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视概论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2-7 11:57: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电视剧步入啃老时代 专家呼吁少翻拍多原创

  2012年02月02日18:12  长沙晚报

  “如今真是‘剧二代’的时代,《还珠格格》是新的,《西游记》是新的,《亮剑》也是新的……能不能来点真正新鲜的玩意?”

  “饭后打开电视机,看到了一个猴头(的镜头)!再看看清楚,居然是新版的《西游记》!张纪中大叔,为啥把大师兄整成这德行了啊,怎么看都是个妖怪……”

  随着综艺节目竞争的白热化以及“限娱令”的实施,各大电视台纷纷调整战略部署,转战“电视剧争夺战”。于是,不少观众发现,从去年开始,电视荧屏俨然已经成为了翻拍剧的天下:《新红楼梦》、《新水浒传》、《新还珠格格》、《新亮剑》、《新永不瞑目》、《新玉观音》、《新乌龙山剿匪记》……很多经典电视剧纷纷“被啃老”,翻拍作品虽然层出不穷,但其质量却广遭观众诟病,在扔出“板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观众和专家呼吁,影视剧创作者们尊重原著、回归原创、期待精品。

  翻拍剧之四大名著 不断被翻拍,从未被超越

  ★代表作——《西游记》

  1986年六小龄童版《西游记》,一直都被奉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

  2010年,浙版《西游记》翻拍经典, 虽然力图关注人物情感,演员阵容主打帅气师徒、美女妖怪,但也出现了剧情荒诞、过多感情戏、台词怪异雷人等粗糙之处为观众诟病。

  2012年1月30日,号称历时五年,耗资一个多亿,张纪中版新《西游记》上星播出。

  点评:面对张纪中版的《西游记》,恐怕没有人能继续“淡定”。早前,翻拍期间,张纪中就不断放言将会在特效和想象力上比前作有突飞猛进,特技效果“要向《指环王》和《哈利·波特》看齐”,人物形象上“要让孙悟空比蜘蛛侠还厉害,猪八戒要比金刚还讨女孩子喜欢”。不过,该电视剧播出才3天,就被网友批为猪不像猪、猴不像猴、妖怪不怪,而对于该片最引以为豪的特技,观众也不买账,“孙悟空飞的特技确实比86版好,但这不是翻的筋斗,还真不如86版有点穿帮看见蹦床的筋斗云那样振奋;特效太多,感觉大多数地方都是假的,只有人是真的,人物和背景特别不合……”

  ★代表作——《红楼梦》

  1987年陈晓旭、欧阳奋强、邓婕等主演的央视版《红楼梦》,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

  2010年,李少红导演,一大批青年演员重新演绎的《新红楼梦》投资过亿元,历时两年。

  点评:《新红楼梦》无论是从前期的“红楼梦中人”选角,还是播出后“贴片子”的发型设计都引起广泛热议。除了外伤,这部电视还存在一个最大的内伤:它不再讲述一个大家族的兴盛衰落,只演绎了一群痴男怨女的情感纠葛。主创人员是否记得《红楼梦》的魅力,远不只在于宝黛的爱情。

  翻拍剧之热戏重现 不比经典,比雷人

  ★代表作——《还珠格格》

  1998年,如果只能挑出一部电视剧,那非《还珠格格》莫属。《还珠格格》当年“高烧不退”还有一个最好的例证:第一部1998年在北京播出时的收视率是44%,令很多业内人士瞠目结舌;到了第二年,《还珠格格2》登陆北京时再创新高,收视率达48%,而在上海和湖南播出时收视率竟然达到55%和50%。

  2011年,新人版《新还珠格格》系列面世。

  点评:如果统计中国重播次数最多的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无疑榜上有名。于是,继《又见一帘幽梦》之后,琼瑶决定推出《新还珠格格》。然而,《新还珠》自从宣布拍摄起到最后98集的冗长剧集问世就一直在遭遇外界的口诛笔伐。到底是再造经典,还是狗尾续貂?就连老版《还珠》的主创也表示,《还珠格格》承载了多少人的美好回忆,为何要把这美好回忆颠覆了呢?老版的美好感觉还在,翻拍无疑是资源浪费。

  ★代表作——《乌龙山剿匪记》

  1986年,《乌龙山剿匪记》在国内热映,一度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该剧也成为了几代人脑海中的经典之剧。

  2012年,《新乌龙山剿匪记》1月19日播出,但是该剧播出仅两集就遭到撤档。

  点评:“现在的重拍经典剧,挑战的不是观众的怀旧情绪,简直就是在挑战我们的智商!”《新乌龙山剿匪记》春节期间亮相,一露面就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因收视率低迷而遭电视台中途撤播。不少网友直言该剧简直就是在“坑爹”。

  翻拍剧之新年趋势 啃老仍是主流

  继张纪中版新《西游记》、《新乌龙山剿匪记》在元月打头炮之后,接下来,正在翻拍和等着翻拍的剧类还特别多,总的来说:旧片翻拍、续集再拍仍然是2012年的荧屏主流趋势。

  据悉,仅华谊兄弟就将推出3部由电影变身电视剧的重头剧《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和《花木兰》;同时《追捕2》、《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新篇《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也将开拍。

  其中,《非诚勿扰》计划于2012年2月开机,该剧不会延续影片的喜剧路线,全剧将对婚恋进行深层次探讨。而《唐山大地震》计划于2012年8月底开机。

  电视剧为何爱“啃老”? 原因:好剧荒、急功近利

  翻拍剧为何如此受电视制作方和各大电视台的青睐?

  业内人士透露,如此密集地翻拍经典电视剧,归根到底还是中国影视产业的好剧本荒,购剧价格的直线攀升以及投资者、影视创作人急功近利造成的。

  有学者做过一项统计,中国每年生产上万集的电视剧,美国才3000多集。然而,国内影视剧质量却屡受诟病,最大原因是缺乏原创的好故事。

  “尽管眼下编剧的地位和收入有了很大改善,但编剧真正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一部影视剧的投资60%给了演员,编剧所得还不如一个三流演员。在剧组,编剧甚至还不如一个主演有话语权。同时,市场的急功近利也加剧着编剧生态的失衡,一方面投资者等着剧本拍戏,另一方面对新人作品、新题材投资者又望而却步,害怕市场不接受、投资血本无归,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翻拍经典老剧省时又省力,哪怕拍出来之后‘挨板砖’,至少因为经典老剧经过多年口碑沉淀,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收视率有保证。这种事半功倍的事情对于电视剧制片方来说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在这种循环的‘怪圈’中,便催生了影视圈集体‘啃老’现象的产生。”业内人士分析说。

  《中国新闻周刊》在微博中称:“《新三国》、《新还珠格格》、《新永不瞑目》……电视剧创作集体加入‘啃老族’行列。翻拍十年前的倒罢了,几年前的也搞翻拍,难道我们的影视剧创作者真的江郎才尽,只能‘大树之下好乘凉’?”

  网友“五哥”评价:“翻拍究竟是致敬还是模仿?是继承还是颠覆?不管怎样,编剧行业应该鼓励更多样的、更新鲜的、更年轻的写手加入进来。否则,我们永远都想不出属于自己的哈利波特和魔戒。 ”

  著名演员六小龄童曾表示:“我不反对翻拍,问题是怎么拍。我这一版孙悟空在网上的支持率是98.8%,这说明无论时代怎么变,老百姓很清楚他们心目中的美猴王是什么样子的。中华民族世界级的名著不多,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西游记》的精髓告诉下一代。”

  而更多的专家则开始呼吁放下翻拍,回归原创。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评论家仲呈祥建议,编剧应当多从生活这一创作的唯一源泉入手,积累生活素材和感情,以增强原创力。(记者 桑琴)

http://news.sina.com.cn/m/2012-02-02/181223873058.shtml
12#
发表于 2012-3-16 11:43: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业内默认中国电影海报制作抄袭现象

2012年03月15日15:50  法制晚报


“山寨”海报,省钱省事没风险


  中国电影市场上,偷、漏、瞒报票房的情况屡见不鲜。实际上,不少影片在进入影院之前就已经开始造假,海报制作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环节。    本报记者通过长时间的搜集资料和调查采访发现,中国电影海报的造假主要集中在抄袭海外片方面,比如《大胃王》与《老爸夏令营》、《将爱》与《返老还童》,海报上的创意元素除了主演和字体不一样,其他基本一模一样。

  据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的情况,中国电影海报制作之所以抄袭成风,主要是因为不少影片营销费用不足,导致海报行业利润较低、海报制作队伍良莠不齐,而且法律方面又有空子可钻——目前还没有出现过法院受理海报侵权的案例,直接导致电影海报明目张胆造假。

  现象扫描

  抄袭海外海报成风  知名影片难脱干系

  海报通常被视作一部电影的名片和脸面,但细心的观众经常会发现,不少国产片的海报似曾相识,尤其是与某些好莱坞影片看起来特别像。

  国产片《大胃王》海报的主体部分是潘长江趴在地上,与好莱坞影片《老爸夏令营》如出一辙,连面部的表情都很雷同;黄磊在《老男人历险记》的海报上的模样与《总统杀局》中的乔治·克鲁尼惊人相似;《异度公寓》的几张海报也分别与美版《见鬼》和韩国片《蔷花,红莲》十分雷同……

  不仅上述中小投资国产片的海报涉嫌抄袭,就连《最爱》、《将爱》这些由明星大腕主演的票房巨制,也难脱掉干系。

  由顾长卫执导,郭富城和章子怡主演的《最爱》,其中的一款海报是男女主角的脸颊相互贴在一起,与当年奥斯卡热门影片《生死朗读》(曾在内地上映)的一款海报很相似。  

  而票房超过两亿的《将爱》,其某款主海报与另一部奥斯卡热门影片《返老还童》的一款海报也很相似,只不过把《返老还童》男女主角布拉德·皮特和凯特·布兰切特换成了李亚鹏和徐静蕾。

  《让子弹飞》、《非诚勿扰》、《亲密敌人》、《武林外传》、《全城热恋》等知名国产片也有抄袭或模仿海外片海报的嫌疑。

  不仅如此,有些国产片的海报之间也很雷同。《云水谣》和《赤壁》的海报除了人物头像和字体不同之外,底板色调、布局排列都很相似。

  记者追访

  电影主创不愿多说  业内默认存在抄袭

  也许有观众会问,两部电影海报相似,为什么就一定是我们抄袭好莱坞,而不是好莱坞抄袭我们?答案很简单,因为好莱坞的片子比我们先出来,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影响。

  对于上述影片海报涉嫌抄袭一事,其相关负责人均不愿多说。关于《最爱》某款海报雷同于《生死朗读》的问题,记者联系到当时负责《最爱》海报设计的新艺联公司总经理王宁,他也承认存在雷同之处,不过他表示:“具体过程我不清楚,因为中间换过公司,你说的那款海报不是我们做的。”

  而《将爱》的发行和宣传负责人表示,海报是由导演张一白找香港团队做的,“具体我们也不清楚”。随后记者短信联系了张一白,听说是要谈《将爱》的海报,他回复:“都什么时候的事儿了,有甚可谈?”便不再回复记者。

  尽管相关负责人不愿多说,不过中国电影海报的抄袭现象已被业内默认。

  同道影人传媒广告公司负责人张筱鹏坦承,这个行业确实存在抄袭的现象,因为版式就那几种,“就我个人来说,我不反对抄,关键是看抄得好不好。”

  他告诉记者,从专业的角度讲,电影海报主要是由点、线、面三种元素构成,“点就是文字,文字多一些就会形成一条线,文字再多几行,一行一行的就会形成一个面,关键看你怎么组合起来,怎么表达你的创意,这才是最关键的。”

  另有多位设计公司负责人都表示“现在看有些海报设计确实是同质化现象很严重”。异开视觉艺术设计公司负责人马超认为,有些海报就采用了典型的大片式设计,即上面几个大人头根据主次排列在一起,下面是电影中的宏大场景,背景辅以云、烟等效果,颜色多为深红、深蓝、深褐,“这样的海报你一看就会觉得面熟,你一定会觉得千篇一律和缺乏创意。”

  原因探秘

  海报设计利润较低  制作队伍良莠不齐

  之所以缺乏原创、抄袭成风,是因为给中国电影做海报的利润较低,制作队伍良莠不齐。

  新艺联总经理王宁告诉记者,他的公司成立5年来制作过《龙门飞甲》、《大魔术师》等大片的海报,在这个行业已经算相当资深了,同等规模的公司在业内也就两三家。

  “现在国内纯粹靠制作电影海报生存的公司较少,因为没什么利润,你辛辛苦苦好几个月,还不如人家做一个房地产广告策划赚的钱多,人力和精力却照样要投入进去。”王宁说。

  王宁表示,利润低是因为不少影片的宣传营销费用本身就低,“很多影片的拍摄费用都紧张,更甭说把钱花在海报上了。”一般情况下,商业片可能愿意花二三十万在海报上,但一个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公司,要集体付出一个月或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劳动,这点报酬绝对不高。何况文艺片或者一些公益性的影片都不会花这么多。

  异开视觉艺术设计公司负责人马超认为,这不仅是中国电影海报的问题,而且是中国知识产权、创意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设计师本身缺乏原创性,不懂得模仿和借鉴的区别,从而以抄袭代替借鉴;二是中国客户付的设计费太低廉,不允许所有的设计师和设计项目完全原创,“如果每个创意都要绞尽脑汁,却只拿到这么一点设计费,还要考虑因为客户单方面的原因毙掉的方案,那设计师都要饿死了。”

  在这种情况下,海报制作队伍就良莠不齐了,“有刚入门的,有对这个行业不太熟的,有的导演还会自己设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表示。

  有法律空子可钻  更加肆无忌惮

  海报抄袭严重的另一个原因,是有法律空子可钻。本报特约律师郑欣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说,一般情况下,影片投资方不可能为了某款海报申请一个著作权,没有申请著作权,抄袭的一方就不用负什么法律责任,“至多说是不正当竞争”。

  另一方面,抄袭、模仿和借鉴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一部电影的海报与另一部很像,你可以说它是抄袭,也可以说是模仿或借鉴。

  因此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出现过任何一起电影海报被模仿的一方起诉模仿者的案例,这就让相关造假者更加肆无忌惮。

  新艺联公司总经理王宁也表示,一个电影的海报设计出来,如果被人抄袭,这应该是涉及到侵权的,“但可能国内大家不是很重视这块,在港台地区和海外,如果你的海报与别人的重合度太高,人家是可以告你的,但是在国内,基本只能靠自律。我们的设计团队在做海报的时候,从创意开始有意地保持原创,避免雷同。”

  链接

  电影海报设计流程

  据北京异开视觉艺术设计公司负责人马超介绍,正规公司的流程一般是:选择创意团队、报价、确认报价、签约、付预付款、设计、完稿、付尾款。

  具体到每个项目,有的是很简单的浅层次合作,给剧照、提要求、作设计方案、选择、完稿、结束。有的则是深层次的合作,从电影开拍就开始合作,从最初的概念海报、中期海报、院线海报、人物海报、病毒营销海报、阵地宣传、线下物料、官网都需介入,这就需要设计团队从阅读剧本开始掌握丰富的背景资料和图片素材,要想做出更好的理解和创意,不仅要和宣传负责人沟通,还要找机会与导演沟通。

  充分了解剧情和人物关系是设计好海报的前提条件。同道影人传媒广告公司负责人张筱鹏告诉记者,他们一般是在导演之后第二个看到成片的人。以前一般是根据剧照来设计,近几年开始从电影前期就介入,“剧本、主演确定后,拍摄定妆照的时候我们就会进组,用一两个星期的时间为海报或画册需要的素材进行拍摄,这样做出来的成品效果会比较好。”

http://news.sina.com.cn/m/2012-03-15/155024120820.shtml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4:37: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中国首部禁片《武训传》修复出版
2012-03-22 11:28:18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有8837人参与

核心提示:近日,被称为“新中国首部禁片”的电影《武训传》在沉寂了近六十多年后,开始发行正版DVD。该片于1951年公映,后遭到批判而被禁。鉴于《武训传》复杂的历史遭遇,DVD的“卖相”仍然有些遮遮掩掩,例如盒套封面左上角特意标明一行字:“供研究所用”。


剧照

DVD封面
3月15日,一条消息出现在微博、豆瓣网上——由孙瑜执导、赵丹主演,号称“新中国首部禁片”的电影《武训传》在沉寂了近六十多年(曾于1951年公映)后,开始发行正版DVD,亚马逊中国、淘宝商城及西单北京图书大厦等地均有销售。
这条消息被众多影迷迅速传开,网友在微博上感叹:“还有什么壁垒能抵挡万能的中国碟商,抵挡住人民群众对未知的渴望呢?中国第一禁片《武训传》重见天日!”就在当天,《武训传》的网络下载也随之出现,画质还算清晰的完整版(长达197分钟)更让不少影迷喜出望外。几天下来,《武训传》在豆瓣的短评从三四条增加到五十多条,而《武训传》DVD的来源、现存拷贝的状况、这部电影所牵涉的复杂背景、历史遭遇,以及中国国产老电影的保存、修复、流通,都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
版权溯源
保护期过后的“公版”
1951年上映的《武训传》由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知名私营电影企业“上海昆仑影业公司”出品。1953年,昆仑影业与文华、国泰等8家私营企业共同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而《武训传》在经历其后的一系列批判、动荡之后,当年的拷贝去向和版权归属也变为模糊地带。
主持人崔永元告诉记者,当年的老电影通常只发行三到五个拷贝,“多的也至多十来个,当时全中国没那么多电影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小城之春》也总共只有四个拷贝”。
据记者了解,号称“亚洲最大电影资料馆”的中国电影资料馆目前仍保存着《武训传》的拷贝,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人沙先生向记者确认了这一点,但他表示中国电影只有50年版权保护期限,完成近62年(1950年9月摄制完成)的《武训传》如今已是公版,版权没人管。而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则表示:“不清楚最近发行的《武训传》DVD从哪里弄来的内容源,总之肯定不是从中国电影资料馆放出去的拷贝”。
DVD出版
民间影迷提供原始拷贝
《武训传》DVD发行方为广东大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国内知名民营传媒企业“俏佳人传媒”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关注华语老电影的影迷对“俏佳人”都不陌生,近年来市面上销售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早春二月》等一批国产老电影的DVD大多由这家公司发行。
据大圣文化节目与版权相关负责人戴女士表示,近年来“俏佳人”的经营策略有所变化,老电影的发行业务主要交由大圣文化承担。记者也发现,在淘宝商城的“俏佳人专营店”上有“大圣红色院线专区”,刚上市的《武训传》与《雷锋》《闪闪的红星》等DVD摆在一起销售。
“《武训传》已是公版电影,只要找到节目源,拿到正规出版社去完成相关手续,就可以出版”,戴女士告诉记者。问及《武训传》拷贝的来源,戴女士透露曾向崔永元的电影博物馆借,但接触过对方工作人员后被婉拒。直到最近,一位老影迷向大圣文化提供了拷贝,“当时也是专车押送来的,具体情况人家也不愿多说”,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原始拷贝,大圣文化才在近日发行了《武训传》的DVD。
一碟难求
售价虽贵仍能卖断货
对于《武训传》“重见天日”?戴女士表示“全是因为影迷”。她透露,常有50岁以上的老影迷打电话建议多出些老电影,便于观看收藏,“2005年上海放《武训传》,有个七十多岁的大连影迷特意坐飞机到上海看,我们也很理解,到了这个年龄再不看也许就看不到了”。据她介绍,《武训传》原本没字幕,而片中赵丹说的大多是山东方言,不少人可能听不懂,为此有老影迷自发向他们提供《武训传》的台本(台词脚本),便于后期添加字幕,“居然能找到了‘文革’时的台本,确实不容易”。
《武训传》DVD分为上下双碟,在亚马逊中国上标明原价99元,折后价64元,淘宝商城则售价58元。一般而言,国产老电影DVD在网络商城的售价通常只在12元至15元,《武训传》有些偏贵,但影迷却仍然买账。有网友在博客上表示自己花85元在西单北京图书大厦购买了《武训传》DVD并称“再贵也情愿买回去研究”。
截至3月19日亚马逊中国上的《武训传》DVD已断货。戴女士之前和记者聊过,这次因为权当满足影迷,所以只发行了几百套碟片。
■ 发现
“供研究使用”
不过,鉴于《武训传》复杂的历史遭遇,DVD的“卖相”仍然有些遮遮掩掩,例如盒套封面左上角特意标明一行字:“供研究所用”,似乎在名义上尽可能规避风险。记者问及大圣文化是否担心发行《武训传》过于 敏感,戴女士坦言公司员工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对老电影的历史和政治问题也不太懂,“老影迷都认为没问题。我看过《武训传》,个人觉得没有什么特别敏感之处。”

记者走访了崔永元、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人员沙先生、电影文化工作者妖灵妖等业内人士均表示,许多学者、作家都发表过《武训传》的相关论文和著述,该片也曾在少数场合公开放映过,至少现在谈及《武训传》、发行DVD,都不存在太大问题。
第2页:由一场批判改写的历史
第3页:银幕上的《武训传》(组图)
第4页:银幕外的《武训传》
第5页:《武训传》主角演员赵丹:伤痕永久地镌刻在心上
第6页: 《武训传》导演之子孙栋光:该是重见天日的时候了
第7页:崔永元:《武训传》我看了十几遍

http://news.163.com/12/0322/11/7T6RHL2P00011229.html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12:07: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渝北华华//@简直:“没想到中国男人这样少经人事……”哈哈//@嘉州莫大先生: //@GG有话说: 文化部,没文化,乱甩剪,成笑话,猪公仆,不读书,无作为,管鸡巴。

@小乔别闹让你不让看波,这回丢人了吧: http://t.cn/zOpiZgA



轉發(114) | 評論(20)今天10:32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25分鐘前 來自微博桌面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09:57: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税管员称央视剧《税案风云》盗用其剧本
2012-04-30 00:38:00 来源: 金陵晚报(南京) 有466人参与

核心提示:税管员谭育红指称央视《税案风云》剧组涉嫌盗用由她创作完成的《稽查局的故事》剧本,事件又有新进展,《税案风云》编剧云波称《税案风云》全是原创,根本不存在抄袭。并表示剧组开了30多次会,都有会议记录和录音,“我们不怕告。”

日前,金陵晚报报道了关于湖南省湘乡市地税局一名最基层的税管员谭育红指称在央视播放的电视剧《税案风云》剧组涉嫌盗用由她创作完成的《稽查局的故事》剧本一事。记者当时采访了当事人谭育红,被告知,目前已经委托律师在收集相关侵权证据。但是,此事的另一当事人电视剧《税案风云》剧组方面,却拒绝回应此事,他们的态度是:“清者自清,我们问心无愧。”
昨日,记者获知,此事又有新进展。中国会计视野网(上海会计学院主办,财政部发函批准)在其官网发布题为“《税案风云》涉嫌侵权视野网友版权”的声明,称网站支持原作者谭育红的版权诉求,并保留网站自身的相关追诉权。
记者再次连线《税案风云》剧组。这一次他们终于做出了回应。《税案风云》编剧云波对记者说:“我从没看过《稽查局的故事》这个本子,《税案风云》中的所有故事都是由我及另外4名编剧原创的,从去年11月到今年2月底,4个月里,剧组及来自全国90多名一线稽查人员反复开了30多次会,讨论和修改剧本,这一切都有会议记录和录音。我们不怕告。”
而另一位参与剧本编审的税务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林小姐也表示,她将《稽查局的故事》与《《税案风云》一一比对后,“从故事内容到人物情节,都没有找到抄袭的痕迹。”
编剧:
我们的故事完全是原创
编剧云波告诉记者,当初是国家税务总局有意想拍一部反映税务工作及税务工作者生活的电视剧,于是找到了他们。“税务总局有个稽查科,这个部门既有能保证电视收视的素材,即案例故事,又能表现税务人员的工作及生活,所以,我们就决定以稽查科为背景进行创作。
在此之前,电视剧《重案六组》就是借鉴了美剧的形式,一集讲述一个案例,并在其中展现办案人员的生活,稽查科跟重案组有一点相同,就是都有案例,所以我们也选择了以一集一个案例的方式来表现。”云波说。
不过,税务题材毕竟涉及很多专业领域的问题,剧组团队在专业性上有欠缺。所以,国税总局特别从全国调集90多名稽查一线人员、优秀税务工作者,与剧组座谈,向剧组提供素材。云波说:“举个例子,比如税法中有一个关于残疾人的福利政策,电视剧需要围绕这个政策来讲一个故事,于是我们编剧就进行创作,将政策运用到故事中,然后拿给税务人员看,整个故事编排得是否符合税务稽查的办案查案过程,这个故事本身是否确实存在,我们再依据税务人员的意见进行修改。这就是我们的创作过程。所以说,整个《税案风云》16集8个故事,都是这么诞生的,全是原创,根本不存在抄袭。”
云波说,他本人也曾遭遇过他人剽窃自己的作品,所以也十分能理解和体谅创作者的心情和辛苦,也因此,他本人是绝不会盗用他人作品的,但“我们也需要有良知的编剧体谅我们,为了这个剧我们每天只睡2小时,日夜不停创作,所以没有证据就不要给我们泼脏水。想想我们的辛苦工作遭人否定,真悲剧啊。”
税务人员:
每集都做翻天覆地的修改
参与了整个创作及修改过程的税务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林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在得知涉嫌抄袭事件后,特意用了一晚上时间将《稽查局的故事》仔细看了一遍,林小姐说:“《稽查局的故事》与《税案风云》的最初稿,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是,一方面,我们在之后的编审过程中,对初稿做了大量修改,可谓是十几易其稿,每一集都是翻天覆地的修改,初稿已是面目全非。另一方面,稽查的案例及办案手段、过程,其实都是一样的,是有共通点的,放在任何地方任何案件上都可以,仅从这点上说,不能说是抄袭。”
林小姐告诉记者,他们90多名税务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接到任务后,几乎是没有休息时间地从早到晚配合剧组进行剧本修改创作,“每天晚上大家各自看剧本,然后第二天开会提出意见,接着各小组分头修改,现场编剧本,这样周而复始,那几个月,每天大家都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所以,参与这一次创作,真切体会到编剧很不容易。”
林小姐说,他们的任务是为《税案风云》剧本从业务性、逻辑性等方面进行政策和政治把关。“我很敬佩《稽查局的故事》的作者,她也是一名普通的基层税务工作者,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真的不容易,但是我确实在比对了两部作品后,没有找到相似的地方,没有找到涉嫌抄袭的证据。我相信,观众在看完整部电视剧后,也会自己做出一个公正的判断。”
谭育红:
《税案风云》制片人混绕视听
昨日,谭育红方面也向记者传来他们的声明和质疑,希望能得到《税案风云》剧组的回答。回应如下:第一,目前一切争议都说的是涉嫌侵权阶段,第二,谭育红的20集剧本为什么跑到了不认识也没发过邮件的第三方制片人手上?恳请正面回答;第三,作者谭育红20多年的一线税务工作经验,以前干的就是税务检查,也就是现在的税务稽查,制片人质疑谭育红的身份,是在混绕视听;第四,人物和剧情及创意和框架设置及选材都高度“重合”,加上试播的4集就有“巧合内容”,作者及版权方等后面12集播出后再全面回应,如果制片人愿意,可以将后面12集的拍摄剧本公布或提供给第三方,与《稽查局的故事》20集剧本及由此改编的《稽查档案:不为人知的税案秘密》图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进行比对;第五,目前已经有知名律师网友愿意给予法律援助,一切等收集完全部证据后,交由律师处理,由法院来裁决。
金陵晚报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

http://news.163.com/12/0430/00/80A3RUBJ00014AED.html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13:17: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剧出现小布什断头场景 电视台致歉(图)

2012年06月15日10:56 环球时报



电视剧《权力的游戏》画面


在该剧中一个砍下头颅挂在城门上示众的画面中,其中一个“断头”男竟然与前总统小布什极为相似


该剧中一个砍下头颅挂在城门上示众的画面中,其中一个“断头”男竟然与前总统小布什极为相似

  【环球网报道记者李娜】 美国HBO电视台推出的电视剧《权力的游戏》开播后广受追捧,而据法新社6月14日报道,细心的影迷发现,在该剧中一个砍下头颅挂在城门上示众的画面中,其中一个“断头”男竟然与前总统小布什极为相似,HBO电视台14日致歉,称该情况主要是执行制作人疏忽所致。
  报道称,这一场景在画面中出现了大约1秒。HBO电视台称,对此事表示抱歉,批评这一行为“不可接受、不尊重人且品位恶劣”,并表示这是制作人无心之举。制作人本尼奥夫与韦斯表示,这不是刻意的选择,也不是政治上的声明,并没有对小布什的不尊重。
  他们还称,由于剧中需要大量仿真人体部件,所以他们一次性租借了很多模具,只是手边有什么就用什么,并未仔细辨别。拍摄过程中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个头长得像小布什,直至全部场面拍摄完毕才发现。HBO电视台称,这一画面将从DVD中移除。

http://news.sina.com.cn/m/p/2012-06-15/105624597440.shtml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2:02: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回归黄金档播出

  2012年06月20日10:09  新京报

  近日,湖南卫视(微博)公布了7月创新改版编排表。王牌栏目《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微博)》从原来的晚8点恢复到周五、周六晚7:30播出。

  据记者了解,从7月1日起,将有五档新节目在晚间10点档陆续与观众见面。最先亮相的是周日晚播出的“90后中国少年成长秀”《向上吧,少年》,周一播出职场减压类节目《完美释放》,周二、周三是升级版的《我们约会吧》,周四播出洪涛团队打造的《绝对大牌》。此外,湖南卫视相关负责人也透露,7月份,卫视还计划推出一档草根运动挑战类节目,类似于之前的《快乐向前冲》,但播出档期目前还未最终确定。

  金鹰独播剧场移师晚7:30档期的同时,湖南卫视全新打造的“第一周播剧场”也将在周五、周六进驻到晚9:30时段。据悉,“第一周播剧场”将主打符合湖南卫视的“年轻快乐新锐”气质,和主打“青春偶像励志剧”的金鹰独播剧场呼应。勾伊娜
http://news.sina.com.cn/m/2012-06-20/100924626053.shtml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0:05: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画皮2》周迅唱错诗经引热议(图)
《画皮2》剧照

《画皮2》中小唯唱错《诗经》引热议

  票房正奔5亿的《画皮2》,7月6日仍以2500万票房,力压新上映的《搜索》、《大武当》等片。关注度依然最高的该片,却被网友翻出一大“纰漏”,该片引用了《诗经小雅》中的《采薇》一章其中两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不过在电影中,周迅扮演的“小唯”唱成了“雨雪靡靡”。记者昨日多方采访,导演乌尔善回应称是故意为之。但古诗词该不该改,也引起业内反思,有老师直指负面影响——误导下一代。

  “霏”变成“靡”《画皮2》唱错词?

  《画皮2》中小唯唱得婉转动听,令网友纷纷在网络求音乐链接。不过一对照出处,却有网友忍不住吐槽。网友“假装不爱国”昨日在微博里说:“电影《画皮2》,之所以能记住,在于周迅从头唱到尾的‘今我来思,雨雪靡靡’。莫非导演乌尔善、编剧及演员都不知道‘雨雪靡靡’应该是‘雨雪霏霏’?”而他的这个吐槽,也被不少影迷听出来了,这几句在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都以弹唱或者咏唱的形式出现的。有网友说:“出现了‘雨雪靡靡’后,一直在回思原句,以至于对电影失去了好感。”但也有网友说:“有瑕疵不代表全部都是不行的,事实上,《画皮2》对于‘皮相’和‘心相’的探讨,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把“雨雪霏霏”唱成“雨雪靡靡”,网友白毫分析说,“霏与靡虽仅一字之差,但两者的读音和意义,都是完全不同的。‘雨雪霏霏’是雪花漫天飞舞的气象,相当宏大而诗意的场景;‘雨雪靡靡’则变成了残雪飘零,即将归于消散的破落残败之景,这与《采薇》全诗浪漫宏大的思忆格调,是相去甚远的!”

  导演有说法“靡”符合小唯心情

  对于把“霏”变成“靡”,这个被影迷当成硬伤的地方,到底是怎么回事?记者昨日首先致电《画皮2》片方,一位工作人员说:“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是作者的心意,笔误的可能性不会太大,因为电影出来有很多人把关,字幕有很多人检查的。可能是故意创作。 在电影公映之前,内部放映,也被问到过这个事情,导演有自己的解释。”

  随后记者致电导演乌尔善,他说:“我们只是改编自《诗经》,也只是借用了几句。原来的‘霏霏’不押韵,也不符合小唯的心情。于是我们的编剧特意改成了‘靡靡’。‘霏霏’的确是雨雪的意思,但‘靡靡’就变成绵延不绝的意思,是符合女主人公的心情的。”

  改经典会误导观众吗?

  现在的古装片,都爱唱古诗词曲,冯小刚(微博)的《夜宴》中,周迅一曲《越人歌》令听者陶醉,冯小刚说,“这两句唱出了人与人之间最深的寂寞。一个人如果懂了这首歌,这个人就不会寂寞。”虽然导演乌尔善称《画皮2》中故意改词是为更符合女主角心境,但这也引起史学界的担忧。年初,就有一位历史学家发文说:“假如你想气死一个历史学家或者一个历史爱好者,那最好的方法就是请他去看一场电影《鸿门宴》。”原因是该片中有乐器上的“穿帮”,白毫说:“《画皮2》的故事背景,似乎是汉代时期,小唯弹唱的乐器是琵琶。而电影《鸿门宴》中美女刘亦菲也大弹琵琶,就真是太有点乱弹琴了,那个年代中国根本还没有琵琶。最令人惊讶的,是刘亦菲所弹的琵琶,比周迅的还要精致还要现代!”

  西安青年编剧梁晓龙说:“《画皮2》本身背景就是神鬼、魔幻,不用太追究历史性。但对于引用诗词,我选择尊重原诗词,随意改编很可能导致下一代的误解,传承的东西要原汁原味的好。如果你有三分之二都是原装,只改动三分之一,那还不如重新创作一个,重新写词。电影是载体,一定要尊重原本的东西,有些东西可以改,有些不能改。改动不严谨,将来就更没办法保存、延续和传承。”

  西安一中学老师沈开双表示自己也曾在一堂课上讨论过类似问题,的确容易造成误导。建议导演们不妨花上一点钱,请个历史专业的老师或者学者,为道具、台词、服装把关。这也是对下一代负责。

  本报记者唐爱明


http://ent.sina.com.cn/m/c/2012-07-08/05073679234.shtml


19#
发表于 2012-8-14 17:27: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剧《新闻编辑室》浪漫化 美国记者称不真实

凌晨3点,李晓亮还没有睡觉,从堆满旧报纸的书桌上扒拉出一盒方便面熟练地泡上。因为长期不开伙,连出租屋里的老鼠都已经举家移民到隔壁。然后,他打开电脑,习惯性地翻出一部电视剧作为夜宵佐餐。作为在“报纸—网站—电视—报纸”都干了个遍的新闻从业者,李晓亮说:“看到《新闻编辑室》第一集时,这一针鸡血,使我彻夜难眠。”
  《新闻编辑室》,这是一部在豆瓣网上评价高达9.2分的美剧,这个评分略低于《肖申克的救赎》,但已经超过了《泰坦尼克号》。该片讲述了一个虚构电视台“亚特兰大有线新闻台”,在主播威尔的带领下,冲破各种阻力、报道新闻真相的故事。

  剧中对新闻理想主义的浪漫渲染,使新闻人这一镁光灯下的职业更加受关注。不同的声音开始此起彼伏,比如,“从来没有一部片子可以励志到让我泣不成声,理想主义万岁!”;又如,“千万不要把新闻媒体想象得太神圣,社会变革绝对不是主要靠电视演播室里的这帮人。”

  《新闻编辑室》的编剧艾伦·索金,借此剧向理想中的新闻行业致敬,剧中的故事和理念有着超脱现实的完美。当中国的同行看完此剧,再念及自身,似乎感慨更多。

  “传媒人士必看”?

  6月底首播的美剧《新闻编辑室》第一季已经更新到了第8集,剧中涉及的所有新闻都是2010年后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如墨西哥湾石油泄漏、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下台等等。

  好莱坞金牌编剧索金,延续了其喜用大段对白描绘社会精英的一贯风格,第一集一开场,主人公威尔就在一群大学生面前滔滔不绝地演讲:“我们过去的确辉煌过,我们会为正义而拼、为道德而战。因合乎道德而立良法,因违背道德而废恶法……可现在的美国再也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了。”

  因为对白和故事背景复杂而被称为“高智商神剧”,而且闪耀着新闻理想的光环,该剧一传入中国,就被贴上了“传媒人士必看”的标签,再加上诸多名人推荐,《新闻编辑室》迅速走红。

  从业四年的报社编辑张小飞,每看一集都会写下一则短评:“第一集:它更多的是传达一种对新闻的疯狂、一种将理想主义带入工作的追求……第三集:新闻采访中的问答就该和法庭辩护那样,紧张、刺激、机智、针锋相对、咄咄逼人、不依不饶……”

  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四学生罗涛在微博上写道:“《新闻编辑室》是我最近看到的最让人泪流满面的美剧,这是美国电视业内的映射。传媒集团的老板和政治团体有生意来往,压制着主持人的新闻自由,但是主播威尔却不畏强权,只报道事实,这是我看得最激动人心的一段。在中国,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电视?”

  和在中国受到的热捧相比,美国本土对该剧反响平平,甚至颇有微词。《华盛顿邮报》评论:“它充满了不断的叽叽喳喳和高谈阔论。”《纽约时报》说:“如果主角少点说教、回到新闻报道本身,会好看很多。”在美国影评网站Metacritic上,这部剧集仅得到了57分(满分100分)。而随着诟病其过于理想主义、对白冗长、背景艰涩等批评的出现,豆瓣网上的评价也从最初的9.4分回落到9.2分。

  “它一集的信息量相当大,如果不是对美国的政党、政治、社会、媒体有一定的背景知识,看起来基本是云里雾里。即使有字幕组贴心的注解,一般观众还是很难入戏,外行看的就是热闹。”李晓亮说,“我作为‘新闻民工’,对比下现实,也只是看着解气而已。”

  中美新闻人的集体幻想?

  正如索金在《白宫风云》中将美国总统这个职位理想化了一样,从未在新闻行业工作过的他,在《新闻编辑室》中也极大地浪漫化了新闻业。索金笔下的人物“没一个缺钱的,也没一个是为了钱而奋斗的”。

  有美国记者指责剧中的新闻产业并不真实,索金回应道:“我喜欢书写那些不披斗篷、不上伪装的英雄们。《新闻演播室》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新闻产业状态。它注定是一个美妙的幻想,与现实中各种真实而严重的事件相对立。”

  中国普通观众对于此剧的追捧,多少有些对国内媒体“怒其不争”的意思。微博上的激烈言论不断,诸如“每当刷微博刷出‘新闻已死’的绝望,我就看一集《新闻编辑室》提神。”“做新闻的人,希望多看看《新闻编辑室》,播的是良心是事实,还是收视率、炒作?”

  而业内人士在最初的兴奋之后,也开始思考这部披着“新闻理想”美丽外衣的美剧是否真的如此美好。

  “我相信这不是美国的事实。”张小飞说,“这也是美国同行的理想,西方媒体的自由也有束缚。比如在第三集中,威尔的评论触及了电视台高层的利益,他们决定解雇他。其实国外的舆论环境并不比我们好多少,他们在报选题的时候,也会说‘苹果公司新一代手机发布,众人熬夜排队购买’。威尔代表的,其实是一种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新闻理想,”

  “看了之后,我觉得自己就是威尔鄙视的那种人,只给大众呈现‘粉饰太平’的内容,不会接触到事物的本质。就像北京暴雨,我们的媒体都在说‘最可爱的排水工’、‘互帮互助的市民和私家车司机’,这没有错,但是问责相对来说还是太少了。”张小飞说。

  李晓亮认为,《新闻编辑室》的火爆是一个圈子里的自娱自乐:“关注的人都是媒体界、文化界的,他们一般都有一定的话语平台,经过微博一扩散,就有了那种虚假繁荣。看第一集时我激动了一下,但别真把它当成为新闻业树碑立传,它跟真的新闻圈没啥关系,与两国的现实也都是有距离的。”

  这则微博多少反映了中国新闻人追捧此剧的心理:“我们完全可以拍一部姊妹剧,就叫《新闻审查室》,绝对是惊心动魄的美剧范儿: 新闻红灯突然闪起,有关部门临危不乱,各大网站火速删帖,通稿走起,审查室深夜亮灯,IT精英攻克异见人士信箱,五毛紧急动员……”

  医生才能宣布他死亡,新闻不能

  《中国之声》主持人郭静,不久前针对北京“7.21”暴雨发表了一则微博:“有人呼吁记者调查并公布北京暴雨死亡人数,急切心情可以理解,记者应该有作为,但是确认死亡需确凿的证据,这也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还记得《新闻编辑室》4吗?‘确认死亡的只能是医生,新闻不能!’北京是否可定时公布最新统计的真实准确的遇难者人数及名单,别让坊间传闻道听途说再对人们造成伤害。”

  一场暴雨检验了北京的下水道,也检验了报道灾难的新闻从业者。但如“这是个人。医生才能宣布他死亡,新闻不能”这句台词所说,媒体并不能凌驾一切。

  同样以新闻媒体为主角,近期上映的国内电影《搜索》讲述了一个并不理想浪漫,反而有些残酷的故事。电影中的女主角叶蓝秋,因为在公交车上没有让座而遭遇媒体“人肉搜索”,成为全城议论的对象,同时又被查出癌症;心力交瘁的她最后放弃治疗,绝望自杀。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叶蓝秋已经为此事道歉,媒体也录了下来,但为了造成更大的轰动效果,最终没有播放。这为叶蓝秋的死加上了一个砝码。

  媒体的力量在这部电影中出现偏差,原本的监督功能被扩张成为网络暴力。“为了收视为了效果,你拿老百姓开刀。如果中国的媒体真如《搜索》这部电影一样,那中国的媒体就该倒闭了。”罗涛说得有些激动。

  一则影评勾勒出了当下网络暴力的血腥狂欢:“一个人开车撞了人,被媒体一报,网友一挖,第二天那人就成了官二代冷血杀人魔头。舆论立刻一边倒,绝没有当事人自己的声音发出来。再爆出他抛弃过那么几个女朋友,上学时候打过小抄儿做过弊,和人干过架,开车违过章,能引起全民大讨伐就再好不过了……”

  张小飞说:“网络媒体让很多人以为是梦想照进现实。结果,不断的谣言其实是走进了更可怕的一个现实。威尔和他的新闻团队干得如火如荼,但事实上收视率是降了的。这说明,仅仅一个这样的节目,改变不了整个大环境。”

  张小飞认为,新闻的监督功能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媒体能代替其他所有的社会职能部门,这一点上,《新闻编辑室》的表达有时也过于偏激。“按照剧里威尔的态度,我们之前追捧的《舌尖上的中国》这样轻松闲适的媒体作品就是垃圾。但实际上,新闻有软有硬,有娱乐休闲也有批评揭露。我们缺失的东西在电视剧里得到表现,这值得欣慰,但是,如果认为只有那样才算是新闻,就大错特错。”蒋肖斌

http://news.sina.com.cn/m/2012-08-14/093324964592.shtml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11:58: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媒第三只眼#2012暑期档省级卫视新三宝体1#:湖南卫视有三宝:还珠,何炅谢娜,综艺搞;浙江卫视有三宝:导师,娱乐声音,做营销;江苏卫视有三宝:摔倒,非诚勿扰,济癫闹;四川卫视有三宝:港剧,打造藏歌,射神雕;江西卫视有三宝:红歌,情感平台,独播好;安徽卫视有三宝:冲关,泰剧韩剧,掀高潮。待续....



轉發(13)| 收藏| 評論(10) 18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新浪微博社區管理中心舉報處理大廳,歡迎查閱!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芒果台的护卫舰:转发微博 (2分鐘前)
舉報| 回覆
海豚湾芒果:安徽卫视《2012亚洲偶像盛典》之《七夕晚会》,8月23日(周四)晚19:30播出,张杰、林志颖、周笔畅、赵雅芝、汪峰、林心如、黄渤、朱丹、曾志伟、马里奥、佟大为、李静等百位大腕齐聚安徽卫视七夕舞台,给您非同一般的情人节大礼。(插段广告) (6分鐘前)
舉報| 回覆
海豚湾芒果:太片面了!某台济公又不是播不完!海豚港剧也播的比其他台多多 (6分鐘前)
舉報| 回覆
深圳卫视_直播港澳台:深圳卫视有三宝~决胜、军情、直播好@深圳卫视决胜制高点 @深圳卫视军情直播间 @美丽小曦 @Faye雅菲 @王浏芳 @深圳赵昊 @韩淞Hans (12分鐘前)
舉報| 回覆
传媒第三只眼:回复@-A咖-:相对于加多宝,我更佩服卖广告,提价如此之多,还满了。 (13分鐘前)
舉報| 查看對話| 回覆
-A咖-:2台明明是K歌,华少,加多宝 (15分鐘前)
舉報| 回覆
繁啦:回复@传媒第三只眼:哈哈,不够精炼~! (15分鐘前)
舉報| 查看對話| 回覆
-杨某童不怕所有痛-:额。这个很经典。 (15分鐘前)
舉報| 回覆
传媒第三只眼:回复@繁啦:主要针对暑期档的。 (16分鐘前)
舉報| 查看對話| 回覆
繁啦:升级版不如原来的,哈哈! (17分鐘前)
舉報| 回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