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史料集锦

[复制链接]
261#
发表于 2023-8-11 23:40: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那只凤凰怎么了?
来源:时势文摘


2015年凤凰金融A轮融资发布会上,陈鲁豫、窦文涛、胡一虎等凤凰的当家主持人共同亮相,联袂主持。在一部宣传片中,几位当家花旦更是集体站台。

片中提问:凤凰为什么要做金融?

昔日的凤凰一姐许戈辉回答:当然是为了给你更好人生。 总编辑吕宁思说:让人生更加幸福。 采访过朱总的吴小莉,这次说话很简洁:服务全球华人,创建美好社会。

这些人出场时,名字下面都赫然写着一行字:凤凰卫视集团员工。这是凤凰卫视的高光时刻,此后凤凰卫视一路走下。

2021年五一假期最后一天,大家都还堵在回家的路上时,海南公安发布了一条警情通报: “凤凰金融实际控制人贺鑫被刑拘,原因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也就是大家熟悉的P2P暴雷。

至于本该是音乐人的贺鑫,为什么能成为金融平台的董事长,这可能就得问他老丈人,凤凰卫视的创始人刘长乐了。2021年4月17日,刘长乐把将近19亿的凤凰卫视股份出售,占凤凰卫视已发行股本的 37.93%。退出了历史舞台。

整理了和凤凰卫视有关的几个瞬间。也是那个时代的几片高光记忆。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亚洲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当时亚洲地区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 刘长乐将目光对准了这颗卫星,他打算办一个“维护华人话语权,让世界听到华人声音”的电视台。

1995年,凤凰卫视成立,次年凤凰卫视开播。图标请了个美国公司设计,开价就是40万美元,当时约等于400万人民币。 2021年小米改个logo花两百万,大家还说被坑了。你想想那时候的四百万,那是什么概念?

因为着急,创始人刘长乐也没砍价,寻思敢开价肯定有真本事,赶紧跟设计师介绍凤凰是个什么意思。设计师听了半天,总算听明白了:哦,凤凰是种会在天上飞的大鸟。 刘长乐当时就傻了。

好在人是有真本事,过几天就给了一摞图案。最后选中的就是现在这个,凤凰卫视用了几十年。 这次爆雷的凤凰金融,它的LOGO也是这个。

最早让凤凰卫视进入公众视野的事件,要数全资赞助、全程直播了柯受良飞跃黄河。 在飞跃前,柯受良放过这样的豪言壮语: “中国人有足够的能力、力量做世界上任何事,我用这一举动迎接香港回归! “实际上,他为了筹备这个计划已经要倾家荡产了,好在凤凰卫视答应全资赞助1200万。

他说:“凤凰卫视救了我的命” ,但其实老板刘长乐只是把这次直播当成香港回归直播前的热身,1200万买一次经验。当时,凤凰卫视凭自己搞这个飞跃黄河的直播是很困难的,刘长乐不得已拉来了中央电视台合作。

央视派的主持人派出的主持人是朱军,周涛和张政,还有一位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第一次打电话跟凤凰负责人周志兴沟通的时候就这样说: “老周,我不知道你原来在什么单位工作,我们是中央电视台,前面是中央两个字,你懂不懂? “也难怪如此,这位负责人只觉得凤凰卫视是个县级电视台,中央到县差了四个等级,与凤凰的合作,完全是慷慨支持。

你还别说,有些时候,真得靠级别办成事儿。 这次黄河直播有一个小插曲:壶口瀑布位于当地两个县交界,这两个县都很穷,所以那里还没有通电。 而两个地方都不愿意出钱拉电缆,互相一直踢皮球。

最后还是这位央视负责人发话,才把这些领导镇住:“各位领导听好了,我们是中央电视台,前两个字我想大家都懂,我们是代表中央的。中央之后,就是电,没有电。就不叫电视台了,也完成不了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宜川县的领导来了没有?来了,很好。你们一定要在5月30日前把电缆拉到壶口,耽误了就是你们的责任。 “

最终,柯受良成功飞跃黄河。这辆汽车高高飞翔的瞬间也载入了中国电视直播史。



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看到了这一幕,数以亿计的人们第一次知道凤凰卫视。 飞跃黄河成了柯受良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刻。 也成了他一生的绝唱。 六年后,他就因哮喘死在了一个女人床上。

在重大新闻的把握和报道上,凤凰卫视曾经给大陆电视台很好地上了一课。
1997年6月30日中午十二点,凤凰卫视“香港回归60小时播不停”节目开始。
为了这个节目,刘长乐亲自带着小DV蹲守在海滨广场楼顶。

这里是凤凰的总部,同时还能拍到长者入住的海逸酒店。 本来现场是不允许拍摄的,好在没被发现,成功拍到了长者等人出发前往会展中心的独家画面。 当时大陆的电视主持人台词大多是事前准备的,而且不允许现场发挥。

面对查尔斯王子突然增加的告别仪式,不管主持人水均益还是记者张伟秋,都只能和观众一起,眼睁睁看着没有任何有效信息的画面而无能为力。而凤凰这边,主持人大多是自由发挥。

当时窦文涛已经在演播室坐了几个小时,起身正准备去洗手间,又被人临时调去解说解放军驻港部队进港。他一口气说了将近40分钟,把这一突发情况很好地撑了过去。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军轰炸。刘长乐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他立马决定中断和快乐大本营合作的节目,做一期北约轰炸大使馆的特别节目。刘长乐想了一下,《中国今天说不》。

节目播出四天后,刘长乐判断,克林顿政府很可能要在15日前到中国大使馆进行道歉。在克林顿道歉前,他们决定举办一台晚会声援全国民众的抗议活动。晚会汇聚了田震、唐朝、腾格尔和臧天朔。

用摇滚的形式来反战,在西方已成惯例,而在中国,则是首次。那次晚会窦文涛参与了主持:“现在克林顿好像也道了歉,但是他的表情好像还不如为莱温斯基道歉来得沉痛。“

911事件时,凤凰卫视是第一家报道的中文电视媒体。飞机撞在世贸大楼时,凤凰卫视财经记者庞哲正在一街之隔的纽交所做采访。她躲开清场的保安溜进办公室,第一时间向总部报告了这个突发新闻。

电话打到香港,刘长乐正在吃饭。 当时全世界都还处于一脸懵逼的状态,不知道这是什么性质的新闻。刘长乐只用了3分钟就决定: “在当晚的《时事直通车》节目里,直播这起飞机撞大楼事件。“

当时,王石还在爬慕士塔格山的路上,听说了这件事直接打卫星电话给朋友,问:凤凰台说了些什么?

与此同时,《时事开讲》主持人曹景行正在洗澡。他的太太在看《时事直通车》,突然告诉他刚刚一架飞机撞了世贸中心大楼。 曹景行问太太是小型飞机还是客机,听到是大型客机。曹景行在浴室里的第一句话就断定这是恐怖分子干的。

他后来开玩笑说: “我比小布什判断还快“,他是第二架撞的时候才认定的。我判断的依据是没有一架民航客机会飞到这个地区。 那天晚上,凤凰卫视大部分员工都被叫回去加班,几个台同步播报。

主持人陈晓楠用5分钟从房间跑到演播厅,都来不及化妆就开播了,第一句话就是: “对不起我没有化妆,请大家原谅,因为现在出了一件很大的事。 “男主持胡一虎比陈晓楠晚到30秒,到公司时穿了一条大裤衩,上身套了件西装就上了主播台。

同一时间段内,香港TVB在播人鬼谈恋爱的电视剧《七姊妹》,一个小时之后才反应过来。CCTV呢,干脆就没有直播。

当时CCTV的编导黄海波(不是那个),一边看着凤凰的直播,又看看自己台,越看越气,拿起电话就打给了值班室: “喂!我是观众,美国遭到了恐怖袭击,全世界都翻了天了,你们怎么这么能绷得住劲那?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呀?我们抗议! “说完,他眼泪就流了下来。 一年之后,黄海波跳槽去了凤凰卫视,后来又当上了副台长。
图片

凤凰的主持人,是它的一块金字招牌。 第一个主持人招的是许戈辉,第二个就是鲁豫。


现在观众对于鲁豫的印象,大多是“我不信”、“没礼貌”之类,但很早之前鲁豫就是这种风格了。1999年,凤凰卫视有个旅游文化节目《千禧之旅》,鲁豫是其中一个主持人。

走到约旦的时候,鲁豫想采访国王,就直接对导游说: “我想采访你们的阿卜杜拉国王,你能安排吗? “导游吓得嘴都合不拢了,心里可能觉得这个人有病。不过过了几天,导游还是带鲁豫去见了国王,国王答应给了5分钟时间采访。

当时的记者赵维还把一个数码相机往旁边一个矮胖的约旦人手里塞,想让人帮他拍一张和国王的合照。 但那人脸一下就耷拉下来了,手缩回来,相机啪一下掉地上。

鲁豫幸灾乐祸问赵维:你知道那人是谁吗? 谁啊? 约旦首相!说完她就笑得直不起腰。 还是在那个节目,走到撒哈拉的时候,主持人换成了许戈辉,他们要去采访沙漠里的贝都因人。

当地有个风俗,选妻子主要是看女方的眼睛,眼睛最黑最漂亮的就值25匹骆驼,最少的则只值两只羊。 许戈辉觉得凭自己这眼睛,怎么也得是个高价吧,就问一个当地人,你觉得我现在可以换多少头骆驼?

那人一开始只是笑,最后终于回答: “你要出嫁,我们家可能,可能还要赔几头骆驼出去。 ”后来窦文涛听说这个事,还调侃道:“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到国外采访要派那么多女主持人去了。没吃的时候可以换骆驼,但许戈辉是不行了。 “

窦文涛在加入凤凰之前,已经在广东电台干了七年了。 老上司为了说服他,拉他去了一个小屋,跟他讲各种凤凰的理想和未来,说得天花乱坠,窦文涛当时就同意去凤凰当主持人了。

只是,理想归理想,工作还是精打细算,窦文涛签合同的时候还留了一手,要求在合同上多加了一个岗位:撰稿人。生怕这边体制的工作丢了,去凤凰干不好还给人开了。 后来同事让他写稿子,他还嘟嘟囔囔地说,为啥不让许戈辉写,她文笔那么好。

人回复他: “许戈辉只是主持人,谁让你是主持兼撰稿。 “在开始做《锵锵三人行》之前,窦文涛是《时事直通车》里的支持人,每天负责讲新闻。



后来观众投诉,说窦文涛播新闻不可信,这小子说啥都像是在骗人,不可信。 这个浑身拘束的土样儿还非要模仿香港本土主持人的风格,换谁都会觉得这新闻不可信。



《锵锵三人行》刚开始的时候,整个栏目都很穷,连嘉宾坐的椅子都是别的栏目组的。观众还质疑他们桌上的茶杯,每天都是这几个,会刷吗?最后有个潮州的观众实在看不下去了,自己烧了几个杯子寄过来。

播了两年,《锵锵三人行》一直接不到广告,台里还一度想把这节目给撤了,最后老板刘长乐说:“这个节目能花多少钱啊?三把椅子一张桌子。“



说到椅子,《锵锵三人行》里那套可以转的椅子,最早鲁豫做《一点两岸三地行》时就在用,《时事开讲》也在用,甚至之后曾子墨主持的《财经点对点》也用的这几把椅子。

窦文涛一直说自己是靠讲黄段子发家的,这句话还真不是段子。当时有个天津来的报社主编,一见到他就说,你好窦文涛,天下第一黄。节目里很多话放现在都过不了审。比如:“我要是坐飞机出事,一半的夜总会得下半旗致哀。 有个蚊子进城了,然后看见前面有波涛汹涌,“叭”咬了一口,一吐,硅胶来的,这年头食品安全真成问题,喝口奶都这么难。我说我去东莞走了个穴朋友们都在笑,说你走的是什么穴。“这种话现在肯定播不了了。

当时不止观众觉得窦文涛老讲一些情色新闻,连台里同事都这样觉得。 那时台里有个主持人董嘉耀,负责新闻栏目,每天会很努力的收集各种新闻,然后把正经的新闻择出来自己用,不正经的就留起来,一见到窦文涛就给他推荐: “文涛啊,有俄罗斯女主播报新闻不穿衣服的片断,你要不要啊? “每次窦文涛听了就很不高兴:“你怎么能以为我喜欢看那种东西呢?拿来研究一下吧。  “

窦文涛早前还主持过一个纪录片《大漠两万里》,拍摄中间,牧民为了招待摄制组,打算杀只小羊。窦文涛看到这个片面有点于心不忍,不停地说:“为什么这么小就要杀它呀?我的天呐,这羊实在太可怜了! “然后,羊煮好了。只见窦文涛吃起来,那叫一个气吞山河:。大块吃光,小块不剩。味道极鲜!



凤凰卫视的另一块招牌,是它的战地与时政报道。 911之后26天,美国向阿富汗塔利班宣战。 小布什在开打前些天,突然问白宫负责公众传播的高级官员:“若战争爆发,中国香港地区的凤凰卫视会不会直播?    “

其实在911事件3天后,刘长乐就判断美国有可能向阿富汗开战,所以就派记者陈宝聪去唯一与塔利班有联系的巴基斯坦采访。

新闻总监跟陈宝聪说:“公司不会强求你去,你去了之后,我也只能说你是个记者,别的什么都没有。虽然公司给你买了保险。但万一出了什么事,保险也赔不了损失。“ 陈宝聪二话没说,去了。

凤凰一开始派了好几个记者,都没冲进阿富汗。最后还是趁着阿富汗首都易主,闾丘露薇才冲进喀布尔,成为第一个进入战时喀布尔的华人女记者。 在这场3个多月的阿富汗战争里,为了采访而死的各国记者人数,甚至超过了美军伤亡人数。

同样危险的,还有伊拉克战争。

在小布什和萨达姆拒绝对话之后,凤凰卫视就开始了紧张的部署,把所有能进入伊拉克的路线都标记了个遍,在伊拉克外围形成了一个信息包围圈。但战争刚开始,上层就传来命令,要求中国记者(不论是中央还是凤凰)都不许进入伊拉克。

早在四天前,由于局势紧张,中国使馆7名馆员,新华社常驻巴格达2名记者,中央电视台3名记者就已经撤离伊拉克。 3月22日,还在约伊边境采访难民的闾丘露薇接到台里的电话:伊拉克局势十分危险,请留在约旦报道,不要进入伊拉克。

只是在电话快结束,台里又补充了一句话:“能不能进去,你自己定。我们支持你 “。当天夜里,下巴还缠着纱布的闾丘露薇乘车绕过一个个弹坑,关掉手机和卫星电话,用胶带把它们绑在身上,独自闯进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并迅速发回了有关报道。

当闾丘露薇的身影出现在电视画面时,凤凰的一群人挤在办公室看她的现场报道。刘长乐面对着电视画面,一言不发,眼里已满是泪水。 24号早晨,北京街头的报纸都刊登了闾丘露薇进入巴格达的消息。

央视记者水均益只得再度返回巴格达,要不然没法向国人交代。 他在自传中如此回忆:“我感觉脑袋被狠狠敲了一下!我长期跑中东地区的战地采访,之前又在伊拉克坚守了近两个月,可是现在,我在科威特,凤凰卫视的记者却已经在巴格达!这是失败! “

其次,这对于中央电视台也是一次很大的挑战,我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很多飞舞的文字碎片,那是“9·11”之后社会各界对于中央电视台的诟病,对于凤凰卫视的赞扬。

另一位女记者周轶君,是常驻加沙的战地记者。 她见过刚会说话的孩子已经能区分轰炸的声音,也见过七八岁的小孩一手扛枪,一手抱着铁皮导弹模型。 曾经有一个小孩叫嚷着让周轶君给他拍照,“明天我要去当烈士啦!”笑得好像是要去游乐园。

周轶君问他怎么当烈士,小孩脱口而出:“绑上炸药去犹太人定居点。” 照了几张之后,周轶君打算走了,小孩拍了拍她,“再照一张,明天要登报纸的!”
她翻开一个孩子的作业本,第一篇作业是抄写: “我们的祖国巴勒斯坦,东起约旦,西临埃及,北接黎巴嫩,南面是沙特。 “

那么以色列在哪儿呢?她问。孩子答:“没有以色列啊!“

采访高层,更是凤凰卫视的看家宝。

1998年,朱总召开上任后的首次中外记者会,现场有600多中外媒体记者。
记者提问阶段,朱总突然说了一句: “你们照顾一下凤凰台的吴小莉小姐好不好?我非常喜欢看她的广播。 “这个广播指的就是《时事直通车》,主持人正是吴小莉。

之后吴小莉问了一个关于香港未来的问题,朱总答道“:中央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保持它的联席汇率制度。 ”这一天,香港股市指数上升了340点。有人说,这一问一答就价值1264亿港币。

凤凰不光抬升过股市,还拉低过。《时事开讲》的主持人阮次山,一共采访过三百五十多位各国领袖或者政要,几乎走遍了全世界。 这个老头儿,留着八字胡,脑门闪亮,很像列宁同志。



在这之前,你很难想象,一个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可以结结巴巴。 有观众形容他讲话:舌头总是绕来绕去,有几个音节总是听不清楚,听得人心里起急。 说起原因,阮次山是这样解释的:“从小说广东话,到了台湾又跟着一个四川人学说英文,更是讲不好。 “

果然,学普通话还得找个地道的老师。 2004年,他采访美国国务卿鲍威尔。
当年3月份,因为民进党胜选,陈水扁连任,两岸关系紧张。 阮次山问鲍威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鲍威尔说:“我再次重申,我们不支持台独 “。此话一出,第二天,台湾股市暴跌4%。

阮次山采访过卡扎菲,当时还被卡扎菲吓了一跳。 约好的是在卡扎菲办公楼外面的一个帐篷里采访,但没想到,卡扎菲直接骑了辆电瓶车进来。帐篷里有个沙发,卡扎菲却说“我不坐沙发”,直接就坐在了塑料椅上。

阮次山见过摆谱的领导,但这样摆谱的还是第一次见。在那次采访里卡扎菲谈到,关于国家领导人选举的问题:“由公众选择,人民委员会掌握政权;人民委员会包括所有人,男人、女人都包括。 “只是卡扎菲没想到的是,他不久之后被推翻的原因,就是他想坐在王位上老死。

图片

少年弟子江湖老。不过几十年时间,凤凰卫视的青春就过去了。多年前,北京的电视开机率已经降到30%,上海跌到了27%以下。全世界的传统媒体都遭到互联网的猛烈冲击不说,何况是地处香港的凤凰。

2010年,凤凰网CEO刘爽在一次讲座称,“微博是个屁,没人愿意闻”。
彼时微博已经起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种140字的表达平台,对于门户网站将是一场颠覆。

不管它是不是屁,凤凰网随后还是捏着鼻子推出了轻博客,可惜收效甚微。
自2014年以来,凤凰投资一点资讯累计7000万美元,成为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是小米。

雄厚的资金加持下,就连北京的地铁上,都随处可见一点的广告。福布斯中文网对此评价:“一点资讯对今日头条威胁最大!“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今日头条估值一路暴涨,一点资讯已经不见身影。

现在,凤凰网卖了大部分的一点资讯股份,只保留下5.63%的股份。2015年5月22日下午近四点,闾丘露薇发了一条微博:“站完最后一班岗”,还贴出了工作照。随后,闾丘露薇在微博表示,自己已经从凤凰卫视离职,接下来会去读书陪孩子。

据她的一位同事说,闾丘露薇曾怀疑过很多次,自己要不要辞职,理想究竟值得吗?最终,闾丘露薇还是决定要“告别一个自己”。

2017年9月,《锵锵三人行》宣布暂停播出,这档豆瓣评分9.5分,播了近20年的谈话节目,自此落下帷幕。最后一期的主题是电影《敦刻尔克》。借着这个电影的话题,《锵锵三人行》也完成了它的大撤退。

窦文涛选择拥抱互联网,联合优酷推出了《圆桌派》,三个人变成了四个人,请的也大都是老嘉宾。虽然尺度很快就不同以前。但那句“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观众们再也见不到了。

2020年5月17日,阮次山在台湾去世,享年74岁。

这次刘长乐卖掉凤凰的股份走人,跟贺鑫被抓,早在大半年前就可以看到预兆。2020年9月,凤凰卫视一再背书的凤凰金融突然下架网贷产品,停止交易业务。七万多出借人拿不回本金和利息,累计102亿。

他们组建了十几个百人群,不断在微博、黑猫上投诉,但凤凰金融迟迟也给不了兑付方案。最终诉求无果的出借人们,围堵了凤凰卫视的大楼。

对了,还有一个细节。

他们成立了一个公号,叫:凤金难友聚集地。这个公号的LOGO,直接就照搬了凤凰金融。也就是当年刘长乐400万请美国人设计的那个商标。

两个月后,凤凰金融却发布了一份耐人寻味的公告说,请不要去打搅别人,我们跟凤凰卫视签订的是:“商标使用许可协议“而凤凰卫视就算愿意站出来兜底这102亿,它有这个能力吗?根据它2020年的年报,这一年它营业收入30亿出头,亏损了10.38亿港币。
早已自身难保。

凤凰卫视的崛起,无疑有着时代的助力。在刘长乐确定以新闻立台的第二年,全世界就大事不断:邓小平逝世、香港回归、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在这些事件里,凤凰卫视一直在承担着一个媒体该有的使命。但就像《三体》里说的那样:“毁灭你,与你无关。一家电视台是这样,一个时代也是如此!“

它曾经是一个传奇,但它无法离开时代。没有凤凰的时代,只有时代中的凤凰。



来源:呼唤阳光(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U1M4FBSeaFlq3UfPFBaCw
编辑:秦克峰



262#
发表于 2023-8-13 22:35: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11年重庆面向全球开房产税新闻发布会时,我当众硬怼黄奇帆:“重庆把商品房计价从建面改回按建面计价,是不是想借机扩大应税面,以求多收钱?重庆之前用十几年的努力才在国内率先把商品房的计价从建面计价改回按套内计价,请问黄市长,重庆为什么要倒回去走老路?”

黄硬着头皮给了一个“全球都是按建面计价”的错误解释,同时给了个“改回按建面计价是为了便于与住建部的统计口径对齐”台阶给自己下。但随即转而公然开炮攻击头一天我发在一财上的稿子是在乱写:说重庆的房产税不是向台湾学的,只是参照了新加坡和台湾的方案,自创的。

他反击一财时,我当时脸上真的很尴尬的……

重庆还是很彪悍的,马上开始第二轮反击。

第二天,重庆市委宣传部通过移动、联通、电信公司,向全市3200万人的手机每人发了一条短信,说第一财经日报上刋发的重庆房产税改革是学台湾模式的报道是不实报道(实话实讲,这篇在头版不足500字的报道是一个记者到总部实习编辑岗第一天编的稿子,把重庆参考新加坡、台湾方案,在此基础上重庆做了创新,拟定重庆版房产税方案,提成“重庆房产税方案向台湾学习”的标题,是有失偏颇,我当时向编辑反对无效,还是按编辑的版本刋发了,但外界哪知道这些?这个稿子,我有点冤),给一财免费做了一轮大面积广告投方。

我在新闻发布会上轰这个问题前3个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已通过了该市商品改回按建面计价的方案,只是还没正式执行,但法定程序已走完。

我当时也没想着真能把这个已经走完法定程序的复辟给轰掉,只是看到重庆这么恶搞,倒行逆施,拿针当众捅一下黄奇帆的脸而已,重庆话叫“潲他的皮”(当众让其下不了台的意思)。谁知后来重庆做了让步,估计黄奇帆回去后,把牵头的时任房管局长张定宇,以及人大的人骂了个狗血淋头,哈哈。

我知道这事不是黄主导干的,他在一定程度上不知情,当众刺他,就是让他去纠错。

这一轰,一个多月后,重庆宣布将该市的商品房计价面积,由按套内面积,改为同时按套内面积和建筑面积双计价。

我那一炮,没完全轰掉重庆房产既得利益集团的复辟,但轰退了50步,也算个半成吧。

编辑:秦克峰
263#
发表于 2023-8-27 20:30:03 | 只看该作者
新闻不分大小,只分真假
新闻的误区,从小田岛定吉会长斥责吉田茂首相说起
新闻不分大小,只分真假。
亚洲新闻史上最重要的其实只有两页纸,即小田岛定吉会长的《书面质问书》和吉田茂首相的《答复书》,宣告了新闻和权力谁大谁小。
新闻并不是大报、大刊、大广播电视台、大网络平台或其他有各种大头衔的劳什子就代表着其播报的新闻也大,而在于新闻源头是否真大。
比如极端人治时期,坚持法治的美浓部达吉、龙川幸辰等即一跃成为日本最杰出的法学家;坚持学术良知的矢内原忠雄、河合荣治郎、津田左右吉等即成为日本最杰出的学者;《中央公论》、《文艺春秋》小刊却成为最大的公共平台,只因为他们发出了最真实的声音。
媒体不分大小,只看新闻源是否真实有料。
编辑:程博

264#
发表于 2023-9-23 22:54: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钱江:邓小平在怀仁堂宣布陈伯达去人民日报夺权——进入大劫难的人民日报(3)

上篇记述1966年5月31日上午,在北京钓鱼台宾馆,陈伯达、康生向即将去人民日报“夺权”的小班子面授机宜,授予他们起早《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社论的任务。本文记述这天下午在中南海怀仁堂发生的事情。


1963年7月,邓小平率团去苏联访问,刘少奇、彭真到首都机场送行
1966年5月31日下午3:30,由邓小平主持,在中南海怀仁堂召集会议,北京各大报刊、新华社和广播电台负责人,以及首都各主要报纸负责人参加,人民日报去了总编辑吴冷西,副总编辑胡绩伟、陈浚。
会议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主持,新成立的中央文化革命的领导小组负责人陈伯达、康生以及部分成员参加会议。这个小组的第一副组长江青因随同毛泽东在南方,没有参加会议。
         
1.邓小平宣布陈伯达带工作组去人民日报“夺权”。
         
邓小平宣布,经毛主席批准,中共中央决定,派陈伯达带领工作组进驻人民日报。

他的讲话是这样开场的:

常委决定,找人民日报、新华社、广播电台及其他各报的人,来开个会。讲什么事?人民日报、新华社、广播台,撑不起来了。党中央和国家的机关报、通讯社、广播台,近两个月,不像样子了。读者意见很多,报社内部意见很多。帝国主义、修正主义也在揣测出了什么事。人民日报在文化革命方面没领起头,实际上是解放军报,某种意义上,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在领导人民日报。长期以来,人民日报上,文化革命,兴无(毛泽东思想的宣传)灭资(批判资产阶级),不是一点没有,可是没有把旗帜打起来。
过去在文化战线的宣传上,人民日报常受主席批评,"门市"东西多,人来人往,红白喜事登得多,文化革命方面东西少。国内其他方面,也有缺点,还是有成绩的。书记处对报纸也没多管。康老(指康生)管国际宣传方面,成绩很大。 主席对人民日报还是寄以希望的。
         
2、邓小平与人民日报的历史渊源

邓小平把话说到这里,语气还是比较和缓的。
邓小平和人民日报有很长的历史渊源。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邓小平担任新的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晋冀鲁豫野战军政委。进入1946年春天,该解放区比较巩固。当年4月中旬,晋冀鲁豫中央局做出创办中央局机关报的决定。委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张磐石筹办中央局机关报,并担任新创办报纸的总编辑。张磐石晚年回忆,中央局书记邓小平给他下了一道“死命令”,新的中央局机关报必须在5月15日出版。
这张新报纸创刊之日,定名为《人民日报》,邓小平为创刊号题词:“为人民服务”。


邓小平为1946年5月15日创刊的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题词,刊登在当日的《人民日报》创刊号上。
         
1947年3月,延安《解放日报》因胡宗南军进攻停刊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即成为中共领导的解放区中发行量最大的日报。该报还负责创办了晋冀鲁豫人民广播电台,该台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停播后,即成为接替台。晋冀鲁豫解放区由此成为宣传、传播力量最强的解放区。
1948年6月15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与《晋察冀日报》两报合并,创办新的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仍使用《人民日报》报名,张磐石继续担任总编辑。该报被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称为“大党报”,实际上担负起了中共中央机关报的职责,并在1949年8月1日在北平正式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邓小平于1956年党的“八大”上当选为中央中央总书记,成为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直接领导,审阅《人民日报》上的重要社论和文章。人民日报档案管理机构至今保存大量邓小平审阅或批示过的文献。邓小平对人民日报的工作,对报社主要负责人是熟悉的。
         
3. 眼下,在怀仁堂中的邓小平说:人民日报那么多笔杆子,没有争取到主动

进入1966年,政治风云暗流纷涌,惊涛翻卷。对姚文元《论海瑞罢官》透露出的肃杀之气,邓小平不可能置身其外,他的观念和刘少奇、彭真是一致的,主张把即将发起的“文化批判”运动尽力控制在学术范围内。
对吴冷西的当前处境,邓小平看得很清楚,仍然希望把控住局势的发展。


在怀仁堂中的一段开场白后,邓小平点出了人民日报的“问题”,他说:
文化大革命很多问题出来后,人民日报并不是不知消息,本应领起头来搞,找全国能写的人写,谁不给写?主要看自己采取什么态度。转载姚文元的文章,不及时,转载解放军报社论,又把重要东西勾掉。现在,版面撑不起来,靠东凑西凑。有的东西必须转载;大量的不一定要转载,为什么自己不可以编些,人民群众中来的稿件也多得很嘛。要有些特色,有些自己的东西嘛。大量的都是这样那样转载的东西,并不必要。
人民日报的版面上,在文化革命方面,一(旦)被动下来,始终未取得主动。4月,就该转变。从你们的大字报上看,在4月15日以前,比其他报先知道“二月提纲”有错误。按说是不应当透露的。吴冷西透露了,你们在4月就有可以争取主动的机会,却没有争取主动。
文化大革命很多问题出来后,人民日报并不是不知道消息,本应领起头来搞,找全国能写的人写,谁不给写?主要看自己采取什么态度。转载姚文元的文章不及时,转载解放军报社论,又把重要东西勾掉。现在,版面撑不起来,靠东凑西凑。有的东西必须转载;大量的不一定要转载,为什么自己不可以编些,人民群众中来的稿件也多得很嘛。要有些特色,有些自己的东西嘛。大量的都是这样那样转载的东西,并不必要。

邓小平接着说:
4月初,彭真的性质已明朗了。4月16日《北京日报》发了那3个版材料后,中央通知不要转发,已经很清楚了。4月下半月,有了中央“通知”的稿子,更清楚了。人民日报应争取主动。这机会失去了,到5月上、中旬,10日左右,还可以争取主动。那时,依靠人民日报这么多笔杆子,讨论一下,也可以争取主动的,(但)仍然没有争取主动。出现个什么局面?中央机关报不带头,而是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带头。群众对人民日报的意见那么多!报纸这个环节没抓好,通讯社发稿,电台广播稿,就也发生了困难。
邓小平的讲话没有停,他还继续讲下去。
(未完待续)





来源:钱江说当代史  (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DWPbmi5vQkQll8NjMebdg
编辑:覃韵琪

265#
发表于 2023-10-4 00:59: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历史的见证!《人民日报》历年国庆头版汇总(1949-2023)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中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101日。
《人民日报》头版,向来都是大有讲究的。一张张看过去,一篇篇读下来,可以大致梳理出新中国的历史脉络。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图片过大 请移步公众号查看)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图片过大 请移步公众号查看)

2023年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nsbNw9c3OgDUKcrJL23oA
编辑:程博

266#
发表于 2023-11-19 22:16:15 | 只看该作者
毛式新闻学是如何诞生的

延安整风时期,改版后的《解放日报》虽仍由博古任社长,但在很大程度上已属挂名,尽管博古仍在报社继续负一些具体事情的领导责任,然而《解放日报》的实权已在主编陆定一和中宣部代部长胡乔木的手中。
  《解放日报》在陆定一和胡乔木的具体领导下,积极贯彻毛泽东的有关指示,从报道内容和版面设计等一系列环节,对原《解放日报》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逐渐确立了一些基本原则,从而建构了毛氏“新闻学”的框架。
  毛泽东“新闻学”最显着的特征是将政治功利性视为新闻学的本质,而否认新闻具有超阶级性属性的观点。毛泽东早年对新闻学就有强烈兴趣,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听过民国初年新闻大家邵飘萍的演讲,曾参加北大学生社团“新闻学会”的活动,以后也曾创办《湘江评论》,并一度担任过大革命时期国民党中宣部刊物《政治周报》的主笔。但是,身受五四“自由办报”思潮之惠的毛泽东,并未接受自由主义新闻学的观点,尽管毛泽东一贯喜好阅读政治倾向性较为中立的《大公报》、《申报》等报刊,然而他始终将自己的阅读偏好与出于政治功利而对中共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划分得一清二楚:毛要了解一切公开的和内幕的新闻,而中共一般干部和普通百姓只需知道党要他们知道的那部分新闻。毛泽东的这种政治功利主义的新闻观正是通过陆定一和胡乔木的解释,最早在延安《解放日报》体现出来,它以五个核心原则为中心,包含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概念:杨放之又名吴敏,1937年抗战爆发从国民党监狱释放后,即参加创办《新华日报》的工作,是《新华日报》最早的编委会成员之一。
  他完全清楚《新华日报》自创办至1941年初每天必发社论的传统,只是因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国共关系严重恶化,《新华日报》才改而决定不再每天发表社论。但是杨放之在1941年调入延安《解放日报》后,迅速站到了陆定一一边,成了反对《解放日报》每天发表社论的主要人物。
  一、“党性第一”的原则。
  毛泽东、陆定—、胡乔木认为,任何报纸都是一定阶级的政治斗争的工具,世界上绝不存在超阶级的客观报道,中共创办的报纸无可争议的应是反映党的政治路线的党报。由于共产党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报不仅应是“党的教科书”,而且也是“人民的教科书”。为了不使人民失望——胡乔木说,“人民的希望就是读教科书”,中共应把党报办成像“章章都好”的《联共党史》那样,使人民能“读一辈子”。为此,党报“要在自己一切篇幅上,在每篇论文,每条通讯,每个消息……中都能贯彻党的观点,党的见解”。举凡一切评论、消息、照片都必须以是否符合党的利益为标准而加以取舍和编排,并以党的立场来判断一切。党报绝不是“有闻必录”、单纯报道消息的新闻纸,而是为了实现党的任务而奋斗的宣传工具,为了保证党报的性质,必须将党报置于党的领导机关的绝对领导之下。
  二、反对“虚假真实性”的原则。
  陆走一等提出一个有名的的口号:“把尊重事实与革命立场结合起来”,虽然从字面上,陆定一也强调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然而这个“事实”必须置于“革命立场”的统帅之下。于是,陆定一等从列宁那儿引进了“两种真实性”的观点:一种是所谓“本质真实性”即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的事实,尽管它尚处于萌芽状态或尚未发生,但从本质上讲它却是真实的;相反,“虚假真实性”只反映事物的“表像”和“假像”,而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它必定是不真实的。如果以为它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把个别现象夸大成为整体现象”而加以报道,那就必然会犯“客观主义”和“自由主义”的错误,而无产阶级的“真实性”和“客观主义”、“自由主义”是截然对立的。
  三、“新闻的快慢必须以党的利益为准则”
  “抢新闻”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恶劣表现,正确的“无产阶级新闻观”将发布新闻的快慢完全服从于党的需要,“该快的快”,“该慢的慢”;“有的压一下才发表,有的压下来不发表”,总之,一切必须听命于党的领导机关和最高领袖,绝不允许报纸和记者有丝毫的”独立性”和”自由主义”
  四、运用报纸指导运动的原则。
  党的领导机关必须善于“利用”报纸,尤其要学会运用报纸指导政治运动,在运动初起和达到高潮的一段期间内,集中报道,形成宣传规模,用以教育干部和群众,震慑和打击敌人。
  五、新闻保密和分层次阅读的原则。
  抗战前,《红色中华》报和以后改名的《新中华报》便开始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的电讯。一部分在报纸上发表,一部分编印《参考消息》,每天印五十至六十份,供中共中央各部门负责人阅读。《解放日报》改刊后,正式出刊了供领导干部阅读的《参考消息》,阅读范围较前有一些扩大。出版《参考消息》的指导思想在于进一步明确新闻保密和分层次阅读的原则。因为群众有左、中、右的划分,党员干部中也有左、中、右之区别。既然人之有区别,在“知”的权利上就不能不反对“绝对平均主义”。中低级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不足以抗御国内外新闻报刊散布的“毒素”的侵袭,因此只有久经考验的少数高级干部才有资格被告知某些重要的新闻消息,干部级别越高,阅读限制就越小,由此逐级而递减。至于一般普通老百姓,为了保证他们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纯洁性,就没有必要让他们知道党报以外的其它消息了。当然,党员和群众还是有区别的,即便是普通党员,组织上也会给其比普通百姓多一些的信息,这主要通过阅读党内读物,听上级的传达报告来体现,以显示党员在“知”的方面所享有的特殊权利。只是一般党员“知”的权利和高级干部相比,早已不能以道里计。
  实际上,毛泽东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与王明、博古等并无实质性的分歧,追根溯源,毛泽东与王明、博古一样,师承的都是列宁——斯大林的新闻理论,只是毛泽东比王明、博古更加党化、更加斯大林主义化,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斯大林。与毛相比,或许博古所受的五四影响稍大一些。早在1925—1926年,博古就曾在其家乡无锡和上海主编过一份影响颇广的政治刊物《无锡评论》。1941年5月,博古将边区最有名的女作家丁玲调入《解放日报》,放手让其主持文艺栏,正是由于博古的宽容,丁玲才有可能在1942年的《解放日报》上推出王实味、丁玲本人,以及萧军、罗烽、艾青等人撰写的一系列批评性的杂文和短论,及至《解放日报》改版,所有这类“暴露性”的言论被斩草除根,彻底实现了毛泽东所要求的“舆论一律”。毛泽东所达到的对新闻的垄断,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连斯大林都难望其项背。在文网严密的苏联报刊,偶而还有几篇批评官僚主义的小品文问世,而在延安,1942 年后的报刊上已不复有任何“暴露性”的文字。在抢救运动期间,延安还揪出了一些“写不真实的新闻”的“特务分子”。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在陆定—、胡乔木的领导下,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成了一份地地道道、名副其实的“党报”。在版面安排上,《解放日报》彻底改变了“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市”的惯例,而变为“一边区,二解放区,三全国,四国际”的报道和版面安排的顺序,将国际和国内新闻降至次要地位。对刊登国际新闻更是从严掌握,所有国际新闻,一律须重新编写,严禁照登外电原文。
  《解放日报》既为“党报”,它就必然同时又是已掌握了党的毛泽东的个人喉舌。1942年 4 月后,报社遵从毛的指示,多次发表经毛修改的讲话和文稿,而发表这类讲话的时间一般都较毛作演讲的时间推迟很久。例如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演讲,其文字稿推迟约一年半才经修改整理完毕,于1943年10月19日刊登在《解放日报》。作为毛泽东严密控制的宣传工具,《解放日报》忠实地执行了毛利用该报指导整风的意图。陆定一调入《解放日报》后,奉毛泽东之命,将工作重点放在新辟专刊〈学习〉上,使〈学习〉很快成为指导整风的信风标。〈学习〉专刊于5月13日出版,共办了八个月,出版了二十四期,对于如何学习文件、如何开展小组讨论,怎样写反省笔记,都针对性地发表各类文字予以指导。当整风进入到干部思想反省阶段后,〈学习〉专刊还配合登载了一批各类干部的自我反省文章作为示范。至1943年初,延安整风转入审干、肃反阶段,〈学习〉专刊的使命遂最后完成,终于在也43年1月16日宣布终止。
  《解放日报》还开创了中共利用报刊整肃“异端”知识分子的新模式。1942年6月报纸用两版篇幅集中登载批判王实味的文章,范文澜、张如心、罗迈(李维汉)、温济泽、李伯钊、陈道、蔡天心等纷纷“口诛笔伐”,陈伯达更在大批判文章中将王实味称之为“王屎味”。但报纸绝不为王实味提供为自己辩护的版面,使《解放日报》成为一边倒围剿王实味的主要战场之一。1942年6月20日,《解放日报》复发表冠之以“延安文艺界”名义的〈关于王实味的文艺观与我们的文艺观〉的总结性长文,最终将王实味扫入“反动派”的行列。
  《解放日报》为贯彻毛泽东的意图尽心尽责,全面发挥了其作为党与领袖喉舌的功能。然而即使是训练有素的驯马,难免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1942年4月10日和以后一个短时间,《解放日报》竟忘了“反对虚假真实性”的原则,居然在整风运动的高潮中分别报道了中央党校一男学员自杀和延安大学一女生自杀的消息,此“错误”被毛泽东迅速抓住。毛严厉指责《解放日报》”仍不和中央息息相关”,报纸“尚未成为真正的党的中央机关报”。他称,“有些消息如党校学生自杀是不应该登的”,并表示,《解放日报》的几篇社论仍有错误。毛再次重申,“以后凡有重要问题,小至消息,大至社论,均须与中央商量”。和毛泽东相比,《解放日报》编辑们头脑毕竟简单一些,他们耳闻目睹在延安不时发生的干部、学生自杀事件,以为选择一两条消息刊登也无妨,却未料道无意中他们已犯下“暴露阴暗面”的严重政治错误。在毛泽东大喝一声后,从此在《解放日报》上就再未有任何有关延安消极面,诸如自杀事件的报道了。

来源:教师博览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Fw-hOEQgfb55eMg31u-CA
编辑:程博


267#
发表于 2023-12-8 22:34: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洪韵

268#
发表于 2023-12-9 15:28: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民日报》 社历任领导
《人民日报》 社历任领导
[1949.8--]
  社长 胡乔木(1912-1992)  1949 10 1949 12
  社长 范长江(1909-1970)  1950 01 1952 06
  社长 邓拓(1914-1966)  1952 06 1958 09
  社长 吴冷西(1920-2002)  1966 1966 0531  
  社长 胡绩伟(1916-)  1982 0406 1983 1102
  社长 秦川(1919-2003)  1983 1102 1985 1206  
  社长 钱李仁(1924-)  1985 1206 1989 0618
  社长 高狄(1927-)  1989 0618 1992 1123
  社长 邵华泽(1933-)  1992 1123 2000.6
  社长 白克明(1943-) 2000.6  2001.8         
  社长 许中田(1940-2002) 2001.8  2002 1024  
  社长 王晨(1950-)  2002 11 2008 03
  社长 张研农(1948-)  2008 03 --
  副社长 张磐石(1905-2000)  1949 10 1949 12
  副社长 邓拓(1914-1966)  1950 01 1952 06
  副社长 郑梦熊(1933-)  1990 0222 1990 1213  
  副社长 李晋有(-)  1990 1213 1993 0422
  副社长 许中田(1940-2002)  1995 0720 1998.3
  副社长 朱新民
  副社长 何崇元(1953-)  2005--
  总编辑 胡乔木(1912-1992)  1949 0923 1949 0923   
  总编辑 邓拓(1914-1966)  1949 10 1957 06
  总编辑 吴冷西(1920-2002)  1957 06 1966 05   
  代理总编辑 唐平铸(-)  1966 06 1967 01  
  总编辑 鲁瑛(-)  1967.1   1976 10  
  总编辑 胡绩伟(1916-)  1977 01 1982 0406
  总编辑 秦川(1919-2003)  1982 0406 1983 1102  
  总编辑 李庄(1918-2006)  1983 1102 1986 0320  
  总编辑 谭文瑞(1922-)  1986 0320 1989 0618
  总编辑 邵华泽(1933-)  1989 0618 1993 0920
  总编辑 范敬宜(-)  1993 0920 1998.3
  总编辑 许中田(1940-2002) 1998.3--2001.8           
  总编辑 王晨(1950-)  2001 08 2003 02  
  总编辑 张研农(1948-)  2003 02 2008 04
  总编辑  吴恒权 2008.4--
   
  副总编辑 安岗(-)  1949 10 1952 06;  1959 10 1966 05;1977 01 1982 0406      
  副总编辑 王揖(1919-1986)  1952 06 1966 05   
  副总编辑 林淡秋(-)  1952 08 1955 07  
  副总编辑 胡绩伟(1916-)  1952 12 1966 05   
  副总编辑 陈浚(-)  1953 01 1955 07  
  副总编辑 吴文焘(-)  1954 04 1955 07  
  副总编辑 黄操良(-1958)  1955 07 1958 04  
  副总编辑 杨刚(1905-1957)  1955 07 1957 0907
  副总编辑 陈浚(-)  1961 05 1966 05   
  副总编辑 迟浩田(1929-)  1977 01 1977 10  
  副总编辑 孙轶青(1922-2009)  1977 01 1978 04   
  副总编辑 潘非(-)  1977 01 1982 0406  
  副总编辑 李庄(1918-2006)  1977 03 1983 1102  
  副总编辑 王若水(1926-2002)  1977 11 1983 11  
  副总编辑 秦川(1919-2003)  1977 11 1982 0406  
  副总编辑 翟向东(-)  1980 0811 1982 0406  
  副总编辑 丁济沧(1918-2007)  1980 0811 1982 0406  
  副总编辑 谭文瑞(1922-)  1980 0811 1986 0320  
  副总编辑 范荣康(1929-2001)  1986 0320 1991 0124  
  副总编辑 李仁臣(1941-)  1986 0320 1997 09   
  副总编辑 陆超祺(1925-)  1986 0320 1991 02  
  副总编辑 桂世镛(1935-2003)  1987 03 1988 0317  
  副总编辑 余焕春(1935-)  1988 07 1991 0124  
  副总编辑 保育钧(1942-)  1988 07 1996 0111
  副总编辑 张云声(-)  1989 0824 1995 0720  
  副总编辑 唐纪宇(-)  1990 0222 1993 0408
  副总编辑 郑梦熊(1933-)  1990 1213 1995 0720
  副总编辑 周瑞金(1939-)  1993 0408 1997 09   
  副总编辑 武春河(-)  1993 0408 1997 09   
  副总编辑 刘奇葆(1953-)  1993 08 1994 0630
  副总编辑 张虎生(1938-)  1994 0823 1998   
  副总编辑 袁志发(-)  1995 0720 1997 09   
  副总编辑 谢宏(-)  1995 0720 1997 09
  副总编辑 张研农(1948-)  1998   2003.2
  副总编辑 吴恒权(1953-)2000.3--2003.12
  副总编辑 江绍高(1945-)  2000.3  2006.12
  副总编辑 扬振武(1952-)  2006.12--  
  副总编辑 陈俊宏(-)  2004--  
  副总编辑 米博华(1954-)  2005--
  副总编辑 马利(1954-)  2006.12--
来源:西安曲江新区田晨日用百货便利店移动版
编辑:洪韵

269#
发表于 2023-12-14 00:25: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1945年,解放日报,“庆祝蒙古国独立”,第一眼震惊三观,居然还有这种事。
编辑:秦克峰


270#
发表于 2024-1-14 23:21: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史里没有记载的两件小事
陈小川(1952年4月-),1979年3月考入中国青年报。在中国青年报做过编辑、部门副主任、主任、总编辑助理。1988年任副总编辑、副社长。2006年曾兼任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同年任总编辑,之后任党组书记、总编辑、社长,2014年卸任。2013年任全国政协委员,2018年在中国青年报退休。
闲来无事,常与朋友交谈。      

                                                                        
聊的话题自然很多,天南地北,但大都离不开一些名人的往事。有一次,我突然问朋友:你还记得耀邦同志吗?      
                                                                             
有些意外,他竟然反问我一句:耀邦是谁?                 
                                                                    
我顿时一些语咽,不知该说些什么为好。

可仔细想想,不觉得奇怪,毕竟90年代以来的青年,还能记得他的肯定不多。
历史在不断前进。      
                                                                                             
但有些人、有些事,总有人记得。

前几天,原中青报总编辑陈小川在群里发布微信,补记了胡耀邦生前的两件事。

大约是在1985年,有天胡耀邦叫他的原秘书,时任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的佘世光到他办公室谈事。谈到“中国青年报版面的小五号字太小了,我都看不清楚”。

佘世光回答说:小五号字可以增加报纸容量,只要青年看得清楚就行了。从胡耀邦办公室回来,佘世光在报社主持的编前会上,传达了胡耀邦的指示,最后说到字号的问题。

陈小川那时担任总编辑助理,当天要值夜班,但直到编前会结束,总编辑佘世光也没有布置改字号的事情。陈小川就问:老佘,字号改吗?佘世光回答说:不改。

字号后来一直没改,胡耀邦也再没有提起。

大约也是这一年,胡耀邦叫光明日报总编辑杨西光到办公室谈工作。胡耀邦说:西光啊,你们光明日报的文、史、哲、经专刊,我都看不懂。杨西光笑着回答说:那本来就不是办给总书记看的嘛。胡耀邦此后再不提说此事。这件事是陈小川听杨西光亲口说的。

上面两件事,新闻史都没有记载。陈小川说,如果他再不说,恐怕就失传了。

陈小川为何如此看重这两个细节?

因为它们所传递的气度和雅量,正是新闻媒体梦寐以求的环境。

来源:放牛邦(公众号)
]编辑:潘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