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失实新闻案例库二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22:42: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CNN记者地震灾区做开颅手术消息被指造假
今年4月份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后,一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医疗记者在灾区给一名女童做开颅手术的消息吸引无数人惊叹与关注,不过,有一家独立新闻机构现在揭发称,相关报道有造假成分。CNN及当事记者均已对此作出回应。

据香港《文汇报》7月10日报道,尼泊尔4月8.1级强烈地震发生后,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首席医疗记者古普塔声称,他在采访期间接受了当地医疗团队的请求,为一名8岁女童进行紧急开脑手术。而现在事隔两个多月之后,有独立新闻机构揭发称这则新闻报道涉嫌造假。该机构称,当时真正接受手术的是一名14岁女童,而当地医护根本没邀请古普塔协助,是后者自己提出希望参与开刀。


古普塔8号公开道歉,解释称当时因情况混乱及语言不通导致报道出错。CNN发布声明力撑古普塔的确救回一命,但也表示会调查事件。


来源:环球网
http://www.mediaob.com/overseas/2015/0710/2234.html
12#
发表于 2015-7-11 16:11: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5-7-11 16:18 编辑

【案例】
写了“僵尸肉是假新闻”后,我被国家食药监总局“约谈”了 | 科通社2015-07-11 洪广玉 科通社


文/洪广玉(北京科技报记者)

  前天晚上,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食品安全参考”上发了一篇《逆转的时候到了:僵尸肉报道是个假新闻》,我能想到这篇文章会产生一些影响,但它的影响面远超出我的预料。到第二天上午它的点击就超过了10万,各类媒体也是头条推送,接着我就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约谈”了。



  总局某司负责人问我,你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呢?


 我如实回答:
  当僵尸肉(指封存三四十年的肉)的新闻刚出来时,我就有点疑惑,觉得从食品保存和管理、冷冻技术、经济成本等各种方面来看,都有疑点。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看,也交代得不够清楚,但我并没有马上想写什么。
  几天前,中国农大罗云波教授提醒我,让我多关注一些“僵尸肉”这件事,因为它除了伤害消费者的信心,而且对中国的冷冻食品行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因为大家会以为所有冷冻食品都有问题了。这时候,我觉得确实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
  所以,我就重新去核实了一些相关信息源,当然也包括从冷冻技术方面进行分析,但这些没写出来。
  该负责人又问我对网上的一些质疑怎么看。
  其实,这是一整天来,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说,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觉得大家把太多的注意力和担忧放在“僵尸肉”上,但却忽略了走私肉泛滥这个更核心的问题。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并非是一家媒体造成的,是所有后来跟进的媒体烘托出来的。我无意指责兄弟媒体单位,我只是对舆论这种过于吸引眼球的做法不赞同。
  当然,客观地说,我做出是“假新闻”的判断是有点太严厉了,毕竟我的判断,是基于目前所掌握的所有新闻线索和事件,加上逻辑分析,虽然从概率上来说已经很有把握,但毕竟无法排除所有的可能性,特别是极端情况。
  文章出来后,我的老板、北京科技报总编辑反复向我强调,我们作为科技类媒体,要注意核实事实,不要有科学硬伤。
  事件发展到现在,我支持有更多媒体抱着求真务实的想法,去做更多的核实追踪,最后离真相越来越近。新闻就像洋葱一样,被一层层的拨开。
  我也希望,大家可以经过一阵喧哗后,把注意力更多放在食品安全的核心问题上。
  昨晚坐火车陪一家人回家看看,在火车上用手机敲的字,我容易吗?:))
2015.07.11晨




下面是《逆转的时候到了:僵尸肉报道是个假新闻》原文:



在6月底到7月初,“僵尸肉”的报道沸沸扬扬,但通过对新闻线索的核实,发现这是一起无中生有的报道。这或许将成为中国新闻史上不太光彩的一页。



文/洪广玉 (食品安全资深[size=15.4545450210571px]记者)

  从6月底到现在,“僵尸肉”的报道一直在刷屏,百度搜索页面达到24800000个。
但是,
“封存了三四十年的肉”拿出来重新卖,你难道没起点疑心?

先来回顾这次舆论风暴是怎么兴起的:
  从6月1号开始,海关总署开展了一项打击冻品走私专项行动……


  6月2日,新华网(长沙)以“长沙海关查获涉嫌走私冻牛肉20余吨”为题进行报道。作为官媒进行了报道,很正常嘛。


6月3日,新华网从总体上报道了全国各海关的“战果”。总之,这些内容看起来像是海关总署每年的例行工作,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转折点来了,6月23日,新华网(长沙)发表了一篇标题为“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的报道,访报道算是对长沙海关破获的案件的深入报道。

  该文首次给“僵尸肉”命名!

报道里出现了“剧情”:记者了解到,一些走私冻肉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肉龄”竟然长达三四十年。在6月的海关打击冻肉走私的专项行动中,有“80后”缉私人员在广西某口岸查处了一批比他年纪还大的“70后”冻肉。



  从这里开始,“僵尸肉”的说法迅速传开,舆论被引爆了,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都有跟进报道,还引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得有板有眼。后来央视、人民日报也加入了进来。


  大家完全当真啊,甚至各地食药监也开展起了所谓排查“僵尸肉”的行动。

  消费者也吓得不轻啊!有媒体报道,某男子买鸡怀疑遇到“僵尸肉”,老板为证清白自己喝下鸡汤。


似乎是为了交待得更清楚,7月2日,新华网(南宁)发表了名为“揭开冻品走私利益链:竟有冻品封存于1967年”的报道。

  这篇进一步坐实僵尸肉的年龄,称:


南宁市警方在查获一批走私冻品时,发现其中一些鸡爪包装袋上印制的包装日期竟然是三四十年前,其中时间最长的包装日期显示封存于1967年。”并暗示这些僵尸肉是越战时的储备肉。


  作为普通读者,读到这里,其实是不太容易发现问题的,但是作为媒体人还会觉得有点不对劲,在这些报道中,引用的信息源非常模糊,表述得很不规范,比如“记者了解到……”记者是从哪了解到的?是怎样了解到的?广西某口岸是哪个口岸?哪个“80后”?
  就算记者确实有听到,这个“80后”说的就是真的吗?

好了,轮到我这种不嫌事多的媒体人干活了:

   为了核实这些报道,我对涉及到的部门分别再次采访。

(以下均为电话采访内容,没法提供图片证明了,不过,如有媒体同行感兴趣,我可以提供所有受访人的录音、联系方式供查证)

  首先出场的是长沙海关的回应(媒体最早提到的海关),缉私局副局长杨波的话:
  “我们并没有查到过僵尸肉,这是全国一起搞的行动,其它局有没有查到我不知道,反正我们没有,也从来没有对外发布过这样的消息。”

  既然可能是“广西某口岸”查处的,所以又联系到了广西南宁海关宣传科,这是张姓科长的话:
  “最近太多这样的报道,我们已经专门核实过了,我们从来没提供过这样的消息,既没有说过僵尸肉的事,也没有说过年份的问题,是谁发的稿子,你们就去问谁吧。”
  我补了一句,那你们在工作中有查到过这种肉吗?(指封存几十年的),张科长肯定地说:从没有在工作中查到过这种年份的肉。

  张科长最后提醒我,早在2013年,网上就有“南宁警方发现封存于1967年的肉”的报道。

继续搜索:


  搜到的一篇比较早的报道,是温州日报的,报道地址为:http://wzed.66wz.com/html/2013-07/08/content_1472777.htm


值得注意的是,该文最后注明“据新华社”!!!

 其中有一段内容是:


今年5月(指2013年),南宁市警方曾在一窝点缴获20多吨假冒伪劣凤爪成品及鸡爪、牛百叶、牛黄喉等走私原材料。而在这一窝点的冷藏库里,民警发现其中一些原材料(鸡爪)包装袋上印制的包装日期竟然是三四十年前,其中“资历”最老的鸡爪,包装日期显示封存于1967年。



注意,该文中并没有具体警方人士接受采访,更没提这些肉是战时储备肉。然而,这就是所谓“僵尸肉”能追溯到的最早源头。通过百度搜索的时间设定,已经找不到更早的提及陈年走私肉的新闻。

  最后,记者联系到“南宁警方”,也就是广西南宁市公安局,宣传处一位吕姓负责人回应:
  “这个报道出来后(指13年7月),我们就查过,我们从来没有办过这样的案子,也从来没对外发布过这类信息。真的是莫名其妙的事。”
  吕姓负责人回忆说:
  “2013年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某部门组织了一个“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这个活动上有展示一些假货和不合格产品,只因为在南宁市举办的,媒体就以为是南宁市公安局举办的。而相关报道是媒体在活动中自己挖出来的,南宁警方完全不知情。”
    我又问,有没有可能民警私下接受采访?吕回复说“都没有这个案子,怎么接受采访?”


  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我又拔通了广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电话,询问2013年的这则报道是否属实,宣传科许姓负责人向多部门核实后,回复道:没有发布过相关信息。
  由此可见,没有任何官方发布过查获所谓“封存三四十年”的肉。至于2013年的那则报道是如何出炉的,已难以考证,但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看,它没有确切的信息源,也缺乏案件具体地点、当事人这样的新闻细节,很难让人相信。


  总体来说,走私肉是一直存在的,但“僵尸肉”(特指封存几十年的肉)的报道,是从一则“旧闻”不断嫁接、演绎而来的:将一个“窝点”演绎成海关全面查获,将2013年拉伸到今年,将凤爪外延到猪肉、牛肉等所有走私肉,再将数量臆想为“今年海关查获的42万吨当中的一部分”,再补充一个所谓“战时储备肉”的解释……齐活了。
  但是,将“包装日期为1967年”的凤爪”解释为越战时的美国储备肉,也编得太不像话了:

  没错,吃凤爪是中国人的独有爱好,从上个世纪直到今天,美国人不吃凤爪,欧洲人也不吃。

  (本文得到中国农业大学罗云波教授的指导和帮助,由《科技生活》周刊采编制作。版权作品,转载须得到授权。合作联系微信:科通社)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IyNzQ0Nw==&mid=209755365&idx=1&sn=ddad81e31527b705399a642e46e41a46&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23:25: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那些失实的新闻 难道因为记者很容易被骗吗?

从昨天到今天,两起新闻事件被证实为失实,你一定读到过它们。


今天的失实新闻是6月12日《潇湘晨报》报道的“衡阳县姐妹俩捡吃食物中毒身亡”(下称“中毒”),后该报道被衡阳警方证实失实。“捡吃食物中毒身亡",只是12岁的犯罪嫌疑人小雯编造的谎言。

结果记者信了。

昨天的失实是一篇网络报道,《安徽小伙车祸后倒地无人理 打120自救》,后经调查证实,车祸的另一方司机在出事后立刻拨打了120,因此并没有“无人理 打120自救”的桥段。这篇报道在7月11日被《新安晚报》微博转发,且未经核实。

好在,涉事媒体都因此向公众及当事人作出道歉。但新闻毕竟已失实(这种事实性错误在媒体行业里算是大错),其中,是记者处理报道的一种失衡。

从两篇报道看来,《安徽小伙车祸后倒地无人理 打120自救》没有标注来源,新闻配图中,一个被撞的小伙躺在地上打电话,几名“群众”在一旁围观,看起来,并无相救之势。由于没有稿件出处,很难断定是否是专业记者采写。

一般来说,记者在处理这种典型的社会新闻时应该游刃有余。有兴趣可以翻看一下《新京报》对“鸟巢法拉利飙车”事件的采访过程,现场情况、围观群众、警察、当事人,乃至当时附近路口的监控,记者都一一做了详细的采访和记录,最后生成的稿件,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推敲,这是因为记者对每一个环节都做足了功课,不仅仅是“过去看一眼,问了几个人”这样简单。

“打120自救”这则失实新闻,在互联网上很快发酵。一是人们对新闻本身具备的“奇葩”属性报以好奇心;另外,依照文中所述,视而不见的旁观者确实令人愤慨——如果这真是专业记者采写,这样的“奇葩”的事件发生,作为记者首先应该质疑其真实性,采访的点集中在当事人双方、警方,甚至调取现场监控画面,“打120自救”确实夺人眼球,但从新闻专业角度来说,却忽略了极为重要的事实。

而在另一篇《衡阳县姐妹俩捡吃食物中毒身亡》被爆出失实后,有人评价记者在写该稿时,出现了“合理想象”。

这篇新闻报道了衡阳县一对14岁和8岁的姐妹,在上学路上因为饥饿难耐,捡了路边垃圾桶的食物,并最终因为误食“毒鼠强”而命归黄泉。而事实上,姐妹俩的死亡是被一名年仅12岁的小女孩投毒所害,而报道中的“事实”,则来源于此前媒体报道中当地流传两种说法——一是姐妹因不堪饥饿,吃下垃圾堆里的食物中毒身亡;二是小姐妹被两名男子哄到山里,喝下有毒可乐中毒身亡。

网上评价该记者,出现了“合理想象”是没错的。因为此前报道的“流言”未被证实,而“中毒”一文中,记者仅仅是排除了两个传言中更不靠谱的细节,而选择的相对真实的“中毒死亡”,并在该“事实”中添加了“猜测性细节”——(以下为转载)例如文中的“姐妹俩应该有些饿”、“姐妹俩从垃圾堆里捡了一些别人扔弃的食物,其中有她们喜欢的麻辣小吃”、“14岁的姐姐先倒地,她吃得多,也吃得快。”

不能排除,在记者发稿时有些如今天下大白的细节当时无法被验证,但显然“无法验证”的事实是不能被刊发的——即便刊发,也可以写:此前媒体报道中当地流传两种传言……尚未被证实,姐妹俩的死因迄今仍成谜。

大部分新闻细节失实,都是记者调查失误造成的。这其中当然有“线人”造假、事实核实困难、证据难以成立,而记者根据“留言”制造看似合理的现场,则令新闻更加“假”的更加主观和戏剧化——这也是新闻采访中的大忌。

要消灭新闻失实,其实很简单——大量谨慎的采访、有逻辑的判断、不断与当事人、信源核实事实,并多角度的推敲采访细节是否合理,哪怕再简单的采访现场,这些都有必要做到,从这一点看起来,避免新闻失实,又确实是一件不简单的辛苦工作。

但毕竟,记者就是要负责报道真相。



作者|张江 来源|蓝媒汇
http://www.lanmeih.com/index.php/Home/Reporter/detail/id/4141.html
14#
发表于 2015-8-14 14:54: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花树下忆人生
回复@海明评说:就是这个



回复我的评论:回复@樱花树下忆人生:半天不上网,很多信息不清楚。谢谢了


8月13日 23:26 来自 联想K900·惊艳全场
15#
发表于 2015-8-15 18:4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5-8-15 18:47 编辑

【案例】
天津爆炸事故现场“方圆两公里撤离”消息不实

2015年08月15日17:37 综合

  @人民日报:#天津港爆炸事故#【最新发布会:“方圆两公里撤离”为不实信息】据17时举行的发布会:①今天消防搜救组搜救出2人,目前搜救总数为46人;②伤员救治722人,其中重症58人;③从今天上午11点多开始的“方圆两公里撤离”,经过多方核实为不实信息,政府没有组织撤离。(人民日报记者王君平)

http://news.sina.com.cn/c/2015-08-15/173732208474.shtml

担心有毒有害物质扩散 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安置点群众撤离2015年08月15日 11:53:07 来源: 新华网






  • [url=]打印[/url]



  • [url=]字大[/url]



  • [url=]字小[/url]




  新华网天津8月15日电(记者刘林)记者15日上午在天津滨海新区“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天津开发区第二小学见到,10点50分左右,志愿者挨个帐篷通知受灾群众:接上级信息警示,因为风向即将改变,出于安全考虑请大家穿着长衣长裤并戴上口罩有序撤离。

  截至11时,已有三辆大巴车载着群众离开,现场还有一辆大巴车,群众正带着行李有序上车。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8/15/c_1116264094.htm




16#
发表于 2015-8-19 08:39: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日本否认"安倍9·3访华"报道:未经内阁决定

2015-08-19 02:35:00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相关新闻:日媒:安倍晋三9月3日访华 将与习近平会面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每日新闻》18日独家报道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可能于9月3日访华,但将避开中国为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举行的阅兵式,选择当天下午到达北京。这引起外界对中日首脑会谈、中日韩首脑会谈以及日俄首脑会谈的一系列猜想。针对上述消息,日本外务省国际报道官18日对《环球时报》说,目前外务省的正式答复是“没有任何《每日新闻》所报道的事”。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学者也表示,他个人判断这应该是个假消息。日本首相官邸相关负责人18日告诉《环球时报》,有关安倍访华的事尚未经过内阁会议正式决定。

“如果内阁决议通过,将由内阁官房长官在通过当日对外宣布。”日本首相官邸国际宣传的负责人18日对《环球时报》说,一般来说,国家元首出访都要经过内阁决议才能成行,很多时候是在访问之前才最后确定并公布相关情况。对于中日两国外交部门是否正就安倍访华展开磋商,上述负责人称,“既然没有通过内阁决议,关于是否交涉我们也就无可奉告”。

《每日新闻》的报道却相当肯定,且有不少细节。该报援引数名“日中外交相关人士”的情报称,9月3日上午,北京将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发表重要讲话。下午的纪念招待会将邀请包括安倍在内的约50个国家领导人出席。日本以阅兵是“军事活动”为由拒绝参加,提出安倍只参加下午活动的方案。据相关人士透露,由于举行阅兵式,北京的机场将在9月3日上午关闭3个小时,为此安倍正协调日程,预计在阅兵结束,机场停飞限制取消后前往北京。

《每日新闻》此前曾报道说,在7月中旬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访华时,中方提出了安倍访华的3个条件——恪守中日间的4个政治文件;沿用“村山谈话”精神;首相表明不参拜靖国神社。该报18日援引北京外交人士的话说,中方认为安倍在战后70年谈话中写入了“痛切反省”和“道歉”,于是同意安倍9月3日下午访华,并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

《日本经济新闻》18日报道说,日本政府不仅在推动安倍访华,也在加紧协商,以实现日中韩三国首脑会谈。《每日新闻》称,如果安倍的中国之行能如愿,还有可能在北京实现日俄首脑会谈。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确认出席北京阅兵式。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学者18日对《环球时报》说,他个人判断这应该是个假消息。对于安倍发表的战后70年谈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严正表态称,日本理应对那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性质和战争责任作出清晰明确的交代,向受害国人民作出诚挚道歉,干净彻底地与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切割,而不应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作任何遮掩。


《每日新闻》编辑委员坂东贤志评论说,安倍访华是想向国内外表明,尽管日本推动修改系列安保法案,但日中间并非敌对关系。但也有人认为,安倍是因为没有任何外交成果,希望访华来提振不断下跌的支持率。日本共同社援引安倍周边人士的话说,如果能够实现访华和日韩首脑会谈,就能提高美国对日本的信赖,让安倍在外交上获得更高评价。但也有政府人士认为,这是双刃剑。如果中国抗日纪念活动带有强烈谴责日本的色彩,安倍访华可能遭国内舆论,至少是保守派批评。

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18日对《环球时报》说,日本非常实用主义,在战术上是很精明的,想既给中国面子,又不违背自己的想法。有中国学者表示,安倍想改善两国关系还需要拿出更多诚意。

(原标题:日本否认“安倍9·3访华”报道 欲改善关系需拿出诚意)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  作者:蓝雅歌

http://news.163.com/15/0819/05/B1C1I3BI00014JB6.html

日媒:安倍9月3日访华会见习近平 但不出席阅兵式
小 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5-08-18 10:50:58  澎湃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据日本《每日新闻》8月18日报道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于9月3日在中国的抗战70周年纪念日前往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
    但出于种种考虑,安倍晋三不会出席当天上午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仪式。尽管如此,《每日新闻》认为在两国交战70周年的纪念日上安倍的到来,将给外界传达出中日关系缓和的印象。
    本月早些时候有美媒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考虑9月访华,不过因日本国内原因有可能放弃访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此表示,没听说过安倍要来中国,此事不在日程上。
    据《每日新闻》报道,中国方面邀请了超过50位国家领导人出席当日的活动。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已经表示会前来参加阅兵,并将派出军队。
    普京今年6月就已表明自己将于9月3日访问北京。安倍晋三则一直希望普京今年内可以访问日本,希望能和俄罗斯达成和平协议,解决二战后以来一直存在的领土纠纷。所以,本次安倍或与普京在北京也举行简单的会面。
    《每日新闻》还称,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也受到了中国的邀请来参加抗战纪念活动,但目前没有看到金正恩准备出国的迹象,届时其前来北京的可能性较低。有情报显示,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正在准备前来参加阅兵。
    在9月习近平即将访问美国前夕,安倍晋三出席中国的抗战纪念活动,将向外界展示出两国有共同努力达成和解的印象。
    不过安倍也需要考虑国内强硬右翼的想法,可能在访问期间不会表现的过于积极,以在国内舆论间取得平衡。
    美国媒体本月4日曾报道说,由于安倍力推的安保法案遭遇国会内外强烈反对,安倍有可能放弃9月访华计划,全力确保在本届国会上通过这一法案。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5日在回应“安倍9月访华行程有变”的提问时表示,“我从来没有听说安倍9月访华这件事”,“此事不在日程上”。
    安倍晋三上周五在日本发表战后谈话。虽然与其前任一样,安倍在谈话中同样使用了“侵略”、“殖民统治”、“深刻反省”、“道歉”这四个关键表述,然而各界评价仍然不高,甚至日本国内各大媒体也纷纷对安倍谈话喝起了倒彩,认为所谓的“道歉”充满了欺骗。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周已向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表明中方严正立场。新闻频道

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 ... f00000ec61&p1=2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22:50: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纽约消防局为天津遇难同行降半旗系假消息


微博截图


中新社纽约8月20日电 (记者邓敏)纽约消防局局长丹尼尔·尼格罗20日发表声明,代表1.5万纽约消防员向天津爆炸事件中牺牲的消防员致敬。

当地时间20日,纽约消防局新闻办公室在给中新社记者发来的局长声明中称,自14年前纽约世贸中心被袭击导致343名英勇的纽约消防员丧生以来,这个世界从未像天津爆炸案这样在单一事故中有如此众多的英勇消防员遇难。

尼格罗称,这不仅对中国天津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失,也是纽约众多亚裔社区的损失。“我代表纽约消防局1.5万名成员,向牺牲的英雄消防员及失联消防员的家属致以最深切的同情。”

此前有社交媒体报道纽约消防局在“头七”(19日)为天津爆炸遇难消防员降半旗,纽约消防局新闻发言人格洛弗向中新社记者表示,他不能证实此事。据他所知,这个消息是假的。

8月12日,天津港一化学品仓库发生爆炸,已造成114人遇难,其中公安消防人员19人,天津港消防人员37人,民警7人,其他人员44人,未确认身份者7人。失联人数为69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员5人,天津港消防人员43人,民警4人,其他人员17人。(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mediaob.com/internet/2015/0821/2766.html


18#
发表于 2015-9-3 19:40: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深圳祝羚
完了,完了,摊上事了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21:43: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误报日本首相辞职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截屏


传媒大观察消息 9月3日上午10时左右,《中国周刊》新浪官方微博发出消息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辞职。观察君查阅了日本主流媒体,并未发现这一消息。(编辑:周童)



来源:传媒大观察
http://www.mediaob.com/industry/2015/0903/2909.html
20#
发表于 2015-9-7 22:23: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晔Ken
//@吴铭:机智!//@余英: 的确是谣言!不是静安并入闸北,而是闸北并入静安了!

@大鹏看天下
【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呵呵……】2015年8月28日,上海《东方早报》A07版,大幅面辟谣:静安回应并入闸北:纯属谣言,恶意炒作!!! 2015年9月7日,上海《解放日报》快讯(记者 徐敏 谈燕 栾吟之)下午5点,静安区和闸北区同时召开区党政负责干部会议,宣布:两区撤二建一,建设新“静安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