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如何写好新闻评论?有刀锋、讲逻辑、有增量
新闻评论写作就像是做菜,厨艺精湛的大厨能从选材到刀功,再到烹饪过程中全程掌控,保证最终端上桌的菜品色香味美俱全。
新闻评论这道“大菜”该如何烹制?
6月5日,《传媒茶话会》对话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张铁、钱江晚报评论部主任李晓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马少华。
找选题就像厨师选食材
好的选题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对于新闻评论也是如此,只有选题好,传播效果、舆论引导效果才能好。写新闻评论就像是做菜,选什么食材作为主要原料,决定了最终端上桌是什么菜。
如何找到合适的选题角度?一位优秀的厨师在选材时,是基于多年的烹饪经验去选材,而不是拍脑袋决定。
马少华认为,新闻评论选题有的产生于扑面而来的新闻事件:有的产生于静观默察的个体心灵;有的产生于媒体自身长周期的策划。
对于第一类的情况来说,好的选题并非取决于事件本身,而取决于评论的作者或者机构在共同面对同一个有着很大影响的新闻事件时,自身已经具备怎样的知识储备和判断、分析经验。正是由于这种素质上的差异,同一个新闻事件对于不同的作者和媒体而言,其实是不同的选题。
比如,2018年10月间,湖南省新化县一男子伪造坠河现场骗取人身保险,他的妻子或难以承受打击,或因为生活压力携儿女自杀。网传也有“殉情”之说。《新京报》发表张丰的评论《男子骗保假死事件:别被“妻子殉情论”模糊了焦点》,把论题确定在乡镇女性的生存困境问题,这就是评论者的经验——对于中国社会的经验和对人生的经验。
尽管看起来事件性的选题似乎占据了绝大部分,但在观点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真正超越他人的选题实力,在于个体的静观默察和机构的长周期策划。
2019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社论写作奖的系列社论,就是《纽约时报》的布伦特斯台普斯在2018年一年中写作的以美国历史上的种族歧视为主题的10篇作品。把那一段黑暗的历史与当下分散地发生在美国各地的新闻事件结合起来,显示出历史与今天的关联。
在马少华看来,《纽约时报》这样一个选题,包括它的结构和表现方式,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长周期思考、策划的结果。好的选题,需要在对社会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中发现。
张铁告诉《传媒茶话会》,“好的新闻评论选题,最好是能从点到面、由面到里的选题,是从事件中能观世相、察时风的选题,是能把大江大河的奔涌和一枝一叶的生长结合在一起的选题”。
李晓鹏认为,什么样的新闻事件可以成为选题,应该从时代性、公共性和时效性三个维度去找。
时代性就是评论选题必须从反映这个时代面临的主要矛盾中去找;公共性就是受众所关注的的重大问题,比如,社会公平、教育问题、医疗问题、房地产、股市,都具有公共性;时效性,就是聚焦于社会话题、矛盾的最新进展、最新动态。“昨天的旧船票上不了今天的客船。”
立论要有“刀锋”
做菜大厨都会配备一把快刀,如果刀不快,刀功也不会好,刀功不好就会影响美味佳肴的口感。好的评论应该是一把锋利的刀,立论就是这把剑的刀刃——观点明确、立场鲜明,评论这把刀才能锋利。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米博华认为,读言论时,首先是看观点、看见解。观点、见解是第一位的。观点新颖、见解深邃,即使修辞略显简陋、笔法略显稚嫩,仍是可观的作品。
李晓鹏谈道,“新闻评论一定要有好的观点。所谓好的观点,一方面,指新闻评论一定是有自己真知灼见,独特的观点,不是人云亦云的大路货,更加不应该是正确的废话没有针对性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求新闻评论要有明确的指向性,没有指向性就缺乏引领舆论的作用,就不可能是一篇好的评论”。
中国青年报编委曹林撰文指出,评论是“片面”的深刻,所谓片面的深刻是说,新闻评论不是所有观点的汇集和堆砌,而应该是在纷繁的信息中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考角度,提供有附加值的判断,宁要片面的深刻,不要肤浅的全面。
不同的评论人会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时候是一种“视角竞争”,比拼谁的角度更能够让人看到更深入的、不同的东西。
“新闻评论很多时候针对的是单体事件。这些事件看似偶然,但如果深入其肌理,可能会发现背后更深层次的理由。”张铁谈道,新闻评论要做的,很多时候 正是把事件放入时间的纵深、社会的经纬中去观察。从立论的角度看,可以从事件到现象、从偶然到必然进行把握和挖掘。
2017年3月的“于欢案”后,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评论,叫《法律如何回应伦理困局》。文章从公众对于这一案件的强烈反应出发,提出法治需要更多地正视“人心经验”的立论,既关注事情,更关注舆情,关注人们对于此事的认识、看法乃至情绪,从中发现事件背后的“真问题”,成为这一事件中流传甚广的一篇评论文章。
没有逻辑支持的观点是坏观点
厨师烹制每一道大菜,先放什么、后放什么,什么时候火要大,什么时候火要小,多长时间起锅,都会有一条完整有序的操作环节。对于新闻评论而言,就是要讲究论证的逻辑性。
曾任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文化报总编辑的赵振宇认为,“评论属于逻辑思维。评论的本质定位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模式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由此观之,新闻评论归根结底是作者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
如何让新闻评论充满逻辑性?
李晓鹏对《传媒茶话会》讲道,“严密的逻辑才能更好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受众信服,得不到逻辑支持的观点,必然是坏的观点。逻辑严密的新闻评论是讲事实、讲价值观、讲常识的合体”。
第一,评论的逻辑要讲事实。新闻评论必须根据真相才能做出,评论员只能根据收到的信息作出判断,由于新闻报道的偏差,评论员也会受到假新闻的影响,作出错误的判断。有时候需要让新闻飞一会,有时候需要评论员自己作出判断。
金庸有个题词,就叫“评论自由,事实神圣”,现在之所以陷入到所谓的后真相时代,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是评论不顾事实,或者在事实没有完全出清的情况下,就开始评论,导致了事实不够用了。
第二,评论的逻辑要讲价值观。价值观是立场,是标准,是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属。因此,在同一篇文章里,所确立的价值观必须是统一的、恒定的,不能自相矛盾,自己打脸。
第三,评论的逻辑要讲常识。常识是逻辑的起点,什么是常识,就是被社会大多数人所共同接受的知识,简单讲就是大众生活认知。新婚之夜抄党章、某市纪委突击检查教育系统办公室等等都是违背常识的。
除了要讲逻辑、事实、常识,论证逻辑也要讲“两面法”。张铁认为,就是既看到A面,也不忽略B面,更多从反面想想,看看不同意你观点的人会用什么方式来思考和反驳,在此基础上再次检视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评论可能会更客观、更理性。
范敬宜撰写的很多评论都摒弃了“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势,透出强烈的辩证色彩。他的一些作品标题,即以“辩”为名,比如,《“回头路”辩 》《倒退辩》《单干辩》都针对当时改革中或者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用说理的形式,全面论证剖析,让读者信服。
张铁认为,面对言语纷呈的舆论生态,评论员需要学会用思想、用专业、用情感来跟公众对话、跟时代对话,实现与受众的有效链接,在此基础上来凝聚共识、提供方法,促成更理性、更健康也更轩敞的公共讨论。
论据要有增量价值
文章有没有价值,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增量,新闻论据的作用在于提供附加价值。
在李晓鹏看来,论据当然是要服务于文章的基本观点和逻辑,但是如果仅仅是一种服务,并没有发挥论据的作用。一篇好评论的论据,必须具有增量价值,具体分为信息增量和情感增量。
李晓鹏进一步分析道:“遇到经济问题,你要拿出市场理论,成本效率分析;讲到互联网问题,你要有产品思维、用户思维;讲到党的政策,你就要对领导人的讲话全面了解,知道这个政策在他的谱系中处于何种位置。你把这些都展示出来,就是比别人高出一筹的信息增量。”
价值增量还有一种,就是情感增量。李晓鹏说:“过去的评论,是不注意情感因素,甚至可以回避情感。但是现在不同了,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大喇叭小喇叭都退场了,社交媒体传播时代应特别注重与读者的对话、替读者说出他们想说的话、找到和读者的情感共鸣,这样的评论观点才能润物无声,成风化人。”
评论员的笔端不仅有文字的力量,还有情感的倾注。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卢新宁认为,一个好的评论员,不仅要有理性的力度,也要有感情的温度;不仅要有肝胆,更要有心肠。做评论,比缜密逻辑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比滔滔文辞更重要的是责任担当。
论据要做增量,具体如何增?
张铁认为,使用论据最基本的一点是,论据必须真实可靠。如果论据立不住,论证也就不靠谱了。在此基础上,使用论据可以是“万物皆备于我”,多一点发散思维、多一点思考角度,就会发现很多事在论证中都可以“六经注我”,即为我所用。
另一方面,论据的增量源于对新材料、新案例的运用。陈词滥调、材料老套、案例陈旧,这些都是论据新颖的绊脚石。新闻评论员应该通过采访,广泛阅读获取历史典故、一手资料;多储备趣味性、故事性强的生动事例,以便论证所用。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的很多评论都是由一件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开篇,而后层层解剖,说出关乎国计民生、涉及道德行为的大道理。
比如,《少干那种千墙一面的蠢事》便是从墙的颜色说起,谈到改革新形势下“生活应该变得丰富多彩、气象万千”,批评“把所有的墙都刷成红色”会造成“人们的生活刻板、思想僵化”;《别了,“托马氏架”!》则从自己受腿伤住院需要用“托马氏架”固定谈到思想的束缚和僵化成为习惯的可怕。
本文图片由花瓣美素提供
来源:传媒茶话会 作者:李磊
编辑:邱亚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