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传播学期刊目录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22:00: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新闻大学》:2024年第4期
本刊特稿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战略转向
陈 虹 张文青
【摘  要】在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语境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和碰撞导致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遇到了一定阻碍,战略传播成为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手段。为了完成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到国际战略传播的效能提升,应充分利用多元主体协商实现总体战略目标、多重叙事整合实现意义阐释、多链关系共建实现行动价值最大化的作用机制。该机制集中体现了三个维度的转向:战略思维的转向、战略叙事的转向以及战略行动的转向。在此基础上,研究尝试构建中华文化国际战略传播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中华文化;战略传播转向;多元主体;多重叙事;多链关系

中国网络文学跨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张 伦  刘金卓  魏庆洋 吴 晔
【摘  要】本研究基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和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网络文学跨文化传播效果进行了横跨49国、纵跨4年的经验性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国家间文化距离对网络文学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影响呈“U”型特征,揭示了“文化折扣”与“文化溢价”机制的动态调和效应。历时性分析发现,时间正向影响了传播效果。此外,时间和文化距离的交互效应表明,网络文学随时间的推移,在与中国文化距离较远的国家传播效果更强。本研究拓展了“文化折扣”与“文化溢价”机制的空间和时间视阈,形成了稳定的、可解释的、未来可推广借鉴的传播效果评价框架。
【关键词】计算传播;引力模型;文化距离;传播效果

中国互联网内容企业“出海”的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
——基于“制度风险—战略动机”互动分析框架
殷 琦 王牧耕
【摘  要】本研究从制度的能动性视角出发,构建包含国家与企业双重维度的“制度风险—战略动机”互动分析框架,对中国互联网内容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互联网内容企业“出海”呈现出明显的“制度风险规避”特征,且企业战略动机对此特征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这说明其国际化行为主要遵循经济逻辑。本研究将国际传播关注的焦点从内容传播策略拓展至企业运营层面,既为国际传播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也为互联网内容企业优化国际化策略、更好地进行国际传播提供微观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内容企业;国际化;制度;风险;战略动机

传播学
环境何以媒介化?
——基于阿拉善左旗荒漠化治理运动的田野考察
阿希塔
【摘  要】在深度媒介化社会场景下,环境在生态文明与国际气候双重议题加持下愈发媒介化。本研究以阿拉善左旗荒漠化治理运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中介过程对环境运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以符号互动为表征的环境运动已经形成了众多深度媒介化情境与社会意义,在这些情境中,不同行动者组群、相关性框架与交往实践的组合所建构的传播互型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不仅塑造了具有中心指向性的实践秩序,也创造了众多具有归属感的媒介化集体。
【关键词】媒介化;社会建构;环境传播;荒漠化治理

生态环保理念下“种树”玩工休闲劳动的持续机制研究
王 润 杨雨丝
【摘  要】在数字化的“种树”过程中,“蚂蚁森林”游戏玩家已然成为一种新型的“数字玩工”。本文提出“文化驯化”的概念,从社会整体意识层面揭示玩家持续劳动的深层机制和文化动因,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方法,考察该用户群体的休闲劳动过程和持续劳动机制。研究发现,商业公司将“蚂蚁森林”设计成兼具娱乐性和公益性的游戏形式,实质上却是商品逻辑下的“种树”玩工;同时,商业公司借用国家生态环保话语促进商业运作,推动国家政策话语、商业利益与玩家三方力量得以汇集。
【关键词】数字劳动;数字玩工;蚂蚁森林;文化驯化

新闻理论
规训与博弈:高速新闻编辑室内的时间“实践”
——基于X新闻客户端的田野观察
伊俊铭
【摘  要】新闻加速研究亟需“实践”转向,即将媒体从业者纳入视野,关注组织与个体间的双向互动。本文借用时间社会学视角,对X新闻客户端编辑室内的时间实践进行田野观察。研究发现:X客户端通过“组织制度设置”“关系氛围营造”形构了组织加速时间结构;这一时间结构规训着媒体从业者工作节奏,呈现出“持续时间”“交叠时间”特征;同时,从业者可以能动地适应并与组织时间结构进行博弈。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展现了实践转向的学术意义,彰显了从业者时间实践的能动性以及新闻时间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新闻加速;时间实践;时间社会学;新闻客户端

新闻史
现代中国国际宣传的组织化实践
——基于英文《大陆报》报人群体的历史观察
蔡丰喆 黄 瑚
【摘  要】在世界变局中如何有效沟通中外?这是从事文化事业的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思虑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30年代,以张竹平、董显光为代表的一批颇具国际宣传知识经验的报人群体,面对“外强我弱”的不利国际舆论情势,率先进行了相对系统性的国际宣传的组织化实践,就外文报的角色定位、人员管理、宣传方针等关涉国际宣传的基本问题,贡献了独特而清晰的理论指南与实践经验,为彼时陷入困局的中国国际宣传行动提供了一个相对成功的案例。
【关键词】《大陆报》;国际宣传;报人组织化;跨文化传播

数字社会研究
视频化生存时代的失神症及其时间弥合机制研究
刘倩欣 刘 涛
【摘  要】失神症喻示了一种点状的时间形态。在该视角下,绵延时间体验的形成有赖于技术假体对时间缝隙的弥合。由此,失神症为思考媒介技术如何形塑人类时间体验提供了新的认知维度。维利里奥主要立足电影而提出失神症及相关思想。在短视频时代,失神症在发生场景、症候表现和运作机制三方面形成了新的内涵,建构了新的时间观念及实践:维利里奥论述的基点——“醒与梦”不再清晰区分,人与时间的关系看似恢复和谐,但人的主体性可能已因速度的暴力而破碎。
【关键词】短视频;媒介时间;保罗·维利里奥;媒介批评

媒介与文化研究
中国摩登女郎的“生死场”
——基于现代性视域对报纸与电影之性别话语的考察(1930—1937)
艾 青
【摘  要】20世纪30年代的摩登女郎,构成考察中国社会转型中性别话语与现代性交织的重要中介。本文考察了1930—1937年报纸与电影围绕摩登女郎的性别话语后发现,主流大报的新闻报道对摩登女郎的媒介形象进行了负面建构,情节剧电影对摩登女郎的女性化情感进行了收编,而文字与视觉媒介在性别赋形上的差异与互动,为摩登女郎提供了松动性别权力结构与重塑现代意识的话语实践空间。摩登女郎与现代大众媒介的紧密交织,使中国女性的现代性获得了历史化、具体化的实践契机。
【关键词】摩登女郎;现代性;媒介;性别话语;女性化情感
来源:传媒学术网
编辑:程正元

182#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20:15: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当代传播》2024年第3期目录
来源:当代传播期刊(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183#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16:34: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记者》2024年第5期目录



来源:新闻记者(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184#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13:06: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大学》2024年第5期目录



本刊特稿


从公共传播到智能传播:新闻实践及实务教学的范式变革

张志安  李欣颖  贺涵甫
【摘  要】平台算法机制全面介入新闻生产和商业运作,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传媒领域的加速应用,使新闻实践及新闻实务教学经历了两次范式变革:第一次变革,由新闻传播转向公共传播,新闻传播的主体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多元行动者涌入互联网平台从事信息采集和分发;第二次变革,由公共传播转向智能传播,技术革命造就的人机共生、人机协作时代已经来临,PGCUGCAIGC等协同内容生产的格局初步形成。为此,可从三个方面回应挑战:多元主体协同,坚守信息把关者角色;凸显人类价值,实现人机互补的价值匹配;立足新闻业根基,强化媒体公共传播价值。
【关键词】新闻实务教学;公共传播;智能传播;数字新闻


作为实践的技术与开放式培养:新闻传播实务教育的创新探索研究
——基于四所院校本科生培养计划的考察(2013—2022

   单佳豪
【摘  要】随着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过去的十余年是新闻业和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本文以全国四所代表性高校20132022年的新闻传播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对一线业务课授课教师的访谈,考察和研究新闻传播实务教育创新发展的演进特征。新闻传播实务教育在课程、平台、师资、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日渐形成面向社会的、跨学科的、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需要思考技术与学生、专业、社会等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思考在与新技术共舞的现实情境中,重构新闻传播实务教育专业性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关键词】新闻传播实务教育;技术;实务课程;开放式实践


复合框架、综合判断与融合表达
——新文科视域下中国应用新闻学教育的转型

晖 杜
【摘  要】无论中外,从记者职业诞生到专业新闻教育发轫,融通理论和业务的应用新闻学教育和研究都奠定了新闻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方向。20世纪初,中国本土新闻学理论和实务初兴。此后百年间,人才培养也从起初的杂家应用型、复合型、专门型过渡到大融合时代的专家型。当前尚未完全适应网络技术转型的应用新闻教育在人工智能的强烈冲击下又一次到了转折期。新闻专业危机背后映射的是信任危机与职业认同危机,是对新闻传播专业的质疑与叩问。+的新文科,贯通人文学科内部、跨越文理工的界限,以复合框架、综合判断、融合表达为目标,将为百年来中国应用新闻教育带来剧烈、深刻的变革。
【关键词】应用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新文科;融合


传播学


水舟隐喻:中西水舟原型的叙事比较与媒介理解差异

谢清果 王
【摘  要】水舟隐喻是西方媒介本体论的重要论断。本研究从概念隐喻理论出发,以《圣经》《山海经》《理想国》《周礼》等文本为语料,对灭世洪水与大禹治水、诺亚方舟与番禺制舟、圣人之舟与国家之船三组叙事进行对比分析,从媒介学的视角对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水舟观念原型进行发生学考察。研究发现:”“意象的渊源与所指在文明起源之初就已显露端倪,西方水舟的隐喻演进路径与华夏对水舟的认知路径呈现出援舟入水与水舟共生的差异,此差异中又隐含着对媒介之’”的理解差异,集中体现为中介性隐喻和连接性隐喻的区别。
【关键词】水舟论;媒介隐喻;原型叙事;华夏传播


数字社会研究


弥合虚实差异:人机交往中用户的自我认同建构研究

张梅芳 辛雨薇
【摘  要】弥合虚拟和现实之间自我认同差异一直是困扰人机交往研究者们的议题。AI主体的特殊性为用户发挥自身主体性和弥合虚实空间的用户自我认同差异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筑梦岛和GLOW两大情感陪伴类AI软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人机交往弥合虚实空间用户自我认同差异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智能体通过重要他人主体触发器的底层机制搭建起虚实认同构建的桥梁,用户在自我了解、自我实现和自我延伸的人机日常交往实践中弥合着虚实空间的自我认同差异。
【关键词】聊天机器人;人机交互;自我认同;媒介进化


超越赋权:数字时代中国乡村女主播的自我认知与行动实践

昕 龙
【摘  要】作为新媒体发展衍生出的新职业,电商直播为女性灵活就业、行使网络话语权提供了技术条件。论文从内部性视角出发,探寻作为劳动者的乡村女性在从家庭主妇成为带货主播的过程中的主观体验。研究发现,做主播让乡村女性具备了更多发掘自我价值、促进自我觉醒的机遇,但不足以转变男性主导家庭的状况,甚至给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带来矛盾。媒介赋权理论无法直接复制到乡村传播的研究场域,但女主播通过弹性演展和退让协商,在经济、主体和家庭之间进行调适,表现出包容的情感能量和以退为进的智慧,探索出内部性赋能的新路径。
【关键词】村播;电商;赋权;乡村女性q


新闻史


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在港报刊对中间派的政治说服研究

张秀丽 马
【摘  要】在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然而党的政治宣传在国统区遭到国民党的舆论钳制。因此,党另辟蹊径把香港作为主要宣传阵地,以批判自由主义思潮为契机,加强对中间派的政治说服。研究发现:在宣传组织方面,在港报刊组织座谈会,制造舆论声势;报刊议程交互重叠,形成舆论和声;文艺批判助阵,建构舆论导向,凸显了明朗锐利的战斗性。在论据组织方面,在港报刊分别诉诸情感、民族记忆和价值观等形式组织论据,提升政治说服效果。在此基础上,报刊通过聚合中间派的情感和想象,分别从身份感、归属感和价值感三个层面构建其政治认同。党在港报刊的媒介实践为研究多元语境中的认同建构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在港报刊;中间派;政治说服;认同


媒介与文化研究


有声的我们:以接力朗读构筑集体身体记忆

黄顺铭 陈昭博
【摘  要】声音是记忆研究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维度。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组织的一次以声音为媒介的南京大屠杀记忆实践——114位男女朗读者接力朗读《魏特琳日记》(中译本),建构出了一幅独特的声音、节奏、集体身体记忆的景象。接力朗读中既存在对节奏的形式化建构,也存在独特的音调节奏。同时,接力朗读中蕴含多种形式的身体节奏,并且这些节奏也是身份的、情感的和感官的。从朗读的角度考察南京大屠杀记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声音”“身体集体记忆之间关系的理解。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魏特琳日记》;朗读;节奏;集体身体记忆



来源:新闻大学(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185#
 楼主| 发表于 2024-6-2 00:27: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界》2024年第5期目录






前沿视点 • 数字时代的田野在哪里


媒介化民族志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刘国强
摘要   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的民族志研究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下界定民族志研究的方法,正是近年学术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媒介化理论,把赫普的深度媒介化理论作为主要视角,提出媒介化民族志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对赫普等人相应的定性研究方法做了介绍,归纳了其开放性、阐释性、整体性、物质性等方法论特征。最后,结合研究案例探讨了媒介化民族志对本土化实践带来的启发性意义。
关键词媒介化;深度媒介化;民族志;赫普



平台研究的想象力:概念、生态与公共价值
孙萍

摘要平台研究的跨学科性使其分析路径和逻辑推论的统一变得困难。本文以过去20年间蓬勃发展的平台经济为锚点,以对话和内容梳理的方式探究数字平台的概念脉络、基本特征和发展导向。目前,学者对于平台的定义可以大致分为三个路径:拼接式、隐喻式和维度化,而关联性、数据化、具身性和情感化正在成为平台化的重要特征。大大小小的数字平台,以多样的层级、拼装和依附关系构成了全球范围内数字平台的生态特征。在一切以商业利益为先的环境下,更需要强调平台研究的价值有涉,开拓平台研究的想象力,鼓励平台承担更多的公共关怀和道德担当。
关键词平台;概念;平台化;特征;公共价值





新闻学研究


附身的技术:“可穿戴新闻”的生命数据与生活叙事
陈凯宁

摘要本文从STS理论视角出发,将可穿戴技术界定为一种“附身的技术”。在新闻实践范畴,可穿戴技术颠覆了传统意义上将技术视为生产工具的逻辑,令技术使用者本身成为新闻报道的一部分。本文据此提出“可穿戴新闻”概念,并尝试对其特征进行界定:提供可实时采集和传输的个体“生命数据”,并将其整合为一种整体的社会技术想象;革新新闻叙事话语,创造第一人称的“生活叙事”空间影像,使新闻内容可以是他人生命与生活体验的数字复制品。新闻因此在更显著意义上成为一种“共情感知体验”的实践。文章进一步提出,可穿戴新闻令接受者得以“附身”他人的情感体验,这种“他者化”转型具有促进跨越文化的共鸣和理解、构建人类情感共同体的潜能。随着可穿戴技术在新闻实践中的普及,新闻日益成为连接个体生活、共享生命经验的桥梁,这将创造一种内在关系更为紧密的“人-机-社会”互动机制。
关键词可穿戴技术;数字新闻生态;生命数据;生活叙事;技术附身




传播学研究

概念化的社会事实:对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批判
刘德寰 洪馨仪

摘要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流行影响着人们理解媒介的方式,但其思想却存在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麦克卢汉过于强调媒介本身的技术属性,而忽视媒介内容对于社会生活的作用;二是麦克卢汉媒介观中人对社会的建构消失不见。为了回应麦克卢汉媒介观的不足,本文提出概念化的社会事实这一解释框架,并在其中重新理解媒介。概念来源于既有的社会事实,经由媒介的传播和建构被概念化,自主地进入社会体验之中,从而改造社会事实并生成新的社会事实。媒介使得概念化的社会事实得以可能,概念化的社会事实也重新定义媒介:媒介是“制氧机”——概念是作为原料的“水”,生成物“氧气”是概念化的社会事实。在新媒介时代,由于媒介存贮信息的能力增强、人与媒介的互动更加平等和深入,媒介的“制氧机”角色得到强化,概念化的社会事实更为普遍。同时,概念化的社会事实也回应了社会学界关于结构与建构、客观与主观对立和统一的经典话题。概念化的社会事实体现了结构的建构过程。
关键词媒介;麦克卢汉;概念化;社会事实





传播与社会


如何感知AI对话者:无实体对话式社交机器人拟人化对其印象形成效果影响机制的实验研究
张放 徐子涵

摘要随着以生成式AI为内核的无实体对话式社交机器人的兴起,使用者如何看待其在人机传播中的主体性成为AI技术改变人类认知的元问题。而主要受拟人化程度影响的人机印象形成效果是回答这一问题的感知基础。带感知智能与感知心灵中介效应检验的拟人化程度(低/高)与人机对话情境(任务型/交际型)2×2组间实验结果表明:拟人化程度对人机印象形成的鲜明度、全面度、好感度均存在正向主效应,且在交际型情境下更能影响印象好感度;同时,感知智能与感知心灵是拟人化影响人机印象效果的两个重要中间机制,且后者在交际型情境下的中介作用更强。这说明对于无实体对话机器人而言,存在与实体社交机器人相反的“反恐怖谷效应”。
关键词人机传播;社交机器人;拟人化;印象形成;恐怖谷效应;控制实验



大模型的角色期望:基于X(推特)和微博语境的比较分析
任吴炯 张洪忠 燕东祺

摘要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项革命性突破,在极短时间内获得了海内外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X和微博两个平台对大模型的角色期望,比较了英文语境和中文语境对前沿技术的认知差异。总体上,微博平台的期望倾向于实用性的产业发展与应用,而X平台的期望倾向于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具体来看,在技术角色期望方面,X平台的英文语境更多地关注大模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以及前沿技术的交叉融合;中文语境更多地关注大模型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关联。在人类角色期望方面,微博的最大人类角色期望是创意者,也就是期望大模型在艺术、设计等领域通过思维和技能创造新事物;而X的最大人类角色期望是传播者,可视之为一个信息的交流和传播的媒介。最后提出了新技术发展如何理性面对社会角色期望的两点建议。
关键词大模型;社会期望;技术角色;人类角色;舆论关注;技术认知





传播法与伦理


数字媒介时代我国回应权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谢宜璋 张弛

摘要数字技术的更迭对媒体形态的影响内嵌着对公民人格权益的新威胁。作为公众应对侵权报道以自我维权的必要法治配套措施,各国回应权制度紧随媒介形态的变革而呈现出扩张的趋势。相比之下,我国回应权制度仍停留在纸媒时代且近乎被虚置为“僵尸条款”,从而导致被报道者法律自救措施的缺位。数字媒介时代下,有必要对我国回应权制度进行完善以发挥其制度功能。我国《民法典》对人格权采取独立成编的立法模式为回应权的引入提供了解释空间,依据回应权的权利特性与功能价值,更适宜将回应权定位为《民法典》中的人格权请求权而非侵权请求权,以《民法典》第1028条与第995条为制度依据,并在此定位基础上对回应权的权利主体、回应对象、行权期限、行权效果及救济途径作进一步安排。
关键词数字媒介;回应权;新闻自由;民法典;人格权请求权




新闻传播史


新旧之间:清代的辕门抄与地方政治信息传播
刘晓伟

摘要辕门抄是清代富有地方特色的一种古代小报。辕门抄主要由坐省长随、报房等抄报人生产,信息来源渠道主要有督抚衙门的牌示、号房消息,抄报人探听的消息,以及官僚士绅主动“报送”的信息。辕门抄的内容以督抚政治信息为主,无须官方审查同意,但在特定背景下也受到一定管控。辕门抄可以视为在省级层面对宫门抄的一种模仿。同时,辕门抄是新报和新式官报的重要信息来源,时人也常以辕门抄来理解新报。辕门抄是清代地方官僚士绅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用以满足地方官僚士绅的政治信息需要,甚或成为彰显政治身份、士林交往的政治信息场域。
关键词政治传播;古代报纸;辕门抄;辕门报




博士生新论


从社会建构到媒介建构——唯物现象学的思想脉络与理论批判
陆国亮

摘要随着媒介化理论的流行,如何理解深度媒介化成为热点。媒介化理论代表人物库尔德利与赫普认为“现实如何藉由媒介建构”是理解深度媒介化的核心议题,并提出唯物现象学作为探究该议题的理论思想。由于涉及较多理论且缺乏清晰解读,唯物现象学罕见于本土学界。通过梳理唯物现象学的思想脉络,本文发现唯物现象学聚焦媒介如何介入现实的建构,从而重构社会建构理论。随着媒介被视为现实建构的重要范畴,唯物现象学引入文化唯物主义、型构理论、能动实在论。然而,文章基于“人-物”关系分析上述理论后发现,这些理论虽有助于唯物现象学在物质层面阐释媒介如何建构现实,但理论间的关联尚未得到充分阐释。随着所涉思想资源的增加,唯物现象学亟须基于“人-物”关系充分阐释相关思想资源,否则该理论在不断膨胀的同时,也将失去理论张力。
关键词唯物现象学;媒介化;媒介建构;社会建构


来源:新闻界(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186#
 楼主| 发表于 2024-6-2 00:30: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4年第5期 目录及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Abstract
逻辑谬误:美国供应链政策安全化的叙事建构
宫小飞
近年来,美国供应链政策出现明显的安全化转向,美国政府以保护国家安全为名,出台政策扶持本土制造业,构建“去中国化”的国际供应链联盟。叙事作为一种选择性、连贯性的话语形式,有效解释了美国供应链政策安全化的社会建构过程。美国政府通过情境设置、角色塑造、情节设计、行动方案等精心编排的叙事话语,建构起关于美国供应链议题的“威胁”,给供应链这一经济议题贴上“安全标签”并引入政治议程,通过不公平竞争的叙事情节将中国塑造为“美国供应链安全的破坏者”,据此提出“去中国化”的供应链安全化政策。中国应揭露美国安全化叙事的逻辑谬误,构建去安全化的合作性叙事,加强叙事传播,扩大叙事效应,向国际社会真实、全面、客观地展示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刊石立碑:汉代西域纪功刻石的媒介形态及其体现的边疆治理思想
潘祥辉
汉代西域纪功刻石是以表现西域汉匈战争为主题、颂扬将士战功的石制作品,它既是一种军事传播媒介,也是一种政治传播媒介,开后世边塞纪功刻石的先河。汉代西域纪功刻石的媒介形态多样,特色鲜明,既有图像雕刻,又有文字碑刻,颂扬的对象指向战争功臣而非君主,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和世俗化色彩浓厚。从立碑时间和地点来看,汉代西域纪功刻石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现场感。作为一种偏倚时间的、视觉化的宣传媒介,汉代西域纪功刻石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晶和产物,充分体现了一种“文化杂糅性”。通过对汉代现存出土或文献记载中的纪功刻石的形制和文字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窥见汉帝国对边疆治理的手段及其治理思想。重视石头媒介和对外宣传,突显“武功”,强化个人威望等因地制宜的策略,很好地适应了西域的情境和文化传统。这种边疆治理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送你上热搜”:算法权力、算法抵抗与用户战术
皇甫博媛
算法权力的笼罩之下,涌现出一种自下而上的另类用户实践。这种识别并对抗算法系统的权力压迫形式即算法抵抗。从算法权力的理论脉络和德塞托的战术理论出发,论文考察普通算法用户如何通过特定的战术追求算法可见性并实现算法抵抗。基于对“南开大学举报事件”的微博文本分析和参与式观察,论文发现:算法用户采取加密、挪用、接力、拼装等战术对算法权力进行盗猎和抵抗,从而获得一种游牧式的自主权,算法抵抗也由此成为一种追求普遍正义的集体宣泄与社会抗争。其中,加密、挪用战术是对算法逻辑的再利用,接力、拼装战术则更具生产性,有可能为算法抵抗争取更大的话语空间与“出圈”的可能性。在平台技术可供性和主流结构的双重征用中,算法抵抗导向复杂的权力流变且维系艰难。尽管这种自发的算法抵抗有其先天不足和结构性困境,但仍有希望改写现有不平等的可见性资源分配格局,与自上而下的算法权力形成对峙。
协作“成都小欧洲”:“景观”生成与“他者”反思
宋巧丽  雷思远
仰赖首批到访者的异域观感与主题化传播,“成都小欧洲”在后继网友持续自发的协作生产中,成为吸引诸多实践者前往打卡的流量高地。通过田野观察、深度访谈与文本分析,总结“成都小欧洲”的文本呈现系统与图像产制流程,发现叠合实践者的具身体验与对媒介化景观的理解,“成都小欧洲”通过话语中的他者实现物理与虚拟空间的框架复合,借助文本中的他者收拢私人与公共空间的意义复合,从而达到在地与全球空间的审美复合。“何谓‘欧洲’?‘我’之成都”。打卡行动不仅激活了城市空间,更让人们在具身体验中回归对休闲生活的向往与成都城市本身兼容并包的文化思考,体现出全球化时代一种审美通感的回向与超越。
“数字东方主义”的显影:西方传播学期刊的中国互联网研究
陈洁雯
论文以十本代表性期刊二十年(2003-2023)发表的相关论文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传播学SSCI期刊中的中国互联网研究,试图探讨西方传播学界描绘了怎样的中国互联网图景。西方传播学者讨论了哪些中国互联网议题,如何对中国互联网进行研究,界定了哪些中国互联网问题,这些研究发现了什么。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和文本研读,观察到西方传播学术镜像中的中国互联网在二十年中经历了变与不变,其中洞见与视差同在:一方面关于中国互联网的研究对象、事实材料、描述性结论不断拓展和深入,贡献了丰富、批判且有价值的角度、洞察和发现。另一方面,围绕中国互联网的问题意识、理论预设、归因判断等方面基本保持着西方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始终聚焦于民主与威权、赋权与控制、审查与逃避等二元框架,指向公共领域、意识形态、民主化、合法性等问题。这意味着西方传播学界的认知框架、思维方式和知识生产深刻影响着其关于中国互联网的研究。
造船出海: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语境与路径抉择
   ——基于WeChat与TikTok的比较研究
黄典林  安柯宣
中国社交媒体平台的国际化发展与建设自主可控的国际传播渠道息息相关。论文试图通过对WeChat与TikTok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语境与路径抉择进行对比分析,来丰富中国平台国际化研究的既有成果。研究发现,两个平台是在完全不同的技术背景和国际政治语境下走向国际市场的,采取了不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策略,并取得了差异化的效果。WeChat对微信的高度依附限制了平台在新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与文化环境中做出调适的空间,TikTok独立于抖音的关系模式则为之赋予了更高的灵活性与自由度,也为其获得全球市场成功奠定了基础。文章最后就这两大平台的国际化发展经验及其给我国国际传播渠道自主性问题带来的启发进行了讨论。
国际新闻中的阿富汗女性形象:东方主义之困
   ——基于中美俄媒体图片报道的视觉框架比较研究
赵永华    苒  窦书棋
国际新闻折射着国家间的意识形态分歧,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性常在国际新闻中显现。论文对2021年塔利班再次执政后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媒体关于阿富汗女性的图片报道进行比较研究,从图像外延、技术风格和图像内涵三个层面分析图片报道的视觉框架建构策略及其意识形态根源。研究发现,美国新闻图片延续了东方主义的话语逻辑,将阿富汗女性描绘为冲突战乱的受害者和专制政权的反抗者。俄罗斯新闻图片强调阿富汗女性依附于婚姻家庭及宗教制度的传统社会角色,本质仍然没有超越东方主义的二元思维与“中心”意识。中国新闻图片则重视女性的个人独立及阿富汗社会的和平发展,将阿富汗女性塑造为具有主动性、平等地位的主体形象。论文提出,国际新闻报道应超越二元分化式的对立和文化价值的隔阂,破除地缘政治与文化偏见以及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束缚,在平视他者与平等对话中化解冲突、弥合分歧,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实现从东方主义向全球主义的跨越。
马嘉理之死:滇案后的信息传播与英帝国的公众情感
  玺
1875年的“滇案”导致了中英之间的外交震动,相关信息的传播也引起了英国公众的关注。事件发生之后,以《泰晤士报》和《北华捷报》为代表的英国控制报刊利用相关信息参与对此事件的书写和讨论,重新定义马嘉理的个人身份,发掘并强调了他的“公共”角色,把他的死亡置于帝国的事业之中。其中,英国公众的个人经验、社会记忆和情感表达都参与到对马嘉理之死的想象和建构之中,将马嘉理的死定义为“谋杀”,视其为中国野蛮性和中英文明冲突带来的悲剧性结果。在传播史和情感史的视域中,围绕马嘉理之死的信息传播和流通、个人情感和经验的公开和分享汇聚成了公众情感,不仅展示了19世纪末英国公众对帝国事业的关注和认同,更反映了帝国主义时代中英之间的权力关系。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18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18:31: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国际新闻界》2024年第5期目录
《国际新闻界》2024年第五期目录

国际传播研究
价值观板块化形塑国际传播议程——基于“一带一路”的叙事性政策分析
/ 景嘉伊 胡正荣
本期话题:传播学视角下的乡村社会研究

从硬件到平台:乡村治理的平台化如何发生
/ 刘海明 郭珂静 蒋可心

晓以小义:一个少数民族安置社区卫生观念的拓荒
/ 闫岩 伍馨云

黄村收棺记:对一个南方村落传播文化实践的深描
/ 林羽丰

数字签名与身份旅行:普米族青年网络昵称的田野考察
/ 王东林 孙信茹

研究论文

流动“做家”:卡车司机筑家实践中的物质、情感与权力
/ 王炎龙 王石磊

疫情信息怎样影响疫情演化:一个计算实验模型
/ 赵汗青 葛岩 印闯 秦裕林

无奈的选择:新闻界抵制《出版法》运动新探(1922-1926)
/ 张继汝



来源:国际新闻界
编辑:程正元

188#
 楼主| 发表于 2024-6-14 22:35:40 | 只看该作者
《传媒观察》2024年第6期目录
《传媒观察》是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管、主办的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4年。欢迎您的关注!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
https://cmgc.cbpt.cnki.net
目录
卷首语
微博里的中国:当代舆论生态的新转向
/陈  阳
本刊特稿
习近平媒体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的发展逻辑与实现路径
/郑保卫  郑  权
在场·微博里的中国
“当事人发声”:数字新闻形态在平台内容生产中的制度逻辑——基于胡鑫宇失踪事件的个案研究
/白红义  简丹丹
“黏连剂”与“节拍器”:网络舆论议题的主题演化——对李佳琦“怒怼网友”事件的多维社会网络分析
/董晨宇  林琦桁
“#”意味着什么?中国社交媒体平台超级标签的多重化身与热点生态制造——对新浪微博 2023 全年热搜标签的计算分析
/吕  行  杜莉华
国际传播
全球共通:重新定义国际传播
——重估国际传播的本体与时代使命
/方兴东  钟祥铭  谢永琪  何  可
深观察
新闻“边界域”: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媒介场域的再造
/徐天博  严  康
作为体验的新闻:受众媒介化情感的生成与表达
/周  芳  夏  琼
三重属性下的社交媒体:美国封禁 TikTok 缘由及全球影响
/杨  乐  崔保国
讲好故事研究
叙事转向:突破信息内卷的新闻话语危机
/张立伟
媒介文化研究
国民素描与国际叙事:社交媒体中外籍网红的他者视角研究
/彭华新  李海敏
“回声游戏”:位置媒介与城市新移民的混合地方感
/杨龙梦珏
新闻史鉴
做宣传:从“形式”出发对新中国初期宣传网建设的再考察
/张宇然  周海燕
卷首语
微博里的中国:
当代舆论生态的新转向
陈  阳
Finding China in Weibo :New Turn of Contemporary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Chen Yang
【摘要】
作为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的社交媒体之一,微博其实很难在其他社交媒体里找到参照对象。它不仅融合了推特的原创信息和评论功能,还集成了脸书的社交性、Instagram的图片社交性、抖音的短视频黏性。在社交媒体界,微博唯一没有涉足的领域,恐怕就是电商购物了。不过,微博最突出的特征——也是学术界最看重其超越其他社交媒体之处——就是它依旧是当下我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舆论场。无论当代舆论场如何变化,学术研究关心现实、心系公众的情怀不会变。本期《传媒观察》“在场”栏目的3篇论文,从不同角度进行经验研究,试图理解微博建构的当代舆论生态,做出了有益尝试。期待后续研究能够更多地扎根中国现实、回应现实关切,发展有我国本土特色的舆论研究。
【关键词】
微博;舆论生态;舆论研究
本刊特稿
习近平媒体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的
发展逻辑与实现路径
郑保卫  郑  权
Development Logic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s on Media   Convergence
Zheng Baowei,Zheng Quan
【摘要】
本文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丰富实践和习近平总书记各阶段执政经历的时代背景,系统总结和阐发其关于媒体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明确其在实践层面的全方位引领。研究认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守正创新,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媒体融合的战略意义、目标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以及发展方向、方式、动力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我国新闻媒体改革创新、走在时代前列提供了理论遵循。对此,我国新闻媒体须坚持正确方向、一体发展、移动优先、科学布局、改革创新等理念,把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转化为新闻一线的生动实践。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媒体融合;时代背景;思想内涵;实践要求
在场·微博里的中国
(特约主持:董晨宇)
“当事人发声”:数字新闻形态
在平台内容生产中的制度逻辑
——基于胡鑫宇失踪事件的个案研究
白红义  简丹丹
"Individual Voices" :The Institutional Logics of Digital News Formats in Platform Content  Production
Bai Hongyi,Jian Dandan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平台化使得不同行动者借助各类实践活动方式参与到平台内容生产秩序构建中,逐渐成为塑造数字新闻业新闻形态的一股力量。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当事人新闻这一数字新闻形态视作构建平台内容生产秩序的隐喻,基于工具性个案胡鑫宇失踪事件中的“当事人发声”过程讨论背后的制度逻辑。研究发现,数字新闻形态在平台内容生产秩序中的具体建构过程遵循三重制度逻辑:首先,事件当事人通过发声为数字平台提供价值观、信念等新闻事实,在流量逻辑下确定数字平台传播的主要内容;其次,数字平台通过社群等方式确定传播内容的具体文化象征符号,进而通过关系逻辑塑造媒体报道的话语形式;最后,数字媒体通过在报道实践中对平台文化象征符号的使用,从专业逻辑层面完成对新新闻形态的权威赋予。数字新闻形态是在多重制度逻辑下完成的,本研究只讨论了每个环节的主导制度逻辑,未来可对各类制度逻辑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作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
平台社会;新闻生产;新闻形态;制度逻辑
“黏连剂”与“节拍器”:
网络舆论议题的主题演化
  ——对李佳琦“怒怼网友”事件的多维社会网络分析
董晨宇  林琦桁
"Adhesives" and "Metronome" :Topic Evolution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Dong Chenyu,Lin Qiheng
【摘要】
当前,网络空间中的公共讨论呈现娱乐性与社会性交织的特征,舆论场中议题的主题摇移与长尾效应凸显。传播学领域的相关探讨存在面向单一、逻辑断裂、缺乏纵深考量等问题。本文尝试将“主题演化”分析思维迁移至传播学中,选择网红李佳琦“怒怼网友”这一极具代表性的事件,从主题、情感、行为三个层面出发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并跨阶段具体论述在时间脉络推进下各节点的特征、关联与演化逻辑。研究发现,主题与情感、行为呈现联动偏移态势,显示出行为横跳、情绪起伏的表征,但在极化与撕裂中也存在网络结构的延续性;在演化过程中,情感与行为分别扮演着“黏连剂”与“节拍器”的角色,主题演化结构呈现出时空交织的复合状态。受以上研究过程启发,本文提出整合协同演进的网络分析新思路,即一种横纵整合、网络间协同、动态演进的分析视角。
【关键词】
主题演化;社会网络分析;网红产业;李佳琦;情感;行为
“#”意味着什么?中国社交媒体平台超级标签的
多重化身与热点生态制造
  ——对新浪微博 2023 全年热搜标签的计算分析
吕  行  杜莉华
What does "#" signify? The Multiple Incarnations of Super Hashtags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and the Making of Trending Topic Ecology
Lv Xing,Du Lihua
【摘要】
研究回到“‘#’如何形塑了社交媒体平台的热点生态”这一基础性问题,基于《2023年微博热点趋势报告》,系统性地考察作为“内容媒介”、“表征媒介”与“行动媒介”的标签三重化身在热点发生、发酵与调控三个平台热点生态制造的关键节点中的独特作用逻辑。研究发现超级标签特征在热点生态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既存在差异又相互纠缠的化身作用:在“上热搜”的过程中,显性共情、故事化结构与采用细节视角的超级标签制造了平台热点高可见性的启动与循环;“常规、节律与偶然”超级标签形成了对于热点可见性的交替建构仪式。而在“抢热评”的过程中,研究发现了宏大叙事与诉诸情感在超级标签制造舆情过程中的“反叛效果”。最后,在“控热度”的过程中,宏观视角下的带有明显情感倾向的超级标签更容易被用户通过“强化性使用”转化为观点“扩音器”;“隐性情感倾向”的超级标签则更多被行动者应用于规避平台审查的迷因制造;而“替代性使用”则成为了粉丝个人与群体使用“标签便车”进行热度调控的关键性行动策略。研究的重要贡献在于为重新理解中国社交媒体平台超级标签影响平台运行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提供了一个在地化的整合性视角。
【关键词】
超级标签;新浪微博;热搜;标签化身;计算传播;平台方言理论
国际传播
全球共通:重新定义国际传播
 ——重估国际传播的本体与时代使命
方兴东  钟祥铭  谢永琪  何  可
Global Communication :Redefin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Fang Xingdong,Zhong Xiangming,Xie Yongqi,He Ke
【摘要】
国际传播如何走出经验和现象,首先在于本体的确定。将全球共通确立为国际传播的本体,是国际传播理论的一次历史性构建,也是中国自主理论体系的一次突破。既契合当下中国发展的需要,也契合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趋势下人类总体发展的需要。共通作为国际传播的本体,既明晰了国际传播努力的方向,也确立了国际传播的价值观,使得国际传播超越了跨文化传播、对外宣传、国际新闻、国家形象、全球传播等过去相对分立的层面和领域,得以实现更全面的融合,还明确了虚假信息、舆论战、意识形态战等一系列“反共通”行为加剧国际撕裂和碎片化的现实挑战。国际传播从信息传播走向全球共通,呼应了新闻传播学科新的时代使命,也呼应了全球紧密互联的数字时代人类文明发展和命运共同体的取向与进程。
【关键词】
国际传播;全球共通;数字共通;互联网元架构;反共通
深观察
新闻“边界域”: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媒介场域的再造
徐天博  严  康
Journalistic "Boundary Zone" :How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hapes Media Field
Xu Tianbo,Yan Kang
【摘要】
“边界工作”是研究新闻从业者如何通过特定的话语策略来维护自身职业地位与合法性的经典理论框架。然而,ChatGPT和Sora等技术的开发应用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具备多模态内容生产能力,套用“边界工作”理论中的扩张(expansion)、驱逐(expulsion)和自主性保护(protection of autonomy)三条阐释维度已不足以说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新闻生产的种种实践进路。受布尔迪厄“场域”理论启发,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伊亚尔(Gil Eyal)提出基于关系视角的“边界域”(Boundary zone)理论。本文认为,新闻“边界域”为毗邻新闻业的其他社会场域中的行动者提供了活动的机会空间,技术行动者和职业行动者获得平等的实践身份,新的社会场域由此得以诞生。媒体主导的新闻场域和科技公司主导的技术场域之间的“边界域”成为未来新闻实践的主体网络。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新闻生产;边界工作;边界域;ChatGPT
作为体验的新闻:
受众媒介化情感的生成与表达
周  芳  夏  琼
News as Experience :Generation and Expression of Audience's Mediatized Emotion
Zhou Fang,Xia Qiong
【摘要】
数字时代的新闻生态使情感话语成为公共话语空间的突出类型,情感经历了语言学或文化转向后,也需思考媒介化转向的问题。从媒介中的情感到媒介化情感意味着认同媒介不仅仅是承载情感的容器,而且媒介的结构特性会影响情感的生成和表达方式。在将新闻作为体验的过程中,受众的情感不仅会受到新闻文本中情感话语的影响,也可能酝酿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在媒介化情感的表达维度里,基于个体经验的新闻回避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负性情感现象,它反映了受众从传统“认知时代”中的“信息主体”向“体验时代”中的“情感主体”转向的过程。而基于集体表象的媒介化情感表达则被赋予了更多社会关系,它暗含着更多道德情感要素,可以被视为一种健康的理性,并具有情感共通的可能。
【关键词】
数字新闻;媒介化;情感体验;时代心态
三重属性下的社交媒体:
美国封禁 TikTok 缘由及全球影响
杨  乐  崔保国
Triple Attributes of Social Media :Reason of TikTok Ba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Global  Impact
Yang Le,Cui Baoguo
【摘要】
社交媒体作为21世纪使用最为广泛的新媒介,极大地赋能了个人表达和传播效能,但以TikTok为代表的短视频社交媒体应用却正在遭遇美国的完全封禁管制。为探寻数字时代国家媒介管制及其影响,本文首先阐释了兼具媒介、数字平台和科技企业三重属性的社交媒体核心特征;其次透过TikTok的三重属性分别对美国国内舆论、数字资源获取和中美博弈产生的影响,分析美国封禁TikTok缘由;最后从美国打压TikTok的封禁措施扩散、数字媒介的安全化风险和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三方面说明国际秩序主导者美国打压TikTok的全球性影响。本研究对美国打压TikTok缘由和全球性影响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数字地缘政治时代数字媒介发展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相互作用,客观评估社交媒体的影响力。
【关键词】
社交媒体;数字平台;科技企业;TikTok;中美竞争
讲好故事研究
叙事转向:
突破信息内卷的新闻话语危机
张立伟
Narrative Turn :Breaking Through the News Discourse Crisis of Information Entropy
Zhang Liwei
【摘要】
新闻业危机之一是新闻话语危机。多年践行的传递信息的新闻话语,因内卷化和信息超载而陷入僵局。突破僵局,亟需叙事转向。媒介观需从“传递信息的媒介”转向“生产意义的媒介”,受众观念需从“信息短缺相对无知的受众”转向“信息超载相对知情的受众”。叙事转向,主要运用五大纪实手法:结构、时间、空间、视角、编码,协调事实、图景与真实性、客观性的关系,为受众报道公共生活的真实图景。
【关键词】
信息僵局;叙事转向;媒介观;受众观;真实性;纪实手法
媒介文化研究
国民素描与国际叙事:
社交媒体中外籍网红的他者视角研究
彭华新  李海敏
National Portrait and International Narrative :A Study of the Outsider Perspective of  Influencers on Social Media
Peng Huaxin,Li Haimin
【摘要】
历史上中国人形象一般由游历者、记者、导演等传播者进行“他塑”,文学、新闻、电影等传统媒介成为“他塑”的传播形态。社交媒体出现后,一种较为新颖且具独特影响力的传播形态开始出现,即微博、抖音、西瓜视频上拥有巨大粉丝量的外籍网红,这一群体通过分享在中国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体验,成为以“他者”视角传播中国人形象的新兴力量。在叙事过程中,外籍网红创新使用采访对话、实拍记录、剧情演绎的形式策略,灵活运用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客观、真实、生动呈现了中国人的多元形象。由此反思中国的国际叙事,亦可通过借用他者视角来创新叙事模式、呈现立体中国、寻求文化共性、降低文化折扣。
【关键词】
社交媒体;洋网红;中国人形象;国际叙事
“回声游戏”:位置媒介与
城市新移民的混合地方感
杨龙梦珏
Game of Echoes" :Location Media and the New Urban Migrants' Hybrid Sense of Place
Yang Longmengjue
【摘要】
位置媒介作为一种感知铭刻的新技术,在混合空间中开启了新的地方感知与体验。本文从城市新移民的视角,探究中介化移动实践如何作用于城市融入与城市生活,以及在日复一日的移动中地方感如何生成。研究发现,位置媒介是人们熟悉城市的重要方式,人们探索城市的空间虽然受到了延伸,但位置媒介所中介的移动将用户锚定在规划的路线之上。城市新移民在感知地方、记忆地方、经验地方的三个不同阶段中生成地方感,通过身体在城市空间中的自我安置,位置媒介与新移民对城市的探索相互交织,共同编织了人们对地方的感知。重复、惯常、仪式化的“回声游戏”创造了感知、记忆、依恋等不同的人地联结形式,人们不仅通过位置媒介感知城市、以签到打卡的形式记忆位置,也在居住、依附的过程中形成混合地方感。
【关键词】
地方感;位置媒介;移动转向;城市新移民;媒介地理学
新闻史鉴
做宣传:从“形式”出发对
新中国初期宣传网建设的再考察
张宇然  周海燕
Doing Propaganda :Revisi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paganda Network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m"
Zhang Yuran,Zhou Haiyan
【摘要】
宣传网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走向常态化的重要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高效统一、层层联动的群众宣传网络。过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展现新中国初期宣传网建设的历史过程以及推动宣传网建设的重要组织力量,同时普遍将“流于形式”归结为宣传网后期自流倒台的根本原因所在。本文认为,“形式”恰恰是再度考察新中国初期宣传网建设的研究起点,宣传网在仪式化实践中逐步形成“做宣传”的行动风格,成为组织宣传的核心。基于此,本文从行动逻辑、意义生产和行动策略三个向度探讨宣传网如何从一个组织设想演变为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事实,从而厘清宣传这一现代性发明的仪式意涵和形塑机制。
【关键词】
宣传网;仪式;实践;行动策略
附:本刊参考文献示例
(GB/T 7714-2015)
·
著作
·
①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会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288.
② 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M].王海洲,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1.
③ Keane J. Democracy and media decadenc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6.
·
学位论文
·
① 傅薇.政治仪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视角[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6.
② CALMSRB. Infrared spectroscopicstudies on solid oxygen[D].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5.
·
论文集
·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台湾光复六十五周年暨抗战史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2.
·
期刊文献
·
① 杨保军.论“新闻观”[J].国际新闻界,2017,39(03):91-113.
② 潘忠党.序言: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06):1-16.
③ Steensen S,Ahva L. Theories of journalism in a digital age:An exploration and introduction [J]. Digital journalism,2015,3(01):1-18.
④ Domingo D,Quandt T,Heinonen A,et al.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practices in the media and beyond: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initiatives in online newspapers [J]. Journalism practice,2008,2(03):326-342.
·
析出文献
·
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302.
② Gürsel Z D. US Newsworld:The rule of text and everyday practices of editing the world [M].//The anthropology of news and journalism.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9:35-53.
·
报纸
·
① 丁文详.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② 刘裕国,杨柳,张洋,等.雾霾来袭,如何突围[N/OL].人民日报,2013-01-12[2013-11-06].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3-01/12/nw.D110000renmrb_20130112_204.htm.
·
报告
·
① 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防白皮书: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R/OL].(2013-04-16)[2014-06-11].http:/ www. mod. gov.cn/affair/2013-04/16/content4442839.htm.
②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 Geneva: WHO, 1970.
·
电子公告
·
① 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www.creader com/news/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② Dublin core metadata element set: version 1.1[EB/OL].(2012-06-14)[2014-06-11].http:// dublincore.org/documents/dces/.
来源:传媒观察杂志
编辑:程正元

189#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10:47: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24年第6期目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来源:现代传播(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190#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8:39: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 话语体系、理论体系的构建——评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高永久  杨龙文
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生成逻辑——兼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周驰亮
民族学·人类学
现代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教育人类学的根本研究论题刍议
巴战龙
感官联觉与文化共鸣:影视人类学视域中的艺术影像志
朱靖江
姿态的森林:“偶像”框架下云南媒介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于淼
法学
人民中心理念引导: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国民宪法教育的功能表达
赵谦  董亚辉
《民法典》背景下商法基本原则的体系重构
李亚超  李建伟
个人破产亲属债权清偿中“衡平居次”原则的适用——兼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第89条
余德厚  欧平  洪泉寿
免证之免证:前诉免证事实于后诉预决效力的类型化研究
王璨璨
经济·管理
中国宏观经济在险增长研究(1992-2022)
郑长德  葛睿
国家级新区建设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
陈鑫鹏  周国富  郭青华
碳排放权交易驱动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杨志安  张帆
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创新: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李江  吴玉鸣
新闻与传播
观像如迷:时间、空间与沉浸——微时代“Vlog”移动短视频的媒介人类学研究
吴震东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文创产业:逻辑、困境与出路
陈华明  梁文慧
多元主体与伦理启蒙:生成式人工智能新闻教育的模式建构
王欢妮  刘海明
基于深度伪造技术的“二创”视频伦理风险及规制治理研究
王璇  宋春龙
政治
新质生产力诱发认知战风险的治理策略研究
张彦华  王梓馨
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原则遵循
何毅  祝建华
新质生产力的演进逻辑、实践路径及价值意蕴
朱前星  饶诗雨
教育学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与“三融”路径
曹渡帆  朱德全
图书·信息
评估与驱动: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工具的效力分析
谢梅  龙怡  郭淑怡
应急大数据驱动的物资供给领域知识组织方法研究
蒋勋  朱建军  唐明伟
中国数字政府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2003—2023年CSSCI来源文献的计量分析
李国龙  马永驰  顾爱华
主编 | 王启涛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