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爽 于 2014-1-3 16:17 编辑
最近,读了《弟子规》,以前也随意的看过。现在又看,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弟子规》开篇几句高度概括了全篇的内容,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些都是古代圣人对学生的训示,教育学生该怎样做人。首先应当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对自己谨慎约束,对别人要诚实可信。要博爱民众,并且要亲近有德行的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亲近有德行的人,潜移默化的你自然也会有德行。做好了这些,如果你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现在的我们,从小就有人给我们强调要怎样学习,怎样考试,怎样得高分,怎样在过高考这座独木桥时不被挤下来,但是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样为人。这样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然后,我们不难看到:许多孩子会对父母大喊大叫;偶尔给父母打个电话也是为了要生活费,父母多说几句就嫌他们啰嗦;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父母把他们捧在手心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俨然一副小皇帝的样子。 中国传统文化是重孝道的,而今,仍然是重孝道的。只是大家都习惯了父母的付出,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似乎父母的确是来还上辈子欠下的债。如果随便问一问,大家都会说自己是孝顺的,自己有孝心。但是如果问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是否给父母洗过脚,是否为父母做过一顿饭,答案估计就不那么肯定了。光有孝心是不够的,要真正去做了,才是有孝道。所以,我们这个社会才会需要道德模范啊。 《弟子规》强调要讲礼仪。步从容,立端正,走路时要不紧不慢从容大方,站立时要端庄直立。事勿忙,忙多错。做事不能匆匆忙忙,匆忙时最容易发生差错。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尖酸刻薄的话,下流不干净的话,不要说。粗俗的市侩习气,都要彻底戒掉。古代的孩子被要求要学的礼仪太多。虽然对现代人来说,有些礼仪过于死板迂腐,不适于现代生活,但是如果能够做到,也算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而有高品质生活的人,往往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读《弟子规》时,我会不自觉的用自己来对比。我是否做到了如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我是否做到了泛爱众而亲仁?是否做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否做到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想,按照《弟子规》来要求自己,也是一件不错的事。因为有句话叫做,做事儿先做人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