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媒体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91#
发表于 2017-1-11 23:36: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新闻媒体该如何玩转短视频?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被视为电影技术史上的分水岭。而网络世界里主导的传播内容也已在不知不觉中从文字转到了图片,再转到了视频。人们的眼球似乎得到了更为饱足的享受。

而作为传播内容中最为不可或缺的新闻资源,在当下这一数字化、移动化的时代,也经历着山水轮转。

当传统媒体纷纷试水短视频,或通过创业来打造短视频媒体平台时,我们不禁会思考:在这个娱乐大众、大众娱乐的时代,新闻媒体短视频会为受众带来怎样不同的服务体验?新闻生态又将会如何?

最重要的,新闻媒介一波波轮换的时候,意味着什么?仅仅是大众趣向在变吗?还是预示着时代在朝着一个更为简洁明快的趋势行进着。

资讯类短视频已成热潮,是否也预示着现代社会强加在人们身上的繁杂正在渐渐消褪?

从时间节点上看,传统媒体最早进军短视频领域的,是新华社于2014年11月19日上线的超短新闻视频客户端——15秒。看名字就可发现,新闻将更加浓缩。而客户端的形式也更适应碎片化时代大众获取资讯的方式。“15秒”在短、微视频娱乐化倾向的情形下,的确突出了新闻类短视频的地位。

2015年和2016年上半段,短视频领域似乎在默默酝酿机会。不论是传统新闻媒体、出版行业还是互联网平台都跃跃欲试。到2016年下半年,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

2016年10月9日至12日,新京报与腾讯联手推出了视频新闻项目——“我们视频”,并坚持“只做新闻,不做其他”。

相隔不到一周时间,界面新闻短视频纪录片品牌“箭厂”发布。

10月23日,在南方日报创刊67周年之际,广东南瓜视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立足于视频产品制造公司,制作包括文化脱口秀、系列纪录片等在内的电视、视频节目。

11月,由前澎湃CEO邱兵打造的“梨视频”上线。

2016年12月26日,浙江日报上线“辣焦视频”微信公众号。

截至目前,蔬菜水果“派”资讯类视频已聚齐:梨视频、南瓜视业、辣焦视频。梨视频涵盖内容广泛,既有时事新闻,又有趣味、娱乐。南瓜视业则要服务于广大吃瓜群众。而标榜“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的界面旗下的“箭厂”,则坚持纪录片视角,要让短视频既具有新闻敏锐性,又具有深度。

随着浙江日报推出以舆论监督、热点关注为特色的“辣焦视频”,新闻的短视频化已经延伸到了地方媒体。

国外这些短视频媒体或可作为参考

CNN旗下短视频媒体平台Great Big Story(GBS)汇集了包括HumanCondition(人之境况)、Frontiers(前沿)、Planet Earth(地球)、Flavors(风味美食)和Origins(起源)在内的5大类内容。其负责人Khalil Jetha表示,他们的目标群体是,那类智识上充满好奇(intellectually curious)的人,那些想要与Facebook上略有不同的人。GBS通过优质短视频让受众看世界。

NowThis News则是一家创业公司,它由赫芬顿邮报的KenLerer 和 Eric Hippeau创立,主要制作长度为1-2分钟的短视频。早在2012年,他们就发现,在短视频领域还没有新闻类。同时,他们认为,短视频不是纯技术性的,编辑步骤尤为重要。因此,NowThis News聘用了前CNN、ABC和华盛顿邮报的编辑人员作为团队的重要成员。

华盛顿邮报的短视频平台曾对垂直视频(vertical video)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例如,它曾推出说明Super Tuesday如何重要的1分钟时长视频。它还曾推出有关难民如何冒着危险进入欧洲的纪录片,并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移动端的优化。另外,华盛顿邮报还要制作适合某一类特定平台的视频,而非“一以贯之”。

BBC旗下的Instafax则通过Instagram来分享视频或其他与新闻事件相关的信息。

可见,受众定位、编辑团队、新闻内容及平台分发都是资讯类短视频需要思考的内容。

可能面临的难题

无疑,短视频这一形式更直观、更具代入感,视觉加听觉会让观者“沉浸”其中。而我们确实也感受到了制作精良的短视频所带来的美感,它对于事件或观念的潜移默化的传递。

但是,新闻媒体在朝向短视频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就内容而言,如何平衡短时间与完整信息的呈现。同时,对于从事文字工作多年的人员来说,亟需适应视频制作的一系列程序,无疑也是挑战。另外,对于内容的编排,也就是内容的取舍之间,内容制作者也需要逐步探索更加清晰的定位。

其次,内容分发问题。就目前而言,社交类平台、新闻聚合类平台将成为重要的分发渠道。

另外,是商业模式问题。其中,短视频应采取怎样的广告形式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结语

马化腾曾表示,他最大的担忧是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

资讯类短视频的爆发,与年轻人息息相关。他们时尚、不设限、更想拥有主动性。难怪很多资讯类短视频媒体都设有UGC内容的对接。而不论形式如何变迁,高质量的新闻资讯永远是刚需。

短视频要吸引的不仅是眼球,更需承载时代的意义,唤醒受众的思考能力,并真正做到“关注新闻中的人并把人作为最高价值”。而对于有担当的新闻媒体来说,短视频是实验,更是未来。

未来是什么?也许,我们需要的未来式,是有种东西,或某种力量,能引领人们更懂得思考:什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附加品。这些附加品使得我们的生活和情感变得复杂,而现在,现代人更需要一种力量,一种回归原始的勇气。

(文/小令)
来源:互联网周刊(公众号)
http://mp.weixin.qq.com/s/-XFkYHMPJajM3jy3rMw6YA
192#
发表于 2017-1-16 20:52: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彭兰 | 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 ——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

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
——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6)
原文刊于《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11期
作者
彭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为作者与腾讯网科技频道企鹅智酷合作研究成果,于“2016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发布(现场演讲视频如下)。限于篇幅,本文未能提供各项调查具体结果的图表,可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获得报告的网络版(84页PPT)


2013年开始,我与腾讯网科技频道合作,每年11月发布新媒体发展趋势年度报告。在2013年的报告中,我梳理了互联网连接的演进规律,总结了新媒体发展的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三大趋势,分析了影响未来新媒体走向的“平台与个人与自媒体”、“个性与共性”、“人与机器”等七大博弈。

2014年报告侧重于移动互联网趋势下的媒体发展,在“移动媒体=内容媒体+关系媒体+服务媒体”的视野下,分析了移动媒体的未来走向,总结了“场景”等新思路下移动媒体创新的法则。

2015年报告聚焦于新媒体时代多种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信息生产的“众媒化”现象,也对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带来的“泛媒化”进行了展望。

前三年的研究,都指向未来媒体的一种新趋势,即媒体的智能化。这也是2016年报告的主题。

一、智媒将临:万物皆媒、人机共生

(一)   智媒化的三个特征
在2013年的报告中,我将互联网进化的一个基本线索落脚在“连接”上,并预测了Web2.0之后的趋势,如图1所示。2015的报告中,我对未来物与物、物与人充分连接前提下媒体发展的趋向,用了“万物皆媒”这样一个表达。
图1:互联网连接的演进

Web2.0之后媒体变革的起点是移动互联网,但它更大的趋向是媒体智能化,或智媒化。智媒化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

  • 万物皆媒:过去的媒体是以人为主导的媒体,而未来,机器及各种智能物体都有媒体化可能。
  • 人机合一:智能化机器、智能物体将与人的智能融合,共同作用,构建新的媒体业务模式。
  • 自我进化:人机合一的媒介具有自我进化的能力,机器洞察人心的能力、人对机器的驾驭能力互为推进。


从信息生产角度看,智媒化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可能:
  • 用户分析与匹配的场景化、智能化与精准化:智能化的媒体将更好地洞察每个个体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行为与需求,并智能推荐其所需要的信息与服务。

  • 新闻生产的机器化、智能化与分布式:智能化机器进入到新闻信息的采集、分析、写作等环节,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另一方面,由多元主体在去中心化的模式下完成的协作式报道,在未来将更为普遍。

  • 新闻传播的泛在化、智能化与新闻体验的临场化:各种智能物体将成为新闻接收的终端从而为用户提供无所不在的信息获取,而VR/AR等技术,将为人们塑造全新的新闻临场感。

  • 互动反馈的传感化与智能化:用户在信息消费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将通过传感器直接呈现,用户反馈将进入到生理层面。


支持这些新可能的新技术会导致全新的力量对新闻业的“入侵”,这也意味着,智媒化时代将是一个传统传媒业边界消失、格局重塑的时代。

(二)智媒化的技术基石
从技术角度看,今天我们正处于智媒时代的黎明。社会化媒体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为媒体的智能化提供基本的技术铺垫。除了成熟的社会化媒体应用外,其他几大技术都在爆发中或在临界点上。下面这些典型数据或事件可以让我们管窥这几大领域的进展:

从移动互联网角度看,根据CNNIC报告,今天中国的网络用户中,92.5%的用户用手机上网,移动时代正全面到来。

在大数据领域,大数据战略在中国已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2015年9月,国务院颁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

从云计算的发展看,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2016年)》,2015年以 IaaS、PaaS 和 SaaS为代表的典型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522.4亿美元,增速20.6%,预计2020年将达到1435.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

而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等则为媒体的智能化提供了更直接的动力。具体而言,它们将为智媒化提供如下几方面的支持:

1.新设备与新感知
在各种新的设备中,VR和AR最引人注目,它们给人类带来了感知世界的新方式。Facebook、高盛等都把VR/AR视作下一代的计算平台,这意味着未来的内容、社交、服务及各种交互都将与这样一个新平台有关。

近年来,大批国内外科技和媒体巨头都先后涉足这一领域。表1与表2列举了国外与国内一些巨头在这个领域的布局。


表2:BAT在VR领域的动作
2016年也被业界称为VR/AR元年。高盛报告预言,正常情况下,到2025年,VR/AR技术将可能产生800亿美元盈收,快速发展情况下,则可能产生1820亿美元的市场(腾讯科技,2016)。其中,硬件市场规模的预期如图2所示。
图2: 高盛对2025年VR/AR硬件市场规模三个模式的预期(高速、常规、低速)

另一方面,机器对人的感知能力也在增强。而这归功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从媒体的角度看,这种新的感知能力机器可以帮助新闻生产者更好地洞察用户心理与需求,精确化的信息生产与推送将在未来更为普及。

2.新关系与新连接
近几年,业界、学界的一个共识是,互联网的本质是各种对象间的关系与连接。而新的设备不断带来新的关系与新的连接模式。智能化媒体时代要解决的是人、物、环境这三个变量的关系以及与之适配的内容和服务,内容与服务之间也会产生更深层互动关系,如图3所示。

图4:互联网连接的渐进层次

互联网中的连接也在渐进地升级。过去互联网实现了人与内容(web1.0)、人与人(web2.0)、人与服务(web2.0)的连接。今天,人与物、物与物、人与现实环境等更多关系维度,将成为构建互联网服务的基础。未来,现实与虚拟两种环境、不同的虚拟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将是新的服务拓展维度。如图4所示。

在推动关系的升级中,物联网技术这样的新连接技术是关键。而物联网技术也在大爆发前夕。据IDC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市场将达到1.7万亿美元(新浪财经,2015)。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到2020年,将有250亿个嵌入式和智能系统被接入网络(中国信息产业网,2014)。国内的几大互联网公司以及华为这样的企业,也在近几年加紧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如表3所示。在万物互联的前提下,媒体的生产机制、传播机制也将发生深刻变化。

表3:国内几大公司的物联网布局
3.新界面与新交互
2016年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普及,具有特别意义。AlphaGo战胜人类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是人工智能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埃森哲的报告预言,到2035年,人工智能会让12个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翻一倍(搜狐科技,2016)。在中国,人工智能已成为BAT等互联网企业的战略重点之一。

在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下,人机界面(交互方式)将更趋向“自然化”。“让人保持本性”是机器服务于人的一个重要目标。未来几年人机界面发展趋势主要包括:
  • 语音交互将成标配。目前,语音交互技术已经趋向成熟,语音识别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微软语音识别、科大讯飞、苹果、谷歌、百度等语音技术的识别准确率都超过90%,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人的准确度还高。


  • 手势交互适应更多场景。微软的Kinect推动了用户对手势交互的认识,而未来这样的通过手势或其他肢体动作进行隔空操作的人机界面,必将越来越多,并且可以满足更多场景的需求。


  • 图像识别、面部识别应用渐行渐近。图像识别技术会使得机器而好地理解图形的意义,而未来大量的应用,将是基于“刷脸”技术的应用。


  • 智能翻译成为另一种界面。2016年9月,谷歌的Google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简称GNMT)取得重大突破,它不再像以往翻译系统那样逐字翻译,而是从整体上分析句子。翻译准确程度大幅提升。智能翻译为使用不同语言的用户间的交互提供了一种新的界面。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VR/AR、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这些几年前似乎还离媒体很远的技术,正在快速向传媒业推进,并积蓄着引发媒体新一轮革命的能量。

二、用户渐变:向智媒时代靠近


当技术已经推动着媒体的智能化浪潮时,用户是否愿意随之跟进?对用户目前的媒介使用行为和未来意愿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智能化媒体的市场基础。

2016年10月,腾讯网科技频道企鹅智酷团队通过网上问卷的方式对移动用户进行了调查,虽然调查数据不能说明一切,但仍为我们了解移动用户提供了一定参照。

下面是本次调查的主要数据与结论:
(一)用户向移动端的迁移基本完成
受调查用户中,日均使用超过1小时的用户占比达到81.5%,近半数用户是移动端重度用户,每天使用移动终端时间在3小时及以上的用户比例为46.6%,与2015年(46.8%)持平。

客户端(新闻网站)仍是移动用户的首要新闻渠道,比例为63%。但社交应用作为新闻渠道的重要性名列第二位,比例接近半数(49.4%),超过电视(22.8%)。受调查对象选择纸媒和广播的比例分别为2.2%和2.1%。

受调查用户对门户网站客户端作为新闻源的信任程度最高,比例为46.3%,超出电视(40.6%)和传统媒体客户端(24.9%)。对个性化资讯客户端(14.2%)和社交应用(自媒体)的信任度(12.1%)高于纸媒(11.3%)和广播(7.7%)。

总体来说,用户对移动端的依赖是较强的。他们在移动端获取新闻的首要方式是客户端。但这并不意味着客户端代表未来一切。新闻客户端的竞争格局已定,未来的增长空间有限。目前的新闻客户端模式也基本是传统门户的一个简单转型,难以满足复杂场景下用户的需求。“今日头条”这样的个性化推荐应用的市场份额日益增加,也表明用户对沿袭门户思维的新闻客户端的日益疲劳。

(二)社交化新闻传播正在主流化
2016年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社交平台对新闻获取非常重要的用户比例为24.0%,认为比较重要的为33.3%,两者之和为57.3%。而2015年调查结果认为非常重要的是18.4.0%,认为比较重要的为28.6%,两者之和为47%。相比2015年,用户对社交平台作为新闻渠道的认同度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这也预示着社交化新闻传播正在主流化。

对用户群体的细分调查显示,越年轻,越偏向社交化新闻消费。19岁以下用户使用社交应用获取新闻资讯的比例为58.5%,超过他们使用新闻网站或应用的比例(44.4%)。从整体用户来看,年龄越低,使用社交应用获取新闻的比例越高。

在个人兴趣和社会热点这两大内容取向中,年轻人更重个人兴趣、老年人更重社会热点。对热点新闻的偏好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50岁及以上群体最偏向热点新闻(61.5%)。对个人兴趣内容的偏好程度随年龄增加而降低,19岁以下用户程度最高(38.4%)。

这些调查结果提示我们,对于年轻用户来说,个人兴趣取向和社交渠道是他们新媒体新闻消费的两个重要特征。而要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个人偏好,机器智能的作用不可或缺。

(三)新潮技术得到用户的一定认同
调查显示,个性化新闻推荐开始得到部分用户认同。认为个性推荐能完全满足资讯获取需求的用户为15.2%,另有70.3%的用户认为满足程度为一般。

对个性化推荐的缺陷用户的认识较为一致。认为个性推荐的内容太少(32.6%)和认为它会让视野变狭窄的用户(32.3)比例相当,而认为推荐内容不准(30.7)和推荐内容低俗(29.4)的比例也相当。

从用户的反馈来看,重大新闻视频直播潜力可观。用户最喜欢的视频直播类型为重大新闻直播(54.3%),知识科普类直播其次(45.3%)。VR直播接受率为8%。

对于VR/AR新闻这样的新形式,有超半数用户看好。认为VR/AR一定会影响资讯获取的用户占14.8%,认为可能会影响资讯获取的占48.7%。对于机器写作,用户有了一定了解,而对机器写作的担忧是共通的。认为机器缺少新闻判断力的用户为41.6%,还有39.0%用户认为机器缺少人情味,37.3%的用户认为机器缺少人的创造力。从智能硬件方面的用户认知来看,仍需市场培育。用户最有兴趣尝试的智能硬件是智能家电(36.4%),智能手表(13.0%)和头戴设备(12.4%)的接受程度相近,但对智能硬件不接受的比例也很高(38.7%)。

从用户反馈来看,方便性与费用是影响新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用户考虑采用新技术时最在意的是获取是否方便(50.8%),其次是费用是否合理(41.4%),再次是操作复杂程度(34.0%)。

总体来看,用户已基本完成到移动端的迁移,这为智能化媒体的普及提供了基础,而年轻用户的“个人兴趣导向+社交化传播渠道”的信息消费习惯,为智能化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个性化推荐、机器化写作、VR/AR得到一定认同,也增加了我们对未来智媒化业务发展的信心。

三、新闻+机器:五大模式

智能机器、智能物体和其他技术进入到新闻生产领域,带来了新闻发展的五种新模式。它们有些已经成为普遍的现实,有些还只初露端倪。而有些趋向也显现出某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但我们不能把现在的缺陷和问题作为预测未来的唯一依据。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在对技术可能抱着更多期待的同时,时刻警惕技术的陷阱。

(一)个性化新闻
个性化新闻在今天已被普遍接受。个性化新闻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 个性化推送:个性化推送凸显了“算法”对于新闻分发的意义,算法的水平决定了个性化匹配的精准程度。但算法设置的议程,用户未必永远买账。前文提到的用户调查结果,也表明了用户对算法推荐新闻的一些忧虑。


  • 对话式呈现:一些媒体在探索社交机器人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它们将某些新闻的获取和阅读过程变成一个互动对话过程,通过机器人与用户的对话,来了解用户的阅读偏好,进而推荐相关内容。但用户是否愿意承受这种对话的成本,仍需观察。


  • 定制化生产:定制化信息生产即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基于场景的个人化信息定制。定制化生产是个性化新闻的更高目标,它的成熟与普及取决于更深层的用户洞察能力,场景分析是理解用户在特定环境下需求的一把钥匙。


(二)机器新闻写作
从Narrative公司到美联社、华盛顿邮报、路透社、Facebook,从Dreamwriter到快笔小新、 Xiaomingbot等,机器化新闻写作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但撇去炒作与跟风的泡沫,我们更需要在理解人工智能技术潜力的基础上,探索机器新闻写作的未来模式。

机器写作不够自由个性、没有质感与温度,机器没有人的创造力,一直是今天人们对机器化写作的主要批评理由,用户的反馈也说明了这一点。但随着机器深度学习、语义分析等能力的提高,未来的机器写作未必不会在这些方面实现突破。

未来理想的新闻写作,将是人的能力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机器的作用,不仅仅是自动获取数据并进行填充,还将体现在:引导新闻线索的发现、驱动新闻深度或广度的延伸、提炼与揭示新闻内在规律,甚至可以借助机器分析对内容的传播效果进行预判,从而决定写作角度与风格。而在机器新闻写作的范围不断扩大时,人的新闻写作将向何方发展,是今天我们就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传感器新闻
从新闻生产角度看,传感器扮演着两个方面的角色:
其一是作为信息采集工具的传感器。
在这个层面上的传感器,是人的感官延伸,它们可以见人未见,知人未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突破自身的局限,从更多空间、更多维度获得与解读信息。通过传感器获得的大规模环境信息、地理信息、人流信息、物流信息、自然界信息等,可为专业媒体的报道提供更为丰富、可靠的数据,甚至可以为选题的发现提供线索。传感器对某些特定对象或环境的监测能力,也使得它们可以更灵敏地感知未来动向,为预测性报道提供依据。

其二是作为用户反馈采集工具的传感器。作为反馈机制的传感器,将用户反馈深化到了生理层面。
传感器可以采集用户的心跳、脑电波状态、眼动轨迹等身体数据,准确测量用户对于某些信息的反应状态。这样一个层面的反馈,不仅可以更真实、精确地反映信息在每个个体端的传播效果,也可以为信息生产的实时调节、个性化定制或长远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在智能物体作为信息采集者日益普及时,“物-人”间的直接信息交互也将逐渐变成常态。由“物”所监测或感知的某些信息,也许通过“物-人”信息系统,就能直接到达目标受众,这会使得专业媒体的中介性意义被削弱。甚至可能出现OGC(Object Generated Content)——物体生产内容。

(四)临场化新闻
尽管以往的电视直播在视觉上传达了一定的“现场感”,但观众与现场的关系是基于二维画面的“观看”。新技术将创造媒体用户与现场的新关系:“临场”,即进入现场。

新技术从不同方面推动新闻用户在新闻事件中的“临场感”或“进入感”。具体而言,临场化新闻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     临场化新闻方式之一:网络视频直播
网络视频新闻直播可以创造当事人与观看者的面对面感,或将当事人体验传递给观看者。如果在直播中应用可穿戴设备,则将带来更真切的“第一称视角”。

网络视频直播不是电视直播的简单小屏化,直播的主体、直播的题材、直播的方式与体验等都会有大的变化,如表4所示。网络视频新闻直播,需要通过PGC+UGC的方式实现突破。
表4 :电视新闻直播与网络视频新闻直播的区别
2.     临场化新闻方式之二:VR/AR新闻
VR/AR体验让用户在三维空间里直接“到达”现场,360度沉浸于现场,而不是由媒体用二维平面“再现”现场。这意味着,“你所见即是你所得”。也就是说,用户可以依据自己的主观视角,从现场发现更多的个人兴趣点,而较少受到传统电视直播的摄像、导播视角的限制。他们对于现场的理解与认知,也是基于他们从现场观察中所获得的信息。

3.     临场化新闻方式之三:VR(AR)直播
直播+ VR(AR)可能在大型活动及体育赛事报道中成为趋势。目前,奥运会、NBA、超级碗、欧洲杯、世界职业棒球大赛、中国网球公开赛、武汉网球公开赛等多个体育赛事都已尝试VR直播;2015年10月,CNN与NextVR合作,首次VR直播民主党电视辩论,2016年9月, NBC与AltspaceVR公司合作,对2016美国大选第一次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进行VR直播。2016年3月,国内有网站在“两会”报道中尝试VR直播。

可以看到,目前VR直播在一些大型活动中初显身手,而AR与直播的结合则需要更多技术与想象力的支持。但VR/AR新闻的未来发展也面临很多问题,主要包括:VR/AR设备的普及:VR/AR设备的普及还有待时日,目前媒体所做的VR新闻很多都只能用360度照片方式呈现,效果打了折扣,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的热情。


用户的生理限制:VR/AR观看时产生的晕眩感,是目前用户体验中最大的问题,而未来技术在多大程度上能克服这一问题,决定了未来应用的深度。此外,VR/AR观看不像手机使用那样可以一心多用,这种体验是排他的,用户的“生理带宽”有多少可以交给VR/AR,也会影响到VR/AR的应用前景。

互动的创新:VR/AR新闻需要全新的互动模式,而这方面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也决定着VR/AR新闻的发展前景。

新闻真实性与伦理:VR/AR新闻会使新闻真实性受到新的挑战,一些过于刺激的场景是否适合用VR/AR来表现,同样也是一种新的新闻伦理考验。

(五)分布式新闻
智媒化的另一个含义,是用机器集成人的智慧。社交媒体的应用,使得新闻生产逐步趋向分布式,即多种主体在自组织模式下共同参与某一个话题的报道。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分布式新闻生产的普及,甚至分布式生产的参与者将扩展到物体。

分布式新闻是信息与知识生产领域的共享经济。维基百科在这方面已经树立了典范,而在新闻领域,借助一些开放平台,人的认知盈余与机器、物体的智能资源结合在一起,将有助于对一个特定的新闻主题建立起丰富的认知框架,也有助于推动人们在某些角度下的深入挖掘。

在分布式新闻这样的模式中,各种主体的资源发现与整合,报道任务的分配与报道过程的协同,是发展的核心。在其中,机器智能或许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分布式新闻意味着新闻生产进一步去中心化。专业媒体虽然仍然不可取代,但并非惟一决定性力量。

四、智媒生态:无边界重构

用户平台、新闻生产系统、新闻分发平台及信息终端是构成智媒时代传媒业生态的几个关键维度。它们彼此关联,而每一个维度的每一个变化,都意味着更多非媒体力量的进入。

这也意味着传媒业原有边界的进一步消融,一个极大扩张的传媒业新版图将在新的角逐中形成,新的生态也是在这样无边界的大格局中重构。

(一)用户平台的重构
未来的用户平台将是人的社交平台、与人相关的物体平台(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汽车等)以及与人相关的环境系统(包括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三个系统互动形成的大平台,用户分析也将是对三类数据的协同分析.

在这样的大平台系统中,人的社交平台仍是用户平台的核心,基于社交黏性的平台是可持续的。而各种与人相关的物体的数据,是人的行为、需求及状态等的一种外化或映射,物可以提高人的“可量化度”与“可跟踪性”,通过物来了解人,将是未来用户研究的另一种途径。

与人相关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现实环境是用户场景的构成要素之一,把握用户环境有助于提供更精确的服务。虚拟环境是新媒体为用户提供内容和服务的基础,而基于VR/AR的临场化环境的构建,将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二)新闻生产系统的重构

图5:未来的新闻生产系统

未来的新闻生产系统,会在信息资源、分析加工模式和生产者构成等方面发生一些重要变化,如图5所示。在新闻生产系统的重构中,有两个动向尤为值得关注:

1.机器成为新闻生产者
在未来的新闻生产生态下,从信息的采集到加工各个环节,参与主体都不仅是人,机器及万物都可能成为信息的采集者,而机器也可以完成信息的智能化加工。这意味着掌握着智能机器和传感数据的IT企业、物联网企业,也将成为新闻生产系统中的成员。

2.新闻信息存储、分析、加工系统可能脱离专业媒体独立存在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存储、分析与加工系统都是嵌入在媒体内部的,是媒体生产流程的一个部分,但近年来,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动向,这样的系统正在开始脱离媒体,向外部转移。2015年Facebook发布的“即时新闻”系统、谷歌发布的“新闻实验室”系统以及2016年“今日头条”发布的“媒体实验室”,都是非媒体平台提供的媒体化工具,它们共同展现了未来的可能性。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动下,这样一种趋势可能会加剧,未来的以数据为核心的新闻信息处理系统,甚至可能会存在于云端。

(三)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与重构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新闻生产与新闻分发这两者逐渐分离,成为两个独立系统,两者不再像传统媒体时代那样捆绑在一起。

互联网进入大众传播领域以来,出现了很多新类型的新闻分发平台,如图6所示。这些新的平台都并非为传统媒体所掌控,但它们或者借助用户流量与黏性优势,或者借助技术优势,成为主流的新闻传播渠道,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诸如购物、地图服务、天气服务这样的专业化服务平台甚至也开始承载一定的新闻与资讯分发功能。而未来的新闻分发平台更有可能是现有各种平台的混合。在这样一个延展过程中,传统媒体在新闻分发平台中的地位会进一步下降。


图6: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新闻分发平台,未来的新闻分发平台都要能实现如下目标:
  • 稳定用户规模,维持用户活跃度,促进社群发展;
  • 集聚更多内容生产者,保证信息环境的均衡;
  • 提供内容生产与消费匹配的恰当算法或手段;
  • 提供多重新闻体验环境;
  • 关联内容与其他互联网服务。


(四)信息终端与生态的重构
未来将是“万物皆媒”的时代,而信息终端未来发力的三个重点领域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汽车。

可穿戴设备将使人体变成双向的“人肉终端”。人体终端化,不仅意味着人体向外界发送数据的丰富,也意味人对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的增强。人体上的智能物体可以拓展人的感知、认识能力,以及人与物的信息交互能力.这也将带来人的一种“外化”,人的思维活动、内部状态这些本来的隐秘,成为可以感知、存储、传输甚至处理的外在信息。另一方面,VR/AR的普及,也离不开可穿戴设备。

智能家居将重构家庭内的信息生态。智能家居使得围绕个人产生的信息变得丰富,人的行为、需求和环境被全方位信息化、数据化。个人化信息的传播,是人与物体、环境之间的“对话”过程,各种智能家居设施在其中扮演着媒介的角色。家庭成员间的信息传递与情感交流,也可以在更多场景中借助各种家庭设施展开。

未来的智能汽车不仅是无人驾驶的,更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它可以实现:车与人的信息互动、车与车的信息互动、车与环境信息系统的互动、车与公共信息系统的互动。

五、人机博弈:以人为本


未来的媒体进化过程,将是一个漫长的人机博弈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对机器能力的挑战,更是对人的挑战。

(一)   人机边界:三种可能
未来人与机器的关系,会向三种模式发展。这三者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到人工智能成熟时期,三种关系模式会并行存在。

1. 机器辅助
从传媒业角度看,这样一个趋势已经开始。在人的主导下,机器帮助人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为人的信息生产提供可全面、深层的依据,此外,机器还可以辅助实现人与信息的适配。

2. 人机协同
从传媒业角度看,人机协同意味着,人与机器共同完成选题策划、资源发现与采集、新闻写作、数据分析与解读、内容智能分发、传播效果预判、用户反馈的自动收集与分析等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全部环节。而人机协同时代,更多数据与机器智能的拥有者,也会在新闻生产的格局中拥有一席之地。

3. 人机合一
人体上将有越来越多的“机器”,它们以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和其他芯片形式存在,甚至某些芯片可以植入人体。“人”将被机器重新定义。机器则越来越隐身于人、物体、环境之中。
人机合一的另一层含义是,人的智力注入机器、机器延伸人的感官与智慧,人机共同作用,实现自我进化。

(二)超越算法:人的价值坚守
尽管机器将在未来的传媒业不断渗透,人-机互动也将日益进入深层,但在人-机互动中,主导者还是人。机器智能的方向,应由人决定。算法大行其道时,人要有能力对算法进行评判,及时发现与纠正算法中可能存在的陷阱与漏洞。
人更需要警惕自身对数据、算法、机器的裹胁、迷信与滥用。

算法只是未来信息生产与分发的方式之一,而不是全部。人应该超越算法,保持自身对现实世界的洞察力与判断力。机器帮助人更好地进行信息的收集、汇聚与分发,但对这些信息的价值判断、真伪判断,还取决于人。机器可以帮助媒体更好地描绘现实世界的图景,但对这些图景的价值判断与解读,还是依赖于人。

在机器可以批量地进行事实性信息生产的时代,人的力量将更多地向意见性信息生产倾斜。当机器可以把人从机械的、程式化的内容生产中解放出来时,人将更有机会来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个性化创作甚至哲学思考能力。

(三)人文关照: 机器时代的缰绳
无论未来机器智能如何发展,我们都需要始终把人文关照作为首先考虑。我们需要在人机博弈中时时关注下列这些问题。虽然很多问题目前我们可能还没有明确答案,但智能化媒体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对这些答案的追寻过程。

1. 隐身权与被遗忘权:未来我们还有隐私吗?
人在被全面数据化、可跟踪化,也就意味着,隐私泄露与侵犯在随时随地发生。个性化服务是基于个人的数据的,但如何在个性化服务与隐私保护之间实现平衡?除了隐私权,个人是否还应该拥有隐身权,以保护自己的私人空间不受侵犯?

数字时空是无限绵延的,这意味着个体在其中产生的数据不仅在被即时使用,也在被延时使用,个人在某个时刻留下的数据化记录,可能会成为很久之后其个人危机的一个导火索。被遗忘权,是否应成为新媒体时代个体的新权利?在技术带来的新问题不断涌现时,技术之盾能否防住技术之矛?自律与法律之绳,能否缚住技术这匹野马?这都将是我们在未来时时要做出的回答。

2. 信息茧房:算法真的能读懂人性吗?
算法在智媒时代的新闻生产与分发中将成为一个新的关键词,但是建立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基础上的算法虽然能理解并顺应人们的行为,却未必能完全读懂人性。徘徊在人的低层次需求上的算法,是否真的是人性的?完全围绕人的外在兴趣和行为建立起来的算法,是否会把人们带到“作茧自缚”的境地?这是对个性的解放,还是新的束缚?如何解决算法带来的偏见与歧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显然不是靠算法,而是靠决定着算法的人。

3. 信息鸿沟:智能机器是否会带来新落差?
当机器、算法、数据、传感器等成为智媒时代的核心资源时,资源拥有上的不平等,是否会带来新的信息鸿沟?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一些传统媒体也会逐渐被抛在鸿沟的另一边?那些拥有着数字资源霸权的机构或个人,应该如何善待手中的权力?如何对这些权力进行制衡?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信息鸿沟会更广泛存在,并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而如何缩小这些鸿沟,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4.虚拟与现实:谁更真实?
互联网刚兴起,就引起了人们对于虚拟与现实关系的思考。VR/AR技术,将创造一种与现实世界关联度更高的全新的“虚拟世界”,这个虚拟世界不只是符号化的,也是临场化的,是对真实世界的再现与增强,未来的我们,能否分清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虚拟世界是我们对现实世界的逃避,还是对现实世界的再造?对我们来说,未来的虚拟世界,是一种新的真实吗?这些问题的思考,会逐步上升到哲学层面,而这在未来技术时代,会变得格外重要。

5.机器伦理:约束的是机器还是人?
机器当道的时代,对于机器,我们也会开始有新的伦理思考:机器能欺骗人类吗?机器能与人类产生情感联系吗?当人过分依赖机器,甚至成瘾,是机器的过错,还是人的过错?当机器犯了错,该负责的,是机器,还是人?

2016年9月,英国标准协会(BSI)发布机器人道德,指出:机器人的设计目的不应是专门或主要用来杀死或伤害人类;人类是负责任的主体,而不是机器人;要确保找出某个机器人的行为负责人的可能性。这些关于机器人的伦理,也适应于更广泛的智能机器,它们其实是指向主导机器的人的伦理。对以上所有这些问题及其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的思考与回应,决定着未来是人驾驭机器,还是人被机器所异化。

智媒时代不应该是一个机器统治人的时代,相反,机器的力量应在于更好地连接人与人,更好地汇聚人的智慧,并以机器的智慧拓展人的能力。但能否达到这一目标,取决于人对自我及机器的认知能力。
来源:国际新闻界

193#
发表于 2017-2-17 15:41: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Snapchat会开启新的社交媒体时代么?
Snapchat母公司Snap正式启动上市工作,估值在200亿至250亿美元之间。这将是自Facebook上市以来美国科技公司IPO最高估值。

■ Snap可能是第一家在IPO中发行无投票权股票的公司,从而保证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权。

■ 从最初仅拥有简单的“阅后即焚”功能,到能拍摄十秒钟的短视频的Spectacles眼镜,其产品属性已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Snap将自己定义为一家“相机公司(Camera Company)”。

■ Snapchat和Facebook的用户体量差距很大;且占据当今数字广告的半壁江山的Facebook赚疯了,Snap还在亏损。

■ Facebook以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多样的业务板块和各大平台上无孔不入的账户绑定服务仍旧牢牢稳固着自己的霸主地位。

撼动Facebook霸主地位?
Snapchat还有长路要走
综合编译:数字智库

美国时间2月2日,Snapchat母公司Snap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S-1文件,正式启动上市工作,预计将于今年3月份上市,估值在200亿至250亿美元之间。这将是自Facebook上市以来美国科技公司IPO最高估值。

这是一个凭借“阅后即焚”的创新概念一炮走红的软件,公司CEO只有27岁,身价现已超过60亿美元。

Snapchat最初仅有简单的“阅后即焚”功能;2013年,过滤和回放功能出现;2014年,增加了聊天、故事线等社交属性;2015年,各类滤镜推出。

而到了2016年,Snapchat有了大动作。它不但允许用户将一些有趣的照片或者视频长期保存下来,还带来了售价130美元的Spectacles眼镜,用以拍摄十秒钟的短视频。这也是该公司第一次脱离智能手机,业界和用户都是一片欢腾。

过去几年间,Snapchat产品属性已然发生了极大变化,正如其上市申请中写到的那样,他们将自己定义为一家“相机公司”。

而Snap的上市,也成功搞出一则大新闻:它可能是第一家在IPO中发行无投票权股票的公司,从而保证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权。《华尔街日报》称,如果Snap的计划获得成功,这也就意味着Snap两位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和鲍比·墨菲——将拥有公司45%的股权,以及70%的表决权。即使两位创始人被解除与公司的雇佣关系,仍能继续行使投票权。

现今,关于Snapchat的任何一点消息都会引起业界的热议,有人预言,它将撼动Facebook在社交媒体界的“霸主”地位。

其实自Snapchat诞生以来,就与Facebook交火不断,早在三年多前拒绝了扎克伯格的收购邀约后,就遭遇了Facebook的无情狙击:后者不仅收购了照片滤镜应用Masquerade,还模仿Snapchat的滤镜功能,去年8月推出的Instagram Stories,简直就是Snapchat Stories的山寨版。

对此,老板娘米兰达·可儿在接受英国的《星期日泰晤士报》采访时为Snapchat抱不平,炮轰Facebook:“他们自己不能创新吗?非要偷走我所有合作伙伴的想法吗?我感到非常震惊……当你直接复制别人的,这不是创新。这实在是耻辱,他们晚上怎么睡得着?”

火光四起,一个是信息时代的业界巨头,一个是体验为王的后起之秀,Snapchat真的能取而代之,开启社交媒体的新时代吗?

先来看一组两家公司上市前一年的数据对比。

营收数据

2016年,Snap累计营收4亿美元;

2011年,Facebook累计营收37亿美元。

净利/净亏

Snap仍在加大研发投入,2016年净亏损5.1亿美元;

Facebook在2011年净利达10亿美元。

用户数

上市前的Snap,日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58亿人,年增长率为48%,季增长率为3%。此前三个季度的增长率分别为14%、17%、7%;

上市前的Facebook,日活跃用户数量达到4.83亿人,年增长率为48%,季增长率为6%。此前三个季度的增长率分别为14%、12%、10%。

IPO估值

Snapchat:250亿;

Facebook:1000亿,达成了IPO规模创纪录的成就。


细究起来,Snap的用户数只有Facebook的三分之一,且季增长率的下跌速度明显。

加之先前提到的Facebook及旗下Instagram等不断疯狂模仿着Snap的产品形式,使之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如果Snap无法持续创新,推出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用户增长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再看盈利能力,虽然上市的时候还在亏损的高科技公司有很多,但是Facebook绝对不是其中一个。“人们可以用Facebook联系亲朋好友,发现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新闻,可以分享重要的事情。”这是扎克伯格在招股书上给Facebook下的定义。这些功能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平台,吸引了无数的数字广告,提供了Facebook生存的基础。它早已占据当今数字广告的半壁江山(另外半壁是Google)。

在财务上,Snap就显得稍有暗淡。2016年全年营收4亿美元,净亏损数字超过营收,达到5.1亿美元。不过遥想前辈亚马逊能够连续亏损20年,如今市值和Facebook不相上下。Snap如果能让投资者看到它犹如亚马逊一般独一无二并且体量庞大的成长空间,相信有朝一日取代Facebook也不在话下。但目前看来,无论是Snapchat这个聊天工具,还是“Spectacles”的智能太阳眼镜,还都不算是无法取代的产品。

且Snap本身也在竭力淡化社交的标签。去年9月,公司去掉了代表聊天的“chat”更名为“Snap Inc.”,创始人这样解释:现在的Snap公司正在开发其它产品,例如Spectacles智能眼镜等,因此需要一个能够代表更广泛产品的名称。

所以Snap招股书在公司介绍中的第一句话,就直截了当地表示,这是一家“相机公司”,并认为“重新发明”的相机能够提升人们生活和交流的方式。在定位上,这两家公司已经截然不同。成为下一个Facebook?估计创始人伊万·斯皮格尔已经开始否定这个想法了。

一番对比下来,这些并不在一个数量级的数字都在印证着,Facebook以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多样的业务板块和各大平台上无孔不入的账户绑定服务仍旧牢牢稳固着自己的霸主地位。“阅后即焚”想要焚遍全世界,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数字智库
http://mp.weixin.qq.com/s/HyWpILN9AWF1bWPa4pyc3w
194#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00:53: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你的微信号为什么被封?解封技巧一览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中,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马誉峰提交了《关于尽快出台微信公众号管理细则的建议》,他指出,由于公众号面向人群较广、受众思想动机较为复杂、相关管理政策缺位等原因,损害公众号利益的情况经常出现,如被恶意举报、无故投诉导致公众号文章在事实认定未清前被删,甚至封停。
对于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来说,由投诉举报而导致封号简直是一场灭顶之灾,马誉峰代表所提出的问题可谓直击运营者们的痛点,因为“被封”一直都只离运营者们一步之遥。
根据《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中针对色情、谣言、诱导分享、原创抄袭等所做的相关规定,如果发布的文章被投诉一次审核通过就会被删文。第一次删文并警告,第二次封号7天,第三次封号15天,第四次封号30天,第五次永久封号。所以,只要有人举报审核通过后就会被屏蔽的。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微信号被封都有哪些原因呢?下面结合大部分微信公众号常用的营销手段使用频率分析,总结六类最容易导致微信公众号被封的行为。

★   导致微信号被封的原因  ★
1. 使用外挂行为
未经腾讯书面许可使用插件、外挂或其他第三方工具、服务接入本服务和相关系统。例如:利用任何第三方工具或其他方式规避群发限制策略,包括但不限于用公众平台的单发功能来实现群发功能,意图规避公众平台对于群发次数的限制等。
2.刷粉行为
(1)未经腾讯书面许可利用其他微信公众帐号、微信帐号或第三方运营平台进行推广或互相推广,包括但不限于:僵尸粉刷粉、公众帐号互相推广,个人微信帐号通过发送消息、附近的人打招呼、漂流瓶、摇一摇等任何形式推广公众帐号,以及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互推等。
(2)推广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链接、头像、二维码、纯文字等各种形式完成的推广行为。
(3)制作、发布与以上行为相关的方法、工具,或对此类方法、工具进行运营或传播,无论这些行为是否出于商业目的,使用者帐号都将被处理。
3.诱导分享行为
以奖励或夸张言语诱导用户将消息分享至朋友圈的行为。奖励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邀请好友拆礼盒,集赞,拼团,发红包,分享可增加一次抽奖机会等。经常出现的字眼包括但不限于:“转疯了”、“必转”、“转发后一生平安”等。

4.恶意篡改功能行为
有目的性的对公众平台的功能或文字进行篡改,违反公众平台功能的原本用途或意义。例如:在原本显示作者名称(即微信公众帐号名称)的位置篡改文字显示。
5.内容抄袭,冒名侵权行为
内容抄袭,冒名侵权欺诈都是一些涉嫌违法的行为,一般公众号主严格把控内容,守法运行,守法营销,是不会轻易违规被封号的。
6.发布违法信息行为
为保障用户体验,微信公众平台严禁发布色情低俗、暴力血腥、谣言散播等各类违反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的信息。信息发布之后被系统识别出违规内容,从而被处罚的例子屡见不鲜。

⊙   微信公众号如何解封及对策   ⊙
微信公众号被封有暂时限制和永久封禁的区别。暂时限制有一定的期限,过了限制期限微信号会自动解封,以后注意微信相关规则,避免触犯规则,不然可能会被加长屏蔽时间甚而造成永久封禁。
1.微信公众号临时被封的处理方法:
第一种办法:登录账号,根据提示进行“申诉”。



第二种办法:直接联系在线客服,查原因,保证不再违规。


第三种办法:等待具体的封号期限到。
2.永久封禁的申诉对策
对于被永久封禁的微信公众号而言,想要解封,需要一些窍门:
(1)是不是触犯了微信的绝对禁区,政治、黄赌毒是禁区(如下图所示),触犯这几个禁区,可以宣布没救了。


(2)对于非绝对禁区封禁的账号,珍惜唯有一次的申诉机会,申诉理由要写得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说不定就解封了。
(3)寻找在腾讯工作的朋友,这是最粗暴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微信公众账号一直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营销平台,远离了侵权、红包、色情、传销等营销手段,微信依旧是一把营销利剑。用心发现粉丝需求,提供粉丝需要的内容,当你被粉丝强烈需要,你会发现生活还是挺美好!
此次,人大代表马誉峰提出的微信管理细则,也许可以引起相关部门关注,进而针对恶意举报、无端随意举报等行为拿出具体措施并给出相应惩罚,希望今后通过政策法律的监督,原创者权益会被得到切实维护!
责任编辑:李蕾霞
指导老师:于春生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MjQ2MjgyNA==&mid=2247483996&idx=1&sn=050a5e35743af701549935b0c3d5447a&chksm=eb98dd5bdcef544dcc0ede7a937e97eda6b8b9e65ed1c4250a95faef5dd9f3f54ab4f36a57f6&mpshare=1&scene=23&srcid=0317kxZ5V7ixLfIs7OTrGMi1#rd

195#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17:11: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新媒体运营:如何吸引和留住用户?
2017.3.23


如果你所在的不是一家媒体,而是属于一个企业、一个公司、一个品牌、亦或一个热爱写作的个体,你仍然可以把你的内容做出自我的特色,通过内容吸引潜在用户拉动你的需求。

本文特举北京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中心的案例,看新媒体如何助推博物馆的发展,看600岁的故宫如何用最新手段将优质的传统文化传播给年轻人。

如何吸引和留住用户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运营策略

在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的今天,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每个人都是传播者也是被传播对象。在大浪淘沙的快节奏氛围中,代表着传统文化的故宫博物院虽然不可取代,但顺应时代的发展也是一个博物馆的社会职能所在。就如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娄玮曾说:“紫禁城已经快600岁了,我们希望故宫不仅有长者的成熟、稳重、睿智,同时又有年轻的创造力,甚至童心、童趣。”借助新媒体这种方式,让故宫文化渗透到大众生活中去,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很故宫”。

故宫的新媒体团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主要的业务范围包括社交媒体、网站群、App等。社交媒体包括微博、微信,统称为“微故宫”,“微”可以代表“micro”以小见大;也可以代表“we”大家的故宫。

故宫官方新浪微博在2010年开通,第二年开通了腾讯微博,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粉丝突破百万,很多纸媒也报道了这一现象,这说明公众强烈地希望通过这种新媒体平台与故宫交流,拉近距离。2014年初,故宫官方微信公众号“微故宫”上线,新媒体阵营中再添一员。在功能上,微博偏重互动,微信更偏重于服务。

成为故宫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博物馆的新媒体运营,容易陷入“我是文化的传播者,公众只需要接受‘我说你听'”。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很容易让运营者产生这样的传播误区,并不注意公众的接受程度,也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我们在运营中也是逐渐明白了这个症结,希望以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让博物馆走下“高冷”的神坛,走进公众的生活中。比如在微博话题的设置上,我们把日常需发布的常规文物类题材,归纳整理,形成与季节相关的如#春日话明媚#、#夏日话清凉#、#秋日话缤纷#、#冬日话温暖#的话题,大家可以很容易地把所介绍的文物,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增加了大众的兴趣点,也让文物“活”了起来,让大家感觉原来久藏深宫的这些文物也可以离我们这么近。




因此,我们的工作就像是支点,支撑起一个杠杆。杠杆的一头是公众渴望得到的深厚的故宫传统文化,是文化的本体;杠杆的另一头则是与时俱进的、观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包括最新的技术、应用,所以调节这个支点,让两头达到和谐平衡是我们努力做到的事情。

形成故宫style,而不是让自己成为网红
在运营中,我们提出了“去小编化”的运营理念。“个性化”和“小编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机构账号过于“小编化”会影响实际的传播效果,让公众或者媒体报道的时候,只知小编,不知机构,大众的关注点就会偏移。故宫博物院在所有账号运营中,一般不会出现第一人称“我”或者“小编”这类称谓,这样更加符合博物馆的机构身份,也慢慢地树立起有故宫style的新媒体形象。

那么“去小编化”会不会让“微故宫”缺个性、少风格、不平易近人?这个疑问在长期的运营中一点一点清晰,我们的这种故宫style可以让“微故宫”脸谱化。

值得一提的是故宫美图系列,通过摄影师的镜头让大家感受到了故宫的温度,图片表达了强烈的故宫元素和诗意,受到了粉丝的追捧,成为“微故宫”传播的名片。

2016年的圣诞节,故宫微博发布了一组红、白、绿色系的文物,没有文字累述,但是评论中网友大呼:“这很圣诞”“这个配色太有心了……”。看似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搭的外国节日,也可以用“很故宫”的方式表现,这就是我们想传达给大众的理念。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上看到的故宫,不仅是原来用户知道的传统故宫,也是与时俱进、时尚的故宫,故宫文化可以与用户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文化需要渗透,当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才能体现传播的价值。

故宫微信公众号“微故宫”作为服务号,运营更偏重服务性。除了服务号本身的服务功能,我们更希望大家通过这个微信号可以真正的“玩”起来,所以“微故宫”的改版后增加了语音辅助功能、微专题小站、游戏视听板块、粉丝积分兑换机制等,以提高更多的互动性。推送的内容,把故宫方方面面,重新策划整理,形成板块,让内容话题性,避免了发布内容分散,每次的推送都能让粉丝都能看得明白。

当然,在微信的运营中我们还在不断摸索,希望有更多的故宫经典元素与社交生活相结合,碰撞出更多火花。比如在近期的微信推送《养心殿数字展·过年篇丨元旦开笔庆新春》中让一只小蝙蝠化身“小蝙”(谐音小编),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介绍养心殿,“小蝙”的形象和拟人化的方式,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作为运营者应该懂得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短板在哪里。被用户认同的优势,就要把其不断放大。对于短板,还要不断地探索,让它逐渐转化为优势,这也和新媒体平台的几个发展阶段吻合,在初期摸索自己的风格;在上升期利用自己的优势,迅速吸引粉丝;逐渐完善自己,以较好的运营姿态进入成熟期;在衰退期来临之前,利用这种运营经验,随时迎接新的发展挑战。

萌萌哒的时尚文艺外表下,是故宫严谨的专业内核
“微故宫”的运营有着自己的语言风格,从新浪微博的后台统计数据看,故宫微博的粉丝年龄19-28岁所占比例最多,所以年轻化、时尚化、文艺范儿必不可少。这并不是用一些“哦”“啦”“呀”就可以,而是同样的事情,我们需要换一种更有情怀、粉丝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叙述,才能抓住受众的兴趣点和需求。这样在特色鲜明的文化主体下,“微故宫”形成了自己的新媒体形象。

粉丝反馈“既可爱又达到了宣传的效果”。

品质是竞争力的基本保证,良好的流程化管理是故宫新媒体运营的根基,从全年的运营规划,到细化月和周的发布计划,再具体到内容编辑制作,最后遵循严格的三审制发布。内容上的严谨是必需的,成熟的流程化管理,保证了每个环节上的专业性,也为团队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让网友成为你的内容创造者
怎么能留住你的粉丝呢?用户行为分析是应该做的,平台上的每一个转发、评论、私信无论这个数字是几千还是几万,我们都会认真阅读。这种方式很原始甚至有点无聊,但是却能带给我们实实在在的粉丝红利。这个红利并不是商业转化,而是真实有效的传播效果和长期的关注。通过每一条转发和评论,可以看到粉丝想要什么,他们关注的点是什么,这样,我们策划的内容就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对于策划下面的内容是一种反哺。这种反哺也可以体现在深层次的互动中,所谓的深层次互动并不是简单的转发评论、回复私信、调皮卖萌,更多的是可以在粉丝的兴趣点和长期关注轨迹中形成粉丝画像,找到互动内容,提前规划。这样有针对性的互动,才能留住粉丝。

在运营中,多注意细节,巧下心思,比如微博开放140字的限制之后,把重点内容放在文字中,让粉丝一目了然;微博9图摆放顺序讲究,图片制作精美统一,顺应读图时代的需求(“微故宫”图片制作多按手机壁纸尺寸,让大家可以直接下载保存,设置为壁纸等等)。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多为粉丝考虑,就像单霁翔院长提出:“注意细节管理,让观众有尊严地参观”的观点一样,做好运营中的点滴细节,让粉丝感受到诚意,这样,在无形中拉近了之间的距离,增加了粉丝黏性。

新媒体平台需要培养粉丝的兴趣,然后再慢慢一点一点地渗透,实现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受众基础牢固了,才能慢慢向上发展,形成故宫特有的传播金字塔。服务与迎合是不冲突的,雅俗共赏和社会进步也不是相悖的,要有传播的个性和风格,保持自己的态度,这样的迎合才是新媒体运营的精髓所在。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新媒体团队负责人)

本文刊登于《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03期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zr-nnqClLYZ5ZD5P2jPOWQ
196#
 楼主| 发表于 2018-7-8 08:11: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短视频③ 短视频变现难在哪?传统媒体靠什么变现?(新媒体研究和媒体经营案例)
原创: 付明丽 传媒茶话会 
“现阶段没有办法探讨内容变现问题”“商业模式我们并没有跑通”……几家较有影响力的资讯短视频平台这样回复《传媒茶话会》。
 
与此同时,4月份,梨视频获得6.17亿元A轮融资,腾讯宣布重点扶持旗下短视频产品“微视”。一边是头部团队频频获得巨额融资,一边是更多内容创业者为如何变现挠头。
 
布局短视频,传统媒体未来能否借鉴商业媒体和自媒体的变现方式?
 
近日,《传媒茶话会》对话新京报动新闻副总经理祝炳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王晓红教授,360公司副总裁、北京时间联席总裁陈朝华。



平台补贴和版权
传统媒体短视频的主要变现方式
 
“新闻类短视频,目前还是机构媒体增强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一个捷径,但直接变现,目前尚无可借鉴的模式,我们现在基本是在投入期。”360公司副总裁、北京时间联席总裁陈朝华告诉《传媒茶话会》。

目前,传统媒体短视频主要集中在资讯领域,新闻资讯类内容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先博流量,再博变现,成为内容创业者的变现出路。在找到商业模式之前,平台补贴和版权收入是最直接的变现方式。
 
“现阶段情况下,原创内容团队都很难只依靠版权或者是分成来覆盖自己团队的成本,甚至是获得盈利。”新京报动新闻副总经理祝炳琨告诉《传媒茶话会》, 动新闻在各平台上近700万个订阅用户,总播放量达上百亿。但是仅靠平台分成显然很难养活一个五六十人的团队。

去年2月,何仙姑夫的创始人刘飞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也表示,他们每个月在各个平台上的分成能达到20万元左右,但这在整体营收上可以忽略不计。在他们的收入中,广告占比超50%,30%-40%是电商和直播收入。
 
如果短视频主要靠平台补贴,那就不可以称之为商业模式。平台的补贴真正分到每一个内容创业者只能是杯水车薪,况且并不是所有短视频都能获得高流量。
 
只靠输血不是长远之计,自己要有造血能力。这刺痛着传统媒体人的神经。
 
除了流量分成,版权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是目前,短视频版权保护还十分薄弱。祝炳琨告诉《传媒茶话会》这样一个案例:动新闻制作的一支动画被人抠掉水印盗版上传到了素材下载网站千图网,“结果一家央媒在今年两会期间下载这个素材,用来制作两会动画”。
 
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了好的趋势。去年12月,阿里大文娱联合阿里巴巴达摩院共同发布鲸观全链路数字版权服务平台,建立起视频素材版权交易市场。随着短视频版权保护机制的逐渐成熟,版权无疑会给创作者们带来一笔价格不菲的收入。



“随着内容价值的回归,可能版权收入无法覆盖所有制作成本,但是它会在你的收入比例中越来越大。”祝炳琨认为,优质媒体的价值会慢慢凸现出来,利用平台漏洞和资格漏洞博流量的劣质媒体会被淘汰。
 


短视频时代的广告法则:商业定制与原生广告
 
“我们不仅要流量,还要经济效益和商业价值”,祝炳琨告诉《传媒茶话会》,“动新闻一直是两条腿走路,第一条腿是新闻动画类,是我们的主要方向之一;第二条腿是商业项目和定制合作,我们也一直面向企业、政府。”
 
动新闻的第一个定制客户是中国政府网。此后,他们的作品曾以二维码形式登上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页,供全国代表委员扫码观看。“动画短视频特别适合政策解读和知识传播”,祝炳琨表示商业定制已经占到团队收入的四五成,将来他们会进一步拓展定制合作业务。



“短视频已经由一种内容元素,变成了一种工具元素。”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王晓红教授告诉《传媒茶话会》,原来传统媒体做短视频非常重视资讯,但现在短视频可以为生活服务等领域进行配套服务,比如景点也会有配套提供的视频。
 
看鉴创始人李锋去年7月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透露,看鉴团队已实现盈利,其模式在于用政府、博物馆等B端获得的收益来补贴C端市场和内容制作的投入。
 
将商业定制做得风生水起的要数二更。两年多前,二更就开始尝试商业化,深耕商业视频的定制。二更董事长丁丰在去年12月时曾表示,广告占到了二更总收入的“八九成”,定制一个视频的价格是“大几十万”“马上要突破百万”。

目前二更团队有近700人,每天可以产出10部短视频,各个渠道的点击量已经突破300亿。不止于此,二更已经成立了28个地方站,与当地主流媒体合作,实现双方资源的嫁接,增强团队的内容持续产出能力,继续将内容做大做强。


二更影视平台

放眼国外,王晓红告诉《传媒茶话会》,《纽约时报》是最早提出原生广告的传统媒体,2014年《纽约时报》设立“T品牌工作室”品牌营销团队,专门做原生广告内容的生产。
 
根据艾瑞数据预测,2020年中国原生广告规模将占据网络广告50%以上。商业定制时代,变现模式从流量转向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内容变现,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将再一次凸显。
 


内容付费:知识类短视频或大有可为
 
内容付费传统媒体早有尝试,比如《人民日报》2011年开始数字版收费。但到后来媒体逐渐放开了内容的使用和分享。目前的内容付费大多集中在专业垂直领域,比如全面转型付费的财新网。
 
在短视频领域,知识类短视频看鉴去年推出视频私塾,在每日更新一条免费内容的基础上,每周推出付费专辑。上线两个月后,付费用户就已达两万人,月流水达到了20万。


 看鉴APP页面

国内首家视频问答类产品——问视于去年上线,其创始人朱柯宇认为知识付费不是头部IP的特权,问视在寻找垂直领域能持续产出优质内容的中小V。
 
对于视频付费,业界的争议比较大。付费会不会影响视频的传播?有没有能持续产出的精英创作者和规模付费用户?短视频的形式又能多大程度上解决用户的知识需求?这些都是摆在内容创业者眼前的难题。
 
所以,付费还不足以成为短视频内容重要的收入来源,只能成为一个补充。
 
王晓红表示,就付费短视频来说,其实用户是在为知识付费,视频只是一种载体。所以重要的还是内容本身的价值。
 
李锋也认为,能分享知识付费红利的,一定是此前已在知识传播领域有所积累。
 
付费模式可以进一步加速行业的淘汰和洗牌。大浪淘沙过后,传统媒体尤其是经济、文化等专业领域的主流媒体,利用自己的内容优势深耕专业垂直领域,也许是一条短视频发展之路。
 


优质内容和影响力是变现的前提
 
无论短视频的创业者要选择哪种变现模式,前期都需要依靠优质内容积累流量和用户。4月以来,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多次被约谈整改,也再次向创业者发出信号,正能量的内容是短视频趋势。这恰恰是传统媒体的机遇。

“我觉得优质的传统媒体人,做很多领域都会很出色。美食节目、旅游节目,做平台等。但做资讯短视频肯定最驾轻就熟,也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祝炳琨告诉《传媒茶话会》。
 
因此,有牌照的主流媒体要利用自己的采编资源,把资讯短视频做好,才能形成自己的内容壁垒和核心竞争力。
 
依靠内容优势,传统媒体与商业平台也将产生更多合作模式,比如二更与苏州广电等地方传统主流媒体的合作,人民网与腾讯、歌华合资成立人民视频,都是更加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同时,垂直领域短视频具有更强的变现能力,传统主流媒体可以依靠自己的内容优势,将专业垂直领域作为内容生产的有益补充,实现多条腿走路。




编辑:冉玲琳
197#
 楼主| 发表于 2018-8-30 10:24: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致所有新媒体人:市场凉凉?新媒体还有的做呢……[color=rgba(0, 0, 0, 0.298)]周一开始刻苦的 [url=]馒头商学院[/url] [color=rgba(0, 0, 0, 0.298)]昨天


本篇文章来自馒头商学院新媒体证书中阶班导师季星,季星为前南方周末记者,曾获2012年南方周末十佳报道。拥有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与经济学双学位,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系硕士。



目前,她还是某200万理财新媒体矩阵大号主理者,只运营了4个月就成为行业第一大矩阵。

在这个人心惶惶,焦虑盛行的下半年,对于新媒体,她的思考是这样的


新媒体的大环境

我不是一个喜欢灌鸡汤鸡血的人

从新媒体里面赚到钱的人是不少。不少人也都出来讲课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拿年收入做标题的人很多。比如,我靠着新媒体发家致富在北京买了房,上完这节课你就能靠新媒体从月入5千到月入5万……

但说真的,有一句很丧的大实话:其实做新媒体这一行,赚不到钱的人是大多数。

我在新榜2017年做的一个调查中看到,2016年整个新媒体的工作者,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到91%。也就是说,除非你能做到9%,否则你的收入连一万元都达不到。

这一行,真的能快速挣到钱吗?

其实不一定的。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如果有人这么许诺你,那么他就是在骗你。

新媒体不一定能实现你年薪三百万的梦想。但它是一门手艺活儿、一门技术活儿,具有极高的专业性,本来就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进场玩的东西。

新媒体人是全才。这是一个比所谓的调查记者更难的一门手艺。你得会所有的东西。

  • 你得是个好记者,会采访,会定选题,会写。
  • 你得是个好编辑,会组织选题,会架构栏目,会包装。
  • 你得懂营销。如何定位,如何做用户调研、用户画像。
  • 你得懂运营。如何运营社群,如何增加用户参与感。
  • 你得懂广告。对图像和排版有自己的认知,知道如何把握色彩与风格。
  • 你得是个产品经理。深知各个互联网内容产品的特性,知道如何做长尾流量。


最重要的是,你还得懂商业,知道商业逻辑是什么。不懂商业的人,做不了新媒体。

所以,我想说一句话,新媒体这个职业,其实是有职业尊严的,它不仅仅是个年薪神话的事情。千万不要一口一个小编,就把自己真的叫成了“小编”。

微信现在整个大盘的打开率只有2%,是的,没错,是只有2%。

但只有激烈的竞争,才会最终把优质内容与高效的流量手段留下来。

红利期结束了,凭真本事的时候到了。

熟悉公号交易市场的同学应该很清楚,今年营销号都要抛售。为什么呢?因为运营不下去了呀。

纯靠流量吃饭,50个人做980多个公众号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没有真本事,今年开始在这一行是做不了的。现在这个时代,对我们精细化运营的要求,更高了。

况且,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虽然我没有一夜暴富,但我赚到的钱,安稳、踏实,足够日常生活所用。

这种自己有一门手艺的安全感,从不会带给我吃了今年就没下年的焦虑。

我知道只要我工作,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回报过来,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的“底气”。

我希望你也能拥有这份安全感。


新媒体的本质

接着说说我理解的新媒体的本质

新媒体的本质,三个字简单概括:撩用户

和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不是一个自说自话的东西。

美国连线杂志有一个对新媒体的定义,非常的干脆:“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有表达欲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欲望,尤其是由于荷尔蒙的促进作用,年龄在青春期到二十岁左右,人类作为一个物种都会拥有强大的表达欲。

但新媒体本质上不是表达自己,而是与用户对话。

因为,用户根本不关心你的产品、你的业务或者你的内心戏,用户只关心他们自己。

如果你的内容和产品,跟他本人没有关系,跟他的生活和他的需求不搭边。那么,不论做得多精致,他都不会理你的。

我们都知道,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渠道变了。传播渠道变了,会导致传播方式改变。

用户不再依赖大渠道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了,人人都是自媒体。要想传播得好,就得撩用户。

好像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是不用撩用户的。

我知道有不少以前曾在报社或者杂志社工作的人,转型做新媒体了。往往,他们对“撩用户”这个行为,思想上会很反感。

那么,为什么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不用撩用户呢?

请你想想,在传统媒体时代,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办报纸、办电视台的,他们得先拿到许可证和牌照。

正是传统媒体拥有许可证与牌照这个红利,能够稳定基本的商业利润,所以我们才能有机会不去考虑商业效率,才有机会不去“撩用户”;我们才有空间去做一些非常知识分子趣味,文人沙龙式的内容。

“反正读者会追着我们跑的。”不少记者都是这么想的。

我所在的南方报业集团,有非常多精致的作品。我们在南方报业的时候,会去研究每个开头应该怎么写,主人公怎么设置,情节怎么发展,这些都是非常知识分子趣味的东西。

然而,所有内容的评判标准、好坏标准,是编辑部说了算,不是读者/用户说了算。可以这么说,新媒体的内容和传统媒体的内容,本质上逻辑都不是一回事。

但就内容本身来讲,没有高下之分。

不少传统媒体出来的人,会愤愤不平,觉得现在的新媒体很功利、格调很Low。

很多我带过的新媒体小编,似乎也有这种魔咒,觉得自己的职业很low,不值一提,觉得能写“一大长篇的”那种报道很有情怀。

其实,没有内容是Low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效率高低、以及是考虑商业利益还是不考虑。

我们现在就是面对的这样的环境,那么我们就要去用相匹配的产品与内容去获得最大的效率。

所谓的好内容,内容为王——但什么是“好”内容,这在今天,是值得再讨论的。



新媒体的人才

新媒体行业人才其实很稀缺,但是大家工资都不高,天花板很明显。是为啥呢?

你就看看吧,新媒体培训有多火。光是专门做这个生意的创业公司,我知道的做得比较大的,融了资的,都有四五家。

先是北京上海深圳的年轻人们被教育了,然后慢慢的全国的同龄人们都开始接触新媒体,要学新媒体该怎么做。

然而,新媒体行业的人才还是无法被满足。

永远有公司,不管是大公司还是中小企业,来问我说:

季老板,我需要一个“做公号”的人,一个月薪水两三万都好说,你帮我找找呗。但就是找不到好的人,很难找,很稀缺。

同时,很多新媒体人,不管是年轻的一毕业就做新媒体的,还是跟我一样岁数的,甚至比我从业还久的,从传统媒体转过来的,都会抱怨很迷茫。

我来给简单翻译一下,迷茫大部分实际的原因就是工资不涨,天花板明显。

新媒体人,月薪到了三万就顶天了,再往上的薪水我还真没听说过。

然后新媒体人就开始迷茫了。

如果一个行业,它的空间上不封顶——比如进阿里当运营,爬到P9,有两百万以上的年薪。我相信大部分的新媒体人会信心大增。

但现实就不是这样。

于是只能跳槽。跳来跳去,五六年过去了,还是两万月薪。这简直是个魔咒。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没有把握住职业上升通道。

新媒体岗位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上升通道。

从新媒体开始做品牌和营销,以后就是CMO。

从新媒体开始摸索运营,以后可能就是一个COO。

如果你懂商业,懂行业,有商业敏感性,那你以后能是个CEO。

但是有多少人愿意这么去做?

大部分人都相当功利。

这份功利,正是新媒体目前的大环境导致的。那些知识付费课程、线上教育的标题,都只告诉我们“标题9条大法”、“爆款开头7个技巧”,“学完这篇就能写出10万加”。

学来学去,为了“几大法”,你只能永远做个“小编”。

即使老板想给你升职加薪,但你怎么升上去呢?



成功的两个要素:
坚持和选择

我知道有个说法叫“金鱼系”新媒体人。你去看一个公司的新媒体团队,往往他们都是桌上书堆得最多的,眼神最涣散的,工作时间最长的。

晚上十点钟的热点,你追不追?一看别的帖子追上个热点,蹭蹭10万+了。你敢睡觉吗?敢吃夜宵吗?敢约会看电影吗?

忙得跟个傻X一样。看不完的资料,追不完的热点,说任何话题都能扯两句,仿佛啥都懂,但其实啥也不懂。

说真的,努力和成功真的,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有两个因素和成功有关系,一个是坚持,一个是选择。

有个原则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

只要你坚持更新,不要停,你已经赢了99%的人。

就是这么简单,但多少人能做到呢?

我们都看到了很多新媒体起起落落。这个月起来了,下个月不见了。

大家都知道谁谁谁是头部号。但是说真的,在拆解三十个大号的时候,有人告诉你们这些大号写了多久吗?

我们拿情感头部号新世相来做例子,主创人员从兼职创作到进入公共视野,前前后后有两年时间。

其他细分领域的头部号(我比较熟悉的科技领域的、金融领域的,都是),当然有乘风而上的,但大部分都是做了好几年。

我们在圈内都知道的,能持续两三年更新不停的人,都很牛逼。

第二个与成功相关的因素就是选择。

选择这个词汇,说出来有点像投机。大部分人,都无法正视这个词。

很多时候,我们要明白自己做事情的目的性,选择职业是这样,做新媒体也是这样。

如果你做这个号,是为了品牌,那么你要想好比受众高半格的做法。

如果你做这个号,是为了流量,那么什么样的投放渠道比较合适,就做相应匹配的内容。

如果你做这个号,是为了营销、带货,那么怎么促使用户看广告购买,是你的首要考虑。

你需要逼迫自己去选择,去考虑目的。因为往往你做一个号,能完成你的一个目标,已经是万幸了。

回头想想,我们难道不是在每一次选择中,决定了自己的一生吗?

这就是我想说的,关于新媒体“道”的问题。这也是最根本的原理问题。

剩下的东西,都是技巧,都是“术”。



最后介绍一下我自己,并向你问个好。

今年是我从业的第七年,我把整个“大传播”的产业链跑了一遍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有着”记者黄埔军校“的南方周末,后来我去了另一个黄埔军校,”营销黄埔军校“宝洁(P&G)。

之后我参与了一家比较知名的股权投资基金(VC),从创始阶段我就有幸在其中开始工作,担任品牌负责人,组建了整支基金的品牌传播团队。

这份工作是我职业的一个转折点。

之前我都是在大企业、大报社里面做一个部门一个职位,但这一次,我是从创始团队开始,陪着这家基金以及我们投资的八十多个初创企业,“创业式成长”。

我才知道,原来一个企业在婴儿状态的时候,它的痛点难点是什么。

不说其他的,就说品牌好了,以前我们在宝洁,随随便便一个小campaign就是三四十万的预算,这都不叫事儿。我们有一个庞大的系统,所有的一切都是被验证过的,只要我们按照系统去做,十万就是十万的效果,一百万就是一百万的效果。

但是初创企业,他们还处于MVP的阶段,先不论有没有这个预算,他们即使有,也不敢拿大笔钱去验证一个没验证过的东西。

初创企业总是在测试新的东西。很多新东西是注定会失败的,但一旦有一个成功的,它就会火花四溅。

在VC工作的阶段,我启动了两个公众号(一个创投类的、一个科技类的),也曾帮助40+企业完成了他们的新媒体团队建设与新媒体冷启动。

目前我正在做一组理财类的新媒体矩阵。主号已经突破百万关注,这半年,我们作为一个新号,顶着“微信号打开率只有2%,已经没有啥可以做的了”,仍旧诞生了十多篇十万加。

我为自己的团队感到骄傲。

也正是这几年,从一个人写,到带团队“打仗”的经历,才让我深深的感觉到,新媒体里面其实有很多事情其实无关工具、技巧,而是认知和思维。原来一个刚入行的新人,会经历那么多的困惑和碰壁,才能长成自己的样子。

然而,外部的新媒体环境却是比较功利和浮躁的,大部分的速成技巧,其实并不能提高你的认知水平与思维方式。

比如我看到某个学英文的广告,不用背单词、不用学语法,只要知道一个公式就能学会英语。——可是,你觉得这样学下来,是真的会英语吗?

而且,很多新媒体小编都有明显的天花板,因为过分专注于技巧本身,而遗忘了思考高度这件事带来的价值,导致职业上升路径被自己封死了

老板肯定有意要培养你的,但就是看你仅仅是一个“做公众号”的,还是真的能从公司大架构下面看这件事了。

我是带着一种踏踏实实的心情来馒头开这门课的,我相信你也感受到了。

所以,让我们一起踏踏实实做事。


                                                                                                                                            编辑:何林
https://mp.weixin.qq.com/s/5O-XcPzCf9u79pOUbkA7VQ


198#
 楼主| 发表于 2018-8-30 10:24: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致所有新媒体人:市场凉凉?新媒体还有的做呢……[color=rgba(0, 0, 0, 0.298)]周一开始刻苦的 [url=]馒头商学院[/url] [color=rgba(0, 0, 0, 0.298)]昨天


本篇文章来自馒头商学院新媒体证书中阶班导师季星,季星为前南方周末记者,曾获2012年南方周末十佳报道。拥有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与经济学双学位,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系硕士。



目前,她还是某200万理财新媒体矩阵大号主理者,只运营了4个月就成为行业第一大矩阵。

在这个人心惶惶,焦虑盛行的下半年,对于新媒体,她的思考是这样的


新媒体的大环境

我不是一个喜欢灌鸡汤鸡血的人

从新媒体里面赚到钱的人是不少。不少人也都出来讲课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拿年收入做标题的人很多。比如,我靠着新媒体发家致富在北京买了房,上完这节课你就能靠新媒体从月入5千到月入5万……

但说真的,有一句很丧的大实话:其实做新媒体这一行,赚不到钱的人是大多数。

我在新榜2017年做的一个调查中看到,2016年整个新媒体的工作者,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到91%。也就是说,除非你能做到9%,否则你的收入连一万元都达不到。

这一行,真的能快速挣到钱吗?

其实不一定的。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如果有人这么许诺你,那么他就是在骗你。

新媒体不一定能实现你年薪三百万的梦想。但它是一门手艺活儿、一门技术活儿,具有极高的专业性,本来就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进场玩的东西。

新媒体人是全才。这是一个比所谓的调查记者更难的一门手艺。你得会所有的东西。

  • 你得是个好记者,会采访,会定选题,会写。
  • 你得是个好编辑,会组织选题,会架构栏目,会包装。
  • 你得懂营销。如何定位,如何做用户调研、用户画像。
  • 你得懂运营。如何运营社群,如何增加用户参与感。
  • 你得懂广告。对图像和排版有自己的认知,知道如何把握色彩与风格。
  • 你得是个产品经理。深知各个互联网内容产品的特性,知道如何做长尾流量。


最重要的是,你还得懂商业,知道商业逻辑是什么。不懂商业的人,做不了新媒体。

所以,我想说一句话,新媒体这个职业,其实是有职业尊严的,它不仅仅是个年薪神话的事情。千万不要一口一个小编,就把自己真的叫成了“小编”。

微信现在整个大盘的打开率只有2%,是的,没错,是只有2%。

但只有激烈的竞争,才会最终把优质内容与高效的流量手段留下来。

红利期结束了,凭真本事的时候到了。

熟悉公号交易市场的同学应该很清楚,今年营销号都要抛售。为什么呢?因为运营不下去了呀。

纯靠流量吃饭,50个人做980多个公众号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没有真本事,今年开始在这一行是做不了的。现在这个时代,对我们精细化运营的要求,更高了。

况且,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虽然我没有一夜暴富,但我赚到的钱,安稳、踏实,足够日常生活所用。

这种自己有一门手艺的安全感,从不会带给我吃了今年就没下年的焦虑。

我知道只要我工作,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回报过来,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的“底气”。

我希望你也能拥有这份安全感。


新媒体的本质

接着说说我理解的新媒体的本质

新媒体的本质,三个字简单概括:撩用户

和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不是一个自说自话的东西。

美国连线杂志有一个对新媒体的定义,非常的干脆:“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有表达欲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欲望,尤其是由于荷尔蒙的促进作用,年龄在青春期到二十岁左右,人类作为一个物种都会拥有强大的表达欲。

但新媒体本质上不是表达自己,而是与用户对话。

因为,用户根本不关心你的产品、你的业务或者你的内心戏,用户只关心他们自己。

如果你的内容和产品,跟他本人没有关系,跟他的生活和他的需求不搭边。那么,不论做得多精致,他都不会理你的。

我们都知道,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渠道变了。传播渠道变了,会导致传播方式改变。

用户不再依赖大渠道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了,人人都是自媒体。要想传播得好,就得撩用户。

好像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是不用撩用户的。

我知道有不少以前曾在报社或者杂志社工作的人,转型做新媒体了。往往,他们对“撩用户”这个行为,思想上会很反感。

那么,为什么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不用撩用户呢?

请你想想,在传统媒体时代,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办报纸、办电视台的,他们得先拿到许可证和牌照。

正是传统媒体拥有许可证与牌照这个红利,能够稳定基本的商业利润,所以我们才能有机会不去考虑商业效率,才有机会不去“撩用户”;我们才有空间去做一些非常知识分子趣味,文人沙龙式的内容。

“反正读者会追着我们跑的。”不少记者都是这么想的。

我所在的南方报业集团,有非常多精致的作品。我们在南方报业的时候,会去研究每个开头应该怎么写,主人公怎么设置,情节怎么发展,这些都是非常知识分子趣味的东西。

然而,所有内容的评判标准、好坏标准,是编辑部说了算,不是读者/用户说了算。可以这么说,新媒体的内容和传统媒体的内容,本质上逻辑都不是一回事。

但就内容本身来讲,没有高下之分。

不少传统媒体出来的人,会愤愤不平,觉得现在的新媒体很功利、格调很Low。

很多我带过的新媒体小编,似乎也有这种魔咒,觉得自己的职业很low,不值一提,觉得能写“一大长篇的”那种报道很有情怀。

其实,没有内容是Low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效率高低、以及是考虑商业利益还是不考虑。

我们现在就是面对的这样的环境,那么我们就要去用相匹配的产品与内容去获得最大的效率。

所谓的好内容,内容为王——但什么是“好”内容,这在今天,是值得再讨论的。



新媒体的人才

新媒体行业人才其实很稀缺,但是大家工资都不高,天花板很明显。是为啥呢?

你就看看吧,新媒体培训有多火。光是专门做这个生意的创业公司,我知道的做得比较大的,融了资的,都有四五家。

先是北京上海深圳的年轻人们被教育了,然后慢慢的全国的同龄人们都开始接触新媒体,要学新媒体该怎么做。

然而,新媒体行业的人才还是无法被满足。

永远有公司,不管是大公司还是中小企业,来问我说:

季老板,我需要一个“做公号”的人,一个月薪水两三万都好说,你帮我找找呗。但就是找不到好的人,很难找,很稀缺。

同时,很多新媒体人,不管是年轻的一毕业就做新媒体的,还是跟我一样岁数的,甚至比我从业还久的,从传统媒体转过来的,都会抱怨很迷茫。

我来给简单翻译一下,迷茫大部分实际的原因就是工资不涨,天花板明显。

新媒体人,月薪到了三万就顶天了,再往上的薪水我还真没听说过。

然后新媒体人就开始迷茫了。

如果一个行业,它的空间上不封顶——比如进阿里当运营,爬到P9,有两百万以上的年薪。我相信大部分的新媒体人会信心大增。

但现实就不是这样。

于是只能跳槽。跳来跳去,五六年过去了,还是两万月薪。这简直是个魔咒。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没有把握住职业上升通道。

新媒体岗位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上升通道。

从新媒体开始做品牌和营销,以后就是CMO。

从新媒体开始摸索运营,以后可能就是一个COO。

如果你懂商业,懂行业,有商业敏感性,那你以后能是个CEO。

但是有多少人愿意这么去做?

大部分人都相当功利。

这份功利,正是新媒体目前的大环境导致的。那些知识付费课程、线上教育的标题,都只告诉我们“标题9条大法”、“爆款开头7个技巧”,“学完这篇就能写出10万加”。

学来学去,为了“几大法”,你只能永远做个“小编”。

即使老板想给你升职加薪,但你怎么升上去呢?



成功的两个要素:
坚持和选择

我知道有个说法叫“金鱼系”新媒体人。你去看一个公司的新媒体团队,往往他们都是桌上书堆得最多的,眼神最涣散的,工作时间最长的。

晚上十点钟的热点,你追不追?一看别的帖子追上个热点,蹭蹭10万+了。你敢睡觉吗?敢吃夜宵吗?敢约会看电影吗?

忙得跟个傻X一样。看不完的资料,追不完的热点,说任何话题都能扯两句,仿佛啥都懂,但其实啥也不懂。

说真的,努力和成功真的,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有两个因素和成功有关系,一个是坚持,一个是选择。

有个原则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

只要你坚持更新,不要停,你已经赢了99%的人。

就是这么简单,但多少人能做到呢?

我们都看到了很多新媒体起起落落。这个月起来了,下个月不见了。

大家都知道谁谁谁是头部号。但是说真的,在拆解三十个大号的时候,有人告诉你们这些大号写了多久吗?

我们拿情感头部号新世相来做例子,主创人员从兼职创作到进入公共视野,前前后后有两年时间。

其他细分领域的头部号(我比较熟悉的科技领域的、金融领域的,都是),当然有乘风而上的,但大部分都是做了好几年。

我们在圈内都知道的,能持续两三年更新不停的人,都很牛逼。

第二个与成功相关的因素就是选择。

选择这个词汇,说出来有点像投机。大部分人,都无法正视这个词。

很多时候,我们要明白自己做事情的目的性,选择职业是这样,做新媒体也是这样。

如果你做这个号,是为了品牌,那么你要想好比受众高半格的做法。

如果你做这个号,是为了流量,那么什么样的投放渠道比较合适,就做相应匹配的内容。

如果你做这个号,是为了营销、带货,那么怎么促使用户看广告购买,是你的首要考虑。

你需要逼迫自己去选择,去考虑目的。因为往往你做一个号,能完成你的一个目标,已经是万幸了。

回头想想,我们难道不是在每一次选择中,决定了自己的一生吗?

这就是我想说的,关于新媒体“道”的问题。这也是最根本的原理问题。

剩下的东西,都是技巧,都是“术”。



最后介绍一下我自己,并向你问个好。

今年是我从业的第七年,我把整个“大传播”的产业链跑了一遍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有着”记者黄埔军校“的南方周末,后来我去了另一个黄埔军校,”营销黄埔军校“宝洁(P&G)。

之后我参与了一家比较知名的股权投资基金(VC),从创始阶段我就有幸在其中开始工作,担任品牌负责人,组建了整支基金的品牌传播团队。

这份工作是我职业的一个转折点。

之前我都是在大企业、大报社里面做一个部门一个职位,但这一次,我是从创始团队开始,陪着这家基金以及我们投资的八十多个初创企业,“创业式成长”。

我才知道,原来一个企业在婴儿状态的时候,它的痛点难点是什么。

不说其他的,就说品牌好了,以前我们在宝洁,随随便便一个小campaign就是三四十万的预算,这都不叫事儿。我们有一个庞大的系统,所有的一切都是被验证过的,只要我们按照系统去做,十万就是十万的效果,一百万就是一百万的效果。

但是初创企业,他们还处于MVP的阶段,先不论有没有这个预算,他们即使有,也不敢拿大笔钱去验证一个没验证过的东西。

初创企业总是在测试新的东西。很多新东西是注定会失败的,但一旦有一个成功的,它就会火花四溅。

在VC工作的阶段,我启动了两个公众号(一个创投类的、一个科技类的),也曾帮助40+企业完成了他们的新媒体团队建设与新媒体冷启动。

目前我正在做一组理财类的新媒体矩阵。主号已经突破百万关注,这半年,我们作为一个新号,顶着“微信号打开率只有2%,已经没有啥可以做的了”,仍旧诞生了十多篇十万加。

我为自己的团队感到骄傲。

也正是这几年,从一个人写,到带团队“打仗”的经历,才让我深深的感觉到,新媒体里面其实有很多事情其实无关工具、技巧,而是认知和思维。原来一个刚入行的新人,会经历那么多的困惑和碰壁,才能长成自己的样子。

然而,外部的新媒体环境却是比较功利和浮躁的,大部分的速成技巧,其实并不能提高你的认知水平与思维方式。

比如我看到某个学英文的广告,不用背单词、不用学语法,只要知道一个公式就能学会英语。——可是,你觉得这样学下来,是真的会英语吗?

而且,很多新媒体小编都有明显的天花板,因为过分专注于技巧本身,而遗忘了思考高度这件事带来的价值,导致职业上升路径被自己封死了

老板肯定有意要培养你的,但就是看你仅仅是一个“做公众号”的,还是真的能从公司大架构下面看这件事了。

我是带着一种踏踏实实的心情来馒头开这门课的,我相信你也感受到了。

所以,让我们一起踏踏实实做事。


                                                                                                                                            编辑:何林
https://mp.weixin.qq.com/s/5O-XcPzCf9u79pOUbkA7VQ


199#
 楼主| 发表于 2018-9-7 20:45: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都市报40年:转型与未来

如果要研究媒介形态演化规律的话,都市报是最好的样本。短短40年,都市报就走过了一般媒介形态从诞生、繁荣到衰退的全过程。因此,对于都市报发展历程的梳理研究对于研究媒介形态演化规律具有理论价值。
都市报是市场化最为彻底的报纸,在中国报业40年的发展历程中,都市报给予中国报业很大的经济支撑。可以说,正是因为有都市报提供的经济支持,中国的报业集团才能够成形,中国报业才能够继续二十多年的繁荣。当前,都市报面临较大困难,一些都市报停刊休刊。回溯都市报发展的历史,以史为鉴,对于当前都市报以及整个报业的转型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 都市报“前传”:作为机关报补充角色的晚报
人们一般都是从1995年《华西都市报》的创刊作为都市报的起点;但从研究媒介形态演化规律的角度,都市报的历史应该以改革开放后晚报的复刊作为起点。晚报是“党报的补充”,晚报不需要承担党报的宣传类任务,主要提供人们晚上的消遣阅读,总的风格按照赵超构的定义就是“短、广、软”的报纸。在都市报刚创刊的时候,“都市报之父”席文举都称其为“新型晚报”。某种意义上,晚报的复刊就是都市报的“前传”。
1978年后,最早复刊的晚报是《南昌晚报》,时间是1979年11月1日,此后,有很多晚报也很快复刊、创刊,到1985年,全国就有30家晚报。1989年全国晚报增至47家。1991年,全国晚报达到51家。晚报发行量也剧增。1987年,《新民晚报》的平均期发行量超过170万份,《羊城晚报》平均期发行量达168万份,《北京晚报》82万份,《今晚报》50万份,《成都晚报》30万份。
晚报的迅猛发展主要源自于当时的媒介格局所留下的发展空间,报业长期以来以机关报为主,新闻题材主要是政府的各种活动、会议,刊登各种政令、文件、典型报道等,新闻内容大部分都比较生硬,可读性差;加上文革影响,惯性思维下,新闻报道充斥着口号,读者对这种机关报风格早已厌倦。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人民生产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人们迫切需要那些贴近生活实际,新鲜活泼,能够为读者带来愉悦,并提供服务的报纸。在这样的情况下,1980年《羊城晚报》复刊提出了新的口号:“姓党、姓晚、又姓羊”;1982年,《新民晚报》赵超构提出“我们的报纸决不是专门办给领导同志看的”等一系列超前的办报理念。在这种理念指引下,晚报主打社会新闻、文娱新闻、副刊,弥补了机关报的不足,与机关报形成差异化竞争态势,在贴近性、可读性、趣味性、服务性等方面更有优势,自然获得了竞争优势,赢得读者青睐。
从某种意义上说,晚报的勃兴,并不是市场的行为,而依然是行政对媒介资源的再分配。晚报的行政色彩非常浓,党报获得的是公费订阅的读者资源,而晚报定位于“日报的补充”和“茶余饭后”,是“八小时以外”的读者资源。两者形成了错位竞争。从这个角度看,晚报的差异化特色是晚报获得市场的关键。
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吸引来大量跟风者,同化作用随之发生。出现了在同一个城市同时创办有两份晚报的情况。一般都是一份省级党报办的晚报,一份市级党报办的晚报的格局。党报创办晚报的主要目的是着眼于晚报的“造血功能”,成为报社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反哺党报发展。大量晚报的问世,面对同质化,差异化开始发生作用,甚至还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的晚报,都属于晚报风格。“晚报现象”令人瞩目。
二、 晚报对于党报的冲击与挑战
晚报通过内容的渐变形成了与党报的题材竞争,又用鲜活明快、读者喜闻乐见的风格打败了党报。而与晚报的繁荣伴随的是党报的衰落。
《人民日报》从1981年到1996年这15年间的发行量下降幅度近60%,根据1996年1月的统计数字,各省机关报与历史最高发行量相比普遍下滑 40%左右,发行量下跌幅度达30%以上的省级党报有23家,《安徽日报》比历史最高发行量下跌60%。《河南日报》的发行量与1995年相比,负增长51%、《四川日报》与1995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为-44%、《陕西日报》与1995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为-33%、《广西日报》为-57%。
1998 年初,中宣部时任部长徐光春透露,中央的十多家报纸中,1998年1月的发行量只有两家增长,各增长了0.34%和 1.1%,而其余的报纸发行量都是下降。
从1981年到1994年,中国31家省级党报发行量连年下滑,从1981年平均发行量37.78万份,下降到1994年的28.66万份。1999年,全国省级党报的平均发行量甚至跌至最低点23.91万份。
图1  省级党报平均发行量(1981-1999)
党报的广告收入也是如此,增幅远低于同期晚报。1988年,全国报纸广告“十强”中,有8家党报上榜,而到了1993年,只有2家党报进入前十强。《广州日报》与《深圳特区报》的上榜则主要在于改革力度加大,“都市报化”明显。纯粹行政定位的党报“一泻千里”。
党报面临如此“深重”的危机也并不能全部归因于晚报,更为关键的原因是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党报曾经的垄断地位消失了。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从一元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到多元的经济体制,社会对于新闻的需求也趋于多元。社会出现多元的声音,舆论一律不再。媒介形态也日趋多元,党报“号令天下”的局面已不再。行政手段干预媒介接受的情况也开始减少。媒介要实现传播过程,也必须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让受众自主选择。改革开放对于传媒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形成了一个新闻媒介市场。在这个媒介市场中,人们可以自由选择。一旦可以自由选择,原先的“强制性”媒介必然受到人们报复性的抛弃。
一方面,党报需要承担硬性的政治宣传任务,这种任务明显是给媒介接受减分的;另一方面,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各级政府在大幅地削减原本给予党报的财政补贴,需要党报自己养活自己。1987年,《人民日报》等8家报纸申请要求对报社进行企业化管理,财政部批转了这个报告。当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布了报社可以施行企业化管理的政策。自此之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开始成为我国媒体的基本体制。而国家和各地政府对于报社的行政补贴,除了少数民族及边疆地区的党报,都慢慢地取消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省级党报必须自己寻找“生财之路”。 党报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仅是为了传播,也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晚报,更是为了生存。此后20年,我们可以看到,党报很大部分的重大举措,都是围绕“找钱”展开的。
三、 党报应对晚报的分化策略——都市报
为应对晚报冲击,党报一开始采用叠加方式创办了周末版,但在周末版成效不明显的情况下,党报创办一份晚报与晚报竞争不失为一条很好的方式。但是,当时的新闻出版总署有明确的规定:一个城市不能同时办两份党报。
于是,第一张被称为“都市报”的报纸就这样意外地诞生了,是《贵州都市报》,1993年创刊;但《贵州都市报》虽然叫都市报,内容、理念、模式却完全是照搬晚报,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创新。即使是到了1995年,都市报已经如火如荼的时候,依然有很多都市报都认为自己是晚报。比如,被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都市报的《华西都市报》就称自己是一份面向四川大中小城市的“城市晚报”,是一种“新型晚报”。而且,《华西都市报》在刚开始创刊时,甚至是下午发行的,这是典型的晚报做法。
都市报只是一个城市的“第二张晚报”这种情况,直到《华西都市报》的都市报模式的确立才得以改变。从这一点上说,《华西都市报》被称为“第一张都市报”一点都不为过。正是因为《华西都市报》所开创的都市报模式,包括“市民生活报”的读者定位,新闻策划、新闻追踪、社会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特色,敲门发行、广告代理运营模式,市场化的管理机制,等等,才使都市报成为一个不同于党报、也不同于晚报的独立报种。
《华西都市报》的迅速走红,催生了各家处于困境中的党报纷纷创办都市报,到1999年,全国已经有近30家有相当规模的都市报。经营体量都很大,如《三湘都市报》期发行量20万份,年广告收入2700万元,《燕赵都市报》期发行量35万份,年广告收入2000万元,《大河报》期发行量46万份、年广告收入6800万元,《华西都市报》期发行量高达52万份、年广告收入达1.3亿元。“都市报”很快就成为一种“现象”。从而成为党报的重要经济支柱,党报亏损,而子报都市报赚钱,子报养母报成为常态。
有人分析总结都市报繁荣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场经济发展、城镇化程度提高、读者需求的多样化、新闻改革进一步深化等。都市报成为一种现象源自于两个客观原因。一是市场经济的确立。1989年后,连续几年中国经济处于滞增状况,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一直在讨论,1991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确立了继续市场经济的方向,1992 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更是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市场经济的指向为都市报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和基础,都市报的产生是“媒介生产与读者需求的及时协调”。
二是中国社会的都市化。中国社会的都市化是从户籍政策的逐步松动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初的户籍政策是非常严格的,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农民进城落户的有关规定,农民可以自带口粮进城镇落户。以此作为起点,户籍政策开始松动。此后,各种不同类型的文件逐步出台,“农转非”变得相对容易,城市开始集聚越来越多的人口,1994年,中国社会的城镇化率达到了28.51%。(图2)这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结构,一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需要媒体作为社会分工沟通的渠道;二是社会利益分配多元、社会意识的多元化,需要不同话语的表达空间。都市报由此获得了生长空间。

四、 党报的“都市报化”与都市报的“主流化”
面对都市报的成功,一些党报开始着力借鉴都市报运作方式,提升党报办报水平。但借鉴和模仿使党报呈现出“两张皮”的情况,生硬地加上都市报的内容和风格,党报不像党报,都市报又不像都市报。2001年,《北京日报》的定位改成了“首都都市机关报”,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版,《北京日报》要“以首都的几家都市报作为竞争对象,也要学习、借鉴、追赶这些竞争对手。这种定位思路基本上成了世纪之交党报的一种趋势和风格,很多党报为了学习借鉴都市报,而刻意增加社会新闻与娱乐新闻,甚至还有花边新闻与娱乐专版……但是在影响力以及吸引力方面,却没有取得多少效果。
一方面是党报的都市报化,而另一方面则是都市报的主流化尝试。竞争的双方都看中了对方的优势,都想为我所用,试图占有多个优势,但结果总是失败。
都市报主流化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都市报模式成功所带来的众多跟风者,让都市报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同质竞争使都市报成本增大,收益摊薄;更为重要的是都市报显得“品位、格调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华西都市报》1999年公开表示,要在报纸定位上“迈向主流媒体”。此后,全国很多都市报也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都开始宣称自己是“主流媒体”,在办报实践中,主要是采取:强化时政报道力度,减少社会新闻、增加时政报道经济报道、增加新闻评论等。当然更多的都市报仅仅是口号的变化,实质上仍然是原先的不高的格调和品位。
此外,还有报纸口号的改变,《南方都市报》在 2003年的口号是“主流,就是力量”,《新京报》提出“负责报道一切”。从表面上看,都市报的“主流化”诉求比较“高大上”,但实质上,都市报主流化的主要动因就是寻求报业同质竞争中的差异性,试图通过提升报格来增强市场竞争力,最终带来市场畅销。
但在实际运作中,招致的后果未曾想到。
一些媒体一旦控制了目标市场,往往难以抵制导致其他定位的诱惑力,从而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困局。成功也可能会使成功者很快忘记它成功的本来原因,为了其他的需要而折衷其本来战略。可以说,都市报的生存土壤是市民阶层,或者是“市井阶层”。都市报的主要读者就是市民,在都市报的发展中,市井意识、市井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都市报的主流化在模仿学习党报的同时却试图摆脱曾经的支柱——市井文化,它们背离了初衷,失去了本来的风格与优势。
主流化的举措使都市报在新闻价值观上摇摆,大报风范还是大众口味?折衷做法的结果往往是两头都不讨好。这也是媒介演化中的普遍现象和致命败笔,媒介演化的历史不断地告诉我们,不要试图占有多种功能,或拥有多个优势。拥有多种功能的结果一般就是哪种功能都不能获得竞争优势。
进入新世纪,都市报的党报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一是因为都市报的主流化败笔;二则是因为相关主管部门对都市报的新闻加强了管理,都市报的新闻报道尺度越来越小,舆论监督基本绝迹,都市报变得越来越像党报。媒介需要棱角分明,媒介的棱角被磨得平平的,一旦面临新媒介的冲击,功能必然被替代。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造成都市报当前的这种困难局面,“主流化”理念难辞其咎。五、 都市报的同质化与继续分化
都市报模式成功之后,其对其他报种资源的侵占造成了其他报种被动地被同化的情况。除了原有的党报、晚报、广播电视报,纷纷采用都市报模式;还纷纷创办了各种以晨报、早报、时报、金报、消费报、生活报、快报、青年报、商报、信报等为名称,实质上是都市报的报纸。甚至包括上世纪80年代火爆的广播电视报,也在90年代后期由于电视节目预报需求的淡化而逐渐萎缩之后纷纷转型成都市报。
这样一来,都市报领域集中了大量的竞争者,都市报的同质竞争愈演愈烈:报纸从定位、风格,到版面、内容安排、内容特色,甚至发行渠道、广告模式等都变得类似。激烈的同质竞争导致竞争成本的增加与市场空间的相对减少。为争夺非常有限的媒介资源,同城的都市报用尽了所有的手段,媒介竞争演化为低价倾销、发行量争吵、广告杀价,甚至新闻报道上的相互诋毁,以及发行员大街上大打出手。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这种竞争的原始性与简单粗暴在竞争者众多的市场上也是必然。
同质竞争让竞争参与者不堪重负,寻求差异化成为必然的选择。都市报的主流化虽然最后被实践证明很不成功,但也是都市报差异化的众多尝试之一。
实际上,都市报在诞生不久,就分化成两个不同的分支:一种是综合性的新闻类日报,如《华西都市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兰州晨报》等;二是专业性的生活消费类周报,如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相对而言,前者的数量众多,体量庞大,成为中国报业的经济支柱和重要力量;而后者相对数量较少,体量也较小;但它代表的是都市报分化出的一个更细分的报纸,针对的是市民的生活消费服务信息,更有针对性,也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在《申江服务导报》借鉴《精品购物指南》成功后,生活消费类周报开始不断出现,特别是报业集团成立之后,为了集团内部差异定位的需要,几乎每个报业集团都有一份这样的生活消费类周报,它们成为都市报的一个重要分支,分割了一定的读者和广告份额。报纸分化的社会基础除了日趋激烈与“白热化”的同质竞争之外,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各种报纸都能找到各自读者需求的空间。
面对同质竞争,还有一种分化路径是财经报纸。许多报业集团纷纷办起了与第一子报类型相近,定位相似的第二子报。如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除了《大河报》之外,又办了《城市早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除了《钱江晚报》外,还有《今日早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除了《华西都市报》之外,还有《天府早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在办《春城晚报》之后,又办了《滇池晨报》;安徽日报报业集团除了《新安晚报》之外,还拥有《安徽商报》;大众报业集团除了《齐鲁晚报》之外,还创办了《生活日报》……这些子报创办的时间都比较晚,大部分都是在都市报、晚报等已经把市场分割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开始创办。在相对弱势的地位中,为了生存,只能寻找市场的缝隙,实施差异化运营。提供财经信息,依靠“商”字做文章是很多第二子报的首选。但是,由于都市报模式的强势形成一种向心力,就像一个强大的宇宙“黑洞”,吞噬一切,加上财经信息的广告客户群体与都市报同一;大部分的第二子报,即使“财经”定位的口号喊得再响,最后总是不由自主地又落入都市报的巢窠。一些第二子报就开始“停刊休刊”或转型,如武汉的《市场指南报》《武汉商报》,上海的《东方早报》等。第二子报一般是“防波堤”“护卫舰”的角色定位,当这种定位的价值不复存在时,关停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六、已显端倪的都市报未来分化线索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未,都市报诞生不久就开始探索电子版,这是报业数字化的较早尝试。此后,基本上所有的新媒体形态,都市报都尝试过:电子版、电子纸、新闻网站、3D报纸、有声报纸、二维码、云报纸、报业电商、两微一端,包括最近时髦的无人机、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都市报都有涉及。但总体上看,这些新媒体都没能扭转都市报经营的下滑趋势,都市报在向新媒体的转型中,一直无法找到稳定的盈利模式,无法弥补都市报广告大幅下滑的巨大亏空,也无法扭转都市报整体下滑的趋势。能够维持都市报生存的未来分化之路应该不在新媒体。
这些年,都市报也在左支右绌,努力探寻转型之路。一些比较有意义有潜力的探索非常值得关注,它们是都市报未来转型分化的线索与方向。
(一) 都市报的免费化——地铁报
地铁报是都市报分化出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一些在都市报领域中竞争失利的第二子报、第三子报等通过分化成地铁报的方式,在地铁中找到了存在的价值。地铁报与都市报相比,是一种全新的赢利模式。免费发行,在地铁渠道中分发。在中国的香港,目前有6份地铁报,包括《头条日报》《都市日报》等,其总发行量已经超过了香港的收费报纸。
上海1993年开通了地铁,已经拥有较长的线路和较多的客流。2003年,国内第一份免费地铁报《I 时代报》在上海创办。此后,很多竞争不力的第二子报、第三子报纷纷转型为地铁报。比如曾经的《北京娱乐信报》,是隶属于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的子报,经过多次的定位调整,从娱乐到新闻,再到财经,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路径; 2007年11月,《北京娱乐信报》转型成地铁报,与北京地铁公司合作,在北京地铁中免费派送,还维持了十年的时间,直到2017底才彻底停刊。
大部分的地铁报都是报业集团内的第三、四子报在转型乏力情况下的转型。曾经,武汉报业竞争激烈,2013年,武汉几家报业集团的第二子报纷纷实施转型,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楚天金报》将定位改成“经济生活”类报纸;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长江商报》则改定位为主打财经新闻;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另一张子报《武汉晨报》通过与地铁运营公司的协议改成了地铁报。对比这三家报纸的转型,《楚天金报》与《长江商报》的改版思路都没有实现,很快又都恢复都市报的模式,只有转型成地铁报的《武汉晨报》还在坚持地铁报的定位。但2017年底又改成周五刊。
总体上看,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地铁报在地铁中已经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但地铁报的改革模式——渠道创新与免费化是都市报未来分化重要的着力方向。
(二) 都市报的“毛细血管化”——社区报
都市报的另一个分支是社区报,也同样是从竞争不力的第二子报、第三子报中分化出来。社区报对于报纸转型的价值在于,它是都市报毛细血管化的一个产品,追求的是都市报的“下沉”。
中国的社区报诞生于报业的第一次危机中,2005年前后,纸媒突然遭遇广告大滑坡。同时,持续多年的报业竞争使同城同质竞争成为常态,社区报成为一些都市报实现差异化经营,重新捡拾竞争优势的一个希望。2004年2月《巷报》在长春创刊,这一般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张社区报。但《巷报》还是原来都市报的运作模式。宣传的口号与战略方向却是:“立足长春市,面向东北三省广大城市和城镇社区”,这是典型的区域都市报定位,用大众媒体的传播理念来经营社区报这种小众报纸,2005年4月《巷报》停刊。还有长沙的《东方新报》,也定位于社区报。2004 年 12 月改版为社区报,在常规新闻版面之外,设置了多达16个版的社区读本,但也好景不长,2006 年停刊。
2007年后,有的报社又再度转向社区报寻找希望。吸取了上次经验之后,第二波社区报的尝试总体上很不错,有些已经探寻出可行路径。一些社区报在很多方面摆脱了都市报模式的影响,已经找到了成功的社区报发展模式。比如上海的《社区晨报》就已经在上海的很多社区创办了社区报版面,《北京青年报》的社区报通过与微信公号、微信群,以及OK家App的联动,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等举措也已经站稳了脚跟。成立了北青社区传媒,OK家App估值达2.2亿元。
社区报有自己的规律和原则,比如,定位小社区,精准、集中,发行区域必须集中到一定范围内;微利模式,投放社区报广告的广告商一般都是所在社区的小商户,对于广告价格敏感,对于广告效果要求直接即时回报,广告投放的量小且价格低廉。而且,社区报已经不是都市报那种纯粹的广告赢利模式,除了广告之外,社区报更大的经营收入来自于社区政府的财政支持,等等。
社区报从都市报中分化出来,但是,其内容定位、读者群体、赢利模式、影响范围等都与都市报截然不同,是一个新的报纸种类,代表着报纸分化的另一条路径。
(三)都市报表达化——摄影报、学生报
某种程度上,现在媒介的价值对于用户而言并不仅仅在于接受传播,而有可能仅仅是因为满足了传播的欲望与需求。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的很大一部分需求就是传播的需求,现在有2000万个微信公众账号,满足的正是传播的欲望与需求。微博账号、头条号也是如此。
都市报转型中,满足传播与表达的需求已成为重要逻辑;重大主题报道、会议新闻满足的是当地党委政府的传播与表达需求;专题、专版满足的是各级部委办局的传播与表达需求。“小记者”活动,满足的也正是孩子与家庭的展示表达需求。这将成为都市报转型的重要方向与分支,已经又一些比较成功的尝试。
2017年,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创新整合旗下《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南商报》等媒体的摄影记者,成立集团图片中心;和市文联合作,将周报《新侨报》改版为半月刊出的艺术类报纸《新侨艺报》,由图片中心运营,每期76个版,以摄影为主,给摄影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流平台,影响力逐步扩大。“随拍768”目前共有注册会员5000余人,有较高摄影水平的持证高级会员500余人。2017年发行量为6000余份,2018年发行量达近万份。其成功转型,正在于其满足了摄影爱好者的表达展示需求,并巧妙地将对他们需求的满足与报纸转型、员工转岗、部门企业的需求匹配。
现在,全国大部分的报纸都有“小记者”,报纸中也都有专门的“小记者”版面。《都市快报》在2017年2月18日用单独一叠16个版的体量,推出中小学生写作学习平台——“爱写作的狮子”,刊登中小学生作文。家长可以单独抽出这一叠给孩子学习借鉴,上面没有家长认为不适合给孩子看的社会新闻。“爱写作的狮子”迅速打开局面,寒假作文大赛的投票活动,短短几天时间,读者累计投票162万,访问量近700万次。“爱写作的狮子”公众号,上线一个多月已有近十万粉丝。小记者的最大价值一是满足孩子表达需求,二是通过小记者的采访写稿到发表,能够在小记者家庭及亲朋中营造一种“读报场景”。报纸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小记者”活动,在报纸上刊登“小记者”的“新闻报道”等方式吸引孩子与家长的与;伴随孩子的媒介接受,家长也开始阅读报纸、关注报纸,并积极参加报纸组织的各种活动,形成较为稳定的认知与认同,以及家庭客厅一起阅读报纸的场景。
(四)都市报渠道创新——上飞机、进班级
未来的媒介终端将呈多元化趋势,多元的媒介终端满足各种不同场景下用户的需求。对于报纸而言,所力争的应该是在这种多元场景中占得一元。而实际上,现在留给报纸的场景已经不多,排队等待间隙、卫生间、床上、客厅都成为移动互联的场景,大部分碎片场景也都被移动互联占用。报纸所能做的,应该是寻找移动互联不能进入的空间。
《半岛都市报》推行报纸“上飞机、进班级”活动,目前,《半岛都市报》每天在飞机上投放3万份,包括山东航空、东方航空、青岛航空、厦门航空等主要航空公司,大大提升了报纸的阅读率,同时集聚一大批高端读者,报纸影响力显著上升。为回馈航空公司采购报纸上飞机,与航空公司一道开发各种航空旅游产品,并利用报社拥有旅游社这一优势,直接帮助其事业拓展,拉长产业链。
除了飞机是手机等移动端影响力比较薄弱领域外,还有一个比较抵触手机等移动端的重要领域便是校园。
2017年《半岛都市报》发起组织了以“半岛新生代 慧眼看世界”为主题的报纸进班级活动,从青岛市教育局局属高中开始,为各个学校的每个班级派送全年的《半岛都市报》,目前,已经走进青岛20余所中小学,覆盖师生近4万人。同时,大力发展校园学生记者,学生记者人数增长迅速。
绍兴的《树人导报》在拓展报纸发行空间方面则更彻底,2016年,由绍兴日报社下属的绍兴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有限公司投资,将原有的一张“生死边缘”的都市报《天天商报》转型,创办了一份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类周报《树人导报》。绍兴日报社与绍兴市教育局就报纸征订发行渠道、内容合作等方面达成协议。市教育局每年从全市中小学生(公办学校的小学、初中、高中)生均经费中划拨15元用于订阅《树人导报》、各县市教育部门有专人或相关处室对接报纸的发行联络工作、教育局派专职人员作为顾问进驻导报负责协助报纸的发行和采编工作等,报社派出6名采编人员从事《树人导报》的采编工作。引入顺丰快递投递报纸。创办近2年来,《树人导报》已经拥有50多万的发行量,得到小读者、家长、老师的喜爱与肯定。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经过二十多年的繁荣,都市报开始走向衰弱,这是复杂媒介环境变化使然,不以报人意志作为转移。如今,都市报已经回不到从前,根本无法恢复繁盛时的体量,探讨都市报的未来转型之路,也不应有不切实际的企盼。
媒介形态的演化正如生物演化一样,常常有人把报纸比喻成已经灭亡的恐龙。但实际上,恐龙并没有灭亡,生物界公认的观点,地球上现在繁盛的鸟类就是恐龙进化的后代,一小部分小型恐龙在竞争中分化出来,它们在天空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只不过它们已经不再是这个世界的“霸主”。(本文是初稿,定稿刊发于《青年记者》2018年第9期,有删节。)
编辑:冉玲琳


20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9 14:07: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青年报:检验媒体真假融合的四把标尺
中国青年报 10月29日 05:52 关注

原标题:检验媒体真假融合的四把标尺
近一段时间,为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和随后召开的全国媒体深度融合现场推进会要求,中央主要媒体积极带头,加速推进融合改革再出发,纷纷出台一系列重要举措。

比如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媒体平台与创意体验馆等实体融合,光明日报推进报网内外融合,推出第一张“智能化有声报纸”,经济日报提出构建移动传播新格局,中国青年报按照团中央的部署加速“融媒小厨”全面融合、转战新媒体主战场等。

但是一些地方、一些媒体也出现了不讲“四个意识”的“假融合”表面“繁荣”现象和问题。比如有的正在推进的县域融媒体中心,只是简单化把原来报纸、电台、电视台的新媒体集中进行市场化包装,希望以流量和吸引力制胜。

据悉,相关主管部门将深入进行督导检查。

什么是“真融合”,什么是“假融合”,按照中央相关精神要求和实际推进,至少有四把标尺可以检验衡量。

第一把标尺,是不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媒体融合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无论如何融合,都要始终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落实好意识形态责任制,始终把正确舆论导向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如果融合转型过程中,多头管理、分片包干、几个机构并存,把经济效益放在落实意识形态和社会效益前面,那就是假融合。

第二把标尺,是不是真正“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习近平总书记谈媒体融合发展明确指出,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如果融合之后,内部还有所谓传统媒体、新媒体之分,班子分工还有某个领导专门分管新媒体、某个部门专门只做新媒体(网站、移动端)之规定,媒体内部仍然是多支队伍分做多个平台,那就是假融合。

第三把标尺,是不是真正实现了“一支队伍,多个平台”,并正在转型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新型主流媒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如果还是报是报,网是网,移动端是移动端,如果还是管理、机制、流程、产品、空间相互割裂的简单报网互动,那就是假融合。

第四把标尺,是不是真正以内容创新为根本,是不是充分传承和发扬主流媒体内容、人才优势推出全媒体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总书记同时高度重视优秀新闻宣传人才和队伍的培养并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如果以为传统报纸、电台、电视台仅仅只是老化的内容制作基地,甚至可以在流量、“爆款”等吸引眼球时代被完全舍弃,以为只要商业化市场化运作,有没有专业化、新闻理想和情怀的人才队伍无所谓,那就是假融合。

《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4年多来,媒体融合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更进一步强调巩固和加强党的宣传舆论阵地建设,转战新媒体主战场是大势所趋。但是“移动唯一”“脱纸(报纸)化”“脱屏(电视屏)化”“脱PC化”的决心和目标,不是不要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了,而是要加速推进媒体真融合。报纸、电台、电视台和各个互联网端口,都不过是用户不同的“多个平台”。近年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受到上级宣传主管部门充分肯定的“融媒小厨”融合探索实践,也证明了真融合的成效,各个平台不仅没有萎缩,反而都在有效地壮大增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都更加增强。

只有真融合,才能真正落实好意识形态责任制这一主责主业;只有真融合,才能真正把国家已经或将要支持的每一分钱用好用到位;只有真融合,才能在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提下,真正推动全面转战新媒体主战场,推动媒体融合产业化升级再造;只有真融合,才能真正打造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都更强的新型主流媒体。

中国青年报社将按照中央宣传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团中央书记处具体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推进融合转型改革再出发,全面从严治报抓管理,全媒体融合改革促发展,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一切务求实效,一切实事求是,一切为了发展。

本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10月29日 01 版

链接:https://news.sina.cn/2018-10-29/ ... 273.d.html?from=wap

编辑:陈心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