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21#
发表于 2020-4-27 11:06: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打记者的河南原阳县,你们发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南频道的“专访”花钱了没?



4月25日晚22点11分,因公职人员无理暴力阻挠正常采访、群殴记者、强行抢夺手机并刷机、事后发声态度强硬、县委书记宣称要公事公办的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再度发声,这一次看起来阵仗更大,新乡市政法委副书记王拥军接受了人民日报的专访,并提供了包括警方笔录在内的硬核信息。

乍一看,特唬人,所以很多普通读者认为舆论反转了。

但是,并没有。

这篇“专访”确实能唬外行,但蒙不了内行,接下来,我们来认真剖析一下这篇“专访”里藏了原阳县多少不可告人的小心思。

看原阳演了这么多天,有一点我必须承认,在此次打记者舆情的应对中,原阳的各种不要脸行径中也饱藏智慧,深谙带节奏之大法,至少它营造出了一个公正处理、有理有据的政府形象,成功把水搅浑,进而完成对舆论的引导。

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南频道2019年11月上线,由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负责运营,“专访”的标题说自己是接受了人民日报的专访,但署名很耐人寻味。

第一作者马跃峰,职务为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采编中心主任,可见稿件级别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第二、三、四作者都不是人民日报河南分社的,而是人民网河南频道的。

河南频道和河南分社并不是一回事,人民网河南频道的正规名称叫——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是一个经营机构,企业信息如下: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所属行业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登记机关为:郑州市金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经营范围为:许可项目: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不含固定网电话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不含出版、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凭有效许可证经营);一般经营项目:广告设计制作、发布、代理;计算机软件及外部设备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培训;组织展览展示及文化交流活动、会议服务;公关策划及咨询;翻译服务;物流服务;文娱演出票务代理。

该稿件第二作者郭健,系人民网河南频道副总经理,兼任战略合作部主任。从职务上看,这是个主管经营业务的人,媒体里经营和采编一向要求分开,经营负责人直接参与写稿的情况并不多见,可不可以请原阳县和郭总出来解释一下这个署名。

第三作者时岩,职务是河南频道无线事业部组长,隶属于新媒体发展部。


河南频道有自己的采编中心,但时岩不属于采编中心。根据我的经验,事业部多半也和经营有关。

第四作者慎志远倒是河南频道采编中心的,他是视频组的组长。

一篇稿件4个署名,2个人来自非采编部门,1人确定为经营领域人员,原阳县的这篇专访到底是个什么路数?

所以我才会在标题中有此一问,这篇“专访”花钱了没?

要知道,人民网河南分公司是经营单位,人家是要挣钱吃饭的。

根据我的从业经验,当然不排除这篇“专访”是正规无偿新闻采访,但这也很有可能是篇软文,也就是付费广告,只是写得很像新闻稿,花钱的人可以随意添加自己的意见,俗称“洗地稿”。

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这篇稿子的出现不是基于钱,而是基于交换,毕竟作为一个需要盈利的地方频道,和一个县借此搞好关系,可以为以后的经营、广告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预告:署名记者里还有彩蛋,后面说~

我对于这篇“专访”一直给专访二字加引号,引号在新闻语言中可以代表很多含义,可表突出,也可表质疑,我这里就是表示质疑,这和原阳县专访标题里“被殴打”的引号用法是一样的。

整篇“专访”中,隐晦的立场表达非常多,记者被殴打是事实,却还要加引号,表达的是至今拒绝承认殴打记者的立场,因为手机已经刷了,证明他们的工作人员打人的证据已经消灭了,王拥军副书记始终在表达是双方情绪都失控了,而且还特意指出,是红星新闻的记者王某强挑衅了阻拦他们的工作人员,才导致现场工作人员情绪失控,在表述这一过程时,还特意提到王某强记者手里夹着烟,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污名化手段,使读者自然而然地认为王某强如社会青年、流氓混混般,态度嚣张,令人难以同情。

后面又提到,王某强接受警方问询时,说不清胳膊上的红印是怎么造成的,拒绝做法医鉴定,拒绝对损毁物品进行物价鉴定,先是说感觉有人捶自己后背,后面又表示“不确定”。

拒绝鉴定和对警方的表述含糊很容易让人产生记者做贼心虚不敢去做鉴定以及对被打过程有编造成分所以笔录前后不一的情形。

这些内容的披露对王某强很不利,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内容是否真实,我不知道马主任采写过程中是否进行过相关信息的核实,这也是我怀疑这篇稿件出身的原因,它是否足够客观公正,还是只是充当了一方的威猛先生。

我有王记者的微信,所以我去问了他,为什么不接受鉴定,他给我的回答是笔录都被篡改过了”。

4月25日晚23点52分,王记者发了一条朋友圈:

“家属改口我能理解,签了字、按了手印的笔录被篡改我也能理解。我相信我的供职单位,我一点也不慌。”

篡改笔录?这么大胆?可能吗?太可能了我的亲,你怎么忘了,那是河南啊,以一省冤假错案就能养活全国媒体的河南啊,口供、证据都能深加工,改个笔录算个屁啊。

我敢这么说我就不怕河南跟我杠,我有大把的新闻稿件等着跟大美中原对质。原阳县,你如果说你没篡改笔录也可以,公开笔录,你肯定说牵扯案件机密是吧,那就披露给一家中立的省外媒体,实在不行,王记者请律师,你们让律师阅个卷,然后让律师发声行不行?你们敢不敢?


在这件事中,原阳县作为一级政府,不断狡辩、撒谎,反复改口,丝毫不顾脸面。

打人的人,原阳县一开始说是死去的儿童的家属,家属当然不背锅,后来他们承认是他们的工作人员,最后查明是原兴街的工作人员。

4月23日,原兴街道办主任郭勇也曾通过人民网发声,明着是道歉,暗地里都是狡辩。

郭主任解释了为什么墓地周围会有那么多工作人员,以及为什么阻拦记者进入墓地。理由是工作人员是被派去安抚家属的,因为当地风俗,下葬不许外人进入以免打扰,还有就是疫情期间防止聚集,所以不让记者进,冲突就是这么起来的。郭主任提到了刷机,但没给出一个圆满的解释。

4月25日王拥军副书记的回应继续采纳了郭主任的“帮扶家属说”和“疫情期间防聚集说”,且对刷机也给出了解释。

王拥军副书记说,之所以去了那么多人,是因为有不同的分工,他们建了3个专班,定向帮助3个受害家庭,有负责帮助料理后事的,有协助专家给家属做心理疏导的,还有负责防控疫情期间聚集的。

这么说的话,至少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应该是跟着家属忙前忙后的,可是根据这张事发当日的航拍图,王拥军副书记,图里能看见的一共19个人,你看哪个像帮扶家属的?是不是更像堵门口的?

还有,负责给家属疏导心理的专家叫什么,可否披露一下姓名,你们内部这么多工作应该有分工吧,方便披露一下人员分组名单不?


至于防控疫情说,前天南方周末发的报道里就明确指出了,每家祭祀不超过2人的规定仅限于清明节期间,但事发时已经快五一了。

还有,南方周末4月23日联系了原兴街,你们为什么拒绝采访?难道有话只能跟人民网河南频道说?


抛开规定,死难儿童家属和记者加在一起都没有这些工作人员多,你们到底是预防聚集还是带头聚集?

我们这一个小区的疫情防控只需要两三个志愿者,你们说你们提前不知道记者要去,那就只是需要应对死者家属却派出这么多人,是知道自己的工作人员能力低下,还是浪费公务资源成了习惯?

关于刷机,王拥军副书记给出的回答是工作人员毛某某认为记者的手机拍到了关于他的视频,如果传播会对他本人产生不利影响,于是拿去刷机了。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内容,会让他担心到传播出去能产生不良影响?担心传播就能直接刷机?手机都在你手里了,谈都不谈直接刷机,这是担心传播还是忙着毁灭证据?

王拥军副书记说,刷机是个人行为,呵呵,是不是个人行为谁知道呢?毕竟又没做笔录,做了笔录也能改。

针对原阳的发声,参与采访的另一位红星新闻记者王春在朋友圈做出了长篇回应:


根据王春记者的讲述,双方真正冲突的原因是新京报记者先溜进了墓园,被多人掐着脖子、反扣着抓出来,王剑强记者要拍下这一幕保留证据,才导致多人扑向他抢夺手机,王剑强为保护手机受伤,最终手机被夺走。

原阳县现在放出了利于他们的视频,但被打记者因为被刷机,已没有视频可以放出,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另外,记者在现场反复这些工作人员身份,他们就是不说是怎么回事?王拥军副书记,请您解释一下。


当很多人在争执起冲突到底是谁错在先时,我想提醒争论的人们一点,原阳的这些人不管什么身份,都没有资格阻拦记者,无论是采访,还是去参加葬礼。

他们说家属并没同意记者去采访,首先南方周末的报道已经找到死亡儿童的家属确认,他们同意记者前往,退一万步,即使家属不同意,也轮不到你们去阻拦,双方起了冲突家属可以报警,你们更没有资格去替家属决定外人可不可以参加葬礼。

上面这个9宫格里,二排左一的女人贾某是街道一个领导,曾在现场喊出“没有我们的允许不能采访”这种话,贾某我告诉你,采访不需要经过你的允许,就你这个智商,是怎么找到工作的?

你以为原阳在这件事中做的仅是寻找他们满意的渠道发声?

你错了。

原阳为这件事背后也付出了很多。

4月23日,我意外获得了这样两张截图:


根据我的经验,这应该是上级部门在给舆论引导指定方向,执行任务的人是什么我不清楚,咱老百姓一般统称水军

原阳县为引导舆论雇佣水军?真的吗?我不确定,但是总有些巧合令人浮想联翩:


大家看这个@player123123123的留言,是不是和指令截图里的第4条指令一字不差,这该如何解释呢?

最后该说那篇“专访”里记者署名的另一个彩蛋了!

原阳一直在强调红星新闻的王剑强没有记者证,但是!“专访”的第三作者时岩有记者证吗?

竟然也没有。

让一个没有记者证的记者去写另一个记者没有记者证的稿子,原阳你还能再点吗?

以上的长篇大论其实都是给外行看客们看的,从业的记者们和如原阳县一般的地方政府们之间本无需多言,我们都心知肚明,那些街道的工作人员为什么会在那,他们到底是干什么去的。九宫格的嘴脸我们在全国各地见到过,那句“你有记者证吗”背后藏着什么样的企图,你我都明白。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非要玩聊斋,那我们陪你。

此外,除了打记者事件,对事故的正式调查也不能耽误,事故原因只是一方面,挖掘尸体时存在的问题同样需要说明,据孩子家长说,4具尸体挖出来时只有1具还有点人样,挖掘机对孩子的尸体破坏很严重,有的孩子尸体直接被挖断了。曾有家长提出他们自己下去挖孩子的尸体,附近的村民也能帮忙,但是被拒绝了,官方还是坚持使用挖掘机。

原阳县口口声声说为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再多的心理辅导也抚平不了被挖断的尸体给家长们带来的创伤,这是官方导致的二次伤害,为什么坚持用挖掘机,为什么没有选择更人性化的挖掘尸体的手段,原阳官方应该做出解释。

原阳,打完人你一直挺刚,希望你继续刚下去,可千万别不说话了啊!

以上那么多问号,我期待原阳的回答。



来源:微信公众号 GOOD说

编辑:贾梦琪

222#
发表于 2020-4-27 20:40: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拜托,事故报道,别再用家属“情绪稳定”这个词了

近日,一篇文章刷了屏。

4月21日,在原阳县4名儿童因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身亡3天后,有自称媒体记者报警称“被殴打”。这些天,舆论高度关注。对此,媒体记者专访了新乡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新乡市调查督导组负责人王拥军,发表了一篇《原阳县涉媒体从业人员报警称“被殴打”——新乡市调查督导组负责人接受专访》。

细读之后,我觉得这篇文章发的很好啊,很及时。最近一段时间,新乡原阳因为挖掘机埋杀儿童案被媒体翻了个底朝天,当地政府公信力出现严重危机,舆论基本上是一边倒地严厉批评当地政府,基本上没有发声的机会,说了也没人听,听了也没人信。这时候有媒体对之进行专访,让他们也有公开说话的机会,从新闻的平衡性角度,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

而且,河南新乡原阳四名儿童被埋杀,已经作为刑事案件被公安机关立案,正在调查处理中,让法律的归法律。

眼看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然而,在4名儿童被下葬的当天,又出现了严重的舆情“次生灾害”,有记者报警称在试图进入墓地的过程中,遭到当地政府街道工作人员推搡、殴打,手机被抢走,后来手机虽然归还,但被刷了机,就是手机里存储的内容都被删除了,包括这次现场被打的视频。

媒体专访新乡政法委副书记、市调查督导组负责人王拥军的文章发出后,舆论场一片哗然,媒体和媒体人对这篇文章大多持批评的态度,包括“洗地”“利益勾兑”等猜测。

但在咖叔看来,如果不从诛心角度出发,这篇文章从新闻业务上来说,能够被批评的其实只有一句话,就是记者问答式采访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新乡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新乡市调查督导组负责人王拥军回答的第一句话:

问1:在原阳盛和府工地“4·18”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中,4名儿童不幸身亡,社会公众深感痛惜。能不能介绍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

答:该起事故的发生,非常令人痛惜!这是因为重型自卸货车倾倒土方时,4名儿童在工地玩耍被压埋窒息,致其不幸死亡。4月21日下午,4名不幸身亡的儿童均已安葬。目前,家属情绪稳定。



看了这句话,不知道多少人会有不适的感觉,我反正有。

不知道这个采访,是新乡政法委副书记王拥军的原话,还是媒体加上去的。
这句话错在什么地方?

第一、错在媒体作风。从全文看,媒体根本就没有采访家属,直接是王拥军转述的话,连个基本的核实都没有,咋就知道家属“情绪稳定”?

第二、错在理念问题。近年来,学界对事故报道的新闻业务不断进行理论、理念上的梳理、反思,从全球看,社会进入高风险阶段,事故频发,但在事故的新闻采访与报道中,包括“家属情绪稳定”、“不明真相的群众”都是被多次辨析而唾弃的用语,为何媒体现在还用这个词语?

第三、错在缺少“共情”。“共情”这个词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概念,和“同感”、“同理心”、“投情”是同义词,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四名儿童被违规作业的挖掘机活埋而死,其中有两名儿童是亲兄弟,这是一个惨绝人寰的悲剧,在如今中国环境下,给父母、亲属带来多大心理伤害?搁在谁身上,作为人之父母,能活下去?

孟子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出现这样事故的家庭,根本就不像其他损失一样可以弥补,谁会相信父母亲属“情绪稳定”呢?

然而,官员还真敢这样说,媒体还真就发出来了。

呜呼!



编辑:张凉

223#
发表于 2020-4-27 21:18: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24#
发表于 2020-4-28 22:08: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工作者采访权不容侵犯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4月21日,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儿童工地压埋死亡”事件中4名遇难男童在当地公墓安葬。《新京报》、红星新闻、上游新闻等媒体的记者前往采访,遭遇现场不明身份的人员阻挠甚至殴打,手机等物品被抢夺。记者拿回手机后,手机里包括通讯录及事发现场视频等在内的资料已遭删除。



  事件发生,群众有知情权,媒体有采访权。《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应为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提供必要的便利和保障。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干扰、阻挠新闻机构及其新闻记者合法的采访活动。”新闻工作者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采访权不容侵犯,对无理阻挠记者正常采访并殴打记者的暴力行径,我们予以强烈谴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这是新闻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做好党的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也明确了舆论监督的社会价值。实践证明,舆论监督有利于改进工作,促进社会的进步。反之,如果处处躲避舆论监督,手段粗暴,则不利于解决问题,甚至会激化矛盾。



  在阻挠记者的冲突现场,有一名女性对记者说:“没有政府的允许,不能进去采访。你们为个采访,值得吗?”记者赶去现场是为了还原真相,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因此,这根本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只要信息公开,依法而为,媒体报道能阻止很多的谣言乱跑。相反,封锁消息、阻挠采访,甚至在事后回应时也反复变化说辞,结果只能是处处“掉链子”,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让当地的负面舆情“火上浇油”。



  豪横的打人者应当为侵犯记者权利的行径付出代价,当地相关部门应当对此事给公众一个交代。我们期待执法部门对此事展开调查,给被殴打记者一个合法的交代,并彻查究责,严惩从施工渎职到暴力阻拦的所有责任人。我们希望各地因此件事情而反思,切实保障记者正当的采访权利,为记者正常采访进行舆论监督营造良好氛围,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袁舒婕)



原文链接:

http://www.zgjx.cn/2020-04/23/c_139000858.htm?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编辑:张凉


225#
发表于 2020-4-28 22:15: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26#
发表于 2020-4-28 23:44: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27#
发表于 2020-5-4 14:03: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28#
发表于 2020-5-11 00:03: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女子不雅视频流出,宜家比优衣库辣眼睛,性奴任务?
原文来源:看见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QIr2A0mfhjA6wX9icWgHw
近日,网络上传播一则疑似涉及宜家商场的不雅视频,事件火爆程度不亚于当年的优衣库事件!
该女子在宜家商场内裸露,并在多个家具上进行“单人”“自助”不雅运动,视频中还能看见有其他顾客,别人好好的床就给这么弄脏了,还怎么卖的出去。
不知道这女的是受了刺激?
还是为了红?
还是字母圈任务?
还是有暴露癖?
昨天的微博网友集体洗眼
宜家回应视频事件:已向所在城市警方报警。
该女子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
如果是团伙作案,故意拍摄视频发布到网络牟利
将触犯传播淫秽照片罪
目前,警方已经介入,小编会继续关注此案
编辑:吴悠
229#
发表于 2020-5-25 19:29: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宋婷
230#
发表于 2020-5-27 10:37: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全国人大代表阳卫国:建议取消我国境内新闻发布会外文翻译
“经过调查研究,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我们觉得此举没有必要性,建议在国内举办新闻发布会等重大外事活动中取消外文翻译。”这一次,全国人大代表、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带来的这个建议让人耳目一新。
阳卫国介绍,近些年来,我国一些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中外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都设有外文翻译。但通过调研,阳卫国建议,在国内举办新闻发布会等重大外事活动中取消外文翻译或采用同声翻译。
至于为何要提出这个建议,阳卫国给出了如下理由:
一是合乎法理。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文是联合国法定通用语言之一,早在联合国成立之初就载入了《联合国宪章》,这意味着中文具备了在外交活动中使用的法定地位。此外,我国外交部也早已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将提供的中英文两种语言改为仅提供中文,不再提供外文翻译了。因此,取消外文翻译,是完全合乎法理的。
二是彰显文化自信。语言是文明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在官方性质的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上,取消外文翻译,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的有效传播,提升中文的感召力、影响力,增强中国在国际舆论的主动权、话语权,进而彰显中国文化的自信。
三是维护汉语尊严。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文字,外国记者在我国境内参加的各种活动应该入乡随俗,尽可能掌握和熟练使用汉语,这也是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国外类似的场合,也并没有提供中文翻译,秉承对等原则,维护汉语尊严,在国内也应取消外文翻译。
四是提高沟通效率。在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上,每个人的话都要用英语或汉语来翻译一遍,时间整整延长了一倍,效率明显随之下降。如果取消外文翻译,这有利于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来源:人民网
链接:https://www.sohu.com/a/397843280_114731
编辑:宋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