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261#
发表于 2016-5-4 21:23: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媒体人必备︱写好消息的技巧(完整版)

2016-05-03 张进 新闻与写作


未经授权,其他公众号不得转载。

消息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消息写作是新闻行业中最基本的能力,但是要写出漂亮的消息也绝非易事。今天推荐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张进总结的写好消息的十八条技巧,不妨看看,也许对你有帮助。

1.时效
时效第一。尤其是政策稿、突发事件稿,可滚动发稿,不断更新。

2.单元素
单篇稿不必求全。多主题可分拆,一个主题即可发一篇,长短不拘。

3.新闻点
新闻的本质是发现。新闻能力在于发现新闻点、捕捉新闻点、放大新闻点。
什么新闻价值最大,什么最受关注,什么就是新闻点。

4.想清楚再写
动笔之前,问问自己,对要写的问题是不是真懂了。能不能放下材料,把稿子的要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如果能说出来、说清楚,就是真懂。接下来,无非是把要说的话落实到纸面上,以及如何更简洁、更准确,更重点突出。

5.标题
标题要准确、鲜明,干净、利落。用实题,不用虚题;要直白,不要含蓄。
标题要抓住读者的关注点。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读者。
标题不一定要概括全貌。当然也不能是完全是游离于主题的细枝末节。

6.导语
导语是全文精华的提炼,要让读者即使不看后面的内容,也能知道报道大意。
提倡直接式导语,慎用延缓式导语。
引语式导语、提问式导语、镜头式导语,只在非硬新闻时使用。
导语不求包含全部新闻六要素,否则必然芜杂。突出谁、省略谁,无一定之规,靠自己的新闻感觉。

7.层次
导语以下,按逻辑层次,一层一层展开。最合理的层次,是事实本身的自然层次。
一般情况下,使用倒金字塔结构,即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依次排列;故事性较强的消息,可适当倒序或插叙。
多分段,一个独立的内容就分一段。
层次多、内容复杂,超过1000字的消息,要加小标题。
消息稿的境界是行云流水。

8.背景
巧妙穿插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意在解释。遇到新名词、新概念、新提法、旧事、旧人等,要立刻解释。让新闻背景在读者需要的时候立刻出现。
不要懒得写新闻背景。不要因为上一篇写过,这一篇就不写。读者永远不会记得你上一篇写过什么。
当然,新闻背景还是能省则省。为此,文章中尽量少出现读者生疏的内容。
有时候新闻背景也能成为新闻主体。

9.政策法规类报道
政策法规类稿件,要抓住读者的兴趣点,即政策和公众利益结合处来解释政策,而非罗列政策全部内容,被政策牵着走。
做标题时,要体现出这个政策与读者兴趣的交汇点,即使非核心内容也可。
政策的重点不一定是你的要点,你只为读者着想。这就叫“永恒的读者角度”。
你是财新网的记者,不是部委机关报的报道员。

10.突发性事件报道
一是滚动报道,有一点报一点,不要幻想能把握全貌;二是前后方配合;三是不舍弃官方新闻;四是关注衍生新闻;五是寻找自己的角度,力求增量。

11.数字
过于巨大和抽象的数字,要换算成读者有概念的东西。要具体可感。
某人年龄,不要说某某年生,要换算成具体的岁数。

12.评论或述评
对自己熟悉或有积累的领域,可放弃简单消息铺陈,直接写评论或述评。
评论更快,更有战斗力。

13.引用
如果消息来源是别人的,不要在导语中就注明。
第一段导语可直接叙述新闻事实,第二段再巧妙交代消息来源。越含蓄越好。
如果已经是被证实的、广为人知的新闻事实,可不注明消息来源。
特定的时候,敏感新闻,且消息来自官方媒体,可在第一句即抬出该媒体,以起“虎皮”之效。

14.文件名、会议名
会议新闻和文件新闻,导语中不要出现文件和会议的全称,除非这个文件或会议特别重大,如“中央一号文”、“三中全会”。
如有必要,可在第二段中介绍全称;如非必要,宁可不写。

15.语言
杜绝文件语言、官方语言。
尽量少用专业名词。吃透内容后,用自己的话说。
如果你只敢用专业术语写稿,只说明你没有真懂。专业不拒绝通俗。
不要到处用“指出”。不必对领导、专家如此崇敬,等待他们为芸芸众生“指出”一条道路。直接用“说”、“称”、“认为”。
不要写“为了……”之类的话。你不必为了什么神圣的目标,你只为了读者。
另一个极端是表现“个性”,矫揉造作。虽不常见,也要避免。别表现自己,要表现新闻。

16.跳出来
很多同事,写着写着,就陷入材料和采访对象的逻辑中,自己的脑子成了别人的跑马场。写出来的东西,混乱芜杂,不知所以。
这时,要跳出来,俯视一下这个新闻事件,问自己:我到底要表达什么?真正的新闻在哪里?然后再写。
是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17.奥姆剃刀原则
写完之后,全文再看一遍,把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尽皆删去,毫不可惜。
尤其是副词、形容词、连接词;定语、状语;“而”、“或”、“且”、“并”、“进行”、“此外”、“事实上”、“实际上”、“理论上”、“原则上”、“主要是”、“一般来说”、“总而言之”,等等,删去大都不影响原意。
这就是奥姆剃刀原则:“除非必要,勿增实体。”
消息的生命在于简洁、清晰。

18.运用之妙
遵循以上技法,可确保你写出合格的消息稿。
但要写出甲等稿,还不可拘泥,需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随机应变。
技法有效,但亦有限。任何技法都不是绝对的。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作者简介:张进,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新世纪》周刊常务副主编、《中国改革》杂志副总编辑。

(以上内容转自“编前会”、笨岛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CSzQRC5ysFlTnxn8#rd
262#
发表于 2016-5-10 16:39: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法制新闻采写该注意啥?
2016年05月10日 10:37:41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法制新闻一般是指站在法制的角度去报道新闻。这里的法制是一种法律制度,而其中的“法”,不仅包括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还包括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司法机关发布的司法解释、各级政府部门发布的部门规章、各地立法机关发布的地方性法规,甚至还包括一些政府机关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自律机构发布的自律规则等。法制新闻工作者,肩负着法制新闻宣传报道的重任,法制新闻报道和民主法制建设之间、舆论监督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

  做懂法的报道者

  由于法制新闻报道属于一种专业性要求很高的报道,报道内容均涉法,而法律的表述是严谨的。因此,采写法制新闻,要比采写其他类型报道要求更多,至少在报道时,立场要公正,不能带有偏见。因此,在用词方面,也需做到准确、严谨、简明、庄重。除此之外,还要做到易读易懂,有趣味。

  当然,在所有的要求中,“准确”是第一位的。笔者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制新闻既然是一种新闻,在报道时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新闻价值规律、新闻事业发展规律、新闻宣传规律,真实、客观、准确地报道新闻,这是起码的要求,这一点与其他类型新闻别无二致。但法制新闻作为一种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新闻,必有其特色。采写这类新闻,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作为报道者要懂法。如前所述,从法律体系角度讲,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等,都属于法的范畴。采写这类新闻,不一定所有的规章规范性文件都要吃透,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规章越来越多,需要不断学习才知其意。但是最基本的法律知识、法律素养却是应当具备的。

  比如,最常见的一种错误,是将法定代表人和法人混淆,有很多人经常把法定代表人简称为法人。实际上法定代表人和法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不能随便简称。在公司中,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董事长均是法定代表人,它是一个自然人,是公司所有事项的最终责任人;而法人,则是一个拟人化的称呼,指的是一种组织,如公司,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还有一种常见的错误是将“侦查”和“侦察”不分。其实这也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为法律用语,后者为军事用语。公安机关、检察院对刑事案件的调查、取证,只能称为“侦查”。

  在刑事诉讼法中,把可能涉案的人称之为“犯罪嫌疑人”,而不是称之为“犯人”,这是法制的进步。但记者在采写这类报道时,经常有人分不清两者的区别,把“犯罪嫌疑人”简称为“犯人”。

  在刑事案件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犯罪嫌疑人判处“死刑”或者“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即“死缓”。这两者虽然不同,但并不是说后者就不是死刑。“死缓”也是死刑,只是不是立即执行,而是缓期执行,它是死刑的一种变通形式,并不是一种新的刑罚措施。有的记者在采写稿件时,对法院的这种表述,认识不清,易将死缓理解成一种新的刑罚措施。

  注意运用法言法语

  当然,作为习法学法之人,采写新闻报道必须守法。这是做人的要求,也是一种职业要求。

  法制新闻报道必须注意表述准确,运用法言法语。有学者指出,法言法语是通向法治文明的阶梯。为了交流准确便利,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这些“语言”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法言法语”也一样,它是法律领域中的专用语,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法律职业者执行法律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文字等。

  在案件报道当中,经常可以看到有记者用“丧心病狂”“狗急跳墙”“窜入某地作案”等词汇,这不仅不是法言法语,而且是对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侮辱。

  又如,经常有人说“从严从快、严厉打击”某某类型犯罪,媒体在报道时也如此表述,其实表述是有问题的。因为对于每一个刑事案件,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起诉,乃至法院审理判案,每一个环节都有法律对期限的规定;检察院是否提起诉讼、法院是否判罪如何判决,也都要依法进行。不能仅凭主观意志随意说“从严从快、严厉打击”。如果是这样,则是把执法当成一种运动,是对法律制度的不尊重。

  平衡采访客观报道

  采写法制新闻,经常会涉及对一些案件的采访,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平衡采访。

  案件有行政案件、民事案件、刑事案件。每一种案件都有两方参与人。在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中,存在原告被告之分;刑事案件存在公诉人或者自诉人与犯罪嫌疑人之别。一定是两方存在冲突,需要到法院由法官公正裁判。所以对案件的报道,要对两方参与人均做采访,而不能只采访一方。能到法院旁听,自然可以方便采写,如果不能,也要想方设法采写两方参与人。如果仅采访一方当事人,会对案件有先入为主的看法,带着倾向性去写报道,不仅不符合新闻报道规律,而且有失公允。

  有时,不一定是案件,在监管部门履行的行政处罚程序中,记者也要做平衡采访。比如,现在在证监会对违法违规者作出行政处罚之前,往往先向其发布处罚告知书,在作出处罚决定前,要进行听证。被处罚的一方有权陈述自己的理由,为其辩解。记者在采写这类案件时,也要采写当事人,而不能仅听监管者一方之所言。之所以要做到平衡采访,目的就是要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事件,不能偏听偏信。

  另外,与案件报道有关的一件事也需要引起注意,那就是只能报道案件本身,而不能代替法院作出判决。过去常发生这类事情,法院还没有判,媒体就开始渲染应当如何判,干扰司法。有的人,就是被媒体判处“死刑”了,致使法院工作进展下去很被动;有的人,明明所犯罪行可能被判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可媒体或者出于同情或者因为其他因素,希望法院轻判。因此,记者在采写这类案件时,无论报道中称轻判还是重判,都是不可取的。(周芬棉)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6-05/10/c_135346990.htm
263#
发表于 2016-6-9 19:41: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独家丨刘万永:用工匠精神做优质报道
原创 2016-06-08 刘万永等 青年记者


导 读
  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坚守,一份责任。简而言之,即对工作的忠诚专一,由此把工作做到极致。
  哪个行业和记者最接近?不是普利策所说的“站在船头的瞭望者”,也不是“龙灯花鼓夜,仗剑走天涯”的孤胆豪侠。手艺人、匠人或许最接近。他们都是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将作品赋予极具个人风格的特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此后,“工匠精神”渐成热词。
  什么是工匠精神?笔者以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持之以恒、一心一意对待自己的工作;二是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应该说,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坚守,一份责任。简而言之,即对工作的忠诚专一,由此把工作做到极致。

用工匠精神做好深度报道
  如果说,中国青年报的深度报道至今还在受众、业界有一定的影响和口碑,笔者以为,影响因素固然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和采编队伍所秉持的工匠精神分不开。
  深度报道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特稿,二是调查性报道。中国青年报的深度报道,前者以《冰点》周刊为代表,后者以“特别报道”版为代表。
  特稿方面,近年来,中国青年报持续不断地推出好作品,如《回家》《永不抵达的列车》,以及最近引起广泛转发的《牺牲》和《湍流卷不走的先生》。
  调查性报道是中国青年报的传统优势,已经开办超过十年的“特别报道”版承载了几乎所有调查性报道。近年来推出了众多影响广泛的报道,如《高考状元都是武林高手》《中越非法象牙贸易调查》,以及《千万元财产开庭前被过户给办案单位或个人》。
  “特别报道”版开办10年刊登的报道中,有6篇(组)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有4篇(组)为调查性报道。2009年6月创办的调查性报道栏目《今日出击》被评为中国新闻奖名专栏。
  据不完全统计,“特别报道”版开办10年来,先后有四五十名厅级及以下官员在该版独家报道后受到查处。比如2013年11月15日,中国青年报独家刊发报道《湖南省江永县:一些领导子女“绕道”进行政事业单位》,反映当地部分县领导亲属违规办理或伪造人事档案,未经招考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怪事。两天后,7名违规调入行政事业单位的县领导亲属被清退。2014年3月,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通报处理结果:15名失职渎职人员被追责,另有7名厅处级领导干部受处分。
  违法犯罪分子受到处理,只是报道成果的一部分。对媒体人来说,更大的期望是通过个案报道促进制度建设,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2006年6月至8月,特别报道部推出了一组独家的高考加分系列报道,历时两个月,分6期共刊发20余篇稿件,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将报道不断向深处推进。2010年7月推出《高考加分乱象透视》。此后,又不断聚焦高考加分。
  持续的报道有了回响。教育部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奥赛等6项全国性鼓励类高考加分项目将被取消,只保留烈士子女等5类加分项目。教育部还要求,各省市不得擅自扩大全国性加分项目使用范围。此外,有关部门要对加分资格进行复核复测。
  2009年5月5日,中国青年报独家报道了《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披露了湖南籍学生罗彩霞被高中同班同学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
  当年6月30日,教育部发出《关于核实普通高等学校重名重身份证号在校生学籍的通知》,并将同姓名同身份证号在校本专科学生数据通过“平台”公布,要求各高校认真核查疑似冒名顶替的在校生。同时,为防止“罗彩霞事件”重演,一些高校要求在录取通知书上加印新生的照片。教育部也推出了新生入学资格复查的新规定。
  ……
  “在海运仓2号这块业界高地,我很少听到编辑、记者把理想主义挂在嘴边,看到更多的,是敬业、专业与追求影响力的职业态度。有些话不必多说,早已内化成自然。”这是一名实习生实习结束后对中国青年报编辑、记者的评价。

用工匠精神升化平淡工作
  ★一是专业、敬业,奉献精品
  特稿的写作,需要记者深厚的采访功力和写作技巧。有人问《冰点》周刊主编从玉华,你是怎么采访到那么多细节的?她的回答是,采访总伴随着一次次的被拒绝,没关系,拒绝了再去,再拒绝再去,直到你变成采访对象家的冰箱,采访才真正开始……
  挖掘真相,更是需要记者具备专业的技能。在这方面,几乎每一个调查记者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笈。
  但是,和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敬业的精神。聪明人下笨功夫,是很多人取得成功的诀窍。采写深度调查的稿件,固然有时候可以凭借经验少走弯路,但除了扎扎实实的调查,没有捷径可走。
  2013年9月18日,中国青年报推出了《一票成败 张曙光增选院士过程还原》《张曙光的学术包装术》等,独家披露了铁道部原副总工程师张曙光花2300万元贿选中科院院士的始末。这组系列报道共6期13篇约4万字,最终获中国青年报年度报道奖。
  事实上,这个报道最初只有一个模糊的信息:2013年9月中旬,张曙光在庭审中承认花2300万元用于贿选中科院院士。这引起了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的关注。然而,采访检察院,公诉机关的回复是,2300万元是否用于贿选院士,以及2300万元的去向,不在办案的调查范围之内。
  记者没有放弃,随后把重点放在了中科院科学技术部,因为张曙光若想当选,需要这个学部的院士投票。
  几经努力,记者找到了科学技术部院士的名单,足足100多人。记者和实习生分工,挨个给这些院士打电话,一次次被拒绝,一次次被告知“不知情”,但记者始终没有放弃,终于找到了几位愿意接受采访的院士,得到了张曙光评选院士过程中的一些细节。
  调查中,记者发现张曙光涉嫌学术造假——西南某高校的教授带队攒了一本书,充作张曙光的专著。记者电话联系上该教授,谈到该书,教授突然表示耳朵不好听不清记者在说什么。记者决定登门采访,却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只能根据各种信息推测出他应该住在该校峨眉校区的湖边别墅区……经过艰苦的寻找、取证,记者终于采访到了核心事实。
  ★二是精心、静心,打造精品
  传统媒体的衰落、新媒体的勃兴,在众声喧哗中,媒体人迎来了“兵荒马乱”的年代。人心浮动,导致差错频出,甚至一些大的新闻机构也不能幸免。
  记者沉下心去做稿子,既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也需要记者自身的定力。
  2014年6月6日,中纪委常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俞贵麟在接受监察部网站在线访谈时披露,国务院扶贫办有一名“假党员、假干部、假学历”的“三假”处级职工被查处。
  根据这一线索,中国青年报记者立即展开调查,却发现另一名涉嫌“三假”的更高级别的干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魏崇金。
  2014年6月27日,中国青年报刊发《国务院扶贫办“三假”干部被调查(副)魏铁匠的升官路线图(主)》。2014年8月29日,刊发《“三假干部”魏崇金的厅官变身术》。
  为了核实相关情况,两名记者在北京广泛接触、采访了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工作人员、了解魏崇金的相关人员。还跑到魏崇金的老家江西瑞昌苏家墩,找到村干部、魏崇金的邻居等人,证实了魏崇金初中没有毕业,以打铁为生等情况。
  为了采写“三假干部”稿,两名记者出差一周,在北京又跑了四五天,等于这半个月只写了一篇稿子,稿费两个人分,实在是不多。记者卢义杰说:“如果换在北京做题,肯定不止出一篇报道。但是我俩还是觉得,虽然时间花得多,但更有成就感,因为这个选题是相对足够重要的,并且是具有社会意义的。”
  记者这份工作,本质上应该是寂寞的。不能从内心摈弃各种诱惑,混圈子、赶场子,怎能写出好稿子?
  ★三是学习、创新,不断超越
  日本有一部漫画《浪客剑心》,主人公是一个剑客,最后倒在机关枪下。临死前他感叹:“在枪与炮的时代,剑在战场上失去了威力,剑客也只能接受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这是一个很好的隐喻。岁月有更替,产品有迭代,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活力和竞争力。
  中建五局装饰公司的生产经理翟筛红是“全国木工状元”,他的拿手绝技是传统木工活,对着一块木料,老翟一刨子推下去,刨花厚薄均匀,卷曲起来如同一件艺术品,可以直接用于贴皮。
  老翟从16岁开始从学徒做起,一直跟木头打交道。可现在的木工,用的是气钉枪、电锯、切割机,榔头、锯子、刨子等传统工具逐渐被抛弃。
  如今,老翟背工具包的情况少了,更多时候,老翟带的是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根据设计图纸比照现场施工情况,查找施工中存在的细小问题。
  正如老翟所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施工方式,但追求高品质的工匠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只要不断提高和创新,就有生存的空间。”
  深度报道面临同样的问题。
  一方面,新闻竞争激烈,深度报道操作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受众从移动端获取信息,深度报道的刚需降低。另一方面,深度报道的题材老套(集中在官员腐败、官商勾结)、呈现方式陈旧。以致有人说,移动互联网来势汹汹,深度报道反而率先成了“气候变化”下的“生态难民”。

用工匠精神探索深度报道
  ★(一)在题材上,有意识地拓宽选题范围
  任何一家媒体的深度报道,都不可能将热点事件一网打尽,必须有所选择、形成特色。中国青年报的受众是青年,青年关心的就应该是报纸关注的。因此,要从“维护青年权益,突出青年特色”上下功夫。高考加分、公务员考试的公正公平等涉及教育、就业、公正公平的题材理所应当地成为报纸报道的内容。同时,我们也着力拓宽选题范围。
  比如,2015年,中国青年报派出多路记者分豫、冀、湘、鄂、皖、甘、桂等省区贫困农村,并会同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专家,历时半年,对中国农村剩男问题进行了全景调查,推出了一组深度报道,预警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
  再如,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中国青年报瞄准社会热点,推出了《“国资担保”的P2P平台“投融无忧”为何垮台》。
  ★(二)在呈现方式上,尝试“脱纸化”
  过去,报道是在版面上呈现的,所以篇幅、图文配置必然要受版面的约束,可以长的难以长,应该短的难以短。从阅读需求看,长篇报道有市场,但读者通常会更喜欢短的报道。在版面字数难以改变的前提下,我们尝试深加工:稿件做成两个版本,一个版本给报纸按版面要求编辑;另一个版本提供给中国青年报的官方微信,篇幅控制在3000字左右,多配图表。当然,这个版本不是简单的篇幅变短,有可能改变文章的标题、结构等,力求简明、通俗、易懂,让读者从“阅读”转向“悦读”。
  技术的进步正前所未有地改变着新闻业。不必“茫然慨既往”,无需“默坐慎将来”,用工匠精神生产优质报道,应当是每一个新闻生产者的责任和追求。
(刘万永:中国青年报深度调查部主任;杜珂: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本科生;刘美辰: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
【文章摘自《青年记者》6月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F24GZdEx2AeaHb5y#rd
264#
发表于 2016-6-15 00:06: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让时政新闻更接地气
2016年06月13日 10:16:07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时政新闻记者在把握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体现出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一定指导性的同时,要做到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去看时政、写时政,用老百姓的语言,写老百姓眼中的时政,这样既丰富了时政新闻的可看点,又能够为决策部门提供民意借鉴。

    这些年来,传统媒体正在经历一场“激进式变革”,新旧产业模式进入剧烈竞争与博弈阶段。如何创新生产模式,在博弈过程中守住“江山”,成为纸媒必须破解的课题。笔者认为,州市党报在创新发展中,要立足时政新闻优势,针对地域文化特点,让时政类新闻化硬为软,提升“吸睛率”,才能产生较好的宣传效果。

    让时政新闻更接地气

    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称为时政新闻,具有政治性、政策性、广泛性和信息性四大特征。地方党报肩负着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部署等重要任务,它所发布的每一条新闻,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是时政新闻的独特魅力。地方党报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其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是为了维护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州市党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见证、记录并推动着地方的发展,首要责任始终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弘扬主旋律。当下,新媒体攻势强劲,语境霸气,但又良莠不齐,时时爆出假新闻,让受众在满足了碎片化阅读快感的同时,又不置可否将信将疑。而州市党报所固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地方舆论引导的“压舱石”“风向标”,时政新闻在其中的地位毋庸置疑。

    时政新闻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有时效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但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如何守住并争取读者,让群众养成看党报的习惯?散文式新闻报道的魅力,给了大理日报社编委启发,为什么不能将时政新闻散文化,并推上头版呢?2015年8月,第六届大理国际影会举行,基于影会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考量,大理日报社对整个报道作了整体策划,在对重大报道依一贯体例操作的同时,对特别展览进行特别策划,以散文式新闻报道呈现给读者。《六省区市联展:展示大西南独特魅力》《“魅力大理·美丽乡愁”:一组“大理制造”的风花雪月》《“紫荆九人”联展:摄影界的一抹缤纷彩虹》《“梦中之光”:罗曼·罗尼克开启的回家之路》《“影像纪年”:一场时光演绎的视觉盛宴》连续与读者见面。这组报道,以优美的文笔、精干的篇幅和明快精彩的照片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大理日报》把涉及重大政治性庆典活动的新闻报道散文化,推上头版在倒头条位置配图刊出,不仅如此,还以合理的新闻议程设置有效形成主流舆论场,在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同步传播,形成“一报多屏”、线上线下的互动和叠加效应,正是这种从感性到理性逐层推进的宣传议程设置发挥了媒体价值引导的社会功能,受到了极大关注,网友纷纷点赞,更有读者直接打电话来表示好评。

    把版面让给基层,让老百姓上头条,这符合我们时代的潮流,符合我们新闻改革的方向,体现了新闻文体的生命在于创新。

    靠记者专业素养提升温度

    时政新闻报道内容科学严肃,拿什么来抓住读者?毫无疑问,靠它的温度,靠它的感染力。

    笔者一直认为,新闻是能够树人的,也必须有树人的功能。要使这种功能完美体现,取决于记者的专业素养。

    时政新闻记者在把握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体现出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一定指导性的同时,要做到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去看时政、写时政,用老百姓的语言,写老百姓眼中的时政,这样既丰富了时政新闻的可看点,又能够为决策部门提供民意借鉴。在采访上要掌握更多更具体的材料,在写作上更多地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手法,结构上波澜起伏,力求引人入胜,才能到达以事实影响、感染读者,引导舆论的目的。

    成大事者,从古至今不仅在于深思,更在于德厚深行善为。要“打破规格化,去探索最能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新闻形式”,不仅需要专业精神,更要有专业素养。有经验的记者从明确报道思想、确立新闻选题开始,就在考虑主题了。优秀的记者,知道读者需要什么,知道拿什么吸引读者,靠什么留住读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入感受,对写作的人特别重要。

    时政新闻现场的鲜活性,对于新闻写作有着更高的要求。散文式新闻,与通讯特写近似,但在结构体制上,接近文学领域的散文。它用文学的笔调来叙述事实,或对事实进行点睛式的议论,要求较高的文字技巧。《“紫荆九人”联展:摄影界的一抹缤纷彩虹》中,记者感悟到:吴湘汉拍摄的胡杨,视角独特、镜头细腻,让人不禁感叹大漠中这一神奇树种“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腐”的顽强与坚韧。又借观展人之口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紫荆九人’联展的9位摄影师风格迥异,却又最终归结到对艺术美感的探求这一共同轨道上来。”通篇具有新闻报道的基本特点:遵循了真实性的原则,完整地基本新闻要素,内容新鲜具有较强的适宜性,对社会生活直接现实的影响和作用。在结构上,看似松散,实则绵延缜密;在写作上,更加注重形象化,讲究修辞技巧,个人感悟深厚,语言的感情色彩浓烈。用李渔的话来说,就是“使之一见而惊,不敢丢失”。(王丽 云南省大理日报社)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6-06/13/c_135432110.htm
265#
发表于 2016-7-12 21:58: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标题实例对比解析,看完后一定脑洞大开!

2016-07-07 华俊竹 新闻与写作

有传媒的地方,就有《新闻与写作》!

(来源:头条号 / 华俊竹)

  在新媒体的传播中,标题的作用不可忽视。一个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打开阅读。但那些文题不符的标题党是一定要反对的。今天我们通过49个标题实例,将新媒体上的标题和和原标题进行对比。可以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希望能让你脑洞大开!

  你会发现,有些标题只是一字之差的微调,为什么一个字都不放过?我们在文章中做了相应的解答。
  我们在新媒体的标题写作上,有几点原则性的建议:
  第一、坚决反对歪曲、夸大事实的标题党;
  第二、说人话,不装逼,语感通顺、舒服;
  第三、有温度,真诚,像是朋友之间的对话;
  第四、要尽可能的传递鲜明的企业态度;
  第五、建立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与调性;
  当然,所有观点和方法,都要结合实际去应用、验证,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在制作新媒体标题时有所帮助。

NO.1 说人话

  手机阅读要降低用户的理解难度,节约用户时间,所以不要太拗口,不要太绕,不要太晦涩,也不要用太多长句。我们提倡新媒体尽可能说人话、口语化,去书面化。
  具体案例如下:
  1、《你那不是穷游,是穷浪……》
  原标题:《你不是穷游,分明是穷浪》
  解读:加了一个“那”字,删掉了“分明”,让标题的语感更好,表达起来更像是朋友善意的忠告。
  2、《这家3平米小店儿,凭啥一年赚3亿?》
  原标题:《这家3平米的小店,靠什么一年赚3亿?》
  解读:加了一个“儿”字,凭什么改成了“凭啥”,传递一种朴素真诚的味道。
  3、《能用钱解决的事儿,千万不要欠人情》
  原标题:《我喜欢这个冷酷直白的商业社会》
  解读:这是比较纠结的一篇文章,内容很好。但观点不够犀利,原标题理解起来有点绕,就选择作者的一个观点作为标题。虽然不够理想,但还是更容易让用户理解。
  4、《新规出台,自媒体行业真的够呛了?》
  原标题:《据说自媒体面临"生死存亡"?这里有一些冷静的形势分析| 新榜独家》
  解读:好的标题不啰嗦,能够快速呈现痛点,引起用户关注。所以,我们还是选择了说人话的方式来呈现。
  5、《汪涵:心生欢喜,不言对错,我高兴就可以》
  原标题:《汪涵的处事哲学:守住一方天地,摸清各种路数》
  解读:首先,从陈述体变成了口述体,让你感觉是汪涵在对你说话。另外,我很喜欢“我高兴就可以”这个态度,人嘛,活得简单一点儿,至于所谓的“处世哲学”这个说法,有点装,还是算了。
  
NO.2对号入座

  所谓对号入座,就是让用户觉得这事儿和自己有关系。最典型的例子如,《你妈逼你结婚了吗?》《为什么天蝎座的男人值得爱?》。
具体案例如下:
  6、《你现在只有一份工作吗(重磅推荐)》
  原标题:《“多重职业”成为全球新趋势》
  解读:努力让用户思考“自己”,很多人不关心全球趋势,但如果和自己相关就想看看。
  7、《万科总裁郁亮:企业不再需要职业经理人了(年轻人必读)》
  原标题:《万科总裁郁亮:没有伟大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解读:原标题没有利益指向,我们需要让读者注意这篇文章的痛点,最核心的两类人:老板和员工。老板希望员工有创业精神,员工希望能够不断晋升。所以,我们用“企业不再需要职业经理人”这个点,幻想员工的重视。其实也变向给了老板一个“管理思想与工具”。
  8、《想赢得下一个10年,你必须拥有这4种全新的核心能力(强烈推荐)》
  原标题:《未来10年职业世界,你必须拥有这4种新的核心能力》
  解读:改成“赢得”后,明显会让读者产生共鸣。
  9、《熊培云:保持一点抵抗的精神,守住自己的良心一厘米》
  原标题:《熊培云:个人如何改造社会?》
  解读:原题的面太宽,改后的标题,将视角放在一个很小的方面,容易引发读者有同样的感受。


NO.3 场景带入,设置悬念

  所谓场景带入,其实就是让前提条件,描述得更加生动具体。让用户更能感同身受、更熟悉,更容易引起关注。所以,留意生活中的常见场景与习惯,对于新媒体编辑来说,很重要。
  具体案例如下:
  10、《别只顾着转发收藏、学东学西了,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吧……》
  原标题:《别学东学西了,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吧》
  解读: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常见的“学习”是什么样的?拿着手机收藏、转发……大概这是最常态。所以,把场景描述具体了,更容易引起用户的兴趣。
  11、《做了3年Ctrl+C、Ctrl+V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产品运营……》
  原标题:《如何快速从运行迈入运营岗?》
  解读:大多数新媒体运营人员,都经历过很多“Ctrl+C、Ctrl+V”这样重复劳动的日子,所以这一点必须强调一下,有助于场景带入。
  12、《真正从底层逆袭的人,哪一个不是脱层皮、掉身肉的?》
  原标题:《除了努力,我们别无选择》
  解读:两个要素,第一是底层逆袭;第二个是更加真实有痛感的描述,脱层皮、掉身肉。单独说“努力”,太泛泛了。
  13、《柴静:为出生就患肿瘤的女儿,我必须告诉大家雾霾的恐怖……》
  原标题:《各种柴静、X顶之下、斥资100万》
  解读:我们让柴静回归一个普通的不幸的母亲,让大家知道,她只是做一个母亲该做的事情,为了出生就患肿瘤的女儿,还有什么能够更加触动读者的内心呢?
  14、《你一定不知道,百度、美团、京东、网易居然是这样招人的……》
  原标题:《百度、美团、京东、网易是这样招人的》
  解读:加了“你一定不知道”后,马上就可以调起读者的味口一探究竟。

NO.4 话题、类型开门见山

  微信朋友圈很多流行内容,都是因为具有话题属性,给大家一个参与讨论、抒发个人观点的一个机会。所以,热点事件发生后,提炼话题点是核心。
具体案例如下:
  15、《[争议] 70万年薪招聘新媒体运营资深经理,究竟是高了还是低了?》
  原标题:《70万年薪招聘新媒体运营资深经理,高了还是低了?》
  解读:这一篇没有太大的改变,我们加了两个细节“争议”“究竟”,前者是为了增强话题感,后者是为了增强思考。


NO.5 最大程度挖掘痛点与细节信息量

  有人经常会问,为什么我的文章没有吸引力?原因很简单,你太注重“中心思想”,太注重归纳总结,而忘了提炼信息量,呈现关键细节了。
  我们喜欢任何一件事物或者一个人、一项服务,通常都是被细节触动。所以,还原关键细节与痛点,是新媒体编辑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具体案例如下:
  16、《中年丧夫,50岁蒙冤入狱,女儿被活活打死,她是中国最后的贵族女人……》
  原标题:《郑念:哪怕风雨摧残,我也有自己的精致和讲究》
  解读:我们大多数人其实不了解郑念,但她的故事和遭遇,却能让很多人瞬间触动,比如中年丧夫、女儿被打死等等。你会发现,这个标题里的四个短句,都是关键信息量。
  17、《刘强东最新演讲:死掉的创业公司,几乎都违背这4点最基本的经济常识》
  原标题:《刘强东: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严重违背了最基本的经济常识》
  解读:“死掉”一词点出了细节并交待了结局,“4点”的定量词将更多的细节呈现在标题里,容易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
  18、《任正非:从盐碱地到年收入3600亿,我一共给员工讲过18个故事……》
  原标题:《任正非用18个词总结华为哲学:跳芭蕾的女孩都有一双粗腿》
  解读:适当地加入数字,可以将细节呈现得更加精确。
  19、《1个好创意,可以帮你省掉30000块的文案(这有22个)》
  原标题:《好的创意,抵过千万句文案》
  20、《他把12位前女友做成了高跟鞋……》
  原标题:《他把自己的前女友都做成了高跟鞋》
  解读:把前女友做成了高跟鞋本身就是个爆点,但如果加上“12位”前女友,会不会更能引爆眼球呢?
  21、《这12款你连名字都没听过的PPT辅助工具,却好用到爆……》
  原标题:《有哪些PPT软件堪称「神器」却不被大众所知?》
  22、《5岁的儿子用3年时间告诉我,坚持是什么……》
  原标题:《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是怎么样的体验?》
  解读:数字加入后,细节方面的信息明显增强了。
  23、《他坚持每天读一本书,一口气坚持了379天……》
  原标题:《真的能做到每天读一本书吗?》
  24、《“一条”创始人徐沪生:每天阅读8小时,我坚持了10年……》
  原标题:《专访:“一条”创始人徐沪生》


NO.6 提炼文章主角的识别度与标签

  这里要强调的是,手机阅读都是“刷屏”式的,很快就滑过去了。这个时候怎么办?要想办法给用户关键信息量,对待人物的时候,就需要提炼人物身上的标签。比如韩寒,他也叫“国民岳父”,王思聪,也叫“国民老公”。
  大家不妨可以仔细体会一下:《国民岳父韩寒:……》和《国民老公王思聪:……》这两个标题的吸引力。是不是觉得更有想象空间?不要以为有知名度就够了,我们还要让标题有识别度。我们拿任泉举例子,他是一个演艺明星,但我也可以说他是:《演艺圈里最好的天使投资人》,是不是更有质感了?
  具体案例如下:
  25、《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李天田:关于创新,大多数努力都是错误的》
  原标题:《关于创新,大多数努力都是错误的》
  26、《果壳网总编:我们利用这三点,把“冷门”文章写出了“百万+”》
  原标题:《如何使用技巧把一篇“冷门”文章做成“百万+”》
  27、《华为基层女兵万字离职感言:别了!烈火般燃烧的鸡血八年……》
  原标题:《我与华为的故事》
  解读:华为+基层女兵,代表了更大一批人。
  28、《〈微信力量〉作者谢晓萍:有多少战略级功能,我们从来都没用过?》
  原标题:《还在谈微信营销?我来和你聊聊“微信力量”》

NO.7 文末括号强调或补充说明

  每天都有太多的文章,所以我们还是觉得有必要适当提醒者一下。这既是一种强化引导,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推荐。如果我们觉得内容真的好,为什么不可以“强烈推荐”呢?好东西要努力做到有人情味,不要僵化,也不要太高冷。下面例子括号中的“推荐语”,希望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具体案例如下:
  29、《70篇文章,近200万用户,「毒舌」咪蒙凭啥刷爆朋友圈?(最全解读)》
  原标题:《70篇文章赚了近百万粉丝咪蒙都写了什么?》
  30、《制作一款有设计感、高逼格的PPT很难吗?(良心教程,不信来看)》
  原标题:《如何制作有设计感的 PPT》
  31、《李叫兽:不要让用户关注你的产品, 先让他们关注自己(最新文案教程)》
  原标题:《解冻文案:不要让用户关注你的产品,先让他们关注自己》
  解读:当时就是李叫兽最新的文案教程。
  32、《2015年,杜蕾斯团队创作了哪些牛B闪闪的内涵文案?(强烈推荐)》
  原标题:《2015年,杜蕾斯的文案们都写了哪些内涵文案?》
  33、《不要拿我的时间头脑风暴,给我解决方案,好吗?(职场新人必读)》
  原标题:《提不出解决方案就给我滚!》
  34、《如何在2个月内写出多篇阅读100万+的微信爆款文章?(有争议但值得看)》
  原标题:《如何写出阅读量100万+的微信爆款文章》
  解读:内容就是有争议,我们承认。但内容也值得看,所以我们还是推荐。
  35、《为什么梵高是穷死的,而毕加索是富死的?(发人深省)》
  原标题:《为什么梵高是穷死的,而毕加索是富死的?》
  36、《柴静:为何他终生恪守“此身、此时、此地”?(周末推荐)》
  原标题:《朱光潜的“此身此地此时”》
  37、《一位PPT发烧友,分享了一堆让你相见恨晚的PPT常识(实用)》
  原标题:《有哪些让你相见恨晚的 PPT 制作技术或知识?》
  38、《环时互动创始人金鹏远:关于社交网络传播,我有96条心得…(年度分享)》
  原题:《环时互动老金关于Social的96条》
  39、《一个人心理成熟的具体表现都有哪些?(知乎获万赞回答)》
  原标题:《一个人心理成熟的具体表现都有哪些?》
  40、《叙利亚5方势力互相干,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最好理解的一篇)》
  原标题:《一篇文说清楚叙利亚到底怎么回事》
  41、《我毕业5年,月薪从1千9到5万,是如何做到的?(思维到技巧华丽蜕变)》
  原标题:《毕业5年,从月薪1900到月薪50000》

NO.8 反常识、转折、设计冲突

  这类标题给人的感觉就是:
  天啊,原来不是这样,是那样……
  懂了?没有谁不关心事情的真相和本源……
  具体例子如下:

  42、《都说线下实体店在没落,为何他能2年开店1100家、营收50亿?》
  原标题:《叶国富:为什么“苏宁在我眼里一分钱价值都没有”?》
  解读:原标题是典型的传统媒体的制作方法,在笔者看来,苏宁好不好,和大家有什么关系吗?但是受众群里很多都是做实体经济的,他们关心实体经济。这么多人都在唱衰实体经济,我们发现有一家实体店做的很好,值得学习……从这样的思路出发重新拟题,与原题相比效果就会好很多
  43、《马云最新演讲:星巴克员工的笑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
  原标题:《马云:淘宝同星巴克一样是一种生活方式》
  解读:很多员工服务客户,都是培训的结果,但星巴克是发自内心的,超越了工作本职这个常识判断。
  44、《你的勤奋,才是你失败的真正原因》
  原标题:《创业失败只有一个原因》
  解读:盲目的勤奋没用,不要鼓吹勤奋。
  45、《被一组广告看哭,今年是第一次(献给认真向钱看的人们)》
  原标题:《献给认真向钱看的人们》
  46、《腾讯产品总监曹菲:为何我工作十年,内心仍无比恐慌?(强烈推荐)》
  原标题:《腾讯产品总监曹菲:产品经理们,五年后,你会失业吗?》
  解读:按说你都总监了,还腾讯的,也工作十年了,为什么还恐慌呢?
  47、《他救了669个孩子的命却从未宣扬,直到50年后被妻子发现……》
  原标题:《他救了699个孩子却不宣扬》
  解读:高调是人的常态,所以低调才让人尊敬,而且这一低调就是50年以后……
  48、《讲究生活情趣到底有多重要?》
  原标题:《过一种有审美的生活》
  49、《我才20几岁,凭什么活得一本正经?》
  原标题:《世界那么大,还有多少没去看》
  解读:青春就该阳光奔放,少些拘束,不是吗?

(链接:http://toutiao.com/a6259859053967573506/
(转载时有删改)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1nabMz2QssLDI5p#rd
266#
发表于 2016-7-17 22:31: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步入寒冬的中国特稿,孰能拯救?
日期 : 2016-07-15 0

编者按: 6月底,李海鹏从《时尚先生Esquire》出走韩寒亭东影业,不少人感叹,韩寒带走了中国最好的特稿记者。而近期全媒派(qq_qmp)从圈内信源了解到,“Esquire特稿实验室”的其他人才也陆续出走。

今天的你,还能在手机上看完一篇1万字的特稿吗?你能够说出几位新生代特稿写作记者的名字?特稿卖出IP,是否预示特稿进入新的资本时期?非虚构写作平台如雨后春笋,能否催生出好作品?
对于特稿这一备受尊崇但总是遭遇现实困境的写作体裁来说,如今到了一个“米字路口”:旧的正在离去,而新的生机还在生根发芽。
可曾记得闪光的黄金年代?


2003年2月19日,《南方周末》城市版刊发了一篇文章《举重冠军之死》,自此开启中国媒体的特稿黄金年代。文章署名是“南方周末记者李海鹏”。
2016年6月24日,早已离开南周的李海鹏从《时尚先生Esquire》杂志离职,加入韩寒亭东影业。


李海鹏的离开,让人忍不住回想起那个以他为代表的特稿黄金时代。南方周末的“专题部”汇集了杨瑞春、南香红、张恩超等优秀特稿记者,《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人物》杂志也竞相发力,用打造招牌的态度做特稿。那个时候,除了《举重冠军之死》,还有曹筠武的《系统》、王伟群《最后的粪桶》、南香红《孤独的孤独症》等传诵甚广的作品,每一篇都堪称经典,特稿也成为媒体塑造口碑的竞争壁垒。
然而,随着纸媒遭遇转型难题,特稿写作逐渐成为一种奢侈品,或者说成为一件性价比不高的事情,不少特稿记者的出走也让整个版图持续低迷。
2009年离开《南方周末》的李海鹏,在《时尚先生Esquire》杂志成立了特稿实验室,并屡有优秀作品推出,维系着特稿记者那份细嗅蔷薇的情怀。如今,他也离开,中国的特稿写作还能走多远?


特稿遭遇现实“三重门”
李海鹏在《大地孤独闪光》的自序里就说过,特稿不可能成为新闻市场的主流产品,因为它篇幅长,节奏慢。虽说对于喜欢特稿的读者来说,它的价值不可取代,但发展到今天,特稿写作已经面临重重困境。
困境一:第一代特稿记者的离开
“特稿教父”投身影视行业,“要去打一场美好的仗”,在他之前,那些共同走过黄金时代的特稿记者,很多都已离开。
《南方周末》前记者曹筠武的《系统》,至今是业内学习的特稿典范,他本人也在2009年获得奈特国际新闻奖。然而2014年,他的离职申请表在网上广为流传,现在已经投身电商行业。
同样是曾就职于《南方周末》的记者杨继斌,当年的《富士康“八连跳”自杀之谜》轰动一时,2014年,他也从《南方周末》辞职,此后投身于公关行业。
善于写“软性”特稿题材的南香红虽然还在媒体行业,但她现在的工作是研究员,与特稿写作也已脱离。

特稿记者的离开与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紧密相关,2015年5月25,《京华时报》撤销了特稿部,同年12月,《华商报》解散深度部,都加速了特稿人才的流失速度。
困境二:新一代特稿记者的断层
与十年前的黄金年代相比,如今能在媒体行业受到一致认可的特稿记者屈指可数:《永不抵达的列车》的作者赵涵漠,《大兴安岭杀人事件》的作者魏玲,《北京零点后》王天挺,还有以《在北京,2000万种死法》一举成名的记者钱杨。纵观整个行业,很难再找出更多。
这些年轻的特稿记者往往一文成名,但也遭受争议。前《人物》记者鲸书的一篇《惊惶庞麦郎》,引发空前讨论,她也在不久之后离开媒体;《智族GQ》记者杨眉,也因为特稿处女作《17岁CEO王凯歆:风口少女的神通与孤独》被推上风口浪尖。

而对于新生代的写作者来说,更重要的现实困境是:常人很难想象一篇优秀特稿需要付出的精力。《太平洋大逃杀》的录音文字稿字数达十几万字,这些体量往往无法为外人道也;更重要的是,特稿写作的社会价值也在不断减损。对于特稿作者来说,职业付出往往是远远大于回报的。这种生存境遇,也令越来越少的人能够一直在这个行业呆下去。
困境三:碎片化阅读习惯挤压特稿生存空间
从客观角度来看,目前移动用户非线性、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正在养成,特稿这类长篇文体,能耐心读完的人越来越少。
从一个更现实的角度来看,记者写一篇特稿要花几周甚至几个月时间,然而写一篇普通的快讯只需要几个小时,在部门指标或者考核的压力下,特稿写作的长周期确实是“不能承受之重”。
困境四:特稿题材泛化、写作套路化
媒体人丁补之曾在圈内做了一个小样本调查,对近些年来的特稿写作,很多人并不乐观,题材泛化、缺少思考、写作模式化等问题被广泛提及。
“什么题材都用特稿来呈现”的做法,与黄金年代的特稿写作不甚相同。用李海鹏的话说,他们当初的特稿写作,“始终希望用一个充满戏剧张力的小故事,指向这个国家的重大问题,无论它是体育举国体制、艾滋病危机、通货膨胀对乡村生活的影响还是都市中的文化嬗变”。那些文笔生动但意义有限的特稿他们很少再做。
但是现在,动辄长篇大论、实际上无病呻吟的稿子越来越多,更多停留在模仿、路径依赖上,缺乏创新。丁补之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压迫下,越来越“赶时间”, 在这种情势下,留给记者采访的时间越来越短,对报道的要求却越来越高。特稿作为一种“仪表不凡”的文体,被选中来有一个交代,并由此背负骂名。
特稿写作的希望之光
虽然特稿发展遭遇困境,但在近几年,特稿写作的几大趋势也令人在寒夜中收获几缕微光。
售卖影视改编权 打造特稿IP
今年1月份,特稿《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刷爆朋友圈,短时间内引发高度关注,仅在微博上,其评论数就达到10万条以上。3月,《时尚先生Esquir》宣布,乐视影业购买了《太平洋大逃杀》的影视及相关改编权,5月,《时尚先生》第二篇特稿《黑帮教父最后的敌人》影视改编权也被售出。

虽然国内外由真实新闻事件改编的影视作品很多,但真正从特稿改编而来的剧本少之又少。《太平洋大逃杀》和《黑帮教父》的改编权售卖,是一次“内容带来利润的小小创举”。
新闻特稿成为影视改编原产地之一并不难理解。真实故事往往比虚构精彩,而特稿作品在逻辑严密程度、故事性和表现力上,都接近与一个完整的剧本。自媒体人“老道消息”提出了另一个观点:特稿介入新闻影视化还有一个好处,电影始终是高风险行业,而特稿相当于在链条里插入了一道测试程序,帮助验证新闻题材在市场上的爆发潜力。
技术升级助力内容爆发
媒体关于叙述方式的尝试从来没有间断。在传播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特稿写作也不再局限于文字,媒体充分运用照片、视频、互动甚至虚拟现实等多种手段,呈现出更丰富的作品。
2013年的普利策特稿获奖作品《雪崩:特纳尔溪事故》就是例子。这篇特稿记录了一群滑雪爱好者在特纳尔溪遭遇雪崩的经历。打开新闻网页,呈现在眼前的首先是全屏循环播放的积雪滚落山坡的视频,往下滑动页面,文字穿插于视频、照片和信息图之间,全景地图、采访视频和音频、交互图片实现有机融合。

国内网络媒体在深度特稿的多媒体尝试上也屡有创新。腾讯新闻团队推出的多媒体融合报道《赴美生子》《触不到的丈夫》《生死器约》等,均将内容与形式进行融合,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报道张力。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网易推出《核辐射的回声》报道,运用“人机对话”交互模式,呈现深度报道内容。

非虚构写作平台崛起
近年来,公共非虚构写作平台不断崛起,成立助力特稿写作的重要力量。
2015年10月11日,在白俄罗斯女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凭借非虚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三天,来自北京、上海的八家媒体平台在各自微信公众账号上,公布了成立非虚构创作联盟的消息,旨在进行资源共享,营造更好的非虚构写作环境。
2015年6月,腾讯正式推出支持中国非虚构作品创作与传播的非盈利项目“谷雨”;7月,网易推出了“人间 ”非虚构写作平台;2016年1月,由国内优秀非虚构写作者共同发起的公益平台“地平线”也启动非虚构写作计划资助申请,宣布对一定数量的优秀非虚构写作计划提供资助和支持。除此之外,正午、时尚先生、南方人物周刊、单读、智族GQ都在致力于特稿写作。而近期在这些平台上,也不断涌现质量上乘的特稿内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平台的作品也面临参差不齐的现状。

国外的特稿写作还好吗?
特稿写作在西方由来已久,到1979年,《巴尔的摩太阳晚报》记者乔恩·富兰克林的一篇医学报道《凯利太太的妖怪》,意外获普利策奖评委会赏识,成为首届获奖特稿作品,普利策特稿奖自此设立。发展到今天,每年的普利策特稿奖备受关注,《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也成为国内很多特稿先驱的启蒙读物。
围绕国外特稿写作,近年来有哪些讨论热点?或许从这些话题中,我们能一窥特稿写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特稿记者转型编剧?
近几年,真实新闻改编的影视作品的异常火爆,不论是获2016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聚焦》,还是一举斩下香港金像奖7项大奖的《踏雪寻梅》。特稿因其完整的故事线索和丰富的细节,更是备受欢迎。在这种潮流的驱使下,有人提出,记者要想多挣钱,或许可以转行做编剧?
这种想法也并非空穴来风,《西雅图夜未眠》的编剧、三次获奥斯卡最佳剧本提名的诺拉·艾芙隆早年就是记者出身,我国一级编剧王丽萍也曾供职于《安徽日报》。有人还算了一笔账,美剧编剧周薪在3000-6000之间,一个项目按20周算,年薪也能达到10万上下,而美国记者平均年收入不到5万元。

女性特稿记者越来越少?
新闻界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一直存在,在特稿写作领域的表现尤其明显。《坦帕湾时报》记者、普利策奖得主Lane DeGregory就在Facebook上提出疑问:为什么愿意做特稿的女性越来越少?
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有趣的讨论,有人说女性特稿记者很少获得鼓励,有人说她们缺少好的引导者。但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存在,梳理囊括1979到现在的普利策特稿报道作品,可以发现很多女性记者的名字。甚至在今年的普利策100周年上,获得普利策特稿奖的《纽约客》记者也是女性。
特稿大师作品失实?
今年4月份,《纽约客》刊载的一篇特稿《偷窥狂的汽车旅馆》,引起整个社会的轰动效应。这篇特稿讲的是一位名叫Gerald Foos的偷窥狂,几十年来一直在偷窥自己汽车旅馆的客人做爱,并把所有细节告诉了记者Gay Taleas。

这篇特稿发出后不久,斯皮尔伯格和梦工厂就买下了它的电影版权,整个事件的完整版报道也预计在7月份出版成书。然而就在新书即将出版之际,事情出现反转。Foos主动向媒体承认,自己透露给记者的很多东西都是假的。
这件事一出,再次造成轰动,Gay Tales明确表示书不会再继续出版。但一直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特稿写作却遭受争议。新新闻主义、非虚构写作在文学性的基础上,如何兼顾真实性?特稿记者在写作过程中如何保证客观真实?这或许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特稿这艘大船,有人离开,但总有后来人前赴后继、追赶步伐。有人感叹特稿黄金时代已经逝去,但在时代大潮中,不管顺势而下,还是逆流而行,重要的是这艘大船不曾靠岸。
http://news.qq.com/original/dujiabianyi/tegao.html
267#
发表于 2016-7-30 22:47: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名家讲堂 | 这9招可以让你讲出好故事

2016-07-29 李希光 新闻与写作

有传媒的地方,就有《新闻与写作》!


李希光: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部国家精品课“采访与写作”主讲教授

编者按:
对于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来说,写稿是他们常态化的工作方式。当记者,就必须要会讲好故事!站在媒体角度而言,讲好的故事其实就是写出好稿子,但要写出精彩的新闻稿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何学会并掌握讲故事的技巧,是每名记者都要认真去琢磨并日积月累的重要方面。今天,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李希光教授教给大家9招讲好故事的典型方法。

1.直截了当地写新闻导语,反对拐弯抹角地处理新闻。最重要的或最有意思的永远放在导语里,最没有意思的永远放在故事的最后。坚决不写概括性导语;不要在导语中提供新闻背景提供;

2.只有清晰的思想才能产生清晰的作品。只是思考你想要说的话,而且要尽可能地把话说得简明;

3.稿件的风格和色调。读者和听众关心的是你想要说什么,而不是你采用的是什么样的风格。因此,你采用的写作风格或文章的色调的唯一目的必须是能诱惑读者把你的作品一口气读下去,而不是让他不想读你的作品;

4.文章在格调上千万不要乏味。要采用一种真诚的、为广大的讲中国话的读者和听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形式。读这种文章,要让读者感觉到你正在他跟前,用一种普通的聊天方式与他亲切交谈,在这种交谈中,你选择的字眼必须是轻松但有力量的白话。一定要摆脱书生气的字眼,不要让读者感觉你在那里夸夸其谈地在演说或是在教育别人;

5.使用常用的字,使用短词语。这些字词人们都能认识和理解。比如,应该使用建设,而不是建构;从理论上看,而不是从理论的层面分析;让,而不是允许;参加,而不是参与;穷国,而不是非发达国家。正如丘吉尔说的,“越短和越老的字眼是最好的字眼。”不需要的词。有些词只是给你的文章增加长度,什么作用也起不到。如果非要使用形容词,这种形容词必须是使你要表达的意思更精确。使用形容词去特别强调一件事事,要特别小心。比如,当使用“非常”“十分”“重大”这类形容词时,如果你把这种词删掉,看看会不会改变意思。“人民生活幸福”可能比“人民生活非常幸福”更有力量。

6.不要使用累赘的词语:女性少年(女孩)、生存在下层社会的人(穷人)罢工行动、荒原地区、大规模的工厂、天气条件等等。著名科学家、顶尖科学家、著名政治家、重要讲话、安全的避风港、给工业和农业部门的贷款、黑人社区、商业社区(商人们)、同行恋社区(同行恋者们)、重大成果(除非旁边还有一个渺小的成果)、增加透明度(公开)、管理机构(政府)、国际社会(其他国家)。一句话,文字要简明。伏尔泰的一句名言:要想令人生厌,就什么也不要删除;

7.避免使用术语和行话。不用自己头脑思考的记者总是爱使用术语和行话。一名出色的记者不使用术语同样能准确地报道和描述一件事情。最需要避免使用的术语是那种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或知识面、或把某种毫无意义的东西披上一种严肃的面孔。尽量不要使用外来语,除非汉语中找不到替代词;

8.使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而不是政府官员、新闻发言人、法官、律师使用的语言。如:这些军人被指控犯有众多的侵犯人权的罪行。更有力的写法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这些军人被指控犯有强奸和谋杀罪;

9.永远要给你的新闻稿有一种清新的春风。要避免陈腐、低劣的传统新闻问题。今天,越来越令读者、听众和观众生厌的是那些在文字上喜欢新潮的记者,这些记者对使用时髦的专业用语有特别的喜好。这些词或是从好莱坞进口大片上听来的、或是从比尔·盖茨在北大或是清华的演讲中拣来的、或是通过现代媒体从西方一个政客嘴里听到的、或是从一个只会背专业名词社会科学家那里学来的。造句时,不要拖泥带水。段子要短。不要写:由于他死了,不得不埋葬他。法国《红与黑》的作者斯汤达说,“我认为写作只有一个规则:思路清晰,文字简练。”
  (摘录自 李希光著:《转型中的新闻学》一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0vIeWMQZRtyDek5t#rd
268#
发表于 2016-8-4 20:27: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微博写作进入学术领域可能吗?
2016年08月02日 07: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0人参与 0评论
原标题:微博写作进入学术领域可能吗?

根据最近一项新的对写作的研究表明,微型小说和社交媒体已经融入学术环境中,微博对于21世纪写作的革新是一个理想工具。

由于社交网络的实时属性,你必须迅速编辑,并服从严格的字数限制——你不得不力图简洁。这就训练了21世纪的写手们,使他们在科技时代如鱼得水。

微博能培养学生的创意写作吗?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的高级讲师及新闻写作者乔西·巴纳德对此进行了研究,她认为单独的纸、笔和想象力已经不是足够的工具。

“21世纪为有抱负的作家带来了新的挑战。他们必须成为多元化的作家,在创作实践中需要有足够的灵活性,在一定的时间框架内,能够在不同的模式之间转换。练习写微博可帮助学生学习这些技能。”

传统上,最好的创意写作往往是在孤独的环境中产生的。而在21世纪的写作中,需要新的作家进行自我推销,和他们的读者群进行沟通。社交媒体邀请作家建立作者平台,并定期发布信息,宣传不再仅仅是出版商的责任。即使这种微型写作很受欢迎,但是作为创意性写作教学仍然需要考虑其可行性。在对1958位专业教育人员进行的调查表明,学者们不认为微博能用于学术环境,因为微博“技术越来越混乱”。

从2012年11月到2013年3月,两个文学学士创意写作班不仅要完成练习,同时还要填写评估表。学生参与微博话题讨论,并要求在话题上嵌入“#”标签。用Storify(Storify是一个相对较简单的工具,用户可以用它从Twitter、Facebook、YouTube、Flickr和其他社交媒体服务中拉取内容,创建一个“故事流”式的服务)来核对博文,并将微博有序地投放在智能板上。此外,学生们仍然需要考虑常规的工作模式。编辑工作曾经被认为是一种独自的消遣,但现在特别强调社会团体的重要性,作为群体,在一起工作更能激发信心。大多数参与者在研究中称,微博有助于满足评估表格中规定的所有学习目标。

创意写作教学中使用的微博挑战公约——简单词替换长词,往往被视为好的写作标志。微博为21世纪的作家写出故事奠定了基础。
http://news.ifeng.com/a/20160802/49702588_0.shtml
269#
发表于 2016-8-10 20:33: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帝媒体用机器人记者报道奥运
来源: 驱动中国 2016-08-09 17:53 评论:0



驱动中国2016年8月9日消息,近日,有美媒宣布 ,他们将使用人工智能报道关于奥运会的重要信息。
在《华盛顿邮报》对 2016 年里约奥运会的报道中,这款软件将发布比赛原始数据和短消息更新。与此同时,一组人类记者将向读者提供更有深度的分析性文章。《华盛顿邮报》把自己的机器人记者称为 Heliograf,它将从体育数据公司 Stats.com 获取信息,并将之转化为短消息报道。从前几日开始,这些由几句话组成的消息更新将出现在《华盛顿邮报》的直播博客和 Twitter 账号上,并通过 Facebook Messenger 的聊天机器人向用户进行推送。该报纸还将在亚马逊的 Echo 平台提供音频版本的消息播送。
《华盛顿邮报》的战略行动总监杰里米·吉尔伯特表示,他们的目标是让机器人记者在奥运会期间向直播博客发布 300 篇报道,以及向 Twitter、Echo 以及 Messenger 推送 600 则消息更新。该报纸的直播博客不仅将展示来自 Heliograf 的报道,而且还会发布驻里约记者以及华盛顿特区体育团队撰写的文章。“Heliograph 的目标不是以任何方式取消哪怕一个新闻工作岗位。”吉尔伯特说,“我们一直都在疯狂招募人手。”
自从杰夫·贝索斯在 2013 年收购了《华盛顿邮报》以后,据该报纸的公关部门称,其编辑部已经新增了 140 名记者。“找到精彩的消息来源,发现有趣的故事,对事物进行分析,这是我们希望优秀记者聚焦的事情。”吉尔伯特补充道,“我们希望让人讲述只有人能讲述的故事。”
上周,Heliograf 的第一项任务将是:用 1-3 句话消息更新的形式讲述奥利匹克奖牌的故事。在比赛进行期间,这项服务将及时向读者推送赛事日程、比赛结果以及国家奖牌排行情况等等。
至于整个过程中的编辑工作,吉尔伯特解释说:“我们发布出来的所有报道,不管是人类记者还是 Heliograf 撰写的,都将由人类编辑进行编辑。也就是说,我们会把消息发布到直播博客,然后我们会进行审核。”
《华盛顿邮报》的数据科学工程总监萨姆·汉解释说,Heliograf 有一套安全机制对数据进行检查。该系统会自动分析数据;如果它侦测到任何潜在的错误或可疑结果,Heliograf 就会把情况汇报给编辑人员。这款软件是 6 个月前《华盛顿邮报》在内部开始研发的,他们在测试阶段使用了美国总统大选初选的数据。这并非新闻媒体第一次测试自动化报道技术。今年 7 月, 美联社体育部宣布 ,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记者来报道美国职棒小联盟的新闻。
对于即将到来的美国总统大选,Heliograf 也将在《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工作中发挥作用。



270#
发表于 2016-8-16 11:46: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篇写给讣告生涯的讣告
布鲁斯·韦伯2016年8月15日
纪录片《讣告》中的一张图片。
纪录片《讣告》中的一张图片。
Green Fuse Films
没必要绕弯子。在新闻业一个不那么为人注意的领域愉快地驻守八年多后,我在本周最终谢幕,要往前走了。这周五是截稿期限(哈!),然后我就成为一名前讣告作者了。

我遗留下来的是:向一千位逝者的致意,大概可以这么说吧。他们的年龄下至11岁,上至104岁。有警察,也有罪犯;有演员和运动员,也有科学家和法官,还有政坛人物和其他大佬。有知名的、臭名昭著的,也有除了一个值得纪念的特别之处以外,与我们其他人一样籍籍无名的人。其中,有名男子有一座山峰以他命名,也有一名男子劫持了一架飞机。有一名女性改善了婴儿护理的状况,另一名则射杀了一位棒球手。有的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度过漫长而有成果的人生之后去世(约吉·贝拉[Yogi Berra]、鲁比·迪伊[Ruby Dee]、E·L·多克托罗[E. L. Doctorow]),有的人则是生命戛然而止,需要我们极其快速地组织报道和写作,而且会在头版刊登(格蕾特·魏茨[Grete Waitz]、菲利普·西摩·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戴维·卡尔[David Carr])。

随便列举一项职业(尖叫女王?二手车经销商?宇航员?古鲁?),或一项成就(解开一个方程?抓到一名杀人犯?演活了一部情景喜剧?),或一个不光彩的标签(恋童癖男子?大骗子?贪污者?),都有对应的人。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艾滋病或阿尔茨海默症,癌症或车祸,心力衰竭或肾病,败血症或自杀——他们都进了我的写作名单。

我和同事们习惯说,讣告并非关于死亡,而是关乎生命。这是真的,但我们又的确是记者,避不开新闻性。当然,这些新闻每次也都差不多。这正是讣告写作与其他任何新闻写作不同的地方。

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我们从结尾开始,向前追溯。这会让你有所回报,在挖掘过去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些早被遗忘的有趣事实。

不过,它也会令人感伤。我们最近拍了一部有关自己的纪录片,名为《讣告》(Obit)。两年前退出这一写作领域的前同事道格·马丁(Doug Martin)在其中做了饱含遗憾之情的总结。他往往很欣赏自己的写作对象,但却从来没有机会见到他们。

我在这份报纸度过了漫长的职业生涯,前后30年,不管好坏,挖掘出了不少创造力。但是在过去的八年多时间里,我不需要再构思故事。在数百个下午,我在网络世界里深挖,在时报的档案库——也就是“太平间”——里翻看发黄的新闻剪报。然后进行电话采访——这是必要的,有时非常折磨人,往往伴随酸楚的笑声或眼泪,一半工作是询问死者的亲友,另一半则是安慰他们。他们希望我的报道赋予他们的痛苦真实性和份量,不要丧失其中的精华。

AD

我几乎没有踏出过办公室;这让我感到困扰。去过几次图书馆或书店,偶尔去一两趟博物馆、一名曾经的万宝路香烟广告男演员遗孀的公寓,那里有我想看的旧广告资料。怎么也算不上世界上最惊险刺激的那种报道工作。

话虽如此,但我认为说写讣告是一份重要的工作并不是在自夸。毕竟,讣告是对一个生命做出的最早的结语、是对一个人一生的公开评价,是对值得纪念的东西的判断。此外,虽然我们的文章当然是面向形形色色的读者,而不是特地为那些哀悼逝者的人而写,但我怀疑,我们做这一行的所有人心里都想着逝者的亲友。如果说我们并不寻求得到他们的赞同——令人不快的细节常常无法避免——我们也在力争做到他们至少能认出自己失去的那个人。新闻报道不应为私人服务,但在不破坏任何职业操守的情况下,讣告写作可以这样。也许也应该这样。无论如何,恰当处理这件事并非易事。而不当处理则可能会给本就无比痛苦的人造成实际的痛苦。

讣告作者往往是上了年纪的人,至少在时报是这样。时报讣告部门的记者和编辑的平均年龄比其他任何部门都高。理应如此。我猜在一定程度上因为他们不想让接近老弱之态的我们四处奔波太多。但主要是因为,在大量时间里,我们和写作对象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我们经历了他们参与创造的大量历史。并且必须要说的是,我们所有人都有过悲伤的经历,都知道个人悲剧刚发生后的感受。

从讣告部门退休这件事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我可能是走了,但你们却不会完全摆脱我。我的署名大概会继续出现几个月,乃至几年,因为我写的四五十篇讣告的主角尚在人世——用不客气的讣告圈行话来说叫未来的死者。也许,我的署名甚至会在自己死后出现一两次。顺便说一句,这可不是我渴望发生的事。

我们把这些提前写好的讣告叫预稿。这是一种很实用的做法;你无法在一个小时甚至一天内写出一篇文章,全面介绍一位总统、教皇或电影明星的生平。但想象一下,这样的项目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知道他们即将离去,但不知道会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

当然,这正好就是我在适当的时候离开的主要原因。

布鲁斯·韦伯(Bruce Weber)是《纽约时报》的讣告作者,著有《生命之轮:一位骑行中的讣告记者回忆录》(Life Is a Wheel: Memoirs of a Bike-Riding Obituarist)。
翻译:常青、陈亦亭

https://d65ars0tm0n4h.cloudfront ... campaign=newsletter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