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采访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5-4 23:29: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刚到南方周末当记者时,我整天为找不到选题焦虑……

01

怎样找到一个好故事选题?

刚到《南方周末》当记者的时候,我整天为能不能找到一个选题而焦虑,而当我能找到好故事的时候,我手里的故事就多得写不完了。

故事无所不在,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眼光。

当我写野马的故事时,甚至编辑也大为惊奇:野马也能写成故事?野马也能写成为好看的故事?

为什么不可以?当我一次次再回新疆准噶尔盆地的沙漠中写野马的时候,总能说服不愿意重复一个选题的编辑。真不是我的说服能力强,而是我发现了故事的意义,是这个打动了编辑。

新闻从业30多年来,我写过很多很多的故事,做过各式各样的选题。但并没有像熊瞎子掰苞米式的搞一个丢一个,而是在一些领域深耕。野马,我写了它们在大自然中的生存与死亡的连续剧;新疆的历史文化,我做成了系列;北京旧城改造的历史和现实的纠葛我了然于心;灾难报道,我进行了特别的研究;细菌战,成了从2002年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写作项目。

非虚构写作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研究和写作态度,你只有潜下去打捞,升上来思考,才能真正找到故事,找到故事的意义。

——南香红

非虚构作家、

前《南方周末》高级记者

02

怎样搭建坚实的结构骨架?

故事是在一个句子上长出来的,这样一个句子,决定了你书写的内涵和边界。

从一个想法到一个好故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实现过程,这就是故事的结构骨架。选题是一个故事的地基,那么结构就是一幢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架构,框架搭起来后,添砖加瓦是很快的事情。

我大学毕业刚进入《南方周末》时,第一次出差工作是去云南采写一次事故的报道。采访过程里,我拿到了非常多的资料和人物素材,等到下笔,我憋了一天一夜,眼睛都红了却一个字都没写出来。编辑让我尝试用一句话讲清楚我要写什么。

此后,我一直反复揣摩实践这句话,写作很快有很大进步,之后连续获得了南方周末新闻奖。时至今日,这一句话仍然让我在写作中受益。

——雷磊

纪实内容机构“真实故事计划”创始人、

前《南方周末》、《智族GQ》资深记者

03

怎么找到最有价值的线索?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标准的《南方周末》血统,1998年大学毕业后到《南方周末》工作,在那里我从一个毫无新闻从业经验的毛头小子慢慢学习如何写新闻、如何做特稿。

我在《南方周末》学到了很多东西,从采访的技巧到写作的窍门,这些由老同事们积累、沉淀下来的精髓足以写成一本书。但如果让我挑选出对我最有裨益的一条,那一定是找选题的能力、找关键线索的能力。

——迟宇宙

新媒体“商业人物”创始人、

《新京报》前副总编辑

04

怎样写出有质感的故事?

我写了七八年的故事,也看了很多本教人如何写作的书。但到头来,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马尔克斯的那句话,我们必须像我外祖父母讲故事那样老老实实地讲述。

不管是虚构还是非虚构,当收集完材料、准备写作的那一刻起,你必须要拥有那种信念:这个故事,没有人会比我讲得更好了。这不仅是一种使命,更是必须履行之义务。每当我这么做的时候,就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讲故事的方式和质感,这与卡波特之于他的母亲,帕慕克之于伊斯坦布尔,或是何伟之于涪陵并无差别。想想看,你的外祖父母/城市曾经是如何跟你讲故事的?

——王天挺

前《人物》杂志记者、

文化播客“展开讲讲”主播

05

怎样把故事讲得跟电影一样好看呢?

我所认识的很多特稿记者,包括我在内,喜欢采访胜过了写稿。写稿很痛苦,极少例外,但是采访往往非常的愉快。

这当然是因为采访时你会去那些日常不会涉足的地方,见到那些独特的、有故事的人物,但更重要的一点(至少对我来说是),你会在采访时捕捉到无数动人的细节,仿佛在一个个神秘的森林里,见识到那些迷人、行踪不定的野生动物。

热点会冷下来,一时一地的故事会消磨,但这种证明人们精神的小小细节,反而会永恒。一个写作者的本职工作,就是好好地将它呈献给读者。

——杜强

《时尚先生Esquire》杂志前副主编、

“故事硬核”主编

“比起思考什么在变,更重要的是思考什么不会变。我们还会一直阅读和写作,因为我们永远需要沟通和表达。

在传统媒体还很兴盛的时候,新手都会经历3—5年的学徒期,每天都在练习写作。老编辑们会分享各种技法,严格要求。如今写作的训练场没有了,写作的斗兽场依然真刀真枪,拳拳到肉。少年依然向往江湖,却再也找不到那个少林寺和老师傅。”

前南方周末记者、现短视频公司“发光体”CEO陈鸣的描述,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幸运的是,“少林寺的老师傅”还是被我们找回来了。南香红、迟宇宙、杜强,杨瑞春、陈鸣……这一个个曾在新闻界披荆斩棘的名字,如今可以与想写好故事的你直接交流。

一套“五步故事法”,帮你扫除写作中遇到的种种障碍——“选题难”、“情节难”、“文笔差”等。

第一步,怎样找到一个故事好选题。并不是所有生活琐事都能写成故事,南香红将告诉你如何找到打动人心、有故事性的题材。

第二步,教你搭建让人欲罢不能的结构骨架。故事是在一个句子上长出来的,这样一个句子,决定了你书写的内涵和边界。雷磊将南方周末的“根目录”法则, 真实故事计划的“人群法则”传授给你。

第三步,如何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写作过程中,你总发现废话太多, bug百出,迟宇宙将教你如何像一个“调查员”一样,辨别关键信息,挖掘真相。

第四步,怎样让你的故事逼格满满?王天挺将教你提高故事高级感的三种方法、故事开头和结尾的十种方式。

第五步,如何将故事讲得跟电影一样好看?杜强会教你捕捉好细节的5种方法,辨认好细节的4个指标,并告诉你如何避开误区,找到真实的细节,让故事写得像电影一样充满画面感。

我们花费了三个月倾力打造的课程——

《南周写作实战训练营第一季: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力求把压箱底的写作心法分享给更多写作爱好者。为了帮大家增强学习效果,我们还邀请讲师参与互动答疑,批改作业。我们还将建立优质的写作同好圈和成长社群,陪伴式的辅导学习,帮助你对抗惰性,坚持写作……

在众声喧哗的时代,我们仍希望秉持人文坚守与新闻理想,把这面写作的大旗扛下去。

不是标题党心经,也不只是10w+爆款秘笈,我们有的更是沉甸甸的写作“笨功夫”。

来,认准了就加入我们!让我们一起追寻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

南方周末写作实战训练营第一季(第4期)
南方周末新闻奖、瑞士真实故事奖、
腾讯谷雨奖得主及评委
倾囊相授故事写作秘诀
PPT讲解视频录播
+
音/视频直播答疑
原价499元
优惠价 429元
立省70元!
开营倒计时2天
5月6日正式开营
错过再等一年!
只需一顿火锅的价钱
长按识别二维码 加入学习



课程特点

1.一线记者坐镇,倾心传授故事写作秘籍

写作实战营的讲师都是在特稿领域有十数年实战经验的“老师傅”们:

现在已在腾讯工作的杨瑞春,回忆起当年在南方周末带领这支特稿团队的工作时光,依然充满了自豪。“李海鹏、南香红、张捷……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都是这个特稿梦之队的成员。”

陈鸣说:“以前我在《南方周末》通宵写稿子。编辑早上醒来,打开邮箱,会看到里面整整齐齐躺着12封邮件,这是我一晚上改的12个版本。”

在《南方人物周刊》工作时的杜强说:“编辑林珊珊有一个特点是‘来自地狱的叹息 ’,如果她觉得稿子不好,就会发出‘哎……行吧’的声音,所有人都害怕她这一声叹息。”

正是作者们严苛的自我要求,编辑们对质量的寸步不让,打磨出一个被时代铭记的写作团队。即便日后这些人出走传媒领域,《南方周末》教给他们的看家本领依旧让他们可以立于潮头。

而这一次,他们将用“五步故事法”,把十数年的写作经验倾囊相授。

2.预习+听课+答疑+点评,系统构建写作体系

预习:课程配备丰富的学习资料,包括讲师代表作+课程思维导图+课程PPT,让你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听课:课程采用PPT视频的形式,更直观地帮助你理解课程内容。

答疑:每讲正课都附加音/视频直播答疑,让你和讲师面对面交流。关于课程的疑问,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都有机会被一线导师解答。

(温馨提示:迟宇宙老师答疑为音频录播,其余4位讲师为视频直播。)

点评:正课期间将布置两次作业,学员可将作业发送至邮箱,每位学员将至少得到一次作业批改机会。

讲师将挑选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点评,其他符合要求的作业将由南周助教团队批改。

结课后,学员可提交一篇长篇作品,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刊登在南方周末APP、新媒体“真实故事计划”、“故事硬核”或“谷雨实验室”上。

3.陪伴式学习社群

定期学习提醒

课程包含6周社群服务,助教将在社群内发放学习资料,并定期提醒学习。更有志同道合的群友,一起分享写作心得。

课程安排

加入训练营,将收获5节讲师大课,每节课讲解60~70分钟,附加音/视频直播答疑;另外加赠两节嘉宾分享课!

2022年5月13日起,每周五晚,在小鹅通平台开讲,错过可回听课程,支持手机和微信电脑端学习。



原价499元
优惠价 429元
立省70元!

开营倒计时2天
5月6日正式开营
错过再等一年!

长按识别二维码 加入学习




来源:长江(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GL_xjpmg3rKFpGx5rw67Q

编辑:张铭麟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5-15 22:58: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外媒建议员工“少用推特”,记者要戒掉社交媒体吗?

2022年4月7日,《纽约时报》总编辑Dean Baquet与副总编辑Cliff Levy发布了一系列备忘录,针对报社记者使用社交平台的准则提出了新的倡导与要求。这份备忘录的一个核心思想是:希望旗下的记者们不用或者少用以推特为主的网络社交平台。
无独有偶,《卫报》在近期也发布了新的社交媒体指南,新增“不强制记者使用推特”的条文,并严令禁止记者们在推特上互相谩骂,违反者将面临处分。
就此现象,传媒茶话会联系中央重点新闻单位、省级党报、地市级传媒集团等多家媒体单位,均暂未建议或要求采编人员减少使用、甚至不用网络社交平台。
但是,对于记者在社交媒体开设账号,各媒体标准不一。第一种:经单位同意后记者个人可以在社交媒体开设账号,但不能发布从工作中获取的信息;第二种:记者可以以记者身份开设账号,并要求记者严格自觉规范在社交平台的言行;第三种:明确规定不允许采编人员在社交媒体发布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也不允许以单位和记者身份名义开设账号。
从鼓励记者使用社交平台,到建议记者与社交媒体保持一定距离,国外媒体对社交媒体态度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传媒茶话会分享一篇文章供大家参考。
推特,一家诞生于2006年7月的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公司,以公开、即时和精炼的文字呈现为自身的主要特点。根据财报,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推特的可盈利日活跃用户达2.29亿。


在一些欧美国家的媒体圈,推特长期以来都是记者感知、收集和挖掘报道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与读者及同行交流的常用窗口。例如,2009年1月,一架美联航的飞机迫降在哈德逊河,在传统媒体展开报道前,推特上已经出现了现场照片和一手资料,而在最近十多年的此类突发性事件报道中,推特也是很多记者无法绕过的平台。
这也是为什么往前倒推十年,媒体基本都在鼓励记者使用社交平台。但奇怪的是,最近这两年,我们常常看到有媒体或记者公然呼吁减少对推特的使用,乃至于对整个社交媒体的“鼓励使用”也渐渐变成了“建议远离”。

推特不再受媒体欢迎?

在网络社交成为信息流动重要形式的时代,《纽约时报》的最新要求似乎“不可思议”。推特这样的社交平台早已成为很多突发新闻的一手消息聚集处,也拥有数量庞大的人群基数。以前,媒体们不希望被互联网时代落下,纷纷催促自己的记者使用推特,就连《纽约时报》总编辑Dean Baquet本人在2014年也收到过这样的要求。
当时Baquet所做的创新报道刚刚起步,部门里所有人都为“融入社交媒体”做过努力。然而,时至今日,Baquet的推特账号仅有三万粉丝和两条与报道相关的推文。“那(发了两条推文)是我们在2014年鼓励人们进入社交媒体,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我保留我们改变的权利。”在尼曼实验室的采访中,Baquet如此回复。
而《纽约时报》的最新备忘录,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些大的媒体机构在当前情况下对推特这一社交媒体的态度:
1.推特占用了记者们太多的时间。
2.推特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记者的报道,影响了他们对受众的判断和对自己工作的反馈。
3.推特可能助长了网络骚扰和网络暴力等行为。
4.某些推文对《纽约时报》及其工作人员的声誉存在重大威胁。
Baquet承认,新闻编辑部在推特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今后,记者仍然能够使用推特,但他们被告知希望能花更多时间在做新闻而不是刷推特与互动上。
备忘录显示,《纽约时报》还将扩大帮助记者应对网络暴力的团队(威胁应对小组),并进一步投入安全培训和心理健康资源。
除此之外,这份备忘录重新强调了一些既有政策。例如,记者们应该“像对待任何消息来源、故事或评论一样,用专业的批判性态度对待推特上的信息”;每条推文都“需要反映《纽约时报》的价值观,符合我们的编辑标准、社交媒体准则和行为规范”,并且禁止在社交平台上提前曝出新闻(除非编辑要求)或指责其他同事的报道。
“这不是对推特的攻击,”Baquet说,“推特有巨大的价值,我们在上面有读者,也有想关注的人。问题是它的影响力变得太大,我认为,一些记者正在用推特来验证他们的报道。坦率地说,这给了推特过多的不应得的权力。”


与之相似,《卫报》近期也发布了新的社交媒体指南,提醒称,那些在推特上公开互相谩骂的记者们将面临处分。(而《纽约时报》早在2016年的“工作人员守则”中就已经规定不许在社交平台公开批评同事。)
《卫报》还告诫记者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意见嘲笑《卫报》,并“强烈鼓励”他们删除旧帖子。
相较于《纽约时报》的备忘录,《卫报》新社交媒体指南的要点包括:
1. “个人”社交媒体账户需要自己承担责任。
2. 不强求记者使用推特。
3. 公开表明个人选择/偏好可能会损害你作为记者的声誉。
4. 切勿在社交媒体上批评同事。
5. 不要用推特来炒作你自己的账号。

更新规范,缘由何在?

接受采访时,两家媒体的领导都表示此次社交媒体方针的更新是一个累计的过程,断断续续经历了一年以上的时间,“不是针对任何一个事件的回应”。
事实上,新规范公布前,两家媒体都在社交平台遭遇过风波。
2021年10月3日,一名《卫报》记者发布了一篇关于Sarah Everard谋杀案的评论文章。遇害者是名普通的白领女性,在回家的路上被人以违反疫情防控规定“逮捕”,实为绑架。遇害者最终惨遭奸杀,该案件引起了英国全国范围内的恐慌。
这名记者在文中提及,“男性机会主义者会以变性人为借口找到施害机会”。同日,他在《卫报》的一位同事Owen Jones发了一条推文:“坦率地说,看着惨剧发展为对变性人的攻击和进一步污名化,这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于是这条推文被认为是在批评同事——虽然按照Jones事后的解释,自己发这条推文是因为收到了很多被攻击的跨性别者的私信。
此后,Jones在推特和其他媒体平台上被同事攻击了“几十次”。Jones提起了欺凌投诉,但没有得到支持:“相反,我们都被告知违反了《卫报》关于批评及间接批评同事的社交媒体准则。”
而《纽约时报》新规也被认为是在回应记者的相关批评,其中比较引人瞩目的就是前记者Taylor Lorenz对该报在处理记者遭遇网络骚扰和社交媒体使用问题上的批评。
在Baquet的备忘录流出后,如今任职于《华盛顿邮报》科技专栏的Lorenz在推特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公开抨击前雇主的新社交媒体政策。
她写道:“这是非常令人失望和自相矛盾的局面……这不是一个新闻编辑室应该对待互联网或社交媒体的方式,只会加深《纽约时报》面对恶意攻击时的脆弱性。”
Lorenz长期关注互联网的创作者文化及网络趋势,她本人有超过50万的TikTok粉丝和忠实的推特粉丝群,她代表着与社交网络深度绑定的记者群体的看法。

记者要不要“戒掉社媒”?

备忘录发布后,《纽约时报》的记者们针对备忘录内容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提出问题的记者中有不少以推特消息为主要报道源。问题包括“‘有意义地减少使用’具体指什么”“报社会统计每个人发布的推文数量吗”“报道领域依赖推特怎么办”“是否意味着不能继续依靠推特来增加自己的曝光量”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纽约时报》给出了相应的回答:有意义地减少使用”并不意味着给每个人设置推文限制,只是想鼓励大家少在社交平台浪费时间;推特仍然是突发新闻中一个重要的报道工具,报道领域与推特强相关的记者应该继续使用这个工具,但是报社希望记者们在对待推特上的消息时要保持审慎态度;报社会继续支持记者在报道相关方面的曝光,并且为记者提供规避风险的培训。
而从这些问答中也可以看出,互联网时代的记者几乎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交网络,媒体机构关于网络社交平台使用规则的“重置”,更大程度上是为了保全媒体自身的公众可信度,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毕竟如果旗下记者在网上互相攻击、提前透露新闻,媒体的信誉、受关注度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媒体和记者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前者提供了基础性的知名度、读者与渠道,后者则源源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内容输出来巩固这种信誉。互联网时代,记者个人的知名度的扩大也会为媒体带来增益。
然而,增益红利期过后,相伴而来的风险开始显露,记者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如何在公和私两方面取得平衡,其实是社交媒体发展以来被持续探讨的话题。
早在2010年,路透社就在《路透社新闻手册》中增加了《网络报道守则》,其中包括记者使用社交网络的指引。大概内容包括鼓励记者使用社交媒体,可标注工作媒体但表明个人意见不等于媒体意见,发言审慎等。
在全世界范围内,也都存在着为规避类似风险而发出的倡议或要求。《纽约时报》与《卫报》此次更新社交媒体使用规范,本身并不是特别新鲜的事情,但其强化了一种趋势,即越来越多媒体意识到,与过去十年积极融入社交媒体的潮流相比,下一个十年的记者或许应该学会与社交媒体保持在合适的距离。
然而,这种建议的效用究竟如何,“少用或不用推特”的下一步又是什么?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
原标题:海外报社建议员工“少用推特”,记者应与社媒保持多大距离?
作者:冰攸
本文图片由花瓣美素提供
编辑 | 大松鼠

来源:传媒茶话会

编辑:马源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6-18 13:02: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张铭麟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09:12: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记者唐山采访被暴力扣押,高校教授却喊记者反思


6月17日下午,一个名叫“张巍瀚”的微博发布了一则视频称自己是贵州广播电视台《百姓关注》的一名记者,在唐山采访的过程中,被唐山市路北区机场路派出所民警无端暴力扣压8小时。




该记者在视频中提到,他抵达唐山高铁站后被工作人员拦住不准出站,理由是他没有提前48小时向唐山社区报备,就算现在报备也得在车站待够48小时才能离开。




后来因工作人员离开,他才得以从车站出来。他随即去到烧烤店采访,因为现场有男子放哀乐,店家报警叫来了警察,但警察来了后并没有去追刚走没多久的该男子,而是把他带走了,并且没说任何理由,只说让他配合调查。随后,在派出所内,警察对他进行了暴力对待,在他出示记者证后,还被对方破口大骂。最终他被关押了七八个小时才被放走。




该事件火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唐山)不是一般的黑。




然而,湖北民族大学柳倩月教授却对此事提出质疑:“某地方台记者,您去敏感区域搞暗访,被扣查,难道您只感觉得到受到委屈,而不反思一下自己也存在问题吗,您基本的职业规范感在哪里去了呢?”




柳倩月教授还表示,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该记者应该“忍”这48小时,这个记者得要自己这种高人来教一教他!




公开资料显示,柳倩月,2014年毕业武汉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鄂西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负责人。


对于柳教授这种观点,你怎么看?


来源:网易
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A8KMFKM0519QQUP.html

编辑:张铭麟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21:59: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强迫记者下跪,唐山开了危险先例

信息的公开透明,是一个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每一个公民都有知道真相的权利。
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是不会害怕阳光的。
然而正在唐山发生的事情,却揭示了这样一个现象,就像烧烤店里的几个女孩遭到粗暴殴打一样,人们的知情权也遭到了无礼践踏。
在舆论的喧哗中,河北对唐山暴力事件的处理不可以说不迅速。调廊坊警方异地办案,四散奔逃的多名犯罪嫌疑人相继落网。
但是,那几个受伤女孩的情况,对外界来说却始终是一个谜。
对于这起暴力案件,人们在对施暴者表达愤慨的同时,也非常关心受害者的情况。为了回应这种关切,网上出现了几个受伤女孩的种种说法,甚至有称受伤女孩已经离世的传言。
对此,相关部门开展了辟谣行动。许多涉嫌造谣的文章被删除,有的自媒体甚至遭到屏蔽。但即使如此,却总有新的传言冒出来,层出不穷。
为什么传言屡禁不止?因为人们急切想知道真相。就像刚刚下过雨水的草地,总会有蘑菇生出来。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关心受伤女孩的情况,并不是人们有多好事,而是公民意识的觉醒使然。这体现了人们的爱和关怀,体现了人们的责任和担当意识。
在我国,新闻媒体是获知真相的主要渠道。即使新闻媒体屡屡辜负了人们,但人们还是把了解真相的期望寄托在媒体身上。
杜绝谎言的最好办法,就是信息的公开透明化。及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善待前来采访的记者。
可是,就像在徐州铁链女事件中,记者受到敌视和拦阻,在唐山这起暴力事件中,记者也遭受到同样不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网上,看到贵州电视台《百姓关注》的记者张巍瀚讲述了自己在唐山的遭遇。
张巍瀚记者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健康码是绿码,又持有核酸检测阴性的证明,但他乘高铁于深夜12时来到唐山后,却没有办法出站,理由是没有提前向当地社区报备。工作人员说,外地人要到唐山市的哪个地方,要提前48个小时向那个地方所属的社区报备,社区同意接受才能进入市区。
张记者感慨地说,这到底是正常的防疫措施,还是故意拦阻外地的记者进入唐山?
凌晨一两点的时候,张巍瀚发现工作人员不知去哪里了,就沿着一个通道出了站,冒着暴雨走了几百米,打了一辆车,到市区找了一个酒店住下。
第二天一早,张巍瀚记者到烧烤店采访时,警察来到现场,扣留了他的身份证,强行带到派出所。在派出所,警察对记者破口大骂,然而粗暴地按着他的头,按到地上,让张巍瀚跪下,双手反扣在背后。四五名警察围上来,开始搜身,把手机、充电宝等物品全部搜走,让他待在一间询问室内不准出去。
其中还有这样一个情节。在张巍瀚拿出记者证后,一个警察指着他大骂说:“你还是电视台记者,你太没素质太没文化了!”这个警察的话让人惊讶。派出所里是有摄像头的,警方应该公布于众,让人们都见识一下,究竟是谁没有素质?
一直到夜里九点多,张巍瀚记者才被带离派出所。当然,他的采访也无果而终。在这样的雷霆风暴下,哪个记者还敢来唐山采访?如果记者遭到这样对待,人们到哪里能知道真相?

看到这个媒体同行的遭遇,我非常痛心。在我二十多年的采访工作中,虽然也有过被人跟踪拦阻抢相机等遭遇,却没有过像张巍瀚记者这样被强迫下跪的遭遇。
让记者下跪,意味着什么呢?相对于几个少女在大庭广众之下无辜遭到殴打,贵州电视台记者在唐山的遭遇更让人惊心。
在强迫媒体下跪这一点上,唐山可以说开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先例。
一个记者在警察面前下跪,所有的记者都蒙受羞辱,所有想知道真相的人们都蒙受羞辱。
让人遗憾的是,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见到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对此事发声。
我们在期待唐山暴力案真相的同时,同样也期待对这起恶待记者的事件,能有一个严肃而及时的交代。

来源:通往远方的道路(公众号)

编辑:马源

16#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22:28: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雅安日报记者遭人身威胁? 警方已经受理报案

2022年6月17日,雅安日报记者周代庆在微博上贴出了几张聊天截图,这些截图中有人威胁要杀死他。


周代庆说,因为持续关注一起学生死亡案件,他遭到了挑衅、侮辱和威胁。“自己作为一名资深调查记者,受到过的威胁有很多,但点名杀死我的是第一次。”
他关注的这起案件发生在一年前的6月8日。死者是15岁的初三学生周天康,他溺亡在池塘中。案件的主要的争议点在于,周天康的尸体上有多处伤痕,官方称排除刑事案件可能,不予立案,但周家人怀疑周天康的死另有隐情。
随后身为记者,又是亲属等双重身份的周代庆随后对此展开了独立调查。
作者|江丞华
来源|传媒特训营

15岁少年水潭边溺水

周代庆目前是雅安日报的记者,他关注的这起案件发生在一年前的6月8日,死者是一名稚气未脱的少年。
根据周代庆讲述,这天下午4点多,雅安市雨城区周公山镇村民张定志突然听到同村村民呼救,他赶过去听说有人落水,便和另一名村民一起跳入水潭,没过多久,张定志就将落水者捞起。
出事的是15岁的初三学生周天康,被救上岸时上身赤裸,下身穿一条七分裤,被打捞上来时已经没有呼吸。
周天康家人得到消息赶到现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6点左右,他们到场时尸体已经盖上了布,不到5分钟周天康尸体就被送往殡仪馆,周家人来不及仔细检查尸体。
事发当天是星期二,周天康却并没有在学校。当时与他一起的还有四人,分别是同学杨某戈(15岁)、余某(20岁)、黄某鑫(19岁)、马某(15岁)。
事发后,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分别在6月8日、6月27日和7月8日先后三次进行了案情通报,均称排除刑事案件可能,不予立案。
周代庆说,周家人却对此不服,他们怀疑周天康的死另有隐情,所以周天康的遗体至今还停放在殡仪馆里没有火化。
主要的争议点在于,周天康的尸体上有多处伤痕。6月8日,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向家属口头通报初步调查情况,称法医、刑警在案发现场对周天康尸体进行了认真检查,没有发现周天康身上有任何伤,没有发现余某等人有刑事犯罪事实,是意外溺水死亡不予立案。周家人对周天康额头上带血且有血痂伤口提出质疑。雨城公局称额头上的外伤是死后多次撞击平板类硬物造成的破裂伤。
周代庆说,6月11日,有目击证人向周家人描述周天康出事过程,并描述周天康身体上多个部位有伤。6日12日,周家人到殡仪馆求证,证实目击证人描述的部位在周天康身上都有伤痕。6月15日,雨城分局组织法医对周天康进行第二次验尸。
6月27日,雨城分局第二次对家属口头通报调查情况称:6月7日,周天康和余某等一行五人到杨某戈家中玩耍,当晚在杨家留宿。6月8日,五人从杨某戈家来到水潭边游玩,余某率先跳入水中,周天康跟着入水。
入水后,周天康双手环绕余某颈部抱在一起两人两次同时沉入水中,余某挣脱后回到河边的石头上休息,此时发现周天康不会游泳,于是返身回去施救,但因为呛水等原因施救未果。余某返回石墩处,在马某的协助下上岸。
看到周天康落水后,黄某鑫去旁边拿了一根竹竿施救,但竹竿太短,随后继续寻找长竹竿,并向旁边公路上呼喊路人,并拨打110和120报警。第一个参与施救的村民因为水太冷被迫上岸,第二个施救者张定志将周天康救上岸。120赶到现场后检查,宣告周天康死亡。本次通报承认周天康身上的伤是生前造成。
7月8日,雨城分局第三次口头通报了案情并在周家人的要求下出具了不予立案决定书。
本次通报认为周天康腰部的伤是被水中倒立的钢筋戳伤,并请雅安市公安局法医参与了尸检,雨城分局在水下找到了倒立的钢筋,周天康溺水时在挣扎中被倒立钢筋戳伤,法医进行了伤口比对确系钢筋所伤。


8月30日,四川华西法医鉴定中心出具《司法鉴定书》,周天康遗体“存在额部皮肤挫伤,左侧腰背部皮肤挫伤,右膝关节皮肤表皮剥脱(局部组织无出血)。死者前述损伤程度及其轻微,与死者死亡无因果关系;前述其余损伤多系与不规则硬质物体(如水底、河岸边不规则石块)轻微碰撞所致”

家属质疑官方通报疑点诸多

尽管先后多次通报,且通报内容越来越详细,但周家人对此仍不信服,周代庆说,周家人后来他们干脆将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周公山镇四级人民政府全都告上法庭,提起了行政诉讼。
周家人认为,周天康不会游泳,不会轻易跳入水潭中,他们由此怀疑有人将周天康推入水中。周代庆说,周家人找到目击者张建军,虽然其为聋哑人,但智力正常,张建军用手比划着向周家人描述有人“杀害周天康”,并且能够准确的描绘出当时周天康等人的细节和其身体上的伤痕。
为了揭开造成周天康身上的伤痕原因,周家人自费对水潭抽水,并请公安部门民警到场见证,同时进行网络直播。8月4日,雨城公安全程在场,网上直播抽水潭的水,在近万名网友和当地100多村民见证下周家人抽干事发水潭的水,没有找到被认定的钢筋。钢筋只在水坝坝体空腔混凝土内,水潭底部是一块比较完整的岩板,岩板表面经多年水流冲刷已经变得光滑。
周代庆表示,同时,周家人在沉尸位置正上方高坎处找到了周天康腰后侧外伤的高度疑似致伤器物——一块突出的石头,周家人并进行了致伤器物和周天康腰后侧外伤的非官方比对,伤口和致伤器物基本吻合。
周家人还认为,周天康从小怕水不会游泳,死时穿着长裤,身高1.7米,不可能淹死在1.5米深的水中。
除此之外,周家人还提出了多个疑点。周天康为何选择在没有人游泳的水潭游泳?他的上衣去哪了?为什么会穿着长裤游泳?如何造成满身伤痕?溺水后为何同行四人没有马上呼救?当时现场附近不足百米就有多名村民,最近一个村民距现场直线距离不足50米,为何无人听到呼救声?

记者关注该案遭遇威胁

正是因为该案疑点重重且周家人不遗余力的“讨公道”,这起案件引起了雅安日报记者周代庆的关注。但因为周代庆和周家人有亲缘关系,所以他不便于公开报道,便一直以家属身份调查该案。
从2021年8月4日至今,周代庆一直持续在朋友圈、抖音公开周天康死亡一事的相关进展和疑点。比如此前的警方通报和抽干水潭的网上直播。
周代庆在朋友圈说:2020年6月15日的时候,周天康的家人曾实名公开举报雅安某政法机关领导干部充当黑社会保护伞。2021年4月,当时社会传闻有人要报复周天康一家。后来,6月8日,周天康就溺水身亡。


在追踪该案报道大约一年后,2022年6月17日,周代庆通过微博对外发布了求助信息,称“去年6月8日15岁的初三学生周天康被谋杀后,以家属身份一直调查公布雨城公安证据造假和犯罪嫌疑人余龙的证据,遭到余龙的小弟(抖音号战神龙龙儿)自称@雅安彭一龙的挑衅、侮辱和威胁。2022年6月16日晚,彭一龙私信我,扬言要杀我。”
在微博中,周代庆还贴出了相应的抖音私信截图证据。有人在网络私信上说:“你要当记者就当好你的记者,不要找不到事干,不要一天到晚瞎发。”该人还让周代庆报出自己的位置,要去杀他。
周代庆说:“从2008年担任记者开始,我受威胁很多,但指明要杀我的是第一次,并且是公开要杀我。”
周代庆还说,这个自称“彭一龙”的人曾说自己是余某的兄弟、朋友,其在去年下半年就曾经威胁过周代庆,让他不要乱发周天康案的情况。
谈及公开求助的初衷,周代庆坦言:“我很无助,作为一名资深调查记者,报道过很多案件。这个案件只要放在阳光下,有基本常识的人都可以揭开真相,但是非常艰难,有人一手遮天。如今黑恶势力点名要杀我,我一方面希望得到保护,另一方面希望揭露黑恶。”
对此,周代庆已经向当地110报警。6月17日,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分局青江派出所给周代庆发来受案回执,对周代庆报警称遭遇恐吓一案受理。


针对周天康死亡一事,周代庆曾先后向雅安市市委宣传部、政法委、纪委、检察院、公安局等多个部门寻求监督介入,但截至发稿时,周代庆说还未得到有效回复。

(注:文章主要内容来自周代庆讲述)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编辑:马源

17#
 楼主| 发表于 2022-7-7 21:54: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陶鹏辉

18#
 楼主| 发表于 2022-8-1 21:27: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新闻奖得主的100句采编心得

赵代君(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

1、没有优质内容的生产,就没有我们存在的价值。优质内容和精品生产,是立报之本,是集团立社之基。
2、用“工匠精神”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3、当记者,首先要立志,要有当名记者的抱负。
4、谁要想写出独树一帜的独家新闻,谁就要有敢于开第一腔、敢打第一炮的冒险精神。
敢于担当,源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勇于担当,要有胆识,不计个人风险得失,拒绝亦步亦趋的盲从、人云亦云的平庸,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讲政治,讲科学,敢为敢当。
内容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上有海量的信息,但优质内容依然稀缺。
文风反映作风。内容实的背后,源于作者的作风实。
5、优秀的新闻作品,体现新闻工作者扎实的“四力”的同时,也体现出了良好的作风。
6、发布式报道是媒体报道一种常见形式。在新的传播格局中,互联网本身便可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基本需求,报纸应该转向为社会提供“意义”,揭示新闻现象背后的真相。
7、主题再大,也要善于新闻化操作。
8、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主题立意好、有影响,具有示范和启迪教育作用。
9、很多成就报道,不够鲜活,也不够感人,多是材料的堆砌。
10、最真实、最准确的答案在基层,最生动、最形象的故事在脚下。
11、走进去,还要跳出来。
12、好新闻的几条标准:一是好新闻都有一个实标题;二是好新闻都应给人以启发;三是好新闻都有个性化写作手法;四是好新闻都是站在读者角度写的;五是好新闻能让读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六是好新闻都是客观报道。
13、媒体在釆编工作中都非常重视报道的针对性。说一篇稿子好,就说这篇稿子针对性强;说一篇稿子不好,就说这篇稿子缺乏针对性。
14、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典型。每个时代的典型人物身上都被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并被赋予独特的时代感。典型人物是时代精神的标杆。
15、典型人物报道一直是传统媒体报道的“拳头产品”,也是其报道优势。
16、新闻常做常新,关键是要有新的事实和新的视角。有新的事实,才可能有新的视角。占有新的事实,关键还在于要多深入基层一线。
17、地方媒体深入基层、密切联系实际、抓到的“活鱼”非常生动吸引人。
18、消息也有消息的好处,内容可以更集中,表达也可以更精练。对于写惯长稿的人,短稿更考验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能力。
19、遇到好题材,不要急于出手,釆访到位方能写作到位,呈现到位才能实现效果最大化,否则只能留下遗憾。
20、一个记者一如既往地保持工作热情、激情,是源源不断收获好新闻的基础。
21、根据中央精神、从中央改革要求中找到本地鲜活的经验,是地方媒体出新闻的一种方式。
22、当时写稿时不具备精品意识,后续不具备报奖意识,最终与获奖“失之交臂”。对于有获奖可能性的新闻,要精心釆写,并做好报奖准备。
23、消息写作应该尽量规避评述性语言,多用事实说话。新闻写作,尤其是消息写作,应尽量不用匿名身份。
24、如果错失首发,跟进报道能做出新意做出影响,仍有可能获得中国新闻奖。同主题的报道即便错失首发优势,如果报道体裁不同,后期仍有获奖的可能。
25、中国新闻奖在某种程度上比较看重报道要传递的价值导向。
26、好新闻就要给好版面、好位置。
27、新闻尤其是消息应该是对事实的报道,不应掺杂观点,也不宜在新闻中进行评述。当新闻本身十分重要时,可以通过配发言论的方式来表达想要表达的观点。
28、后续持续报道,是提升报道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后续报道的组织和实施,也可以看出一家媒体的策划能力。
29、工作报道抓得好,也可以获奖,关键是要抓那些新闻性强、具有时代意义的工作报道。工作报道如果仅仅停留在工作层面,如果仅仅是单纯信息发布,不能体现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也不大可能获奖。
30、数字要不要上标题,还是要看具体情况。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刀切的工作方法不可取。
31、对于创新之举的价值和意义,请领导干部或专家学者进行评价,这是新闻报道常用的操作手段。这样的好处是避免自说自话。
32、好新闻,应该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过硬的新闻由头。
33、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主题和呈现的统一。消息写作应该尽量避免一段话过长。一段话比较长时,可以灵活拆分。
34、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的调研,往往是信息的富矿,关键是还要能抓得住,不能让好新闻白白流失,这既是对记者个人能力的考验,也直接体现一家媒体的新闻业务水平。
35、抓新闻要多抓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强烈现实针对性和导向鲜明的选题。在这方面,地方媒体距离基层近,相对中央媒体有一定优势。
36、新闻最大的魅力也就在于不确定性。一条好新闻看似信手拈来,记者如果没有用心去发现,深入去挖掘,好新闻也会在不经意中被湮没。发现和挖掘新闻的能力,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
37、一轮又一轮的修改,其实是一个“排除水分”的过程。
38、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精练、最简短的文字。
39、为增强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和感染力,应该见人见事。
40、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事实原则是新闻的生命原则;宣传是对观点的传播。消息写作忌主观评论,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一条消息多次出现评述性的语言,这是新闻写作的硬伤。
41、没有线索不行,关键是遇到好线索还要抓得住才行。
42、做新闻需要干劲和冲劲。面对线索,第一步应该做的是什么?是去核实,是做深入了解,然后根据情况再做决定。如果一开始就对线索持否定态度,可能会错失重大新闻。
43、新闻发现其实也是问题发现,新闻从业者的问题意识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新闻作品的优劣。
44、媒体不仅应报道某项新政策的出台实施,更要关注实施效果如何。
45、舆论监督报道要事实准确、科学理性,着眼于建设性,把是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产生普遍反响、有效推动实际工作进展,作为开展舆论监督报道的着力点。
46、“看书先看皮,读报先读题”。好的新闻标题可以发挥其“首位效应”,成为吸引受众进一步阅读的关键。
47、新闻导语作为一篇新闻的开头,凝聚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提炼和构思导语,是把握全篇新闻的关键环节。
48、对具有问题感的报道,能不能找准问题的症结,进而推动问题的解决,十分重要,这也是评判报道社会效果的重要方面。
49、一个好记者既要具备政治的敏锐性,又要有新闻的敏感性,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既要放眼全局立意高,又要找出问题的关键点,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如事态良性发展,这是党报的价值与责任所在。
50、一个好记者应该具备热情和好奇心。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新的挑战,都要抱有和当初一样的热情和好奇心。
51、对线索的判断,直接体现记者的业务能力,这是第一步。作出研判之后,就需要进行实地调查釆访,这是关键。做舆论监督报道,必须重视实地釆访。
52、对待稿件,记者往往身处其中形成偏爱,而编辑站得稍“远”一些,相对容易将素材放在更大的平台上加以权衡考虑。
53、新闻讲求的是硬,讲求的是事实真实准确,观点讲求的是鲜明犀利,而副刊讲求的是软。
54、新闻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事实,做到以小见大,核心就是要发现以小见大的精彩事实。
55、能根据一份材料,用新闻的方式,操作出类似《台账压垮“小巷总理”》稿件的记者,才是真正优秀的记者。
56、新闻的特性决定了新闻写作中还是应该注意多运用形象概括。成功的叙述方式使小事件焕发光彩。
57、新闻要针对某个现象展开报道,必须有典型的事实,这样新闻才有力度。
58、核心新闻事实上标题,用典型事例反映典型问题,让一切尽在不言中。
59、做一名记者,最容易“打响”的是抓与读者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
60、舆论监督报道是对记者作风的考验,稍有不慎,内容不实或者出现偏差,可能就会陷入纠纷,甚至面临官司。
61、新闻媒体一个很重要的职责是进行舆论监督,替广大人民群众说话。新闻标题是最有战斗力的舆论监督武器,是报纸的眼睛,是记者思想最简洁直观的体现,记者想表达的感情和观念大都体现在新闻标题中。
62、会议报道最忌面面俱到。
63、新闻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工作,也是一个竞争激烈让人感到残酷的职业。
64、总编辑首先是总记者。新闻界只有新闻人,没有新闻官,哪怕是成了总编辑、总裁,你还得坚持写作,写稿署名还是“本报记者”。
65、把术语还给专家,把知识传给读者。只要不失实,尽量减少术语和数字的使用。
66、会议往往看似平淡无奇,但很多时候又是新闻的富矿,关键看参会的记者能否从中挖出新闻。
67、领导人的活动,媒体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来进行报道,会议其实也应该如此。
68、简洁应该是文字消息的基本原则。新闻写作应尽量使用通俗的、直观的词语。要善于把不可感的数据,用更直观、更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也是媒体人脑力、笔力的体现。
69、对于有心的媒体人而言,可以从习近平每年发表的新年贺词中,找准年度大事新闻策划的着力点。在年度大事的主题框架之下,如何找到地方媒体适合的切入点很关键。抓新闻,就是要在年度大事的主题下,找到最新的最显著的新闻事实。
70、众所周知、老的正面典型,如何做到常写常新?一是挖掘新的内涵;二是调整新的视角;三是重塑新的形象。善入——深入生活,发现报道的聚焦点;善看——开阔眼界,捕捉报道的着力点;善思——由表及里,凝聚报道的着力点。
71、记者要靠作品说话,作品就是记者的名片。
72、虽说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就新闻作品而言,对实际工作的推动、对现实的影响程度,应成为评价新闻作品效果的重要构成。脱离实际的是废品,反映实际的是成品,能深刻反映实际与指导实际的是精品。
73、把新闻做厚,尤其是把消息做厚,需要树立一件事思维。
74、传播新闻有诸种方式,其中消息是最集中、最简洁、最直接的方式。
75、新闻是历史的一部分,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
76、新闻现场远比想象的丰富,不确定性是新闻的魅力之一。
77、最大限度地开掘新闻资源,差异化竞争则是避免同质化竞争的有效的手段。
78、新闻作品生命力的长短,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性和社会性的强弱决定的。
79、作为记者,不应以稿子长短论英雄,也不必以版位分高低;只要问题抓得准,精心谋划,精心釆访,精心写作,小稿子同样能作出大文章。
80、给人物提炼一个传神的叫法,是媒体操作人物报道时常用的一种手段。
81、以本土显著的新闻事实,阐释国家层面的价值,很契合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定位。
82、作者与编辑互相成就,可谓一荣俱荣。
83、好新闻是跑出来的,谁想写出新闻佳作,谁就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84、新闻敏感取决于思想政策水平,也取决于对抓独家新闻的热情。
85、新闻应该是越“新”越“快”越好,但旧闻也有生命力,它好像冬眠的动物,一到春天就会苏醒过来。
86、记者是时代的瞭望者、记录者,也是建设者、推动者。媒体人要关注政策,深耕战线,积极主动。
87、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三种意识:一是主题意识,考验记者能否发现现象背后的主题;二是获奖意识,记者要有识别作品获奖可能性的能力;三是学习意识,学习优秀新闻作品避踩各种“坑”。
88、各种媒体间的竞争,其实是对新闻时效性的竞争,或者说是釆访速度、写作速度、播发速度之间的竞争。
89、让新闻时效快起来,后方不是坐着干等,也要发挥能动性,关注媒体报道情况,并能及时与前方联系。
90、党性与人民性从来都是统一的,但新闻性与政治性把握不好,就容易顾此失彼。
91、首先感动人,进而才可能影响社会。
92、带着感情釆写胜于一切写作技巧。
93、当记者只为新闻负责,为事实负责,为历史负责。
94、好消息应该是好的发现与好的表现的完美统一;发现与表现应当成为消息写作者掌握的两把钥匙;好消息要有人文追求,努力做到“眼中有事,笔下有人”。
95、同一场景、同一个事件、同一种观点,可以用不同风格、“气质”的文字来表达。
96、好的文章,来源于一双“发现的眼睛”。
97、由于职业的特点,新闻记者又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否则一味情绪化很可能看问题偏激,对局势走向的把握也会出现偏差。
98、重大主题报道用消息呈现的时候,要能写深写透。
99、要让消息作品有历史感和厚重感,就要学会灵活使用和处理历史资料,或者说是背景材料。
100、抓到一个好的选题,需要持续跟进报道,进而实现影响力最大化。
101、记者就是寻找故事和讲故事的人。讲好新闻故事,让报道可感、可读、入脑入心,是一个记者不可或缺的职业能力。
102、好新闻,不光要有意思,还要有意义,甚至意味。
103、好新闻应该通过典型的事实,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其价值和意义,无须用多余的语言进行阐释,这是新闻的魅力。
104、新闻很多时候需要一个好的时机,尤其是消息作品。
105、题材在新闻中的重要地位必须肯定。把题材、价值、效果三者和谐地统一起来,是写好新闻的关键。

以上内容根据《好新闻的味道》一书整理

来源: 长江传媒研究(公众号)

编辑:马源

19#
 楼主| 发表于 2022-8-26 19:44: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屈妍君



2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5 14:30: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吴漫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