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231#
 楼主| 发表于 2014-7-8 12:22: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微博写作的技巧
2014-07-08 李希光 [url=]新闻与写作[/url]



微博,即微型网络日记(MicroBlog)或微博的简称,以140字发布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的微博是美国twitter(推特)2009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微博的写作原理跟传统媒体的新闻写作是相同的,写作目标也是一致的:报道人们不知道、但需要知道并想要知道的人物、故事、思想、观点。

一、策划自己的微博
首先你要用真名实姓注册微博。一方面,这可以让网民对你传播的内容更有信心,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自我约束。实际上,如果你搜索一下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微博,基本上都是用真名实姓注册的。
你写的微博要有一个清晰的主题。如果你的微博昨天是一条新闻性文字,今天却是写你在哪家商店买时装,这样的大杂烩很难让读者产生正确的预期,更难让不认识你的人对你产生兴趣。除非是耳熟能详的名人、明星,网民很少会对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琐事产生太大兴趣,除非它有什么独特的新闻价值。只有当你的影响力渐渐扩大,有一定声誉后,适当加入个人生活琐事才有可能让人们对你更感兴趣或更了解。在网络上,你只有先让人关心你要说的话,才能让人关心你这个人。
最重要的是,你在写微博时,原创内容尽可能地多。这些原创作品是区分你和其他人的指纹,是你微博个性的源泉。如果大多是转载内容,那么网民不一定非要来你的博客看。应该给你的粉丝一个充分的理由来参观你的博客,跟踪你的微博。
了解你自己。你在开始写微博前,首先要考问一下自己: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个性是什么?我的优点/优势是什么?我的缺点/劣势是什么?在微博世界里具有影响力的人大致分为三类:1.专家型。他们的影响力来自于本人的身份、地位或专业知识。2.社交型。这些人最初都是普通人,但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宣传自己,具有一定的个人魅力,并且最重要的是,很善于在网络上和人们打交道。 3.质量型。这些人最初也都是普通人,他们的影响力来自于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和其他网友分享信息的质量。他们建立个人口碑主要依靠他们和人们分享的内容,而不是个人魅力。
你是哪一种人?结合你个人的特质,为你的微博选择一个合适的定位。
了解你的读者和粉丝。谁是你的读者?谁是你的粉丝?他们喜欢什么?关注什么?明确这一点,可以让你的微博传播更为有的放矢,也更可能被阅读。你的微博应能调动粉丝读下去的热情。粉丝在阅读一条微博时,总会有一定的预期,这些预期包括:这条微博将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这条微博更新了读者的知识;这条微博阐述一个具有争议的事件;这条微博对读者有实用价值;这条微博提供给读者没有想到的思路,等等。
微博5要素:Who:谁是你的读者、粉丝?What:你的微博向你的读者传播的核心信息是什么?When:你何时发布你的微博最有效?How:采用怎样的写作形式最能影响读者?Where:你在哪个平台上发布你的微博效果最好?
体现个性。发表一条原创的微博就是一次孔雀开屏,是你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在不断的写作中,你应该能找到一个自己独有的微博写作风格。这种写作风格并不需要有多标新立异,即使朴实也是一种风格。独特的写作风格是作者的指纹和签名,是网民认识你、了解你、认出你的镜子。独特的风格彰显的是与众不同的个性,而个性是吸引读者的磁铁。
讲一个好故事。任何一条微博新闻都是一个故事,任何一个生活经历也都是故事,都可以写作一条微博。人们通过故事,而不是抽象思维,认识和理解世界。因此,只要可能,每一条微博中都应安插一个小故事。这会让你的微博可读性更强。
维护质量和声誉。不断努力,确保每篇文章、每段文字都是精品。自觉维护粉丝社团。不间断地发布微博,每天至少新添一条微博可以保证读者不流失。

二、微博写作的技巧
微博是一种微笔记、微日记、微旅行记。微博的写作动力是好奇心驱动的,微博可以用来写读书笔记、旅行笔记和记录思想点滴。用微博体写的新闻同样要具备五个W(谁、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微博在写作上必须具备故事、人物、画面、引语、背景、解释等要素。好微博的评判标准应考量其故事性、知识性、可读性和思想性。
140个字,能写出满足上述要求的微博吗?能写出一个好故事吗?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大部分人利用微博记录和分享生活中的点滴经历和感受,但微博也能够言简意赅地把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快速地传播开来。
微博除了记录日常生活工作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人物之外,还可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互联网上看到的新闻中寻找。一旦读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人物,就认真思考,找一个新的角度,改写后,再用微博传播出去。此外,生活中任何一个信息来源,都可能成为微博写作的源泉,如一封电子邮件、一份调查报告、一篇学术论文、一本书、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等等。
但是,微博并非只是简单地转载、复述媒体已经报道的内容。微博不只是供人们生活中的娱乐和消遣,微博还应引起人们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深入思考。
无论是什么渠道的新闻线索,在选取微博内容时有以下的标准:
1.一个意外的事实:纽约时报今天报道:极端的伊斯兰主义者已经成为埃及革命后最有实力的政治力量。曾被穆巴拉克禁止的极端主义组织穆斯林兄弟会目前正成为国家的主流。两个月前,那些最积极的广场抗议者和大学生活动分子已经被边缘化。(李希光微博,2011325日)
2.一个具有戏剧性的事件:美国司法部向Twitter发传票,对其进行调查。Twitter被指控为维基解密泄密者开博。美司法部将调查与维基解密所有相关人在Twitter上发的微博。目前被调查的“罪犯”包括冰岛议员Jónsdóttir、学者AppelbaumGonggrijp、维基泄密创建者阿桑奇。美司法部调查还将收集这些人的全部粉丝的个人信息。(李希光微博,2011111日)
让微博吸引人的另一种方法是增强内容的故事性。微博虽然有字数限制,但仍然可以成为故事的载体。一段故事比一段观点更能打动读者,而故事的高潮往往就是最后一句话。增强微博故事性的一个技巧是使用对话。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护士走进病房扔给我一个尼龙兜,里面装5袋汤药和一袋豆腐干状的东西。我问:“这是啥?”护士摇头说“不知道。”我拎药走进医生办公室问:“是治啥病的?”医生盯着汤药看了半天说:“治你妈病的吧?”“这又是啥东西?”我指着豆腐干状物问。大夫瞪着眼看了半天说:“好像是黄芪吧?”(李希光微博,201116日)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让微博更有魅力的技巧是添加你亲历的具感染力和展示力的细节。
总之,微博写作适合以下两类内容:1.传播者亲眼看到、亲身经历的事件(最好有照片、视频、音频为证)。2.对传统媒体已经报道的事件通过新闻分析和加新闻背景或新闻语境重新包装。

三、微博写作的道德操守
传统媒体上发布信息的记者编辑受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的限制和要求。那么,发表微博是不是不用受这种操守和专业品质的约束?一个好的微博作者不应该利用微博对自己商业上、事业上、政治上、学业上的竞争对手,进行人格谋杀,使用下流或不礼貌的语言。
在微博这样的一个虚拟的世界里,如果微博作者坚守传统新闻写作的职业操守,将会给自己带来公信度。为了这样一个公信力,应该尽量明确每条微博新闻的信息来源、信息提供者的身份等。
微博作者可以报道别人的观点和言论,但是,要说明发表这种言论人的身份和动机。如果是匿名引用别人观点,读者就会相信这是记者本人的观点。如果处理不好匿名信源、网络虚假信息、人身攻击、侵犯个人隐私、语言不文明、写作不专业、不公正、观点平庸,以及形式上过分追求商业化(转发量)等问题,公众就会对你的微博越来越不信任。
在传播一件有争议的事件的微博写作中,要让人们通过你的微博听到各方声音。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要平衡地采访和报道争议双方的意见。
在转发别人的微博时,不要有偏见性的选择。例如,转发的文章是否反映了各方观点?被你转发的微博作者有无公信度问题。
微博写作的准确性:引用别人的话、报道的新闻事实要有背景、语境。不要断章取义、不要避重就轻。
由于微博的普及和深入,亿万微博用户在获取信息方面,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获取自由和方便。越来越多的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如学校、理财、健康、医疗、家庭、购物、生活方式、爱好等等都会瞬间暴露于天下。微博作者是否应有责任保护别人的隐私?微博作者有没有权力使用和公开私人的信息:家庭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电子邮件等等?
在微博空间这样一个公开、匿名和复杂的系统内,作为一名追求高质量微博的作者,应该严格遵守这样几条写作操守,这是树立长期威信的基本前提。其中最主要的写作操守包括:(1)尊重他人的隐私;(2)尊重他人的版权,如有转载,应注明出处;(3)不人身攻击、不与他人对骂;(4)不写无关的个人生活琐事;(5)不孤芳自赏。

四、微博的生存法则
微博把每一名使用者变成了记者、意见表达者、新闻发布者和事件目击者。如果你的微博粉丝数量有2000人,那么你就是在经营一本杂志;如果你的粉丝数量超过1万人,那就相当于一份地方报纸的影响力;如果你的粉丝数量有5万人,你就是一份大城市报纸的主编。
虽然微博已成为中国媒体景观中最显著的特征,但它有时会过分简单化、过分地表达个人的偏见。大多数微博使用者支持那些能证实他们偏见的新闻和意见,而不在乎信息到底是否真实。
学习微博写作应该有一个微博写作的模板。这个模板要尽量发布清晰明了、有实质性内容的新闻和意见,不使用术语,避免过分简单化和过度刺激,最重要的是避免偏见。
微博上的新闻应是全面、公正、客观、透明和准确的报道。要做到准确,微博应尽可能地注明信息的来源和出处;要做到公正,微博必须公平、无偏见地报道各种主要的意见看法;要做到透明,微博使用者必须使用真实姓名并公布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向粉丝们证明自己的诚信。目前,关于微博使用还没有手册指南和行为规范。但从未来发展看,博主的声誉最终将受到微博内容的准确性、清晰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微博上的市民记者必须清楚地分辨事实和谣言,区分已证实的信息和推测。许多微博使用者无视确凿的事实,只为满足个人喜好而将推测当成事实。
早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新闻写作的美国教授葛闻达(Ted Gup1999夏天发表了一篇文章《谁是新闻记者?》。他在文中引用一个美国老记者的话写道:新闻学是一门一个人在4天就可以掌握的学问,而且一旦这个人发现另一份更好的工作时,他就会立即放弃记者的职业。这个老记者嘲弄新闻界的自负,特别是嘲弄那些给新闻学这门务实的学问注入了一些莫名其妙理论的人。他同时嘲弄有人把记者看成是一个专业。他认为,律师、医师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专业人员,而记者是不能被看成专业人员的。今天,随着微博的出现,好像更证明了这个美国老记者的话是一句真理。任何在微博上发布信息或发表意见的人,都可以向世界声称他是一名记者。随着微博带来的新闻传播革命,每一个微博作者突然发现自己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名记者。
但是,微博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每个微博作者都可以被称为记者,就好像在卡拉OK歌厅里拿着话筒唱歌的人不一定就是一名歌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EwODQ2Nw==&mid=200386420&idx=1&sn=c1403bb833046bc866ffcff39a9ef783#rd




232#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0:23: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青报副总编辑杜涌涛:写好人物报道的十四点提示
2014-07-09 仟言万语 新媒体观察

摘要: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又有很多怀抱新闻理想的童鞋们即将踏入新闻行业,一直以来非常感谢朋友们对新媒体观察网的鼓励与支持,这让我倍感身上之重任。今天想和朋友们分享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冰点周刊》原主编杜涌涛的《写好人物报道的十四点提示》,希望对即将踏入职场的媒体童鞋们有所启示。


人物报道是中青报的长项。从五十年代到一直到八十年代,每个时代的重大典型都能看到中青报的身影。中青报确实出现了不少人物报道的高手。从最高的王石、李海燕、马役军等等,都是中青报在人物报道方面非常有建树的老记者。


但不可否认,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我们的人物报道始终沿用的是一种典型人物的报道模式。八十年代末我写过一组人物报道,四篇,写完后在报社上下确实引起很好的反响。这组报道写完后,我写过一篇这方面的总结性的东西,当时题目叫“写人还是塑造”。


我第一次提出人物报道的非典型性,想从对人物的典型报道转到非典型报道。我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这个观点,想尽量让人物报道回到人的本身,不再重复教育功能、教化功能和政治功能。


这组报道我个人今天回过头来看,对中青报的人物写作的走向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一定的作用的。今天我讲人物报道就是讲“非典型人物报道”,不适合典型人物报道。


一是写人物就是写个性。


这还是针对典型人物而言。怎么让人物回到人物本身,不再承载人物本身以外的东西。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我认为之所以写这个人,往往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某种个性吸引我们,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或者这个人做出某种非同寻常的事也罢,都和这个人的个性有关。一个人一生做很多事情,而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的事并不是很多,记者在采访中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事情我们采访到了,哪些事情能进入我们文中,大有讲究。


我认为一个人在重大关口所做出的选择最能体现这个人的个性。就拿一些创业英雄来说,之所以做成功,恰恰是这个人的个性决定的,是他和别人不一样的个性在起作用。


我们现在写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把他的业绩写出来,采访到很多故事,但找不到这些故事和这个人的个性有何关联。我们不是在表现个性,而是罗列事迹。


二是写人物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


这和第一个问题还是有关联的。每人的性格都很复杂,有矛盾。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朴素的底色。在有限的篇幅里,要能抓住这个人的底色展开。


比如冰点周刊,有三千五到四千字的人物,但大部分是一千五到两千字的篇幅。我们能否设想一下,在这样的篇幅里概括一个人的个性。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尝试。


像张建伟写的,一个四十六岁的团干部不转业,却干得津津有味,他做了很多事。具体到写这篇报道,怎么组织材料?怎么让主题不散?作者就围绕着一个“痴”字,所有的材料主体性非常强,就围绕这个字,他写出来就不会散。


冰点周刊还有丛玉华写的“抠门谢老太”。这个人省吃俭用,抠到一个常人无法想像的地步。报道写她一生的“抠”和死之前的“不抠”。我在组织材料时始终围绕着谢老太怎么抠,怎么省这一个点上。所以一千五百字的篇幅,最好能用两个字或一个字来概括,你写的东西才不会散乱。


我曾经写过的一个公务员,就写他两个字——本份。他身上可能还有其他个性,但我就围绕着他的本份写。


像刘元写的“傻得出奇的红娘”,一辈子无偿给人当红娘,不收费。


上述几个人物我认为可以概括的几个字都是这个时代稀少的品质。他们身上的这种品质非常稀少。写人物就是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


三是人物报道切忌写成人物小传。


这方面的问题我觉得最多。冰点也有这种问题。人物报道人人能写,写好最不易。其中一个最易犯的毛病就是把人物报道写成人物小传。大家生怕漏掉这个人的某一时期或某一段。他少年时怎样,童年时怎样,就写成了小传。这是我们最常犯的错误。我把这种人物概括为履历式人物。凡是这样写人物报道的,都是采访时自己脑子里的主题意识非常弱,自己没有很成型的想法,让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了,只是有文照录。


当然,并不是早年的事情不可以写,关键是怎么找到早年发生的事情和今天报道之间的关联,找到与主题的关联。我特别怕改稿时看到一写上了点年纪的人,就是初中时怎样,青年时怎样,文革时受了什么委屈等等,这是人物报道最常见的毛病。


四是学会用故事和细节刻画。


一个人的行为和语言构成他的性格。我们写一个人不能让记者自己出来,这是常见的毛病。比如这人怎么勇敢、坚强或懦弱,都是记者给贴的标签,其实即便是写,也应该用他自己的行为来写,记者不要自己站出来说这个人怎样,跳出来给人物贴标签,像“这个勇敢的汉子”,“这个柔弱的妇女”等等。你要使用他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他的语言。


记者采访时不要老注重他怎么说,要注重他的行为,研究行为,因为行为才能表现出他的个性。


五是人物报道切忌仰视被采访对象。


比如采访有权有势或一些大老板,最忌讳的是仰视,当然也不能俯视。最好的是平视。只有平视才能和他平等对话平等交流,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心态才健康。仰视不可能做到客观。特别是采访有名望的人,甚至要有意识的解构或打破他在公众前的神秘形象。要把他拉到普通人的行列。


冰点传奇栏目是写普通人物不普通的一面。写有名望的人的时候就要展示一些他的弱点,这种东西往往最代表一个人的本质。


六是我们不要做被采访对象的传声筒。


他说什么我们也说什么,我认为这是最偷懒的人物报道模式。我最厌恶的是“他说”,“他说”,“他又说”,一篇文章大段地引用被采访对象的话,甚至连这人说早年是从哪哪毕业的都引进来。并不是说访谈这种体裁不可用。


访谈体一定要非常慎重地用。像法拉奇都是用的访谈体,用的是够份儿的,只有在恰当的时候找到恰当的人说恰当的话,这时才可以用访谈体。像徐百柯写过“何谓大国,如何崛起”,都是用的访谈体。恰当的时候恰当的话题出来了。


七是一个好的人物报道通常用三种方式交叉写作来完成。


一种是陈述,一种是描写,一种是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言语。我最怕的是记者在写作时一陈到底,这样的报道容易特别沉闷。如果你能用描写、陈述和引语三种方式交叉出现,文章就不容易沉闷。


谈到描写,一种是记者直接采访时目睹的,另一种是找到目击者请他描述当时的情景,然后再还原场景,还原场景然后陈述。一般新闻主要是叙述为主,但一定要交叉使用描写和引语。特别是你的报道很长时,更要交叉用。一陈到底就简直使人无法读下去。


八是把人物置放到特殊场景中去表现。


特殊场景构成特殊的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场景。江菲写过一个修钢笔的人,一个老的手艺人的职业伦理。记者写他时就把他放在他的钢笔铺里。


包丽敏写的“通往功名之路”,一个研究法律的人,北大的,他常年在下面普及公民意识和法律知识,他利用假期七天去贵州山区普及法律常识,他的举动很有象征意义。他平常做了大量的这方面的事情。这稿子我细讲一下,对大家以后会有启发。


我们把他贵州之行做为整篇文章的重轴。他平常做的大量的事情作为背景,在叙述贵州之行时不时插入他平常做的事情,作为背景,而新发生的有象征意义的乡村之旅作为重轴。既有新闻意义又不是很孤立的行为。冰点大量尝试了这样一种报道手法。


九是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使用。


这看起来是非常小的方面,但确是在人物或其他报道中用得最烂而且是最不恰当的。什么东西能成为引语?不是这个人说了什么话都能成为引语。


首先能作为引语的必须是这个人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话,只有他才会说这话,带着他身上明显的个人烙印。而且一定要短小精悍,千万不能一引几百字。甚至几十字都长。


第二,引语当然不排除陈述和表达他的观点,必须是非常鲜明地表达被采访人的观点。


第三可能大家意识不到,引语还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在文章的上下衔接时可起到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让文章一陈到底。陈述时让被采访人自己出来说,使整个文章发生了节奏上的变化,衔接起上下两段。


十和十一更小,我觉得在写人物方面要追求细节。


这里想说一下人物称谓的变化。写一个人物不要用同一称谓,要不断地变。比方用她,或用她的名字,或用能够代表她职业特点的称谓,总之要不断的变化称谓,让你的叙述不沉闷。不要通篇都是“她”,称谓要灵活转换。


第十一就是引语后面一般会有“他说”或前面有“他说”。


“他说”这个讲究很多,这都是细节,但对提升一篇文章非常有用。有时会“津津乐道的说”,有时会“突然跳起来说”。这里有的会把称谓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这个变化要在采访过程中观察被采访对象,要细致观察。我认为这对提升你的写作很有用处。


十二是尽量少用小标题。


冰点写人物五六百字时,我不用小标题,小标题是一种偷懒的表现。当无法驾驭琐碎的材料把它变成整体时才会用。一个好记者会根据性格逻辑或其他因素组织材料,不是没办法把这几段融和起来时就用小标题。好的记者应该是一个缝制高手。


十三我认为很重要。采访一个人物要采访二十个人,最少应该采访十个人。


我们不可能设想写一个人,不采访他周围的人。被采访人经常意识不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所以周围人提供的关于被采访者的印象才可能更接近真实的人物。当然冰点也很难做到这点。只能做到采访两三个人。


美联社记者为了写纽约市长,他首先把市长传记看了,所有报道这个市长的看了,然后根据材料采访市长底下的市政厅的人和他的竞争对手以及他的家人,他采访了六十多个人,然后他要求跟着市长走一个星期,一直把这个星期走完,他才坐下来跟市长谈。谈完后材料无限庞大,他自己觉得挺满足,开始整理材料,写出一个六千多字的报道,题目叫“抓住大树”。


冰点好多人物也做不到这点,但最少应该采访四五个人,不能采访一个人就开始写。很多东西写不到位,除了技巧大多都是采访不到位,问题就出在采访上。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难的问题,但还是要说。好的记者要培养自己独特的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文体。


这只能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冰点给记者提供一个范围,提供十个不同类型的人物报道,让他们根据这个东西来悟,究竟为什么好,讲不出来,只能揣摩它,这当中有叙事的节奏、语言等等,这种说不出来的东西只能靠悟。


当然,你把前面讲到的都做到了,好记者写完东西不署名大家都知道是你写的。新闻这种东西就是手工作坊,不是流水线,一对一。


作者简介:杜涌涛,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冰点周刊》原主编。本文根据中青报业务座谈会发言记录整理。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PvwOPtvavwubxkRwtkB
233#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3:01: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如何让新闻报道流畅起来
2014-07-10 李希光 新闻与写作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就是将新闻的结构、导语、直接引语、新闻的语言、描写、新闻的视觉化、新闻的故事化等写作技巧组织起来,形成一篇读起来流畅的新闻作品:新闻报道的展开、激发读者兴趣的方法、新闻背景的使用、不露痕迹的过渡、新闻的结尾、对新闻稿件最后的修改。

一、报道的展开
     如果你有一个本身就很吸引人的故事,你几乎不用过多考虑就可以顺畅地把报道写完——故事自己就足以吸引读者,但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从微观到宏观、个体到群体、此时此地到彼时彼地的过渡中,读者很容易失去兴趣,中途放弃阅读。而你的任务是:不仅让读者读下去,而且要读完。这就需要你不断用精彩内容展开你的报道。
    1.让读者产生疑问。读者产生问题,激发读者对你的报道感兴趣,需要你在接到报道任务后以及后面的采访、调查、研究中不断预测读者可能会有的问题。从一个读者的角度采访、搜集素材、写作,会让你的采访报道更有针对性。
    2.用新闻六要素展开新闻。你可以事先把读者可能会有的问题按照六要素(或加上“那又怎样?”)的思路具体列出来并不断展开新闻。在采访、调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新的问题添加到问题列表中。没有意义、无法获得解答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删掉。
     3.根据新闻现场发展,扩充新的问题,根据你的报道框架,选择与之有关的问题,或扩充新的问题。有时,编辑会直接要求你报道特定的主题,为你设置好了报道的角度;有时则需要在挖掘新闻的同时思考如何报道。早定下报道框架,你可以尽快定位读者可能会有的问题,但过早定下报道框架,你可能会遗漏重要内容。另外注意如果新闻事件中有多个兴奋点,要一事一报、一人一报,避免把许多问题集中在一起,重点不突出。
     4.其他技巧。如果你报道的事件很重要,但读者不一定爱看,例如古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你就需要审视一下报道内容:是否能让新闻故事化?是否能让读者不断产生疑问(好奇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技巧可以让读者更愿意读下去:①越是复杂的信息,就越要使用简单的句子。如果艰深晦涩的内容再配上艰深晦涩的语言,就等于在读者面前竖立了两座大山,读者要翻越语言障碍后,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这要求记者自己要首先消化信息,不能直接使用没有经过处理的政府文件、专业文件、科学论文等。②列清单。如果可能,列清单也可以让文章快速进行,并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适合列清单的内容包括:科学研究成果、政府决议、原因、目标、办法等。列清单可以让读者很快了解事物的全局。③在文中设计一个“谜”。有的新闻故事本身错综复杂,可以考虑在文中设计一个谜”,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当然,并非所有的新闻事件都可以这样处理,你还需要根据具体报道的内容判断。有时候,设计“谜”相对容易,例如一个起关键作用的人物在事件中出现、事情突然发生转折,等等。还有时候,你需要自己提出问题,给读者一个“助推”,吸引他们阅读。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技巧,前面几讲曾经提到的使用轶事、对话、平行结构,也可以让报道更有趣味、文字更加易懂。
     5.新闻背景的使用。新闻背景是新闻报道必不可少的部分。新闻背景虽然有时会枯燥乏味,但是它能够把新闻事件放在相关的语境中,让读者知道应该知晓、但很可能并不了解的事实,了解新闻事件的意义。如果缺少了必要的新闻背景,读者阅读会产生困惑,极有可能放弃阅读。美联社总汇新闻主编杰克·卡朋说:“在新闻写作中,为了准确表达意义,必须确保在充分的语境中报道任何事件、演讲、局势或数据。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了。”因此,任何可能让读者产生困惑的地方,你都要尽力提供背景,例如,一个新上任官员的资历、一个专业词汇的含义、一段读者应该了解的地理、历史、文化知识等。
     新闻背景会拖慢故事发展的速度,同景物描写一样,你在介绍相关新闻背景时,也就意味着故事没有在发展。此外,长篇大论地介绍背景,就好像喂给读者一粒难吃的中药丸,逼着读者一次吞下。因此,新闻背景要简短,这样读者可以尽快回到事件;新闻背景要分散,这样读者只在需要的时候了解需要知道的背景。
     例如:在江苏省1千多公里长的沿海线上,曾经是海水浸泡的滩涂茂盛地生长着稻米、小麦、棉花和青草。几十代人沿海造田的努力,终于把滩涂变成了绿洲。
     9百多年前,宋朝(公元960-1297年)著名文人和政治家范仲淹带领人民在江苏沿海搭建起400公里长的海堤。本世纪初,清朝官员张谦组织当地群众围出27万公顷潮区泥泞低地。
     今天,黄海已从几个世纪久的海堤往后退了60公里,露出15000平方公里可被再利用的滩涂。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沿海滩涂之一。
     长江和其他河流冲击下来的沉淀物每年也为江苏省增加4000公顷的滩涂低地。科学家预测,不断增加的滩涂将在下个世纪使江苏版图扩大2万平方公里,沿海线向海面推进10公里。①
     案例中加粗的黒体字部分就是一小段背景知识。没有这段背景介绍,新闻稿仍然可以写出来,但是它对于读者了解江苏省沿海造田的意义十分重要:读者可以把沿海造田今天取得的成绩放在9百多年的历史中考量,新闻报道的价值和知识性也得到提升。
     判断什么样的内容需要新闻背景要从读者的角度考虑。例如,如果你面对的读者是企业高管,那么文章中的最基本的商业用语可以不用解释,但如果你面对的读者是普通大众,那么你就要仔细考虑是否一些商业词汇会给读者造成困难。新闻背景可以让记者隐晦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使用什么样的新闻背景,就等于记者选取什么样的事实。

二、文章的过渡
     所谓过渡,就是从一个句子到另一个句子,从一个段落到另一个段落的衔接,也就是不同信息点之间的衔接。
     新闻写作,忌讳像论文一样,过渡过于明显。这是因为读者阅读新闻和论文抱着完全不同的心态。在新闻写作中,不可用“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等过渡词。读者打开报纸杂志网络,希望的是了解最近发生的新故事、有趣味的人物。新闻事件都是故事,讲故事时要让故事自然地发展,过于明显的过渡词会打断读者的思路。当然,过渡词并非绝对不可以使用,但你要使用那种不会引起读者注意的过渡语句,那些和文章内容融为一体的过渡语句。看一些例子:
     在中国,周末大街上熙熙攘攘。……但在美国许多城市,周末街上却很少有人。……
     许多新闻故事可以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写作。但完全按照事件进行的先后次序会造成主次不清,并且和列出一二三没什么区别。你可以适当调整顺序,把一些次要的事情插在事件主线中作为补充。使用直接引语也可以让文章顺利过渡。你可以用引语回应一种观点,或用引语引出一个新的信息点。最后,大的信息单元可以加小标题,这种方法可以让报道不需要过渡词就自然过渡(小标题已经帮你过渡了),在新闻写作中很常见。

三、报道的结尾
     美国记者肯·富森说,“我知道大部分报纸的读者不会读到结尾。但是我告诉自己,如果我写的好,他们会读我的结尾。”在硬性新闻写作中,记者不需要思考如何结尾,因为硬性新闻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写作,最后的内容是最不重要的,也是最有可能被编辑删掉的。记者苦心思考的结尾很可能连阳光也见不到。因此,写硬新闻,话说完了,就可以自然结尾。当然,如果记者希望写出来的硬新闻能整篇刊发,记者可以试试在最后以一句精彩、简短的直接引语结束,总结全文,不过这不能保证记者能如愿以偿。
     相应地,软性新闻需要一个结尾,特别是讲一个故事,如果没有结尾会给人不完全的印象。如果你能吸引读者读到结尾,那么你就要再努一下力,给读者一个满意的结局。而要注意的是,任何结尾形式,都要避免简单重复文中的信息,也不要提出新的信息、观点。一个好的结尾可以总结、可以升华、但都要在已有信息基础上,回答了读者所有可能的合理问题,让读者认为,句号就应该在这里。
   
1.首尾呼应式结尾。首尾呼应就好像你从原点出发,绕了一圈后又回到原点。这样的结尾可以强调你想要强调的重要信息。使用首尾呼应式结尾,你可以从导语中寻找灵感。但如果你发现结尾比导语更精彩,你就需要把它们互换一下了——导语永远是最重要的部分。这篇报道的导语之所以是导语,是因为它更加具体,有更多细节。

2.高潮式结尾。用正金字塔结构写作的新闻,也就是从头至尾讲述的一个故事,可以用故事的高潮作为结尾。较短的新闻故事也可以考虑这种结尾。使用这种结尾,你需要保证故事的确有一个高潮,一个可以冲击读者的结束,例如努力成功的那一刻,凶犯落网的那一刻。同时,你还需要保证故事中有足够的悬念可以让读者坚持到最后。这种结尾和许多小说的结尾是一样的——最精彩的部分放在最后。
3.悬空式结尾。悬空式结尾,通常用来报道还没有正式结局的新闻故事。它往往戛然而止,让读者发问:后面发生了什么?未来会发生什么?这样的结尾,重点从事件本身转移到事件的意义上,有时会体现出记者想要引导舆论的尝试。悬空式结尾和倒金字塔结构的结尾不同,倒金字塔结构的结尾是重要性最低的信息点,事件所有主要因素都在导语中给出,也就是事件的结果已知。悬空式结尾使用在讲故事新闻中,这个故事有开头、有发展,但读者希望看到的结局却没有发生。
4.未来行动式结尾。未来行动式结尾就是在圆满给文章画上句号后,暗示下面可能会发生的事和行动或应该采取的行动。如果新闻故事的意义在未来还会对故事中的人物或读者产生影响,这样的结尾可以映射出事件在未来的走向,或起到动员读者的作用。当然,如果未来的行动是报道重要的组成部分,你应该把它放在正文中。也就是说,结尾中的未来行动应该是相对文章中其他内容重要性较低的。

5.事实性结尾。事实性结尾就是用一则事实,如惊心触目的统计数字、一个无法忽视的现象等来结束报道。事实性结尾相对其他结尾更难处理——这个事实要能有效地总结全文报道,符合报道基调,并引起读者足够的重视。用事实结尾时,尽量选择那种短小精悍的事实陈述,并且最好这个事实能打破读者的某个错误的观念或和报道内容形成鲜明对照,这样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6.直接引语结尾。如果你搜集到一个好的直接引语,它可以有效地总结、升华你报道的内容、主题,让读者思考,你也不妨用它来结尾。放在结尾的直接引语不宜过长,也不要是对一个事物的论证,而最好是隐含了说话人的(同时也是你的)观点的引语。同导语中使用直接引语一样,用直接引语结尾,你可以先看看说话人有没有讲出什么妙语、精彩感人的话可以让你使用。以直接引语结尾是记者喜爱的结尾形式,因为直接引语是别人说的话,同时直接引语可以有很大灵活性,前面讲的几种结尾形式——首尾呼应式、高潮式、悬空式、未来行动式、事实性结尾——都可以通过直接引语实现。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世界与中国议程研究院院长)
注释:
①记者李希光:《江苏沿海农场》 ,《中国日报——商业周报》1986年8月20日。原稿为英文。
===========================================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3668143fcf2de029#rd
234#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09:54: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湖南一幼儿园校车落水致11死
分类:深度2014-07-12 02:30:25来源:新京报



10日17时许,湖南湘潭市雨湖区响塘乡金桥村乐乐旺幼儿园所属的一辆校车,在送幼儿回家途中翻入水塘,造成11人遇难,其中幼儿8名。昨日下午,湖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事故调查的初步情况:校车超载、未按审定线路行驶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昨日,乐乐旺幼儿园内已停课,但仍有工作人员和孩子家长来往进出。
新华社记者 白禹 摄

昨日凌晨,干子村,事故校车被吊出水面。11人遇难,其中幼儿8名。新华社记者 白禹 摄

乐乐旺幼儿园曾经使用的一辆报废校车。图/CFP
  其中幼儿8名;事发地点偏僻无目击者,数小时后车才被打捞上岸;事故通报称其超载且未按路线行驶
  新京报讯 10日17时许,湖南湘潭市雨湖区响塘乡金桥村乐乐旺幼儿园所属的一辆校车,在送幼儿回家途中翻入水塘,造成11人遇难,其中幼儿8名。
  当地官方核实,该校车在经过与长沙市交界处的长沙岳麓区含浦镇干子村时翻入水塘。由于事发地点很偏僻且人烟稀少,校车翻入水塘后外界并不知情。直到当天下午6点多,学生家长反映没有按时接到小孩后,才开始排查到校车可能翻入水塘。昨日凌晨3时许,涉事校车被打捞上岸。
  据湖南省委宣传部通报,事故校车被打捞上岸后当场找到9具尸体,其中司机1名,幼儿8名。凌晨4时许,另外两名随车教师的尸体也被找到。
  昨日下午,湖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事故调查的初步情况:校车超载、未按审定线路行驶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介绍,初步判断事故发生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该校车存在超载行为,事故车为一台核定载客人数为8人的五菱牌改装校车。事发前,事故车在前一个站点卸载了4名幼儿,事发时车上仍载客11人,实际共载客15人,超载近一倍。二是事故车未按审定的通行路线行驶,事发路段不在该校车经审定的通行线路内。
  据介绍,乐乐旺幼儿园位于湘潭市雨湖区响塘乡金桥村。2010年开班,在湘潭县教育局办理了办园许可证。2011年4月11日在雨湖区教育局换证。该园创办者为王长梅,法人为王霓裳,园长为黄喜颜。现有校车3台,出事校车车牌为湘CG5210。
  据初步了解,校车证照齐全。驾驶员郑友华为湘潭县云湖桥人,证照齐全。随车老师为童聪、肖建阳,系响塘乡人,分别为18岁、51岁。
  昨日,公安部交管局发布中小学生暑期交通安全警示,要求各地严打暑运校车违法行为。各地交警系统要配合有关部门全面排查校车或接送学生车辆行经路段的隐患。
  ■ 追访
  校车失踪三小时
  【17时】失踪
  黄有曾担心路不好走,多次叮嘱司机开慢车
  7月10日下午17时左右,干子村村民黄有站在家前马路上看了看表,一般这时候,她5岁的外孙女,就读于响塘乡金桥村乐乐旺幼儿园中班的凌若涵会按时坐着校车停在此处,然后下车蹦蹦跳跳地投入她的怀抱。
  可等到17时半,还没有见到校车踪影。黄有打电话给幼儿园园长,园长说校车15时半就已开出;黄有打电话给开校车的司机和随车的两位幼师,电话均无法接通。
  18时,太阳下山了,天色渐暗,仍没有若涵的身影。她慌了,若涵从没晚于18时回家。她问同村邻近的其他5个孩子,也都没回家。
  家长们开始寻找小孩。
  乐乐旺幼儿园所在的金桥村,也靠近长沙市岳麓区含浦镇干子村、宁乡县道林镇烧汤河村,幼儿园里的小孩大多来自这三个村。
  学校校车经过改装,8座的面包车一般坐15个人,同一辆车内坐着三个村的小孩。
  按平时路线,校车一般15时半出发,先送干子村3个小孩回家;然后从岳麓区的干子村绕道宁乡县烧汤河村,送两个该村小孩到家;再绕回干子村,送6个干子村小孩回家,最后把两个金桥村的小孩送回家,校车返回幼儿园一般在17时半左右。
  两小时车程内有平坦的乡级公路,也有崎岖山路,最窄处不过3米,仅容勉强通过,沿途要经过数个水塘。黄有曾担心过路不好走,多次叮嘱司机要开慢车。
  【18时】寻车
  村民突然发现校车必经的水塘里有红灯闪烁
  18时,10多位家长开始沿车的出发路线找车。
  他们依次确认了干子村的邓康康、蒋宇银到家了,那时约是16时10分左右;宁乡县的杨广、杨百倩也到家了,杨广的奶奶李伍兰说他到家大概是16时半左右。黄有推算从杨广家到她家一般是半小时左右,但车却不见了。
  家长们沿着宁乡县烧汤河村到干子村沿线找了一圈,没有车的踪迹。再来回绕了一圈,仍没发现车。19时19分,一名幼儿的外婆报警。
  接近20点,天已暗下去了,陪同找人的村民胡勇突然发现校车必经的水塘里有红灯闪烁,他仔细一看,是校车的车灯。站在一旁的黄有突然腿软了,她瘫坐在地上。
  确实是校车车灯。每天在家门口等小孩的她对这辆校车很熟悉。黄有曾经对幼儿园园长提出希望能改进校车,8座的车每次都挤进十五六个人,严重超载。园长没答应,把原来的白色车身喷了一层正规校车的黄色油漆,车顶上装了一个红色的警报灯。
  警报灯在水里闪烁着,从时间上算,校车经过水塘时在16时40左右,此时孩子们已泡在水中3个多小时。
  黄有瘫在地上嗷嗷大哭。立刻,水塘边响起一片哭声。
  【20时许】救援
  “面容很平静,可能窒息在一两分钟就去了”
  村民们再次报警,给长沙、湘潭的公安、消防都打了电话。21时左右,长沙市应急办应急措施启动,公安、消防、特警、政府人员,越来越多车往干子村涌来。
  含浦派出所的李警官21时许赶到水塘边,看到4米宽的山路上排着上百辆车,“救援的、安抚的、看热闹的,现场乱糟糟的。”
  当地村民介绍,校车落入的水塘面积约10余亩,水深七八米,平时用来养鱼和灌溉农田。昨日并没有下雨,不过当地村民介绍,前段时间雨水较多,所以水塘里的水比平时深。
  地势所限,消防车没法有效救援。21点半,干子村刘耀林接村支书电话求援,他是村里唯一有吊车的人。
  消防员戴着潜水镜跳入水塘中,花了一个多小时把校车套入吊车缆绳中。
  次日凌晨3点左右,校车浮出水面。刘耀林看到车内的情景倒吸一口凉气。车的挡风玻璃破裂,前排窗户玻璃打开,后排窗户玻璃关闭,司机遗体在前排,8个小孩遗体拥挤在后二排的5个座位上。“在水里泡了10个小时,脸色惨白,面容很平静,可能窒息在一两分钟就去了。”
  黄有和家长们哭喊着往尸体冲去,被特警用盾牌隔开。
  刘意希的父亲刘海洪今年50岁,在刘意希之前,他生了两个女儿。44岁老来得子,因超生在外躲了两年,罚款4万多。他觉得值,给孩子取名“意希”,倾注了所有的希望。如今6岁的儿子走了,“我这一生没有指望了,所有的希望都随着落水的校车走了。”
  ■ 调查
  涉事司机事发前刚离婚准备辞职
  昨日,湖南省政府通报了事故调查的初步情况:校车超载、未按审定线路行驶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水塘没有护栏和警告标识
  据官方介绍,事故原因之一是校车未按审定的通行路线行驶,事发路段不在该校车经审定的通行线路内。但官方并未公布审定的通行路线。
  据家属反映,金桥村、干子村、烧汤河村三个村子错落夹杂在一起,拐一个弯,上一段坡就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校车并没有严格的路线规划,而是司机开习惯的一条线。家属还介绍,事发地点位于三县交界处,交通道路属于“都好不管地带”。
  记者昨日沿着校车的路径行走,校车沿途经过至少5个水塘。水塘周围均没有任何护栏,也没有任何警示标志。
  长沙市一名黄姓政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根据村村通道路规定,三县交界处应该是乡级公路,应该修成平坦的水泥路,但是三县交界处的干子村特别穷,部分路段仍然是土路,事发水塘没有护栏。“这不符合道路交通准则。”
  司机有两年驾驶校车经历
  此前有报道称,昨日湖南省召开紧急视频会议,通报事发校车的司机郑友华上岗仅几天时间,对校车行驶路线不熟悉,缺乏必要的校车驾驶培训。
  但遇难幼儿的母亲戴利告诉新京报记者,她女儿4岁半,从2岁半在乐乐旺幼儿园读书,两年来都是郑友华开校车接送,不可能不熟悉驾驶路线。
  家属和学校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事发前几天,郑友华刚和老婆离婚,他和另一名校车司机发生过争执并打了一架,他这几天情绪不太好,本想10号辞职不干了,但学校要到7月15日放假,园长挽留他再开几天车,没想到11日开车发生事故。
  另据家长反映,郑友华不苟言笑,平时爱好打牌,在事故当天上午曾在学校周围的麻将馆搓麻将。
  涉事园多次被评先进单位
  记者昨日下午探访乐乐旺幼儿园,了解到该园园长已被刑拘,老师不知所踪。幼儿园有5个班级,办学空间狭窄,教学设备简陋。
  在该院办公室墙上挂着3块匾额,“2011年乡镇幼儿园等级评估一类幼儿园”、“2012年度乡镇幼儿园乡镇幼儿园年检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度雨湖区民办教育城乡幼儿园结队工作先进单位”,颁发单位均为“雨湖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雨湖区教育局”。
  戴利称,干子村很穷,村里没有幼儿园,岳麓区含浦镇上的公立幼儿园离村里有30多公里路,家长无奈才把小孩送到该幼儿园,虽离村子8公里路,但有校车接送。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萧辉 实习生 曾庆雪 杨雨奇 钟煜豪
http://www.bjnews.com.cn/inside/2014/07/12/325126.html


23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17:4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4-7-17 17:46 编辑

【案例】

2014年7月17日《新京报》的编辑改稿

中文顶级域名“.公司”、“.网络”正式开通(开放)注册(消息稿不要用被动语态)

  为大力推进我国基础网络服务水平,方便沟通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华语网民(废话),国信办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今日举行“中文顶级域名”发布会,宣布.公司”、“.网络”的中文域名将正式在中国启动。这标志着,在未来的网络世界里,网民们可以借助中文搜索出全球任何一家注册域名公司。
  据了解,所谓“中文域名”,就是一种含有中文字符的新一代域名,是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中文门牌号和身份标识。同英文域名一样,(缺主语)全球通用,具有唯一性。事实上,与“.公司”相对应的正是我们所熟悉的“.com”,而“.网络”也被业界称为是中国的.net
  而之所以要推进中文域名的使用(你自己的观点,无关紧要,可以不要),据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原首席科学家钱华林所说(句子太长了),主要是为了将中国文化传承与网络的现代化发展相融合,让世界范围内的华语网民能在不识英文的情况下也能畅通地搜索出任何想要进入的网站。
  据原信息产业部《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中介绍:“中文域名是我国域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产业部鼓励和支持中文域名的推广和应用。”(和后文有关系么?)
  “.公司”和“.网络”域名已于2014年1月正式写入全球互联网根域名体系,全球网民可在世界任何国家,地点实现无障碍访问。成为ICANN国际通用首批入根的中文顶级域名,标志着迈我国实施互联网中文域名战略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目前,全球华语网民均可在“Firefox”,“Safari”以及微软IE等浏览器上直接体验“.公司”和“.网络”域名。此外,如“opera”,“mini”等主流手机web浏览器也实现了对中文域名的支持应用。
  (写上据了解,让人知道不是记者的主观认识)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公司”、“.网络”作为我国互联网域名体系公告的中文顶级域名,其实际应用普及率还很低所以,强化中文域名宣传,提高“。公司”、“。网络”的应用普及率,已然成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眼下的当务之急,而一旦推广成功,那么我国的信息化速度将更快发展,同时也能方便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人民使用互联网技术(后面全是自己的观点,太主观,都不要)。
  (总体上,思路正确,感觉对了,就是太啰嗦,无效信息不能要,句子不要太长了)

改后:
   我国开放注册中文顶级域名

  新京报讯(记者李丹丹 实习生---)今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行“中文顶级域名”发布会,宣布“.公司”、“.网络”的中文域名将正式在中国启动。这标志着,在未来的网络世界里,网民们可以借助中文搜索出全球任何一家注册域名公司。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所谓“中文域名”,是一种含有中文字符的新一代域名,即是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中文门牌号和身份标识。同英文域名一样,它在全球通用,具有唯一性。事实上,与“.公司”相对应的正是人们所熟悉的“.com”,而“.网络”也被业界称为是中国的”.net”。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原首席科学家钱华林对记者表示,推进中文域名的使用是为了将中国文化传承与网络的现代化发展相融合,让世界范围内的华语网民能在不识英文的情况下也能畅通地搜索出任何想要进入的网站。

  其实,“.公司”和“.网络”域名已于2014年1月正式写入全球互联网根域名体系,全球网民可在世界任何国家,地点实现无障碍访问。

  目前,全球华语网民均可在“Firefox”,“Safari”以及微软IE等浏览器上直接体验“.公司”和“.网络”域名。此外,如“opera”,“mini”等主流手机web浏览器也实现了对中文域名的支持应用。

  据了解,从现实情况来看,“.公司”、“.网络”的实际应用普及率还很低。而其一旦推广成功,将能方便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人民使用互联网技术。


236#
 楼主| 发表于 2014-7-31 07:26: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媒介评弹

【强文】《怎样写出合格的消息》,来自财新网,基本功永不过时。

[url=]
收起[/url]
|[url=]
查看大圖[/url]
|[url=]
向左轉[/url]
|[url=]
向右轉[/url]




[url=]
(51)[/url]
| 轉發(875) | 評論(34)

1月17日19 : 11來自微博 weibo.com


237#
 楼主| 发表于 2014-8-15 10:10: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青报副总编:写好人物报道的十四点提示
2014-08-14 杜涌涛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蓝鲸个人微信号:lanjingreporter 时不时发点独家消息)

(鲸注:人物报道是最有趣,最变化多端的报道形式。写人物报道,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好的人物报道能让报道的人物形象好像站到了你的面前。本文便是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冰点周刊》原主编杜涌涛的经验之谈。)


人物报道是中青报的长项,出了不少人物报道的高手。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每个时代的重大典型都能看到中青报的身影。从最高的王石、李海燕、马役军等等,都是中青报在人物报道方面非常有建树的老记者。
但不可否认,到八十年代末,我们的人物报道始终沿用的是一种典型人物的报道模式。八十年代末我写过一组人物报道,四篇,写完后在报社上下确实引起很好的反响。这组报道写完后,我写过一篇总结性的东西,当时题目叫“写人还是塑造”。
我第一次提出人物报道的非典型性,想从对人物的典型报道转到非典型报道。第一次提出这个观点,想尽量让人物报道回到人的本身,不再重复教育功能、教化功能、政治功能。
这组报道我个人今天回过头来看,对中青报的人物写作的走向是有一定影响力和作用的。今天我讲人物报道就是讲“非典型人物报道”,不适合典型人物报道。

一是写人物就是写个性。

这还是针对典型人物而言。怎么让人物回到人物本身,不再承载人物本身以外的东西。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我认为之所以写这个人,往往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某种个性吸引我们,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或者这个人做出某种非同寻常的事也罢,都和这个人的个性有关。一个人一生做很多事情,而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的事并不是很多,记者在采访中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事情我们采访到了,哪些事情能进入我们文中,大有讲究。
我认为一个人在重大关口所做出的选择最能体现这个人的个性。就拿一些创业英雄来说,之所以做成功,恰恰是这个人的个性决定的,是他和别人不一样的个性在起作用。
我们现在写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把他的业绩写出来,采访到很多故事,但找不到这些故事和这个人的个性有何关联。我们不是在表现个性,而是罗列事迹。

二是写人物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

这和第一个问题还是有关联的。每人的性格都很复杂,有矛盾。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朴素的底色。在有限的篇幅里,要能抓住这个人的底色展开。
比如冰点周刊,有三千五到四千字的人物,但大部分是一千五到两千字的篇幅。我们能否设想一下,在这样的篇幅里概括一个人的个性。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尝试。
像张建伟写的,一个四十六岁的团干部不转业,却干得津津有味,他做了很多事。具体到写这篇报道,怎么组织材料?怎么让主题不散?作者就围绕着一个“痴”字,所有的材料主体性非常强,就围绕这个字,他写出来就不会散。
冰点周刊还有丛玉华写的“抠门谢老太”。这个人省吃俭用,抠到一个常人无法想像的地步。报道写她一生的“抠”和死之前的“不抠”。我在组织材料时始终围绕着谢老太怎么抠,怎么省这一个点上。所以一千五百字的篇幅,最好能用两个字或一个字来概括,你写的东西才不会散乱。
我曾经写过的一个公务员,就写他两个字——本份。他身上可能还有其他个性,但我就围绕着他的本份写。
像刘元写的“傻得出奇的红娘”,一辈子无偿给人当红娘,不收费。
上述几个人物我认为可以概括的几个字都是这个时代稀少的品质。他们身上的这种品质非常稀少。写人物就是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

三是人物报道切忌写成人物小传。

这方面的问题我觉得最多。冰点也有这种问题。人物报道人人能写,写好最不易。其中一个最易犯的毛病就是把人物报道写成人物小传。大家生怕漏掉这个人的某一时期或某一段。他少年时怎样,童年时怎样,就写成了小传。这是我们最常犯的错误。我把这种人物概括为履历式人物。凡是这样写人物报道的,都是采访时自己脑子里的主题意识非常弱,自己没有很成型的想法,让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了,只是有文照录。
当然,并不是早年的事情不可以写,关键是怎么找到早年发生的事情和今天报道之间的关联,找到与主题的关联。我特别怕改稿时看到一写上了点年纪的人,就是初中时怎样,青年时怎样,文革时受了什么委屈等等,这是人物报道最常见的毛病。

四是学会用故事和细节刻画。

一个人的行为和语言构成他的性格。我们写一个人不能让记者自己出来,这是常见的毛病。比如这人怎么勇敢、坚强或懦弱,都是记者给贴的标签,其实即便是写,也应该用他自己的行为来写,记者不要自己站出来说这个人怎样,跳出来给人物贴标签,像“这个勇敢的汉子”,“这个柔弱的妇女”等等。你要使用他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他的语言。
记者采访时不要老注重他怎么说,要注重他的行为,研究行为,因为行为才能表现出他的个性。

五是人物报道切忌仰视被采访对象。

比如采访有权有势或一些大老板,最忌讳的是仰视,当然也不能俯视。最好的是平视。只有平视才能和他平等对话平等交流,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心态才健康。仰视不可能做到客观。特别是采访有名望的人,甚至要有意识的解构或打破他在公众前的神秘形象。要把他拉到普通人的行列。
冰点传奇栏目是写普通人物不普通的一面。写有名望的人的时候就要展示一些他的弱点,这种东西往往最代表一个人的本质。
六是我们不要做被采访对象的传声筒。

他说什么我们也说什么,我认为这是最偷懒的人物报道模式。我最厌恶的是“他说”,“他说”,“他又说”,一篇文章大段地引用被采访对象的话,甚至连这人说早年是从哪哪毕业的都引进来。并不是说访谈这种体裁不可用。
访谈体一定要非常慎重地用。像法拉奇都是用的访谈体,用的是够份儿的,只有在恰当的时候找到恰当的人说恰当的话,这时才可以用访谈体。像徐百柯写过“何谓大国,如何崛起”,都是用的访谈体。恰当的时候恰当的话题出来了。

七是一个好的人物报道,通常用三种方式交叉写作来完成。

一种是陈述,一种是描写,一种是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言语。我最怕的是记者在写作时一陈到底,这样的报道容易特别沉闷。如果你能用描写、陈述和引语三种方式交叉出现,文章就不容易沉闷。
谈到描写,一种是记者直接采访时目睹的,另一种是找到目击者请他描述当时的情景,然后再还原场景,还原场景然后陈述。一般新闻主要是叙述为主,但一定要交叉使用描写和引语。特别是你的报道很长时,更要交叉用。一陈到底就简直使人无法读下去。

八是把人物置放到特殊场景中去表现。

特殊场景构成特殊的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场景。江菲写过一个修钢笔的人,一个老的手艺人的职业伦理。记者写他时就把他放在他的钢笔铺里。
包丽敏写的“通往功名之路”,一个研究法律的人,北大的,他常年在下面普及公民意识和法律知识,他利用假期七天去贵州山区普及法律常识,他的举动很有象征意义。他平常做了大量的这方面的事情。这稿子我细讲一下,对大家以后会有启发。
我们把他贵州之行做为整篇文章的重轴。他平常做的大量的事情作为背景,在叙述贵州之行时不时插入他平常做的事情,作为背景,而新发生的有象征意义的乡村之旅作为重轴。既有新闻意义又不是很孤立的行为。冰点大量尝试了这样一种报道手法。

九是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使用。

这看起来是非常小的方面,但确是在人物或其他报道中用得最烂而且是最不恰当的。什么东西能成为引语?不是这个人说了什么话都能成为引语。
首先能作为引语的必须是这个人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话,只有他才会说这话,带着他身上明显的个人烙印。而且一定要短小精悍,千万不能一引几百字。甚至几十字都长。
第二,引语当然不排除陈述和表达他的观点,必须是非常鲜明地表达被采访人的观点。
第三可能大家意识不到,引语还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在文章的上下衔接时可起到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让文章一陈到底。陈述时让被采访人自己出来说,使整个文章发生了节奏上的变化,衔接起上下两段。

十和十一更小,我觉得在写人物方面要追求细节。
这里想说一下人物称谓的变化。写一个人物不要用同一称谓,要不断地变。比方用她,或用她的名字,或用能够代表她职业特点的称谓,总之要不断的变化称谓,让你的叙述不沉闷。不要通篇都是“她”,称谓要灵活转换。
第十一就是引语后面一般会有“他说”或前面有“他说”。

“他说”这个讲究很多,这都是细节,但对提升一篇文章非常有用。有时会“津津乐道的说”,有时会“突然跳起来说”。这里有的会把称谓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这个变化要在采访过程中观察被采访对象,要细致观察。我认为这对提升你的写作很有用处。
十二是尽量少用小标题。

冰点写人物五六百字时,我不用小标题,小标题是一种偷懒的表现。当无法驾驭琐碎的材料把它变成整体时才会用。一个好记者会根据性格逻辑或其他因素组织材料,不是没办法把这几段融和起来时就用小标题。好的记者应该是一个缝制高手。

十三我认为很重要。采访一个人物要采访二十个人,最少应该采访十个人。

我们不可能设想写一个人,不采访他周围的人。被采访人经常意识不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所以周围人提供的关于被采访者的印象才可能更接近真实的人物。当然冰点也很难做到这点。只能做到采访两三个人。
美联社记者为了写纽约市长,他首先把市长传记看了,所有报道这个市长的看了,然后根据材料采访市长底下的市政厅的人和他的竞争对手以及他的家人,他采访了六十多个人,然后他要求跟着市长走一个星期,一直把这个星期走完,他才坐下来跟市长谈。谈完后材料无限庞大,他自己觉得挺满足,开始整理材料,写出一个六千多字的报道,题目叫“抓住大树”。
冰点好多人物也做不到这点,但最少应该采访四五个人,不能采访一个人就开始写。很多东西写不到位,除了技巧大多都是采访不到位,问题就出在采访上。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难的问题,但还是要说。好的记者要培养自己独特的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文体。
这只能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冰点给记者提供一个范围,提供十个不同类型的人物报道,让他们根据这个东西来悟,究竟为什么好,讲不出来,只能揣摩它,这当中有叙事的节奏、语言等等,这种说不出来的东西只能靠悟。

当然,你把前面讲到的都做到了,好记者写完东西不署名大家都知道是你写的。新闻这种东西就是手工作坊,不是流水线,一对一。

(来源:《媒体时代》2013年01期)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HLnABG45lm82luSmWHv
238#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1:44: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导语写作三大乱象
from《新闻与写作》,by薛国林、葛俊易
【摘 要】导语写作最重要的是对新闻要素的准确把握,在报网融合时代,一些报纸的新闻导语写作上存在要素缺失、滥用等问题,这表现为“三伪”:一为“伪内容”,即在重要的新闻要素应该准确全面时,报纸导语顾左右而言它致使新闻要素空洞、用词逃避;二为“伪专业”,即在新闻事实已经叙述清晰时,报纸导语要素泛滥、内容拖沓;三为“伪要素”,即在报纸导语写作中,“记者”、“概念”已变异成为新闻导语要素常态。

自报网融合以来,新闻在纸媒与互联网新媒体上所呈现出的差别似乎越来越模糊,这种界限的消失一方面说明新闻在报网融合后的趋同趋势,另一方面却也暴露出报网融合后新闻的隐忧。当然,这种隐忧我们也可以清晰地见诸于新闻的导语上。

新闻导语说到底是记者对新闻要素的准确把握,是新闻要素在短短数十字乃至百字新闻开头的适当安放。报网融合时代,新闻导语要素的缺失、滥用及变异代表了报纸新闻导语写作的三大乱象。

一、伪内容:新闻导语的故事化写作多细节而缺要素

某报2014年4月29日的一则新闻《山寨女公务员骗婚骗钱包少爷》的导语这样写道:

某报讯 (记者某某某) 广州男子阿钟(化名)在山东出差时邂逅了当地美女雪儿(化名)。雪儿不仅长相吸引了阿钟,且自称是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家底殷实也让阿钟喜出望外。相识近一年结婚后,阿钟空有一纸结婚证,花费将近50万却没有和雪儿共同生活,什么都没有发生。更让阿钟恼火的是雪儿将钱款挥霍在包养少爷、到高档娱乐场所消费上。昨日,海珠区法院对一起“富家女”诈骗案进行了公开宣判。

这篇新闻的导语完全采用了故事化的写作技巧,“邂逅”、“美女”、“50万”、“共同生活”、等等,读罢这些导语的关键词,读者乍一看以为这是由口水和纠纷交织而成的一篇网络文章。如若作为一篇网络文章,那么它是成功的,因为这些吸引眼球的词汇足以支撑起网友的猎奇观感,但是当它作为一则新闻的导语放置在新闻的开头时,它的故事意味则太过泛滥。

我们不反对新闻的故事化写作,因为对读者大众来说,这样可以减少严肃新闻的冷峻,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餐消费逐步浸染到报纸时,故事化的新闻写作则是提升纸媒新闻阅读率的一大利器。但是本则新闻导语完全将笔墨放置于“雪儿自称公务员骗婚骗钱包少爷”的细节描述上,对于一则关乎法律审判的新闻应该在对事实记述的基础上阐述法理、宣传法律精神,而不是放大犯案情节,尤其是有意放大这种具有明显消费意味的犯案情节。这种网络小说似的新闻实则可以归结为故事化写作失范的一种,它偏离了新闻故事化写作的原始初衷,使其走向了猎奇这一大众消费层面。

从新闻要素的角度来看,这条较为冗长的导语中重要的新闻要素实则是缺失的,因为整条新闻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强调了对诈骗罪的认定和裁决,而在导语中这最具价值的新闻要素却被放置于最后一小句,即“昨日,海珠区法院对一起‘富家女’诈骗案进行了公开宣判。”然而,读完这最后一句,我们也并不能得知这起诈骗案最为重要的判决结果到底是什么。

在新闻导语这个寸土寸金的地界里,信息的组织及呈现方式显得格外重要。作为新闻的“橱窗”,导语要精炼、准确、触及最重要的新闻点,为了吸引读者写作手法可以寻求多样,但这并非表示任何内容都可以随意填满导语。一旦无价值的信息过多,伪内容便会产生,而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要素反而会被忽略、被伪内容挤占,这种导语写作的变异在报纸触网时代值得重视。

二、伪专业:新闻导语徒有长度而无精度

再来看一例,某报2014年4月30日的消息《最牛准妈妈:羊水破了自驾去生娃》,导语是:

某报讯(记者某某)28日清晨,27岁的准妈妈龙女士在家发现自己羊水早破,她在大约半个小时里做了以下几件事:打电话告知临时回老家办事的老公吉先生;穿着睡裙独自驾车去生宝宝;从龙潭寺出发早高峰行驶约8.5公里后,她在二环高架遭遇堵车,而且羊水持续流出。她立即打电话报警,并把车停在应急道内,淡定地躺在后排。

接到求助信息的交警赵鹏飞赶到后,被这个不知道是勇敢还是有些鲁莽的准妈妈吓了一跳。他把警摩停在路边,一屁股坐进满是羊水的驾驶座,送她去医院。一路上,龙女士一边打电话安慰从达州焦急赶回来的吉先生,一边指挥赵鹏飞“抄近道”,只用10分钟就到达武侯区妇幼保健院。随后,龙女士还自行走下车,躺上担架。

在手术室里待了2个小时,龙女士诞下一名健康的男婴。她不知道的是,护送他的赵鹏飞很快回到岗位上,穿着满是羊水的裤子又疏导了3个小时的交通。“没通知医院是怕救护车晚来。现在想起来还是后怕。”昨日,她躺在病床上说,不过黑框眼镜下的表情依旧淡定。

此篇导语在写作上细节元素很多,接下来整版的新闻正文“最牛准妈炼成记”、“淡定的准妈”、“尴尬的交警”、“焦急的丈夫”分别按照导语内容进一步铺陈。整条新闻主要是说准妈龙女士自驾车去医院生娃,途中得交警赵鹏飞相助这一事实信息,而我们完全可以从导语的详尽描写上得知这一点。在笔者看来,上述新闻中的四百字导语本身就可以称得上一篇短消息了,然而,这种冗长的短消息式的导语似乎在各大都市报新闻上屡见不鲜。

自从互联网进军传统媒体以来,传统新闻与网络新闻的区别一直被定位在专业、深度这一层级上,似乎传统新闻从业者的高门槛与严审核使得传统新闻在专业的评定和内容的深度上更具优势,当互联网也开始做新闻时,传统媒体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拿纸媒来说,为保住正在缩减的报业市场,其加大本身所具有的专业与深度的优势就变得迫在眉睫。然而,现今报纸新闻的做法却使得这种优势逐步减损,笔者认为可以将其概括为两种:一为“伪专业”,即看似正规实则偏离专业方向;二为“伪深度”,即只是长度压过深度,实则有长度没深度。当这两种新闻现象浓缩进此篇导语中时,它则变成导语写作上的“伪专业”了,即导语徒有长度而无精度。从此篇导语来看,一方面,其内容过于冗长,不必要的事实元素过多地陈列在导语之中,这种对于新闻要素不经提取的滥用做法,以及对于不必要元素写作构成上的拖沓,完全打破了新闻导语的写作规律,即追求篇幅短小和信息价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整篇新闻长度够长,但是这种过长的正文内容却只是一味地重复过长的导语,这时导语反而像是新闻报道上的新闻提示一般,只是完成提示作用,毫无精炼可言,这种有长度没深度、有长度没精度的“伪专业”暴露出纸媒在新闻写作上的剑走偏锋。若将视角扩大到整条新闻来看,这条本该数百字的短消息却由于对于长度的过度追求而被扩展至近半个版面,这也着实体现了在信息量过甚的社会背景下,报纸在信息挑选和展现上的捉襟见肘。

这里笔者想举一例美联社导语作为比对,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关于美国经济形势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

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之所以这条导语会成为美联社的金牌导语,那是因为这短短近60字所采用的对比的写作手法恰好反映出美国经济形势的窘境,时间、人物、事件在这近60字中一目了然,清晰可见,这才是真正精炼而专业的导语写作。

三、伪要素:记者、概念已变异成为新闻导语要素常态

媒介事件和新闻策划,一直都是新闻学学理上广泛讨论的议题。尤其是当互联网影响纸媒后,纸媒为证明自己所独有的新闻采访权以及为捍卫自身品牌在媒介上的曝光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策划类新闻似乎日益增多。先来看看以下两则新闻导语:

某报2014年4月29日的消息《捷达、桑塔纳车型“的士”多为克隆车》:

某报讯(记者某某某)“市场上营运的车型为捷达或桑塔纳2000的出租车大多都是克隆车。”昨日,广州市交委执法局在广州市白云大道永泰停车场集中销毁了83辆克隆出租车以及改装车。随后,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对客运站周边的非法营运行为进行查处,截至下午4时,执法人员共立案查处各类道路运输违章20宗。

这样的新闻导语在现今报纸上随处可见,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记者”二字均会在导语中出现,并且从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出,记者已经成为这则新闻中不可缺失的参与主体,甚至除了新闻导语的六要素外,“记者”已经固定成为第七个常态要素了。不管在理论还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一直倡导新闻的客观性,强调记者应该站在事实之外,是事实的忠实记录者,且先不谈记者是否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对其有无推动或扭转作用,从新闻本身来看,“记者”作为一个新闻之外的客观存在本就不应该作为一个主体出现在新闻以及新闻导语之中。

这种变异的新闻要素是媒介事件和新闻策划的衍生物,在互联网时代这种体现更甚,受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写作的影响,写作主体本身(即记者)已经在慢慢培养、有意无意地展示自己或者所属报社的存在感这个习惯:从“主页君”、“小编”到“记者”、“本报记者”等。笔者认为,这种习惯一方面于新闻报道来说,有违新闻的公正性,另一方面于记者和报社来说,放大了其在新闻职业中的功能、混淆了其在新闻职业中的职权与责任。

关于要素变异这一点,新闻导语在“概念”的写作上也同样有此弊端。再来看下面这则某报2014年5月3日《7高速今下午拥堵 21时恢复发卡》的新闻导语:

某报讯(记者某某)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昨日零时至16时,全市高速公路交通量约为112.32万,比前一日(131.13万)下降约14.3%,比去年同期(118.83万)下降约5.5%。

这篇新闻从内容来看应该属于一篇服务性质的新闻,因为它主要报道了五一小长假后高速路返京高峰路段、时间的信息,以及市交通委提醒市民合理安排出行的建议。然而从导语内容中,我们只看到了全市高速公路交通量的数值与数值比,从中我们会得出今年五一小长假北京市高速公路没有昨天和去年同时间的那样拥堵,但是这一信息并未在接下来的新闻正文中有重要体现,而且在读完导语后,读者也不能明了“返京高峰出现在15时-18时”这样的重要信息。这篇服务新闻导语的数据化在笔者看来实为“大数据”思维下的概念炒作,记者可能未曾了解数据的真实意义,而因数据的貌似专业性和可说服力将其摘进新闻开头中,在这里,数据已经成为一个概念要素被嵌入进新闻导语里,然而它本身并不能够替代整篇新闻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新闻要素,这篇服务性质的新闻导语已经被数据的“概念”代言。

作者薛国林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葛俊易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xbHx6axpnPyPuDv0JhO

239#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09:42: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国记者何伟谈中国纪事:愿写普通中国人特点

2014年09月14日00:03  中国新闻网 我有话说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唐云云) 9月初,美国记者、作家何伟在离开近四年后再次来到中国,为新书《奇石》做推广。13日下午,他在北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何伟曾以在中国生活多年的经历,推出中国纪实文学三部曲,谈及中国纪事,他表示,自己更愿意写出普通中国人的特点和性格,而非去写能代表中国的符号性人物。

  写普通人的特点,不写符号性人物

  何伟1996年来到涪陵支教,2007年离开中国,这段经历被他写进了中国纪实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中,并一度成为外国人写中国的纪实标杆之作。他的写作采用的是非虚构文学的样式,写出了很多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细节。

  何伟表示,自己写作的初衷非常单纯,只想写出自己接触到的普通个体的特点和性格,而非想让他们成为能代表中国的某种符号性人物。同时拥有《纽约客》记者身份的他,认为新闻写作无法满足自己讲述中国故事的需要。“新闻稿对写作时间和效率有较高的要求,对篇幅也做了限制。它必须使用第一人称进行叙事,而且妨碍幽默感的发挥。非虚构文学却可以打破这些限制,将观察到的细节用第一人称表述出来,成为具有幽默感的生动文字。但这两者也有很多共通之处,例如必须进行真实的表达,而不能自己去创造细节。”

  当谈到在非虚构写作中如何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时,何伟表示,“我并没有去刻意划分主观和客观。好的非虚构写作,需要作者去充分了解采访对象,成为他们的朋友。这样我待在他们身边进行观察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因为我的存在有不自然的表现。另外,我会把自己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告诉读者,成为一个必要的故事背景,读者会知道写作中是以‘我’的视角来观察,而我本身不会对事情做评价。”

  保持写作角度的新鲜

  事实上,何伟在美国的中西部长大,大学毕业后去英国念书,之后在中国工作了十年时间,再去了埃及。他一直在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不愿意在一个地方呆太久的时间,想始终保持写作角度的新鲜。“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说,稳定比较好,但作为非虚构作家,保持角度的新鲜是很重要的。我不喜欢在一个地方呆太久,每五六年换一个地方比较合适。我离开中国是因为我要保护这样的角度,去埃及也是因为这个。因为在一个地方太久,会没有什么新鲜的角度。学习新的东西,不要在一个地方太舒服,不要像个本地人。现在在埃及,什么东西都是新的,让我学到了很多。”


  何伟表示,现在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他去到新的地方,能找新的朋友,跟当地人打成一片。《纽约客》有一些非虚构写作的作者,他们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但却比较自由、独立,写作也更加灵活。“独立性对作家来说非常重要。”

  两三年后可能再来中国

  何伟的夫人张彤禾也出版了以中国为题材的非虚构作品。不同的身份让两人在采访中遇到了不同情况。“我们的采访方法大致相同,为了观察会在目的地租房子,长时间呆着。但她是华裔,外貌上跟中国人距离小,他们接受起来也较容易。她写《打工女孩》的时候,跟采访对象交谈得特别自然轻松,她们也愿意告诉她很多私人的东西,这对我来说就很难做到。作为外国人,我会找自己合适的采访对象。”

  何伟还表示,也许两三年后还会回到中国。正如他的新书《奇石》封面上的推荐词所说,“中国就像块奇石,每个人都能看出不同的样子”,中国社会的不断变化和迅速发展,对他来说充满着吸引力。

(原标题:美国记者何伟谈中国纪事:愿写普通中国人特点)

http://news.sina.com.cn/c/2014-09-14/000330847084.shtml
240#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9:41: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媒大观察
@传媒大观察 独家首发《搜狐新闻标题制作秘笈》】好标题的三重境界;如何鉴别标题党;如何做出好标题。你具备这些做好新闻标题的素养吗?


[url=](18)[/url]


[url=](10)[/url]| 轉發(74) | 評論(10)
今天 18:35來自微博 weibo.com


[url=](4)[/url]| [url=]轉發(26)[/url]| [url=]收藏[/url]| [url=]評論(6)[/url]
25分鐘前 來自微博 weibo.com |  [url=]檢舉[/ur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