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播理论与实务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71#
发表于 2013-1-20 00:06: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广播电台治愈系
在当时的庭审中,东京广播电台前负责人说,户栗郁子自愿录制反美宣传节目。但户栗郁子辩解说,她在播音时曾通过插播双关语以降低节目的宣传效果,当庭播放的录音中也没有她的声音。之后仍被裁定,叛国罪名成立,判处她10年监禁和1万美元罚款//@叶柳v: 最牛广播前辈,之一。

@广播电台治愈系
【美国大兵的大众情人】二战时她是日本对美广播的播音员,因声音甜美善于瓦解美军军心著称。1948年10月她被以叛国罪起诉,判决后,很多美军官兵为其奔走呼号,理由是她的声音伴随他们度过艰难岁月,抱着“一定要打到东京看看她的念头才挺下来”。最终,她获刑十年。她就是“东京玫瑰”户栗。



(1)| 轉發(8) | 評論(4)
1月19日23:40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172#
发表于 2013-1-20 12:00: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广播电台治愈系
是不是让广播人也休息一下

@葛阳
假期节目安排又摆在大家面前,想好了吗?电视多彩,网络诱惑,广播用什么吸引大家?是不是要和网络结合,要有视觉,而不是有视频;是不是精彩录播的节目可以多安排一些,我们可以转播电视的娱乐节目吗?这样是不是让广播人也休息一下。@广播 @广播电台治愈系 @谭天论道 @广播报 @中国之声侯东合

| 轉發(3) | 評論(1)
18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2)| 收藏| 評論
1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173#
发表于 2013-1-20 15:42: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广播电台治愈系
回复@寻炜: //@寻炜:直播间不准抽烟,

@广播电台治愈系
【柴静忆伯乐尚能电台直播瞬间】他接一个电话,那个男孩一上来就说要自杀,尚能的处理是说:“嗯,那你等一下啊,我点根烟。”正在直播呢!他点一根烟,抽两口,问他,“你抽烟吗?”那个男孩一下子愣住了,说抽。“那你抽什么牌子的呀?”就这样开始谈。这是他自己,谁都替代不了的尚能。 http://t.cn/zlJtGL6





| 轉發(2) | 評論(2)
10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174#
发表于 2013-1-21 00:51: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广播听评员
#微总结#有关字词的读音问题,不妨多看看(1)@志在必赢y 每天发布的“每日一字”;(2)@中国乡村之声 每晚22:00更新的“每晚一字”;(3)@王亚和 每日总结的“易读错的字音”及“生僻字词”;(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不定期上传的“咬文嚼字”。
| 轉發| 收藏| 評論
8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175#
发表于 2013-1-21 10:16: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广播电台治愈系
看好你哦//@昂哥的一家讲坛: 这辈子我是没指望了,我还是等下辈子看看能不能混一个金话筒奖吧!

@广播电台治愈系
1月20日晚八点,2012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新大楼1号演播厅落下帷幕。“金话筒”是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全国万名主持人参与角逐,而进入今晚最后入围名单的只有80多位全国各地最顶尖的主持精英。附:金话筒奖”不完全名单(未分类,据@湖南交通频道 等相关微博进行整理)



(1)| 轉發(54) | 評論(18)
今天08:13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176#
发表于 2013-1-21 20:07: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康岩
广播是一扇窗,当你打开这扇窗时,你我之间就开始了真诚的交流。无论心声还是电波,只要"频率"对了就可以彼此听到。我是康岩,电波中的一个声音符号……在新的一年里,愿我的祝福如冬日暖阳,春日清风,夏日阳伞,为你挡风阻沙,送去温暖,稍去清凉…… @河南新闻广播



| 轉發(20) | 評論(2)
今天13:56來自新浪微博


177#
发表于 2013-1-22 23:3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3-2-13 00:30 编辑

【案例】

广播电台治愈系
//@广播传情满天下: 如果是用AM发射或者SW发射取代wifi,那真的成了「国际通用」的上网热点了。不过AM和SW接收效果时好时坏。如果用FM发射的话,虽然效果好了些,但是覆盖范围似乎不会很大,而且山区一部分地方恐怕也很难接收到

@广播电台治愈系
@广播: 假如,有一天广电拿到了运营商牌照,用FM发射取代wifi,同步附载传输广播信号,是不是又是一个新的空间呢?技术永远是想象的翅膀。没有翅膀的时候,内容为王无可争议。



| 轉發(8) | 評論(5)
15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媒介时评】手机广播“傍大款”
(2011-07-12 20:54:35)
谭  天
日前,我跟我的研究生讨论手机广播发展模式时产生了分歧。这位学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她坚称央广采用的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是最佳的手机广播运营模式,她认为这种基于“三网融合”基础上的运营模式代表着手机广播发展的方向。我戏称她是“屁股决定脑袋”。
我在散步的时候,时常往手机里插入耳机来收听广播节目。我认为这种内置FM广播调谐器的手机广播是十分便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运营模式。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已超过七亿,假如有十分之一的用户即7000万人采用这种方式收听广播,那也相当可观。
对于把移动多媒体广播作为手机广播发展的主攻方向,我不敢苟同。这种把视音频捆绑在手机终端中的运营模式,我称之为“傍大款”,这个“大款”一是电信,二是电视(视频)。当然,这里的“傍大款”并不是贬义词,问题是能否傍上“大款”?傍上之后能否得到利益?我认为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切不可只是玩概念,切不可头脑发热盲目上马,更不可追求政绩和面子工程。一定要实事求是,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和严密的科学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我不认可CMMB的理由有三:一,移动多媒体手机广播是需要上网的,那么它就要给电信交上一大笔流量费,换言之 CMMB是别人打工的;二,我认为手机广播与手机音频广播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单一媒体,后者往往与视频捆绑在一起,在这样的捆绑中视频往往是主角,音频只是配角;三,移动多媒体广播需要通过无线上网来运行,技术要求和用户费用更高,对于普通广播用户来说进入门槛更高,能否形成足够大用户群体还是一个问题。基于以上理由,在移动多媒体广播的运行中,广播在“三网融合”中的议价能力、在听众培育和市场运行中的主导地位都有很大的问题,CMMB会不会陷入投入大产出少的窘境呢?
在我国广播电视联合发展及总台建制中,无疑电视占有主导地位,但广播基本上还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媒体在运营。我曾在一次广播的论坛上说,在当今整个传媒产业竞争格局中,广播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其他媒体都是在做眼球的生意,只有广播在做耳朵的生意。广播的伴随性是它独一无二的媒介特性和传播优势,听众可以一边做其他事情一边接收信息。如果让受众又看又听,还能保持广播这一特有的媒介优势吗?
诚然,广播多元化战略是一个大的方向,手机广播完全可以采取多种运营模式发展。在此需要提醒的是,任何媒体发展都不要丢掉媒体原有的传播优势和差异化竞争力。在如何对待新媒体发展与应用,我一向主张:关注拐点,坚守原点。这个“原点”就是媒体自身所具有的传播优势和运营规律。当然,作为一个传媒产业来说,完全可以进行多媒体经营,完全应该进行横向拓展。但是,作为一种媒体类型而言,还应该沿着其产业价值链做好纵向延伸。
北京电台在新媒体新业态发展实践中提出“音视频共做”的新概念,这是一个积极的尝试。“共做”的核心是处理音视频的关系,问题是如果这样做的话,还能叫广播吗?手机视音频会不会“喧宾夺主”?其中的手机音频成了“陪太子读书”?这样做会不会丢失广播特有的伴随性这一传播优势?
还有另一方面的问题,不同的媒体应该采用不同的市场策略和发展模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拥有丰富的内容、强大的实力和广阔的覆盖,采用移动多媒体广播可以发挥这些资源优势。 3G技术的发展为提供更流畅、更清晰地收听手机广播服务奠定技术基础。何况,对于国家级主流媒体,产业经营多元化也是一个战略发展方向。然而,对于地方广播,由于资源和实力所限,缺少较大的投入,更为便利的内置FM广播调谐器的手机广播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至少对培育移动听众收听习惯方面成本更低。这里要提醒的是,深入分析手机广播的受众行为和消费需求,开发出适合手机广播的听众内容更为迫切。
在手机广播运营模式的选择上,还应考虑我国国情和受众习惯,免费模式在我国传媒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媒体用户中形成一时难以改变的消费习惯,付费模式的推行一定要有足够的受众需求和用户粘度,否则多少消费者愿意为它埋单的。目前,在我国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中,大部分还是属于中低端人群,免费对于他们更有吸引力。
综上所述,不妨梳理一下我们的讨论。有一点我们是取得共识的,那就是手机广播特别适合广播受众——“动众”(移动人群)的特点。手机广播是传统广播转型之道。无论内置FM广播调谐器的手机广播还是移动多媒体广播都成为传统广播试水新媒体的一种尝试,作为媒体多元化发展战略,绝不能只限于一种传播渠道一种运营模式。一方面,多媒体或跨媒体是产业发展的市场布局,是做大做强的路径选择,是构建广播产业价值链的战略需要。未来的广播媒体不仅要做渠道运营商,还要做内容提供商和内容集成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本着实事求是,扬长避短,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受众,在媒介融合中充分发挥广播自身的传播特性和和差异性竞争优势。我相信在今后较长时间里,内置调谐器手机广播、手机音视频广播以及其他新的手机运营模式将会并存发展,相得益彰。

《媒体时代》201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348770100wl5f.html

178#
发表于 2013-1-23 21:26: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中国之声雨亭
今天从下午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到晚六点半中央电台《全国新闻联播》,直至晚七点央视《新闻联播》。从提要文字变化,聚焦媒体的细语锐评,再到电视联播中首度的连线评论员。《拒绝中国式“剩宴”,从叫停公款吃喝开始》,《刹住浪费,管好三“公”》……改变,在潜移默化。媒体,不约而同的转变。



(2)| 轉發(31) | 評論(15)
35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179#
发表于 2013-1-23 23:05: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广播电台治愈系
//@交通台李卉: 我们,木有收听率调查;我们,很自信! //@树新媒体:回复@交通台李卉:迷信收听率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广播当自强 //@交通台李卉:很多人,从业者、广告客户....陷入收听率的怪圈!数据从哪儿来?鬼知道!

@广播电台治愈系
一家普通的商业数据公司,竟然令中国广播电视毫无尊严地彻底臣服,它所发布的「收视(收听)率」决定了广播电视内容的一切走向、以及无数从业者的命运。它就是上帝!只有鬼才知道,那些数据来源----所谓收视(收听)器究竟放在哪个人家了!我问了一千个人,都说,没放在他们家。是在你家吗?by@骆新



| 轉發(106) | 評論(22)
今天21:30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180#
发表于 2013-1-24 00:59: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广播听评员
#咬文嚼字#童话故事《舞蛇的泪》中“细长的脖颈扭动着”中的“脖颈”,应该读( bó gěng),而不是( bó jǐng )!@春天姐姐
| 轉發| 收藏| 評論
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