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媒体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31#
发表于 2019-5-27 15:19: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上游新闻帮帮频道上线

来源:上游新闻
编辑:马晓晴

232#
发表于 2019-6-3 19:39: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政务公号关停潮来势汹涌,“政绩口红”雨打风吹去

今天是6月第一个工作日,却有一大波政务公众号永远沉在了订阅号列表的最底端。

5月底,深圳政务新媒体公众号出现集中关停潮,南山消防、福田民生、龙华工信、光明查违办等公众号纷纷发布停更公告,公告内容显示,这些公众号将“停止更新并关闭”。





这次政务新媒体关停潮来势汹涌。据负责龙华区某政务公众号的编辑介绍,龙华区总共有55个公众号,在这波关停潮过后,留下来的仅有6个,另有4个需要变更主体。深圳《晶报》作为政务新媒体运营大头,运营政务新媒体项目一百多个,据晶报内部信息,本轮调整影响晶报政务媒体中心多达50个号。

除了深圳之外,其他省份和地区的政务微信公众号也在近几个月陆续关停注销,与公众号同时注销的还有相关政务APP、政务微博、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上的政务新媒体账号。

这些政务新媒体账号在停更公告里提及关停的原因,均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有关。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于去年12月印发,意见指出:一些政务新媒体还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僵尸”、“睡眠”、“雷人雷语”、“不互动无服务”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并要求各地政府“集中力量做优做强主账号”,“对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务新媒体要清理整合,确属无力维护的要坚决关停”。




在今年的4月份,广东省出台《广东省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广东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梳理本地区、本部门政务新媒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不发声、乱发声、更新慢、“不务正业”、自说自话、回复敷衍了事、功能无法使用、甚至“不当言论、雷人雷语”等问题的要及时整改,运维能力差的要立即关停整合。




前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种新媒体形态的诞生,政务新媒体遍地开花,逐渐成为政府与网民沟通对话的重要通道,使得政务信息由单向输出转变为双向交流互动。然而,近年来,由于政务新媒体盲目地追随新媒体的风向,随着新媒体各种乱象的出现,政务新媒体也逐渐乱象丛生。

大量政务新媒体的诞生加重了政府运营管理的负担,如上所述,单单深圳一个区就开设了50多个公众号,其运营所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难以想象,而大部分政务人员不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内部缺乏专业管理,导致公号内容不符合平台定位,不成熟的审核制度也使得工作效率低下。据了解,有些政务公众号需要三层以上的审核,但在每一层审核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提出建议,以至于在终审的时候要求推倒重写的情况时有发生。

然而耗费这些精力并不能打动人民。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大部分政务公众号却不以做好便民服务为目标,而染上了“盲跟热点”、“追求高阅读量”、“晒成绩”的毛病。举个简单的例子,本次关停潮中大量公号于6月起不再更新,这意味着,6月第一天的儿童节,周六,小编们不用再冥思苦想找契合这个节日的选题,可以好好过个周末。虽然很讽刺,但也很现实。领导们对政务新媒体的方向把握错误,小编也身有负累。

媒通君认识的一些政务公众号小编,都曾抱怨过因为推送阅读量低而被批评或扣工资之事,其朋友圈一打开,有一长列的公众号推文,商务点赞成了小编们朋友圈的最重要功能。而对某些政府部门来说,政务公众号上各项美丽的数据则成为他们凸显“成果”的捷径。

所有这些,都是政府部门自毁公信力的行为,只做些无效的互动,人民不买账,很正常。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政务公众号都有定位和内容上的偏差。据媒通社观察,有部分区级以下的政务新媒体,内容和服务还是做得不错的,从推送评论也看得出其深得民心,但是也因为“县级政府部门及乡镇(街道)原则上不单独开设政务新媒体”和“一个单位原则上在同一平台只开设一个政务新媒体账号”的要求而被关停。像这一类的公众号,关停之后,如何将其良好的便民服务经验,转移到区级保留的政务号上,值得考究。

政务新媒体承担着官方政务信息发布的功能,本次集约整合只是第一步,后面如何利用保留下来的政务号真正做好便民服务,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耐心运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1pBoQ2k42FxJveWavPwWA




编辑:陈茗

233#
发表于 2019-6-7 11:26: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媒体已严重产能过剩,移动客户端“关停潮”也将来临
《报业转型》关注这个事件,是因为,政务微信公众号所出现的问题,与传统媒体转型所遭遇到的,出奇的相似,都是“一哄而上”,然后“一哄而下”。
《新媒体已经严重产能过剩,多地关停政务微信公众号》
《新媒体产能真的已严重过剩,关停成趋势》
《政务新媒体“含政量”极低,多数都该关停》
这些政务微信公众号的关停,所依据的是2018127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而这个意见并不仅仅针对政务微信公众号。
它所指的是政务新媒体,也包括政务移动客户端。
意见是这样阐述的:
一些政务新媒体还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僵尸”、“睡眠”、“雷人雷语”、“不互动无服务”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
特别强调避免重复建设。
政务新媒体提供办事服务应依托本地区、本部门已有的办事系统或服务平台,避免重复建设,防止形成新的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
针对移动客户端的重复建设问题,专门提出:
严格按照集约节约的原则统筹移动客户端等应用系统建设,避免“一哄而上、一事一端、一单位一应用”。集中力量做优做强主账号,构建整体联动、集体发声的政务新媒体矩阵。对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务新媒体要清理整合,确属无力维护的要坚决关停。
这个意见很懂行,还专门针对移动客户端的购买粉丝,购买下载量,强制下载等数据造假的乱象,规定:
严禁购买“粉丝”等数据造假行为,不得强制要求群众下载使用移动客户端或点赞、转发信息等行为。
当然,政务客户端的“关停潮”跟微信公众号不一样,它的关停更容易体现为“沉睡”,那些用户下载量在一个平台上只有一万以下的客户端,长期得不到关注、激励与互动、照顾,最后的结果就是没人管它,任其“沉睡”。《即将“沉睡”的报业新闻客户端》
在华为应用市场上搜索一些政务、新闻类移动客户端,有些下载量真的少得可怜。
掌中庆阳:1万次安装


云上伊川:<1万次安装

幸福新横峰:<1万次安装


上犹县融媒体:<1万次安装


古镇珠山:<1万次安装
南城融媒:<1万次安装
天下广安:<1万次安装
无线巴中:<1万次安装


不再一一列举,只是在这个平台上的规律就是:一般县级的政务客户端的安装次数小于1万,一般市级政务客户端的安装次数2-5万,省级的10-50万。
在同一个华为应用市场平台上,今日头条的安装量是36亿,网易新闻是9亿。人民日报是7379万,澎湃新闻是1783万。
在这样的一个量级的平台上,一些安装次数小于一万次的移动客户端,做不上去,也就逐渐逐渐睡着了。
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同时也规定:对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务新媒体要清理整合,确属无力维护的要坚决关停。建立政务新媒体分级备案制度,开设、变更、关停、注销应向主管单位备案。政务新媒体主办单位发生变化的,应及时注销或变更账号信息,并向社会公告。
不能放在那里不管了事,还必须注销、向社会公告。
编辑:陈茗

234#
发表于 2019-6-9 18:53: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微博走入低谷
2017年,微博曾迎来过自己的高光时刻,股价从44美元一路飙升到140美元,涨了3倍。
如今不到一年半时间,微博市值从300亿美元跌到95亿美元,缩水三分之二。曾经被视为能与微信叫板的微博怎么了?
上一次高光时刻,与微博很早就意识到下沉用户的重要性,以及提早布局直播和短视频有关。2014年,微博便将渠道下沉作为首要任务。赴港上市的路演PPT中,“用户拓展向三四线下沉”被列入未来的三大战略之一。
201611月,微博1.2亿美元投资一下科技,通过后者的一直播和秒拍入局直播及短视频领域。同时,微博频繁对信息流进行改版,在社交关系中加入算法,微博2016Q2的月活达到2.82亿,仅次于微信、QQ等应用。
随之而来的2017年,短视频崛起。头条系的抖音、西瓜、火山,先后入局;腾讯战略投资快手后,一度向快手开放了QQ关系链和天天快报的小视频tab栏。巨头加持之下、同样具有社交属性的抖音和快手很快领跑。2018年,秒拍在短视频市场的渗透率排名从2017年年初的第三名降到第九名,掉出第一梯队。
纵观微博近5年财报,无论净营收还是广告和营销的收入增速都在放缓,除广告外,微博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微博的内部孵化能力不强,投资的外部产品也没让微博在风口占据优势。
创新引擎缺失,一直让微博备受争议。一位微博的内部员工对燃财经(ID:rancaijing)表示,公司的新产品都还停留在2018年,“公司缺少做独立产品的基因。”
“我们对微博正重返中国互联网市场的中心舞台而感到非常自豪。”曹国伟曾在新浪内部年会上感叹。但自信的微博管理层需要面对的难题是——今年是微博成立的第十年,下一个十年,微博将靠什么重返舞台中心?
净营收和用户增速放缓
过度依赖广告
523日,新浪微博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净营收和广告收入虽然仍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首次跌到20%以下。市场给出了最直接的反应,财报发布后的10多天,微博股价跌幅超过19%
20181月,微博市值首次突破300亿美元,一度超过316亿美元。但截至67日收盘,微博如今的总市值只有95亿美元。与历史最高点相比,不到一年半时间,市值蒸发220多亿美元。
多位业内人士对燃财经表示,在中概股整体下跌、互联网广告营收整体放缓的宏观背景下,微博的表现并不算差。但通过对比微博近五年的财报发现,其各项数据的增速均在不同程度的放缓。
微博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广告与活跃用户的增长和用户使用时长密切相关。从数据来看,微博正面临广告收入和月活用户数增长双重放缓的压力。
对比微博近5个季度的净营收数据,在连续4季度上涨之后,2019Q1首次环比减少17%,迎来负增长。同比增速也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从2018Q176%一路下滑至2019Q114%。该指标在2018Q4首次低于30%2019Q1仅为2018Q4的一半。
对历年净营收同比增速进行对比,除2017年以外,其余年份均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微博上市当年,净营收同比增速为77%,上市第二年降到43%2016年进一步降到37%2017年有短暂回升之后,2018年又降到49%
虽然微博和微信都是社会化媒体,但微博更倾向社会化信息网络,更像新闻媒体平台。微博的收入由两大块构成,一是广告和营销收入,二是增值业务收入。
微博2019Q1的广告和营销收入为3.4亿美元,占总营收的85%。对一家严重依赖广告收入的公司,微博近5个季度以来,广告和营销的同比增速一直在下滑,2019Q1的广告和营销收入同比增长仅为13%,为连续5季度最低。
一位社交行业分析师对燃财经表示,月活跃用户规模和使用时长是衡量媒体平台广告价值的重要依据。微博月活增速连续5季度持续下降,截至2019Q1,微博的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速下降至13%,创历史新低。
2017年,互联网行业内容领域的竞争更趋激烈,各大公司都在投入重金争夺用户注意力、抢占用户时间。即便是在营收和广告收入都有明显上涨的2017年,微博的月活用户增速依旧下降到了25%2018年这一指标降到18%,较刚上市的36%已经跌去一半。
微博错过的三件事
2016年被称为“直播的风口之年”,这一年无论是虎牙、斗鱼、熊猫等游戏直播平台,还是花椒、映客等秀场直播都保持着高速增长。
这一年,微博先是与一直播达成战略合作,在其平台上进行的所有直播内容可以同时分享到微博;又以1.2亿美元投资一下科技,通过后者的秒拍进军短视频。微博2016Q3数据显示,直播日均开播26万场次,环比增长124%;日均观看人数538万,环比增长50%
多家投行及分析机构曾预测,视频和直播将成为微博用户增长和盈利的“新引擎”。
然而这两个外部产品重度依赖微博的社交分发,并未带领微博在视频领域突围。在直播领域,最终形成了YY、虎牙、陌陌、斗鱼等几大头部,短视频则被腾讯系的快手和头条系的抖音抢占。
2017年,短视频行业持续发酵,市场规模为55.3亿元,一年后蹿升至467.1亿元,涨幅达到744.7%。同年9月,短视频应用的用户月均使用时长达到765分钟,远远超过了长视频和直播应用。
在这样的市场状态下,201812月,抖音和快手达到了全行业54.2%的用户渗透率,头条系旗下的西瓜视频和火山小视频的用户渗透率也达到了21.9%。同时期,微博移动端在2017年推出的微博故事,却因为独立于微博信息流之外,无法借助微博的社交分发体系实现广泛传播,错失机遇。
20185月初,曹国伟公开提到要“加大短视频投入”,而后低调上线了“微博故事”的独立APP“爱动小视频”,从主题色调、UI设计到技术玩法、内容运营,直接对标“抖音”,结果没有激起水花。王高飞曾解释:“微博在视频市场的优势在于热点和明星视频。但是,微博的视频内容消费和其它专门的短视频平台相比处于劣势。”
Vlog一直被称为短视频下半场的流量解药。去年9月,微博官方开始招募Vlog博主。在微博入局前,B站、猫饼、一闪、小影已经有自己沉淀的Vlog博主。这一举动并没有为微博的用户净增长带来很大帮助,微博2018Q3Q4和今年Q1的月活同比净增分别为7000万、7000万和5400万。
除了直播和短视频,微博也错过了下沉市场。移动用户红利见顶,巨头纷纷将用户增长来源瞄准三四线城市。快手、拼多多、趣头条并称下沉市场三巨头。
微博的下沉意识比较早,早在2014年就意识到三四城市用户的价值,把“用户拓展向三四线下沉”作为未来的三大战略之一,这一策略在2016年初见成效。据《2016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显示,三四线城市用户已经占据微博半壁江山,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的比例为30%
虽然布局的早,但微博并没有成为下沉市场最大的用户增长受益者。根据QuestMobile521日最新发布《下沉市场报告》显示,截至20193月底,移动互联网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规模达6.18亿。抖音、快手、支付宝、拼多多分列下沉市场MAU(月活用户)增量前四,不见微博踪影。
微博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
在微博2019Q1财报电话会议上,王高飞表示,由于2018年采取激进的市场投放策略,随着新用户的进入,用户活跃度的增长不及用户规模的增长,尤其是新用户在微博内社交行为的增长跟老用户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2019年上半年,微博的工作重心是提升这些用户的活跃度和使用频次。
同时,他表示,微博今年将增加长尾客户的投放比例。微博的广告客户主要包含阿里、中小企业广告(SME)和品牌商广告(KA)三类。
20134月,阿里5.86亿美元战略投资新浪微博,8月双方实现了账号互通。在微博2013年提交的招股书中显示,当年1.48亿美元的广告和营销收入中,阿里巴巴贡献了4913.5万美元,占比三分之一。
2013-2015年期间,来自阿里本身的品牌广告以及淘宝商家的广告投放成为微博广告收入的重要支撑。三年间,微博来自阿里的广告收入分别占到了33%40%36%2016年,微博与阿里的协议到期,微博来自阿里的广告收入降到10%以下。
王高飞强调,微博的客户主要集中于比较传统的O2O领域,包括电商O2O,也包括游戏行业的O2O。此前,微博头部预算的客户占了中小企业的一定比例,尾部客户在微博一直鲜有投放。这意味着,微博下一步将围绕微博自身提升商业化的规模和效率,为长尾广告主优先提供新的广告位。
微博近期对产品做了两方面的变化,来增加用户使用频次及广告投放。一是视频社区,继续加码视频领域。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从专业视频平台拉来大量专业视频博主,他们生产的专业类或个性化视频有助于微博在外部市场获取更多视频类用户。
另一个是针对三四线城市用户的信息流,还在测试中。王高飞表示,目前三四线城市用户的信息消费并不是消费明星和热点,更多是消费UGC(用户生产内容)
从根本上说,微博如今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除广告业务外,微博的增值业务主要依靠会员和直播收入。对比微博近5年的财报可以看出,其增值业务收入增长并不稳定。
在增值业务方面,微博曾先后在游戏、金融、支付等方面做过尝试。20146月,微博进行了IPO之后的首次改版,有意通过手游和移动支付打通移动互联网的闭环,并迎合世界杯赛事推出了足球主题的手游产品。
当时,原新浪微博CFO张怿透露,游戏业务的收入约在微博增值服务营收中占比40%。但2018年这一业务早已被直播和会员替代。
微博近3年广告占营收的比例一直维持在87%。这也意味着,微博下一步的发展还要继续依赖广告收入的增长,但广告的不稳定因素很多。
“去年下半年开始,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在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环境的压力下,有一些头部客户的经营预算进入瓶颈期,同比出现下降。同时,由于广告库存供给端的竞争,整体信息流广告的价格下行,这也是导致SMEs(中小型企业)增速低于预期的原因。”王高飞在回应摩根大通分析师时提到,今年一季度整体收入的放缓跟宏观环境和广告库存供给的竞争有关。
2019年是微博成立的第10个年头,微博从当初被看作是Twitter的中国门徒,到如今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但面对已经消失的用户红利及过度娱乐化的属性,微博的下一步到底在哪,目前还没看到明确的答案。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编辑:陈茗

235#
发表于 2019-6-23 14:39: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多媒体信息取证专利


编辑:王豪
236#
发表于 2019-7-14 18:35: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自媒体大溃败
| 罗超(luochaotmt
这段时间,跟自媒体朋友聊了一圈,有科技行业的,也有非科技行业的;有手握数百万粉丝的垂直头部大号,也有面向行业的资深KOL;有比微信公众号还早的专栏作者,有刚从传统媒体转型自媒体不到一年的新秀;有上百人集团军作战的机构化自媒体,也有个体户……
大家都很焦虑,广告大盘在萎缩,媒体形态在剧变,行业规则在改变。
散兵游勇大溃败
一家公关公司负责人对罗超频道表示,“自媒体机构化运营”会是未来的大方向,机构化运营的结果是“专业化分工”:
“未来做内容的人就踏实做内容,做运营的人就专注做运营,做销售的人就专注做销售,如果什么都做就哪个都做不好。”
我问他:“传统媒体记者可以出好内容,为什么不自己做自媒体?”
他的解释是:
“自媒体风口过了,很多人对自己做没信心,很多传统媒体人只想做好内容,商务很麻烦,不一定他们擅长。只要费用给得合适,他们就愿意进入机构化自媒体。”
现在,也有一些传统媒体人离开传统媒体后,与专业自媒体经纪人合作,前者负责内容生产,后者负责账号包装、平台运营和商业变现,或许会成为一种社会化协作的媒体新模式。
不论何种形式,受过专业新闻训练的专业媒体人的优势正在体现出来。罗超频道观察发现,2019年脱颖而出的自媒体,几乎都是由优秀的传统媒体人操刀,他们对内容选题、传播规律、读者经营和内容生产有更深刻的理解,手里有着更多的高端采访资源,能够沉下去做一些真正深度内容,比如调查报道、人物专访和深度复盘,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机构化还是个体化?
自媒体“瑞莱观点”创始人李东楼直接指出:
“自媒体的发展方向走向了专业化和垂直化生产,回归了传统媒体的老路,自媒体或者所个人媒体其实正在消亡。现在流行的自媒体故事会写法,不再输出个人观点,而是基于资料整理改写,本质还是杂志时代的老套路。”
个体自媒体有独特优势,观点更加个人化,账号更具人格属性,选题和写法更灵活,对品牌来说具有一定的“背书”或“站台”价值。不过,要做到持续优质内容输出,最好的出路是团队化作战,就像咪蒙,虽然看似有人格化属性,却是一个庞大的团队帮助其做内容选题、内容制作和标题策划。
行业不乏“三表龙门阵”这样的一直持续稳定输出优质内容的个体化自媒体,但已是凤毛麟角,而且前提往往是不彻底商业化。
机构化自媒体的短板同样很明显:机构化运作意味着更高的经营成本,特别是人力成本,与此同时会面临同质化的问题,比如机构化的财经自媒体,每一家内容都很不错,但却没什么不同,你很难说出不同财经自媒体的差异,这意味着,机构自媒体需要很强的销售能力才能变现。
我们公司的雷科技虽然有68万微信粉丝(算上“小雷搞机”等账号矩阵有百万微信粉丝,在全平台则拥有500万粉丝),营收却不及许多个人自媒体,商业化能力薄弱,团队成本还摆在那里。
机构化自媒体是大方向,机构化才能可持续发展,才有望成为一个产业,但机构化不一定就会做得更好,机构化和个体化各有优势,自媒体的“自”本质就是个体化,虽然散兵游勇的自媒体正在被机构化的正规军冲击,但在可见的未来,应该不会消亡。
平台补贴成泡影
曾经靠写写文章,养活自己很容易,平台分成、奖金补贴和知识付费……今天却越来越难。
一个自媒体朋友曾靠着做大量的流量稿(有流量没深度的内容),每个月在内容平台获得34万月收入,多的时候超过5万,内容平台高额补贴催生了一个庞大“做号者”群体,前两年很多传统媒体人敢于投身自媒体大军一定程度是因为有这样的收入保底。然而今年,这样的玩法走不下去了,这位自媒体朋友对罗超频道表示:“之前一个月还能做个3万左右,现在就算天天写,各种渠道加起来也就几千元。”
平台的补贴、奖金变少甚至没有了,分成比例都在下滑。对于平台来说,内容供给已经过剩,平台不再需要通过大量内容激励补贴来获取更多内容,平台更需要独家优质内容,百家号一名运营小伙伴对罗超频道表示:6月是百+奖金最后一期,未来百+奖金没有了,我们会更多支持签约作者。”百家号签约作者需要每个月保证一定的独家内容提供。
在百家号前,UC大鱼奖金、企鹅芒种计划,诸多补贴都出现大幅下滑,本质上,这跟滴滴减少司机补贴没什么不同。
朋友圈晒平台奖金的自媒体看不到了,靠平台分钱而活,不再现实。
自媒体大溃败
短视频冲击波
快手2019年营收目标300亿,抖音日活3.2亿上半年营收200亿,短视频正在冲击一切传统媒体形态,门户、搜索、长视频、信息流…自媒体同样未能幸免。
一个手握数百万粉丝的某垂直领域头部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对罗超频道表示:下滑比预想的来得晚,6月有了明显感受,因为客户投放在往短视频方面去了。
短视频带货能力强,效果更容易评估。更重要的是,短视频大盘流量在增长,成为注意力富矿,供给相对廉价的流量,因此成为很多广告主的心头好。
而这一点,又正好迎合了2019年“品效合一”的趋势。
品牌更重视效果
2019年,市场环境不好,增长好的企业要存粮过冬,增长不好的更要砍预算稳业绩,最先被砍的就是“看不到效果”的市场预算,特别是品牌预算,企业广告投放越来越追求“品效合一”。
一名头部金融自媒体内部人士对罗超频道表示:
KOL做品牌文案,对于企业品牌起到一定的解释和美化作用,但流量和变现价值并不高。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企业其实更需要的是流量变现,是切实的利益需求。这一点制约着现在科技圈KOL的发展。读者对这些偏硬的内容消化能力比较弱,感兴趣的人群比较有限,网红比KOL赚得多 就是可以直接转化为购买力。”
多家科技企业内部人士向罗超频道透露,公司市场预算被砍了一大截,更多向效果类广告倾斜,一家知名科技企业的公关表示,今年公关要配合市场做效果,要下沉到业务,不过,“这很难搞,公关和市场的投放需求是截然不同的,市场可以品效合一,但很多公关工作是看不到直接效果的,公关很多时候是锦上添花或者雪中送炭”。
品效合一是个坑
企业对“品效合一”的追求,最直接的结果是强化对自媒体数据的考核,自媒体要花很多精力“维护数据”,甚至比内容本身花的时间还要多,而这种“数据维护”不是通过正常的互推、活动等运营方式达成,而是走捷径,于是行业出现了一些深度行业向文章却有几万甚至10+阅读的夸张现象,理论上来说,这不是不可能,但要篇篇做到却不容易。
一个自媒体对罗超频道表示,现在一些自媒体不只是要把阅读数据“做好”,甚至还要花很多精力去编写上百条评论再找“供应商”贴到文章下面去,接着再到微信群发红包刷屏,营造出一种刷屏的“虚假繁荣”,“没办法,现在广告主重视效果,虽然企业心知肚明,但老板满意很重要”。
我问:“你怎么知道别人的数据和评论就是假的呢?”
对方回答:
“现在很多第三方平台都有观察追踪,可以鉴定。评论你看很多自媒体评论风格都很一样,比如上百条评论都没有标点结尾,整齐划一,你觉得会是真的吗?”
今天,自媒体PK的不再是内容本身。以科技行业自媒体为例,曾经KOL的文章被发布到顶级垂直平台被视作是影响力的表现,事实上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需要足够优质的内容,然而今天,一些广告主不再关注这些。
没有10+,都是白扯。
自媒体做“数据维护”已是行业潜规则,但往年可能还是“油加水”,现在则变为“水加油”,这加速了“劣币效应”。自媒体的内容、影响力、粉丝经营变得越来越不那么重要了。当一些苦心经营几年积攒百万粉丝的自媒体们,发现各项数据一夜之间,被一些成立不到一个月的自媒体超过时,心态是很复杂的,一位自媒体对罗超频道失望地表示:“世风日下,都是从微信开放阅读量开始的。”不过,就算微信不开放阅读量,也有大量第三方平台会给出数据作为参考指标,远不如微信官方的准确。
真真假假的“创新”
从公众号诞生算起,自媒体已有六年历史,但企业市场传播都需要创新,亮点和变化,一名资深自媒体经纪人对罗超频道表示:现在自媒体玩法升级,企业重视自媒体,但希望看到内容创新,“更有特色,深度的,垂直的,个性的内容”,同时对社群、对短视频提出更多的要求。
伴随着自媒体出现了很多创新玩法,比如内容形式的创新,比如精准社群的兴起,比如朋友圈精准传播,比如问答平台变得重要,再比如发布会直播也一度很火……很多创新都值得肯定,不过我们现在看到一些所谓创新,也是真真假假,甚至有些舍本逐末。
一名企业公关对罗超频道表示:
“我们希望做一些亮点内容,一个自媒体只要内容形式有创新,我们就会考虑投放,至于数据真假并不是我们优先考量的。”
另一名不愿具名的企业公关对罗超频道表示,现在有很多自媒体都做社群并称社群可以带货,“但一个微信群最多500人,就算一个自媒体有10个粉丝群,也才5000人,真正做市场的人是看不上这点用户量的,找自媒体还不如找微商。”他同时表示:“不过我们会考虑做一些尝试,市场传播需要有亮点。我们做了很多社群冠名,就是看重社群的精准传播能力,而且钱真的不多。”
自媒体确实非常需要内容创新、运营创新、玩法创新以及商业化创新,但现在很多“创新”,却用错了地方。这样下去,自媒体行业会走向“消亡”,就不是危言耸听。
机构化自媒体的强势入局,个体化自媒体的存量庞大,平台补贴的日益萎缩,行业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一些自媒体开始通过各种方式“主动销售”,还有一些自媒体则回到企业将自媒体当副业,甚至还有自媒体干起了微商、做起了友邦。
自媒体风口,真的是过了。
来源:钛媒体
编辑:晓晴

237#
发表于 2019-7-20 00:10: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澎湃新闻:建成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媒体内容供应商和传播平台
“我们希望努力成为全媒体生态的引领者。”
今日,在“2019外滩新媒体峰会暨lets澎湃生态大会”上,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刘永钢说,加速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媒体内容供应商和传播平台,这是澎湃新闻融合纵深发展的下一步目标。
如何将澎湃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媒体内容供应商和传播平台?
《传媒茶话会》在大会现场发回报道。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媒体内容供应商和传播平台首先体现在主流化。
“澎湃要建设成为坚持主流价值、专注专业严谨、包容开放的互联网新型主流媒体。”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刘永钢透露,三年来,澎湃新闻在全国两会上获得23次提问机会,2次向总理提问,3次外长提问,首家入驻国防部、外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的新媒体。“虽然在数量和规模上,主流媒体不能与自媒体相提并论,但是在价值观的引导力和议程设置上是无可替代的。”
其次,还体现在内容、技术和运营的生态化上。
“优质原创内容是澎湃新闻的好内容,专业开放内容也是澎湃新闻的好内容,交互社区内容也是澎湃新闻的好内容。”刘永钢表示,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媒体内容供应商和传播平台,首先就要实现内容的生态化,摆脱原创只依靠澎湃新闻记者、编辑原创作品的依赖。
为此,澎湃启动“源头活水计划”,整合政务号、媒体号、湃号等,将其统一升级为“澎湃号”。而资料显示,目前入驻澎湃新闻政务号已接近1.5+,上百家媒体客户端等也已入驻。政务号和媒体号的入驻将为“澎湃号”带来丰富的源头活水。
“‘澎湃号’立志成为中国官方原创媒体在优质内容上的第一分发渠道。”刘永钢透露,“澎湃”不以数量和流量作为首要考量,而是实行邀请制,强调专业创作,目标是形成一个专业的、优质的、海量的内容池,从而从源头上提升互联网内容质量,增加优质内容的供给。
除了在专业开放内容上发力建设“澎湃号”,澎湃还积极在交互社区内容上发力,建设“澎友圈”。
“所有的用户在交互、阅读、评论当中产生好的内容也是优质的内容。”为此,澎湃将原有的“问吧”进行升级,形成“澎友圈”,将其打造为一个集评论分享、关注“澎友”、热点追踪等社区功能为一体的高质量用户互动社区。
“媒体内容的竞争已再次回归到对对优质、权威内容的追求。为全网提供权威、专业、靠谱、丰富的海量内容是主流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
刘永钢表示,这是澎湃坚持内容生态化的初衷。  
与此同时,澎湃启动的“无所不在计划”就是进行技术上的生态化。从技术的跟随者、应用者到技术的开发者、集成者,这是核心。
换句话说,就是让澎湃新闻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应用了之后,有效适配各种智能终端,能够形成生态化的主流媒体场域。
例如,澎湃目前正在建设首档由虚拟主播担当主持的日播新闻栏目,也正在建设属于澎湃自己的5G新媒体应用实验室,正在建立人工+智能+制度的内容管理生态体系。
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媒体内容供应商和传播平台,还需要实现平台化。
平台化体现在全媒体内容生产平台、全媒体产品创新平台和全媒体服务运营平台三个方面。
全媒体内容生产平台需要媒体拥有专业的全媒体生产、分发能力。目前,澎湃新闻、澎湃视频官方微博以及矩阵式微信平台拥有“澎湃新闻”“澎湃视频”“有戏”等30多个微信公众号。其影响力、公信力均居于业界前列,且拥有高关注度。
截至20197月,“澎湃新闻”微信:192W+,“澎湃新闻”微博:1719W+,“澎湃视频”微博:585W+
平台化还体现在建设全媒体产品创新平台。这个平台是内容聚合新形式,有价值观的新算法,有先进的内容管控审核体系。
此外,平台化还体现在是一个全媒体服务运营平台。“运营上的生态化就是摆脱对单一孤立的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刘永钢表示,运营的生态化要体现在品牌广告、创新服务收入、版权输出等经营方式的多元化。
在全球化上,澎湃新闻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今日的战略发布环节上,澎湃新闻发布了英文产品Sixth Tone App,这将助力澎湃新闻的全球化发展。据了解,目前,澎湃新闻客户端海外直接用户达500万。
刘永钢表示:“一个全媒体生态体系正在形成,未来澎湃将努力成为全媒体生态的引领者,加速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媒体内容供应商和传播平台。”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tHF1TLgBF--15s6px0QiA
编辑:陈茗

238#
发表于 2019-8-9 23:39: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脸书”称愿出数百万美元 取得新闻媒体内容授权

“中央社”报道,美国“脸书”公司近日向新闻出版业者提议,愿出数百万美元取得授权,将他们生产的内容刊登于“脸书”可能在2019年稍晚时推出的新闻栏目中。“脸书”多年来一直因为垄断在线广告,导致新闻业陷入经营困境而遭抨击。
报道称,“脸书”的代表告知新闻业高层主管,他们愿意每年支付300万美元,以获得转载新闻故事、重磅报导和其他素材的权利。“脸书”证实,将在2019年秋季推出“新闻标签”的服务。“脸书”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日前也提及会新增一个新闻栏目。
知情人士透露,“脸书”新闻栏目的主要新闻供货商,包括迪斯尼公司旗下的美国广播公司(ABC)、《华尔街日报》母公司道琼斯、《华盛顿邮报》和彭博信息。据报道,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置评。
消息人士还表示,“脸书”与新闻媒体之间的授权协议预计以三年为期。目前还不知道,是否有任何新闻媒体已正式同意授权“脸书”。
据报道,许多新闻业者一直指责“脸书”和谷歌,免费使用他们的内容,导致以前流向报纸的广告收益流向这些平台,新闻业的生存因此变得艰难。美国国会2019年提出一项两党共同支持的法案,允许新闻出版商联合起来就收入分配问题和大型科技平台“讨价还价”。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晓晴

239#
发表于 2019-8-9 23:59: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媒体蓝皮书连续六年获得一等奖
来源:新媒体蓝皮书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8XuLVca-RiaOrOV8J8dw
8月9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的2019年全国皮书年会上,《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9(2018)》再次荣获“优秀皮书奖”一等奖,这是该报告自2013版以来连续六年获此殊荣。同时,《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主编唐绪军获颁“皮书年会20年致敬人物”称号。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9(2018)》获第十届“优秀皮书奖”一等奖
“优秀皮书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皮书评审委员会通过“内容质量得分”、“社会影响力得分”等指标体系综合得分评审的结果。《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9(2018)》以99.3的综合得分位列近500本皮书综合排名第2名,文化传媒类第1名,获得第十届“优秀皮书奖”一等奖。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9(2018)》以99.3的综合得分位列近500本皮书综合排名第2名,文化传媒类第1名《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研究员受邀参加皮书年会并代表本书领奖。
黄楚新研究员(左起第三)上台领取“优秀皮书奖”一等奖本次年会同时举办了皮书年会20周年庆典,公布了“皮书年会20年致敬人物(机构)”评选结果,《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研究员入选了“皮书年会20年致敬人物”。
唐绪军研究员(右起第四)出席“皮书年会20年致敬仪式”,在8月8日下午召开的皮书研究院理事会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传播研究所受聘为皮书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唐绪军出任皮书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
上图为“皮书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及“皮书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聘书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研究员领衔,全国数十位新媒体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参与撰写完成,是一本关注、研究新媒体发展新变化、新问题、新难点和新热点的年度报告。《新媒体蓝皮书》通过翔实权威的数据支持,独特新颖的理论视角,条分缕析的观点提炼,全面解读中国和世界新媒体的年度前沿发展状况。在把握新媒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展望其发展趋势,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新媒体发展的决策参考,同时也为广大网民了解新媒体的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
《新媒体蓝皮书》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各媒体、社会各界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认真遴选选题,优选权威作者,确保每篇报告选题新、质量高,已成为全国网信部门、科研教育机构、高校考研升学的重要参考书籍。
《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0(2019)》
今天召开的第二十次全国皮书年会(2019)主题为“皮书与学术共同体建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皮书作者及有关人员5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来源:新媒体蓝皮书

编辑:晓晴

240#
发表于 2019-9-11 23:56: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我们视频上线3年,编辑部首次曝光丨视频


观看视频点此链接:https://v.qq.com/x/page/c0925xfcirk.html
911日,我们视频上线三周年。
三年时间,我们能做些什么?
这三年,我们用106小时直播保定男童坠井、记录800克小清媱从转院抢救到平安出院、重走了埃航坠机路线……
更多的答案写在未来的三年里,新闻视频看我们。


编辑:王豪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