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11#
发表于 2019-5-11 21:10: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董天策院长参加传媒实验教学生态系统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研讨会做主题报告
5月9-10日,传媒实验教学生态系统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研讨会在成都理工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成都理工大学、浙江传媒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及部分从事媒体融合、虚拟仿真等技术研发的公司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会议。新闻学院董天策院长应邀出席10日会议,做了题为《虚拟仿真实验:力求技术与专业的有机融合》的主题报告。
董天策院长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专业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是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作为传统实验教学的延伸、拓展、补充和提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有助于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控究性学习,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文科专业来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还是新生事物,需要大力探索,关键是要有好的创意,好的方案,要把专业的某些教学内容与某种虚拟仿真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融合一体,形成某种独特的实验教学场景,让学生“如临其境”,沉浸其中,通过交互式操作来完成实验任务。董院长说,这是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灾难事件融合报道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并获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体会。
利用会议间歇,董天策院长与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刘翼院长等院系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参观考察了该院的实验室建设,新闻学院实验室主任孙良斌随同。
编辑:王豪
212#
发表于 2019-5-12 18:18: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你为什么选择传媒业,新时代入行必读的10本媒体人经验书籍
你为什么选择传媒业?
或许是“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新闻理想,又或许是在信息化世界中对于消除不确定性的渴求。无论哪一种缘由,都面临着当下媒体环境的巨变。
纸媒的黄金时代已然逝去,新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是新闻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变革,报道领域的垂直细分渐成趋势,高高在上的话语体系成为过去,呈现方式也不再只是单一的图文形式……
想要在新时代的传媒业如鱼得水,有太多的变化需要应对。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的不变需要坚守,诸如抵达新闻第一现场的踏实、探寻真相的热忱、揭露社会问题的勇气。
业界风云变幻,媒体人如何在风暴中心迎接变化,定位角色?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为你精选10本媒体人经验书籍,汲取过去的经验,洞见未来的趋势。
《寻找白岩松》
讲述新闻人自己的故事
“一种无形的力量仿佛有生命一般继续生长,自由而有活力,跨越着回忆的羁绊急速向前。我们必须因此知道,一切都没有结束。”
这是白岩松对本书作者刘楠的寄语。刘楠与白岩松曾在央视共事十年,跨越回忆的羁绊,刘楠写下了这本记录白岩松与央视评论部的书。
在中国新闻界,“白岩松”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符号。作为一个难得的身份多元的新闻人,一个在记者型主持人、直播评论、新闻语态改变等实践上难以复刻的开拓者,他常常被征用与消费。
多年来,媒体为人们构建了一个不真实的完美白岩松。
而刘楠以熟人的视角切入,对白岩松职业成长历程的追根溯源、对其“东西联大”新闻教育进行一手观察,正视“肃宁枪击案”报道中的争议,全面梳理白岩松新闻业务和演讲口才的“武功秘籍”,还原了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白岩松。
寻找白岩松,也是在寻找自己,看看优秀新闻人的基因密码,校准心中的新闻理想。
《有一种基因叫理想》
黄金时代的央视评论部图鉴
《东方时空》、《焦点访谈》、《面对面》等在中国新闻界颇有分量的名字都孕育于央视评论部。这一处于南院食堂的阵地集结了一批充满热忱的新闻人,不断吞吐新栏目,被称为“电视延安”。
作者刘楠2004年进入央视评论部实习,此后在评论部走过长达10年的职业生涯。在本书中,她以“南院人”的视角独家记录央视评论部的人物故事,从白岩松、柴静、张泉灵等优秀新闻人的真实工作状态展开,细致入微到评论部司机、保安这样的记忆碎片,为公众解读“电视延安阵地”生生不息的缘由。
书本详实的记录构成了黄金时代的央视评论部图鉴,也传达了“南院人”代代相传的理想基因。
《中国寻路者》
记录时代变迁下的个人探索
“我们身处巨变的年代,每一天都是历史,每一个维度、每一刻都值得被以客观真实专业的方式记录。记录不平凡的历史细节,留给后人理解他们未曾亲历的时代。”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70周年。
70年,中国从盘根错节的旧体制中艰难突围,其间究竟发生过什么?改革开放究竟是由哪些人、哪些事促成?碰到过哪些挑战、采取过哪些应对措施?如何掌控好改革突围的界限?具体到各个领域如何求变?都值得被记录。
这本《中国寻路者》便尝试借助采写的人物之口,以客观真实的方式记录这段历史的细节。
本书的作者高渊是解放日报的特聘首席记者,借助这一身份,他采访到了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中国新闻史界泰斗方汉奇、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前主席张月姣、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席王赓武等改革历程中有一定分量的人物。并以自身温润朴实的采访风格,“保真”式的写作手法呈现充实的人物故事。
除了感受激荡历史中个体的火热灵魂,《中国寻路者》在新闻业务方面也能带来不少启发。
《记者圈》
中国记者的典型画像
记者圈是个什么圈?
在媒体内行看来,这是一个结构极为复杂的圈层。从职务,到报道领域甚至是所处区域,不同的记者面临着不同的境遇。在媒体环境的巨变之中,浮沉于体制内外。
资深媒体人肖经栋的《记者圈》一书以自己10年来的行业积累披露了中国记者群体生态圈。写作过程中,肖经栋深度访谈了60余位传媒业资深人士,涵括了选择转型的记者、省城到地市不同区域的记者、外媒的中国记者等方向的典型样本。从组织架构到个体生存,剥离记者“无冕之王”的滤镜,呈现真实的记者生存图景。
可以说,这是一本广泛抽样的新闻社会学,跳脱出普通人印象中知名记者的样貌,描绘中国记者常规的成长、发展与转型路径。
《大地孤独闪光》
特稿写作的经典范本
“这些报道贴合中国的现实。他们是我们乘飞机经过这个时代时,通过舷窗看到的大地的孤独闪光。”
本书为著名媒体人李海鹏的特稿作品精选合集,其中收纳了《举重冠军之死》、《无情戒毒术》、《灾后北川残酷一面》等不曾过时的经典特稿作品。作品之外,李海鹏还在书中记录了创作的初衷、采访写作的技巧与心境。在题材的选择、角度的挖掘、逻辑的流畅性、语言的控制等方面给予读者启发。
新闻强调时效性,本身是易碎品,但经典作品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感和更为深厚的历史感,可以产生“对抗时间”的力量。《大地孤独闪光》中的不少作品达到了这一标准。
《真相再报告-18位中国知名记者对话》
真实的业界前沿报告
本书采访了18位曾经活跃于不同战线、分布在不同媒体的一线新闻记者,其中包括了孙志刚案报道者陈峰、原《冰点》周刊记者刘万永、原新周刊主笔胡赳赳等。他们都写出了不少具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但他们作为事件记录者的个人想法与境遇很多时候被人们忽略。
《真相再报道》揭露报道背后的艰辛,包括记者如何感触与体制冲撞的限度,如何在扑朔迷离的事件报道中寻求自我认同。
阅读他们的从业经历,体会他们的辗转与选择,也是在积淀自身对于传媒业的认知。
《故事技巧》
如何把新闻写得好看?
当信息获取变得容易,把新闻写得好看就变得重要。
本书作者杰克·哈特曾任《俄勒冈报》主编,他以自己30多年的实战经验以及身边朋友在写作时遇到的各种问题而导致失败、成功的经历,给读者展示了在写作“叙事性非虚构”文章时,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其中涵括了故事主题、叙事节奏、切入视角、人物塑造、场景选择、叙事技巧、道德准则等各种细节。
目前国内的“非虚构写作”愈发兴盛。但如何讲好故事?如何把握界限?《故事技巧》可以给出一些参考。
《光与热》
新闻工作的基本法则
如何制作好新闻,甚至是伟大新闻?
《光与热》一书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书本记录了华莱士及其他CBS著名记者的亲身经历,包括对克林顿、叶利钦、普京、阿拉法特等一众名人的采访故事。从选题、采访、写作等新闻生产流程的各个细节出发,探讨揭示真相并富有激情的新闻是如何产生的。
除此之外,该书还解读了新闻报道中的伦理困境、记者需要具备的法律基石、互联网时代新闻全新的运作规律以及新闻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光与热》的作者之一是美国新闻界传奇记者、主持人迈克·华莱士,数十年的职业生涯当中,他都保留着辛辣、强硬的主持风格。因此,《光与热》一书以可读性更高的方式呈现了新闻制作的满满干货。
《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
众生喧哗下的新闻消费指南
在网络时代,面对脱口秀评论者和自媒体的众声喧哗,网站无休止的链接和添加,“真实的新闻”是否已经死亡?
或许真相依旧存在,但旧的媒体秩序已被推翻,新的权威权威正在被创造。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我们追寻真相的路径也需要改变。
本书作者之一比尔•科瓦奇曾担任《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哈佛大学尼曼基金协会项目负责人,书中他以自己50年的从业经验探讨后真相时代的信息文化在发生何种改变,提出“怀疑性认知方式”的六部法,帮助媒体人及普通公民辨清真相。
信息过载的时代,一本帮助媒体人核实真相以应对公众需求的新闻消费指南显得尤为重要。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解读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角色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同样为比尔•科瓦齐、汤姆•罗森斯蒂尔所作,旨在明确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以及职业标准。
媒体人心中大抵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新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详尽的文献搜索、抽样调查、访谈和公共论坛研讨,作者汇集了众多资深媒体人的经历,归纳出新闻界公认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十个职业标准:
新闻工作首先必须做到对真相负责;
新闻工作首先必须忠于公民;
新闻工作的本质是用核实加以约束;
新闻从业人员必须独立于被报道对象;
新闻必须成为权力的独立监督者;
新闻必须成为公众批评和妥协的论坛;
新闻必须努力使重要的信息有趣并且和公众息息相关;
新闻必须做到全面均衡;
新闻从业人员有义务根据个人良心行事;
公民对新闻也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介质千变万化,这份核心的职业准则不会变。
收下这份媒体人经验书单,明了选择传媒业的原因,积淀经验,迎接挑战。
编辑:王豪

213#
发表于 2019-5-31 20:43: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中国传媒大学65岁生日,白岩松周涛康辉陈鲁豫录校歌MV
文章来源:娱评圈内外
原文链接:
https://xw.qq.com/cmsid/20190530V0QHUX00?pgv_ref=mobileqq&ADTAG=mobileqq&_wv=1&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https://v.qq.com/x/page/p0877k4n6lp.html(视频)
编辑:吴悠

214#
发表于 2019-6-11 20:51: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size=0.83em]3341560256742_.pic.jpg (79.2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1 分钟前 上传








人大新闻系1956年创办的学生报纸

1956年9月9日,新闻系主办的《新闻与出版》试刊号出版,10月15日,正式创刊,系主任安岗兼任主编,秦明、华青禾先后协助主编,朱伦章、杨纤如、胡文龙、林珊、丛林中等教师参与编辑工作。该报是一张对开四版大报,半月出一期。校长吴玉章为创刊号写《发刊辞》。《发刊辞》指出:“《新闻与出版》正是为了适应当前形势而创刊的,新闻系教学和实习用的报纸”、“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新闻与出版事业中的记者和编辑人材”。该报当时订户多达10至12万,1957年12月25日停刊。停刊后,新闻系又出版一份内部的小型四版《新闻与出版》周刊,以服务教学和实习。



编辑:董莉

215#
发表于 2019-6-21 13:14: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西南政法大学与华龙网集团共建融媒体学院
一个是全国首批重点大学
一个是主流媒体地方门户
两者相融,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
今天,西南政法大学与华龙网集团共建西南政法大学融媒体学院正式揭牌!
“西南政法大学融媒体学院”正式揭牌
双方将充分发挥和整合高校、学术、媒体等各项资源优势,通过校媒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全方位融合办学,为我市乃至全国宣传思想战线培养和输送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新时代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活动现场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鹏,市委网信办副主任严兵,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主任助理徐立,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华龙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春燕,华龙网集团总裁、总编辑周秋含,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珮,共同为“西南政法大学融媒体学院”揭牌。
校企强强联合
重庆首创融媒体学院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做大做强网上主流舆论,需要源源不断的融媒体人才支撑。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和时代背景之下,需要高校优化和升级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融媒体时代的人才需求和智力支撑。顺势而为,今日上午,西南政法大学、华龙网集团共建融媒体学院正式揭牌。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融媒体时代,创新才能创造生命力,创新意味着变化万千,创新意味着推陈出新,但不变的依然是“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那就是以“数据库”为中心,以“用户”与“服务”为基本点。
我校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2018年,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既实现了学校法学以外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又实现了重庆市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还实现了全国法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而华龙网作为全国首批省级重点新闻网站,经过十九年的发展,日均影响受众已超过3000万人次,省级重点新闻网站综合传播力全国第二。2016年实现了重庆新闻界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零的突破;2018年成为首家在一年内荣获两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殊荣的地方新闻网站。
在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的领导下,华龙网集团正打造现代传播体系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综合布局的新型媒体集团。此次双方共建融媒体学院,可谓强强联合。
活动现场
据了解,西南政法大学与华龙网集团共建融媒体学院,不仅在重庆是首创,在全国也走在前列,这是适应新闻传播学科特点和媒体融合发展需要,推动新闻教育与传播实践相互贯通、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重要方式,也响应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产教融合的决策部署,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推动重庆媒体融合
提供人才储备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新闻院系教学方向和教学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素质。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鹏致辞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鹏表示,媒体融合是篇大文章,培养“四力”强劲的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人才,关系新闻队伍建设根本,关系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希望学院遵循新闻教学科研规律和融媒体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帮助新闻队伍后备军扣好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第一颗扣子。强化协同合作,全方位资源共享,不断完善共建长效机制,努力形成业界和学界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培养兼具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的复合型融媒体人才。
重庆市委网信办副主任严兵致辞
市委网信办副主任严兵表示,西南政法大学和华龙网集团共同建立融媒体学院,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具体举措。希望学院在未来的办学过程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紧扣使命任务,聚焦前沿领域,加强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努力培养更多适应全媒体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共同打造具有标志意义、标杆影响的特色品牌,为推进高校和媒体共建新闻学院创造新鲜经验,在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主任助理徐立致辞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主任助理徐立表示,西南政法大学、华龙网集团的合作是强强联合,融媒体学院也符合新时代新媒体特点、符合新时代办学规律和市场经济的特点。他希望,学院办学过程中,加强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培养出懂法律、懂新闻、兼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致辞
“西南政法大学的新闻传播学作为重庆市唯一、全国法科大学唯一的新闻传播学学科博士点,有着良好的办学基础。”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表示,学校将以融媒体学院成立为契机,加强与华龙网的密切合作,全力支持融媒体学院建设,积极顺应传媒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把最新的需求体现到人才培养当中。
华龙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春燕介绍融媒体学院建设思路
华龙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春燕表示,华龙网集团将以此次携手西南政法大学共建融媒体学院为契机,以融媒体人才培养为切入口,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通过校媒合作、产教融合的全方位融合办学,为我市宣传思想战线培养和输送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2020年全面运行
聚焦融媒体人才培养
融媒体学院2020年3月起全面运行
将如何开展共建工作?
双方将秉持“以‘融’守正,以‘合’创新”的理念开展共建合作,并在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教委的指导下,围绕“三个一”和“一个三”的思路落实、开展共建工作。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吴钰鸿主持揭牌仪式
“三个一”,即一个融媒体专家智库,一个融媒体学术年会,一个融媒体中心。
具体看来,即发挥双方的学界、业界优势,依托中国城市新闻网站联盟等融媒体平台资源,聚合智力优势,建设融媒体专家智库,共建西南政法大学融媒体学院学术委员会;每年举办全国融媒体创新与研讨学术活动;发挥华龙网集团融媒体探索与创新的成果和经验,携手西南政法大学,共同打造校媒共建的融媒体中心。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袁永新
宣读“西南政法大学关于成立融媒体学院的决定”
“一个三”即围绕融媒体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从三个层面共建融媒体教育教学体系。
华龙网集团将携手西南政法大学,组建融媒体课程研发团队,整合现有新媒体专业基础课程,结合融媒体人才培养的需求和趋势,开发编写融媒体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双方互派人员,推动融媒体师资队伍建设;此外,还将共同打通融媒体人才实习实训、就业培训通道。
素材来源:华龙网、西政网
记者:李华侨
摄影:贺明
编辑:王豪

216#
发表于 2019-6-22 21:23: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梁刚建谈传统媒体:虽然人人都会做饭,但厨师仍然是个行当
作者|老刘代号3302  来源|刘言巍语
中传,立德楼,晚上六点,304教室,618日……有幸和中传的同学们听听梁刚建老师讲讲最新的融媒体与智媒体知识,也忘却了从西北五环边赶到东五环外的疲惫。但是这晚上六点的开讲时间,梁刚建老师是准备和学生的晚饭作对啊。实话实说,五点刚过到教室的时候,对讲座的上座率真有点担心。
中传学生的不给情面是业界闻名的,核桃林里多少英雄竞折腰,且不说庞龙当年曾折戟于中传学子的青春年少,单说30多年来广院之春漫天飞舞的各色卷纸,就是最好的票房毒药。不觉之间,心中升起幽幽的蘑菇云,不知梁老师的电磁辐射,能够把多少三间房梆子井中蓝艺水芳园的莘莘学子照耀……
没想到,确实没想到,和梁老师以及一票粉丝团谈笑风生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此起彼伏的老刘,尾随大部队在家住万柳坚持东成西就的赵晖教授引领下,缓步走进了304的教室(此处省略30字,确实有热烈掌声)。
敲黑板,划重点,没有座位啊!!!身形庞大的伴读胖书童经老师们的积极协调和学生们的支持理解找到了一个后排的角落,静静地开始了学习。好事的我偷偷问了一下身边的童鞋,为啥吃饭点不吃饭。他的回答是啥时吃饭不是问题,关键是听大咖的讲座多学习以后才能提高吃饭的质量。还好是个男同学,来去匆匆,我也没好加人家微信……
那么,你肯定会问,梁老师是谁?官方给的简介是这样的:梁刚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会长、《广电时评》总编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光明日报》社,先后任记者、评论员。1994年主持创办《中华读书报》,任总编辑。20006月调至国家广电总局。现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MBA导师。近期,他先后在广电总局党校、湖南电视台、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作了授课和讲座。讲座题目如《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学习什么》、《广播电视的媒体融合进程》、《今天的电视生态》,都能准确切中热点话题,提供新思路。
今天授课的题目是《从融媒体到智媒体—传媒业新生态》教室内,座无虚席,时不时还能看到扒着教师后窗寻找座位却黯然神伤离去的眼神。没办法,确实没座位!这是人格的魅力,还是知识的吸引力,也许作为评价都有点苍白。老刘我认为,梁老师简直是星体中的黑洞,播音主持的新星也自发来听,影视表演的新星也自发来听,电视艺术的新星也自发来听……搞得其他教室里的同学都暗香浮动、纷纷来投……
做人还是要有真本事,梁老师的讲座就是把准了现实的脉搏,他从“两会”的媒体采访说起,讲到最新科技在媒体的应用。讲到现今从中央到地方,媒体纷纷办起的“两微一端”,他说,现在最新的趋势是“两微一抖”,抖,是指抖音,现在74.1%的网友使用短视频,从生产,到观看,再到分享。
他说,现在的电视节目,不与新媒体合作,简直没法玩。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花儿与少年,都需要用短视频来推广。
他给传统媒体敲响了警钟。他说,目前来看,我们传统媒体办的新媒体还没有太成功的例子,包括央视,各个栏目以前都是各播各的,没有发挥整体优势。在融合传播方面,他给传媒大学的学子们提供了三点建议:移动优先,短视频优先,可视化传播优先。
他讲到电视目前与网络的竞争,综艺节目是一个主要战场。让人吃惊的是,他对现今90后,甚至00后才喜欢的流量明星,了如指掌,让一批80后都扼腕叹息。
他讲到了主管部门对网络视听节目的监管,讲到当前一些短视频平台的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倾向,包括人民日报的相关评论,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他讲到了大数据在媒体的应用,讲到了所谓的“算法推送”,告诫听众,既要熟悉其应用,又要避免其不良影响。
他讲到自己刚刚参加的第十三届中国传媒年会,并主持了其中一个单元,叫努力实现由融媒体向智媒体的飞跃。所谓智媒体,是指人工智能给媒体带来的革命性变革。智媒体在中国的基础是什么?用户数量、使用工具和网络条件。
他还讲了一个媒体马上会发生的一个革命性的进步:5G的应用。
他最后总结说:报纸诞生700年,广播、电影诞生100多年,电视不到100年,新媒体30年,没有哪种媒体会消亡。即使在今天人人都是记录者,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传统媒体仍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空间。
最后的结束语,梁老师深刻总结——有句话说得好:
虽然人人都会做饭,但厨师仍然是个行当。
看来敢和学生的晚饭作对,更主要是因为梁老师可以做出这么一桌精神大餐,想起《论语·述而》里的那句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才明白当年的先人就知道精彩的讲座可以代替食物,让人流连忘返,常觉余音绕梁。于是乎,相当期待自己也能学习梁老师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好口才,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此处省略100字,必须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
不想,梁老师点名介绍了他的“粉丝团”:团员有知名大学的博导,有风口互联网公司的总监,有慕名而来的新锐融媒体公司的老总,有中央电视台的编导,等等。
不想老师还介绍了我,让我讲讲刚刚编剧演出的话剧《马背摇篮》,不想同学们当时觉得转承太快没反应过来,后来讲座结束后在梁老师的教育引领下加微信、发微信,回答各类问题到半夜一点多。中传中传,名不虚传,感谢同学们自发地进行了百度,给足我这个梁老师伴读胖书童的面子……
夜半十点,广院的西街依然灯火阑珊,我无意流连,驾车过了远通桥,从新开的入口驶入了京通快速主路,向家的方向奔去。不知为啥,突然打了个饱嗝,原来精神食粮确实比物质食粮顶饿,看来以后梁老师的讲座我还是应该自觉到场,坚决和万恶的油腻晚饭做斗争。
(此处,隆重感谢永恒大哥借我抄他的课堂笔记,和学习好的同学坐在一起,就是近水楼台,你懂的)
编辑:王豪
217#
发表于 2019-6-25 17:17: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人民邮电出版社成立新媒体专家委员会 启动“网络新媒体教育C9联盟”机制

原文来源:重大新闻学院

6月22日,人民邮电出版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9年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作为国内新媒体研究重镇的九所著名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学科带头人齐聚一堂,探讨新时代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组织编写高水平代表性的网络与新媒体教材,启动“网络新媒体教育C9联盟”机制,开创网络与新媒体领域学科专业建设的新局面。

与会代表合影
第一批C9联盟院校及学科带头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喻国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丁俊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彭兰,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宏元,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德,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
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编辑张立科为新媒体专家委员成员颁发聘书
专家学者合影
编辑:吴悠

218#
发表于 2019-7-4 19:51: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是何种善——兼职教授蒋亚平在2019年毕业典礼上致辞
文章来源:法大新闻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4rO3TdJo9tqyQj-FhcZxg
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
能参加2019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毕业典礼,交流关于新闻传播的一些想法,很荣幸。
首先想和大家分享近50年前自己和母亲在一起的一个场景。那是1970年,我十五岁,初中毕业,下乡当了知青。一天早晨,我从乡下回到城里,见母亲上班,换上一身新衣,端洁清静。我觉诧异。母亲说,今天要接受记者采访。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场景,却在以后的岁月久久地伴随着我,影响着我。一个职业,该有多么重要,该有多大影响,才能使人如此敬重!

我很幸运。当了两年农民七年工人后,遇上邓小平恢复高考,上大学,读新闻专业,成了一名新闻人。幸运几乎伴随了我全部新闻生涯。1982年,我大学毕业工作第一年,作为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写了一篇湖北南漳县农民何永高买耕牛的故事,反映的是中共中央第一个一号文件的巨大效力,获得全国好新闻奖。1987年,我在人民日报社工作第二年,采写了几篇报道,反映某县撕毁农民种地合同和虚报粮食产量问题,深深地介入了当时国家改革的核心话题,为推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特殊作用。1996年,我受人民日报编委会信任,和大家一起创办了人民网,此为我国新媒体和门户网站之肇始。1999年,美国人轰炸我国驻南联盟使馆,我们果断决定开通强国论坛。这是我国第一个网上时政论坛,也是我国互联网社交产品之先遣。2006年,我出任原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主要负责人、总编辑。
种种经历,酸甜苦辣,多少算得上老江湖了吧。但是,从1978年开始学习新闻到现在,这样一个问题,却一直缠绕着我,叩问着我:新闻是何种善?新闻职业究竟为何而存在?新闻人的使命究竟是什么?
同学们都熟悉,有四种经典的传媒理论,对此各有不同解释,包括所谓第四权力说。通过学习,我们都知道新闻要鼓舞人,教育人,要多写正面报道。我们还知道新闻要有立场,要客观公正、要敢于批评。我们都对毛泽东主席对新闻提出的两个要求耳熟能详,即耳目喉舌。还有一直讨论不已的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话题。种种理论和要求,看起来只是各有秉持,不同侧重,但具体落实在新闻管理和报道实践中,往往天壤之别。
扬善、惩恶,当好喉舌、当好耳目,为党、为人民,毫无疑问,都是新闻的一种善,都是新闻的职责,都要努力做好。但是,这些似乎还不够。我们想想,学校、医院、法院、政府等等,社会里存在的各个不同的机构、组织,实际上就如人体不同的器官,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老师是教书育人,医生是治病救人,法官是明法正人,公务员是行政为人。那么,一个新闻工作者呢?与其他角色相比,他的最重要的、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哪里?他这个角色的核心定位是什么?
就是追求真相。这就是新闻人的天职。当代新闻人所承担的其他种种职责,都要建立在真相这个基础上。永远努力追求真相,才是新闻人对于人类社会所独有的、最本质的大爱和大善。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天职,都各有其难。我们新闻专业,似乎更难。在转型中国、复杂中国做新闻人,难上加难。凡真相,皆深藏。凡真相,皆容易溜走。凡揭示真相,皆不顺畅。这正是大家宠爱的调查性报道的艰辛和魅力所在。
同样,对真相的寻找,也应该存在于大量日常的扬善惩恶的新闻报道中。真相无处莫在,处处应有。任何表扬报道和批评报道,离开了真相,就不是一种善,还可能是一种恶。
在四十年改革开放时代砥砺前行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还非常擅于用述评性报道,通过对不同专业和领域的研究,去接近和发现真相,以此来接纳生活,安顿自己,报效社会,行使天职。前不久刚刚去世的原经济日报总编辑艾丰老师,他曾是人民日报社经济部主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姓社姓资一事胶着不定时,带我到广东采访,写出改到深处是产权的报道,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明晰产权、保护产权。这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一大真相。当代新闻人以此样报道方式追求真相,一度蔚为大观,成为当代中国新闻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所以,尽管真相深藏,却从不吝啬。真相有大善,总是在识人、爱人、予人。真相,一直在考验、同时也滋养着和成长着每个不忘初心、勤奋学习、谦谨向前的新闻人。
我还特别想对同学们说,凡真相,皆多样。事物总是有多个侧面,真相往往不只一个。正是反映这种种真相的新闻报道构成的总体,才最终沉淀成为我们向往和顶礼膜拜的历史真相。去发现一个个具体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当然重要,当然要锲而不舍,甚至流汗流血。但是,努力去从宏观上把握住更大的真相,用这个真相来统领我们的新闻行为,对一个媒体,一个新闻人,某种意义上更不容易,更重要。因为这需要更多积累、更强实力、更有耐心,需要默默无闻。
真相之难,还因为历史多变。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多次提到,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变局中,我们新闻人要特别关注这样三个历史关节点。一是中美贸易科技战。人类几千年,老大老二博弈,几乎都是血流成河。中美这次会怎样?二是中国的新时代转型。十四亿中国人要通过实行四个全面、坚持四个自信,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会有怎样的山呼海啸?三是基于互联网、智能计算、材料科学等新技术的科技创新和媒体融合。新闻传播业正在发生颠覆性巨变,成为一种无所不包、无处不界、无事不涉、无人不在的大事业,并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势力。我们新闻人该如何消受?新闻史告诉我们,正是这样一些大的历史关节点及其真相,既是新闻人耕耘驰骋、建功立业的原野沃土,更是必须静心宁神、稳稳扎牢的基桩。
作为新闻人,知道了何谓善,还得要有善的能力,善的实践。知之不行,谓之不知。无善之能力和善之实践,知善何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新闻人,善的能力,就是能把真相追求到手的能力。发现真相只是第一步,报道真相、解释真相,往往更为挑战和困难。
发现真相之复杂,还因为惯性思维经常失灵。比如,新闻人常遇之难题,就是如何处理好政府、民众、真相这三者关系。一般说来,似乎总是认为政府在罩盖真相。但是,事情还有另一面。政府难道就不需要真相吗?而社会中有些人,真相之于他们,恰似泥丸在手掌。现在似乎越来越昌盛的新闻反转、反转、再反转现象,就是包括政府民众在内真相之愈益复杂的一个醒目的背书。发现真相、报道真相,追求真相,永远在路上。
时代在巨变,新闻人与真相的不解姻缘,新闻人的使命和天职,不会变。追求真相之路,从不轻松。但是,只要坚实、真诚、耐心,追求真相之路,也必是成功和光荣之路。
同学们,以中国转型和崛起为核心的全球百年大变局,会伴随你们终生。你们的世界,会比我们更为宏大、壮观、复杂、尖锐。请你们牢牢记住:社会喜欢你们,需要你们,看好你们。请珍惜好你们自己。
最后,祝各位同学福慧双修,曲直向前!
谢谢大家。
| 蒋亚平
| 杨海波
责任编辑 | 张佳琪
编辑:高杰

219#
发表于 2019-7-11 21:49: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30种台湾学术期刊纳入C刊目录
关于CSSCI收录台湾学术期刊的公告
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建设规划,经审定,确定将15个学科30种台湾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纳入CSSCI数据库来源期刊目录。现将目录发布如下,特此公告。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2019年7月10日
附:
CSSCI数据库来源期刊目录
(台湾学术期刊)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京病人”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2AFwRgr880EoLkg_V759w
编辑:马晓晴

220#
发表于 2019-7-17 21:45: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当媒体都快消失了,你还会让孩子报新闻专业吗?
前一段时间,有几家媒体来我这儿拜访,他们也想开展商品对比测评。
我没有保留地讲解了对比测评的一些基本原则,他们也觉得有所收获,但听到检测成本之后,他们就变得面面相觑。
我说一个严格按流程进行的测评的正常预算都在几万起步,如果遇到一些原创性的或采样量大的主观测评性的,就更贵了。
他们说他们没有这么多钱去做检测,我说你们每年营业都过亿,还拿不出这个钱吗?他们叹气说,现在媒体都收缩到生存的临界点了,再少一点就关门了,每分钱都有去向,想一年挤出几十万甚至百万来做检测,想都不敢想。
我心里也不由得叹口气,媒体真的是越来越穷了,我当年写第一篇稿子时,老板是给了我两万去出差,要知道那时广州绝大多数人的月工资也不过三四千。
现在许多媒体从业者貌似收入不错,但其实单位发的工资只有几千,其它就得靠自己每天跑会拿红包来弥补了。
虽然这已经是业内规矩,但实话实说,这不是什么好事,因为领导如此下去以后只会把底薪越降越低。
那么对于将要选择人生道路的高考填报志愿的孩子而言,报考新闻或传媒是一个理性的决定吗?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每个行业都有特例,例如在传媒发达的美国,如果你是一个中西部媒体的记者,可能你连去领普利策奖的机票都买不起,但如果你是某电视网的主播,可能年入千万。
总体而言,做媒体在全世界都不是一个高收入的工作,特别是在所谓新媒体的冲击下,你现在再去报纸杂志电视广播,除非是图个编制户口等,想再象当年冯老说他一年仅靠报社的稿费就能在广州买复式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但这是不是可以说再去传媒就没有前途了吗?也不是,我记得有一次我去香港大学找陈婉莹老师,正巧她们在做招生推广,她找来了一些成功毕业生来劝那些家长同意让孩子来学传媒,她找来的有TVB的女主播,也有大公司里的Markting,据她说她的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一半是去做了传媒做新闻,一半是去了企业做市场策划。
香港媒体从业人员的收入一向是不高的,即便做到主编也就三万多一个月,顶多五万多一个月,不如一个香港中阶警察的收入高,而且香港记者如果拿红包是可以被入刑的,当然这也没有阻止年轻人投入这个行业,毕竟在一个发达的社会里,收入也可以是合法的多元化。而且许多阅历也会带来比许多枯坐办公室的同龄人多的宽广视野,不久前我去深圳朱绯蓝她们哪儿看她们研发的医疗3D技术,发现她的搭挡也是这个产品的主设计,一个香港男孩原先就是《亚洲周刊》跑政府线的记者,跑了几年后再回校园读了工程物理,当记者的经历在以后定产品方向时对他帮助很大。
说了这么多,该收尾了,小结一下吧,媒体本身不会死,现在媒体这个鸟样,是暂时的,因为新媒体的出现,导致原来变现渠道消失,于是产生独立原创内容的能力也随之下降,恶性循环,但这不过是一个过渡阶段,尘埃还是会落定,但你放心,整个形态与要求也会改变,明天的媒体绝不是现在这个鸟样。
陈婉莹教授多次对我说,她希望我多推荐有工科背景的孩子去港大学新闻,她自己的两个助手也分别是从美国回港的计算机博士。但目前雅思能考过港大新闻系要求的还是文科生居多,相对课业繁重的理科生,文科生的英语应试能力还是普遍高一些。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连我儿子我都要求他选专业不要去想什么就业,而是一定要凭兴趣,但我这套灌输给别人就是误人子弟了,毕竟不是每个爹都象我这么无所谓的。
如果你的孩子愿意做传媒就让他去学,这行不会死,但一定要明白,以后的传媒绝不是只会写文章就能做的,要么你因选这个专业而变得毫无竞争力,要么你因为选了这个专业而变得无所不能,什么都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aJrH9kTty-zGnGHd5vl-w
编辑:陈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