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12全球纸媒遇寒冬 美三大新闻杂志两家停印
美国三大新闻杂志已有两家停印
今年12月31日,美国老牌杂志《新闻周刊》推出纸质版的最后一期。从2013年起,全世界的读者再也看不到印刷的纸质《新闻周刊》了。这家拥有80年历史的权威杂志在从2013年开始只发行网络版,改名为《世界新闻周刊》,提供网上付费阅读。定位读者群为“渴望深入了解世界新闻的高度电子化的意见领袖”。
1933年2月17日创刊的《新闻周刊》是仅次于《时代杂志》的美国第二大新闻性周刊,一直因纸版的广告收入大跌、杂志发行量减少,以及读者流向网路免费新闻而挣扎。《新闻周刊》今年10月宣布了将停止纸质杂志的决定。此前,有报道称,该杂志近年来平均亏损4000多万美元。《新闻周刊》已开始进行大规模裁员。
最后一期的《新闻周刊》,封面采用黑白主色调,以《新闻周刊》纽约总部大楼的照片为背景,印有一行醒目的大字“最后一期印刷版”,还配有 “推特”的主题标签“#”,这个符号也代表结束,象征着杂志在推特当道的今天,正式向印刷版告别,进入全面数位化的新时代。
《时代杂志》是美国乃至世界新闻杂志的龙头老大,《新闻周刊》紧随其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是美国第三大新闻周刊,早在2010年已经停止印刷纸质版,只留网络版,从而挽救了这家快要关门的杂志。
2012是德国印刷媒体的苦难年
2012年对德国的印刷报刊业而言,绝对算不上一个好年份。11月中旬,传统全国五大报之一的《法兰克福评论报》宣告破产,《金融时报》德国版宣告休刊。其他报纸的发行量也在不断下滑。即便是久负盛名的《南德意志报》也不得不推行大规模节约措施,力争渡过难关。地方性的报纸也同样勒紧裤带,艰难度日。有评论称,《法兰克福评论报》是德国第一家进入破产程序的全国性大报,但不会是最后一家。
《法兰克福评论报》一直是战后德国媒体业的一个重要声音。该报创刊于1945年8月1日,是西德民主新闻的创建者之一。1946年至1973年,该报的发行人和主编一直是格罗尔德,一位在纳粹时期受过迫害的的社会民主党人。在他的领导下,《法兰克福评论报》成为了一份左翼自由派的报纸,形成了其重批判性、知性的风格。它与《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世界报》和《日报》一起,组成了德国报业出版业的"甲级"联队。然而过去几年,《法兰克福评论报》平均每年亏损2000万欧元。今年上半年,该报的订户数量和广告收入持续下降,营业额大幅缩水。
过去十年间,德国新闻界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和谐共存,各有发展。然而,如今纸媒却遇到了十字路口。《法兰克福评论报》申请破产的举动并不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但消息传出,仍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受到冲击的不仅是该报的近500名员工以及订户和零售商。对于一直在困境中寻找有效的商业运作模式的整个德国报业来说,这都是一个严峻的寒冬。
30年后报纸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近年来,美国报纸收入逐年递减,平均每个月都会辞退大约1000名报社员工。而在目前的经济危机笼罩下,美国报社极少招收新员工。特别是在新媒体(互联网等)的冲击下,严重影响纸媒体的生存,有专家预计到2043年第一季度美国将没有一名受众订阅报纸了。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报纸消亡论”提出者、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运用美国“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图——1972-2002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分布图和1972-2002年日报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图。通过对前者的分析,他预测道:到2015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趋势线将触到0点;通过对后者的分析,他做出了以下预测:如果用一把直尺将图中的线顺势延长,那么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也将归于零。
比尔·盖茨和报业大王默多克等都曾对此加以引用“日报读者将归于零”的预测,对世界报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日本原《每日新闻》总编歌川令三更为悲观,他在《报纸消失的日子》一书中明确指出,报纸消失的日子是2030年。
但有评论认为,传统纸媒体的日趋萎缩,并不意味着印刷版的报纸杂志必定遭淘汰。将来,纸质报刊很可能将走高端路线,可以通过深度背景报道,来赢取高端市场。或者进行分析报道,成为时效性更强的网络新闻的有益补充。美国《时代周刊》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这家杂志保住了龙头老大的地位,发行量还在稳步上升。
(原标题:2012年全球印刷媒体遭遇严峻经营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