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61#
发表于 2016-4-19 17:35: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全美新闻院校调研报告告诉你数据新闻教育的五种模式|前沿
RUC新闻坊 | 2016-04-15 17:21
随着数据新闻的兴起,新闻生产流程和新闻呈现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对新闻从业者的数据素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时而变,新闻学教育需要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本期RUC新闻坊继续为您呈现全美新闻院校调研报告:《数据和计算新闻学的教学》(Teaching Data and Computational Journalism)中的数据新闻教育模式部分,希望借此机会和读者共同探讨数据新闻教育的实施、借鉴和本土化。这项调研报告是由Charles Berret和Cheryl Phillips在奈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合作完成的。Charles Berret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塔尔数字新闻学中心(Tow Center for Digital Journalism)的博士研究生兼研究员。Cheryl Phillips是斯坦福大学数据新闻课程的教师,她曾在《西雅图时报》等媒体从事调查性报道,并曾两次入围普利策奖终选。(该调研报告上期可点击查看本公号周三(4月13日)推送的《全美新闻院校调研报告告诉你数据新闻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一文。链接:全美新闻院校调研报告告诉你数据新闻教育的现状与挑战|前沿)

你如何看待国内的数据新闻教育?你所在的新闻院校是否有数据新闻课程?你愿意和我们分享教学大纲吗?你有没有遭遇和报告中相似的问题?欢迎你通过留言或发消息给我们分享你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报告的上半部分描述了美国数据与计算新闻学教育的现状,也呈现了关于新闻学院开设这些课程的必要性与急迫性的争论,下文是有关的授课模式和指导原则,希望这可以促进数据新闻教学的转变,我们也希望这些模式是灵活的,可以被运用于不同的学校。模式一将数据作为核心课程进行整合:数据新闻的基础

这种模式为本科或研究生阶段设置一门必修的入门课程,然后将对该课程如何在新手记者中培养数据素养进行叙述说明。此课程可能需要适应不同新闻学项目的独特性,这些新闻学项目中包含新手训练营以及其他入门项目,而不同的入门项目可能有不同持续时间和强度、着力于培养不同的技能。这种模式的重点是应给予这门课程和其他目前在新闻教育中被认为必要的技能或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
课程说明这项课程是记者们对结构化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展示、评价的入门课程。当学生们被引入到新闻报道的基础以及新闻报道的方法的范围内(这些是他们在今后的课程中将要学习的),对数据与计算的引介构成对他们的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学期的课程中,学生们应当发展出一种思维方式:在每一篇报道中找寻数据的可能性。他们应该理解如何使用涉及到电子表格和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方法,对如何使用和理解统计概念有一个初步了解,学习如何为自己的报道找到数据,以及怎样找到可以在报道中解释这些数据的人,他们将学习如何将数据分析转化为一个新闻报道的点子。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在网上找寻数据,如何在报道新闻的同时维护个人档案,如何用简单的可视化方法找到新信息:如何通过时间线的变动揭示差异,以及怎样交叉核实消息源以带来新的调查路径。数据在这些内容中的运用对学生有益,不管他们准备从事哪一新闻领域。正如采访是一种无处不用的新闻技巧一样,收集和理解数据的艺术应当在新闻业广泛延伸。
学生技能与课程主题这项课程应该让学生准备好使用电子表格和数据库来找寻和报道新闻,课程主题包括:数据来源、数据导入、数据协商、数据准确性检验、数据清理、电子表格中的公式使用、查询数据库,在数据中找寻社会意义、写作数据新闻、数据新闻可视化。课程结构中动手练习和讲授相互结合,学生们要初步使用电子表格工具,可能会用到关系数据库软件,接触一些有限的的数据可视化来为报道作探索。
模式二将数据和计算融入进现有课程和关注点:适用于本科和研究生水平的一般准则

跟进报道时数据新闻的基本原则对学生来说应当和写导语、拍摄视频或者更新推特一样熟悉,将数据新闻整合到新闻教学中就意味着在课程中引入这些问题。
课程说明
我们对新闻院校的核心建议是将数据和计算视为所有学生的核心技能,数据新闻课程应该这样来讲授:它既可以作为一种入门课程中的基本方法,媒介法律和伦理中的突出主题,适合任何专业报道课程的报道方法,同时也是一项对之感兴趣的学生们可以在其中追求高级课程或关注点的学科。
此外,因为数据和算法正日渐成为报道商业、政治、科技、健康等话题时需要理解的越发重要的主题,所以在专业领域的报道课程中应当为学生准备一些资料,以使他们能持适当怀疑态度获取信息源并能够在写作中对之作出清楚的解释。在下面的模式中,我们指出了数据新闻被整合进新闻院校普通课程的一些方法
新闻学的入门课程群必须是广博的。有些课程是专题性的,涵盖了如下资料:从新闻学的基本历史和普遍实践到组成现代媒介的科学技术和报道技巧,其他则完全专注于新闻业的实践。无论哪种,数据和计算新闻都必须拥有基础课程的地位。
学校还可以考虑为其他新闻学项目和关注点的学生开设更多的数据和计算课程,比如说,主修调查性报道的学生在从数据中找寻报道时会从附加的课程中获益,这甚至可以作为一个附加的必修课。
入门及必修新闻学课程如何融入数据和计算图表基础、视频及多媒体:多数院校有类似的课程,无论这些课程结构如何固定了,仍有很多融入数据的方法。比如将数据可视化的内容融入设计课程,在多媒体课程讲授开发新闻app程序。
媒介法与伦理:该课程可以探讨如何获取公共数据,因为公共数据正成为重要的报道来源,可以讨论公共数据的相关法律。有人认为数据是无立场的、存客观的,其实所有数据的存在都因为有人选择收集和公布它,这也可以在该课堂探讨。该课程还可以就照片适用和敏感数据等新闻伦理话题展开讨论。
新闻史:对历史的讲授可以让学生对当下技术对新闻业的影响有更深的认知,数据和计算新闻学在历史发展中早就有迹可循,新闻史应该对此有所涉及。
高阶及选修课程如何融入数据与计算调查性报道:熟练使用电子表格、数据库和其他计算机辅助报道的方法将帮助学生充分使用他们所能掌握的资源从事深度的调查性报道。
叙述性报道与特稿写作:好的特稿写作建立在事实和吸引人的叙述基础上。这门课应该融入数据驱动和计算机辅助报道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如何结构数据、解释数据以及如何为数据提供背景,这些将有助于他们做报道。
社交媒体技巧:要教授学生运营社交媒体,就需要教授他们理解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分析。而挖掘社交网络以了解社会趋势和公共舆论的技能对于学生从事报道也很有助益。
商业和经济新闻报道:收集、分析和质疑财经数据是商业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课程已经包含一些读取和解释数据的介绍性内容。如今越来越多的财经数据变得更容易获取,与此同时,解释其中的部分数据却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困难,因此商业报道课程应该采纳和提供更高阶的指导。
数字化设计与视觉传播:为了融入数据和计算,此类课程应该引入数据可视化的材料以及至少加入一些对新闻app和网页开发的理念的介绍。
全球与国际新闻报道:当记者报道其他国家时,数值有助于记者和读者将原本并不熟悉和复杂的事务勾勒得更加清晰。全球报道课程应该培养学生以国际视野寻求、评价和准确传达关于各个国家和主题的事实和数据。
科学与环境新闻报道:数据是科学主题新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学生应该从这门课中学会理解科学方法、随机控制实验、统计的重要性以及其他他们在报道科学与环境主题新闻时会遭遇的因素。
模式三专修数据与计算

专修数据新闻应当从几个必修核心课程开始,之后进入选修课的轨道,选修课提供数据新闻分析、可视化和在线研究/后台处理。
一些学校想要为专修数据驱动报道和计算新闻学的学生提供专业课程,下面的具体课程应该可以为这些学校提供一个框架。本部分介绍了一些可以组成这样学位的课程,取决于教师和资源的获取能力,这些课程既可以构成专修数据和计算的必修课核心,也可以构成一系列选修课程。
我们并不指望任何新闻院校在数据和计算新闻课程中提供所有或仅仅局限于这些课程,这只是为构成数据和计算新闻学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技能和主题提供一种参考。
核心课程:专修数据与计算基础的数据新闻学必修课程数据新闻基础:为所有学生设计的概论型课程
新闻编程概论:教授学生最基本的新闻编程技能
新闻统计学:教授如何在新闻领域运用统计学方法
选修课:可在“展示与可视化”、“用于报道的分析”、“新闻编程”三个主题领域开设相关课程。
选修课程:针对专修数据与计算的硕士学位资料收集与自动化报道方法数据与计算可视化新闻学
高阶数据分析与新闻算法
高阶数据可视化
高阶新闻地图
高阶新闻文本挖掘
高阶计算新闻学
毕业论文
模式四进阶的硕士学位:面向在职学生的基于数据和计算的专业报道

尽管大多数本科和硕士项目被设计来提供给新闻初学者一系列可被运用于广泛学科的技能,还是存在在职记者重返学习的需求,因为他们希望借此学习报道复杂选题的深厚专业知识。由于高度技术性的话题已经渗透到从国际政治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新闻院校希望能够提供课程,使学生和具有从业经历的记者具有专业的报道能力,能为普通用户报道诸如网络战、数据泄露、加密货币这样的话题。数据的使用、机器学习和计算模型还可能帮助这些记者找到新闻并进行报道
考虑到可以投入到发展这一系列技能的时间和导师资源,数据和计算新闻学对于读在职学位是一个理想的专业,因为它指向那些已经知道新闻业如何运转的学生,这个学位可以提供在标准新闻节目或全职工作中难以达到的深度和专注度水平。
课程设计数据驱动新闻基础关于数据的报道
论文选修课
模式五高阶研究生学位:新兴新闻技巧与技术

调查性报道在很多方面都是新闻业研究和发展之翼,正如 Brant Houston所言:“这是唯一一处人们已经有大量时间尝试新技术的地方。”

(Brant Houston,伊利诺伊大学调查性报道专业骑士会会长,全球深度报道网董事会主席,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在美国报社从事利用数据进行报道的项目,1994年加入调查记者与编辑协会(Investigative Reporters and Editors,IRE),负责美国国家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协会(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omputer-assisted Reporting,NICAR)的工作,他拓展了协会的规模,使之从一开始仅有的几个数据培训班变为每年50个工作坊。其写作的《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实用指南》(Computer-Assisted Reporting: A Practical Guide)培育了众多记者,对数据驱动新闻时代的开启作了重要贡献。——译者注
课程说明计算机辅助报道、数据新闻和计算新闻是新技术在调查性报道中运用的清晰案例。这些记者有时间或倾向于使用新的工具和平台的实践已经发展起来,大学非常适合培育这种新闻实践:不仅仅是教授这个领域现有的智慧,而是完全发展基于接触其他学科和未开发工具的新方法。
如果新闻院校要承担起鼓励新闻工作的衣钵,那似乎只有在这些条件允许时才有可能发生,不仅是通过资助和创新实验室,可能还需要通过课程,那么大学也可以像过去的调查性报道那样充当研发实验室。
课程结构与主题无人机和虚拟现实技术是正被积极开发其新闻潜能的两个平台,Matt Waite在内布拉斯加大学建立了无人机新闻实验室仔细探索这些设备在新闻业的应用。同样地,哥伦比亚大学布朗研究所赞助了几项庞大的拨款,支持记者团队探索浸入式虚拟现实的叙事潜能。2011年,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开设“无人机新闻学”课程并建立了“无人机新闻实验室”,“无人机新闻实验室”项目发起者、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新闻与大众传媒学院的Matt Waite介绍,他们的实验室还召集学生研究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无人机所涉及的法律和伦理道德问题。而布朗研究所于2012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联合设立,旨在鼓励媒介创新,在斯坦福大学,研究所挂靠于工程学院,主要致力于媒介科技研究,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所则挂靠于新闻学院,主要研究新闻内容。——译者注
很多其他新兴技术被认为具有新闻潜力,在我们写作的同时,浸入式虚拟现实头盔似乎正准备进入热情欢迎它们的市场。要点不在于考察这些新设备的到来,也不在于自顾自地推进创新,而是要考虑在发展和塑造新设备的运用中新闻院校的作用。
新兴技术实验室的工具设备虽然很多编码和设计项目可能只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对有兴趣进行传感器和其他可用于新闻项目的硬件进行实验的学生来说,各种各样的硬件应该触手可及。
理想情况下,廉价的设备和组件可以由一个信用系统提供,而更昂贵的工具需要通过一个设备室登记取出,纽约大学的互动电信项目就是这种模式的好例子,该项目还指定了几个架子用来放人们捐赠的有用的废料,比如可供拆除得到组件或纯粹满足好奇心的旧电子设备。
修补设备可能很便宜,但是任何技术实验室必须拥有一些基础设备,这些组件是黑客和制造者圈子里的主业,所以它们很容易找到。因为它们提供一些技术实验的有用进展,对新闻院校培育创新空间来说很珍贵。
除了用于制作电子原型的小型计算机,更大量的计算机应该随时可以获得以满足项目要求。如果有可能,一个新兴的技术实验室应该具有类似的机器,如此便可允许学生获得使用新闻界科技的第一手经验而非依靠二手描述,这些机器包括浸入式3D相机,虚拟现实头盔以及无人机。
“原文名称:《数据和计算新闻学的教学》(Teaching Data and Computational Journalism)原文作者:Charles Berret, Cheryl Phillips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报告原文
loading...
译者:张研编辑:张研
162#
发表于 2016-4-24 20:28: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第四轮全国新闻传播学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原创 2016-04-24 蒋欣欣 羊村传播
学科评估(China Discipline Ranking,CDR)是指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简称学科评估。学科评估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自2002年开始,已完成了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0个学科的评估。学科评估结果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学科排行榜。
第四轮全国新闻传播学学科评估开始了!第三轮的排名如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暨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安徽大学、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第四轮会不会重新洗牌呢?拭目以待!

















163#
发表于 2016-4-26 00:23: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赵云泽:中国新闻史教学改革的新探索:翻转式课堂的应用 | 教学
2016-04-24 赵云泽    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史论

中国新闻史教学改革的新探索:翻转式课堂的应用

本文原刊于《新闻大学》2016年第2期 本文作者:赵云泽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backcolor=rgba(211, 207, 206, 0.117647)]摘要


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中国新闻史课堂为研究对象,阐述该课堂实施翻转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课堂形式的设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的结构调整;此外,本文结合美国教育学者苏珊.A.安布罗斯( Susan A.Ambrose)归纳的学习科学中的七大原理检验翻转式课堂在中新史教学中的教学效果,论证中新史教学实行翻转式课堂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一般上课形式为学生在课前阅读文献或者其他材料,完成相应要求,课堂上师生对相关内容进行讨论。这是一种侧重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它需要师生一起研究、探讨问题,从而获得相关知识的掌握。翻转课堂使教学流程更加科学和灵活。将阅读相关基本知识的时间移到课前来完成,“翻转课堂为研讨式教学提供了时间与空间”[1]。这种模式明确以“学生学习效果”为核心,改变以往“重教轻学”模式的方法。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纬度不再是教师“讲授”的质量,而是学生学习的效果。

翻转式课堂产生于美国。1990年,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Eric Mazur)创立同辈互助的教学模式;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教师莫里·拉吉(Maureen Lage) 和格兰·普拉特 (Glenn Platt)在讲授“经济学入门”时采用了“翻转教学”的方法;2000年,卫斯理·贝克(J. Wesley Baker)在第11届国际大学教学会议上发表了论文《翻转课堂:使用web课程管理工具成为课堂的主导》;此后,这一教学模式逐渐受到重视,开始在全球流行。


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也多次观摩、体验这种教学模式。2013年回国后,即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中国新闻史的本科课堂上进行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到2015年秋季学期结束,笔者已完整地实施三个周期,后两次实施中均在前次基础上略有调整。现将自己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思考就教于方家。

一中国新闻史教学实施翻转式课堂的必要性  1打破传统的“重教轻学”的模式从笔者自身的经验,以及接触到的同行们的反映来看,当下中国新闻史本科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价值认可,通俗地说即:“这门课对今后从事新闻实践有多大用处”?这样的疑惑对于教师是不存在的,新闻史对于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的建构,对于新闻传播规律的探寻,甚至对于新闻传播业务理念的提升,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本科同学来讲,这门课程的“功用”受到质疑是不足为奇。我想其中原因,一是因为新闻学院是偏实践的学院,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传统的中新史教学模式“重教轻学”。教师讲完、同学听完,这个过程也就结束了,而不象业务课程那样“学而即用”带来的成就感强。

纵观我国各大高校的中国新闻史的教学,多沿袭这样的方式,一本教材、一个老师、一个学期。教师把知识单向度、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学生的思维方式也被限定,久而久之不但无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甚至学生将厌倦、逃离。纵然也有名师能够旁征博引,讲得栩栩如生,但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也仍然令人担忧,被同学们广泛记住的往往是包袱、幽默,以及历史人物的传奇性故事。大部分学生难免落入“上课听笑话,考试看教材”、“一周一学期”的俗套。所以,我认为有同学对这门课程的价值产生怀疑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真正进入对历史思考的轨道,解决的办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的从被动的“听”的状态转变为一起“思考”、“讨论”的状态,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知。当然,这种教学状态的改变首先需要从教师开始,即教师应先将知识成体系地转变为“可思考”、“可讨论”的内容。

而且,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所有学生都被教师看做无差别的服务对象,是一个整体;实际上,我们通过讨论发现,即使同一个班级中,同学们各自的知识素养、学习能力也是千差万别的,高考分数的接近只能说明他们对高考知识范围掌握水平的接近。在翻转式课堂中,这种差异通过讨论显著体现了出来,也只有在一对一的探讨中,每个同学才能获得老师有针对性的帮助,弥补他们千差万别的需求。

2数字时代必须做出的改变当下中新史教学面临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同学们对于感兴趣的历史知识可以轻易从互联网中获得。依循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传授知识的地位将受到巨大挑战。甚至出现学生手握移动终端、轻易指出教师讲授中个别历史细节的差错的现象也不足为奇。国际电信联盟把诞生于数字时代,具有五年或更多上网经验的网络化青年称为“数字原生代”。中国的“数字原生代”涵盖了大部分的大学生人群。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多出生于1990年后,他们的成长与手机和网络普及同步[2]。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堂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内容时才有继续存在的价值。这种不可替代的内容显然不是单向传播的东西,而应该是基本知识层面之上的深层次讨论,是探讨蕴含于历史之中的规律和智慧,是思想的碰撞和分享。而同学们能够从图书馆及互联网上获得的内容,应该布置给同学们在课前完成,从而加强知识获得的效率,使得课堂更有深度,同时也根本不用再排斥互联网的使用。

3解放教师,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梦想“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科研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3]。这本是大学教师科研教学相得益彰的一种理想模式。但是在传统的中新史的教学中,在限定的“教学大纲”、“指定教材”、“规定有限课时”内,教学很容易陷入了几年如一日的循环,内容刻板、陈旧的境地;学生学习时间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根本无法使课堂内容有深度地进行。教师讲课努力方向也往往成为提高演讲能力。这种浅层次的、经年反复的授课模式对教师的科研基本无益。

此外,在传统课堂上,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面的宽窄直接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知识储量。加之应付期末考试,教材往往是他们主要的学习内容。这也使这门课变得枯燥。实际上历史事件都是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的也都具有多面向。而多数教材限于篇幅,往往一两页纸交代了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几个段落描述了一个历史人物,使得历史人物都成为“脸谱式”的,事件都是简单判断的。目前新闻史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充盈,而多数教材限于篇幅是无法涵盖这些优秀成果的。而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是“知识”和“学生”的中介,教师通过布置精选的文献和开放式的讨论,使同学们将获得更开阔的了解历史的空间。

翻转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在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和学生在翻转课堂上围绕着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由于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大量的阅读,这种探讨就可以将问题引向深入。教师的备课和科研活动真正的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甚至教师的科研水平决定着课堂讨论水准的高下,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

在翻转式课堂中,同学们也进行着自我检验,很多同学开始时感觉“想的很多,但是说出来就会觉得很少”,经过锻炼之后,他们会慢慢地“想地更深入、表达地更清楚了”,获得了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由此也对课堂更加满意。在这样的课堂中,同学们会被讨论中所碰撞出来的精彩观点所吸引。这样的观点,既可能是来自教师,也可能是来自于同学,同学们的潜力也会被有效激发。同学们经过对大量经典文献的审视和批判,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正是社会科学中一种学术创新思维的训练,让同学们尽早步入这种轨道,也是大学教育的本意。


4本科规范化教学模式的新型尝试很多同行认为目前国内很多研究生的课堂正在使用这种方法,笔者认为虽然形式上颇为类似,但实质不尽相同。他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本科课堂是规范性较高的课堂,尤其是作为新闻传播学的核心基础课,知识的体系性、覆盖面、课时、考核、教学大纲的执行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其突出的目标是“学习”。而研究生的课程则突出的目标是“研究能力”,基本上没有以上限定,课堂形式可以比较灵活松散,研究生的此类课程也无需将知识体系从“讲授版本”转化为“讨论版本”,而是师生可以直接一起进入“研究版本”,直接面对“生鲜材料”。因此,本科的翻转课堂是“研讨式的学习”,而研究生的文献研讨课是“专题性的研究”。因为研究生的课堂是侧重“研究”,因此再探讨“教学方法”实乃画蛇添足。而对于本科教学改革来讲,如何在规范性的前提下,探索一套将“讲授版本”的知识转化为“讨论版本”版本知识进行学习的方法是具备探索的必要性的,也是激活这门传统课程的一个新尝试。

二中新史翻转式课堂的设计作为一种全新引进的教学形式,中新史翻转式课堂需要从每一个教学的细节上做认真的考量。涉及到教学形式的安排,教师、学生的任务,内容框架的重新设计等方面。

(一)翻转式课堂的准备和布置1教师的准备翻转课堂不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工作量会减少,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教师应对所讲内容了然于胸。教师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可能不适合再使用其他教学辅助工具(如PPT等)。在讨论中,只有教师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而不是置身于事外,才不至于冷场;此外,教师进行适当的讲授,将知识图谱清晰的展现于同学们面前也非常必要,这个环节靠教师的知识储备。

第二,教师对所讲内容应有充分的科研积累,能够满足、覆盖同学们在讨论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最关键的是能够发现本学科的前沿学术问题,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激发起同学们研讨的兴趣;

第三,教师要精挑文献。文献的质量直接影响课程的质量,整个课程的文献库建设也需要进行一项耗时不小的工程。
2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我们在课堂实践中,采用了如下的考核方式:

第一,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的考核重点是阅读文献。考核方式主要是通过记录学生的发言次数、发言质量来考察学生阅读文献的投入程度;

第二,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这是课堂讨论的后续,平时作业以小论文的形式呈现;

第三,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考试范围即讨论提纲,闭卷考试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阅读文献,并将知识内化。当然,期末的试题一般宜考察同学们的分析、综合能力。

(二)内容框架的重新梳理中新史翻转式课堂的实施,其核心环节是课程内容的重新梳理,使每一讲都能够有和学术前沿接轨的方面、能够有讨论的空间。总体上既能够按照“问题意识”设置教学内容,同时又能够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这样才能够使得本科生的中新史翻转式课堂的应用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现分享并求教于诸君。按照我们的学期日历,除了第一次课的绪论和最后一次课的总结以外,主体课程设计如下:

• 第一讲:中国古代的舆论沟通机制是如何运行的?• 第二讲:近代在华外报给我们留下了何种遗产?• 第三讲:国人是如何驾驭现代化的报刊的?• 第四讲:辛亥革命前后的报业呈现出何种特点?• 第五讲:中国的记者职业是如何演进的?• 第六讲:“五四”时期的报业如何建构公共领域的?• 第七讲:中国民营报刊(时政类)的生存体现出怎样的特点?• 第八讲:中国民营报刊(生活、文艺类)的生存体现出怎样的特点?• 第九讲:中国国民党在大陆新闻事业发展历程及其得失?• 第十讲:中国共产党的办报传统是如何形成的?• 第十一讲:1956年后新闻界如何走上了“左”的错误路线?• 第十二讲:1978年后新闻界如何回归“新闻本位”的?• 第十三讲:当代新闻业的企业化改革给中国传媒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十四讲:如何看待当下所进行的新兴媒介革命?• 第十五讲:如何看待港澳台新闻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在这样的课程内容框架之下,我们使得每一讲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探讨专题”,同学们可以集中地就某一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同时,整个框架又是自成体系的,覆盖中新史的全部范围。此外,每一讲还有若干个讨论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多数是从文献中提炼而来的,当然还会涉及到专题的核心知识点,学术前沿问题,以及需要同学拓展思考的方面。一般一个半小时的课以7个问题左右为佳。

此外内容框架的设计及具体问题的提炼,还有几个关键点:一是,讨论问题是课堂的核心议程,但在教学实践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具备讨论空间。“讨论空间”包含两层涵义:第一层是问题是否能够被讨论起来;第二层是问题是否值得讨论。二是,在翻转课堂中,探讨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的知识“窄化”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而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量、开拓学生的思维为目标。这些讨论往往能够让师生们在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对彼此的观点交叉印证,将各方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三)翻转式课堂的课堂教学技巧我们设计的中新史翻转式课堂的一般流程是:首先,教师对本讲所探讨的内容做梗概梳理和背景的介绍,关键是要明晰本讲所要讨论的疆域,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明晰讨论问题的价值;其次,按照布置内容和同学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掌握讨论的整体节奏,在针对每一个问题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进行相应的总结和提炼,以修正错误的观点、拓展同学们的视野。最后,在课程结尾时,教师应对整个讲座进行总结,并提炼出精彩观点。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些具体的教学细节:

1如何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a.鼓励同学们要“向上看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因为是教师的讲授,所以只能顾及多数中等水平。而翻转式课堂中,学习过程是每一位同学自己掌握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榜样,鼓励所有同学向最好的看齐,这样才能发挥所有人的最大能动性。
b.尊重学生所表达的观点。多鼓励同学们发言,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应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使对错观点自然明晰。应就事论事,只对所探讨问题进行评价。c.通过平时成绩进行鼓励。讲师可以通过记录发言等形式对发言和阅读文献的质量进行公平的考核。

d. 文献的布置先易后难。每一讲当中如此,整个一学期的内容也如此。

2如何把握同学们的发言?a. 对于没有阅读文献的同学不要逼问,这样不仅会让同学尴尬,也有可能会让同学讲出不着边际的观点,或者提出不着边际的问题;

b.教师应适时提炼同学的发言,对其发言进行总结、升华,以节约的课堂时间;

c. 注意发挥同伴学习的功能。可以将同学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鼓励小组在课前先进行讨论。这样的同伴激励会使同学们学习更加有热情,课前小组的讨论会使课堂发言的质量更高。

d. 明确发言的规则。如鼓励先发言、多发言,但别人说过的观点不能够重复,不能为发言次数而发言,后面发言的同学表达的必须是新的观点,或者是对前面同学观点的补充或者修正。这样的话,往往越往后面讨论越深入、精彩。

3如何对待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争论?A.学生同教师的产生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在讨论课堂中会经常出现,这个时候需要教师掌握:(1)管理好情绪,保持耐心、理智、以及对同学们尊重的态度。讨论中如出现有同学直接说“老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个时候教师应秉持一种不必将自己的观点一定作为标准答案的胸怀和态度,可以允许各自的观点都呈现,并尊重不同意见,并鼓励同学们在经过充分讨论之后形成独立的思考、自己的判断的精神。事实上,经过充分的讨论,大家的认识一定会更加深入和成熟。

(2)避免被“挂在黑板上”。教师一方面要苦练基本功,对所讨论内容烂熟于心;另一方面要善于引导,避免无谓争执,要将争论点转化为需要同学们一起讨论的机会。这种平等对话式的学习,更能激发同学们探索知识的兴趣。

B.对待学生之间的不同意见:(1)教师应对学生们循循善诱,尽量不要打断、阻止学生之间的争论,因为同学们之间的争论大多数情况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教师应调节好课堂的氛围,掌控好讨论者的情绪,既要热烈又不要让课堂失控,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方向和节奏。

四七大学习原理检验翻转式课堂的学习效果美国的Susan A. Ambrose等学者撰写的《学习是如何运转的:基于研究的聪明学习七原则》(How Learning Working:7 Research-Based Principles for Smart Teaching)一书中总结出了七条关于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原理[4],这些原理建立在科学、扎实的研究之上,我们认为利用这七条原理对中新史翻转式课堂进行教学效果检验,不失为一条很好的理论检视的路径。 (一)学生既有的知识与学习效果有关Susan A. Ambrose等学者在书中总结的第一条原理是关于“学生既有的知识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学生既有的知识可以分为“正确的知识”、“正确但不充分的知识”、“不当的知识”、“不正确的知识”。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应该识别学生既有知识的类型,并分别予以相应的指导。我们在翻转式课堂的讨论中会发现,同学们内化的知识储量是千差万别的。尤其是应用到讨论中来,这种差别立刻体现出来。翻转式课堂实现了教师与单个同学的交流,正是帮助每一位同学正确梳理他们既有知识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二)学习效果与学生的知识组织方式相关第二条原理是关于“学生知识组织的方式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知识框架、抽象原理模型、多种任务、概念图,向学生强调知识的深层特征,完善丰富学生的知识组织方式。笔者在翻转式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讨论和对话中帮助同学们梳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非常有效。当然,这首先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能够通过自己的开场讲解、讨论、总结等环节,帮助同学们建立起历史长河的图卷,知晓各个历史事件所处的坐标体系,将碎片化的知识体系化。这样的梳理之后,中国新闻史的课堂将不再是一门枯燥和繁琐的课程了,而将是一个一同游荡在历史的启程跌宕之中,体验历史情景的历程。

(三)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相关第三条原理是关于“有哪些因素与同学们的学习动机有关?”书中认为学习的动机由“对学习目标的价值判断”、“完成目标的预期”和“学习环境”三个因素决定。教师要巧妙设计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能看到任务的价值,感觉到任务和自己生活的联系,同时难度要适当,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预期,给学生选择、决策的权利和反思的机会,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和环境对自己的支持,从而激发、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在中新史的翻转式课堂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讨论话题的难易程度,适时把控同学们讨论的进度,激励精彩发言,从而更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机。在我们的实践中,一些同学正是由于在课堂发言中获得激励,从而对阅读文献和新闻史研究产生极大兴趣,以至于课程结束后继续保持对新闻史问题的研究,有的同学(本科生)还发表了自己撰写的新闻史论文。

(四)学习进程影响学习效果第四条原理是关于“学生们学习的进程是如何推进的?”教师要科学设计学生的学习进程,促进学生的整合练习,并强调知识的迁移应用,充分讨论应用的条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中新史的翻转式课堂中,我们可以做到在布置文献和讨论中,注重先易后难,逐步深入的方式。在讨论中培养同学们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如进行现实问题与历史根源的对话,让同学们体验现实是由历史编织而成的道理,这样将学习和现实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可以使同学们进入“真问题、真思考”的轨道。 (五)适当的练习影响学习效果第五条原理是关于“什么样的练习和反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布置学生练习时,要注意目标导向、难度适中、练习的数量和频率、学生的反馈。在中新史课堂当中,一般不会涉及到专门的技能性练习。但每次的布置文献和讨论的过程,都是对学生批判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并且会获得最为及时的反馈。从教学实践来看,学期开始时同学们的发言还稍显稚嫩,到学期后半部分,大部分同学已经能够学会先评判经典文献,然后再融入自己的想法进行对具体问题的讨论。这种习惯的养成对他们日后的学习会大有裨益。

(六)健康的学习氛围影响学习效果第六条原理是关于“为什么课堂氛围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书中认为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影响至关重要,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包括,“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刻板印象”,“教师的语气、教学大纲的设计、教学语言、学生在课堂上给老师的反馈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内容”,“教师所使用的案例、隐喻”等等方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翻转式课堂更容易调节好课堂氛围。它使得教师更容易弄清学生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更注重师生的互动、学生的反馈,更能促进学生间积极的聆听,营造一种安全的、包容的、尊重的氛围,让学生放松地去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七)成为自主学习者第七条原理是“让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在这方面,翻转式课堂始终是围绕这一任务展开的。在中新史课堂的实践中,同学们不但能够很好地完成本门课程任务,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也普遍加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翻转式课堂的灵魂正是在用知识的理性美去吸引学生自主的学习。
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明显感受到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这种课程模式中教师的个人因素比较强。在建立文献库和讨论大纲的过程中,往往一个教师所建立的文献库和讨论大纲是自己科研历程的缩影,因此要保证这种课程的推广,需要有更广泛的学者的参与和论证,以保证其规范性和质量能同时兼顾。二是,对同学学习的自主性也有较高要求,尤其是在对分数不敏感的学校或者班级,可能调动起同学们阅读文献的积极性更困难一些。笔者在人民大学所代不同班级学习效果也有差别。三是,与教学环境的匹配可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很多班级课程已满负荷,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建立在同学们只“听课”的思路上,能否适当减轻课程的“量”,而更重“质”,留出同学们阅读的时间,也是需要在整体课程体系设计、培养方案中考虑的问题。

[1] 曾明星、蔡国民、覃遵跃、王晓波、陈生萍、黄云. 基于翻转课堂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及实施路径[J]. 高等农业教育,2015,(01):76-81
[2] 吴猛、田丰.“数字原生代”大学生的手机使用及手机依赖研究[J].青年研究.2014,(02):73-96.

[3] 蒋道明. 论教学科研一体化实施的几个载体[J].上海教育科研.2007(10):74-75.

[4] See Susan A. Ambrose, Michael W. Bridges, Michele DiPitro, Marsha C. Lovett, Marie K. Norman, How Learning Working:7 Research-Based Principles for Smart Teaching, Jossey-Bass A Wiley Imprint. 2010.

图片来自网络
(本期执编:佳佳)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MzNjc1Ng==&mid=2656524618&idx=1&sn=a60f3990c8b06ded93ce384ac049f23a&scene=1&srcid=0424m2rM9tYi6yeuQmKwSCGa#rd



164#
发表于 2016-11-22 23:14: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西方媒体员工的培训方式2016-11-22   传媒评论

对于培训的重要性,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威尔·沙利文强调,“如果没有高效的、现代化的培训机会,记者注定要成为21世纪的烛台制造者。在数字时代,培训无论对记者还是新闻业的未来都是至关重要的。”鉴于培训所带来的巨大价值,许多西方媒体都将员工培训作为获得和保持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西方媒体员工培训从组织形式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新闻机构内部培训,如BBC学院;一种是新闻机构之外的专业培训机构培训,如波因特学院。下面分别以这两大培训机构为例,简要介绍西方新闻培训机构概况。
BBC学院——媒体培训的典范
为将培训与发展置于广播业核心地位,向BBC员工提供高质量的培训,2009年4月,BBC将所有培训与发展资源整合创建新的“BBC学院”(BBC Academy)。BBC学院主要包括新闻学院、制作学院和技术学院,涵盖新闻、制作、领导与技术四大领域。现在学院不仅为BBC员工提供培训,而且还将培训范围扩展至英国、欧洲乃至全球。BBC学院在培训和发展方面具有全球知名度,被视为国际领先的广播电视培训服务者。
培训内容
BBC学院提供内容丰富的培训,以新闻学院为例,其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新闻技能:包括新闻制作的众多不同方面,包括原创报道、图片编辑、如何处理公众提供的材料、专题指南、如何处理记者的心理创伤、编辑技能、视频拍摄、音频广播、如何为手机平台写新闻等。BBC新闻学院详细讲述新闻制作方面所必须注意的方方面面。
二是语言运用:语言应用和写作技能是新闻报道必然考虑点,包括写作风格、数字的运用、标点符号的使用、发音、网络写作等。这些培训内容可以保证新闻写作的标准与自然。
三是标准与价值观:为了确保新闻制作能符合标准,BBC有一套详细的标准与价值观。很多时候,这些都是从实际制作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总结。内容包括不偏不倚、公众利益、法律应用、独立性、真实与自然、社交媒体等。
制作学院则侧重在制作技能、技巧方面的培训。技术学院的重点在于提供广播工程、软件技术以及业务系统方面的培训资源。
培训对象与方式
对广播行业进行培训是BBC宪章赋予BBC的职责,其培训对象与方式如下:
一是为英国的自由撰稿人和广播行业员工提供培训。二是为全球范围的个人和组织提供专业培训和相关课程。三是提供培训后的相关分析和评估等顾问咨询。
在广播机构培训方面,提供的培训服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执行培训需求评估;明确客户需求,与客户共同制定有效的培训策略;为客户建议最佳培训方式;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大量课程;设计并执行相关培训;对培训进行评估以使客户清楚培训所带来的价值;将以上各项服务结合使客户能从培训中获得最大收益。
此外,学院还大量提供量身定制课程,约40%的培训课程是为客户量身定制的。学院自信他们具有为客户的大多数需求提供资源和教师的能力。
培训资源的开放性
与很多靠培训资源来获利的培训机构不同,BBC学院的资源是免费开放的。早在学院成立之初,即2009年12月14日,BBC就宣布向英国其他广播公司、行业组织以及英国公众分享专业培训和资源。这一举措是BBC新战略的一部分。更进一步,2014年6月30日,BBC新闻学院网站全面免费向全球各地的读者提供培训资源,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根据该网站,BBC新闻学院英语网站起初设立的本意纯粹是为了应对内部的需求,让BBC记者有机会跟同事分享其经验与技能。现在,读者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浏览网站的丰富内容,其中包括BBC记者所必需的技能。除此以外,网站也包括其他方面的内容,例如:英国的司法制度如何运作;如何报道有关世界主要宗教的事情,以及体育新闻的制作。浏览BBC新闻学院英文网站时,读者也有机会浏览BBC制作学院和BBC技术学院两个相关网站的内容。不过,这两个网站上的视频内容只可在英国境内收看。BBC新闻学院英文网站主编马修?埃尔特林厄姆表示,将继续开发新的内容,跟大家分享数码世界、移动器材和社交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因为这些方面的发展对新闻制作造成了前所未见的冲击。
不仅如此,为方便全球读者的学习和培训,BBC学院还推出了多语种网站,包括阿拉伯语、缅甸语、中文、豪萨语、普什图语、波斯语、俄语、斯瓦希里语、乌尔都语,以及越南语等15个语种。
BBC学院的宗旨是,将培训和技能放在BBC及行业的中心,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媒体世界的挑战。学院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和发展举措,包括面授课程、在线课程和各种发展举措,并确保培训对个人和企业都具有相关性和有效性。分享尽可能多的培训也是其目标之一。
波因特学院——“全球新闻教育的领导者”
在新闻机构外,有很多专门从事新闻教育和培训的专业培训机构。这些机构已成为西方媒体员工培训的重要渠道和资源,成为媒体组织内部培训的有力补充。这些培训机构的培训重点和范围不同,如波因特学院(The Poynter Institute),培训内容涵盖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方方面面;Indie Training Fund (ITF)主要从事电视行业的培训,涉及制作、技术、技能等方面;德特灾难新闻研究中心(Dart Center)则专门从事灾难报道方面的培训,每年请灾难报道领域的顶尖记者为全球的灾难报道记者提供培训。这里以美国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波因特学院为例来说明。
成立于1975年的波因特学院是“全球新闻教育的领导者”。其目标是,提升新闻工作水准。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其新闻教育培训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面向全球。尽管学院主要在美国44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授课,但是其新闻教育培训范围和影响已跨越美国疆域而具有全球化的特征,根据需要,波因特学院的教师还可旅行到世界各地进行授课。二是规模庞大。无论是现场培训(面授),还是网络培训,学院每年都培训大量的新闻工作者。波因特学院每年通过圣彼得斯堡校园的研讨会、面向全球的新闻大学(News University)电子学习课程,以及新闻信息网站——波因特网站(Poynter.org)等形式,对全世界成千上万的新闻工作者进行教育培训。以2015年为例,波因特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培训了来自126个国家的107783名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新闻大学以7种语言为来自200个国家的366398位注册用户提供课程。波因特网站吸引了超过500万独立访问者。
根据波因特网站,波因特学院提供的新闻培训主要有三大类:
现场培训
现场培训顾名思义就是面对面的培训。波因特学院提供的现场培训课程内容十分丰富,以2016年初的培训课程为例,包括波因特制片人项目、波因特报道和编辑峰会、新管理者的必备技能、手持视频拍摄编辑讲习班等。下面以最近的“波因特制片人项目”(Poynter Producer Project)课程为例,简单介绍其现场培训的特点。
波因特制片人项目以研讨会的形式对电视制片人进行培训,培训周期是2016年3月7日至4月8日。该培训将帮助拓展电视制片人的能力,包括新的写作能力、叙事能力,以及道德决断能力等。培训采用在线学习和现场面对面辅导相结合的形式。
该研讨会的在线学习部分由学院高级教师奥尔·汤普金斯负责,他将指导学员进行每周阅读、活动和现场小组讨论。通过这些课程,参与者可以获得实用和富有创造力的理念,并为工作注入新的能量。整个培训由5个部分组成,比如第一部分是在线学习,时间是3月8日,学习的内容是如何找到故事的重点,形成故事,以及优化故事。第三部分是现场辅导,时间是3月18日至20日,参加培训的制片人来到波因特学院,现场培训将聚焦以下内容:每个制片人都需要了解的引人入胜的写作技巧;积极写作的力量;学会如何在截稿前做出合乎伦理的决定;了解什么使伟大的制片人脱颖而出;网络和社交媒体写作的技巧。
为期3天的现场培训是整个培训的精华,并且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与前后的在线学习紧密结合,从而使培训更高效。该期研讨班的费用本应为1099美元,由于斯克里普斯·霍华德基金会的支持,费用只需299美元。波因特的预备会员还有20%的折扣。
从整个培训的规划看,波因特学院对每年的培训内容都及早做出安排,并在网站公布,以方便有培训需求的新闻从业者做出选择。
波因特学院研讨会课程旨在提升参与者的技能,拓展其职业生涯,点燃其想象力。该研讨会的特点是参与者能与学院教师、“业界最聪明大脑”以及最有成就的记者和教育工作者一起交流,进行强化学习。
在线培训
波因特学院的在线培训开始于2005年,目前已拥有超过28万注册用户。在线培训的最大特点是,随时随地。记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地安排学习。波因特新闻大学的电子学习项目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网络新闻和媒体培训项目之一。新闻大学为任何想要提升新闻基本技能的人提供了250多个免费和低价位的课程,涵盖从多媒体技术到写作和报道等众多内容。波因特还与媒体机构合作开发在线课程,侧重于满足参与者的特定培训需求。波因特的在线培训课程主要有三种形式:
1.自我培训
自我培训课程的特点是,在培训过程中,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开始随时停止,完全自己决定学习的节奏和进度,可以反复多次查阅培训材料。以最近的“对新任新闻主管的建议”课程为例来说明,该课程的介绍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课程简介。为走上广播新闻编辑部最高领导职位的人提供技巧和策略。该课程由经验丰富的新闻主管提供咨询意见,比如新上任前几个月要面对的挑战,作为主管应具备的领导和管理技能等。
二是完成课程后学员会学到什么。完成该课程,学员将能够具备以下能力:确立良好的编辑部和组织管理风格;确立成功的领导实践等。
三是课程适用对象。该课程针对任何新任新闻主管,也适用那些想要担任这一职位的人,以及希望提高自己技能的资深新闻主管。
四是课程讲师。该课程的讲师黛博拉?波特是NewsLab的培训师和执行总监。
五是培训合作者。广播电视数字新闻基金会。该基金会提供培训计划、研讨会以及学术支持和研究。
从该课程的规划看,培训的目的、对象、内容很明确具体。培训的讲师以及合作者的信息(培训合作者不是每个课程都有)也明确。这些信息足以帮助有此需求的人做出选择。
2.在线小组讨论
在线小组研讨课程的特点是,参与者在为期几个星期的课程期间与其他参与者聚集在虚拟空间,无论其从何处登录,也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课程由一名老师来引导参与者理解新材料、主持讨论,并提供个人反馈。
以2016年4月的在线小组研讨课“创建社交媒体策略”为例,提供课程的时间是2016年4月4日至29日,申请截止日期4月10日。课程将探讨相关问题,使参与者了解如何使社交媒体新闻更有效,更具策略性和更有意义。通过该课程,参与者将学会以下技能: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吸引受众、如何写作成功的社交帖子、如何衡量社交媒体是否成功、如何创建社交媒体策略。
该课程的时间为4个星期,在整个过程中,除了每周一的实时对话外,很少有预定的开会时间,参与者可以灵活掌握自己的时间,但是,每周最少要拿出5到7个小时投入课程。
该课程适合记者、编辑以及任何希望提高社交媒体策略的人。费用为499美元。
3.在线研讨会
通过该课程,参与者可以参与波因特教师和其他一流的行业专业人士主持的在线演示,无论参与者是在家中,还是在教室。参与者不仅能观看和听这些演示,而且还可以参与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参与者只需通过网线和电话线加入波因特的虚拟教室即可。注册用户可以无限制访问演示文稿和其他资源。
以2016年4月7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点的课程“如何使社交媒体报道更有力量”为例,该课程旨在使参与者学会以下技能:如何找到报道创意、如何培养消息来源、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如何拓展受众。
该课程时间预计为一小时,有时主持人会根据情况停留更长时间来回答参与者的其他问题。该课程的费用为29.95美元。
定制培训
所谓定制培训,就是波因特推出的私人项目和合作伙伴项目,其特点是提供能够满足客户的独特培训需求。从2014年以来,波因特已与20多个主流媒体和教育机构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包括甘尼特、麦克拉奇、谷歌、美联社、国家地理等。从面向整个机构的培训到个别辅导,波因特都能创建方案,专注于满足客户特定的培训需求。
为了更好地定制培训,波因特会与新闻机构一起评估其培训需求,然后共同制定一个灵活的培训计划,以满足整个公司或编辑部的培训需求。培训的方式包括在线课程、现场培训等。
无论是以面授为中心的研讨会还是虚拟空间的在线培训,波因特学院都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进行定制。以研讨会为例,培训可以在媒体机构进行,甚至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课程。波因特新闻大学的电子学习项目与媒体一起开发在线课程,这些课程侧重于满足媒体的具体培训需求。也就是说,媒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制培训课程,这样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就会大大增强。
(张宸 编译  作者单位: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国际传播研究室)
来源:中国报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E2NTA3MQ==&mid=2649882750&idx=1&sn=1e377d86e2c80c0646cd5b1089788f4d&chksm=beacddde89db54c8a0274e573eff699be9e03b5a3a97f334f9be1d67a4bbc86e1bc012729c24&mpshare=1&scene=23&srcid=1122Ky1FMfDL4ZRXT61wSXjW#rd



165#
发表于 2016-12-22 23:01: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张晓锋教授出任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昨日,青年新闻传播学者张晓锋教授就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张晓锋曾任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科教影视学会理事长、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台湾与东南亚华文新闻传播史研究会副会长、传播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台湾世新大学舍我纪念馆协同研究员、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兼职研究员、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等。

张晓锋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史论和电视传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中国新闻法制通史·港澳台卷》《传媒协同发展论》《新闻职业精神论纲》等著作和教材11部,其中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另获国家一级学会奖和厅级奖等6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完成省部级项目3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台湾近代新闻史研究(1885-1949)》,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和《百年中国新闻史史料整理与研究》的子课题各一项。

相关资料显示,张晓锋出生于1973年3月,1995年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新闻学博士学位。2009年在台湾世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近年曾获多项荣誉:2002年获评为南京师范大学“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2003获南京师范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十佳”;2006年获南方都市报奖学金2006年度新闻奖;2007年获复旦大学一等奖学金(董氏东方奖);2012年被遴选为南京师范大学“百名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首批培养人选。2014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式成立于1995年,但其前身可追溯到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新闻专业,1964年由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迄今已近50年。设有新闻系、广播电视系、广告系、摄影系、网络与新媒体系等5个系,拥有一个新闻学博士点,拥有3个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三个学术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艺术硕士)两个专业硕士点。新闻传播学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来源:新闻记者(微信)
http://mp.weixin.qq.com/s/HZkc9i70uxycW_QsfZEZjg
166#
发表于 2016-12-31 00:58: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刘海明老师回答学生问题:
倡导新闻专业主义,目的在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提高新闻信息的含金量。
数据挖掘的作用和功能,关键看挖掘数据的目的是什么。对于宏观的新闻,数据挖掘是必要的;对于乏味的新闻,数据挖掘可以增加新闻的趣味性和可信性。
新闻的四权含义,我觉得网上可以查到答案的。如果一点,可以参加刘建明的新闻理论教科书的新闻自由一章。
167#
发表于 2017-2-4 15:50: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她把北大学子讲懵了:你们为什么活得这么无趣2017-02-03 理想岛
张曼菱:张曼菱 (1948~),云南昆明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独立制片人和导演,职业作家。大陆改革开放后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女性。

岛读:她的演讲如同棒喝:“事业还没有开始,人生就如此无趣。”“你们这些高分的宠儿,比起你们那些没有考上北大的同学,你们少了反抗,少了天真,少了活泼……少了分数外的许多最宝贵的东西。”本文为2014年3月张曼菱在北京大学的讲座实录。这篇演讲稿值得反复咀嚼。

........................................

同学们,感谢你们来听讲座。今天天气好,又是周末,我想很多同学应该是外出了。

本来准备讲一些西南联大的故事,谈一下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怎样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等等。我去年九月在三联书店出的一本书《西南联大行思录》,里面全都是西南联大人的口述历史,基本上是小故事。很有趣,你们可以自己找来看看。

然而,看见你们坐在这里,眼睛里带着迷茫,像来听一堂课那样地沉默着和认真着。我忽然改变了主意,我不想讲那些故事啦,因为西南联大的故事离你们实在是太远了。

我说的远,不是时代和时间的远,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远。

你们坐在这里,号称是北大学子,然而,你们离当年的北大学子,西南联大有一种精神源头的隔和远。所以,这些故事解决不了你们的实际问题。

西南联大的学生,他们穿越战火,悲歌向前,读书救国。他们是民族精神和自我觉醒的一代精英。而你们,虽然头顶名校桂冠,你们只是“被动成长”和“成功压抑”的产物。

我今天如果讲故事,对我很容易,可以煌煌万言,因为我已经写出了几本书,还做了纪录片。而听故事,对你们也不难。你们都是考试冠军,否则进不了北大。你们会把这些故事当作“知识”与历史一样,转眼就背得烂熟。

然而那又能怎么样?

你们又多了一种死的知识,如此而已。然后你们知道我是西南联大方面的专家。如此而已。

你们是我的师弟师妹,我们有血浓于水的一脉相承的校园情。我们,不该是一只大木桶和一只小木桶的关系。就是说,我把我的知识倒一些给你;而是我要关心你们的成长,你们也想从我这儿明白一些迷茫的问题。

我们之间是生命的呼吸和延续,校园精神的传递的关系。

此来北大,我的初衷是要打动你们,打动你们的思想。而不是又增加一点你们的积累,你们的“知识包袱”。

所以我决定不讲故事啦,我要讲一点我的思想。这些思想并不系统,但是鲜活,现实,能够触动你们,能够触动社会。

我从来认为,那些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之类,是最没有用处的,有用的只是细节,具体的环节。这在哲学上是有一派的。

用几个观点,来传播我给你们讲的思想,我不管它能不能形成“系统理论”,我相信它能进入你们的灵魂。因为它是没有人对你们讲过的。

压抑的胜利

你们坐在这里,你们考入了北大,但我并不认为,你们就是天之骄子,就是精英。说实话,我认为,你们能够考入北大的那种因素,那个分数,其实并不是那么光荣,那么有力量,那么有积极意义的。

相反,它是一种消极的标志。

并不是你们真的比你们的同学优越,聪明,用功,有天才,有前途,你们才坐在这里。

而是你们比你们的同学更能够接受压抑,配合压抑,与压抑你们的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配合,服从,压抑了你们青春的个性,是这种对压抑的服从,是你们通过了考试机器,使你们得了高分,进了北大。

我称之为“压抑的胜利”。你们赢了吗?

不,赢的是你们的老师和家长,而你们是这场博弈的牺牲品。

你们这些高分的宠儿,比起你们那些没有考上北大的同学,你们少了反抗,少了天真,少了活泼,少了游戏,少了恋爱,少了美丽,少了俏皮,少了青春,少了分数外的许多最宝贵的东西。

而这些东西恰恰是能够使你们的人生可能幸福和成功的要素。可是为了高分,你们都把它付出了,都把它牺牲了,你们屈从于老师和家长的苛刻要求,拼命压抑自己,才得到了这个结果,考上大学,并且是北大。

那些没有考上北大的同学,也许他们更多地保留了自己,保留了选择,保留了活力与美丽,他们的人生会可能比你们更加成功和幸福。因为他们保留了更多的对自己和对生活的热情,更多的个性。

我观察到,情商较高的孩子反抗这种压抑最多,而情商其实决定人的成功人生。

这就是为什么在北大这类的名校里近年来会发生所谓精英学生自杀的事件。

这就是考上北大之路成了自我毁灭之路的原因。

因为你们会把这种压抑当作是成功的必要,当作是人生正面的经验,误以为就这样被动地学习,生活,加大对自己的压抑,就可以完成一个成功的人生。这是一个太大的谬误。

这种对人生和事业理解和开始的谬误,必须停止!

你们必须重新评估自己考上北大这件事情,必须重新总结自己为什么能上北大这个消极的经验。

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正在改变中。你们曾经搭上的那班考试车高分车,也在发生变化,在发生一种宽容的合理的具有多种选择性的变化。

你们是过去消极考试的产物,如果不能够迅速地调整自己,调动生命的真正活力,那么一条路走下去,你们死定了!

有个叫坎贝尔的人说过:“最坏的生活,是没有选择的生活。”

你们正是从那样的生活中走过来的。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对我说过:西南联大的学生,不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每个人都像一粒种子一样,而教育是配合这个学生的个性来实施的。

可你们却是被压成了“一个模子出来的”,你们的样子不是你们所选择的。对于你们而言,选择太有限,可能是选择一个发夹,一件名牌衣服这样的无价值无意义的选择罢了。

更多的时候,你们不敢说“不”,更不敢说“我要”。所以,你们成了一批只能在小事情上撒娇,而却在大方向上完全服从的孩子。

这就是今天中国家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大失败。

古人说:“入门须正,立意要高。”

我的师兄钱理群说:当今中国教育的败绩始于中、小学。这是看到你们的根子不正啊。你们是被种歪了的一代。

你们必须猛省,立即进行自我纠正。

你们没有真正自我的阅读,你们不知道天下与历史,你们知道的只是媒体和网络上的浮浅信息。你们没有个性,因为你们一生没有选择和经历过真正的历险。

李政道中学毕业后,就遇上日本入侵。他一个人可以跋山涉水,从沦陷区来到云南,寻找他心目中的恩师,他一生学业的引路人。他曾经遭遇翻车,受伤,住院,然后他成功到达昆明。他在一个叫岗头村的昆明郊区,敲开了一间农家的房门。他未来的恩师吴大猷正在里面照料着自己生病的妻子。

李政道泰然经过了吴大猷的一道道物理题目,一次次地让吴大猷感到惊讶,最后震动和狂喜,第二天吴老师到西南联大的物理系就说:“各位,我发现了一个物理奇才。”

从此李政道受到吴老师和西南联大诸位名师的精心培养。

这样的道路,你们能走吗?

李政道正是在你们这样的年龄。无数的西南联大学子在战火中都进行了自我选择,他们选择了脱离沦陷区,为国读书,他们吃尽辛苦,长途跋涉,到达昆明去念书。

自我选择,经历艰辛危险去完成这个选择。

你们能做到吗?

被遗弃的校园

刚才有个男生提问说:“你对当今的教育改革如何看?”

我的看法是:现在的教育很坏,步步都是对你们的陷阱与剥夺,没有爱,没有责任。让你们错过自己的童年,再错过青春成长期,成为一些不知所措的人。

你们终于进入大学,有一种放松感。父母远离,中学的管理不再罩着你们了。你们可以有很多的选择。正像是一群关在笼子里很久的小鸟,现在放到一个院子里,也有罩,不过大些。

最可怕的是,对于你们这些初入学的新生,有军训,可是没有人文温情的关怀,更谈不上呵护。没有人来约束你们,更没有人来爱你们,为你们负责。

我有一个侄子一个外甥都这样走过来的。他们奋力拼搏,进入名校,可是一进去就迷茫了。

我去过那种所谓的大学城,那是对你们的遗弃。简直就是大学的犯罪。在遥远的郊区,除了小卖部什么都没有,老师都不在那儿。一群刚入学的孩子们在那里,简直是集中营。

他们夜里吼歌可以到零点,吃薯条吃到嗓子哑。因为孤寂他们只能玩电脑。

这时候,有很多同学成了电脑迷,甚至因为上网而耽误学业,而被开除。

这是中国式教育的又一个失败衔接。

所幸的是,我家的那两个后代现在发展很好,他们经历青春的觉醒,进行了自我选择与奋争,走上了一条自己能够把握生命的道路。但回忆起在大学里虚度的那些迷茫时光,他们都很痛惜。

现在你们成年了,你们必须醒悟:“全靠自己救自己”。

这种可怕的“大学城”,现在还在继续。没有人气,没有校园氛围,没有导师,没有高班同学,甚至没有街道和居民。

这种现象国家还不来管,我认为是在糟蹋和迫害学子。

我有位师兄郝斌,是北大的前领导,他说过:“这是对孩子和家长的犯罪。对这些热心向上进入大学的新生,完全是一种欺骗和不负责。”

校园的辅导与关怀,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温暖的小环境,这对于初离开家庭的学子至关重要。你们本来被呵护得无微不至,突然就被扔进了荒地。大学城就是荒地。

而即使是在老校园,也与荒地没什么差异。在云南发生过一起恶性的学生杀人案,因为贫富悬殊与歧视,刺伤了一个底层学子的自尊心,没有人发现,没有人来恢复,没有人来调整,直到这名叫马加爵的学生杀了数名同学。而原因全是由于小事。

杀人者与被杀者都是当前这种非人性校园的牺牲品。

同学们处于一种无助状态。他们甚至可以相互构成威胁。我曾经在中科院作过讲座。一看就知道,那群高分的孩子们其实是很久没有人跟他们谈什么了,谈心,谈感触,听他们的问题。他们在一种多么孤寂和闭塞的心理状态中成长。

那天也是一开始就讲西南联大故事,时间到了。他们不让我离开。

有个外地来的同学问我:“老师,北京有什么好?”

显然,他很想念他的家乡,他原来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而且没有人来开导他。

我告诉他:北京堵车、空气差、人与人之间很冷漠,因为大家都是来淘金的,没有建立家乡的那种人情。但你到北京并不是来寻找安乐窝的,你是为寻求你专业的最高端而来,所以你一定要做出牺牲,把握好你的专业方向。一切才值得。

有个女生问我:“老师,你看我的头发是留长一点好,还是短一点好?”

她是多么需要友谊,需要欣赏,需要长辈的呵护啊。

这些高分的博士生,他们的心灵充满饥渴。他们的生活一点也不充实丰满,这样他们如何可以去完成科学的任务,攻取尖端呢?

事业还没有开始,人生就如此无趣。动力又在哪里呢?

还有一次在,我在清华售西南联大的书和光碟。一个博士生问我:“我可不可以只买化学的。因为我是学化学。”

气得我大骂了他一顿:“难道你学化学不需要数学?难道化学与物理不是兄弟学科?你大概是只会买考试题目吧?这些大师的人生和见解你就不想读一读吗?你父母也不学化学,他们就不是你父母了吗?”

他听我骂后,说:“老师,您别生气,我买,我都买。”我说,关键你必须都看。

同学们,当我还在上中学的时候,中国被领导人发动了一次文化 大 革 命。那是一次大灾难。当时中学生有一个口号:“砸烂旧教育制度”。其实是把自己敬爱的老师们一个个打了一顿,造成千古之恨。

今天,我不想号召你们去“砸烂”谁,你们也不懂错在那里。

今天大学状态,是各种历史恶果的堆砌,有体制的,有人文的,有政治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各种伤害历史性的伤害造成了恶劣的大学环境。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的“恶之花”。

你们不必对这个现状负责。你们要对自己负责。

如何才能对自己负责呢?

在认清现状之后,下面我对你们有几点建议。

在“取”与“舍”中上大学

首先是培养自己的穿透力。

现在社会上都是对大学的批判。你们约略知道就可以了。不必太陷进去。因为你就在其中,你的年华赶上了,赶上这还没改革也不知道怎么改革的混乱的教育状况。你不必为此负责。你要为自己负责。

穿透,就是把自己摘出来,从局限的位置里摘出来,站在一个高度上,看到远方,这样你的行为就会不一般,脱颖而出。

你可以想象,你的青春赶上了一场无法逃避的战争之类。

曾经有一个与你们同岁的青年,杨振宁。在日本飞机昆明的一次轰炸中,杨振宁和家人躲警报回来,看见他们住的那个院子正中落下了一颗炸弹,炸出了一个大坑。杨振宁是家中的长子,他立即找来一把锄头,开始挖掘,因为家中的许多生活资料,甚至鸡蛋都被埋在里面了。杨振宁是一个能够和父亲一起扛起家庭责任的好儿子,好大哥。

他挖出了一些书,已经卷曲,但他把它们压平,还能看。这时候西南联大的几位名师走过,看见这个中学生在挖书。在一场疯狂的轰炸,到处是血肉横飞的惨象下,居然有这样一个青年还在挖书。这几位大师立刻赞言,杨武之的这个儿子必有大出息。

这就是穿透力。能够透过现实的迷雾,看到理想与未来。

要有一种自我封闭的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方向。我研究西南联大,发现,凡是那些有穿透力的学子,他们后来都是成功者。凡是那些被现实淹没的学子,他们后来都漂泊无依,什么也不是。

什么是卓越?卓越就是可以不受眼前干扰,一意孤行,保持自己最高方向和最佳状态的人。

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是指人的品性上的培养,而不是什么守规矩之类。要坚守的是这份不同于平常人的卓越。

下一步就是找到方向与个性的配合,包括与导师配合,与选题配合,与职业与事业配合,完成自己独到的人生。

什么叫平庸?平庸就是被眼前淹没。

不要想把自己和什么东西去搀和,自己发展好了。别人自然会来找你搀和的。

我曾经找到一名失落在云南边陲的西南联大学子,他的身世可不得了。《天演论》就是他的一个堂叔翻译的。严复家的后人。可是我找到他的时候,他的境况非常凄惨,在一所边陲中学里,老婆离婚了,他显然害着重病。采访的时候一直抬不起头来,眼睛也是闭着的。

他告诉我,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时候,他接近“地下党”,受组织委派,到滇南来开展工作。可是人家说为了保密,不让他加入组织。一个人已经牺牲了学业,来到乡村,却又不被组织信任和承认,实际上他的选择错了。他曾经为组织发电报,作过很多重要的工作,而在云南解放后,他的“上线”消失了,他于是什么也不是,没有得到他为之奋斗的政权的承认。

应该说这个名门之后完全没有维权的意识,他只有一种宗教式的献身精神。所以他的一生全毁了。

我采访过朱光亚。

他告诉我,在“一二一”四位烈士被杀害的时候,大家都很气愤,他也参加了游行。但是很快他就回到自己的专业,因为研究物理学是一件很投入的事情。朱光亚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他很快作了准备,被导师吴大猷带去美国留学,同行的有李政道。他们这次出去深造后,都成了世界物理学与中国科技界的杰出人物。

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当年吴大猷并不是很满意朱光亚的,不像对李政道那样满意,吴自己在书中说,是勉强挑上的。朱光亚也明确对我说过这一点。但是为什么挑上了?没有讲。

我以为这是师徒之情。朱光亚说,当年他时常到吴老师家去,有时候买一点肉,在老师家听课,一起做了吃饭。师母病了,也是朱光亚背负着去医院。梅贻琦校长派了小车,可是那种村道小车进不去,必须背一段路。

我想是这个忠厚的学生打动了吴老师吧。

朱光亚后来在中国的核武器建设中发挥了组织者的作用。

再说杨振宁。当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有一个著名的三人小团伙叫“三剑客”。这是物理系的三个最优质的学生,杨振宁、张守廉、黄昆。这三人后来都是世界物理学界的著名大师。黄昆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他们三人成天讨论不休。从茶馆,到马路上,深夜甚至几乎遇到“打闷棍”的拦路抢劫者。他们三人在昆华中学任教,分一个教师的职位,勤工俭学。所以一直争论到昆华中学给他们的宿舍里,

躺下了。又爬起来点蜡烛,照书,翻出来,那几条,那几句话,继续争论。

而别人在茶馆里可以谈恋爱,可以睡觉、聊天,也可以闹革命。总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三剑客”的故事,杨振宁自己也反复讲,他的意思是说,和同学成为对手,争论中学习,所得甚至超过老师所给予的。

中国古人讲“同气相投”,讲“物以类聚”。我希望你们在大学里组建自己的“三剑客”,得到学习和追求的伙伴。培养自己的小环境。

“方向”决定人生的成败

书桌上的公式。

有一天我去采访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他是西南联大的年青教授,后来是美国数学所所长。晚年归来,回到他的母校南开大学。

那天,在他非常狭小的书房里,他就坐在轮椅上,转身就是书桌,而我面对他,几乎是站在门口。其余的人只能是站在门外了。

这可以与你们的学生宿舍相比了。

可陈先生说,“不小,够了。”

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数学家,在这儿思考,推算,他说:“够了。”

这时在桌上有一张纸,我要求看看,陈先生拿给我看,上面是一串公式。当然我看不懂。

他告诉我,这就是他在这一周刚刚推算出来的一道世界数学难题。

陈先生还告诉我,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把脑子里正在思考的问题,思考到的那一步,那几行算式写下来,放在书桌上,然后去干别的。每天回来都看一看这张纸。这样,让问题在脑子里滚动,即使你在做别的,甚至在与友人闲聊,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离开你。忽然地,就有了答案。

其实我也有类似的习惯。每天早上醒来,朦胧的脑子里突然闪现出一丝我正在写作的文章思路,那怕是一个小段落,一句须要修改的话,我立刻就清醒过来了,穿衣起床的动作也加快了。因为今天对于我是有效的一天,有一个方向在吸引着我。

于是不梳洗不吃早点,我赶快跑到电脑那里,把我的文字调出来,把新的想法写上去。下面,一面洗漱,一面思路打开了。一天活泼的有创造的新鲜的生活开始了。

同学们,我们是知识者,是脑力劳动者,我们的头脑与思考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甚至生命的意义。一定要抓住,抓紧。

“跑马的草地”

在我少年时代,曾经进入一种阅读的饥渴状态,一切文字我都想拿来看看。父亲当时给了我几句话,令我受益终生:

“早晨起来,你的脑子正是一片青草地,正在阳光下生长,有希望。可是你打开栅栏,放进去一群野马,让它们在那里乱跑一气,等它们跑了,你的青草地已经被践踏成一片烂泥。每天都这样,你还有何方向?有何思考?有何建树?”

“学上得中,学中得下,学下得下下。”

父亲告诉我的就是学习的选择啊!

这太重要了。失去方向,你所获得的一切信息都是一种淹没,都是灭顶之灾。

我们要不要关心世界?要。

但我们的方向是:中国向何处去?中华民族如何生存发展。

我们要不要关心社会?要。

我们的方向是自己如何定位?我能给这个百病丛生的社会带来什么?我又如何在其中生存而保持自己的志向。

我们要不要关心大学教育?要。

学生的方向是了解当今弊病,而尽可能地超越现在,使自己得到健康发展。

一切都有自己的根,“根”决定立场与利益。你们要抓住自己的根上的东西。不要相信那些“国际人”,只有从根上出发的观念才是真实可靠的。

你们,从迷茫中找到方向,人生的方向和专业的方向,紧紧把握,不受干扰,不放松,创造自我创造成长的小环境,吸取那些身边出现的营养,冲出这种教育的迷宫,拓展自己的前景。

写日记,是培养自我意识的方法。现在不再是那种以日记论罪的时代了,你们有了写日记的权利与自由。这很重要,要培育自己的内心世界。那怕是写自己的暗恋。那么,你可以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清醒。你可以总结自己的内心经验。你可以观察自己的成长。你就有了一个尊重自己的意识。

有个诗人对我说:“我是我的驿站”。我觉得这很了不起。她自己就能够停下和休息自己。这非常主动。是一种自助的人生方式。

你们不要被宿舍纠纷,男女恋爱,地域歧视,贫富悬殊等扰乱了自己的求学之路。

校园氛围,宿舍氛围,社团氛围,这些都是我们同学自己可以构建的。

与人抢时间,与事抢时间,与时间抢时间。

当你受到挤压的时候,时间特别可贵。你会抓住,珍惜,往往出效应。当时间一大块地摆在你面前时,你会茫然,失落,被消解,反而不知道如何应用时间。

这是很多青年人易犯的毛病。

这里有个同学问我对“留学”的看法。

我在台湾看到,那里各大学校园里,留学的学生不少,尤其清大,就是新竹的那个清华大学,现在培养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他们一般是交换学生,大家你来我往。在清大,我采访过一个台湾本地的学生,他原来是农村子弟。他说感谢梅贻琦校长,否则我不会有这个前途。他去过欧美各校,也来过大陆的北大清华复旦。有时就是一个学期。他很淡定,能够对各校的不同谈出看法。这才是留学。

更早,有陈寅恪先生的留学。

陈先生家底很厚,他所做的一般人做不到。他是不要文凭的。他是只冲着那个学校的某导师、某选题、甚至某些资料去的。学到了他就走人。那些留学生在一堆,只要陈寅恪来了,谁都不敢高谈阔论。因为他是真正最有学问的人。虽然他没有一张文凭。

而我父亲说过,从前他们班上的阔人子弟出去,回来后我父亲专门去看他,原来只学会了穿西装打领带吃西餐。于是我父亲说:“一头牛,游遍了五大洲,它还是一头牛。”

而现在中国大陆普遍的送孩子出去,往往是耗尽家中资产,进入欧美的一个野鸡学校,一去别无选择。这那叫留学?有点像是“偷渡”嘛。

如果是这个样子的留学,我劝你们不要去。有本事你们自己在网上找好的学校,报考,申请奖学金。

要上就上一所好大学。去野鸡大学,不如去打工。别坑父母,坑自己了。

让生命冲破牢笼

来之前师弟张颐武和我通了下电话。他说:“师姐,你已经成为北大的一个传说,你那种特立独行的精神,个性,现在的学生没有了。”

在这本《北大回忆》中,我写了几个自己的小段子。跳楼,寸头,小皮帽,唱歌。

刚才远东提到我们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那一幕。

有位同学希望我讲一下当年北大校园提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北大回忆》中我已经写了,就在第三章的最末一节: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请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去看一看。

那天晚上,北大人自己救了自己,可以说是更新了一个时代。我有幸成为现场的指挥者,也是时势所造。

为什么当年北大能够发生那样宏伟的场面,提出那样打响一个时代的口号?为什么我会登场成为指挥?

我想,那是因为我们那一代人占有一个精神的优势,就是我们作为北大学子,是当然的先驱,我们必须要创造一点什么,贡献一点什么。

《北大回忆》中有一节叫“小段子”。里面讲的是我上大学时候的一些小事情,什么剪寸头啦,戴皮帽啦,从教室的楼上跳下,躺在草地上唱歌,等等。这些事情在当时被我同班同学很看不惯。恰恰我同班的同学与我的个性冲突最大。现在当然大家早就释然了。回忆这些小事,是想提醒人们,对个性的尊重与坚持,是一个人发展的起点。

我坚持了,我认为自己是有一点精神的优势的。我们这一代人学过的语录中,有一条永远也不过时。这就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我们那代人是讲真理的,追求真理,为真理而斗争。虽然我们常常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真理。但这种追求精神是可贵的。跌倒了又爬起来。所以,我们曲折的人生是不虚度的。

而你们缺乏个性,缺乏精神的优势,缺乏这种对真理的向往与追求。

不讲创造社会的格局,即使是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要想有所成就,必须有这种优势和精神。你要怀疑,要探索发现,要敢于坚持,执著,要特立独行。没有自由的灵魂就没有真正的创造。我看现在到处标榜的那些创新都不过是作秀。

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请记住,这是文化与科学的准则,也是人生的准则。离开了这个,人生就失去真正的活力与价值。

如果不能冲出中学时代划定的那种精神牢笼,赶快补救,那么你们要在人生中胜算很难,人生无趣,事业也不会丰收。

关于“北大精神”

西南联大时期,三校合一,但一看,就知道那个学生是那个学校的。校风造成的,学生的为人处事风格完全不同。

我在《行思录》一书中说过,外国人可能分不出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可是我们中国文化人一看就知道,风格迥异。

北大人的风格是:独立人格,自由思想。

我今天想再加上一句,要“接地气”。

北大人往往无家可归的多。

陈平原兄告诉我,现在流行一句话“读鲁迅的书,走胡适的路。”

其实胡适的书也不妨读一下。我由于父亲的提醒,在一进大学的时候就读过了。正是当年我读了他的书,遏制了我很多的青春冲动和极端行为,包括对社会的思考。也使我转向一些实务性的工作。我想胡适的思想在渗透我,从长远来看,是在慢慢地转变我,使我实力增强。

思想不是一种观点,而是一种能力。信仰是精神、思想的综合提升。

由于胡适这个人物的被摘除,北大精神变得单一,似乎就是鲁迅,就是激进。

其实,胡适不止是北大的著名教授,文学院院长,北大校长,也是“五四”运动旗手,是他直接创造和推动了新文化运动。

平和、渐进、务实、开放、自由,这些都是胡适精神的特点。

学术尊严,学校独立于政治之外,这些也是胡适的观点。当他为了抗日担任民国驻美大使,他立即辞去了北大校长的职务,官员不能够当大学校长。

有位胡邦定学长,是周恩来办公室的秘书。他告诉我,当年他为学生闹事去找过胡适,胡适平息了这场“黄白风波”,就是为了吃白糖还是吃黄米的差别。胡邦定毕业时要到大公报去工作,请胡适给他写推荐信。胡适明知他是一个左派学生,照样写了很好的推荐信。

在对人的方面,胡适是不偏激的。

今天台湾实现了民主宪政,这与胡适多年来的坚持是分不开的。他以一种渐进的和平的态度在推动民主的进程。这都值得我们大陆借鉴。

我在台湾去过胡适的故居,他有一幅字,新年试笔“容忍比自由还要重要”。

台湾知识界著名的自由主义旗帜是西南联大学生殷海光。

西南联大有许多怪人,都是有才有识的人。这位殷海光是最为变化极端的一位,也是修成正果的一位。

殷海光在联大是狂热的国家主义分子,后来他参军,在军队里组织“过瘾俱乐部”,天天骂共产党。我在台北采访到一位刘学长就是这个俱乐部的成员。殷海光大受蒋介石的常识,成为《中央报》的主编。可是到台湾后,这些知识分子都进行了一番反思,他就变了。

他这一变,是追求真理而变。他这一变,西南联大的“左”“中”“右”一律都佩服他。因为他最后为社会和民族作出了牺牲和贡献,也证明了他原来的那些曲折是真挚的,是认识的曲折,是年青人走过的必然之路。这个例子也说明了,要允许人改变,允许人有个过程,要宽容地对待青年人。相信他们最终会走上一个正确的方向。同时青年也要不断地反思,善于改变,最终是能够引领时代潮流的。

李政道说,联大的发现,是人生的一个扭转。不是说,“从前这个人就了解自己的潜力。”

大学是一个让你发现自己的好地方,你可以从同学身上,从老师那里,从书本上,网络上,到处寻找自己,发现自己。

要珍重那些发现和帮助你发现自己潜力的人,同学与老师。

我能够成为作家,走到现在,有很多人帮助我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潜力,自己能够做什么。

好了,结束吧。到现在为止你们中没有人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提出的都很幼稚,完全是中学生状态。

我没有听到你们中有一个人站起来说:“老师,你讲的我不服气,我认为我就是优秀,我就是未来的精英。”

说明你们真的很惶惑。

刚才这位女同学问:“《圣经》教我们要谦卑,你却要我们张扬。”

她算是听懂了一半。

但她的问题令我很沮丧。因为她没有独立思考,她仍然是在选择一个偶像。就像当年我们用毛泽东的语录来作人生格律一样。她仍然是想找一个东西来把自己罩住。

我要问:那么,你想要怎么样?你没有“自己”吗?

但愿我今天讲的能够触动你们的内心。

我相信从前没有人这样对你们讲过。人家来北大,是来抬高自己的,把这里当作一个高平台。没有几个会关心下面的学子,到底讲的这些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因为大学已经成为名利场。

而你们成为垫场的石脚。没人管你们毕业后踏入怎样迷茫的境地。

请你们自己跳起来,不要再当“石脚”,不要再听那些冷漠者的知识。而要寻求怎样“生动活泼地活下去”。

活成一个自在的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明白自己人生价值的人。(完)
链接:



168#
发表于 2017-2-8 22:20: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张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学院院长?
1
在信息时代,新闻传媒的重要性再怎么说都不为过。而作为职业传媒人培养场所的大学新闻院系,自然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人们期待着理想、负责、高品质的传媒业,服务于社会的和谐运行、文明的延续发展。由于传媒业的主体是人,是有目的、有意识、有情感的人,其主体部分又来自新闻院系,于是大学新闻院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个好的新闻学院,应该是一个有道德有责任的传播新闻知识的发源地,是一个优秀的新闻专业人才生产工厂,是一个引领传媒与社会发展的思想中心。而一个好的新闻学院的背后,总有一个优秀的院长。因为在现代大学体制下,院长是赋予学院灵魂、决定学院性格的人。在教育与知识的海洋里,院长是决定航向的舵手,是他或她引领着航船驶向此岸而不是彼岸。

前不久,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在现代大学体制下,院长作为学科或专业的总负责人,是承上启下的枢纽。所谓承上,即对校长负责,遵循校长的办学理念,确定学院的教育方针、目标及路径。启下,则是作为一院之长,赋予学院以灵魂,组织学院的教师,落实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学院的教育方针、目标定位,制订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完善培养模式;同时引导学生全心向学,在德智体诸方面均得到充分发展,达成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的期待。这还仅仅是其中的一面。现代大学不仅是人才培养中心,还是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社会服务中心。要实现这所有目标,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许多环节不是操之在我,不是院长一人的主观努力所能及的。更有甚者,凡担任过院长者,几乎都体验到那种上挤下压、全能要求、无限责任背景下的痛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要做一个大家认可的好院长,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近一段时间,舆论界关于新闻教育议论纷纷,其中也涉及院长职务。事实上,新世纪以来,新闻教育界在院系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其最突出者莫过于院长来源的多元化。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新闻院系的院长(主任),几乎没有例外都是学者出身,由教授出任。如今,由学者、教授担任院长的新闻院系虽然占教育界大半,但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在任命院长主任时,开始向媒介、党政机关借将。一些退休(或在岗)的知名高官担任重点院系的院长,或者延揽权威媒体的社长、主编、台长主持学院事务,开始成为一种常态,而引人瞩目。有的院系成效显著,因此攀上新的台阶,有的则绩效不彰。这种现象,引起了业界、学界的关注和思考。是不是学者、教授不再适合担任院长职务了,或者,是不是高官或媒体高管才是新闻学院院长最适合的人选?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2
愚意以为,一个人是否适合担任新闻学院院长,关键不在于他的出身,不在于他的职业,不在于他的地位,也不在于他的学问,虽然这些因素对他履行院长职务有这样那样的影响。最重要的,还是他综合的素质、情怀与履行职务的专业能力。

首先,一名优秀的新闻学院院长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作为一个学院的院长,应该具有“舍我其谁,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使命意识。在当今信息社会,新闻传播教育的天职在于向新闻媒体输送合格的职业传媒人,同时满足社会各界对信息传播和服务方面的人才需求。由于信息本身就是社会系统的黏合剂,信息传播的发达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系统的进化程度。所以,教育系统是否能够按照社会的需求,输送高质量的传媒人才,以承担历史记录者、环境守望者、文化传承者、公平正义捍卫者的职责,不仅事关教育本身的绩效,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文明的延续发展及国家的和谐稳定。教育事业乃是百年大计,新闻传播教育更是如此。新闻教育界责任重大,新闻学院院长自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新闻学院院长不是一份简单职业,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工作岗位,在这个位置上,聚集了太多的社会期待,承载了太重的历史嘱托,其道义的责任和历史的使命感超越了其他几乎所有的职业或岗位。

新闻学院院长要实现自己的抱负,需要超越常人的意志品质。不仅要有高远的志向,更要有坚实的步履;要能想人之不敢想,能为人之不敢为,要敢于出招;要有坚忍不拔的斗志,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即便失败了,也要起而再战。一个普通人可以以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工作,院长则不行,院长面对的是千百名师生期待的眼神,承担着社会舆论的重负和现实物质的压力。新闻学院院长的工作千头万绪,同时面对上头和下头,接触里面与外面,服务老师和学生,兼顾教学与科研,明明不是超人,却要像超人那样工作;明明不是自己的责任,却需要自己去承担。不仅要分配好资源,更要竭尽全力拓展新的社会资源。不仅要做好学院的工作,使学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自己的教学科研也要走在老师们的前面,以起到表率引领作用。普通人如果不是一时糊涂,断然难以承接院长的重担。当然,我们也会看到一些缺失良知、尸位素餐的院长。作为一个富有责任感、使命感的院长,必须以毅然决然的态度直面自己的工作,抱定决心,全力以赴。事实上,一个成功的院长,仅仅有决心还不够,还必须有恒心,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毫不松懈。这种高度紧张、甚至是亢奋的心理状态,是院长事业成功的心理前提。

其次,一个优秀的新闻学院院长,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牺牲精神和大爱情怀。所谓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特别能够吸引人的力量,因而成为大家特别亲近、喜爱的人,并对大家产生一种榜样示范的效应。一个学院院长具有这种或那种人格魅力,对于学院的学生和教师,不仅能够起到言传身教的效果,更能增强学生、教师对于学院的认同感、归属感,它是一种能够凝聚人心的正能量,他们会为拥有这样的院长感到骄傲、自豪。就像北京大学学生对于蔡元培、清华大学学生之于梅贻琦。但是这种人格魅力是主体长时期修炼的结果,是长期以来学习、工作及内在修养的积淀,在短期内是学不来的,也是装不来的。同样的话语、同样的形体动作,体现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具有不同的意义。有的真切、诚挚、可爱,有的则虚伪、做作、令人厌恶。在新闻教育界,我们会看到一所优秀的学院,往往有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院长,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范敬宜就是一个典型,学生老师们敬重他的人格、尊敬他的操守、佩服他的职业水准,是他们心中敬爱的德高望重的师长。

新闻学院院长是一个复杂浩繁的工作岗位,要应付工作上的千头万绪,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必须将自己的学术追求暂时搁置,只有牺牲小我,才有可能成就学院的大我。当然院长个人的学术研究也不能说与学院的学科建设没有联系,它实际上是学院学科建设的组成部分。但是如果把院长自己的研究等于学院的科研,就容易混淆公私的界限,就可能出大错了。在院长任内,学院工作第一、服务第一、运筹第一,其他的应该放在第二位;离开了院长的位子,才可以全心追求自己的学术理想。

大爱情怀也是院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要爱学生,爱老师,爱学术,爱人民,本着一腔热爱面对学院的师生,服务社会和人民。爱的前提是理解。不理解学生和老师的苦衷,不理解他们的本意,就无法包容,没有包容就没有自由,就没有学术。不能把学校机械地理解为一个工厂,按照统一规格生产人才产品。人是多样的,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作为院长应该尊重学生、尊重老师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意识,应该能够包容不同的意见,应该允许学生身上“长些刺”。一个好的学院绝对不是一言堂,不能一花独放,而应该是万紫千红。院长的爱有多深厚、胸襟有多大,学院的发展空间、师生的舞台就有多大。院长的大爱可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开放宽松的小环境,让学生、学术、学科、学者在这里健康成长。

其三,一个优秀的院长还要有杰出的管理协调能力、广泛的人脉和敏锐的学术感觉。院长是一院之长,学院的师生、学院的运行一切取决于院长。院长的职务履行,涉及学院上下,学校内外,学生老师,不仅要管理教学和科研,而且要负责学院的稳定、拓展社会服务,不仅要做好学院的事情,还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就是说既要做人的工作,又要做具体的事情。院长必须要有“弹钢琴”的本领,没有这种统筹协调的“金刚钻”,万万不能接院长这个“瓷器活”。站在院长的位置,相对于一般老师和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大局意识更强,更容易抓住问题的关键,看到问题的实质。其决策才更容易为大家所接受。同时,由于院长是学院的代表,而新闻传播学院在大学体系中,与学校内部各单位、与社会大系统的联系十分紧密,院长自然就具有了教育家、外交家的特征。出入于官场,交往于业界,左右逢源,人脉广泛。这是履行院长职务所必需的。唯其如此,他才能够从社会、从学校争取到更多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补充学院教学科研所需,维持学院的正常运转。

由于学院还是一个学术单位,不仅生产传媒专业人才,还生产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不仅有教学,还有科研。所以新闻学院的院长还必须具有敏锐的学术嗅觉,有高深的见识。院长可以不是顶尖的学者,不是杰出的科学家,但是他应该了解当下学术界的最新进展,应该了解学术发展的态势,了解学术生产的规律,知道哪里是前沿,哪里是关键,能够根据学校学院的基本条件做出正确的决策,选择正确的学术方向,凝聚和建设学术团队。

3
我们观察当今的新闻传播教育,会发现,一个一流的新闻学院背后,一定会有一个优秀的院长,但是这个院长本身各有特色,不尽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院长作为院务的主持者,居间沟通师生、协调上下、整合力量、配置资源,扮演的是一个教育家的角色。老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能够做好院长的人,很容易做好一个校长。但是院长的来源各色各样,院长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也大不相同。

表面上看,院长的任职与其出身、资历、职位、能力相关,但并不是说,有着某种资历、某种职位、某种意识的人就一定能够做好新闻学院的院长。譬如说,一名退休(或在职)高官担任了新闻学院院长,学院实现了很大的发展,当然与他的高官经历有关,但绝对不是完全如此。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下,教育与政治难舍难分,离任(或在职)高官肯定会在政界有不少人脉、不少资源,这对学院的发展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他不了解学科、没有学术意识,没有大爱情怀,不了解教育规律,延续其作为高官时的行为模式,估计这个院长他也很难当好。毕竟院长是教育家,而不是政治家。

业界领袖现在似乎是新闻学院院长的热门人选,在省部共建的模式下,越来越多的学校任命媒体的现任领导人为新闻学院院长,或者是礼聘离休媒体领袖为院长。从加强产学结合,建设实习、实验平台,打通人才市场通道的角度来看,这当然是十分合理的选择。但是大学教育与媒介经营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规律不同,原则不同。在传媒行业注重宣传纪律、重视市场利润,而新闻教育属于公益事业,院长的职责之一是要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所以一个好的台长、社长、总编辑,按其平时的行事方式和做人的准则,不一定能够完美地履行新闻学院院长的职责。

那么,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呢?按常理,一个好的学者似乎是新闻学院院长最合适不过的人选。事实上高等教育界就很流行这种做法,理工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校长一定是科学院或工程院的院士。当然,院士、著名学者精通学术,站在学术的前沿,德高望重,有很高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同时由于他知道学科建设发展的规律,由他主政,对于提升学院的学术声誉具有正面的影响。但是学术水平、学术意识仅仅是担任院长职务的一个条件。从根本上说,院长是一个行政管理岗位,而不是一个学术岗位。院长有大量的日常管理事务,有大量的应酬,处在院长的位置,学者不得不暂时搁置自己的学术研究,而把学院的管理事务放在首位。同时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做就能够做好的,行政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历练。所以一定要让知名学者做院长,对学者学术可能是个损失,对学院工作的展开、学科的发展也不一定完全有利。

由此可见,要做好一个新闻学院的院长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优秀的新闻学院院长,不一定出自高官,不一定是德高望重的学者,不一定是来自业界的领袖,也不一定长袖善舞,但是他一定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一定要有大爱情怀,要有教育理想、新闻精神,富有责任敢于担当,要有一定的道德和人格魅力,要有牺牲精神,愿意为教育,为社会,为文明,为学生和老师尽心尽力服务。只要他愿意付出,愿意奉献,坚持执着,就有可能做好一个院长。在此之外,他的出身、地位、资源、能力等,虽然也很重要,但显然不是绝对必需的。在具备以上各种基本素质的前提下,又有业界或官场的经历,或者学养深厚、德高望重,对学院的建设发展自然有正面的助益,那当然是锦上添花了。
来源:传媒教育网
http://www.media-edu.com/forum.p ... tid=8508&extra=
169#
发表于 2017-3-3 23:39: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融合传播时代新闻教育的“变革者” ——张志安访谈录
休学、办网站、离开母校南下、成为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走过一段又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他扮演的总是“变革者”的角色。
自称“大学教书匠”“新闻研究者”。他是张志安,传播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最年轻的新闻学院院长。

融合传播时代新闻教育的“变革者”
——张志安访谈录
张天培

争做推动发展的“变革者”
——一个年轻的、专注于新媒体精英人才培养的学院,努力地扮演“变革者”的角色,紧扣新媒体技术和行业前沿来培养新媒体公共传播人才。
记者: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将教育理念浓缩在“人文新媒体、融创传播学”十个字之中。你们的新媒体教育是如何开展的?
张志安:学院2003年才成立,是一所年轻的、专注于新媒体精英人才培养的学院。所谓“人文新媒体”,就是要注重新媒体技术和能力基础上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格局意识、超越意识,在行稳致远、持中守正的专业实践中贯彻和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价值、精神和原则;所谓“融创传播学”,就是要鼓励学科交叉、文理交融,以新闻传播学为枢纽,综合掌握信息科学、设计艺术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强调实证方法、拓展学科视野。总之,希望我们的毕业生既是融合传播的行动者,更是专业精神的践行者。
传媒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我们认为,新闻传播学教育亟须在新的行业生态和社会需求背景下再定位,从过去面向机构培养职业新闻人才,向面向社会培养公共传播业的行动者、参与和服务公共传播业构建的良好公民转变。
我们希望在新媒体教育中扮演“变革者”的角色,真正紧扣新媒体技术和行业前沿来培养新媒体公共传播人才。为此,我们做了一些改革:
首先,减少专业设置,打破介质壁垒。打破了原先按照媒体介质和类型来划分的专业,整合新闻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数字媒体、视觉传播方向),形成具有数据、视觉和设计等课程模块的“新闻学”,这个专业强调面向所有介质和平台培养专业的新闻人才;整合公共关系学专业和传播学(政务传播方向),形成既具有扎实的传播学理论基础、又具有公共传播实务技能的“传播学”,这个专业强调面向公共传播业培养研究和实践人才。这样一来,学院在本科教育层面不再分成四个专业、五个方向,只保留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专业,更加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学科根基与融合传播。
其次,鼓励文理交叉,探索实验教学。我们把学院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规划成“内容采集”“用户洞察”“视觉设计”等三个模块,分别建成融合采编实验室、新闻摄影和VR实验室、数字视频和音频实验室、大数据传播实验室、用户心理和行为实验室、交互设计实验室等实验室集群,开设一系列融合报道、大数据挖掘、新媒体设计等相关课程。
再次,注重学科根基,打造实践平台。学院在学校开设的“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和“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等通识课模块基础上,重点利用学院跨学科师资的优势,开设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等跨专业课程和《人文经典导读》课,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夯实跨学科知识体系。为给学生提供不出校门、真正实训的实践平台,打造了“谷河传媒”、青年空间和公共传播工作室,分别对接传媒、公益组织、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资源,让学生在公共传播实践和课题研究过程中深化对复杂中国的理解、对社会责任的坚守。
记者:学院在新媒体教学方面有哪些优势、创新与特色,在理论研究和新闻实务两者的教学上有没有偏向性?如何确保教学不脱离业界发展实际?
张志安:学院在新媒体教学尤其是课程设置方面,有不少前沿探索。比如,我们的《数字媒体导论》《数字媒体技术》课有8个学分,贯穿第一学年,由两位计算机专业博士来讲授,给全院学生打下比较好的数字媒体基础知识;《数据新闻与信息可视化》《大数据传播实践》课程,由有设计学、传播学、计算机学科背景的教师讲授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可视化能力;《媒体设计基础》《设计心理学》《设计策略与方法》《视觉传播学》等课程构成新媒体视觉设计课程模块;开设《公益协同设计》《媒体协同设计》等课程,由软件学院和传播学院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直接面向公益机构的现实需求进行课堂教学和项目设计。
在我看来,新闻教学、科研和传媒业界的最佳关系是“不即不离、若即若离”,既要保持无缝对接,又要保持适当距离。比如,我们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与腾讯微信、今日头条等保持数据合作和行业研究;VR实验室采购了最先进的设备,带学生进行拍摄实训,掌握前沿技术、提升视觉素养;但我们也组织“新闻业研究圆桌论坛”,并连续3年出版《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对媒体融合实践中的过度商业主义、BAT收购传媒的公共性风险保持批判思考。教学不脱离实际,就是既要解决现实问题,又对现实问题保持独立思考。

特殊的时代语境下,努力培养三种人才
——面对新技术的挑战,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媒体传播人才;面对新的传播格局,立足新闻传播业、服务公共传播业,培养具有“领袖气质”的卓越传播人才;面对改革正进入纵深期的时代语境,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精英传播人才。
记者:大学教育不仅是学习知识,也需要帮助年轻人获得书本之外的处世智慧和人生力量。罗俊校长曾用“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寄语毕业生。新闻人才应该如何培养?
张志安:12字方针,具有高起点、战略性、精英型的人才培养内涵,与当前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期待也高度契合。我们在探索新媒体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面对新技术的挑战,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媒体传播人才。“才”关键靠教育和培养,“德”关键靠熏陶和内省。回到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德”与“才”,其“德”在于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探求真相的勇气、公共传播的意识和服务社会的精神,其“才”在于培养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洞察的水平、社会学习的能力和信息获取、判断、生成的能力。从新媒体尤其互联网营造的“网络化社会”语境看,新媒体采编和传播技能的培养,不应该只满足过去的实践教学、实训教学,而应该引入更多的实验教学,尤其要注重培养行动中的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
二是,面对新的传媒格局,立足新闻传播业、服务公共传播业,培养具有“领袖气质”的卓越传播人才。当前,互联网已催生传媒业的深刻变革,媒介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开始重构。大学的传播学院是继续为传统媒体培养职业新闻记者,还是为正在兴起的大传播业输送公共传播者?新闻教育者是将互联网当成一种强化专业精神的超越力量,还是将网络视为对原有规范性新闻教育进行结构性再造的机会?新闻院校是采取改良姿态、在已有经典课程之外增设互联网课程,还是采取全面渗透的革新方式、以互联网为核心来改造现有的课程体系?这些问题都已摆在新闻传播教育者的面前。
立足新闻传播业、服务公共传播业来培养人才是必由之路。立足新闻传播业,强调的是对事实、信息、真相的不变追求,对公开、透明、服务的精神坚守。服务公共传播业,倡导的是不再囿于为专业媒体培养人才,而鼓励为正在兴起的、更加广泛的、多元主体的公共传播业培养人才。变化的是人才培养所面向的行业边界和社会需求,不变的是人才培养中的公共服务精神,而这种精神恰恰就是超越普通、追求卓越的“领袖气质”。“领袖气质”,既需要靠技能、知识和才华来做支撑,更需要靠胸怀、眼界和格局来做引领。
三是,面对改革正进入纵深期的时代语境,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感、理解复杂性、激发责任感,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精英传播人才。传统新闻教育中,塑造核心价值观、激发社会责任感的主要途径是经典教育和榜样教育。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在继续坚持经典教育和榜样教育的基础上,新闻传播教育要通过帮助学生“知过去、看当下、望未来”,在培养其反思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基础上建立“家国情怀”。
http://mp.weixin.qq.com/s/jcwvdd1AdOurpPbtyWWMxA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00:26: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怀念宁树藩先生
今年 3月6日,是中国新闻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宁树藩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我虽然不是宁先生的入室弟子,但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人民大学的硕博研究生,曾经沐浴到先生的绵长教泽,其中一些教诲竟伴随我走了30年的求学历程,至今先生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谨把个人亲历片段写出来作为我对尊者的怀念。

第一次听说先生的名字是1978年恢复考研之后。当时,我在山西电台驻阳泉记者站当记者,想报考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研。因我大学本科读的是外语,新闻史论知之不多,复习资料又找不到,应试之前不免惴惴然。一天,《山西日报》驻阳泉记者站的龙樵莘兄长将一本新闻史油印讲义送给我,说这是他当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学习的教材,是老师宁树藩先生和同事们编撰的,可供我备考学习之用。这是我首次听说先生名字,正是这个油印本,成为我对新闻史学的启蒙读物,方知新闻史大有学问。


1980年,我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专业硕士班学习,当时研究生院流行着对新闻史学界大师的赞誉:“北有方汉奇,南有宁树藩。” 我们这些刚刚踏入新闻学硕研教育殿堂的年轻人,无不为能亲聆这些前辈教诲而感到荣幸。我的学位论文设计为“梁启超的报业思想”,为了保证论文学术水平,新闻系由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商凯、新闻研究所研究员何炳然出面,公函人民大学商请方汉奇先生做我的论文指导老师。人大虽然答复本校教师不可以跨院校担任他校的硕士学位指导教师,但答应可以让方先生实际给我进行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新闻系希望方先生能对我的论文写作全程跟踪,并在毕业时担任学位论文的答辩主席,以便确保论文的学术质量。

以后不久,我在跟随方先生学习中,认识了宁树藩先生。因为当时两位先生对他们指导的学生,经常有互相交叉评阅论文的惯例。1987年,由商凯老师、方先生作序的拙作《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初版,我特意求教于宁先生,竟然得到先生热情响应,他认真阅读后写了一篇书评,在《光明日报》1989年2月12日刊出,文章表达了老一辈新闻史学家对后学者的鼓励,同时也指出了该书继续研究的方向。

1989年,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作期间,考入人民大学在职博士生,正式师从方汉奇先生。四年读博的学位论文是《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史》。1993年5月12日,在我论文答辩前夕,宁树藩先生对我的论文进行评审,做出了学术评价,指出了不足。




1989年4月,在方先生、宁先生等教授的倡导下,经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准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新闻史学会,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家教育部。之后十数年,两位先生在京沪两地培养出一大批新时期的新闻史学工作者。1998年5月,方先生带领弟子们赴沪参加中国新闻史学会的换届工作。这是一次京沪两地新闻教育界学术盛会。主席台从左到右就坐的有宁树藩先生、方汉奇先生、赵玉明教授等。

会议期间,京沪两地的老中青新闻学工作者进行了亲密的交流。 在宁树藩先生住处,我向他表达了增订拙作《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的一些想法,并告诉他我遇到了苦于缺少晚清洋务派和来华传教士所办报纸资料的窘境。先生说,不能回避这段历史。要直面史实,用正确的观点,做出科学探讨。他具体指出了上海、南京多处存有这方面史料的地方,要我下点辛苦挖掘。后来,我开始奔走沪宁一带,补充了一些在北方很难寻觅到的资料。





2003年金秋10月,《方汉奇文集》《宁树藩文集》同时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北京举办首发式。我目睹了这一当代新闻史上的盛事。大家认为,两位先生的文集堪称大师级的新闻学学术专著的“双璧”。

2006年1月 ,我退休后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参与了教学业务。南京与上海距离较近。我时常与宁先生通个电话,或方便时到上海水电路先生住所拜谒请教。宁先生经常提出一些新颖的学术见解,对我的知识短板也直言不讳。

2014年7月2日,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增订本)初稿终于完成。我带着打印稿和一份长长的求教信,又一次来到上海宁先生住宅。91岁的宁先生虽然当时身体不好,但还是热情地接待了我。先生整个上午心情很好,把 复旦弟子们给他祝贺90岁寿辰的影集拿出来与我分享快乐。先生和我一起照了相,还允许录了一段视频。此时,92岁的宁先生,虽然已没有太多的精力阅读我的新作,但还是饶有兴味地看了附录的资料影印件,并高兴地听取了我的写作汇报,并对新闻学研究谈了他的许多看法,如新闻和信息区别等,其中特别强调要注意探索新闻史内在发展线条等。



2014年末,我电话询问先生身体健康情况以及对拙作还有何批评意见,他的女儿宁晨云告知我:先生身体欠佳,但还是答应了我的请求,为《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增订本)写了三条亲笔题词。装有先生题词的快递件很快给我寄来了,词曰:“努力探索新闻史自己的内在发展线条”,并郑重地具名盖章。先生题词的这一天是2014年12月21日。看得出先生颤巍巍笔迹,是高龄老人用心用力写了好几次的,其所以写了三遍,是方便让出版社编辑在排版时任选其一。

我认为,宁先生提出努力探索新闻史内在发展线条,内涵深刻。他的意思是希望研究新闻史的学人,要真正探索新闻业的发展规律,这是治史者学理性的追求,而非表象简单描摹。

时间过了整整一年,2015年12月21日,正是先生前一年题词的日子,《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增订本)出版了,新闻史学会和东方出版社举办了新书发行学术座谈会,先生的题词印刷在书内题词扉页上。当我把新版增订本书寄到上海后,宁晨云来电表示了祝贺,并告知了先生身体仍然欠佳的消息。

2016年早春,是先生生命岁月最为艰难的日子,直至3月6日辞世。

尊敬的宁树藩先生一生致力于新闻史学研究,老而弥坚;真知灼见的治史观,老而弥精。他在学界永远是后辈的楷模。今天,我们除了看到他公开发表的文集外,还有一部巨著尚没有公开刊印,人们期待能尽快面世,这就是《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

这是先生晚年的学术高峰。他亲自牵头,集中了国内第一流的新闻学专家学者,历经十余年辛苦,联合攻关告成。该巨著展现的时空,横跨近现代中国新闻业产生和演变,多视角、多层次揭示我国各地区近现代新闻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造成这种新闻业生态格局、地缘特色的原因。这是一部大视野、全局性的中国近现代整体宏观和各地区相对微观的新闻业发展历程的长卷,在新闻界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该巨著成篇基础源于全国各省市地区报刊资料的全面收集,书稿中设有各大区域新闻业格局发展分论。巨著一开始,则有宁先生亲撰的对中国近现代新闻业全国整体走向的总论,目光四射,高屋建瓴,论述十分精彩。

哲人逝去,时人歌哭,悲忆之情,难以释怀。先生的大师风范和嘉言懿行将永远活在学子心中。
来源:胡太春(公众号)
http://mp.weixin.qq.com/s/aFB2n4uq8nIhDLgr5TOKTA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