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17-3-26 19:06: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法治不彰,暴力必行

当吴学占与苏银霞签订月息为10%的高利贷协议时,他想到的是白花花的银子,完全不会记得最高人民法院规定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四倍是非法的。当他收回本息多达180万之后仍然纠集一干人等到苏银霞公司摆席饮酒,围攻侮辱苏银霞和他的儿子于欢,杜志浩祼露下体展示给于欢的母亲苏银霞,他们想的只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完全不会理会这是"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秩序、限制人身自由,侮辱辱骂他人"(引自该䅁《判决书》),是严重的违法行为,甚至构成犯罪。而接警警察到达现场,只是要求"要帐归要帐,不要打人",想的只是不要出事,辖区太平。完全不考虑事件的违法性(从非法借贷到非法追债到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侮辱辱骂他人、扰乱正常经营秩序等等),结果就在警察出警现场,发生了一死三伤的惨剧和愤怒的民意。
有人从于欢的手起刀落,看到了男儿血性;有人从高利贷横行,看到了金融体制的弊端;有人从警察的冷漠无能,看到了黑恶势力的猖獗;有人从吴学占、杜志浩的恶行,看到了人性的丑恶;有人从法院的判决,看到了司法的不公。而我,从生命的悲剧中,看到的是:法治不彰,暴力必行!
我没有忘记,雷洋在吃完晚饭去机场接人途经足浴店时,被首善之都的警察们以"盘查"的名义,以掌掴、肘击、膝顶、圈颈等方式致其"胃容物阻塞呼吸道"死亡。那时,五名警察和辅警是不会记得什么巜盘查规范》的。我也不会忘记,当何建华书记指挥他人强拆贾敬龙和他父亲共有房屋时,也是全然不会理会什么《行政强制法》和《民法通则》的。当然,把聂树斌送上刑场的每一个警察、检察官、法官,那时那刻,除了前途与利益,《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也就是个球了。
当《宪法》和法律顶个球甚至球都不顶了,那靠什么来保护我们自己?当然就只剩下暴力了。于是我们看到了雷洋的反抗,贾敬龙的射钉枪,于欢的水果刀,还有各种奇葩的武器,譬如锄头。是的,你可以规定打不穿皮肤的"枪"就是"枪",也可以菜刀实名,但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不一样不足百年乎?
当我看到香港两名为警察同事殴打他人的同伴站岗而被判入狱两年,我更加坚信在香港不可以辱骂他人,也不可以以暴力威胁他人,更不可以动手打人,否则一定逃脱不了牢狱之灾。因为至少目前,香港法治尚未死亡。就在前两天,我曾经的同事,一位地级市检察院的反贪局长的老婆被同级公安异地"监视居住",这当然是违反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规定的,他也各处反映,然并卵。他这时找到了我这个律师,但我告诉他:然并卵。因为他们一样这样"监视居住"过别人,吊诡的是,他老婆被异地"监视居住"之处,竞然是他的上级检察部门设定的"点"。哦,呵呵,呵呵。
也许我们无论怎么呼喊,《宪法》和法律还是球都不顶,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因为我们知道:法治不彰,暴力必行!我们就是没有法治之下的卵,但是,千千万万只卵砸在墙上,墙一定会塌的。我们没得选,因为我们就是鸡蛋,也只能站在鸡蛋一边。我们为雷洋呐喊,为贾敬龙呐喊,为于欢呐喊,为法治呐喊,其实不过是为自己呐喊。

人大八四法学刘登文
2017年3月25日
192#
 楼主| 发表于 2017-3-26 19:07: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193#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15:45: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新闻评论教育的“华科大模式”

原创: 张昆  新闻记者  今天


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来源多元化、意见表达碎片化。评论成为媒体上的稀缺资源,社会需要大量有思想、有洞见、有担当、有情怀的新闻评论员。就此,华中科技大学另辟蹊径,开创新闻评论教育的“华科大模式”,核心理念是在公民评论素质的基础上提升职业新闻评论员的专业能力,实现新闻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性变革。


一、当前新闻评论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们现在置身于网络时代,媒体的触角和信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犹如空气,它不仅决定了我们的呼吸,甚至决定了我们的生存。虽然在媒体技术赋权的背景下,完全改变了过往信息传播过程中传受对立的状态,实现了传播的去中心化,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头,人们既是信息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是信息传播者。信息来源多元化,意见表达碎片化。人们不再苦于信息匮乏,而是苦于对信息的解读;人们不再满足于众声喧哗,而是希望听到理性的声音。于是,新闻评论成了媒体上最抢眼的内容、最稀缺的优质资源,新闻评论员在媒介内容生产与传播领域的角色愈益重要。社会需要大量有思想、有洞见、有担当、有情怀的新闻评论员。

但是,反观当下的中国新闻教育界,虽然我们看到的是繁荣昌盛的局面,办学点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专业的分化越来越细,办学层次越来越多,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可是对于社会及媒体对优秀新闻评论员的需求,没有做出及时的回应。评论教育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短板,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水桶理论,水桶的容量最终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子。评论教育的缺失,已经并在继续影响着人们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满意度评价。总的来看,当前中国高校新闻评论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几乎所有高校的新闻院系都把新闻评论定位为一门纯粹的写作课,其功能在于养成或提升新闻从业者在评论写作方面的专业技能。这种定位严重地弱化了新闻评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消解了评论作为一种内容生产的重要性。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对事实、事件、过程的解读和评价,往往比事实、事件、过程本身更加重要。人们不仅要了解发生了什么,更要认识其背后的意义及其来龙去脉。评论的重点不在于如何写,而在于写作者要有透视复杂事件及动态过程的一双慧眼——深刻的洞察力和理性思维。在网络时代社交媒体高歌猛进的背景下,评论与表达更是一种应该普及的“公民素质”。而专业的新闻评论员自然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目前新闻教育界对评论教育的定位不仅过于狭隘,而且看低了新闻评论的现实价值和功能,与社会的期待相去甚远。

其次,几乎所有高校新闻院系在新闻评论教学内容与师资队伍方面都存在着投入不足的问题。由于定位的狭隘、位阶的低下,大多数新闻院系的课程体系之中,新闻评论往往只有一门课程,2-3个学分,只配备一名授课教师,有的院系甚至没有专门的师资。新闻评论在整个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之中的比例,与当下传播实践中新闻评论的分量极不相称。社会与业界的需求在相当的程度上被忽视了。无论是培养职业的新闻评论员还是提升公民媒介素养,都需要在评论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给予更多的学分、课时,配备更强的师资,以提高新闻评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其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新闻传播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一样,也存在着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这一点在新闻评论教育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不少高校新闻院系的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本科到博士,文凭靓丽,却鲜有业界经历。这些老师在承担一般史论课程教学时问题还不大,但是在新闻传播实务课程教学,尤其是新闻评论教学方面,就会出现与时代脱离、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这使得学生、社会乃至媒体自身都对新闻评论教育的现状很不满意。新闻评论人才培养的创新不仅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完善的课程体系,更需要通过系统、深入的社会认知实践、网络舆情调查和案例数据库建设等方式,全方位系统地强化教学与实践的联系,以解决彼此脱节的问题。


二、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的系列创新


针对上述问题,华科大新闻学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从办学理念的革新着手,在顶层设计的高度,对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手段、考察考核乃至招生方式诸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革。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其一,联通业界学界,建设强大的教学团队。教育的根本在老师,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新闻评论教育必须有一流的师资,作为一种实务教育,其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养,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业界高手的经历。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的系统改革起始于2001年,学院其他老师,包括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些教授也被陆续地纳入团队。其中一些没有业界经历的新闻评论课教师被派往媒体进行实训。除此之外,教学团队还眼睛向外,陆续邀请资深媒体人作为新闻评论教学团队专业导师。新闻评论特色方向班已经形成专业教师、业界导师和新闻评论员三位一体的强大的师资队伍,这是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改革的坚强后盾。

其二,改革招生方式,以兴趣为导向汇聚评论英才。教师与学生是支撑教育过程的两大主体。教师因学生而存在,学生因教师而成才,教学相长,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华科大新闻学院的新闻评论教育改革,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有具体的措施。在学生层面,自2001年起,新闻学院发起组建新闻评论团,实行本科阶段特长生导师制,开创高校新闻评论教学改革的先河。2005年秋季,新闻学院开办新闻评论方向班,为全国首家。新闻评论方向班实际上采取的是实验班模式,小班教学,加上导师的个性化指导。新闻评论方向班的学生来自全校,在大一下学期自由选择转专业时面向全校(包括新闻学院)学生进行招生。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对新闻传播的兴趣和专业方面的才能。新闻评论方向班的组建,使得新闻评论教育的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它不仅使得新闻评论教育有了一个可以依托的实体平台和体制保障,而且由于专业兴趣的驱动,学生在评论专业学习方面的动力更加强劲,学习氛围也更加浓厚。特别是生源方面的多元化,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汇聚在一起,对于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和知识的融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其三,改革、完善新闻评论的课程体系。为了强化新闻评论的地位,充实新闻评论课程的内涵,提升学生的专业境界,活跃学生的评论思维,经过周密的调查论证,华科大新闻学院在新闻评论方向班建构了一门主体课加八门专题课的课程体系:新闻评论概论(40课时,2.5学分),新闻评论的思想与思维(16课时1个学分)、中外新闻评论比较(16课时1个学分)、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评论(16课时1个学分)、新闻评论佳作评析(16课时1个学分)、社会认识发现(16课时1个学分)、经济评论(16课时1个学分)、法制评论(16课时1个学分)、文艺评论(16课时1个学分)等多门评论专业课程。课程、学分与课时的增加,使得新闻评论在新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以强化。这一体系的建构,不仅拓展了学生评论的视野,而且延伸了学生新闻评论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从知识、实践到职业能力的转换,为高水平新闻评论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四,完善教学手段,建设网络舆情实验室、案例数据库。在新闻媒体上,评论的主要功能是解读新闻事件、揭示新闻事件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代表不同的利益阶层表达他们的意见和态度。在评论教育方面,写作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评论员的立场、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及道德操守,还有对社情民意动向的把握。这些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是没有办法完全解决的,必须建设大容量的辅助性案例数据库。在这方面,华科大新闻学院新闻评论教学团队建立了中外新闻评论经典作品数据库,收集了百年来中外有影响的新闻评论作品几千篇,其中包括历届中国新闻奖所有的获奖评论作品,还有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获奖评论作品,这些普利策新闻奖评论作品还附上了英文,俾能英汉对照阅读。另外,教学团队还建设有新闻伦理案例数据库。配合课程教学,教学团队建立了课程网站,开通微信公号。为了及时了解社会的民意动向,教学团队还利用网络电话舆情实验室,组织学生对热点事件及时进行全国性的舆情调查,在此基础上讨论评论选题、构思及写作等问题。

其五,规范新闻评论教学过程与考核方式。新闻人才培养过程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其培养教育的最终效果如何,还需要科学的考核。华科大新闻评论教学团队围绕着系列新闻评论专业课程,适应业务课程的特殊性要求,设计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考核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每周安排两次学生参与互动的环节,一次是“每周时评荟”,介绍点评上周发生的重大新闻及评论,训练和提高学生对新闻事件的即时点评能力和对已发评论的鉴赏能力;一次是“学习与思考”,组织学生就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利用电话舆情调查进行专题讨论。大部分课程都要求学生撰写评论作品,而且鼓励学生们发表,其优秀成果也一并纳入案例数据库,同时发布在课程网站与微信公号。这些举措对于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自信心,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学团队要求学生们关注社会变化,经常进行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报告并发表评论。将评论课堂的学习与社会媒体的发展联系起来,督促学生关注调查媒体评论发展和变化,并将之纳入成绩考核体系。


三、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改革的成就


以上各项措施是在学院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聚全院教师之力,同时也整合校内其他院系的教学资源以及业界的优质师资和实践平台,强强联合,发挥了核聚变式的效能。由于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的改革全面展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一,一批优秀的新闻评论人才脱颖而出。在新闻评论教学团队多年的努力下,一批批优秀的新闻评论人才被社会所接受,在新闻业界崭露头角,有多人获得中国新闻业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如《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曹林,已跻身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评论家之列。还有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马璐璐、《经济日报》评论员欧阳优、《南方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周虎城、《河南日报》评论部主笔薛世军、《湖北日报》评论部主笔肖擎、《深圳特区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邓辉林、《新京报》评论员佘宗明等等,都是从华科大新闻学院走出去的知名评论员。在校的新闻评论班学生也非常优秀,在学界业界举办的多种大赛、评奖中,表现不俗,引人关注。如张松超、熊少翀、贾宸琰、张宇、王颜玉等相继获得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新闻学子奖”。在2016年第三届大学生评论大赛决赛中,华科大新闻学院新闻评论方向班大二学生王颜玉夺得冠军。这些学生不俗的表现,是对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最大的肯定。

其二,构建了完善的评论人才培养体系。新闻评论人才培养体系庞大,涉及许多环节、多种要素。其中最重要者,包括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实践基地、考试考核等。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支融合学校学界精英和业界高手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日趋成熟,为新闻评论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知识支撑。在课程体系方面,新闻评论教学团队承担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外国新闻传播史》、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2门国家视频精品公开课《社会进程中的公民表达》、《传播的历程》等。在实习实践基地方面,从中央到地方,从武汉到北京、上海、广州,中国最好的权威媒体都是新闻评论方向班的实习平台,在名师高手的雕琢下,一批批学生开启了职业新闻评论员生涯。

其三,新闻评论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的推广。华科大新闻学院对新闻评论教育的认识,远远超越了其他学校仅仅把新闻评论视为一门写作课程的定位,而是把它看成是在信息时代一项基本的公民素养和维系社会发展、族群和谐不可或缺的职业能力。正是这一理念,促使华科大把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提升到学科建设的战略高度。在学院院长及教学团队负责人赵振宇的论著中,多处强调这一理念。教学团队多次召开研讨会就我国新闻评论教学问题,组织国内学界、业界的顶尖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交流,并对华科大新闻教育理念和新闻评论特色教育进行总结与推广。华科大在新闻评论人才教育改革方面的做法,也引起了其他兄弟院校的关注和借鉴。郑州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也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开办新闻评论方向班,主要组织者均为华科大新闻学院毕业的新闻评论方向的博士生。

其四,新闻评论研究的理论成果得到有效的转化。在致力于新闻评论教育改革的同时,该教学团队还就当前国内外新闻评论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学术成果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居于国内领先地位。据《新世纪以来国内新闻评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的调查,华科大团队发表的新闻评论论文位居全国第一。教学团队通过发表论文、会议座谈和现场咨询等方式,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新闻战线》、《新闻与写作》、《嘉兴日报》等媒体进行合作,或推出专栏专版、或对版面内容提出建议、或帮助组建新闻评论部,这些做法受到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高校、媒体的关注和好评。

“华科大模式”在今天网络信息时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理论上,它拓展了高等教育与新闻传播的理论空间,解读了环境变化、行业转型、社会需求与教育变革之间的紧密联系,揭示了信息时代高等专业教育与时俱进和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纵深发掘的紧迫性。在实践方面,它为高校新闻院系的教育改革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比如在摆脱目前的困境、顺应社会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于优秀传媒人才的期待等方面,至少可以作为一种参照。

(本文摘自张昆:《新闻评论教育的“华科大模式”》,阅读原文及学术引用,请务必参考《新闻记者》2018年第6期)

西南科技大学16级高慧萍 转载
194#
 楼主| 发表于 2018-6-9 15:47: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杨琦钜
195#
 楼主| 发表于 2018-6-27 18:40: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我举双手双脚赞成取消老年人养老金原创: 陈小二姐 [url=]不是评论[/url] 今天
▲政民互动网页截图


“我市市民要多为国家想,现在养老金紧缺,大家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国家,对于这种只顾自己利益的行为,却不为国家考虑的个人,已经丧失了做人的基本资格,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建议没收财产,直接驱逐出境。”——今天,宜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上的一则市民留言引发热议。
据悉,发布留言者自称是宜春市老年大学学员,他建议鼓励市民主动申请放弃领取养老金,“2020年1月起,对仍旧不主动申请的个人采取直接划扣社保金的办法,列入黑名单,并移送公安机关严肃处理。”
▲市民建议原文

说实话,看了这个提议,我相当感动。这位市民的觉悟,哪像我妈?我妈每次看到涨退休金就激动万分,恨不得分发到各个亲友群里。不过,她发的消息,很多时候都是假的,也不知道哪来这么多爱造谣的人,惹得这些老年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看吧,现在宜春终于来了一个有大局观念、有思想觉悟的市民,倡导广大市民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国家。
对我这样一个交着养老金、养着老年人的年轻人来说,真是万分激动,简直要感激涕零了。特别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要养孩子的中年人,更是要谢谢各位放弃养老金的叔叔阿姨们,你们的放弃,不仅给国家减负也是给年轻人减负。对此,我举双手双脚赞成。
▲人人渴望老有所依
不能否认,这位写倡议的市民,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以前,我一直对参加老年大学的老人家有点偏见,以为他们单纯去交友、去丰富老年生活。如今看来,我错了。老年大学中,真有一批心怀天下的老人家。
我表示尊重,对自己的无知也表示道歉。
将自己的钱无偿捐给国家,这是高风亮节,任何人都不该说三道四。对那些批评这位市民添乱的声音,我表示反对。非常时期,法律、公民财产这些问题不重要。对那些在国家社保资金紧张的时候,依然躺在家里伸手向国家要钱的人,我也表示蔑视。养老金紧张,匹夫有责。
那么,万事开头难,拒绝申领养老金,谁先做这个表率呢?
首先,当然应该是国家公务人员。公务员作为国家公仆,本身就不应该要钱。再说,当年进行养老金改革的时候,公务员们并没有缴纳社保,没交钱却要享受社保。划重点,有些地方的公务员养老金还很高,这也不大妥当。说句不好听的,这叫寅吃卯粮,压榨的是当下年轻人的劳动。
随着人口红利期的结束,老龄化日益临近,从年轻人身上已经榨不出那么多的钱来养活这些公仆了。所以,不如由广大公务员们起模范带头作用,先拒绝领取退休金。至于谁拒绝,那就没收其财产,想讨要的话,可以去走法律途径正当维权,反正我们不能养蛀虫。
其次,还有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央企职工,也应该把养老金交出来。看看他们拿了多少养老金,再看看现在困难企业职工、民营企业退休员工、广大农村的老人们拿了多少养老金?
以农村地区养老金为例,虽说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多数农村地区的养老金,已经由当初的每月70元涨到了现在的每月90元。可90元钱,够干什么?够不够一个农村老人一个月的口粮?够不够他们看个病、吃个药?
▲饱经沧桑的老人
由于养老金太少,个别农村老人得病之后,就是自己在炕上熬,或者干脆找根绳子,自挂东南枝。至于他们,就不用把养老金交出来了。国家养老金再紧缺,也不能少了老人们这点钱。
相比之下,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央企职工动辄就是几千元,他们也不妨自觉点,主动放弃领取养老金。至于谁不执行,那不好意思,就按照宜春这位市民说的,没收你的财产,将你驱逐出境。
当然,广大党员是不是也要在这个时候保持高风亮节,拒绝再向国家伸手了。党员干部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关键时候为国分忧,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
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 53563 亿元,比上年增加7551亿元,增长16.4%。基金支出合计46888亿元,比上年增加7900亿元,增长20.3%,新增支出已经超越新增收入。
而中国人口的抚养比在2010年前就开始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少儿抚养比在大幅走低,老年抚养比持续走高,导致总抚养比逐步走高,也即中国社会需抚养人口的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老龄人口数量在持续增加。这就意味着,养老资金及养老保险就成为了一个巨大挑战。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宜春这位市民的做法,简直就是无需替代的完美方案。当然,方案需要细化,是全部停放还是部分停放,是从科员开始停放还是从科长开始停放,去驱逐到美国还是驱逐到刚果,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但无论如何,得有一个完整的路线图与时间表,对到2020年1月起拒不执行者,还是那句话——没收你的财产,将你驱逐出境。
陈小二姐
喜爱旧物
熟谙掌故
站在时间的上游看历史
做这繁华世界的旁观
往期精彩回顾


[color=rgba(0, 0, 0, 0.298039)]阅读 818
19



精选留言
[url=]写留言[/url]

  • 2

    蓝蜓序
    所以公务员不是人?公务员老了就应该沦落街头?

    5

    作者
    这明显是一种开玩笑的写法哈。讽刺一些人


  • 1

    粉坊
    佩服你强大的心理素质

    4

    作者
    怕我被追杀吗


  • 3

    张晓雨
    让领导先走

    1

    作者
    谢谢晓雨老师


  • 2

    王一川
    好主意,一句话领导先停

  • 1

    駱正心
    老有所养是文明社会的最低标准,


  • 王青
    你们那里是事业单位吧

    1

    作者
    不是啊,我们这代人能领多少养老金啊



  • 百梦之行
    觉得太过分了,公务员为什么要前半生奋斗奉献,后半生就要过凄凉晚年?比如当教师的


    作者
    我错了,这其实只是一种讽刺








196#
 楼主| 发表于 2018-7-5 23:02: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之一:文章不会写了吗?
【编者按】文风无小事。
  近期“跪求体”“哭晕体”“吓尿体”等浮夸自大文风频现,消解媒体公信力,污染舆论生态,扭曲国民心态,不利于成风化人、凝聚人心、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为了匡正各媒体浮夸自大、华而不实的文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风“短、实、新”的要求,倡导清新文风,崇尚风清气正,今天起,人民网观点频道推出“三评浮夸自大文风”系列评论。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惊一乍、事实似是而非,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内部水平却了无新意,令人堪忧。比如,有的一味夸大、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任意拔高、贻人口实,鼓吹《别怕,中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一厢情愿、照单全收,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的后果,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对一些媒体而言,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睛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在此类文章的始作俑者眼里,标题就是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不加点“刺激”的猛料,就无法吊起胃口。然而,新闻不是爽文。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有网友感慨,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的确,浮夸自大的文风套路,看似抄了“10万+”的近路,实则误入新闻生产的歧路。据统计,去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数超过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可谓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然而,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还需恪守自律。倘若毫无底线蹭热点,肆无忌惮造噱头,结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离法治轨道,荼毒公众认知不说,更消解媒体公信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人疑惑,是文章不会写了吗?并不是。还记得,南海仲裁闹剧群情激愤,“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声音却产生共鸣。针锋相对却有礼有节,气贯长虹而又言之有物,这样的文风文气,怎能不引发舆论场同声同气?全媒体时代,真实客观理性的新闻准绳没有变,新鲜有趣优质的价值取向没有变,平实求实务实的文风导向也没有变。只有创作者自律自觉,将文风与世风勾连,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方能写出真正从容自信的作品。
  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新闻讲事实,讲真相,讲正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那些热衷于耍噱头、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路数可以休矣。(责编:董晓伟、黄策舆)​
编辑:冉玲琳
197#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19:03: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罗容海:新闻评论的宏大与精微 | 言家心语

韩中锋  喻论  2018-06-28

日前,光明日报社主任编辑、评论员罗容海应邀为学子们做了题为“新闻评论的宏大与精微”的讲座。

一、“观点立报”对媒体的正向作用

第一,评论并不是新闻,但是它可以让新闻变得更加重要。因为,针对新闻事件的评论,能够让新闻本身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引发公众思考,并促进事物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第二,新时代,受众对新闻评论的需求将更加迫切,他们希望从中获取新的思想和观点。
  
第三,言论是报纸的灵魂与旗帜。报纸不但是信息的汇总,也是观点呈现的平台。现在很多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都将言论版放在仅次于头版的重要位置,这恰恰佐证了言论之于报纸的重要性。
  
第四,坚持“观点立报”能让媒体更具竞争力。在新媒体日渐崛起和传播渠道日益多元的今天,各家媒体联系新闻源变得越来越方便,获取和发布新闻也越来越迅速,同一个新闻事件往往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被多家媒体报道,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新闻信息的同质化。在此背景下,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将更多地转入观点之间的比拼。
  
二、评论员应当具备多种基本素养
  
全领域,即职业评论员应当具有政治、经济、教育等多学科知识储备,以便在各种突发性新闻面前,迅速从专业角度切入,发出自己的声音。
  
多体裁,即评论员应同时掌握理论、社评、述评等多种体裁的文章。唯有如此,在繁琐、零碎的工作面前,才能应对自如。
  
辨识度,即作者所写文章应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专业性,即评论员应有属于自己的领域,“如果某个作者什么都会,但什么都只是浅尝辄止,则很难说他是一个好的评论员”。
  
时效性,即评论员应当在新闻发生时迅速做出反应,发出自己的声音。
  
三、如何避开评论写作中的常见雷区
  
各种语体千万不要混杂在一起。评论写作中常见有政论类语体、社会评论类语体等,而每篇评论往往只有一种语体。若多种语体混杂交错,就会使文本凌乱不堪。
  
评论应具有鲜明的议论性质。一般来说,言论类文章应该在首段交代事实之后迅速进行议论,对事实的描述和铺陈不应当占据过多篇幅。因为,一旦叙述性文字占据过多笔墨,议论的空间就会被压缩。
  
“贴标签”的行为要不得。评论讲究以理服人,评论员应该在具有充分论据的基础上,通过层层说理阐述自己观点,而非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贴标签”等强加说辞。
  
不宜引用过多例子、名言、数据等。最好的评论应当像剥洋葱一样,通过层层剥皮的方式让大家看到问题的本质与核心。引用例子、名人名言和数据当然好,但一旦滥加引述,评论就会变成堆砌。
  
评论写作不宜具有太强的主观性,尤其不要说“过头话”。在评论的撰写过程中,作者应当在其掌握的论据基础上进行发挥,而不应当进行主观臆断,或者刻意放大自己的情绪。
  
检验一篇评论是否成功的标志是“对方是否能够轻易驳倒你”——如果读者看文章之后,能够轻易驳倒你,那么这篇评论应该是失败的。

https://mp.weixin.qq.com/s/3NX-6ZYuvnJbCark0vOs-w

编辑:陈心茹
198#
发表于 2018-7-9 11:21: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新闻评论教育的“华科大模式”
张昆 6月7日



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来源多元化、意见表达碎片化。评论成为媒体上的稀缺资源,社会需要大量有思想、有洞见、有担当、有情怀的新闻评论员。就此,华中科技大学另辟蹊径,开创新闻评论教育的“华科大模式”,核心理念是在公民评论素质的基础上提升职业新闻评论员的专业能力,实现新闻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性变革。


一、当前新闻评论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们现在置身于网络时代,媒体的触角和信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犹如空气,它不仅决定了我们的呼吸,甚至决定了我们的生存。虽然在媒体技术赋权的背景下,完全改变了过往信息传播过程中传受对立的状态,实现了传播的去中心化,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头,人们既是信息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是信息传播者。信息来源多元化,意见表达碎片化。人们不再苦于信息匮乏,而是苦于对信息的解读;人们不再满足于众声喧哗,而是希望听到理性的声音。于是,新闻评论成了媒体上最抢眼的内容、最稀缺的优质资源,新闻评论员在媒介内容生产与传播领域的角色愈益重要。社会需要大量有思想、有洞见、有担当、有情怀的新闻评论员。

但是,反观当下的中国新闻教育界,虽然我们看到的是繁荣昌盛的局面,办学点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专业的分化越来越细,办学层次越来越多,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可是对于社会及媒体对优秀新闻评论员的需求,没有做出及时的回应。评论教育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短板,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水桶理论,水桶的容量最终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子。评论教育的缺失,已经并在继续影响着人们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满意度评价。总的来看,当前中国高校新闻评论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几乎所有高校的新闻院系都把新闻评论定位为一门纯粹的写作课,其功能在于养成或提升新闻从业者在评论写作方面的专业技能。这种定位严重地弱化了新闻评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消解了评论作为一种内容生产的重要性。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对事实、事件、过程的解读和评价,往往比事实、事件、过程本身更加重要。人们不仅要了解发生了什么,更要认识其背后的意义及其来龙去脉。评论的重点不在于如何写,而在于写作者要有透视复杂事件及动态过程的一双慧眼——深刻的洞察力和理性思维。在网络时代社交媒体高歌猛进的背景下,评论与表达更是一种应该普及的“公民素质”。而专业的新闻评论员自然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目前新闻教育界对评论教育的定位不仅过于狭隘,而且看低了新闻评论的现实价值和功能,与社会的期待相去甚远。

其次,几乎所有高校新闻院系在新闻评论教学内容与师资队伍方面都存在着投入不足的问题。由于定位的狭隘、位阶的低下,大多数新闻院系的课程体系之中,新闻评论往往只有一门课程,2-3个学分,只配备一名授课教师,有的院系甚至没有专门的师资。新闻评论在整个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之中的比例,与当下传播实践中新闻评论的分量极不相称。社会与业界的需求在相当的程度上被忽视了。无论是培养职业的新闻评论员还是提升公民媒介素养,都需要在评论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给予更多的学分、课时,配备更强的师资,以提高新闻评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其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新闻传播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一样,也存在着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这一点在新闻评论教育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不少高校新闻院系的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本科到博士,文凭靓丽,却鲜有业界经历。这些老师在承担一般史论课程教学时问题还不大,但是在新闻传播实务课程教学,尤其是新闻评论教学方面,就会出现与时代脱离、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这使得学生、社会乃至媒体自身都对新闻评论教育的现状很不满意。新闻评论人才培养的创新不仅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完善的课程体系,更需要通过系统、深入的社会认知实践、网络舆情调查和案例数据库建设等方式,全方位系统地强化教学与实践的联系,以解决彼此脱节的问题。

二、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的系列创新


针对上述问题,华科大新闻学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从办学理念的革新着手,在顶层设计的高度,对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手段、考察考核乃至招生方式诸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革。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其一,联通业界学界,建设强大的教学团队。教育的根本在老师,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新闻评论教育必须有一流的师资,作为一种实务教育,其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养,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业界高手的经历。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的系统改革起始于2001年,学院其他老师,包括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些教授也被陆续地纳入团队。其中一些没有业界经历的新闻评论课教师被派往媒体进行实训。除此之外,教学团队还眼睛向外,陆续邀请资深媒体人作为新闻评论教学团队专业导师。新闻评论特色方向班已经形成专业教师、业界导师和新闻评论员三位一体的强大的师资队伍,这是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改革的坚强后盾。

其二,改革招生方式,以兴趣为导向汇聚评论英才。教师与学生是支撑教育过程的两大主体。教师因学生而存在,学生因教师而成才,教学相长,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华科大新闻学院的新闻评论教育改革,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有具体的措施。在学生层面,自2001年起,新闻学院发起组建新闻评论团,实行本科阶段特长生导师制,开创高校新闻评论教学改革的先河。2005年秋季,新闻学院开办新闻评论方向班,为全国首家。新闻评论方向班实际上采取的是实验班模式,小班教学,加上导师的个性化指导。新闻评论方向班的学生来自全校,在大一下学期自由选择转专业时面向全校(包括新闻学院)学生进行招生。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对新闻传播的兴趣和专业方面的才能。新闻评论方向班的组建,使得新闻评论教育的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它不仅使得新闻评论教育有了一个可以依托的实体平台和体制保障,而且由于专业兴趣的驱动,学生在评论专业学习方面的动力更加强劲,学习氛围也更加浓厚。特别是生源方面的多元化,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汇聚在一起,对于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和知识的融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其三,改革、完善新闻评论的课程体系。为了强化新闻评论的地位,充实新闻评论课程的内涵,提升学生的专业境界,活跃学生的评论思维,经过周密的调查论证,华科大新闻学院在新闻评论方向班建构了一门主体课加八门专题课的课程体系:新闻评论概论(40课时,2.5学分),新闻评论的思想与思维(16课时1个学分)、中外新闻评论比较(16课时1个学分)、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评论(16课时1个学分)、新闻评论佳作评析(16课时1个学分)、社会认识发现(16课时1个学分)、经济评论(16课时1个学分)、法制评论(16课时1个学分)、文艺评论(16课时1个学分)等多门评论专业课程。课程、学分与课时的增加,使得新闻评论在新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以强化。这一体系的建构,不仅拓展了学生评论的视野,而且延伸了学生新闻评论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从知识、实践到职业能力的转换,为高水平新闻评论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四,完善教学手段,建设网络舆情实验室、案例数据库。在新闻媒体上,评论的主要功能是解读新闻事件、揭示新闻事件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代表不同的利益阶层表达他们的意见和态度。在评论教育方面,写作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评论员的立场、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及道德操守,还有对社情民意动向的把握。这些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是没有办法完全解决的,必须建设大容量的辅助性案例数据库。在这方面,华科大新闻学院新闻评论教学团队建立了中外新闻评论经典作品数据库,收集了百年来中外有影响的新闻评论作品几千篇,其中包括历届中国新闻奖所有的获奖评论作品,还有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获奖评论作品,这些普利策新闻奖评论作品还附上了英文,俾能英汉对照阅读。另外,教学团队还建设有新闻伦理案例数据库。配合课程教学,教学团队建立了课程网站,开通微信公号。为了及时了解社会的民意动向,教学团队还利用网络电话舆情实验室,组织学生对热点事件及时进行全国性的舆情调查,在此基础上讨论评论选题、构思及写作等问题。

其五,规范新闻评论教学过程与考核方式。新闻人才培养过程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其培养教育的最终效果如何,还需要科学的考核。华科大新闻评论教学团队围绕着系列新闻评论专业课程,适应业务课程的特殊性要求,设计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考核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每周安排两次学生参与互动的环节,一次是“每周时评荟”,介绍点评上周发生的重大新闻及评论,训练和提高学生对新闻事件的即时点评能力和对已发评论的鉴赏能力;一次是“学习与思考”,组织学生就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利用电话舆情调查进行专题讨论。大部分课程都要求学生撰写评论作品,而且鼓励学生们发表,其优秀成果也一并纳入案例数据库,同时发布在课程网站与微信公号。这些举措对于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自信心,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学团队要求学生们关注社会变化,经常进行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报告并发表评论。将评论课堂的学习与社会媒体的发展联系起来,督促学生关注调查媒体评论发展和变化,并将之纳入成绩考核体系。

三、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改革的成就


以上各项措施是在学院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聚全院教师之力,同时也整合校内其他院系的教学资源以及业界的优质师资和实践平台,强强联合,发挥了核聚变式的效能。由于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的改革全面展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一,一批优秀的新闻评论人才脱颖而出。在新闻评论教学团队多年的努力下,一批批优秀的新闻评论人才被社会所接受,在新闻业界崭露头角,有多人获得中国新闻业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如《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曹林,已跻身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评论家之列。还有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马璐璐、《经济日报》评论员欧阳优、《南方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周虎城、《河南日报》评论部主笔薛世军、《湖北日报》评论部主笔肖擎、《深圳特区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邓辉林、《新京报》评论员佘宗明等等,都是从华科大新闻学院走出去的知名评论员。在校的新闻评论班学生也非常优秀,在学界业界举办的多种大赛、评奖中,表现不俗,引人关注。如张松超、熊少翀、贾宸琰、张宇、王颜玉等相继获得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新闻学子奖”。在2016年第三届大学生评论大赛决赛中,华科大新闻学院新闻评论方向班大二学生王颜玉夺得冠军。这些学生不俗的表现,是对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最大的肯定。

其二,构建了完善的评论人才培养体系。新闻评论人才培养体系庞大,涉及许多环节、多种要素。其中最重要者,包括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实践基地、考试考核等。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支融合学校学界精英和业界高手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日趋成熟,为新闻评论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知识支撑。在课程体系方面,新闻评论教学团队承担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外国新闻传播史》、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2门国家视频精品公开课《社会进程中的公民表达》、《传播的历程》等。在实习实践基地方面,从中央到地方,从武汉到北京、上海、广州,中国最好的权威媒体都是新闻评论方向班的实习平台,在名师高手的雕琢下,一批批学生开启了职业新闻评论员生涯。

其三,新闻评论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的推广。华科大新闻学院对新闻评论教育的认识,远远超越了其他学校仅仅把新闻评论视为一门写作课程的定位,而是把它看成是在信息时代一项基本的公民素养和维系社会发展、族群和谐不可或缺的职业能力。正是这一理念,促使华科大把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提升到学科建设的战略高度。在学院院长及教学团队负责人赵振宇的论著中,多处强调这一理念。教学团队多次召开研讨会就我国新闻评论教学问题,组织国内学界、业界的顶尖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交流,并对华科大新闻教育理念和新闻评论特色教育进行总结与推广。华科大在新闻评论人才教育改革方面的做法,也引起了其他兄弟院校的关注和借鉴。郑州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也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开办新闻评论方向班,主要组织者均为华科大新闻学院毕业的新闻评论方向的博士生。

其四,新闻评论研究的理论成果得到有效的转化。在致力于新闻评论教育改革的同时,该教学团队还就当前国内外新闻评论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学术成果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居于国内领先地位。据《新世纪以来国内新闻评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的调查,华科大团队发表的新闻评论论文位居全国第一。教学团队通过发表论文、会议座谈和现场咨询等方式,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新闻战线》、《新闻与写作》、《嘉兴日报》等媒体进行合作,或推出专栏专版、或对版面内容提出建议、或帮助组建新闻评论部,这些做法受到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高校、媒体的关注和好评。

“华科大模式”在今天网络信息时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理论上,它拓展了高等教育与新闻传播的理论空间,解读了环境变化、行业转型、社会需求与教育变革之间的紧密联系,揭示了信息时代高等专业教育与时俱进和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纵深发掘的紧迫性。在实践方面,它为高校新闻院系的教育改革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比如在摆脱目前的困境、顺应社会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于优秀传媒人才的期待等方面,至少可以作为一种参照。

(本文摘自张昆:《新闻评论教育的“华科大模式”》,阅读原文及学术引用,请务必参考《新闻记者》2018年第6期)2018年7月9日 高慧萍 转载

199#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20:11: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如何看待讲道理的文章中可能存在的利益?| 马少华
也就是今天早饭的这点功夫,言来语去之间,猝不及防,我就被一位年轻人在微信中拉黑了。原因是:我表示不能被他说服,或者更确切地说,我表示:“你不可能说服我了”。而他表示了对我的失望。
说实话,如果说“你不能说服我”,这话本来是没问题的,因为它强调的只是对方论据不充分。而我说“你不可能说服我了”,则是不对的。因为:人应当永远保持被别人说服的可能性,并给别人保留说服的机会。“你不可能说服我了”真的会使人对我绝望。
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那位曾经上过我课的年轻人对我收回了尊重。
事情的缘起在早间的微信朋友圈。一早醒来,我看到朋友圈有人转发FT中文网的一篇文章《〈我不是药神〉被忽略的隐喻——疫苗、粮食与网约车》。

作者刘远举是我一直钦佩的学者型专栏作家。他在这篇文章中从电影情节中的时间点、专用名等细节的“影射”说起,说到了“中国药品的可及性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与印度进行对比,触及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专利规则体系的约束下优先发展的价值倾向问题,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
技术后进国家,即使与技术先进国家发生知识产权纠纷,必然有一个取舍或者优先度排序,是航空航天,还是高铁汽车,或者是医药,这中间有一个取舍。实际上,如果按照美国人的说法,或者按照关于“祖国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的自豪,在知识产权上抵抗“西方霸权”,中国做得也不少,那么为什么没有抗癌药?
粮食、抗癌药、疫苗、网约车,比不上星辰大海,却是普通人的生活的全部。取舍之间,折射的是国与民的基本关系。
————

——这话就问到点上了,这话就问到根儿上了,这话就问到权利上了。也就是:人民的权利是不是优先地体现了国家利用(突破)规则,优先发展的选择机制上了。
我在朋友圈转发此文,并加按语说:
此文分析,抽丝剥茧,痛切深刻。说到权利问题,其实就是政治体制问题,即民主问题。
————
这时,那位年轻人在后面跟帖说:“这是公关稿”。
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就问:“为啥?”
他答:“行内人都看得出来”。
我说:“你这不算说服我的理由啊。我不是行内人。”
于是,他就转到私信上了。他还是主要讲“行内人”的经验。
说老实话,虽然他的话使我意识到那篇文章中好像确实提到网约车,为打车的人和网约车司机受到的规则约束抱不平,但我难以接受他的道理,可能主要是因为他以“行内人”的权威自居。这贬低了我自己对一篇文章的判断力。
而在我看来,所谓的“行内人”,无非是写公关稿的人。他们对一篇文章中的利益因素可能比我们更敏感,因为他们就是在一篇有道理的文章中巧妙地“嵌入”利益的人,就像在一部影片的情节中巧妙地放进一个品牌的商品一样。
一般读者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了道理。而他们在一篇文章中能够敏锐地看到道理后面的利益。
这当然是一种专业经验。但在我看来,它还不是说服别人的充分理由。
这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经验本身不值得尊重。在我与那位年轻人的对话中,这种不尊重已经不加掩饰了,并最终被他确认,而感到受伤。
也许,他不是对我失望,而是感到了受到了我的歧视。
我不应该以一个人干过什么作为不接受他的道理的理由。这在逻辑学中叫做叫做“以人为据的谬误”。
而我对他的回答正是这样的。我说的是:
自从我知道你是公关稿的“行内人”,你就不能用道理说服我了。就像这篇文章本来已经说服我了,而你却告诉我作者是“行内人”一样。我不了解你们在道理之外的立场。
————
虽然我在这句话中加了一个“偷笑”的表情,但这话还是激怒了他。他马上回复下面几句话,是一句一句分行写的,连在一起就是:
“我是什么人不妨碍我说的道理。如果您这个道理都想不明白,那我对您也有点失望。您愿意被当枪就当吧。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
其中,“我是什么人不妨碍我说的道理”,说的就是我们不应该“以人为据”来反驳别人,也就是不应当“因人废言”的意思。这话是没错的。后面的话则不免有生气的意思了。
我在后面还回复了一句话,但他收不到了。我回复的是:
我觉得,人不能这么写文章,也不能这样看文章。
————
这句话其实是两句话,分别针对一篇文章的作者和读者。这个标准其实正是我这种没写过公关稿,也不靠文章挣钱的人的标准。它是不是如今普遍接受的标准,其实是很难说的。
现在静下心来,这两句话也可以分别来看。
就那篇文章而言,我读后的感触和认识是其真实的效果。即使有人告诉我其中的利益因素(滴滴),即使作者真的有意在其中嵌入这个利益因素,都不能改变我从中得到的认识和感触。这可能也符合源起于文艺学理论的“接受理论”:作者完成作品之后,作品的阐释权就归读者了。
所以,在“人不能这么写文章,也不能这样看文章”这两个判断之间,我更有信心的,其实是后一个判断。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道理,获得认识,那么,这些道理和认识就是我们的收获,而不必管其中有什么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利益因素。
而对于前一个判断——“人不能这么写文章”,我觉得更像是一个道德标准的陈述。但我觉得应当避免以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别人。
实际上,我根本不相信,一个人花那么大精力,写出那么多有益的道理,仅仅是为了在其中悄悄塞进一点别人可能看不到的利益。



编辑:何林

https://mp.weixin.qq.com/s/TmtlZSwusn-3vMQ1LL5opA



200#
 楼主| 发表于 2018-7-29 11:18: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历时的对比与评论角度的选择

编辑:邢海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