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公信力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71#
 楼主| 发表于 2024-2-24 20:28: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程正元
172#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17:21: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不死!调查记者还在!至少中国新闻界还有刘向南!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陈安庆(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

山西矿企瞒报事故,43矿工殒命,16公职人员受罚。
官方公告:山西忻州市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郝江陵,涉嫌隐瞒矿工死亡事件,遭双开
中国新闻周刊刘向南报道功不可没。
调查组深究精诚矿业近20年事故,发现竟有40起事故、43名矿工死亡被隐瞒。警方刑拘28人,16名公职人员涉嫌违纪违法被查。
清廉山西公众号通报,郝江陵因在代县精诚矿业事故中失职、收受贿赂、违规提拔等行为,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郝江陵,山西陵川人,曾主政代县近13年,历任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县长等职。2021年任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22年任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后,郝江陵于2023725日落马。
山西省联合调查组于2023730日发布关于代县精诚矿业矿工死亡瞒报事件调查处置情况的通。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58岁的郝江陵是山西陵川人,曾主政忻州代县近13年。她于2008年任代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2010年任代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2010年任代县县委副书记、县长,2019年任代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二级巡视员。20212月,郝江陵履新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并于20222月任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中国新闻周刊》披露代县精诚矿难瞒报事件,郝江陵遭撤职。

官媒披露,资深记者刘向南揭露山西代县矿难瞒报,舆论哗然,微博热议亿次。
历经一月查证,山西官方发布通告:精诚煤矿自2003年至2022年,19年间隐瞒矿难40起,致死43人。
刘向南所列17人名单及另1人,均属实!
记者之责,新闻之力,昭然若揭!
矿难瞒报牵扯三方:家属、企业、政府。私下和解,皆得利益,然忽视安全,恶性循环。
山西调查组一月来辛劳值得赞誉,16名公职人员失职受查,贪腐疑云待清。
凡人敢发声,新闻人岂能忘志!真记者在人间!
#山西代县矿工死亡瞒报事件调查#留言区有言:久未闻调查记者之声……”余与刘向南,相识十八载,深知其为人。
若真相不需,若探求者受讥,新闻之志,岂不熄矣?刘自2001年从业,至今仍奋战一线,资深老记。
其报道颇具影响力,如2011年《吃空饷15年,山西女商人变身副县长》,令王辉副县长被免职,追缴多领之薪。2014年,其报道《都江堰世遗核心区建成无牌电站》,引发官方关注,违规电站终被拆除。

202291日,山西代县精诚矿难,3人罹难。事故后,公司董事长与矿长被捕,安全矿长及工队负责人相继落网。然传言称事故将结案,铁矿将复工。
然《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瞒报之实:至少17名矿工丧生,时间跨度自2007年至2022年。采访之路艰险,记者辗转多地,寻访村庄,终揭露此事。
报道发出后,忻州市高度重视,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所报情况进行核实。有网友叹:地沟油、三鹿奶粉之后,以为无调查记者矣。诚然,久未闻有力之深度报道,而记者之遭遇,亦可见一二。
新闻未亡,刘向南证之。

岁月如梭,新闻之议时起时沉,诸如新闻已死之论此起彼伏。今闻刘向南一篇深入报道,揭示新闻之力,再次证之:新闻未亡!
新闻界近年屡遭困境,深度调查似已凋零。然时代虽变,深度调查之精神仍需持守。对于新闻之未来,吾不抱过多幻想,但愿执笔为剑、护真相之光者皆得善终。
敬向那些昔日为真相而战的前辈记者,无论今在何方,致以崇高敬意。山西代县矿工亡故瞒报,非寻常之新闻,乃人性、社稷之重大考验。中国新闻周刊之资深记者刘向南,坚守职业道德,秉持公义,毫无惧色,破除万难,终使真相大白于天下。其行当受吾辈敬仰,其坚守昭示新闻人之信念。
新闻不死,名将立新功。
向刘向南致敬!

媒体显真情,向南立新功。
笔尖扬正义,为民写喜悲。
勇敢揭瞒报,消息终见光。
毅然追公正,矢志做调查。
记者永铭志,新闻道未枯。

中国第1代黄金调查记者刘向南精品力作《山西代县矿工死亡瞒报事件调查》震撼!彰显中国调查记者荣光!
629日中国新闻周刊杂志报道忻州代县精诚矿业公司矿工死亡瞒报事件后,山西省委高度重视,省委书记蓝佛安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强调精诚矿业瞒报事件性质严重、影响恶劣,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迅速依法开展调查处置,从严追责问责,及时准确回应社会关切。
中国著名调查记者刘向南辗转山西、陕西、重庆等地,先后寻访共20个村庄,对举报所涉瞒报事件进行调查核实。调查发现,自2007年至2022“9·1”滑塌事故发生,精诚铁矿瞒报多起矿难事件,至少涉及17名矿工。从新闻专业角度,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职业精神,如今中国第1代调查记者越来越少,只剩刘向南、王文志、王和岩三位,这是否意味着中国黄金一代调查记者最后的坚守最后的一抹骄阳。对新闻界的价值是什么?很多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1.从新闻学角度看
这个报道展现了记者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他们辗转各地进行调查核实,揭露瞒报事件,坚持准确客观的报道原则。
2.从传播学角度来看
这篇报道有助于信息的传递和受众的接收。通过详细描述和背景信息,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内涵,提高对瞒报问题的认知。
3.从舆论学角度来看
这篇报道可能引发公众对瞒报事件的关注和讨论,推动舆论形成。它突出了调查记者的价值,强调了媒体在揭示真相、监督社会的重要性。
4.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
这种精神职业精神可能影响人们的判断和态度。读者可能会对调查记者抱有赞赏之情,并更加关注新闻报道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5.从社会伦理角度来看
这样的调查报道符合道德准则,提供了准确全面的信息,为公众揭示了瞒报事件的真相,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6.从逻辑角度来看
这篇报道它提供了对瞒报事件的深入调查,不仅有助于舆论引导,也有利于相关问题的解决。
这篇报道体现了记者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著名调查记者刘向南《大凉山网红背后的灰色地带》:舆论监督的又一胜利!
《中国新闻周刊》一篇题为《大凉山网红背后的灰色地带》的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该报道由中国黄金一代著名调查记者刘向南独家调查。
该报道深度揭露了大凉山地区网红产业背后的诸多问题,凉山官方对此迅速做出反应,展开了一系列打击网络水军和整顿直播平台的行动。
这是中国新闻圈舆论监督的又一次胜利!

舆论监督在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既可以帮助公众了解真相,也能推动社会公正公开。
在《大凉山网红背后的灰色地带》报道中,舆论监督的力量得以充分体现。
这篇报道揭露了大凉山地区网红产业的乱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推动了官方采取行动,整顿治理,推动社会发展,对社会治理有巨大的帮助。
在面对网红背后的灰色地带问题时,凉山官方采取了坚决措施。
他们加强了对网红产业的监管,打击了涉及网络水军和虚假宣传的犯罪行为。
据通报,凉山网安部门共摧毁网络水军公司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2人,其中网红主播2人,MCN公司成员2人,供应链负责人2人。此外,他们还打掉了5个虚假宣传网络传媒公司,查封了13家涉案公司,捣毁了4个直播平台刷量控评机房,查扣了400余部涉案手机。
这些举措无疑是对舆论监督的有力回应,也是对社会公众的交代。
舆论监督的力度在此次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从深度上,报道揭示了大凉山网红产业的问题根源,让公众看到了隐藏在表面下的灰色地带;
从广度上,报道的影响力遍及全国,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从速度上,凉山官方的回应和行动迅速及时,体现了舆论监督的时效性。
中国调查记者是伟大的,他们的工作是整个新闻界的荣光!
调查记者有利的舆论报道,推动社会进步,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公正、透明的网络环境。
著名记者刘向南的经典报道《大凉山网红背后的灰色地带》和凉山官方的积极应对,体现了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和胜利。
良心记者刘向南还好吗?山西矿难瞒报事件,把几十人官员拉下马!中国新闻周刊登出一篇《山西代县矿工死亡瞒报事件调查》,像地震、像海啸一般引发了巨大轰动!

他还好!主要负责人等28人被抓,16名公职人员被立案审查调查。如此大的惩治力度,让人为当时报道这个新闻的良心记者刘向南捏了把汗!
发布这篇报道的记者叫刘向南,普通网友对他可能不是太熟悉,但他在中国新闻业内非常有名,被誉为良心记者”“真正的调查记者,多年来,他一直默默的寻找那些被忽视的重要事件。
在未来,期待舆论监督在社会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构建一个更加公正、透明的社会。《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刘向南,今年由他采写的《山西代县矿工死亡瞒报事件调查》堪为深度调查报道的范本。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2·18积石山地震发生后,部分北京房山蓝天救援队队员和记者刘向南都已赶赴现场,是以缺席了新周刊年度新闻人物当晚的领奖

叹记者之逝,思新闻之重
何以怀古记?非为往事,乃为诸事之解报,而今探诸舆论者稀。昔日之调查报道与舆论监督,皆具公信,今则渐逝。
记事者,痛诸不公,愤诸非理,此其原驱也。深究其底,层层寻真,此真记者之职素。然同行者多已离,知其孤者,感同身受。
昔为新华社记者,常闻同侪羡新华之舆论能。今观诸事,岂不感慨?今之传者,多非专记,信息筛选不足,偏见易生。而专记者,求真求深,挖掘背后之秘。
自媒体为公之幸、民之福。然其限亦显,多口水少实,记者之稀可见。
时代变迁,记者非终身职,乃生命之一段。如何使速朽之新闻恒久?留名于时。昔日媒体多监督与调查,如减压阀、安全阀。今则少之又少,矛盾加剧,公信失护。媒体应以舆论助社管,扬正义、倡公平、益民生。监督之力,可促民主、法制与文明。
只有实事求是,说真话,道实情,解决问题,才能远离塔西佗陷阱。只有牢记群众嘱托、关心群众诉求,时刻警惕塔西佗陷阱,将事关群众利益的大事小事落到实处,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
报人不仅具有非同一般的新闻工作业绩,而且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者和新闻道德的楷模,报人不仅具有忠于事实和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而且具有铁肩辣手和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一件事,经记者的笔,作为新闻传播到社会大众,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要引导大众思考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是记者必须要考虑的。
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关注社会不公平现象,把假丑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是一种社会责任,关注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重大问题,积极探寻解决良策,有效推动社会进步,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曾经的岁月中,有着这样一批人一直带着镣铐跳舞,漫长的历史风云中,仍然有真记者、真名士艰难跋涉在路上。
记者,其职务颇繁,供给新闻,代表舆论,创造舆论,输灌智识,提倡道德,振兴实业是也。此六者之中,以供给新闻为最要,能全尽六种职务而无愧者,固为极完备之新闻纸。但能供给新闻,虽未兼备其他职务者,仍不失为新闻纸也。
我们经过的新闻训练是,记者的报道必须是经过核实的真相,新闻单位必须保持相对独立 ,全面、均衡,对良心负责,维护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监督权力并为无声者发言。也可以说新闻单位,应当是作为公共论坛的性质的社会公器。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促使媒体人处境变得尴尬。媒体若不能成为真正的公器,也不应该成为一部仅仅赚钱的私器,记者变成广告业务员,公关公司与广告主变成新闻撰稿人,有的成为政府与大企业的枪。
每个行业都在进步,过时的被淘汰,也有新的机遇,只要跟上时代、持续学习,就不会被抛下,不用过度恐慌。所谓传统媒体的死亡,其实只是媒介形态发生变迁,不是媒体人这个职业的消亡。一旦坚持了记者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物质相对清贫的道路,但绝不会因此不求上进,更不是日益沉沦。
我们关注的不是报纸以哪种形态继续存活,而是新一代媒体是否可以继续帮助我们了解公共事务、推动社会治理,下一代新闻人能否和我们一样,心有情怀,以家国为己任,从今铁笔走天下,要为平民写喜悲?真实永远新闻的生命。普利策说过:在一件事情的真相被彻底弄清之前,绝不放过它。连续报道!连续报道!……一定要坚信,真实对报纸来说犹如贞操对女人一样重要。

侠客行
——致敬中国著名调查记者王文志 刘向南 王和岩
【唐代】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来源:南传(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173#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22:16: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

174#
 楼主| 发表于 2024-4-3 11:08: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特朗普价值100亿美元的媒体集团在披露亏损扩大后股价下跌21%

  审计机构警告称,由于该公司报告的季度收入不足100万美元,因此对其业务前景存在“重大疑问”。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媒体业务去年第四季度营收不到100万美元,突显出这家亏损业务的财务状况岌岌可危,尽管该业务保持着近100亿美元的市值。

  上周,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与一家空头支票公司合并后上市,使这位美国前总统的账面财富增加了数十亿美元。

  来源:FT中文网
  链接:https://www.ftchinese.com/interactive/148692?exclusive
  编辑:李梦瑶




17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7 21:36: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徐思凡

176#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21:50: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调查川普支持度 成为美国民调机构近年困扰问题
(法新社华盛顿10日电) 目前距离11月美国总统选举还有大约6个月时间,民调机构正试图准确分析支持川普(Donald Trump)的民众,他们过去8年一直有系统性地避开民意调查,使这些机构困扰不已。
代表共和党的川普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击败民主党对手希拉蕊.柯林顿(Hillary Clinton),让美国和全世界同感震撼。
但最重要的是拜登(Joe Biden)在2020年总统大选胜出后,才迫使民调机构开始检讨民调资料搜集方式。
根据美国民意研究学会(AAPOR)的报告,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出现「程度非比寻常」的民调误差,以普选票来看是4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尽管美国民调机构在2016年大选后采取修正措施,但直到2020年大选之前,民调仍高估拜登的得票并低估川普的支持度。
谢纳学院研究所(Siena College Research Institute)所长李威(Don Levy)表示,所谓「羞怯的川普支持者」并不能解释这种差异,该说法于2016年和2020年都有人提出过。
李威认为,川普支持者只是比较不愿回答民调机构的问题,可能是因为川普多年来一直告诉支持者,媒体密谋反对他。
拜登2020年竞选团队民调专家雷克(Celinda Lake)认同这项说法,她指出:「川普告诉支持者不要回答民调问题,坦白说,我们以前从没遇过这情况。」
奎尼匹克大学民调机构(Quinnipiac University Polling Institute)负责人史瓦兹(Doug Schwartz)解释说,在2020年受访者回答选民偏好问题时变得更加谨慎。
民调背后的方法论,以及如何修正外界认为共和党选民代表性不足的问题,这些都是追求民调准确的重点。
法新社访调的民调机构都同意,在有内建来电过滤功能的智慧型手机时代,访问选民愈来愈困难且成本日益高昂。
李威表示,他在电话民调一开头就问受访者:「选择拜登或是川普?」
他解释说,川普支持者做完民调的可能性较低,但他们可能至少会回答第一个问题,即使他们回答这题后就挂掉电话。


来源:RFI(法广)
编辑:王晨雅

177#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12:16: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某官媒对2024年的神预判,惊出一身冷汗



给大家推荐一套品质优,口碑爆的国民杂志。2024年过得充实、丰富、有质量。

这本杂志有多厉害?

想必只有老读者才知道,它曾经多次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踩准节奏”,许多人因为它,人生迈向了更高的层次。

2003年非典时期,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经济会高速跌落,但是它却告诉大家,中国经济正处于大爆发的前夜。

当然很多人不信,但那些少数相信的人就抓住了2003年—2007年的经济暴涨期。

2007年全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但它却提醒大家提防“泡沫经济”,相信的人最终就躲过了2008年爆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这只是这本杂志神奇之处的冰山一角。

2024年已经过去小半年了,回首这几个月,你都收获了什么?下半年又该何去何从呢?

它全年52期,从热点新闻、社会、经济、消费、理财、文化,到考古、科技、人物、国际、娱乐,都能在里面找到,包罗万象。

各界大咖,作家、主持人、经济学家、歌手等领域的大佬们,都是ta的忠实读者。很多朋友一爱就是十多年。




说实话,我觉得今天还在看ta的人,都是逆流而上的勇者。

因为,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今天,它让每一个——

对世界依旧充满好奇、渴望独立思考、希望从繁杂的信息中获取几多真相和深度知识的人,拥有了一片精神的栖息之地。
它就是中国备受尊敬的周刊之一——

三联生活周刊》。



它是备受欢迎的都市生活指南。

“出轨如何应对”“丧偶式育儿”、到校园霸凌,它都以独到的笔锋进行深入报道,给我们启发与反思。

它是中国大浪淘沙出来的精品周刊。

从土耳其地震、诺奖热门,到女性主义,ChatGPT......它始终坚持为读者提供有深度、有内容的独特思考。




它更是浮躁生活的良师益友。

努力用看得更高的价值观,更多元的视角,带读者摆脱碎片化信息的包围。




热读杂志TOP:《为什么都想测试人格:MBTI,社交爆款的狂热》《规划老年:心态 人际 医疗 财富》《“更好的自己”与陷阱:如何避免完美主义》

52期杂志,针对每个人的精神困局、职场问题、消费理财、家庭角色、个人成长。

提供「站得更高」看问题的维度,帮助读者做出明智决策。




创刊近百年来,收获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一位三联8年的老读者,分享说:
“这本杂志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我精神气质的塑造。我喜欢它的简练和深刻,审慎和优雅。我喜欢它高于时代流俗的复杂性,喜欢它的匠人态度和隐藏在这种态度下的改变世界的野心。”



至今每一天,都有新的读者,表达着对三联的喜爱。




小编以为,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这样一份拒绝与低俗为伍的杂志,值得走入更多中国家庭。




它自带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吸引着我们一口气就想读完。

每一期近一本书的体量,一年看下来,成年人会变得更有气度,孩子会变得更有见识。全家人的碎片化时间,也会变得更有价值。




更重要的是,它让每个订阅它的家庭,有了更多可交流的共同话题。让家人的陪伴,变得更有质量。

很多年以后拿出来,每一期杂志,也都是一个个关于时代的鲜活记忆。

小编给大家争取到了超值团购价!原价780元的,直接少了230多,只要549元。这个优惠力度之大,其他官媒同行看到后,都懵了。

2024年4月~2025年3月跨年订阅/2024年5月~2025年4月/2024年6月~2025年5月跨年订阅,共计52期,每月4~5期新内容,包邮到家~

现在订阅,还赠送价值88元的三联年货特刊《年里美味》1本,以及2本往年精选期刊。




每天只需一块多,就能让全家人收获一整年紧跟时事,深刻、有质量的阅读乐趣。

这笔投入太划算了。超值订阅活动,仅限三天。

现在下单,如果您选择的是4月起订(2024年4月—2025年3月),4月刊5期,现货速发;

如果您选择的是5月起订(2024年5月—2025年4月),5月刊4期也是现货速发;

如果您选择的是6月起订(2024年6月—2025年5月),6月刊5期杂志社会在6月28日陆续发货,麻烦耐心等待哦~~每个月末邮寄到家,中途如需修改地址,联系客服即可。

《三联生活周刊》2024新年跨年刊订阅
大浪淘沙的精品周刊,深刻丰富好读
赠送价值88元《美食特刊》+2本往年精选期刊
原价:780元
全年52期限时特惠价:549元
长按扫码 立即购买

关于这份杂志的好,接下来和大家细细道来......



01品质读物,老少皆宜
《三联》让生活更有质感



之所以给大家推荐《三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它比国内许多杂志,都更关注大众生活。

在创刊初期,它的主编是新闻界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邹先生。



邹先生的办刊理念,正是轻松好读——

“乘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

时至今日,三联依旧关注每个人最关心的问题。

“如何在认清婚姻的真相后经营好它?”
“教育改革下,家长如何应对?”
“2024年房价是涨还是跌?未来买房还能不能成为一种投资?”
“鸡娃与躺平之外的第三条路,是什么?”

从老百姓最平凡的生活故事中,折照出这个时代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课题。




生活之外,也为读者创造丰富、有深度的思考空间。

关心教育的家长,可以随三联去牛津、耶鲁、海德堡大学,看看何为好的教育;

喜欢艺术的朋友,则可以足不出户,前往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掌握艺术的观看之道。



除了大篇幅的封面故事之外,每期杂志里的文章栏目,也是包罗万象:文化、电影、经济、热点、科幻、技术......无所不有。

不论大人,小孩,都能找到自己想看的。




此外,还有篇幅较短的天下、环球要刊速览、生活圆桌、读者来信、理财与消费、声音、数字、好消息·坏消息等栏目;

虽然篇幅小,可每个栏目都是宝藏之地。

“好消息·坏消息”来说,从这里你可以读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实验结果」

比如:
一个日本研究小组发现,连续4天的高脂肪饮食,便会对毛囊干细胞造成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头发稀疏。

也就是说,在高脂肪饮食和一头秀发中,我们只能选一样。

像我这样有脱发困扰的人,读完马上就可以用来指导生活。




“数字”栏目,常常会有一些行业报告数据,长期阅读,说不定还会发现一些小商机。




“声音”,有点像名家语录。

在这里你可能会因为一句有共鸣的话,去阅读某个作家的小说,也可能因为某个导演的吐槽,跑去把他的电影看一遍。




“生活圆桌”,聊的都是轻松、有趣的话题。是三联记者自己日常写的专栏,还挺有意思的。



“投资物语”,大到经济的趋势、宏观调控,小到理财、热门行业,你关心的经济问题,都会帮你一一解答。




还有一个“逝者”栏目,许多大师级的人物,在离开人世的那一刻,才被人们知晓。




所有信息,无论长短、深浅,都被认真对待;
每个故事、人物、现象,都力求消除偏见。

用三联前主编的话说:“《三联》所说的生活观,是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在这样新的时代里他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观。”
即便是每天睡前15分钟的翻阅,也让我们在手机、电视的信息轰炸中,收获一份难得的安宁和生活的智慧。


《三联生活周刊》2024新年跨年刊订阅
大浪淘沙的精品周刊,深刻丰富好读
赠送价值88元《美食特刊》+2本往年精选期刊
原价:780元
全年52期限时特惠价:549元
长按扫码 立即购买




02大浪淘沙出来的精品读物


为什么,三联能让这么多读者多年追随?

这当然要归功于杂志背后,珍贵的记者团队。一支坚持“事实至上”的记者队伍,是产出过硬内容的保证。


《三联生活周刊》1200期封面


2020年夏天鄱阳湖遭遇大洪水,记者黄子懿坐救灾卡车前往现场

对于社会重大事件,它给你一种「站得更高」看问题的维度。

那些看似横空出世的时代大问题,它为你梳理其前世今生,透析现象下的本质。



而每一期的热点报道,都保持着一个纸媒标杆的冷静和清醒,确保每一个被敲下的字,都有它的来路。

2022年8月末,一场山火发生在重庆北碚。

现场如何灭火?消防官兵和志愿者如何在3天内修出一条隔离带?陡峭山顶上,物资运送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完成?

三联记者第一时间奔赴一线,为我们如实记录了这场“不计成本”的灭火方式:


缙云山的挖断坟防火隔离带上,志愿者在陡坡上排成一列,忙着传递物资


2022年3月2日,相关部门决定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

《三联》马上聚焦妇女儿童拐卖话题:生活如何重新开始?被拐妇女的婚姻如何解除?收买一方是否能得到应有惩罚?

记者进一步呼吁:解救只是反拐的起点,帮被拐卖者重新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才是反拐的最终目的。




正如一位读者所说:在众声喧哗、鱼龙混杂的舆论场,三联,一直是为数不多的、值得信任的存在。

庆幸这样有担当的刊物,得到了读者最热情的回应。

在纸媒衰微的今天,《三联》的订阅率每年依然以平均10%速率增长。

2018年,在“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榜单上,《三联》排到第一位;

“流量为王”的时代,《三联》用实力证明——“好内容,才是最好的算法”。




这样一份有态度、有温度、有品味的杂志,是知识的陪伴,更是思想的挚友。

它让你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病症,也为你提供美好生活的途径。


一个家庭有它相伴,就如多了一位指路人,温暖不迷茫。
《三联生活周刊》2024新年跨年刊订阅
大浪淘沙的精品周刊,深刻丰富好读
赠送价值88元《美食特刊》+2本往年精选期刊
原价:780元
全年52期限时特惠价:549元
长按扫码 立即购买




03 品质装帧,超高性价比
度过一个有质量的2024年


在充满琐碎忙碌的日子里,手捧真实的纸卷,轻轻翻动、慢慢读来,有种平和淡定、胸有成竹的生活状态。




一张张高清纪实的摄影图片,全部全彩精印,让阅读本身也成为一种视觉享受。


《三联》摄影师作品


一张封面,一个故事,一种人生,每一次阅读都是精神的滋养和启发。




每一册厚度接近一本书的体量,但可以180度平铺阅读,比一般书籍较大的字号,让长辈也可以轻松阅读。




2024年4月~2025年3月跨年订阅/2024年5月~2025年4月/2024年6月~2025年5月跨年订阅,共计52期,每周一期新内容,原价780元,这次赶上优惠价,只需549元。

现在订阅,还赠送价值88元的三联年货特刊《年里美味》1本,以及2本往年精选期刊。

每天只需一块多,就能让全家人收获一整年紧跟时事,深刻、有质量的阅读乐趣。

最后一次549超值活动,仅限三天。

不管是送亲人,还是送朋友,都是体面又有意义。福利有限,抓紧下手吧~

现在下单,如果您选择的是4月起订(2024年4月—2025年3月),4月刊5期,现货速发;

如果您选择的是5月起订(2024年5月—2025年4月),5月刊4期也是现货速发;

如果您选择的是6月起订(2024年6月—2025年5月),6月刊5期杂志社会在6月28日陆续发货,麻烦耐心等待哦~~每个月末邮寄到家,中途如需修改地址,联系客服即可。

《三联生活周刊》2024新年跨年刊订阅
大浪淘沙的精品周刊,深刻丰富好读
赠送价值88元《美食特刊》+2本往年精选期刊
原价:780元
全年52期限时特惠价:549元
长按扫码 立即购买



来源:哲学之路(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178#
 楼主| 发表于 2024-6-2 22:39: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徐思凡

179#
 楼主| 发表于 2024-7-5 21:47: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用新闻推动社会进步
吴湘韩
作者简介:中国青年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高级编辑,10次获得中国新闻奖,2007年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16年获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在全媒体融合创新、重大报道组织策划、深度报道、舆论监督、 日常新闻采编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学术研究或新闻业务期刊发表有关新闻业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研究论文30余篇。
屈指算来,到今年7月,距我第一次走进北京东二环旁的海运仓2号院就满30年了。小院里挺立着的两棵古槐树,见证了我的成长、奋斗和生命融入中国青年报历史底稿中的历程……
蓦然回首30年新闻路,我和许多中青报人一起,用心用情用力,与时代同行、为改革鼓呼、为青春喝彩,守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30年,我在不同的新闻岗位上尽心尽责,大致可划为3个10年:10年当记者、10年做编辑、10年参与融合改革。
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
人生充满偶然。“你是学哲学的,怎么当记者了?”总有人这样问我。
30年前的毕业季,我已在武汉大学读了本硕7年哲学,并被保送为导师雍涛教授的博士生。但我想先参加工作,当时湖北人民出版社已确定接收我,并且经学校批准保留博士生学籍两年。
计划不如变化快!我突然收到一封北京来信:是否愿意到中国青年报社工作?来信人是时任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主任谢湘,当时社会调查中心刚成立不久,急需人手。我很犹豫,征询导师意见后就婉拒了她,但晚上辗转反侧,想当记者的强烈冲动涌上心头:回忆起我写的第一篇稿件就是高二暑假那年,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农村五保户“打抱不平”,当时认为记者是一个可以为百姓说话的职业。大学和读研期间,我虽然学的是哲学专业,但选修了部分新闻学专业课程,业余时间喜欢做一些采访、社会问题调查,在校报上发表一些新闻评论。于是第二天,我又给谢湘回电,表示想到中国青年报社工作,并把相关材料寄给她。就这样,我进入中国青年报社,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
“湖广熟,天下足。”两湖是一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但也是水灾频仍的地方。我先后作为中国青年报社驻湖北、湖南记者,参与多次抗洪报道。
1995年夏,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频降,江河水位猛涨。我当时驻扎湖北记者站,站在江堤上,看着“惊涛拍岸”的险景,一个问题出现在脑海:为什么水越来越大,堤越修越高?
带着疑问,我走访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并从防洪标准、水利投入、水利设施等方面对长江防洪问题进行反思,得出“上游山区的水土流失是长江流域水患问题的症结所在,要从根本上解决长江洪水的威胁,必须在堤防、拦蓄水库等工程设施的基础上,搞好上游山区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综合治理……仅靠抢险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结论。
1996年湖南遭遇洪水,汪洋一片。我赶到抗洪前线,注意收集素材,并利用参加会议的机会,采访了部分地方领导和水利专家。10月,发表《居安须思危》《几分人祸》《呼唤科学》《9·15决策》等4篇“湖南灾后反思”系列,从水土流失、围湖造田、任意侵占洪道等方面分析了江湖行洪能力降低的原因,并提出多次漫溃的巴垸要退田还湖等观点。
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中国青年报调兵遣将,在长江沿线布下“重兵”。前期我主要驻守湖南岳阳,后期足迹遍及湖北省公安县到江西省余干县的千里江堤。一幕幕抗洪抢险的激烈悲壮场面,促使我这个“思考型”记者不断反思……
1998年,本文作者(左一)在内昆线铁路建设工地采访。
1999年湖南又发生大洪水。我在汉寿县大南湖乡武竺山村采访时,遇到一位老人——郭幸初,他既是围湖造田的历史见证人,又是退田还湖的现场感受者。在经历洪水反复劫难之后,湖区人们在反思也在觉醒:曾4年中3次溃决的汉寿县青山湖垸是全国率先退田还湖的,垸内4000多人移民建镇。我敏锐地意识到,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人们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于是,写就《洞庭大规模退田还湖》一文,发表在2000年1月5日的中国青年报上。随后,新华社发布通稿,人民日报等纷纷予以全文刊载。这篇报道荣获中国新闻奖,被收入粤教版语文选修教材。
驻站期间,每当洪灾、矿难、火灾、爆炸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我大多赶赴现场,及时发回报道,努力体现作为记者的职业激情、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我坚持践行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宣传方针,采写了众多有影响的人物典型报道。比如,深受农民欢迎的青年知识分子党员干部重大典型、“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吴奇修的先进事迹,就是我最早独家报道的,1997年7月头版头条报道其先进事迹并配发评论,此后持续追踪报道;获“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的冯圣兵,也是在我的笔下走上中国青年报版面的……
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感受新闻的力量
“我连夜疾书,给当时的湖南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写了一封信……”今年5月19日,在湖南今日女报社首席记者谭里和自传《天赐的拐杖》读者座谈会上,湖南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原主任委员、89岁高龄的傅学俭对此事仍记忆清晰,他一边说,一边举起记载他当年为残疾人谭里和奔波呼吁的书。
傅老的动情讲述勾起我20多年前的回忆:
那是2001年8月22日下午,谭里和拄着拐杖来到中国青年报社驻湖南记者站,向我诉说自己的高考成绩理科513分,虽然上了一般本科线,超过湖南中医学院投档线7分,但很可能被拒之门外。
那是他第三次参加高考。我对他的遭遇深表同情,开始深入调查。8月25日,我采写的《残疾考生为何难圆大学梦》在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见报。
据悉,2001年湖南全省超过本科线的残疾考生,经过省招生办的努力,绝大部分被录取了,但仍有谭里和、梁勇、贺琳等7名残疾考生被拒之门外。傅老心急如焚,连夜奋笔疾书,写了一封《关于确保我省“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的建议信》,加急送交给湖南省政府主要领导。
领导批示要求省教育厅予以落实,并向社会承诺:本省高校保证“符合国家规定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全部入学。
除1名考生表示第二年继续参加高考外,其余6名考生全部被湖南省高校录取。湖南的做法被中国残联作为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益的经验推向全国。
受我的影响,谭里和后来也当上了记者,拄着拐杖走遍三湘四水,“用笔助残、用笔扶残”,采写了数百万字有温度、有深度的民生新闻,促进基层大量民生问题的解决,用报道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
一名新闻记者要履行好新闻监督职责,离不开采写调查性报道。新闻媒体只有进行广泛的建设性调查性报道,才能尽到媒体职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曾有领导在我的作品研讨会上说:“我觉得一个33岁的年轻人,写出这么多有影响力,甚至有震撼力的作品确实是非常可贵的。我觉得吴湘韩敢于发现问题,抓住问题,他从一个具体的事件、一个具体的问题入手,抓住一个点,但是它涉及一个根本问题。”
2013年10月,本文作者(右一)在东风汽车公司采访青年职工成长故事。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从社会普遍关注、相关部门正在解决或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入手列出选题清单,努力用有影响力的报道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以期积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推动社会前行的步伐。我把选题当课题研究,用心用力做深做透,在严守新闻宣传纪律的前提下,推出一大批促进高考招生改革、公务员考试体检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院士制度改革等推动社会进步的报道。回顾这些报道,我深深感受到媒体的力量和新闻工作的价值,也感受到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
“六不”原则写入大学新闻教科书
2004年,中国青年报改扩版,推出“特别报道”版,以加强作为综合性日报的深度报道,保证有充足的版面对重大新闻事件做多角度多侧面深入的报道。
2005年,我成为特别报道部主要负责人,更专注于建设性的舆论监督,提出“开掘真相,影响今天”的办版理念,并对栏目进行个性化改造,专门设置了“今日出击”栏目,推出一大批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报道。该栏目创办不到两年,即获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和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08年10月21日,我在某网站看到“山西封口费事件”的帖子,文字不多;几经辗转,我找到举报人,“封口”得以突破并推出报道。该系列报道成为中国青年报2008年度影响最大的舆论监督报道。这组报道采访扎实,文风朴实,用证据说话,客观真实,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时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的米博华在中国新闻奖评审会上评价说,“以令人信服的事实,以扎实的采访作风,使报道极具冲击力,给人以极大震动。”
作为一家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栏目,理所当然要有社会担当,坚持建设性,强化舆论引导和社会责任。我提出在采编过程中坚持“六不原则”:不撕裂社会伤口;不增加社会焦虑;不扩大阶层裂痕;不加剧社会对立情绪;不做“一叶而知秋”的推论或全称判断;不低俗。对可能撕裂社会伤口、增加社会焦虑的选题,宁肯放弃。“六不原则”被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所引用。
如何做到让特别报道既安全又好看、影响力更大?“今日出击”栏目的探索理念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是严把选题关,注重理性和建设性。坚持选取有样本意义、涉及公共利益的大事件,尽量不做极端个案的选题;坚持选取有人文价值、有思想含量的选题,放弃偶发的一般性的突发性事件报道;坚持严肃、重大的选题价值取向;以硬新闻(事件新闻)为主,尽量不做宏观的、主题静态的选题。尽量做到“宏观问题微观化、抽象问题具象化,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细节化”。二是坚持新闻规范化操作,注重客观平衡。扎实采访,用证据说话,努力追寻真相。三是挖掘真相,注重提高记者突破力。四是团队协同作战,注重整体策划。
我主持特别报道部工作9年间,部门先后有5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2人获长江韬奋奖;主办5届全国深度报道研讨会。在中青报每月的读者评估报告中,“特别报道”版综合排名稳居9个新闻版面中第二,被报社评为“最有影响力的版面”之一,多篇报道被评为“最有影响力的报道”,我也因此被评为报社“最佳编辑”。
参与融合改革十年磨一“厨”
近年来,多项权威研究报告显示,中青报融合传播指数、综合传播力指数、微信公众号传播力、移动端直接用户数等均居中央新闻媒体前列。
自2007年开始,我作为两会特刊主编协助报社领导组织策划全国两会等重大新闻报道。从2014年年底开始,我协助报社主要领导全力推动报社全媒体融合转型发展,转战移动端主阵地,为建设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青年报特色的融合转型之路。
2014年11月起,我担任全媒体协调中心主任,负责协调报社所辖网站、新媒体等各平台、各采编部门的全媒体内容生产、分发传播、整合运营。除负责日常全媒体报道协调工作外,我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与全媒体采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中央厨房”建设工作,推动了移动融合采编客户端正式投入使用。
2016年3月,本文作者组织策划中国青年报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
我牵头负责的中国青年报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以“强信心,聚共识,同奋斗”为总主题,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紧扣议程,以“青年关注,关注青年”“青年化阐释,可视化传播”为报道思路,聚焦“国之大者”与青年发展,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发挥融媒“云厨”优势,创制出更多可视化精品,青年特色更加鲜明,青年气质更加彰显。
作为编委会成员和班子成员,我参与轮值,主持日常采编工作10多年,积极主动学习、熟练掌握新闻宣传政策,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审核严、把关准,严守阵地,努力把讲政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穿到负责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蓦然回首30年新闻路
2016年11月2日,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揭晓,我名列韬奋系列。获奖于我是一种幸运,更是激励和鞭策……
2016年11月,本文作者荣获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
长期工作中,我之所以能形成自己的新闻业务特色,7年的哲学思维训练功不可没。一个个选题就如同一个个课题,一场场报道就像布局下棋。新闻采访正需要掌握认识社会的方法论,需要深入地调查研究。
从公共信息中发现独家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及其经验、知识积累极为重要。根据我多年采访经验,常用以下几种思维方式:
一是求异思维,从同类新闻事件中找出它的本质特点、个性特征,并尽可能地设法避开其他记者采写的内容;二是求同思维,从同类社会现象中找出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内容;三是逆向思维,不顺着新闻发布者或多数人的思维方向思考,而是进行反向思考;四是求因思维,也就是要多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反腐新闻层出不穷,如何不落入写侦破过程、审判侧记、判决结果的俗套?怎样写出新意?我的体会是:一是从案件的个性中寻求新闻点;二是从许多同类案件的共性中找出普遍现象;三是从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中解剖典型;四是寻找制度空白点。
走上领导岗位,工作千头万绪,常常多线多点作战,更要学会“弹钢琴”,即抓重点、抓关键。
回顾30年新闻路,我有几点职业感悟:
一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主动创新。特别是与商业平台合作开展活动或进行内容生产时,要以我为主,坚持主导,与合作方共同策划,坚持创意主导;始终把好活动的内容关和导向关,所涉及内容都要由己方审核;要全面把控活动主题、流程、主持词及相关现场物料。
二要把新闻作为事业、学问,把选题作为课题来研究,促进报道深入,便不会人云亦云。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新闻,都需要大胆假设,勇于质疑。只有“边破边立”,学术才能创新,新闻才能更客观准确。二者都需要求真务实的态度和艰苦细致的作风。做学问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做好调查性报道也是一个不断探寻事实真相的过程。
三新闻永远是新的,实践永远是认识的来源。不存在先验的、全知全能的大模型,奔赴现场的记者永远不可替代。
四媒体融合改革永远在路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断赋能内容创新,不容我们懈怠。当务之急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内容生产质量、传播的效力和安全度;主力军在向互联网主阵地转移的同时,要着力利用自身优势,以“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为模式,开发运营好自主可控的移动端平台。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4年6月(下),原标题为《30年新闻路:用心用情用力尽责》。
责任编辑:喻瑾
新媒体编辑:曹雅芳 王晴(实习) 林锦淼(实习)

来源:新闻战线(公众号)
编辑:李佳


1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8 21:41:20 | 只看该作者
新京报这次把5位大佬得罪了

这两天,《新京报》爆出了一个大新闻。

这条新闻,揭露出了国内食用油行业中存在的一个严重乱象:


在这条新闻中,《新京报》的记者在通过深度暗访、长期跟踪且深入调查之后发现,国内很多罐车司机为了节约几百块钱的清洗费,所以在换货时,压根不清洗罐体,这些罐车在卸完煤制油后直接装运食用油,而一些公司或单位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成了行业内的日常操作。


据新京报记者报道,存在以上这些违规操作的,还有一些是我们国内的大型公司,这些公司覆盖的用户面极其庞大,所以说这次事件,对很多人的心理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那么,如果一些油罐车司机长期如此操作,而一些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期不闻不问的话,这会对普通人产生什么危害呢?

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副教授表示,运输食用油的罐车还去运输其他化工液体,其风险非常难以预料,因为煤制油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其中含有的不饱和烃、芳香族烃、硫化物等成分会影响人体健康。


而如果毒性大的化工液体残留在里面,直接接触或者吸入都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比如说有机溶剂、酸、碱、重金属等等,有可能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都会造成损伤……


其实在看这条新闻的时候,只要仔细点你就会发现,《新京报》在报道这条新闻的时候,是直接点名了一些大佬的。


仔细数了一下,我发现新京报在这篇报道中,至少得罪了5位大佬。

《新京报》得罪的第一位大佬,就是中储粮和汇福粮油。

这两位大佬,可以说是行业里的大哥级的大佬了,而他们旗下的著名食用油品牌,我就不说了,反正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一些食用油广告,很有可能就是他们旗下的。

《新京报》得罪的第二位大佬,就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及其相关企业。

新京报记者直接指出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而这个基地,是一个被确定为国家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及循环经济示范区,拥有我国最大的煤制油项目……而新京报记者则直接点名了这个基地,还在报道中说了违规罐车就常在这里扎堆,不得不说,新京报是真的勇。

《新京报》得罪的第三位大佬,是一些食用油生产企业。

新京报还在报道中爆出了一些食用油生产企业,对油罐车长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接受未清洗的罐车装载食用油,这就间接助长了罐车“混用又不清洗”的现象,增加了食用油被污染的风险。

《新京报》得罪的第四位大佬,是一些罐车运输行业的人。

新京报还曝光了罐车司机在运输过程中,为了节省几百块的开支,不清洗罐体,直接用来运输不同种类的液体,而且还把跟一些货车司机的影像和对话曝光了出来——众所周知,货车司机这个群体,是很团结的,而且遍布各地,新京报得罪他们,后果到底会如何呢?

《新京报》得罪的第五位大佬,是一些监管部门。

新京报记者虽然没有在文章里直接提及监管部门的具体问题,但可以从新京报报道的罐车“混用又不清洗”现象的普遍存在中推断,监管部门在执法力度、监管标准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所以新京报这样报道,这也是间接得罪了一些监管部门。


其实当看到《新京报》的这个报道后,我第一反应是觉得新京报的这位记者是很勇的。

因为在这篇报道中,报道方是完全没有将事件中的相关方打码,而是直接点名爆了出来,而且一点就点出了多个单位,一得罪就是得罪众多大佬,不得不说这在行业中算是很少见的。

估计是因为新京报在这个报道点名的大佬太多,波及的范围太大,所以在新京报的报道出来后,在评论区我也发现了这样的声音:


因为新京报之前曾经报道了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新闻,所以在这条新闻的评论区,我还是看到了一些人在质疑这条新闻的真实性。

那么,新京报这次真的是在造谣吗?

其实只要看一下新京报报道的新闻你会发现,在新京报发的新闻中,其实附带有视频、画面、以及录音的,所以如果说新京报是在造谣,那他们就是在视频、画面、录音上作假了,这真的有必要么?

而且如果他们真想造谣的话,他们其实是完全可以把很多单位打码起来的,可是他们并么有这么做,而是直接将一大波单位的名字曝光了出来——如果他们真的是想为了流量而造谣的话,那他们有必要把那么多单位的名字曝光出来吗?这会得罪多少大佬,会遭受多少报复,难道他们不知道吗?

所以说,就这次事件来看,我认为《新京报》这次的报道,作假的可能性并不大。虽然我也很不愿意相信有这样的事,但是新京报这次的曝光行为,我认为做的对。

虽然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如果你是管理者,你大概率会觉得新京报的这种报道是在没事找事,是在给一堆人添麻烦,但是实际上,身为媒体,监督与批评,其实也是他们的职责之一。

很多人都觉得新京报这样的行为,就是在给社会制造麻烦,但是这样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是在把社会建设得更加完善、更加有序。

身为一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我们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监督与批评,这其实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什么样的人,从不对社会进行监督呢?

对这个社会没有一丝感情的人,才会从不对社会进行监督与批评。因为他们一旦发现社会有问题,他们会直接换一个社会生活——他们会直接把资产、资源、亲人转移到另外一个国家——这类人,他们从不会批评社会,因为他们一旦发现社会有问题之后,他们就会直接换社会了。

所以说,一些人批评与监督这个社会,是因为他们会长期在这里生活;而一些人,他们从不批评监督社会,也不抱怨社会,那是因为他们有钱有资源,可以随时换社会,所以他们才懒得批评与监督啊……


来源:麦杰逊(公众号)

点评:媒体不得罪大佬,大佬就要得罪民众。得罪的好,所有的新闻媒体都要有得罪大佬的精神才行。这种精神普及了,传统媒体衰落论也就成了伪命题。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