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摄影摄像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21#
发表于 2022-6-4 14:53: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震惊!
雅安发生了地震,27只熊猫同时爬在一棵树上躲避地震

编辑:屈妍君

222#
发表于 2022-7-15 12:34: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屈妍君

223#
发表于 2022-7-29 20:46: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张铭麟


224#
发表于 2022-8-25 17:28: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屈妍君



225#
发表于 2022-8-26 16:14: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屈妍君
226#
发表于 2022-8-30 22:30: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邓秋雨
227#
发表于 2022-9-11 15:14: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张铭麟

228#
发表于 2022-11-5 23:56: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全球著名的新闻摄影奖——普利策奖摄影+路透社摄影部(镜头下的难民之困)

注:普利策奖THE PULITZER PRICE

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亦称普利策新闻奖,是于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匈牙利裔美国人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的奖项。上世界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被视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1942年,普利策奖设立摄影类奖项。此后,除1946年外,每年颁发一次。从1968年开始,摄影类增设了特写摄影奖。


一,路透社摄影部

每张扣人心弦的影像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
追随移民和难民数千里,越过不确定的边界,
去往未知的目的地。



二,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
《纽约时报》
Mauricio Lima,Sergey Ponomarev
Tyler Hicks andDaniel Etter
影像捕捉了难民的决心、

旅途的艰辛以及接纳他们的东道国的挣扎。



三,普利策特写摄影奖
《波士顿环球报》
Jessica Rinaldi
通过真实并有启发性的影像
揭示一个小男孩在被他所信任的人们虐待后,

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的故事。



来源:传媒见闻


编辑:马源



4.jpg (96.59 KB, 下载次数: 73)

4.jpg
229#
发表于 2023-7-10 18:49: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还原后的历史照片



在2010年的广东连州摄影节上,艺术家张大力展出了由130余组照片组成的《第二历史》,成为那届摄影节的一个焦点。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有趣的历史照片以及它们的真实面目。





国内为凸显毛泽东与斯大林是两大领袖的地位,因此修掉了照片中其他人,下图为原照片。





周恩来赴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庆祝活动。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到机场迎接从莫斯科归来的周恩来。刘少奇被打倒后,在照片中被抹去。





这张情况也是。





1940年,周恩来从共产国际归来,与任弼时、毛泽东合影。左图修掉了任弼时,原因是战争时期任弼时在苏联养病,没有在困难时期参与到战争中,遭到了批判。


为突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他们身后撑伞的工作人员和伞均被抹去。


1937年,中央苏区的战友一起在红军大学里与毛泽东、朱德合影。迟至1986年,国内公开出版物上仍使用的是修改过的照片(上图)。下图前排左起:聂鹤亭、毛泽东、朱德、林彪、何长工、周子昆、赖毅;后排左起:杨得志、梁军、杨梅生、陈赓、贺子珍、姚喆、胡荣奎、萧新槐、江华、谭家述、谭冠三、刘型、张际春。


文革中,陈云被打倒,下放江西的农村。这是一张历史旧照被改的过程。


1938年10月延安机场。庐山会议之后,彭德怀被打倒,此后的照片被抹掉。





上图为官方宣传照,毛泽东乘敞篷汽车检阅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下图为原照片。九一三事件后,林彪在照片中消失了。


1940年,周恩来从共产国际归来,与任弼时、毛泽东合影。左图修掉了任弼时,原因是战争时期任弼时在苏联养病,没有在困难时期参与到战争中,遭到了批判。


1944年毛泽东检阅部队照片,其实毛泽东是在朱德、王震的陪同下检阅359旅的,上图为原照片。


1978年出版的《纪念周恩来总理》(中国历史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出版 1978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中,秦邦宪被删除(右图);左图所示,1989年再版的《纪念周恩来总理》(1989年3月第一版二次印刷),恢复了历史照片的原貌。


毛泽东在时任北京市长彭真的陪同下到北京十三陵水库参加义务劳动。文革中,彭真被打倒,左图为宣传照,彭真早已无影无踪了。右图为原照片,毛泽东左边为彭真。


上图,毛泽东追悼会现场原照片。下图,粉碎四人帮后,宣传物抹去了他们在追悼会照片上的身影。


上图,粉碎四人帮后,宣传的报道紧急撤去了毛泽东遗体告别仪式中的四人帮照片,留下了空白。下图为毛泽东遗体告别时的原版照片。

来源:东门七号传达室(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eiaXF6TPGGt-2olgwRVMQ
编辑:程博




230#
发表于 2023-8-22 19:40:20 | 只看该作者
人民日报好图好在哪?08.22 |摄影点评
“人民日报一周好图+编辑点评”来啦!赏好图,看门道,带您外行秒变内行。这些照片好在哪里?又怎样与版面文字报道相得益彰?听听人民日报夜班编辑的专业分享。
抢修道路
图为87日,陆军第78集团军某旅组织党员突击队在吉林省舒兰市开原镇五滴村抢修道路。
  李司侨
刊于《人民日报》2023.8.14 6
《人民日报》2023.8.14 6
点评:本次汛情以来,编辑在寻找图片、制作版面间,常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一张照片,如何跟其他媒体做区别,体现出人民日报视觉版的独特之处?通过制作多期视觉版、图片报道,摸索出了一个规律:以人物为主体,彰显人的魅力。
力量感,是这张照片最大的特点;信仰的力量,是这张照片最动人的地方。画面里,两名战士怒目圆睁,牙关紧咬,手臂灌注了全身的力量。再看眼前,一大块巨石“冲”出了画面,这里的巨石既是清理道路的阻碍,也代表重建家园的困难。但是,哪怕手中的巨石有千斤重,但只要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只要有党旗高高飘扬,人民解放军就能够克服千难万险,凝聚起重建家园的力量。
——视觉版 杨烁壁
转运群众
日前,在河北省涿州市开发区,来自山东蓬莱的救援队队员小心翼翼地转运婴儿。
    丁中兴
刊于《人民日报》2023.8.15 6

《人民日报》2023.8.15 6

点评:如何通过一张照片,看出人民日报站稳人民立场?在815日这一期的人民日报防汛救灾压轴专版中,版面上的大照片给出了答案。
视觉中心汇聚在河北省涿州市街头的一幅救援场景,画面中,来自山东蓬莱的两名救援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婴儿捧在怀中,救援人员的欣慰笑容与婴儿的怡然自得,将防汛救灾中闪耀的人性光辉表达的淋漓尽致。婴儿代表了希望,笑容传递出信心,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在一起,只为共同的目标——抢险救灾。通过将人物作为画面主体,这张照片无论是人物的动态、神情都得到了充分体现,画面的感染力与穿透力也得到了释放。
——视觉版 杨烁壁
抢修铁路
日前,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全力抢修滨绥铁路受损路段。
  栗崧航
刊于《人民日报》2023.8.15 6
点评:近处是齐腰深的洪流,奔涌湍急;远处是延展变形的铁轨,随时有进一步塌陷的风险。画面中,一名工作人员不顾急流湍涌,投入水中,开展道路抢险重建工作。这一刻,这名工作人员奋不顾身的身影,被摄影师捕捉,定格成为满屏的勇气。最是无畏动人心,最是舍己见真情。在这个洪水肆虐的夏天,有幸见证这样一段写满勇气的故事,也是图片编辑的幸运。
——视觉版 杨烁壁
封堵决口
814日,陆军第78集团军某旅官兵在吉林省扶余市拉林河杨家崴子段封堵决口。
  王驰 周程程 摄影报道
刊于《人民日报》2023.8.15 6
点评:奋力一掷,无声的照片仿佛充满了怒吼的声音。画面中,左边的战士张大了嘴,全身的力量在这里迸发,手中加固堤坝的沙袋即将飞出,模糊的沙袋,表明这一掷已经快过了摄影师快门的速度,充血的肌肉,证明这一动作一气呵成;右边的战士双手有力,给这一掷提供了稳定的力量。两个人的团结协作,达成了团结一致的目标——尽全力抢险救灾、重建家园。
本次汛情以来,受灾地区群众众志成城、克服困难,解放军、武警部队闻令而动、连续奋战,消防救援、医疗、通信等多种力量争分夺秒、尽锐出战;社会各界踊跃捐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些力量中,人是起决定性因素的,为了突出人民日报的全面性与独特性,编辑在选图时注重选择表现人物张力的图片,以人的动态与神情为载体,突出防汛救灾中人的力量。
——视觉版 杨烁壁
来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mWKJAECgBSmzuERQ7kUlw
编辑:程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