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传播学期刊目录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51#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现代出版》2025年第3期目录




本刊特稿

○ 关于出版本质的思考
王 逊/1
(方卿系武汉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逊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发行学专业 2023级博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出版的本质研究是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参考哲学上本质的内涵以及不同学科针对事物本质的研究方法,思考出版本质有两种视角:共性本质视角和个性本质视角。从这两种视角看出版的本质,它既是一种承担特定社会功能的文化活动,也是一种知识的规范性生产及中介型传播 活动。
关键词:出版学;出版理论;本质研究
专题:网络平台的媒介追问(一)

平台型媒体:未来传播生态的元媒介
喻国明 滕文强 10
(喻国明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滕文强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 2023 级博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平台型媒体构建的关键词是结构开放、功能整合和生态重组,平台型媒体作为元媒介,赋能媒体演进的基本范式从“媒体形态竞争”转向“生态位争夺”,从“信息传播”转向“认知建构”,从 “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平台型媒体的出现使得媒体连接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基础性、动态化、广泛渗透的特征,媒体演化逻辑也从“去组织化”过渡到“再组织化”,平台型媒体以“组织—连接” 的方式成为社会的操作系统和底层逻辑。在新传播生态中,主流媒体和平台型媒体通过角色转型形成价值联系,通过价值交换和互惠形成共生关系。
关键词:平台型媒体;元媒介;媒体演进;新传播生态

○ DeepSeek与智能时代的平台治理
方兴东 钟祥铭/19
(方兴东系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中心主任,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教授;钟祥铭系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研究员)
内容摘要:DeepSeek事件是AI(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一次里程碑式的历史突破,是一场全球科技界的盛事,也是中国高科技发展的一次信心重树。DeepSeek掀起了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主流化浪潮, AIGC进入新的爆发阶段,并将逐步占据主导性地位,这也预示着未来网络空间信息和内容构成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是,欢呼和欣喜的同时,必须正视正在出现的新问题与新风险:数据隐私泄露、虚假信息盛行、意识形态风险、“AI幻觉”困境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的技术自主性与责任弥散化让平台主体责任和内容主体责任都面临“空心化”趋势,这是智能时代平台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智能传播范式的结构性转型,如何评估智能时代平台的主体责任,如何调试动态适应性治理框架,如何构建智能时代的传播新秩序等,这一系列技术伴生风险与问题亟待通过建构有效的制度体系与创新监管方式来实现系统性治理。
关键词:DeepSeek;平台治理;智能传播;“AI幻觉”

○ 论平台媒体的治理机制
荆学民 宁志垚/31
荆学民系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宁志垚系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专业 2021 级博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平台媒体尤其是跨国平台媒体的崛起,给国际政治带来新的挑战。在此时代背景下,我们从政治责任和政治权力运行角度深度讨论平台媒体的政治本性或属性及治理的权力运行机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数字技术催生了一种全新的政治权力,而平台媒体成为理解网络时代政治权力运行机制的重要切入点。平台媒体是以资本为基础、受资本操纵的“企业”,但在任何国家中,它的存在回避不了其政治立场和政治责任。国家政治权力与平台媒体隐形的政治权力之间是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平台媒体以“新型行为主体”身份参与到国家治理之中,其治理核心是对其传播内容进行政治矫正和创新。
关键词:平台媒体;国际政治传播;国家治理;平台治理

理论前沿

晚期现代社会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共通
韩梦琳/39
吴飞系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梦琳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传播学专业 2014 级博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字技术通过媒介化、去中心化、全球化等方式深刻改变着传统公共领域的结构与功能,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算法操控等新问题。数字共通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与晚期现代社会理论主张相呼应,但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怀揣着重构共同体的愿景,而非仅仅致力于共同体的解构。该理论假设为数字时代传播秩序的重构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和方法论框架,旨在于数字技术浪潮中探寻新的平衡点,进而推动社会交流向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数字技术;公共领域;现代性;数字共通


○ 论学术出版数字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四种影响因素
挺/ 51
作者系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教授)
内容摘要:学术出版数字化发展可分为以数字化转型为特征的学术出版数字化1.0,以开放化为特征的学术出版数字化2.0,以智能化为特征的学术出版数字化3.0。可从技术基础、科研需求、产业结构、政策举措等多重维度,揭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制。其中技术基础和科研需求具有明显的跨地域性,决定学术出版数字化演进的总体方向和趋势,而产业结构与政策举措则内生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战略目标,催生出差异化发展路径。我国出版业应在充分认识学术出版数字化发展基本脉络的前提下,立足本国国情,从最大化社会创新的角度推进学术出版发展,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关键词:学术出版;社会技术系统;数字化;开放化;智能化

○ “全球中国”视域下中国出版国际传播效能提升路径析论
潘文年 梁楚翰/65

(潘文年系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梁楚翰系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 2024 级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全球中国”是伴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而形成的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理解当今中国以及当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全新视角。在“全球中国”方法论框架下进行从中国出版到全球出版的视角转向与路径创新,有助于提升中国出版的国际传播效能。目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复兴,我们要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实践中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创新认知方法,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提升中国出版国际传播效能贡献力量。
关键词:中国出版;国际传播;“全球中国”;传播效能

青年学者论坛

○ 平台化出版:数字时代出版转型的逻辑与路径
刘广东/74
(作者系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讲师
内容摘要:平台化出版作为基于互联网技术架构的出版新范式,是用于出版生产及传播的一套基础架构及相应的规则体系,其通过数字技术基座、信息中介功能、关系整合机制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四维互嵌,重构了出版产业链价值逻辑。其特征突出体现在双边性、外部性、生态性三个方面。平台化出版兼具新型内容生产中介与新型内容交易/传播市集双重属性,依托数据驱动、自组织演化与关系绑定实现出版效率跃迁,在技术基建、规则治理与生态反哺的耦合中完成出版价值链再造。针对平台化出版可能带来的新型中心化风险,要在平衡平台经济发展与文化使命传承的原则下,从版权、反垄断、利益分配三个方面展开治理。
关键词:平台化出版;出版平台;出版融合;平台经济;平台治理

○ 新消费群体行为视角下的“饭圈”析论
83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在站博士后
内容摘要:“饭圈化”群体行为已经成为对虚拟社会及现实社会具有双重冲击的主要群体运动形式,但“饭圈化”群体行为是“饭圈”群体自身的外溢,还是符合当下技术特征的群体聚集模式,是“饭圈化”群体行为研究必须要论证的关键问题。“饭圈化”群体行为本质上是新型消费行为,其模式和互联网的文化生产与消费规则及逻辑相匹配。多层次的生产消费逻辑及跨平台的组织逻辑是“饭圈化”现象治理失灵的主要原因。构建多元主体公共空间治理规则是“饭圈化”现象治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字消费治理;数字社会;“饭圈”治理


来源:现代出版(公众号)
原文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eiIdC4r25ba0D0Gc27a0g

编辑:张家乐

252#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0: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编辑》2025年第4期目次


第4期目次

出版人物
出版宣传助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专访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
本刊编辑部

文化强国建设
人民立场 :建成文化强国的第一性原理 魏鹏举
韬奋精神研究
邹韬奋主持时期《生活》周刊出版广告策略及其当代镜鉴 王海刚 肖 雨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名编辑之“名”的理性审思与发轫理路 李 莎
大模型与社会发展
智能拟态环境转向下西方文生图模型对中国形象的视觉修辞建构研究 何 苑 赵紫晨 李晟宁
文化的进化 :AI 大模型应用的模因演变分析任吴炯

编辑出版学理论与实践
出版业数智化的逻辑、路径与对策 周 青
海外初创出版企业融合发展运营模式研究 徐志武 黄嘉伟
出版企业双效统一内涵体系探究 章 萌 张忠月
基于学术期刊生态视角的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陈丽琴

精品力作与典型案例
“五轮驱动”深化“五维协同”创新 :我国出版业国际传播效能提升路径探析
吴 斌 陈泽恩

新闻传播学理论与实践
生成式人工智能传播伦理的系统风险及和谐共生治理李本乾 刘家辰 孙滢昊
基于 DeepSeek 思维链的人机协同知识生产沈 阳 闫佳琦 邹开元
“哪吒”出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动画电影进路  张伶聪 王奕懿
新闻出版史研究
计志中与少儿编辑出版
郭佳芯


来源:中国编辑(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253#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目录丨《新闻记者》2025年第4




目录


马新观研究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三个战略性抉择
/ 陆小华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实践模式、问题清单与优化对策
/ 郭全中 李黎

数字生活

数据适应与资本干预:黑箱中的“算法反馈”——基于平台算法工程师的访谈
/ 宋思茹 洪杰文

传媒法治

用户为何不满:网络平台的信息内容管理不认同分析
/ 杨 林 张文祥

个人信息保护视域下的新闻报道空间探析
/ 刘文杰

短视频版权侵权中平台注意义务问题批判——基于20192023年司法判决分析
/ 彭桂兵 王为民

过失诽谤侵权责任的认定——对《民法典》第1026条理解与适用的实证性探讨
/ 汤 敏

论“品格信息”在涉性案件报道中的使用边界
/ 雷丽莉




来源:新闻记者(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