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报道集锦

[复制链接]
171#
发表于 2012-11-17 13:20: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浪科技
这并不是对未来电脑的幻想,而是明年就将上市的真实产品~

@创事记
【头戴式电脑是未来?】摩托罗拉将推出头戴式电脑HC1,在外观上看起来比谷歌眼镜要难看,不过在医疗、通信、航空航天等方面有独特的用途。HC1包含一个800x600的显示屏,效果和15吋显示屏差不多。采用节能型800Mhz OMAP3双核处理器,系统基于Windows CE,内建自制语音识别引擎。http://t.cn/zjALjHx




| 轉發(113) | 評論(18)
29分鐘前來自专业版微博


| 轉發(89)| 收藏| 評論(36)




172#
发表于 2012-11-23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40名硕士写科普书化名1人 书籍错误百出

2012年11月23日02:39  新京报

   一本旨在“引领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普图书,“辽宁古果”穿越几亿年成了“沙顿蕨”,陆上蕨类也改变习性在水中生活,珊瑚摇身一变成菊化石。专家称图书《变成石头的动植物 化石》存在很多事实错误。

  这本名为《变成石头的动植物 化石》(2012年3月中国社会出版社第一次印刷)的科普图书存在诸多错误。该书属于《探究式科普丛书》(全套100本),记者随即购买几本,专家看后认定错误连连。

  昨日,中国社会出版社人员表示正在调查此事。

  硕士爆料“劣质”科普图书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硕士纵瑞文网上发帖,称《变成石头的动植物 化石》书中有10余处化石名称等错误。他在图书馆中看到这本书,“仅翻阅几十页,从图片上就发现很多错误。”

  他举例说,亿万年前,海里活跃着一种软体动物,它的名字叫“菊石”,而《化石》中,菊石化石被写成了海螺、蜗牛、蛇等生物的化石。而珊瑚化石被写成了“蛇骨化石”。

  “我还没细看文字,不知有多少错误。”纵瑞文说,这些错误很低级,“只要有一点古生物学知识都能看出来。”

  “一人”编百本科普图书

  《变成石头的动植物 化石》是《探究式科普丛书》(全套100本)中的一本。

  前日,王府井书店二层,书架摆满这套书,有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物理科学、现代科技4个系列,每本书的编著均为“林静”,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丛书》序中介绍,这套书旨在让青少年系统、全面、准确、深入地学习和掌握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随后,记者购买《变成石头的动植物 化石》、《地球的肺 植物》等几本书,找到相关领域的专家鉴定。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称,纵瑞文指出的错误的确存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教授汪劲武,从事50多年植物学科研工作,他翻阅《地球的肺 植物》,半小时内就发现5处错误。

  40名硕士撰写化名一人

  昨日,记者致电中国社会出版社,一名工作人员称正在调查此事。这套科普丛书策划人王俊则称,中国社会出版社和他所在的公司合作出版这套丛书,但对于错误一事称“无可奉告”。

  此前,王俊接受媒体采访表示,“林静”是一个笔名。“《探究式科普丛书》耗时3年完成。当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40多名硕士生根据提纲撰写,十多名博士生审稿,最后还有院士把关。对于错误,王俊说,“除再版时修正错误外,我们还会针对已发现的错误出一个勘误表。由于丛书已上市半年多,回收不太现实。”

  王俊说,出版科普书处于保本状态,请学界大腕写科普书困难,“因为大腕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的费用很难承受”。

  ■ 探因

  “打着科普出版,基本没有把关”

  资深科普出版人范春萍、北京印刷学院一名不愿具名的教授均认为,现在科普图书的出版相当混乱,编写者、出版社、管理部门都有责任。

  买卖书号粗制滥造

  范春萍说,许多非科学、伪科学或粗制滥造的东西当成科普书出版和销售,也有些根本没经过任何科学训练的人,靠对二手资料拼凑,或望文生义地解说科学知识,造成许多以讹传讹的东西被当成科普知识传播。

  北京印刷学院一名研究出版的教授透露,现在很多出版社和书商合作,甚至贩卖书号,是因为图书市场不景气,出版公司的利润空间很小,而一些出版社能力也有限,“现在大家都看电子书,都嫌书贵。”该教授说,出版社生存压力很大。

  出版社每年都会下发一定数量的书号,每个书号都是一个利润指标,如果出版社找不到好的选题,就可能出不了书,不能完成利润指标,而即便出书,也可能赔钱,所以不如和一些书商合作,甚至把书号卖给书商,很快就完成了利润指标。这个时候质量审核就很难达标了。

  监管乏力执行困难

  同时,科普图书出版缺乏完善的监管,目前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在出版不同形式的科普书,而管理部门又没有关于科普图书内容科学性管理的有效办法。

  范春萍说,现行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并没有包括对内容科学性的要求,从管理的角度,对于打着科普旗号出版的图书,基本是没有什么把关规定的。

  虽然国家出版总署每年都对图书抽查审核,但据范春萍所知,这样的抽查,与内容的科学性没什么关系。基本是检查文字差错率、印刷质量什么的,或者还有政治、宗教、民族问题等等,“还没听说检查科学性错误的”。

  北京印刷学院教授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图书质量管理工作,每年都会定期抽查一部分图书,也会对举报有质量问题的图书进行审查。最后会根据相应质量问题,进行相应处罚,收回图书、赔偿、罚款等,会对涉及的编辑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但实际上,即便发现这些图书有质量问题,也很难按规定下架收回,重印或者赔偿购书者,因为现在图书品种越来越多,出版行业市场化、企业化带来的低标准,让行业规定的执行力度也越来越小。

  借鉴“养生保健出版”

  范春萍称,因为前几年养生健康类图书出版太乱,造成了恶劣影响。新闻出版总署于2010年10月下发了《关于加强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管理的通知》。依据通知中的要求,最后只有包括科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等在内的53家出版社取得了养生保健类出版资质。这个通知,对加强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管理、促进出版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对于科普图书的出版,相关的管理严重缺位。

  范春萍说,养生健康类图书可能因为直接关系人的健康甚至生死,后果相对明显,所以受到的重视也多一些。而科普图书对读者的影响是潜在的,在短期内无法测量和评判,但经过长期累积,对一个民族的科学素质和文化都会产生严重影响,所以也是不可忽视的。

  ■ 说法

  劣质科普书

  危害青少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硕士纵瑞文说,他们经常和校内外的团体合作带领中小学生到野外进行古生物科普活动,孩子们对古生物非常感兴趣,家长也很支持,给孩子买了很多科普读物。“现在科普书的主要读者也是青少年朋友,看到他们对科学这么感兴趣,而我们提供给他们的是什么?低级错误百出的图书?这些书对孩子们造成的危害有多大不言而喻。”

  纵瑞文呼吁大家遇到这些漏洞百出的科普书时,将它们爆料出来,不要让孩子们上了“伪科普”的当。

  中科院研究员邓涛介绍,科普书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让人建立科学思维,“很多科学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一定要正确。”

  邓涛说,大学和研究院里的专家编写科普书再合适不过了,但现在高校和研究所中,考核体系要看论文和课题,所以很多专家忙于项目和论文,可能不像以前那样热衷编写科普图书。“但是其他人员如果足够了解这一领域,也可以编写科普书,但要有专家严格把关。”邓涛说。现在有些科普书籍确实不够严谨,给读者带来误导。邓涛说,科普书首先要准确,基本事实准确无误。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范春旭 萧辉

(原标题:科普书错误百出 业内抱怨难监管)

http://news.sina.com.cn/s/2012-11-23/023925642225.shtml
173#
发表于 2012-12-4 21:19: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浪科技
【谷歌十大未来科技研发项目】谷歌的边缘项目往往致力于未来的技术,其曾向许多领域进行投资,包括太空天梯和机器人,这有可能成为普通人未来生活的一部分。http://t.cn/zjAdrwd



(8)| 轉發(1773) | 評論(330)
11月19日12:52來自专业版微博

174#
发表于 2012-12-8 18:16: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时评眉

//@原野兄弟广告:【子夜杂谈 燕京老九话太空探索与地外文明(五)】随着二战结束曼哈顿计划的问世,美苏加强对太空的探索,太空争霸为原子弹和火箭的诞生储备了条件,1957年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由苏联成功发射,从此带来太空探索历史性的改变……

@原野兄弟国际俱乐部

【子夜杂谈 燕京老九话太空探索与地外文明(五)】随着二战结束曼哈顿计划的问世,美苏加强对太空的探索,太空争霸为原子弹和火箭的诞生储备了条件,1957年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由苏联成功发射,从此带来太空探索历史性的改变……http://t.cn/zjxeCsP

@时评眉
@玉泉山林
@原野兄弟
@原野兄弟广告






|
轉發(2)
|
評論(1)

12月7日18:07來自皮皮时光机


|
轉發|
收藏|
評論



175#
发表于 2012-12-10 20:01: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上海现“3个太阳”奇观 专家称与末日论无关来源:中国新闻网
|
2012-12-10 19:43:08
|
我来说两句






图片来源网络

 上海现“3个太阳”奇观 专家称与末日论无关

来源:中国新闻网
|
2012-12-10 19:43:08
|
我来说两句




[url=][/url]

图片来源网络

  上海天空10日上午出现罕见的“3个太阳”奇观,引起此间不少市民和网友的兴趣。对此,上海中心气象台解释称,这是气象上的日晕和幻日现象。

  当天早上上海气温较低,寒意明显。家住上海外滩附近的金女士一听说天空出现“异象”,特地带着相机到空旷的楼顶拍摄,“肉眼看起来就像同时有3个太阳在天上,当中一个最大,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太阳,将大太阳包在中间。”金女士告诉记者,“3个太阳”组成的圆弧外还挂着一小段倒挂的彩虹。

  这种天象奇观被网友市民拍下后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一些民众将其与“世界末日论”联系在一起,但是专家表示,这只是气象上正常的大气光学现象,与“末日论”无关。



[url=][/url]
图片来源网络
  上海市中心气象台首席气象服务官傅易告诉中新社记者,“3个太阳”的景色其实是日晕和幻日现象,是高空薄云中的冰晶产生的折射现象。
  傅易解释说,因为当天上海上空有一层比较高的高云,它由冰晶形成,由于冰晶的形态类似于物理上的“三棱镜”,起了分光作用,对日光进行了折射,所以产生幻日弧光,或叫环天顶弧。
  上海中心气象台介绍称,幻日弧光是一种由太阳光折射形成的大气光学现象,它是因为阳光以一定的角度照射在距离地面约为6000米至8000米的高云中细小冰晶上折射后形成的,这些冰晶表面弯曲且颗粒比盐粒还细小。当日光与冰晶扁平面相接触时,光线在每个晶体内发生弯曲,并折射出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靛蓝、蓝紫色等彩虹特有的七色光谱。这种正常的大气光学现象,在极为寒冷的极地地区比彩虹更为常见,但在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区则较为罕见。
  傅易告诉记者说,日晕现象在上海时常出现,幻日现象则较为罕见,但是也曾出现过。记者查阅资料也发现,这种“3个太阳”的幻日现象在苏州、四川都曾经出现过。



http://news.21cn.com/hot/cn/2012/12/10/13968084.shtml
176#
发表于 2012-12-12 21:01: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视频]天外来客“战神”今到访地球最近点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2日 10: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网
http://news.cntv.cn/world/20121212/103292.shtml
[flash][/flash]
177#
发表于 2012-12-13 21:29: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当时我就震惊了
【震惊了!隐形眼镜可以看信息!】比利时根特大学研究员研发了一款隐形眼镜,不用看智能手机,通过无线连接,眼睛可以直接看到手机中的图像,信息甚至路线导航!还可以控制光传输对眼睛视网膜的虹膜伤害!科幻大片或小说中才出现的高科技产物啊!酷毙了!(欢迎添加震惊君微信号:zhenjing2012!每晚9点准时开播)转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1)|
轉發(41)
|
評論(18)

4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红围脖iPhone客户端

178#
发表于 2012-12-18 23:05: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全球潮流趣闻
【原来,“鸡精”和鸡没一毛钱关系】“鸡精”这个名字起得非常成功,再配以包装上画的大母鸡,或写着“用上等肥鸡制成”、“上等鸡肉制成”,给人感觉鸡精就是从鸡肉中提取的精华。其实,它的主要成分就是味精和盐。其中,味精占到总成分的40%左右,盐占到10%以上。(新浪健康)PS:被坑好多年...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17)|
轉發(3306)
|
評論(322)

今天10:48來自新浪微博

179#
发表于 2012-12-20 01:21: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2-12-20 01:25 编辑

【案例】
新闻背景:玛雅文明和世界末日恐惧
刘跃生
BBC中文网记者
更新时间 2012年12月18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5:54

玛雅文明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随着2012年12月21日这个日子的临近,有关世界末日的议论越来越多,相信这个末日的人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事实上,在人类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世界末日的预言。但许多人相信,这次是真的。
起源
2012年12月21日将成为世界末日的传言起源于曾经兴旺于中美洲的玛雅文明。
历史学家认为,玛雅文明活跃于目前的墨西哥南部和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北部和洪都拉斯西部地区,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公元250年到900年发展到鼎盛状态,但是随后突然神秘衰落。
据古代玛雅文献记载,人类目前生活在第四世界。神在此前曾经创造过三个世界,都没有获得成功,只是在第四世界获得成功,并且有了人类。
5125年
玛雅古代历法的计算与目前世界通行的历法计算不同,体现了一种所谓线性特征。简单地说,把20天计为1个u,18个u计为1个t,20个t计为1个k,20个k计为1个b。所以,1个b的时间为144000天。
按照玛雅古代文献记载,一个世界的长度为13个b,大约5125年,而第三世界的结束日期,也就是目前第四世界的开始日期是公元前3114年8月11日。
通过计算可以知道,第四世界也将在经历13个b之后结束,具体日期是公元2012年12月21日。
可以看到,玛雅古代线性历法远没有现代通行历法那么科学和精确,以20为单位的计算没有精确考虑天体运行的规律,只是在定义t时采用了18进制,使1个t的时间接近一年(360天)。
但是,玛雅古代历法存在的缺陷并不是人们关心的问题。5125年的时间的确漫长,涵盖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精神震撼。
面对这样一个5125年一遇的特定日子,许多人表现出本能的恐惧。他们不禁会问,这样一个漫长周期的结束会不会仅仅像我们墙上的挂历从1月1日数到12月31日那么简单。
“现代人的发明”
美国玛雅文化学者科尔教授曾在1966年发表文章,渲染了所谓大周期结束时的世界末日论。1990年代,许多其他学者又对科尔的理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9年,美国好莱坞推出大片《2012》,以最佳视觉效果向观众介绍了以玛雅长周期历法为基础的世界末日论,获得了丰厚的票房价值。
但是,许多学者指出,以玛雅长周期历法为基础的世界末日论并不是由古代玛雅人提出的,而是现代人的发明。
美国玛雅学者范斯通教授说,在古代玛雅的预言中没有任何有关2012年会发生突然和重大改变的内容。
2012年12月21日日渐临近,各国政府和科学机构纷纷出面解释,告诉大家太阳系的行星到时候不会排成一行,也没有小行星撞击地球,地球的南北磁极也不会对换。
但是,一些相信世界末日的人仍然忐忑不安,理性的人们则更多地感觉到了对玛雅古代文明的敬畏。


https://gd2.jlf.mobi/browse.php?u=A7Tx9USKB32ccVYIzUZ%2B1tn2l4fdJpTWWckgXh%2F3dmUJlo58cL6kPxoQjL1pcxx3mL%2FsN4qHfOu6dFlHYP%2FDLBIJYo6ltmK0lW6VeJtVyw%3D%3D&b=2
180#
发表于 2012-12-20 19:33: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机器人会偷走你的饭碗吗——写作篇
  • 524阅读
  • 7
  • 1评论
打开文章名片


译者:丫丫丫
发布:2012-12-19 01:27:05双语对照
|
查看译者版本

詹森·科特克

我叫同事克里斯·威尔森(Chris Wilson)造一个机器人版的詹森·科特克(Jason Kottke)出来,因为真人版看起来时不时需要休息一下。科特克在1998年开通了他的同名博客,当时博客才刚刚兴起。网络世界从那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Kottke.org网站一直保持着活力。我喜欢这个网站的一个原因是我和科特克有许多共同爱好:科学、技术、迈克尔·路易斯(Michael Lewis)、字体设计、《纽约客》、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监听风云》(The Wire),还有朝鲜。然而很多博客上都有这些东西。科特克的天才之处在于他能发现其他人没发现的链接。每天我都会在Twitter、Facebook、邮件以及成打成打的博客中看到成百上千的链接。但科特克每天上传的五六个链接里,总有那么两三个是我根本没见过的,而几乎每个链接都会把我带到网络中某个令人惊叹的角落。
网络上曾经有许多像科特克一样博主。在博客盛行时,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06年前后,像科特克这种“链接博客”的形式是主流。诸如约翰·巴格的“机器人智慧”(John Barger's Robot Wisdom)之类的博客对读者来说很有用——网络上每天都有新东西,而你进入一个链接博客就能找到最好的,那就让博主好好展现他们对于网络娴熟的挖掘能力吧。
现在也还有几个人气很旺的链接博客:Boing Boing(主要跟踪互联网的各类网页,并在网页上贴出有趣的网站链接,供读者点击接入),Daring Fire
(知名博客)和The Drudge Report(一家新闻集合网站)是公认的典范。但这种网站形式正在走下坡路。比如,巴格现在就不写博客了,他转去写微博,并且利用他的RSS阅读器分享链接。诸如Reddit、Digg、Hacker News等网站都允许读者上传链接,并且通过投票来进行排行。如需其它服务,就像是查找博客、Twitter和Facebook上发布的最流行的东西,加比·里维拉(Gabe Riveraa)的
TechmemeMemeorandumMediagazer等网站都能提供。一天好几次我都收到Summify发来的邮件,这是一项很棒的服务,它会将Twitter上我关注的人分享最多的链接发给我。科特克现在博文更新得少了,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建立名为“Stellar”的链接收集服务器上,这将带给你Twitter、Flickr、You Tube和Vimeo上人们最喜欢的东西。
为什么这些新的运作系统取代了科特克一类的博客?原因很明显。手工版链接博客取决于一个,或者几个人给无穷无尽的新信息分类的能力。“总有那么些天,你真的不想干了,”科特克说。“每天都要看那么多东西,基本上都差不多——要不都一样有趣,要不都一样无聊。很难保持那种发掘的劲头,几乎找不到你从没见过的东西。从开始算起,我已经上传了1.5万,可能2万条链接。我一直在不断缩小那些新鲜而有趣的内容的范围。”
用计算机技术术语来说,科特克的博客不可扩展,没有上规模。这有点惭愧。收集网络热文的服务系统很是有用,但它们缺乏编辑性。Techmeme和Summify所罗列的链接仅代表网络中一大群人的信息偏好。而科特克的博客内容却是一个人不可不看的。网络上应兼具这两种类型的链接整合,但我还是希望看到更多人开通精心编辑的、条理清晰的链接博客。问题在于,这么难做的一件事情,怎么才能做大呢?
机器特克(Robbotke)应运而生。最近几周,克里斯·威尔逊(Chris Wilson)一直在构造一个用于自动发布链接的机器,这些链接很可能会出现在Kottke.org上。机器特克并不是来取代真科特克的;我们只是想得到詹森·科特克每天可能会上传的链接。
你可以点这儿体验下机器特克。它是怎么工作的呢?我们先是一点点地扒詹森·科特克每天可能看的资源——所有他发布过的链接的来源网站,以及他在Twitter上关注的每一个人的分享。难度最大的是从机器特克所收集的内容中选出最好的、最符合科特克风格的链接。好在真人科特克对其发布的内容做了精心分类,标注了关键词,这对我们很有帮助。每当机器特克找到一个链接,它会根据它所知道的科特克喜欢的话题进行搜索——找到的越多,文章的排名就越靠前。
搜索结果喜人:就在我写这些内容的这会儿,机器特克上排在首位的是一段科学探秘的视频,讲的是自行车如何在行进过程中,即使无人驾驶也可以保持平衡。机器特克有时也会严重跑题:今天机器特克推荐的链接还包括2010年的《华盛顿邮报》有关伊拉克战争花销的专栏(对于科特克来说太陈旧、太过于政治化),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的访谈(也过于政治化),以及犬儒-C(Cynical-C)博客的流量(噢,这完全违背了我的初衷)。
我的结论是:机器特克远非完美,但也可圈可点。再努把力,多来点人工智能的专业知识,我相信机器特克胜出的机会还是挺多的。
当问及詹森·科特克的看法时,他回答地很巧妙。“嗯,”他停顿了几秒钟,说,“我觉得有些还不错,有些就差了点。最大的问题在于链接并不是最最必要的因素。人们跟我说,他们喜欢我的网站是冲着我对于这些链接的评论——怎样呈现这些链接,用什么方式打动人心。机器特克在这点上差很多。”
科特克说得很对。机器特克不会写评论,不会加标题,不会剪辑文中精华。应该说,它“目前“还不会做这些。我们需要大家的帮助来完善机器特克。如果你精通编码并对人工智能和媒体感兴趣,请联系*克里斯·威尔森(Chris Wilson),帮我们看看机器特克的源程序吧。(注:源代码用的是Python)(*原文有链接)
我们需要大家的帮助。因为真人科特克发文越来越慢了。“我之所以开始建立Stellar,是因为上传博文基本上透支了我所有精力,”他说。2006和2007年间,几乎所有醒着的时候,他都在上网搜链接,常常弄得灰心丧气。“后来,大概六到八个月的样子,我的工作效率突然提高了,”科特克说。他把这归因于经验——“我累计搜索时间大概有1万小时”,以及新型工具——比如Twitter。“我发现可以用更少的时间更新网页——现在每天我只花几个小时在Kottke.org网站上,”他说。“现在内容少了,每个链接下我所写的东西也少了,而且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一些有趣的内容进行深度研究了。”
当我问他是否计划关闭Kottke.org网站时,他含糊其词。“我可能不会再把网站当做全职工作来做,但我不会停止发博文,”他说。“我要对网站读者负责,而且写博客也是我喜欢做的事,只是不再喜欢整天泡在博客上。”
那么,机器特克的优点恰恰在于:它不知疲倦。
***
在本系列中,我一直都在关注能够代替人类进行高技能作业的机器。我谈到了我父亲的职业——药剂师,还有我妻子的医学专业——病理学。现在是时候好好照照镜子面对现实了。作为一个作家,我喜欢把自己的这种写作能力看作人类的独门绝技。我有自己的专栏,写些读者关心的事,我试图用文字激发人们的情感,或高兴,或惊讶,或愤怒。机器现在还不能完成这么有创造性的工作。但随着我对自动化新闻报道的深入探索,以及我们在机器特克上的收获,我发现我的工作对机器人来说好像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每个工作日的上午我都在重复同样的事情。首先,登录六七个科技新闻网站,打开几十篇文章。我会迅速地浏览每篇文章的标题,看一看内容,然后脑子里开始想:“它够不够有趣?如果不够,跳过”。遇到吸引我的内容时,又在头脑中进行另一番斗争:“我能够找到个独特的视角么?会有读者关心这个问题么?”这些程序是无意识的,有时也未必是按部就班的。我常常会被邮件或者电话打断。如果头一天整晚都在照顾小宝宝,我可能也就在Facebook上打发打发时间,而不是专心找可以写的题材。看吧,这就是人的弱点。假如我是个机器人,我将一丝不苟地遵循指令,说不定还能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这也是如今自动化新闻报道的理论依据: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很多撰稿人在工作时,或多或少的都循着同样的步子。我们是怎样写出一篇通讯社新闻的?最重要的信息打头阵——陪审团发现什么证据啦,谁被杀啦,哪个队赢啦;接下来谈谈细节。甚至连品味较高的文章也有自己的结构框架。前《纽约客》撰稿人丹·鲍姆(Dan Baum)曾透露这本知名杂志的编辑给他的一点建议:"你想用什么叙述方式都可以,但是你要知道,当我拿到你的稿子,还是会把它们打乱然后重新按时间顺序排列。"所以,《纽约客》文章的模板是:1)描述先发生了什么事;2)描述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3)如果还没讲完,重复步骤2);如果讲完了,文章到此结束。
目前而言,没有哪台计算机能写出符合《纽约客》水平的文章。但机器能为人们做很多生搬硬套的琐事。来看看网站FriscoFan.com上的一则简报吧,每次旧金山巨人队(San Francisco Giants)有比赛,这个网站都会报道。
巨人队3-1横扫洛基队
瑞恩·沃格松(Ryan Vogelsong)七局里面表现完美,第三局迈克·方特诺特(Mike Fontenot)全取三分,确定了巨人队的领先地位,旧金山3-1轻取科罗拉多。
第三局接近尾声时双方还是没有任何得分,之后方特诺特接到对方先发投手朱莱斯·夏辛(Jhoulys Chacin)来球,打出一记全垒打,使得安德斯·托瑞斯(Andres Torres)和沃格松(Vogelsong)跑垒得分,巨人队抓住机会掌握了比赛局势。
一次高水平比赛后,本年度沃格松投球成功率提高到13-7。比赛中他四次安打均未失分,四次三振,无保送上垒。剩下2/3的比赛圣地亚哥·卡西拉(Santiago Casilla)都在尝试补救,那是他那次赛季第六次这么做了,最后巨人队无安打无上垒,一人出局,无人保送。夏辛落后(11-14),八次击打中丢失了两次得分机会,三次三振,七局内无人上垒。
这篇新闻是由计算机编写的。其实在FriscoFan网站上的所有文章都是机器完成的。网站的创建公司是Automated Insights(前身为StatSheet,一家专门从事运动比赛数据统计服务的厂商,成立于2007年11月),公司旗下有将近400个FriscoFan这样的网站,每一个都专门报道美国职业棒球联盟(MLB)的比赛和美国大学体育总会(NCAA)篮球队的新闻。Automated Inshights生成文章的过程和人写稿子是一样的。先浏览所有数据。然后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口吻来描述——譬如,一个家乡球迷寄予厚望的球员或球队输了比赛,“作者”的文字读起来也会垂头丧气。接下来,计算机会根据比分查阅一个巨大的词组数据库,寻找合适的语言来编写这篇文章。如果某个球队轻松击败了对手,你就会看到类似“巨人队横扫洛基队”这样的标题。

Automated Insights执行总裁罗宾·艾伦

Automated Insights的文章虽然几乎没有独创性可言,但也并没有很明显的机器痕迹。(我曾看过很多人写的文章,还没这机器写的连贯呢。)而机器作文的廉价和省时也弥补了它在独创性上的缺陷。公司的创建者兼执行总裁罗宾·艾伦(Robbie Allen)雇了几个写作好手,他们的工作就是每天绞尽脑汁想那些诸如“top-notch outing(高水平比赛)”的词,然后把它们放进数据库里。通过自动化,艾伦可以把这些人的努力转化成数目可观的文章。“去年大学篮球季期间,我们推出了64,000篇文章,”艾伦说:“我算过,这相当于一百个作者每天写四篇。”
Automated Insights想做的不只是用机器取代人类写作,而是超越人类。因为体育新闻撰稿人的要价都很高,你永远不可能雇一个人跟踪报道某个没多少人关注的小队。然而Automated Insights可以做到跟进每一个球队。下半年它还会扩展其他业务——公司刚刚得到一大笔专用资金——到时,它还能报道每家公司的股市波动,或报道美国每个小镇的所有天气变化。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Narrative Science也有同样的远大抱负。
然而现在艾伦的策略还欠缺一点:创造性。尽管我承认我的工作有程序可循,不过我的专栏也有很多计算机无法掌握的元素——比如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字游戏,难以抗拒的论据,还有针锋相对的措辞。今年我在《Slate》上的两篇最受欢迎的文章灵感都并非来自枯燥的网络搜索,它们是在无意之间闪现在我的脑海里的——其中一篇是抱怨人们总是错误地在句号后面用了两个空格,另外一篇痛斥势利小人把信息泄露给国家公共电台。(这种灵感每星期在我洗澡的时候至少有那么一次。)
计算机能想出这样的话题么?目前还不行。如果我们要把人类的创造力定义为某种娱乐别人的能力,机器似乎还不适合完成这项任务——因为计算机最擅长的就是复制,而不是创造全新的东西。软件可以把“top-notch outing”这样的词用到文章中,但是它不可能因为觉得“top-notch outing”这种说法很无趣而用另外的词代替它。
在我咨询过的计算机和语言专家中,没人能告诉我如何让计算机发展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飞跃。但是他们都指出最近计算机发展在这方面有所进步。谷歌的一个团队正在尝试教计算机翻译诗歌——即便对人类来说也是个难题,目前实验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同时,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员克洛伊·基顿(Chloe Kiddon)和尤里·布朗(Yuriy Brun)成功教会机器在恰当的时机说出——“她就这么说的!”
看看计算机如今的成果及其发展之迅速,Automated Insights的艾伦如今非常确信,机器发展是不可能停下脚步的。他说:“因为这是算法问题,它只会随着时间的迁移不断进步。未来五年,我们的机器写出的文章会和外面最棒的体育报道一样好。到时候,人类可就没多少优势了。”艾伦的话到底会不会成真,我很难想象。不过话说回来,五年对于计算机来说真的是很长,要跟他打赌可不太明智。
未完待续:
http://select.yeeyan.org/view/231604/337390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