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3级硕士潘洁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9-11 09:16:20 | 只看该作者
9月4日
开学第一天,第一课。早上去补体检项目后直接去了教室,复试时没有太关注校园环境,今日身处其中深觉环境之优美。开学的第一堂课是齐辉老师的“中外新闻传播史”,或许因为老师是东北人的缘故,课堂妙趣横生。齐老师说到,研究生课程不会再讲授具体的新闻史实,而是教大家一种学习方法。
必修课已选完,选修了导师的新闻评论课。
妈妈来电说在家中被热水烫伤,所幸不算严重,但最近一两周是不能出门了。
9月5日
专业英语的课程尤为记忆犹新,郭老师的课堂及其注重平时课堂表现,他为人风趣幽默很能调动课堂气氛。晚间刘老师带大家开了新生的第一次线下组会,见到了同级的同学们和师兄师姐。期间老师要求大家自己做一个读研期间的书单,并且尤其注重学科事业的开阔性和书籍本身的经典性。读书是文科生学习的重要途径,读经典才能对某一个学科的基本问题有最直接和最准确的掌握;而不拘泥于新闻传播领域的书籍,则可以帮助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打开思路,最直观的体现是,在写论文时不会和别人思维“撞车”。
9月6日
上了董老师的新闻传播理论,老师对我们发出了“学硕和专硕有何不同?”、“读了硕士和本科毕业直接工作优势何在?”的疑问。我认为在重大,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更多体现在培养方案的不同。而学生本人则可以在读研期间自由探索自己的可能性,再去决定自己是更想在学科领域深入研究还是踏入社会参加工作。而本科生与硕士生更不好直言孰优孰劣,我认为更多在于个人的能力、机遇与努力程度。后上了自然辩证法这门课,对于思政课的刻板印象让我一度以为这是一堂有些“无聊”的课,但事实截然相反,老师以事实案例为依据,向同学讲述了目前中美博弈的现状,美国上任领导人与当前领导人的政治理念与其带来的影响,妙趣横生,十分精彩。
9月7日
开始读老师推荐的《自私的基因》,老师尤其强调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该领域与传媒领域
的关联。本书的作者理查德·道金斯主要陈述的论点是,这个星球上生存的所有物种在基因中携带的重要特征是——自私,任何利他行为都是从利己出发的。晚上上了李金正老师的媒介文化研究,在听说李老师的这门课很有意思,今天听过深以为然。三节连堂的课程丝毫不觉冗长,甚至下课还意犹未尽。李老师首先谈到的是女性主义文化,并且从该理论的西方哲学、文学、神话等历史源头讲起,提到了男性与女性在文化的角度上体现了一种二元对立,这和我在读波伏娃《第二性》时的感受相同,即波伏娃提出了一个论点:在我们的文化中男性是第一性的,女性是第二性的。

9月8日
今日无课继续阅读《自私的基因》同时整理个人书单,本着尽可能将列出来的书籍都读一遍的原则,每一个类别没有加入太多书籍,同时一个类别的书籍也有理解层次上的渐进性。在“复制基因”这个章节中,作者提到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其实是稳定者生存,宇宙为稳定的物质所占有。是否在人类社会也存在这种现象呢?联想到“潜网”,编辑室内部存在着无形的网,这个网让新来的遵守规则,那么编辑内容和采编人员都维持着所谓的“稳定性”,但是这种稳定又势必带来群体内部的一成不变,而基因在复制过程中的变异和“错误”则帮助群体优化。

9月9日
周末和家人通电话,妈妈的烫伤已经好一些了,碰到还是会痛。浏览网络信息时注意到“晚学”一现象。“晚学”是一门研究初代豆瓣网红“晚晚”的语言和行为的学科,最初在豆瓣完成了学科建制,在经历数年的研究、迭代、传承之后,拓展到了小红书等地。“晚学”的内涵丰富,“艺术”“豪门”“农家乐”是学科内容的关键词,“调侃”“解构”“狂欢”是这门学科的主要特征。晚晚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恋式表演和表演中明显的破绽是“晚学”兴起的导火索,而精英与普通人之间的阶层对立,是“晚学”复兴的主要原因。在戈夫曼看来,人的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演戏,目的是赢得观众的认可乃至喝彩,人在进行传播、表达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而这种“自我”并非是真实的自我,而是经过符号乔装打扮的“自我”。同时,戈夫曼认为人们是为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而表演的,这种表演即“印象管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大的展演空间,也让人在以“我”为中心的网络空间无限放大自我的幻觉,以至于让部分人的印象管理走向一种自恋表演一一忽视外部的世界、高度关注自我、并试图用炫耀的方式来获取外界的抚慰与夸耀。“晚晚”就是这种自恋表演的代表。

9月10日
结合李金正老师课上的内容再看电影芭比,在父权制与商品化逻辑相互嵌合之下生产出来的芭比们真正存在的问题从来都不仅仅是身材、长相、职业、肤色,今天资本如果发现作为“普通人”的芭比也能够拥有市场,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制造一条能够快速获利的生产线;对芭比们来说,或者对这些男性想象出来的女性来说,最要命的事情其实是“永恒的附属品”与处于权 力精英之外的群体角色”。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9-17 22:14:14 | 只看该作者
学术日志:
9月11日
齐辉老师讲了着手论文时选题的注意事项:兼具新颖性和拓展性,同时一定考虑到可操作性,即研究写作所需的史料、相关文献是易得的,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需要实际可操作且能支撑论点。在新闻史领域,老师推荐了大成老旧期刊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中国文献历史总库等检索源。
读《自私的基因》。作者始终强调看待原始人或者史前人,要将他们落实到实际的情况之中,不可用现代人的道德观念、意识色彩代入。并且在举例说明基因的自私性这个问题时,作者大量用动物的案例,让读者抽离出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自私”这个词语的贬义色彩,而以纯然的生物学爱好者的眼光看待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那么基因的自私性本质上就是每个生物群体作为一个物质载体,替基因完成它繁衍、扩大种群、延续种族长远生命的一种特性。放诸人类社会,我们可以超脱道德层面,从生物学角度更好的理解人的所谓“自私”行为。
9月12日
人类的不平等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它是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还是源于社会?在卢梭看来:“人与人原本是平等的,就像其它各类动物,在种种自然因素使它们身上发生我们目前尚能观察到的变异之前,同类的动物从来都平等一样。(P63)”那么,原本平等的人类,怎么会变得如此不平等呢?卢梭认为,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把人的社会性剥掉,把人还原为一个自然的人,才可能知道人和人的自然本性是如何在社会中一步步地演化为我们现在的这样的,才可能知道原本平等的动物界,怎么会形成了这个充斥着不平等和压迫社会。

为了区别“人为的人”与“自然的人”,卢梭花了一半的篇幅来论述“自然的人”的生存状态。自然人,或者说野蛮人的需要仅仅是填饱自己的肚子,再或者也就是满足一下性的需求。由于每个人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过活,而能够自给自足,他们也就不用交流,也就不可能建立稳定的联系纽带,就像我们所见的动物界一样。每个人都是孤立的个体,既然没有组成社会,也就自然没有社会关系。像今天我们所谓的美德、恶习,还有竞争与压迫,在野蛮人那里,都是没有这样的概念的。

9月13日
读《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只有两种情感:自爱心和怜悯。所谓自爱心,也就是保存自己生命,维护自身的生存的本能;而怜悯即是对同类苦难的同情和不愿无故伤害同类的情感。它认为这两种情感是动物界所共通的本能,而不仅仅是人类。另一方面,原始的人类还处在自然的蒙昧状态,他们并没有我们今天所见的社会上的各种恶习与压迫。在卢梭看来,“野蛮人不是恶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阻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人的智力的开发,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情感的平静和对邪恶的无知。”(P94)由此,卢梭证明了,“自然的人”不存在不平等现象,他们有的只是自爱与怜悯,过着自给自足、悠闲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

那么,究竟是什么产生了不平等?在卢梭看来,私有制的建立是社会的万恶之源。卢梭很清楚,从原始人那种孤立而愚昧的状态,到产生私有制的概念,并非一蹴而就的。“人类必须获得许多进步,获得许多技艺和知识,世世代代往下传下去,并且不断地使之增长扩充,才会走到自然状态的末期。”(P106)


9月14日
李金正老师继续对女性主义理论的讲解。女性主义有两大理论流派:经验派与理念派。经验派偏向于从女性的个体身体经验出发抽绎出不同云安全文化的新的感受的见解,而理念派相对来说更开放一些,从既有的文化传统和理论中发掘有利于女性的思想言论。女性主义学者米利特受福柯启发,将福柯的权力观引入女性主义的理论范畴,认识到权利不仅体现在公众生活中,也体现在个人生活中。波伏娃提出女性是被建构出来的,而女性是排除在男性之外的他者。对于他者这个概念的理解,老师提到了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对精神病患者的研究,精神病患者即排除在大众社会生活的他者,这个联想让“他者”理解起来更便宜一些。
9月15日
参观了重庆大学校史馆。学校始建于1929年,建校已过94载。因为重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最吸引我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红岩文化在重大的具体体现。备考期间通过查阅重庆《新华日报》的相关历史,了解到重庆时期,《新华日报》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带领下与国民党顽固派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而红岩文化正是这个史实的历史背景。皖南事变后,身处重大的一些师生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党的事业,有的为此献出了生命。重大的知名校友阎肃正是话剧《江姐》的创作人。希望国庆节可以去白公馆和渣滓洞瞻仰烈士遗迹。
9月16日
读常江、朱思垒 从主动受众到情感公众:介人性新闻的技术缘起与文化阐释。文章基于技术演进的视角,梳理并分析了数字时代新闻受众的行为逻辑与文化角色的变迁过程,以及介入性在新闻专业文化中的兴起。研究认为,数字媒体的互动类可供性为新闻受众的行为提供了介入性的逻辑,使之经历了从主动受众到情感公众的转型过程;伴随着受众的“觉醒”,观念和实践层面的介入性成为数字新闻业的核心专业文化属性;介入性专业文化赋予了新闻业新的社会角色,使之成为专业意识形态、个人情感经验、集体文化记忆,以及种种社会潮流和心理趋势的混杂体。作者进而提出,应通过完善参与式新闻生产模式、正视情感的核心作用,以及推进数字新闻素养培育的方式建设一种良性的介入性新闻生态。
9月17日
读肖珺、郭苏南 算法情感:直播带货中的情绪传播。作者指出,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其通常采用激情亢奋的情绪刺激用户,从而提升流量和交易数据,进而生成连接和激活“人货场”的新型传播场。直播带货从2016年发展至今,其传播特征主要包括:是渠道场景、用户流量和消费数据构筑的传播场;是以主播为中心节点的辐射传播,主播是“人货场”资源重叠的焦点;情绪传播生成高黏性用户群体,直播带货塑造虚拟亲密的消费关系。直播带货中的情绪传播主要包括愉悦情绪、情绪信任情绪感染与分享、道德情绪和情绪表演。作者在研究中用“算法情感”归纳和反思直播带货中的情绪传播现象。“算法情感”既是大数据技术下用系统的方法描述和解决问题的平台策略机制。也是直播带货中推动流量数据、销售业绩的复杂人格特质。作者认为,未来通过更充分、更智慧的交流沟通、知识分享和情绪表达实现高质量的网络生活,或许也是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的应有之义。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9-24 22:56:05 | 只看该作者
9月18日 周一
齐辉老师讲授了史料的读法:先粗读再细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分类和归纳。对于史料的解释,要综合运用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知识对史料进行分析。老师强调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入手,不要用现代人的思维观念代入。这里我想到看过关于“共情”这一概念的辨析。许多人认为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但是这很容易犯一个主观主义错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知识背景来假想在他人处境的行为。这是不合理的。尽可能地去考察造就一个人、一个时代的多方面因素,才能谈共情,这也是目前互联网骂战的一个原因:无法共情。
9月19日 周二
读《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卢梭认为,人与兽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就是人具有自我完善化能力。正是人的这种能力使得人能够学会他原本没有的本领,并成为自然界中的主观能动者(而不是仅仅靠本能生存),最终逐渐摆脱了自然状态。在谈到抽象思维和语言的产生时,卢梭没有成功建立起群居与语言的必然联系,他把这归结于上帝,成为长久以来受到诟病的一个薄弱点。
人的群居生活在心理方面产生了比较、偏见与自尊这些社会情感,在物质方面也使得技艺的传承与积累成为可能。此后,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卢梭说:“这就到了第一次变革的时代。这场变革确立了家庭,产生了一种私有财产,也由此产生了纠纷和斗殴。”(P110)在马克思那里,正是生产力的发展,富余产品的产生,还有随后的社会分工,才促成了私有制的产生。卢梭也同样看到了这一点。他说,冶金和农业是引发这场革命的两种技艺,是铁和谷物使人走向文明,同时也让人类走向没落。
9月20日 周三
董天策老师让大家讨论策划新闻与新闻策划,新闻能否被策划策划新闻与,媒介事件之间的关联等问题。最终得出结论,新闻可以被策划,但是否合乎伦理要考量其具体过程和结果。质化研究方法的课堂上,黄贺柏老师梳理了大众传播理论的三种范式:客观经验主义范式、诠释主义范式和批判理论范式。这三种范式依据不同的研究议题不可遑论孰优孰劣。对于田野调查,老师举了项彪老师《跨越边界的社区》这个例子解释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
9月21日 周四
李金正老师讲到凝视问题,萨特认为在凝视关系中,观者处于主动的主体性位置,被观者则沦为对象和客体。并且女性再被观看的位置上由于目光/权力的压力,不得不自我观看,乃至自我物化。这说明观看时可传递的,男性看女性,女性看自己。这样符合男性审美标准的女性美成为社会的女性标准,在这个意义上,男性根据父权制再生产了女性。紧接着老师讲到消费主义。消费在物理意义上消费客体的同时,也在社会意义上塑造主体,它使某种东西(商品)消失,又使某种东西(自我与社会认同)产生。老师提到凡勃仑《有闲阶级论》,提到了审美的前提:非功利性、距离性。有闲阶级强调的是以高雅文化为基本对象。强调表征模式高于表征对象。“眼睛是教育在生产的产物”
9月22日 周五
读《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私有制、自尊心到底给原本心态平和、与世无争的人类带来了什么?卢梭写道:“从人需要别人帮助之时起,从有人感觉到一个人拥有两个人的生活必需品的好处之时起,平等就消失了,财产就产生了,劳动就变得必不可少了。广袤的大森林变成秀丽的田野,要用人们的汗水来浇灌,而且不久就看到,奴役和苦难也随着地里的庄稼一起发芽、生长。”(P114)。卢梭认为,在社会中的人即使没有政府的介入,人们也会因相互比较而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人与人之间声望和权威上的不平等就不可避免。他认为,人们主要用财富、身份等级、权势、个人功绩来区别各自的社会地位,并进一步指出:“虽然个人身份的不平等是其他不平等的根源,但是贵族身份、权势和功绩最终都能化为财富。因为财富最直接有益于人的福利,还可用于交换,所以能方便地收买一切。”(P134)
9月23日 周六
读《大问题:简明哲学史导论》。在前言中,作者提到,“我们似乎失去了一种东西正是这种东西使得黑格尔和他的学生在面对最可怕的战争时,仍保持乐观和自信。”作者对于“这种东西”的回答是——一种哲学。在导言:做哲学中,作者申明明确表达和论证是哲学的两个重要特征,又讲了归纳和演绎两种逻辑方法。在第一章:哲学问题中,作者向读者提出了16个天马行空的问题,并由此引出了苏格拉底对“活着”和“活得好”的辨析,这也回应了篇首苏格拉底提到的“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9月24日 周日
齐辉老师要求大家根据2023年新闻史年会中的汇报题目选出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加以评析。我在浏览后对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杨波老师提出的“《字林西报》中郭嵩焘的媒介形象建构”比较感兴趣,而现有的文献没有对此进行阐明,于是自己在“全国报刊索引”中检索《字林西报》并找到了有关的报道文章。在阅读了相关史料后,我发现《字林西报》对郭嵩焘的态度与杨波老师提到的《万国公报》对郭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而两报都是外报。郭本人因为对师夷器物的指正和出任公使期间思想渐渐开明的情况让清政府内部对他多有诟病,甚至他去世后,李鸿章为其请谥号也被驳回。对郭嵩焘这一晚晴官员的媒介形象考察可以窥见清政府内部的各方势力运动和媒介在中外关系中的建构作用。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21:48:21 | 只看该作者
学术日志
9.25
读《大问题:简明哲学史导论》。关于“生活的意义”问题,作者以一连串提问使我们大开眼界。作者罗列了一系列的看法,从《圣经·传道书》中的“生活无意义,上帝才有意义”,到日常的各种回答:生活的意义在于孩子、在于来生,生活是一场游戏、一个故事、一场悲剧或喜剧、一种使命、一种艺术、一次冒险、一场疾病,或者是为了满足欲望、为了帮助别人、为了获得荣誉、为了达到“涅”,或者是作为学习、作为受苦、作为投资、作为与他人的关系和“爱”,或者,生活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就像加缪说的,生活就是“荒诞”(53-76页)。至于作者赞同哪一种,或者我们应当赞同哪一种,这不是本书所要回答的问题。他在这里只是把我们引入到哲学史上的各个哲学家(或准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观点,从古希腊哲学家到中国的孔子、老子、佛陀,到黑格尔、尼采和美国总统,然后用我们每个人最贴近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对每个观点加以质疑。当然,每种观点都有它的道理,都是由聪明人提出来的,但没有一种观点有希望能够被所有的人接受,因为每个人的立场、角度、眼光都不一样,他们必须自己选择自己生活的意义。不过,我觉得作者还漏掉了一种说法,这就是把“寻求意义”或“创造意义”视为生活的意义。这一观点超出了传统直观的层次,而上升到了更高的形而上学层次,加缪的“荒诞”、萨特的“虚无”都是为此作铺垫的。
9.26
在“实在的本性”这个话题上,作者关于“目的论”的讨论颇有意思。一个受过现代科学薰陶、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的人大都不会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事物自身会有什么“目的”,那是从伽利略、牛顿和康德以来早就被排除掉了的“迷信”。但黑格尔以及黑格尔一系的哈特肖恩和怀特海仍然想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恢复目的论的意义,这就是诉诸“历史主义”和“过程论”。这种观点摒弃了历来人们深信不疑的“实体主义”,而有点类似于前几年国内有人鼓吹的“关系实在论”。作者把爱因斯坦的“上帝从不掷骰子”也归于此列,并由此把这个问题与人生的目的问题联系起来:
 的确,正是在这种对宇宙目的论的洞察中,我们关于生活的意义的问题以及实在的最终本性问题才合为一个问题。宇宙中有一个目的吗?这种目的是上帝所赋予的吗?如果是,它是什么?如果宇宙没有目的,人类的生活还有目标吗?(154页)
9.27
新闻传播理论课上,董天策老师和大家一起探讨了关于新闻定义的相关问题。在前人提出的理论中,有侧重“报道”的有侧重“事实”的,而目前我们广泛采纳的是陆定一提出的“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此前对于新闻定义,我没有多加思考过定义的不同对新闻学有何影响,也没有想过为什么众多著名学者执着于探讨什么是新闻。在今天的讨论后,我终于有了答案,对新闻定义的探讨是廓清新闻学边界、指导新闻业活动的最根本指南。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们无法对新闻做一个最完美的定义,因为世界和新闻学都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在不断的变化中得到的是一种动态的真知,而不是一种永垂不朽的界碑。
9.28
媒介文化研究课中,李金正老师讲到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在此之前我们所接受的有关资本主义的起源的认知都来自卡尔·马克思,但在接触韦伯的理论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看到了不同角度的见解。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从理念上讲起源于新教对于基督教价值观的塑造。在地中海地区的传统基督教国家,人们认为需要通过教会才能与上帝沟通,经济所得也应该奉献给教会。但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新教徒认为只要有圣经,信徒就可以与上帝沟通,自身的财富积累也应投入进一步的再生产来印证上帝的伟大。在这个角度上,信奉新教的国家实现了初步的资本积累。
9.29
读《大问题》。作者继续引导探讨科学与宗教是否已经因传统而被过分强调了?这是个非常真实的问题。它们真的如此重要吗?道德怎么样?有没有这种可能,如果落实到这一点,我们会把成为一个“好人”看得远比理解这个世界甚或信仰上帝更为重要和“真实”?或者,在某些人看来,灵感、音乐或诗歌创作是比知识、宗教、道德甚至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一旦我们真正开始思考它,就会发现问题的答案存在于一个完全不同甚至是从未料到的地方。(155页)   
  正是从自然和人的统一这种“诗意的想象”中,人把自然界看作有诗意的,有道德的,有人情味的,我们才能摆脱或至少是削弱对于自然科学和宗教的完全依赖,而有可能解决我们的生活意义问题。当我们献身于道德或者艺术时,我们正是在完成自然界赋予我们的使命,自然界就是要提供一切条件,包括自然科学所发现的我们这个宇宙已经存在的那些条件,以便从中发展出人来,并从人中按照他的自由意志发展出道德和艺术来。这就是自然本身的目的。我们自己就是自然界,所以我们的自由追求就是自然界的目的。人性、人格、人权、人的自由是无价的,不能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或科学上的判断而遭到剥夺。
9.30
休息
10.1
休息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17:25:40 | 只看该作者
学术日志
10.9
新闻史课上齐辉老师重申了新闻史研究中,史料的选择标准:最好是一手史料,也就是某人本人所写的文本,而不是别人对他作品的描述或评价;史料的选取要尽可能丰富,也就是说不仅要找某人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他写的著作,还有相关事件的政府公文、团体组织的声明等等来相互佐证。
10.10
读“都市报崛起”专题相关论文。西南地区的华西都市报、东南地区的南方系报刊,以及大陆其他省市出现的都市类报刊总得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新闻界在寻求计划与宣传之外的更多可能性,这些报刊的内容题材多样,但都是围绕人民群众身边事、关心事,颇有现在自媒体或一些传统媒体向融合发展的理念之一:用户需求思维的色彩,这也让都市报的媒体融合与转型有了一种先天性的优势。但是在看过这些报刊目前的内容呈现后,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曾如日中天、站在新闻业界制高点的报刊已经泯然众人矣。或许是因为大量自媒体和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官方媒体内容多样化,传统都市报在融媒后其独特性已经大大减弱。近日看到网友“金泉少侠”分享自己2011年策划“跪行救女事件”始末,其中细节联想如今广州媒体生态变化体现地直接:“金泉少侠”为了让想要筹钱求女的谢三秀引起媒体注意,他特意选择了广州大道上南方报社门口让谢三秀跪行到体育中心的天河城,这个区域汇集了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信息时报、羊城晚报、新快报、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记者赶来的速度快、能吸引的媒体多。而如今一些社会弱势群体想要获得援助、辩解冤屈则大多求助于网络大V,在大V之间实现信息增值、点燃话题热度。
10.11
读“质的方法研究”主题论文,结合黄贺铂的讲解和同学们课上的展示,学习到了在使用质化研究方法时有潘绥铭先生所谓的“求同法”、“求异法”两种取向,潘老师认为使用求同法的研究者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其共性进行归类,寻找其共性再加以解释,效率低下且得出的结论的客观性与对现实的说明性有待商榷,而“求异法”(对调查单位的多样化呈现)能够更加体现调查的开放性,也让研究结果的呈现能超脱出研究者的思维定式。
10.12
李金正老师讲到了泰勒制中的“经济人”假设:社会是由一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个人利益,追求最大程度的经济收入,即“经济人”。整理田野调查主题汇报的时候了解到了马林诺夫斯基做的“库拉圈”研究,这项研究就否定了“经济人”的合理性。后福特主义就是对这种理念的颠覆,它强调个体的个性和创造性,大众市场的标准化产品转向针对目标消费者的小规模、小批量产品,这和我们现在所说的细分市场、利基市场是一个道理。鲍德里亚认为,这个时代消费的对象从有形的物质转化为无形的符号,消费行为趋向于一种审美行为,而审美的要义之一是非功利性,奢侈品上的大LOGO,未尝不是一种部落图腾。
10.13
收集关于“田野调查法”的资料。
看了一位做“读外报”内容的博主分享了一篇外媒对哈佛大学部分学生反对以色列在巴以冲突中的行为的报道,是辩证看待西方媒体言论自由的一个典型案例。报道显示,在这些学生做出和平抗疫后,一辆周身屏幕的卡车在校园里循环播放这些学生的照片、姓名,并称他们为“哈佛首要反犹分子”。紧接着对冲基金的CEO在推特上呼吁将这些学生列入黑名单,他和其他公司将不再录用他们,多位商界领袖表示支持。以色列一对富豪夫妇辞去学院执行委员会职务以示对哈弗校长迟来的、无温不火的回应的不满。最后部分学生收回了之前的言论。
10.14
休息

10.15
读束开荣“流动的媒介化生存:平台劳动中的移动交互界面——基于“送外卖”的田野调查”作者在田野中发现一个骑手可以选择“常驻点”或修改“常驻点”来平衡外卖平台的系统派单给自己的流动带来的局限,同时这些骑手所参考的“热力图”以及城市移动能源供应,也成为他们在城市空间流动的依据。移动交互界面所建构的城市对应赛博空间,城市的移动能源布局对应物质空间,我们所的生活的现实物质空间对应实体空间(这种实体空间由纵横交错的道路构成,根据外卖员所定位的“常驻点”为圆心向外辐射,并由外卖员对“驻留”与“流动”的调整而不断被反复编制),原本由纵横交错的道路构成的城市脉络变成了一种流动的空间,赛博空间(信息流动)、实体空间(人的流动)以及物质空间(能源流动)三者之间的边界消融。除此之外,作者在与这些外卖骑手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很多骑手不愿意送医院的订单,因为医院的电梯不好等很容易超时,包括一些其他的公共机构相对来说进入程序会更繁琐一些。但是有一位骑手说到,送某所医院的订单时回想起孩子就是在这里出生的,那时候白天跑单,晚上去医院照顾孩子。这种特殊的个人记忆和生存感悟勾连起原子化个体与流动空间的意义价值。对这一细节的体察,或许就是钱穆先生所说的“温情与敬意”。
1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3 10:02:16 | 只看该作者
学术日志:
10月16日
课上同学分享“从纸上到街头:工人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一文,文章中作者提到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用报刊启蒙工人,让工人认识到自己的被压迫境遇。初读文章时,我认为文章的创新点在于作者看到了报道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文章和实际的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但老师指出,从史料中我们无法直接得出对“工人运动思潮”的报道对工人运动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为一手史料中只是对工人的呈现,由于工人的知识水平有限,无法对自己进行自我呈现,所以这篇文章得出的结论有待商榷。这也启发我们在读文献时跳脱出作者思维之外审视各因素关系。
10月17日
读《大问题》。摘抄:
道德是一套指导我们行动的原则或规则。道德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比如“说真话”、“待人如己”),不要做什么(比如“不要撒谎”、“不要杀人”、“不要偷窃")。《旧约》中的“十诫”以及《新约》中要彼此相爱的命令,构成了西方传统中大部分道德的核心内容,它们也因此可以被恰当地称为犹太一基督教道德。道德规则往往是以“十诫”或命令的形式提出来的,它们通常会辅以“应当”或“不应当”这些词。道德与与道德规则一无论是否以法律的形式提出一形成了每一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定了被允许事物的限度,也规定了什么是可以期望的。根据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看法,道德的关键是义务——做你应当做的事情。然而,道德是一种更大的追求的部分, 正是这种追求赋予了道德以重要性。我们为什么不应当自相残杀?为什么应当互相帮助?我们可以给出何种理由去捍卫这一种性伦理而不是另一种?我们为什么应当是道德的?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必定要大于道德本身,因为它一定给我们提供了接受道德原则和规则的原因。这个答案被称为好的生活。它是一个没有确切含义的说法,但我们都很清楚它指的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生活?我们想要什么?我们应当想要什么?我们最高兴的应当是什么?什么是值得为之奋斗的?什么是得不偿失的?我们应当接受什么?应当试图改变什么?这些都是我们进,人哲学之前已经有了答案的问题,然而哲学有时却会令人惊讶地改变这些答案,或者至少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论证来支持这些答案。
10月18日
课堂展示“田野调查专题”,准备多时,老师和同学们对结果表现得比较满意,结合上一小组的回报,补充了一些没有顾及到的知识点。老师补充了田野调查的“历史感”问题,即在调查中我们目光所及不能只停留在选定的田野点、我们访谈观察的人、我们已有的研究设想。而是要着眼于更广阔的空间向度和时间向度,超脱自己本身研究的功利性,这样才能捕捉到更多信息。
10月19日
读《革命之路》。
读《大问题》。摘抄:
关于好的生活的观念还有许多。事实上,人类有多少目标,就有多少种对好的生活的可能看法。有些非常普通的关于好的生活的观念与我们已经讨论过的非常接近,例如,追求巨额财富或政治权力的生活就与成功伦理的生活很是类似。然而“权力” 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它不是政治性的,而是个人的。它是成长为一一个人的权力,“扩展自己意识”的权力,开发才能和进行创造的权力。例如,弗里德里希.尼采就用“权力意志”这种说法捍卫了这样一种观念。许多哲学家(尤其是英国的伦理学家)主张,人的活动只是为了快乐,尼采反对这种主张,并且辛辣地讽刺说:“人类并不渴望快乐;只有英国人才这样。”尼采在其《权力意志》 一书中主强。所有人最终需要的是权力:

不是需要,也不是欲望——不, 对权力的爱才是人类的恶庵你可以给他们一切——健康、 营养、住处,他们还是不快乐,因为那个恶魔坚持要求得到满足。你可以剥夺他们的-切而只满足这个恶魔:而后他们就几近陶醉了。

尼采还说,关于好的生活的所有其他似是而非的观念,实际上只不过是追求权力的不同方式罢了。现时代的争名夺利是如此,甚至宗教也概莫能外。但尼采认为,至高意义上的权力只留给了那些自主地、创造性地生活的人,比如艺术家、哲学家或圣人。例如,作曲家莫扎特可能认为好的生活就是富有艺术创造性的生活,这并不排斥他可以在生活中享受很多快乐。对于苏格拉底来说,好的生活就是符合他在哲学探讨中所捍卫的那些道德原则的生活,虽然他也享有快乐和成功。对于他而言,好的生活就是智慧的生活、坚持原则的生活、创造性地思考的生活。甚至当这些意味看他的死亡时,人也应当对此矢志不渝。

10月20日
读《革命之路》。书中有一个角色是男女主人公邻居的儿子,他患有精神疾病但同时又是一个数学天才。当他得知主人公夫妇要移居巴黎时,他不像大多数人认为这个计划不靠谱,反而非常高兴,赞赏他们用于离开常人装聋作哑的无聊生活,开始真正的人生。但当他得知主人公夫妇因为种种借口取消巴黎计划,他愤怒地指出男主人公的懦弱和女主人公的虚伪。这个形象让我想到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提出的“他者”形象,遂想要读福柯的原文。
10月21日
读《革命之路》。读时一直没有明白书名的含义,在看过相关书评后,我理解为“革命之路”意味着主人公夫妇面对20世纪50年代美国大萧条和二战后人民思想上的空虚对商品化乏味文化的厌倦的反叛,“去巴黎”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破解自己生活、婚姻困局的解药,但事实上所谓“欲壑难平”,世上本无某种对生活困局的直接解答,问题不断出现、欲望不断出现,生活永远会让我们面临各种问题,就像西西弗斯推石上山。而我们面对“绝望的生活”要做的正是像哪个“天才与疯子”的角色说得一样,需要承认绝望、直面绝望的勇气。
10月22日
准备英语课汇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6 18:08:45 | 只看该作者
学术日志

10.30
读《浮生取义》。黄贺铂老师为大家留的期末作业是读一本用质化研究方法写的著作或博士论文,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查阅资料后,我选择了吴飞所著《浮生取义》。作者选取了他自己的家乡——河北的一个县作为田野点,通过亲属和各个村里比较有社会地位的话事人走访调查了许多自杀或自杀未遂事件的当事人或其家属。在书的开头作者先辨析了两个概念:“冤枉”和“委屈”,作者认为冤枉指的是人在面对社会层面的不公时所会产生的情绪,而委屈更多出现在家庭关系或者说亲密关系里。随后作者又梳理了一直以来的关于自杀学的相关文献,在西方看来,自杀不论从情感层面还是从医学层面都是某种紊乱导致的,自杀是违背人性的,因为人都有求生的本能。
10.31
读《规训与惩罚》。第二部分是“惩罚”。进入18世纪以后,由于受到启蒙思想和社会变迁的影响,酷刑被视为是暴虐、野蛮的君主专制的象征,以惩罚为中心的整个司法制度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惩罚开始具有“普遍性”,即为了顺应社会的普遍思想和要求,君主的“至上权力”下放到代表公共权力的司法官员手中、一些“科学”领域的专家也开始左右司法审判的结果、惩罚的目的变为保卫社会。同时,惩罚开始具有“温和性”,即刑罚不再任意、直接、残暴,而变成一种利用符号、利益、时间来发挥功能的机制,但是仍然应该被视为作用于肉体的权力技术学。
11.1
黄贺铂老师讲到了媒介物质性和媒介可供性的概念意义,有为我们推荐了基本“异质性媒介”的书目供大家阅读,如《章鱼的心灵》《末日松茸》《奇云》。在审视媒介的时候不放放宽眼界,传播学被称为十字路口型的学科,通过其他学科或者某种奇异的想象力去探索传播的可能性是极有意思的过程。

11.2
李金正老师讲到巴门尼德与形而上学,巴门尼德将现象世界理解为“非存在”,万物背后的不变的本质理解为“存在”,由此得出存在着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的论断。唯有思维才能真正把握存在,作为一般抽象物的思维本身就是最真实的存在,巴门尼德理解为思维与存在是直接同一的,笛卡尔称为我思故我在。

11.3
找新闻史资料
11.4
找新闻史资料

11.5
读《浮生取义》。因为作者的这项研究是针对亲密关系中的自杀行为,所以在后文里作者又阐释了“过日子”这个说法的意涵,把关注的重心转移到了家庭关系中。在第二部分“家之礼”中,作者分三个章节就具体案例谈了人伦、礼义、命运三个话题。在琐碎的家长里短里作者抽象出了一种观点:可以把家庭政治理解为一种权力的游戏,一些自杀者把家庭中权力的游戏当成真正的权力斗争,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来赢得胜利。而爱、慈、孝不仅是对亲密关系的一种表达,而且是维持这种亲密关系的一种政治方式。家庭政治的根本目的是“好好过日子”,如果无法达到这个目的,再多的胜利也没有意义。
1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15:51:37 | 只看该作者
学术日志

11.6
同学课上分享了《前途》杂志,这本民国时期的杂质作为法西斯性质刊物在已有的历史中几乎没有被提及,这个小组的同学原创了专题内容,发掘了许多未被收录的的史料。中国人自办的法西斯刊物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空白,所谓研究的创新性也即看到前人研究的长处和短处,有所补足。
11.7
准备新闻传播理论小组展示PPT
11.8
同学课上分享了个案研究专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个案研究是否具有代表性、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某个研究样本、某种社会现象。对此,布洛维提出了扩展个案法,但这种方法的复杂性也不容置疑。面对个案的种种怀疑,波普的证伪逻辑带来一种启示,通过单个个案来揭示“一般”是困难的,但通过单个个案来否定“一般”确实可行的。这对我们自己所做的研究也有启示,如果我们能用证伪的方法来否定已有的理论或者把证违法作为自己的一种论述方法来丰富自己的论证手段。
11.9
李金正老师讲到“爱智慧”(philo sophia),并由此形成希腊文philosophia这也是英文philosophy的来源,这也是为什么哲学即爱智慧。老师讲到中国古代王阳明“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关系到中国哲学的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不在于“学以致知”从而达到更高的知识境界。就像现代科学逻辑建模在先,经验观测在后,科学不同于技术,技术的知识来自于物质实践,然后再做到经验总结,而科学的知识来自于逻辑思辨,然后再有经验实证。
11.10
拍摄英语小组展示视频
11.11
读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部分第一章。康德对道德科学的伟大贡献是,他清除了这门科学中的一切幸福论。对古人来说,伦理学是关于幸福论的学说;对现代人来说,它的绝大部分一直是一种救世学说。前者想要证明德行与幸福是等同的;但这就好像有两个图形,不管怎样摆放,彼此永远不能重合。后者则曾设法把两者连结起来,不是用同一律,而是用因果律,从而使幸福成为德行的结果;但要做到这一点,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诡辩,不然就假定一个任何感官都不能感觉到的世界的存在。
康德认为,道德学原则似乎是根本不依经验及其教训为转移的某种东西;它是先验的,或形而上的。他承认,人类行为具有超越经验的一切可能性的重要意义,所以实际上是引向他称之为悟知的世界,纯智所思的世界,自在之物的世界。

11.12
准备英语小组展示的 PPT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0 20:44:53 | 只看该作者
学术日志

11.13
新闻史课堂展示,齐辉老师指出了我们组汇报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大标题和具体结构不够贴合,有文不对题之嫌;有二级标题内容存在论据不能在逻辑上证明论点的问题。老师也给我们提供了改进的建议。收获还是比较大的,小组在汇报结束后也讨论了进一步修改内容大家的看法。
11.14
英语课堂展示,小组汇报的内容是从上海街头万圣节之夜这个事件看国内外媒体的报道和从传播学的视角解读这种现象。我负责的部分是从解构主义的角度来理解上海万圣节,解构主义的部分理所应当谈到了索绪尔对符号能指所指的区分。从形式上来看,万圣节流传至中国,却摆脱了原有框架,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宗教走向世俗,再从世俗走向特殊化语境,万圣节的形式不再拘泥于扮鬼、捣蛋,而是以“中国特色”方式表达“中国话语”。只有具有相同社会背景的人才能理解其中内涵和笑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建构了中国人过洋节心照不宣的“共通意义空间”。
11.15
质化研究方法课上,同学们介绍了扎根理论这一研究方法。此前我对这一“理论”一知半解,结合同学的分享,可能让人疑惑的原因在于扎根理论这种研究方法的创始人一开始是想借助“理论”的高大上外表和量化这一当时主流的研究趋势,在社会学研究里开辟一条新路,增加它的合法性和学术界的接受性。老师谈到,目前学界对于扎根理论是样本认可量是几百,这其实与扎根理论原初的“不求样本数量”有一点悖逆。使用这一研究方法对研究者本人的信息提取和概括能力要求非常高,受样本本身的影响也大,因为耗时久,结果也未必尽如人意。
11.16
李金正老师区分了中西哲学中关于“存在”和“有”的本体论追问。西方形而上学将万物之本原的问题归结为高度抽象的“存在”(being)人头,二中国则对应于“有”、由于古老的语音符号抽离了其背后的指涉物,这就让听者必须追问符号的具体所指:某物究竟“是(be)”什么其之所是(存在之为存在)又是什么,而这正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本身。
11.17
读“生成式智能媒体对涉华议题的媒介记忆”。文章通过对比ChatGPT、中文主流媒体、西方主流媒体对涉华议题的报道框架,探讨主流媒体对智能媒体媒介记忆的建构作用。研究发现,ChatGPT在中文语言环境和英文语言环境下生成的涉华议题报道具有不同的主题框架和叙事框架,西方主流媒体显著影响ChatGPT英文所采用的主题框架和态度框架,但对ChatGPT中文所采用的主题框架和态度框架没有显著影响;中文主流媒体和ChatGPT中文总体而言都倾向于采用正面主题框架以及中立以上态度,但中文主流媒体对ChatGPT中文的影响作 用尚不具有显著性;ChatGPT 中英文报道都倾向于采用分析评估叙事框架, 不受中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随着语料库的更新以及自主大模型的推出,中文主流媒体将在智能媒体的议题建构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影响。
11.18
休息
11.19
读《浮生取义》在第六章里,作者谈到了“边缘人”的自杀问题。从统计数据上来看,中国自杀总体中患有精神疾病者占六成,这与西方占九成的统计数据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有人可能认为,是中国人的观念问题,不认为某一类人是精神病患者所以统计数据有误差,但是从作者的走访调查看来并非如此。但共同的是,中西方的观念都认为精神病患者自杀并不是真正的自杀,因为他们很多时候不被当做一个拥有人格的人看,自杀成为正常人的特权,因为自杀包含着对人格价值的正面追求。
2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21:16:10 | 只看该作者
学术日志

11.20
新闻史谈到民国时期文人论政现象,着重谈到了储安平和《观察》周刊。老师提到储安平是民国自由派知识分子,而自由派的最突出代表人物当属胡适。他们对于社会时事、政治的看法是论政而不参政,传递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担当。这让我联想到叔本华在《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里谈到的人是否拥有自由意志。叔本华认为所谓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他能做他所想要的事,自由派知识分子所伸张的自由意志与此意义是相通的,这类文人在一定程度上信奉无政府主义,不相信任何权威。他们的主张或许不能对社会长远发展提供一个好的蓝本,但是由这种观念而产生的对事件的看法却能启发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因此对自由派文人也不宜过分贬损。
复习英语课内容,准备考试。
11.21
复习英语课内容准备考试。
英语考试
11.22
新闻传播理论讨论与分享期间董老师谈到同学们在进行专题分享研讨时,要体现问题意识,对于这些专业知识大家其实并不陌生,不必拘泥于泛而全的介绍,而是针对一个具体的方面大家展开讨论。同时老师提到,我们在写论文时也要有这种问题导向,明确你要研究额度问题,从这个问题出发来展开你的论述。
11.23
符号学:
根据能指和所指中的不同偏向,可以将符号分为能指优势和所指优势两种。所指优势符号重在指明事实,遗忘语言本身,但并非意味着符号能完全再现真实,而只是说它能够逼近真实。能指优势亿艺术/仪式尤其文学符号为代表,重心在符号本身,而不是符号所指涉的事实。能指优势往往引发“符号拜物教”,品牌符号效应是能指优势的典范。
11.24
读《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针对"我能做我想要的"这句典型的意志自由的观点,叔本华认为它仅仅是人的一种自由的错觉。事实上,我们每一个动力都源于外在的原因。在固定的情况下,我们事实上只能做出一个行为,一切都是必然的。而这种必然引起了另一个道德责任的问题。叔本华的回答是"性格必须负责,它要为行为的发生负责"。
11.25
读《浮生取义》
阅读到第四部分国之法,这部分作者分成了两个章节:法义和造福。作者提到,国家的根本目的是尽可能保障人们正常的过日子和做人,充分实现幸福生活和人格价值。在中国的社会话语环境里,法义和礼义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礼仪法义就会变得冷酷无情;没有法义礼义也会丧失屏障。在造福这一章节,作者提到了长沙赵四贞自杀事件中毛泽东的评论,虽然赵四贞自杀不是为了抗争旧道德,她本人也并没有多少新思想,但毛泽东指出逼死她的是她的娘家人婆家人和社会三面围墙,虽然社会好像没有直接迫害她,但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她无法寻找人格价值能够得以伸张,自由能够实现的条件,所以没有一个正义的国家,人们是不能能真正获得人格价值的。
11.26
到户外摄影。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