大洲的桥头堡,土耳其一直以来都是西方舆论角力的主战场。早在2013年,我和文化背景、价值观不尽相同的12名本土员工组建了“混合编队”。
在今年7月,相信大家都关注到了这样一条消息——土耳其发生了军事政变。7月15日夜,军队坦克隆隆开上横跨欧亚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随后,土耳其国家电视台里播出“军方宣布政府非法,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的消息。土耳其多家私营电视台陆续被持枪士兵闯入,节目播出被迫中断。手机聊天群里不断蹦出银行排队取钱、超市抢购商品的信息。
在愈演愈烈的形势之下,我当机立断联系了节目制作室其他负责人,并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土耳其政变最终以未遂告终。第二天一早,我顾不上中国驻土耳其使领馆关于中国公民不要外出的安全警示,匆匆赶赴制作室和同事们投入到当天紧张的报道工作,并最先播发了中国政府对本次政变的严正表态。

土耳其副总理阿伦其离开总统府时回答记者的提问(图片来自国际在线)
怀着媒体人对新闻现场的渴求,一整天的忙碌并没有打消我赶赴未遂政变发生地——亚欧大陆大桥的决心。不到一个晚上,十几万土耳其民众齐聚在亚欧大陆大桥,在宽阔的桥面上,坦克履带行经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人们身披国旗,挥舞拳头,高喊口号,集会的队伍从欧洲伸出去的宽阔桥面上一眼望不到尽头。坦白说,这种场面带给我的震撼感,并不亚于政变发生那晚战斗机呼啸飞过我所居住的小区楼顶所留下的巨大轰鸣。
我夹杂在汹涌的人潮中慢慢前行。人潮里,一名沿路高喊口号的土耳其人吸引了我的注意。趁着他倚靠栏杆休息的机会,我走上去和他攀谈起来。他叫阿赫麦特,他说,“出来游行就是为了表达反对政变的态度。”他的话也被我写进了报道。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真切地了解来自土耳其民间的更多声音。
链接:中国记协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AxNjE5NA==&mid=2707536809&idx=2&sn=2a74df3db1358da9a87a5c515987893b&chksm=b4f142448386cb524b06c831ccfc7370ff2da3cedb26e941c2d1c1078e8ffbbbba93f35ea0ab&mpshare=1&scene=23&srcid=121540cnqmNqRHTAnGVrzMGo#rd

275#
发表于 2016-12-26 23:23: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写稿准则40条:不要有学生气、文青气和师奶气2016-12-26 新京报传媒研究
来源:“新周刊”(id:new-weekly)




作者:陈漠

1、准时交稿,如果不能,请准时沟通。

2、交稿给编辑的时候,别忘了附赠标题。

3、导语是用来对读者进行引导阅读的,它和标题的关系可以是递进、并列、承接、转折、对比、反对,但绝不是复制。

4、请署名,请署一个看上去不像QQ名的名。

5、顺便署上摄影师名字或者图片来源,读者不一定知道你和谁一起出差。

6、如果文首第一个字会做大,你不一定非要在第一句话交代时间,读者不想再看到20这个巨大的字了。

7、文首第一段其实就是一篇小文章。

8、小标题是让读者喘气、让你思考的地方,你可以不思考,但读者必须要喘气。

9、小标题之前的那句话和之后的那句话,最好能有点联系,不要让读者喘完气之后就失忆了。

10、第一次出现人名的时候,一定要告诉读者他的身份,张艺谋除外。




11、机构的名称或缩写,请全文使用统一的样式,这样读者使用查找替换的时候会方便一点。

12、正确使用主谓宾、定状补,在一句话中(包括从句)尽量不要转换主语,读者会晕。

13、正确使用“的地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4、正确的换行办法是敲一次回车键,而不是敲一排空格键。

15、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用拼音输入法,所以写完稿检查一遍同音词。

16、如果你不想别人看出你使用了网络材料,那就别忘了改掉全半角符号和转换简繁体。小心使用word的简繁体转换功能,某些字转换的时候会出错,很多抄袭者都忽略了这个细节。

17、你可以使用的材料包括当事人的话语、见证人的话语、评论者的话语、媒体评论、各种数据、逸闻趣事、历史材料、书籍文献、流行语、网络摘录等等。不要让你的文章看起来好像只有一个人在发言。

18、《新周刊》的前主笔胡赳赳说过:“请使用公共语言,不要害怕用‘我们’或‘读者’,但不要使用‘你们’,而尽量用‘你’。”他还认为,写稿时要杜绝用博客语气,或私人语态,也不要一股专栏味儿。

19、如上所述,直接引语是指用双引号框住的部分,你要采访对象对此负责;间接引语是指没有用双引号框住的部分,采访对象要你对此负责。

20、最好多变换一下引语的使用方法,不要通篇都是“某某说:”,然后双引号。比较老土的办法有:“认为”、“觉得”、“看来”。或者可以直接用采访对象的动作、表情承接他的言论,这把机构拟人化、人物拟物化也是不错的办法。


加缪。

21、你可以造词或者造句,不过要确保简洁、直接,别搞到还需要另写篇文章去解释这个词。

22、以下这些词句是禁用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将某某进行到底、很某很某某。记录着某某的成长、拐点、双赢、打造、重组、整合……

23、尽量用事实、事件、数据说话,大量无意义的白描等于意淫。

24、尽量用名词和动词写作,而不是用形容词和副词写作。

25、现在很多名词也具有形容词效应了,尽量减少这些形容性名词。

26、没有幽默感和幽默感溢出,一样糟糕。

27、没有使命感和使命感溢出,后者要更糟糕。

28、关于观点。每人关心你有多喜欢或者多讨厌你的采访对象,你得观点应该是分析,而不是好恶。

29、关于视角。你的视角不应该是仰视或者俯视,应该是平视或者窥视。

30、关于细节。采访对象对你笑了一下,也许只是他累了,你不一定非要告诉读者。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普利策奖得主彼得·阿内特谈采访萨达姆。

31、关于风格。我们再怎么也是新闻从业人员,不要有学生气、文青气,和师奶气。

32、关于逻辑。如果文章的任何一个地方删去任何一段话,读上去依然通顺,那你应该重新组织一下语言。

33、关于篇幅。要么你打断你的采访对象,要么读者打断你的稿子。

34、关于主题。写完文章后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如果不能,要么你找到这句话,要么重写这篇文章。

35、记者其实应该有逻辑思维,你应该预想一下编辑会怎样处理这样一个选题、一篇文章。

36、编辑也应该有记者思维,我会预想记者会怎样采访、怎样提问、会在哪些场景下遭遇哪些事情,如果我想象力不够,麻烦你多跟我沟通。




37、提纲是用来厘清思路的,不是只有专题才需要列提纲,写文章甚至写贴士也许都需要。

38、文章只是一个统称,它也许包括主稿、附文、贴士、图表、图片说明等各种体例,包括对谈、综述、评论、罗列等各种表现手法。总之是能够阐述主题、展示构想的一切。

39、你应该有自己的文风,让人不看署名都能认出这是谁写的。在此之前,你可以先找几篇自己喜欢的稿子来模仿一下,不仅仅是新闻稿,文学作品也可以,但别找郭敬明的。

40、最后一道工序是看印出来的铅字和你的原稿有什么差别,然后跟你的编辑聊聊。
http://mp.weixin.qq.com/s/kc0LH1ZR_CzLClHd_rLwVw
276#
发表于 2017-1-13 21:14: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署名“任仲平”的评论发表前是如何修改的原创 2017-01-13 米博华 新闻与写作


米博华: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
《新闻与写作》“老米评论讲堂”专栏作者

编者语

报纸的言论,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重视。比如2017年元旦,各大报纸就纷纷推出类似新年寄语的本报社论(言论),一时间这些新年寄语成为了受众热议的话题。爱好写评论的人,往往从这些报纸上的言论中能学到十分有用的写作知识。

一篇好的、重要的言论从构思、成稿、校对到印刷出版,需要经过许多次反复的讨论与修改。那如何讨论,如何修改一篇言论呢?今天名家讲堂,我们请名家讲讲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讨论和修改是言论创作的两个重要环节,各有其功用。放到一块说,是因为这两个环节很难截然分开。有时讨论过程就是修正思路的过程,有时文字修改也需要讨论。

这,可以引出一段佳话。

新闻工作者都知道李普曼和雷斯顿这两位美国报界的大牌主笔。李普曼被公认是思想大师,写作本领高强,被邀为纽约论坛报主笔,60年写了4000多篇评论、著作等。雷斯顿是与李普曼齐名的俊秀,在纽约时报主笔社论数十年,被称为时代无二人的评论天才。

或许有人想,像李普曼和雷斯顿这样的超级“大腕”一定是“下笔千言,倚马可待”,而且没有人敢修改他们的稿子。

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用我们的话说,他们多半也是“集体创作”。两位评论家旗下各有一个创作班子。美国人管这些班子成员叫助理。当然这些助理绝不是等闲之辈,但论资望、年龄都应该说是小字辈的。这些助理主要干两件事:一是收集并提供有关资料,发表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供主笔参考;二是修改主笔稿件,检查其观点是否偏颇、资料是否准确,并提出是否刊用的意见。李普曼有个习惯,经常把稿件念给自己的助手听,征询他们的意见;如果助手们不表示欣赏,他经常弃而不用。雷斯顿也说:“所写的东西没有经人读过而发表出来,是一件危险的事。”


讨论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是创作的必要准备
言论创作需要反复讨论和修改,这在中外报界断无例外。一个人学识再渊博,也不可能对所有论题都那么内行。

言论创作需要反复讨论和修改,这在中外报界断无例外。一个人学识再渊博,也不可能对所有论题都那么内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认识既是多样的,也是有局限的。评论是一种文体,评论作者应是文体专家,这没有疑问,但评论的本质是知识与观点。正如,我之所以敢写《论评论》,是因为自己多少知道一点这方面的情况,而不大敢写《论足球》,是因为对此知之甚少。评论作者不是对什么都可以大发议论的。

当然,一个好的评论作者也应该可以驾驭各种题目,文化、经济、科技、军事等等问题都可以收入视野,用评论家的眼光加以剖析。前提是必须勤于学习,虚心讨教,对论题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讨论正是这样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是创作的必要准备。有的人拿到题目闷头便写,既不向专家讨教,也不和同行切磋,这很难写出好稿。我认为,即使是自己比较熟悉的题目,在写作之前和别人讨论一番也会有很大帮助。

成稿之后再征求专家和同行的意见更好。讨论可以是开小会,也可以与领导和同事闲谈,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总是有好处的。这不存在向别人请教就矮一截的问题,年龄、职务、资历不应该成为讨论的障碍。择善而从,观点才能臻于完善。

修改有时比写作更重要。修改的过程是升华思想、修炼内功的过程。改得越苦,功力越有长进。落笔字字珠玑,谁也吹不起“一笔准”这个牛。

修改有时比写作更重要。落笔字字珠玑,谁也吹不起“一笔准”这个牛。鲁迅手稿看上去文不加点,但不少手稿是改抄后的文本;托尔斯泰也常常把整段整章的文字撕掉,一遍遍重新写过。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个作者不断地修改自己的文章是个好习惯,说明他有求深、求准、求新、求美的追求。修改的过程是升华思想、修炼内功的过程。改得越苦,功力越有长进。思路欠通要改、表达不准要改、文字罗嗦要改、句子太长要改,改而后读,读之不上口还要改。越改越好,那是一定的。

文坛上有“改我一字,男盗女娼”的说法。这种态度未必明智。《毛选》《邓选》都有不少修改。还有一种顾虑是:稿子被别人修改,就显得自己水平低。这大可不必。一字不改或改动不大,未必证明作者水平高。修改稿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领导有领导的考虑,专家有专家的角度,报纸有报纸的要求。

有一个体会,年轻时怕删改别人的稿子,因为还不大懂得写作的艰辛;岁数大些了反而愿意别人帮助修改稿子,因为懂得写好稿子的不易;稿子原文照发,倒觉得忐忑不安。请领导和同事把关、润色,心里踏实。别人修改的稿子不管改动大小,悉心琢磨总会有所收获。善于从别人对自己文章的修改中学习,这才叫聪明,也是做人和作文的更高境界。一个作者,如果缺乏容人容言的雅量和谦虚好学的品格,是很难进步的。

有句话说“医不自治”,再高明的医生得了病也要找医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别人的修改比自己的修改更重要。像人民日报“今日谈”这样三五百字的短论,有时要改掉一半,这不稀奇。当然如果时间允许,给作者提意见,请作者自己改更好。如何既保持作者原意,又符合发表要求,把握好修改的度同样重要。这个问题可以另当别论。

人民日报“任仲平”的文章,确有一套讨论和修改文章的工作机制。时任社长的张研农同志对这种机制概括为三句话:“七八条枪、七上八下、七嘴八舌”。

不少新闻界同行,有感于人民日报署名“任仲平”文章的高质量,问道:“可有金针度与人?”我认为,没有什么“金针”,但确有一套讨论和修改文章的工作机制。时任社长的张研农同志对这种机制概括为三句话:“七八条枪、七上八下、七嘴八舌”。时任评论部主任现任副总编辑卢新宁同志作了这样的解释——

“七八条枪”,指的是一种组织架构。“任仲平”成员来自全报社,有社领导、有部主任、有资深记者、编辑,也有入社不久的年轻人。大家各有专长,平时各忙各的,有任务一召唤,便跨部门选人组合,项目负责制,任务完了就散。所以“任仲平”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产物,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像获得总书记批示的《筑起我们新的长城》一稿,有来自6个部门9个同志参加。《论三贴近》有7个部门13个同志参加。

“七上八下”,指的是一种工作标准。大家精心、精致、精当创作,一稿、二稿、三稿,最终定稿,其间必经若干反复,以至推倒重来,直到所有人都觉得“还行”。成稿时,往往已脱胎换骨。比如,《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改了9稿,结构多次调整,段落再三修改,文字反复斟酌,题目是倒数第二稿才改定的。2008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走好全国一盘棋》,写了近两年,初稿4万多字,改了14稿。2007年获中国新闻奖的《长征,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改了11稿。

“七嘴八舌”,指的是一种民主风气。在“任仲平”内部,无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都可以对社长、总编辑发表不同看法。这样做,有时是为了文章框架,有时是为了主要观点,有时只是为了一个字词或标点的用法,实在统一不了,甚至会通过“票决”的方法来定夺。

未经历“任仲平”创作过程的,可能觉得一个稿子写上两年,改个10多遍,是不是太夸张了?还真不是。一位年轻同志开玩笑说:“这种写法像是‘魔鬼式拉练’。”

当然,不是每天都磨稿子,也不是每个稿子都这样磨。有的课题,起草的时候主旨和重点并不清晰,需要调整;有的课题,写着写着对问题的认知发生较大改变,得重新梳理。这也是常有的事。特别是主题重大、结构复杂、文字较长的大型政论,的确需要反复斟酌。这种写作机制,与我们所了解传统的“主笔制”很不一样,更多的是借鉴了文件起草的工作方式。其最大好处是便于吸收各方面意见、集中各方面智慧,对于主流媒体,不仅是适用的,有时甚至是必须的。

也不是所有评论起草修改都应该都需要这种方式。观点见仁见智、文风有个性的署名文章,如时评、随感、杂文等等,应该更加多样化。评论的编者和终审领导也应该有更大的包容性,尊重作者的创作劳动,不要轻率地大删大改别人的稿子,更不要只按自己想法强求作者改稿子,或者自己动手代别人写稿子。

我当编辑的体会是:坚持把关原则,尊重作者个性。如果两者无法调和,就与作者直言出建议:要么改稿子,要么另投它处。没有大缺陷,只做技术性处理,可改可不改的不改。拿起笔就从头到尾删改稿子的做法未必可取,有时甚至可憎。作者和编辑最好的合作方式,是充分交流和互相尊重。
  (作者系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KGSzjf9ZUM4DFNwghpbQ3A

277#
发表于 2017-1-20 00:24: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写好人物报道要避免的14个“坑”
2017-01-19 记者论坛





人物采写也许是这世间最有趣的工作,同样也是最痛苦的工作。

作为一个记者,写人物报道是经常要面对的一项工作。扎实的准备工作、充实的采访阶段、思考和讨论的写作过程这几个步骤都马虎不得。但是仍有一些在写人物中的忌讳和“坑”,只有成功避免,才能成就一篇成功的人物访谈报道。



1
    罗列事迹

这是针对典型人物而言。

怎么让人物回到人物本身,不再承载人物本身以外的东西。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之所以写这个人,往往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某种个性吸引我们,成功也罢、失败也罢、这个人做出某种非同寻常的事也罢,都和这个人的个性有关。

一个人一生做很多事情,而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的事并不是很多,记者在采访中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人物的很多事情都采访到了,但哪些事情能收录进文中,大有讲究。

一个人在重大关口所做出的选择最能体现这个人的个性。就拿一些创业精英来说,之所以做成功,恰恰是这个人的个性决定的,是他和别人不一样的个性在起作用。

记者的人物写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把他的业绩写出来,采访到很多故事,但找不到这些故事和这个人的个性有何关联。不是在表现个性,而是罗列事迹。


2
    人物无个性

每个人的性格都很复杂,有矛盾。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朴素的底色。在有限的篇幅里,要能抓住这个人的底色展开叙述。

如冰点周刊丛玉华写的“抠门谢老太”。这个人省吃俭用,抠到一个常人无法想像的地步。报道写她一生的“抠”和死之前的“不抠”。在组织材料时始终围绕着谢老太怎么抠,怎么省这一个点上。所以1500的篇幅,最好能用两个字或一个字来概括,写的东西才不会散乱。

如写一个公务员,就写他两个字——本分。他身上可能还有其他个性,但就围绕“本分”写。概括的几个字都是这个时代稀少的品质。他们身上的这种品质非常稀少。写人物就是要突出人物的侧面。


3
    写成人物小传


人物报道人人能写,写好最不易。

其中一个最易犯的毛病就是把人物报道写成人物小传。大家生怕漏掉这个人的某一时期或某一段。他少年时怎样,童年时怎样,就写成了小传。这是我们最常犯的错误。

这种人物可以概括为履历式人物。凡是这样写人物报道的,都是采访时自己脑子里的主题意识非常弱,自己没有很成型的想法,让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了,只是有文照录。

当然,并不是早年的事情不可以写,关键是怎么找到早年发生的事情和今天报道之间的关联,找到与主题的关联。


4
    主观论述

一个人的行为和语言构成他的性格。

写一个人不能让记者自己出来论述,这是常见的毛病。比如这人怎么勇敢、坚强或懦弱,都是记者给贴的标签,其实即便是写,也应该用他自己的行为来写,记者不要自己站出来说这个人怎样,跳出来给人物贴标签,像“这个勇敢的汉子”,“这个柔弱的妇女”等等。

要使用被采访者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他的语言。

记者采访时不要老注重他怎么说,要注重他的行为并研究行为,因为行为才能表现出他的个性。


5
    仰视被采访对象

采访有权有势的人或一些大老板,最忌讳的是仰视,当然也不能俯视。

最好的是平视。只有平视才能和他平等对话平等交流,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心态才健康。

仰视不可能做到客观。特别是采访有名望的人,甚至要有意识地解构或打破他在公众前的神秘形象。要把他拉到普通人的行列。


6
    做传声筒

被访者说什么记者也说什么,这是最偷懒的人物报道模式。

“他说”“他说”“他又说”,一篇文章大段地引用被采访对象的话,甚至连被访者说早年是从哪哪毕业的都引进来是不可取的。

并不是说访谈这种体裁不可用。访谈体一定要非常慎重地用。

像法拉奇都是用的访谈体,只有在恰当的时候找到恰当的人说恰当的话,这时才可以用访谈体。

像徐百柯写过“何谓大国,如何崛起”,都是用的访谈体。恰当的时候恰当的话题出来了。


7
    沉闷论述

一个好的人物报道通常用三种方式交叉写作来完成,一种是陈述,一种是描写,一种是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言语。

最怕的是记者在写作时一陈到底,这样的报道容易特别沉闷。如果你能用描写、陈述和引语三种方式交叉出现,文章就不容易沉闷。

谈到描写,一种是记者直接采访时目睹的,另一种是找到目击者请他描述当时的情景,然后再还原场景,然后陈述。

一般新闻主要是叙述为主,但一定要交叉使用描写和引语。特别是报道很长时,更要交叉用。一陈到底就简直使人无法读下去。


8
    脱离场景

特殊场景构成特殊的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场景。

如江菲写过一个修钢笔的人,一个老的手艺人的职业伦理。记者写他时就把他放在他的钢笔铺里。

再如包丽敏写的“通往功名之路”,一个研究法律的人,北大的,他常年在基层普及公民意识和法律知识,他利用假期七天去贵州山区普及法律常识,他的举动很有象征意义。在叙述贵州之行时不时插入他平常做的事情,作为背景,而新发生的有象征意义的乡村之旅作为重轴。既有新闻意义又不是很孤立的行为。


9
    大段引原话

什么东西能成为引语?不是这个人说了什么话都能成为引语。大段引被采访者的原话,是在人物或其他报道中用得最烂而且是最不恰当的。

第一,能作为引语的必须是这个人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话,只有他才会说这话,带着他身上明显的个人烙印。而且一定要短小精悍,千万不能一引几百字。甚至几十字都长。

第二,引语当然不排除陈述和表达他的观点,必须是非常鲜明地表达被采访人的观点。

第三,引语还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在文章的上下衔接时可起到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让文章一陈到底。陈述时让被采访人自己出来说,使整个文章发生了节奏上的变化,衔接起上下两段。


10
    忽略细节

这点很小,比如写一个人物不要用同一称谓,要不断地变。

比方用她,或用她的名字,或用能够代表她职业特点的称谓,总之要不断的变化称谓,让叙述不沉闷。不要通篇都是“她”,称谓要灵活转换。


11
    写作不生动

比如“他说”这个讲究很多,这都是细节,但对提升一篇文章非常有用。

有时会“津津乐道地说”,有时会“突然跳起来说”。这里有的会把称谓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这个变化要在采访过程中观察被采访对象,要细致观察。这对提升你的写作很有用处。


12
    小标题太多

小标题是一种偷懒的表现。

当记者无法驾驭琐碎的材料把它变成整体时才会用。一个好记者会根据性格逻辑或其他因素组织材料,不是没办法才把这几段融和起来时就用小标题,好的记者应该是一个缝制高手。


13
    仅采访一个人

我们不可能设想写一个人,不采访他周围的人。被采访人经常意识不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所以周围人提供的关于被采访者的印象才可能更接近真实的人物。

美联社记者为了写纽约市长,他首先把市长传记看了,所有报道这个市长的文章看了,然后根据材料采访市长底下的市政厅的人、他的竞争对手以及他的家人,他采访了六十多个人,然后他要求跟着市长走一个星期,一直把这个星期走完,他才坐下来跟市长谈。谈完后材料无限庞大,他自己觉得挺满足,开始整理材料,写出一个六千多字的报道,题目叫“抓住大树”。

一个人物报道最少应该采访四五个人,不能采访一个人就开始写。很多东西写不到位,除了技巧大多都是采访不到位,问题就出在采访不全面上。


14
    没有独立风格

一个好记者写完东西不署名大家都知道是这个记者写的。新闻这种东西就是手工作坊,不是流水线,一对一。

这只能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多各种类型的人物报道究竟为什么好,讲不出来,只能揣摩它,这当中有叙事的节奏、语言等等,这种说不出来的东西只能靠悟。
http://mp.weixin.qq.com/s/E1aEiEPxuLPbQ8lUVhGvHg
278#
发表于 2017-2-1 10:21: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所有人
#今日推荐#
《游骑兵之死》,作者加里·史密斯,刊于2006年12月4日美国《体育画报》。
本文称得上是特稿记者入行必读作品之一,堪称杰作。可以从很多角度分析解读这篇作品,今天主要想说的是它的叙事野心。它是一篇发表在体育杂志上的故事,但又远不止于体育本身。
原文的导语中有这样一段:
“‘9.11’后,美国人狂热地呼唤着战争。派特·蒂尔曼,NFL红雀队球星,舍弃360万美元合同,成为一名游骑兵。当他进入伊拉克,信念却越来越动摇。入伍23个月后,他在阿富汗被战友误杀。从入伍、迷惘到死亡,派特的经历,仿佛美国民众’9.11’后心理变化的缩影。何止美国,整个世界还未能摆脱‘9.11’的阴影。本刊试图通过这样一个与体育相关的案例,探索人们在后‘9.11’时代心灵的律动。”
西祠胡同上曾有一篇帖子这样评价这个故事:
“《游骑兵之死》并非事件的简单再现,史密斯在其中渗透了美国人在9.11事件之后的心路历程:从愤怒到战斗,从战斗到迷茫,从迷茫到动摇。在文章中,你不但可以看到一个橄榄球手的困惑,也可以看到整个美国人的困惑:曾经坚定的信念却日益动摇,一时间让人不知所措、找不到方向。从传统意义上说,史密斯所做的,已经超出了体育记者的范畴。他是在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完成了一次深入报道。社会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当然包括体育,那么反过来,体育记者是否也应该把胸怀放大、把视角展开、把体育当成社会的一个切入点?”
同样的道理,娱乐也不只关乎娱乐,商业也不只关乎商业,科技也不只关乎科技……优秀的作品总会冲脱行业视角的牢笼,关乎人心人性。
279#
 楼主| 发表于 2017-2-24 22:31: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中国新闻奖作品所需的“写作基本功”是什么?
2017-02-24 喻季欣 孙维 新闻与写作

编者按
解读获奖文本,既是剖析作品,也是审视奖项内涵与作品价值吻合的度量衡;既是谈新闻与写作的基本功,也是探讨当下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全能项。中国新闻奖历来备受关注,获奖作品亦被广泛解读。中国新闻奖有何特别?什么样的作品可冲刺中国新闻奖?

为此,特邀请曾两次被聘为中国新闻奖评委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喻季欣教授撰文,为我们讲述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规律。

源于情怀,忠于性价比。这句话在商界被视为铁律。借用到新闻生产,也有一定可比性。人们往往关注:成本既低、性能又好的高性价比之物,而实际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性价比这个比喻用到新闻生产恰恰要表明:用最大的努力,生产最好的产品。所谓大投入是大收获的前提;品质源于细节,性价比在于整合。我们的讨论就从这里开始。一个问题,两大价值,三类瑕疵,四种基本功,是本文重点讨论的观点。

一个问题:为什么可以上头条?

参评中国新闻奖的作品,几乎都曾是各媒体或者该媒体某版的头条。“头条”已经成为一个新闻传播时尚词语,甚至被选用为平台名称。可见,头条潜藏着作品的传播力,也体现受众对媒体的关注度。

为什么可以上头条?为什么受众更关注头条?

融媒时代,一指定去留。客户终端的选择不仅影响着新闻生产,甚至可以决定“头条”。

关心决定关注。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是实话,是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总结。关心,是心有所想、所愿、所冀。这也是新闻生产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你的作品满足了受众最关心的什么?当然每个人关心的事并非一律,但就所报道的新闻来说,这个新闻事件哪一点、哪方面是受众最关心的呢?

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作品《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载四川日报2015年3月26日),以943个字的篇幅,讲述了一个普通藏乡不普通的故事:全乡629户人家,近7年间已有235人从大学毕业,还有124名大学生在读。有意思的是,消息以一个村委会主任的感慨开头,设立一个悬念:“这两年,别人想在我们村寨娶走个媳妇都难。”乍一看,凭阅读经验,是否会认为该村的小伙姑娘们都外出打工了,是一个留守空村?“为何难?”记者也感到了不解,但紧接着,记者一句话道明原委:“原来,村里年轻人不少都出门去上大学了。”出乎意料,令人生奇。于是,一个倒述,记者讲出了该村一个不普通的故事。

一个好故事,一定有着令人关注的视角。一个普通且偏远的藏乡出了这么多大学生,这在教育发达的地区也是一个不错的新闻。这个藏乡的非同一般之处在哪?是什么促使这里出了如此多大学生?显然,这也是读者、受众所关心的,所希望知道的。但记者不是生硬地提出问题,更不是简单地阐述一个问题,而是从事实表象引出问题,循着表面问题深入事实本身,从以往背景、曲折过程到美好现状,回应消息眉题“从受触动到行动 知识改变命运”。由此及彼,由现象到内涵,一篇简练的新闻消息,让读者感悟了社会发展,理解了知识改变命运的这个藏族村寨的变化。

一个好故事,就是一篇美文。这个美,首先在于新闻价值。

两大价值:发现问题与触发思考的看点

新闻是发现。生活中问题无处不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问题导向成为新闻发现与报道的基本理念和重要价值。

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系列一等奖作品《为什么2元钱的“救命药”没有人做?》(载工人日报2015年4月16日--2015年4月20日),连续报道2元钱的“廉价药”复方新诺明针剂为什么遍地难寻的问题。这一问题源于记者在一个公益记者联盟微信群里的发现:来自辽宁的白血病患者安宁,骨髓移植后连续发烧两个月,情况危急。他急需的这一“救命药”是“廉价药”,但不仅在市场上难买到,在医院里也难找到。显然这不是突发新闻,也不是一时的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而且存在多时?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正是对问题的深度关注,引起了记者的广泛思考,导引了记者的系列行动,这一“发现”体现着记者的新闻敏感,并由此推动记者对问题的追踪与深究。

知情,是文明社会人们的基本需求,也是一种权利。新闻生产当然要因循社会规则,体现公共价值,满足受众要求。因此,发现,是记者的职责;敏锐,是记者的修养。一篇富有价值的报道,要深入了解问题、解剖问题、认识问题,以期更多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和知情权,从而触发受众思考意愿和内心期待,随之而来的更有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记者发现的问题、新闻报道的问题与受众关注的问题形成合力,凝成新闻传播的独特价值。这就是新闻传播的影响力,新闻“内容为王”“观点为主”的引导力,是能上头条的硬实力。

三类瑕疵:文字、标点、语法之误令人很受伤

这个内容似乎一看便知,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简单。2014年7月11日,中国记协在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评选工作中启动了一项重大改革:增设审核环节。在提交定评委员会之前,对参评作品、参评者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意见,为定评委员会确定参评资格和有关事项提供参考。时任中国记协主席的田聪明说:“从全国数以亿计的新闻作品中评选出来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如果有瑕疵,这绝对不可接受!”这一言,道出了这一改革的重要性,也说明候选作品确有“瑕疵”存在。

这个审核环节,除对作品导向、新闻价值、写作逻辑、结构等进行深入考察外,对作品文字、标点、语法之误的审核让评委格外关注。比如作品存在错别字、多字、落字、标点符号错误等情况,不得获一等奖;以上错误出现两次以上(含两次)的,不得获奖。

试想,记者辛苦采访、甚至长期跟踪后,又苦费心思写出一篇有份量的作品送来评奖,结果因两个错误的标点、或者错别字,就与奖无缘,怎不会很受伤?

增设审核环节这一重大改革,被评委们广为赞赏。评委们都感到对文字、标点和语法的严格把关,不只是挑出瑕疵,更是一个很好的导向:让新闻生产者更重视写作基本功,生产更好的作品,追求美文。

一篇选送参评消息有这样的原文:“他高兴地对我们说,是镇上把俺们领上制种致富路。”审核评议意见指出:“本文署名是记者一人,‘我们’人称代词指代不明。”评议说到了点子上。从上下文看,记者与受访者两人面对面交流,“我们”显然用得不适合。但记者是不是觉得周围还有很多人,就用了“我们”?或者是有人陪同记者去采访了而要用复数代称?不管如何,这里“我们”完全可以用“记者”来代替,就不会出现代称的岐义。

另一篇系列报道的原文是:“乱丢垃圾的陋习,是一种城市文明顽症,哪怕像机场这样干净漂亮的窗口之地也未能灭绝。”这里,“城市文明顽症”不仅用词搭配不当,而且是典型的病句,应改为“城市不文明顽症”。这样的病句,在许多作品中,真如“顽症”一样存在,需要吸取教训。

白璧微瑕,令人婉惜,千万不要用瑕不掩瑜来解释。吹毛求疵可以避免更多的“受伤”,有助于提升基本功,有利于写出美文,使之白璧无瑕,这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四种基本功:美文需要全面打造

美文,是一切新闻奖作品文本的共同要求,虽然对美文的标准或理解有异,但美文二字的基本含义和所指,是普通认可的:即精品。

回到对新闻生产性价比的借用,美文的生产,笔者认为精工细作、全面打造,才有天道筹勤。而这个因果的必要条件就是磨炼基本功。在这里,我们所称基本功主要是这四个方面:新闻素养、逻辑思维、语文基础和写作技能。素养是一个人平日的修养,是日积月累、长期养成。新闻素养不是简单的新闻专业主义,应是包含这一意义在内的新闻人的专业与职业综合素质。

从美文角度理解,中国新闻奖对作品导向、新闻价值、写作逻辑、结构等进行深入考察,正有着全面察看新闻生产者新闻素养的深刻用意。一篇选送参评的作品中有这样一句:“到今天,有着74年历史的苏联,已经解体22年。”评审意见认为“74年历史的苏联”表述不精确。因为1922年12月30日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1991年12月26日解体,历史为69年。如计入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17年11月7日成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这一段时间,则为74年。这两种算法与理解,显然涉及诸多方面的知识,为了有准确的说法,审查小组专门请中国社科院俄欧所苏联研究室主任提出专业意见,他认为:宽泛地讲,“有着74年历史的苏联”这种说法没有问题,但更精准的表述应为“有着74年历史的苏联(苏俄)”。精准与宽泛,怎么不是新闻素养的一个判断?美文精品就应该有这样的严要求、高标准。

逻辑思维是新闻生产的思路,特别体现在事实表述与写作结构的把握上。一篇选送参评的作品有这样的原文:“他常出现于各大媒体评论环保议题,定期为卫报等知名报刊撰文。此后,他创作的《上帝的特种:在人类纪拯救地球》《改变世界的6℃》引发反响。”评议意见认为:按文中逻辑,“他”只在这两本书发表之前才“评论环保议题”和“为知名报刊撰文”?应去掉“此后”。正如评议意见所反问的,这个明确的“此后”时间限定,表现出作品的时间与事实逻辑不明,表达不确。在当下新闻生产中,逻辑思维是人们较少提及的,新闻报道追求的快、网络写作突出的即时表达,对这个基本功的不重视更为普遍。如此,一篇美文的产生就会大打折扣。

新闻系的写作课和中文系的写作课一个突出不同是:前者重视体裁要求,后者讲究语文基础。教授新闻写作课的老师也常不把语文基本功当回事。由此,新闻系学生对语文基础也明显不重视,大多还停留在以往语文课上的积累,这种先天不足,也明显成为后来新闻写作的薄弱环节。“的”“地”“得”这三个字作为助词的用法就是体现语文基本功的一个代表性规范。既是规范,就应有范文自觉,新闻写作的这个基本功,不可不重视。

写作有无技能、方法?鲁迅曾说他不相信《小说作法》的话。但这并不表明写作就无技法。凡事总有规律,写作也一定有基本功夫。文学创作与新闻写作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文学创作者可以上天入地、海阔天空地创造故事,而真实是新闻作品的生命。当然这也并不否认新闻写作就不能吸收文学素养。在网络传播时代,新闻写作确保新闻事实真实的前提下,写得更生动、更有时代感、更有可读性,是当下新闻生产的应有之义,是生产新闻精品的必要功夫,是写出美文的重要基本功。

本文原标题《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性价比”与写作基本功》刊登于《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2期(作者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喻季欣;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孙维)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Vdz8vIcZ9VAGh49M0RmNpA
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16:23: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李辉|非虚构写作天空广阔
前记:

2018年4月28日,应刘仁义院长邀请,第一次走进兰州文理学院。上午在雁苑文化大讲堂谈自己的非虚构写作体会,下午与文学院师生交流漫谈。一天时间,与师生交流,受益良多。

师生们不同的提问,感受到他们对非虚构写作不一样的体会与感悟。漫谈很长,我做了一些压缩。彼此之间的交流,希望热爱非虚构写作的大学生有所裨益。再次谢谢兰州文理学院的师生们。

写于5月28日,北京看云斋

文学院马晖院长:

李辉老师,从非虚构写作的概念,然后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给大家传了些“真经”,怎样去写作,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去做,有三个方面,其实从第一点阅读的角度,我们文学院也一直在强调这个阅读量,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应该破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其实你就是从最熟悉的,你的周围,你的家乡,你自己最熟悉的写起,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也是陶冶我们情操的过程,可能还更深处挖掘的是你们的亲情,乡情,无形中也是对自己的提升。

王艺老师:

当下国内涌现出许多新型非虚构性写作平台,包括您之前推荐的“六根”公众号,同时,非虚构性写作也在为影视产业传送着故事,希望借这些方式把非虚构性写作嵌入商业运行的链条,那么,你如何看待非虚构性写作商业模式的开拓和创新?

李辉:

我对商业开拓还没这个意识,但是我们“六根”最近启动了一个行动“六根故乡行”,我们六个人不是一个省的,去年第一站是去温州,我们有个作者绿茶,他是温州人。

今年四月五号,第二站去山东临沂的郯城,韩浩月的家乡。30号“六根”会发我的《四十年,我终于到了临沂》。为什么要到临沂?我们班有两个同学王兆军和胡文佩是临沂的。王兆军当年的小说写得非常好,后来又做报告文学。花甲之年之后,他回到家乡,办了一个东夷书院,给两个村庄写村志。

可能下一站是我的家乡湖北随州,大约秋天的时候。前面谈到,我们有个洛阳镇,千年银杏树,一片金黄,那个时候我们回到家,可能也是个故乡寻访吧。

我想告诉同学们,非虚构写作要把个人和故乡的关系捋顺,和父母亲的关系捋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心里有一片净土,让他感到写作是种快乐,这就是最好的,其他的都不重要。

学生何文钦:

有幸在严英秀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您的“返乡画像”的写作,我对这个概念了解的也不是特别多,我在写作的过程中有一些困惑,“返乡画像”属于非虚构文学,一个偏私人化的写作,我就想请教老师,像这种写作,是应该过多的去强调主观感受,还是应该更多的反映家乡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我的家乡的祖父辈他们普遍的生活状态?

比如说我去问问我爷爷奶奶一些过去的事儿,他们的经历也就相对的比较平坦一些,但比如说我的姥姥姥爷,他们因为年轻的时候生活在农村,他们可能就会比我的爷爷奶奶承受更多的生活上的苦难,他们都是同一个地方的人,那我在采访爷爷奶奶和采访姥姥姥爷的时候,他们就会出现一个分歧是不是?那我是写谁的故事更能够我反映我的家乡呢?

李辉:

其实“返乡画像”除了写个人,有写城市的,也有写弄堂的,你看过没有?思路是不一样的。你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故事精彩都可以写,这四个人故事都不一样,四个人故事都写出来就是立体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不是说你说爷爷奶奶故事好听就写,那姥姥姥爷故事也好听呢,那可能就不一样了。每个人的遭遇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就是还是要回去多交流,多让他们讲一些。

学生何文钦:

那就是在这个写作过程中,是更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呢?还是更应该去偏重于反映他们的生活状况呢?

李辉:

首先是让他们能谈他们的故事,他们讲的故事就是你要写作的状态。所以你就不要说我要写什么、要写什么。不是这样的,老一代人的故事都不一样,一定是不一样的,不一样才精彩,所以要看你的选择,也许你的选择是爷爷奶奶,爷爷的故事最精彩,那姥姥姥爷也有他的不一样的故事,当你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四个人都讲的很好的话,或者叫蒙太奇的方式,这就有了立体感!

学生姚磊:

我有两个问题。早上我听了您的讲座之后,感觉你在写作的过程中充满着一种伟大的使命感,让我非常的感动和敬佩。我就想问一下,在最初没有文字的时候,我们现在能听到的许多神话故事,也是由一些真实故事口口相传,再添加一些神秘魔幻的色彩,所以在传承的过程中,记忆难免会出现偏差,然后再后来有了文字之后,出现了非常多的史书,那么在史官修史书的过程中,会记入许多详实的对话。但这些大多数的对话,不是史官当时自己听到过的,更多的情况下可能是根据传主的性格,或者时代背景,这种依据把它写出来。我想问一下,这种主观的理解和客观存在的事实会有矛盾吗?如果有这种矛盾应该怎样调节?

李辉:

你刚才讲的古代的神话无论是古希腊的,还是罗马的神话,包括中国的《山海经》都是中国的传统神话。有传说,传说的过程当然有修饰的方式,包括《一千零一夜》也是故事 。

刚才讲的写作的方式或者你说的这种理解,主观和客观的存在。如果你写非虚构,非虚构的情况下,有时候主观色彩也是不可避免的。就是要看你选择的这个人和选择的这个故事不一样,他是有不一样的选择的。

我写胡风集团,我基本上就是感情色彩比较少,但是还是有一些感情色彩在里面,后来我写《收获》“沧桑看云”专栏的十几个人的,包括写吴晗、田汉、梁思成、瞿秋白等,也可以有情感在里面。因为这些人的一生的这样一些事情,最后你会有一种感叹,感叹就是你需要一些情感在里面,如果没有了情感,这些文章就不会是那种写法,当这些人的时候你就需要一定的情感在里面,这些情感就是你笔下的温情所在。

过去我一直在讲,我们写文章不能太刻薄,我们有时候写文章写人,这个人犯了很多很多的错误,但是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漩涡,漩涡使有些人不能不做出他很艰难的选择。

我总是说对老一代人要有一种宽容,有一种原谅,有笔下的的一种温情,对他们所做出难以抉择的一些举动,我们要有充分的理解,只有还原到当时的那个历史现场,你才能知道当时的人过得是那么艰难,这个艰难是非常难的。

我的笔不愿意刻薄,不愿意冷酷,可能跟我的性情也有关。当然,后来我在2009年质疑过文怀沙年龄造假等,相关文章收录在《敬畏真实》一书中。

我是学文学的,我觉得自己可能更想做一个历史学家,或者一个档案学家。所有的文类我分的清清楚楚,按照人分的,清清楚楚,我要找一个资料,随手一拿就能找出资料。建议同学们要有一个分类的本事,包括想写什么东西要有一个分类的本事,哪些资料是你能够把它收藏下来的。

所以我收藏“文革”小报大概有几千份,有很多箱,一直保留着。我们报社有一个同事叫王慧敏,他是甘肃人在兰州大学读书。1986年《北京晚报》副刊举办一个征文“难忘一事”,当时他寄来一篇难忘一事,这个手稿我一直留着。

他后来调到人民日报,到新疆担任记者站站长,如今是浙江站站长,后来我就把他的手稿送给他了。他的文章写得好极了。我们文艺部有两个同事毕业于兰州大学,四川万县的向兵,安徽芜湖的刘琼,他们的文章都写得好。

甘肃有很多精彩作家,我们复旦大学同班的张锐,他是兰州人,小说写得非常好。他的小说《盗马贼的故事》,八十年代由田壮壮改编成电影。甘肃文坛八骏。陈思和把他们都请到上海去,亲自到火车站去接他们。

同学唐奕:

我想问一下,就是我自己存在一个问题。如何在写作的过程中,避免单纯的华丽词藻的堆砌和个人情绪的渲染,从而写出真正的好文章呢?美文的界定到底应该怎样去界定,是汉赋式的铺陈还是接地气朴素的语言,怎样去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李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风。汉赋当然非常美,但是我们现在一定写不了。绝对写不了,是吧?屈原《离骚》我们写不了,唐诗写不了,宋词也写不了。写什么呢我们,踏踏实实的,很朴实的,朴质无华的语言,可能是你自己会更好一些。

就像黄永玉说的,尽量少用一些形容词,尽量少用成语,就是用我们的起承转合的和语种不同,最后呢,收回来,这是写作的一个技巧,也是自己的一个感悟。后来跟贾先生研究巴金,读一些东西,文章的写作开始慢慢的进步。写《萧乾传》尽量讲萧乾的故事,但还是欠缺,到后来写胡风,写《沧桑看云》。

我也许觉得迄今为止我写得满意三本书应该是《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沧桑看云》《封面中国》。文章写作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慢慢地你的文章就会更加淡泊、朴实,写作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教师蒋应红:

我今年开始带领学生开始非虚构写作,今天看到李辉先生很激动,没有准备,一准备就成了“虚构”(笑),所以畅所欲言。

对于李辉先生我一直很钦佩,为什么会如此钦佩?十年前我在书摊上看到一本书,名字是《风雨中的雕像》,写邓拓的,在此之前我一直对这些历史风云人物熟悉而陌生,那本书我看的很认真,后来我就在揣摩,写这本书的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首先这些人物是很敏感的,他们和近现代的历史发展有可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我发现李老师对这些问题处理的很好,抽丝剥茧,举重若轻地把人物立体地表现了出来。这样的历史时期这些人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状态?所以沿着这个方向,我读了很多有关这方面的书,包括周国平的《性情与岁月》,甘肃杨显惠老师的三本书,还有高尔泰的一些书。用非虚构定义的话,他是一位美学专家,他的《寻找家园》写的是自己在国外的一段经历,然后就勾连了我们的一些历史,让我有深有感触的是真实的力量。

非虚构文学应该是现实主义中的现实主义,因为它更接近我们的真实。因为不论现实主义还是非现实主义,它是艺术的真实,不是现实的真实,但非虚构文学直击现实、直接面对历史,对这些人物的形象、命运都有了一个展示。

再比如就是评论家南帆,他写的是“我”父母,但他的父母能代表一段历史,虽然他的父母也是小人物,但他们散发着历史的光辉,我就觉得很有趣。后来那我就一直关注着这个问题:非虚构文学。

缘分吧,我大学时期第一篇发表的文章就是在《飞天》上,我们班有一个比较有才气的同学,他的文章写的很好。后来《飞天》的主编居然喜欢我的那篇文章,我的那篇文写得很实际,就写的是我姥姥的事情,但我们的那个同学写的很有才气,他写的就是我们青年的生活、情绪,但后来主编选了我的那篇文章,这件事让我觉得写文章还是要沉下来。

在大学第一周,我无意间就看到了巴金的《随想录》,在当时书里的有些内容我还不能理解,但是我知道一个人应该忏悔,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他在历史风云过后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他写得很冷静,表现了一个人在面对历史时的忏悔精神。

后来就看了卢梭的《忏悔录》,这本书对我的非虚构创作影响很深厚。从2010年开始,非虚构文学在《人民文学》第一期开了栏目,这让我很兴奋,因为它为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打开了一个很好的局面。

后来我看了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还有像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乔叶的《拆楼记》、《盖楼记》,最近的阿来的写作有了新的气象就是因为他靠近了非虚构文学,像我们八零后李娟,她用文学改变了她的命运,但她的文学魅力就是非虚构,她就是没有用一些华丽的辞藻,就写的真实的生活,看似风轻云淡却充满智慧。

于是我很好奇这类作品会有一个魅力,我开始寻根。我发现美国的当下非虚构写作能产生一个世界性的影响。非虚构文学1962年诞生于普利策新闻奖,文学和新闻结合起来很奇妙,最高奖项是新闻奖。他们写的作品是直接面对现实的,体现了一个新闻人的担当,结合文学人的情怀去面对我们的现实,考虑我们的历史。比如《众病之王》他是一个科技人士写的关于癌症的知识,所以说写作人要有一种情怀和担当。

因为非虚构文学在中国兴起的比较晚,而我们的刘校长又请来了李老师,这股东风吹到我们文理学院,我相信“春草萋萋,春暖花开”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其一;其二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和同学们一起了解一些相关的写作,我觉得非虚构文学它是一个写作模式、写作态度。

而当下在学术上的研究也是众说纷纭,不论学理上如何定义,我们应该从当下的作品感觉到非虚构文学是怎样的一个样子,应该怎么去写作,这是非常重要的。

李辉:

《风雨中的雕像》是1997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我觉得你的阅读量要比我的多,因为我比较忙,忙着做各种丛书,譬如大象出版社的“副刊文丛”,海天出版社的“寻找中国译丛”,“地名古今丛书”等。学校请您讲非虚构写作是非常好的,因为你的阅读量越大,你对这些作品作家的理解越深,对学生的影响就越大。

非虚构写作是片非常广阔的天空,我们有很多的事很多的东西要写要做,所以老师们这样慢慢的教他们非虚构写作是非常好的。非虚构我建议大家看看几本书,如美国的《光荣与梦想》、口述实录《美国梦寻》等。

这本《美国梦寻》是毕朔望先生组织翻译,1983年出版。他写序希望中国作家按照这种方式口述实录。当年就有不少人找到冯骥才,谈各自的“文革”亲历,出版《一百个人的十年》。我为大象出版社策划好几套丛书,包括“大象人物自述”、“大象人物聚焦”等,都值得大家一看。

学生沙小琳:

李老师您好。我爸爸今年48岁,才开始写作。他给我定了一个目标——“三十而立”,他觉得人在没有建立起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前,写作或者发表可能于人有害,因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可能会影响到别人。

韩寒也曾说过,看自己以前写作的东西会觉得对不起读者。我想问的是1.如何看待年龄与写作的关系?2.如何建立一个活泼、开朗、慷慨的人生观并将之运用到写作当中?

李辉:

写作与年龄无关,与冲动有关。只要你有写作的兴趣,你就可以写。你可以和你家里更老一辈的人谈谈,将它录音下来,再把它整理出来,还有你要写什么,这都与你的兴趣有关系。无论什么时候写,都与年龄无关。

所以你应该跟着你的思路走。你要选择些什么,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非虚构目前在中国来讲,是一个大的门类,很多传记、回忆录等等,看的人很多。

学生姚诗雨:

我自己是一个非常随心所欲的人,我的写作最主要的是抒发个人情感。我跟李辉老师特别有共鸣的是写作与年龄无关,与冲动有关。我自身的写作倾向于写我个人所认为的一些东西,这可能与我的年龄,阅历有关系。

我的问题是,怎样权衡自己自身的冲动与理性的关系,让我们写出更好的作品,并且这些作品是不违背我们自己的内心的、既不能与内心违背也不能与社会的常理相违背?

李辉:

写作当然是有冲动的,冲动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灵感,看你写不写。写作就是一个磨练的过程,也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当你想成为一个好的作者,这个过程还是很漫长的。当你要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有定力,有耐心,要有一种执着的精神。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就够了。

大学四年要好好读书,看一些经典的书,尽量少玩游戏。以后当了老师也可以写作,影响你的学生,写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故事。干别的职业也可以写作,写十年,二十年间发生的事。写作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事,只要有兴趣,永远可以写下去。

学生罗丽莉:

今年寒假,参加了“返乡画像”的写作,从文学史了解,我觉得“非虚构文学”和“乡土文学”、“寻根文学”比较接近,它反映的都是一种真实,反映我们身边的事,熟悉的事,容易被忽略的事,用审美的形式表现。这对我们的阅读思维、文学创作思维都是很好的启发。任何一篇文学作品,其中一定包好着作者的想法与构思。我的问题是:如何构思非虚构作品?在创作技巧上有何建议?

李辉:

写作技巧有很多方式,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写作方式不同,取舍也不一样。比如写《封面中国》,就要尽量的冷静,不能有更多的情感色彩。当然,到第三卷写文革中的十年,我融入了很多个人的经历。

比如十来岁看到红卫兵,跟着红卫兵跑,比如1967年的武斗,湖北的“7·20”事件,上山下乡等过程,这都是我亲历者,个人的一些亲身经历也会放到写作中去。历史与个人的经历是相关的。至于结构、语言、技巧,要自己把握,适合自己就行。多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

赵娅红老师:

您作为一个作家,一路走过来,您觉得是自学更重要还是培养更重要?

李辉:

我认为自学可能更重要。自学的好处就是你可以选择想读的一些东西,大学教育可以培养一些东西,那么自学的好处就是你可以选择自己更喜欢的书。就像沈从文,小学毕业,没上过初中,成为伟大的作家。

在民国时代,像那些人都可以当教授,为什么民国是开放式教育,它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大学就需要硕士、博士才能进到学校。像范用先生只是小学毕业,成为著名出版家。

上午演讲时,我特别谈到,大学生、硕士生的毕业论文为什么一定要写那些大而无当、没有意义的东西?如果两年时间,找前辈或者村庄、工厂的叙述,整理出来,写一篇有意思的解读,就完全可以作为论文。写得好,还可以出书,这比写重复的论文要好得多。我觉得兰州文理学院应该有胆量做这件事,把那些粗制滥造的、没有意义的论文淘汰出去。

赵娅红老师:

李老师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像我们年轻的老师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让大家主动的去写作而不是被动的要求他们去写作?

李辉:

首先我们导师要写作,导师要精读,比如说这一个月内就给学生专讲一本书,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所有的学生这一个月就沉浸在这一本书中,读的深他们感悟的就深,写作也就会有动力。经典作品要让我们的学生尽量去多读,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我们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上大学的时候读巴金的作品,都写读书笔记,而这些东西就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阅读需要对自己的胃口,有趣的作品是让人涨见识的,让人知道另一种快乐。

刘仁义校长:

我是学数学的,这样说吧,人一生读了一本书,遇上一个人,有时候做了一件事,这件事就可能正如李老师写给关于贾植芳先生的一句话:一生有缘与贾先生相识于复旦,一生从此改变。

我到文理学院以后,受到李老师、陈思和老师和各位复旦大学的学者的影响,对于一个学数学的人来说,我也是在育人、在事业、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问题上,以及人文修养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也在不断地进步,缩小差距。

我到兰州文理学院来,就文化传媒这个方向来走,我希望能够提高学生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技术表达、艺术表达能力。如果你想做记者或者编剧,包括我们所要培养的一系列文化人,作为一个读书人或者大学生或者受过教育的人,我们每个人的写作能力应该是可以达到的,能不能成为一个作家是另外一回事,应该清晰的把自己的想法与感情表达出来,我们不是为了考试而写作,而是为了责任和良心而写作。

从我对写作认识的角度来看,我觉得第一点是从功利上来讲,大家学会这个东西就可以就业了,可以做好你的工作了。再上升一个高度来说,就是我认为写作促进人类全面发展,是育人的,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途径,也就是说一个不会写作的人不会表达感情的人,他思维性的全面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系统性,价值情感等方面都有影响,如果没有写作,没有严肃的写作,没有深情投入的写作,是没有健全发育的。当你发现你完成一个作品时会有一个提升点的。

第二点是我虽然不懂非虚构,但是我还是搜集了好多资料,还是很痴迷它,虽然我懂的不是很多,但是李老师讲的这是都是可学可做的。

李老师说要专注于你脚下的土地,要进行深度的挖掘,挖掘得越深刻越好。我最近读了一篇文章叫《地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我们过去的文化都是我们那没有见过的,像黄山黄河,长江长城,我那个村子从来没有见过,我的河流有没有文化,我的家乡是不是文化,我身边这些人有没有优良的品质,有没有可发掘的东西。

梁鸿所讲的他们在梁庄,他把梁庄所有的以及外面打工的农民工都写了。为什么中国在梁庄呢?梁庄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改革开放和它是有联系的,她进行了十余年的基层调研,,所以我觉得非虚构是可学可做的,有些东西不怎么好学,但这个非虚构还是比较好的,所以我们就跟着李老师学非虚构写作,把这个做好。

刚才一位老师说到李老师的写作中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用李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专注于脚下的土地,发现和歌颂你身边的事,为良心而写作,为社会而写作,为责任而写作。看到一些事我不写作我就不痛快,我就枉为一个知识分子,就是要有这样一种情怀,否则到现在为止我们一直在为别人而写作,一直在装,真正的情感与体验是很少的。

所以我们应该讲好我们家乡的故事,讲好我们家人的故事。甘肃是一个文化大省,好多故事是讲不完的,就我们学校而言,就有很多。有些非遗传承人的口述和采访是非常好的,所以我在想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怎么讲好我们的故事,讲好文理故事,讲好家乡故事,讲好家族故事。

对于李老师讲的话我有些认识,想再和大家分享一下。李老师讲了几点,第一我们应该多读经典,同时要敬畏写作,要严肃,表达是要负责的。第二应该扎实的收集资料,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得经常写,先不要研究技巧什么的,能动笔就是好的,自然的是最好的。我最感叹的是李老师收集资料,优秀是一种习惯,我却没有这样一个好的习惯。收集资料和写读书笔记这种素养我们应该向李老师学习。

从现场说起,若干年以后,回忆起来今天,你想写个东西,你有个照片,有个记录,如果有心的人记下与李老师交流的场面,若干年后肯定会有一篇好的文章,但是我学不来了,但你们应该记住这个。

我一直想写个非虚构,一直想写个我和火车的故事,最小的时候看火车,长大了赶火车,火车很挤,坐着个烂火车,后来我到庆阳工作基本不坐火车,就坐汽车,后来到河西学院工作,我又开始坐火车,由蒸汽机到电气机到动车,我想这就是国家的发展,这就是我个人的经历。所以这不仅是写个美文,更是对人优秀品质的培养。我所讲的就到这里。

文学院马晖院长:

今天下午我们非常荣幸老师和学生与李老师有了深入的交流,和李老师交流的范围很广,有非虚构写作的概念,以及每个同学应该怎么样去写和一些具体的问题。最后刘校长谈到自己的体会,刘校长的讲话里面我们体会到了责任感,刘校长到文理学院第一次调研就谈到了非虚构写作,刘校长来之前我还看了校长的专业,是数学,但是没想到刘校长那么在行,第一次调研就非虚构读了好多文章,颇有体会。

最近就校长给我们说让孩子多写,所以我们一直在竭尽全力的做这些工作,我们很有体会从我们培养人的角度来说这是个育人的过程,尤其是文学院责无旁贷,我们接下来会有很多的措施,我们已经开了这门课,五月份会有一个文理学院的非虚构写作大赛,到时候希望李老师给我们做一些指导。

在刘校长的指导下,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我们学院学生文学创作的平台,叫“翰墨嘤鸣”。今天特别好的是,李老师推荐微信平台——地名古今,还和我们同学建立一个兰州文理学院的学生群和教师群,今天虽然大家意犹未尽,举手的人很多,我很心疼李老师从早晨讲到了下午,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让李老师休息休息,以后机会很多,谢谢李老师,希望李老师以后常回家,常来。

编辑:杨琦钜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