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统文化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61#
发表于 2016-3-31 13:29:09 | 只看该作者
《西厢记》工笔连环画,精美至极!
2016-01-17 收藏家
这是一部载入新中国美术史的佳作。因为这部作品,创作者王叔晖成为工笔重彩连环画的一代宗师。著名画家潘兹是这样评价的:“她的《西厢记》运用极其娴熟的传统的技法,细腻而生动地刻划了人物的形象,再现了这个千古传诵的爱情故事,称得起是一部划时代的杰作,是可以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名剧百世并传的……中国连环画史将永远记载她的创辟之功和这部代表作品。”

1、唐朝贞元年间,崔相国死后,他的妻子崔氏、女儿莺莺扶柩回籍安葬,羁留河中府普救寺内,书生张君瑞前往长安应举,路过普救寺,遇见了莺莺和侍女红娘。他见莺莺貌美,便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意。

2、自见过莺莺之后,张生决定在寺里住下,寻找机会与她相见。于是他来拜见方丈,恳求方丈在寺里租一间房子暂住,以便他安静地温习经史。长老答应把西厢一间房子租给他。

3、张生出了方丈,正好遇着红娘,寒暄过后便告诉她:“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年方二十二岁,还未曾娶妻,但不知你家小姐有没有许配给人家……”红娘不待他说完,抢白了他几句,转声就走。

4、晚上,莺莺像平日一样,和红娘到花园里去烧香。张生见了,随口吟了一首诗,想以此打动莺莺。莺莺听罢连连称赞好诗,随口轻声和道:“兰闺深寂寞,无计度芳春,料得高吟者,应怜长叹人。”

5、不久,武将孙飞虎听说莺莺美丽,带领五千人马来劫,全寺惊恐。崔夫人无奈,说若有能退贼兵者,无论何人,把莺莺配他为妻。张生写信给挚友白马将军杜确,解了普救寺之围。

6、崔夫人大喜,让张生搬到院里书房居住。次日,她又让红娘去请张生前来赴宴。张生以为是老妇人给他和莺莺定聘,心里好不激动。

7、宴席上,老妇人却突然变卦,要莺莺与张生兄妹相称。张生一听此言,好像迎头浇了一瓢凉水,大吃一惊,莺莺对母亲的决定也深表不满。

8、从此,张生万念俱灰,每到夜晚便在窗前弹琴解闷,他弹奏当年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凤求凰”的曲子,口中还说着:“夫人忘恩还罢了,只是小姐不该负我啊!”莺莺在窗外听了,禁不住流下泪来。

9、张生因此而致病,莺莺便叫红娘去探望,张生以信笺相托;莺莺回信,在诗里暗示张生,要他今晚到花园里去与她相会。

10、红娘心想,莺莺当着她面假惺惺,信里却约张生相会,她故意不说破,要看莺莺到时候怎样瞒她。这天晚上,她照常与莺莺来到花园烧香,却见张生从墙上跳了下来。

11、不料,莺莺因为没有把红娘支开,临时又变了卦。她责备张生道:“张生,我在这里烧香,你无故来此做什么?先生救命之恩,自当报答,只是现在即为兄妹,怎么又生此念?”

12、张生经不起这场折磨,从此日起就病得不能下床了。

13、莺莺担忧张生的病,又写了一张信笺。张生竟高兴得跳了起来,原来小姐忌的是夫人没睡,怕的是红娘不稳。红娘问是怎么回事,张生告诉她,莺莺今晚亲自到书房来看望他。

14、晚上,张生听得敲门声,忙把门打开,只见红娘把莺莺轻轻推了进来。这对情人经历了多少波折和相思的苦恼,终于冲破了封建礼数的樊笼,结为百年之好。

15、日久之后,崔夫人得知,拷问红娘。红娘只得将真实情况全盘讲出,并数责夫人言而无信的过错。崔夫人理屈词穷,只好应允他们成为夫妻,但又提出新的条件,即张生必须去长安赶考,得了官才能回来取莺莺为妻。

16、张生被迫无奈,前往长安应试。莺莺与张生相对流泪,千叮咛,万嘱咐。一个要他一路上鞍马秋风好护持,一个要她在寂寞深闺中好好珍重。后来张生中了状元,终与莺莺结为美满夫妻。
来源:书画半亩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crffgP7iVsXDVFt6#rd

7.jpg (53.84 KB, 下载次数: 25)

7.jpg
162#
发表于 2016-4-15 18:21: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台湾人谈大陆汉字改革,语惊四座:
         “汉字简化后,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麵无麦,運无车,導无道,兒无首,飛单翼,有雲无雨,開関无门,鄉里无郎。
        可巧的是:魔仍是魔,鬼还是鬼,偷还是偷,骗还是骗,贪还是贪,毒还是毒,黑还是黑,赌还是赌,贼仍是贼!"
         非常经典, 值得反思!
163#
发表于 2016-4-18 23:31: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中国人不能不懂
2016-04-17 书艺公社
中国书法第一互动媒体——书艺公社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中国画艺术门户——中国画坛网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书艺公社官方微信公众号:shufaorg
>>中国画坛网官方微信公众号:zghtwnet
>>书艺公社www.shufa.org      中国画坛网www.zghtw.net

  



01. 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02. 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03. 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04. 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05. 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06. 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07. 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08. 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01. 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出自西汉 · 司马迁《史记 · 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
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
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
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大王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小王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大王子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
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
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后世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02. 知音之交——俞伯牙与钟子期。

故事出自《列子 · 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知道后,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涛声。
伯牙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他感觉到有人在听他的琴声,伯牙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知音!这樵夫就是钟子期。后来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
伯牙子期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的美妙乐曲至今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底耳边,而那种知音难觅,知已难寻的故事却世世代代上演着。

03. 刎颈之交──廉颇与蔺相如。

出自《史记 · 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赵国。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
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很是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
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04. 舍命之交──角哀与伯桃。

来自于“羊左”的典故。
战国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楚国求见楚庄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后世于是将友谊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05. 胶膝之交──陈重与雷义。

陈重和雷义,是东汉年间豫章郡两位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君子。两人为至交密友,当时人们称颂道:“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事见《后汉书 · 独行列传》。后以“陈雷胶漆”比喻彼此友情极为深厚。
陈重年轻时与同郡雷义结为知交,两人都是饱学之士。太守张云闻陈重之名,嘉许他的德才品行,举荐他为孝廉,陈重要把功名让给雷义,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张云不批准。第二年,雷义也被选拔为孝廉,两人一起到郡府就职。同事中有一小吏家遭变故,举债负息钱数十万,债主天天上门索讨,小吏跪求暂缓,仍无法通融,欲诉诸官府,陈重得知后,便私下替他还债。小吏感恩戴德,登门拜谢,陈重若无其事地说:“这不是我做的,也许是与我同姓名的人代你偿还的吧!”始终不谈自己的恩德。
有一次,一个同事告假回乡,忙中穿错了别人的一条裤子回去。失主怀疑是陈
重拿走,陈重也不置申辩,而去买了一条新裤赔偿他。直到回乡奔丧的同事归来,才真相大白。陈重与雷义两人同时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为代人受罪,被免职。
陈重也以身体有病为理由,辞职一同还乡。后来陈重复出,任细阳县令,颇有政绩,举措标新立异;又升任会稽郡太守,因为姐姐去世守丧,辞官离职;后又被司徒征召,官拜侍御史,卒于任上。
雷义,豫章鄱阳人。初时任郡府功曹,举荐擢拔了很多德才
兼备的人,却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雷义曾经救助过一个犯了死罪的人,使他减刑得以赡养一家老少。这个人为了感谢雷义的再造之恩,攒了两斤黄金送到雷家,以表寸心。雷义坚辞不受。这个人没法,只好趁雷义不在家时,暗暗把金子放在雷家老屋的天花板上。
若干年后,雷义修葺房屋,翻开屋顶,才发现那两锭金子。但是送金子的人已过世,妻小也不知流落何方,无法退还。雷义便将这两斤黄金交付县曹,充入官库。雷义任尚书侍郎时,有一同僚因犯事,当受处罚,雷义为他分担责任,向上司上书申辩,愿意自己独担罪责。同僚闻知,弃职进京自陈曲衷,请求为雷义赎罪。后顺帝下诏,两人皆免官,并免予刑事处分。
雷义回乡又被举荐为秀才,雷义要把这功名让给陈
重,刺史不批准。雷义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奔走呼吁,而不去应命就职。因此遍乡里传颂他们两人的事迹,说道:胶和漆自认为融为一体,坚不可摧,还不如陈重与雷义,荣辱与共,生死相依。后来三府同时征召两人,雷义被任命为灌谒太守,让他持节督察诸郡国的风俗教化,他设席讲学,太守令长各级官员来听讲的有70多人。
不久雷义官拜侍御史,授南顿令,卒于任上。陈雷胶漆,肝胆相照;为官为民,政声载道。

06. 鸡黍之交——元伯与巨卿。

出自《后汉书 · 独行列传》。
范式,山阳金乡人。少年时在太学读书,与汝南人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读书后,同归乡里。范式对张劭说:“我两年后回来,那时我将要去府上拜见尊亲,再看看令郎令嫒。”与此同时两人还约定了拜见的日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间约定的日期将至。张劭把这件事禀告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饭食以迎接挚友的到来。
母亲说:“分别了两年这么长的时间,你与他又相隔千里,你怎么能那么相信那约定的时间呀?”张劭说:“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会违背。”母亲说:“要是果真如此,我要为你们酿酒。”到了约定的这一天,范式真得如期而至。他升堂拜饮,尽欢才散。

07. 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起打天下,义字为先——这就是著名的“桃园结义”。刘备、张飞和关羽三人在桃园结为生死之交。

08. 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忘年之交,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后汉书 · 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就是记载的孔融和祢衡两个不同代人之间的忘年之交。
164#
发表于 2016-4-20 23:43: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易经与周易的区别
2016-04-20 哲学


易经与周易不是一回事。

《三字经》:“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所以周易只是三易之一。连山易以艮卦为首,归藏易以坤卦为首,周易以乾卦为首。三易都是64卦体系。

而64卦体系是八卦重叠而成。八卦之体,古人称先天八卦,《说卦》上:“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先天八卦方位图的方位是:南乾天,西南巽风,西坎水,西北艮山,北坤地,东北震雷,东离火,东南兑泽。


与先天八卦对应还有后天八卦,《易大传-说卦》中的一句话:“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紧接着这句话后面,《说卦》中有一段说解:“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后天八卦图的方位是:南方离火,西南坤土,西方兑金,西北乾金,北方坎水,东北艮土,东方震木,东南巽木。



而先天八卦起源于河图,伏羲受河图,画先天八卦。《尚书·顾命》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礼含文嘉》:“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图之,八卦是也。”



后天八卦起源于洛书,大禹受洛书。《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陈注:“当尧之时,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事······洛书龟书是为洪范。”《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河图和洛书演化为先天和后天八卦以后,易经象数学说于是开始了。

洛书在夏代最兴盛,洛书产生了九畴。《尚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洪范”即大法,“九畴”是九种治国大法。《汉书·五行志》说:“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班固《五行志赞》也说:“《洛书》赐禹,八卦成列,九畴由叙。”根据传承的关系来看,禹得《洛书》是可信的。紫白术起源于洛书九数,堪舆学玄空理气起源于洛书,夏易是《连山》易,所以堪舆学基本属于《连山》体系。

河图产生了十天干,星象学产生了十二地支,后天八卦产生了奇门、太乙,用干支学60甲子阐述宇宙规律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我认为《黄帝内经》与《归藏》易有理论渊源,所以四柱八字命理学属《归藏》体系,但不能说四柱学起源于商代。就象《易传》虽属《周易》体系,但《易传》是孔子写的,出书在《周易》之后一样。

中国古代太乙九宫占盘。一九七七年,安徽阜阳县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至迟为西汉时期文物。其正面按八卦位置和五行属性(水、火、木、金、土)排列,九宫的名称和各宫节气的日数与《黄帝内经 ·灵枢·九宫八风》首图完全一致。







河图洛书是怎么来的?起源于天文星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翁文波教授在遗作《洛书推理》(见《羑里易学》第一卷第三集)一文中说:

    《易经》的起源有可能和《洛书》有点关系。《易经》的“易”字可能由“日”和“月”二字组成。故推理:《洛书》是一种天体图案,或星图。从‘月’字出发,可推理:这片星图可能在月球轨道,暂称之为白道附近。

   他绘制了《洛书和一段白道附近的星图》,见下图:



翁文波教授认为,《洛书》起源于黄河流域,这几颗很亮的星,可能在夏天的上半夜在中天容易看到。在我国的文献中提到的恒星约有二十余个,包括这些星《洛书》的左上、左下、右下各有封闭的斜方形图案。它们是双子星座、大犬星座、天兔星座。图中两幅图案的封闭联线,都是《洛书》和星图中原来就有的,当然不实际存在,而是哲学家和天文学家想象出来的。他推理说:“古之《洛书》,可能和预测黄河洪水有关。”

邹学熹先生也是用天文来解释《洛书》的,他在《中国医易学》中也绘制了一个《洛书九星图》(见下图)


此图是据北斗星所指,从天体上找出九个最明亮的星为标记,配合斗柄以辨方位,发现九星的方位与《洛书》的方位和数量相同。中宫是帝星(北极星)五星,正下方是北极一星居北,正南是天纪九星,正东是河北三星,正西是七公七星,东南是四辅四星,西南是虎贲二星,东北是华盖八星,西北是天厨六星。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这也是五行的来源。



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以上便是整个易经体系的脉络,所以易经是个广义概念,易经包含周易,易经是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起源,易经包括天文、历法、星占、星命、河洛、八卦、连山、归藏、周易、五行、干支、奇门、太乙、玄空、六壬、堪舆、中医、相法、占卜等诸多法门,所以易经阐述的是宇宙人生的起源、生长、发展、变化、消亡的所有规律,并用数学方式做出准确的推算,此即佛陀十号之一“世间解”也。

mmexport1461166281043.jpg (5.67 KB, 下载次数: 20)

mmexport1461166281043.jpg
165#
发表于 2016-5-11 18:37: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为什么要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
2016-05-11 04:46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未出仕前,家乡有叫盛温和的好友,此人亦是博学多才的人,一天两人相遇于巷子内,盛手中拿着一个竹篮子,朱熹问他:“你去那里?”


赢得准提名人 川普的〝非主流〞方式
盛回答说:“我要去买点东西。”

朱熹是以穷理致知研究学问的人,他听盛的话,很好奇,随即问道:“你说买东西,为什么不说买南北呢?”

盛温和反问朱熹:“你知什么是五行吗?”

朱熹答:“我当然知道,不就是金、木、水、火、土吗?”

盛说:“不错,你知道了就好办,现在我说给你听听,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间属土。我的篮子是竹做的,盛火会烧掉,装水会漏光,只能装木和金,更不会盛土,所以叫买东西,不说买南北呀。”

朱熹听后唉了一声说:“原来是这样!”

166#
发表于 2017-1-20 00:32: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小年:我们为什么要祭灶?原创 2017-01-19 孙继胜 孙继胜的小宇宙

1月20日,大洋彼岸的特朗普宣誓就职,入主白宫。

一向不怎么靠谱的新总统宣称:再过一周,中国将陷入一场危机。届时,工厂停工,商店关门,政府停顿,交易所无法交易,有钱人拖家带口奔向海外,本地老百姓急于把货币兑换成食物,许多家庭在门口张贴标语表达诉求,街上充满爆炸物残留的火药味,人们无所事事,成天酗酒,打牌。

对此,我国外交部已发表严正声明,正告全世界不必恐慌,并没有发生经济危机,我国人民一般把这种景象称之为:过年。

也是在同一天,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三,24节气中的大寒,我们迎来了中国民俗中的小年。
严格来说,小年算不上什么节日,但意义非凡,它是春节的序曲,到了这一天,中国年的大幕就算是正式拉开了。

除了打扫房间贴春联之外,按照传统习俗,这一天也是祭灶日——祭拜灶王爷的日子。



我们今天的问题是:这个灶王爷究竟是什么来头?在神仙序列属于什么行政级别,需要专设一天用来祭拜?

灶王爷,又称灶神。其来历相当可疑,历史上有多种完全不同的说法。
在远古时期,灶神曾经就是火神。

话说我们的祖先类人猿刚刚学会直立行走后不久,便有了一个伟大的发现: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次雷电引发的森林大火之后,类人猿发现被火烧烤而死的羊比茹毛饮血生吃更美味。于是,便精心保存了火种。每次外出打猎,首领都会让自己最喜欢的最漂亮的小母猿留在洞里看护火种,这当然是最简单最轻松的工种,不断添柴就可以了。
但火种最终还是因为小母猿只顾低头玩首领给的7个苹果而熄灭了。
在没有掌握钻木取火技术之前,这是部落里的一件大事,这意味着当晚深受广大猿猴喜爱的烤全羊将不得不改为羊肉刺身。
猿猴们很生气,纷纷要求惩罚这只母猿。
首领舍不得,就骗大家说,火熄灭,这是神的旨意,不能怪我家猿猿,天火自然有火神掌管,我们不敬火神,所以吃不到美味的烧烤。

就这样,火神诞生了。



到了三皇五帝时期,火神有了自己的名字,叫祝融。
当时祝融和共工分别掌管人间的火和水,两人由于性格不合打了起来,所谓水火不相容就是这个来历。共工战败,气急败坏一头撞向不周山,把天弄了个大洞,幸亏女娲补天,才挽救人类于水火。

后来黄河流域出了个神农氏,尝百草开创农耕时代,被推举为部落首领,称作炎帝。与黄帝部落合并后,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而炎帝本人,也被后世尊为火神之一。《淮南子·汇论训》中说:“故炎帝于火,死而为灶。”

所以,上古时期的灶神,指的其实就是火神炎帝和祝融。

大概是因为过去负责做饭的都是女人,为了发展更多的信徒,或者是为了让孤身一人驻村的灶神能安心工作,道教兴起之后,又将灶神描述成一对模范夫妻,男的叫灶君爷爷,女的称灶君奶奶,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三尺灶台,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类带来幸福安康(有图有真相)。



再往后,越来越随意。不同的时期,灶王居然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各种版本,各种莫名其妙的民间传说。

比如说灶王原本是一个叫张单(一说叫张生)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贤慧女子郭丁香为妻,后又休妻续娶李海棠(居然都有名有姓,煞有其事)。
李氏好吃懒做,不久就把张家财产挥霍一空,改嫁他人。张单家境败落,沦为乞丐。
一天,他乞讨到一户人家,主人给了他热汤热饭,后发现施饭者竟是他休弃的妻子郭丁香,羞愧难当,撞死灶前。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

我觉得这个故事相当不靠谱。
一个在生活作风上犯了错误的同志,寸功未立,怎么说封神就封神了?玉帝再怎么昏庸,用人机制应该也不会如此随意吧。

总之,历史上,灶王的真实身份扑朔迷离,变幻万千,一直没有定论。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与时俱进,毕竟烧柴禾,烧煤球和烧液化气的灶神似乎也不应该是同一个人吧。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不管是男是女?之前是人是神?灶王最初都不是一个美差。只负责各家灶火兴旺这件小事,工作乏味,环境恶劣,级别低,待遇差,远离天庭,完全没有进步空间,千百年来,从来没有听说哪位灶神因为炉火生得旺而获得提升的,根本没人愿意干。在整个庞大的神仙序列里,几乎是级别最低的神仙,我推断最多是个妇科级。

但是到了汉代以后,灶神忽然多了一项职能:司功过。
西汉《淮南万毕术》记载,“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
道家的《经说》中也有“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的说法。
硬是将一个主炊事的小神提升为天帝下派的督察使,成为安插在各家各户的卧底和眼线,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这家人一年来的善恶表现,玉皇大帝则根据灶王的汇报对一家人进行年度考核并给予赏罚。

虽然行政级别并没有提升,但自从增加了这项职能,灶王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俨然一家之主,标准像从此被毕恭毕敬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正前方是祭台,平时就须好生供奉,到了小年,灶王启程进京述职的日子,各家各户更是纷纷拿出上好的祭品上供,其中必备的祭品是麻糖,又甜又粘,特别好吃,让灶王的嘴被麻糖粘住,所谓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上天只讲成绩,少谈问题。
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据说它们都是灶王的部下,也要打点一下,以免因小失大。
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为灶王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
对,从古至今,领导的司机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



灶王上天汇报工作往返大约一周时间,等到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重返人间,还要与诸神在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仪式,免不了又是一番打点。

就这样,各家各户每年都是把灶神打发好以后,才轮到祭拜列祖列宗。

所有这一切,无非想让灶神帮着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

灶王爷一句话到底有多重要?
玉帝他老人家日理万机,不可能掌握人间所有的事儿,全凭听取灶王爷的年终汇报,人家随随便便一句话,就决定了你一年的是非功过。
《太上感应篇》中说: “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
也就是说,一旦被灶王告状到玉帝面前,轻则减寿100天,重则减寿12年。

作恶多端心里有鬼的人害怕受到惩罚,自然免不了重金打点,求其高抬贵手,多多美言。
问题是,那些光明磊落本本分分从不做什么亏心事的人怎么办?
人家都送礼,只有你不送,能行吗?
千百年来,祭灶已经成为人间约定俗成的规矩,你不服气,偏要逆天行事,必定要吃苦头。
没办法,只能顺应潮流。

自此,小年祭灶,蔚然成风。



客观公正,如实汇报,本来是灶王的职责所在,结果变成了必须打点一下才行。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接受了贿赂的灶王在汇报时恐怕已很难保持公平正义,数据造假之类的事情几乎不可避免。
加上天高玉帝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人世间的是非功过全凭灶王一语定乾坤。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倒在其次,颠倒黑白,冤假错案从此层出不穷。

我想,这或许就是人类腐败的源头。

当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整个社会对此已习以为常,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似乎本该如此,没有人质疑,也不再感到愤怒,只能被迫遵守并不自觉地维护着这种规矩——自古以来就这样,没有好处谁替你说话?胳膊扭不过大腿,谁让人家掌着权呢,不然咋办,我能有什么办法?

庄子曰:“哀莫大于心死”。
当然,我们无权指责民众的沉默和妥协。
事实上,在这种环境下,为了生存,除了妥协,我们还能怎样呢?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祭灶的人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在城市区,公然祭灶几乎已经绝迹。
或者改为其它更含蓄的方式了?我不确定。
麻糖还有,已不再上供,基本上都被人自己吃了。

不管怎样,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小年来临,空气中除了浓郁的PM2.5,朦朦胧胧似乎已经有了些年的味道。

雄鸡仰天长鸣,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迎接新一年的曙光。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bzUWM50IAsHi4S5rcacPIg
167#
发表于 2017-1-22 09:20: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过小年”都有哪些习俗?
农历的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农历十二月廿三和廿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廿,读nian去声,二十的意思。)



今年的小年农历腊月廿三和廿四,是2017年1月20日和21日,而腊月廿三正好是今年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廿三、廿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代中国人民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在我们广西地区,大多数是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扫尘土。过了小年,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华等等。


剪窗花。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贴春联。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贴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洗浴。过小年,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婚嫁。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来源:边车视野
https://mp.weixin.qq.com/s/KEUBIxT4wcAAWVUZuOmfOw
168#
发表于 2017-1-22 23:44: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明日习俗早知道】二十六:割年肉
2017-01-22 帅帅职场屋



谚语称:“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从腊月二十六开始,丰盛的年夜饭就要陆续“出锅”了。人们上街置办着过年的货物,干鲜果品、大鱼大肉,都是人们集中采购的目标。在腊月二十六这一天,各地还有“腊月二十六,里外洗一洗”、“ 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之说。




腊月二十六,咱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民间习俗?

赶集

在各地乡村,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边各村的百姓纷纷前往赶集买年货,烟、酒、鱼、肉、鞭炮和走亲戚用的礼品一样也不能少,年味已渐浓了起来。桂(广西)西北的一些乡村仍然保留着赶完年集的习俗。

炖大肉

按老理讲“腊月二十六炖大肉”,这天是所有孩子们的节日,终于可以吃到“年肉”了。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而且家里的人又都比较的多。只有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吃“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因为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而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的富裕十足。即使是到了今天,家家的日子都越过越红火,但是在腊月二十六置办点大肉也是成为了许多人都没有忘记的老传统。

洗福禄

汉族传统年俗之一。是指春节前夕人们进行沐浴,即节前沐浴。洗福禄一般在腊月二十六日进行。汉族民间还有“二十六,洗福禄”的意思,意为腊月二十六这天人们要进行洗浴,这样来年的“福禄”就会更多。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x6sQHkgKQj1oA8hfazssbQ
169#
发表于 2017-1-22 23:52: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明日习俗早知道】二十五:备年货
2017-01-21 帅帅职场屋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古时,生产力低下,人们盼望新年吃顿含有肉的“大餐”,但对于穷苦人家而言,肉是“奢侈品”,类似肉的豆腐就成了不错之选。同时,豆腐与“头富”音相似,所以被寄予了新年要“富贵”的希望。不同时代,表达幸福的方式或许不同,但追求幸福的渴望却是“古今不了情”,穿越时空。
说起“磨豆腐”,实际上是人们准备春节期间必备“年货”的开始。





其实,咱们大中国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除了“磨豆腐”,还有一些其它的风俗。咱们一起来看看腊月二十五还有哪些习俗?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玉皇大帝会在农历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在腊月二十三送灶神上天后,直到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
“乱岁”是民众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的这段时间是人们闲暇娱乐、操办大事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

照田蚕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糊窗户



腊月二十四扫完尘,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随着社会发展,居住在楼房里的人们,已不用糊窗户了,但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千灯节




这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iVAba8WqFl0mvpPCtorluw
170#
发表于 2017-1-22 23:57: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福”字到底正着贴还是倒着贴?终于弄明白了…
2017-01-22 读我
来源:人民网微博

春节的脚步一天天近了,你是不是也准备行动起来贴“福”字了呢?作为一项传统习俗,“福”字年年贴,家家贴,但是你的“福”字真的贴对了么?你们家乡是怎么贴“福”字的呢?

来看贴福字的正确姿态~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LW3P64i7nlRH-bpCSST1-g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