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王春晖就《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专访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报告》认为,《“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和显著成效。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力量。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数字产业化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信息消费规模不断壮大,渗透到衣食住行娱各个领域,消费形式更加丰富多元。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就业形态已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意见》部署了“十四五”时期的九大重点任务。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深化5G商业布局与创新应用,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活力。构建释放数字生产力的创新发展体系。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同时,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升基于数据的国家治理效能,建设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政府、企业、医疗卫生机构数据共享和协同应用,统筹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打造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整体集约建设数字政府,加快形成权威高效的各级政府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国家公共数据资源体系,将更多直接关系到企业群众办事、应用频次高的数据纳入共享范围。发展普惠便捷的数字民生服务,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抚幼、文体、助残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普惠应用,推进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机构资源数字化。建立包容审慎的数字化治理体系。推动互利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
主持人:经济之声《财经态度》:多管齐下推动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民生建设。有请: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成员、浙江大学教授王春晖。
主持人: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力量,您如何评价“十三五”时期数字中国发展取得的成效?
王春晖:“十三五”时期我国数字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可圈可点的太多了,我重点讲四个方面: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已经成为全球的领头羊。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4G网络(双千兆网络):首先,我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由2015年底的52.6%提升到2020年底的96%;其次,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由2015年底的57.4%提升到2020年底的108%,全国行政村、贫困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8%。特别是我国的5G网络建设速度和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已建成5G基站71.8万个,5G终端连接数超过2亿,领先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为我国的数字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基础性、通用性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材料加快发展,基础软件取得一定突破,特别是5G、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2019年以来,我国成为全球最大专利申请来源国,尤其是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
三是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力量。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数字产业化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信息消费规模不断壮大,渗透到衣食住行娱各个领域,消费形式更加丰富多元,尤其是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就业形态已经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四是政务数据共享步伐加快,全国一体化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成,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有效展开,政务信息整合共享工作基本实现“网络通、数据通”的阶段性目标。2020年底,国务院部门40个垂直系统已初步向各级政府部门开放数据共享,开辟数据查询和互认渠道,逐步满足政府服务部门对自然人和企业身份验证、纳税证明、房地产登记、学位证书等约500项数据查询的需求。
主持人:在“十四五”九大重点任务中,首要一点就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目前,我国5G网络建设速度和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在这个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加快5G商业布局与创新应用。
王春晖:我国5G进入商用以来,尽管在“导入期”,已经充分释放了三大功能:基础支撑、创新驱动、融合引领。这三大功能正在推动5G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我国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发力拓展5G创新应用:一是研究出台5G跨行业应用指导政策和融合标准,构筑基于5G的产业融合新生态;二是进一步深化5G与工业、医疗、教育、能源、车联网等垂直行业的融合发展,尤其在拓展网络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业务领域的发展机遇,释放新兴消费潜力;三是重点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我认为,应当率先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主持人:《意见》提出,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目前来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的融合进展到什么程度?接下来的当务之急又是什么?
王春晖: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协同发展,尤其是重点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要围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
首先,要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现代供应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其次,加快培育信息技术产业生态,支持数字技术企业发展壮大,要构建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第三,加快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与农业的融合,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
第四,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特别是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
第五,要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特别是推动数字商务和数字贸易的发展。
主持人:《意见》还提出,建设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民生。这方面要聚焦哪些重点领域?各个环节怎么更好地统筹协调?
王春晖:关键是做好更好地统筹协调。首先,在数字社会建设方面,要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但是要特别关注老年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其次,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第三,在数字民生方面,要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抚幼、就业、文体、助残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持续提升群众在数字民生建设中的获得感,尤其要推进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机构资源数字化,加大开放共享和应用力度。
主持人:在共享与合作的同时,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尤为重要。意见明确,建立和完善数字技术应用审查机制和监管法律体系,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那么《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如何更好地推进落实、推进立法?
王春晖: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目前,关注度最高的两部立法是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立法目标,聚焦数据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确立了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建立了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数据安全审查等基本制度,并明确了相关主体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这是我国首部有关数据安全的专门法律;
目前,正在审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是老百姓关注度最高的一部专门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从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的两次审议稿看,基本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严格限制对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在总则部分提出了处理个人信息处理的两个“最小”原则:一是“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二是”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
我认为,立法只是法律生命的开始,立法的效果必须在执法中充分体现、在执法中经受检验;立法指导并规范执法实践,执法实践反馈立法效果并推动立法的完善,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我们期待这两部法律的实施。
来源:春晖大地
编辑:王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