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3-2-12 23:14 编辑
【案例】广播电台治愈系
第一个采用主持人直播、第一个开通听众热线、第一个实施全天滚动式新闻播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全国广播电台仍单一定调为“专政工具”时,扎根广州的广东电台已开风气之先,其创新的“珠江模式”领跑在前,为国内广播电台的改革提供了“模板”参照。
| 轉發| 收藏| 評論
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珠江模式22年》[1],《信息时报》,2008-12-09,第A24版。 1986年12月15日凌晨5点,随着“珠江通四海,经济第一台!”呼号的出现,中国内地第一个直播电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至今,22年过去了。这个用全新方式广播的频道,一反传统的“录播”和“分割式”节目编排,采用“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大板块主持人节目为肌体”的形式,每逢半点播出新闻,逢正点播出经济信息,按听众的收听习惯和需要安排内容,通过主持人灵活地将新闻、资讯、服务、娱乐等各种话题熔于一炉,开通热线电话与听众即时交流、实时直播。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的广播改革,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为媒介经营管理导入了“服务”的理念。珠江台的成功和后来系列台的建设,使广东电台焕发了青春,也引领中国广播改革进入“珠江模式”时代。从此,广东地区的电波中多了本地发出的声音,听广播的人群也渐渐从过去大多只听香港电台,而转变为和本地电台节目、主持人有了更密切的互动。广播还原了“为人民服务”的功能,摆脱了照本宣科、我播你听的旧模式。 老珠江人忆往昔 被誉为“珠江第一声”的老珠江人周郁,在广播行业奋斗了愈30年。她还记得开台那天凌晨5点,亲手将播音按钮推出去的情景:“非常激动,我们的技术员躺在地毯上睡了一个晚上。广播人能遇上改革开放这样的机会很幸运,后来每逢有新台开播,都是省市领导推那个按钮,而我们当时是第一次,完全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也正是这样创造了历史。” “我也能做那样的节目” 周郁从1964年进入广播行业,中间也经历过文革期间的停顿时期,到1986年以前,一直从事播音员的工作,从播音员到主持人的转变,她有最深刻的体会。过去是照稿直念,不可以错一个字,后来就放手给了主持人更广的空间。她还记得在开台前筹备的一年时间里,曾到香港电台参观他们的直播节目,当时那位主持人口语化地在点歌节目里说了一段话:“将《朋友》送给这位听众,希望他能找到真正的朋友,解开寂寞的心锁……”她听了之后觉得,如果有机会,自己同样能做这样的节目,果然不久之后,珠江台的开播让主持人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听众挑土特产到电台赠主持 黄缨是1988年进台的第二批员工,当时她还记得在900多人中招聘了10位主持人,在进电台之前,她也是爱听香港电台的普通听众。进入电台后,她印象最深的是一对一与听众直接沟通的节目,非常注重口语化的沟通。珠江台覆盖范围广,每当领导带着主持人下乡,到粤北、粤西等地搞活动,很多人都只认识主持人,仿佛明星一般。群众热情高涨,几乎要推倒舞台铁栏杆,要出动武警保安维持秩序。另外像文化公园举办的6万人活动,也是盛况空前。还有热情的听众会从家乡挑着三华李、家养鸡等土特产到电台送给自己喜爱的主持人。 南方电视台老台长曾广星曾是珠江台首任编辑部主任,回忆起珠江模式与之前广播的不同,他讲了一个“服务逃犯”的故事。从过去“我播你听”,到建立为听众服务的广播,珠江台在改变中不断摸索。开台后,曾有一位在逃的通缉犯打电话到电台,说老婆的预产期快到了,而自己惶惶不可终日,他希望电台能帮帮忙。接到这个电话后,电台先是取得他的信任,留下地址,再找记者上门将他未婚怀孕的女友送到医院待产,并在广播中把这个消息播放出来。后来,这个逃犯就自己投案了。 过去播音员读稿时代,要经过三层审批才可播出,10000字文稿不能读错两个字,到后来为听众服务的大版块节目,有了很大的转变。在珠江台开播后的三到五年,全国广播界蜂涌而至进行参观学习。广电部组织了三期全国培训班,介绍珠江模式的经验,参考珠江模式,全国发展出88个经济电台。改变和微调也在不断进行中。 34万来信使邮局瘫痪 珠江模式的核心是采用主持人制,重视和发挥主持人的作用。在筹备期间,从社会上招聘主持人,这在当时的广播界是一项大胆的创举。曾广星还记得,在选择主持人方面,经过了5重考试,从1200多人中挑选了24人,其中有一位是黄埔港的吊车司机,当时觉得他的条件很好,但他所在单位不放人,当时还出动了市长批示调动。珠江台开播一周年时,公开在社会上投票评选“我最喜爱的节目主持人”。10天内,有34万听众来信投票,太多的来信导致流花邮局几乎瘫痪,要用专车运送这些信件。同年,寄给珠江台的来信超过了100万封。另外,珠江台接到听众电话7万个,其中的3000个直接与主持人交谈。 广东电台在开创了经济广播电台之后,尝到了改革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丰收。于1989年开办了新闻台,1990年开办了音乐台,1992年开办了英语台,1994年开办了收费的交通台、股市台等,一时间开风气之先。 打造精品节目 珠江经济台先后打造了《一盅两件》、《珠江第一线》、《孖宝制造》、《以案说法》、《小说连播》等一批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新闻、综艺、资讯、倾谈等多类型精品节目。而如今G4的“陈Sir”陈杨,也曾在珠江经济台做了三年的晚间节目《珠三角心灵地图》,郑达的《为食掌门人》成为本地最长寿的饮食电台节目,深受听众欢迎。 户外直播,主持人不再神秘 电台直播一炮打响后,直播室还从室内搬到户外。1987年5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在文化公园与听众联欢,蜂拥而至的人群将整个公园挤得水泄不通;几个月后,人民路高架建成的第一天,珠江台与有关部门再次发起“高架路上万人行”的活动,周郁记得,她当时就站在新亚酒店附近的直播点上发回直播。高架路上人头涌涌,在高架路南端人字形的位置上,人群构成了一个大大的“人”字,被摄影师捕捉住,成就了一张著名的获奖照片《人》。 1992年10月珠江经济台与南方大厦合办“南大直播室”,这是国内第一家看得见的直播室。南大直播室开播后,好奇的听众经常到直播室前观看主持人做节目,商场内挤满了人。 曾广星说,到了1995年,珠江经济台开始探索第二轮体制改革,当时全国电台都发展起来,像北京电台、楚天经济台、上海东方广播等,都进行了大改革。珠江台也要进行更彻底的体制改革。后来电视兴起,电台经历过低潮,如今驾车者的增加,又为电台的复兴带来了新的机会。老电台人都看到了如今电台结合网络直播、短信平台等全方位广播方式的改变,珠江模式影响了全国广播界,如今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珠江模式】 ●80年代初,中国电视的普及,使中国的广播进入了低谷期。1986年改革开放,广东率先开办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业内称为“珠江模式”,特点是以直播为主、大时段板块节目、主持人个性化主持、听众反馈参与。 延伸:珠江模式在全国发生了强烈的反响,大江南北都掀起了“珠江模式热”,开创了广播领域一个新时代,成为第一个评选听众最喜爱主持人的电台,也是第一个设置了主持人与观众直接进行交流的电台。今天各电台的发展大方向均采用了这一模式。
[1]
《珠江模式22年》,《信息时报》,2008-12-09,第A2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