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批评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41#
发表于 2014-11-21 18:21: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来源:凤凰评论独家出品 2014.11.21
《辽日》事件,什么是好的公共讨论
刘远举作者:刘远举
11189人参与 222评论

真正保卫中国的好时代的,不是阿谀与奉承,放卫星与谣言,或在课堂上营造乌托邦,而是深刻、乃至尖刻的批评。


最近,《辽宁日报》头版公告,并在4版整版刊发了一封面向全国高校老师的公开信。在这封题为《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公开信中,《辽宁日报》呼吁,高校老师不能“呲必中国”,抹黑现实。
《辽宁日报》开启了一场关于老师应该怎么讲述中国现实的公共讨论,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但遗憾的是,抛开公开信的具体观点不谈,仅从公共讨论范式的角度来看,也有诸多缺陷。
首先,公共讨论需要坦诚。所谓坦诚,就是直面问题,把问题“端出来要讲清楚、讲明白,讲过了要作客观理性的评价,评价之后要回到原点,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切言论都是现实的反映。一部分高校教师的态度,源于社会大现实。毋庸讳言,当下的中国社会存在很多不公、不正、不义之事,强拆、贪腐、贫富分化困扰着人们。这些社会现象真实存在,自然会反映到课堂上,特别是以社会现实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的课堂上。讨论高校教师的观点,却不把问题的根源“端出来”,不触及更深刻的社会现实,这是不坦诚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一部分高校教师的观点,某种意义上,是对宣传的逆反。批评无自由,赞美无意义。批评高校教师的言论,只指出他们的观点在课堂上的独特地位,而故意忽略这类声音在整个社会现实中的弱势,也是不坦诚的。
其次,公共讨论要诚实。所谓诚实,就是老老实实的摆事实,讲道理,不偷换概念。
大学老师在课堂上谈论的,当然不是酒桌上的段子,也不是信手转发的微博,老师所谈论的,应该更有专业性、更具理论化、更有逻辑性,但是,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偷换为观点的对错。
遗憾的是,我们却看到用“特定的尺子来规划、用特定的刻度来丈量”消极、积极、光明、牢骚这些词,并暗中把这些词与特定的观点绑定——凡是持某些观点的就是光明的、积极的,凡是持有另类观点的,就是消极的、牢骚的。这种针对学术研究领域粗暴的“两个凡是”,强指观点不同为水平高低,偷换了概念。这是不诚实的。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在飞速发展,人们的观点也在不断变化。沿着时间回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这些富有理论水平的词句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理论的、逻辑的,还是牢骚的、情绪的?
第三,公共讨论要正派。所谓正派,就是不能躲在大棒后面讨论,不能一边挥舞着能打碎饭碗的大棒,一边用笔去和别人讨论。
任何社会现象,任何群体都可以是批评的对象,高校教师当然不是免于批评的理由,媒体批评也可以呈现不同观点。但是,当白纸黑字的写着“听了课”,“收集了小故事”的时候,对一个群体的批评就已经微妙而险恶的变为了对很多具体个体的批评,这实际上是用“武器”的批判替代了“批判的武器”。这个时候,所谓的公共讨论的意义已经消失殆尽,不但没有正派,反而显出虚弱与不自信。
最后,公共讨论要真实,不夸大、不春秋笔法。
从高中包裹身体的宽松校服,到长达12年的与现实脱节的课本,再加上繁重的学习压力,中国的青年学生,从来都被全方位的放置在温室中,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被严重的“童贞化”,甚至这种“童贞化”被扩展到成人世界。所以,所谓的学生忧虑“无法面对社会”,反映的正是封闭的教育所导致的幼稚与童贞。
但是,时代毕竟变了,信息的流通越来越畅通,发出所谓迷茫的感叹的学生,也仅仅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源于无数普通中国人的勤劳努力,是无数中国人在追求幸福,创造财富的努力中,突破一道道的障碍的过程。在今天,这一切仍未发生改变。熙熙攘攘的求职大潮、艰难生存的蚁族、勤奋工作的北漂青年,反映的正是普通青年人追求幸福所支撑起来的真实的、朴素的、未受扭曲的对当下这个时代,以及让中国变得更好的信心。
所以,夸大高校教师的负面作用,实际上并没有诚实的描述青年人默默奋斗中所体现出来的对这个时代的信心。不管是对于今天的青年学生,还是我们的这个时代,这都是极度不公平的、不诚实的,是为了弄个大新闻,“让人一时兴奋”。
其实,稍微客观一点看待这类问题,不难发现,真正让青年人不安与惶恐的,不是高校老师的几句言辞,也不是民间舆论场的负面新闻,而是他们进入社会之后所遭遇的阶层流动固化、权力寻租、暂住在祖国等等需要改变的社会现实。
所以,解决某些学生的迷茫的办法,不是为他们更好的构造一个鸟语花香、阳光灿烂的乌托邦,而是让他们直面现实。其实,学校早已不是象牙塔,即使在小学,虚假的精神乌托邦也会被学区、户籍、贫富所冲击,待到踏入社会,已经充满裂痕的幼稚世界观就会瞬间被真实世界击得粉碎,导致青年学生产生对被教导的价值观体系的怀疑,进而产生更大的逆反。
因此,真正能解除青年学生的不安与惶恐的,不是不让他们看到这些现实,而是逐步地消除这些现实。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教师乃至知识分子的批评,恰好是在展现、批评这些现实,进而消除这些现实。所以,真正保卫中国的好时代的,不是阿谀与奉承,放卫星与谣言,或在课堂上营造乌托邦,而是深刻、乃至尖刻的批评现实。
青年学生是中国的继承者与建设者,告诉他们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让他们明白中国所需要的不断改革,只会让中国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坏。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http://news.ifeng.com/a/20141121 ... 0&ADPUBNO=26381
242#
发表于 2014-11-29 12:31: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写字李华良
性火燎原 //@天山刀郎:媒体想全国山河一片红
//@孟子君律师:既然是通奸,就是给别人戴绿帽子,应该是绿色地图才适合//@王连军律师:
//@天山刀郎://@在一起的围脖:难道其它地区的官员都是阉割过的?//@梦里依稀杠红中: /:地图应该不断补充完善
//@虹色旋律_shi

@天山刀郎
谁说党媒都是严肃认真的模样,人民网发了一张地图就充分说明他们还是很幽默的,这地图,你知道是什么图么?“官员通奸地图”,按图索骥,红色部分省份即能找到通奸官员











243#
发表于 2014-11-29 12:38:3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澎湃新闻改党媒标题遭人民网吐槽
2014年11月29日 11:50



11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13版



  11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第13版用较大版面刊发《广场舞为什么这么火》一文。文章认为,广场舞满足了大量城乡民众的精神需求。渴望交流是人类的共同心理,广场舞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舞蹈,更是一种群众集会形式,让人际间产生广泛的交流,让参与者在其中结识朋友,获得友谊。


  此文刊发后,澎湃新闻随即在其新媒体平台予以转载。澎湃编辑将标题改为《党报重墨力挺广场舞:满足大量民众需求,<小苹果>成强推手》,不少网络媒体在二轮转载时引用了澎湃的标题,引发舆论关注。


《人民日报》所属人民网采访了海外版相关责编,他们认为原文章意在表达“广场舞作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种形式值得肯定”,是一篇中肯的分析。而澎湃新闻修改后的标题中“力挺”、“重墨”等字眼“色彩太重了”。
有趣的是,人民网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同属兄弟媒体,澎湃新闻改报纸标题引发人民网吐槽,可见这一行业现象非常值得研讨。
20125月,腾讯新闻频道在转载《环球时报》评论文章《反腐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攻坚战》时,将原文标题改成《要允许中国适度腐败,民众应理解》。当时曾引发舆论大哗,造成误解,后腾讯网公开道歉。(周童)

传媒大观察自媒体\发自北京

http://weibo.com/p/1001603782211915641937
244#
发表于 2014-12-20 13:02: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妇科医生王玉玲:科学素养在哪里?


@地瓜熊老六

郑重声明,本人没有任何歧视文科生的意思,但是某些文科生做媒体做新闻,简直就是人类一大灾难……












12月19日12 : 00 來自搜狗高速浏览器



11分鐘前 來自三星

245#
发表于 2014-12-21 00:15: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朱学东

//@沈彬的电线杆子:你怎么不说人民网在搞事呢?这三关不知道谁教出来的//@海中的沙粒:老师,你不觉得,新京报有点搞事情吗?这件事,从某种成都来说,就是害怕艾滋病搞出来的事情,人民网的用词无错,新京报自以为是 //@王君超:”不当新闻策划“吧,因为是记者出身,而且一直申明”出自好心“


@王君超


新京报求证的结果:#新闻策划# 起波澜,之前报道系乌龙。【艾滋男童被驱逐调查:村民称本意让男童获更好照顾】有两名自称是“成都记者”的人建议村里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写联名信,一致要求让坤坤离开村庄。村民表示,按手印是希望坤坤有更好的去处,并不是主动“驱赶”坤坤。 http://t.cn/RzBXRBP
  • [url=]k收起[/url]
  • [url=]f查看大圖[/url]
  • [url=]m向左旋转[/url]
  • [url=]n向右旋转[/url]










12月20日13 : 38 來自微博 weibo.com



12月20日23 : 37 來自三星GALAXY S4


  • [url=]收藏[/url]
  • [url=]轉發 2[/url]
  • [url=]評論 1[/url]
  • [url=]
    4[/url]


还有1条对原微博的转发



关注公安微博
://@王君超: ”不当新闻策划“吧,因为是记者出身,而且一直申明”出自好心“。//@涨势如鸿: 这不是新闻策划,这是“制造新闻”。
  • [url=]收藏[/url]









246#
发表于 2014-12-24 10:28: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星WX


唉,人民日报貌似关心的不是事实,而是在风向和主流情绪,人日还真不比被它批评的陕西媒体强


@王佳微博

似乎只要“让人感动”,任何事情就和解了。这种办法看起来讨巧,最后的结果就是淹没了原本可让各方都更职业的讨论机会,从而让相同的事会再一次次发生。没错,我说的就是“病人不解质疑医生”报道。热烈迎合“委屈”情绪的记者,在我眼里与不核实就曝照的同行没什么两样。

31分鐘前 來自Weico.Android




247#
发表于 2015-1-1 15:54: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君兮无言: 成熟了//@函馆:这是政治上成熟了。


@Jonathan测试版


四年多前的1115大火,我还记得上海新闻综合频道的「新闻报道」开了一个小时的特别版面现场直播,我还记得新民网开着卫星车在火灾现场直播,我还记得第一财经的记者晚上爬到火灾楼对面的大楼顶层直播,为了更好的机位。四年过去,上海媒体只剩下黑头像,「不说新年快乐」。为什么退步这么大!









[url=]b[/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url=]a[/url]





18分鐘前 來自Android




248#
发表于 2015-1-3 10:51: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刘水长东
//@西南民大李东平: 这智商令人捉急//@新闻不发炎: @新京报评论 @中青报曹林

@新闻不发炎
【奇葩通稿】哈尔滨火灾已持续12余小时造成3名消防战士牺牲,13人受伤。但当地新闻通稿依然通篇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亲临现场指挥……更奇葩的是将救火生力军消防总队列为最后的参与机构并定性为“协助指挥”灭火。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办,是哪个老师教你们这样写危机通稿的,你们心中除了领导还有谁?

  • [url=]嬀/i]21[/url]







25分鐘前 來自360安全浏览器



2分鐘前 來自微博 weibo.com


249#
发表于 2015-1-8 21:27: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篇招骂的官方通稿2015-01-04[url=]上海咨询今天是201514日,新年的第四天,也是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的开始。[/url]

通常来说,人们普遍认为新年会有新气象。但不幸的是,新年开始的这短短几天,我们却不仅已遭遇了上海踩踏事件,哈尔滨仓库大火事故等多起事故,失去了众多同胞;更令人无奈的是,某些地方政府在事故处理中表现出的态度,仍然没见多少长进。


您应该已经知道,今年12日,在哈尔滨道外区,一处大型仓库着火,“火烧连营”持续了20多个小时,之后还发生了建筑坍塌,最终导致5名消防员牺牲。

他们,都是90后的年轻人,父母眼中最可爱的孩子


1天后,在@平安哈尔滨这个哈尔滨警方的官方微博上,一份政府发布的新闻通稿中,他们牺牲的事迹,却仅仅在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才被“一笔带过”。而他们是谁,叫什么名字,通稿更只字未提

然而,这篇数百字的通稿中,却详细地记下了那些事后赶到现场处理问题的各级领导的名字。这些领导的职务和头衔,以及他们如何高度重视”…


网民们看到这篇通稿后,几乎被惊呆了:那些牺牲的年轻战士,还不如几个领导的头衔重要?””不如以后让这些领导们进火场救灾吧,消防员在旁边看着好了!

没人性官僚主义冷血傲慢”…这些抨击,在数万人的滚滚骂声,已经算轻的了!


一位湖南省纪委的官员更挖苦说:纯粹从文字的角度看,这篇新闻通稿可简化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数十名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几名消防战士壮烈牺牲


这样的事故通稿,并非个案。此前曾有多次,在发生事故和灾难时,我们在地方政府最先发出的通稿中,未见作为事件主角的死伤者的姓名,也看不到一线抢险救灾者对于灾情事故的分析和反思;看到的总是各种领导的姓名、头衔和职务,以及那千篇一律的高度重视死者家属情绪稳定这种官话、P话。




或许文员这么撰写通稿,初衷是为了体现官员们对事故的重视。但问题是,官员的到场难道不是理所当然,需要放在显著位置强调吗?

图说:这张照片讲的是领导看望受伤的消防官兵,可受伤的战士被摆在照片的一个犄角旮旯里,几乎快看不到了...



这背后的本质问题,其实是某些地方政府的宣传思想与策略,早已脱离了人民,在自说自话中变得僵化!哈尔滨大火事故的这篇招骂的新闻通稿,实际上仅仅是老百姓对某些官样文章不满的冰山一角。


也许有人会说,通稿原无大病,是网民戾气太重。那么,请看,2014年岁尾,习总发布的新年贺词,网民是什么反应。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你的朋友圈里有没有人转发习总的这两句话?

最高领导层多次强调要转变文风。党媒央媒已经行动起来,地方政府部门,是不是也该开始了?!如今都2015年了,怎能让这种“仿佛只写给领导看”的通稿,再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官方宣传中


最后,让我们补上通稿中缺失的内容,一起缅怀5名壮烈牺牲的消防战士:

赵子龙,1996725日出生,201491日由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应征入伍。



傅仁超,19951028日出生,2012121日由辽宁省辽阳市疗阳县应征入伍。


张晓凯,1995524日出生,2012121日由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应征入伍。


杨小伟,199229日出生,2010121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应征入伍。


侯宝森,1994729日出生,2011121由内蒙古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应征入伍。



590后,其中3位是95后。太年轻了!


可爱的小伙子们,可敬的英雄们,走好!


图说:这张动图,是这5位消防员牺牲前最后的画面...(注:他们的位置分别在图中间红色和黄色的广告牌上。动图略大,请耐心等待加载...)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IwMTQwNQ==&mid=202245754&idx=6&sn=f6f4dd121b2e877cb62a35fe639c4826&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key=2f5eb01238e84f7eac979eeca0b12877ee8506ffa1532d22da554504226ca5b55e2d972dd2e93e05adc3c6235fb63193&ascene=2&uin=Mjk2NDAyMjQyMw%3D%3D&devicetype=android-15&version=26000036&pass_ticket=4YovfK6aIdPm9a%2FtnMcDB9GB8tRnMTfWzvyvUD5IAsmmmkreb%2FHGCPi4ceelxQKW

250#
发表于 2015-1-10 13:21: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毕殿龙

这年头有人挤乳沟,有人挤眼泪博出位,而这位所谓的新华社记者@老李头06 是靠挤屎(史)延续自己昨天的辉煌。自己昔日做错道个谦也就罢了,但现在让他搅合的似乎是昔日是有人在逼他造假、学雷锋是耻辱一样。有三个观察点:雷锋该不该学?此老道歉的目的难道是单纯道歉?西点军校学不学跟雷锋应学矛盾吗


@眉中王

一个辟谣帖出现了,一群媒体人暴露了,媒体的反应更是令人匪夷所思。在这个事件中,这些媒体及其媒体人犯了一个集体性错误,就是谁都没有兴趣调查西点军校是否真有此事。新华社退休记者李竹润最无职业道德,无论造谣还是辟谣,他从来没有核对过事实。面对这张西点教室中的雷锋像,却不知媒体作何感想?
  • [url=]k收起[/url]
  • [url=]f查看大圖[/url]
  • [url=]m向左旋转[/url]
  • [url=]n向右旋转[/url]










1月7日00 : 11 來自搜狗高速浏览器



31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