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张兴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春季09级新闻评论课程作业

[复制链接]
2461#
发表于 2012-6-23 02:50:18 | 只看该作者
【评论40】   
     升级救市政策刻不容缓
温家宝上周末宣布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之后,国务院昨日再次重申这一承诺,同时对结构性减税和加快现有重大项目建设等刺激措施加以强调。通过蛛网博弈推演平台,我们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救市政策或将超预期。(《中国财经网》5月24日报道)

警惕降息误区,预防通货膨胀。中国政府在强有力的投资计划下完成了2008年“保八”任务,但在实体经济真正复苏之前仍旧出现CPI的高增长,不得不说降息这种措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世界其他国家的做法也同样如此,各国竞相释放流动性来救市。但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将这些资金注入实体经济,不是用于社会救助,而是用于弥补金融机构的亏损和金融家们兑现,从而加深了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而且现在日英美等国的几乎于零利率的政策已没  有再灵活发挥的余地,各国政府的措施已经造成了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预期压力已经存在。
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纠正政府救市措施的思路。我们不是在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我们是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不断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顽疾。从短视性上,在这里不得不得提出问题就是:为何全球经济体系会出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严重背离的奇特现象?归根到底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对,通过财政刺激或财政赤字开支来挽救金融危机,是经典的凯恩斯主义政策。2009年上半年中国的信贷增长达到7.37万亿,同比增长速度高达201%世界性的大规模财政扩张和信用扩张,滔滔不绝的货币信用洪水。所以全球通胀预期迅速上升。更危险的是,好些国家财政赤字都是通过货币创造来融资,譬如美国和英国。美国财政部发债,美联储购买,这是经济学教科书最严厉谴责的极端通货膨胀手段,如此都毫无顾忌地派上用场。其后果必定是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暴涨、虚拟经济暴涨。1970年代美国和英国著名的滞胀,通过财政赤字和货币扩张地折腾了最后也是一塌糊涂。摆脱“滞胀”最终依靠的是大幅度减税和放松管制。减税、结构性的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超过4000万个就业机会,让更多人有投资实体经济的机会和参与到真实经济和真实财富的创造。英国撒切尔时代的政策优势异曲同工。再看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抓大放小”的国企改革和“国退民进”的放松管制以及IT行业的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和上海的迅速崛起,开始超过珠三角地区,主要是1997年之后发生的事,民营企业尤其是高科技领域的民营企业迅速壮大,也是1997年之后创造的奇迹。
   市场现在总的来说不能一味的收购企业不良资产。有学者指出最正确有效的政策不是降低利率和提高投资,而是提升普罗大众之真实收入,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税收减免、大力扶持消费信用。各国政府的注资在前期都大幅度的扶持犹如一滩烂泥的各类金融企业,以见面损失或者使银行在坏账的条件下仍然坚持放贷。救助不是绝对的错误,但是我们应该选择更加优良的资产。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政府的监管,更好的激励金融机构强化自身的长期风险管理。合理利用公共资金。


2462#
发表于 2012-6-23 02:51:20 | 只看该作者
【评论40】
        升级救市政策刻不容缓
温家宝上周末宣布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之后,国务院昨日再次重申这一承诺,同时对结构性减税和加快现有重大项目建设等刺激措施加以强调。通过蛛网博弈推演平台,我们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救市政策或将超预期。(《中国财经网》5月24日报道)

警惕降息误区,预防通货膨胀。中国政府在强有力的投资计划下完成了2008年“保八”任务,但在实体经济真正复苏之前仍旧出现CPI的高增长,不得不说降息这种措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世界其他国家的做法也同样如此,各国竞相释放流动性来救市。但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将这些资金注入实体经济,不是用于社会救助,而是用于弥补金融机构的亏损和金融家们兑现,从而加深了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而且现在日英美等国的几乎于零利率的政策已没  有再灵活发挥的余地,各国政府的措施已经造成了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预期压力已经存在。
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纠正政府救市措施的思路。我们不是在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我们是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不断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顽疾。从短视性上,在这里不得不得提出问题就是:为何全球经济体系会出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严重背离的奇特现象?归根到底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对,通过财政刺激或财政赤字开支来挽救金融危机,是经典的凯恩斯主义政策。2009年上半年中国的信贷增长达到7.37万亿,同比增长速度高达201%世界性的大规模财政扩张和信用扩张,滔滔不绝的货币信用洪水。所以全球通胀预期迅速上升。更危险的是,好些国家财政赤字都是通过货币创造来融资,譬如美国和英国。美国财政部发债,美联储购买,这是经济学教科书最严厉谴责的极端通货膨胀手段,如此都毫无顾忌地派上用场。其后果必定是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暴涨、虚拟经济暴涨。1970年代美国和英国著名的滞胀,通过财政赤字和货币扩张地折腾了最后也是一塌糊涂。摆脱“滞胀”最终依靠的是大幅度减税和放松管制。减税、结构性的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超过4000万个就业机会,让更多人有投资实体经济的机会和参与到真实经济和真实财富的创造。英国撒切尔时代的政策优势异曲同工。再看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抓大放小”的国企改革和“国退民进”的放松管制以及IT行业的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和上海的迅速崛起,开始超过珠三角地区,主要是1997年之后发生的事,民营企业尤其是高科技领域的民营企业迅速壮大,也是1997年之后创造的奇迹。
   市场现在总的来说不能一味的收购企业不良资产。有学者指出最正确有效的政策不是降低利率和提高投资,而是提升普罗大众之真实收入,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税收减免、大力扶持消费信用。各国政府的注资在前期都大幅度的扶持犹如一滩烂泥的各类金融企业,以见面损失或者使银行在坏账的条件下仍然坚持放贷。救助不是绝对的错误,但是我们应该选择更加优良的资产。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政府的监管,更好的激励金融机构强化自身的长期风险管理。合理利用公共资金。

2463#
发表于 2012-6-23 02:51:36 | 只看该作者
【评论41】
贪污赈灾款项必须给社会一个交代

日前,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近期与地震灾区罹难孩子家长联系得知,绵竹富新镇镇长熊朝云、副镇长汪懋、经发办主任陶志琼三人因贪污赈灾重建款3亿多元而被捕。
汶川地震后,灾后重建资金的使用和去向一直倍受社会关注。来自绵竹富新镇的传闻,使得这一议题热上加温。针对网上传言,绵竹市纪委副书记朱建军近日向到访当地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确认,熊朝云、汪懋、陶志琼(女)三人是涉嫌贪污村道、沼气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收受关系人贿赂被纪委双规调查,目前已移交绵竹市检察院,司法机关正在对案件进行调查认定,“一旦清楚,会给社会一个交代的”。(《四川证劵网》6月14日报道)
一直很纳闷,人究竟有什么胆子赶去吃抗震救灾的公款?
公款,本来就是公用的一种款项,在抗震救灾这种极度需要社会志愿的时期,扮演了不可泯灭的角色。在这个时候,集社会之力来处理一个问题的能力就可以看得出来,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人力不好贪污,毕竟这种流动的东西,你是不好控制的。钱就不一样,你抽一张,我抽一张,总会看不出来,挪用些款项,用心勾勒点项目投资,编造一些出支项目,其实并不难。
人的内心是很奇怪的,没有人不喜欢不通过努力就可以顺风顺水,赚钱也是一样的。你可以从款项中拿一点,总比要去做苦力或者是踏踏实实费脑力好办得多。拿一次的时候很多贪官一定对自己说过一句话:“仅此一次,下不为例”,这次我们就先用着,以后再补上;决绝一点的就说,大家都在拿,我为何要背道而驰和别人有点差距?这样一来,中了内心侥幸心理的圈套,又加上周围环境的尽情熏陶,要说抵不住诱惑,其实是很能够简单理解的问题。问题是,这样损人利己的不公道行为,到底要怎样才可以给社会一个公正的交代。
大多来自于人们献爱心的公款,我们称之为是爱心钱,自己一分一毫领用的分内的钱,我们称之为是良心钱。爱心也好,良心也罢,都是从人的心上面开一道口。任何一种钱,如果拿到了,肯定都是有悖于真心应该选择的正确出发点,真不知道这位村干部,有什么勇气用自己的良心开刀,伤害众多人的爱心感,这样的干部连人的标准都达不到,不管良心的谴责,其实是社会最大的敌人,突破人心理防线的最好工具。有很多人都很怕这一点,因为这样的人活着还没有束缚的,他不管你有什么要求,有什么规矩,没有良心的约束限制,就等于有了绝对的自由,尽管他们根本就不在乎这一点,因为自己的底线和准则已经完全打开。
贪污赈灾款项还是一种极度该谴责的行为,它比一般的贪污还要有些值得抗议的地方。因为在这个上面,已经上升在了道德这一层,更多的是这是出于对灾区发展和死去的生灵的一种大不敬,值得众人进行声讨谴责。只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更加给力,不要又一次钻了贪官侥幸心理的空子,这样的社会才能够继续发展。
2464#
发表于 2012-6-23 02:53:29 | 只看该作者
【评论42】
拒绝广告植入是传媒人的一种风骨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再度擦亮国产纪录片的品牌效应,也让诞生不到一年半的央视纪录频道赢得赞誉无数。昨日,央视首次单独为一个频道而举办的推介活动——“2012央视纪录频道节目•广告资源推介会”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行。据记者了解,去年底该频道广告资源已经预售出2/3,如今在“舌尖”等作品热播效应的推动下,剩下的1/3广告资源已变得格外抢手,价格自然也已水涨船高,预计销售额将比此前的2/3整体高出10%左右。此外,记者还获悉,《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已处于筹备立项阶段,最快有望于年底开拍。(《新闻晚报》6月2日报道)

受众作为传播模式的中心环节,一档节目的成功与否很多决定于受众是否想看,能不能接收传者所要想表达的信息,并与其进行一些互动和共鸣。这样才能够完善整个传播过程,立足于对受众心理需求的分析,《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琳琅满目的美食展现,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拥有多个物种的地大物博的中国,经过历史演化形成了很多精致的饮食传统文化,加以拍摄雕琢,自然造成了诱人食欲,引人观看,发人热议的效果。就如一些影评所写:美食事关童年记忆和身份认同,是最有效的族群凝合剂。身为中国人,再怎样的‘世界主义’,他还是会有一颗中国胃——一颗见过世面的、被惯坏了的、挑剔的中国胃。”这颗中国胃自然给他迎来了一大片观众,人们的欲求不再局限于知道自己这方怎么吃,也对全中国各地的食物感兴趣;人们不再关注哪些地方有什么,更多是了解一种咨询——这道菜怎么做出来;人们也不只是想和自己的“胃”分享,想把这样的纪录片推广给大家,让大家都了解,让世界知晓,从而迸发出中国人的自豪感。
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这部纪录片无疑可以囊括各个年龄层的受众,舌尖上的热度还没有减退,第二季的浪潮就要来临。《舌尖上的中国》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的原由不用在过多斟酌,之能够说这样一部综合了诸多因素的作品背后的确有很多值得人考究的东西。抓住了公众的心理,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提升了民族的情绪,这一系列都是我们非得思考和抓住的已有优势。但是,它还是处于一个亏损的情况,传媒是一个很奇妙的社会性活动,其中包含了各种利益关系,怎么给受益方宣传,怎么让所有人得到一种应有的效应感想。可喜的是,这部片子背后真有一种很感人的风骨,那就是尽力把片子做得更加公益化,更贴近人的心灵,更于抒发人的感情。
纪录片的公益性质在于传承人一种精神,给人一种感受,教化人一种力量,有幸看到这样的编剧说出这样执着的话,希望这样的立意和决定能够一直得到人们的声援和他们的坚持。

2465#
发表于 2012-6-23 02:55:17 | 只看该作者
【评论43】
寻找学生内心的发动机
   
一直觉得,一名改革者的风度在于:身在不可把捉的教育改革进程中,不要管无情的背弃,不要管苦痛的创伤,不要管其间过程有多繁杂艰难,只要能够维持很多学生的快乐和活泼,能够让人看到“教改”的新希望,也就够了。这一点,李希贵做到了。
北京市十一中的教育改革,校长李希贵用上了一套加减法:将大学式管理注入了课堂;为每个学生制定了属于自己的个人课表;有学生担任“学校领导”,参与翻译接待、校务会议;学生可以选择出国也可以准备高考,总之给你多种选择;老师的传统办公室没了,实行导师制,倒是学生轻松很多,老师工作更忙碌了……(《南方周末》报道)
北京十一中学的“教改”赢得了普遍好评,校长李希贵的加减法更是成为了舆论讨论的焦点。任何改革都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教育改革,其间投入的周全缜密的全局建设性思考、长时间的悉心观察实践、执行起来的人力物力都是可想而知的,其中的每一步都有很多障碍,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李希贵辞官离开一线,到了北京十一学校,开始新的改革试验。“离开一线,很多人认为我的想法太过理想化。但是如果中国有一批学校先试先行,去实践理想,对中国的教育一定会带来巨大的改变”。李希贵这样做法值得赞赏,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实干的先行者,率先创新尝试、真正实施方案。社会很多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规章制度,而是要实践尝试,正如李希贵想寻找的社会需要的“不一样的孩子”。
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细节。十一学校的教学改革,从民主入手,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其实就是从细节下了功夫。让学生来决定怎么做,遇到矛盾一有意见的就进行投票,这其中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回想我们今天的教育,很多都青睐于总体化:总体怎么提高,大多选择怎样就怎样,普遍规定该如何就如何……这样在指挥棒下的教育可以达到了规范化、整齐划一的效果,但中途忽略了很多人的个性和特殊点,学生渐渐地不爱去思考,随大流,丧失了自己选择锻炼的机会,自然主动创造的动机就在内心淡化。在十一中里,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课表,根据兴趣爱好和以后的方向来设定课程,这样会加大学生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和认识,也难怪才中学年级他们就经常预约老师来设定人生目标。再说投票,这远远不是一种形式,而是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这个过程里来,找到周围环境对自己的认同感和属于学生的“归属感”,自然而然,有更多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去设想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他们增强了内心的责任感和个体意识,这是最值得借鉴的一点。
教育,要给学生主动积极性太重要了。很多人投入无尽的课业,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为通过每门考试发愁,为非得完成的作业拼命,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兴趣在哪里、生活是什么?很感激教改过程中有这样一位先行者,能够做出尝试,给传统模式一个改革的冲击。“中西方教育最大的不同是西方的孩子他内心基本上都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发动机。”正如李希贵所言,希望“教改”的步伐能给更多孩子装上自主发动机,驱动内心,让社会听听教改的步伐,清脆响亮。
2466#
发表于 2012-6-23 02:56:50 | 只看该作者
【评论44】
  各国救市措施值得考究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西班牙有越来越多的人到农场偷农作物或农具。于是,数以千计的民兵和警察设立了检查站,捉拿偷蔬果和农具的盗贼。还有一些地区的农民甚至自行组织“团练”晚上执行保安工作。(《星岛新闻》6月20日报道)
面对各国的特色,各国也有自己的特色。美国改写了金融监管的规则,讲对冲基金纳入管辖范围,增强了美联储的监管能力。同时对商业银行进行压力测试,提出了减税和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政策。日本在保增长方面主要依靠财政政策,出台了四个经济刺激计划,其支出主要用于发放家庭补贴、政府担保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以及包括高铁在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欧元区则主要采用减税和增加政府投资。财政政策也是中国政府常用的手段之一。
   
上述共同措施的最大效果在于缓解了流动性不足的问题。随着次级债持有者损失的降低,市场的信心也逐渐恢复,反应最快的是各国的股市,同比增幅都在10%以上,反正中国家更甚,涨幅都在50%以上。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资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各主要国家的经济也从09年第三季度起开始出现正增长,表明衰退的脚步减缓,经济开始炒着复苏迈进。但是在英国情况却例外,尽管英国的股市涨幅最大,但是实体经济的下滑已久非常严重。包括中国在内各个国家的消费者信心也受到了严重打击,CPI指数知道10年上半年仍然持续下滑,但是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在利率政策上目前世界已经出现了分歧。澳大利亚是最早因为担心通货膨胀而加息的国家,此后日本央行也发出警告谈起低利率政策的副作用会加速市场的通货膨胀,中国近期的CPI指数也是大幅上升,但学者普遍猜测的加息政策却迟迟未能出台。
但与此同时,低就业率是每个国家都亟待解决的问题,流动性的缓解并没有带动实体经济本质上的复苏,在各国市场上资金流向虚拟经济的倾向异常明显。在期货交易市场上,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价格急剧攀升,从今年年初以来,原油最高涨113%,铜上涨90%,银上涨59%,玉米上涨45%,全球很多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也迅速回暖,拿中国举例,一线城市房价继续大幅度上涨,并且在国务院颁布各项调整政策和停止发放部分项目贷款的情况下仍然只上不下。跟虚拟经济令人振奋的数据相悖的是世界实体经济的继续停滞,与实体经济相关的非金融企业上市(IPO)、并购业务收入依然负增长,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贷款之收入依然下降、坏账还在上升,信用卡违约率和不良贷款还在继续增大。由此可见以上措施能否真正之久地带领经济复苏还值得我们思考。

2467#
发表于 2012-6-23 02:57:55 | 只看该作者
【评论45】
   根据几点经济政策应对危机至关重要

法国国家统计局6月20日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自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法国以来,已经给该国造成了每年至少1400亿欧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此次公布的数据报告中,法国国家统计局还修改了法国自2009年以来的GDP官方数据报告结果。此前法国国统局发布的数据报告中显示,2009年法国经济增长率为3.1%,而此次修改后的数据结果为2.7%。国统局表示,2009年法国经济衰退状况是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中国经济网》6月21日报道)
警惕降息误区,预防通货膨胀是借据法国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例如中国,中国政府在强有力的投资计划下完成了2008年“保八”任务,但在实体经济真正复苏之前仍旧出现CPI的高增长,不得不说降息这种措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世界其他国家的做法也同样如此,各国竞相释放流动性来救市。但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将这些资金注入实体经济,不是用于社会救助,而是用于弥补金融机构的亏损和金融家们兑现,从而加深了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而且现在日英美等国的几乎于零利率的政策已没有再灵活发挥的余地,各国政府的措施已经造成了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预期压力已经存在。
我认为法国还要合理利用公共资金。不能一味的收购企业不良资产。有学者指出最正确有效的政策不是降低利率和提高投资,而是提升普罗大众之真实收入,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税收减免、大力扶持消费信用。各国政府的注资在前期都大幅度的扶持犹如一滩烂泥的各类金融企业,以见面损失或者使银行在坏账的条件下仍然坚持放贷。救助不是绝对的错误,但是我们应该选择更加优良的资产。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政府的监管,更好的激励金融机构强化自身的长期风险管理。
其实,面对经济危机,全世界都应该注重一个重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纠正政府救市措施的思路。我们不是在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我们是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不断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顽疾。从短视性上,在这里不得不得提出问题就是:为何全球经济体系会出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严重背离的奇特现象?归根到底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对,通过财政刺激或财政赤字开支来挽救金融危机,是经典的凯恩斯主义政策。2009年上半年中国的信贷增长达到7.37万亿,同比增长速度高达201%世界性的大规模财政扩张和信用扩张,滔滔不绝的货币信用洪水。所以全球通胀预期迅速上升。更危险的是,好些国家财政赤字都是通过货币创造来融资,譬如美国和英国。美国财政部发债,美联储购买,这是经济学教科书最严厉谴责的极端通货膨胀手段,如此都毫无顾忌地派上用场。其后果必定是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暴涨、虚拟经济暴涨。1970年代美国和英国著名的滞胀,通过财政赤字和货币扩张地折腾了最后也是一塌糊涂。摆脱“滞胀”最终依靠的是大幅度减税和放松管制。减税、结构性的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超过4000万个就业机会,让更多人有投资实体经济的机会和参与到真实经济和真实财富的创造。英国撒切尔时代的政策优势异曲同工。再看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抓大放小”的国企改革和“国退民进”的放松管制以及IT行业的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和上海的迅速崛起,开始超过珠三角地区,主要是1997年之后发生的事,民营企业尤其是高科技领域的民营企业迅速壮大,也是1997年之后创造的奇迹。


2468#
发表于 2012-6-23 02:59:08 | 只看该作者
【评论46】
    神兽预测,迷信还是信任
作为东道主国家选出的“神兽”,波兰克拉科夫动物园的大象茜塔更受人关注。这只母象“芳龄”33岁,大象茜塔“预言”,波兰队将在揭幕战击败对手希腊队。然而遗憾的是,在波兰对阵希腊的比赛中双方战平。另外一个东道主乌克兰选定的是一只据信“通灵又懂球”的猪。这头猪原本是“无名小辈”,晋升为“神猪”后得名克尔亚克。主办方希望克尔亚克能够与章鱼保罗同样“神奇”,但是这仅仅是主办方的“希望”而已,猪的预测显然是最不可信的。(《中国新闻网》6月14日报道)
神兽在这几年,成为了一个热点的问题,也成了依附在足球赛上的标签。章鱼保罗的出色表现让世界为之惊奇,也正是因为他才形成了世界人对神兽的无比崇敬和迷信。这一回,大象也加入了这个神兽战队中,自然可以引起众多人的关注,这种现象原因非常简单,一是因为人的内心的一种崇敬感,总有觉得既然世界这么奇妙,以前哪个宠物说是什么结果就是什么,看来“神兽”这样预测的结果也增加了人对战果的笃信度。二是很多人抱着好奇的看笑话般的好奇心,坐等这个神兽的预言大相庭径,从此进行嘲笑和讽刺,当然不奇怪的事,很多人也只是想看下结局,这一次的神兽能否可以延续上一次的寓言童话。
偶然和巧合是世界的一种奇妙现象,有很多人都很会利用巧合这个现象。制造了很多神奇的有悬念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此也有把话说下去的意义和悬念。这样一来,充分利用人们猎奇心理的这个动机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利用,制造了天价的神兽,众多的信任,火热的热点等一系列的问题。现在一来倒好,比赛的结果看得不是哪个队的实力,首先要看神兽的预测;人们的关注不是看哪个球员的状态,而是神兽的爪牙怎么运转;球赛的重点不是在于整个比赛的运行而是神兽怎么说。这样的一个现象,有时候想起来会让人觉得哭笑不得。众多人对神兽的崇拜,处于一种大量的好奇,更多的或许还是想让球队从这其中找到安慰,有些球队知道了神兽预测它赢,说不定还充满了过多的自信而懈怠;有些球队知道了预测它输,说不定还要昂扬信心,做出更多的努力。其实,对于神兽的预测,我们还是给予理智的旁观和参考的意向比较好,毕竟,比赛靠的还是实力。
2469#
发表于 2012-6-23 03:00:06 | 只看该作者
【评论47】
      文化开放应不拘泥于“形式”

据台湾媒体报道,性是人类生理需求之一,但错误观念可能让性蒙上阴影。妇女救援基金会公开征求A片志工,希望以开放式讨论,了解民众声音,短短一天内,已有50、60名报名,男女比例各半。(《东南网》 4月12日报道)

     征求A片志工,是一个“新闻”。台湾妇女团体的这一创举,自然在海内外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妇女团体为了彰显自身的开放和文化交融,进行的这一新鲜的措施实行,不仅是让人眼睛一亮,更多的是对他们自己的一种挑战。妇女救援基金会一直以来都标榜着保护妇女,维护女权,而在这同时,色情产品在历史上一直以来都倍受各种争议,尤其是妇女团体,他们认为男性购买这些产品或者是观看淫秽的杂志影片是对女性尊严的亵渎。这一次征求A片志工的措施也是为了彰显他们的性文化开放,告诉所有人不是他们太保守太拘束,而是有自己的见解和形式,但是对于这种形式和志工模式,还是让人感到了一点疑惑,这样所谓的开放究竟是真正的心灵疏导还是只局限于形式。
然而,这一征求意见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大多数还是女性,这样的一个开头就已经给了社会各界一个很大的惊奇,常年来,都认为女性比较保守的观点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转换。台湾算是一个性文化比较开放的地方,对于一些色情产物的传播也不算是特别的禁锢,妇女团体进行的这一挑战,其出发点是值得人赞赏的,因为毕竟色情这个词汇没有错,而性暴力和错误的性观念才是值得反对的,但不知道这样的志工谈心形式究竟得不得得到一定效果体现和真正的意义传达,始终还是有这样一个观点:文化开放应不拘泥于形式。

但妇女团体做出的这种扭转他们的极端形象的东西是很正确的,毕竟要挑战大众眼里给你贴的标签是一件比较难也比较要有勇气的事情,在性文化开放的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注重是不是真的从内心抒发的心情,而不是仅仅是去扭转形象的形式,这个很重要。现在,人们为了突破一些东西做出了一系列的形式突破,有些甚至采用了特别极端的方式,例如要游行就用裸奔,要抗议就砸东西,冲动的时候是很有范儿,但殊不知,这样做的动机和做出来的效果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什么意义,这是每个人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2470#
发表于 2012-6-23 03:00:39 | 只看该作者
【评论48】
   如梦令•状元热
为向高考传语,人均一轮状元,今年有谁来?
雪压失败无路,归去,归去,只有状元享福?

评全民关注高考状元从而冷落失败者的心态问题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