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咬文嚼词(80)特征 留白 良好 特征 tèzhēng (一) 2024年5月29日《光明日报》第15版刊登文章《影视译制:不仅是语言翻译,更是文化诠释》。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影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交流的载体,具有易于打破地域、时间、国别限制的特征,在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个句子中的“特征”一词使用有误。 “特征”的意思是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特征”要求是可以为人的肉眼看见,如“这个人走路的特征就是快”。句中“特征”的使用对象是“易于打破地域、时间、国别限制”,这不能为人的肉眼看见,而只能让人感觉到,体会到,将此称为“特征”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特征”改这“特点”。“特点”指的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它的使用对象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用于句中合适。 (二) 2024年1月11日《新民晚报》第16版刊登文章《有势力欲浑水摸鱼,伊朗会否保持克制?》。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鉴于伊朗政府仍然将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视为主要任务,克制仍将是其地区战略的主要特征。”这个句子中的“特征”一词使用有误。 “特征”的使用对象要求具有具象性。句中“特征”的使用对象是“克制”,但“克制”具有抽象性,“特征”的使用不合适。 可以把“特征”改为“表现”之类的词。“表现”的意思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显示的态度、作风等。句中的“克制”是作者所认为的“伊朗政府”的态度,使用“表现”是合适的。 (三) 2022年5月6日《文艺报》第5版刊登文章《光明的守望与回归》。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作者以民族神话传说作为母题来结构全书的特征,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这个句子中的“特征”一词使用有误。 “特征”在这个句子中与动词“结构”搭配,构成动宾关系。但是,作为动词的“结构”用于句中的“全书”写作时,通常指向于“全书”的章节安排之类,而不能指向于“全书”所表现出的某种征象、所使用的某种标志之类,“特征”与“结构”是不能搭配的,“特征”不合使用。 可以把“特征”连同它前面的助词“的”删去。这样改了以后,和“结构”搭配的就是“全书”,两者的动宾搭配关系是能够成立的。 留白 liúbái (一) 2024年5月28日《新民晚报》第10版刊登报道《婚介套路深,交钱容易退费难》。文中刊登一幅图片,其说明文字写道:“沈先生签订的解约协议上面多处主要信息内容显示留白”。这个句子中的“留白”一词使用有误。 “留白”是一个艺术专科词。“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艺术创作中有意留下适当的空白,使整个作品的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空间。“留白”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手法,是值得肯定的具有正面性的行为。句中的“留白”指的是“解约协议”中应该填写的内容未填写,一方面“解约协议”并不是艺术创作,另一方面应该填写的内容未填写是协议一方为规避法律责任而从事的一种具有负面性的行为,“留白”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留白”改为“空白”。“空白”的词义比较广泛,在这里指“解药协议”中应该填写的内容都空着,指的是一种具象的状态,用于句中是合适的。 (二) 2023年10月31日《解放日报》第5版刊登报道《找回消失的课间10分钟》。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由于校园安全立法仍有留白,更多学校在引入保险的基础上,探索从‘事后赔偿’向‘事先预防’转变,找回消失的‘课间十分钟’。”这个句子中的“留白”一词使用有误。 “留白”在这个句子中的使用对象是“校园安全立法”,但这并不是艺术创作,“留白”的使用不合适。另外,“留白”是一种可以肯定的行为,而句中说的是“校园安全立法”存在应该立法而未能立法的地方,这是一种缺陷,从这一点说,“留白”的使用也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留白”改为“空白”。“空白”在这里指“校园安全立法”中应该建立的法规未能建立的现象,用于句中是合适的。 良好 liánghăo (一) 2024年5月28日《深圳晚报》第5版刊登报道《今日或有大到暴雨,未来几天降水频密》。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深圳市气象台提醒,未来一周深圳降水主要是低空急流暖区降雨,加上良好的热力和水汽条件,市民应特别警惕局部地区的强降水、雷电以及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这个句子中的“良好”一词使用有误。 “良好”的意思是好,令人满意。“良好”是个褒义词,其使用对象要求具有正面性。句中的“良好”用以修饰“热力和水汽条件”,在这个句子的语境下,它们是造成“强降水、雷电以及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因素,而这些不利的天气状况需要市民“特别警惕”,因此而含有负面色彩,“良好”的使用是不适合的。 可以把“良好”改为“过于强盛”之类的话语。“热力和水汽条件”作为自然现象,在一般情况下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但如果大幅度超过了一般标准,就会引起人的不适,甚至引发自然灾害,因此,“过于强盛”用于这个句子是合适的。 (二) 2021年12月15日《周口晚报》第4版刊登文章《让毛笔文化在创新中大放异彩》。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在梳理毛料时,必须坐姿良好、手眼配合、神气贯通,一手按毛钳,一手持梳理毛。”这个句子中的“良好”一词使用有误。 “良好”用于人时,通常用以评价人的日常的行为表现,而不用来形容人的某一个具体的动作。句中的“良好”形容人的“坐姿”,表示人在坐着时身体不歪斜,身体务部位保持平衡状态,但这是人的一个具体动作,“良好”不合使用。 可以把“良好”改为“端正”。“端正”的意思是不歪斜,各部位平衡,人和事物都可以是它的使用对象,适合于句中使用。 (三) 2021年2月3日《新民晚报》第18版刊登文章《粉雪假日里的星野度假村》。文中有一句话写道:“由于山势的自然延伸而没有断层与突出的岩石,因此滑雪的条件相当良好且安全……”这个句子中的“良好”一词使用有误。 “良好”表示的是对使用对象的一种好的评价,而“良好”这种评价本身表现出了某种程度,它低于“最好”“很好”,高于“较好”。句中的“良好”前面加上了“非常”,这造成了与“良好”的表意矛盾,“良好”不能接受“非常”的修饰。 可以把“良好”改为“好”。“好”作为一种评价,没有程度之分,因此可以加上“非常”。当然,如果删去“非常”,那么“良好”仍然是可以使用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非常好”和“良好”的表意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选择哪一种修改还要根据作者的态度来决定。 来源:咬文嚼字(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